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课题名称:解剖微型计算机(1.3)

一.问题的提出

1.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我们在接触计算机时时常都会碰到各式各样的硬件小问题。如果我们能对计算机的内部硬件有所了解,那么碰到这些问题时就能轻松很多,所以,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非常重要。2.学习本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实例,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部件。

知道计算机主要部件的技术指标

2.操作技能目标

能够描述计算机(外部)系统的几大常用配置的名称及作用。

知道安装一台计算机所需的部件、如何配置一台高性能的计算机。

3.情感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组装一台计算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主机、显示器等组成。

2.教学难点

微机硬件系统中主要硬件的性能指标。

3.教学策略

讲授、演示、练习相结合

4.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三.学习过程

体验与探索

(1) 观察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外部接口,分别指出串口、并口和USB接口的位置。

(2) 如果有某厂家一种型号的主板,分别指出CPU、南北桥芯片、内存、主板、扩展槽等部件的位置,写出生产厂家、型号、该主板的特点。

(3) 请将图1-9所示主板上主要部件的名称、功能作用、性能参数等记录在表1-6对应的项目中。请试一试,通过报纸、杂志、互联网上的搜索或其他方式获知该产品的最新技术规格、发展方向。在最后一列写出你认为应该列出的其他问题。

(4) 请在表1-15中填写你所学习的存储设备的种类及其使用特点。通过市场调查填写目前常用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表1-15 存储器的种类及特点

(5) 观察你的计算机使用的存储设备回答下面的问题:

计算机所在位置(是家里还是学校的):

软盘的容量是多少?软盘的尺寸是多少?

硬盘的容量是多少?硬盘的读写速度是多少?

是什么类型的光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的读写速度是多少?

(6) 阅读下面的描述,与同学一起判断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以及改正方法。

小强是学校校刊的美工编委,星期天,他在家里的计算机上继续完成为学校刊物设计的版面,并将刊物版面复制到一个移动硬盘上,准备星期一带到学校交给主编。第二天,小强骑自行车上学遇到一段正在修理的路面,到了学校后,他将移动硬盘交给了主编,告诉了制作的版面在移动硬盘中的位置。课间休息,主编告诉小强,试图打开硬盘上存放的版面时,计算机显示一条出错信息。关闭计算机,再重新启动,希望能够解决问题,但是计算机仍然不允许访问移动硬盘上的任何数据。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许骏)

第一篇计算机与网络基础 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答:从产生信息的客体出发,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表述;从接收信息的主体而言,信息是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一种东西;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出发,信息可以理解为一组编码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某一目的有用的知识。 特征:(1)可共享性;(2)可转移性(时间上转移“存储”,空间上转移“通信”);(3)相对性与时效性;(4)可变换性;(5)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割性。 2.什么是信息技术?它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代表信息的哪些过程? 答: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其内容包括:(1)感测技术(信息的获取);(2)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3)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处理);(4)控制技术(信息的应用)。 3.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2)计算机内部采取二进制形式表示和存储指令或数据; (3)把解决问题的程序和需要加工处理的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周而复始地取指令、执行指令的过程。 4.画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简述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答:硬件系统结构图见P8页。各部分基本功能如下: (1)中央处理单元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运算器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件;控制器统一指挥和有效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2)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 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 充和后援。 (3)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的作用是把原始数据以及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表示方式,然后放入存储器;输出设备用于把各种 计算机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 (4)输入/输出接口:作用是协调外部设备和计算机的工作。功能大致包括:数据隔离;数据缓冲;数据变换;记录外设与接口的工作状态,据此调整对外设与数 据接口的指令;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联络控制。 (5)总线:是一组公共信号线,能分时地发送和接收各部件的信息。其优点是,可减少计算机系统中信息传输线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系统可靠性;使计算机系统 便于实现模块化,从而提高计算机扩充内存容量及外部设备数量的灵活性。5.存储器为什么要分为外存储器和内存储器?两者各有何特点? 答:在计算机系统中,对存储器的容量、速度和价格这三个基本性能指标都有一定的要求,如存储容量应满足各种应用需求,存储速度应尽量与CPU匹配,并支持输入/输出操作,价格要相对合理等。然而按目前的技术水平,仅采用一种存储技术组成单一的存储器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解决方案是采用多级存储器系统,即把几种存储技术结合起来,缓解容量、速度和价格之间的矛盾。 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充和后援。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练习题讲解学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和理论研究、科学实验一起并称为当代科 学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航天、气象、地震、密码破译等领域。 A.科学计算 B.信息处理 C.过程控制 D.数据处理 2.已知字符"A"的ASCII 码的十进制数是65,则 字符"d" 的ASCII 码的十进制数表示是( )。 A.100 B.104 C.106 D.68 3.计算机系统不同,指令系统也不同,目前常见 的指令系统有复杂指令系统(CISC)和精简指令系统( )。 A.RISC B.BIOS C.CMOS D.CIMS 4.计算机硬件五大部件是指( )。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 出设备 B.RAM、运算器、磁盘驱动盘、键盘、I/O 接口 C.ROM、控制器、打印机、显示器、键盘 D.存储器、鼠标器、显示器、键盘、微处理 器5.数码相机是摄取的图像一般保存在( )或SM 卡上,以与计算机的USB通信端口连接。 A.CF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3166353.html,D C.RAM D.VCD 6.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 )两部分组成。 A.软件系统 B.系统软件 C.应用软件 D.操作系统 7.已知x=156D,Y=10010110B,Z=241O,则三个数 的正确排序为( )。 A.Z>X>Y B.Z>Y>X C.Y>X>Z D.X>Z>Y 8.从信息的输入输出角度来说,( )既可以看作 输入设备,又可以看作输出设备。 A.磁盘驱动器和磁带机 B.音箱 C.打印机 D.扫描仪 9.追记型光盘存储器将所需信息写入光盘后 ( )。 A.只能读不能写 B.即可读也可写 C.即不能读也不能写 D.不能读但能写

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方向)

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0540 适用学位类别专业学位硕士 适用年级2020级 学院名称计算机学院 填表日期2020年6月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2020年4月

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方向)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类别代码:0540 一、学科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办于1984年,是广东省内最早设立从事计算机学科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校之一,目前已建立学士、硕士、博士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广东省计算机领域培养了上万名计算机专业人才。 计算机学院于1995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2000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2003年获得“计算机系统结构”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得“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获准自设“计算机应用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2年3月,广东工业大学在国内第一批获准设立“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2002年5月获准设立“计算机技术”硕士专业学位点。 计算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7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6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8人。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IEEE Fellow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6人、广东省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学院凝练形成了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数据工程与高性能计算、网络空间安全与可信计算、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与泛在计算等四个学科重点研究方向,现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8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5年,获国家级项目47项,到校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科研规模与水平位居全省同类学科前列。2018年,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跨入国内高水平学科行列。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计算机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计算机技术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和方法,在相关领域具有独立承担计算机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熟练应用一门外语,可以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三、主要研究方向

<信息技术>淘宝资料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理

(信息技术)淘宝资料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理

1. 根据计算机使用的电信号来分类,电子计算机分为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其中,数字计算机是以( )为处理对象。 A. 字符数字量 B. 物理量 C. 数字量 D. 数字、字符和物理量 2. 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ENIAC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 B. 它主要采用电子管和继电器 C. 它是首次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使计算机自动工作 D. 它主要用于弹道计算 3.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 )。 A. 宾夕法尼亚大学 B. 麻省理工学院 C. 哈佛大学 D.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4.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每秒钟运算速度为()。 A. 5000次 B. 5亿次

C. 50万次 D. 5万次 5. 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硬件由()部分组成。 A. 2 B. 5 C. 3 D. 4 6. 科学家( )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论。 A. 诺贝尔 B. 爱因斯坦 C. 冯.诺依曼 D. 居里 7. 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核心是( )和“程序控制”。 A. 顺序存储 B. 存储程序 C. 集中存储 D. 运算存储分离 8. 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存储程序”是由( )提出来的。

A. 牛顿 B. 冯·诺依曼 C. 爱迪生 D. 莫奇利和艾科特 9.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将计算机划分为( )类。 A. 3 B. 4 C. 5 D. 6 10. 计算机中的指令和数据采用()存储。 A. 十进制 B. 八进制 C. 二进制 D. 十六进制 答案:1.C 2.C 3.A 4.A 5.B 6.C 7.B 8.B 9.D 10.C 11. 第二代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为()。 A. 水银延迟线或电子射线管 B. 磁芯存储器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水平考试

3.5.5 FCB与文件目录 1 FCB OS管理文件时必须的控制信息的数据结构,文件存在的唯一标志, 四个部分:基本信息:名保护信息:密码位置信息:存储位置,长度使用信息:最迟使用者 2 文件目录 FCB的集合为文件目录,其被组织成为--》目录文件 一级目录结构,最简单, 二级:主文件和用户文件目录:用户名和指向用户目录的指针|文件名,指向具体要求位置的指针 多级:多层次分类文件体系,增加了灵活,适应典型为树型。可反映层次结构关系,还得保护和共享3.5.6 文件的使用 1工作目录当前目录,为提高效率,每用户有自己工作目录,先调入主存,且可随时改变 2 文件的使用一组命令专用于文件,目录的管理,目录管理(建立、删除)|文件控制(建立、删除)|文件存取命令(显示内容) 3 文件共享和安全指不同用户使用同一文件|文件的保密和保护,限制未受权用户使用 若两用户可同时打开文件存取则为动态文件共享 安全措施:常在系统及(口令),用户级(用户分类限定),目录级(操作权限)、文件级(只读、执行、隐藏)实施 3.6 作业管理 任务是作业调度和作业控制 1简介用户|系统角度:A:系统为完成一个用户的计算任务所做工作总和,每一步为作业步B:比程序更广泛的概念,由程序、数据和作业描述书组成,在批处理中,作业是抢内存的基本单位作业管理程序:OS中控制作业进入、执行和撤销的一组程序,可把作业步细化,用进程来实现 用户作业提交方式:联机|脱机 2 用户作业管理 1作业控制:A:联机输入:大多用于交互式系统中,外围设备速度远低于CPU,浪费CPU B:脱机输入;预输入,需一台低档计算机作为外围处理机,提高了主机资源利用率,且需要人式干预,灵活性差,无法直接提交紧急事务 2 作业状态及其转换:提交、收容、执行和完成4阶段 用各种终端,输入设备提交到辅存,全进入时为后备状态,(收容),OS建立JCB,作业控制块,其包含了作业主要信息,作业调度程序从后备中取一个调入主存,建立进程并分配资源,处于运行状态,完成时结果输出,回收所占资源 3 作业调度后备—》执行|执行—》完成须作业调度完成 1调度目标:4点:对所有作业公平,响应时间快(交互系统),周转(加权)时间快(批处理),高资源利用率 基于不同观点,会冲突。周转时间:提交到完成的时间加权:周转时/运行时反应时间:提交到处理器首次服务 2 调度算法:单批道:主要任务:合理有效实现作业间链接,提高利用率,减少人干预三种 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法(忽略了等待时间),响应比高者优先(作业响应时间/运行时间,开销大),多道程序:优先级算法(照顾某些紧迫作业)|均衡调度算法(均衡使用资源,力求用户满意) 4 用户接口用户界面,用户与OS交互的途径和通道,即OS的接口|交比环境的控制方式,即操作环境

第6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第4版)

第6章中文幻灯片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10 主要内容:基本操作、编辑、格式化和美化、放映、打印输出 重点内容:编辑、格式化和美化、放映 难点内容:编辑、格式化和美化、放映 授课时数:2课时+2机时 授课方式:学生演示+教师补充 新课内容: PowerPoint 2010是Microsoft Office 2010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简单、方便的幻灯片演示文稿制作软件。能够制作出集文字、表格、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及动画演示效果等多媒体元素于一身的演示文稿。被广泛应用于会议、工作汇报、课堂演示、教育培训、产品推介及各种演示会等场合。 6.1 PowerPoint 2010概述 PowerPoint简称PPT。 PowerPoint 2010默认的文件扩展名为.pptx。 演示文稿中的一页称为幻灯片。 演示文稿通常由若干张幻灯片组成。 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 新建一个空白演示文稿观察效果 6.2 PowerPoint 2010基本操作 6.2.1 创建演示文稿 1. 创建空白演示文稿—默认方法 2. 使用模板创建 PPT 2010的模板包括“样本模板”、“主题”和“我的模板”。 可以利用内置的模板自动、快速的设计幻灯片的外观,节省格式的设计时间,专注于具体内容的处理。 还可以联机在https://www.360docs.net/doc/3613166353.html,上搜索合适的模板来创建演示文稿。 . 使用模板创建—样本模板 . 使用模板创建—主题 . 使用模板创建—我的模板 单击“我的模板”,可以通过对话框来选择一个自己已经编辑好的模板。 使用“最近打开的模板”可以选择最近打开的模板来创建演示文稿。 3. 根据现有内容创建 如果对所有的设计都不满意,而喜欢某个现有的演示文稿的设计风格和布局,可直接对其进行修改来创建新的演示文稿。一般的使用方法有两种: 备份已有的演示文稿,然后打开备份文件将不需要的内容删除,加上新的内容,逐步制作出新的演示文稿。 先利用模板建立一个演示文稿,再将已有内容“复制”、“粘贴”到新的演示文稿。6.2.2 视图模式 1. 普通视图 是PPT 2010默认并最常用的工作模式。 包含“幻灯片”视图和“大纲”视图两种形式,可以通过单击“幻灯片/大纲展示窗格”中的标签来进行切换。 普通视图下可以进行演示文稿的编辑或设计,也可以同时显示幻灯片、大纲和备注内容。 2. 幻灯片浏览视图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历年试题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历年试题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历年试题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2004年下半年网络工程师上午试卷 ●内存按字节编址,地址从A4000H到CBFFFH,共有(1)个字节。若用存储容量为32K×8bit的存储芯片构成该内存,至少需要(2)片。 (1)A.80K B.96K C.160K D.192K (2)A.2 B.5 C.8 D.10 试题解析: CBFFFH - A4000H + 1 = 28000H = 160K。 160K / 32K = 5。 答案:(1)C (2)B ●中断响应时间是指(3)。 (3)A.从中断处理开始到中断处理结束所用的时间 B.从发出中断请求到中断处理结束所用的时间 C.从发出中断请求到进入中断处理所用的时间 D.从中断处理结束到再次中断请求的时间 试题解析: 中断处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中断响应过程和中断服务过程。中断响应时间是中断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即从发出中断请求到进入中断处理所用的时间。 答案:C ●若指令流水线把一条指令分为取指、分析和执行三部分,且三部分的 时间分别是t 取指=2ns,t 分析 =2ns,t 执行 =1ns。则100条指令全部执行完毕需 (4) ns。 (4)A.163 B.183 C.193 D.203 试题解析: 100条指令的执行时间=(2 * 100)+3=203。 答案:D ●在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中,各处理单元必须(5)。 (5)A.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指令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综合练习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综合练习题2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名称是 A)ENIAC B)APPLE C)UNIV AC-ID)IBM-7000 (2)CAM表示为 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制造C)计算机辅助教学D)计算机辅助模拟 (3)与十进制数1023等值的十六进制数为 A)3FDH B)3FFHC)2FDH D)3FFH (4)十进制整数100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A)1100100 B)1101000C)1100010 D)1110100 (5)16个二进制位可表示整数的范围是 A)0~65535B)-32768~32767 C)-32768~32768 D)-32768~32767或0~65535 (6)存储400个24×24点阵汉字字形所需的存储容量是 A)255KB B)75KB C)37.5KB D)28.125KB (7)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大的是 A)9 B)D C)aD)y (8)某汉字的机内码是B0A1H,它的国际码是 A)3121HB)3021H C)2131H D)2130H (9)下面列出的4种存储器中,易失性存储器是 A)RAM B)ROM C)FROM D)CD-ROM (10)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加工与处理的部件,通常称为 A)运算器B)控制器C)显示器D)存储器 (11)下列4种设备中,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 A)UPSB)服务器C)绘图仪D)光笔 (12)二进制数111110101101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1F5B B)D7SDC)2FH3 D)2AFH (13)十六进制数CDH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A)204 B)205 C)206 D)203 (14)下列4种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小的一个是 A)八进制数247 B)十进制数169C)十六进制数A6 D)二进制数10101000 (15)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大的是 A)NUL B)B C)g D)p (16)ASCII码分为哪两种? A)高位码和低位码B)专用码和通用码C)7位码和8位码D)以上都不是 (17)7位ASCII码共有多少个不同的编码值? A)126B)124C)127 D)128 (18)一条指令必须包括 A)操作码和地址码B)信息和数据C)时间和信息D)以上都不是 (19)下列不属于微机主要性能指标的是 A)字长B)内存容量C)软件数量D)主频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历年试题课件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历年试题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2004年下半年网络工程师上午试卷 ●内存按字节编址,地址从A4000H到CBFFFH,共有(1)个字节。若用存储容量为32K×8bit的存储芯片构成该内存,至少需要(2)片。 (1)A.80K B.96K C.160K D.192K (2)A.2 B.5 C.8 D.10 试题解析: CBFFFH - A4000H + 1 = 28000H = 160K。 160K / 32K = 5。 答案:(1)C (2)B ●中断响应时间是指(3)。 (3)A.从中断处理开始到中断处理结束所用的时间 B.从发出中断请求到中断处理结束所用的时间 C.从发出中断请求到进入中断处理所用的时间 D.从中断处理结束到再次中断请求的时间 试题解析: 中断处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中断响应过程和中断服务过程。中断响应时间是中断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即从发出中断请求到进入中断处理所用的时间。 答案:C ●若指令流水线把一条指令分为取指、分析和执行三部分,且三部分的时间分别是t 取指=2ns,t分析=2ns,t执行=1ns。则100条指令全部执行完毕需(4)ns。 (4)A.163 B.183 C.193 D.203 试题解析: 取指 分析执行 取指 分析执行 分析执行 取指

100条指令的执行时间=(2 * 100)+3=203。 答案:D ●在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中,各处理单元必须(5)。 (5)A.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指令 B.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条指令 C.以异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指令 D.以异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条指令 试题解析: 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stream,单指令流多数据流):同一条指令控制多个处理器的运行。在这种计算机中有多个处理单元,但只有一个控制部件,所有处理单元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刻执行同一条指令,处理不同的数据。 答案:B ●单个磁头在向盘片的磁性涂层上写入数据时,是以(6)方式写入的。 (6)A.并行B.并-串行C.串行D.串-并行 试题解析: 常识。 答案:C ●容量为64块的Cache采用组相联方式映像,字块大小为128个字,每4块为一组。若主存容量为4096块,且以字编址,那么主存地址应为(7)位,主存区号应为(8)位。 (7)A.16 B.17 C.18 D.19 (8)A.5 B.6 C.7 D.8 试题解析: 以字编址,字块大小为128个字,容量为4096块主存,则128×4096=219,主存地址为19位; 由于采用组相联方式映像,Cache容量为64块,则主存区数=4096/64=64=26,主存区号为6位。 答案:(7)D (8)B ●软件开发中的瀑布模型典型地刻画了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划分,与其最相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是(9)。 (9)A.构件化方法B.结构化方法 C.面向对象方法D.快速原型方法 试题解析: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素养的内容:一、信息意识,二、信息能力,三、信息品质。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数据库应用、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课本上的原话—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五个部分组成。个人意见—由:CPU、总线、主存、辅存和I/O设备组成。 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CPU的性能指标主要有时钟频率和字长。时钟频率以MHz或GHz表示,通常时钟频率越高;其处理数据的速度相对也越快。字长表示CPU每次处理数据的能力,按字长可分为8位、16位、32位、64位CPU。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数据总线。 计算机中总线:微机各功能部件相互传输数据时,需要有连接它们的通道,这些公共通道就称为总线(BUS)。分为内部总线和系统总线两种。(平时说的总线指的是系统总线)系统总线有: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或主存储器是指:RAM和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既可以存入数据,也可以从中读出数据的内存,平时所输入的程序、数据等便是存储在RAM 中。但计算机关机或意外断电时,RAM中的数据就会消失,所以RAM只是一个临时存储器。外存中的数据与指令必须先读入RAM,然后计算机才能进行处理。RAM又分静态(SRAM)和动态(DRAM)两种。ROM:(只读存储器)只能从其中读出数据而不能将数据写入的内存。ROM中的数据关机或断电也不会消失,所以多用来存放永久性的程序或数据。容量大小的单位及换算,单位:位(Bit)、字节(Byte)、KB、MB、GB等,换算:1字节(Byte)=8位(Bit)、1KB=1024B(B为字节)、1MB=1024KB、1GB=1024MB。Cache 的功能是存储数据和指令。计算机中存储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内存。 计算机中的地址是指存储单元的有序编号。一般来说,机器指令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组成。以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为基础的计算机结构是由冯·诺依曼提出的。为方便记忆、阅读、和编程,把计算机语言进行符号化,相应的语言称为汇编语言。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英文缩写为DBMS。应用软件是指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写的软件。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形式是二进制。 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这一节不好列举,自己看课本(35页),考到几率很大。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2000是一种但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窗口部件示意图和任务栏示意图可能或让你们填各部分名称,到书上记一下。(48页.50页)。桌面元素有:桌面墙纸、桌面图标和任务栏。鼠标的基本动作: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改变应用程序窗口位置,用鼠标拖动其标题栏即可。关闭应用程序窗口:用鼠标单击其右上角关闭按钮或双击其左上角的控制菜单框按钮即可。切换输入法:Ctrl+空格可以在中英文输入法之间切换Ctrl+ Shift可以在安装的所有的输入法之间切换。在同一文件夹中不允许建立两个同名的文件或文件夹。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如果某个文件夹图标的左面有一个矩形框,单击上面的加号就可以展开此文件夹下的全部文件夹。单击减号就可以隐藏此文件夹下的全部文件夹。右窗格:选中一个文件或文件夹,单击其图标即可。为了显示文件或文件夹的详细资料,应使用菜单栏上的查看菜单。(这一章都是些基本的东西,WINDOWS操作估计大部分你们都会。稍微看看书就行了,把他们从书上打下来太累了,呵呵) WORD:word的最大特点就是所见即所得。Word操作中,在当前段产生新的一行,但不是产生新的段落,新行的格式与当前段落格式一致,应按下Shift+ Enter键。在world文本编辑中,用鼠标双击某个汉字,则选定的内容是词组。鼠标移到正文左边,形成向上箭头时,连续单击鼠标3次可以选定全文。分页按Ctrl+ Enter键。要使文档中的每段的首行自动缩进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考题及解析

1单选(2分) 当前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这种预报方法会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 A )。 A.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B.科学计算和过程控制 C.数据处理和辅助设计 D.科学计算与辅助设计 2单选(2分)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在( C )。 A.中国 B.英国 C.美国日本 # 我国第一台半导体大型体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诞生,并于1958年交付使用。参与研发的骨干有董占球、王行刚等年轻人。随后,由总参张效祥教授领导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浮点40二进制位、每秒1万次)在1959年也交付使用,骨干有金怡濂,苏东庄,刘锡刚,姚锡珊,周锡令等人。其中,磁心存储器是计算所副研究员范新弼和七机部黄玉珩高级工程师领导完成的。在104机上建立的、由仲萃豪和董韫美领导的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编译系统,则在1961年试验成功(Fortran型)。 3单选(2分) 按电子计算机传统的分代方法,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依次是( D )。 A.晶体管计算机, 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光器件计算机 B.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

C.手摇机械计算机, 电动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D.电子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小、中规模集成,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4单选(2分)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逻辑部件是( C )。 A.继电器 B.晶体管 C.电子管 D.光电管 # 早期的计算机元器件是电子管,其体积大、耗电多。 5单选(2分) 下叙述正确的是( A )。 A.光盘中所存储的信息是数字信息 B.模拟信息将逐步取代数字信息 C.计算机中所存储处理的信息是模拟信号 # 二进制数据(高低电平)的形式 D.数字信息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造成失真 # 模拟信息:模拟环境是通过使用由移动电话公司所提供的WAP手机模拟器来实现WML浏览。在网上能免费下载的模拟器提供了比较完整的集成开发环境。这种方式提供了集成环境和WAP手机基本一致的模拟器。但是很难说所使用的模拟器和其产品完全一致的,并且没有网关的参与(有的模拟器可以设置网关),因此这是一个不完备的检测,特别是与WTA(Wireless Telephony Application)相关的服务没有办法进行检测。对于开发阶段来说,这样的环境就已经足够 #模拟信息更易受干扰,数字信号都是0,1,0,1的数组成的,得需要解码器才能解出图像声音^ 而模拟信号直接在信号上做线性叠加,就会变成另外的信号了。。。所以现在什么都是数字的数字的,模拟的就要被淘汰啦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 1.比特(bit,binarydigit)即二进位,只有0和1两种取值,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 一般用小写字母b表示。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是字节(byte),用大写字母B 表示。换算关系:1B=8b,八个比特(八位二进制数字)构成一字节。 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出一个比特。中央处理器中的寄存器可以存储一组比特。 在内存储器中使用2的幂次作单位:1GB=1024MB=10242KB=10243B;在数据通信和计 高,极限工作频率就越高。 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的及成都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 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采用非接触式IC卡制成的,进一步改善了防伪性能。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7.计算机应用模式的演变:集中计算模式、分散计算模式、网络计算模式。 根据前文所述的计算机划代标准,计算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一共可分为四代。 计算机分类: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巨型和大型计算机的区别在于巨型计算机的CPU个数是大型计算机的成百上千倍。

计算机逻辑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通称I/O设备)。它们通过总线相连。CPU、内存储器、总线等构成计算机的“主机”;I/O 设备和外存储器通常称为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或“外设”。 8.CPU的根本任务是执行指令。包括:寄存器组(暂时存放计算结果)、运算器(ALU,进 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组成。不同品牌的CPU大多数指令系统各不相同。 CPU性能指标:字长(能够同时进行运算的二进制位数即寄存器的宽度,32位或64位等)、主频(内部数据传输和操作速度快慢)、总线速度、高速缓存cache容量和结构、指令系统、逻辑结构、内核个数。 9.PC主机机箱组件 10.扫描仪:手持式、平板式、胶片专用、滚筒式。其中家用办公用途通常为平板式。 数码相机工作原理:先将影像聚焦在成像芯片CCD或CMOS上,在经过A/D转换变成数字图像并经过一定的数据压缩和图像处理。 常见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第三章计算机软件 1.程序是软件的主体,软件指设计比较成熟、功能比较完善、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程序。 软件和程序本质上是相同的。 软件按功能和作用划分可分为系统软件(如BIOS)和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按开发方式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A)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年代为1946年,名称为ENIAC。 ?三个阶段: ?近代计算机阶段。 ?大型计算机阶段。 ?微型机网络阶段。 ●计算机的特点(A)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的应用(A)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辅助系统 ●计算机病毒(B) ?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点 传染性、寄生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衍生性以及攻击性。 ?计算机病毒(定义) 能够自身复制自身,并以其他程序为宿主的可执行的代码。(病毒是程 序) ?计算机病毒的根本特征是传染性。 ●使用计算机的基本道德和法规(A) 每个人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不应该有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1年6月4日,我国政府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1992年9月25日,我国开始执行《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

●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A) P195- 对信息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从本质上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信息的主要特征。 普遍性、无限性、可传递性、共享性、信息载体的可变换性 ?信息与相关概念 1.信息与数据 数据与信息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两个术语。数据是描述客观事实、概念的一组文字、数字或符号。 2.信息与信号 信息通过信号来传递。信号是信息的携带者,但并不是信息本身。 3.信息与消息 信息是消息的内核,信息是能给人带来新知识的消息。 4.信息与知识 信息是知识的“毛坯”,是现象与知识的中介。信息经过科学的系统的加工,才能上升为知识,知识是同类信息的积聚,是系统化和优化了的信息。 ●三大资源(三大要素)(A)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是一种资源,它提供各 种各样的材料。能量是一种资源,它提供各种形式的动力。信息也是一 种资源,它提供知识和智慧。 ?信息资源的重要意义 当今,人类已经认识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信息资源是 关键是灵魂,它起着支配全局、贯穿始终、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概念及其基本内容)(A) P200 一般认为,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环境的手段或活动,它的基本功能是辅助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对信息技术的狭义理解分为以下三种: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答案

7. 显示器分辨率指的是整个屏幕能够显示像素的数目。 指挥、协调计算机工作的设备是控制器 10. 汉字在计算机系统内使用的编码是机内码 按照汉字的”输入→处理→输出打印”的处理流程, 不同阶段使用的汉字编码分别是输入码→机内码→字型码 18. 计算机指令中规定该指令执行功能的部分称为操作码 1. 进位计数制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基数和位权。 3. 存储单元的唯一标志是地址。 4. 计算机完成某个基本操作的命令称为指令。 5. 在存储器系统的层次关系中, 高速缓存主要解决CPU和内 , 而辅存主要解决容量问题。 6. 计算机中, 一个浮点数由两部分组成, 它们分别是阶码和尾数。 7. 在ASCII码中, 字母A的码值是41H, 字母f的码值应为66H或102D。 8.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的工作原

理。 9. 请完成下列数据的进制转换: 1) ( 326.6) D = ( .1001) B = ( 506.44) O = ( 146.9 ) H 2) ( ) B = ( 653 ) O = ( 1AB ) H = ( 427 ) D 3) ( 3246) O = ( ) B = ( 6 A6 ) H = ( 1702 ) D 4) ( A2B1) H = ( 0001 ) B = ( 1212 61 ) O = ( 41649 ) D 10. 请写出下列十进制整数在计算机内用机器数表示的三种编码形式: 1) ( 49) D = [ 00110001 ]源= [ 00110001 ]反= [ 00110001 ]补 2) ( -49) D = [ 10110001 ]源= [ 11001110 ]反= [ 11001111 ]补 11. 基本ASCII字符集总共能够对128个不同字符进行编码。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 1.比特(bit, binary digit)即二进位,只有0和1两种取值,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 一般用小写字母b表示。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是字节(byte),用大写字母B 表示。换算关系:1B=8b,八个比特(八位二进制数字)构成一字节。 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出一个比特。中央处理器中的寄存器可以存储一组比特。 在内存储器中使用2的幂次作单位:1GB=1024MB=10242KB=10243B;在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常使用10的幂次作单位。 2.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按照每一位的权值依次展开即可。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对整数部分从低位到高位除以逆序取余法,对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乘以顺序取整法。 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对整数部分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用等值十六进制数代换,不足四位在高位加零补足;对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每四位用等值十六进制数代换,不足四位在低位加零补足。 十六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每个数字均用等值的二进制数代换即可。 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与上述过程相似,每三位代换即可。 3.一个数字或西文字符占据1个比特即8位二进制,无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0, 255(28-1)]。 n个二进位表示的带符号证书的取值范围是[-2n-1+1, +2n-1-1]。带符号整数的8位二进制中必须留最高为作为符号位,0表示“+”,1表示“-”。 原码和补码:原码即数值在计算机中的二进位表示形式,补码的正数表示与原码相同,但负数表示保持最高符号位1不变,其余部分全部取反后加1即可。 定点数和浮点数:定点数指计算机存储中小数点固定的数字(整数和纯小数),浮点数指小数点位置不固定的数字(除上述两种情况以外的其他实数)。一般地,计算机中实数也叫做“浮点数”,而整数叫做“定点数”。 4.ASCII码:96个可打印字符和32个控制字符,每个字符用7位二进制数编码,同时最 高位保持为0,故每位ASCII码占据1个字节空间。 5.比特的逻辑加(∨):除了1∨1=1,其余与算术加法相同。 比特的逻辑乘(∧):均与算术乘法相同。 6.划分计算机发展阶段的标准是核心元件的类别。计算机核心集成电路经历了电子管、晶 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阶段。晶体管的尺寸越小,集成度就越高,极限工作频率就越高。 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的及成都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 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采用非接触式IC卡制成的,进一步改善了防伪性能。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7.计算机应用模式的演变:集中计算模式、分散计算模式、网络计算模式。 根据前文所述的计算机划代标准,计算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一共可分为四代。 计算机分类: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巨型和大型计算机的区别在于巨型计算机的CPU个数是大型计算机的成百上千倍。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各科目介绍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各科目介绍 【初级】 程序员 程序员(英文Programmer)是从事程序开发、维护的专业人员。一般将程序员分为程序设计人员和程序编码员,但两者的界限并不非常清楚,特别是在中国。软件从业人员分为初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员和项目经理四大类的方法。 岗位职责 1、对项目经理负责,负责软件项目的详细设计、编码和内部测试的组织实施,对小型软件项目兼任系统分析工作,完成分配项目的实施和技术支持工作。 2、协助项目经理和相关人员同客户进行沟通,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 3、参与需求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4、熟悉并熟练掌握交付软件部开发的软件项目的相关软件技术。 5、负责向项目经理及时反馈软件开发中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6、参与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参与软件首次安装调试、数据割接、用户培训和项目推广。 7、负责相关技术文档的拟订。 8、负责对业务领域内的技术发展动态。 【中级】 软件评测师 软件测试工程师,目前IT行业极端短缺的金贵人才,未来5年IT行业最炙手可热的高薪职位。中国软件业每年新增约20万测试岗位就业机会,而企业、学校培养出的测试人才却不足需求量的1/10,这种测试人才需求与供给间的差距仍在拉大。由于软件企业要求测试人才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导致大量无测试经验、无测试技能的高学历应聘者遭受冷遇。而且目前从业者大部分是从其他岗位转型过来的,水平不一,不具备专业能力,导致企业“有活没人干”的尴尬境况。随着软件市场的成熟,软件对社会运转的巨大贡献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是,人们对软件作用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更多人将关注点转移到软件的质量和功能可靠性上,而中国软件产业在产品性能测试领域存在着严重不足,软件测试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决定了中国软件产业的前途命运。 软件过程为一个为建造高质量软件所需完成的任务的框架,即形成软件产品的一系列步骤,包括中间产品、资源、角色及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工具等范畴。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师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师是信息产业部和人事部举办的软考中新增开的一门课程。 软考全称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这门新开的软件过程能力评估师分属该考试“计算机软件”专业,位处中级资格。是信息产业部和人事部在最新的“国人厅发[2009]139发”文件中新增的专业。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师主要从事软件过程方面的工作。软件过程(Software Process)是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1. Internet使用的协议是(TCP/IP) 2. 下列关于e-mail的附件说法正确的是(所有文件) 3. 计算机局域网按拓扑结构进行分类,可分为环形、星型和(总线)型等 4. 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以下哪项操作是无法进行的操作(编辑幻灯片中的占位符的位置) 5. 在Excel公式中,公式“SUM(C2,E3:F4)”的含义是(=C2+E3+E4+F3+F4) 6. Excel单元格中手动换行的方法是(Alt+Enter) 7. 在Word中,使用(段落标记符)表示一个段落的结束 8. 在Word中,如果在输入的文字或标点下面出现红色波浪线,表示(拼写和语法错误) 9. Word中插入图片的默认版式为(嵌入型) 10. 资源管理器可以用来(管理文件夹) 11. 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12. 以下操作系统中,(DOS)是单用户操作系统 13. 若windows的菜单命令后面有省略号,就表示系统在执行此菜单命令时需要通过(对话框)询问客户,获取更多的信息 14. 某公司的财务管理软件属于(系统软件) 15.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16. 不是电脑输出设备的是(扫描仪)

17. 下列哪一个操作系统不是微软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linux) 18. LCD显示器的尺寸是指液晶面板的(对角线)尺寸 19. 能直接让计算机识别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20. 计算机病毒是指(具有破坏性的特制程序) 21. 二进制数100110.10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38.625 22. 下列(主频)指标可以帮助衡量计算机运行速度 23. 使用的最多、最普通的是(ASCII)字符编码,即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24. 和十进制数225相等的二进制数是11100001 25.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 26. 关于电子计算机的特点,以下论述错误的是(运行过程不能自动、连续进行,需要人工干预) 27.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28. 高速缓冲存储器是(Cache) 29. 在PC机中,各类存储器的速度由高到低的次序是(Cacha、主存、硬盘、软盘) 30. 计算机病毒是指(具有破坏性的特制程序) 31.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32. 在Excel中,如果要冻结1—2行,则先选定第(3)行,然后再选择冻结窗口命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