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名词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无限法偿法定偿付能力无限,即在有限范围内,不管使用时间,数量和地点,货币都按照规定的面额流通,任何人不得拒绝

知识点

一.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1.价值形式的演变:简单扩大一般(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等贵金属上)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融货币信用货币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1.货币的本质

本质定义: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客观存在

职能定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2.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货币体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功能,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特点:十足的货币,观念上的货币,独占性和排他性,通过价格标准来完成

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促进商品交换的功能,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特点:现实的货币,不足值货币(因此可以用

价值符号代替),具有一定的货币危机性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被当做价值的独立形态或社会的财富的一般形式保存起来的功能。特点:现实的货币,十足的货币。

特殊的作用: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贮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并以此调节屋价,原因在于:金属货币有充足的实际价值当流通中货币量过多而导致屋价上升时人们出于对货币的信心收藏货币等待物价回落,而金属货币“窖藏”的贮藏方式可以使流通中货币实实在在的减少从而使物价回落。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反方面转移时的功能两种类型与货币交换直接相连的:赊销赊购,预付货款

与商品交换财政收支工资费用收支捐赠赔款特点:现实的货币,不足值的货币,货币危急性最大

三.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币材的确定:确定本位币的铸造材料

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货币单位价值量

本位币及辅币和铸造及偿付能力的确定:主币辅币

银行券发行及兑换的规定:发行保证

黄金准备的规定:建立黄金储备

在当前信用货币制度中,货币单位的规定和本位币辅币的铸造偿付的规定比重要外,其他内容基本上弱化甚至消失了。

2.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最早的货币制度退出金贵银贱,币财短缺

金银复合本位制:金银两种货币金属同时流通

平行本位制:金银币的兑换比例完全按照各自的价值量由市场供求决定

双本位制:金银币的兑换比例由国家规定劣币驱逐良币

跛行本位制:金银币比例货国家规定但银币限制铸造

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格雷欣法则

一个经济体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形式时,如果其中一种或几种货币币值下跌,则人们在使用货币时会尽量先使用这种货币,而将币值稳定的硬通货保存起来从而使劣币充斥市场,引起持续的币值下跌,物价上涨,导致流通混乱

劣币名义价值> 实际价值

良币名义价值< 实际价值

3.金本位制:黄金被视为主币材料的货币制度

金币本为制

主要内容及特点其一以黄金为主币材料,流通金铸币,无限法偿

其二具有三大自由自由铸造或融化(使货币贮藏职

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调节货币量,调节屋价)自由输入输出银行按面额自由兑换金币

其三金币本位制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物价国际收支能力

体现作用: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

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过多时,物价上涨,币价下跌,金币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人们会将金币融化成黄金出售,导致流通中货币数量减少,物价下跌,币值上涨,恢复平衡。反之也一样

金块本位制:流通银行券,在限额内可兑换,不再流通金铸币

金汇兑本位制:本币为不直接兑换黄金的银行券,与某一外币挂钩,外币与黄金挂钩

4.信用货币制度:以不兑现的纸币作为本位币不可兑换黄金没有含金量的规定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名词: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商品或货币的形式向消费

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信用工具: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颁发的各种具

有法律效力的凭证(也称金融工具)

知识点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信用的含义:借贷行为,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让渡

2.信用的构成要素

信用关系信用行为的主题,即当事者双方

信用标的被交易的对象,即可以是货币形式,也可以是商品形式

信用载体即信用工具是裁明债券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

信用条件期限和利率

3.信用的特征暂时性偿还性收益性风险性

4.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高利贷信用:高利贷资本的运动形式

特点:利率特别高,非生产性,保守性

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生促进作用

破坏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消极作用

资本主义信用借贷资本的运动

借贷资本的特点所有权资本作为商品的资本具有特殊运动形式:两重支付,两重归流

二.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直接相联系的信用是现代信用

制度的基础

表现形式:赊销赊购和预付货款

地位:润滑整个生产流通,满足商业资本循环———不可替代

特点: 主体是生产或经营商品的企业,客体是商品资本,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上,商业信用的运动与产生资产的动态一致

局限性和缺点:规模和数量有一定限制,范围上的限制,方向上的限制,期限上的限制

2.银行信用: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包

括吸收资本和运用资本两个方面

特点:体现银行与企业个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银行信用的载体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

在产业资本循环周转的各个阶段上,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

态是不一致的

银行信用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地位:可以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银行信用本身具有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的优势

不仅可以提供信用,还可以创造信用

总结:银行信用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及优势,所以在信用领域居于领导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代替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银行信用的许多业务都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进行的

3.国家信用: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借贷行为,包括以债务人的身份取得信用和以

债权人的身份提供信用的两个方面。

(1)国家信用的形式(现代社会国家信用主要指国家的负债)内债:发行公债,发行国库卷,向央行借款或透支

外债:发行国际债券,政府借款

(2)国家信用的作用调剂财政收支不平衡

弥补财政赤字

筹集生产建设资金和有计划的组合闲置资源

调节货币流通,促进社会供求平衡(3)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相同的资金来源,在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此消彼长

区别:信用形式和主体关系不同:银行信用是简介信用,国家信用是直接信用。经营目标不同银行信用以盈利为目的国家信用不以盈利为目的。利息负担不同银行信用:借款人承担国家信用:由纳税人承担

(4)消费信用

两种类型(按性质不同)

一种类似于商业信用:由工商企业以赊销或分期付款的形式向消费者提供商品

或劳务

另一种属于银行信用:银行向消费者个人发放贷款

银行向提供提供商品的工商企业发放贷款

消费信用的形式

1.分期付款:多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

2.信用卡:由发卡机构和零售商联合起来,对消费者提供一种延期付款的消费信用

3.消费贷款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消费品的购买者发放贷款

卖方信贷:以分期付款单作抵押,由银行直接对销售者发放的贷款

三.信用工具(金融工具)

分类以发行者性质为标准直接信用工具:国家债券股票商业要据

间接信用工具:银行本票大额可转让存单

以可接受程度为标准无限可接受信用工具:银行券活期存款

有限可接受信用工具:商业要据股票债券

以偿还期为标准:短期长期和不定期信用工具(银行券纸币)

特征:偿还性流动性风险性收差性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名词名义利率:也称货币利率,是以货币为标准计算出来的利率,通常是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它是投资者根据贷款契约应该受到的利息率或债务人应该支付的利率

知识点一、利息

(一)利息的本质:是利润的一部分

(二)利息的计算计算

1.计算方法

单利法:S=P*(1+rn) S本利和P本金r利息率n 借贷期限

复利法:S=P*(1+r)n次方

二、利息率

利率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1.新率: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本金)的比率

2.表现形式:年利率年息5厘百分之5

月利率月息3厘千分之3

日利率日息1厘万分之1

利率的种类

1.名义利率包含物价变动因素(通货膨胀)在内的新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剔除物价变动因素,以实物为标准计算

2.短期利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

长期利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一般高于短期利率

3.固定利率利率在整个借款期间内固定不变(适用于短期借款)

浮动利率利率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定期调整变化(中长期)

4.官定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导向作用)

市场利率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自由竞争所形成的利率

利率的决定

1.马克思0<利率<平均利润率

利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税收)政治因素(货币财政汇率政策)制度因素(利率管制)

第四章外汇与外汇率

名词外汇(静态):广义泛指一切用外围货币表示的资产

狭义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知识点:一.外汇的含义和特征

特征:1.以外币表示的资产2.被各国普遍接受可以用于国际支付3.具有可兑换性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我国:USB1=CNY6.70

2.间接标价法: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美国英国)美国:USB1=CNY6.70

第五章金融市场

名词:金融市场:是指实现货币资金借贷,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买卖的领域

有广义狭义之分通常指狭义即限定在以有价证券为金融工具

的交易活动

知识点:金融市场的功能

1.金融市场能够迅速有效的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2.金融市场为金融管理部门进行金融间接调节提供了条件

3.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金融工具的创新

4.金融市场帮助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

5.具有定价功能,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变化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

6.金融市场可以降低交易的信息成本

金融市场的分类(选择,判断)

第六章:金融中介机构

名词金融中介是指从事金融活动以及为金融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各类金融机

政策性银行由政府投资设立的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金融机构

知识点

一.金融中介体系的构成

管理性金融机构: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管职能的机构:中央银行

经营性金融机构: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商业银行政策性:专门配合宏观经济调控根据政策调整金融活动政策性银行

第七章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基本)通过负债业务动员集中社会闲置资金再通过资产业务贷到各个经济部门,充当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中介人

2.支付中介职能:(传统)以活期存款为基础,接受客户委托办理业务

3.信用创造:(特有) 4 调节经济 5 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

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1.安全性要求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2.流动性要求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存提,满足必要的贷款需求

2.盈利性在可能情况下尽可能利益最大化,这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主要动力和最终目标

第八章中央银行

名词中央银行是处在金融体系的核心位置的金融机构,是为大家实现整个经济的一个目标代表国家进行金融调控与金融管理的特殊机构

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

知识点:

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统一证券发行的需要全国票据清算商业银行

最后贷款人金融企业监督管理

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集中统一全国的货币发行,并通过发行货币而来控制信用,调节货币流通

2.银行的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办理银行间的清算,最后贷款人

3.政府的银行:经理国库向政府融通资金,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代表政府管理国内外金融活动

第九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名词: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吸收到的能增加准备金的存款

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知识点: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条件

商业银行创造,不是一家银行能单独完成的,作为整体的银行体系才能够进行多倍存款扩张

1.具有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的能力

2.银行机构多转账制度发达3银行账户的活期存款不全部用于现金提取 4.商业银行存款的准备是部分准备制而非完全准备制

第十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名词货币需求:社会公众人物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拥有的财富的一种需要

货币失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需求,从而使二者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知识点: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外汇政府债券和财政借贷对基础货币的影响贴现及放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在数量上的系数关系,及货币其决定因素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率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如果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则同样额度的存款需要更多的准备金,由此储备不足意味着银行必须收缩贷款使存款或货币供给减少超额准备率是指商业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对活期存款的比率,在银行的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银行增加持有金意味着法定准备金额减少。定期存款的比率是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表明银行的存款负债结构。通货比率:公共持有货币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强制储蓄效应 2.收入再分配效应 3.资金结构调整效应

通货膨胀的治理紧缩性货币政策1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使商行

法定准备金增加贷款能力缩减2提高利率增加居民储存减少消费需求3公开市场业务4中央银行规定基础货币的指标5道义上的劝告紧缩性财政政策1消减政府预算,限制公共事业投资2降低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减少社会福利费用3增加税收4发行公债货币改革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并制定保证新币币值稳定的措施

收入紧缩政策为了降低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供应政策减税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限制消减政府福利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存款准备金政策2再贴现政策3公共市场业务

中国的古代货币制度

中国的古代货币制度,与其它国家不同,不存在什么本位制度,也没有主币副币之分,往往金、银、铜、谷、帛以及后来的纸币都同时不同程度地行使货币的职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而已。各个朝代的货币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有种种变化和区别,叙述起来不胜枚举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海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在夏代纪年范围内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商周墓葬中,屡有发现,《盐铁论·错币》中并有“夏后以玄贝”的记载。海贝是产自南方暖海的远方外来交换品,是美丽珍贵的装饰品。它开始起货币作用,似可上溯到夏代,即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国家产生的时候。商和西周时已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在商代晚期和西周,还出现无文字的铜仿贝。至东周发展成为有铭文的铜贝蚁鼻钱,形成正式金属铸币,主要流通于南方楚国地区。 另一种最早的货币是铜质的钱、镈、刀。钱、镈是农具,刀是多种用途的工具,它们也是人们可以让渡的财产,在殷周或更早的遗址中都有出土。大概在殷商晚期和西周,这些铜工具在不同地区形成一般等价物。钱、镈至春秋发展为专职货币,即后人所称的空首布;虽保存青铜铲的基本结构,有细长的銎,但已不适宜装木柄,不能作工具使用,而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先秦铸币。至战国进一步发展为略具铲形小铜片的布币,主要流通于北方周、晋、郑、卫地区。青铜刀至东周发展为刀币,主要流通于齐国及燕、赵地区。 战国中后期使用一种更便于授受使用的圆形金属铸币圜钱,在周、魏、赵、秦、齐、燕等地出现,特别是秦国正式采用圜钱制度,为圜钱发展成全国统一的铸币形式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 贵金属黄金也作为货币进入流通。它以镒(20两)、斤(16两)计。南方盛产黄金的楚国还出现铭文“郢爰”等字样的金版。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但在中国是最早的黄金铸币。 秦汉的法定货币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以前铸造的包括贝币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地方货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即主要在上层统治阶级范围内行使的货币,单位以镒计。又以原秦国的铜铸币,圆形方孔半两圜钱为下币,主要供民间日常交易使用。这样,实现了中国货币种类及其单位的首次统一。半两钱的圆形方孔形式,与古人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相符合,又便于在经济生活中授受使用,故这一铸币形式沿用到清末。 汉承秦制——黄金为一等币单位以斤计。以铜钱为二等币,汉初曾允许私铸。

货币与货币制度(1)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 ?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 一、货币:起源、形态、职能、本质 (一)货币的起源 1.古代货币起源学说 –亚里士多德“中介货物”观 –中国古代《管子》“先王定币”和司马迁“交换过程”起源观 2.马克思货币起源学说 –历史线索 –逻辑线索 (二)货币形态 1.货币形态的观察角度 ?货币材料:贝、金银铜铁(称量货币)、纸币 ?存在形式: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 ?价值准备:商品货币与信用货币 2.货币形态的演变(历史唯物主义角度) ?一般等价物转化为货币形态:实物货币占主导 ?公元前1500年左右,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 ?20世纪30年代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化 货币形态的演变 3.与货币形态有关的概念 ?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不具有完全排他性,商品交换对币材四个基本要求 ?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经历从足值到不足值的过程 ?银行券:由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经历了由兑现到不兑现,分散发

行到集中发行的过程 ?纸币:流通中的纸质货币符号,通常由政府发行 ?存款通货:可以签发支票进行转账结算和提取现金的活期存款?电子货币:存在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和进行支付结算的存款货币 4.纸币与银行券的区别 –产生的职能基础不同:纸币——流通手段职能;银行券——支付手段 –发行方式不同:纸币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发行的,银行券是由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的 –兑现程度不同: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属货币 5.货币形态的发展 –依托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 –出现无纸化趋势,银行卡 –交易过程观念化 (三)货币的职能 1.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 –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 –货币单位 –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或想象的货币。 2. 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给出价格和媒介交易构成货币的核心 3. 支付手段 –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4. 积累和贮藏价值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

1-7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商品生产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货币,是世界上起源 最早的货币之一。它源远流长,三四千年的发展过程连绵不断,形成了具有东方色彩的中国 货币体系,在世界古代货币史上独树一帜。中国早期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理论的研究、货 币制度的发展以及货币制造技术工艺的进步,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古代世界上国际经济 交往,特别是亚洲各国货币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丛艳丽 之花。 中国的古代货币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同,不存在什么本位制度,也没有主币辅币之分,往往金、银、铜、谷、帛以及后来的纸币都同时不同程度地行使货币的职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而已。各个朝代的货币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不 同地区也有种种变化和区别,叙述起来不胜繁举。现仅按货币的不同形式种类,分述如下。 一、商品交换和货币的起源 在原始氏族社会,人们过着群居简陋的生活。那时生产力还很低下,人们成年累月地辛勤劳动,所获得的物品也只能勉强维持生命,所以当时没有商品交换,也不存在货币。 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维持自身生活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 了交换的需要。开始时,氏族与氏族之间进行剩余产品的交换,后来扩大到部落之间互通有 无,交换的物品主要是各自的公共财物。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个人之间的交换也愈来愈多 了,而且逐渐占居了优势。古书曾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1)“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2)据说这是四、五千年以前神农、唐尧时的 情形,是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 生产日益发展,物品愈来愈丰富,交换也就愈频繁。人们为了交换方便,就先把手中的

电大金融学课后练习第2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电大金融学课后练习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2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思考题 1、你是如何看待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与影响的? 市场经济离不开货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货币不仅充当着商品流通的媒介,其本身也在作为财产的代表成为信用活动的工具.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与货币收支有关的交易和借贷等经济活动,就是金融活动.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以物换物.没有货币的物物交换往往颇费周折,如果甲需要乙的商品,乙却不需要甲的商品,两人就不能成交.其缺点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而日益明显. 1.货币执行交换媒介的功能在交换的实践中,人们逐渐习惯与用某种比较容易为大家接受的商品来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人",先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设法换成这种商品,然后再用它去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从而导致了货币的产生. 2.货币执行计价单位的功能货币执行计价单位功能,就是赋予商品一定的价格.市场上的商品有千万种,个人对同一种商品效用的评价又千差万别,因此人们往往难以弄清各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交易自然也就难以做到公平.由于某个商品出卖后可以得到的货币就是该商品的价格,一旦该商品在市场交易中形成了被广泛接受的价格,人们再也不必一一记住各种商品相互之间的交换比例,只要一看价格就一目了然. 货币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变过程.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票据形式的记帐货币和近年出现的各种电子货币取代了部分纸币进行流通. 货币可以随时方便地换成各种各样的商品和财务.因此,货币除了在商品交换中执行交换媒介和计价单位的功能,货币本身也成为了财产的代表.货币作为财产的代表,不仅可以储存起来作为未来的购买力,而且可以通过出让给别人收取利息实现增值.让渡货币在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就是货币的借贷活动. 在让渡货币使用权的借贷活动中,当事人双方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暂时出让货币在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货币的使用人(债务人)有义务在一定期限之后归还,并支付一定的利息. 2、货币形式不断演变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货币形式会如何变化? 货币形式的演变跟随人类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和商品贸易的高度复杂运行的脚步,具体而言,从实物货币,到贵金属,再到信用货币,每一次升级都是人类认知不断前进的结果。贵金属币实物货币好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稀缺性和与人类农耕时代手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信用货币,则是由于人类工业动力革命导致生产力大幅跃升,需要大额资本投资与货币交易流通,信用带来的是货币运输成本降低(个体携带,到专业化规模化运作),资金缺口大幅收窄,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信用货币,在经济发展平稳时期或经济发展缓慢时期,与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与质量增长率有关(人口数量意味着硬性需求和人口质量影响居民收入与产品容纳能力),同时需要对信用货币进行约束,防止通胀侵蚀劳动财富,防止过度投资带来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运营能力不足(如美国2003年信息与互联网不成熟的过度投资,导致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和经济停滞); 货币的未来发展一定要结合人类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成果,包括技术应用层面如(曾经的石油化工行业带来轻工业生产效率与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生活便利)与贸易方向与规则的变化,这样未来货币的形式就能够很好的把握。目前的重点在怎样规制信用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胀风险,线上货币交易规范; 3、为什么会出现货币制度?它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1)规定货币材料。即规定可以用作货币的材料,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2)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参考答案(20201007162720)

金融学习题一参考答案 、选择题 1、下列哪些活动反映了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 A、你用xx缴纳学费 B、你买了件毛衣,准备寒假回家时送给妈妈 C、如果香蕉作为货币,那么货币就不具备这个功能 D、朋友送你一个漂亮的存钱罐,你把零钱放进去 E、你准备利用以旧换新买个手机,你认为在苏宁电器买手机更便宜 F、你刚刚为你的中财卡充值100 元 2、在学校你可以用中财卡买饭、上网等,每次购买后,卡内的余额会相应减少,中财卡的功能类似 A、信用卡 B、商品货币 C、借记卡 D、准货币 E、储值卡 3、在很多游戏厅里,金属硬币可以用来玩游戏,但不能在其他商店里买东西。为什么金属硬币不能像人民币硬币一样作为货币流通 A、金属硬币太大,不容易运输 B、金属硬币容易丢失 C、金属硬币不能被广泛接受 D、金属硬币不是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F、金属硬币不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4、经济学家认为易货贸易不具备现实性,并非是指易货不可能存在,而是说 A.易货交易成本相对较高 B.易货在今天的社会没有用武之地 C.易货交易不可能改善参与交易人的境况 D.上述所有选项都正确 5、如果香烟作为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那么香烟的功能就类似于 A、银行存款 B、准备金 C、货币 D、可贷资金 6、如果出售某种资产的交易成本上升,这种资产就变得 A、价值更高 B、流动性更强 C、流动性更弱 D、更加类似货币 7、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表现在()。 A.税款交纳 B.贷款发放 C.工资发放 D.商品赊销 E、赔款支付

8、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o A.各国无法通过变动汇率调节国际收支 1 B.要保证美元信用就会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C.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 D.浮动汇率为主加大了外汇风险 E无法满足各国对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 二、判断改错题 1、既然支票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和支付服务,那么经济学家就认为支票账户存款属于货币。 T 2、与其他所有资产相比,货币能够更为迅速和便捷地进行交易。于是,货币是具备流动性的。 T 3、既然货币的价值与物价水平正相关,那么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就是很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F,货币随通货膨胀率上涨而贬值,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不是很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4、纸币得到发展是是因为它的运输成本比商品货币低。 T 三、问答题

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附答案

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一) 一、填空题 1.货币形态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发展阶段,直到当前最现代化的电子货币。2.货币的五大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3.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4.现代不兑换信用货币主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 5.金银复本位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也叫格雷欣法则。 6. 铸币是国家权力进人货币流通领域的第一现象。 7.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8.纸币是国家依靠国家权力发行,强制进人流通的货币符号,它是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9.法律规定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 10.格雷欣法则中,市场上流通的是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 1l.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一致。 12.我国流通中的货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人民币是纸制的信用货币,是货币的符号或代表,起一般等价物作用。 13.为保持本位币地位,国家规定其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称为无限法偿。 14. 代用货币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中介性、过渡性 的货币形态。 15.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按国家是否规定金、银币之间的交换比价,货币制度划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三种。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要素是货币材料的确定。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价格总额增加l倍.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将会 B 。 A、增加2倍; B、增加1倍; C、减少1倍; D、不变。

2.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用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称为 A 。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等价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3.货币形态的总的演进趋势是 D 。 A、实物货币——信用货币——金属货币——电子货币; B、信用货币——电子货币——金属货币——实物货币; C、金属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实物货币; D、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4.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是 D 。 A、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 B、流通手段和世界货币; C、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5.货币在执行 A ,最早孕育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6.从历史发展过程看,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大体 是 D 。 A、银本位制——金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B、金本位制——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C、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银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D、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7.“金币可自由铸造.可自由输出人,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这是 B 。 A、金块本位制; B、金币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美元一黄金本位制。 8.“格雷欣法则”这一现象一般发生在 C 。 A、银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平行本位制。 9.一国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和基本通货是 B 。 A、法偿货币; B、本位币; C、现钞货币; D、存款货币。 10.金块本位制又称 A 。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名词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无限法偿法定偿付能力无限,即在有限范围内,不管使用时间,数量和地点,货币都按照规定的面额流通,任何人不得拒绝 知识点 一.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1.价值形式的演变:简单扩大一般(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等贵金属上)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融货币信用货币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1.货币的本质 本质定义: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客观存在 职能定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2.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货币体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功能,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特点:十足的货币,观念上的货币,独占性和排他性,通过价格标准来完成 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促进商品交换的功能,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特点:现实的货币,不足值货币(因此可以用

价值符号代替),具有一定的货币危机性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被当做价值的独立形态或社会的财富的一般形式保存起来的功能。特点:现实的货币,十足的货币。 特殊的作用: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贮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并以此调节屋价,原因在于:金属货币有充足的实际价值当流通中货币量过多而导致屋价上升时人们出于对货币的信心收藏货币等待物价回落,而金属货币“窖藏”的贮藏方式可以使流通中货币实实在在的减少从而使物价回落。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反方面转移时的功能两种类型与货币交换直接相连的:赊销赊购,预付货款 与商品交换财政收支工资费用收支捐赠赔款特点:现实的货币,不足值的货币,货币危急性最大 三.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币材的确定:确定本位币的铸造材料 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货币单位价值量 本位币及辅币和铸造及偿付能力的确定:主币辅币 银行券发行及兑换的规定:发行保证 黄金准备的规定:建立黄金储备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 一.单选题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 )。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代用货币 D.电子货币 2.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C )。 A.普通商品 B.特殊商品 C.一般等价物 D.特殊等物价 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 B )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代用货币 D.电子货币 4.货币在( D )时执行价值标准职能。 A.商品买卖 B.交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5.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B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A)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7.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A )A. 价值标准 B. 流通媒介 C. 价值贮藏 D. 支付手段 8.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B ) A. 价值标准 B. 流通媒介 C. 价值贮藏 D. 支付手段 9.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C ) A. 价值标准 B. 流通媒介 C. 价值贮藏 D. 支付手段 10.“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 C) A. 银本位 B. 平行本位 C. 双本位 D. 金本位 11.人民币是( D )

A. 实物货币 B. 代用货币 C. 金属货币 D. 信用货币 12.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 A) A. 价值标准 B. 流通媒介 C. 价值贮藏 D. 支付手段 13.张某从商业银行贷款30万元购买住房属于货币( B )职能。 A. 流通媒介 B.支付手段 C. 价值贮藏 D.价值标准 1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在(C)。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15.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品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的是( C )职能。 A.流通媒介 B.价值标准 C.支付手段 D. 价值贮藏 16.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C) A. 1分 B.1角 C.1元 D.10元 17. 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形式不包括以下( C ) A、金币本位制 B、金块本位制 C、金单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18. 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 A ) A、铜 B、银 C、铁 D、贝 19.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A) A.1948年 B. 1949年 C.1956年 D.1979年 20.一国货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 A.规定货币名称 B.规定货币单位 C.规定货币币材 D.规定货币币值 二、多选题 1.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 ABCD )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 D. 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AB ) A. 价值标准 B. 流通媒介 C. 价值贮藏 D. 支付手段 3.作为流通媒介职能的货币是( BCD ) A.价值符号 B.现实的货币 C.信用货币 D.实物货币 4.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征是( ABD )

我国的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 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形成 ?不稳定的货币流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规定本位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 2、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区别两种货币制度的依据。 3、货币名称、价格标准 ?1821年,每1英镑含金量7.32238克 ?1946年,每1英镑含金量3.58134克 ?1967年,每1英镑含金量2.13281克 ?1914年,中国:1圆=23.977克白银 ?1934年,每1美元含金量0.888671克

?2、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 ?本位币与辅币 ?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 ?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 ?3、规定发行准备 ?4、规定货币的对外交往能力 ?自由兑换

货币制度的演变 ?1、银本位制 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特征 银币自由铸造、自由流通、自由兑换、无限法偿, 白银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缺点:价值低且不稳定 中国的银本位制 ?2、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两种贵金属都是铸造本位币的材料。 ?金币和银币可以同时流通,可以自由铸造,具 有无限法偿能力。金银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1)平行本位制 ?金币和银币均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和相互 兑换的一种复本位制。 ?

?2)双本位制 ?国家根据市场金银比价为金币银币规定固定的兑换 比率,金币银币按法定比率流通。 ? ?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 (“劣币驱逐良 币”规律,1558年)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当两种铸币在市场上流通且规定法定比价时, 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驱逐出 流通,被熔化成金属块或输出国外,实际价值 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 假设,金银法定比价1:15;市场比价1:16。则: 1金币——1金块——16银块——16银币——1金币+1银币 假设,金银法定比价1:15;市场比价1:14。则: 15银币——14银块+1银币——1金块+1银币——1金币+1银币 ?3)跛行本位制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一、货币的起源 1、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2、货币的产生经历了以下四个形式发展 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所谓价值形式,是指用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示另一种商品的价值,就是价值表现形式,简称价值形式。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只绵羊=2把石斧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1只绵羊= 2把石斧 50斤米 20尺布 黄金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绵羊的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但商品价值未能获得共同的、统一的表现形式。 (三)一般价值形式 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般等价物。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指从大量的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表现其他各种商品价值的材料。这种一般等价物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在欧洲,最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绵羊。一般价值形式表现为:2把石斧= 50斤米= 1只绵羊 20尺布= 0.5克黄金= 虽然从等式来看,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相比,只是等式两边的移位,其实这是一个质的变化。它使物物直接交换变成了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一般等价物实际上是货币的雏形,它离货币只有一步之遥了。 (四)货币形式 一般等价物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例如,在欧洲,最早的一般等价

物是绵羊,在我国,最早的一般等价物是贝壳。许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难以分割、价值不统一、不便于携带、难以保存等。人们要选择一种价值含量高、价值统一、便于分割、便于携带、便于保存的商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人们终于找到了这种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贵金属。贵金属有四个自然属性:一是具有同一性,贵金属质地均匀,重量相等;二是具有可分性:贵金属可以根据需要加以分割二不丧失价值;三是具有便利性,贵金属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四是具有永恒性,贵金属不变质,适宜保存,作为财富储藏。 当人们选择贵金属作为一般等价物时,一般等价物就相对稳定了,货币也就产生了。 二、货币的形态的发展 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总体趋势上看,货币形态的演进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从金属货币到信用货币的阶段。 (一)、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又称为商品货币。他是货币形态发展最原始的形式。实物货币有两个共同特点:1、具有货币和商品的双重性质。2、是足值货币,即作为商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 在人类经济史上,很多种商品,都曾在不同时期内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在我国古代,贝壳、蚌珠、皮革、猎器、布帛、农具、牲畜等都充当过交易媒介。 (二)、金属货币 充当货币的金属主要是金、银、铜,铁作为货币的情况较少,因为其价值较低,用于交易比较笨重,而且易锈蚀,不便保存。 马克思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虽然金属货币有很多优点,但是它的流通仍然有很多问题:1、日常磨损十分严重,造成巨大浪费。2、不法之徒对铸币的刮削现象无法避免。3、大量货币的携带和运送仍十分麻烦。4、金银等贵金属全世界产量有限,且在各国之间分布不平衡,古常发生币材恐慌现象。因此人们在使用金属货币的时候,便开始了寻找其代用品的过程。这种代用品的通常形式便是纸币。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用品后,货币制度便进入了纸币和金属货币并行流通的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即纸币可兑换阶段和纸币不可兑换阶段。纸币可兑换阶段又是代用货币阶段,纸币不兑换阶段又是信用货币阶段。 (三)、信用货币

货币与货币制度重点知识点汇总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制度 1. 货币的起源 (1)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学说:先王制币说,管子认为货币是有权势的统治者或者贤明的人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 创造出来的;自然产生说,司马迁认为货币是为适应商品 交换的需要而自然产生的,随着农、工、商三业的交换和 流通渠道的形成,货币和货币流通应运而生,随之兴盛。(2)西方的货币起源学说:创造发明说,货币是由国家或者先哲创造出来的;便与交换说,货币是解决直接物物交 换困难而产生的;保存财富说,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就产生了。(4)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出发点不是物物交易的困难,而是交易 成本高的必然趋向交易成本低的规律。 2. 货币形式的演进 (1)实物货币:世界上最早的货币,如羽毛、贝壳、兽皮、铜、银、金等。(2)金属货币:具备价值比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四个条件,世界各地先后走上用 金属充当货币之路。充当货币的金属主要是金、银、铜。 掌握称量货币、铸币的概念。(3)纸质货币:世界最早的

纸币为北宋交子。银行券为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4)存款货币: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 存款货币取代现金进行支付,具有快速、安全、方便的优点,特别是在大额异地交易中,优势明显。(5)电子货币:电子货币的使用要借助于一定的介质。 3. 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功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 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 值的。(3)价值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便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并非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5)世界货币职能: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 物的作用。 4.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M0为流通中现金,M1为M0+活期存款,M2为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它存款)。 5.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作业与练习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作业与练习 填空或判断 1.典型的表征货币是银行券。 2.表征货币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3.金本位制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4.足值货币既可作为一般商品消费,又可作为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进行流通。5.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计价结算货币称为本位币,亦称主币。 一、填空 1.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和()。2.所谓“流通中货币”,就是发挥()职能和发挥()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3.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和()。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5.狭义的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的货币M2由M1加(准货币------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构成。 6.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二、单选 1.以下说法中()不符合足值货币的基本特征。 A、足值货币的内在价值被充分地表现在其外在的使用价值上 B、足值货币以其自身价值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C、足值货币本身内含着否定自身的基因 D、在足值货币时代,贵金属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会影响经济发展 2、典型的足值货币是()。 A、贵金属货币 B、贱金属货币 C、商品货币 D、表征货币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征货币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中介性、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B、表征货币体现了一定的信用关系,具有信用货币的特征 C、表征货币作为足值货币的价值符号,其本身的内在价值等于其额定货币价值 D、表征货币可以和足值货币等价交换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B、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C、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D、现代信用货币都是以国家信用为保证而发行的,所以,不会出现贬值现象 5.货币执行()职能时,只要观念上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6.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7.“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是指()。 A、金银不是货币 B、货币就是金银 C、金银就是货币 D、金银天然适合充当商品货币 8.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9.典型的银行券属于()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10.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0,而市场比价为1:12,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A、金币 B、银币 C、金币和银币 D、纸币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记-1分)。 1.马克思通过考察( C )的发展和价值形式的发展来说明货币的起源。 A.商品 B.商品交换 C.商品经济内在矛盾 D.物物交换 2.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当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不仅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且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时,其价值形式属于( B )。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B)。 A.货币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A)。 A.货币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货币的发展按照其采用的币材和币值的决定机制大体可以归纳为(A )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A.商品货币 B.代用货币 C.金属货币 D.电子货币 6.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C)。 A.信用货币 B.纸币 C.实物货币 D.金属货币 7.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C )。 A.普通商品 B.特殊商品 C.一般等价物 D.特殊等价物 8.西方学者在长期研究中,一直主张把( B )原则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A.周转性 B.流动性 C.稳定性 D.还原性 9.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D)。 A.银行活期存款 B.居民储蓄存款 C.银行定期存款 D.现金 10.我国的狭义货币M1包括流通中现金和( A)。 A.单位活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企业定期存款 D.商业票据 11.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A)。 A.计价单位 B.交易媒介 C.价值储藏 D.支付手段 12.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B)。 A.计价单位 B.交易媒介 C.价值储藏 D.支付手段 13.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C)。 A.计价单位 B.交易媒介 C.价值储藏 D.支付手段 14.货币在(A)时执行交易媒介的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商品价值 15.张某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30万元,此时货币执行( B)职能。 A.交易媒介 B.支付手段 C.价值储藏 D.计价单位 16.最早实行的货币本位制度是(B)。 A.金本位 B.银本位 C.金银复本位 D.纸币本位 17.金币和银币按其实际价值流通,其兑换比率完全由市场比价决定,这种货币制度是( B )。 A.金本位 B.平行本位 C.双本位 D.跛行本位 1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C)。 A.银本位 B.平行本位 C.双本位 D.金本位 19.最早从金银复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日本 20.我国人民币的性质是属于(D)。

货币与货币制度及答案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的工具。答案:一般等价物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的联系。 答案:交换发展 3、银行券是随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铸币的过程。答案:不足值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答案:流通手段 6、价格是()的货币表现。答案:价值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答案: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的作用。 答案:自发调节货币数量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答案: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职能的特征。答案:支付手段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 答案: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开始发行的。答案:1948年12月1日 14、人民币采取的是()银行券的形式。答案:不兑现

15、欧元的出现对()提出了挑战。答案:国家货币主权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答案:B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答案:D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 A、铜 B、银 C、铁 D、贝答案:A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

货币和货币制度习题(DOC)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德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2、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的法币改革废止了在我国实行多年的银本位制。 3、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银行。 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纸币和存款。 5、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6、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以及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短期证券,可在货币市场上随时转让、贴现、抵押等多种形式变现,转化成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我们将它们称为准货币。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和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9、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10、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良币。 11、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劣币。 12、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13、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发行保证制度。 1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15、狭义货币M1由现金和活期存款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准货币构成。 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货币材料的确定。 17、足值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1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本位币亦称主币。 19、根据货币购买力与价格水平负相关的关系,可得:货币购买力指数= 1/价格水平指数。

中国汇率制度历史回顾

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回顾 内容提要:文章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过程: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从基本稳定到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钉住汇率制”;二、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双重汇率时期;三、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则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汇率制度沿革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客观考察与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探索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及其目标,对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也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在外汇留成和外汇上缴体制基础上的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管理模式,然后再转变为建立在结售汇制上的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以各阶段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为线索,以改革开放、汇率并轨为分界点,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统一平衡,国内价格长期保持稳定水平。与之相适应,当时人民币汇率是官方制定的固定汇率,只是作为编制计划和经济核算的标准,保持了稳定的方针,只在外国货币贬值或升值时作相应调整,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联系并不密切。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和起伏回升阶段。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但因建国之初全国通货膨胀形势严重,各地区物价水平不一致,因此各地人民币在中央统一政策和管理下,以天津口岸汇价为标准,根据当地情况公布各自外汇牌价。1950年7月8日,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和全国财经统一制度的建立,人民币实行全国统一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公布。 (1)从1949年到1950年3 月全国统一财经工作会议前,人民币汇率调整频繁,并大幅度调低。当时根据“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劳资两利”的经济政策,在“统制对外贸易”的原则下,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扶植出口,积累外汇资金,购买主要进口物资,确定人民币汇率的方针是“奖出限入,照顾侨汇”。奖出即奖励出口,保证75—80%的大宗出口物资私商获得5—15%的利润;限入即限制奢侈消费品进口,并照顾华侨汇款的实际购买力。由于国内物价猛涨而国外物价稳定甚至下跌,汇率大幅度波动,1949年3月人民币汇率为600旧人民币/美元,至1950年3月调至42 000旧人民币/美元,期间汇率调整达52次之多。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共11题,每题4分)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6、金本位制 7、货币制度 8、银本位制 9、金银复本位制 10、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1、金属准备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 1、货币的产生是()。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 B 国家发明创造的 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 2、货币在()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 商品买卖 B 缴纳租金 C 支付工资 D 给商品标价时 3、货币在()时执行价值贮藏职能。 A 支付水电费 B 购买商品 C 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D 准备用于明年的购买 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A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 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5、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的调节()。 A 货币流通 B 货币必要量 C 生产规模 D 投资规模 6、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是()。 A 牡丹卡 B VISA卡 C 长城卡 D 金穗卡 7、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流通银行券,无铸币流通,无金块可供兑换,银行券可 兑换外币汇票是()。 A 金块本位制 B 金铸币本位制 C 金汇兑本位制 D 银行券制 8、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是()。 A 银本位制 B 金本位制 C 金、银复本位制 D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9、金银复本位制中,金银两种货币均各按其市场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是 ( )。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 10、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 ( )。 A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不铸造、不流通金币 B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 C纸币仍是金单位 D金银铸币同时流通 11、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中所谓的劣币是指 ( )。 A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 B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的货币 C没有名义价值的货币 D没有实际价值的货币 12、与本位币相比,辅币具有如下特点 ( )。 A为有限法偿货币 B为不足值货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