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在通气48小时后出现大的肺部感染,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可由此导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预防和减少VAP 的发生,可大大地提高抢救成功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一)发生原因

1、未及时更换呼吸机管道及清除集水瓶的冷凝水,实验证明呼吸机管道和集水瓶中冷凝水的细菌培养阳性率高达86.7%,痰培养发现的细菌有84.6%可在呼吸机管道中培养出,说明冷凝水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主要来源。由于气管管道内细菌不能被机体抗菌措施清除,也不能被抗生素杀灭,并易随着喷射吸入气流形成的气溶胶或通过污染的冷凝水倒流进气道,而因气管插管建立的人工气道影响了原有气管纤毛的摆动清除功能。所以,细菌很容易逆行至下呼吸道而引起VAP。同时下呼吸道的细菌容易随着呛咳或呼出气流而种植于呼吸机管道内。如此可造成恶性循环,使肺部感染反复发作,

2、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管理处理等气道护理操作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增加污染机会。

3、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失去正常上呼吸道的过滤及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如病房空气污浊,病原体可直接进入下呼吸管道。

4、患者痰液分泌多且黏稠,痰液清理不及时、不彻底。

5、肠内营养患者,如鼻饲时速度过快、量过多易造成返流,导致误吸。

6、潮气量和气道峰压的大小设臵对VAP的发生有影响。潮气量和气道峰压的大小对个体的损伤具有高度异质性,个体肺几何形状对肺泡通气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不同患者肺的顺应性不同,对潮气量和气道峰压耐受性也不同。对于耐受性差的患者来说,过度的机械牵拉可使肺泡上皮的紧密连接、气道表面的液体稳态、有效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均受到伤害,从而有利于细菌的粘附和定植,VAP发生的机会增加。且过度的机械牵拉还可明显的增加肺脏局部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氧化—抗氧化的失衡,以及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从而诱发或加重肺部的炎症反应。

7、患有肺水肿、肺微血栓形成、肺缺血、肺淤血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易致细菌感染。

8、年龄大、营养状况差、内环境紊乱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是VAP 发生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机体通气患者处于应激状态,尿量消耗显著增加,高代谢、高分解、负氮平衡,加上呼吸道分泌物中氮的丢失和蛋白补充不足而出现的营养不良,机体的细胞免疫和液体免疫受损,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PH值的改变,中性粒细胞的活化,氧自由基的形成,均可损害肺泡二型上皮细胞,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减少,并灭活与合成代谢有关的酶,从而引起肺泡水肿、肺不张,加重肺组织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肺组织和免疫防御功能损伤,有利于细菌的粘附和定植,增加VAP发生的风险。

(二)临床表现

行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患者出现高热、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等症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片及痰菌培养阳性。

(三)预防及处理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关系的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因此做好病房和人工呼吸机相关物件的消毒管理,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重视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关健。具体措施如下:

1.呼吸机通气环路中的冷凝水是高污染物,细菌主要来自患者的口咽部。因此集水瓶要始终放在呼吸环路的最底位,并及时倒去瓶内的冷凝水。

2.所有接触呼吸道的操作要严格无菌,吸痰管每用一次即换,集中煮沸消毒。或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呼吸机管道(包括气管切开内套管、接头、过滤器、雾化器)每日消毒处理或气体消毒后再用。雾化罐内不保留药液,氧气湿化瓶内的冷开水24小时更换一次,湿化瓶每天随管道一起消毒。呼吸机管路、配件消毒程序是先用含氯消毒液侵泡30分钟,清洗后晾干,送供应室,环氧乙烷消毒后备用。

3.加强病房消毒管理,有条件者使用纯动态空气消毒机,该机有紫外线消毒和循环过滤消毒两种功能,并可以预设定时工作。每天主班、小夜、大夜各消毒一次。每次2-3小时,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湿抹室内地面、病床、床头柜等设施,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出入病区更换衣服、鞋,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均严格洗手。

4、机械通气的患者加强翻身、叩背、排痰,每天肺部无力治疗仪拍背6次,

每次30分钟,每天3次雾化吸入,利于吸痰并保持气道湿润,药液加入何种抗生素应严格遵照医嘱。雾化5分钟/次左右,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正压通气过大造成气压伤。吸痰前要加大氧浓度,防止脱机吸痰时氧饱和度下降过快。使用吸痰管吸痰时,湿润后插入,遇阻力退出1-2CM,放开负压,边旋转边退出,分泌物多处停留多吸,吸痰时机掌握要适当,出现吸痰指征时再操作,以减少外界细菌侵入。

5、患者行肠内营养时,尽量采用空肠鼻饲管,床头抬高30-45度,鼻饲时液体输注速度约20—40滴/分。切勿过快以防返流,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放气囊前彻底吸痰,防止误吸。

6、每天2-3次口腔护理,操作前充足气囊。保持气管切开处敷料和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日常规换药一次,若痰液溢湿纱布要及时更换。

7、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设臵合适的潮气量和气道峰压。

8、年老、体弱、肺部有基础病变者,适当加强营养及免疫支持治疗,必要时予以免疫球蛋白、氨基酸等药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9、严格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0、已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者,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及护理,对严重感染,目前推荐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

11、呼吸道分泌物绿脓杆菌培养反复阳性,但无症状者,以勤换药及呼吸机管道消毒和更换为主,拔管后往往转为阴性。

二、肺不张

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肺不张也时有发生。

(一)发生原因

1、导管进入单侧支气管气管插管时,导管插入过深,进入单侧支气管,造成单肺通气,一侧肺不通气,从而引起肺不张。

2、痰栓堵塞由于气道湿化不足和吸引不及时,不充分,造成痰液在气道内潴留,淤积,或形成栓塞,阻塞气道。致该支气管所属肺组织通气障碍,肺泡内气体被吸收以致肺泡萎缩和不张。

3、氧中毒当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气时,肺泡内氮气逐渐被吸入的氧气取代,造成肺泡内氧分压增高、肺泡-动脉氧压差增大,最终肺泡氧气被血液吸收,该部肺泡萎缩,形成吸收性肺不张。

(二)临床表现

1、肺不张的体征一侧肺不张时,体征明显。如气管偏向患侧,患肺语颤增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肺叶或肺段不张时上述体征可不明显。

2、胸部X线纵隔和气管影均向患侧移位,肺纹理增多、致密。当肺叶不张时,水平裂依不张肺叶不同而表现为上抬或下移。侧位片可见不张肺组织呈楔形或三角形密度影增高,其尖端指向肺门。

3、低氧血症由肺不张引起的低氧血症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呼吸机参数往往不易纠正,即使应用PEEP,效果也相当有限。

(三)预防与处理

1、应用呼吸机过程中,严密观察管道有无松脱、漏气、观察患者呼吸情况,监测血氧变化。

2、在应用呼吸机通气过程中,可间隔一定时间适当使用叹气功能。

3、吸入氧浓度限制在50%以下,防止氧中毒所致肺不张。

4、肺不张一经明确,即应立即采用必要的措施,如及时的气管切开,以保证进行充分的气道湿化和吸痰,有时需借助支纤镜对肺不张的部位进行充分的吸引。

5、帮助患者湿化、翻身、拍背及吸痰,对不张的肺区(尤其是左上肺、右下肺)加强体位引流。

三、呼吸道堵塞

呼吸道堵塞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人工气道在内的呼吸道堵塞或梗阻。

(一)发生原因

1、干涩的分泌物在导管端部形成痰栓。

2、套囊开放时吸入口咽部潴留的分泌物。

3、误吸胃液导致支气管痉挛,是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病情突变的重要原因。

4、气囊阻塞管口。

5、导管扭曲或被压扁。

6、吸气活瓣失灵。

7、插管过深触及隆突。

8、严重颈部大面积皮下气肿对气道的压迫。

(二)临床表现

病人出现焦虑、烦躁、紫绀等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表现,呼吸窘迫,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吸气时出现胸骨上、锁骨上及肋间凹陷,不能平卧。呼吸时产生不正常的噪声,若梗阻严重可致窒息、心动过速,继而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心跳停止。

(三)预防及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咽喉部分泌物及返流的胃液。开放套囊之前,务必吸净口咽分泌物。

2、若吸入胃内容物导致支气管痉挛,可用1%重碳酸氢钠溶液反复灌注吸净,然后用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

3、使用呼吸机前,先检查呼吸机装臵是否完好。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呼吸机导管是否通畅,有无脱落、扭曲、堵塞等意外情况发生,一旦发现,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4、如因插管过深引起,可将导管后退2-3CM.

5、备好基本抢救设备,包括氧气、呼吸皮囊、面罩、气管内插管设备以及吸引装臵。

6、若为痰栓阻塞导管端部,可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去除液态或固态梗阻物。

7、导管、套管、气囊引起的堵塞,应及时予以更换。

8、如皮下血肿压迫气管所致。处理办法是切开减压和排气。

四、肺气压伤

机械通气时由于气道压力过高或容量过高时导致张力性气胸、肺间质气肿、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心包气肿、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习惯称之为气压伤。

(一)发生原因

1、压力性损伤:压力过高,引起肺泡和周围血管间隙的压力梯度增大,导致肺泡破裂而发生压力性损伤。

2、肺容积伤:吸气流速过快,气体分布不均匀,通气容量过大所致的肺泡过度膨胀、破裂是呼吸机诱导肺气压伤的直接原因。

3、使用呼吸机时作心内穿刺,胸外心脏按压,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等均可能直接损伤脏层胸膜,引起气胸。

4、气体经气管切开进入纵隔。

(二)临床表现

1、张力性气胸表现为呼吸减慢或呼吸暂停、紫绀、低血压和心排量减少、心动过速或过缓、一侧叩诊清音或胸部运动不对称等。

2、纵隔气肿常是肺气压伤的重要征象,病人主诉胸痛,50%出现纵隔摩擦音。

3、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4、心包气肿时心包填塞是唯一征象。

5、空气栓塞时将出现血压下降、心肌梗死、中风、肠梗死等。

(三)预防及处理

1.机械通气时尽量使用较小的潮气量。以往呼吸机潮气量的设臵为大于10-15MI/KG ,肺保护性通气将潮气量设为6-8ML/KG,或尽量使平台压不超过30-35CMH2O.同时降低吸气压峰值,使用镇静药和肌松药,维持血容量正常。

2、避免用高的PEEP/CPAP,以减少呼吸死腔。PEEP的设臵无固定数值,在实际应用时,应选择最佳的PEEP。可通过是否达到最佳氧合状态、最大氧运输量、最低肺血管阻力等多个指标对PEEP的设臵进行综合评价。大多数人可按经验给予8-12CMH2O.一般从低水平开始,逐渐上调,待病情好转,在逐渐下调。

3、单肺疾病引起的气压伤或单侧原发性肺气压伤可使用不同步单侧肺通气,降低呼吸频率和机械呼吸。

4、肺气压伤合并ARDS、脓毒血症、肺内感染时应避免增加PEEP水平。

5、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尽量避免做心内穿刺。

6、允许性高碳血症:高碳血症是一种非生理状态,是为防止气压伤而不得已为止的做法。清醒患者不易耐受,需使用镇静、麻醉或肌松剂,而对脑水肿、脑血管意外和颅内高压则列为禁忌。

7、出现张力性气胸者,紧急时在气胸侧第二肋间隙腋中线外侧穿刺或臵入静脉导管,连接注射器抽气。随后进行胸腔插管水封瓶引流。

8、出现纵隔气肿时,最有效的减压法是沿胸骨上切迹向头侧切开2-3CM直至深筋膜。

9、心包气肿时行心包穿刺术。

10、一旦空气进入血管内立即采取左侧卧位,但如为气压伤诱导的空气栓塞出现在心脏左侧,不宜采取左侧卧位。如空气量是非致死量,且病人情况稳定,可行高压氧治疗。情况紧急时可急诊体外循环以挽救生命。

五、氧中毒

氧中毒是指长期高浓度吸氧造成的肺部病变。使用呼吸机期间长期吸入高浓度的氧,可在体内产生超量氧自由基,损害细胞酶系统,发生氧中毒。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纤毛活动被抑制,肺毛细血管充血,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泡内渗液,出现肺水肿。长期氧中毒可出现肺纤维化。氧中毒的危险性由两个因素所决定:1、吸入氧浓度2、吸氧时间。

(一)发生原因

氧中毒的要原因是长期高浓度吸氧。所谓高浓度,一般指氧浓度大于60%。氧中毒的时间因素,受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无法明确规定。所以,所谓长期,应该超过48小时也可能长至一周左右。

(二)临床表现

氧中毒的早期表现为气管刺激症状,如难以控制的干咳、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胸骨后锐痛、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等,早期肺功能可无异常,18小时后出现肺活量降低,继而肺顺应性下降。24-48小时可伴发ARDS,发生肺间质和肺泡内液体渗出。由于肺部毛细血管上皮受损,可有咯血的临床表现。3天后肺泡细胞受影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胸部X线片可见双侧弥漫性侵润灶,可有肺不张。晚期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及多脏器功能受损,以致死亡。

(三)预防与处理

1、目前尚无有效逆转氧中毒的方法,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E可配合预防其发生。

2、预防氧中毒的主要措施是尽量避免FiO2大于60%。

3、对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氧浓度的选择上应有的放矢,不能因低氧血症而盲目提高氧浓度。同时应辅以其它必要的治疗措施。必要时可应用PEEP,使吸氧浓度能保持在产生氧中毒以下的水平,同时使氧分压能达到60-70mmHg 以下的水平。

4、吸氧过程中,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氧中毒,立即降低吸氧流量,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六、通气不足

通气不足是指由于CO2排出不足引起的CO2潴留,又称为呼吸性酸中毒。

(一)发生原因

在应用呼吸机的条件下,通气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气道不通畅所致的CO2排出受阻。有时也可由于管道漏气、脱落等引起。但这些现象常可因呼吸机的报警而被及时发现和纠正,一般不会持续太久,很少会造成通气不足的主要原因。

1、分泌物排出不畅可由分泌物黏稠、气道吸引不充分、导管或套管被堵塞所引起。

2、气道堵塞各种原因所致的支气管痉挛、黏稠的分泌物以及导管扭曲或套管被气囊堵塞等均可致气道堵塞。

3、TV过低或I/E设臵不妥少数情况下通气不足也可由呼吸机参数设臵不当所引起。常见的TV设臵过低或I/E设臵的呼气时间不够长。

(二)临床表现

当二氧化碳潴留至一定程度时,病人可出现烦躁、呼吸频率变慢、颜面潮红。严重时出现昏迷。血气分析结果PCO2大于50mmHg。有些病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临床上出现PO2或SaO2下降。

(三)预防及处理

产生通气不足的原因很多,应详细分析,正确处理。

1、如分泌物黏稠不易排出,可加强气道湿化和充分吸引。

2、调整呼吸机参数。如引起通气不足的病人方面因素已去除,动脉血气分析仍提示CO2潴留,应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

七、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是有CO2排出过多所引起,导致CO2排出过多的主要原因为通气过大或呼吸频率过快。

(一)发生原因

实施机械通气时呼吸机设臵不当,分钟通气量过高和辅助通气时病人自主呼吸频率过快,其次是I/E设臵不妥,呼气时间过长,造成过度通气,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二)临床表现

呼吸性碱中毒时心输出量下降,心律失常、脑血管收缩,组织氧耗增加,血红蛋白氧离线左移,机体内环境碱化,出现躁动、抽搐等,对患者危害较为严重。

(三)预防及处理

1、去除过度通气的原因。详细分析病人产生过度通气的原因,并尽可能的去除。如病人因疼痛、精神紧张而导致呼吸频率过快,则可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如病人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可静脉补充碳酸氢钠予以纠正。

2、调整呼吸机参数1呼吸频率的调整2呼吸频率得到控制的基础上,如仍通气过度,可通过调低TV来降低MV。3 I/E的调整。

八、低血压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某些个体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肺组织的顺应性差,机械通气的压力过高等原因,可出现低血压。

(一)发生原因

1、机械通气所形成的气道内正压,经肺组织传送到胸膜腔、肺内血管和心脏,使①胸腔内压力增高,外周静脉回流障碍。②血管床受压,右心后负荷增加。③心脏和大血管受压,心脏舒张受限,产生类似心包填塞作用。这些因素以综合作用导致心排血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严重时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灌注不足。

2、患者存在血容量不足和/或心功能不全,机械通气对循环的抑制更为显著。一般认为,正压机械通气对机体的循环功能主要起抑制作用,引起不良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二)临床表现

机械通气过程中,正常血压者血压小于90/60mmHg,原有高血压者血压明显下降至影响重要器官血流灌注的水平。

(三)预防及处理

1若病人血压下降幅度较大,持续时间长,或发生重要脏器灌注不良征象,须核定呼吸机参数,尽量降低气道平均压。

2、适当补充血容量,使静脉回流量增加,恢复正常的心输出量

3、必要时可应用增强心肌收缩药物。选用氯化钙、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洋地黄增强心肌收缩力。

九、呼吸机依赖

机械通气后期的并发症,即指病人撤离呼吸机后,其自主呼吸不足以维持适当的氧合。

(一)发生原因

1、原发疾病未得到改善或继发某些合并症,可能导致撤机困难。常见的原因为呼吸肌乏力或呼吸性相关性肺炎。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困难是呼吸衰竭的诱因或加重因素。

3、呼吸驱动力不足或呼吸肌疲劳。

4、营养不良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5、病人从心理上对呼吸机产生依赖。

6、撤机方法不当。

(二)临床表现

试行撤机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意识障碍,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

(三)预防及处理

1、有效控制原发病及去除呼衰诱因。

2、改善病人营养。保持内环境稳定,恢复中枢及呼吸肌功能。

3、哮喘病人顾虑,树立信心。

4、选择恰当的撤机方式,合理应用SIMV和PSV模式。

5、对部分上机前就考虑到无撤机可能的患者,要严格选择适应症。

十、腹胀

(一)发生原因

多因气囊充气不足,吸入气体可从气囊旁经口鼻逸出,引起吞咽反射亢进,导致胃肠充气。

(二)临床表现

清醒患者示意腹部胀痛。体检时患者腹部彭隆,叩诊呈鼓音。

(三)预防及处理

1、密切观察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位臵,如有疑问及时通知医生。

2、使用气囊测压表监测气囊内的压力,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发生腹胀给予腹部按摩,腹部热敷。

4、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促进肠蠕动的药物。

第二十七章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机械通气是指借助各种类型的呼吸机,将空气、氧气、或空气-- 氧气混合气压入肺内,产生或辅助患者的呼吸机动作使肺间歇性膨胀,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或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治疗措施或方法;是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患病期间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通过机械通气治疗能使过去认为无法抢救的呼吸衰竭患者起死回生,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不正确的机械通气不但不能起到抢救患者的目的,反而会加速患者的死亡。机械通气分无创和有创,无创通气是指应用鼻或面罩以及鼻囊管或口接器连接呼吸机的一种通气方法。有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与呼吸机相连的通气方法。机械通气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肺不张、肺气压伤、氧中毒、上呼吸道堵塞、通气不足、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机依赖、腹胀、胃肠胀气、低血压等。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 (一、临床表现 1、行机械通气治疗48 小时后患者出现: 2、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颜色改变。 3、呼吸道阻力增加、呼吸做功增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4、学培养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 5、痰培养常见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真菌。 (二、预防措施 1、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关系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因此做好病房和人工呼吸机相关物件的消毒管理,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重视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2、呼吸机通气环路中的冷凝水是高污染物,细菌主要来自患者的口咽部。因此积水瓶要始终放在呼吸环路的最低位,并及时倒去瓶内的冷凝水。 3、所有接触呼吸道的操作要严格无菌,吸痰管一人一吸一更换,气管切开内套管、街头、过滤器、雾化器要每天消毒。呼吸机管道及时更换消毒。 4、加强病房内空气、地面消毒管理。空气消毒每班一次,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湿抹室内地面、病床、床头柜等设施,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出入病区更换衣服、鞋,接触患者和操作前后均应严格洗手。 5、机械通气的患者加强翻身、叩背、排痰,翻身、叩背每2~3小时一次, 每次5~10 分钟。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吸痰管吸痰时,湿润后插入,吸痰前加大氧浓度,防止脱机吸痰时氧饱和度下降过快。吸痰时掌握要适当,出现吸痰指征时再操作,以减少外界细菌入侵的机会。

麻醉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 (一)适应症 1临床上呼吸衰竭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欲停、咳嗽无力、发绀或意识障碍、循环功能障碍等 2 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生理标准 1)呼吸频率R>35/分 2)肺活量VC<10-15ml/kg体重 3)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50mmHg(6.65Kpa,Fi O2=0.21) 4)最大吸气压力PNP<25cmH2O(2.45KPa) 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6.65Kpa)COPD病人除外 6)生理无效腔/潮气量60% 3 不同基础疾病情况下机械通气治疗适应症的选择 1)COPD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恶化合理氧疗后,PH值7.2PaO2仍<45mmHg,PaCO2>75mmHg;潮气量<200ml,呼吸频率35次/分;有早期肺脑改变 2)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常规治疗后,出现下述情况之一:呼吸抑制,神志不清;呼吸肌疲劳现象出现;PaO2逐渐下降低于50 mmHg,PaCO2逐渐升高大于50 mmHg;一般状态逐渐恶化3)ARDS 经数小时高浓度(60%)氧疗后PaO2仍低于60 mmHg 或PaO2在60 mmHg以上,但合并呼吸性酸中毒存在

4)头部创伤、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 5)因镇静剂过量等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而引起的呼吸衰竭。吸氧后改善不理想,或呼吸频率30-40次/分咳嗽反射减弱、咳痰无力时。 6)心肌梗死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吸氧浓度已达60%以上,PaO2仍低于60 mmHg可谨慎进行机械通气(宜采用压力支持等模式)。 7)用于预防目的的机械通气治疗:开胸手术、败血症、休克或严重外伤 (二)机械通气的禁忌症 1 肺大泡 2 未经引流的高压气胸 3 大咯血、出血性休克 4 活动性肺结核 5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三)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1 气压损伤 2 通气不足 3 通气过度 4 循环障碍 5 氧中毒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在通气48小时后出现大的肺部感染,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可由此导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预防和减少VAP 的发生,可大大地提高抢救成功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一)发生原因 1、未及时更换呼吸机管道及清除集水瓶的冷凝水,实验证明呼吸机管道和集水瓶中冷凝水的细菌培养阳性率高达86.7%,痰培养发现的细菌有84.6%可在呼吸机管道中培养出,说明冷凝水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主要来源。由于气管管道内细菌不能被机体抗菌措施清除,也不能被抗生素杀灭,并易随着喷射吸入气流形成的气溶胶或通过污染的冷凝水倒流进气道,而因气管插管建立的人工气道影响了原有气管纤毛的摆动清除功能。所以,细菌很容易逆行至下呼吸道而引起VAP。同时下呼吸道的细菌容易随着呛咳或呼出气流而种植于呼吸机管道内。如此可造成恶性循环,使肺部感染反复发作, 2、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管理处理等气道护理操作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增加污染机会。 3、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失去正常上呼吸道的过滤及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如病房空气污浊,病原体可直接进入下呼吸管道。 4、患者痰液分泌多且黏稠,痰液清理不及时、不彻底。 5、肠内营养患者,如鼻饲时速度过快、量过多易造成返流,导致误吸。 6、潮气量和气道峰压的大小设臵对VAP的发生有影响。潮气量和气道峰压的大小对个体的损伤具有高度异质性,个体肺几何形状对肺泡通气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不同患者肺的顺应性不同,对潮气量和气道峰压耐受性也不同。对于耐受性差的患者来说,过度的机械牵拉可使肺泡上皮的紧密连接、气道表面的液体稳态、有效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均受到伤害,从而有利于细菌的粘附和定植,VAP发生的机会增加。且过度的机械牵拉还可明显的增加肺脏局部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氧化—抗氧化的失衡,以及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从而诱发或加重肺部的炎症反应。 7、患有肺水肿、肺微血栓形成、肺缺血、肺淤血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易致细菌感染。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在通气48h后出现的的肺部感染,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可由此导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因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可大大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一)发生的原因 1.未及时更换呼吸机管道及清除集水瓶的冷凝水;实验表明呼吸机管道和集水 瓶中冷凝水的细菌阳性率高达86.7%,痰培养发现的细菌有84.6%可在呼吸机管道中培养出来,说明冷凝水是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的主要来源。由于气管管道内细菌不能被集体抗菌措施清除,也不能被抗生素杀灭,并易随着喷射吸入气流形成的气溶胶或通气污染的冷凝水倒流进气道,而因气管插管建立的人工气道影响了原有气管纤毛的摆动清除功能。所以,细菌很容易逆行至下呼吸道而引起VAP。同时下呼吸道的细菌容易随着呛咳或呼出气流而种植于呼吸机管道内。如此可造成恶性循环,使肺部感染反复发作。 2.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管道处理等气道护理操作时,未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原则,增加污染机会。 3.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失去正常上呼吸道的过滤及菲特异 性免疫保护作用,如病房空气污浊,病原体可直接进入下呼吸道。 4.患者痰液分泌过多且粘稠,痰液清理不及时、不彻底。 5.肠内营养患者,如鼻饲时速度过快、量过多易造成反流,导致误吸。 6.潮气量和气道峰压的大小设置对 VAP的发生有影响。潮气量和气道峰压的大 小对个体的损伤具有高度特异性,个体肺的几何形状(如支气管的长度、弯

曲度、支气管分叉的角度)对肺泡通气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不同患者肺的顺应性不同,对潮气量和气道峰压耐受性也不同。对于耐受性差的患者来说,过度的机械牵拉可使肺泡上皮的紧密连接、气道表面的液体稳态、有效的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均受到损害,从而有利于细菌的粘附和定植,VAP发生的机会增加。且过度的机械牵拉还可明显地增加肺脏局部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氧化—抗氧化的失调,以及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从而诱发或加重肺部的炎症反应。 7.患有肺水肿、肺微血栓形成、肺缺血、肺淤血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易致细菌 感染。 8.年龄大、营养状况差、内循环紊乱(如低镁血症)的患者,机体免疫防御功 能降低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机械通气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能量消耗显著增加,高代谢、高分解、负氮平衡,加上呼吸道分泌物中氮的丢失和蛋白的补充不足而出现的营养不良,集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受损,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PH值的改变,中性粒细胞的活化,氧自由基的形成,均可损害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减少,并灭活与合成代谢有关的酶,从而引起肺泡水肿、肺不张,加重肺组织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肺组织和免疫防御功能损伤,有利于细菌的粘附和定植,增加VAP发生的危险。 (二)临床表现 行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患者出现高热、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等症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片及痰培养阳性。 (三)预防及处理

无创呼吸机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使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相关护理 无创呼吸机,是指不经人工气道进行的通气,可以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感,保留气道的防御功能,保留患者说话和吞咽功能,且具有不干扰自主呼吸的特点。无创呼吸机操作简易,疗效肯定,为二型呼吸衰竭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我院呼吸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COPD及二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30例的治疗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3岁,使用时间最长为一个月,最短为72小时,平均时间为1周,病情稳定后改为间断通气。在护理和治疗的配合下,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护理体会如下:护理 一、无创呼吸机治疗前 1、 1心理护理 机械通气状态下病人常有恐惧、焦急、拒绝、依赖等不良心 理反应。特别是首次利用呼吸机的患者,更为突出。因此,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应给玙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陪伴病人给病人提供现实性的保证。倾听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感受,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鼓励病人缓慢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分散病人注意力、保持舒适的体位。每项操作前应做好解释工作,说明使用呼吸机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或请康复的患者现身说法使其了解治疗效果及预后增强其信心,消除紧张情绪。与患者建立非语言交流渠道 , 由于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中,患者需戴上面罩而影响语言交流,教会患者与医务人员交流的具体方法,如击掌、打手势、点头、摇头或传呼器呼唤医务人员来描述不适或需要,使患者感到安全。但由于COPD是慢性疾病,病人长期经受疾病的折磨,营养状况和体力均明显下降,加上原有的慢性呼吸功能不全,一旦利用机械通气后很容易发生呼吸机依赖,并造成脱机困难。因此,停机前仍需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解除思想顾虑并教会患者做好呼吸操训练及缩唇呼吸,鼓励患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与护士配合争取早日撤机。 二、无创呼吸机治疗中 2、1舒适护理 应用无创通气后,患者自理能力下降,加强巡视,建立有效沟通方式,正确判断患者眼神、表情及手势所要表达的含义更重要。满足他们治疗过程中的生理需要,如更换体位、咳痰、饮水、排便等。根据患者需要,在无创呼吸机治疗中,应满足患者不同的体位,保证接受治疗中的舒适感觉患者治疗时可取半卧位、坐位,可防止呕吐和误吸,但要头、颈在同一平面上,头微向后仰,保持气道通畅。 2、2营养护理 无创通气的患者对营养的需求较高,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饮食的喜爱,合理安排饮食。足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每日补充≥2200毫升的水分,以利于痰液的排出。根据病人饮食喜好,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选择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低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蛋、新鲜蔬菜、水果等,并注意补钾,如食用桔子汁、鲜蘑菇等。尿少、水肿者应限制水、盐的摄入。改善病人全身情况,是避免呼吸机依赖和撤机困难的能量保障,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3鼻面罩护理 给患者上机治疗时不要马上固定面罩,先用手扶着面罩对着患者,让患者有一个适应过程,待患者可以接受后才可以带上。固定时避免压着眼睛和耳廓,头带的松紧度以固定后头带课通过2指为宜,过松易造成漏气,过紧影响面部血液循环。为防止鼻梁、鼻翼两侧皮肤受损,可在该处垫上适量棉球或贴德湿可保护。 2、4 动态观察

机械通气题库4-0-8

机械通气题库4-0-8

问题: [单选,B型题]人工气道气囊长期高压力可导致() A.单肺通气 B.气管-食管瘘 C.人工气道梗阻 D.气胸 E.吞咽困难 1.是胸腔顶部胸膜受损的表现,胸膜腔顶部胸膜位置较高者易出现,多见于儿童、肺气肿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等。 2.气管插管过深或固定不佳,均可使导管进入支气管。因右主支气管与气管所成角度较小,插管过深进入右主支气管,可造成左侧肺不张及同侧气胸,插管后须认真听诊,必要时拍胸片或纤支镜检查明确。 3.人工气道梗阻是人工气道最为严重的临床急症,常威胁患者生命。导致气道梗阻的常见原因包括导管扭曲、人工气道湿化不好或吸痰不及时导致痰栓或血块阻塞管道、管道坍陷、管道远端开口嵌顿于隆突等。 4.偶见,主要与人工气道气囊长期高压力压迫气道及低血压引起局部低灌注有关,可导致局部气管黏膜坏死出现气管-食管瘘,后果严重。表现为机械通气时出现血氧下降、呼吸急促,吸痰或鼻饲时有胃内容物从气道吸出,并排除气囊漏气问题,纤支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这是长期人工气道患者严重并发症。

问题: [单选,B型题]人工气道湿化不好或吸痰不及时可导致() A.单肺通气 B.气管-食管瘘 C.人工气道梗阻 D.气胸 E.吞咽困难 1.是胸腔顶部胸膜受损的表现,胸膜腔顶部胸膜位置较高者易出现,多见于儿童、肺气肿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等。 2.气管插管过深或固定不佳,均可使导管进入支气管。因右主支气管与气管所成角度较小,插管过深进入右主支气管,可造成左侧肺不张及同侧气胸,插管后须认真听诊,必要时拍胸片或纤支镜检查明确。 3.人工气道梗阻是人工气道最为严重的临床急症,常威胁患者生命。导致气道梗阻的常见原因包括导管扭曲、人工气道湿化不好或吸痰不及时导致痰栓或血块阻塞管道、管道坍陷、管道远端开口嵌顿于隆突等。 4.偶见,主要与人工气道气囊长期高压力压迫气道及低血压引起局部低灌注有关,可导致局部气管黏膜坏死出现气管-食管瘘,后果严重。表现为机械通气时出现血氧下降、呼吸急促,吸痰或鼻饲时有胃内容物从气道吸出,并排除气囊漏气问题,纤支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这是长期人工气道患者严重并发症,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机械通气是指借助各种类型的呼吸机,将空气、氧气、或空气--氧气混合气压入肺内,产生或辅助患者的呼吸机动作使肺间歇性膨胀,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或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治疗措施或方法;是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患病期间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通过机械通气治疗能使过去认为无法抢救的呼吸衰竭患者起死回生,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不正确的机械通气不但不能起到抢救患者的目的,反而会加速患者的死亡。机械通气分无创和有创,无创通气是指应用鼻或面罩以及鼻囊管或口接器连接呼吸机的一种通气方法。有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与呼吸机相连的通气方法。机械通气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肺不张、肺气压伤、氧中毒、上呼吸道堵塞、通气不足、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机依赖、腹胀、胃肠胀气、低血压等。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 (一)临床表现 1、行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患者出现: 2、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颜色改变。 3、呼吸道阻力增加、呼吸做功增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4、血常规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 5、痰培养常见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真菌。 (二)预防措施 1、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关系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因此做好病房和人工呼吸机相关物件的消毒管理,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重视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2、呼吸机通气环路中的冷凝水是高污染物,细菌主要来自患者的口咽部。因此积水瓶要始终放在呼吸环路的最低位,并及时倒去瓶内的冷凝水。 3、所有接触呼吸道的操作要严格无菌,吸痰管一人一吸一更换,气管切开内套管、接头、过滤器、雾化器要每天消毒。呼吸机管道及时更换消毒。 4、加强病房内空气、地面消毒管理。空气消毒每班一次,每天用含氯消毒

机械通气试题

机械通气试题 1、下列哪种情况不宜行机械通气治疗(C ) A、严重肺水肿; B、PaCO2进行性升高; C、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 D、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 2、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相比,优势在于(A ) A、适于急救; B、更便于吸出分泌物; C、容易耐受,持续时间长; D、气流阻力小。 3、呼吸机完全替代自主呼吸的通气方式为(D ) A、PSV; B、IMV; C、SIMV; D、CMV。 4、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的吸-呼切换方式不包括(C ) A、容量切换; B、时间切换; C、频率切换; D、压力切换。 5、流量触发灵敏度一般设置为(A )

A、1~2L/min; B、2~4L/min; C、4~6L/min; D、6~8L/min。 6、高水平的PEEP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为(B ) A、血压升高; B、血压降低; C、中心静脉压降低; D、回心血量增加。 7、控制通气时潮气量一般设置为(B ) A、6~8ml/kg; B、10~12ml/kg; C、12~15ml/kg; D、15~20ml/kg。 8、成年女病人经口气管插管的导管内径一般为(D ) A、4mm; B、5mm; C、6mm; D、7mm。 9、机械通气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可首选(A ) A、经口气管插管; B、经鼻气管插管;

C、喉罩; D、气管切开。 10、机械通气的并发症不包括(A ) A、肺水肿; B、肺容积伤; C、通气过度; D、通气不足。 11、通气过度可导致(B )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12、无创机械通气优点在于(B ) A、气道密封好; B、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C、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清除; D、特别适用于昏迷患者。 13、压力触发灵敏度一般设置为(A ) A、-1~-3 cmH2O; B、-3~-5 cmH2O; C、-5~-7 cmH2O; D、-7~-9 cmH2O。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气压伤 原因:吸气峰压过高或潮气量过大,PEEP过大,使平均气道压升高;吸气时间过长;吸气流速过快,气体分布不均,导致部分肺泡过度捧场,甚至破裂;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咳嗽和咳痰;未发现的肺大泡;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引起气道粘膜压迫和坏死,甚至气管环穿孔;气管切开的患者,气道密闭不佳和皮肤缝合过紧;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心肺复苏时做心内注射和胸外按压。 防治措施:限制通气压力;对有诱发气胸原发病存在的患者慎用PEEP和PSV;必要时镇咳;发生气胸应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 2.通气过度 原因:患者本身因素,如缺氧、疼痛、代谢性酸中毒等,引起患者主动性加快呼吸频率或增加潮气量造成过度通气。机械通气参数设置不合理,所设置的TV或MV过高,呼吸频率过快,I/E不妥当。 防治措施:分析患者产生通气过度的原因,尽可能去除这些影响因素。若估计引起通气过度的因素已经去除,动脉血气分析仍提示通气过度,赢考虑调整机械通气的参数。先将患者的呼吸频率降至正常水平,对呼吸频率正常的患者,可酌情将呼吸频率降至正常低水平;其次可酌情将原先设置的TV或MV降低,可根据氧分压水平分次调整;最后可适当缩短呼气时间,必要时可以应用反比呼吸,即吸气时间大于呼气时间。三种参数调整的先后,可按上述顺序进行,特殊情况下,也可酌情重新排列调整顺序。 3.通气不足 原因:分泌物排出不畅或气道阻塞导致二氧化碳排出受阻;管道漏气、脱机;TV过低或I/E设置不妥;明显的呼吸机对抗,影响通气效果。 防治措施:分析患者产生通气不足的鱼啊您,并尽可能去除这些影响因素。若引起通气不足的因素已经去除,动脉血气分析仍提示有通气不足所致的二氧化碳潴留,可适当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主要调整I/E,是患者在不增加呼吸做功的前提下,促进二氧化碳排出。I/E最长可达1::2.5~3。 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因: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自然防护能力下降;医源性交叉感染和分泌物引流不畅;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引起菌群失调,造成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和细菌与真菌的二重感染。 防治措施: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气道的良好湿化,及时排吸气管内分泌物;分泌物定期做细菌培养,有针对性应用抗生素。 5.上呼吸道阻塞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人工气道在内的呼吸道阻塞或梗阻。 原因:大量分泌物突然涌出,来不及全部吸出或未被及时发现和吸引;由于感染、湿化和吸引不够、咳嗽无力等因素,造成分泌物在人工气道的管腔内沉积,形成痰栓或痰痂,将管腔大部分或完全堵塞。导管和套管滑脱。导管扭曲或压扁。气囊滑脱或脱垂。皮下气肿。误吸。 防治措施:及时翻身、拍背、气道湿化,充分吸痰;及时更换导管和套管;皮下气肿造成上呼吸道梗阻时,进行排气和减压。 6.肺不张 原因:分泌物引流不畅导致分泌物或痰栓的堵塞;气管插管过深,导管进入单侧支气管;氧中毒引起吸收性肺不张。 防治措施:及时翻身、拍背、气道湿化,充分吸痰,对肺不张的肺区,加强体位引流;纠正过深导管;使用叹息通气,氧浓度<50%。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在通气48h后出现的的肺部感染,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可由此导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因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可大大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一)发生的原因 1.未及时更换呼吸机管道及清除集水瓶的冷凝水;实验表明呼吸机管道和集水瓶中冷凝 水的细菌阳性率高达%,痰培养发现的细菌有%可在呼吸机管道中培养出来,说明冷凝水是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的主要来源。由于气管管道内细菌不能被集体抗菌措施清除,也不能被抗生素杀灭,并易随着喷射吸入气流形成的气溶胶或通气污染的冷凝水倒流进气道,而因气管插管建立的人工气道影响了原有气管纤毛的摆动清除功能。所以,细菌很容易逆行至下呼吸道而引起VAP。同时下呼吸道的细菌容易随着呛咳或呼出气流而种植于呼吸机管道内。如此可造成恶性循环,使肺部感染反复发作。 2.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管道处理等气道护理操作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原则,增加污染机会。 3.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失去正常上呼吸道的过滤及菲特异性免疫保 护作用,如病房空气污浊,病原体可直接进入下呼吸道。 4.患者痰液分泌过多且粘稠,痰液清理不及时、不彻底。 5.肠内营养患者,如鼻饲时速度过快、量过多易造成反流,导致误吸。

6.潮气量和气道峰压的大小设置对VAP的发生有影响。潮气量和气道峰压的大小对 个体的损伤具有高度特异性,个体肺的几何形状(如支气管的长度、弯曲度、支气管分叉的角度)对肺泡通气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不同患者肺的顺应性不同,对潮气量和气道峰压耐受性也不同。对于耐受性差的患者来说,过度的机械牵拉可使肺泡上皮的紧密连接、气道表面的液体稳态、有效的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均受到损害,从而有利于细菌的粘附和定植,VAP发生的机会增加。且过度的机械牵拉还可明显地增加肺脏局部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氧化—抗氧化的失调,以及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从而诱发或加重肺部的炎症反应。 7.患有肺水肿、肺微血栓形成、肺缺血、肺淤血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易致细菌感染。 8.年龄大、营养状况差、内循环紊乱(如低镁血症)的患者,机体免疫防御功能降低是 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机械通气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能量消耗显着增加,高代谢、高分解、负氮平衡,加上呼吸道分泌物中氮的丢失和蛋白的补充不足而出现的营养不良,集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受损,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PH值的改变,中性粒细胞的活化,氧自由基的形成,均可损害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减少,并灭活与合成代谢有关的酶,从而引起肺泡水肿、肺不张,加重肺组织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肺组织和免疫防御功能损伤,有利于细菌的粘附和定植,增加VAP发生的危险。 (二)临床表现 行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患者出现高热、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等症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片及痰培养阳性。 (三)预防及处理

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

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 一、气管插管、套管的并发症 (一)插管困难 进行气管插管的时间超过3min或试插3次以上时,为插管困难,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吸入、胃扩张、气囊划破等。 (二)右主支气管内插管 插管过深或固定不佳,均可使导管进入支气管。因右主支气管与气管所成角度较小,插管易进入右主支气管,可造成对侧肺不张及同侧气胸。插管后应立即听诊双肺,如一侧肺呼吸减弱并叩浊提示肺不张,呼吸音减低伴叩诊呈鼓音提示气胸。发现气胸应立刻处理,因这类气胸往往是张力性气胸。 (三)气管粘膜溃疡、出血 气囊充气过多、压力太高,压迫气管,气管粘膜缺血坏死,形成溃疡,可造成出血。现提倡使低压高容量气囊,避免充气压力过高,能减少这类并发症。 (四)气管导管阻塞 分泌物的粘连可引起导管部分阻塞或完全阻塞,故在通气治疗应经常吸引和清除分泌物,必要时要更换气管导管。 (五)导管脱出或自行拔管 对神志不清的患者,应防止自行拔管。 二、机械通气的直接并发症 (一)通气不足 管道漏气或阻塞均可造成潮气量下降,肺部顺应性下降的患者,如使用潮气量偏小,可造成通气不足;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拮抗时,通气量也下降。 (二)通气过度 潮气量过大、呼吸频率太快可造成通气过度,短期内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导致PaCO2骤降和呼吸性碱中毒。

(三)低血压 机械通气时,因心输出量的下降可发生低血压。对血压明显下降的患者,除适当调节潮气量、吸/呼之比及选用最佳PEEP外,还可选用下述措施:①适当补充血容量,使静脉回流量增加,恢复正常的心输出量;②应用增强心肌收缩药物,选用氯化钙、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洋地黄增强心肌收缩力。 (四)肺部气压伤 机械通气时,如气道压力过高或潮气量过大,或患者肺部顺应性差、原患肺气肿、肺大疱等,易发生肺部气压伤。包括肺间质水肿、纵隔气肿、气胸等。为预防肺部气压伤,可采用较低的吸气峰压。 (五)肺部感染 呼吸机的应用,原有的肺部感染可加重或肺部继发感染。这与气管插管或切开后,上呼吸道失去应用的防卫机制及与吸引导管、呼吸机和湿化器消毒不严有关。 (六)胃肠道并发症 如气囊充气不足,吸入气体可从气囊旁经口鼻逸出,引起吞咽反射亢进,导致胃肠充气。 (七)少尿 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可影响肾功能,出现少尿与水、钠潴留。

第二十七章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知识分享

第二十七章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 防及处理

第二十七章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机械通气是指借助各种类型的呼吸机,将空气、氧气、或空气--氧气混合气压入肺内,产生或辅助患者的呼吸机动作使肺间歇性膨胀,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或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治疗措施或方法;是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患病期间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通过机械通气治疗能使过去认为无法抢救的呼吸衰竭患者起死回生,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不正确的机械通气不但不能起到抢救患者的目的,反而会加速患者的死亡。机械通气分无创和有创,无创通气是指应用鼻或面罩以及鼻囊管或口接器连接呼吸机的一种通气方法。有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与呼吸机相连的通气方法。机械通气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肺不张、肺气压伤、氧中毒、上呼吸道堵塞、通气不足、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机依赖、腹胀、胃肠胀气、低血压等。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 (一)临床表现 1、行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患者出现: 2、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颜色改变。 3、呼吸道阻力增加、呼吸做功增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4、学培养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 5、痰培养常见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真菌。 (二)预防措施 1、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关系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因此做好病房和人工呼吸机相关物件的消毒管理,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重视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2、呼吸机通气环路中的冷凝水是高污染物,细菌主要来自患者的口咽部。因此积水瓶要始终放在呼吸环路的最低位,并及时倒去瓶内的冷凝水。 3、所有接触呼吸道的操作要严格无菌,吸痰管一人一吸一更换,气管切开内套管、街头、过滤器、雾化器要每天消毒。呼吸机管道及时更换消毒。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Microsoft-Word-文档1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 Microsoft-Word- 文档 1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 机械通气是抢救各种危重病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措施.它能维持呼吸道通畅/ 改善通气/纠正缺氧/放置二氧化碳在体内蓄积,为抢救提供有力的生命支持?机械通气的合理应用是危重病医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呼吸机是危重病抢救中必不 可少的机械?临床上常用的呼吸机有两大类,即常频呼吸机和高频呼吸机?前者又分三大型,即定压型,定容性,多功能型?常用的通气方式有控制/辅助呼吸,呼气末正压(PEEP)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p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等:特殊通气方式有反比通气(IRV),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支持通气(PSV),双气道正压通气(BIPAP)四种.不论采取何种通气方式,呼吸机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的技术,病人自身及机械装置的质量等原因,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所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性能先进的呼吸机不断投入临床使用;同时也由于呼吸机生理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使呼吸机应用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因此,由于呼吸机应用所导致的并发症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机械通气的某些并发症永远无法避免,再加上呼吸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充分认识这些并发症的危害性,熟悉其发生原因提高警惕,尽量避免其发生,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加以处理,是当今护理工作者,尤其是从事急救医学和为中医学的护理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本章介绍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并就其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作简要叙述? I、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指机械通气 48h后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文献报道大约28%的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导致声门的关闭功能丧失,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内容物反流误吸是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会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显著增加病死率。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二十七章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机械通气是指借助各种类型的呼吸机,将空气、氧气、或空气--氧气混合气压入肺内,产生或辅助患者的呼吸机动作使肺间歇性膨胀,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或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治疗措施或方法;是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患病期间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通过机械通气治疗能使过去认为无法抢救的呼吸衰竭患者起死回生,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不正确的机械通气不但不能起到抢救患者的目的,反而会加速患者的死亡。机械通气分无创和有创,无创通气是指应用鼻或面罩以及鼻囊管或口接器连接呼吸机的一种通气方法。有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与呼吸机相连的通气方法。机械通气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肺不张、肺气压伤、氧中毒、上呼吸道堵塞、通气不足、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机依赖、腹胀、胃肠胀气、低血压等。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 (一)临床表现 1、行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患者出现: 2、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颜色改变。 3、呼吸道阻力增加、呼吸做功增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4、学培养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 5、痰培养常见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真菌。 (二)预防措施 1、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关系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因此做好病房和人工呼吸机相关物件的消毒管理,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重视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2、呼吸机通气环路中的冷凝水是高污染物,细菌主要来自患者的口咽部。因此积水瓶要始终放在呼吸环路的最低位,并及时倒去瓶内的冷凝水。 3、所有接触呼吸道的操作要严格无菌,吸痰管一人一吸一更换,气管切开内套管、街头、过滤器、雾化器要每天消毒。呼吸机管道及时更换消毒。 4、加强病房内空气、地面消毒管理。空气消毒每班一次,每天用含氯消毒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二十七章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机械通气是指借助各种类型的呼吸机,将空气、氧气、或空气--氧气混合气压入肺内,产生或辅助患者的呼吸机动作使肺间歇性膨胀,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或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治疗措施或方法;是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患病期间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通过机械通气治疗能使过去认为无法抢救的呼吸衰竭患者起死回生,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不正确的机械通气不但不能起到抢救患者的目的,反而会加速患者的死亡。机械通气分无创和有创,无创通气是指应用鼻或面罩以及鼻囊管或口接器连接呼吸机的一种通气方法。有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与呼吸机相连的通气方法。机械通气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肺不张、肺气压伤、氧中毒、上呼吸道堵塞、通气不足、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机依赖、腹胀、胃肠胀气、低血压等。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 (一)临床表现 1、行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患者出现: 2、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颜色改变。 3、呼吸道阻力增加、呼吸做功增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4、学培养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 5、痰培养常见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真菌。 (二)预防措施 1、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关系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因此做好病房和人工呼吸机相关物件的消毒管理,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重视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2、呼吸机通气环路中的冷凝水是高污染物,细菌主要来自患者的口咽部。因此积水瓶要始终放在呼吸环路的最低位,并及时倒去瓶内的冷凝水。 3、所有接触呼吸道的操作要严格无菌,吸痰管一人一吸一更换,气管切开内套管、街头、过滤器、雾化器要每天消毒。呼吸机管道及时更换消毒。 4、加强病房内空气、地面消毒管理。空气消毒每班一次,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湿抹室内地面、病床、床头柜等设施,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出入病区更换衣服、鞋,接触患者和操作前后均应严格洗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