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监控预警管理信息平台探讨_黄健

国家级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监控预警管理信息平台探讨_黄健
国家级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监控预警管理信息平台探讨_黄健

摘要

关键词

国家级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监控预警管理信息平台探讨

我国城市水环境形势正面临严峻考验,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监控预警是城市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决策依据。本文分析了国家级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监控预警的业务需求和数据需求,介绍了国家、省、市三级平台的数据流转体系,详细概述了国家级平台的功能结构,并介绍了平台实现。通过平台的研发和示范,能够强化国家主管部门对水环境系统设施的管理效能的考核,提高宏观监管和评价能力。

水环境系统设施;监控预警;信息管理;宏观监管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 黄健 王薇 秦海春 张晓亮 徐昊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水环境形势正面临严峻考验。《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1]。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难以及时、完整监管。《2011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4037022万立方米,排水管道长度414074公里,污水处理总量3376103万立方米[2]。为了提升城市水环境监管和辅助决策水平,有必要开展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监控和预警研究。水体污染控制与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在“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的监控和预警研究与示范”课题中设置了国家级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监控预警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国家级平台)的研发和示范任务。

构建国家级平台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进行监测、数据采集、管理与分析、对水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城市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手段,强化国家主管部门对下级主管部门在水环境系统设施的管理效能考核,提高对城市水环境的宏观监管和评价能力。

一、需求分析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水环境预警系统开展了研究。基于应用目标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类:[3](1)针对区域水环境和水质安全的宏观决策型预警系统;(2)针对水环境或者水质污染事件的管理型预警系统;(3)针对水处理生产设施的生产型预警系统。目前针对水环境系统设施的宏观决策型预警系统研究还较少。本文构建的国家级平台是通过采集、管理与分析各城市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和城市相关水体的数据,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通过需求梳理,城市级平台的重点是实现水环境设施信息的实时监控,并通过模型算法,实现信息预警,对水环境预警事件开展应急处置,为城市水环境管理部门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决策

支持。而国家级和省级平台侧重宏观的监管,并实现跨地区、跨流域的水环境综合预警。

国家级平台在监控方面的要点为:(1)管网、管网配套泵站等排水设施的基本情况;(2)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垃圾处理厂等水处理设施的基本信息和运营情况;(3)城市河湖水体、生态缓冲区等相关水体的基本情况;(4)各城市水环境系统的预警与异常事件信息、应急处置情况,应急资源库等。

国家级平台在预警方面要点为:(1)通过监控雨水管网、合流制管网、分流制管网,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相关水体的分布、长度、能力等基础数据,分析判断是否适应城市水环境维持和改善的需要。(2)通过监控雨水管网、合流制管网、分流制管网,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相关水体等水环境设施的水质、水量等月度动态数据,分析判断是否具有趋势性的变化。(3)对于跨省市行政区的应急事故,进行宏观性的区域监控,并对警情跨行政区域后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4)建立应急事故处置的案例库,为突发应急事故提供预警决策支持。

二、国家级平台的数据流转

1、数据类型

国家级平台所需的数据包含以下五类:

(1)基础信息,包括排水设施、处理设施、排污大户、河湖水体、生态缓冲区、历史降雨的基础信息。

(2)月报信息,包括排水设施、处理设施、河湖水体、生态缓冲区的月报信息。

(3)在线监测信息,包括各在线监测点的基本信息、在线监测设备的监测信息。考虑到在线监测频率较高,国家级平台主要获取汇总后的周报信息, 特殊情况下可由城市上传指定监测点在某时段内的实时监测值。

(4)预警、应急、异常事件信息,主要各省、市的水环境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

(本文得到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09ZX07318-002)的资助)

(5)资源库信息,包括案例、专家、应急预案、法规标准、应急技术等。

2、数据流转

数据流转体系中,各城市级平台对海量数据经过汇总综合处理并上报给省级平台、省级平台再向国家级平台上报。由于各地的城市水环境管理信息化发展并不均衡,有的地区建立了城市级

平台但未建立省级平台,城市级平台则直接给国家级平台上报。独

立运行的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

管理信息系统等直报型业务管理系统也将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数据共享给国家级平台,以避免数据的重复采集。国家级平

台数据下发通过这种流转体系开展,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各级平

台与数据异构的问题,定义XML 的标准数据格式和Web Service 数据接口完成数据交换,并预留与其他部门共享数据的接口。图1 各级平台之间的数据流转方式

三、功能设计

国家级平台通过数据接口采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水环境基础数据和监测综合数据,实现全国数据的分析和监控,及时掌握各类事故信息并提前预警,实现跨省、跨流域的水环境综合预警,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国家级平台功能结构

1、首页

以列表或地图的形式,展示最新的水环境数据上报情况。

2、基础信息

查看和管理各省市的水环境基础信息,包括排水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污泥处置厂、垃圾处理厂、排污大

户、河湖水体、生态缓冲区、历史降雨信息等。

3、月报信息

查看和管理各省市的水环境月报信息,包括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污泥处置厂、垃圾处理厂、河湖水体、生态缓冲区的月报上报信息。

4、在线监测信息

查看和管理在线监测点、监测设备的基础信息;在线监测的周报汇总信息,包括运行情况、检测次数、超标次数、最高值

等;根据需要查看指定监测点的实时检测信息等。

5、统计分析

以基础信息、月报信息、在线监测信息为基础,在宏观监管、效能考核、评价与决策支持等方面提供统计分析功能,支撑

国家层面的水环境管理。

宏观监管一方面是对市政管理、水质管理、防涝管理、经济

考核等多项水环境指标开展综合分析;另一方面是针对各地的预警事件,开展宏观性的区域监控。

效能考核一方面对各地基础信息、月报、在线监测的上报率和水质合格率进行管理,了解综合情况、督促按时上报;另一方面是对水环境设施监管进行考核评分,包括对设施覆盖率、设施

利用率、监督管理等内容开展综合评分。

评价与决策支持是综合水环境数据,开展定量化关联分析,确定水环境状况,判断变化趋势,提供及时预警,为决策管理提

供参考依据。功能包括主要指标的关联分析、沿流域城市之间对比分析、在线监测与人工数据对比分析、自定义水质指标分析、趋势分析、预警分析等。

6、异常预警事件

对水环境的隐患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

7、资源库

对水环境应急事故处置的资源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包括案例库、应急预案、专家库、技术法规、应急处理技术等。

8、大屏幕系统

提供大屏幕系统的配置功能,可根据业务需要和大屏幕的实际情况,从平台中选取相应模块进行展示。

9、系统管理

为系统的运行提供后台支撑,包括用户角色的配置、模块参

数配置、数据交换的配置等。

?????????Ё??????????????????????????

????????????????????????∈??????????

???????????????????????????????????

????????????????∵∈?????????????????????????ㄝ?????????г?∵∈????????????????????????????????????????????????

???????????????????????????乬??НyD>????????t??^??????????????????乘?????????

?????

???∵∈?????(下转79页)

应开箱检查是否完好无损,根据装箱单核对合格证、随机附件及说明资料是否齐全。建议在施工中使用随机安装说明资料的复印件。上述设备、材料检验合格后,必须由工程师与质检人员一起会签材料检查合格准许进场认定书后方可使用。

4.3 进行严格的试压

需要编制试压方案,要遵循先总管后干管的原则,全面对管道进行检查,对所有水平主管段作灌水试验,立管作通水试验,以便及时发现渗水点。避免因为检查不到位而带来的管道泄漏的事故发生。另外要确定故障排除方案, 有效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4.4 隐蔽工程质量控制重点

施工管理人员应对隐蔽工程要旁站检查监理,建筑给水排水设施的主要隐蔽工程有:施工前需检查原有的管道是否畅通,给排水管件、管材的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施工后检查管道是否畅通;隐蔽的给水管道应该通过通水的检查,新装的给水管道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试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的工序进行施工;各种阀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同时便于使用及维修;所有阀门、接头与管道连接处应严密,管道坡度应符合要求;各种管道不得改变管道原有的性质。未经施工管理方签字,不能单方面的进行隐蔽。

4.5 施工队伍的素质管理

工程师应审查给水排水施工承包单位的企业资质等级证书、营业执照、岗位证书等;同时要审查承包单位的给水排水施工相关证明,如安装电工以及电焊工应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人和给水排水工长的岗位证书。另外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配置,使得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5、结论

虽然我国的建筑给水排水技术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在新时期,我国的建筑给水排水技术又将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总结经验,结合国外先进技术,自主研发出适合我国的建筑给水排水专业技术。C 参考文献:

[1]?陈彩明.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浅析[M].山西建筑,2009,35(31),187

[2]?潘鸿作.建筑工程给水排水系统的探讨[J].建筑工程,2009(17).

[3]?陈黎明.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J].中华建设,2010.

四、国家级平台实现

根据水专项课题在“十一五”期间的目标,通过开展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的信息监测与管理技术,监控与预警框架体系、监控与预警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国家、省(市)、市(区)三级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监控预警管理信息平台,在国家、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开展示范。

课题自启动以来,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国家级平台已经基本开发完成(图3),通过国家、省、市三级监控预警网络正

在陆续接入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等平台的数据,以及全国城

镇污水处理信息系统、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国家级平台能够开展各类水环境设施数据的综合管理,提供宏观监管、效能考核、评价与决策的技术手段,以及预警事件管理、资源库建设等功能。平台给国家主管部门的城市水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决策依据。

五、结语

水环境安全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密切相关。开展国家级平台的研发与示范,结合课题的其他研究成果,能够提高国家层面的水环境管理水平,保障设施高效运行,有效支持水质预警,掌握水质变化的动态过程和趋势,为决策管理和应急措施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此外,通过“十一五”期间的示范建设,可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可对国家平台继续完善和省级、城市级平台推广积累经验。C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M].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3]?张锡辉,陶益.水环境预警系统分类与功能分析[J].

建设科技,2011(17).66-68.

图3 国家级平台功能界面

(上接77页)

城市水环境作业题

《城市水环境》作业题 一、城市水环境概述 1、城市水功能区划各区执行标准水质是什么?(P39-40) 2 、解释城市水环境含义(P36) 二、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 1、城市河湖水系统综合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什么是城市水生态系统?它分哪些类型? 3、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建设目的什么?其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三、城市水环境规划 1、城市水系布局规划含义 2、城市河流规划主要内容有哪些? 3、城市河湖水环境规划主要内容有哪些? 4、城市河湖水景观规划原则是什么? 5、简答水环境质量改善总体思路 6、什么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四、城市水生态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1、什么是城市洪水和城市内涝,试述的成因。 2、试述我国的城市防洪排涝现状。 3、建设城市防洪排涝安全体系,需要解决哪些主要问题? 4、试述城市防洪排涝安全保障对策 5、生态环境用水和生态需水量定义分别是什么?生态用水包括哪些方面的用水? 6、城市水生态需水量定义是什么?其具有哪些特点?分为哪两大类? 7、河道内环境需水和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分别包括哪些方面的用水? 8、最大安全纳污容量的内涵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9、试述污染物在水体中如何迁移与转化? 五、城市水体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1、生态修复定义是什么? 2、水体修复的方法有哪些? 3、简述生态型河床构建技术和生态护岸构建技术 4、简述城市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六、城市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 1、试分析城市水环境污染源有哪些? 2、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城市污水处理处理级别有哪几级? 3、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原则是什么?处置方式有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 4、常规雨水水质处理工艺是什么?雨水自然净化技术有哪些?雨水综合利用常用技术是什么? 5、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涵盖哪些内容? 6、水功能二级区划各区的水质管理执行的标准分别是什么?(P39-40) 7、水功能一级区划各区的区划应满足哪些条件?(P38-39) 8、解释水功能和水功能区划含义(P36)

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讲课稿

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由于过度利用已经日益匮乏了。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出现匮乏,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脆弱。因此,水资源问题已经世界性的问题。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一旦出现了水资源危机,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讲,很容易导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以维系。建立节水型社会,强调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全球水资源现状 (一)水资源短缺 地球上的江、河、湖、海,冰川等等都是水资源,而且储量相当之大.我们为何总强调水资源短缺,强调对水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这里就涉及到了广义的水资源与狭义的水资源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冰川、海水等。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球虽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他们远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时空分布也不均匀。现在工业、农业以及人对水的需求大幅增长,淡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球上水储存量岁相当丰富.但只有2.5%是淡水.大部分淡水以永久性冰雪的形势封存于南极.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很有限,主

要是湖泊、河流、土壤湿气和埋藏相对浅的地下水。大部分能够利用的水位于远离人类的地方.使水得利用成为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二)水资源的分配问题 水资源的特点有流动性、有限性、可再生性等等,水资源的众多特点决定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总的来说包括时间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均匀.我国南北方水量差别及雨量季节的差别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的不均匀性。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区.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仍在增加。而农业方面也需要大量的水,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利用的水相当之多。为了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各国也建筑河坝,从而协调灌溉用水、水力发电和生活用水等。我们通过对河流进行筑坝、引流等工程方式为人类的确带来了很大好处.但同时对单水生态系统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些工程建筑的造价也非常大.并改变了当地河流的形状。是当地人口被迫迁移,导致邻近的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三)水质污染 水资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退水等。水资源受到污染会产生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等。但水污染问题通过水文循环过程会得到缓解.污染物随水体的运动不停地发生变化.自然的减少小时或无害化的过程,也就是水体自净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水污染问题。有的水污染是因为自然因素.但大部分水资源的污染是因为人为因素。城市和工业排出的污水污染着河流和地下水。农业开发在解决世界食物问题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它也造成了水污染。比如在中国,全国600多个大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环境质量评价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环境质量评价1 ——以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人工湖为例 宋晓猛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E-mail:wenqingsxm@https://www.360docs.net/doc/362450301.html, 摘要:本文旨在定量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人工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人工湖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学校景观用水的水质较差,仅符合景观水质标准中的III类水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与优化方案:即运用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建立生态人工湖。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人工湖;中国矿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X824 1. 引言 水环境质量包括水质、水生生物和底质三部分的质量。水质现状评价是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一个方面,是以水环境监测资料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要素进行定性评价或定量评价,以准确反映水质现状,了解和掌握水体污染影响程度和发展趋势,为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计算水环境容量和对水资源系统进行规划的基础, 有其独特的重要性。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可靠程度一方面取决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依赖于科学的评价方法,包括技术的选择。近年来,对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相当活跃,各种方法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水体水质的实际情况。单就其评价方法而言,水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单项评价和多项综合评价,单项评价一般根据国家标准或本底值采用超标指数法,评价其超标程度,做起来相对容易;综合评价则要考虑水体中所有污染物的综合作用,确定水质的综合级别。综合评价方法[1-3]有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物元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ANNs) 评价法等,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国矿业大学的人工湖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2. 南湖校区概述 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于2004年9月开始正式使用,南湖校区远期规划在校生人数为25000人,校区内总人数约为30000人。南湖校区占地2858亩,校舍建筑面积47.01万平方米。南湖校区总规划建筑面积约84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将于2005年底完工。根据校区规模设计污水处理量为8000m3/d,该校区分期建设,第一期污水处理量约为2000m3/d,第二期约达4000m3/d,第三期约达6000m3/d,第四期达到8000m3/d。校园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学生生活区、教学区、行政办公楼、食堂、及医院排水。该校区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站。按地形将校区分成东区、西区两路进水。完工后东区污水进入1#污水加压泵房,水量预计2000m3/d;西区污水进入2#泵房,水量预计4600m3/d。经处理合格排放的中水回用水量(含绿化用水,校区内水体需要的补充水量,冲厕所需要的水量,观光用水量)大约6700m3/d,其他水量排入校园人工湖。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人工湖——镜湖作为南湖校区目前唯一的 1.本课题得到中国矿业大学2007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070513)的资助,为《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水环境评价》部分成果。

水环境治理论文水环境监测论文

水环境治理论文水环境监测论文: 永春县水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 摘要阐述永春县水环境现状,分析其污染原因,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以期推动生态永春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水环境现状治理对策 永春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南,泉州市西北部,戴云山脉东南麓,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侯,年均气温17-21℃,年均降水量1660~2100mm。水资源量十分丰富。全县境内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2条,主要溪流有桃溪、一都溪、坑仔口溪、湖洋溪等4条溪流,在境内总长度168,9公里,流域面积1652.85平方公里,全县水资源总量为9.68~20.53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4.84亿m3(包括地表水及地下水),全县地表水总量8.5~18.7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84亿m3,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101.4万m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19个百分点,人均拥有水资源量>3000m3,但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县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各种水利设施累计1030处,可供水资源量为9.5亿m3。全县各行业(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牲畜用水及其它卫生绿化用水等)为2.916亿m3,占总可供水资源量的30.7%,占平均水资源量98.44亿m3(其中境内35.89亿m3,入境62.55亿m3)的3%左右。 1水环境现状

2009年5月1日,永春县环境监测站对全县10个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7个断面有5个断面超过我县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执行标准,超标率为71%,其中蓬壶壶口桥、达埔东园、留安桃溪桥3个监测断面受到污染尤为严重,以有机污染为主,属V类水质,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生化需氧量。桃溪流域面积占全县52.38%,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5%,全县90%的工业废水排人流域,年排放量1216万吨,以及沿溪乡镇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1440万吨;全县现有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全部在流域边沿,规模畜禽饲养的排泄物直接排入流域;加上农民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也增加了流域的污染,使得流域水不能再作饮用水,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另外生态环境破坏的历史欠账,至今恢复缓慢,流域水量减少,根据水文资料,枯水期的最小流量仅0.659m3/s,降低了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 2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2.1工业污染 据统计,全县排人河溪的工业废水,占全县工业废水总量的90%,年排放量达1216万吨,工业废水中CODcr年排放量为2362吨。排水大户主要有永春县化肥厂、联盛纸业有限公司、宏益造纸有限公司、汉口造纸厂、穗丰、欣绿罐头厂、逢源饮料厂,还有东园、

完整版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1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 (1) 1.3编制规范、依据 (1) 1.4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2) 1.5工程目标 (2) 1.6技术经济指标 (3) 第2章区域自然条件及现状评价 (5) 2.1**镇概况 (5) 2.2地形地貌 (5) 2.3水文地质 (5) 2.3.1 水文气象 (5) 2.3.2 工程地质 (8) 2.4现状及存在问题 (15) 2.4.1 项目区现状 (15) 2.4.2 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16) 第3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7) 3.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7) 3.2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18) 第4章工程规模、拆迁征地及施工条件论证 (20)

4.1工程规模及标准 (20) 4.2征地拆迁范围论证 (20) 4.3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及主要施工条件论证 (21) 第5章工程设计内容 (22) 5.1河道整治方案设计 (22) 5.1.1 方案设计基本原则 (22) 5.1.2 堤岸工程 (28) 5.2河道生态清淤工程 (40) 5.2.1 河道清淤工程量 (41) 5.2.2 清淤实施方案说明 (42) 5.2.3 清淤施工 (42) 5.2.4底泥处置 (45) 5.2.5生活垃圾管理 (46) 5.3生态修复工程 (46) 5.3.1 构建思路 (46) 5.3.2 生态修复措施 (51) 5.4配套截污管道工程 (52) 第6章施工组织设计 (53) 6.1施工条件 (53) 6.1.1 水文、气象条件 (53) 6.1.2 交通条件 (53) 6.1.3 供水、供电条件 (53)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1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和其他手段,对水环境素质的优劣进行定量描述(或将量质变换为评语)的过程。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以监测资料为基础,经过数理统计得出统计量(特征数值)及环境的各种代表值,然后依据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水环境质量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及分类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可以为制定国家或地方的环境标准、法规、条例细则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进行环境质量的预断预报,编制新建、改建、扩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等工程技术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防治方案,为选址、设计和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还可用以总结本地区的环保工作,鉴定防治措施的效果、写出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进行不同地区间环境质量的比较,交流情报资料,进行全国环境质量统计,促进环保科研技术的发展以及是否以牺牲水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而换取经济发展高速度的损益分析等。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上可将水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2)按照区域类型可分为城市、区域或流域、景区等;3)按照环境的专业用途又可分为饮用水、灌溉水、渔业用水等质量评价。 3.水环境质量评价内容 3.1评价方法分析 1.单因子评价法 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明确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单因子评价法的实质是评价过程采用变权来处理评价因子,对污染最重因子赋以100%权重。因此,该方法未考虑水质评价全部因子的贡献,水质监测信息未充分利用。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水质评价结果是差的,表现为过保护。有时会由于过于严格的要求把水域使用功能评价得偏低各评价参数之间互不联系,不能全面反映水体污染的综合情况但该方法评价过程简单,无需复杂计算。 以金沙江流域铁路桥断面为例,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Ⅳ类,定级项目为石油类,但其他7项污染因子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再如新濉河大屈断面,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劣Ⅴ类,定级项目为氨氮,CODMn也超标(Ⅳ类),BOD5、石油类、挥发酚、汞、铅这5个项目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DO好于Ⅱ类水质标准。按4种分级评分法评价,铁路桥断面均评价为Ⅰ类,大屈断面则评价为Ⅲ类(灰色关联)、Ⅴ类(模糊综合)、Ⅰ类(物元可拓)、Ⅱ类(标识指数)。比较各种方法评价结果,如果按单因子评价法,将这两个断面评价为Ⅳ类和劣Ⅴ类结果偏严。因此,当仅有1项指标污染较重时,分级评分法较为合适;当有2项以上指标污染较重时,物元分析法评价结果偏松,标识指数法和灰关联分析法 2.污染指数评价法 污染指数评价法是用水体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与其评价标准之比作为该项目的污染分指数,然后通过各种数学手段将各项目的分指数综合而得到该水体的污染指数,以此代表水体的污染程度。对分指数的处理不同,使水质评价污染指数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包括简单叠加指数、算术平均值指数、均方根指数、最大值指数、内梅罗指数等。 111简单叠加指数 选定若干评价参数, 将各参数的实际浓度Ci和其相应地评价标准浓度( Coi) 相比,求出各参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岗位工作实习期 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2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流口镇人民政府 1.3 编制规范、依据 (一)相关规划: (1)《休宁县流口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2)《安徽省休宁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2009.5 (二)设计标准及规范: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科委、建设部2001年)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1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1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16)建设部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三)基本设计资料 (1)《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2003.11 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流口镇规划区范围内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共约13.17km,生态清淤50.56万m3,生态修复工程318810m2,配套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截污管道长度5.697km。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项目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初步实施计划,测算工程投资,并进行工程效益分析,最终提出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 1.5 工程目标 (1)对河道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保障水质,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服务范围内污水收入污水管网,通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可减少此区域污水排入率水河,改善河道水体水质,进而改善入新安江的水质。 (3)改善河流周边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型环保城市,促进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 (4)由于河道淤积导致泄洪和供水水质恶化,环境恶化,使得

环境规划与管理作业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 1、计算下面数据的各种平均值、标准差、算术平均误差和级差。 0.83,0.76,0.89,0.73,0.92,0.81,0.92,0.75,0.88,0.79,0.90,0.84 解:算数平均值: 835 .012 84 .090.079.088.075.092.081.092.073.089.076.083.0 (1) 21=+++++++++++= =+++=∑=- n i n x x x x x n i n 加权平均值: 835.012 84 .090.079.088.075.081.0292.073.089.076.083.0 (1) 1 212211=++++++?++++= = ++++++=∑∑-=- i x w w w w x w x w x w x w n i i i n i n n n w 几何平均值: 832 .084.090.079.088.075.092.081.092.073.089.076.083.01221=???????????=???=- n n G x x x x 调和平均值: 830 .084.0190.0179.0188.0175.0192.0181.0192.0173.0189.0176.0183.0112 11=+ ++++++++++= ∑= -- i n i H x n x 标准差:

0676 .0)835.084.0()935.090.0()835.079.0()835.088.0()835.075.0()835.92.0()835.081.0()835.092.0()835.073.0()835.089.0()835.076.0()835.083.0(1 121 )(112222222222221 2=-+-+-+-+-+-+-+-+-+-+-+--=--= ∑=-o x x n s n i i 算数平均误差: 057 .012 835 .084.0835.090.0835.079.0835.088.0835.075.0835.092.0835 .081.0835.092.0835.073.0835.089.0835.076.0835.083.01 =-+-+-+-+-+-+-+-+-+-+-+-= -= ?∑=- n x x x n i i 级差: {}{}19.073.092.0min max 11=-=-=≤≤≤≤k n k k n k x x R 2、对某合金中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不同的人员测定的数据为56.91,57.13,57.21,57.36,57.41,58.49,58.56,59.11,59.76,60.31,试用格拉布斯准则检验是否有应舍去的数据。 解: 算术平均值: 225.58 (1) 21== +++=∑=- n i n x x x x x n i n 标准差: 2.1)(111 2=--=∑=-n i i x x n s 取显著水平05.0=?得616.22.118.2)10,,05.0(=?=λ 偏差最大的数60.31,检验该数 616.2085.2225.5831.60<=-=p d 所以没有应舍去的数据。 3、有一组3因子数据:x 1=(1,3,4,5),x 2=(0.2,0.3,0.4),x 3=(32,35,36),试对它们进行标

国外水资源管理状况与发展趋势

国外水资源管理状况与发展趋势 李周包晓斌杨东生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水资源的总量大得惊人,但在经济上可供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极为有限。尤其是最近50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需水量越来越大。随着水资源利用量的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了水危机,不仅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而且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有关资料表明,最近20年世界总用水量的年增长率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100年,地球上所有的河水都将耗尽或因污染而不能使用,人类将面临水荒。面对严峻的形势,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工作。 一、国外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采用三种水资源管理体制。一是按行政分区管理为主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二是按流域管理为主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三是流域管理与行政分区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粗略地看,按行政分区管理为主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大多与大国相关,按流域管理为主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大多与小国相连。在现实当中,机构设置主要有流域管理局、流域协调委员会和综合性流域机构3种形式。 流域管理局。这种模式源于1933年美国建立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它由国家通过立法赋予其统一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流域内各种自然资源等权限,以河流的综合开发为先导,通过控制洪水、开发航运、生产电力、完善基础设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措施,促进流域的经济发展。它既拥有政府机关的特权,又具有私人企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其任务是“推进流域经济序发展”,大大超出了水资源管理的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继采用了类似的模式,但至今为止尚未出现明显成功的案例,即使在美国,建立类似TVA机构的建议,如成立哥伦比亚流域管理局,也因遭到强烈反对而被束之高阁。 流域协调委员会。它是由国家立法或由河流流经地区的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协议建立的河流协调组织,遵循协调一致或多数同意的原则。它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协议对流域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规划和协调。这类机构的权力差别很大,有的作用仅限于协调地方矛盾、制定流域规划并提出规划实施建议、促进流域水资源资料的搜集和研究,以及向政府和用户提供咨询;有的还有权制定计划和管理政策、修建和管理水工程、负责用水调配等。 综合性流域机构。它的职权不像流域管理局那样广泛,也不像流域协调委员会那样狭窄。其典

环境保护练习题(教师)

环境保护练习题 1.(10分) 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 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 不利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食物源减少,迁徙通道受阻、活动区域缩小等;噪声干扰动物的生活。(干扰动物的择偶、产仔、哺乳等行为)。(6分)(只要答案合理酌情评分,但得分不超过6分) 建议:修建生态走廊或生物通道;采用隧道、架桥等通过方式。(4分)(酌情评分,但得分不超过4分)2.(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 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解析】(1)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出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 源地变化的特点,从而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可知,上 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逐步远离城区,说明原来的水源 地污染越来越严重,由苏州河、黄浦江到长江,水源地 的河流流量不断变大,说明上海市需水量不断增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 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由第(1)问可知城市水源地污染严重,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控制污染源、防止水污染、建立应急处理方案、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护意识、强化管理等方面来考虑。 3.(10分)表3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表3 (单位:km2) 年份 1990年2000年2010年 类型 重度盐渍土153425755 中度盐渍土133219293 轻度盐渍土952801694 合计123814451742 (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6分) 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少;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解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 行) 二○一一年三月 —3—

目 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4—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 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 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6—

( 公司治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规程

(公司治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规程

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GZ-2017007 赛项名称: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英语翻译: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Technologies of Water Environment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环保产业 二、竞赛目的 为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的提升作用,促进高职学校水环境的监测与治理专业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进程,以满足社会对水环境的监测与治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本赛项,考核学生的水环境的监测、水样配制与测定、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污水处理设备装调、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污水处理装置的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环保水、气、声、渣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力,测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安全意识、心理素质等职业素养,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起到引领作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为社会培养水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人才。 三、竞赛内容 本竞赛由理论、技能、职业素养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理论部分 占权重25%,技能部分占权重65%,职业素养部分占权重10%。竞

赛时间为5小时,其中理论部分2小时,技能部分3小时。具体见表1。 竞赛项目在一个通用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实训平台上实施,使学生的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理实一体,学做合一,实现监测与治理的综合实训,能够熟练掌握水质的监测和分析;水质监测和治理工程方案选择和工艺设计;水处理设施的施工安装;水、气、声、渣污染因子的监测;水处理系统整体的调试、运行与维护。 (一)理论竞赛 理论竞赛为2小时,在标准化计算机教室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1.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及计算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工艺和相关技术要求,选用并设计合理的水处理系统(任务书会给出A/O、A2/O、SBR、MSBR等其中一个系统),按照我国相关设计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经验数据,运用Office2003-Excel软件进行各构筑物设计计算,高程计算。 2.工艺流程图及高程图绘制 (1)启动制图软件,绘制工艺流程图,不同管路分别用不同的线型代号绘制,并标相应管径,文件名另存为“机位号+流程图”。 (2)启动制图软件,设定一个给定图幅,文件名为“机位号+高程图”,按一定比例绘制高程图,并在高程图上进行高程标注,要求所绘制的高程图在图中比例适中。

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刖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由于过度利用已经日益匮乏了。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出现匮乏,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脆弱。因此,水资源问题已经世界性的问题。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一旦出现了水资源危机,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讲,很容易导致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难以维系。建立节水型社会,强调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全球水资源现状 (一)水资源短缺 地球上的江、河、湖、海,冰川等等都是水资源,而且储量相当之大?我们为何总强调水资源短缺,强调对水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这里就涉及到了广义的水资源与狭义的水资源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 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冰川、海水等。狭义 的水资源,是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球虽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他们远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时空分布也不均匀。现在工

业、农业以及人对水的需求大幅增长,淡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球上水储存量岁相当丰富?但只有2. 5%是淡水?大部分淡水以永久性冰雪的形势封存于南极?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很有限,主要是湖泊、河流、土壤湿气和埋藏相对浅的地下水。大部分能够利用的水位于远离人类的地方?使水得利用成为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二)水资源的分配问题 水资源的特点有流动性、有限性、可再生性等等,水资源的众多特点决定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总的来说包括时间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均匀.我国南北方水量差别及雨量季节的差别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的不均匀性。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区.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仍在增加。而

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竞赛工艺设计试卷

“2014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项目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任 务 书 二O一四年四月

选手须知 1、任务书共4页,附录2页。如出现任务书缺页、字迹不清等问题,请及时向裁判示意,并进行任务书的更换。 2、参赛团队应在1 小时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选手在给定答题纸上完成设计及计算内容。 3、选手提交的答题纸用工位号标识,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1、格栅的设计与计算 已知某污水处理厂,格栅设计工艺参数如下:最大设计流量0.25m3/s,总变化系数1.50,栅条间隙20.0mm,格栅倾角60°,过栅流速0.8m/s,栅前水深0.40m,栅条采用Φ=0.01m圆钢,栅前渠超高0.3m,进水渠宽0.70m,栅渣量0.06(m3/103m3污水)=6×10-5(m3/m3污水)。 试计算该格栅的:(1)间隙数(取整数);(2)有效宽度(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3)水头损失(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4)栅后槽总高度(保留小数点后二位有效数字);(5)总长度(保留小数点后二位有效数字);(6)每日栅渣量(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有效数字)。

2、斜流式沉淀池设计及计算 已知某污水处理厂除沉池采用升流式导向流斜管沉淀池,其设计参数如下:最大设计流量710m3/h,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1.50,斜管斜长1m,斜管倾角为60°,设计表面负荷4m3/(m2·h),进水悬浮物浓度为250mg/L,出水悬浮物浓度为125mg/L,污泥含水率为96%,斜管区上部水深0.70m,污泥斗中污泥储存时间为2d,污泥容重为1.0t/m3,污泥斗底边长为0.80m,泥斗倾角60°,超高为0.30m,斜板区底部缓冲高度为0.764m。 试计算沉淀池以下参数:(1)沉淀池水面面积(取整数);(2)池子边长;(3)斜管高度(保留小数点后是三位有效数字);(4)池内停留时间(取整数);(5)污泥区所需容积(保留小数点后是二位有效数字);(6)污泥斗高度(保留小数点后是二位有效数字);(7)污泥斗容积(保留小数点后是二位有效数字);(8)沉淀池总高度(取整数)。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8修订版)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1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某某县某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2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某某镇人民政府 1.3 编制规范、依据 (一)相关规划: (1)《某某县某某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2)《安徽省某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2009.5 (二)设计标准及规范: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科委、建设部2001年)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1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1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16)建设部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三)基本设计资料 (1)《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2003.11 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某某县某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某某镇规划区范围内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共约13.17km,生态清淤50.56万m3,生态修复工程318810m2,配套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截污管道长度5.697km。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项目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初步实施计划,测算工程投资,并进行工程效益分析,最终提出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 1.5 工程目标 (1)对河道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保障水质,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服务范围内污水收入污水管网,通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可减少此区域污水排入率水河,改善河道水体水质,进而改善入新安江的水质。 (3)改善河流周边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型环保城市,促进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 (4)由于河道淤积导致泄洪和供水水质恶化,环境恶化,使得

国内外水资源学研究进展综述

中国水资源学研究进展综述 刘志丹1 (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对国内外水资源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对国际水文水资源研究发展趋势及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阐释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水文水资源研究现状及水问题解决的实践需求,论述了中国水文水资源研究的学科体系的构成,并在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资源经济学研究的进展,对我国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做出了基本展望。明确了中国水文水资源研究方向,即需要进一步强化水循环及伴生过程演变机理识别与定量模拟方面的基础研究[1],完善水资源评价、配置、调度、水权分配、水价定价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服务于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综合管理、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民生水利及现代水利建设与管理等实践需求。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学;发展趋势;热点问题;研究体系 Abstract : On the basis of identifying water problems a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summary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describ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and hot issues and frontier problems,and combining with research status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and practical demands on solving water problems in China,we discuss the subject system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and analyze the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s.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trong human activities,water cycle shows obviously the natural-artificial characters on all aspects of dynamics,structure and parameters. Prototype observ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become a critical study method in these fields.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needs further strengthening on the basic research of mechanism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of the water cycle and associated processes ,improving on the application basic research of assessment,allocation and regulation of water resources,water right distribution,and water pric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to serve water-saving society establishment,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nd emergency treatment,drinking water safety,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and other practical needs. Key words: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 natural-artificial dualistic mode ; development trend ; hot issues ; research system 一、前言 1. 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资源是自然环境的基础,是维持生态系统的控制性要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山无水不秀,城无水不美,田无水不收;水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控制性因素之一。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然而,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 各类用水不断增加, 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和土地是支持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基础资源,其丰裕程度和组合条件决定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格局水土资源的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