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之生物质能

新能源之生物质能
新能源之生物质能

新能源之生物质能

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

姓名:陈涛学号:

12

姓名:

姓名:

摘要:

简要介绍新能源中生物质能的分类和特点,

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

我国利用生物质能

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一点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生物质能,分类,特点,利用现状,问题,建议。

一、新能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

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是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

在积极研究、

有待推广的能源,

如太阳能、

地热能、

风能、

海洋能、

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所产生的热能。包括太阳能、

风能、

生物质能、

地热能、

核聚变能、

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

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也可以说,

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相对于传统能源,

新能

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

特别是

化石能源

)

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

的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

相对于常规能

源而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

新能源具有不同的内容。

当今社会,

新能源

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风力发电、生物质

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氢能、垃圾发电、建筑节能、地热能、

二甲醚、可燃冰等。

二、生物质能概况

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与

《京都议定书》

的生效实施,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治理环

境污染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进一步促使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广泛关注,

这些能源中,

由于核能、

大型水电具有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

风能和地热等具有区域性资源

制约,

大力发展受到限制和质疑,

而生物质能却以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友好光彩夺目。

生物

质能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农村生产、生活用能,对于中国有着

7.5

亿弄明的具体国情以及生物

质能丰富、农村用能短缺、品位低的现实,大力发展生物只能,直面“三农”、能源和环境

三大主题,具有重要得战略意义。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

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而所谓生

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

液态和气态燃料,

取之

不尽、

用之不竭,

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能的原始能

量来源于太阳,故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生物质能来源于生物质,

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

它直

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生物质能是贮存的太阳能,

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

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

液态或气态的燃料。

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

而且是一种无

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达l

730

亿

t

,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

源消耗总量的

10

20

倍,但目前的利用率却不到

3

%。

三、生物质能分类

依据来源的不同,

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

农业资源、

生活污水

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林业资源:

林业生物质资源是指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能源,包括薪炭

林、

在森林抚育和间伐作业中的零散木材、

残留的树枝、

树叶和木屑等;

木材采运和加工过

程中的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和截头等;林业副产品的废弃物,如果壳和果核等。

农业资源:农业生物质资源是指农业作物

(

包括能源作物

)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

如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

(

玉米秸、

高粱秸、

麦秸、

稻草、

豆秸和棉秆等

)

农业加工业的废弃物,

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稻壳等。

能源植物泛指各种用以提供能源的

植物,通常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几类。

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

生活污水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

商业和服务业的各种排水组

成,如冷却水、洗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粪便污水等。工业有

机废水主要是

酒精、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及屠宰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等,其中都富含

有机物。

城市固体废物:

城市固体废物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垃圾、

商业、

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

业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其组成成分较复杂,受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能

源消费结构、

城镇建设、自然条件、传统习惯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

畜禽粪便:畜禽粪便是畜禽排泄物的总称,它是其他形态生物质

(

主要是粮食、农作物

秸秆和牧草等

)

的转化形式,包括畜禽排出的粪便、尿及其与垫草的混合物。

沼气:沼气就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通常可以供农家用来烧饭、照明。

四、生物质能的特点

a

.可再生性。生物质能属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由于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与风

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

b

.低污染性。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燃烧过程中生成的

SO

NO

。较少;生物

质作为燃料时,

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

因而对大气

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可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

c

.广泛分布性。缺乏煤炭的地域,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

d

.生物质燃料总量十分丰富。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

气。根据生物学家估算,地球陆地每年生产

l 000

l 250

亿

t

生物质;海洋年生产

500

亿

t

生物质。生物质能源的年生产量远远超过全世界总能源需求量,相当于目前世界总能耗的

10

倍。我国可开发为能源的生物质资源到

2010

年可达

3

亿

t

。随着农林业的发展,特别是

炭薪林的推广,生物质资源还将越来越多。

五、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

它是仅次于煤炭、

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

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

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有关专家估计,

生物质能极

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组成部分,

到下世纪中叶,

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

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

40

%以上。目前人类对生物质能的利用,包括直接用作燃料的

有农作物的秸秆、薪柴等;间接作为燃料的有农林废弃物、动物粪便、垃圾及藻类等,它们

通过微生物作用生成沼气,或采用热解法制造液体和气体燃料,也可制造生物炭。

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有直接燃烧、

热化学转换和生物化学转换等

3

种途径。

生物质的直

接燃烧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方式。

当前,

改造热效率仅为

10

%左右的传统烧柴灶,推广效率可达

20

%~

30

%的节柴灶这种技术简单、易于推广、效

益明显的节能措施,

已被国家列为农村新能源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生物质的热化学转换是

指在一定的温度和条件下,使生物质汽化、炭化、热解和催化液化,以生产气态燃料、液态

燃料和化学物质的技术。

生物质的生物化学转换包括有生物质一沼气转换和生物质一乙醇转

换等。

沼气转化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

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一种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

燃性混合气体,即沼气。乙醇转换是利用糖质、淀粉和纤维素等原料经发酵制成乙醇。

六、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

2006

年底,全国已经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

1 870

万口,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14

万处,

畜禽养殖场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

2 000

多处,年产沼气约

90

亿

m3

,为近

8 000

万农村人口

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燃料。

中国已经开发出多种固定床和流化床气化炉,以秸秆、木屑、稻壳、树枝为原料生产燃

气。

2006

年,

用于木材和农副产品烘干的有

800

多台,

村镇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近

600

处,年生产生物质燃气

2 000

万m3

。其应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a垃圾发电。

面对垃圾泛滥成灾的状况,

世界各国的专家们已不仅限于控制和销毁垃圾这种被动

“防

守”

,而是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科学合理地综合处理利用垃圾。我国拥有丰富

的垃圾资

源,其中存在极大的潜在效益。现在,全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损失约300

亿元(运输费、处理费等),如果将其综合利用却能创造出高达

2

500亿元的效益

!目前,上海等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建设垃圾发电厂。垃圾发电将成为生物质能

利用的重要领域。

b.

生物柴油。

物柴油(Biodiesel)

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

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

燃料。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的一种,它是生物质利用热裂解等技术得到的一种

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生物柴油是含氧量极高的复杂有机成分的混合物,这

些混合物主要是一些分子量大的有机物,几乎包括所有种类的含氧有机物,如醚、酯、醛、酮、酚、有机酸、醇。

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以甘蔗渣、秸秆、木屑等有机废弃物、大豆

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油棕和黄连木等林木果实、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

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燃料,是优质的石油、柴油的代用品。生物柴油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对经可持续发展,推进能

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七、我国利用生物质能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生物质能是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的能源。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存在很大弊端.一方面在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能源严重缺乏造成农村掠夺性采伐。森林资源遭

到破坏.自然生态日趋恶化;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废弃传统的秸秆燃烧。转向使

用化石能源。秸秆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改革生物质传统的使用方式.寻求和开发生物质能源先进的清洁转化利用技术。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多年来.我国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开发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存在烧气热值低和净化技术不过关(燃气灰份和焦油含量高)的瓶颈。一些气化技术简单.燃气热值只艟达到1000大卡每立方米左右的低热值集中供气工程。园气体质量不适合管道供气.所以太都以失败而告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全国各地以秸秆热解干馏开发的集中供气技术在气体热值和气体净化质量上均有所突破,

其热值可达到3000大卡每立方米左右.仍然没有显著的技术创新和突破。

在发展生物质能时,本文有以下建议:

(1)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搞好规划,加大宣传;

(2)加大投入,培养人才,强化创新,抢占高端;

(3)普查资源,评价潜力,调整结构,替代能源;

(4)出台政策,完善体系,协调支持,健康发展。

八、结束语

我国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

如果我们充分借鉴国外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成功经验,

并根据

国情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生物质能将是我国未来解决能源短缺和二氧化碳减

排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与装备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与装备 序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目前,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我国已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生物质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每年净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这些未加以利用的生物质,为完成自然界的碳循环,其绝大部分由自然腐节将能量和碳素释放,放回自然界中。另一方面,由于过度消费化石燃料,过快、过早地消耗了这些有限的资源,释放出大量的多余能量和碳素,打破了自然界的能量和碳平衡,更加剧了环境和全球气候恶化。 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生产电力,从而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智能利用技术,以达到保护矿产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CO2减排,保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生物质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二、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

2019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新能源专业生物质能利用-74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0] 1803号),规定生物质发电厂应布置在粮食主产区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且每个县或()半径范围内不得重复布置生物质发电厂。 A.50公里 B.100公里 C.200公里 D.300公里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2.下面哪一项不是生物质能发电的优点()。 A.电能质量好 B.不具有波动性 C.不具有间歇性 D.发电效率高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到2013年底,全国城市垃圾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千瓦,其中,垃圾循环流化床发电约占50%左右。 A.150万 B.260万 C.340万 D.450万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华北和华东地区为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以上。

A.60% B.70% C.80% D.90%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5.秸秆的沼气产率远高于畜禽粪便,一般畜禽粪便的沼气产率约为45-80?,而秸秆沼气的产率可达()。 A.100-200 ? B.200-300 ? C.300-400 ? D.400-500 ?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现代生物质能资源()。 A.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 B.林业“三剩物”及木材加工剩余物 C.城市及工业废弃物 D.油料作物 E.畜禽粪便 用户答案:[ABE] 得分:0.00 2.2011年10月10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原料基地补助资金的通知》,明确了原料基地补助资金的申请条件,其中对原料生产品种及基地建设规模给出了具体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万载生物质能发电厂监理规划.

生物质能发电厂工程监理规划 年月日

批准: 审核: 编写: 相关会签人员:

目录 1 工程项目概况 (3) 2 监理工作范围 (9) 3 监理工作内容 (9) 4 监理工作目标 (144) 5 监理工作依据 (155) 6.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155) 7.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配备计划 (167) 8 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岗位职责 (167) 9.监理工作程序 (200) 10.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390) 11监理工作制度 (69) 12.监理设施 (734) 附件一: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措施要点 (745) 附件二:质量重点、难点分析及监控措施 (79)

1 工程项目概况 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地点: 1.3 建设规模和建设性质:新建。 1.4 厂区布置及主要系统特征 1.4.1主要工程施工项目 建筑工程项目主要有:主厂房、烟囱、机力通风冷却塔、水泵房、燃料棚、输料栈桥、渣场、110KV屋外配电装置、化学水处理室、空压机室、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以及综合办公楼、门卫室等办公生活建筑。 1.4.2设备安装工程 设备安装工程项目主要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电气设备、输料设备、水处理设备、循环水设备、除灰设备、自动化、通信设备及全厂管道等。 1.4.3施工用地 根据本工程厂区总平面和厂址场地现状,。 1.4.4主要设备选择 1. 锅炉: 型号KG-65/5.29-FSWZ1 型式循环流化床锅炉 最大连续蒸发量65t/h 额定蒸汽压力 5.29MPa 额定蒸汽温度450℃ 给水温度152.2℃ 给水压力 6.537MPa 排烟温度145℃ 锅炉效率≥88.15 % 2.汽轮机 型号C12/4.9/0.98/435 台数2台 型式次高压中温抽汽凝式汽轮机 汽机参数为:

能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2

2009年能源管理师职业认证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单位: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A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A、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 B、太阳能、风能 C、煤炭、水电、核能 D、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2、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 D ,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A、鼓励发展重化工业 B、鼓励发展第三产业 C、限制发展高耗能、资源性行业 D、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3、国务院 D 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A、国家能源局 B、国家环境保护部 C、工业信息化部 D、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 4、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C 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 A、用能审查 B、用能核准 C、节能评估和审查 D、单位产品耗能限额标准 5、用能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可以根据 B ,按照国家有关节能产

品认证的规定,向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从事节能产品认证的机构提出节能产品认证申请。 A、强制原则 B、自愿原则 C、限制原则 D、申请原则 6、用能单位应当建立 B ,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 A、目标考核制 B、节能目标责任制 C、节能领导小组 D、节能办公室 7、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推进有利于节能的 C 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和企业布局。 A、生产方式 B、用能方式 C、行业结构 D、产品结构 8、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 A 、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A、用热计量装置 B、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太阳能热水装置 D、用热控制装置 9、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 A ,并根据能源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A、能源审计 B、能源计量 C、节能检查 D、节能监督

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含参考答案)

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 电自0810班整理 一、绪论 1. 目前新能源中有一定规模应用的主要有哪些? 新能源在电力工业中有一定规模应用的主要是核能发电、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其他的新技术有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及生物质能等。 2.简要分析目前我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说明大力开展新能源开发的意义。 书P6~12 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常规能源化石燃料逐渐被消耗枯竭 全球油价、煤价迅速上涨 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渴求可持续发展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概述能源的分类。 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能源最有意义的分类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可再生能源:可燃性可再生物质和垃圾;水力发电;地热能;太阳能;风力发电;潮汐、波浪和海流发电等。 二、核能 1.简述原子的组成结构。 ?原子是构成自然界中各种元素的基本单元,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结合在一起的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都被成为核子。 2.简述核裂变与核聚变的区别。 核裂变 较重的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多个较轻原子核的反应就是核裂变。 由于质量数的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不同,那么,当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如铀-235)裂变为两个质量数中等的较轻原子核以后,生成的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的结合能之和大于原来原子核的结合能,多出的部分即为核裂变反应放出的能量,称为裂变能。 裂变之后,裂变产物的质量总数略少于裂变之前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转化为裂变能。 核聚变 两个轻核聚合成重核的反应就是核聚变。如两个氘核结合成稳定的氦核的过程,较重的原子核的结合能大于原来两个轻核的结合能之和,多出的部分即为核聚变放出的能量。 结合能是和质量亏损相对应的,在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中,都有净的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转化为能量。从核能利用角度看,核聚变反应具有很多优点,但是要实现可利用的受控核聚变,还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难题,目前,核能利用指的是核裂变能的利用。 3.核电厂与常规火电厂的热能来源有何不同? 核电厂中核裂变能也是以热能的形式利用的,因此,和常规火电厂类似,核电厂也要通过蒸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与展望_黄英超

能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地球资源,是生产力的核心,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前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先决条件。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1],能源缺口将不断加大。过去10年里,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截至2004年5月,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亿千瓦[2],是 1990年发电量的3倍多,但在2002年还是再度出 现大范围缺电现象,而且越来越严重,缺电的省市区由2002年的12个增加到2003年底的21个, 2004年达到24个,三季度高峰时段全国估计缺电3000万千瓦,造成严重缺电局面。同时,全国还 有约2万个村[3],约800多万农户、3000多万人口没有电力供应,远离现代文明。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有利于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予了极大关注。生物质资源利用中的生物质发电技术成为研究和利用的热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就是利用生物质本身的能量[4],将其转化为可驱动发电机的能量形式,如燃气、燃油、酒精等,再按照通用的发电技术发电,然后直接提供给用户或并入电网提供电能。截至2005年底,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5亿千瓦[5],其中生物质能 发电装机容量200多万千瓦[6],仅占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0.004%。本文针对生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工程发电等几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论述。 1生物质燃烧发电 生物质燃烧发电是将生物质与过量的空气在锅 炉中燃烧[7],产生的热烟气和锅炉的热交换部件换热,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在燃气轮机中膨胀做功发出电能。在生物质燃烧发电过程中,一般要将原料进行处理再进行燃烧以提高燃烧效率。例如,燃烧秸秆发电时,秸秆入炉有多种方式:可以将秸秆打包后输送入炉;也可以将秸秆粉碎造粒(压块)后入炉或与其他的燃料混合后一起入炉。生物质燃烧发电的技术已基本成熟,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这种技术大规模下效率较高,单位投资也较合理,但它要求生物质集中,数量巨大。 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获取手段应用于实际的历史不长,从20世纪90年代起,丹麦、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开始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8]。经过多年努力,已研制出用于木屑、秸秆、谷壳等发电的锅炉。丹麦各电力组织为此进行了规划,筛选了一批研究项目,并重点对燃烧秸秆和木屑的锅炉与大型燃煤锅炉并联运行发电供热进行了研究。在BWE公司的技术支撑下,1988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如今已有130家秸秆发电厂遍及丹麦,秸秆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与展望 黄英超,李文哲*,张波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哈尔滨150030) 摘要:文章综述了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工程发电等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和存 在的问题。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加速发展,实现了大量废弃生物质能的利用。在我国电力短缺的条件下,生物质能发电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质能;生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工程发电中图分类号:TM611;Q7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4-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6009);黑龙江省科技攻关 (GC03A304)作者简介:黄英超(1978-),男,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通讯作者E-mail:linwenzhe9@163.com 第38卷第2期东北农业大学学报38(2):270 ̄274 2007年4月Journalof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 April2007 文章编号 1005-9369 (2007)02-0270-05

新能源行业生物质能专业知识

新能源行业生物质能专业知识 生物质能的概述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它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有机物中除矿物燃料以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的能源物质均属于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编辑本段]生物质能的分类 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林业资源:林业生物质资源是指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能源,包括薪炭林、在森林抚育和间伐作业中的零散木材、残留的树枝、树叶和木屑等;木材采运和加工过程中的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和截头等;林业副产品的废弃物,如果壳和果核等。 农业资源:农业生物质能资源是指农业作物(包括能源作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高粱秸、麦秸、稻草、豆秸和棉秆等);农业加工业的废弃物,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稻壳等。能源植物泛指各种用以提供能源的植物,通常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几类。 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生活污水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商业和服务业的各种排水组成,如冷却水、洗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粪便污水等。工业有机废水主要是酒精、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及屠宰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机物。 城市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业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其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受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建设、自然条件、传统习惯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 畜禽粪便:畜禽粪便是畜禽排泄物的总称,它是其他形态生物质(主要是粮食、农作物秸秆和牧草等)的转化形式,包括畜禽排出的粪便、尿及其与垫草的混合物。 沼气:沼气就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通常可以供农家用来烧饭、照明。

能源法律法规(二)预测试题2

机密★启用前 2014年5月能源管理师职业能力水平二级证书考试 能源法律法规(二)预测试卷二 (课程代码12034)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个历史发展阶段。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2.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的()成为我国当时法律地位最高的与能源有关的法律。 A. 《矿业资源法》 B. 《循环经济法》 C. 《节约能源法》 D. 《可再生能源法》 3.()的签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A. 《气候框架公约》 B. 《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C. 《可再生能源法》 D. 《循环经济促进法》 4.《可再生能源法》增加对各类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做出统筹规划的规定,并建立了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提出建立() A. 能源管理基金 B. 可持续发展基金 C. 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D. 基金 5.1998年4月1日期实行的()标志着中国节约能源工作开始步入法制轨道。 A. 《可再生能源法》 B. 《循环经济促进法》 C. 《环境保护法》 D. 《节约能源法》 6.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从()起执行。 A. 1998年1月1日 B. 2007年10月28日 C. 2008年1月1日 D. 2008年4月1日 7.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共()。 A. 六章八十条 B. 八章八十六条 C. 七章八十七条 D. 六章八十七条 8.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在第三章增设了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和()的内容,并规定了一些相关的重要节能制度和管理制度,明确了政府机构在节能方面的义务。 A. 电力节能 B. 工业节能 C. 化工节能 D. 公共机构节能 9.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在工业节能中增加了一些重要规定,其中专门增加了()的内容。

生物质能发电综述

生物质能发电综述 引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国民经济发展的必备资源和重要战略物资。能源紧缺以及由于能源消费而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化,促使世界各国寻找清洁、高效的新型替代能源。生物质能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本文系统介绍了生物质能的基本概念,生物质发电技术以及生物质能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并对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我国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1、生物质能发电的内涵和特点 生物质具可再生性、低污染性、低密度性,而且生物质能分布广泛,蕴藏量巨大,地球上光合作用每年生产约2.2×1011t干生物质,相当于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10倍左右。 生物质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第四位的能源。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洁净而又可再生的能源,是唯一可替代化石能源转化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以及其他化工原料或者产品的碳资源。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生物质能发电主要利用农业、林业和工业废弃物、甚至城市垃圾为原料,采取直接燃烧或气化等方式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近年来,国内外能源、电力供求日趋紧张,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能越来越凸显出其必要性。 2、生物质能发电的主要技术 2.1生物质直燃发电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是指把生物质原料送入适合生物质燃烧的特定锅炉中直接燃烧,产生蒸汽,带动蒸汽轮机及发电机发电。已开发应用的生物质锅炉种类较多。如木材锅炉、甘蔗渣锅炉、稻壳锅炉、秸秆锅炉等。其适用于生物质资源比较集中的区域,如谷米加工厂、木料加工厂等附近。因为只要工厂正常生

节能减排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共300道)

节能减排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共300道) 一、单项选择题(共140题) 1.以下不属于常规能源的是( C )。 A.石油 B.天然气 C.风能 D.水能 2.( B )气体是导致地球温室效应最主要的原因。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臭氧 D.氮氧化物 3.《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 A )。 A.基本国策 B.基本制度 C.法律制度 D.政治任务 4.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 A )。 A.节约与开发并举,将节约放在首位 B.开发为主,节约为辅 C.优化开发与重点开发并举,将优化开发放在首位 D.节约与开发并举,将开发放在首位 5.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A )的消费方式。 A.节约型 B.开放型 C.集约型 D.密集型 6.增加( A )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是节约常规能源的重要途径。 A.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B.新能源和一次能源 C.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D.常规能源和生物质能源 7.能效标识,是指附在用能产品或者其包装物上,表示产品( B )等性能指标的一种信息标识。 A.能源消耗等级 B.能源效率等级 C.功率能耗等级 D.转换效率等级 8.年度测试率应达到要求:注水泵和压缩机_____,输油泵___,抽油机、电潜泵、机泵、风机、锅炉和加热炉___以上。( B ) A、15%,15%,10% B、20%,15%,10% C、20%,15%,15% 9.热泵能将低温物体的能量向高温物体转移,而( B )。 A. 外界无需作功 B. 外界需要作功 C. 根据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的温差大小确定是否需要消耗功 D. 外界获得电能10.“低碳”是指( B )。 A.减少碳水化合物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减少一氧化碳排放 D.减少碳金属 11.我国使用的能源以( B)为主。

能源管理师考试题库[原创]

能源管理师考试题库[原创] 能源管理师考试题库三 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A.太阳能 B.煤炭 C.石油 D. 天然气1-1 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D 。 A.太阳能 B.风能 C.水力能 D. 天然气 2(能源系统的总效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A A. 开采效率、中间环节效率、终端利用效率 B. 开采效率、发电效率、照明效率 C. 开采效率、燃烧效率、终端利用效率 D. 开采效率、贮运效率、发电效率 3(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按消费量划分依次为 B A. 石油、生物质能、煤炭、天然气、太阳能 B. 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 C. 太阳能、石油、煤炭、核能、水电 D. 石油、煤炭、风能、核能、生物质能 4(热泵能将低温物体的能量向高温物体转移,而 B 。 A. 外界无需作功 B. 外界需要作功 C. 根据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的温差大小确定是否需要消耗功 D. 外界获得电能 5(变频节能技术中,变频是指: B 。 A. 改变电器的启动的频率 B. 改变电器电源的频率 C. 改变电器电压的大小 D. 改变电器电流的大小 6(下面各种设备中,能量转换和利用结合在一起的设备是: B A. 锅炉 B. 炉窑 C. 列管式换热器 D. 热管

7、若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30%,则1kW.h的电量其等价热值为 B A. 3600KJ B. 12000KJ C. 1080KJ D. 7200KJ 7-1、若热量转化为电的效率为25%,则1kW.h的电力其等价热值为 B 。 A. 3600KJ B. 14400KJ C.900KJ D. 7200KJ 8(能源不仅有数量的多少之分,更有品位高低之分,现有3种能源,分别是电能、500?热能、300?热能,它们品位高低的排序为: A (">"表示高于) A. 电能>500?热能>300?热能 B. 500?热能>300?热能>电能 C. 300?热能>500?热能>电能 D. 500?热能>电能>300?热能 9. 在建筑节能中建筑环境是指: C A. 建筑物的外部环境 B. 建筑物的内部环境 C. 包括建筑物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D. 建筑物当地的气候条件 10. 能源效率标识中等级的数字越大,标明该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数值 B A(越大 B(越小 C(没有关系 D(按具体的用能设备而定 10-1 能源效率标识中等级的数字越小,标明该用能产品能源效率 A 。 A(越大 B(越小 C(没有关系 D(按具体的用能设备而定 11对于同一用能设备,若企业采用外购的二次能源电能,则该设备的能源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比较 B A(能源利用率大于能量利用率 B(能源利用率小于能量利用率 C(能源利用率等于能量利用率 D(不确定 12(对于建筑节能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建筑物的体形系数越大,A A(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越大 B(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越小 C(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不变 D(不确定 二、简答题(20分)

新能源专业生物质能利用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秸秆的沼气产率远高于畜禽粪便,一般畜禽粪便的沼气产率约为45-80?,而秸秆沼气的产率可达()。 A.100-200 ? B.200-300 ? C.300-400 ? D.400-500 ?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2.以非粮的淀粉和糖类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称为()燃料乙醇技术。 A.1代 B.1.5代 C.2代 D.2.5代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3.到2013年底,全国城市垃圾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千瓦,其中,垃圾循环流化床发电约占50%左右。 A.150万 B.260万 C.340万 D.450万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以玉米、小麦等淀粉类原料的生物质乙醇是通过下列哪种技术制备()。

A.燃烧 B.生化法 C.热化学法 D.物理化学法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5.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和《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目标,到2015年,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相应替代化石能源500万吨标准煤。 A.500万吨 B.800万吨 C.1000万吨 D.1300万吨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一般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包括( )。 A.直接混合法 B.微乳液法 C.生物酶转化法 D.高温热解法 E.酯交换法 用户答案:[ABDE] 得分:10.00 2.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现代生物质能资源()。

A.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 B.林业“三剩物”及木材加工剩余物 C.城市及工业废弃物 D.油料作物 E.畜禽粪便 用户答案:[ABE] 得分:3.00 3.关于生物质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质能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 B.总量丰富、易于储运、能量密度较高的清洁能源 C.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D.可再性生物质是唯一可以储存与运输的可再生能源 E.从改变能源结构的角度,受资源条件的限制,中国生物质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能源结构 用户答案:[ABC] 得分: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我国对生物质能产业的财税支持政策主要以税收减免为主,其中对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免征消费税,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8.00 2.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地带动了企业投资生物质混燃发电项目的积极性,是推动生物质混燃发电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手段。

能源管理师节能培训试题B(带答案)知识分享

节能培训 试题(B卷) (2009年) 通用知识卷 一、选择题(30分,每题2.5分) 1.下面各种设备中,能量转换和利用结合在一起的设备是: B 。 A. 锅炉 B. 炉窑 C. 列管式换热器 D. 热管 2、若热量转化为电的效率为25%,则1kW.h的电力其等价热值为 B 。 A. 3600KJ B. 14400KJ C.900KJ D. 7200KJ 3.能量不仅有数量的多少之分,更有品位高低之分,现有3种能量,分别是电能、500℃热能、300℃热能,它们品位高低的排序为: A 。 (“>”表示高于) A. 电能>500℃热能>300℃热能 B. 500℃热能>300℃热能>电能 C. 300℃热能>500℃热能>电能 D. 500℃热能>电能>300℃热能 4.在建筑节能中建筑环境是指: C 。 A. 建筑物的外部环境 B. 建筑物的内部环境 C. 包括建筑物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D. 建筑物当地的气候条件

5 能源效率标识中等级的数字越小,标明该用能产品能源效率 A 。A.越大 B.越小 C.没有关系 D.按具体的用能设备而定 6.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D 。 A.太阳能 B.风能 C.水力能 D. 天然气 7.能源系统的总效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D 。 A. 开采效率、发电效率、照明效率 B. 开采效率、燃烧效率、终端利用效率 C. 开采效率、贮运效率、发电效率 D. 开采效率、中间环节效率、终端利用效率 8.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按消费量划分依次为 A 。 A. 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 B.石油、生物质能、煤炭、天然气、太阳能 C. 太阳能、石油、煤炭、核能、水电 D. 石油、煤炭、风能、核能、生物质能 9.热泵能将低温物体的能量向高温物体转移,而 B 。 A. 外界无需消耗功 B. 外界需要消耗功 C. 根据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的温差大小确定是否需要消耗功 D. 外界获得电能 10.变频节能技术中,变频是指: A 。 A. 改变电器电源的频率改变 B.电器的启动的频率 C. 改变电器电压的大小 D. 改变电器电流的大小

生物质固化技术

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 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目前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生物质能是唯一的一种既可再生,又可储存与运输的能源。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总量达9亿多吨,但存在能量密度低、生产具有季节性、资源分散、运输难、储运损耗大等缺点,成为制约我国生物质规模化利用的主要瓶颈。生物质固化技术是指具有一定粒度的农林废弃物干燥后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可连续挤压制成棒状、粒状、块状等各种成型燃料的加工工艺,该技术大大提高了单位体积燃料的品质,便于储存和运输。 生物质压缩成型原理植物细胞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量的木质素。其中具有一定含水率的纤维素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一定的形状,而木质素具有胶黏作用。当温度达到70~100℃时,木质素开始软化,并有一定的黏度,当达到200~300℃时,呈熔融状,黏度变高,此时若施加一定的外力,可使它与因受热分子团变形的纤维素紧密粘结,并与相邻颗粒互相胶接,使体积变小,密度增大,取消外力后,由于非弹性或粘弹性的纤维分子间的相互缠绕和绞合,其仍能保持给定形状,冷却后强度进一步增加,成为成型燃料。

生物质压缩成型工艺一般流程为:生物质收集、粉碎、脱水、预压、压缩、加热、保型、切割、包装、储存运输。(1)生物质收集是十分重要的工序。在工厂加工的条件下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加工厂的服务半径;二是农户供给加工厂原料的形式是整体式还是初加工包装式;三是原料的枯萎度,也就是原料在田间经风吹、日晒,自然状态的脱水程度。(2)粉碎一般高压设备的颗粒可以适当大些,10mm 左右为好;中、低压应小些,但螺旋式设备不能小于2mm,否则要影响密度和生产率。(3)脱水成型中水分含量很重要,国内外使用的都是经验数据,不是理论计算数据。水分含量超过经验上线值时,加工过程中,温度升高,体积突然膨胀,易产生爆炸,造成事故;若水分含量过低,会使成型成为问题。因此生物质原料粉碎后,要一个脱水程序。(4)预压预压是为了提高生产率,即在推进器“进刀”前把松散的物质预压一下,然后退到成型模前,被主推进器推到“模子”中压缩成型。预压多采用螺旋推进器、液压推进器。(5)压缩目前我国最常用的是螺旋挤压式成型。螺旋挤压式成型机利用螺杆挤压生物质,靠外部加热,维持成型温度为150~300℃使木质素、纤维素等软化,挤压成生物质压块。(6)保型该程序是在生物成型后的一般套筒内进行的,其内径略大于压缩成型的最小部位直径,以便使已成型的生物质消除部分应力,随着温度的降低,使形状固定下来。

生物质发电技术论文

生物质发电技术论文 摘要: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将其用于发电,不仅可以解决日趋增大我国的供电需求、能源缺乏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可以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前言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能源需求量也日趋增大,而不可再生能源有限,能源衰竭和环境污染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生存危机[1]。探寻安全环保无污染的、可再生的替代性新型能源是当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在这些新型的清洁能源中,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由于受到时间、季节及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其不稳定性很大程度阻碍了其发展[2]。 生物质可再生能源总量巨大;环境友好,与煤炭石油相比,生物质资源的硫、氮含量低,对环境污染小,二氧化碳即排放量近似为0;其开发利用能与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好的兼容性。生物质能源由于具有可再生、绿色环保及良好的兼容性(煤粉炉共燃生物质技术)等特点,有望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火力发电),因此生物质发电技术的研究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耗电量大,然而我国生物质发电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发生物质能发电的技术对我国供电、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1生物质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 生物质发电技术是采用燃烧、气化及发酵等方式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作为新型的可替代型新能源,生物质发电技术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及研究。生物质发电是分布式发电系统,能很好的解决供电的质量及安全,也可以解决传统单一供电的各种弊端。 国外发达国家生物质发电技术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生物质能在这些国家的总能耗迅速增加。欧洲是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发源地,而且发展迅速,新技术不断出现,并向其他国家提供了技术及生产设备上的支持。美国后来居上,目前在生物质发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生物质发电站有1000多家,装机容量(2010年,13000MW)及年发量世界之最。 我国对生物质发电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87年,我国才开始尝试利用生物质(甜菜渣或蔗渣)发电。目前全国已建成投产的和在建的生物质发电厂还不到50家,大规模的生物质发电厂就更少了,装机容量约为550MW(2010年)。目前,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的短缺和其使用时产生的污染问题的加剧,生物质能以其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等特点,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篇论文从生物质能的概念入手,综合国内外对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分析其优势、利用技术及开发研究前景。 21世纪被誉为是“生物能源时代”,是生物的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世纪。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面对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曙光。 (一)新能源之生物质能研究背景 当代社会使用最广泛的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量增长迅速,已占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60%左右。但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是有限的,许多专家预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将在40年、最多50—60年内被耗尽,而煤炭资源虽然远比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直接应用煤炭严重污染环境。因此,为避免能源危机的出现,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常规能源系统正逐步持久的、多样化的、可以再生的新能源系统过渡。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能源资源总量约4万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三位。在能源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1)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足,且分布不均;(2)人均能源消费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5)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6)从能源安全

角度考虑,我国能源面临挑战;(7)能源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能源供应不足;(8)能源工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9)节能提效工作亟待加强等。 为此已出台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方钭政策、规章制度: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环境发展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和推广大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连续在四个国家五年计划中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先后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生物质能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了相关扶持政策。科技部将生物柴油技术列入“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和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在众多新能源中,生物质能拥有其独特的“至美”之处——既环保、安全。可再生,在于它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唯一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能源。如甜高粱,不仅可以通过能量转换替代化石液体燃料,保障能源安全,同时还能保障粮食安全,而且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加工过程中无污染,原料得以物尽其用。 虽然现阶段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处于起步阶段,生物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但是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二)生物质能概论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

关于生物质发电产业基本情况的报告

关于国内外生物质发电产业基本情况的报告 生物质能源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位居第四位,它也是唯一可循环、可再生的炭源。生物质能发电是现代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成熟技术,是通过将生物质能直接燃烧或转化为可燃气体后燃烧,产生热量进行发电的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生物质能发电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产业,成为一些国家重要的发电和供热方式。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大力发展以农林剩余物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产业前景广阔,发展这个产业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生物质能发电概述 生物质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包括植物、动物排泄物,垃圾及有机废水等,是生物质能的载体,是唯一一种可储存和可运输的可再生能源。从化学的角度上看,生物质的组成是C -H化合物,它与常规的矿物能源如石油、煤等是同类,(煤和石油都是生物质经过长期转换而来的),所以它的特性和利用方式与矿物燃料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发展起来的常规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也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优势之一。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相当丰富,仅各类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等)的资源量每年即有3.08亿吨标煤,薪柴资源量为1.3亿吨标煤,加上粪便、城市垃圾等,资源总量估计可达6.5亿吨标煤以上。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人类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而改变能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用现代技术开发利用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对于建立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从环境效益上看,利用生物质可以实现CO2归零的排放,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消耗带来的温室效应问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主要关心的是生物质能对减少CO2排放上的作用,加上发展速生能源作物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不会遗留有害物质或改变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对今后人类的长远发展和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所以国际上很多国家大都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未来源技术来发展,有的国家,像瑞典等欧洲国家把生物质能作为替代核能的首要选择,对生物质能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生物质能属于低碳能源,对于逐步改变我国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的共同特点是:煤炭在能源结构中长期占绝对主导地位,一般占70%以上;石油、天然气、水电等优质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一直在25%左右,而且随着能源供应量的增长优质能源比重近年来还有所下降。从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由于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且受运输和环境保护的制约,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生物质发电技术

生物质发电技术 1.概述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超过7.2亿t,其中6.04亿t可作能源使用。秸秆资源是新能源中最具开发利用规模的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如果将这些秸秆资源用于发电,相当于0.9亿kw火电机组年平均运行5000h,年发电量为4500亿kWh。秸秆为低碳燃料,且硫含量、灰含量均比目前大量使用的煤炭低,是一种较为“清洁”的燃料,在有效的排污保护措施下发展秸秆发电,会大大地改善环境质量,对环境保护非常有利。在农村推广实施秸秆发电技术,在节省不可再生资源、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1.1 我国利用秸秆发电的市场分析 目前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它们都将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根据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至2010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要超过:300万kw。因此,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支持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技术商业化的进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有经济、社会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的秸秆发电技术的利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根据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秸秆发电厂所发电量由电网全额收购;上网电价经当地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现行电价政策提出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批后,一般在0.50~0.60元左右;进口设备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全免,同时,各地方省市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其它的补贴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秸秆发电在农村的推广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可以预见,在我国农村推广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市场广阔,前景光明。2.生物质秸秆发电秸秆燃烧方式: 2.1秸秆直接燃烧发电 直接燃烧发电的过程是:生物质与过量空气在锅炉中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和锅炉的热交换部件换热,产生出的高温高压蒸汽在蒸汽轮机中膨胀做功发出电能。 秸秆直接燃烧发电技术已基本成熟,进入推广阶段,这种技术在规模化情况下,效率较高,单位投资也较合理;但受原料供应及工艺限制,发电规模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30MW。 2.2 秸秆混燃发电 混合燃烧发电包括:直接混合燃烧发电、间接混合燃烧发电和并联混合燃烧发电,其中直接混合燃烧发电是主要的应用方式。直接混合燃烧发电是将秸秆燃料与化石燃烧在同一锅炉内混合燃烧产生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 2.3 气化发电 气化发电是在气化炉中将秸秆原料气化,生成可燃气体,经过净化,供给内燃机或小型燃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一般规模较小,多数不大于6MW。 3. 生物质能秸秆发电的工艺流程 3.1 秸秆的处理、输送和燃烧 发电厂内建设独立的秸秆仓库,秸秆要测试含水量。任何一包秸秆的含水量超过25%,则为不合格。在欧洲的发电厂中,这项测试由安装在自动起重机上的红外传感器来实现。在国内,可以手动将探测器插入每一个秸秆捆中测试水分,该探测器能存储99组测量值,测量完所有秸秆捆之后,测量结果可以存入连接至地磅的计算机。然后使用叉车卸货,并将运输货车的空车重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可根据前后的重量以及含水量计算出秸秆的净重。 货车卸货时,叉车将秸秆包放入预先确定的位置;在仓库的另一端,叉车将秸秆包放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