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职业精神与人文修养

医学人文素养辩论稿

医学人文素养比专业知识更重要 ——一辩立论 主席好,各位评委、来宾、对方辩友,大家好: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我方认为:医学人文素养比专业知识更重要! 首先,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辩题中的关键字。医学专业知识是指医学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而“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医学人文素养则是在医学领域中的以人为本,它包含对人对人性的关注,对善与恶的甄别,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而今天在场的是医生和医学生,为了让我们的辩论更有现实指导意义,我们也针对这一类人拥有人文素养还是专业知识更重要展开。下面我将具体解释。 其一,对个体而言,医学人文素养是对人和人性的关注。首先人文素养是医学的根基,医学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产物,是由于人们探索生命与人性,相互帮扶而产生的,救死扶伤减轻病痛正体现了“敬畏生命、尊重人权”。其次,人文又是对医学的最高要求,是医学发展的目标与动力,调查显示,超过80%的医疗纠纷可以通过良好的医患沟通得到避免,而非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引起,现如今医学人文素养已成为构建新型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技术型关系中萨斯-荷伦德模型就强调了共同参与,而非技术关系中,更认为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其主要内容就是“平等信任、高度和谐”,强调了人文关怀。 其二,对社会而言,医学人文素养是对善与恶的甄别。一切知识与科技都是双刃剑,医学中,既有悬壶济世,杏林春暖,也不乏“沉默的羔羊”中的变态医生,既有白求恩,Teresa 修女,也有731部队,生化毒素战剂、感染性病毒战剂以及基因武器。才疏学浅的好人或许只是无法登顶医学的巅峰,无德却有才的人可是足以危害一个时代啊! 其三,对时代而言,医学人文素养是医学领域中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没有人文素养就没有我们仁济精英的援XXX队伍,就没有“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时羽毛般的请命书,正是人文素养让医学精神得以升华。 反观专业知识,人类所面临的所有疾病只有约四分之一可以找出病因,其中又有约十分之一可对因治疗。所以我们才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更何况专业知识不等于专业技术,更不等于专业素养,在治愈上的作用更加局限。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医学这门艺术中,人文素养之重要在于它对人对人性的关注、对善与恶的甄别、对民族精神的发扬,而在实际临床中发挥的作用更远远超过专业知识,我方坚持认为:医学人文素养比专业知识更重要! 谢谢大家! 提示点: 1、自由辩论当中回答完对方的问题之后不要立即坐下,要抛出来问题。 2、德才兼备是双方的交集,我们都明白这是终极目标,但今天讨论的是两者哪个更重 要而非有专业知识是否重要。(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从而得出人文素养和专业知 识哪个重要。) 3、就平台而言,已经划定范围是医生和医学生,这些人经过层层培训考核必然具备基 本知识,而且医德出众的人,也会为了更好服务患者提升综合专业能力。 4、新型医学目的:一是预防疾病、预防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二是解除疾病带来的

名人名言之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

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已发展成为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双效叠加,医患关系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考验着公共治理者,同时考验着医务工作者。教育部一直致力于开展“中国医学生人文素质行动”,其宗旨就是弘扬和彰显医学的人文精神,培养和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向大众宣传医学,让大众理解医学。在新一轮的医疗改革中,作为一名守护人类健康、承担救死扶伤职责的准医生,更应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放在重要位置。 一、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科学 目前,医学院校的“时效性教学”使医学生脱离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轨道,片面强调所谓的“专业型人才”,使得全面发展变成了智育的片面发展,导致医学院校中相当部分学生常常感到迷茫,没有追求的目标,缺乏前进的动力。2004 年中国教育部公布的中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比例,中国为7.54%,而美国为20%,德国为26%。2012 年《柳叶刀》发布的中国临床医学教育课程,医学人文占1%,历史人文占 4%,加起来只有5%,由此看出,当前医学教育体系中人文教育十分薄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评鉴委员会(acgme)提出,医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医学知识、病人照护、人际交流和沟通技巧、职业精神、基于实践的学习与提高、以执业系统为基础的实践共6项,其中3项均与医学人文有关。 (二)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失衡 医学教育任务繁重,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使得医学生在学校期间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向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上,鲜有时间、有兴趣涉及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医学院校大多单科办学,文体活动普遍不如综合性院校、理工科院校活跃,医学院校的人文氛围相对不浓,医学生的视野较为狭窄,文、史、哲等相关知识相对缺乏,对古今中外治学行医的至理名言、高尚的医德也知之甚少。 (三)道德观念淡化,价值观功利化 医学专业课程繁重,学业周期长,学习压力大,长时间处在这种环境中,如果缺少人文科学的引导和缓冲,学生容易产生失落、迷茫情绪。有的学生奉行享乐主义;个别学生沉迷网络难以自拔。

科学人文素养

科学人文素养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听课感受 听完《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我有一种感觉:就是需要提高我们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已经迫在眉睫,毕竟教师是执教者。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就我自己而言,以前在教学科学课时,总是以为,只要能把课本上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没有引起重视。听了讲座,我有以下一些感受: 一、首先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样才不至于科学课的教学只强调科学规律的客观物质和技术应用,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要注重发挥科学学科在培养与形成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独特学科优势,在科学课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时,不忽略科学课教学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教育的属性,不偏斜到科学主义的“功利性”“工具性”一方,从而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科学课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真正理解科学课的价值及其人文意蕴。 三、科学对社会的贡献,并不单纯体现在科学成果的应用上,它也有关爱生命、激发创造力和塑造健康人格的价值功能。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懂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的方法,还要把潜藏在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转化(内化)为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需要作这种转化的就是我们教师自己,而且,教师的这种内化,比学

生的转化还要困难得多,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提高。 四、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科技发展只是片面地满足暂时的局部需要而损害了人类长远的整体利益;为财富增长而破坏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那么这种发展是无益于人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应该让学生懂得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不单纯是科学领域的问题,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是受人们价值观念支配的。在不同的价值观念支配下,科学技术的运用往往会对精神文明产生不同的影响。大量事实表明,当人们在狭隘和错误的价值观念支配下,滥用和误用科学技术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极为不良的后果。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自然资源,虽然掌握了更多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以正确的观念看待自然,如何以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看待科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功能,也是科学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我们应该永远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这里的学生对此就有特别深刻的感受:我们县现在正在大量开采矿石,导致我们村的植被大量被毁,水土流失严重,到处尘土飞扬。虽然,我们村的经济有所增长,但为此破坏的自然环境,那是无法用钱能弥补的。而且,现在这种掠夺性的开采,不但浪费极大,就是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受到威胁——到处是高悬的排土场、尾矿坝。它们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高悬在人们头上。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医生职业精神的内涵和内在关系

医生职业精神的内涵和内在关系 李本富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伦理教研室研究员 医生担负着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重任,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危,属于人们关注的特殊职业。任何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精神,医生职业更是如此。那么,医生的职业精神是什么? 一、医生职业精神的内涵 (一)医学科学精神 医学是以医学科学技术来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为此 ,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医学科技知识 ,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具备丰富的医学科技知识很重要 ,但同时必须具备医学科学精神。科学精神 ,是指在科学活动中 ,人们的思维理念、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 ,科学精神指导着科学技术的方向。为此 ,医务工作者在强调掌握医学科技知识的同时 ,更应强调大力弘扬医学科学精神。二者相结合 ,共同作用 ,才能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医学科学精神是医生求真务实、推崇理性、勇于创新以及追求医疗技术卓越的精神;医学科学精神包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精神;严谨求真的实事求是的精神;继承和实践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大力弘扬医学科学精神,为医疗事业提供精神动力;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医务工作者提高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生向善、求美、利他以及关注服务对象情感体验的精神。中国传统的“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的“爱人与爱技术是平行的”等,都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在医生职业生活和职业活动中相统一的体现。 (三)医生职业精神的内涵 从医生的职业精神的内涵特性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忠诚的职业信念。医生一旦选择了医生职业,就选择了奉献,就意味着要有为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献身的精神。其二,真诚的职业态度。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大约有80%的医患矛盾的原因是因医生态度和责任心引起的,这足以说明医生将诚信精神体现在职业风貌上的至关重要。其三,守信的职业作风。医生的守信是对于患者的责任和承诺,是建立在严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医疗规程上,医生最好的信用是治病救人,诊治疑难杂症,提高医疗水平,造福人类健康。 二、医生的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 (一)医学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临床的客观事实和医学规律 医生的医学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临床的客观事实和医学规律,依据循证医学的方法,遵循操作规范和程序等指导临床进行有效的防治疾病和防止差错事故。同时,它也是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源泉,从而不断地丰富和提高医生的职业手段和方法,推动三防治技术的进步。而医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关爱和尊重病人,并把病人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医学生职业素养缺失归因探讨及培育策略

医学生职业素养缺失归因探讨及培育策略 医学职业教育的终极归宿在于促进医学生生命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在医疗工作中优质的体现出来。由于医疗工作者职业素养缺失引发了部分医患不和谐的现象,严重的甚至危及个体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该文探讨医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积极的培育策略。 标签:医学职业素养;医学职业教育;多项式生命;培育策略 [Abstract] The ultimate goal of med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 t an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students’ life,so as to reflect the high quality in medical work. Due to the lack of occupational literacy of medical workers,some doctors and patients are not harmonious,which seriously endangers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lif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occupational literacy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to propose positiv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 [Key words] Medical professional literacy;Med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Polynomial life;Cultivation strategy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印发了《关于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意见》,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成为了新时期医学职业教育的重点。《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强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美育的育人功能,启动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工作,推动以省为单位确定推进学校美育综合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始终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持续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连续 三年教育部对同一任务进行了部署,其终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其职业的终极竞争力即职业素养。 随着国家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提出和新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医患间负性事件的增多,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能应用娴熟先进的职业技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还能在高尚的职业道德引领下形成良好的职业作风,并在美好的职业意识驱使下伴随优秀的职业行为,具有医学专业精神[1],即具有卓越的医学职业素养的学生。 1 医学生职业素养缺失归因探讨 1.1 制度建立临时化,缺失规范的管理 医学职业素养培育既然是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应该实现制度的常态化而非临时化。教育部2015年6号文件《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科技信息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2年第35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教育传授给学生的已不仅仅是专业的 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与职业素质的提高。作为即 将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而言,提高人文素养无疑更有着深刻 的意义。1人文素养的含义杨叔子院士曾说:“人文教育熏陶高洁的人性,练就非凡的灵性;科学教育练就严密的灵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才能培养出人的高素质,造就出完整人格的人才”[1]。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包括知识、理性、情感、意志、思维等多个方面沉积而形成的品质,最终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德性、气质、修养以及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是个体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人文素养的具体内涵包括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心理学、人文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素 养;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 创新和创业能力,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潜能;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 能力,能与人和谐相处[2]。人文属属性是医学的本质属性之一,医学的 人文属性与自然科学属性共同存在于医学活动之中。医学从诞生的那 一刻起,就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中国古人强调“天人合一”,“大医 精诚”的道德观,纵观古今凡成大医者,无不具有“妙手回春”的高超技 艺与“济世救人”的博大胸怀。在西方,以希波克拉底为代表的古代医 学家同样认识到了医学的人文属性,并把医生的人文修养作为重要素 质之一。古罗马医学家盖仑更是认为“最好的医生应当是将哲学和多 方面的知识应用于医学的人”。2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文化素质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很多工 科专业、理科专业都已经开设了人文教育的课程,渗透了人文教育的 内容。然而,医学教育在人文教育方面显得有些滞后,不适应高等教育 改革的大趋势。由于医学科学博大精深,这就使得医科学生必须把大 量的精力放在科学技术的学习上,而偏废人文精神的培育,这一点,在 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尤其突出。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绝大多数的 课程都是专业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较少,这导致了我国医学 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欠缺。 根据对西北某综合大学临床专业二年级162名学生人文素养认 识的调查显示,认为人文素养对以后的发展有益,但不知道怎么提高 的同学占到调查总数的60.8%;3.3%的同学认为人文素养毫不重要, 调查对象对医学人文素质和医学人文服务知晓度很低,真正了解医学 人文素质和医学人文服务者仅占到3.3%和1.3%[3]。 结合调查,分析认为,目前医学生人文素养有以下几个特征:(1) 知识结构失调,人文素养匮乏。按照目前医学传统教育模式,大部分医 学院校学生在学习期间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 践上,很少涉及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有些医学生科研论 文写作水平较低,病例书写能力差,对古今中外治学行医的至理名言、 高尚的医德知之甚少。在李宇阳的调查中,学生认为自己知识结构中 最缺的:经济类占44.5%,法律、管理类占43.2%,艺术、美学类占 42.2%[4]。(2)道德观念淡化、功利主义至上。尽管在高等院校,已高等 重视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医学生品德有所提升,但在社会不良风气以 及现代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仍然在相当一部分医学生存在着金钱至上观念、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现象。某高等医学院校对学生的一份调查显示:赞成“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者达20.1%,赞成“有钱能使鬼推磨”者为18.4%,认为“重义轻利”不合潮流者达31.9%,反对“以德为优而不为贫所忧”者达54.5%,还有33%的学生认为应“考虑个人利益,追 求实惠”,仅有21.1%的学生赞成“无私奉献”的精神[5]。以上调查就从 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医学生中存在着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 的现象。(3)社会适应能力差。学习人文科学是医学生间接了解社会、 改造自我的重要途径。由于医学生缺乏必要人文教育,使一些医学生 在走入社会或工作岗位时,缺乏人文知识的储备和心理准备,不能正 确认识和对待面临的各种问题,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与协作、效 率与公平、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关系问题不知所措,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社会角色转换时间长。有关研究显示,医学生中自学能力差者占30%, 文字表达能力差者占80%,信息处理能力差者占60%[6]。3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 3.1人文社科类知识薄弱由于医学教育课程负担过重,造成医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类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校,存在重医学轻人文的倾向,对东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表现出人文功底过弱,甚至写简单文章时文辞不通、滥用错别字等现象。3.2缺乏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即将从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崇高职业的医学生,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感和责任感,但现在一些医学生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功利主义出发,以自我为中心,不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对社会缺乏关爱,对病人缺乏同情心,甚至对健康和生命极端不负责任。3.3心理素质欠佳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医学生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导致他们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不少问题,许多人心理素质下降。医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交往障碍、敌对、冷漠、自卑、偏执等。一旦发生心理问题,医学生面对学习和就业压力表现出较差的抗压性,产生心理障碍或疾患,甚至导致行凶或自杀的严重行为。4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2001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写道:“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医疗的服务性质决定了医务科研人员接触的是具有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心理特征的人群,涉及的是关乎患者健康、幸福和经济利益的实质性问题,因此要求医学人才具有广泛的人文文化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探索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迫在眉睫。 4.1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例。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思维能力方面功不可没。人文社科知识不仅可以扩充医学生的知识范围,改变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而且可以改善他们的品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职业礼仪、美术鉴赏、音乐鉴赏、艺术欣赏、人文修养等,并列(下转第718页) 浅议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李佳莉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云南楚雄675005) 【摘要】通过描述现代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指出当前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不足。本文从人文素养的含义、现状和表现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提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人文素养;现状;途径 Discussion on the T ultivation of H umanistic Q uality of M edical S tudents L I Jia-li (Chuxiong Medical College,Chuxiong Yunnan,675005) 【Abstract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contemporary medical students'humanities quality present situation,pointed out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medical students'humanities quality deficiency.This article from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the meaning,present situation and performance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analysis,put forward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Key words 】Humanistic;Literacy;Approach ○高校讲坛○702

科学人文素养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作业

教育硕士课程实践考核作业 科目名称:人文-科学素养__ 姓名:何文馨_____ 学号: 13813022___ 专业教学部:教育硕士研究生院 专业:学科教学(英语) 考核时间: 2013年12月20日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印制

科学人文素养对科技及教育的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 性因素、以及社会文化的全球性因素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各国之间 的竞争也转到科技上来,科技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本篇论文从分 析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的概念入手,通过具体的分析,总结了二者 的关系,阐述了科学人文素养这一概念。并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发 展需要,描述了现代教育中教师应具备的科学人文素养,及对学生 的教育与其自身发展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教师学生影响 一、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关系 (一)人文的含义 所谓人文,引申为人的文化,人的教养。人文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文化,艺术,美学,教育,哲学等。人文就是泛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或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各种表现。人文内涵蕴含着三种认识境界:一是以“仁爱”为本,二是以“和”为本;三是以“求理”为本。人文内涵总的说来就是,识天文,懂人情,趋向文明化的境地,也是人们在了解社会现象和自然规律之后,形成天、地、人合一哲理性的思想理念。 (二)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简单地说,人文素养就是指具备人文知识,运用人文方法解决问题的内在的综合能力。

医学人文素养心得体会 《医学人文概论》心得体会 精品

医学人文素养心得体会《医学人文概论》心得体会医学以人为根本主要体现在对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上,照顾病人,治愈病人,医学所做的不仅是救治病人,更重要的是抚慰病人被病痛摧残折磨的内心.而医学人文即是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所集中体现的以人为本,重视、尊重、关心、爱护病人的一种仁爱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诸如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道德观念,索贿受贿损害患者的违法行为,对医学院校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医学院校在平时的授课中应当更加注重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把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高尚的医德医风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求我们拥有高超的技术,而且需要我们保持一颗博爱之心,面对人世的疾苦,我们必须能正视它,必须去治愈它,必须帮助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也许我们不能做到起死回生,也许我们不能做到妙手回春,但是我们能保持一颗关心病人,爱护病人的仁心,只有拥有的这样的一颗仁心我们才能展现我们的仁术. 所以,现在我们接受医学人文的洗礼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现在的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在为我们将来怀有一颗仁心打. 基础.记得老师在开课后不久给我们介绍过《大医精诚》这本医学著作,回来之后特地在上查阅了一下,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之书,此书是论述医德的一篇重要的文献,作为一名医学生,必读此书.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连个问题: 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拥有精湛的艺术,认为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拥有高尚的德行,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之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总结起来就是说行医治病救人的人,不仅要技艺精湛,还要能站在病人的角度,替病人着想,诚心救人而不是用贫富来衡量病人.看了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文中关于为医的一些观点十分值得我们医学生学习,比如文中提到,凡是品德医术兼具的医生,在治病时一定无欲无求,心无杂念,首先表现出一种同情的心情,救治时也不会管他贫富贵贱,老幼美丑,对待病人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看到病人

最新继续医学教育职业素养题目

2014职业素养考试 一共100道题,每页100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应该从医生职业成长过程的哪一阶段开始进行医疗差错的认知教育: ? A. 成为医学生就开始 ? B. 成为住院医就开始 ? C. 成为主治医就开始 ? D. 成为主任医才开始 ?2) 医学人文学是人文学科对卫生保健领域关于人的主要哪方面的一系列终极问题的探究: ? A. 本质与特性 ? B. 意义与价值 ? C. A、B都是 ? D. A、B都不是 ?3) 关于中国传统医学伦理的叙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 A. 强调医生“救死扶伤”的义务,挽救生命是第一位的善 ? B. 在尊重病人个人意见的基础上,也充分考虑到病人家属的意见 ? C. 若告知病人实情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不利的话,医生不告知病人实情在伦理学上是不能被接受的 ?4) 发现患者的检查项目不符合医学常规时,医技人员应: ? A. 按照常规调整查项目

? B. 及时与医师沟通 ?5) 实践艺术家体现了: ? A. 对不确定性情况的宽容 ? B. 对特殊情境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C. 对价值冲突情况的反省 ? D. 以上都正确 ?6) 本课作者认为,医生的困惑现象包括: ? A. 医患不信任增加 ? B. 医患不理解增加 ? C. 医患冲突增加 ? D. 以上均是 ?7) 关于新人文主义说法错误的是: ? A. 新人文主义是一种基于现实困惑的挑战、反叛 ? B. 新人文主义是新启蒙运动 ? C. 新人文主义反抗现代主义 ? D. 新人文主义主要强调人道主义 ?8) 关于干预生命的必然后果,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社会秩序、人伦关系的错乱,生物谱系错乱 ? B. 神圣感、敬畏感的消失,宗教与信仰体系的毁灭

浅谈如何提升医院人文素养

浅谈如何提升医院人文素养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既要发挥医院文化对医疗人员的熏陶、教化的功效,也要通过医疗人员的言行举止和精神风貌来展示和反映医院文化。医院只有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养,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 医院文化正在成为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之一,成为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关系着医院长远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可见,构筑优秀的医院文化,对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增强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医院人文素养,保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古时,医学和文学是不分家的,曹雪芹、关汉卿、王安石等都是医术高超的人,鲁迅、郭沫若也是先学医再学文的。我们所倡导的人文素养,是医务人员经过反复认知和长期实践,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贯穿始终,在职业活动及日常事务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固有的素质和修养。它是医务人员崇高精神世界的折射,是良好综合素质的表露。 一、塑造文化形象,提升仁爱之心 良好的医院形象是医院文化的外在表现,医院通过改进和优化服务流程,设立便民措施,方便病人,设置配送中心,加强人员配置,增加服务功能;为急危重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设立老年人、军人优先照顾窗口和惠民结算专口等。 院内科室均使用了明亮清晰的标志,建筑平面图、各种引导标志清晰、醒目。注重细节,在可能存在风险的地方都张贴提醒牌。门诊大厅为病人安置了座椅,配备了轮椅和推车;室内大厅和走廊有盆景花卉;设置专职清洁员14名,院内卫生实行24小时动态保洁。 医院多年来集全院之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通过每年的职代会向广大职工征求意见,将提案编入医院新年度规划中。并为职工解决衣食住行的难题,发放职工食堂就餐卡,切实提高职工福利待遇。 “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原意指两个人的关系。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内容就是“爱人”。有足够的爱心,是做人的起码准则。儒家学说证明了仁爱带来的感动会让人获得心灵上的洗礼,并在自己的同类中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幸福感。尽管“仁爱”的内涵无限丰富,可以通过各种制度化的社会行为来表达,但没有一种职业比医学更适合表达仁爱。因为,在人的一生中,医学一般直接关系着生命的开端和末端;仁爱,乃是医学之魂,是义务工作者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 二、丰富文化底蕴,提升学习之心 建立医院网站,安装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让每一名职工切实了解医院医教研等各项工作发展的动态,增强使命感,提高业务水平,并搭建干群之间、职工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为职工营造温馨融洽的工作氛围,让每一名职工在工作过程中都能感受到亲切感和归属感。 任何一个医院发展的唯一理由就是能救治患者,一个医院有好的环境而没有好的医疗技术是很难长足发展下去。可以说高超的医疗技术是一个医院的命脉,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一、增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 1、医学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基本要求,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 培养是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大的任务。增强和改进医学生人文素质 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合格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 进步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 2、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人类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正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这就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必须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 把他们培养成为尊重人类、尊重生命、有爱心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类 健康的守护者。 3、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遵循医学自身发展规律、 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20世纪以来,特别是 五、六十年代以后,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社会因素、心 理因素、环境因素及行为因素诱发的心脑血管病、精神疾病、肿瘤等 非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人类对健康的定义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就对医药卫生人才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医学教育应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增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也 是医学人文性复归的客观要求。 4、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未来医务人员道德水平的客观 要求

高等医学教育以培养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为己任,在医疗实践中,医 德与医疗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整 个医疗卫生的防治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对所有医疗卫生人员 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古今中外,医德所要求的具体内 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是一致的,这种现实的要求就迫使 医学教育从开始就要增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打好职业道德的基础。 二、增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探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主渠道作用 1、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文、史、哲、音、美、心理学等。此类课程约占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的二分之一,主要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准确 认识和准确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由 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哲学、医 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医患沟通 学等。此类课程主要让医学生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 与医学相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准确认识 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同时尊重人和人的权利,准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由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此类课程主要是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 之中,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以上三类课程相互联系,根据学生所在年级的不同,分阶段渐进,贯 穿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低年级学生以第一类课程为主要内容, 辅之早期接触病人,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感; 二、三年级学生以第二类课程为主,在此阶段学生参加社区医疗实践 与健康调查,使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高年级学生以第三类课程为主,结合临床实习、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 努力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论文

从批判性思维培养角度分析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2013年12月2日,北京街头车行道斑马线的一起交通事故,引发公众关注并迅速传播。事件双方是一名骑摩托车的外籍男子和一位过马路的中年妇女。事后出现几种舆论,“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中国大妈冤枉,她确实被老外撞了”,也有人把关注点集中在“老外用中文对倒地大妈爆粗口”上。网络上各大空间进行转载,对于事态分析众说风云。之后,12月11日,据北京市公安局微博消息,北京撞倒大妈的“老外”,系无证驾驶无牌摩托、载人逆行,被拘7日,非法就业被拘5日,处罚后将被遣送出境。这个事件在网络上被称为“老外撞大妈戏剧化事件“。 在网络上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在媒体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用户群体低龄化,我们的中学生所看到的信息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 一、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如今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让人目不暇接的程度,青少年已经构成新媒体消费的主体,且其获取信息的来源表现出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移的趋势。其中,个人电脑和手机是中小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两类媒介。特别是手机与互联网的联姻,互动加之便携,对充满求新意识同时又追求群体认同的青少年形成强大的吸引力,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携带海量信息的媒介成为我们所“见”所“闻”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对媒介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混淆。 由于媒介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其无法全面、完整、客观、真是地反映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而受众能否对“媒体世界”进行一定程度真实的了解,就在于他

的媒介素养的高低。何谓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Center f or Media Literacy)对媒介素养进行了定义: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不同媒体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进入21世纪,各国中学生花在媒介上的时间急剧上升,甚至有超过他们在教室上课的总时数的趋势。 显然,媒介已经成为中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些未来社会的准公民正在通过媒介获得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学习“美”、“丑”、“善”、“恶“等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故对于中学生进行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其重点不在于追求客观、标准、唯一的标准答案,如何批判性地对自己所了解的信息进行评估和采纳是最关键的。 二、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客观事物折射的信息面前善于利用相关知识和相应的策略对其进行批判地审视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的的思维能力。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媒介素养的养成有一定的帮助。 (一)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是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前提 不管是满足自己和社会需要,还是理性思考的本身要求。归根结底就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即对“真“的追求,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批判的目的之一是”求真“,就这一点而言。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是统一的。学生只有具备了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这个同一达到和谐。由此看来,要让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实现对”真“的追求。学生必须要有自己支配时间和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一、医学职业素养 (一)医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秘,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和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二)医学专业精神的三项基本原则及十项专业责任 三项基本原则 1,病人福祉至上 2,尊重病人自主权 3,促进社会医疗资源的公平性 十项专业责任 1,提升专业能力 2,诚实对待患者 3,保护患者隐私 4,避免私人利益 5,提升医疗品质 6,平等照顾病人 7,节省公平分配资源 8,重视科学精神 9,减少工作冲突 10,重视同行间专业评价 二、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的性质 1、医患关系是契约关系 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契约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尊重人的尊严、价值创造了物质基础,为实现人权平等创造了条件,医患之间是一种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即:医务人员尊重病人的医疗权利,一视同仁地提供医疗服务;病人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并密切配合诊治,共同完成维护健康的任务。但是,由于两者对医学知识的掌握上的差别和患者求医时的弱势心理,在医患之间存在着现实的不平等状况,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医生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己任,国家赋予了医生以某种特权(对疾病诊治权和特殊干涉权等)并以医疗技术为保证,为病人提供服务;病人出于信任或与医生充分协商,接受医生的服务。这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由于医患之间的医学知识占有不同,所处的地位、职责不同所决定的。医生具有医学知识,处于一定主动地位,并具有某种特权,这就要求医生恪守职责、钻研技术,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不辜负病人之信任。但应看到,被服务的患者因其地位和权利意识的提高,也不是完全被动的。

医学生人文素养.doc

医学生人文素养 1英语教学中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模式 1.1整合教材中丰富的人文素养知识 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大都甄选自国外优秀的报刊、杂志及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值得学习,且每一篇都有浓郁的人文色彩,饱含丰富的人文知识,但这些知识不能自动转化成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需要教师对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和背景进行整合与分析,找到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提升的切入点,通过分析课文中所体现的积极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拓宽渠道。以目前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为例,课文内容大多涉及社会焦点问题、成功之道以及教育、文化、工作、情感等内容,这些课文中承载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教师有效利用这些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将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例如,对一些社会焦点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对这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成功之道题材的文章对学生来说更是受益匪浅,他们可以学习这些优秀品质并努力内化成自己应有的能力。总之,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更要充分整合和利用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让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1.2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不能靠说教来实现,而是要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护和关心,有了这种美好的体验和

愉快的感受,学生才能消除各种心理障碍,获得自我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同时教师要变自己的“教”为“导”,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会分工协作,在小组之间学会竞争与反思,并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勇于品评权威,要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另外教师还要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要以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要用自己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带动学生。 1.3切实提高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 在语言教学中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英语教学中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性。因此,英语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己在语言方面的造诣,在指导学生驾驭这门语言时做到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及社会焦点问题,英语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将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合理整合,在予人文于语言学习的教学活动中做到得心应手。另外,英语教师还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接人待物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能把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渗透变成自己的身体力行,学生就会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成为尊重生命、关心病患、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医务工作者。 2结论 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不仅是大学英语深化改革的需要,更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医学院校要充分利用英语教学这一有利平台,将医学生的人文素

最新科学人文综合素养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学习感受 在远程学习《科学人文综合素养》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刚看到这个课程名称的时候,并不明白什么是人文素养,在学习完数字化时代的汉字、中国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数学与民主政治、转基因生物与安全、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文学研究方法论漫谈、教育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美术及鉴赏、现代天体物理、网络时代与媒介素养教育、科学探险为什么、哲学思维的典型方法等课程后,自己的知识面一下子被拓宽了,真的学到了很多。 何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来说,人文精神都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缺少的。高扬了人文精神,社会才会生气勃勃、兴旺发达,人才活得有意义,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教师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是文化的传承、体现和创新。我们说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就是因为教师承担着这严肃的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被赋予了塑造学生的任务。教师的这种社会定位,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做表率,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所以说“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虽然只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但作用却是异常巨大的。比起一般人来,教师特别需要学习人文精神,发扬人文精神。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素养之光对学生心灵的铸造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有了这样的“心心相印”,学生的人格的成长会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与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完善。 一位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往往呈现出人格形象完整,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