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学习开展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的心得体会

(完整word版)学习开展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的心得体会
(完整word版)学习开展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的心得体会

学习开展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的心得体会

现代学徒制定义: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现代学徒制内涵: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就是通过试点旨在解决校企共同育人,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建立现代学徒制制度,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与双重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时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工,形成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学生毕业(学徒结束)时,实行“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着力解决合作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失问题。

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建立校企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与就业选择空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目标的不同,选择育人企业不同岗位学习。通过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建立联合培养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条件保障等,共同制订校企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籍管理办法、各项制度标准、考核评价体系等,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探索新的学时、学制与教学方式方法,实

现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的四个融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室与岗位的合二为一(实岗育人),部分课程的完成和学分的取得必须在企业岗位上通过师傅指导与传授获得,同时,职业院校师资与企业师傅的分工与合作是现代学徒制能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保障(“双师”传授)。现代学徒制更注重企业师傅对学生的传、帮、带,以及师傅对徒弟(学生)最终的考核,没有企业师傅的考核,学生即使毕业了,最终也不能直接上岗,同样,现代学徒制将企业对学生的考核作为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标准。学生毕业时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是学生取得职业院校学历的前提,这里的企业职业资格证书不一定是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但一定是行业内各同类企业所认可的,因而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

相对传统学徒培训,现代学徒制在注重技能传授的同时加强了知识的学习与素质的培养,从形式上的岗位与师傅传授到岗位与教室、师傅与教师联合传授,从传统的就业培训到系统的、规范的职业教育,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终身教育。本文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若干思考,从探索的角度指出了现代学徒制的定义与内涵,但是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是基于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这句话进行界定的,这很可能会使其定义与内涵存在一定局限性,能否科学、准确、全面对我国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进行界定,还需要在今后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不断总结完善

现代学徒制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二、工作目标;经过三年努力,基本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元合;三、基本原则;(一)试点先行;(二)强化内涵;(三)改革创新;(四)注重实效;四、重点任务;(一)改革培养模式;(二)改革教学模式;(三)创新 安吉职教中心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参湖教办〔2012〕23号关于《湖州市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性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特制定安吉职教中心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技能为本、能力为重,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以实习计划及实习大纲为统领,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导向,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教授为支撑,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增强中职教育对我县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力,提升中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基本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元合一的学生实习管理体系,探索创建“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中职学生质量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实习专业对口率,切实提高学生岗位技能。为实习学生投保相对应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等险种,保障实习学生权益和合理报酬。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7]17号)文件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及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1.学院情况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集文、理、工、商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高等专科院校。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8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江西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和“质量提升年”活动先进单位,荣获“首届中国(江西)十大职业教育培训品牌”,“江西省第一批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西省最佳就业认同奖”、“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全省绿化模范单位”、省、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以加快融入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为契机,

密切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和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着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立了冶金技术仿真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PLC技术实训中心等100余个实习实训室;同时立足江西冶金行业,依托新钢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60多个校外大生产实习基地。其中,仅新钢集团公司实训基地就有炼钢厂、炼铁厂等18家,实现了“零距离”培训。 学院十分重视与世界500强及中国200强等实力雄厚的企业精诚合作。目前,学院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北京首钢公司、江苏沙钢、上海米其林轮胎、韩国浦项不锈钢公司、宁波金田铜业、江西铜业、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广深高速、广州本田公司、深圳华美集团等200多家大型优质企业建立了就业伙伴关系。学院还投资2.1亿元建设了一个环境优美、风景迷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高职新校区。学院将致力建设成为专业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实训条件优良、教学管理规范、育人环境良好、冶金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合作单位情况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钢公司)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占地面积28508亩。新钢公司是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下属单位主要有主体单位24家,全资子公司15家,还有新华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昆明滇新锰铁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等15家控股参股企业。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47 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391人。新钢公司资产总值107.61亿元,具有年产生铁900万吨、钢1000万吨、钢材410

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背景现代性及实施条件

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背景、现代性及实施条件 【摘要】:目前,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分析其实施的背景以及"现代性"的具体表现,在理论和实践层次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背景: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师徒关系的变化、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和企业对"软技能"的需求;而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师徒关系的现代化、产业类型的现代化、育人模式的现代化和教学组织形式的现代化;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条件: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与选择合适的试点企业。 从2012年至2016年,教育部连续五年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提上日程,并在研究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的颁布,更是推动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目前,学术界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增强对现代学徒制的相关研究。已有文献大多从教育主体、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学徒身份的双元性等表面特征去描述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1]。但通过仔细研究我们便可发现这些表面的界定难以真正建构起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应有之义,也难以将我国所提倡的特色现代学徒制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元制等有效区别开来。理论建构上的模糊性也间接导致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种种失误,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实施现代学徒制?实施背景是什么?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开展。 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背景 学徒制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正规职业教育出现之前技能传承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培训形式。一般来说,传统学徒制主要包括古代学徒制、行业学徒制和工厂学徒制,而现代学徒制则是指以20世纪60年代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当代世界学徒制。在正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现代学徒制会重新获得人们的青睐呢?发展现代学徒制的背景是什么呢?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关键期,“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等战略的提出,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开始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逐步完善的制造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制造业仍面临着产品质量不高、创新性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如何从“制造大国”跨入“制造强国”成为亟需解决的战略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一点便是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而这些也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挑战。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要想建设制造强国,打造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需要“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以及机器换人时代的到来,许多标准化的工作将逐渐让位于机器,技能水平要求较低的岗位将逐渐被淘汰。但随着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新的岗位将不断被创造,而这些岗位更加需要拥有创新能力、反思能力等软实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三十多年的

(完整word版)学习开展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的心得体会

学习开展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的心得体会 现代学徒制定义: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现代学徒制内涵: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就是通过试点旨在解决校企共同育人,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建立现代学徒制制度,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与双重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时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工,形成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学生毕业(学徒结束)时,实行“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着力解决合作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失问题。 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建立校企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与就业选择空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目标的不同,选择育人企业不同岗位学习。通过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建立联合培养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条件保障等,共同制订校企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籍管理办法、各项制度标准、考核评价体系等,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探索新的学时、学制与教学方式方法,实

现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的四个融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室与岗位的合二为一(实岗育人),部分课程的完成和学分的取得必须在企业岗位上通过师傅指导与传授获得,同时,职业院校师资与企业师傅的分工与合作是现代学徒制能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保障(“双师”传授)。现代学徒制更注重企业师傅对学生的传、帮、带,以及师傅对徒弟(学生)最终的考核,没有企业师傅的考核,学生即使毕业了,最终也不能直接上岗,同样,现代学徒制将企业对学生的考核作为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标准。学生毕业时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是学生取得职业院校学历的前提,这里的企业职业资格证书不一定是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但一定是行业内各同类企业所认可的,因而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 相对传统学徒培训,现代学徒制在注重技能传授的同时加强了知识的学习与素质的培养,从形式上的岗位与师傅传授到岗位与教室、师傅与教师联合传授,从传统的就业培训到系统的、规范的职业教育,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终身教育。本文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若干思考,从探索的角度指出了现代学徒制的定义与内涵,但是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是基于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这句话进行界定的,这很可能会使其定义与内涵存在一定局限性,能否科学、准确、全面对我国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进行界定,还需要在今后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不断总结完善

现代学徒制 实施方案(试行)

XX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化培训中心校企双制、工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有关要求,结合培训中心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服务发展、就业导向,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为突破口,以建立稳定的企校“双师”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为关键,逐步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培训中心办学水平和铁路桥梁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现代学徒制的定义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中,学徒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机制 学校在合作企业中选择具有教育培训能力的企业,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需求制定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方案,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在招生中,学徒依据企业用人标准由校企双方共同面试择优录取。为了明确学徒制培养中学校、企业、学徒三方各自的职责,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学徒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 (二)完善校企联合育人培养机制 学校和企业依据联合培养框架协议按程序自主设置专业,共同制定学徒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做好学生实训与就业工作等,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的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的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其中,学校完成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组织考试,企业完成的培训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并由企业师傅进行考核。 (三)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是适应学徒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培训的必然要求。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规定,学徒在整个培养期间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学分制教学计划是指导和管理学徒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学徒的所有学习内容均由可量化为学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岗位技

“现代学徒制”再理解

“现代学徒制”再理解 管理系王小丹 10月15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上,作了《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的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指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子,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推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共建职业教育集团,试行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 据悉,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并声称取得了一些初步成绩。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学徒制”?它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何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它倡导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联合传授,是对传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培养”模式)的一种递进,该模式有助于解决企业招工难等难题,终极目标是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服务企业发展。近年来,现代学徒制颇受到欧洲等地一些老牌制造业国家重视,其中英国已制定了复兴学徒制计划,德国、瑞士等国家也在强化完善现代学徒制体系。 归纳起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和针对性;推进“双证融通”(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国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合作企业招工难问题等。 诚然,“现代学徒制”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也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但“现代学徒制”能在中国走得通吗?目前社会上的观望情绪比较浓,没有形成相关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相关政策配套也不完善,所以一定程度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现状,大规模实施可能会造成普遍困局。我认为,先要充分了解支撑现代学徒制的几种要素,主要有: 1. 学生、学校、企业的自觉约定——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组合,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表现为:一是招工即招生,首先解决学生的员工身份问题。二是校企共同负责培养,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此外,需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突破体制与机制的瓶颈,使校企合作纵深发展。 2. 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重组——重建学习载体。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课程进校外“基地”及“基地”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应是一种常态的教学安排,但目前高职院校都面临“高等性”和“职业性”有机融合的瓶颈: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尚未完全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设

2018年面向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自主招生综合文化考试笔试大纲-适合所有专业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2018年面向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自主招生 综合文化考试笔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和对象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面向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自主招生考试是以身体健康,符合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报名资格的2018 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届、往届毕业生为对象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综合文化考试的命题参照教育部2009 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和2008 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为依据,并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 年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粤教考函[2018]7 号)的要求,以综合能力测试为主,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本知识、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人际交往基本常识、汉语言写作基本能力。考试内容既考核学生对日常所学课本知识的掌握、理解与应用解答能力,同时也考核学生对日常知识的积累及综合应用能力。考试具体要求如下: (一)语言应用能力(40 分)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述及写作的能力。

1.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充实。 2.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 3.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 4.写简单的求职文书,做到格式规范 5.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6.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7.语言通顺,不写错别字。 8.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9.书写规范、整洁。 (二)数学基础(60 分) 主要考核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的掌握以及正确的运算能力 A.集合 1.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空集。 2.掌握集合的表示法、数集的概念及其相对应的符号。 3.掌握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4.理解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5.了解充要条件。 B.不等式 1.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掌握区间的基本概念。 3.掌握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4.了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C.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

现代学徒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现代学徒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西方有关国家实施的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发展[2]。从广泛意义上看,二战后出现的以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等为典型,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形态都是现代学徒制[3]。这种职业教育制度很好地实现了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校企合作)、受教育者的工作和学习相结合(工学结合),能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学习知识、训练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和养成职业态度,适应了现代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而得以迅速发展。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 作为高等教育一种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本质和特征是“跨界的教育”[2],这是基于对高职教育功能定位的深刻认识和对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深刻理解。 笔者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功能定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高等性”与“职业

性”两个属性上[3],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等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办学功能,师资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管理等办学行为。无论是传统学徒制还是现代学徒制,都是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地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属性,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的外在价值。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应是“应职教育”。近些年,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过多地强调社会需求,过分地强调了职业岗位对人的需求,而忽视了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求;较多地关注了教育的外在价值,忽视了教育的内在价值,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业教育的畸形发展。所以,在实现高职教育“职业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应在凸显高职教育“职业性”而实现教育外在价值的同时不失其“高等性”,从而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因此,必须赋予现代学徒制新的内涵,核心思想是回归教育本质,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兼顾社会需求和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是高职教育的内在价值所在。高职教育内、外价值的整体实现,形成高职院校特有的带有地方或行业烙印、融入先进行业企业的文化特质,这是“跨界”教育特有的文化特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则是这一文化特质的集中体现,而现代学徒制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典型范式。 现代学徒制不仅从机制体制上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变革,而且将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养成贯穿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它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培养过程遵循针对性、适应性和发展性相融合,

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探索2013年10月以来,现代学徒制主要在高职高专学校的专业技能型非常突出 的工科中得以迅速发展,试行证明教学效果有显著地提高,但是在中职学校开展较少。据此,从促进招生、张扬学生个性、重构课程体系和严格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展的可行性,以促进深化教学改革。 标签:现代学徒制;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367286349.html,ki.16723198.2016.25.075 1引言 当前我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矛盾:企业用工荒与求职人员就业难同时并存。究其原因,职业教育成果与企业用人需求标准之间产生偏差,为了解决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学徒制在我国古已有之,并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职业教育形式。在借鉴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以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 2现代学徒制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检验,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学徒制”中“师徒如父子”的师傅贴身带徒弟学习的形式,现代学徒制的基础是校企合作,学生(学徒)在学校课堂上学习理论课,在企业里由资深专业技术人员——“师傅”深入指导学习实践技能。现代学徒制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不匹配的尴尬现象,是职业学校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上很多技术发达国家都在采用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技术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例如:学术界普遍认为,战后德国的经济迅速恢复和崛起得益于德国以双元制为核心的现代师徒制。 3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关于会计专业人才科学培养模式的研究,一直是会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分析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质量和就业去向的现状,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要求,创新教学改革,构建会计专业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3.1夯实就业保障,促进中职招生 当前中职学校普遍招生不足,生源质量不佳,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及其家长对中职教育结束后就业没有保障而心存忧虑:(1)就业时专业多数不对口。以某省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乌兰察布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教育厅的《通知》(内教职成函【2014】28号)文件要求,我校作为全市确定的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学校之一,深化产教整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制定《乌兰察布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技能为本、能力为重,以推进产教整合、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导向,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教授为支撑。形成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二、工作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基本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元合一的学生实习管理体系,探索创建“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中职学生质量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实习专业对口率,切实提高学生岗位技能。为实习学生投保相对应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等险种,保障实习学生权益和合理报酬。 三、基本原则 (一)试点先行。我校把机床切削加工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幼师专业作为试点专业。科学规划,加强统筹,制定本校试点具体实施计划(见附件)。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试点再推行,稳步推进,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和经验。 (二)强化内涵。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根据试点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实行岗位达标制度和轮训制

如何理解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 10月15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上,作了《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的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指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子,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推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共建职业教育集团,试行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 据悉,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并声称取得了一些初步成绩。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学徒制”?它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何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它倡导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联合传授,是对传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培养”模式)的一种递进,该模式有助于解决企业招工难等难题,终极目标是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服务企业发展。近年来,现代学徒制颇受到欧洲等地一些老牌制造业国家重视,其中英国已制定了复兴学徒制计划,德国、瑞士等国家也在强化完善现代学徒制体系。 归纳起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推进“双证融通”(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建

立国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合作企业招工难问题等。 诚然,“现代学徒制”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也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但“现代学徒制”能在中国走得通吗?目前社会上的观望情绪比较浓,没有形成相关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相关政策配套也不完善,所以一定程度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现状,大规模实施可能会造成普遍困局。我认为,先要充分了解支撑现代学徒制的几种要素,主要有: 1. 学生、学校、企业的自觉约定——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组合,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表现为:一是招工即招生,首先解决学生的员工身份问题。二是校企共同负责培养,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此外,需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突破体制与机制的瓶颈,使校企合作纵深发展。 2. 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重组——重建学习载体。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课程进校外“基地”及“基地”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应是一种常态的教学安排,但目前高职院校都面临“高等性”和“职业性”有机融合的瓶颈: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尚未完全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仍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岗位工作任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教职成〔2015〕9号)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和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全面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改革,特别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主导向校企双主体育人过渡,建立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效运行“学院、企业、系部、学生”四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切实提升学生岗位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到2020年,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 三、主要任务 (一)探索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由学校主导与企业签订实施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完善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

“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践行

“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践行 发表时间:2015-07-08T10:12:36.067Z 来源:《教育学》2015年8月总第83期供稿作者:丁志菊 [导读] 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让有车一族与各大汽车企业感到无奈,汽修人才的供不应求着实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丁志菊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青岛266000 一、“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背景 1.目前汽修企业面临的难题。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使汽修行业急速发展。但是,在其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了专业汽修人才紧缺的局面。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让有车一族与各大汽车企业感到无奈,汽修人才的供不应求着实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2.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在此背景下,顺应市场形势,各地各级职业院校陆续开设与汽车相关的专业,培养各级各类汽修方面的人才。但是由于跟不上汽车行业发展的速度,同时师资力量受限、实训设备严重短缺,导致人才培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毕业后就业非常困难。 一方面用人单位急需技术人才,很难招到掌握现代汽车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应该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而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如何解决双方面的难题,在中职教学中如何有效发挥资源优势,将学生培养成掌握一定技能水平的企业需要的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实施“现代学徒制”,是将学校与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培养人才,学生在学校了解企业文化,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践行企业文化,在车间掌握专业技能。 二、我校践行“现代学徒制”的工作过程 为培养更实用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我校与青岛派特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现代学徒制”实验班。 1.严格选拔,择优试点。实验班的选拔经过了严格的考核,可谓是优中先优。首先通过学生报名、家长同意、专业教师考核等形式学校进行初选,在2012级汽车维修专业中选拔37名学生;最后由派特公司通过面试考核选拔出29名学生组成“现代学徒制”实验班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试点。 2.三方协议,明确职责。经过反复磋商与论证,学校与企业明确了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员的职责。双方商定:企业负责帮助学校共同制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为学员提供在企业的专业培训及所需工具、工装、保险、补助;学校负责为学员提供在校期间的专业培训及奖学金补助。 2014年3月20日,学校、企业、学员(家长)正式签订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试点的三方协议,明确了学校、企业、学员(家长)之间应该各自履行的职责。 3.校企共建,架构体系。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开展,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了校企交替培训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学校注重对学生基本专业知识及基本专业技能的培训,企业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学校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建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实训项目”为主要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 4.尝试融合,齐抓共管。 (1)企业安排专职项目管理人员全程跟踪管理学生。企业项目负责人与教师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2)借鉴德国教学标准,开发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特点、难易适度、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校本课程。 (3)实行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将学校培训与企业培养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按照“学生→学徒→员工”的双元制、本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1.5+0.5+1”的三段式育人机制,即一年半的时间在学校完成文化课程学习任务,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技能,践行六个对接(学校与企业、基地与车间、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员工、培养培训与终身教育),让学生体验、模仿、尝试、感悟企业文化;半年时间实行现代学徒制教学,让学生真刀实枪践行企业工作和企业文化。对学生实施双师管理,由企业师傅教授学生工作技能,学校教师解决理论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5.共同评价,质量监控。要建立健全全方位立体化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试点班学生的最终考核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综合评价成绩由各个单项测评成绩综合测算而得。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实施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制定试点班教学考核条例,对学生实行综合测评,包括班主任对学生的出勤、晚自习、宿舍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素质测评。 同时企业对学员在企业学习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测评,主要分为四方面:一是学员每天的日常表现;二是带教师傅对学员的综合测评;三是岗位主管对学员的综合测评;四是学员课业的笔试、操作综合考评。 三、收获与问题 通过“现代学徒制”实验班半年的试点,29名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了。与之前消极地对待学习,到现在积极主动地向师傅请教学习,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甚至在师傅工作任务重时主动提出陪同师傅加班。 2.学生的汽修技能有了质的提高。从基本的汽修工具都不认识,到基本掌握了所学岗位的技能,甚至在汽车美容等岗位出现个别学生可以完全顶岗工作了。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如专业课程与实际岗位的对接中还存在一定距离、学生在各环节实训中工作积极性存在差异、企业师傅在教授技能中没有将技术较强的技能全部教授给学生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及实训过程中继续加大调研力度,编写符合实际的校本教材,同时认真研究实训中各岗位工作的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力争与企业深度合作、融为一体,实现双赢。

湖北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

湖北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湖北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遵循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师师傅双导师教学为突破口,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招生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统筹,协调推进。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区域内职业院校开展试点工作。统筹利用好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资源,协调好教育、人社、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形成合力,共同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坚持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形成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

效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合作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坚持系统设计,重点突破。明确试点工作的目标和重点,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考试评价、学生教育管理、招生与招工,以及师资配备、保障措施等工作。要着眼于探寻现代学徒制基本规律,对人才培养各环节选择改革重点,力求突破,形成特色。 (四)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试点工作按照区域试点和学校试点同步推进的原则进行。区域试点以市州为单位,重点是协调市直各部门和政校行企各方关系,研究制定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学校试点重点在选择好适合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专业,积极探索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校企一体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通过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三、主要任务 (一)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权利和义务,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探索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通过建设职教集团,吸收行业、企业参与,搭建平台,推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探索校企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现代学徒制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现代学徒制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余进才 为更好地了解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式和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和9位同事有幸于2017年1月13日参加了在山西省财经大学举办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训学习,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一、深刻理解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重点体现在“现代”,是相对于“传统”提出的,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作坊,传统的学徒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学校职业教育模式培养技术人才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为解决这一问题,便产生了“现代学徒制”。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即都有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和指导,都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但二者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的。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

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 二、领会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和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即紧紧围绕统一1个标准,签好2份合同,用好3块资金,解决4个问题这四个方面来解决实际问题。 现代企业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企业用工稳定的问题;劳动者收入的问题;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这就需要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训新体系。该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纯粹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 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基础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双方在合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合作的具体内容上等都有明确的利益共享机制,有着相对完善的协调管理办法和措施;学生(学徒)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校企合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利益归宿就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二者之间的紧密合作,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学校和企业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部门,也是监督评价部门,二者合作的程度越紧密,人才培养质量就越高;教师和师傅是该模式实施的重要支撑力量,

学习开展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的心得体会

学习开展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的心得体会 现代学徒制定义: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现代学徒制内涵: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就是通过试点旨在解决校企共同育人,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建立现代学徒制制度,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与双重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时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工,形成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学生毕业(学徒结束)时,实行“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着力解决合作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失问题。 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建立校企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与就业选择空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目标的不同,选择育人企业不同岗位学习。通过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建立联合培养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条件保障等,共同制订校企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籍管理办法、各项制度标准、考核评价体系等,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探索新的学时、学制与教学方式方法,实

现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的四个融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室与岗位的合二为一(实岗育人),部 分课程的完成和学分的取得必须在企业岗位上通过师傅指导与传授获得,同时,职业院校师资与企业师傅的分工与合作是现代学徒制能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保障(“双师”传授)。现代学徒制更注重企业师 傅对学生的传、帮、带,以及师傅对徒弟(学生)最终的考核,没有企业师傅的考核,学生即使毕业了,最终也不能直接上岗,同样,现代学徒制将企业对学生的考核作为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标准。学生毕业时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是学生取得职业院校学历的前提,这里的企业职业资格证书不一定是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但一定是行业内各同类企业所认可的,因而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 相对传统学徒培训,现代学徒制在注重技能传授的同时加强了知识的学习与素质的培养,从形式上的岗位与师傅传授到岗位与教室、师傅与教师联合传授,从传统的就业培训到系统的、规范的职业教育,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终身教育。本文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若干思考,从探索的角度指出了现代学徒制的定义与内涵,但是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是基于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这句话进行界定的,这很可能会使其定义与内涵存在一定局限性,能否科学、准确、全面对我国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进行界定,还需要在今后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不断总结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