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第一模块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及操作系统windows XP应用

一、计算机系统

(一)计算机发展史

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于管组成,占地170m2,总重量为30t,耗电140kw,运算速度达到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300次乘法。从计算机的发展趁势看,大约2010年前美国就可以研制出千万亿次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里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计算机方向发展。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于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它们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昂贵。使用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的复杂程度难以表述。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是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

由此可见,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核心器件——微处理器(CPU)的性能。

5.第五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将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一起具有形式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能力。它的系统结构将突破传统的冯·诺依曼机器的概念,实现高度的并行处理。

2、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基本特点如下:

1、记忆能力强

在计算机中有容量很大的存储装置,它不仅可以长久性地存储大量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资料,还可以存储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

2、计算精度高与逻辑判断准确

它具有人类无能为力的高精度控制或高速操作任务。也具有可靠的判断能力,以实现计算机工作的自动化,从而保证计算机控制的判断可靠、反应迅速、控制灵敏。

3、高速的处理能力

它具有神奇的运算速度,其速度以达到每秒几十亿次乃至上百亿次。例如,为了将圆周率兀的近似值计算到707位,一位数学家曾为此花十几年的时间,而如果用现代的计算机来计算,可能瞬间就能完成,同时可达到小数点后200万位。

4、能自动完成各种操作

计算机是由内部控制和操作的,只要将事先编制好的应用程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能自动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预定的处理任务。

(二)硬、软件系统简介

1、硬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是指有形的物理设备,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可以是电子的、电磁的、机电的或光学的元件、装置,或者由它们所组成的计算机部件。

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功能是接受计算机程序的控制来实现数据输入、运算、数据输出等一系列

根本性的操作。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构成。

运算器是进行运算的部件,它能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是控制和指挥整个计算机自动地、连续和协调地完成一条条指令的部件,主要作用类似于人类大脑,是计算机的中枢神经。

现在计算机中,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块芯片上,称为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存储器是存放信息(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简称为内存和外存。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又称I/O设备。输入设备的作用是从外办将数据、程序等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存。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的作用是将计算机处理之后的结果转换人们能够识别的信息。如图形、图像、数字、文字和声音等。

图1.5 各主要设备之间的关系

上图列出了一个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硬件结构。图中,实线代表数据流,虚线代表指令流,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就是通过这两股信息流动来实现的。原始数据和程序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在运算处理过程中,数据从存储器读入运算器进行运算,运算的结果存入存储器,必要时再经输出设备输出,如图,指令也以数据形式存于存储器中,运算时指令由存储器送入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各部件的工件。

2)外观上分类

(1)主机箱主机箱中有主板、硬盘驱动器、CD-ROM驱动器、电源、显示适配器(显示卡)接口、以前的机器有软盘驱动器等。

系统主板

CPU

内存条又称为主存。主存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前者只存放一些由厂家用特殊方式写入,即使关机也不会丢失的信息,用户只能读取,不能更改。后者是一种既能写入信息,又能读取信息的半导体存储器,它的特点是一旦断电,今年立刻会消失。用由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因此要注意保存RAM中的信息,一般在关机时应把RAM中需要保存的信息放到外存储器上保存。

所有信息用若干二进制代码表示。一个二进制称为1位bit,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Byte。存储器存放信息的多少用存储容量来表示。字节就是表示存储容量的一个基本单位。容量的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字节(B)、KB、MB、GB、TB。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KB=1024字节(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我们习惯把后面的B字给去掉。K是千M是兆G是吉咖T是太拉由数位组引申出的计量单位

(2)硬磁盘、软磁盘和光盘

这三者属于外存储器。它们主要用于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大量程序和数据等信息。它们需要使用驱动器进行工作。

(3)显示器显示器属于输出设备。主要功能是在显示屏是人们熟悉的文字、图形和图像信息。

(4)打印机也是输出设备。它的作用是把文字和图形信息打印在纸上。目前常用的打印机针式、

喷墨和激光打印机三种类型。

(5)键盘输入设备。向计算机输入英文、汉字、数据和操作命令等信息。

(6)鼠标输入设备。人们可以通过操作鼠标上的按键和移动鼠标指挥计算机工作。

有的计算机还配有扫描仪、绘图仪、调制解调器等。

2、计算机软件系统。

所谓软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由人们先执照某种需要而编制的具有各类功能的信息组成。这引起信息包括计算机工作所需要的程序、数据等等。

计算机软件通常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

系统软件主要用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监视服务,使系统资源得到合理调度,确保高效运行。常用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的编译程序、网络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应用软件指的是腹胀程序。它是用户根据各种需要而编制的程序。如文字处理软件、各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

分辨率是指单位面积显示像素的数量。

3、硬件、软件系统的关系。

计算机硬件是指有形的物理设备,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可以是电子的、电磁的、机电的或光学的元件、装置,或者由它们所组成的计算机部件。

计算机软件是指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和相关的数据文档。相对于硬件而言,软件用来扩大计算机的功能和提高计算机的效率,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

软件和硬件是密切相关和互相依存的。没有软件的硬件机器,称为裸机。当代的裸机只有极为有限的功能,甚至不能有效的启动和正常的进行最起码的数据处理工作。

软件与硬件在逻辑上有着某种等价性,即软件功能可以用硬件设法加以实现,硬件功能也可以用软件加以模拟。

3、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中央处理器(2)主板(3)内存(4)硬盘(5)显示器(6)显卡

(三)操作系统简介

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是任何计算机中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一个软件。操作系统要对计算机的所有硬件进行管理。(举例说明操作系统都可以做什么)总的来说,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软件等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组程序,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能够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能有条不紊的工作。也就是说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自己管理自己的一个系统软件,它是计算机的一个“大管家”。

常用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系列、UNIX等。

1、以Windows XP为例认识操作系统。

(1)Windows XP的桌面

桌面上

开始按钮

(2)窗口及对话框

窗口组成及操作

快捷图标、任务栏、桌面背景图案、箭头(鼠标器的坐标)

对话框及其组成

对话框是一种简单的窗口界面,是Windows XP和用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个界面。当某一菜单命令出现省略号时就表示会出一个对话框。以字体对话框为例说明对话框的组成:标题栏、标签、文本框、数值框、列表框、下拉列表框、复选框、单选框、命令按钮。

2、启动和退出应用程序

启动的方法和步骤

(1)从桌面上启动应用程序

(2)使用“开始”菜单打开应用程序

退出的方法和步骤(关闭应用程序)

(1)在应用程序窗口的文件菜单中,选择退出命令。

(2)按ALT+F4键

(3)双击应用程序窗口上的控制菜单框(窗口左上角)。

(4)单击应用程序标题栏上的关闭按钮。

(四)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度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就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破坏性

这是绝大多数病毒最主要的特点,病毒的制作者一般将病毒作为破坏他人计算机或计算机中存放的重要的数据和文件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在网络时代则通过病毒阻塞网络,导致网络服务中断甚至整个网络系统瘫痪。

(2)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的自我复制功能,并能将自身不断复制到其他文件内,达到不断扩散的目的,尤其在网络时代,更是通过Internet中网页的浏览和电子邮件的收发而迅速传播。

(3)隐蔽性

病毒程序在发作以前不容易被用户察觉,它们将自身附加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内,或者隐藏在磁盘中较隐蔽处,有的隐藏在压缩文件中,有些病毒还会将自己改名为系统文件名,不通过专门的查杀

毒软件一般很难发现它们。

(4)潜伏性

有些病毒传入给合法的程序中和系统后,不是立即发作,而是等待一定的激发条件,如日期、时间、文件运行的次数等。

(5)可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触发条件,发作之前潜伏在机器内并不断繁殖自身,当病毒的触发条件满足时病毒就开始其破坏行为,不同的病毒其触发的机制都不同,例如“黑色星期五”病毒就是每逢13日星期五这一天发作。

3、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传统病毒(单机环境下)

(1)引导型病毒:就是用病毒的全部或部分逻辑取代正常的引导记录,而将正常的引导记录隐藏在磁盘的其它地方,这样系统一启动病毒就获得了控制权。“大麻”病毒和“小球”病毒。

(2)文件型病毒:病毒寄生在可执行程序体内,只要程序被执行,病毒也就被激活,病毒程序会首先被执行,并将自身驻留在内存,然后设置触发条件,进行传染。如“CIH病毒”。

(3)宏病毒:寄生于文档或模板宏中的计算机病毒,一旦打开带有宏病毒的文档,病毒就会被激活,并驻留在Normal模板上,所有自动保存的文档都会感染上这种宏病毒,如“Taiwan NO.1”宏病毒。

(4)混合型病毒:既感染可执行文件又感染磁盘引导记录的病毒。混合型病毒被依附在可执行文件上,当病毒文件执行时,首先感染硬盘的主引导扇区,并驻留在系统内存中,又对系统中的可执行文件进行感染。就这样重复上述过程,导致病毒的传播。

现代病毒(网络环境下)

(1)蠕虫病毒:以计算机为载体,以网络为攻击对象,利用网络的通信功能将自身不断地从一个结点发送到另一个结点,并且能够自动启动的程序,这样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本机资源,而且大量占用了网络的带宽,导致网络堵塞而使网络服务拒绝,最终造成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例如2003年1月爆发的“2003蠕虫王”病毒,使全球2万多个网络服务器瘫痪。

(2)木马病毒:是指在正常访问的程序、邮件附件或网页中包含了可以控制用户计算机的程序,这些隐藏的程序非法入侵并监控用户的计算机,窃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等机密信息。

4、计算机病毒检测

当发生了下列现象时,应该想到计算机有可能感染了病毒:

显示器上出现了莫名其妙的数据或图案;

数据或文件发生了丢失;

程序的长度发生了改变;

程序运行发生异常;

磁盘的空间发生了改变,明显缩小;

系统运行速度明显减慢;

经常发生死机现象;

访问外设时发生异常,如不能正确打印等。

如果发现计算机病毒感染的迹象,应及时用反病毒软件进行检测,及时清除病毒。

5、日常防毒措施

计算机一旦感染上病毒,轻者影响计算机系统运行速度、重者破坏系统数据甚至硬件设备,造成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硬件有价,数据无价,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损失很难用金钱估算。为了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安装实时监控的杀毒软件或防毒卡,定期更新病毒库;定期查杀病毒,以便查杀新出现的病毒。

经常运行Windows Update,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

安装防火墙工具,设置相应的访问规则,过滤不安全的站点访问;

使用外来磁盘之前,要先用杀毒软件扫描,确认无毒后再使用。

不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附件;以防其中带有病毒程序而感染计算机。

从Internet下载软件时,要选择正规的、有名气的下载站点下载,软件下载后要及时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毒。

不随意安装来历不明的插件程序;

不随意打开陌生人传来的页面链接,谨防恶意网页中隐藏的木马程序;

不使用盗版的游戏软件;

6、常用杀毒软件介绍

①金山毒霸②360杀毒软件③瑞星杀毒软件

二、文件及文件夹

打开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我们会发现许多小的图标。会看到计算机上所有的磁盘驱动器,双击(或单击)某磁盘驱动器,就可以样看该驱动器中的文件及文件夹。

(一)新建文件、文件夹,命名规则

1、文件

在计算机中,我们把大量的信息都存储在硬盘和软盘中,磁盘中的资料以文件形式存放。计算机中的信息很多,为了能够统一管理,把具有某些共性的信息和专门用途的信息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性质的文件中。这样,文件就被分成不同类型的文件。例如:文件有可执行文件、文本文件、声音文件、图形文件等。

2、文件名

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文件,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名字,我们将其称为文件名。

3、文件命名规则。文件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圆点隔开。前一部是主文件名,后一部分是文件夹的扩展名。扩展名往往表示文件的类型。

文件名最多可以是255个字符,它们可以英文字母(不分大小写)、数字符号、特殊字符、下划下和汉字,甚至可以使用空格,但是不能使用以下特殊特殊符号:\ / : * ? ” < >︳文件的扩展名只有三个字符,并且必须是英文。

4、文件夹一个磁盘上通常存有大量的文件,为了统一管理,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的组织在一起,这个组织叫文件夹。文件夹的命名规则与文件名相同。文件夹没有扩展名。

4、新建文件、文件夹

方法:

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讲解

1、案例

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在D:盘上创建一个名为“AAA”的文件夹,再在“AAA”的文件夹内创建一个名为“BBB”的文件夹,复制“BBB”文件夹,并将其重命名为“abcd”;然后在D:\AAA文件夹中再创建4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1”、“2”、“3”、“4”,将“1”文件夹移动到“2”文件夹中,将“3”文件夹复制到“4”文件夹中;删除D:\AAA文件夹中的“2”和“3”文件夹;设置AAA文件夹为隐藏文件。

(二)文件、文件夹的属性及设置

如何打开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对话框:

1、利用文件菜单打开:选中对象—单击“文件”菜单—单击“属性”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有三种:存档、只读、隐藏

2、利用快捷菜单打开属性对话框。

文件或文件夹的三种属性分别是:存档、只读、隐藏,存档是文件或文件夹的默认属性。

注意:只读属性的特点:只能读,不能写,禁止修改,禁止删除。存档:表示该文件在上次备份前已经修改过了,一些备份软件在备份系统后会把这些文件默认的设为存档属性。隐藏:表示该文件在系统中是隐藏的,在默认情况下用户不能看见这些文件。

(三)文件、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

所谓移动是指要将文件从一个文件夹移到另外一个文件夹中去。复制是将文件再复制一份后存放

在另外一个位置。这两种操作都涉及到两个文件。因要在屏幕上同时展示这两个文件夹,一个是移出或复制的文件夹,另一个是称许文件夹的文件夹。

1、移动

案例讲解:

2、复制

案例讲解:

在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和复制操作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同一驱动器上进行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可以不按shift键;第二在不同驱动器间时行文件或文件夹复制,可以不按ctrl键。

(四)回收站的设置与使用

使用Windows的用户对回收站不会陌生,它给了我们一剂“后悔药”。回收站保存了您删除的文件、文件夹、图片、快捷方式和Web页等。这些项目将一直保留在回收站中,直到您清空回收站。我们许多误删除的文件就是从它里面找到的。灵活地利用各种技巧可以更高效地使用回收站,使之更好地为自己服务。在Windows95以前的年代,用户删除某个文件,那个文件就消失了。如果发现删除了不应删除的文件,就须要用其它的工具进行恢复。Windows95/98/ME/NT中的“回收站”则宽容多了,它的显著特点是:扔进去的东西还可以“捡回来”。对于回收站,一般都认为那是垃圾站,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学习,其实,用好回收站还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有时可达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如何改变回收站的容量?

回收站的最大容量为磁盘空间乘以滑杆显示的百分数,使用鼠标右键单击回收站图标,然后单击“属性”,拖动滑杆增减磁盘空间的百分比,即可改变回收站的容量。如果要对不同的磁盘进行不同的配置,单击“各驱动器的配置相互独立”,然后单击需要更改设置的磁盘标签。如果要对所有的磁盘使用相同的容量设置,单击“所有驱动器均使用同一设置”。

2、如何永久地删除文件?

要想不可恢复地永久删除文件,可用鼠标右键单击“回收站”图标,然后在弹出菜单中单击“属性”;确认已复选“不将文件移动到回收站”,确认并退出即可。如果要对不同的磁盘使用不同的设置,单击“各驱动器的配置相互独立”,然后单击要更改设置的磁盘标签。如果要对所有的磁盘使用相同的设置,可单击“所有驱动器均使用同一设置”。另一种方法是在删除文件时,按住Shift键(或选择好文件后,按Shift+DEL,则直接删除文件),也可永久删除文件。此时在“确认删除”对话框中显示的信息为“确实要删除‘某某文件’吗?”,而不是“确实要将‘某某文件’放入回收站吗?”。在命令提示符下删除的文件不会移至回收站,而将被永久删除。

3、如何才能不显示删除确认对话框?

删除选定的文件时,通常会出现一个“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用户确认“是”后,系统才将文件删除,并放入“回收站”中。如果用户感觉麻烦,确定自己要删除的文件一定是正确的,确定自己不会犯错,可让系统不显示确认删除对话框,而直接把文件放到回收站中,从而略微的提高了你的工作效率。操作方法是:使用鼠标右键单击“回收站”图标,然后在弹出菜单中单击“属性”;清除“显示删除确认对话框”复选框中的标记,确认并退出即可。注意,如果已经复选“不将文件移动到回收站”,则此项设置无效。

4、怎样恢复删除的内容?

双击“回收站”图标;选择要恢复的文件、文件夹和快捷方式等项(要选择多个恢复项,可按下Ctrl键同时单击每个要恢复的项);在“文件”菜单上,单击“还原”,即可恢复删除的项。也可打开“回收站”(资源管理器),用鼠标右键单击要恢复的项,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还原”,也可恢复删除的项。已删除的文件、文件夹或快捷方式恢复后,将返回原来的位置。

5、如何清空回收站?

利用“回收站”删除文件仅仅是将文件放入“回收站”,并没有腾出磁盘空间,只有清空“回收站”后,才真正腾出了磁盘空间。要清空“回收站”,可采用如下方法:用鼠标右键单击“回收站”图标,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清空回收站”,在确认删除对话框中选择“是”,即可清空回收站。也可双击

“回收站”图标,在“文件”菜单上,单击“清空回收站”,“回收站”即被清空。如果要清除“回收站”中的某些项,可选择要清除的项,然后在“文件”菜单上单击“删除”。如果用户要删除“回收站”中的大多数文件,可用如下简便方法:选定用户不删除的文件;单击“编辑”菜单;选择“反向选择”命令,则系统就选定了用户要删除的文件;在“文件”菜单中选择“删除(D)”命令即可。要注意是的:清空“回收站”或在“回收站”中删除指定项后,被删除的内容将无法恢复。

6、如何快速找到误删除文件?

有时候,时间一长,我们删除的文件多了,就不知道该恢复哪一个文件了,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要先恢复最近删除的文件,这时候只要进入系统的回收站,并右击鼠标,选择“排列图标”→“按删除日期”命令,回收站就会按照删除的日期先后将删除文件一一排列,这时候你就可以快速地根据删除的日期找到要恢复的文件了。

7、如何谨慎使用回收站?

不要因为 Windows XP 的屏幕桌面上有个回收站,就兴奋的将许多文件都放到里面“试试看”,第一,您丢的进去,不一定能够及时的将它们恢复原位;第二,有些文件进了回收站,就再也回不来了。而且,很多扩展名为 EXE、COM、BAT、SYS、DLL之类的文件都是动不得的文件,还有,对于操作系统大本营的“Windows”这个文件夹,请您不要轻易删除其中的任何文件,否则即使开得了机,屏幕上也会出现一大堆缺东少西烦死人的提示信息。

(五)文件夹的路径及目录结构

为了便于管理磁盘中的大量信息,更加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磁盘文件,解决文件重名问题,Windows 使用了多级目录结构——树型目录结构。

在Windows中,目录也叫文件夹。由一个根目录和若干层子文件夹组成的目录结构就称为树形目录结构,它像一棵倒置的树。

目录路径

在树形结构文件系统中,为了确定文件在目录结构中的位置,常常需要在目录结构中按照目录层次顺序沿着一系列的子目录找到指定的文件。这种确定文件在目录结构中位置的一组连续的、由路径分隔符“\”分隔的文件夹名叫路径。

(六)常用的文件的类型与及扩展名。每一种专用类型的文件都有专用的扩展名。

可执行文件的扩展名 exe、com、bat

文档文件的扩展名doc、txt、rtf、pdf

图形文件的扩展名bmp、jpg、tif、gif、psd、wmf

声音文件的扩展名wav、mp3、mp3pro、ra、midi、cda、wma

影视文件的扩展名avi、wmv、rm、mpeg、mov、dat、flv

初始化文件的扩展名ini

动画格式文件的扩展名 gif、swf、、

压缩格式文件zip、rar

三、文件、文件夹的共享与查找

(一)文件的查找

方法:“开始”菜单→“查找”选项→“文件或文件夹”命令

(二)通配符“*”与“?”的用法

文件在查找的时候会遇到不顺利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两个特殊符号—通配符。

?代表一位任意的字符。如A?.doc

* 代表一串字符。区别ABC.* 和A*. doc

(三)文件夹的高级搜索

(四)文件、文件夹的共享设置与查找

四、资源管理

(一)资源管理器结构和作用

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操作系统携带的一个软件。是用来浏览驱动器或文件内容的工具。

启动方法:(1)从“开始”菜单的程序项中选择Windows资源管理器;也可以通过快捷菜单——右击“开始”按钮,选择Windows资源管理器。

(二)通过资源管理器对文件、文件夹进行操作

Windows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是Windows提供的用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两个应用程序。后者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比前者更方便。(演示)+和-代表展开标记和折叠标记。

五、控制面板操作

Windows系统的控制面板主要用于调整和设置系统的各种属性,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启动方法:(1)在“开始”菜单中,选择“设置”菜单中的“控制面板”命令。

(2)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双击“控制面板”图标。

(3)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双击“控制面板”图标。

控制面板中包括一组标准设置项,以及许多应用程序的设置项。

(一)设置桌面显示属性

方法:在控制面板中双击“显示”图标,打开所示的“显示属性”对话,桌面的大多数显示特性都可以都过该对话框进行设置。有5个标签一一介绍。

(二)输入法设置

(三)添加和删除程序

(四)管理用户帐户

第二模块网络的基本应用

一、浏览器常设置

(一)主页设置

(二)历史记录及管理

(三)临时文件及清理

(四)安全设置

(五)收藏夹管理

二、浏览网页

(一)URL简介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是指向WWW服务器中某个网页的地址。每个网页都有自己不同的URL 地址,每个URL地址由所使用的的传输协议、域名(或IP地址)、文件路径和文件名四部分组成。如https://www.360docs.net/doc/367778859.html,/teacher/seach/htm

(协议)(域名)(路径)(文件名)

这里的协议可以超文本传输土方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等。域名即为WWW服务器的主机地址。路径是指Web文件所在目录路径。文件名的是htm,表示是一个超文本文件。如果后缀是au,表示声音格式文件;如果后缀是JPG、GIF,表示是图像文件。

IP地址:INTERNET是由几千万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而成的。我们要确认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靠的就是能唯一标识计算机的网络地址,这个地址就是IP地址。简单地说IP地址被用来给Internet 上的电脑一个编号。由一个32位的二进制地址。分成四组第一部分是网络号,第二部分是主机号。

(二)常网址的收藏与管理

(三)网页保存的类型

(四)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五)复制网页中的文字到Word

(六)常用的下载工具及使用

(七)文件下载

三、文件搜索

(一)搜索引擎简介

(二)搜索引擎的选择和使用

(三)搜索关键字的选取

四、收发电子邮件

(一)邮箱申请(以网易邮箱为例)(二)登录个人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信息技术校本研修计划

信息技术校本研修计划 【篇一】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跟上幼教前进的步伐,我要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自我研修 1、主动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不断反思总结,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2、主动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并做好示范引领作用。 3、阅读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 4、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纲要》。 5、大练基本功,利用空余时间练习弹唱、绘画、舞蹈等专业技能。 二、示范引领,传帮带 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本学期我与本班张老师结对,为尽快的共同成长,特制定如下计划: 1、在师德师风、业务素养方面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注重日常工作的引导,及时指出张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导其及时改进。 3、听张老师的课,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认真评课,及时指出张老师上课中的优缺点,对如何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 4、指导张老师如何撰写教案、如何进行二次备课、如何撰写教学反思、观察记录和活动实录等。 5、指导张老师主动与父母沟通,并主动取得父母的支持与配合。 6、建议张老师多阅读一些幼教方面的书籍,在书籍中领略教育的真谛。 三、园本专题培训 1、对“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和“幼儿园体验式父母会”进行全员培训。 2、对“园本主题活动课程”进行专题研讨,其中包括主题的选择,主题内容的生成,主题活动设计等。

【篇二】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小到图书馆、机房和教室的建设,都要考虑到信息环境的营造;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 其次,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从教学方法方面入手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既有趣味又苦涩难学的学科,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践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其次,可以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三、处理好教师、学生及教材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学生发展为本。现代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现代课堂教学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训导、灌输,随意摆布的教学行为应彻底屏弃。要确认学生是一个有一定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会学"个体,是一个独立构建个体。我们既要重视他的情感过程,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思维过程。 其次,信息技术发展飞快,新技术新应用更新非常快。教材中所提到的软件,市场上已有更新的版本;更好的软件能使某一应用更方便、实现更好效果。在使用教材时,我们的教师不可能每一个软件都能讲到,因此应教会学生逐类旁通。另一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要针对学生的心

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计划

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计划 【导语】制定计划必须胸有全局,妥善安排,哪些先干,哪些后干,应合理安排。而在实施当中,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哪是重点,哪是一般,也应该明确。在时间安排上,要有总的时限,又要有每个阶段的时间要求,以及人力、物力的安排。这样,使有关单位和人员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条件下,把工作做到什么程度,以便争取主动,有条不紊地协调进行。以下是xx为大家准备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计划》,供您借鉴。 【篇一】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跟上幼教前进的步伐,我要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自我研修 1、主动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不断反思总结,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2、主动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并做好示范引领作用。 3、阅读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 4、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纲要》。 5、大练基本功,利用空余时间练习弹唱、绘画、舞蹈等专业技能。 二、示范引领,传帮带

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本学期我与本班张老师结对,为尽快的共同成长,特制定如下计划: 1、在师德师风、业务素养方面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注重日常工作的引导,及时指出张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导其及时改进。 3、听张老师的课,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认真评课,及时指出张老师上课中的优缺点,对如何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 4、指导张老师如何撰写教案、如何进行二次备课、如何撰写教学反思、观察记录和活动实录等。 5、指导张老师主动与父母沟通,并主动取得父母的支持与配合。 6、建议张老师多阅读一些幼教方面的书籍,在书籍中领略教育的真谛。 三、园本专题培训 1、对“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和“幼儿园体验式父母会”进行全员培训。 2、对“园本主题活动课程”进行专题研讨,其中包括主题的选择,主题内容的生成,主题活动设计等。 【篇二】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小到图书馆、机房和教室的建设,都要考虑到信息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总结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总结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总结》的范文,觉得有用就请下载哦篇一: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引进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服务于教学,现对我一个多月校本培训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参与校本培训 “国培”培训回来后,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思旺一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实施方案”要求,每周周二下午课外活动期间参与学校组织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基本操作知识和方法”的培训,使自己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操作技巧,为了更好的完成信息技术网络考试,为其他教师下载了模拟试题,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顺利完成了11月份的网络考试,效果明显。现在全校有80%以上的教师都能熟练运用设备进行备课和组织课堂教学,并掌握了“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下载、整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体现自己的特色课。经过培训,自己能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最全面的充分利用空中课堂,发挥“远教”资源在课堂中的作用作为学校的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对学校制定的“远程教育资源课程表”,进行了严格管理,对所接收的资源及时进行整理和公示,并经过精挑细选刻录成盘,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运用率,极大的丰富了 课堂教学。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严格按照课表进行上课,把所接收的资源充分利用到课堂当中,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充分发挥电子备课室的作用,服务于广大师生 为电子备课室最大限度的服务学校教学,我利用学校的电子备课室提高自己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教学的技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查找所需资料,与同事互相学习和交流。开阔了事业,丰富了业余生活。 四、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信息技术开展校本研修

信息技术开展校本研修 一、研究的背景 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依靠原来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我们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于小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必用手段与趋势。它不仅能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能优化教学机制,还能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不够适切有效。在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给学生带来学习负迁移,或多媒体成为“新型”黑板,或多媒体成为无用的摆设,教学的“累赘”,或用多媒体来包办一切,或教师成为多媒体的“奴隶”,影响对课堂生成的灵活处理等等。因此,提高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是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 学校在抓住机遇,改善学校硬件环境和提升学校软件实力的同时,也切实行动,抢占先机,积极践行着学校能有跨越式的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常态教学诊断的校本研修实践研究”是我们学校申报的市级课题中的一个研究项目。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校本研修方法与途径,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常规课堂教学优质化。 二、研究的成果及分析 (一)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校本研修的方式

小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方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方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方案 一、培训计划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推广和普及,面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师适应当前教育需要的一项必备的基本功。探讨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提高为主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教师和干部队伍。 2、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专项实验研究,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意识。 3、做好各项工作的定期自检、总结和汇报工作,提高教师学习、研究、总结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二、培训对象、时间与目标 (一)培训对象:45周岁以下教师 (二)抽教研活动或政治学习时间 (三)培训目标要求: 总体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用于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初步掌握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具体目标要求: 1、能够应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教学信息的综合处理,如统计、数据的图形显示、排序等。 2、能在网上搜索自己想用的教学资源,以及下载。 3、用word排版。

4、绝大不分老师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一部分老师能利用Flash制作课件 三、培训内容 1、用word排版:介绍一款软件专门作试卷。 2、电子表格: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表格中图表的创建和编辑(选学:表格数据的管理,工作簿的简单操作)。 3、课件:PowerPoint和Flash课件制作 4、下载资源:搜索和下载资源的方法。 四、培训措施 1、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训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培训,特别要注重发挥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确保培训的质量和实效。 2、在做好周密培训计划的基础上,认真引导教师自学自练,利用多种渠道完成全员培训任务。 3、在培训过程中,应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组织培训活动,采取讲授、上机操作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般应以上机操作为主、讲授为辅,原则上上机操作时间应不少于信息技术培训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4、信息技术培训还应结合教育教学活动,注重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教师能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组织实施及领导: 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在校长的领导下,由信息技术教师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科室协调配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方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方案 一、背景原因 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广大教师适合当前教育需要的一项必备的基本功。探讨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促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成为当前教学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本次培训我们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培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提升为主展开一系列培训活动,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和干部队伍。 2、积极展开现代教育技术专项实验研究,提升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和意识。 3、做好各项工作的定期自检、总结和汇报工作,提升教师学习、研究、总结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二、培训对象、时间与目标 (一)培训对象:45周岁以下教师 (二)抽教研活动时间 (三)培训目标要求: 总体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应用信息技术实行教学改革的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用于教育教学中的水平;

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点,初步掌握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水平。 三:培训步骤 1、能够应用电子表格软件实行教学信息的综合处理,如统计、数据的图形显示、排序等。 2、能在网上搜索自己想用的教学资源,以及下载。 3、用word排版。 4、绝大不分老师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一部分老师能利用Flash制作课件 四、培训内容 1、用word排版:介绍一款软件专门作试卷。 2、电子表格: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表格中图表的创建和编辑(选学:表格数据的管理,工作簿的简单操作)。 3、课件:PowerPoint和Flash课件制作 4、下载资源:搜索和下载资源的方法。 五、培训措施 1、展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训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培训,特别要注重发挥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确保培训的质量和实效。 2、在做好周密培训计划的基础上,认真引导教师自学自练,利

远程教育校本培训记录

远程教育校本培训记录 时间:2014、3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全校教师 主讲人: 内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一:信息技术的特点 问题 1:什么叫信息技术 问题 2:他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 3: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有哪些 任务二:基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资源评价 问题1:教学资源评价标准有哪些 问题2:如何进行教学资源的选择 问题3:如何利用教学资源 任务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问题1: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问题2:在教学中应用的模式有哪些 问题3: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远程教育校本培训记录 时间:2014、3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全校教师 主讲人: 内容:操作系统 任务一:基础知识 问题 1:如何操作窗口、菜单、对话框 问题 2:如何输入汉字 任务二:信息资源的查找 问题1:信息是如何存放的 问题2:游览软、硬件资源 任务三:如何管理信息 问题1:如何格式化软盘和对软盘作备份 问题2:如何创建文件夹,快捷方式图标和文件问题3:如何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操作 问题4:如何使用打印机 问题5:如何使用多媒体功能 问题6:如何应用控制面板 问题7:如何消除和预防计算机病毒

远程教育校本培训记录 时间:2014、4 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全校教师 主讲人: 内容:字处理 任务一:编辑文档 问题1:误操作了怎么办 问题2:怎样设定字体与字号 问题3:文字的选取/复制/粘贴 任务二:美化文档 问题1:设置粗体/斜体/下划线 问题2:双齐 问题3:如何插入文档 任务三:建立表格 问题1:如何绘制不规则表格 问题2:表格中数据的简单处理 问题3:如何调整表格的高度与宽度

小学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设计方案

小学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主题通过“同上一堂课”活动,共同探讨信息技术新课程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通过校本研修活动,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传统到教学方式,从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到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2、借鉴他人课堂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策略,使课堂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3、通过活动,加快我校培养青年教师的步伐,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使使所有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和学生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 活动流程 一、研究内容:共同探讨信息技术新课程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真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层次:看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三维性;是否确凿,主要看能否体现“学情”,把握教学重点;同时还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2、教学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学生在课上是否有足够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 第二层次:看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主要看教师是否在课堂上能确凿地把握教材,敢于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 2、教师地教法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起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让学习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同时看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否根据学生的表现改变原来的教法。

3、教学手段的使用对课堂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 二、活动时间及形式: (1)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 (2)分散时间进行个人备课、上课活动。每周二下午共同研讨。 四、参与人员: 榆林实验小学全体信息技术教师 五、具体做法: (一)集体备课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建立“学科组”集体备课制度。学科组在研修组长的带领下,在规定时间内每人各备一个指定内容的教案,再利用每周二集体教研的时间集体备课,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组合成一篇课例。 (二)课堂实践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研组的每个成员均用这篇课例上课。待第一位教师上课后,老师们针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进行集体评课,反思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形成二次教学设计,使下一位上课教师弥补教学遗恨,这样及时有用地把实践总结再应用于实践,实行“跟进式研究”,使老师们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通过互动研讨使教师们对教材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心中有了明确的教学思路。

2021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总结5篇

Don't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looks of yourself and others, and your abilities are not written on your face. 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总结5篇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总结1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引进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服务于教学,现对我一个多月校本培训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参与校本培训 “国培”培训回来后,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思旺一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实施方案”要求,每周周二下午课外活动期间参与学校组织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基本操作知识和方法”的培训,使自己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操作技巧,为了更好的完成信息技术网络考试,为其他教师下载了模拟试题,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顺利完成了11月份的网络考试,效果明显。现在全校有80%以上的教师都能熟练运用设备进行备课和组织课堂教学,并掌握了“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下载、整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体现自己的特色课。经过培训,自己能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充分利用空中课堂,发挥“远教”资源在课堂中的作用 作为学校的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对学校制定的“远程教育资源课程表”,进行了严格管理,对所接收的资源及时进行整理和公示,并经过精挑细选刻录成盘,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运用率,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严格按照课表进行上课,把所接收的资源充分利用到课堂当中,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充分发挥电子备课室的作用,服务于广大师生 为电子备课室最大限度的服务学校教学,我利用学校的电子备课室提高自己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教学的技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查找所需资料,与同事互相学习和交流。开阔了事业,丰富了业余生活。 四、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专题

京蒙小学多媒体培训活动记录表 单位:京蒙小学项目负责人:郭振清 项目 名称 多媒体培训项目负责人郭振清活动 时间 2018.6.4---5 活动地点计算机教室 活动主题PowerPoint2003专题培训、 多媒体设备等 主讲人刘艳青 参加 对象 全校教师学时共8学时 活动内容及进程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汇总表 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对象2018.6.4 上 午 PowerPoint专题一全体教师2018.6.4 下 午 PowerPoint专题二全体教师2018.6.5 上PowerPoint2003常见问题及全体教师

午对策 2018.6.5 下 午 课件评比标准全体教师活动反 思 与建议通过学习,大多数老师对于演示文稿中添加表格的编辑、插入Flash动画等方面还是收获很大的,许多老师希望在今后能讲讲关 于课件素材的简单处理的内容,如声音的录制剪切、视频的下载、剪切、图片的简单处理。 附:培训详细内容及签到记录 京蒙小学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一) 活动主题:PowerPoint2003专题培训一 活动时间2018.6.4上午活动地点计算机教室参加对象全校教师主讲人刘艳青

活动内容一、对象的添加:制作演示文稿,添加对象是最常见的操作。 1、新建幻灯片 默认情况下,启动PowerPoint2003时,系统新建一份空白演示文稿,并新建1张幻灯片。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三种方法,在当前演示文稿中添加新的幻灯片: 方法一:快捷键法。按“Ctrl+M” 组合键,即可快速添加1张空白幻灯片。 方法二:回车键法。在“普通视图”下,将鼠标定在左侧的窗格 中,然后按下回车键(“Enter”), 同样可以快速插入一张新的空白幻 灯片。 方法三:命令法。执行“插入→新幻灯片”命令,也可以新增一张 空白幻灯片。 2、插入文本框 通常情况下,在演示文稿的幻灯片中添加文本字符时,需要通过文本框来实现。 ①执行“插入→文本框→水平(垂直)”命令,然后在幻灯片中拖拉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方案

肥城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加快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步伐,按照“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市”标准对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试行)》精神,结合我市教育装备情况和教师队伍实际,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通过培训,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自觉地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发挥我市中小学现代化教学装备的效能,推动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二、培训对象 全市在职在岗中小学干部教师。 三、目标要求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实践,树立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般操作与使用,具有使用教学软件的能力。了解因特网的信息服务,能利用因特网获取、交流、处理与应用信息,初步掌握将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应用于教学工作的方法。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能编排教案、试卷、论文等。能够应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教学信息的综合处理,如统计、数据的图形显示、排序等。掌握文稿演示软件的使用,能编排

和演示教学内容。 四、培训内容 计算机知识与基本操作;因特网基础;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文稿演示。(详细内容见附件:《肥城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纲要》) 五、培训方式 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采取单位集中培训和教师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网上交流和定期主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六、培训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学习必须与信息技术实践运用相结合,必须与学校和学员自身实际相结合,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指导教师要坚持理论传授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落到实处。 2、坚持针对性、时效性原则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学员必须能熟练使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教学、教研、教改,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技巧。坚持与校内外软硬件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合理的利用软硬件资源。 七、培训时间与课时安排 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自2011年1月初开始,2011年9月底结束,总体时间九个月。各单位、各学校利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安排100课时进行校本集中培训,其余时间学员分散学习。 八、组织保障 为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政工科、教研室、装备办、教师进修学校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工作。各单位、各学校按照培训工作实

校本培训教师信息技术教案

四合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基础知识 目标: 1.了解计算机基本常识; 2.会正确启动及关闭计算机; 3.能够完成鼠标的单击、双击、右击、拖动等操作; 4.会进行文件夹的建立、移动、复制、删除等有关操作; 5.会保存及打开文件。 培训内容任务练习 一、基本常识 1.计算机的系统组成: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2.正确启动及关闭计算机:为保护计算机核心部件免受电流冲击, 后开主机,先关主机。 3.窗口操作:最大化、最小化、关闭。 移动窗口:拖动窗口标题栏。 改变窗口大小:拖动窗口边框。 4.图标:文件的图标与跟它相关联的应用程序的图标相同。如:Word 文件图标:Excel文件图标: PowerPoint文件图标:Flash文件图标: 文本文件:网页文件图标: 关闭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左上角的控制钮;右击任务栏相应窗 口名称;键盘组合键Alt F4 二、鼠标操作 任务:练习鼠标操作指向:把鼠标指针移动到指定目标(看箭头的尖端部位); 单击:按一下鼠标左键;通常会选定一个目标。 双击:快速按两下鼠标左键;通常会打开一个窗口或运行一个程序。 右击:按一下鼠标右键;调出右键菜单,通常有属性等。 拖动: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开,移动鼠标。通常会选定一个区域或移动 一个目标。

第二课时 课题:Word入门教程(一) 目标: 1.能在word中输入文字和保存word文档; 2.能对文字进行字体、字号设置; 培训内容任务练习一、输入文字或保存: 1、启动Word 1)单击屏幕左下角的“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就可以启动Word,也可以直接左键双击桌面上的word快捷 方式; 2)Word窗口主要由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组成,文字一般输到工作区中,有一个一闪一闪的竖线; 3)记住常用的菜单“文件”菜单、“视图”菜单和“格式”菜单,工具栏中是一些常用的菜单命令,用图片表示,使用很方便; 2、输入文字 1)在工作区中点一下鼠标,这样就会出现一条一闪一闪的光标插入点,文字就输在它这儿; 2)点击输入法图标,选择汉语输入法,这儿选择的是搜狗拼音输入法; 3)输入自己的姓名,然后按回车到下一行,输入班级、学校; 注意观察光标插入点的位置变化,它会随着文字逐渐后退; 3、保存文件任务:建立一个Word 文档并保存到指定位置。

信息技术培训校本研修计划

信息技术培训校本研修计划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 略,已经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融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制度框架,营造了一个学习型的文化氛围,为教师构建了一个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 平台。我个人2015年的校本研修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研修目标 1、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化备课组活动,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使 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及推广的引领者,配合全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逐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及水平。、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 学研究水平。 3、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 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 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习为本)的转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及同伴们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 四、具体措施 1、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每一次听课后记录。学 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公开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2、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认真的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3、认真参加参与各校教研活动与“小组学习研讨”活动,将培训学习所得,在具体的教 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 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

学校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方案

学校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结合二期课改精神,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主要内容,增强教师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我校系统的开展了计算机操作学习,基本办公软件学习,简单的课件制作培训,随着校园网络的建设,又开展了网络操作与网络资源利用的培训。现在,全校的教师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网络操作、课件制作及计算机备课等技能,并全面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同时,学校开设了完善信息技术课程,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普遍掌握了较好的操作技能,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开展。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技术不断更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随着教师意识的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方面开展学习、研究和实践。 三、研修目标: 在教师现有的技术基础上,通过培训,使我校教师树立科学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发展的意识,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能有效的应用信息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将通过教师全员性、主动性的参与,实现以下的信息技术校本研修目标: (1)、学习新的计算机技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深入。 (2)、通过理论学习、交流互动、观摩借鉴、实践研究等活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整合的实效。 四、主要内容: 研修模式:结合教师的自身情况和研修的目标,我们将以技能学习、理论学习、实践研究、交流观摩四个环节开展研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了解,在实践中提高,在交流中促进。 (1)、进一步学习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应用,提高教师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通过学习网络资源搜索的技巧、网络资源下载的技巧提高教师的资源获取能力。 (2)、学习课件制作新技术,提高教师信息资源的应用与整合能力。在教师普遍掌握基本课件制作的基础上,学习新版PowerPoint、Flash的新功能的操作与使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3)、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意识。联合教科室,定期开展有关二期课改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相关理论的学习,使教师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 (4)、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实践。结合课改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相关理论,让教师利用日常教学活动,推进理论在课堂教学实践。 (5)、通过互观课交流,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交流与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整合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 (6)、通过组织教师开展对外校的优秀教师和本校的各级骨干教师教学的观摩,为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通过学习优秀的整合实例,提高自身的认识,提升教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第一模块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及操作系统windows XP应用 一、计算机系统 (一)计算机发展史 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于管组成,占地170m2,总重量为30t,耗电140kw,运算速度达到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300次乘法。从计算机的发展趁势看,大约2010年前美国就可以研制出千万亿次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里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计算机方向发展。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于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它们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昂贵。使用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的复杂程度难以表述。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是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 由此可见,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核心器件——微处理器(CPU)的性能。 5.第五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将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一起具有形式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能力。它的系统结构将突破传统的冯·诺依曼机器的概念,实现高度的并行处理。 2、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基本特点如下: 1、记忆能力强 在计算机中有容量很大的存储装置,它不仅可以长久性地存储大量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资料,还可以存储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 2、计算精度高与逻辑判断准确 它具有人类无能为力的高精度控制或高速操作任务。也具有可靠的判断能力,以实现计算机工作的自动化,从而保证计算机控制的判断可靠、反应迅速、控制灵敏。 3、高速的处理能力 它具有神奇的运算速度,其速度以达到每秒几十亿次乃至上百亿次。例如,为了将圆周率兀的近似值计算到707位,一位数学家曾为此花十几年的时间,而如果用现代的计算机来计算,可能瞬间就能完成,同时可达到小数点后200万位。 4、能自动完成各种操作 计算机是由内部控制和操作的,只要将事先编制好的应用程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能自动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预定的处理任务。 (二)硬、软件系统简介 1、硬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是指有形的物理设备,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可以是电子的、电磁的、机电的或光学的元件、装置,或者由它们所组成的计算机部件。 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功能是接受计算机程序的控制来实现数据输入、运算、数据输出等一系列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方案知识分享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广大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教学实施能力,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特制定上街实验初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自培、自修为主,集中培训为辅,做到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自学提高相结合,真正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真正得到提高,为教学服务。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集中培训,促使教师基本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与技术、PPT多媒体操作、微课制作等信息化教学基本技能。 (二)通过集中培训和日常研训,促进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课堂信息化教学基本技术应用技能等,并能熟练运用微信、QQ群、校园网站等网上教研方式与专家、教师之间进行研讨交流。 (三)建立全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人才队伍。 三、培训对象

我校全体在职在岗一线教师全部参加培训 四、培训内容 (一)移动学习的工具、应用、设计; (二)翻转课堂和微课的相关理论知识; (三)素材的搜集与整理和PPT制作技巧; (四)录屏软件的安装和基本使用。 五、培训方式及时间 1.分散自学:要通过自学,基本了解和掌握微信、QQ 使用方法,对翻转课堂、微课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集中培训:根据课程内容及参训教师的实际,采取集中讲授、操作练习、小组研讨、互相交流等方式,主要培训PPT 制作、素材搜集与整理、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的安装和基本使用,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训时间及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具体时间为10月份第二周起每周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培训成果 (一)在集中培训期间,每名教师要高质量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写好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基本技术技能培训测试达到合格以上水平。两个月内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汇报课。

小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现代信息技术及素养 培训教程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 §1 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 多媒体课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对传统纸质教材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有效拓展。它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或多媒体创作工具将各种多媒体素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生成的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教学软件。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将其用于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以其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特点发挥着其它媒体所无法代替的优势。形象直观的知识内容、生动灵活的信息呈现方式、对好的交互界面、反馈与检测作用的发挥等,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师生交互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结构包括:1、线性结构,2、树状结构,3、网关结构。基本类型包括:1、演示型课件,2、助学型课件,3、练习训练型课件,4、资料工具型课件,5、教学游戏型课件,6、模拟实验型课件 多媒体课件开发的注意事项:一、课件开发前的论证。1、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来制作课件,2、尽可能有效利用现有的课件资源,3、充分考虑现有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的限制。二、课件开发的几个误区。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师但不能替代教师,2、黑板搬家行为,3、替代不可预料的实验,4、为课件而课件。让我们做的更好:1、明确教学目标,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2、统筹规划,科学分析。3、多媒体使用适度原则。 §2 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

1、教学分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学习者特性,结合新型教学理念、教学策 略及多媒体的特点设计课件。 2、搜集素材:素材是课件的基础,没有好的素材也制作不出好的课件,因此素材的获取 与处理是课件制作的一项基础工程。通常采用网上搜索下载、从其它资料中提取或自己动手制作等方法。 3、确定课件构架:多媒体课件的结果一般分为线性结构、树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其类型通 常有演示型课件、助学型课件、练习训练型课件等,根据内容和需要确定所制作课件的构架。 4、稿本编写:稿本也称脚本,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直接蓝本,分为文字稿本和制作稿本, 文字稿本是按教学的思路和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描述的一种形式。制作稿本是在教学稿本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进一步细化到多媒体素材上,具体到多媒体课件的每一幅画面上的稿本,包括画面的呈现信息、画面设计、交互方式等。 5、制作步骤: (1)新建演示文稿并保存 (2)封面设计与制作 (3)其它幻灯片的制作 (4)封底的制作 (5)建立超级链接 (6)测试和修改 (7)完成后保存 ※多媒体课件制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师但不能替代教师。多媒体课件只是对教学工作者的一个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