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高三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读“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3—5题。

3.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的最近距离是()

A.20 km

B.40 km

C.60 km

D.80 km

4.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有()

A. 交通和劳动力

B.市场和交通

C.劳动力和气候

D.市场和气候

5.X、Y、Z的农业生产分别对应()

A.花卉、乳牛、粮食

B.水果、养鱼场、蔬菜

C.蔬菜、林业、养鸡场

D.花卉、养猪场、观赏鱼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读图3,完成第6题。

6.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图6 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7-8 题。

7.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8.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图7 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

答9—10 题。

9.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

符的依次是()

A.④②③

B.④⑤②

C.③②①

D.①③⑤

1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

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二、综合题(共60分)

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其生产的最基本特征是

和。

(2)P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对比,相似的

是()

A.高温多雨时期相同

B.都有煤炭工业城市

C.河流入海方向一致

D.地理纬度位置相近

(3)A、C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这里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4)19世纪中期,美国南部是英国棉纺织业的主要原料产地,分析美国南部棉花带形成的自然条件。

12.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地域分工也逐步完善,产业转移正在进行。浙江嵊州市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形成了专业化领带市,全市生产领带的企业有1 000多

家,产品销售占国际市场份额的33%,占国内市场的80%以上。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生产商把领带重心从欧洲转移到嵊州市,考虑的主要区位

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低

B.地价低廉

C.技术力量雄厚

D.市场潜力大

E.交通发达

F.气候条件好

(2)从原料来源看,嵊州市发展领带生产具有哪些区位优势?

(3)从地理位置、工业联系、交通状况、市场潜力方面,分析嵊州市建设成为专业领带市的有利条件。

13.读“某历史名城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原因

是什么?

(3)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我国

的省会城市中区位主要受此因素影响的有、

等。

14.(15分)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

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图中的A、B、C、

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读图回答

问题。

在A、B、C、D、E五处中:

(1) 印染厂宜选址于,理由是。

(2) 水厂宜选址于,理由是。

(3) 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理由是。

(4) 科技园区宜选址于,理由是。

(5) 生态公园宜选址于,理由是。

高三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答题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11.(15分)

(1)、、。(2)

(3)、

。(4)

12.(15分)

(1)

(2)

。(3)

13. (15分)

(1)、。

(2)

。(3)、、。

14.(15分)

(1) ,。

(2) ,。

(3) ,。

(4) ,。

(5) ,。

参考答案

1-10 DCABA CBDAC

11.

(1)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

(2)D

(3)小麦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4)分布在密西西比中下游平原地区,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土壤肥沃;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土地广阔。

12.

(1)ABD

(2)有丰富的蚕丝资源;长江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化纤产品。

(3)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我国沿海的中点位置;该地区工业基础较好,为领带生产提供了便利的社会协作条件;陆海运输便利;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有靠近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市场潜力广阔。

13.

(1)河流煤铁资源

(2)该城市为历史名城,形成较早,而早期城市的分布往往选择在有丰富水源的地方和交通便利的地方,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形成较早,②区域是开发利用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钢铁工业出现的历史相对较短,所以②区域是后形成的。

(3)交通(铁路的兴建)石家庄郑州

14. (15分)

(1)①B ②在居住区的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2)③E ④在城区河流的上游

(3)⑤A ⑥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

(4)⑦D ⑧靠近高等院校

(5)⑨C ⑩在污染型企业与居住区之间

高中地理农业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农业 (2015? 新课标全国 2)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 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 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2015? 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4.“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 蒙古高压 B. 印度低压 C. 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5.“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 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 珠江三角洲 B. 柴达木盆地 C. 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6.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 地形平坦 B. 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 D. 资金雄厚 7.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A. ① B. ② C.③ D. ④ 8.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 夏季降水增多 B. 夏季气温降低 C. 冬季降水增多 D. 冬季气温增高 9.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 温室气体减少 B. 森林覆盖率减小 C. 入湖泥沙量减低 D. 草原生产量减低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二、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2.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四、旅游业区位分析:?旅游活动包含三要素(从三要素去分析,有利于增强记忆): 1.旅游者:主体相当于市场(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2.旅游资源:客体A.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B.市场距离: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大或小)(即旅游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C.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游业:媒介A.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B.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 五、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

(地理)等高线专题练习(100题)

可刊在网站的百题训练 等高线专题训练 广西河池高中韦校俊 一、选择题 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 到B城的铁路,分析回答1—2题。 1、在图中所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A城附近的山区,最适宜种植的用材林为 A、毛竹 B、红松 C、兴安落叶松 D、白桦树 根据下图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时,则A点的气温是 A、11.6℃ B、18.6℃ C、20.4℃ D、9.6℃ 图中左侧等高线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试判断第5-6题: 5、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的值是 A、199 b > a > G D、图中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7-9题: 7、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 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 度为①200

(完整)高中总复习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高中总复习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1~3题。 1.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的最近距离是() A.20 km B.40 km C.60 km D.80 km 2.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有() A.市场和交通 B.交通和劳动力 C.劳动力和气候 D.市场和气候 3.X、Y、Z的农业生产分别对应() A.花卉、乳牛、粮食 B.水果、养鱼场、蔬菜 C.蔬菜、林业、养鸡场 D.花卉、养猪场、观赏鱼 4.下列农业区的气候特征与a图类似的是() A.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区 B.美国的棉花带 C.中国的春小麦区 D.法国的葡萄园种植区 5.影响乳制品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市场需求量 C.技术力量 D.廉价的劳动力 6.为了乳制品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企业应该() A.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走劳动密集型的道路 B.利用我国草场资源丰富的优势,走资源密集型道路 C.加强科技投入,走技术密集型道路 D.不断扩大规模,以抢占市场份额 下图表示“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天然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三曲线表示天然原料和科技要素的分别是() A.①② B.②① C.①③ D.②③ 8.下列工业部门的发展变化情况与①曲线变化大致吻合的是() A.制糖厂 B.纺织厂 C.啤酒厂 D.飞机制造厂 下图中数字表示四种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情况。读图完成9~10题。 9.工业区位选择时,宜优先考虑原料产地的最有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城市的增长与①工业部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苏黎世 B.阿伯丁 C.攀枝花 D.旧金山 2005年2~3月,世界铁矿石价格猛涨,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下图是“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世界铁矿石价格上涨,主要受益国家是() A.中国、日本、印度 B.德国、美国、法国 C.巴西、澳大利亚、印度 D.马来西亚、印尼、埃及 12.“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图”揭示了() A.煤炭、铁矿石价格上涨对钢铁工业的影响 B.原料对钢铁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一、进行区位选择需坚持以下原则 1. 可持续原则 这是区位选择的核心原则。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该地区工业、农业、商业、城市、交通、旅游等的区位因素,以寻求这种布局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它强调经济发展首先要与资源、环境协调,工农业生产布局完成后要能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要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2. 主导性原则 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位选择中一般要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如装配工业类(普通服装)要看是否有廉价劳动力;冶金工业(炼铝业)看是否有廉价电力和原料;饮料业(啤酒)看是否有便捷的市场;商品粮基地的主导因素是优良土地和水热条件;花卉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水源;宁夏平原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南疆长绒棉种植主导因素是昼夜温差大。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和把握区域特征。因此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 如以农业为例: 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制约因素是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多发洪涝灾害。 3. 因地制宜原则 细心地分析给定的环境特点,发挥“比较优势”是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的基本方法。如“珠三角”的区位优势是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对外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外需性产业;武汉的区位优势是“九省通衢”,对内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内需性产业;上海的区位优势是具有中国“大地理中心”的位置——长江流域出海口、南北沿海航线的中点,对内、对外均有无限优势,发展内、外需性产业均可。 4. 因时制宜原则 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例如,某个工业地域的繁荣、衰败等皆由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引起。又如,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大约每十年“飞”一下,二战期间主要在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在日本,20世纪70年代主要在亚洲“四小龙”国家,20世纪80年代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20世纪90年代主要在我国沿海省份,21世纪初主要在我国的中部省份。 二、区位分析的—般方法 1. 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专题训练(含答案)

环境保护专题训练学号:姓名:. (07年海南高考题)1、(10分)(选修6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5年11月13日,某化工厂的苯胺车间因操作错误发生剧烈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导致大量有毒的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国家环境保护局根据相关法规条件,对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单位处以法定的最高罚款,并处分相关责任人。(1)这次污染事故产生的危害有哪些?(4分) ①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等;(2分) ②松花江自污染源以下水质恶化,生活、生产用水紧张。(2分) (2)如何防控可能发生的类似污染事故?(6分) ①开展重点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案。(2分) ②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企业要强化安全生产,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快企业的治污进程。(2分) ③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依法惩治危害饮用水水源环境的违法行为。(2分) 2.(10分)(08年海南高考题)至2006年,已经发现世界海洋中共有200个“死亡地带”,及海洋中由于污染而威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存的区域。联合国于2006年10月1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死亡地带”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了34%。联合国一位官员说:“这些地带正在对渔业资源以及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构成重大威胁。”完成下列要求。 (1)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4分) ①油轮石油泄漏;②远洋运输、捕捞等排出的生活污水;③某些公司倾倒的工业废弃物(4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即可得满分.)(2)简述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6分) 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远洋航线沿线和渔业资源丰富海域(渔场)(2分),防治措施:①进行国际合作。制订国际公海海域相关法规,加强国际公海海域的环境管理(2分):②防止抽轮泄漏。③控制向国际公海海域排放各类废弃物(2分) 3.(10分) (09年海南高考题)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6分)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一)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 水源:靠近水库0、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 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 2.经济因素 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区位条件专题归纳整理

农业区位分析 (1)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条件、农产品冷藏技术和保鲜技术;劳动力;地租;农业技术;政策;工业基础;农业传统;饮食习惯等。 工业区位分析 (1)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自然因素不是工业主导的因素,但是要注意土地的价格,这往往也是工业区位条件中比较重要。 (2)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通信;地租;劳动力数量、素质、价格;技术;工业基础。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社会协作、国防安全;比如湖北汽车城十堰,建设初期主要考虑的是国家的安全。社会需要;工业惯性。 (4)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风向、河流流向等。工业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在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农业 1.自然因素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 区位因素分析过九关 第06关 航空航天基地区位因素分析练习

航空航天基地区位因素分析 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顺利发射升空。据此完成1—2题。 1.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 .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 .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 .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 2.向火星发射探测器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和更重载荷,我国四大卫星基地最适合火星探测任务的是 A .酒泉 B .太原 C .西昌 D .文昌 【答案】1.A 2 .D 【解析】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甘肃,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期较长,A 项正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纬度较高,B 项错误;该地地处内陆,海上交通不便,C 项错误;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不是酒泉的优势,D 项错误。故选A 。 2.文昌位于较低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快,故自转的推力较大,D 项正确;其他几个地点纬度较高,不具有优势条件,故可排除。故选D 。 航空航天基地的区位因素分析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

2 我国四大航空航天基地的有利区位 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7时30分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月18日13时59分其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阿木古朗草原成功着陆。据此完成1—2题。 1.“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选择酒泉基地发射的地理原因是 A .酒泉基地纬度高,自转线速度较慢,有利于飞船进入轨道 B .酒泉基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最高,有利于飞船发射 C .酒泉基地位于干旱区,多晴天,有利于飞船发射 D .酒泉基地位于温带草原区,草场茂密,有利于飞船返回着陆 2.在主着陆场外1000千米处设副着陆场的原因是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高三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读“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3—5题。 3.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的最近距离是() A.20 km B.40 km C.60 km D.80 km 4.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有() A. 交通和劳动力 B.市场和交通 C.劳动力和气候 D.市场和气候 5.X、Y、Z的农业生产分别对应() A.花卉、乳牛、粮食 B.水果、养鱼场、蔬菜 C.蔬菜、林业、养鸡场 D.花卉、养猪场、观赏鱼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读图3,完成第6题。

6.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图6 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7-8 题。 7.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8.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图7 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 答9—10 题。 9.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 符的依次是() A.④②③ B.④⑤② C.③②① D.①③⑤ 1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 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二、综合题(共60分) 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其生产的最基本特征是 和。 (2)P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对比,相似的 是() A.高温多雨时期相同 B.都有煤炭工业城市 C.河流入海方向一致 D.地理纬度位置相近 (3)A、C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这里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4)19世纪中期,美国南部是英国棉纺织业的主要原料产地,分析美国南部棉花带形成的自然条件。

高中地理气候部分专题练习

高中地理气候部分专题练习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1~2小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该地可能是() A.北京 B.悉尼 C.罗马 D.开普敦 【试题解析】从资料上看一月高温少雨,七月温和多雨,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答案】1C 2 D 3.有一幅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最冷月气温都在0 ℃以上,降水总量大约为700~800毫米左右,这两地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4.以上两地降水季节分配情况可能是() A.季节分配都比较均匀 B.季节分配都集中在夏季 C.一为全年分配均匀,一为集中在夏季 D.一为集中于夏季,一为集中于冬季 【试题解析】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的温带气候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答案】3A 4C 5、读图1,A地和B地的气候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图1

A、高温不同期,多雨不同期 B、高温同期,多雨同期 C、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D、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试题解析]从图中所给的经纬度和陆地形状,可判断A地为非洲南端,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为中美洲,气候类型为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两种气候类型分位于南北两半球,季节相反,高温不同期。A地气候冬季多雨(7月份),B地气候夏季多雨(7月份),所以两地多雨同期。[答案]D 6、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气候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试题解析]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气候年变化较小。 [答案]B 7、下列各种气候类型,在一年中温度和温度变化不显著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试题解析]热带沙漠气候一年中温度变化不明显,终年干旱,温度是终年高温,但冬夏两季高温程度不同,夏季气候温明显高于冬季。温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年中温度、温度都有明显变化。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温度、湿度变化不明显。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一年中温度、湿度变化都明显。 [答案]C 8、成因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无关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D 9、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0、乙地的气候成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高中地理生物与土壤专题训练(精华版)含答案

生物与土壤专题训练 读自然带与温度、湿度的关系模式图,回答6~7题。 1.甲中甲最有可能是( ) A.温带草原带 B.热带稀树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模式图中沿乙方向体现的变化主要是( )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纬度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12~14题。 3.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 B.针叶林草原 C.灌丛草甸针叶林 D.草原山地落叶阔叶林 4.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高于北坡的主导因素是 A.坡度B.水分 C.热量D.土壤 5.下列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与图中相同的是 A.武夷山B.秦岭C.太行山D.阴山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6.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 7.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髙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针阔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 8.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热带雨林带发育的土壤 A.微生物活动弱 B.生物风化强 C.有机质含量高 D.化学风化弱 9.大多数热带雨林中的树木没有明显的年轮,这是因为 A. 全年光照充足无明显变化 B. 昼夜变化不明显 C. 太阳高度的变化不明显 D. 四季变化不明显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典型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 10.图中 A.Ⅲ带植树造林用以防治土壤盐碱化 B.与Ⅵ带相比,V带的水热条件更好 C.Ⅵ带风力小,气温低,太阳辐射弱 D.与Ⅳ带比,Ⅱ带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11.该山地位于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江南丘陵 12.若在图中山地开辟一处茶园,最适宜的是 A.Ⅱ、Ⅲ B.Ⅲ、Ⅳ C.Ⅳ、V D.V、Ⅵ 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进行考察,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图所示(图中数字表示海拔)。读图回答11~12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最高海拔为5000米 B.云杉林出现在南坡C.沿途变化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D.沿途变化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4.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自然带分界线,一年中有明显位置变化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 11~12题。 15.甲植被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常绿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 16.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土壤 B.热量 C.光照 D.水分 读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 17.该山可能位于 A.亚洲中部B.非洲中部 C.南美洲西部D.欧洲南部 18.影响该山地基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海陆位置 C.洋流D.地形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 19.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20.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21.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 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22.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23.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27~28题。 24.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5.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 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 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区位因素是指促使区位地理特性、功能的形成、变化的原因或条件,根据区位因素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区位形状、地形、地貌、地质、太阳辐射、气候、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政策、资金、土地价格、市场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化肥、机械等。区位因素是高中地理的常考知识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 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 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 2.经济因素 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专题复习《区位因素分析》教案.doc

专题复习《区位因素分析》教案 地理组陈平红 【高考动态分析】 本专题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同时又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近儿年的高考中表现的尤为抢眼。特别是在第37题的考查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命题立意角度。其知识内容的考查多以叠加等值线的区域地图为载体,在考杳学生对区域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该区域的相关地理特征进行考杏,最后落脚点是区域开发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条件评价或区位因素分析。从命题立意角度来看,着重考查考生将高中知识体系中的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运用于解决具体区域中相关现实问题的能力。 【高考命题方向】 从近年的命题规律及教材中的区位知识体系看,区位因素分析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设问的类型: 1.评价区位布局问题是否合理。 2.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 3.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4.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八 5.不同区域的区位因素的对比分析与评价, 【高考复习建议】 策略一:抓住主干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策略二:重视分析方法,构建思维模型。 策略三:学会知识迁移,掌握答题技巧。 如何运用知识和方法,去应对高考新的试题情景,进行迁移分析。 ■技巧1一一充分利用题中已有的信息 ■技巧2 —一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 策略四:掌握区域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方法。区域区位因素分析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1推测区域内主要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如气温、降水、山脉、河湖、自然资源、人工建筑等事物或自然灾害、生产活动等现象。 %1分析区域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 %1解释区域内存在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优势与劣势的原因。 %1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与发挥优势的对策。 【主干知识体系】 一、区位因素分析 (一)、农业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光热水土) 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亳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酸性红壤适宜种茶树;甜菜耐盐碱) 地形:不同的地形区(坡向、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 劳动力:(数量、素质) 工业、城市的发展:城郊农业的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价递减状况。 科技: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

2019年高考地理区位因素分析过九关第03关交通区位因素分析练习word版本

第03关交通区位因素分析 蒙(自)河(口)铁路已正式开通运营。下图为蒙河铁路及铁路线上的马英河大桥。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蒙河铁路建设的障碍条件主要是 A.气候条件B.地形条件C.水文条件D.资金条件 2.蒙河铁路有些路段采用图中的高架桥的方式,目的主要是 A.保护生态B.节约耕地C.减小起伏D.降低造价 【答案】1.B 2.C 【解析】1.蒙河铁路穿过云贵高原,沿途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是铁路建设的主要障碍条件。故选B。 2.蒙河铁路沿途地形崎岖,采用高架桥方式可减小地面起伏,提高铁路运营速度和安全性。故选C。 交通区位因素分析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 (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2)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3)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1)港口区位因素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和选址要求 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原则——“低、高、大、小” (1)成本低——山区线路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

(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应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路以直达为主。 (4)生态破坏小——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 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2.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利时国土面积30528平方千米,人口约1070万,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高中地理:如何进行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高中地理:如何进行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从各类地理试题特点来看,有关“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的试题属于应用性综合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着力于考查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是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主要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商业区位等。运用这些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一、进行区位选择需坚持以下原则 1.可持续原则这是区位选择的核心原则。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该地区工业、农业、商业、城市、交通、旅游等的区位因素,以寻求这种布局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它强调经济发展首先要与资源、环境协调,工农业生产布局完成后要能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要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2.主导性原则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位选择中一般要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如装配工业类(普通服装)要看是否有廉价劳动力;冶金工业(炼铝业)看是否有廉价电力和原料;饮料业(啤酒)看是否有便捷的市场;商品粮基地的主导因素是优良土地和水热条件;花卉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水源;宁夏平原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南疆长绒棉种植主导因素是昼夜温差大。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和把握区域特征。因此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如以农业为例: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南方平原地区——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制约因素是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多发洪涝灾害。 3.因地制宜原则细心地分析给定的环境特点,发挥“比较优势”是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的基本方法。如“珠三角”的区位优势是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对外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外需性产业;武汉的区位优势是“九省通衢”,对内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内需性产业;上海的区位优势是具有中国“大地理中心”的位置——长江流域出海口、南北沿海航线的中点,对内、对外均有无限优势,发展内、外需性产业均可。 4.因时制宜原则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例如,某个工业地域的繁荣、衰败等皆由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引起。又如,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大约每十年“飞”一下,二战期间主要在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在

专题区位因素的分析布局

【专题五】区位因素的分析布局 【考情分析】 高考注重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通过提供新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说明其存在的意义。在对某一人文要素(农业、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贸、旅游等)进行区位分析时,能够很好地体现地理思维能力的过程与方法。从近几年高考看来,人文地理命题对区位因素的考查仍然是重中之重,在全套试卷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比重。复习时,要对某一人文要素分析的思维方法进行疏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从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知识交汇】 农业、工业、城市、商业、交通、旅游、经济等区位的分析和选择,是人文地理部分的主体内容,历年来为高考命题者所青睐。同时,区位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命题素材十分丰富、设问角度灵活多变,能有效地考查出学生获取信息、知识迁移、分析归纳、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几乎年年会出现,且考查重心每年都有一些变换。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 抓住主干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形成网络 1.认识区位的地理含义 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所以一定要重视区位与区域地理的关系),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 【思想方法】 (一)重视分析方法.构建思维模型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全面性) 从有利和不利两角度(辩证性) 抓住主要(突出)的因素进行分析(主导性) 从动态和静态两层面(动态性) A.全面性原则——综合思维、全面眼光 1.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形成思维模式 (1)经济位置要素——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政治位置.经济位置.交通位置 (2)自然区位要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 (3)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等 (4)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国家.政策.政治(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团结.国防安定等。 2.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也就是所谓的辩证性:区位因素中有些是有利的因素,还有些是不利的,评价时应注意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入手作全面的分析。如:分析天津港的区位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归纳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归纳(2011-07-26 11:29:36)转载▼ 标签:高考区位分析文化分类:知识点分析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典例】⑴、东北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区位因素是: ①平原辽阔,耕地连片,利于大型机械化操作;②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或有

肥沃的黑土);③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④山环水绕,灌溉水源充足。⑤人少地多,土地增产潜力大;⑥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网稠密;⑦中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国内市场广阔;⑧国家政策扶持;⑨有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提供机械化设备等。 ⑵、秦淮一线以南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沛(四川盆地水热充足);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深厚(长江中下游有水稻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⑤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⑥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思考】两广丘陵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哪一种?该区域发展此农业类型的区位优势有哪些?从土地利用的潜力看,该区域可以发展什么?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