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理论研究之一

企业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理论研究之一
企业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理论研究之一

企业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理论研究之一

企业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理论研究之一

一、背景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知识创造公司》一书中指出,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就是指未经正式化()的知识,包括企业、经营者或员工的经验、技术、文化、习惯等,是属于个人经验与直觉的知识,不易以言语来沟通及表达,表现为难以形式化、无法被具体化的技能。此类知识是主观的、自悟的知识,涉及个人的认知与意念。而“显性知识”(

),则包括一切以文件、手册、报告、地图、程序、图片、声音、影像等方式所呈现的知识,不论是传统的书面文件,或电子档案,都是可以用形式化、标准化的语言文字或图像所传递表现的知识,此类知识是客观的、有是可见的知识。野中郁次郎认为企业的员工头脑中拥有大量的不容易用言语表达的隐性知识,而能够用言语表达的显性知识相对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小部分,有如“冰山一角”。由于隐性知识是不容易用言语表达的,知识创造企业的目的就是要将隐性知识转换成显性知识,而模型就是实现该目标而创造的方法。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模型包含知识创造和转化过程的四种模式,企业中的知识创新,经由群化、外化、综合、内化这四种基本模式,形成了一个“知识螺旋”的知识进化过程。

模型的四种知识转换模式如下:在群化的情境中,例如师徒式的学习、伙伴之间模仿,隐性知识可以在个人之间转换,这些知识是不能被清晰表达的,且其过程也是“潜移默化”的;在外化的过程中,通过比喻、隐喻等方式,以文字符号或图象呈现。隐性知识可以在外化的过程中,转换为显性知识;通过综合现有的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又可以经过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最后,通过干中学的方式,显性知识又可以在内化的过程中,转换为个

人的隐性知识。该模型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建立了四个转换的组合:包括从隐性到隐性知识、隐性到显性知识、显性到显性知识、与显性到隐性知识转换四种情况。模型也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螺旋,它展示了知识创造的全过程。

二、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企业在对知识管理的实践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两种不同形态的知识管理问题,即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和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企业的管理一般都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因为,显性知识是最容易被人们认识到及发现的一种知识。显性知识在企业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常态:

在企业范畴中,显性知识一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例如管理化知识所表现的战略管理制度和战术管理制度;二是可以用物器来表达的,例如人格化知识,工具化知识和成果化知识。可见,显性知识是外显的,能被人们所觉悟的知识。但是,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企业员工头脑中的知识。企业的知识管理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将隐性知识通过企业的平台转换成显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的特性,德鲁克()的观点是:“隐性知识,如某种技能,是不可以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的存在,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野中郁次郎也认为,动作技能隐性知识传递过程是可以显示的。他说:“个人可以从他人那里不经语言直接获得暗默知识。学徒工与师傅一同工作,不用语言而凭借观察、模仿和练习便可学得技艺。”对于显示或传递动作技能隐性知识的方法,就是观察、模仿与练习。大脑的隐性知识可以分为可感知的与不可感知的,或者是可以意识到的与不能意识到的。野中认为,隐性知识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认知维度,另一个是技能的维度。然而,对于可感知的部分,野中只是对现象作出了描述,但是他没有对其发生的原因作出解释。

三、隐性知识传递的方法与路径

本文认为,要学习隐性知识,必须首先区分认知维度与技能维度的隐性知识,以及了解两者的共同点:

1.技能维度的隐性知识。德鲁克的演示论与野中模仿论有助

我们从观察动作技能的过程中,证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但是,无论德鲁克还是野中郁次郎,两位学者都未能打开认知维度这个隐性知识的黑箱。就是说,演示与模仿的方法只能使我们聚焦有形的东西,没有办法引导我们了解无形的东西。而正正是由于无形的东西的操作才能让我们知道它是如何统摄认知过程和技能的思维过程。我们说它是无形的意思是因为思维过程的操作不一定经过大脑的视觉和听觉通道,尽管它确实是一种存在。陈述性知识(知)与程序性知识(行)两者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就是一动一静。但是他们也有相同之处,“知”与“行”一样都有起点与终点。无论是陈述性或者是程序性知识,都是在意识控制下的以心理表象牵引的思维过程。举例如下:清代中叶闻名一时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提出他的画竹创作三阶段理论:由“园中之竹”到“眼中之竹”,由“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由“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我国成语所说的“胸有成竹”及“意在笔先”,就是作者在行为之前已经在大脑建构的心理表象。郑板桥的三段论犹如电影剧本一样,清晰地描述了画竹的“观察――构思――实现”由外到内及由内到外的心理活动过程。三阶段理论既展示了作家的内部构思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同时也演示了程序性知识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用文书转换为陈述性知识。)。马莉(2008)引述一位女游泳运动员在回答电视主持人问题的时候说,她最喜欢的动物是老虎和豹子。主持人惊异地问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女孩子回答说,“游蝶泳前向前奋进的动作感觉,与这些猛兽扑食猎物前蓄势待发的感觉是相同的。”这种力量的积累和爆发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这些最具力量与速度的猛兽。该女运动员的描述实际上是一个运动经验转移的类比表征。相对来说,两位管理学家则没有郑板桥作为艺术家的实践与深度体验,也没有体育运动员运用类比建立心理表象的亲身体验,凸显了演示论及模仿论的不足。

2.认知维度的隐性知识。(2005)认为显性知识是可以说出来的知识()。但是,他认为特定的隐性知识和特定的显性知识两者存在对应的结构关系。在转移显性知识的时候,必须首先

识别特定显性知识相对应的隐性知识,然后在转移显性知识的同时转移相关的隐性知识,正如下图中的某一特定显性知识3与特定的隐性知识5,6相对应一样。要成功转移显性知识3,必须同时转移隐性知识5和6。的观点是不难理解的。例如,病人看不明白中医师开的处方,这并不是医师在处方使用的字太艰深,而是病人没有中医学及方剂学的基础知识。医生看光照片也是同一道理,他可以在照片中看见病理变化,但病人的眼睛却看不出照片所显示的变化。这都是因为病人没有医生具有的隐性知识,而医生的隐性知识好比一幢大楼的桩基工程,可以看见的处方好比在地基上建构的大楼。

四、结论

第一,由于人的思想是用之不竭的生产性资源,知识管理必须指向隐性知识。然而,观念又具有内在性与私有性的特点,当组织成员有交际的需要,他会将自己的思想以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当他感觉需要维护个人利益而不是团队或组织利益的时候,人际交往就不会在组织成员之间发生,或者并非毫无保留地发生。习惯性防卫()随之在组织之中形成,因此,企业的知识管理的重要课题便是改善和加强对组织成员观念形成微观

环境的管理,又要聚焦规划、实施与落实知识分享与传播的管理。

第二,企业在知识管理中,面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性课题和任务。心理活动的研究与管理就成为知识管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企业员工,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还是生产第一线的生产人员,看起来他们岗位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同,考核的事项更不同。但是,在互不相关的事物背后,都是一个相同的出处,即都是在意识控制下的心理活动。这种活动其实涵盖了三个要素,即知识要素、情绪要素和体验要素。知识要素即动智,情绪要素即动情,体验要素即动作。它们之间存在着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这就回答了人们提出的现代企业的管理要以人为本的根本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 ”,;

,1993:24

[2][日]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著.知识创造的企业[M].知识产权出版社,1995:72

[3][日]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著.知识创造的企业[M].知识产权出版社,1995:8

[4]冯舒奕.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论”新释[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63~65

[5]马莉.运动技术理念的隐喻与诠释――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四项目的隐喻学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1

[6]来源:“ ”, .9,2005:104

最新【精品】范文

2021年企业安全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21年企业安全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一、常规题(48题) 1、201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什么? 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2、触电有哪几种类型? 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踏步电压触电。 3、生产作业场所“四口”指的是? “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4、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什么制度?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 5、待岗超过几个月重新上岗的一线工人需重新进行“三级教育”?

6个月 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几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5年 7、请例举三种以上常用的消防器材有哪些? 灭火器、消防铲、消防砂、消防栓、水枪、水带等 8、我国职业病防治的原则是什么? 职业病防治原则:依法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二、抢答题(共15题) 1、日常生产、生活中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日常生产、生活中电器设备发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有: 1)短路;(2)过负荷;(3)接触电阻热;(4)电火花和电弧;(5)照明灯具、电热元件、电热工具的表面热;(6)过压热;(7)涡流热 2、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4)职业健康及其预防措施;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3、安全检查的形式有哪些? 安全检查的形式有: 安全检查一般采取日常、定期、不定期、季节性、节假日、专业性、综合性等多种检查方式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区别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区别 上海之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7-05-08 显性知识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的,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并且经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特点存在于文档中、可编码的(Codified)、容易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容易转移。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包括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特点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不可编码的(Uncodified)、很难用文字的形式记录、难于转移。 根据Delphi Group的调查显示,企业中的最大部分知识(42%)是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但是几种不同种类(电子的和纸制的)的显性知识总和却又大于隐性知识。可见,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企业中的分布是相对平衡的,所以两种知识都必须得到相同的重视。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换模型 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SECI模型: 群化(Socialization) 隐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Tacit to Tacit):即通过共享经验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比如一个新进人员通过观察资深同事的工作来学习经验和技巧。比如人们针对共同主题展开的谈话和讨论。在此过程中的主要挑战是:如何识别和组织领域中的专家?如何沟通协作?如何总结和传递经验教训? 外化(Externalization) 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Tacit to Explicit):即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比如将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成书面形式。在此过程中的主要挑战是:缺乏自动化的流程来捕捉隐性知识,缺乏贡献隐性知识的激励环境。 融合(Combination)

企业培训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中隐性知识 的显性化 摘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唯一能给组织带来竞争优势,唯一持续不变的就是如何利用知识,以及如何获取新知识。人类的知识包括两种,一种是显性知识,另一种是隐性知识。知识是组织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隐性知识是难以模仿的,是组织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隐性知识必须转化为显性知识才能更好地为组织所利用。因此,如何在培训环节,促使隐性知识由个体到组织、由认知到技能的转化,进而形成螺旋式的上升,不断促进知识的共享,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组织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培训 Abstract Human society has entered a knowledge-based era, only can br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the organization, the only constant is how to use knowledge, and how to obtain new knowledge. Human knowledge includes

two kinds, one is the dominant knowledge, the other is a tacit knowledge. Knowledge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to maintain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acit knowledge is difficult to imitate, the organization forme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is the basis and source, tacit knowledge into explicit knowledge can be better for the organization to use. Therefore, how the training links, prompted the tacit knowledge from individual to organization, from cognition to skills transfer, and thus the formation of the spiral, and constantly promote the sharing of knowledge, on the externalization of tacit knowledge research has certain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Organization, Explicit knowledge,Tacit knowledge,Train

企业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

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 姓名: 部门: 得分: 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小题3分) 1、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C ,其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安全生产执法部门; C. 生产经营单位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C 。 A. 行政责任; B. 民事责任; C. 刑事责任 3、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应达到 C 。 A.85%;B.95%;C.100% 4、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的作用是 C 。 A.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B.避免机械设备发生故障; C.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5、生产经营单位应该 A 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A.免费 B.以成本价 C.有偿 6、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 A 。 A.立即组织抢险 B.立即进行事故调查 C.立即追究事故责任 7、生产经营单位 C 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A.可以 B.通过协商,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可以 C.不得以任何形式 8、从业人员面对管理人员强令冒险作业的命令,应该 A 。 A.拒绝 B.服从指挥 C.与管理人员讨价还价 9、企业所设置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 A 。 A.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事务的部门 B.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C.生产管理或技术管理机构

10、企业所设置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指 A 。 A.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 B.负责设备管理、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 C.负责技术、设计工作的人员 1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C 。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教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12、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C 和管理能力。 A.生产经营 B.安全技术 C.安全生产知识 13、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保证上岗的从业人员都经过 C ,否则,生产经营单位要承担法律责任。 A.安全生产教育 B.安全技术培训 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4、生产经营单位对新录用的从业人员,要制定详实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经费由 A 安排。 A.生产经营单位 B.从业人员部门 C.政府财政 15、《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 A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 B.许可 C.安全 16、安全色中的红色表示 C 。 A.提醒注意 B.通行 C.禁止、危险 17、“一班三检”是批 A 。 A.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 B.在早、中、晚进行巡回检查 C.每天进行三次安全检查。 18、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B 。 A.国家教育、学校教育、企业教育 B.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岗位或班组教育 C. 入厂教育、车间主任教育、班级教育 19、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保证安全距离,气瓶距离明火在 B 米以上,避免阳光暴

浅谈企业资源整合重要性

浅析企业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资源、资源整合 自从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快速向前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专业社会化分工的潮流正席卷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资源整合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之一,企业发展需要资源,更需要整合资源的意识和智慧。本文将从分析资源整合内容及主要过程入手,阐述企业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所谓的资源整合是指企业对不同类型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融合,使之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是指企业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选择、汲取、激活和有机融合,使之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对原有的资源体系进行重构,摒弃无价值的资源,以形成新的核心资源体系。资源整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一方面,识别、选择、汲取有价值的、与企业内部资源相适应的诸如隐性技术知识等外部稀缺资源,并融入这些资源到企业自身资源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实现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之间的衔接融合,激活企业内外资源,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内外资源的效率和效能。 2.个体资源与组织资源的整合。一方面,零散的个体资源进行系统化、组织化,能够不断地融入到组织资源之中,转化为组织资源;另一方面,组织资源也能够被迅速地融入到个体资源的载体之中,能够激发个体资源载体的潜能,提高个体资源的价值。 3.新资源与传统资源的整合。新资源可以提高传统资源的使用效

率和效能,反过来,传统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可激活新资源,促进隐性技术知识等新资源的不断涌现,如此循环反复、螺旋上升。 4.横向资源与纵向资源的整合。横向资源是指某一类资源与其他相关资源的关联程度,纵向资源是指某一类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资源。它们的整合,对于建立横向资源与纵向资源的立体架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资源整合有其内在的逻辑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对提升企业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般而言,企业资源的整合经历资源识别与选择、资源汲取与配置、资源激活与融合三大环节。 Ⅰ.资源识别与选择 资源识别与选择应从企业宏观战略及微观战术两个层面综合考虑。其中,资源识别与选择的战略层面涉及到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问题,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而选择资源的,主要是对资源选择进行基本定位,包括产业定位、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等三个方面。其中产业定位是指选择最适合的资源应用于合适的产业领域,不同的产业需要的资源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选择合适的资源满足某一细分市场的需求;产品定位是指选择合适的资源以更好地满足某一产品的生产需要。资源识别与选择的微观战术层面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问题,是围绕企业战术目标而选择资源的,主要是根据资源的层级性与可接受性相匹配原则进行选择。一般而言,资源层级越高,给企业带来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时间就越长,但是,由于层级越高的资源,其获取的代价就越大,因而随之而来的市场风险也就越大。

浅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最终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作业 内容:课程论文 课程教师:孔老师 学生姓名:曹年华 学院:生仪学院 专业班级:生物医学工程2016硕 学号:21615083 2017年4月

浅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摘要: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是隐性知识,说得清、道得明的知识属于显性知识。在分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本质差别等关系的基础上, 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视角, 浅谈如何获得隐性知识,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两种知识的作用。 关键字: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本质,实践 引言: 高尔基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人类的文明史客观上来说更像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知识学习,运用和创新使得人类在大自然中成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关于人类知识的研究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 自古希腊时代以来, 它一直是哲学和知识论的中心问题。而在对知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有些知识说得清,道得明,有些知识却又说不清,道不明。即:“ 我们知道的东西要多于我们所能诉说的东西。”[1] 正文: 看得见的是胸围,看不见的是胸怀,那什么知识说得清,道得明,什么知识又说不清,道不明呢?首先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出发,人们对客观存在不间断的探索,认识是在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不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以达到揭露客观存在的本来面目,简单来说就是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老子的《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通常在人类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表面现象逐渐认识到一定深度的奥妙,人类要把观察到的这些奥妙描述出来这就是“名”。通常人类一旦对事物的探索发展到“名”的阶段,人类会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名”组织起来,加以系统归纳就发展到“科学知识”的阶段了。这时候,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也就转化为说得清,道得明的知识。人类用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探索更深层次自然内在本质的欲望,正是这个欲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这就是两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是不谋而合的。名和道,都出自同一个事物,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对存在的认识。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唯物思想深刻内涵所在。 按照知识的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 我们可以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库(风险题)

2016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库(风险题) 2016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库(风险题) 三、风险题部分 (一)10分题目: 1.企业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应索取危险化学品什么和什么? 答: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2.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泄漏主要包括哪两种形式? 答:包括易挥发物料的逸散性泄漏和各种物料的源设备泄漏两种形式。 3.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应做到哪“四定”?答: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 4.企业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应进行哪两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答: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突出哪“两重点一重大”? 答:主要是:1)重点危险化工工艺2)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3)重大危险源 6.灼烫的部位主要包括哪几种? 答:主要包括:1)体表灼烫2)呼吸道灼烫3)消化道灼烫4)眼灼烫 7.请你说出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主要指哪些? 答:1)温度2)压力3)流量4)料比等 8.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应配备独立的什么系统? 答:安全仪表系统 9.《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中将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哪三个等级? 答:特别危险场所、高度危险场所和一般危险场所三个等级。 10.按照设计压力(p)的大小,压力容器可分为哪四类? 答:低压、中压、高压和A超高压四类 11.压力容器最常用的安全附件主要有那些? 答:主要有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和液位计等 12.依据新《安全生产法》规定。哪些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答: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13.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什么设施?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设置什么措施? 答: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防止水浸渍的措施。 14.化学危险品贮存方式分为哪三种: 答:a.隔离贮存;b.隔开贮存;c.分离贮存。 1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什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什么演练。 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大数据下的资源整合和知识共享上(2020)

大数据下的资源整合和知识共享(上)(2020) 卷1 1.本讲提到,“工业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10.0分) A.立体化 B.数据化 C.表面化 D.方便化 2.2015年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战略。(10.0分) A.全面发展 B.工业强国 C.制造强国 D.创新强国 3.本讲提到,大数据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也对()构成严重威胁。(10.0分) A.个人隐私 B.个人安全 C.个人信用 D.社会公平

4.本讲提到“互联网+”行动将重点促进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与()相结合。(10.0分) A.金融业 B.旅游业 C.现代制造业 D.林业 1.本讲提到,云计算的核心技术有()。(10.0分)) A.虚拟化技术 B.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 C.分布式并行编程模式 D.大规模数据管理 E.分布式资源管理 2.本讲提到,《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就是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坚持(),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10.0分)) A.创新驱劢 B.提高产量 C.智能转型 D.强化基础 E.绿色发展 1.”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它将来会替代传统行业。(10.0分)

2.以纸牌屋为例,Netflix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电影题材、挑选演员、播放形式,再根据这些内容拍摄用户感兴趣的电影。(10.0分) 3.工业 4.0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是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传感器融合的系统,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10.0分) 4.“互联网+”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的新形式和新业态,“互联网+”就等于“互联网+传统行业”。(10.0分) 卷2 1.本讲讲到,云计算是一种按()付费的模式。(10.0分) A.会员 B.下载量 C.使用量 D.使用空间 2.本讲提到,除了3“V”,大数据还有一个隐含的特征,称之为()。(10.0分) A.价值洼地 B.价值增值 C.数据总量 D.数据更新

知识显性化及知识流程研究

知识显性化及知识流程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全新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流程成为了企业管理运作的核心,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这是因为:知识是当今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就是如何提高企业知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知识管理又是围绕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等一系列知识流程活动进行的,知识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取得这些知识流程核心活动之间的平衡。因此,对知识流程分析与建模方法是具有实际价值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从知识获取入手,因为知识获取是一切知识管理研究活动的基础,尤其是隐性知识的 挖掘和利用,并利用知识含量定量描述岗位隐性知识在占整个知识结构的比重。 紧扣业务流程,给出一套完善、系统的知识流程分析、建模框架,以动态、直接的方式显示企业知识资源与业务流程的映射关系。研究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方面,知识获取处于知识链的瓶颈位置,本文将给出一套完整的知识获取方法,特别是隐性知识获取方法,为知识流程分析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研究知识流程建模方法,有了一套系统的知识流程分析框架做指导,组织能够更有效地将知识流程 研究成果应用于知识管理。本文主要完成了一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对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现有隐性知识显性化、知识流程分析方法、知识含量的相关理论、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其中的优缺点,以此作为研究的依据。2)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在组织内进行高效的知识创造、知识组织、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结构特征出发,解决如何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问题。 3)在充分挖掘组织内部知识资源的前提下,结合问卷调查,建立知识含量的 计算模型,定量分析组织内不同岗位知识资源中隐性知识的比重,根据不同岗位 知识含量特征,并结合实地调研,提出如何利用知识含量指导工资发放、权责制度、领导方式等管理问题。4)建立知识流程建模方法,该方法需要能够体现知识资源在组织内的流动情况以及知识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 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依据。5)以一家电力设计研究院为背景,对本文所提出的隐形知识显性化、知识含量模型以及知识流程建模进行实例分析。

资源的整合

P1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 P2 1 资源整合 一、创业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P3资源就是任何主体在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拥有或支配的有利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各种生产要素及要素组合。如人力、技术、物质、能量、信息等。而对于创业者来说,只要是对其项目和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的要素,都是创业资源。创业资源是创业企业创立及成长阶段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和支撑条件。创业资源主要根据来源、性质、存在形态、生产过程、创业过程、重要程度六个方面进行分类。 P5资金、技术、人才的作用 P6二、资源整合的途径 P7创业资源整合 创业者在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都会努力争取用尽量少的资源来推进企业的发展,他们需要的不是拥有资源,而是要控制这些资源。 P8创业资源整合原则 资源整合的原则 1.识别创业项目相关者及其需求

创业团队的构建需要吸纳多方面的人才,识别与创业相关者的需求有助于实现团队成员的优化配置。 2.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 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运用好人力资源带来的效益是企业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3.构建与资源提供方的共赢机制 对于资源的提供方和使用方来说,创业者是资源的使用方。要有效的利用资源,就必须了解资源提供方的切实需求,让资源为创业企业服务的同时为资源提供方带来更多的效益。 4.建立信任长期合作 诚信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只有建立起信任机制,维持长期合作的状态,才能把资源效用最大化。 5.够用和能用为原则 资源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资源太多会照成资源浪费和效能溢出,最终导致成本提升,效率下降。 同样,资源够用就好,适用就行。过于追求高科技忽视成本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要找我资源与需求,资源与效率之间的平衡点。 6.获取更多的多用途资源和杠杆资源 杠杆资源,是创业企业通过资源的杠杆作用获得的资源,他是通过利用自身资源获得了其他外部资源为企业运行服务。如创业企业团队通过人脉关系获得外部资金资源为企业创业服务。 P9,P10,P11,P12创业资源整合练习 P13对于创业者来说,利用外部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和能力,在企业的创立和早期阶段尤其如 此。其中关键是:具有资源的使用权并能控制或影响资源部署。 P14资源整合的途径 1.技术资源的获取途径 技术资源主要指企业运行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软件知识和使用的设备、工具等硬件知识两种。 (1)通过自己研发获得。由于研发项目耗时耗力,所以需要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积累。 (2)借助他人技术成果获得。可以通过购买软件知识类技术成果或者吸引技术成果持有者加入团队,吸纳相关技术。 (3)参加培训获得。利用各类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强化企业团队成员的能力水平从而获得相关的技术资源。

企业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理论研究之一

企业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理论研究之一 企业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理论研究之一 一、背景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知识创造公司》一书中指出,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就是指未经正式化()的知识,包括企业、经营者或员工的经验、技术、文化、习惯等,是属于个人经验与直觉的知识,不易以言语来沟通及表达,表现为难以形式化、无法被具体化的技能。此类知识是主观的、自悟的知识,涉及个人的认知与意念。而“显性知识”( ),则包括一切以文件、手册、报告、地图、程序、图片、声音、影像等方式所呈现的知识,不论是传统的书面文件,或电子档案,都是可以用形式化、标准化的语言文字或图像所传递表现的知识,此类知识是客观的、有是可见的知识。野中郁次郎认为企业的员工头脑中拥有大量的不容易用言语表达的隐性知识,而能够用言语表达的显性知识相对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小部分,有如“冰山一角”。由于隐性知识是不容易用言语表达的,知识创造企业的目的就是要将隐性知识转换成显性知识,而模型就是实现该目标而创造的方法。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模型包含知识创造和转化过程的四种模式,企业中的知识创新,经由群化、外化、综合、内化这四种基本模式,形成了一个“知识螺旋”的知识进化过程。 模型的四种知识转换模式如下:在群化的情境中,例如师徒式的学习、伙伴之间模仿,隐性知识可以在个人之间转换,这些知识是不能被清晰表达的,且其过程也是“潜移默化”的;在外化的过程中,通过比喻、隐喻等方式,以文字符号或图象呈现。隐性知识可以在外化的过程中,转换为显性知识;通过综合现有的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又可以经过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最后,通过干中学的方式,显性知识又可以在内化的过程中,转换为个

隐性与显性知识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1.隐性知识概念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在对人类知识的哪些方面依赖于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 2. 显性模式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隐性知识的价值必须通过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来实现,企业内的知识正是通过这种循环转化而形成了一个螺旋形上升的知识创新过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历经四个循环阶段。 社会化阶段 社会化阶段是指从个体的隐性知识到另一个体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这是人类知识传播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不遗余力地将隐性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显性化,但总有部分有价值的隐性知识难以实现转化,通过隐性知识的社会化阶段将隐性知识进行传递、共享及创新,增强组织的竞争能力,已成为企业知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过程中,参与者不使用语言也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隐性知识,如徒弟仅凭经验、模仿和实践就可以学会手艺。 外化阶段 外化阶段是通过类比、隐喻、假设、倾听和深度谈话等方式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是典型的知识创新过程。人们将自己的经验、知识转化为语言可以描述的内容,是从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将经验转变为概念的过程。知识显性化的目的在于知识的共享,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或常规的知识才可以进行传播,深层次的知识则不易为他人获得。因此,实施知识管理首先要采集和加工可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 组合阶段 该阶段是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一个建立重复利用知识体系的过程。它重点强调的是信息采集、组织、管理、分析和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是在不断聚合过程中产生新的理念。私人知识并不能直接共享,可以进行传递的仅仅是知识中的有关观点和信息。他人在接受信息后,要对其进行深入地感知、理解和内化,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的新知识。企业将从个体员工收集到的显性知识通过加工整理,形成一般的显性知识,最终浓缩为企业的核心知识,员工可以方便的吸收和使用,以实现组织的正常运营。 内化阶段 内化意味着新创造的显性知识又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化的目的在于实现知识的应用与创新。知识的创新与应用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组织能否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取决于组织能否充分利用组织的知识,能否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进行知识的更新。经过内化阶段,组织竞争力得到提高,知识管理完成一个基本循环。在上述四种转化过程中,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是核心,是知识生产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员

企业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企业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企业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1、高处作业“三宝”指什么? 高处作业三件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2、职工要做到遵章守纪,心须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建立哪五个方面的约束机制? 一是法律约束;二是制度约束;三是标准约束;四是检查约束;五是监督约束。 3、三级安全教育是对全厂职工实行安全生产教育的一种方式,具体分为哪三级教育? (1)厂级教育;(2)车间教育;(3)班组教育。 4、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是什么? 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是安全阀、压力表和水位表。 5、厂内机动车、叉车、电瓶车驾驶员在日常操作中应做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安、二严、三勤、四慢、五掌握。 6、根据物质燃烧的原理,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①控制可燃物;②隔绝空气;③清除火源;④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 7、四种灭火的基本方法? (1) 冷却法;(2) 窒息法;(3) 隔离法;(4)抑制法。

8、我国规定的安全色有哪几种? 我国规定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 9、防火设施的维护方法有哪些? 要经常对防火设施进行维护,保证周边环境和消防通道畅通,定期检查和试验消防设备设施的完好性,按周期到指定部门对灭火器进行药物检验和更新,保证其有效性。 10、《安全生产法》什么时候正式实施的? (2002年11月1日) 11、在职工安全守则中提出,全公司职工都应达到“三会”,分别是? 一会报警。二会使用本岗位的灭火器材。三会扑救起火。 12、安全标志分为哪些? (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 13、、工作完成或下班时,工作现场的员工必须做好什么工作? (做好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切断水、电、气源和关好门窗) 14、电力检修工作大体可分为哪三种情况? 全部停电检修,部分停电检修和不停电检修等三种情况。 15、锅炉运行中常见的事故有哪些? (1)锅炉缺水 (2)汽水沸腾 (3)锅炉超压 (4)炉管爆炸 16、一般按照燃烧物质种类,把火灾分为四类: 一类:普通固体可燃物质;二类:易燃液体和液化固体;三类:气体;四类:可燃金属。 17、安全生产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第5章 整合创业资源

第5章整合创业资源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点概念 1. 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是把企业看作由一系列具有不同用途的资源相联结的集合,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对实现企业成长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在其成长战略中如何利用不同的资源。 2. 步步为营(Bootstrapping):主要指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创业者分多个阶段投入资源并且在每个阶段或决策点投入最少的资源。 3. 拼凑(Bricolage):在已有元素基础上,不断替换其中的一些要素,形成新的认识。 4. 信任:是涉及交易或交换关系的基础,是一种稳定的信念,维系着社会共享价值和稳定。(来自“百度百科”) 5. 资源整合:指企业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6. 利益相关者:组织外部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行动影响的任何相关者。 7. 双赢:双赢是成双的,对于客户与企业来说,应是客户先赢企业后赢;对于员工与企业之间来说,应是员工先赢企业后赢。双赢强调的是双方的利益兼顾,即所谓的“赢者不全赢,输者不全输”。 8. 博弈:在一定条件下,遵守一定的规则,一个或几个拥有绝对理性思维的人或团队,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1.2 关键知识点 1.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从企业的内部寻找企业成长的动因,用资源与能力来解释企业差异的原因。其基本假设是,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成独特的能力;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企业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资源基础理论将企业描述成一组异质性资源的组合,创业因而可以看作整合异质性资源的过程,因此对资源的分类有助于理解资源整合的过程。对创业资源的分类有很多种。结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根据资源性质可将创业资源分为六种资源,即人力资源、社会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组织资源。 2. 创业者的可承受损失 (1)时间。 (2)意外之财。 (3)长期积蓄。

波兰尼提出他的隐性知识理论

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4.20 在制造领域,模具是基础。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在历史上主要靠一个个模具师傅的经验、判断和个人知觉,所以要开一个新模具,需要让这些师傅满意:陪笑脸、递烟倒茶拍马屁。富士康也是这么做的,但富士康之所有能有今天的成就,在于他们下了很大的决心去建立模具设计的数据库来支持,经过数年数百人团队的努力,将大部分模具设计的工作显性化,这样子富士康才能迅速发展壮大。 全聚德的烤鸭也是靠师傅的,但也可以做成电子傻瓜炉烤鸭,其实也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成果。中医主要靠隐性知识诊病,所以比较难复制和推广。 这说明,隐性知识并非是永远的隐性知识,知识有一个成熟的过程!今天的许多显性知识,在当年也是隐性知识,可能经过几百年实践、学习、反思,最后可以显性化成文章、判断、农谚、行业俚语等。 但在某个历史阶段,对于特定的人、组织,一定是存在隐性知识,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又分两种情况: 一、对于单个人或单个组织的隐性知识,可能在别的人、别的组织已经成为了显性知识,这就要求要有广泛的学习渠道去学习。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触,原来觉得某个事情是这样子的,但让你说明白你很难说清楚,当看到某个书籍或文章的时候会感觉“心有戚戚焉”,这其实就是在你这里还是隐性在别人的地方已经是显性了。对于整个行业或者人类都没有显性化的知识,那么谁能最先显性化,谁就可以先发论文、先写书、先出产品和服务,可以先赚钱。 二、虽然已经有组织、个人显性化了,但我们得不到。或者整个行业、人类都没有显性化,这个时候只能在一个组织内部、个人想办法去管理。这个时候注意:对于个体的组织和个人,在某个阶段内可能有一些知识永远没有办法显性化或者显性化的成本过高。

2018年企业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8年企业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的消防方针是:(B)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B) A、中毒 B、缺氧C、爆炸 3、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A) A、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B、立即用布抹干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4、汽车在加油时(C) A、禁止使用汽车喇叭 B、禁止打开雾灯 C、禁止使用手持电话 5、在空气中木材燃烧是属于(C)燃烧。 A、扩散B、蒸发C、分解D、表面 6、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C) A、穿工作服 B、佩戴呼吸器具 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 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A)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可上岗。 A、专业技术培训考试 B、文化考试

C、体能测试 8、气瓶的瓶体有肉眼可见的突起(鼓包)缺陷的,应如何处理?(B)A、维修处理 B、报废处理 C、改造使用 9、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C)。 A、只收灭火器材药剂耗损费用 B、收取所有费用 C、不收取任何费用 10、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年满(A)周岁? A、18B、20C、22 D、24 11、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B) A、零线B、火线C、地线 12、静电电压最高可达(B),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 A、50VB、数万伏C、220V 13、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B)A、站在铁板上操作 B、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 C、穿防静电鞋操作 14、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电压一般是从(C)伏开始的。 A、24伏B、3 6伏C、65伏 15、参加工伤保险的员工负伤致残所需的假肢、轮椅配置及更新费用由(A)支付。

资源整合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资源整合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所谓资源整合,就是将一些看起来彼此不相关的事物加以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生事物,使各种资源自身的价值得到增值的过程。从现代领导科学的研究来看,资源整合能力的高与低,往往是衡量一位领导者领导水平高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善于整合资源的领导者,就像故事中的这位商人一样,本身并不拥有太多资源,但却具有独到的眼光,能够看出这些资源背后潜藏的价值,能够从这种价值增值中获取自己的收益。 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内涵 能力学派认为在组织内部整合各种资源最终形成公司的能力体系,通过组织间的学习完善组织的能力就是另一种重要的价值活动。能力构建与学习所创造的租金收入具有熊彼特租(Schumpeterian rents)的性质。基于能力观的学者往往注重企业动态能力在企业内部过程可能发挥的有效作用,但忽视了这些能力赖以存在的基础以及必须怎样与市场环境匹配才能真正发挥它们的有效作用。 Penrose(1959)、Wernerfelt(1984)认为,竞争优势要求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而且要开发新的资源和能力。以Barney(1991)为代表的传统资源学派,不对资源和能力加以特别的区分,有研究者都把企业的能力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企业资源。然而,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才有学者开始关注企业如何开始发展企业的特定能力和更新能力,资源选择机制在资源获取之前对企业绩效产生作用,而能力构建机制则在资源的具体配置上发挥作用(Makadok,2001)。 Terence(1992)指出,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独特的资源,而且也来源于配置这些资源的方式。动态能力的产生不仅需要企业本身已经拥有一个较强的资源和能力的基础,而且还要求企业能够有效地配置现有资源,并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资源和新的知识。 Mahoney 和 Pandean(1992)认为,把潜在资源转为活动和行为就是企业能力的表现。由此来看,能力具有以下特性:(1)是企业获取、发展并使用其资源

企业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公司是专业从事装备制造业产品研发信息化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主要的客户是面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军工企业,公司专注于装备制造业产品研发信息化领域,致力于研发信息化领域中设计仿真、试验测试和综合保障技术的丰富与发展。承担各种设计仿真、试验测试和综合保障平台系统的咨询、设计、开发、安装、调试、培训等全套工程服务。公司是一家知识密集型企业,产品非标准化,对员工的创造性,对个体高度依赖。 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军工单位,这就涉及到了涉密和非密两部分。涉密的一些要求不能书面化,真正的要求一般在文档是不具体体现,只能通过客户对我们的口头要求,这一块是隐性知识。另外非涉密的就比较简单,对于客户的组织架构,客户的要求,客户以后进一步增加的内容,都作为纸质或电子文件形式存储,这是显性知识。这一块的知识只要是公司参与的人员都会了解到,并且这的显性知识每实施完一个项目,公司会开总结会,把这一块的知识捋顺,并传播给未过去实施的人员,达到全员共享的目的。 此外公司的显性知识比较多,公司的组织结构,日常行政的一些规章制度,后勤的一些保障,财务的制度,人事等等各个部门的规则,以及不同职位人员的要求等等。例如公司的高层,中层,下层人员的分工,以及不同职位例如销售,售前,实施,售后职位的要求和行为准则。行政财务方面是用公章,合同章的申请,采购的申请,请假以及差旅的报销等。人事关于工会活动,社保,培训等等的规定。 隐形知识是:公司是一家股份制公司,几位大股东都是北航博士毕业,公司做的行业最初是从航空集团开始,现在往航天,船舶,兵器方面来发展。几位大股东在行业内的人脉关系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这是初入这个行业不具备的。 此外,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务实进取、成就客户;公司的经营理念,价值服务;公司的经营宗旨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市场化、市场资本化,专注于产品研发和产品性能的改善,不断提高产品服务客户的精准性和适用性。 还有,公司的科技创新,多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产品。公司坚持的理念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 公司的质量方针:技术一流;质量为本;顾客至上;持续改进;

化工企业安全知识竞赛题

青年安全知识竞赛提纲 说明:本提纲内容主要涵盖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生产法》、安全知识、技能常识等内容。 1.辽宁华锦通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2.集团董事长刘云文在第四季度安委会上针对下一步安全工作,提出三点建议:()。 3.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辽通公司今年目标是通过()验收。 4.企业()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工作。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经专门的()培训,取得()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或者()标准。 17.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进行现场安全管理,以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18.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从业人员在()情况下,有权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

人员有依法获得()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方面的义务,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法追究()人员的()责任。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事故隐患或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22.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事故调查应按()原则。 2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4.重大工程项目或者存在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工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25.按安全色的使用规定,黄色表示()。 26.人体触电时,()电流通路是最危险的。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时,不可直接用人的肢体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 27.在照明供电的线路上保险丝起()保护作用。 28.()是消除静电危害最简单的方法,主要预防()静电。 29.发生人身触电事故进行救护时,首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