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愿与印度发展百年战略关系

美国愿与印度发展百年战略关系
美国愿与印度发展百年战略关系

美国愿与印度发展百年战略关系

Tillerson sees closer India ties as foil against China

来源:FT中文网2017-10-19 06:34

US secretary of state Rex Tillerson has laid out a strategic vision of a closer military, trading and diplomatic partnership with India to last 100 years as a bulwark against China, two weeks before Donald Trump is due to make his inaugural trip as president to Beijing. 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阐述了一个战略愿景,拟与印度发展持续100年的更紧密的军事、经贸和外交伙伴关系,作为抵御中国的堡垒。两周后,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将首次作为美国总统访问北京。

The US, which unveiled its new south Asia strategy after months of deliberations in August, has built up India’s role as a potential solution to both its longest running war in Afghanistan and concerns over the rise of China. 经过数月审议后在8月公布了新南亚战略的美国,提升了印度在解决美国两大问题方面的作用,一是在阿富汗卷入的美国史上最漫长战争,二是对中国崛起的担忧。

“We think we have wisely chosen a partner in India for a strategic relationship,” MrTillerson told a gathering at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He noted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s determination to “dramatically deepen” relati ons with India, which he said could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biggest economy by 2050 and surpass China’s population within 10 years. “我们认为,我们明智地选择了印度这个合作伙伴来发展战略关系,”蒂勒森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一个会议上表示。他指出,特朗普政府决心“大力深化”同印度的关系;他说,到2050年印度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该国人口将在10年内超过中国。

“We’ll never have the same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a non-democratic society, that we can have with a major democracy,” he said, adding he did not want the Indo-Pacific region to become hostage to disorder, conflict and “predatory economies”. “相比我们与一个民主大国可能发展起来的关系,我们永远不会同中国这样的非民主社会建立相同的关系,”他表示。他补充说,他不希望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受制于混乱、冲突和“掠夺型的经济体”。MrTillerson called for India to take on a larger security role in Asia, saying the US and India should have the world’s two greatest militaries. He said the US was exploring how to frame a new security architecture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 potentially by expanding a trilateral grouping with the US, India and Japan to include Australia and other countries. 蒂勒森呼吁印度在亚洲担当更大的安全角色,称美国和印度应该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两支军队。他表示,美国正在探索如何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构建新的安全架构,可能扩大美国、印度和日本的三国集团,纳入澳大利亚和其他一些国家。

“We’re going to continue to explore how do we strengthen that architecture,”he said. “India and the US should be in the business of equipping other countries to defend their sovereignty.”

“我们将继续探索如何加强这一架构,”他说。“印度和美国应该参与协助其他国家维护它们的主权。”

His comments come weeks after Joseph Dunford, 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old Congress that China will pose the greatest threat to the US by 2025. 蒂勒森发表这番言论

的几周前,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Joint Chiefs of Staff)主席约瑟夫?邓福德(Joseph Dunford)对国会表示,到2025年中国将对美国构成最大威胁。

Admiral Harry Harris, commander of US Pacific Command, also framed China as a “challenge” in a lecture in Singapore on Tuesday, calling for Beijing to stop “provocative actions”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comments echoed by MrTillerson on Wednesday.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US Pacific Command)司令、海军上将哈里?哈里斯(Admiral Harry Harris)本周二也在新加坡举行的一个讲座上把中国界定为一个“挑战”,他呼吁北京方面停止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采取“挑衅行为”。周三蒂勒森的言论就呼应了他的观点。

MrTillerson said China had repeatedly undermined the international rules-based order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ighlighting a theme that had appeared to take a back seat as the US attempted to cajole China to rein in North Korea’s nuclear threat. 蒂勒森强调了一个主题,声称中国一再在南海破坏基于国际规则的秩序。此前美国争取中国配合管控朝鲜核武威胁的时候,这一主题似乎被放到了次要位置。

The US has designated India a major defence partner, elevating its status and paving the way to sell it top-flight weapons systems and share technologies. 美国已把印度列为一个主要的国防合作伙伴,从而提升了印度的地位,并为向印度销售尖端武器系统和分享技术铺平了道路。

“We don’t provide that lightly, said MrTillerson. He added that the US had offered India a menu of defence options, including guardian UAVs, an unarmed naval drone, F16 and F18 fighters and aircraft carrier technology in transfers that represented potential “game-changers”for US-India co-operation. “It’s all to improve their capabilities to play this important security role that we know that they want to play in the region.”“我们并不轻率地提供那些,”蒂勒森表示。他补充说,美国已向印度提交了一份防务选项菜单,包括保卫者无人机(Guardian UAV,一款海军的非武装无人机)、F16和F18战斗机,以及航空母舰技术转让,后者有可能成为美印合作关系中“改变游戏规则的事情”。“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他们扮演这一重要安全角色的能力,我们知道他们希望在地区发挥这样的作用。”

MrTillerson also warned countries that are increasingly taking up Chinese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at attractive rates of lending that while the US could not compete with such low-cost loans, it could safeguard their sovereignty better than China. 蒂勒森还向那些日益接受中国以有吸引力的利率提供的基建融资的国家发出警告,称尽管美国无法与这类低成本贷款竞争,但美国能比中国更好地捍卫他们的主权。

“What are they willing to pay to secure their sovereignty and their future control of their economies?”he asked. “他们愿意为维护自己的主权和未来对本国经济的控制付出什么代价?”他问道。

2020年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印度自1991年政府实施大刀阔斧的的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在二十多年来取得了高速稳定地增长,是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举世瞩目的亮点,也因此与中国、巴西、俄罗斯并列成为“金砖四国”,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本文全面地研究了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并客观地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 一、前言 同中国相似,面对不温不火的经济状况,印度在90年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十年间,印度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7%以上,2011年印度GDP总量达到1.8万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同比增长8.5%,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印度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前景,甚至有机构预测印度在20年后其经济总量会超过中国。然而,印度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和软肋。研究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客观全面地了解印度经济全貌,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3.5%,80年代提升为5.6%,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10.4%。印度经济的迅猛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业增长迅速。 印度凭借良好教育的工人、信息技术和英语语言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先行带来了印度软件、商务处理外包等IT服务业的兴旺,促进了印度资本金融市场的发达和旅游业的繁荣。印度58%的国内生产总值由IT,金融,房产等服务业贡献,一般来说要达到挪威,芬兰这样的发达程度才会有这种比例。服务业出口业绩喜人,在2004- 2005年度服务出口额为460亿美元,出口增长高达71%,2005年4月至12月期间,服务出口增长创75%的高记录,创汇328亿美元,其中软件服务出口在2004- 2005年度增长34.4%,创汇172亿美元,在2005-2006年度上半个年度软件服务出口额103亿美元,增速为32% ,全球近一半的外包业务被发往印度,印度因其发达的外包服务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2、IT产业世界领先。 印度的软件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拥有巨大的软件人才库,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产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据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务和后勤工作将会雇佣400万从业人员,成为年出口额达到570亿美元的行业,占印度GDP总额的7%。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其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产品有60%是印度制造的。 3、发达的资本市场 印度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资本市场,其股票交易种类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全国共有78家商业银行和196家地区农业银行,分支行6100家;有证券交易所23家,上市公司超过900家,年新发行股票可筹措650亿至700亿卢比资金。2010年孟买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数量达到5034家,位列全球证交所首位,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之一。 4、迅猛发展的旅游业 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对外交流政策,印度的旅游业每年都要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2006年去印度旅行的游客多达440万旅游收益达67亿美元,旅游业的腾飞将也带动印度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世界经济论坛针对旅游业制定的排行榜显示,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的旅游业最具竞争力。 5、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 2002年印度制造业出口约370亿美元,2004年很快上升到540亿美元。印度政府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经济改革重点,为了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步伐,2004年9月成

二战后到印度独立前美国对印度政策

背景: 王绳祖等,《国际关系史》第七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237: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利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空气那有利的条件。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亚、非、拉美殖民地人民的力量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的思想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23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亚次大陆、中东和北非这样一些地区,因所处的战略地位或拥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其重要性倍增。在为反法西斯事业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同时,当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加强。他们决心利用战争造成的形势来谋取自身的民族解放。印度国大党领导人的策略是,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趁英国政府急于取得印度合作之机,迫使它在有关印度民族解放的问题上做出让步,这一做法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另一直接后果,是以英、法、荷为代表的传统殖民主义势力的严重削弱。这一削弱由于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的排挤和倾轧而愈显严重。传统殖民主义国家的削弱首先表现在他们的财力资源在战争中遭到巨大破坏。英国是同盟国家的重要成员,是真正的战胜国。然而,正如1945年4月13 日美国国务院的一份文件所说,战争使英国在世界事务中“一降而成为三强中的次要伙伴”。(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6页)239:但直接削弱传统殖民主义的,是英、法、荷的国的原殖民地的统治基础的崩溃或瓦解。这在东南亚和南亚表现的更加突出。1941年底,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英、法、荷等国的殖民当局在日本法西斯的地进攻面前或仓皇溃逃,或缴械投降。在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缅甸,日本建立了由占领军当局负责的直接统治,原来的殖民机器统治完全被抛到一边。在印度支那,日本最初与法国维希政权实行联合统治,但维系殖民当局实际上不过是日本侵略者的工具,而且它最后也是被日本军方一脚踢开。在这种情况下,战后传统殖民主义国家已经很难依靠原来的基础重建自己的统治了。 使传统殖民主义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对这些国家的倾轧和排挤。 美国队欧洲国家拥有的广阔的殖民地可谓是觊觎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华盛顿提供了一个取而代之的绝好机会。于是战争期间,罗斯福大谈民族自决,反殖民主义似乎成了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41年8月,他和丘吉尔共同发表的《大西洋宪章》规定,“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愿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力”(国际条约集(1934—1944),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337页)1942年2月22日,罗斯福又在广播讲话中公开宣布,《大西洋宪章》“不但适用于大西洋沿岸的那部分世界,而且适用于全世界”。(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第三册(1947年),

19世纪美国教育发展概况

19世纪美国教育发展概况 从1783年美国独立到19世纪末,美国社会得到了极大发展,尤其是美国经济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迅速跃居世界经济的前列。美国内战结束后,奴隶制的废除,更是为美国社会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使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有了质的飞跃。对此,美国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产生出新的变化。 一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9世纪是美国教育管理制度确立的时期,学区制在18世纪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完善,州教育管理体制得以最终确立,而联邦教育管理制度也正式出台。这些管理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为20世纪美国教育的崛起与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平台及基础,对于美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出重要作用。 1.学区制的兴衰 在马萨诸塞州学区制的影响下,到19世纪中期时,各州纷纷建立学区制度,使学区制成为这一时期美国教育管理的主要制度。学区制的优点在于便于学生的就近入学,同时也符合了居民自治的愿望,因而受到地方人士的大力欢迎。但在实施过程中,学区制也开始暴露出其不足,即由于各学区的经费投入因学校区所在区域的经济状况而存在事实上差别,这也导致各学区的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出现了教育发展的区域失衡。为此,美国社会开始对学区制度进行反思,并提出两方面的改革意见。一是削弱学区的职权,如将教师聘任和教材选择的权力从学区上收,以保证学区教育质量的相对均衡等。二是合并学区,通过把许多乡村的地的小学区进行合并使之成为大学区,这样,既便于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到19世纪90年代为止,学区合并成为学区制度改革的趋势。 2.州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 美国教育管理权利主要集中在州政府的制度设计是在19世纪完成的。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制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利,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正是以此为依据,美国社会认为教育的发展与管理权利应属于州的政府所有。由此确立了美国的州教育管理体制。1812年到1821年。纽约州设立教育督察长,对全州的初等学校进行管理。这标志着美国州教育管理体制的开端。在此基础上,马萨诸塞州于1837年设立州教育委员会,真正确立起了州教育的全面领导与管理,这也直接影响了其他各州教育委员会的设立。导19世纪下半期,州教育管理与领导体制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制度,该制度也一直延续至今。 3.联邦教育领导体制的形成

印度电影业国际化的崛起与经验借鉴

印度电影业国际化的崛起与经验借鉴 印度每年的影片发行量、观影人数、电影从业人员数等均居全球之冠,除仅次于美国电影业外,无论在电影产量和电影票房收入上都优于其他任何一国的电影产业。印度与我国在地理、文化、经济上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如两国同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庞大、地处亚洲文化圈、具有悠久传承的历史等,但印度所取得的电影国际化成就,是中国无法比拟的。比如在2011 年度北美 上映的亚洲电影票房榜前10 名中,印度电影独占8 部,而华语片只有《雪花秘扇》排在第7位。2012 年,中国在这一榜单中的成绩表现更差,没有占到一席之地,印度电影却仍在前十位中占据8 席位置。博鳌亚洲论坛文化产业会上,史坦国际的首席经济学家汪康懋指出:亚洲各国均重视电影出口,只有中国出口少。中国电影出口表现不佳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印度的电影国际化经验对我国尤具借鉴意义。 一、印度电影国际化崛起的发展趋势 (一)电影产量世界第一印度的宝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常与美国的好莱坞影业相提并论,国际上对印度宝莱坞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印度共有三大影视基地,另外两个是凯莱坞和托莱坞。这三大影视基地所生产的影片各有侧重,如宝莱坞生产的大量歌

舞片受中下层民众的喜爱;托莱坞的影片偏重文艺、新潮,目标观众是知识分子;凯莱坞崇尚创新意识和商业意识,俘获了大量年轻观众。据统计,数十年来印度每年的故事片产量都保持在世界第一位。图1 中的数据显示,印度从2005 年开始,其年电影产量就一直保持在1000 部以上,2008 年受到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电影年产量有小幅下降,但在2012 年又达到一个新的产量高峰值1602 部。单从产量上看,印度各年的产量均远超位居第二和第三的中、美两国。 (二)电影出口势头强劲全球化为电影业带来了更大的销量、更高的利润以及更广泛的知名度。在过去10 年中,越来越多的宝莱坞电影,特别是高投入、制作精良的影片都投放到西方市场。如2009 年的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3 Idiots ),获得7.1亿卢比的全球票房收入,其中海外票房占到总票房的一半,成为印度影片海外发行的最高纪录,成功引起全球电影市场注目;2013 年的《金奈快递》更是打破多项记录,在海外获得11.9 亿卢比的票房收入。据印度电影协会(FFI)统计,印地语电 影的出口自1996 年开始大幅增长,到2001年,印度电影的出口已经是世界第二位了。来自UNCTAD 数据库的数据表明,印度在2003至2011年的9年间,电影出口额在2010 年达到2900 万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6%,与世界第一大电影出口国(美国)的出口差距也越来越小,反映了印度在世界电影出口市场上的强劲表现。 (三)国际电影公司青睐的外包基地印度在承接电影制作外包业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2014年5月印度新任总理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经济增长逐步走出低谷,GDP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中国(2014财年增长7.3%,2015财年增长7.6%),且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 总量已位列世界第三,21世纪的“中国龙”与“印度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为前瞻性开展战略研判,谋划对策,我们从中印两国的发展基础、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共11大类指标)进行全面对比,分析了上一轮中印竞争中印度落败的原因,梳理了莫迪改革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中印发展中双方各自的优势、以及竞争与合作的领域,并选取高、中、低三种假设情景对到本世纪中叶两国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得出印度到本世纪中叶难以在经济规模上超越中国,但全球仍将形成中、美、印三个大国角力的新“G3”格局的结论。 一、发展基础对比:中国发展基础总体占优,印度具有特色优势 (一)中国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和更多样的地理条件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是印度的3倍,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中印两国在区位上各有优势,中国是欧亚大陆上唯一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及俄罗斯直接为邻的国家,是亚太各地区间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的纽带;印度则位于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和印度洋的核心位置,是东西方沟通的桥梁和扼守印度洋航线的枢纽。中国的气候与地形条件比印度更具多样性,使得中国同时适于发展内陆与海洋经济,并能够形成全面的产业结构,发挥互补优势;印度气候为南亚地区独有的热带季风气候,更适于发展农业与外向型海洋经济。 (二)中印自然禀赋相当,各具优势 从自然资源看,中印两国水资源与森林资源均较为稀缺,2013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2072.4立方米/人和1130.1立方米/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5左右;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1.9%和23.7%,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左右。得益于多样复杂的地理

印度对美国贸易情况分析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印度贸易分析 ——以美国为例 学号: 201 024053 姓名: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于贸易 指导教师: 指导成绩: 2017年10月04日

印度贸易分析 --------以美国为例 (20150240539 王朝阳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印度国情简绍 位于10°N-30°N之间,最大国家。东北部同、、接壤,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为邻,东南部与隔海相望,西北部与交界。东临,西濒,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是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中的一支进入,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小国,确立了,兴起。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成员国。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1] ,是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问题较为尖锐。2017年6月9日,印度正式加入。 二、印度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若以同等购买力来衡量,印度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457兆美元,与日本并列世界排行第三,仅次于美国、中国;但是若以美元汇率评估,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万的已发展国家澳洲相差无几。印度年成长率为5.8%,并于2011年至2012年间达6.1%。社会财富在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极度不平衡,全国10%的人口掌控全国33%的收入。 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汇率则为1,389美元,为世界第140位。1991年以前,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影响,经济政策采行贸易保护主义,印度政府过分干预劳工及金融市场并监管商业活动,由于1991年印度经济危机,加上苏联解体,新国大党政府使印度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借由外国贸易及直接投资,逐步转型为自由市场,印度的经济规模获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美国垄断资本集中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美国垄断资本集中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1 工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形成 十九世纪末,电力、石油、化工、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有力地加强了重工业的地位。1860-1890年,美国铁路里程增长了5倍,美国国内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为资本进一步集中创造了条件。 187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生铁产量下降了24%,钢材下降24%,铁路长度减少77%,石油产量下降了25%,造船量下跌了64%。1873年末,三分之一的美国炼铁厂停工。这场危机造成的失业工人达到300多万。经济危机使工业资本进一步集中到少数大型企业家手中。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了公司合并的高潮。1899年,合并公司达到1208家,合并金额为22.4亿美元。1895-1904十年期间,每年平均合并301家公司,合并资产为6.9亿美元。 1895-1904年间,在27个工业部门中,由为数众多的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公司总数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50-75%的有6个部门。1895-1907年间,美国制造业各部门合并资产共62.5亿美元,其中重工业占70%。二十世纪初,美国有8个主要工业部门的一家公司产品产量占该部门产量的90%以上:美国罐头公司、美国制糖公司、美国烟草公司、谷物制品公司、国际收割机公司、美孚石油公司、联合制鞋机器公司和美国现金出纳机公司。

在1895-1904年的合并浪潮中,61家合并组成的大公司只占当时合并组成公司总数的19.5%,但是合并资产却占了62.7%。在穆勒研究的316个托拉斯中,1897年前成立的只有82个,其余均在1898-1903年间成立,这些托拉斯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以上,其中又有78家控制了各自部门产量的50%以上,26家控制了80%以上。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东北部的宾夕法利亚、新泽西、特拉华和纽约4个州有大量的铁矿和煤矿,又是铁路和海运的枢纽,工业、金融和运输部门集中,其合并资产额占美国各州总数的88.6%,合并公司占全国总数的77.9%,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80%以上。 钢铁业 1900年安德鲁〃卡内基的卡内基公司的钢产量已经占美国钢产量的25%。同时在1897-1900年间,美国的169家钢铁企业通过合并,形成了10家大型公司,合并资产总额达到6.6亿美元。摩根财团凭借强大的金融实力,吞并了卡内基钢铁公司和梅隆的联合钢铁公

印度宝莱坞电影发展情况

宝莱坞电影发展及其特点 宝莱坞正在转变。目前的电影正逐渐的朝着打破或讽刺颠覆陈规的方向发展。观众中有重要的一部分是年轻的受过教育的城市人,他们希望看到不同的印度电影。应该指出的是,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中也有不少是有价值的,或者作为精雕细琢的娱乐片,或者以其自身的方式有着艺术上的成就。 一、印度电影的发展背景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体裁,它直观而形象的再现了特定国家特定时代的社会状况,在电影的表象内容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印度电影在保持了传统电影的同时,电影人不断地对电影艺术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和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方面是由于印度作为一个被英国殖民统治了近两百年的国家,其电影受到了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电影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商业性和强烈的殖民气息,另一方面,印度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至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其文化具有多样性,是民族和宗教的高度统一,所以其电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二、印度电影的特色 1、歌为魂舞为魄 一直以来,印度电影给人最直接的印象的就是歌舞片盛行,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语言繁多,歌曲和舞蹈容易为各种语言的观众理解;一方面,印度具有悠久的歌舞传统,在平时的聚会活动时,人们习惯用歌舞的方式表达;另一方面,印度电影一般都在3小时以上,观众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此之久,这时候就要靠若干次的歌舞在片子中间歇性地穿插以调节气氛。几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场面。 在一般的印度片中,节奏分明的音乐,配上大段的舞蹈。同时,这种代表着希望与光明的歌舞表现,也成为了印度片子的一种模式,它可以不停地出现在片子里,也许是为了表达人们内心的某种诉求,对于美好生活的诉求,对于美满爱情的诉求,也许是为了烘托一种气氛,紧张的、激烈的、神秘的、甜蜜的,起到对片子的诠释作用,也许是为了表达印度人心中对于歌舞的特殊情结。 2、来自东方的神秘色彩 颜色的相似和反差在影像间建立了一种比形式的相似与反差深刻得多的关系。各种色彩具有强大的象征力量,颜色唤起联想,激发感情。这就是将来的彩色电影的巨大的潜力。 如果说,中国的颜色是红黄为主,那么印度就是带有宗教色彩的颜色,印度人对颜色有着天生的敏感,不仅那自然的风光那么色彩迷人,就是寺庙、民居、服饰等一切人为的艺术都是那纯而艳的颜色来布置,显出和谐而又耀眼的光芒 3、宝莱坞的印度梦 在宝莱坞,印度电影人,也在制造属于他们的印度梦。印度电影里大量渲染流露出来的传统特色。那种古老文明的悠久文化所带来的美好传统,朴素、实在又亲切。同时,跟好莱坞电影里表达人物美国梦方式相似的是,在宝莱坞电影里,影片中的人物模式比较固定,比如命运不佳的情侣,愤怒的父母亲,腐败的官员、绑匪,心怀阴谋的恶人,沦落风尘的善良女子,失散已久的亲人和被命运分开的兄弟姐妹。在电影中,我们还可将人物进一步细分:男主人公分为两种类型:好人是英俊、勇敢、豪爽的青年;坏人是花花公子、赌徒、浪荡子弟,或黑社会人物。女主人公也分成两种类型:多情而善良、漂亮的淑女,能歌善舞,而且正义、孝敬、贤慧等;另外一种是浪荡、风骚、狡黠和妖艳等,同时也会歌舞表演。影片中必须有老年人物,一般父亲是老年和专横样式的人物,母亲一般是贤妻与良母,对于子女疼爱万分。同时必须要有一位老祖母,她能够在关键时刻起到权威作用,解决冲突或矛盾。剧中的矛盾一般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冲突,最后一定是团圆的结局。目前的情节,坏人都不是太坏,而是有优点的坏人,从而削弱了冲突。

印度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印度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在印度的经济发展中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历来受到全世界特别是人口学家的密切关注。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印度人口得到了急剧的增长且目前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本文分析印度人口资源的特点,人口快速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就此进行原因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印度、人口增长、经济发展 一、人口资源的特点 1、总量巨大,人口增长率高 根据印度人口普查结果,2011年印度人口总数为12.1亿人,几乎相当于美国、印尼、巴西、孟加拉和日本的人口之总和。印度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7.5%,是仅次于中国世界人口的19.4%)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自20世纪以来,印度人口持续增长(见表1)。统计显示,1901年印度人口仅为2.38亿,1961年上升到4.39亿,几乎增加了一倍。1991年比1961年又增加一倍,达到了8.46亿。2000年5月突破10亿大关,2001到10.29亿。在其后的2001~2011年的10年里,印度人口又增加了1.82亿。据印度国家人口委员会技术小组对印度未来人口增长的预测,未来印度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无法逆转。使用PADIS-INT1预测,到2045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表1印度总人口和及其十年增长率(1901-2011) 1PADIS-INT是在联合国人口司指导下,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国际化人口预测软件。

2、人口素质总体水平偏低 在印度农村,一对夫妇生四五个孩子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多数农村家庭文化素质低,生活条件和经济实力差,使得他们的孩子不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导致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据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结果,男性和女性的识字率分别为75.85%和54.16%,总识字率为65.38%,也就是有近四成的人口是文盲,25适龄人口进入高等学校的比例仅为10%。另据联合国有关资料,2011年只有53%的印度人能读能写,并且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还在产生新的文盲,尤其是印度有将近1/3的女童上不了学。这样的人口素质,无疑制约着印度经济和社会发展。 3、印度的男女性别比失衡,男多女少 由于社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原因,印度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需要大量的男子从事农耕工作,更希望生男孩,而女孩在家或社会上会受到歧视。自1947年独立以来,女孩的出生率和存活率一直低于男孩,20世纪70年代印度全国男女性别比高达1000∶930(相当于国际通行算法的108),性别不平衡差距最明显(见表2)。近10年,这一状况虽有所改善,但男女性别比仍是处于失调状态。从各邦的男女性别比来看(见表3),达曼-第乌最高,喀拉拉邦最低,女性数量略多于男性,这是因为该邦文化教育水平高、社会保障较好的缘故。旁遮普、哈里亚纳和金迪格特等地区男女性别比偏高,分别,这部分地是由于印度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短,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印度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普遍存在早婚甚至幼婚现象。

美国愿与印度发展百年战略关系

美国愿与印度发展百年战略关系 Tillerson sees closer India ties as foil against China 来源:FT中文网2017-10-19 06:34 US secretary of state Rex Tillerson has laid out a strategic vision of a closer military, trading and diplomatic partnership with India to last 100 years as a bulwark against China, two weeks before Donald Trump is due to make his inaugural trip as president to Beijing. 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阐述了一个战略愿景,拟与印度发展持续100年的更紧密的军事、经贸和外交伙伴关系,作为抵御中国的堡垒。两周后,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将首次作为美国总统访问北京。 The US, which unveiled its new south Asia strategy after months of deliberations in August, has built up India’s role as a potential solution to both its longest running war in Afghanistan and concerns over the rise of China. 经过数月审议后在8月公布了新南亚战略的美国,提升了印度在解决美国两大问题方面的作用,一是在阿富汗卷入的美国史上最漫长战争,二是对中国崛起的担忧。 “We think we have wisely chosen a partner in India for a strategic relationship,” MrTillerson told a gathering at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He noted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s determination to “dramatically deepen” relati ons with India, which he said could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biggest economy by 2050 and surpass China’s population within 10 years. “我们认为,我们明智地选择了印度这个合作伙伴来发展战略关系,”蒂勒森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一个会议上表示。他指出,特朗普政府决心“大力深化”同印度的关系;他说,到2050年印度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该国人口将在10年内超过中国。 “We’ll never have the same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a non-democratic society, that we can have with a major democracy,” he said, adding he did not want the Indo-Pacific region to become hostage to disorder, conflict and “predatory economies”. “相比我们与一个民主大国可能发展起来的关系,我们永远不会同中国这样的非民主社会建立相同的关系,”他表示。他补充说,他不希望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受制于混乱、冲突和“掠夺型的经济体”。MrTillerson called for India to take on a larger security role in Asia, saying the US and India should have the world’s two greatest militaries. He said the US was exploring how to frame a new security architecture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 potentially by expanding a trilateral grouping with the US, India and Japan to include Australia and other countries. 蒂勒森呼吁印度在亚洲担当更大的安全角色,称美国和印度应该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两支军队。他表示,美国正在探索如何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构建新的安全架构,可能扩大美国、印度和日本的三国集团,纳入澳大利亚和其他一些国家。 “We’re going to continue to explore how do we strengthen that architecture,”he said. “India and the US should be in the business of equipping other countries to defend their sovereignty.” “我们将继续探索如何加强这一架构,”他说。“印度和美国应该参与协助其他国家维护它们的主权。” His comments come weeks after Joseph Dunford, 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old Congress that China will pose the greatest threat to the US by 2025. 蒂勒森发表这番言论

电影《印度合伙人》观后感

电影《印度合伙人》观后感 电影《印度合伙人》观后感 整理:愚果说 在我所能接触到的世界各国电影中,印度电影给我的好感比较多些。 可能是印度跟我们中国的文化有着佛教这个同宗,也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当然,在21世纪,我们中国比印度整体发展要超前些。现在印度很多的现状相当于以前中国的落后风貌,当然,中国到现在也同样有一些地区是落后的,只是相对要好一些。 在我27岁的时候,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主要是从电视渠道和书本上得来的,自然是片面的和零散的。所以对于现在的印度国情,我也不敢妄加猜测。只是凭自己三两点印象,略做感想而已。而印度电影,给了我了解印度的一个很好的视角。 电影属于艺术范畴,艺术来源于生活。 我们看自己国家的电影,也可以大概了解我们国家当下的很多现实状况,特别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而我最近观看的这部《印度合伙人》,就是根据印度的“护垫侠”阿鲁纳恰达姆的真实故事改编的,这无疑是个传奇的故事,在我们中国也有很多类似的故事,前几年的类似电影《中国合伙人》就是根据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俞敏洪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正所谓成功有着共同的规律,而失败各有各的不同。 印度跟中国,在国情上是有很多共同性的,比如人口数量巨大,都是10亿级别,但相比之下,印度的人口密度比中国大很多,因为

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 印度是个宗教比较复杂的国度,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不像中国,中产阶级有3亿人左右,印度的种姓制度问题比较尖锐。而中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高度集权国家,所以中国的合力相对比较大,也更加容易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但问题越多证明机会越多,在我们国家已经克服了的问题,在印度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比如说《印度合伙人》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关于女性的卫生巾在印度普及化的故事。 我从自己所看过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偶滴神啊》等之中,都能看到印度的人口密集度,而且有着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印度是个比较注重家庭文化的国家,家庭文化跟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 各种各样的习俗都会融入到印度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各种电影中也总是载歌载舞,这就是印度电影比较独特的风格,我们也可以看出,印度人也是有着伟大的崛起之梦的,或许这就是印度梦,就像我们的中国梦!人都是向着美好发展的,国家更是如此。 印度也是崇尚英雄主义的,而且是那种个人英雄主义比较流行,这可能是我的偏见,但我看到的电影大抵如此。在我们中国的电影电视剧中,其实也是这样的模式,特别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基本上都是以匹夫英雄的故事主线,当然,这可能是人类的共性。毕竟人们的生活都是以小家庭、单位团体、小圈子进行的,所以故事自然发生在其中。

关于印度的政治制度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3711877157.html,/ 摘要:在近20年的时间里,印度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印度号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的民主国家,其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印度政治制度经济发展 印度位于南亚,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是南亚最大的国家。 人口l1.6亿(2009年),居世界第2位。印度自1991年开始实施改革,经济取得持续性的快速发展,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一、背景一)印度经济发展的背景印度1947年脱离英国统治,成为独立国家。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国大党领袖尼赫鲁担任总理,并着手进行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及经济制度的建设。 尼赫鲁十分推崇英国的议会制度,再JJu上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熟悉英国式议会制度的运行模式,所以将印度的国家政体确立为议会民主制。具体是指,对关乎国家命脉的产业实施国有化,对于其他产业,允许私有制度存在,但要经过政府的严格审批。在经济政策上,印度是“混合经济体制”,但一直非常强调政府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重工业几乎被国家垄断经营,直到年拉奥政府公布新的工业政策声明,才基本上取消对私营部门的限制。0从1991年至20o8年,印度的GDP年增长率达到6.4%。尤其是近几年,经济增长更为迅速。 二)印度的政治制度根据1949年制宪会议通过的宪法规定,印度的政治制度主要是:(1)印度为联邦制国家;(2)印度实行议会民主制,议会行使立法权;(3)印度总统是国家元首; (4)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协助总统并向总统提供建议,总统根据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或授权其从属官员行使行政权力,行政权由总理以总统的名义行使;联邦司法权属于以最高法院为主的联邦司法机构。 二、印度的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一)选举制度使得执政党必须为选民负责,发展能为选民带来切身利益的经济项目印度联邦议会由总统及联邦院和人民院两院组成。联邦院由各邦与各中央直辖区的代表及总统指定的议员组成,类似英国的上议院;人民院由各邦选民直接选出。总理由在议会中的多数党或党派联盟领袖担任。 民主选举的制度决定了印度政党的政治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争取选民的选票。在政治活动中,各政党会积极控制自己的政治活动的范围及手段,以获得选民的支持与选票,而不会恣意行使权力,危害民众的个人权利。 选举制度的深层意义在于确定权力来源于人民,具体来说就是国家的权力是由选民赋予的。在此基础之上,执政党的政策就会倾向于通过满足选民的意愿,而不是通过其他方式保证自己的执政地位。 二)议会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尤其是稳定的政治环境。虽然印度存在许多复杂棘手的问题,如:种族问题、宗教问题和政党文章编号: 问题等都可以成为导致社会动乱的根源。但是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合作双赢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在印度,这些问题可以在议会进行讨论。类似种族、宗教等复杂的问题虽然在短期内不能解决,但至少也给民众一个探讨这类问题的场合。议会使得这类问题可以通过温和的而非暴力的方式解决(虽然由这类问题引起的暴力冲突仍然时有发生)。从而为印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三、印度的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在印度的政治制度中,也有一些内容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成熟的民主制度导致政策的不连续印度的民主制度发展仍然不成熟,具体表现为政党之间没有达成最起码的共识。当执政党提出一项提案时,无论是基于什么原因,反对党

世界农业大国并非中国和印度而是美国 中国的农业目前有八大问题

世界农业大国并非中国和印度而是美国中国的农业目前有 八大问题 近来,中国粮食危机频现,尽管相关部门称中国连续九年增产,不存在粮食危机。但是,事实胜于雄辩。目前,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国竟然成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以及全球第二大大米和小麦进口国。尤其是大米作为中国人的主食,一旦大米产量不足,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偌大的中国,粮荒不容忽视。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正式超过50%,也就是,中国彻底告别了农业国,迈入了工业国的行列。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尚有近2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21世纪后,目前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足5000万。近年来,中国各个城市出现“民工荒”,即是劳动力市场出现“刘易斯拐点”的例证。走的都是青壮年,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在未来,已经无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了。从前,当大量人口都滞留农村的时候,人均耕地非常紧张,而在人口大量进城之后,人均耕地徒然扩大,而留守的老人,劳动能力不足,他们中很多人,逐步靠外出打工的青年供养,自己也不种地了。两下夹击,农村逐步出现大片荒地,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缺粮之日不远。未来深藏忧患。全球曾经的产粮大国逐步沦落为粮食进口国的历史,值得中国警醒。由于优越的气候及地理条件以及始于上世纪60

年代的“绿色革命”,印度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一直是全国农业出口大国,但是后来随着经济起飞,开始逐步漠视农业,在过去几年里,印度经济连续维持了8%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每年只维持在3%左右的增长,甚至很多农民因生活贫困而被迫自杀。印度也由以前的粮食“出口国”衰落为“进口国”。在30年前,菲律宾是世界有名的粮食出口国,而到了2002年菲国的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达到了90.8%。与此同时,该国也由粮食出口国变为世界第一大米进口国。追究其原因,在后发国家“大跃进”式的发展模式,普遍以牺牲农业换取工业发展,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无疑具有典型意义。在中国,农业与工业之间存在着数十年的剪刀差。在邓小平以后的时代,由于人身控制的逐步开放,国家对于农业的漠视没有得到改变,农业仍然是没有前途的产业,同时工业化与现代化方兴未艾,迫使农民用脚投票,青壮劳力大量涌入城市,农业已经成为老弱病残的留守之地。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上,农业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成为牺牲品。无论种粮还是养猪,都是所获无几,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造成了农业的毁灭性挫伤。对于很多后发国家来说,曾经的落后和被殖民的经历,使其内心深处存在“以农为耻”的思想,同时,作为后发国家,致力于快速崛起的急迫心理,必然造成对农业等“见效慢”的产业的牺牲。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漠视

十九世纪美国作家作品一览表

十九世纪美国作家作品一览表 1.Washington Irving华盛 顿·欧文1783-1859 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号称美国文学之父。1.见闻札记1820 札记 2.布雷斯布里奇田庄;1822 短篇小说集3.旅客谈;1824 故事集 4.阿尔罕伯拉1832 游记 5.哥德斯密斯佳1840 传记 2.James Fenimore Cooper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1789-1851 美国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是第一个蜚声世界的美国作家。6.间谍1821 长篇历史小说 7.最后的莫希干人1826 长篇小说8.大草原1827 长篇小说 9.探路者1840 长篇小说 10.猎鹿人1841 长篇小说 3.William Cullen Bryant 威廉·柯伦·布莱恩特1794-1878 美国首位著名的抒情诗人。11.禁运1808 诗歌12.死亡观1811 诗歌13.致水鸟1815 诗歌14.泉1842 诗歌15.白蹄鹿1844 诗歌16.深林赋1860 诗歌17.似水年华1878 诗歌 4.Ralf Waldo Emerson拉 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1803-1882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18.杜鹃花1833 诗歌 19.论自然1836 小品文 20.《康科德赞歌》1837 诗歌21.神学院演说1838 讲演22.《随笔》1841 散文 23.论文集1841-1844 演讲汇编24.《哀歌》1842 诗歌 25.诗集1846 诗歌 26.代表人物1850 散文 27.英国人的特征1856 散文28.生活的准则1860 散文 29.社会与孤独1870 散文30.《文学与社会目标》1876 散文 5.9.Nathaniel Hawthorne 纳撒尼尔·霍桑 1804-1864 19世纪前半期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31.《范肖》1828 长篇小说 32.重讲一遍的故事1837 短篇小说集33.古屋青苔1843 短篇小说集 34.红字1850 长篇小说 35.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1851 长篇小说36.福谷传奇1852 长篇小说 37.玉石雕像1860 长篇小说 6.亨利·华兹华斯·朗费 罗 Henry wadsworyh longfellow 1807.2-1882 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38.夜吟1839 诗歌集 39.歌谣及其他1841 诗歌集40.奴役篇1842 反蓄奴组诗41.布吕赫钟楼及其他诗1845 诗集42.《基督》1851-1872 诗剧

印度电影的发展与启示

印度电影的发展与启示 在亚洲的电影市场上,除了经过早期成熟发展的日本电影,浓墨重彩的偶像剧韩国电影,温馨精湛的伊朗电影,日益发展的中国电影外,就要数独树一帜的印度电影了。在前一段时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虽然这部片子不是很地道的印度本地制造生产的影片,但是整个影片中充满了浓郁的印度风情,展现了其厚实的文化底蕴,特别是里面很纯粹的印度歌曲和舞蹈,即使是以孟买的贫民窟为背景,却也是那么的韵味深远,令人陶醉。 印度是一个开放与保守并存的国家,虽然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软件开发、电影制造方面的成就与世瞩目。但由于其长期受到殖民统治,受西方影响较大,且自身的宗教与社会矛盾又是层出不穷,这也必然决定了印度电影的曲折发展历程。 一,印度电影的发展 (1)诞生 印度电影始于19世纪末,1896在孟买第一次放映的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激起了一些印度人制片的兴趣。萨-达达以两位摔跤家的表演和训练猴子为素材拍摄了印度最早的两部短片,被誉为印度电影的先驱。可以说在电影刚刚诞生的翌年7月南亚港城孟买就响起了放映机的马达声,从此电影伴随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度过了百年岁月。初期的印度电影主要以反映印度人民的生活、自然风光、重要的政治事件、趣闻或者是舞台剧为主的短片和纪录片。 (2)早期发展与顽强抗争 随着制片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影片公司。1913年巴吉尔拍摄的印度第一部故事片<<哈里什昌德拉国王>>为其赢得了”印度电影之父”的美誉。1918年制定的“印度电影法”规定了对电影审查的制度.。在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3个电影中心城市建立影片审查委员会,指定担任警察局长的英国人为主任,这样审查权力便落入英国人之手。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扼杀当时逐渐兴起的印度民族电影。这些电影以保卫祖国、宣扬民族精神、反抗外族侵略为内容,以豪华的场景、艳丽的服饰和惊险的情节见长,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别是在30年代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活跃时期,现实主义倾向在电影中日渐增强。再加上此时有声电影在印度的出现与推广,使得印度传统歌舞与戏剧在电影中占据了支柱地位。对印度电影以后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3)独立之后的曲折前进 1、对现实的呼喊 1947年印度自治,1950年独立成为共和国。此时的印度影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批新的电影艺术家成长起来。他们不愿被娱乐片的洪流所吞噬,要求真实的反映现实。这批青年导演举起“新电影”的旗帜,指出“电影不是低级水平的娱乐形式,而是一种严肃的表现手段”,强调“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室内布景和多拍外景,选择与人民密切相关的题材。” 2、动荡与寄托 70年代,印度政局动荡不定,阶级矛盾激化,社会问题严重,贫困的人民群众把摆脱重重困境的希望寄托于幻想之中,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有些商业制片人为了迎合群众的这种心理和谋求更多利润,便模仿西方影片,拍摄了风行一时的“武打片”。影片的情节纯属虚构,大致相同,形成一种模式;影片摄制成本高,场景豪华,而且有强大的明星阵容参加演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