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1胰岛素注射剂量

(完整版)1胰岛素注射剂量
(完整版)1胰岛素注射剂量

24个单位),三餐每餐约 8个单位。 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为

48U 左右。因此, 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 48U 左右。但是,体内外许 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的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的敏 感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

一般先用24~30U/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

直至血糖控制良好。 21u 胰岛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浓度

对胰岛素敏感的人,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血糖 2.7mmol/L.计算方法:正常情况下,

1U 胰岛素可降低2-3克葡萄糖,葡萄糖的分子量是180,即可降低11.1-16.65mmol 葡萄糖。 除以血容量5L,即可降低血糖2.22-3.33mmol/L,取其平均值为2.7mmol/L.

胰岛素1单位可消化糖10~15克,因劳动需多吃一两(50克)主食时,需追加胰 岛素5

单位,也就是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10克主食增高的血糖。

经典的Sliding Scale 换算方法:

UCSF Medical Center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促进 1克糖原合成约需 0.36mmol 的钾。

3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算与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

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胰岛素生理分泌量 胰岛素成人每日合成量约 胰岛素注射 剂量

48个单位,每小时1个单位(为基础分泌, 24小时分泌

血糖 201-250mg/dl 血糖 251-300mg/dl 血糖 301-350mg/dl 血糖 351-400mg/dl 皮下注射RI 3U

皮下注射RI 6U

皮下注射RI 8U

皮下注射RI 10U

1 、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卩)=[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十1000 - 2

100 为血糖正常值(mg/dl );

*18为mmol转为mg/dl的系数;

x10 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x0.6 是全身体液量为60%;

十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 □胰岛素。

简化公式:每日胰岛素用量(卩)=(FBS克数-0.1 )X 2~3X体重Kg数

例1 FBS 300mg/dl (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 量。

粗略公式:

空腹血糖mmol/L X 1.8=日胰岛素量。

空腹血糖mg/dl十10=日胰岛素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 2 克尿糖给1□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卩/kg;病情轻,0.4--0.5卩/kg;病情

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 1.0/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 +”需4 □胰岛素。

5 、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

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 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 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 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

1 、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依据前3--4天的 4 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

2 、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 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

空腹血糖>7mmol/L 后,血糖每增加1mmol/L, 追加胰岛素 1.4 单位;餐后 2 小时血糖>10mmol/L,血糖每增加2mmol/L,追加胰岛素1单位。尿糖1个“ +”增加胰岛素2~4单位。

从短效胰岛素变为30R时剂量计算:

日总剂量不变,将总量的2/3 放在早餐前,1/3 量放在晚餐前。

4 胰岛素剂量算法

1. 强化治疗ITT

初始剂量的确定

①一日量=(FBS克数-0.1 )X 2~3X体重Kg数

例1 FBS 300mg/dl (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

②按24 小时尿糖定量计算

一日胰岛素用量=24小时尿糖克数* 2~3

③按病情轻重估计:全胰切除病人一日需要40~50单位多数病人可从每日18~24单位用起。

④国外主张 1 型病人按0.5~0.8u/Kg 体重,不超过 1.0; 2 型初始剂量按0.3~0.8u/Kg 体重

2. 常规治疗

①每日一次注射:每日需20单位以下的病人,早餐前一次注射PZI,或NPH,或预

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或50R);或睡前注射NPH.

②每日二次注射:适合每日需要量20~30 单位以上病人。早餐前注射一天量的2/3, 晚餐前注射一天量的1/3;多用NPH或预混胰岛素,女口:诺和灵30R或50R;也可自行混合PZI 和RI, 一般比例为1: 2~4,

③病情重,胰岛素需要量大者,需三餐前注射RI或诺和灵R

④常规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者,如无强化治疗的禁忌症,有条件可ITT

3. 静脉给药胰岛素治疗

①酮症时:持续静脉滴注RI,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单位,血糖下降到250mg/dl 时,应输注葡萄糖+RI: 糖与RI 的比例约为3~6 克:1 单位RI, 尿酮未转阴,RI 剂量同上,尿酮已转阴性,可每小时静脉滴注2~3单位RI, 夜间每小时静脉滴注1~2单位

②如果是糖尿病的病人挂瓶时是以糖:胰岛素1:3或4对消的

两个算法:

1 、0.5~0.6u/KG (1型),0.3~0.8U/KG (2型)。这个是我在内分泌同学告诉我的,还没用过,她说计算出来临床用下来偏低。这个算法忽略了具体的血糖水平。

2、血糖水平7~11.3MMOL/L,胰岛素1u/小时微量泵入;11.3~13.6,2U/小时;

13.6~16.5,3U/小时;>15MMOL/L,4U/小时起。监测血糖水平调整。

胰岛素的适应症和用法

糖尿病患者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早晨高血糖不易调整。早晨高血糖要引起重视,因为这提示两种可能:一种是“苏木杰现象”,指午夜低血糖后出现早晨高血糖的现1、胰岛素应用适应症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1、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 2、口服药物原发或继发失效 3、处于应激状态时 4、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5、糖尿病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或合并症 6、老年2型糖尿病,消瘦明显、营养不良或精神抑郁 7、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 8、某些继发糖尿病 9、临床类似2型糖尿病但血液ICA或ADA阳性 10、临床暂时难以分型的糖尿病患者 目标:把血糖降到4567(空腹4~5,餐后2小时6~7),控 制血糖不超过5678(空腹<5.6,餐后2小时<7.8) 糖尿病运动糖尿病中医药糖尿病饮食糖尿病与水果 象,多见于1型糖尿病的患者,患者出现苏木杰反应大多由于胰岛素用量不当,或没按时加餐,或病情控制较好时体力活动增加。

#3 2、胰岛素使用原则 1、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三餐后的高血糖;中、长效胰岛素主要控制基础和空腹血糖 2、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分配原则:早>晚>午 3、开始注射胰岛素宜使用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初始剂量宜小,以免发生低血糖 4、全日胰岛素剂量>40U者一般不宜一次注射,应分次注射 5、长效胰岛素与短效动物胰岛素混合使用时,短效胰岛素剂量应大于长效胰岛素的剂量 6、调整胰岛素用量应参考临床症状与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定凌晨3时血糖及尿糖水平 7、调整胰岛素剂量不要三餐前的剂量同时进行,应选择餐后血糖最高的一段先调整,若全日血糖都高者应先增加早、晚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 8、每次增减胰岛素以2---6U为宜,3---5天调整一次 9、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应个体化 10、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胰岛素用量计算方法

(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x10x体重(公斤)÷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 x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x 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病情轻,;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 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 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 2、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详见下表: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血糖值(mmol/l) mg/dl 餐前胰岛素增量其它处理 < <50 减少2--3μ 立即进餐 50--70 减少1--2μ 70--130 原剂量 130--150 加1μ 150--200 加2μ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胰岛素按药效时间长短分类: (一)短效胰岛素(常规型): 1.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R 笔芯】:3ml:300单位皮下注射30分钟起效1~3小时达高峰持续时间4~8小时。一般于餐前30分钟左右皮下注射可每天3次皮下注射注射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正餐或加餐,防止低血糖休克。此药物可用于静脉输液,起效时间快,维持时间短。(多用于18岁以下1型糖尿病患者。) 2.胰岛素注射液(动物胰岛素)【普通胰岛素】:10ml:400单位一般皮下注射后30分钟至1小时起效2~4小时达高峰持续时间约5~7小时,一般每日三次,注射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正餐或加餐,防止低血糖休克。静脉注射10~30分钟起效,15~30分钟达高峰,持续时间0.5~1小时。此药物可用于静脉输液,起效时间快,维持时间短。(多用于18岁以下1型糖尿病患者。)

3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3ml:300单位皮下注射30分钟起效1~3小时达高峰持续时间4~8小时。一般于餐前30分钟左右皮下注射可每天3次皮下注射注射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正餐或加餐,防止低血糖休克。 (二)中效胰岛素: 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N 笔芯】:3ml:300单位一般皮下注射后起效时间缓慢,6~9小时达高峰,持续时间约24小时。此药物只能皮下注射用于控制空腹血糖,不能用于静脉输液。主要用于控制凌晨3:00后的血糖水平,不受吃饭(进餐)影响,要求在固定时间使用,使用前摇匀。 (三)预混胰岛素: 1.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 (30%短效和70%中效预混)【诺和灵30R 笔芯】:3ml:300单位药物不能用于静脉输液,只能用皮下注射,使用前搓十下、或上下摇十下。一般注射后起效时间在0.5小时内,2~8小时达高峰,持续约24小时。注射后30分钟必须进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正餐或加餐,防止低血糖休克。

掌握胰岛素的注射量

掌握胰岛素的注射量 1、胰岛素生理分泌量 胰岛素成人每日合成量约48个单位,每小时1个单位(为基础分泌,24小时分泌24个单位),三餐每餐约8个单位。 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为48U左右。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48U左右。但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的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用24~30U/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良好。 2、1u胰岛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浓度 对胰岛素敏感的人,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血糖2.7mmol/L。计算方法:正常情况下,1U胰岛素可降低2-3克葡萄糖,葡萄糖的分子量是180,即可降低11.1-16.65mmol葡萄糖。除以血容量5L,即可降低血糖2.22-3.33mmol/L,取其平均值为2.7mmol/L。 胰岛素1单位可消化糖10~15克,因劳动需多吃一两(50克)主食时,需追加胰岛素5单位,也就是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10克主食增高的血糖。 经典的Sliding Scale换算方法: 血糖201-250mg/dl 皮下注射RI 3U 血糖251-300mg/dl 皮下注射RI 6U 血糖301-350mg/dl 皮下注射RI 8U 血糖351-400mg/dl 皮下注射RI 10U UCSF Medical Center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促进1克糖原合成约需0.36mmol的钾。 3、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算与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

胰岛素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一、正常值 空腹血糖:3.3--6.1mmol/L(60-110mg/dl), 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10.0mmol/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餐后2小时:7.8mmol/L(140mg/dl)。 二、初始用量 (1)初始用量估算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可迅速见效,便于调整,不易发生低血糖症,血糖稳定后再减少注射次数或加用中、长效)。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方法一: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10×体重(公斤)×0.6÷1000÷2 注:-100为血糖正常值;5.6mmol/L ×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方法二:按体重计算: 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 病情轻,0.4--0.5μ/kg; 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其他方法: ●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2)分配胰岛素用量: 1.注射时间: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 2.分配方式: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①一天三次: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 分泌较多,用量宜大;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保持夜间血糖水平,故晚餐前>午餐前用量。②一天四次:加睡前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经验法:将日总剂量除以3,午餐前减2U加到早餐前,例如18U(8、4、6)或24U(10、6、8)。 例如:体重80公斤空腹血糖250mg/dl 计算得:每日胰岛素用量36u,实际用量为其1/2即18u,平均每次6u,则早餐前8u、午餐前4u、晚餐前6u。 (3)注意事项: 1.基础率的精细调节: ①在检测过程中,血糖要控制在目标血糖值的30 mg/dl (1.7mmol/L)的波动范围内。 ②在检测基础率的几天中,稳定其他的参数非常重要。 ③进食标准餐,防止脂肪食物对您的血糖有延迟影响,很难计算餐前大剂量。 ④检测基础率的时候,不要做激烈的运动,除非是每天都做的运动。 ⑤在生病或者感染期间,不要做基础率检测。 2.以下情况需要调整基础量: ①体重的显著变化:增加或下降5-10%以上 ②活动量的显著变化 ③低热量饮食(减肥):基础率减少10%-30% ④妊娠:3am 基础率减少;黎明时增加2—3倍(与3am 基础率比较) ⑤生病或感染期间:通常需要增加基础率 ⑥月经:月经前增加基础率,月经后可能减少基础率 ⑦合并其他用药:如强的松,需增加基础率

胰岛素使用剂量与调节

掌握胰岛素的注射量 1胰岛素生理分泌量 胰岛素成人每日合成量约48个单位,每小时1个单位(为基础分泌,24小时分泌24个单位),三餐每餐约8个单位。 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为48U左右。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48U左右。但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的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用24~30U/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良好。 2 1u胰岛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浓度 对胰岛素敏感的人,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血糖2.7mmol/L。计算方法:正常情况下,1U胰岛素可降低2-3克葡萄糖,葡萄糖的分子量是180,即可降低11.1-16.65mmol葡萄糖。除以血容量5L,即可降低血糖2.22-3.33mmol/L,取其平均值为2.7mmol/L。 胰岛素1单位可消化糖10~15克,因劳动需多吃一两(50克)主食时,需追加胰岛素5单位,也就是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10克主食增高的血糖。 经典的Sliding Scale换算方法: 血糖201-250mg/dl 皮下注射RI 3U 血糖251-300mg/dl 皮下注射RI 6U 血糖301-350mg/dl 皮下注射RI 8U 血糖351-400mg/dl 皮下注射RI 10U UCSF Medical Center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促进1克糖原合成约需0.36mmol的钾。 3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算与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 *18为mmol转为mg/dl的系数; x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2020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计算方法(课件)

2020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计算方法(课件)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计算方法 一、每日胰岛素用量: 1、按空腹血糖估算:(u)=[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1000÷2 18为mmoil转为mg/dl的系数,100为血糖正常值(mg /dl),×100为mmol转为mg/di的系数,×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0.6是指全身体液量为6 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指2克血糖使用1u胰岛素,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至1/3量。......感谢聆听 简化公式:每日胰岛素用量(μ)=(FBS克数-0.1)×2~3×体重Kg数?例 1 FBS300mg/dl(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粗略公式:空腹血糖mmol/L×1.8=日胰岛素量。空腹血糖mg/dl÷10=日胰岛素量.......感谢聆听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 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阀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u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 血糖高、病情重,0.5-0.8u/kg(公

斤); 病情轻,0.4-0。5u/kg(公斤);病情重,应激状况,不应超过1。0u/(公斤)。 4、按4次尿糖计算: 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阀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用4u胰岛素。 5、综合估算:人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再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根据上述估算,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分配. 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为2-4小时,午餐前胰岛素用量最小。如果睡前不用胰岛素(晚餐至次日晨再用),晚餐前胰岛素用量应比午餐前大。如果睡前要用胰岛素,则晚餐前胰岛素用量要减少,睡前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感谢聆听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进一步调节胰岛素用量. 1、根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应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阀正常者) 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及注 意事项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胰岛素按药效时间长短分类:(一)短效胰岛素(常规型): 1.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R 笔芯】:3ml:300单位皮下注射30分钟起效 1~3小时达高峰持续时间4~8小时。一般于餐前30分钟左右皮下注射可每天3次皮下注射注射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正餐或加餐,防止低血糖休克。此药物可用于静脉输液,起效时间快,维持时间短。(多用于18岁以下 1型糖尿病患者。) 2.胰岛素注射液(动物胰岛素)【普通胰岛素】:10ml:400单位一般皮下注射后30分钟至1小时起效 2~4小时达高峰持续时间约5~7小时,一般每日三次,注射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正餐或加餐,防止低血糖休克。静脉注射10~30分钟起效,15~30分钟达高峰,持续时间~1小时。此药物可用于静脉输液,起效时间快,维持时间短。(多用于18岁以下 1型糖尿病患者。) 3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3ml:300单位皮下注射30分钟起效 1~3小时达高峰持续时间4~8小时。一般于餐前30分钟左右皮下注射可每天3次皮下注射注射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正餐或加餐,防止低血糖休克。 (二)中效胰岛素: 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N 笔芯】:3ml:300单位一般皮下注射后起效时间缓慢,6~9小时达高峰,持续时间约24小时。此药物只能皮下注射用于控制空腹血糖,不能用于静脉输液。主要用于控制凌晨3:00后的血糖水平,不受吃饭(进餐)影响,要求在固定时间使用,使用前摇匀。 (三)预混胰岛素: 1.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 (30%短效和70%中效预混)【诺和灵30R 笔芯】: 3ml:300单位药物不能用于静脉输液,只能用皮下注射,使用前搓十

胰岛素规范注射要注意的7大细节

胰岛素规范注射 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的使用非常普遍。很多糖尿病患者,甚至基层医务人员,都没有完全掌握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导致了不良后果。 一、注射首选4mm针头 目前普遍认为,最适合患者的针头长度是4mm。 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体重质量指数(BMI)在22~24kg/m2,国人的表皮厚度一般约2mm,不超过3mm。所以,理论上只要针头的长度大于3mm 就能穿过表皮进入皮下。 以胰岛素的常用注射部位腹部为例,腹部的皮下脂肪厚度一般为8mm,只要长度不超过8mm的针头都可以垂直注射(见图1)。8mm以上的针头,注射时需要与皮肤保持45°角。 图1 胰岛素注射方法来源:英国注射和输液技术指南(第4版) 二、偏瘦患者注射时要正确捏皮 注射时是否需要捏皮是患者一直很关心的问题。很多患者没有掌握好注射手法,易把胰岛素注射到肌肉层。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疼痛,使患者对胰岛素注射产生抵触情绪,还可能使血糖水平降低过快,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此,医护人员要教育患者使用正确的手法和长度适宜的针头进行注射。

通常而言,BMI>22kg/m2的患者注射时一般不需要捏皮,对于偏瘦或体脂率偏低的患者,注射时需要捏皮,否则容易注射进肌层。 捏皮时注意手法,不能把表皮紧紧捏起,应该用手把待注射部位的皮肤“推”起来。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正确的捏皮方法。 图2 捏皮方法来源:英国注射和输液技术指南(第4版) 三、观察皮肤状况,警惕脂肪增生

不更换针头,不进行部位轮换所产生的最大问题就是脂肪增生(见图3)。 图3 脂肪增生来源:英国注射和输液技术指南(第4版) 在脂肪增生部位继续注射,会导致胰岛素吸收缓慢且波动性大,胰岛素峰值水平降低,血糖控制效果变差。此外,在不调整注射剂量的情况下,如果从正常部位转为脂肪增生部位进行注射,会使降糖效果减弱,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反之,如果从脂肪增生部位转为正常部位注射,会使降糖效果增强,患者血糖水 平降低,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因此,首先建议患者注射胰岛素时要进行部位轮换,减少脂肪增生的发生。另外,患者要在光源充足的环境下,观察并用手触摸注射胰岛素的区域,看是否有隆起。一旦发现,不应在脂肪增生部位再次注射胰岛素。对医护人员来说,患者每次复诊时要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及时识别脂肪增生。 四、注射部位要科学轮换

胰岛素的用法用量公式

胰岛素的用法用量公式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L(60~110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L (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L(200 mg/dl),餐后2小时又回到L(140 mg/dl)。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 (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x10x体重(公斤)÷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 x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x 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病情轻,;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 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 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胰岛素是终身不可缺少的,目 前应用的速效胰岛素,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胰岛素分子结构上的某个氨基酸替换而制成的。大家都知道,使用胰岛素治疗是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糖尿病治疗方式。如何运用好胰岛素治疗?病友应与医生一起,监测血糖,研究讨论,摸索经验,选择剂量。病友如果能多加学习,自己熟练掌握注射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另外,掌握好胰岛素的注射时间,也是一项重要的学问。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大体有以下几种。 餐前注射 目前临床使用的常规胰岛素是一种六聚体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后,需分离成单体后才能吸收入血,起效需时约30分钟。为了使胰岛素与血糖高峰同步,常规胰岛素需在餐前注射。 餐前应监测血糖,按照餐前血糖值来决定胰岛素注射时间。但医学界对于餐前血糖值与注射时间的关系文献介绍并不一致。一般认为,在住院期间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要求需严格些,具体为: 餐前血糖在3.9~6.7mmol/L的患者,在餐前15分钟注射,可适当多进食; 餐前血糖在6.7~10.0mmol/L者,在30分钟注射,按常规进食;

餐前血糖高于10.0mmol/L者,在餐前 45分钟注射,减少进食。 对于老年患者及在家中自行注射胰岛素者,餐前血糖值要放宽些,具体为: 餐前血糖 7~10mmol/L者,餐前15分钟注射; 餐前血糖10~15mmol/L者,餐前 30分钟注射; 餐前血糖高于15mmol/L者,餐前45分钟注射。 单用中效胰岛素者需在餐前30~60分钟注射。 餐时注射 目前应用的速效胰岛素,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胰岛素分子结构上的某个氨基酸替换而制成的。 人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的特点是:打开了常规胰岛素的六聚体形式,而成为单体结构,注射后不需要再分离成单体的过程,吸收快,起效时间短。进餐时不需提前注射,而注射后必须立即进食,否则可能出现低血糖。 速效胰岛素作用时间为1~3小时,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因而用于餐时注射时低血糖反应少见,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治疗。因为不需要在餐前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在治疗应用中为病友提供了极大便利。但速效胰岛素注射后必须进食,以防止低血糖。

胰岛素注射规范

胰岛素注射规范 1、胰岛素的种类: (1)按来源分: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2)按作用时间分:如下图(所例举名称为我院常用胰岛素) 2、胰岛素的保存: (1)未开启的胰岛素储存在2-8℃环境下(冰箱冷藏室内),不可冷冻,不要太接近冷冻室。保存到包装所注明的有效期。

(2)使用中的胰岛素在室温下(<25℃)可保存1个月。 (3)胰岛素属高危药品,储存容器需贴“高危药品”标识。 3、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 (1)胰岛素开封时要注明开启的日期、时间。 (2)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胰岛素注射错误。 (3)选择正确的胰岛素注射工具: ①胰岛素专用注射器:适用于抽取瓶装400 u/10ml的胰岛素(40u/ml,1个小格代表一个单位)。 ②胰岛素笔:适用于300 u/3ml的胰岛素笔芯,胰岛素使用完毕可更换笔芯,可反复用,同一品牌的胰岛素笔只能搭配同一品牌的胰岛素。 ③特充:一种预充3ml(含300 u)胰岛素的一次性注射装置,无需更换笔芯,用完后废弃。 (4)根据胰岛素的种类确定注射时间: 中效及长效胰岛素:根据医嘱睡前予以皮下注射; 超短效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应餐时皮下注射; 短效胰岛素及预混人胰岛素:应选择餐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 (5)胰岛素注射部位:短效胰岛素首选腹部;中效胰岛素首选大腿和臀部;胰岛素类似物所有注射部位均可;注射部位要注意经常更换。 (6)皮肤消毒使用75%酒精,避免使用碘酒。 (7)胰岛素注射方法:预混胰岛素使用前要摇匀,使用胰岛素注射笔(5mm针头)者与皮肤成90°进针,注射完毕后停留10秒钟再拔针;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射者进针角度为30-40°,注射完毕后无需停留。

胰岛素最新注射指南

概括性介绍卡片 胰岛素注射之前的准备 1. 对每个人来说胰岛素笔和相应的注射药物要求非常严格。 2. 选择清洁、干燥的皮肤注射。无需消毒皮肤和相应的器具。 3. 最好在室温下注射胰岛素。 4. 通过来回摇晃至少10次,充分混匀预混胰岛素直到出现均匀的白色乳浊液。 5. 当预混胰岛素量小于12IU时需更换新的胰岛素笔芯。 6. 每次注射之前,重复向上排出空气直至有胰岛素液从针头溢出。 7. 当一次胰岛素用量超过50IU时,应将胰岛素剂量分开注射并且必要时应尽早分开。 首选的注射部位和组织 1.在皮下组织注射胰岛素 2.速效胰岛素最好注射在腹部,慢效胰岛素最好注射在大腿和/或臀部外侧,而上臂不作为推荐的注射部位。 在上面推荐的注射部位中,不同种类的胰岛素之间没有区别。 3.选择未损坏的皮肤进行注射。 4.注射的部位必须轮换以防皮肤损坏。 5.每年至少检查一次有无皮肤损伤,当存在皮肤损伤时,需要更频繁地检查注射部位并教育相关的其他注射部位、轮换注射部位、针头的一次性使用、减少胰岛素需求量的可能性。 注射针头的特征 1.必须根据不同的注射部位结合注射技术来个体化确定针头的长度。通常使用<8mm的针头特别是5或6mm的针头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 2.每个针头只能使用一次,当注射完胰岛素之后需当即丢弃针头,除非胰岛素的剂量必须被分成两份或更多份注射。 3.胰岛素笔必须提前准备好,同时参考厂家的说明书或者寻找相应的厂家指导。 注射技术 1.关于注射技术,结合注射部位和针头的长度有不同的建议。 当垂直没有皮肤皱襞时,首选短针头(5或6mm)。当针头>8mm时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皱襞而不是捏起皮下的肌肉组织。关于释放皮肤皱襞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 2.不建议透过衣服进行注射。 3.针头刺入和拔出的速度由患者自己决定。一旦针头刺入皮肤,注射过程中不能改变针头的注射角度。 4.必须缓慢地注射胰岛素。 5.当胰岛素注射完之后,针头必须在皮下停留10s。 6.注射完之后不要按摩皮肤。 胰岛素最新注射指南 该指南适用于绝大多数胰岛素注射病人,但是由于存在个体差异,这些规则仍然需要调整。在下面的各段里,基本信息和操作建议有部分重复。

胰岛素规范注射

胰岛素规范注射 在实施胰岛素治疗中临床医生通常会考虑很多问题,包括选择何种胰岛素制剂,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等问题。而胰岛素注射技术是影响胰岛素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我们倡导的“三位一体,优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其中包含了胰岛素、胰岛素注射技术及胰岛素注射装置。 一、注射部位规范检查3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1.根据使用的胰岛素种类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 推荐方法:使用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优先考虑的注射部位是腹部。对于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最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现在很多患者使用预混胰岛素,我们就以预混胰岛素为例进一步说明:早上的预混胰岛素优先注射腹部,便于控制早餐后的血糖,晚上,为了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可优选注射于大腿或臀部。2.定期检查注射部位。 推荐方法: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判断并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瘀斑、感染的部位。如果发现皮肤硬结,请确认出现硬结的部位及硬结大小,避开硬结进行注射。 3.定期轮换注射部位。 推荐方法: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例如:医生推荐您每天早晨注射的部位是腹部,就应该一直选择在造成进行腹部注射,不要随意更换到其它部位)。每周左右轮换注射部位(例如:大腿注射可以1周打左边,1周打右边)。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cm。避免在1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二、注射部位的轮换方法和原则 人体最适合胰岛素注射的部位是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外上侧。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注射时不舒适的感觉相对较少。在腹部进行注射时应注意要在距肚脐3-5公分的两侧的一个手掌的距离内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到肌肉层。同样,在大腿上注射时也只能在大腿前外侧进行注射,因为大腿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适宜进行注射。 身体吸收胰岛素最快的部位是在腹部,故短效胰岛素应首选腹部进行注射,且腹部的皮下组织较肥厚能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在进行自我注射时捏起皮肤最容易。臀部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臀部的皮下层最厚,无须捏起皮肤也无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在大腿部位注射胰岛素时应避开大腿内侧。由于大腿的皮下层较薄,用普通注射笔针头注射时一定要捏起皮肤注射或使用BD的5mm超细超短型注射笔针头注射而不用捏起皮肤。手臂是最不适合进行自我注射的部位,因为手臂皮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肌肉层,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三、胰岛素注射笔的规范注射标准9步骤: ?洗手; ?核对胰岛素类型和注射剂量。其中包括胰岛素的过期时间,仔细检查药液质;观察:有无结块、冷冻、沉淀、颜色和透亮度有无改变(超短效、短效胰岛素:清亮透明; 其他种类:白色或类白色的混悬液均匀性混浊)。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胰岛素被放置在冰箱中储存,所以在进行胰岛素注射前应先将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20-30分钟),使其温度接近室温,避免因温度过低而造成的注射疼痛。 预混胰岛素(NPH和预混胰岛素)必须轻轻滚动和来回颠倒,直至溶液变成云雾状均匀液体(具体摇匀方法可参考各胰岛素厂家说明书)

胰岛素注射剂量

1胰岛素生理分泌量 ,24小时分泌24个单位),三餐每餐约8个单位。 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得生理需要量为48U左右。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48U左右。但就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得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得敏感 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用24~30U/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良好。 21u胰岛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浓度 对胰岛素敏感得人,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血糖2、7mmol/L、计算方法:正常情况下,1U 胰岛素可降低2-3克葡萄糖,葡萄糖得分子量就是180,即可降低11、1-16、65mmol葡萄糖。除以血容量5L,即可降低血糖2、22-3、33mmol/L,取其平均值为2、7mmol/L、 胰岛素1单位可消化糖10~15克,因劳动需多吃一两(50克)主食时,需追加胰岛素5单位,也就就是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10克主食增高得血糖。 经典得Sliding Scale换算方法: 血糖201-250mg/dl 皮下注射RI 3U 血糖251-300mg/dl 皮下注射RI 6U 血糖301-350mg/dl 皮下注射RI 8U 血糖351-400mg/dl 皮下注射RI 10U UCSF Medical Center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促进1克糖原合成约需0、36mmol得钾。 3胰岛素初始用量得估算与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与

运动相对稳定得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 *18为mmol转为mg/dl得系数; x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x0、6就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就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就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简化公式:每日胰岛素用量(μ)=(FBS克数-0、1)×2~3×体重Kg数 例1 FBS 300mg/dl(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粗略公式: 空腹血糖mmol/L×1、8=日胰岛素量。 空腹血糖mg/dl÷10=日胰岛素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精品】常见胰岛素的使用

【关键字】精品 内分泌与代谢系统:胰岛素制剂 1、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商品名称:诺和锐30 成分:本品含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和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 适应症:用于治疗糖尿病。 规格:100单位/毫升,3毫升/支(笔芯) 用法用量:本品比双时相(预混)人胰岛素起效更快,所以一般须紧邻餐前注射。必要时,可在餐后立即给药。本品经皮下注射,部位可选择大腿或腹壁。如方便,也可选择臀部或三角肌区域。注射点应在同一注射区域内轮换。像所有胰岛素一样,剂量、注射部位、血流、温度及运动量均会影响其作用时间。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足以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品也可以作为单一疗法。本品绝不能经静脉给药。应向患者强调本品在使用前应立刻重新混匀的重要性。重新混匀后的药液必须呈现均匀的白色雾状。 不良反应:与其他胰岛素制剂相同,低血糖是本品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及一系列过敏反应。 禁忌:以下患者禁用:·低血糖发作时。·对门冬胰岛素或本品中任何其他成分过敏者。注意事项:本品注射剂量不足或治疗中断时,特别是在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患者中,可能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可能是致命的。运动员慎用。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低血糖可能会降低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胰岛素的需要量在妊娠早期通常减少;而在妊娠中、晚期逐渐增加需要量迅速恢复到妊娠前的水平。不限制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治疗。哺乳母亲使用胰岛素不会对婴儿产生危害。但是本品的剂量可能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儿童用药:本品还没有在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进行研究。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减少胰岛素需要量的药物:口服降糖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水杨酸盐,酒精,合成代谢类固醇和硫胺类制剂;可能会增加胰岛素需要量的药物:口服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交感神经兴奋剂 药物过量:对于轻度低血糖可采取口服葡萄糖或含糖食物的治疗方式。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含糖的食品。 ·对于严重的低血糖,在患者已丧失意识的情况之下,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给患者肌肉或皮下注射高血糖素(0.5-1.0mg)或由医务人员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如果患者在10-15分钟之内对高血糖素无反应,则必须立即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患者神志恢复之后,建议口服碳水化合物以免复发。 贮藏:避免儿童触及。本品应冷藏于2-8℃的冰箱中,不可冷冻。 有效期:24个月 2、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称:来得时 成分:主要成分:甘精胰岛素 适应症:需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部位及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胰岛素注射部位和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一种药剂,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除了注射外,部位选择也很关键,看看合适的区域。 1.注射的区域: 胰岛素常用注射部位包括上臂侧面、腹部、大腿前外侧、臀部外上1/4处。主要因为这些部位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注射时不舒适的感觉相对较少,其中腹部胰岛素吸收最快,臀部注射吸收最慢,肢体介于两者之间,可以根据距离吃饭时间长短选择注射部位,如果吃饭提前可选择腹部注射,延迟可选择臀部注射,由于患者是长期注射胰岛素会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受损,出现硬结,局部疼痛,皮肤感染,不但会影响吸收还会增加患者痛苦,患者应该交替注射部位,以2平方厘米为一个注射区,而每一个注射部位可分为若干个注射区,注射区的意思是每次注射应在一个区域,注射区域可按顺序轮换选择,每次注射要避开上次注射处2毫米,注射部位的重复,应间隔8周以上。同一注射部位内注射区的轮换要有规律,以免混淆。避免同一区域反复注射,也不可随机频繁轮换注射部位,给皮肤留有足够的时间让自我修复。1)腹部: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腹部的胰岛素吸收率达到100%,吸收速度较快且速度恒定,皮下组织较肥厚,能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但应在距脐部 2cm外范围注射胰岛素,在2厘米范围内注射的组织坚厚,容易引起胰岛素吸收不均匀,导致血糖忽高忽低。这个部位最适合注射短效胰岛素或者中效混合搭配的胰岛素。 2)手臂的皮下层较薄,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注射,因此不方便自我注射,可由他人协助注射。手臂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为85%,吸收速度较快。 3)大腿较适合自我注射,皮下层很薄,要捏起皮肤注射,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为70%,吸收速度慢。但要注意大腿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适宜注射,建议注射时一定要捏起皮肤或使用超细超短型号(5毫米)针头。 4)臀部皮下层最厚,注射时可不捏起皮肤。对于消瘦的成年人和儿童因为此处脂肪相对较多,经常以此作为注射部位,由于臀部的胰岛素吸收率低、吸收速度慢,较少使用,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有患者早睡的习惯,也应注射臀部,利于胰岛素的作用贯穿于整个晚上,千万不要在有痣,瘢痕组织和皮肤隆起的处注射,以免胰岛素不宜通过变厚组织扩散,影响治疗。 另外,如果要参加锻炼应该避免在上臂和大腿上注射,以免因活动肢体,加速对胰岛素的吸收,导致运动后低血糖。腹部注射一般不受四肢运动影响。 2.胰岛素笔使用要点: 1.诺和笔如何排气 新换上的笔芯,由于推进螺旋与笔芯的尾端接触不够紧密,若不排气就注射,注射的剂量就会缺少4~6单位。方法是将剂量环拨到零位,笔尖向上,轻弹笔架,使气体上浮。然后拨动剂量环,拨1单位,推键一次,如此反复,直到针尖有液体流出为止。 2)诺和针头多次使用 根据经验,一个针头平均可用10次,只要不折不堵就可以。说明书中提到,每

(完整版)1胰岛素注射剂量

24个单位),三餐每餐约 8个单位。 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为 48U 左右。因此, 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 48U 左右。但是,体内外许 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的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的敏 感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 一般先用24~30U/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 直至血糖控制良好。 21u 胰岛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浓度 对胰岛素敏感的人,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血糖 2.7mmol/L.计算方法:正常情况下, 1U 胰岛素可降低2-3克葡萄糖,葡萄糖的分子量是180,即可降低11.1-16.65mmol 葡萄糖。 除以血容量5L,即可降低血糖2.22-3.33mmol/L,取其平均值为2.7mmol/L. 胰岛素1单位可消化糖10~15克,因劳动需多吃一两(50克)主食时,需追加胰 岛素5 单位,也就是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10克主食增高的血糖。 经典的Sliding Scale 换算方法: UCSF Medical Center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促进 1克糖原合成约需 0.36mmol 的钾。 3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算与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 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胰岛素生理分泌量 胰岛素成人每日合成量约 胰岛素注射 剂量 48个单位,每小时1个单位(为基础分泌, 24小时分泌 血糖 201-250mg/dl 血糖 251-300mg/dl 血糖 301-350mg/dl 血糖 351-400mg/dl 皮下注射RI 3U 皮下注射RI 6U 皮下注射RI 8U 皮下注射RI 10U

(完整版)1胰岛素注射剂量

1胰岛素生理分泌量 24小时分泌24个单位),三餐每餐约8个单位。 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为48U左右。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48U左右。但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的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用24~30U/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良好。 21u胰岛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浓度 对胰岛素敏感的人,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血糖2.7mmol/L.计算方法:正常情况下,1U胰岛素可降低2-3克葡萄糖,葡萄糖的分子量是180,即可降低11.1-16.65mmol葡萄糖。除以血容量5L,即可降低血糖2.22-3.33mmol/L,取其平均值为2.7mmol/L. 胰岛素1单位可消化糖10~15克,因劳动需多吃一两(50克)主食时,需追加胰岛素5单位,也就是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10克主食增高的血糖。 经典的Sliding Scale换算方法: 血糖201-250mg/dl 皮下注射RI 3U 血糖251-300mg/dl 皮下注射RI 6U 血糖301-350mg/dl 皮下注射RI 8U 血糖351-400mg/dl 皮下注射RI 10U UCSF Medical Center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促进1克糖原合成约需0.36mmol的钾。 3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算与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

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 *18为mmol转为mg/dl的系数; x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x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简化公式:每日胰岛素用量(μ)=(FBS克数-0.1)×2~3×体重Kg数 例1 FBS 300mg/dl(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粗略公式: 空腹血糖mmol/L×1.8=日胰岛素量。 空腹血糖mg/dl÷10=日胰岛素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