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基础允许偏差项目复测记录(一)

储罐基础允许偏差项目复测记录(一)
储罐基础允许偏差项目复测记录(一)

地基验槽报验申请表

储罐试压方案

1编制说明 为保证冷焦水缓冲罐(V501)、冷焦水储罐(V502)、冷焦水沉降罐(V503A/B)、污油收集罐水压(V504)试验顺利进行,特编制此方案。 2编制依据 2.1洛阳设计院储罐施工及验收工程技术条件(527071D0204-70-002/N4) 2.2《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05) 3试压准备 3.1试压前储罐必须按图施工完毕,安装质量符合图纸、储罐制造及验收工程 技术条件及规范的要求,并经甲方及甲方代表(监理)验收完毕,准许进行水 压试验。 3.2试压前所有资料必须齐全,试验用的压力表已经全校验,并在周检期内。试 压前储罐的所有敞口应安装或加焊牢固的临时盲板,顶部应设排气阀。 4储罐的水压试验 4.1储罐制造完毕,并按规定的项目检验合格后再按《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 罐施工及验收规范》与洛阳设计院储罐施工及验收工程技术条件的要求 进行水压试验,试验之前应将设备内部赃物、碎片、焊渣等清扫干净。 4.2试验前,所有附件及其与罐体焊接的焊件,已经全部完工。 4.3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不得涂刷油漆。 4.4充水试验中,要加强基础沉降观察,如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应停止充水, 待处理后方可进行试验。 4.5罐底的严密性,应以充水试验过程中罐底无渗漏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及 时将水排尽,找出渗漏部位,对渗漏部位补焊后再继续进行上水。 4.6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并保持48h后,罐壁无渗 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及时放水,使液面比渗漏处低300

㎜左右后,再对渗漏部位进行补焊。 4.7储罐灌水应从下部接口缓慢灌入,灌入时在储罐的顶部应设排气阀,便于 储罐的气体排除。 4.8充水与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空,且不得使基础浸水。 4.9罐的稳定性试验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用放水法进行,试验时缓慢降压,达 到试验负压时,罐顶无异常变形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储罐内部与大气 相同,恢复到常压。 4.10固定顶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罐内水位在最高设计水位下1m时进行缓慢 充水升压,当升至试验压力时,罐顶无异常变形,焊缝无渗漏为合格。试验后, 应立即使储罐内部与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引起温度剧烈变化的天气, 不允许做固定顶的强度与严密性试验与稳定性试验。 4.11储罐内灌满水后,且确认储罐内气体已完全排除便开始进行试压。 4.12储罐水压试验升压过程中,当发现压力表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较慢时应 重新排气后再升压。 4.13储罐升压时应随时检查储罐本体及接口,当发现异常时应停止升压,消除 缺陷后再升压。 4.14试验时,严禁对储罐本体、接口进行敲打或修补缺陷,遇有缺陷时,应作出明 显标记,在储罐卸压后方可修补。 4.15冷焦水储罐(V502)、污油收集罐水压(V504)试压采用在罐顶设置U型管 进行正压试验与负压试验检查。 5储罐V-501,V503A/B水压试验的特殊要求 5.1试压以前应首先将罐周围搭设好脚手架,以便焊缝的密封性检查,脚手架 搭设应牢固可靠。 5.2脚手架搭设在地面生根下设垫板,上设拦腰杆、护脚板等。

储罐充水试压方案

陕西延长石油 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启动项目甲醇联合装置中间罐区 储罐充水试验施工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2012年9月20日

目录 1 概述. .................................... 编制说明................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 3 施工准备. .............................. 4 施工工序. .............................. 5 施工步骤及方法............. 6 试压技术要求.............. 7 质量控制措施.............. 8 HSE 管理措施 ............. 9 施工机具及措施用料........... 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

1 概述 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陕西延长石油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启动项目甲醇联合装置195C 中间罐区731V08A/B、731V10、731V11四台储罐充水试验的施工。 工程概况 四台储罐的规格及试压要求如下: 2 编制依据 1.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05 2. 《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28-2006 3.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 4.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SH3046-1992 5.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 6.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94 7. 施工图08051-1163、08051-1164和08051-1165 3 施工准备 压力试验前,首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检查罐几何尺寸、附件安装已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 罐底真空试验检查完毕,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 检查罐内是否有遗留物品,内件已经安装完毕,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 检查罐管口、法兰已焊接完,是否有漏焊部位; 5. 接管补强圈气密工作已做完,且合格; 6. 因中间罐区毗邻R4路水井,故水源就近采用R4路的井水,水源自带水泵;

储罐安装方案

施工方案报审表 注:本表一式三份,建设单位、项目监理机构、承包单位各一份。

太仓中石油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储罐安装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四年六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储罐工程施工方案 (2) 施工作业流程 (2) 储罐预制 (3) 储罐主体安装 (5) 储罐焊接方案 (11) 储罐试压沉降 (13) 储罐罐壁支撑件、三角架劳动保护措施 (15) 四、储罐防腐保温方式 (17) 、储罐防腐施工流程及工艺 (17) 保温施工工艺及流程 (19) 五、质量保证措施 (21) 六、HSE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22) 七、机械设备计划 (23) 八、本工程所必须的工装、卡具制作计划表 (24)

一、工程概况: 太仓中石油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拟建的场地位于江苏省太仓港口开发区内,其场地为空地,地势平坦,开阔,四周均为开发区工业地块,东临随塘河、北临新塘河、南侧紧靠虹桥路,交通十分便利。 本工程共有各类小型储罐制作安装77台,其中301单元润滑油组分罐区储罐60台(其中50m3储罐23台、75m3储罐2台、100m3储罐12台、150m3储罐23台),201单元调合罐区16台(20m3储罐8台、50m3储罐3台、100m3储罐3台、150m3储罐2台),502单元1000m3消防水罐1台。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特对此部分工程编制详尽的施工技术措施以指导施工。 二、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储罐基础及罐体设计施工图纸及概况说明。 2.招标文件、各类招标答疑会议纪要及其他相关资料。 3.国家和上级单位以及公司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法规,规定。 4.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和具体情况(水文地质、气象环境、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等)。 5.现行的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6.省、行业规程、规范;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7.我国现行的其他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 8.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以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建设工程的施工经验资料。具体规范、标准详表如下:

储罐试压方案样本

1编制阐明 为保证冷焦水缓冲罐(V501)、冷焦水储罐(V502)、冷焦水沉降罐(V503A/B)、污油收集罐水压(V504)实验顺利进行,特编制此方案。 2编制根据 2.1洛阳设计院储罐施工及验收工程技术条件(527071D0204-70-002/N4) 2.2《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 3试压准备 3.1试压前储罐必要按图施工完毕,安装质量符合图纸、储罐制造及验收工 程技术条件及规范规定,并经甲方及甲方代表(监理)验收完毕,准许 进行水压实验。 3.2试压前所有资料必要齐全,实验用压力表已经全校验,并在周检期内。 试压前储罐所有敞口应安装或加焊牢固暂时盲板,顶部应设排气阀。 4储罐水压实验 4.1储罐制造完毕,并按规定项目检查合格后再按《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 罐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洛阳设计院储罐施工及验收工程技术条件规定进 行水压实验,实验之前应将设备内部赃物、碎片、焊渣等清扫干净。 4.2实验前,所有附件及其与罐体焊接焊件,已经所有竣工。 4.3与严密性实验关于焊缝,不得涂刷油漆。 4.4充水实验中,要加强基本沉降观测,如基本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应停止 充水,待解决后方可进行实验。 4.5罐底严密性,应以充水实验过程中罐底无渗漏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 及时将水排尽,找出渗漏部位,对渗漏部位补焊后再继续进行上水。 4.6罐壁强度及严密性实验: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并保持48h后,罐壁无渗 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及时放水,使液面比渗漏处低300 ㎜左右后,再对渗漏部位进行补焊。

4.7储罐灌水应从下部接口缓慢灌入,灌入时在储罐顶部应设排气阀,便于储 罐气体排除。 4.8充水和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空,且不得使基本浸水。 4.9罐稳定性实验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用放水法进行,实验时缓慢降压,达 到实验负压时,罐顶无异常变形为合格。实验后应立虽然储罐内部与大 气相似,恢复到常压。 4.10固定顶强度及严密性实验,罐内水位在最高设计水位下1m时进行缓慢 充水升压,当升至实验压力时,罐顶无异常变形,焊缝无渗漏为合格。 实验后,应立虽然储罐内部和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引起温度激烈变 化天气,不容许做固定顶强度和严密性实验和稳定性实验。 4.11储罐内灌满水后,且确认储罐内气体已完全排除便开始进行试压。 4.12储罐水压实验升压过程中,当发现压力表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较慢时应 重新排气后再升压。 4.13储罐升压时应随时检查储罐本体及接口,当发现异常时应停止升压,消除 缺陷后再升压。 4.14实验时,禁止对储罐本体、接口进行敲打或修补缺陷,遇有缺陷时,应作出 明显标记,在储罐卸压后方可修补。 4.15冷焦水储罐(V502)、污油收集罐水压(V504)试压采用在罐顶设立U 型管进行正压实验和负压实验检查。 5储罐V-501,V503A/B水压实验特殊规定 5.1试压此前应一方面将罐周边搭设好脚手架,以便焊缝密封性检查,脚手 架搭设应牢固可靠。 5.2脚手架搭设在地面生根下设垫板,上设拦腰杆、护脚板等。 5.3扣件螺栓抗扭力矩40N.m以上,但不不不大于65N.m,扣件抗滑荷载

储罐试压方案

1编制说明 为保证冷焦水缓冲罐(V501)、冷焦水储罐(V502)、冷焦水沉降罐(V503A/B)、污油收集罐水压(V504)试验顺利进行,特编制此方案。 2编制依据 2.1洛阳设计院储罐施工及验收工程技术条件(527071D0204-70-002/N4) 2.2《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05) 3试压准备 3.1试压前储罐必须按图施工完毕,安装质量符合图纸、储罐制造及验收工 程技术条件及规范的要求,并经甲方及甲方代表(监理)验收完毕,准 许进行水压试验。 3.2试压前所有资料必须齐全,试验用的压力表已经全校验,并在周检期内。 试压前储罐的所有敞口应安装或加焊牢固的临时盲板,顶部应设排气阀。4储罐的水压试验 4.1储罐制造完毕,并按规定的项目检验合格后再按《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 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洛阳设计院储罐施工及验收工程技术条件的要 求进行水压试验,试验之前应将设备内部赃物、碎片、焊渣等清扫干净。 4.2试验前,所有附件及其与罐体焊接的焊件,已经全部完工。 4.3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不得涂刷油漆。 4.4充水试验中,要加强基础沉降观察,如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应停止 充水,待处理后方可进行试验。 4.5罐底的严密性,应以充水试验过程中罐底无渗漏为合格。发现渗漏时, 应及时将水排尽,找出渗漏部位,对渗漏部位补焊后再继续进行上水。 4.6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并保持48h后,罐壁无

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及时放水,使液面比渗漏处低 300㎜左右后,再对渗漏部位进行补焊。 4.7储罐灌水应从下部接口缓慢灌入,灌入时在储罐的顶部应设排气阀,便于 储罐的气体排除。 4.8充水和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空,且不得使基础浸水。 4.9罐的稳定性试验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用放水法进行,试验时缓慢降压, 达到试验负压时,罐顶无异常变形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储罐内部与 大气相同,恢复到常压。 4.10固定顶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罐内水位在最高设计水位下1m时进行缓慢 充水升压,当升至试验压力时,罐顶无异常变形,焊缝无渗漏为合格。 试验后,应立即使储罐内部和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引起温度剧烈变 化的天气,不允许做固定顶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 4.11储罐内灌满水后,且确认储罐内气体已完全排除便开始进行试压。 4.12储罐水压试验升压过程中,当发现压力表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较慢时应 重新排气后再升压。 4.13储罐升压时应随时检查储罐本体及接口,当发现异常时应停止升压,消除 缺陷后再升压。 4.14试验时,严禁对储罐本体、接口进行敲打或修补缺陷,遇有缺陷时,应作 出明显标记,在储罐卸压后方可修补。 4.15冷焦水储罐(V502)、污油收集罐水压(V504)试压采用在罐顶设置U型 管进行正压试验和负压试验检查。 5储罐V-501,V503A/B水压试验的特殊要求 5.1试压以前应首先将罐周围搭设好脚手架,以便焊缝的密封性检查,脚手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附录B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B.0.1 新建罐区的每台罐充水前,均应进行一次观测并做好原始数据记录。B.0.2 储罐基础沉降应安排专人定期观测,自充水开始后每天测量不应少于1次,并应做好记录。沉降观测应包括充水前`充水过程中·充满水后·放水后的全过程。 B.0.3 沉降观测应采用环形闭合方法或往返闭合方法进行检查,测量精度宜采用2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m~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 B.0.4 坚实地基基础,设计无要求时,第一台罐可快速充水到1|2罐高进行沉降观测,并与充水前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对照,计算出实际的不规则沉降量。当不均匀沉降量不大于5mm|d时,可继续充水到3|4罐高进行观测。当不均匀沉降量仍不大于5mm|d时,可继续充水到最高操作液位,分别在冲水后和保持48h 后进行观测,沉降量无明细那变化,即可放水;当沉降量又有明显变化,则应保持最高操作液位,进行每天的定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当地一台罐基础沉降量符合要求,且其他储罐基础构造和施工方法和第一台罐完全相同,对其他储罐的充水试验,可取消充水到罐高的1|2和3|4的两次观测。 B.0.5 软地基基础,预计沉降量超过300mm或可能发生滑移失效时,应以 0.6mm|d的速度向罐内充水。当水位高度达到3m时,应停止冲水,每天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并绘制时间|沉降量的曲线图,当沉降量减少时,可继续充水,但应减少日冲水高度。当罐内水位接近最高操作液位时,应在每天清晨做一次观测后再充氺,并在当天傍晚再做一次观测,当发生沉降量增加,应立即把当天重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附录B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B.0.1 新建罐区的每台罐充水前,均应进行一次观测并做好原始数据记录。 B.0.2 储罐基础沉降应安排专人定期观测,自充水开始后每天测量不应少于1次,并应做好记录。沉降观测应包括充水前`充水过程中·充满水后·放水后的全过程。 B.0.3 沉降观测应采用环形闭合方法或往返闭合方法进行检查,测量精度宜采用2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m~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 B.0.4 坚实地基基础,设计无要求时,第一台罐可快速充水到1|2罐高进行沉降观测,并与充水前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对照,计算出实际的不规则沉降量。当不均匀沉降量不大于5mm|d时,可继续充水到3|4罐高进行观测。当不均匀沉降量仍不大于5mm|d时,可继续充水到最高操作液位,分别在冲水后和保持48h后进行观测,沉降量无明细那变化,即可放水;当沉降量又有明显变化,则应保持最高操作液位,进行每天的定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当地一台罐基础沉降量符合要求,且其他储罐基础构造和施工方法和第一台罐完全相同,对其他储罐的充水试验,可取消充水到罐高的1|2和3|4的两次观测。 B.0.5 软地基基础,预计沉降量超过300mm或可能发生滑移失效时,应以0.6mm|d的速度向罐内充水。当水位高度达到3m时,应停止冲水,每天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并绘制时间|沉降量的曲线图,当沉降量减少时,可继续充水,但应减少日冲水高度。当罐内水位接近最高操作液位时,应在每天清晨做一次观测后再充氺,并在当天傍晚再做一次观测,当发生沉降量增加,应立即把当天重入的水放掉,并以较小的日冲水量重复上述的沉降观测,直到沉降量无明显变化,沉降稳定为止。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表格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自05年09 月7 日 至 05年09月14 日 建设(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h ”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GY-48 单位工程名称 杏十八注水、变电站扩改建工程 工程编号 (05)0504C1-05 设备名称 1500M 曝氧水罐 设备位号 2号 规格型号 H=13.5 米,①=12 米 安装地点 注水站场区 观测时间 荷载阶段 观测点标高 安装前 A B C D 2005.9.13 充水前 147.202 147.204 147.206 147.199 2005.9.15 充水至 1/2h 147.190 147.190 147.185 147.188 2005.9.16 充水至3 /4h 147.188 147.187 147.184 147.188 2005.9.17 充水至 1h 147.186 147.185 147.184 147.185 充水至 /h 2005.9.19 48小时后 147.180 147.182 147.180 147.182 最后稳定时 2005.9.20 放水后 147.177 147.180 147.176 147.180 最终沉降量(伽) 25 24 30 19 施工班(组)长: C

建设(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h ”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GY-48 单位工程名称 杏十八注水、变电站扩改建工程 工程编号 (05)0504C1-05 设备名称 1000M 3反冲洗水罐 设备位号 深度污水处理站 规格型号 H=11.5 米,①=11.64 米 安装地点 深度污水处理站 观测时间 荷载阶段 观测点标高 安装前 A B C D 2005.9.12 充水前 147.900 147.904 147.906 147.900 2005.9.14 充水至 1/2h 147.890 147.896 147.890 147.894 2005.9.15 充水至3 /4h 147.888 147.887 147.884 147.888 2005.9.16 充水至 1h 147.886 147.885 147.884 147.880 充水至 /h 2005.9.18 48小时后 147.880 147.882 147.880 147.880 最后稳定时 任意直径方向沉降差 允许值(伽) 180 最大实测值(伽) 11 观测日期 建北 自05年09 月13 日至 05年09月20日 施工班(组)长: A 沉 降 观 测 示 意

储罐试压方案

1编制说明 为保证冷焦水缓冲罐(V501 )、冷焦水储罐(V502 )、冷焦水沉降罐(V503A/B )、污油收集罐水压(V504 )试验顺利进行,特编制此方案。 2编制依据 2.1洛阳设计院储罐施工及验收工程技术条件(527071D0204-70-002/N4 ) 2.2《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05 ) 3试压准备 3.1试压前储罐必须按图施工完毕,安装质量符合图纸、储罐制造及验收工程技 术条件及规范的要求,并经甲方及甲方代表(监理)验收完毕,准许进行水 压试验。 3.2试压前所有资料必须齐全,试验用的压力表已经全校验,并在周检期内。试 压前储罐的所有敞口应安装或加焊牢固的临时盲板,顶部应设排气阀。4储罐的水压试验 4.1储罐制造完毕,并按规定的项目检验合格后再按《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 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洛阳设计院储罐施工及验收工程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水 压试验,试验之前应将设备内部赃物、碎片、焊渣等清扫干净。 4.2试验前,所有附件及其与罐体焊接的焊件,已经全部完工。 4.3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不得涂刷油漆。 4.4充水试验中,要加强基础沉降观察,如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应停止充

水,待处理后方可进行试验。 4.5罐底的严密性,应以充水试验过程中罐底无渗漏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 及时将水排尽,找出渗漏部位,对渗漏部位补焊后再继续进行上水。 Page 1 of 10 4.6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并保持48h后,罐壁无 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及时放水,使液面比渗漏处低300 mm左右后,再对渗漏部位进行补焊。 4.7储罐灌水应从下部接口缓慢灌入,灌入时在储罐的顶部应设排气阀,便于储 罐的气体排除。 4.8充水和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空,且不得使基础浸水。 4.9罐的稳定性试验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用放水法进行,试验时缓慢降压,达到 试验负压时,罐顶无异常变形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储罐内部与大气相 同,恢复到常压。 4.10固定顶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罐内水位在最高设计水位下1m时进行缓 慢充水升压,当升至试验压力时,罐顶无异常变形,焊缝无渗漏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储罐内部和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弓I起温度剧烈变化的 天气,不允许做固定顶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 4.11储罐内灌满水后,且确认储罐内气体已完全排除便开始进行试压。 4.12储罐水压试验升压过程中,当发现压力表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较慢时应 重新排气后再升压。 4.13储罐升压时应随时检查储罐本体及接口,当发现异常时应停止升压,消除 缺陷后再升压。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附录B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B.0.1 新建罐区的每台罐充水前,均应进行一次观测并做好原始数据记录。B.0.2 储罐基础沉降应安排专人定期观测,自充水开始后每天测量不应少于1次,并应做好记录。沉降观测应包括充水前`充水过程中·充满水后·放水后的全过程。 B.0.3 沉降观测应采用环形闭合方法或往返闭合方法进行检查,测量精度宜采用2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m~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 B.0.4 坚实地基基础,设计无要求时,第一台罐可快速充水到1|2罐高进行沉降观测,并与充水前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对照,计算出实际的不规则沉降量。当不均匀沉降量不大于5mm|d时,可继续充水到3|4罐高进行观测。当不均匀沉降量仍不大于5mm|d时,可继续充水到最高操作液位,分别在冲水后和保持48h后进行观测,沉降量无明细那变化,即可放水;当沉降量又有明显变化,则应保持最高操作液位,进行每天的定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当地一台罐基础沉降量符合要求,且其他储罐基础构造和施工方法和第一台罐完全相同,对其他储罐的充水试验,可取消充水到罐高的1|2和3|4的两次观测。 B.0.5 软地基基础,预计沉降量超过300mm或可能发生滑移失效时,应以 0.6mm|d的速度向罐内充水。当水位高度达到3m时,应停止冲水,每天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并绘制时间|沉降量的曲线图,当沉降量减少时,可继续充水,但应减少日冲水高度。当罐内水位接近最高操作液位时,应在每天清晨做一次观测后再充氺,并在当天傍晚再做一次观测,当发生沉降量增加,应立即把当天重入的水放掉,并以较小的日冲水量重复上述的沉降观测,直到沉降量无明显变化,沉降稳定为止。 B.0.6 储罐的不均匀沉降值不用超过设计文件的要求。当设计文件无要求时,储罐基础直径方向的沉降差不得超过表0.6的规定,支撑罐壁的基础部分不应发生沉降突变;沿罐壁圆周方向任意10m弧长内的沉降差不应大于25mm。

储罐充水试压方案

. .. . . 延长油 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启动项目 甲醇联合装置中间罐区 储罐充水试验施工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2012年9月20日 目录 1 概述 (2) 1.1编制说明 (2) 1.2工程概况 (2) 2 编制依据 (2) 3 施工准备 (2) 4 施工工序 (3) 5 施工步骤及法 (3) 6 试压技术要求 (6) 7 质量控制措施 (6) 8 HSE管理措施 (7) 9 施工机具及措施用料 (7)

1 概述 1.1编制说明 本施工案仅适用于延长油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启动项目甲醇联合装置195C中间罐区731V08A/B、731V10、731V11四台储罐充水试验的施工。 1.2工程概况 四台储罐的规格及试压要求如下: 2编制依据

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GB50128-2005 2.《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SH3528-2006 3.《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 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SH3046-1992 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36-2011 6.《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94 7.施工图08051-1163、08051-1164和08051-1165 3 施工准备 压力试验前,首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检查罐几尺寸、附件安装已符合设计和规要求; 2.罐底真空试验检查完毕,且符合设计和规要求; 3.检查罐是否有遗留物品,件已经安装完毕,且符合设计和规要求; 4.检查罐管口、法兰已焊接完,是否有漏焊部位; 5.接管补强圈气密工作已做完,且合格; 6.因中间罐区毗邻R4路水井,故水源就近采用R4路的井水,水源自带水泵; 7.排水点定为195C甲醇中间罐区南面围挡的北侧,挖约深1m、宽3m、长20m的排水坑; 8.水位高度通过罐顶下放标尺观测以及U型压力计的法观测; 9.沉降观测,731V08A/B、731V10、731V11四台储罐选定8个沉降观测点。 4施工工序

储罐试压方案

1 2 3编制说明 为保证冷焦水缓冲罐(V501)、冷焦水储罐(V502)、冷焦水沉降罐(V503A/B)、污油收集罐水压(V504)试验顺利进行,特编制此方案。 4编制依据 4.1洛阳设计院储罐施工及验收工程技术条件 (527071D0204-70-002/N4) 4.2《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05) 5试压准备 5.1试压前储罐必须按图施工完毕,安装质量符合图纸、储罐制造 及验收工程技术条件及规范的要求,并经甲方及甲方代表(监理)验收 完毕,准许进行水压试验。 5.2试压前所有资料必须齐全,试验用的压力表已经全校验,并在 周检期内。试压前储罐的所有敞口应安装或加焊牢固的临时盲板,顶部 应设排气阀。 6储罐的水压试验 6.1储罐制造完毕,并按规定的项目检验合格后再按《立式圆筒形 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洛阳设计院储罐施工及验收工程技术 条件的要求进行水压试验,试验之前应将设备内部赃物、碎片、焊渣等 清扫干净。 6.2试验前,所有附件及其与罐体焊接的焊件,已经全部完工。 6.3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不得涂刷油漆。 6.4充水试验中,要加强基础沉降观察,如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

应停止充水,待处理后方可进行试验。 6.5罐底的严密性,应以充水试验过程中罐底无渗漏为合格。发现 渗漏时,应及时将水排尽,找出渗漏部位,对渗漏部位补焊后再继续进行上水。 6.6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并保持48h后, 罐壁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及时放水,使液面比渗漏处低300㎜左右后,再对渗漏部位进行补焊。 6.7储罐灌水应从下部接口缓慢灌入,灌入时在储罐的顶部应设排气 阀,便于储罐的气体排除。 6.8充水和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空,且不得使基础浸水。 6.9罐的稳定性试验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用放水法进行,试验时缓 慢降压,达到试验负压时,罐顶无异常变形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储罐内部与大气相同,恢复到常压。 6.10固定顶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罐内水位在最高设计水位下1m时 进行缓慢充水升压,当升至试验压力时,罐顶无异常变形,焊缝无渗漏为合格。试验后,应立即使储罐内部和大气相通,恢复到常压。引起温度剧烈变化的天气,不允许做固定顶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 6.11储罐内灌满水后,且确认储罐内气体已完全排除便开始进行试 压。 6.12储罐水压试验升压过程中,当发现压力表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 较慢时应重新排气后再升压。 6.13储罐升压时应随时检查储罐本体及接口,当发现异常时应停止升 压,消除缺陷后再升压。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簿.doc

实用标准文档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单位工程名称杏十八注水、变电站扩改建工程工程编号(05)0504C1-05 设备名称 3 设备位号注水站200M 冷却水罐 规格型号H=6米, Ф=7 米安装地点注水站场区 观测时间荷载阶段观测点标高 安装前 A B C D 2005.9.15 充水前144.152 144.153 144.149 144.153 2005.9.16 充水至1/2h 147.195 147.194 147.190 147.191 2005.9.16 充水至 3 /4h 147.192 147.191 147.190 147.190 2005.9.17 充水至1h 147.190 147.187 147.188 147.187 充水至/h 2005.9.19 48 小时后147.185 147.182 147.180 147.184 最后稳定时 2005.9.20 放水后147.185 147.181 147.180 147.182 最终沉降量(㎜)18 19 24 22 任意直径方向沉降差允许值(㎜)105 最大实测值(㎜) 6 沉降观测点编号示意图: D 观测日期 建北 C A 自 05 年 09 月 15 日至 B 05 年09 月20 日 施工班(组)长:建设(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年月日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h”为设计液位高度;“/ ”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单位工程名称杏十八注水、变电站扩改建工程工程编号(05)0504C1-05 设备名称 3 设备位号注水站1500M 深度水罐 规格型号H=13.5 米 , Ф =12 米安装地点注水站场区 观测时间荷载阶段观测点标高 安装前 A B C D 2005.9.12 充水前147.200 147.200 147.203 147.201 2005.9.14 充水至1/2h 147.191 147.192 147.190 147.191 2005.9.15 充水至 3 /4h 147.188 147.187 147.185 147.184 2005.9.15 充水至1h 147.182 147.180 147.180 147.182 充水至/h 2005.9.17 48 小时后147.178 147.177 147.171 147.174 最后稳定时 2005.9.18 放水后147.178 147.177 147.171 147.172 最终沉降量(㎜)22 23 32 29 任意直径方向沉降差允许值(㎜)180 最大实测值(㎜)10 沉降观测点编号示意图: D 观测日期 建北 C A 自 05 年 09 月 12 日至 B 05年09 月18 日

储罐施工设计方案(安装)

目录 1.编制说明 1 2.工程概况 1 3.编制依据 2 4.施工方法 2 5.焊接工艺及主要焊接顺序15 6.质量保证措施21 7.资源配置计划23 8.质量保证措施23 9.HSE施工管理计划26

1、编制说明 1.1 为了保证产品罐区及中间罐区17台储罐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生产对工艺的要求,特编制本方案。 1.2本方案经监理审查通过后,即可用于指导储罐的安装工艺作业,其所规定的容与其它方案不符时,一律以本方案为准。各有关人员要严格依照执行,加强工艺纪律,以确保储罐的质量和进度。 1.3质量目标计划:单位工程检验合格率100%;分部、分项工程交验合格率90%;设备封闭合格率100%;零质量事故。 2、工程概况 2.1本工程为多伦世腾15万吨/年煤制烯烃副产品芳构项目,储罐制作安装工程包括50m3罐4台、100m3罐2台、200m3罐2台、300m3罐1台、330m3罐1台、500m3罐1台、1000m3罐3台以及2000m3罐3台,其中15台罐结构为固定顶圆筒形立式储罐(设浮盘),2台罐结构为固定顶圆筒形立式储罐(未设浮盘)。罐体安装采用倒装法,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设备实物量清单

2.2技术参数表(附表4) 2.3 以上17台罐施工绝对工期为71天 3、编制依据 3.1 储罐施工图纸; 3.2《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GB50341-2003); 3.3《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GB50128-2005); 3.4《钢制储罐液体环氧涂料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319-98); 3.5《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HG/T20583-2011);

5000储罐试压方案

抚顺石化公司炼油结构调整气油组分中间罐区改造工程储罐试压方案 编制:岳彬 审核:王伟 批准:张克志 中油抚顺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3月10日

1.1 编制依据 1.1.1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抚顺分公司为抚顺石化公司炼油结构调整气油组分中间罐区改造工程5000M3储罐设计的图纸。 1.1.2 GBJ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1.1.3 SH3528-93《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 1.2 工程概况 1.2.1抚顺石化公司炼油结构调整气油组分中间罐区改造工程,在油品罐区新建8台5000m3储罐、我公司已承建了其中两台(TK-1010、1014)储罐的制作。 1.3试压前准备工作: 1.3.1储罐全部施工完毕。 1.3.2储罐的探伤报告及焊缝位置图全部绘制完毕。 1.3.3储罐的附属构件、配件全部施工完毕。 1.3.4罐底所有焊缝用真空箱进行试验完毕。 1.3.5储罐充水试验前将罐体所有开孔用盲板盲死(除进排水口及放空口外)1.3.6罐经自检合格,并经监理确认合格后才允许水压试验。 1.3.7试压的水源的选择 在中油一建承建的20000立储罐东侧的水井内抽水。 1.3.8试压时间: 2009年3月16日-2009年4月1日。 1.3.9试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沉降观测时,由监理通知土建单位及时到场进行观测。 1.4试压的具体方法(见附页) 1.5充水试验具体要求 储罐建造完毕且尺寸检查、无损探伤合格后,应进行充水试验检查以下内容:——罐底严密性 ——罐壁强度及严密性 ——基础的沉降观测 试验要求: ⑴充水试验前,所有附件及与罐体焊接的构件全部完工,所有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不得涂漆。 ⑵充水试验应用淡水,水温不低于5℃。 ⑶充水试验中应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基础沉降观测(由基础施工单位负责),在罐壁下部设4个观测点,如基础发生不允许的沉降,应立即停止注水,处理合格后再试。 ⑷充水试验过程中及充水到最高设计液位并保持48小时后,罐底、罐壁应无渗漏。充水、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气孔。 ⑸放水时严禁就地排放,以防损坏基础。

储罐验收表格

表C.0.7 储罐罐体几何尺寸检查记录 储罐名称储罐编号储罐直径储罐高度结构形式 检查项目合格标准 (mm) 检查点数最大偏差合格点数 合格率 % 罐壁 几何尺寸 高度偏差 局 部 凹 凸 变 形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角 变 形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垂直度偏差底圈半径偏差 局部凹凸变形 罐底固定顶船舱顶板 说明: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现场代表: 年月日班(组)长: 质检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表C.0.11 储罐基础检查验收记录储罐编号日期 储罐容积储罐直径 检查项目 允许值 (mm) 实测值 (mm) 检查项目 允许值 (mm) 实测值 (mm) 基础中心标高偏差环墙周 向标高 差10m内任意两点 基础中心轴线偏差全圆周任意两点 基础单面倾斜度偏差 沥青砂 表面平 整度倾斜基础平行线 基础直径偏差周向基础环梁宽度偏差径向 同心圆或平行线编号 计算 标高 (mm) 实测点标高(mm) 同心圆或平行线及测点编号示意图: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施工单位 现场代表: 年月日现场代表: 年月日 现场代表: 年月日 现场代表: 年月日

表 C.0.8 固定顶、内浮顶的储罐强度及严密性试验报告储罐编号储罐容积 材料储存介质 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 结果 日期 罐底 真空试漏年月日严密性试验年月日 罐 壁 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年月日 固定顶 稳定性试验年月日强度及严密性年月日 内浮顶真空试漏年月日升降试验年月日 说明: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现场代表: 年月日班(组)长: 质检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表 C.0.12 基础沉降观测记录工程名称储罐编号 观测时间 测点 编号 水位 高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现场代表: 年月日测量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附录B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B.0.1 新建罐区的每台罐充水前,均应进行一次观测并做好原始数据记录。 B.0.2 储罐基础沉降应安排专人定期观测,自充水开始后每天测量不应少于1次,并应做好记录。沉降观测应包括充水前`充水过程中·充满水后·放水后的全过程。 B.0.3 沉降观测应采用环形闭合方法或往返闭合方法进行检查,测量精度宜采用2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m~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 B.0.4 坚实地基基础,设计无要求时,第一台罐可快速充水到1|2罐高进行沉降观测,并与充水前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对照,计算出实际的不规则沉降量。当不均匀沉降量不大于5mm|d时,可继续充水到3|4罐高进行观测。当不均匀沉降量仍不大于5mm|d时,可继续充水到最高操作液位,分别在冲水后和保持48h后进行观测,沉降量无明细那变化,即可放水;当沉降量又有明显变化,则应保持最高操作液位,进行每天的定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当地一台罐基础沉降量符合要求,且其他储罐基础构造和施工方法和第一台罐完全相同,对其他储罐的充水试验,可取消充水到罐高的1|2和3|4的两次观测。 B.0.5 软地基基础,预计沉降量超过300mm或可能发生滑移失效时,应以0.6mm|d的速度向罐内充水。当水位高度达到3m时,应停止冲水,每天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并绘制时间|沉降量的曲线图,当沉降量减少时,可继续充水,但应减少日冲水高度。当罐内水位接近最高操作液位时,应在每天清晨做一次观测后再充氺,并在当天傍晚再做一次观测,当发生沉降量增加,应立即把当天重入的水放掉,并以较小的日冲水量重复上述的沉降观测,直到沉降量无明显变化,沉降稳定为止。

最新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 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储罐名称渣油罐储罐编号1# 储罐容积1000M3储罐储存介质渣油 规格型号Φ11000×11000 所属区域罐区内 观测时 间 荷载阶段观测点与地面相对高度高度 观测点○1○2○3○4○5○6○7○8 2014.10.8 充水前相对 标高(mm)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充水至 1/2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充水至 3 /4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充水至 1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充水至 /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2014.10.12 48小时后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最后稳定时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放水后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最终沉降量(㎜)0 0 0 0 0 0 0 0 任意直径方向沉降差允许值(㎜)≤5mm 最大实测值 (㎜) 沉降观测点编号示意图: 观测日期 自 14 年 10月 8 日至 14年 10月 12 日 实验记录人: 年月日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储罐名称成品油罐储罐编号2# 储罐容积1000M3储罐储存介质成品油 规格型号Φ11000×11000 所属区域罐区内 观测时 间 荷载阶段观测点与地面相对高度高度 观测点○1○2○3○4○5○6○7○8 201.10.1 2. 充水前相对 标高(mm)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充水至 1/2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充水至 3 /4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充水至 1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充水至 /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4.1016 48小时后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最后稳定时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放水后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最终沉降量(㎜)0 0 0 0 0 0 0 0 任意直径方向沉降差允许值(㎜)≤5mm 最大实测值 (㎜) 沉降观测点编号示意图: 观测日期 自 14 年10 月 12 日至 14年 10 月 16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