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接口实验—双机通信

串行接口实验—双机通信
串行接口实验—双机通信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应用课程设计》设计报告

摘要

微机与外部的信息交换称为通信,基本方式有并行与串行两种。本文主要说明串行方式,主要掌握微机串行通信的连接方法,熟悉其工作方式及其功能,运用程序流程图说明了其工作过程

详细介绍了使用串行接口芯片8251A实现双CPU系统数据传输的设计和方法,接着从8251A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以及硬件和软件设计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在两台微处理器的目标机上,用串口通信模式实现了两机之间的高效通信。

关键词: 8251A;串口通信;数据传送

Abstract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computer and external as communications.Basic methods are both parallel and serial.This paper shows the serial mode, the main control computer serial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method, familiar with their work and their functions, the use of process flow chart illustrates the process of their work.

Described in detail using the serial interface chip 8251A dual CPU system design and method of data transmission, then the basic principle from 8251A, work, and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spects in detail. Two microprocessors in the target machine, achieved with a serial communication mode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machines.

Keywords: 8251A; serial communication; data transfer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第一章系统的功能 (5)

第二章系统的设计方案 (6)

2.1硬件设计 (6)

2.1.1涉及的芯片 (6)

2.1.2 8251A芯片 (6)

2.1.3 8279芯片 (8)

2.2软件设计 (9)

2.2.1设计简单介绍 (9)

2.2.2 模块设计详细分析 (9)

第三章操作说明 (11)

第四章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附: (14)

1、硬件原理图 (14)

2、程序流程图 (15)

3、源程序清单及注释 (17)

第一章系统的功能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在我们的周围可能会同时出现多台微型计算机,而且这些计算机的牌号,后型号不同,而且有的格式不兼容。于是利用单片机串行口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以达到信息或程序的共享是非常有用的。另一方面,在某计算机的软磁盘驱动器万一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它将计算机硬盘的数据或程序拷贝出来。

文件传输程序可以用来在两个计算机之间传输任何类型的文件(包括二进制文件),对于那些有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特别有用。

网络的发展,局域网的建立,使得一个文件服务器以及允许其他计算机从服务器中装入文件或将它们存入文件服务器也可以通过串口来实现。

第二章系统的设计方案

2.1硬件设计

2.1.1涉及的芯片

1. 8251A接口芯片用于实现微机间的通信,发送数据;

2. 8279芯片用于微机间接受数据和显示数据;

2.1.2 8251A芯片

8251A是一种可编程的同步/异步串行通信接口芯片,具有独立的接收器和发送器,能实现单工、半双工、双工通信。

由于近距离传输,所以可以不用MODEM,而直接互连。同时采用查询方式,故接收/发送程序中只需检查发送/接收的准备好状态是否置位,在准备好时就发送或接收一个字节。

(1)在实验过程中,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并行通信与串行通行,而我们的实验正是采用了串行通行方式,这种方式通信线路简单,利用线路就可实现通信,这样实验易于实现并且降低了成本,而且适合远距离通信。

(2)实验中用到的8251A就是一个可编程的通用串行通信接口芯片,在使用时必须对它进行初始化编程。编程的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由CPU发出的控制字,即方式选择控制字和操作命令控制字;另一方面是由8251A向CPU送出的状态字。

①8251A的方式控制字和命令控制字

方式控制字确定8251A的通信方式(同步/异步)、校验方式(奇校/偶校/不校)、字符长度及波特率等,格式如下图5-16所示。命令控制字使8251A处于规定的状态以准备收发数据,格式如下图。方式控制字和命令控制字无独立的端口地址,8251A 根

据写入的次序来区分。CPU对8251A初始化时先写方式控制字,后写命令控制字。方式选择控制字的格式如图所示。

操作命令控制字的格式如下:

②状态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用于寄存8251A的状态信息,供CPU查询。各位定义如下:

TXRDY位:当数据缓冲器空时置位,而TXRDY引脚只有当条件( 数据缓冲器空·/CTS·TXE)成立时才置位。

溢出错误:CPU没读走前一个字符,下一个字符又接收到,称为溢出错误。

帧错误:在字符结尾没检测到停止位,称为帧错误。

状态字的格式如下:

2.1.3 8279芯片

8279芯片介绍:

8279是一种可编程键盘/显示接口芯片,它共有3种工作方式:编码扫描方式、传感器扫描方式、时钟脉冲选通方式。固只需通过编程就可用8279来实现各种键盘/显示器的接口,几乎不需附加任何电路。

本系统8279接口规定的小键盘的键名和键值对照表及数码管组显示代码表如下。

键名键值对照表:

键名 0 1 2 3 4 5 6 7 8 9 A

键值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A

键名 B C D E F EXEC NEXT MOV MON LAST STEP

键值 0B 0C 0D 0E 0F 10 11 12 13 14 15

显示代码表:

显示值 0 1 2 3 4 5 6 7

显示代码 3FH 06H 5BH 4FH 66H 6DH 7DH 07H

显示值 8 9 A B C D E F

显示代码 7FH 6FH 77H 7CH 39H 5EH 79H 71H

2.2软件设计

2.2.1设计简单介绍

本系统的软件设计流程图参见附录部分(图2)。

系统设计代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初始化8251A、发送数据、接收数据、键盘输入、数值转换、LED显示。

2.2.2 模块设计详细分析

1. 初始化8251A:

8251A工作在同步方式下,方式选择控制字为00H,工作命令控制字为40H.

代码如下:

KEYLED: MOV AL,00H

OUT DX,AL

OUT DX,AL

OUT DX,AL

MOV AL,40H

OUT DX,AL

MOV AL,4EH

OUT DX,AL

MOV AL,27H

OUT DX,AL

2. 键盘输入

键盘的输入由8279控制,再输入之前要现判断键盘是否允许按键,则只需读取8279的状态即可;通过数据口读取键值。然后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判断,若为数字键,只需判断其高四位,高四位为零,则为数字键;不为零则不是数字键;再判断是否为EXEC键,此时只需和10H比较,相同则为EXEC键。

KEY0: MOV DX,CONTPORT ;读8279状态

IN AL,DX

TEST AL,07H ;判断是否有键按下

JZ KEY0

MOV CX,0FFFH

DELAY1: LOOP DELAY1

MOV DX,DATAPORT ;读取键值

IN AL,DX

MOV DI,AX

AND AL,0F0H ; 判断是否为数字键

JZ KEY1

MOV AX,DI

CMP AL,10H ; 判断是否为EXEC键

JNZ KEY0

CMP WORD PTR DS:[0601H],0000H ;判断按EXEC键前是否按过数字键

JZ SERERR1

MOV SI,DATA3

CALL LEDDISP

3. 数值转换

数值转换就是将输入的键值转换成发送代码。

转换代码实现部分:

CONVERS:MOV BH,0H

MOV AX,DI

AND AL,0FH

MOV BL,AL

MOV AL,CS:[BX+DATA4]

MOV BYTE PTR DS:[0602H],AL

RET

4. 发送数据

1号机用于键盘的控制以及数据的发送。

首先判断1号机器键盘的状态,由8279控制,则只需读取8279的状态即可;再判断按键值,若为数字键,则计算次数,再将按键值转换为显示代码;若为EXEC键,再判断按此键之前是否按过数字键,若没按过,则调用显示,显示Errl,若按过再将按键值转换为显示代码。接下来就是判断是否允许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由8251控制,则只需读取8251的状态。允许发送就开始发送数据。

部分代码如下:

WATTXD: MOV DX,SECOPORT

IN AL,DX ;读取8251状态

TEST AL,01H ;判断是否允许发送

JZ WATTXD

MOV AL,BYTE PTR DS:[0602H] ;显示代码送给AL

MOV DX,SEDAPORT ;发送显示代码

OUT DX,AL

MOV CX,0FFFFH

DELAY2: LOOP DELAY2

JMP KEY0

SEREND: JMP SEREND

5. 接收数据并显示

2号机用于接受1号机发送的数据并将其显示出来。数据接收由8251控制,则先

判断其状态,允许接收则转入接收程序,从数据口读取数据,然后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入到RAM区暂存。再将数据发送到控制口进行显示。

接收数据部分代码如下:

WATRXD:MOV DX,SECOPORT ;读取8251状态

IN AL,DX

TEST AL,02H ;判断是否允许接受

JZ WATRXD

MOV DX,SEDAPORT ;接受数据

IN AL,DX

MOV BYTE PTR DS:[0600H],AL ;将接受的数据存入RAM区

MOV AL,90H

MOV DX,CONTPORT

OUT DX,AL

MOV AL,BYTE PTR DS:[0600H] ;从RAM区取出数据?

MOV DX,DATAPORT

OUT DX,AL ;显示接受的数据

MOV AL,00H

OUT DX,AL

JMP WATRXD

详见源程序清单及注释附录部分。

第三章操作说明

1、准备2台本系统,确定1号为发送,2号为接收。

2、将1号RXD插孔和2号的TXD插孔相连。

3、将1号TXD插孔和2号的RXD插孔相连。

4、将1号GND插孔和2号的GND插孔相连(共地)。

5、先运行2号机,显示器显示“8251-2”,进入等待接收状态。

6、再运行1号机,显示器显示“8251-1”,进入串行发送状态。。

7、在1号机的键盘上输入数字键,在2号机显示器上显示对应数字值。

8 、输入数字键后再按EXEC 键,1号机显示“8251 good”。如果不输入数字键直接按EXEC键,则显示“Err”,如果双机通信不能正常进行,也显示“Err1”。

第四章总结

1 .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

当遇到处理由于两个系统上电后各自都需要初始化,事先无法预料哪能一个系统先初始化好的问题,而束手无策时,有上网查过,向同学请教过。

2 .设计中产生的错误及原因分析

在这次程序设计中负责的串行接口数据传送,而在处理8251A芯片的初始化程序设计时,由于对微机接口知识的生疏,产生不少细微的错误。这的都得归咎于我们平时打好基础。

在最终的运行实现阶段,出现一些不明原因的错误,如:在1号机还未进行数据传送的时候,2号机的显示屏上已显示一个未知字符;无论怎样对2号机的屏幕进行清零,这个未知字符始终存在。

3 .设计体会和收获

最初选择串行通信这个实验时,由于从未接触过这类设计,感到新鲜的同时不乏焦虑。现在终于将它完成了,感到受益颇多。第一,这是一份考验我们自觉性、动手能力与协作意识的任务。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不断发现自身不足也不断自我完善。第二,未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未知而止步。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这次的课程设计就是个很好的体现。很多函数的运用我们还没掌握,一些简单的循环语句都可能出错。实践后才能真的知道我们真正掌握了多少。第三,团结就是力量一点都不假,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在团组合作时我们更便于互相取长补短,相互讨论,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C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谭浩强主编 1999.12

2《C语言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陈进编著 1992.6

3《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王永山,杨宏五,杨婵娟编著 1999.12

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范立南,谢子殿编著 2007.8

附:

2、程序流程图发送数据:

接收数据:

3、源程序清单及注释

Send程序段代码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JMP SERIAL

CONTPORT EQU 00DFH ;8279端口地址DATAPORT EQU 00DEH ;8279端口地址SECOPORT EQU 0051H ;8251端口地址SEDAPORT EQU 0050H ;8251端口地址DATA0 EQU 0500H

DATA1 EQU 0508H

DATA2 EQU 0510H

DATA3 EQU 0518H

DATA4 EQU 0520H

SERIAL: CALL FORMAT

MOV SI,DATA2

CALL LEDDISP ;显示8251-2

MOV BYTE PTR DS:[0601H],0H

MOV WORD PTR DS:[0602H],0H

CLD

MOV DI,0602H ;

MOV CX,08H

XOR AX,AX

REP STOSW

MOV DX,SECOPORT

MOV AL,00H ;初始化8251

OUT DX,AL

OUT DX,AL

OUT DX,AL

MOV AL,40H

OUT DX,AL

MOV AL,4EH

OUT DX,AL

MOV AL,27H

OUT DX,AL

KEY0: MOV DX,CONTPORT ;读8279状态IN AL,DX

TEST AL,07H ;判断是否有键按下

JZ KEY0

MOV CX,0FFFH

DELAY1: LOOP DELAY1

MOV DX,DATAPORT ;读取键值

IN AL,DX

MOV DI,AX

AND AL,0F0H ; 判断是否为数字键JZ KEY1

MOV AX,DI

CMP AL,10H ; 判断是否为EXEC键

JNZ KEY0

CMP WORD PTR DS:[0601H],0000H ;判断按EXEC键前是否按过数字键JZ SERERR1

MOV SI,DATA3

CALL LEDDISP

JMP SEREND

SERERR1:MOV SI,DATA1

CALL LEDDISP ;显示Err1

JMP SEREND

KEY1: CALL CONVERS ;键值转换成显示代码WATTXD: MOV DX,SECOPORT

IN AL,DX ;读取8251状态

TEST AL,01H ;判断是否允许发送

JZ WATTXD

MOV AL,BYTE PTR DS:[0602H] ;显示代码送给AL

MOV DX,SEDAPORT ;发送显示代码

OUT DX,AL

MOV CX,0FFFFH

DELAY2: LOOP DELAY2

JMP KEY0

SEREND: JMP SEREND

KEY2: CALL LEDDISP

ADD BYTE PTR DS:[0601H],01H

JMP KEY0

CONVERS:MOV BH,0H

MOV AX,DI

AND AL,0FH

MOV BL,AL

MOV AL,CS:[BX+DATA4]

MOV BYTE PTR DS:[0602H],AL

RET

LEDDISP:MOV AL,90H

MOV DX,CONTPORT

OUT DX,AL

MOV BYTE PTR DS:[0600H],00

LED1: CMP BYTE PTR DS:[0600H],07H

JA LED2

MOV BL,DS:[0600H]

MOV BH,0H

MOV AL,CS:[BX+SI]

MOV DX,DATAPORT

OUT DX,AL

ADD BYTE PTR DS:[0600H],01H

JNZ LED1

LED2: RET

LEDDISPD:MOV AL,90H

MOV DX,CONTPORT

OUT DX,AL

MOV BYTE PTR DS:[0600H],00

LEDD1: CMP BYTE PTR DS:[0600H],07H

JA LEDD2

MOV BL,DS:[0600H]

MOV BH,0H

MOV AL,DS:[BX+0602H]

MOV DX,DATAPORT

OUT DX,AL

ADD BYTE PTR DS:[0600H],01H

JNZ LEDD1

LEDD2: RET

FORMAT: MOV BX,0

MOV WORD PTR DS:[BX+0500H],5050H ;ERR2显示代码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0079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0000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0000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503FH ;ERR1显示代码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7950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0000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0000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405BH ;8251---1显示代码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4040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6D06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7F5B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5C5EH ;8251good显示代码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6F5C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6D06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7F5B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063FH ;0-F显示代码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4F5B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6D66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077D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6F7F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7C77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5E39H

ADD BX,2

MOV WORD PTR DS:[BX+0500H],7179H

RET

CODE ENDS

END START

Recive程序段代码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CONTPORT EQU 00DFH ;8279控制口DATAPORT EQU 00DEH ;8279数据口SECOPORT EQU 0051H ;8251端口地址SEDAPORT EQU 0050H ;8251端口地址

ORG 1800H

START: JMP KEYLED

KEYLED: MOV AL,00H ;初始化8251

OUT DX,AL

OUT DX,AL

OUT DX,AL

MOV AL,40H

OUT DX,AL

MOV AL,4EH

OUT DX,AL

MOV AL,27H

OUT DX,AL

WATRXD:MOV DX,SECOPORT ;读取8251状态IN AL,DX

TEST AL,02H ;判断是否允许接受

JZ WATRXD

MOV DX,SEDAPORT ;接受数据

IN AL,DX

MOV BYTE PTR DS:[0600H],AL ;将接受的数据存入RAM区

MOV AL,90H

MOV DX,CONTPORT

OUT DX,AL

MOV AL,BYTE PTR DS:[0600H] ;从RAM区取出数据?

MOV DX,DATAPORT

OUT DX,AL ;显示接受的数据

MOV AL,00H

OUT DX,AL

C51单片机实验报告流水灯交通灯定时器双机交互时钟

C51单片机实验报告流水灯交通灯定时器双机交互时钟学号:31100800 班级:自动化10 班姓名:张指导老师:胡 2019.12 单片机核心板实验要求 一、流水灯实验 1 、实验目的: 1 ) 简单I/O 引脚的输出 2 ) 掌握软件延时编程方法 3 ) 简单按键输入捕获判断2 、完成功能要求 1 ) 开机是点亮1 2 发光二极管,闪烁三下2 ) 按照顺时针循环依次点亮发光二极管 3 ) 通过按键将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改为顺逆时针方式 二、定时器或实时时钟实验 1 、实验目的 1 ) 数码管动态显示技术 2 ) 定时器的应用 3 ) 按键功能定义2 、完成功能要求 1 ) 通过按键可以设定定时时间,启动定时器,定时时间到,让1 2 个发光二极管闪烁,完成定时 器功能。 2 ) 实时时钟,可以设定当前时间,完成钟表功能(四位数码管分别 显示分钟和秒)。 上述二个功能至少完成一种功能。 三、双机通信实验 1 、实验目的 UART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应用2 、完成功能要求 用两片核心板之间实现串行通信,将按键信息互发到对方数码管显示。 四、交通灯实验 1 、实验目的

1 )按键、数码管、发光二极管综合应用编程技术 2 )数据存储于EEPRO的技术 (也可以不使用) 3 )定时中断技术 4 )按键中断技术 2 、完成功能要求 1 )对每个路口(主干道、次干道)的绿灯时间,及黄灯时间的设定。 2 )设定参数掉电后不丢失(如果不使用EEPRO,此功能可以不实现)。 3 )紧急按键功能,当按下该键时,所有路口变成红灯,相当于交警指挥特殊车辆通过。再按该键,恢复正常显示。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简单I/O 引脚的输出 2 )掌握软件延时编程方法 3 )简单按键输入捕获判断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1 )开机是点亮12发光二极管,闪烁三下 2 )按照顺时针循环依次点亮发光二极管 3 )通过按键将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改为顺逆时针方式三、 系统硬件设计 1 )如单片机核心板所示的硬件电路。四、系统软件设计 设计思路: 1 )定义数组使得调用数组可以使led 灯能够顺时针和逆时针显示; 2 )将按键的输入端全部置零,做单独按键使用; 3 )利用“ while ”循环使得数码管可以闪烁三下; 4 )利用“ for ”循环使得小灯能够依次点亮一个周期; 5 )将以上思想汇总,编程,实现功能。程序详见附录。 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刚开始不知道怎样只设置一个管脚(如POP),查阅相关资料后知道表示方法, 并学会了用“ sbit ”语句定义,方便多了。 2)对于C语言的很多东西都不知道,语句的用法也不清楚,重新看了C语言,用到什 么看什么很快就懂了。 3 )主程序中没有用延时程序和死循环导致led 不能点亮,请教同学以后才知道。 4 )对于按键只是不了解,看书又很模糊,看了网上“ KINGST 工作室”也就是“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的视频后很清楚明了,之后好多东西也是从上边学到,就不再赘述了。 指导老师签字:日期: 实验二定时器或实时时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数码管动态显示技术 2 )定时器的应用 3 )按键功能定义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1 )通过按键可以设定定时时间,启动定时器,定时时间到,让12个发 光二极管闪烁,完成定时器功能。 2 )实时时钟,可以设定当前时间,完成钟表功能(四位数码管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4

大连理工大学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实验 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0904 学号: 200901201 学生姓名:朱娅 2011年11月20日

实验四、调幅系统实验及模拟通话系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调幅发射机、接收机的整机结构和组成原理,建立振幅调制与 解调的系统概念。 2.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用调幅实验系统进行模拟语音通话实验。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内容及步骤,说明每一步骤线路的连接和波形 (一)调幅发射机组成与调试 (1)通过拨码开关S2 使高频振荡器成为晶体振荡器,产生稳定的等幅高频振荡,作为载波信号。拨码开关S3 全部开路,将拨码开关S4 中“3”置于“ON”。用示波器观察高频振荡器后一级的射随器缓冲输出,调整电位器VR5,使输出幅度为0.3V左右。将其加到由MC1496 构成的调幅器的载波输入端。 波形:此时示波器上,波形为一正弦波,f=10.000MHz,Vpp=0.3V。 (2)改变跳线,将低频调制信号(板上的正弦波低频信号发生器)接至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的调制信号输入端,用示波器观察J19 波形,调VR9,使低频振荡器输出正弦信号的峰-峰值Vp-p 为0.1~0.2V. 波形:此时示波器上,波形为一正弦波,f=1.6kHz,Vpp=0.2V。 (3)观察调幅器输出,应为普通调幅波。可调整VR8、VR9 和VR11,

使输出的波形为普通的调幅波(含有载波,m 约为30%)。 (4)将普通的调幅波连接到前置放大器(末前级之前的高频信号缓冲器)输入端,观察到放大后的调幅波。 波形:前置放大后的一调幅波,包络形状与调制信号相似,频率特性为载波信号频率。f?=1.6kHz,Vpp=0.8V,m≈30%。 (5)调整前置放大器的增益,使其输出幅度1Vp-p 左右的不失真调幅波,并送入下一级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中。 (6)高频功率放大器部分由两级组成,第一级是甲类功放作为激励级,第二级是丙类功放。给末级丙类功放加上+12V 电源,调节VR4 使J8(JF.OUT)输出6Vp-p左右不失真的放大信号,在丙类功放的输出端,可观察到经放大后的调幅波,改变电位器VR6 可改变丙类放大器的增益,调节CT2 可以看到LC 负载回路调谐时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波形:此时示波器上为放大后的调幅波,f?=1.6kHz,Vpp=8V,m≈30%。 (二)调幅接收机的组成与调试 从GP-4 实验箱的系统电路图可以看出调幅接收机部分采用了二次变频电路,其中频频率分别为:第一中频6.455MHz,第二中频455kHz。由于该二次变频接收机的两个本机振荡器均采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其中第一本振频率16.455MHz,第二本振频率6.000MHz,也就是说本振频率不可调。这样实验箱的调幅接收机可以接收的频率就因为第一本振频率不可调而被固定下来,即该机可以接收的已调波的中心频率应该为10.000MHz(第1本振频率-第1中频频率 = 16.455MHz - 6.455MHz =

RS232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RS232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班级:08031102 姓名:张泽宇康启萌余建军 学号:2011301966 2011301950 2011301961 时间:2014年11月13日 学校:西北工业大学

一.实验题目: 设计一个简单的基于串口通信的信息发送和接受界面 二.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RS232串口标准及原理。 2.实现PC机通过RS232串口进行数据的收发。 3.熟悉VC语言编写程序的环境,掌握基本的VC语言编程技巧。 三.实验内容 程序代码: P// PC1PC2Dlg.cpp : implementation file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PC1PC2.h" #include "PC1PC2Dlg.h" #ifdef _DEBUG #define new DEBUG_NEW #undef THIS_FILE static char THIS_FILE[] = __FILE__; #endif ////////////////////////////////////////////////////////////////////////// // CAboutDlg dialog used for App About class CAboutDlg : public CDialog { public: CAboutDlg(); // Dialog Data //{{AFX_DATA(CAboutDlg) enum { IDD = IDD_ABOUTBOX }; //}}AFX_DATA // ClassWizard generated virtual function overrides //{{AFX_VIRTUAL(CAboutDlg) protected: virtual void DoDataExchange(CDataExchange* pDX); // DDX/DDV support //}}AFX_VIRTUAL

中南大学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题目调制与解调实验 学号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一振幅调制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 2.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及载波信号的关系。 3.掌握调幅系数测量与计算的方法。 4.通过实验对比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波形。 二、实验内容: 1.调测模拟乘法器MC1496正常工作时的静态值。 2.实现全载波调幅,改变调幅度,观察波形变化并计算调幅度。 3.实现抑止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 三、基本原理 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包络)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周期相同。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本实验中载波是由晶体振荡产生的10MHZ高频信号。1KHZ的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振幅调制器即为产生调幅信号的装置。 在本实验中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来完成调幅作用,图2-1为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它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D、V7、V8为差动放大器V5与V6的恒流源。进行调幅时,载波信号加在V1-V4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⑧、⑩之间;调制信号加在差动放大器V5、V6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①、④之间,②、③脚外接1KΩ电位器,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已调制信号取自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电极(即引出脚⑹、⑿之间)输出。

图2-1 MC1496内部电路图 用1496集成电路构成的调幅器电路图如图2-2所示,图中VR8用来调节引出脚①、④之间的平衡,VR7用来调节⑤脚的偏置。器件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12V,-9V),电阻R29、R30、R31、R32、R52为器件提供静态偏置电压,保证器件内部的各个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四、实验结果 1. ZD.OUT波形: 2. TZXH波形: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全版.doc

实验三双机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UART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应用 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用两片核心板之间实现串行通信,将按键信息互发到对方数码管显示。 三、系统硬件设计 (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部分 (2)电源部分 (3)人机界面部分

数码管部分按键部分 (4)串口通信部分 四、系统软件设计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send(); uchar code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9的数码管显示 sbit H1=P3^6; sbit H2=P3^7;

sbit L1=P0^5; sbit L2=P0^6; sbit L3=P0^7; uint m=0,i=0,j; uchar temp,prt; /***y延时函数***/ void delay(uint k) { uint i,j; //定义局部变量ij for(i=0;i

{ m=1; //KEY1键按下 return(m); } if(H2==0) { m=4; //KEY4键按下 return(m); } } } if(L2==0) { delay(5); if (L2==0) { L2=0;H1=1;H2=1; if(H1==0) { m=2; //KEY2键按下 return(m); } if(H2==0) { m=5; //KEY5键按下 return(m); } } } if(L3==0) { delay(5); if (L3==0) { L3=0;H1=1;H2=1; if(H1==0) { m=3; //KEY3键按下

实验报告双机通信及PCB设计

学生实验报告学院: 课程名称: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学生实验报告 一、实验综述 1、实验目的及要求 熟悉51单片机的基本输入与输出应用,掌握Proteus ISIS模块的原理图推图方法及单片机系统仿真运行方法。 1、按照P241图A、72绘制电路原理图1,将第6章实例2中2#机的查询法 收发程序改为中断法(1#机发送过程不变)并实现原有功能; 2、按照图A7、3与表A7、3绘制电路原理图2,并定义电源端口; 3、采用ARES软件完成电路原理图2的PCB设计,形成光绘(Gerber)输出文 件,其中BCD数码管需按照图A、74所示尺寸进行PCB自定义封装; 4、完成实验报告 2、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 电脑 Keil4 Proteus ISIS 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实验步骤: 1、提前阅读与实验六相关的阅读材料 2、完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3、编写与编译程序 4、利用ISIS调试功能检查程序的语法与逻辑错误 5、观察仿真结果,检验程序与电路的正确性 程序: 主机: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led[]={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void delay(unsigned int time) { unsigned int j=0; for(;time>0;time--)

for(j=0;j<125;j++); } void main(void) { unsigned char counter=0;//定义计数器 TMOD=0x20; //T1定时方式2 TH1=TL1=0xf4; //2400b/s PCON=0; //波特率不加倍 SCON=0x50; //串口方式1,TI与RI清零,允许接收TR1=1; //启动T1 while(1) { SBUF=counter; //发送联络信号 while(TI==0); //等待发送完成 TI=0; //清除TI标志位 while(RI==0); //等待乙机回答 RI=0; if(SBUF==counter) //若返回值与发送值相同,组织新数据 { P2=led[counter];//显示已发送值 if(++counter>15) //修正计数器值 counter=0; delay(500); } } } 从机: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led[]={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unsigned char receiv=0;//定义计数器 void display() interrupt 4 { if(RI=1) { RI=0; //清RI标志位 receiv=SBUF; //取得接收值 SBUF=receiv; //结果返送主机 if(TI==0); //等待发送结束 TI=0; //清TI标志位 P2=led[receiv]; //显示已发送值 } } void main(void)

双机通讯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 (自动化15级) 实验名称:串行通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 2.掌握双机通讯的接口电路设计及程序设计。 二、实验设备 1. PC机; 2.单片机最小系统教学实验模块; 3. 数码管显示模块 三、实验容 1.双机通信 由两套单片机试验装置(两个实验小组)共同完成该实验。我们U1为甲机,U2为乙机。甲机发送本机(学生本人)学号后8位给乙机,乙机接收该8位数据,并显示在8位数码管上。电路如图1所示。 要求串行通信方式为方式1,波特率为2400bit/s,不加倍,单片机外部晶振频率为11.0592M。 图1 双机通信原理示意图

附加要求:乙机接收完毕后,将本机(乙机)的学号后8位发送回甲机,甲机显示在数码管上。 2.单片机与PC机通信 单片机向PC机发送数据。单片机向PC机重复发送本机(学生本人)学号,发送波特率为1200,采用方式1,单片机外部晶振频率为11.0592M。 四、实验原理 4.1 串行通讯的方式 在串行通讯中,有两种基本的通讯方式:异步通讯,同步通讯。 异步串行通讯规定了字符数据的传送格式,既每个数据以相同的帧格式发送。每个帧信息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本实验主要学习异步通讯的实现方法。 在异步通讯中,每一个字符要用起始位和停止位作为字符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以至占用了时间。所以在数据块传送时,为了提高通讯速度,常去掉这些标志,而采用同步通讯。同步通讯不像异步通讯那样,靠起始位在每个字符数据开始时发送和接受同步。而是通过同步字符在每个数据块传送开始时使收/发双方同步。 按照通讯方式,又可将数据传输线路分成三种:单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全双工方式。(1)单工方式 在单工方式下,通讯线的一端联接发送器,另一端联接接收器,它们形成单向联接,只允许数据按照一个固定的方向传送。 (2)半双工方式 在半双工方式下,系统中的每个通讯设备都由一个发送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通过收发开关接到通讯线路上,如图33-1所示。在这种方式中,数据能从A站送到B站,也能从B站传送到A站,但是不能同时在二个方向上传送,即每次只能一个站发送,另一个站接收。 图2 半双工通讯方式 图33-1中的收发开关并不是实际的物理开关,而是由软件控制的电子开关,由通讯线两端的半双工通讯协议进行功能切换。 (3)全双工(Full—duplex)方式 虽然半双工方式比单工方式灵活,但它的效率依然较低。从发送方式切换到接收方式所需的时间一般大约为数毫秒,这么长的时间延迟在对时间较敏感的交互式应用(例如远程检测监视控制系统)中是无法容忍的。重复线路切换所引起的延迟积累,正是半双工通信协议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半双工的这种缺点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方法很简单,即采用信道划分技术。在图33-2 的全双工连接中,不是交替发送和接收,而是可同时发送和接收。全双工通讯系统的每一端都包含发送器和接收器,数据可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送。

通信电子线路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Multisim调制电路仿真

目录 一、综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验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常规调幅A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基本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Multisim电路仿真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双边带调制DSB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基本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Multisim电路仿真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单边带调制SSB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Multisim电路仿真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调频电路F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Multisim电路仿真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调相电路P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Multisim电路仿真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感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UART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实验四 UART 串口通信 学院:研究生院 学号:1400030034 姓名:张秋明 一、 实验目的及要求 设计一个UART 串口通信协议,实现“串 <-->并”转换功能的电路,也就是 “通用异步收发器”。 二、 实验原理 UART 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双向通信,可以实 现全双工传输和接收。在嵌入式设计中,UART 用来主机与辅助设备通信,如汽 车音响与外接AP 之间的通信,与PC 机通信包括与监控调试器和其它器件,如 EEPROM 通信。 UART 作为异步串口通信协议的一种,工作原理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 位接一位地传输。 其中各位的意义如下: 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 0的信号,表示传输字符的开始。 资料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资料位的个数可以是 4、5、6、7、8等,构成 一个字符。通常采用ASCII 码。从最低位开始传送,靠时钟定位。 奇偶校验位:资料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 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 (奇校验),以此来校验资料传送的正确性。 停止位: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可以是 1位、1.5位、2位的高电 平。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 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 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 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 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空闲位:处于逻辑“ 1状态,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资料传送。 波特率:是衡量资料传送速率的指标。表示每秒钟传送的符号数(symbol )。 一个符号代表的信息量(比特数)与符号的阶数有关。例如资料传送速率为 120 字符/秒,传输使用256阶符号,每个符号代表8bit ,则波特率就是120baud,比 特率是120*8=960bit/s 。这两者的概念很容易搞错。 三、 实现程序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 」o gic_1164.all; end uart; architecture behav of uart is en tity uart is port(clk : in std_logic; rst_n: in std 」o gic --系统时钟 --复位信号 rs232_rx: in std 」o gic rs232_tx: out std 」o gic --RS232接收数据信号; --RS232发送数据信号;); use ieee.std_logic_ un sig ned.all;

通信电子线路实物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电路与综合实验 第一次实物实验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姓名:陈金炜学号:04013130 实验室:高频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陈秦郭子衡邹俊昊实验时间:2015年11月21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一常用仪器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常用示波器、信号源和频谱仪等仪器的使用,并理解常用仪器的基本工作 原理; 2.通过实验掌握振幅调制、频率调制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仪器 示波器(带宽大于 100MHz) 1台 万用表 1台 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1台 信号发生器 1台 频谱仪 1台 多功能实验箱 1 套 多功能智能测试仪1 台 三、实验内容 1、说明频谱仪的主要工作原理,示波器测量精度与示波器带宽、与被测信号频率之间关系。 答: (1)频谱仪结构框图为: 频谱仪的主要工作原理: ①对信号进行时域的采集,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其转换成频域信号。这种方法对于AD 要求很高,但还是难以分析高频信号。

②通过直接接收,称为超外差接收直接扫描调谐分析仪。即:信号通过混频器与本振混频后得到中频,采用固定中频的办法,并使本振在信号可能的频谱范围内变化。得到中频后进行滤波和检波,就可以获取信号中某一频率分量的大小。 (2)示波器的测量精度与示波器带宽、被测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 示波器的带宽越宽,在通带内的衰减就越缓慢; 示波器带宽越宽,被测信号频率离示波器通带截止频率点就越远,则测得的数据精度约高。 2、画出示波器测量电源上电时间示意图,说明示波器可以捕获电源上电上升时间的工作原理。 答: 上电时间示意图: 工作原理: 捕获这个过程需要示波器采样周期小于过渡时间。示波器探头与电源相连,使示波器工作于“正常”触发方式,接通电源后,便有电信号进入示波器,由于示波器为“正常”触发方式,所以在屏幕上会显示出电势波形;并且当上电完成后,由于没有触发信号,示波器将不再显示此信号。这样,就可以利用游标读出电源上电的上升时间。 3、简要说明在FM 调制过程中,调制信号的幅度与频率信息是如何加到FM 波中的? 答: 载波的瞬时角频率为()()c f t k u t ωωΩ=+,(其中f k 为与电路有关的调频比例常数) 已调的瞬时相角为00 t ()()t t c f t dt t k u t dt θωωθΩ =++? ?()= 所以FM 已调波的表达式为:000 ()cos[()]t om c f u t U t k u t dt ωθΩ =++? 当()cos m u t U t ΩΩ=Ω时,00()cos[sin ]om c f u t U t M t ωθ=+Ω+ 其中f M 为调制指数其值与调制信号的幅度m U Ω成正比,与调制信号的角频率Ω反比,即 m f f U M k Ω=Ω 。这样,调制信号的幅度与频率信息是已加到 FM 波中。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实验十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通讯实验报告 ㈠实验目的 1.掌握串行口工作方式的程序设计,掌握单片机通讯的编制; 2.了解实现串行通讯的硬环境,数据格式的协议,数据交换的协议; 3.了解PC机通讯的基本要求。 ㈡实验器材 1.G6W仿真器一台 2.MCS—51实验板一台 3.PC机一台 ㈢实验内容及要求 利用8051单片机串行口,实现与PC机通讯。 本实验实现以下功能,将从实验板键盘上键入的字符或数字显示到PC 机显示器上,再将PC机所接收的字符发送回单片机,并在实验板的LED上显示出来。 ㈣实验步骤 1.编写单片机发送和接收程序,并进行汇编调试。 2.运行PC机通讯软件“commtest.exe”,将单片机和PC机的波特率均设定 为1200。 3.运行单片机发送程序,按下不同按键(每个按键都定义成不同的字符), 检查PC机所接收的字符是否与发送的字符相同。 4.将PC机所接收的字符发送给单片机,与此同时运行单片机接受程序,检 查实验板LED数码管所显示的字符是否与PC机发送的字符相同。

㈤ 实验框图

源程序代码: 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0023H AJMP SERVE ORG 0050H START: MOV 41H,#0H ;对几个存放地址进行初始化 MOV 42H,#0H MOV 43H,#0H MOV 44H,#0H MOV SCON,#00H ;初始化串行口控制寄存器,设置其为方式0 LCALL DISPLAY ;初始化显示 MOV TMOD,#20H ;设置为定时器0,模式选用2 MOV TL1, #0E6H ;设置1200的波特率 MOV TH1, #0E6H SETB TR1 ;开定时器 MOV SCON,#50H ;选用方式1,允许接收控制 SETB ES SETB EA ;开中断 LOOP: ACALL SOUT ;键盘扫描并发送,等待中断 SJMP LOOP SERVE JNB RI,SEND ;判断是发送中断还是接收中断,若为发送中 断则调用 ACALL S IN ;发送子程序,否则调用接收子程序 RETI SEND: CLR TI ;发送子程序 RETI SIN: CLR RI ;接受子程序 MOV SCON, #00H MOV A, SBUF ;接收数据 LCALL XS ;调用显示子程序 RETI 子程序: SOUT: CLR TI ;清发送中断标志位 LCALL KEY ;调用判断按键是否按下子程序 MOV A,R0 ;将按键对应的数字存入A MOV SBUF,A ;输出按键数字给锁存 RET KEY: MOV P1,#0FFH ;将P1设置为输入口 MOV A, P1 CPL A ;将A内值取反

实验六——双机通信及PCB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名称:实验六——双机通信与PCB设计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串口通信工作原理及程序开发方法,熟悉ARES软件PCB设计过程。 二、实验内容 1、按照P241图绘制电路原理图1,将第6章实例2中2#机的查询法收发程序改为中断法(1#机发送过程不变)并实现原有功能; 2、按照图和表绘制电路原理图2,并定义电源端口; 3、采用ARES软件完成电路原理图2的PCB设计,形成光绘(Gerber)输出文件,其中BCD数码管需按照图所示尺寸进行PCB自定义封装; 4、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要求 提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包括:电路原理图1,2#机的C51源程序,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及讨论*,PCB设计图(电路原理图2、排版图、3D效果图、光绘文件分层图3-4幅)以及实验小结。 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邮件主题及存盘文件名格式如,20马晓明实验六。 *讨论:中断法与查询法的程序结构差异及优缺点。 1、电路原理图1 图1 电路原理图 2、2#机的C51源程序

图2 2#机源程序 3、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及讨论 图3 仿真运行一 说明:利用KEIL编写1#机和2#机的源程序并生成“.HEX”文件,分别加载

在两个单片机上。1#机循环发送0-F数据,2#机实时接收数据,两机数据通过各自的BCD数码管显示出来。 图4仿真运行二 说明:1#机循环发送“0—F”数据,如图1#机发送数据“F”,2#机接收数据后在数码管上输出,1#机接收2#机返回的数据对比无误后在数码管上同时输出“F”。 图5 仿真运行三

说明:输出“0—F”后,1#机循环发送“0—F”的数据,2#机实时接收数据,两机数据通过各自的BCD数码管显示出来。 讨论:从单片机仿真的结果上看,2#机采用中断法编程并生成HEX文件后加载到单片机上后进行仿真运行的效果与采用查询法编程的效果一致。从源程序上看,采用查询法时, CPU需要不断等待单片机发送和接收完数据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采用中断法时,CPU可以依照主函数进行操作,当出现中断请求标志时,CPU保存程序断点后开始执行中断函数。由于本次2#机源程序中的主函数采用的是空运行并没能直观地反映出采用中断法与查询法的区别。但从理论上看,采用中断法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CPU的空间。 4、PCB设计图 (1)PCB原理图 图6 PCB封装原理图 (2)PCB_LED封装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三点式振荡

通信电了线路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通信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刖 现代通信的主要任务就是迅速而准确的传输信息。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组成通信系统的电子线路不断更新,其应用十分广泛。实现通信的方式和手段很多,通信电子线路主要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无线通信系统。 在本课程设计中,着眼于无线电通信的基础电路一一LC正弦振荡器的分析和研究。常用正弦波振荡器主要由决定振荡频率的选频网络和维持振荡的正反馈放大器组成,这就是反馈振荡器。按照选频网络所采用元件的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LC振荡器、R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类型。其中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正反馈放大器既可以由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分立器件组成,也可由集成电路组成。LC振荡器中除了有互感耦合反馈型振荡器之外,其最基本的就是三端式(又称三点式)的振荡器。而三点式的振荡器中又有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和电感三点式振荡器这两种基本类型。 反馈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正弦波振荡器,主要由决定振荡频率的选频网络和维持振荡的正反馈放大器组成。按照选频网络所采用元件的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LC振荡器、R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类型。本文介绍了高频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的原理及设计,电感三点式易起振,调整频率方便,可以通过改变电容调整频率而不影响反馈系数。正弦波振荡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所产生的波形不同,可将振荡器分成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两大类。前者能产生正弦波,后者能产生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等。 在此次的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中,我选做的是电感三点式振荡设计,通过为时一周的上机实验,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达到实验设计的要求指

最新串行通信实验报告整理

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的程序设计,及简易三线式通讯的方法。 2、了解实现串行通讯的硬环境、数据格式的协议、数据交换的协议。 3、学习串口通讯的程序编写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单机自发自收实验:实现自发自收。编写相应程序,通过发光二极管观察 收发状态。 2.利用单片机串行口,实现两个实验台之间的串行通讯。其中一个实验台作为发送方,另一侧为接收方。 三、实验说明 通讯双方的RXD、TXD信号本应经过电平转换后再行交叉连接,本实验中为 减少连线可将电平转换电路略去,而将双方的RXD、TXD直接交叉连接。也可以将本机的TXD接到RXD上。 连线方法:在第一个实验中将一台实验箱的RXD和TXD相连,用P1.0连接发光二极管。波特率定为600,SMOD=0。 在第二个实验中,将两台实验箱的RXD和TXD交叉相连。编写收发程序,一台实验箱作为发送方,另一台作为接收方,编写程序,从内部数据存储器 20H~3FH单元中共32个数据,采用方式1串行发送出去,波特率设为600。通过运行程序观察存储单元内数值的变化。 四、程序 甲方发送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23H LJMP COM_INT ORG 1000H MAIN: MOV SP,#53H MOV 78H,#20H

MOV 77H,00H MOV 76H,20H MOV 75H,40H ACALL TRANS HERE: SJMP HERE TRANS: MOV TMOD,#20H MOV TH1,#0F3H MOV TL1,#0F3H MOV PCON,#80H SETB TR1 MOV SCON,#40H MOV IE,#00H CLR F0 MOV SBUF,78H WAIT1: JNB TI,WAIT1 CLR TI MOV SBUF,77H WAIT2: JNB TI,WAIT2 CLR TI MOV SBUF,76H WAIT3: JNB TI,WAIT3 CLR TI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双机互联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计算机网络课程 实验名称:双机互联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利用网络设备,掌握在局域网内如何把两台计算机利用对等网方式进行连接。 2.学会网络连接,了解对等网互联方式。 3.掌握基本的网络参数的设置,学会使用基本的测试命令(ping)来检测网络的设置情况。 4.掌握局域网中的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二、认识对等网 “对等网”也称“工作组网”,在对等网中没有“域”,只有“工作组”。对等网上各台计算机有相同的功能,无主从之分,网上任意结点计算机既可以作为网络服务器,为其它计算机提供资源,也可以作为工作站,以分享其它服务器的资源。 对等网是利用操作系统中包含的通信协议的功能来实现数据传输,实现网络中的资源共享。 利用集线器的广播技术或者交换机的选择功能来实现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和通信方式。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步骤一:网络规划 经过分析,本实验考虑网络性能,成本和实现的难易程度,确定组网方案为:用对等网,达到2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预留适当扩展,费用低,易管理等特点。 拓扑结构确定为星型连接,如下图。

步骤二:硬件要求、连接、安装。 1.两台安装Windows XP 的计算机。 2.两个RJ45的网卡,如下图。 网卡是计算机局域网中最重要的连接设备,计算机主要通过网卡连接网络.在网络中,网卡的工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负责接收网络上传过来的数据包,解包后,将数据通过主板上的总线传输给本地计算机;另一方面它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打包后送入网络。网卡与网络进行连接,必须有一个接口使网线通过它与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常见的接口主要有以太网的RJ45接口。如下图。 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安装方法较为简单,只要按照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向导,一步一步执行,最后检查网卡和驱动程序是否安装完整,可以在“计算机管理”里面的“设备管理器”查看,如下图: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解析

LC与晶体振荡器 实验报告 班别:信息xxx班 组员: 指导老师:xxx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2)、比较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工作点,了解工作点对振荡波形的影响。 3)、测量振荡器的反馈系数、波段复盖系数、频率稳定度等参数。 4)、比较LC 与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二、实验预习要求 实验前,预习教材:“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第3章:正弦波振荡器;“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章:正弦波振荡器的有关章节。 三、实验原理说明 三点式振荡器包括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哈脱莱振荡器)和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考毕兹振荡器),其交流等效电路如图1-1。 1、起振条件 1)、相位平衡条件:X ce 和X be 必 需为同性质的电抗,X cb 必需为异性质 的电抗,且它们之间满足下列关系: 2)、幅度起振条件: 图1-1 三点式振荡器 式中:q m ——晶体管的跨导, F U ——反馈系数, A U ——放大器的增益, LC X X X X Xc o C L ce be 1 |||| )(= -=+-=ω,即)(Au 1 * 'ie L oe m q q q Fu q ++ >

q ie——晶体管的输入电导, q oe——晶体管的输出电导, q'L——晶体管的等效负载电导, F U一般在0.1~0.5之间取值。 2、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1)、电容反馈三点式电路——考毕兹振荡器 图1-2是基本的三点式电路,其缺点是晶体管的输入电容C i和输出电容Co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较大,且频率不可调。 L1L1 (a)考毕兹振荡器(b)交流等效电路 图1-2 考毕兹振荡器 2)、串联改进型电容反馈三点式电路——克拉泼振荡器 电路如图1-3所示,其特点是在L支路中串入一个可调的小电容C3,并加大C1和C2的容量,振荡频率主要由C3和L决定。C1和C2主要起电容分压反馈作用,从而大大减小了C i和C o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且使频率可调。

单片机双机通信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综合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双机通信的基本使用方法。 2.学习双机通信程序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 CPU挂箱、AT89S51CPU模块 三、总体设计(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及流程等) 1.设计原理: 串行口工作方式1为波特率可变的8位UART方式。主要用于单片机系统之间或单片机与PC之间的数据通信。方式1通信时,一帧数据由10位组成: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这种方式常通过发送数据块的累加和实现数据校验。 2.设计方案: 设有甲、乙两个AT89S51单片机应用系统,现需要将甲单片机外RAM 4000H~43FFH 单元的内容传送到乙单片机,并将数据存放到乙单片机从8000H开始的单元,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如传送正确,图中发光二极管灭,否则发光二极管亮。 3.流程: 使用查询方式进行通信,通信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为握手,第二步为传输数据。如果甲单片机收到乙单片机的应答为“A”,则重复上述发送过程,直到数据发送完成,并且置p1.3为1;否则,置P1.2为1,图中发光二极管亮,并退出。

四、实验步骤(包括主要步骤、代码分析等)

五、结果分析与总结结果图:

①结果分析 程序作用为甲乙两台机器进行连接通讯,如果通讯成功则亮灯提示(Led1),在通讯成功以后开始发送数据,如果发送成功则乙机器会发送一个确认信息,在比对确认乙收到的是正确信息以后亮灯提示(Led3)。 ②总结 本次实验为双机通信实验,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给定的代码进行操作,但是在实验中却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在设备连接好以后发现无法传输数据,我们发现错误发生在给定的代码上,两台计算机所使用的频率不同,导致无法传输数据。在程序没有编写错误的时候,我们不会去找程序的错误,而是反复的查看和检测连接方面的问题,这反映了我们对错误应变能力太差,一味的去相信书中的程序,有时候正确的程序在不合适的设备上使用就会出现错误。 这次实验增强了我们的探索能力,不一味的依赖答案,而是自己寻求解决思路,在以后的学习中起到了特别大的帮助。特别是在修改程序的时候,需要我们认真了解程序才可以进行修改,只有我们了解每一句代码的含义,我们才能正确的把程序改成自己需要的功能。在本次的修改中,我们添加了传输完数据以后用Led灯来提示的功能。我们发现,在程序中发送数据以后会有一个回复信息来确 认是否发送成功和信息校对,我们利用此语句来判断,如果判定成功那么语句就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刘紫豪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301 学号21 姓名刘紫豪 指导教师张鏖烽 2015年11 月10 日 实验一 OrCAD系统基本实验1、实验目的 掌握OrCAD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应用。 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方法。

2、实验环境 P4微机; OrCAD 10.5工具包。 3、实验内容 (1)实验相关的基本知识掌握 认真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第一部分; 掌握OrCAD 10.5电子设 计自动化(EDA)软件系统 中的电子电路原理图设计包 ——Capture CIS的使用方法 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实验 和研究作技术上的准备。 (2)给定实验内容 A. 按本实验指导书的 第一部分中介绍的方法,使 用OrCAD 10.5完成二极管限 幅电路的计算机仿真实验。 B. 利用Capture CIS为 本实验建立一个新的 PSpice项目,项目名可以自 行选取。 C. 绘制出如右图所示的给定仿真电子电路原理图,包括放置电子元器件、放置导线、放置断页连接器、修改各元器件的参数等操作。仿真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参数如下表: 元件代号值仿真库备注 D1 D1N3940 DIODE.OLB D2 D1N3940 DIODE.OLB R1 1K ANALOG.OLB R2 3.3K ANALOG.OLB R3 3.3K ANALOG.OLB R4 5.6K ANALOG.OLB C1 0.47u ANALOG.OLB 0 SOURCE.OLB 零接地 V1 5V SOURCE.OLB Vin 0V SOURCE.OLB V2 SINE SOURCSTM.OLB 后面实验需要 V3 VAC SOURCE.OLB 后面实验需要 D. 完成本电路的偏置点分析参数设置(参见本指导书的6.2.1节),运行该偏置点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