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第19卷第1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 o l.19,N o.1 1999年2月 M A R I N E GEOLO GY&QU A T ERNA R Y GEOLO GY Feb.,1999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3

李吉均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730000)

摘 要 青藏高原在新生代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发生三次上升和两次夷平,因而分别形成高低两级夷平面。较低夷平面形成于新第三纪,结束于316M aB.P.,其上常有红

色风化壳保存,表明形成于气候温暖的低地环境,海拔不超过1000m。从316M aB.P.开始相继

发生三次构造运动,分别命名为青藏运动(A幕316M aB.P.,B幕216M aB.P.和C幕117

M aB.P.),昆仑2黄河运动(112M aB.P.,018M aB.P.和016M aB.P.)以及共和运动(0115 M aB.P.)。青藏运动B幕黄土开始堆积,高原达到2000m,冬季风稳定出现。昆仑2黄河运动使高

原多数地面达到3000m或更高,许多地方冰期进入冰冻圈,气候转型可能与此有关。共和运动

使高原达到现代高度,气候变干变冷。

关键词 夷平面 亚洲季风 青藏高原隆升

新生代是全球板块强烈活动的时期,形成无数雄伟的高山、高原和深海洋盆。地质史上地球表面如此崎岖是很罕见的。人类所面临的是一个高山和深海的时期。岩石圈的剧烈变化使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候也彻底改观,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全球环流与气候比中生代要复杂得多,并且脆弱易变,出现地球史上不多见的大冰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和最高的高原,其高度占据对流层的1 3,动力和热力效应巨大,迫使亚洲大气环流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学者叶笃正等从50年代即对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其后日本学者M anabe研究了青藏高原与南亚季风的关系,数值试验说明没有青藏高原就没有南亚季风。德国学者F lohn则指出青藏高原隆升与北非的干旱化有密切关系。80年代末,Ku tzbach和R uddi m an等不仅进一步模拟了青藏高原不同高度对亚洲季风的影响,甚至还提出新生代全球的三次变冷也和青藏高原隆起有关,从而把青藏高原研究推到全球变化研究的最注目的位置。

尽管国内外学者都十分强调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全球变化具有重大作用,但迄今为止对青藏高原隆起的历史和过程仍然是人言人殊,所根据的资料来源各不相同。本文将着重从地貌演化的角度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并根据地貌演化来讨论其对亚洲季风系统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只在必要时才兼及其它间接证据。

1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

青藏高原是由冈瓦纳大陆向北分离的若干小板块与欧亚大陆相继拼接而成,由北到南3国家攀登计划(KZ9512A l22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731010)

作者简介:李吉均:男,1933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

收稿日期:1998212230 张光威编辑

2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卷

大陆增生,并愈来愈新。当始新世中晚期(约40M a)印度板块经过长途漂移与欧亚大陆终于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发生大陆对大陆的碰撞之后,青藏地块完全形成,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后汇聚速率越来越小,但仍以平均每年5c m的速度向北挤压。冈底斯山首先隆起,有广泛的火山活动和熔岩溢流、花岗岩侵入,藏北地区形成一些新的盆—山构造,这是青藏高原的第一期隆升,即喜马拉雅运动第一幕。经长期剥蚀,山地的碎屑充填盆地,地面起伏降低,最后形成广阔的夷平面,盆地中沉积物所含花粉也反映出是一种亚热带低地环境(王开发,徐仁)。青藏高原老第三纪夷平面和华北的北台期准平原及长江三峡的鄂西期准平原应是同时代产物。葛利普即曾指出老第三纪末期巨犀动物群广布于亚洲,故各地自然环境基本一致,没有大山阻隔,指的就是这种夷平面广泛分布的环境。

青藏高原老第三纪夷平面目前只保留在各主要山脉的顶部,而且经差异运动和后期剥蚀已变化很大,特别是冰川和冰缘作用的改造更使原有的风化壳及其它沉积与微地貌荡然无存。因此,企图直接用该夷平面上的材料断代是很困难的。这级夷平面被称为山顶面,几乎在各大山脉均能找到。青藏高原分布最广的是形成于新第三纪的低级夷平面,它构成青藏高原的主体,是现代地貌所由肇始的基础,因此称之为主夷平面。这级夷平面常保留有红色风化壳以及温暖气候条件下生成的突岩,叠石(To rs),灰岩洞穴中常有石钟乳,据裂变径迹测年主要落在15~7M a时间段,即中新世中晚期[1]。这级夷平面显然是喜马拉雅运动第二期之后的产物,目前在高原各地能成数十以至上千平方公里保存。如甘肃南部(甘南高原)合作之北的美武高原(3600m)和川西理塘与稻城之间的海子山(4600m)就是最典型的主夷平面。

造成老第三纪夷平面解体并分割剥蚀成零星片段的喜马拉雅运动第二期使青藏高原经历了比第一期强烈得多的隆升,远到藏北都有火山熔岩活动,为壳幔混合层来源,表示新第三纪青藏高原地壳的增厚。此后发育的主夷平面与山顶面的相对高差一般为500~1000m,但这并不能代表喜马拉雅运动第二期的绝对上升量,而是其最低的近似值。考虑到夷平面尚有一定的天然坡度[2],估计喜马拉雅运动第二期青藏高原可能达到2000m的平均海拔高度。关于第二期上升后发育的主夷平面何时结束是个很费思考的问题。根据甘南美武高原与其同期相关沉积临夏群的过渡关系,可定为316M a之前不久。前述主夷平面所得洞穴钟乳石的测年区间为15~7M a,说明的是主夷平面的主要发育时期,7M a之后为新生代晚期气候强烈变干的时期,岩溶洞穴停止了钟乳石等新生方解石的生成,陕北风成性质的三趾马红土开始堆积[3]在唐县同期夷平面上。故高原内外同期夷平面发生的地质事件完全可以对比。这就是说,主夷平面的最晚期地面已变得十分低缓平坦、侵蚀速度十分缓慢,并因气候变干而开始风成堆积。这次中新世晚期的气候变干在北太平洋底风尘记录中有明显反映,R ea D等发现北太平洋风尘通量在晚新生代有两个明显的高峰,一个发生在8M a左右,延续时间约1M a,另一个高峰从316M a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4]。8M a的粉尘高峰是气候变化事件, 316M a以后粉尘通量大增则是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引起亚洲中部持续变干的反映。从夷平面的发育规律和北半球粉尘搬运的路途来看,西风是搬运营力。夷平面后期地面十分平坦,加之气候变干草原植被大发展,因此三趾马动物群成为欧亚大陆的主宰。黄万波、计宏祥等在青藏高原上发现的三趾马动物群早期的布龙三趾马为森林型,晚期的吉隆三趾马为草原型恰好说明了这种气候变化。而且它分别与南亚及华北的同期三趾马可以对比,这更支持了三趾马大发展的时代青藏高原是夷平面低地环境,不能构成动物迁移的障碍。这一级夷平面最

终的高度应当只有数百米,不超过1000m ,这和常承法与Shack leton 80年代对青藏高原主夷平面的估计高度基本一致[5]。

主夷平面在316M a 停止发育,青藏高原发生最强烈的上升,除喜马拉雅山南麓以低角度的俯冲表现为主动下插外,在高原北沿和东沿(龙门山大断层)均表现为高角度的向外仰冲。由于上升幅度大,地形反差迅速增加,因而在高原四周普遍堆积山麓扇砾岩,祁连山北麓的玉门砾岩和新疆昆仑山北麓的西域砾岩分别厚达1000m 和2000m ,足见隆升运动的剧烈。整个青藏高原包括喜马拉雅山在内同时急剧上升,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第三期的特点,青藏高原自此之后才成为横空出世的世界屋脊,因此我们特别命名为青藏运动(应属“造貌

运动”[6])。青藏运动又分为A 、B 、C 三幕,A 幕发生于316M a ,表现为青藏高原向外仰冲,凹陷盆地的新生代沉积被褶皱,削平并堆积山麓砾岩。B 幕发生于216M a ,包括山麓砾岩在内又一次被褶皱断陷,临夏盆地再度形成湖盆,接受与华北泥河湾类似的湖相沉积,

风成黄土也开始堆积。青藏运动C 幕发生在117M a ,古湖宣泄一空,黄河形成泱泱大川,金沙江可能也是这时贯通诸昔格达组充填的分散湖盆而成长江上源的。应当指出的是,在316M a 青藏运动开始到117M a 黄河贯通之前的大约2M a 中,高原内外不仅沉积山麓扇砾岩和湖相沉积,也是形成山足剥蚀面的时期。这一级剥蚀面由于形成时代很新,表面形态仍很完整,经常保持着沿山麓向盆地中心倾斜的状态。在河西走廊东段黄羊河、杂木河一带的祁连山北坡,山足剥蚀面与更高的二级夷平面均保存完好且关系清楚(图1)。其中最低的山足剥蚀面面

图1 祁连山东段夷平面分布图

F ig .1 P lanati on su rface distribu ti on in the east of the Q ilian M oun tain 积最大,海拔高度稳定在

2400~2600m 左右,向

北缓倾,形成若干平行的

顺向河。这级山足剥蚀面

后缘以陡坡方式与主夷平

面相接,高差400~600m 。主夷平面海拔3000m 左

右,以冬青顶为代表,不仅

在夷平面上发现残留的红

色风化壳,也见到岩性复

杂的河流卵石,显示河流

在主夷平面形成中起着重

要作用。更加值得注意的

是沿杂木河两岸主夷平面

伸入山顶面保存良好的高山地区并转变为宽谷面,

有力地证明了主夷平面与

更高的山顶面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最高的黑鄂博掌夷平面(山顶面)海拔高度由东向西升高,可能与拱曲运动有关,西段已高出4000m ,有石环和高夷平阶地发育,盛夏尤见雪堤,冰缘作用正在进行,地面的改造是很强的。由图上可见山足面分布很广,上有黄土覆盖,最厚近200m ,这和兰州一带所见一样。黄汲清先生早年在大通河享堂附近曾指出高出河面300~400m 存在着一个准平原,命名为阿喇古准平原[7],说的正是这一级地面。同时帕弗林诺夫也

31期 李吉均: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在祁连山东段辨认出两级夷平面,他说一级高度在3000m ,低一级则有2400m 高[8],和我们前面所述完全一致,即分别相当于主夷平面和山足剥蚀面。兰州附近的山足剥蚀面分布高度很稳定,保持在1950

~2100m 左右,上覆碎屑层有时厚达20m ,中夹石膏FT 测年为1179M a 。有趣的是伯班克在喜马拉雅山南的波特瓦尔高原通过古地磁及裂变径迹测年也得几乎一样的结论,波特瓦尔高原面形成于211~119M a 之间,上覆L ei 砾岩,火山灰测年为116±012M a (图2)。印度河及其支流

Soan 河切过波特瓦尔高原,其阶地系统曾经T erra de

图2 L ei 砾岩与西瓦利克群的接触关系

(据Burbank D W et al .,1984)

F ig .2 Con tact betw een L ei conglom erate and Si w alik Group

(after Burbank D W et al .,1984)

H 研究,并把它们和阿尔卑斯山四次冰期作了对比。但是,由于缺乏测年资料,这种对比是牵强的,后来虽然经M oviu s H 重新订正,仍然不可靠,本文作者1980年实地考察了波特瓦尔高原,曾撰文论及此事[9]。相比之下,近10年来我们对兰州地区黄河阶地及地貌发育所作的工作可以比较好地揭示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河在第四纪的演化历史。其主要结论是黄河等大型水系是在青藏运动C 幕之后(约117M a )才随着高原隆升组织成新的河谷系统的。顺

便指出本人在“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

(1996,中国科学(D 辑),26(4):316~322)一文中关于西宁湟水阶地的认识有误,文中T 13、T 14和T 15并非河流阶地,湟水作为黄河的主要支流,其发育历史应是与黄河保持一致的。兰州黄河阶地共有七级,除第一级阶地没有出露基座(在桑园峡和虎头崖也具基座)外,其它均是基座阶地,基座之上除河床相卵石层及河漫滩相的淤泥质砂粘土外,均有厚度不等的风成黄土覆盖,总的来说阶地年龄愈老黄土愈厚。但也不尽然,九州台为第六级阶地,风成黄土厚达297m ,但更高的第七级阶地和上述山地足剥蚀面上黄土均不超过200m ,一般只有百余米。究其原因,乃在于老阶地分割强,缺乏广阔台地面以保持风积黄土。兰州黄河阶地自三十年代杨钟健先生开始关注以来,经陈梦熊、黄汲清、徐叔鹰以至近年的朱照宇等均有论述。近10年来我们对兰州阶

地定年作了多种尝试,包括古地磁、14C 、FT 、TL 及黄土2古土壤地层系列的交叉检验,已得

出基本符合实际的结果(图3)。可以把兰州黄河阶地分为三组,即高阶地(T 7和T 6)形成于青藏运动C 幕之后;中阶地(T 5和T 4)形成于昆仑2黄河运动期间(112~016M a );低阶地(T 3、T 2和T 1)形成于共和运动以来。这表明黄河阶地发育是与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密切相关的。但是,也不能认为气候变化没有在阶地形成中打上烙印,从T 1到T 5砾石层均形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卷

成于冰期河流侧蚀与加积时

期,阶地下切均发生在温暖的

间冰期。看来构造运动与气候

变化是共轭或同步的,也许这还和青藏高原冰期间冰期交替

发生的加载和减载作用有关,

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

题。我们仍倾向于构造控制起

主要作用的看法,因为青藏高

原在第四纪的强烈上升乃是不

争的事实。比如说,黄土序列中L 9即上粉砂层也是个主要的

寒冷时期,但在兰州始终未能

找到018M a 左右的阶地,这次

气候变化显然未能在阶地发育

中表现出来。但是,在循化盆地

却存在着018M a 的最高阶地,

下切深度(以黄河河面计)达

850m ,同一时期兰州黄河下切

仅150m 左右。因此,青藏高原内部相对于兰州所在的陇西盆地在80万年以来多上升了

700m ,这是阶地位相对比的直

接结果,故构造运动的主导作用是十分清楚的。

2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

根据前述,关于青藏高原

隆起和地貌演化历史可总结如

下:

(1)大陆对撞形成雅鲁藏

布江缝合线,时间为40M a 左

右,冈底斯山为碰撞造山带,山

麓有冈底斯磨拉石堆积,长期

的夷平作用,形成夷平面。

(2)喜马拉雅山主中央断

层活动形成大规模的推覆构

5

1期 李吉均: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6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卷

造,花岗岩侵入,板内造山带形成高喜马拉雅山,整个高原经南北挤压地壳缩短加厚,老第三纪夷平面解体,开始时间约为22M a。又经长期剥蚀夷平,形成主夷平面,残留的老第三纪夷平面在山顶保留成山顶面。主夷平面有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岩溶洞穴中新生的方解石裂变径迹测年落在15~7M a时间段。相关沉积分析得出主夷平面的结束年代为316M a。

(3)316M a青藏运动开始,平均海拔数百米(不超过1000m)的主夷平面大幅度抬升,高原周边逆冲断层活动强烈,山麓扇砾岩强盛堆积。216M a青藏运动B幕发生,临夏东山古湖形成,高原升到海拔约2000m的高度,黄土开始堆积,显示东亚冬季风稳定出现。山足剥蚀面发育,喜山南麓波特瓦尔高原形成(119M a),上覆L ei砾岩;兰州地区形成烟洞沟山足剥蚀面,上覆碎屑层FT测年为1179M a。

(4)青藏运动C幕于117M a发动,临夏东山古湖消失,黄河干流形成,当时上源应在祁连山(湟水),形成黄河的高阶地(T7与T6)。

(5)昆仑2黄河运动(112~016M a),昆仑山上升,黄河切穿积石峡。黄河中阶地形成,包括兰州的T5和T4(112M a与016M a)以及循化黄河的最高阶地T5(河拔850m,018M a)。

(6)共和运动0115M a以来,黄河低阶地T1、T2、T3形成。黄河切穿龙羊峡,近10万年下切深度达800~1000m,共和组褶皱变形。若尔盖盆地则仅只是在20ka之前才被切穿的。

以上是根据地貌发育整理出的青藏高原隆起事件的时间序列,说明青藏高原尽管在40M a(大陆碰撞)和22M a(板内俯冲)均曾有过强烈的造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的第一期和第二期),但均为其后长期的地壳相对宁静期的夷平作用所抵消,即两次被夷平。仅只有发生在316M a的青藏运动才使整个青藏高原不断地和阶段式地上升,最后达到当前世界屋脊的高度。这个结论和1979年我们在“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一文中所达到的认识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是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更准确,所根据的资料更充足,特别是对地貌面的年龄的测定和沉积盆地的环境记录(本文未涉及)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较之20年前,那时缺乏绝对测年数据,隆升幅度和阶段主要是根据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的代用指标如孢粉、动物化石、古岩溶、古冰川信息确定的,甚至裂腹鱼的演化也曾是极重要的隆升信息。这些资料固然均含有高原隆升的信息,但是代用指标非直接依据。隆升的是高原本身,它的各种地貌面(如夷平面、剥蚀面和阶地面)是最直接的隆升信息载体,它们的生成年龄和分布高度是计算隆升的直接依据。最近崔之久等在“关于夷平面”的长文中对此有精当的阐述[2]。当然,我们决不能以单纯的地貌学研究为满足,多指标多学科的相互印证是地学研究中很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比如说,216M a青藏高原所达到的高度我们采用的是2000m,这大体是当今高度的一半,是充分考虑气象学家多次模拟认为青藏高原只要达到半山(HM)的高度即可驱动亚洲季风系统的意见。当时中国黄土开始堆积,显示冬季风的稳定出现。又例如昆黄运动发生在112~016M a,其间约在018M a发生了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最大的冰川作用,这就要求高原平均高度不能低于3000m,山地可达4000m以上,而且当时的水汽来源远比现代充足。这样,我们就能比较有把握地把316、216、117、018、0115M a青藏高原上升各阶段的高度推算出来。图4给出了上述不同时间青藏高原的高度,这是当前我们能作出的最优的选择。

图4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示意图

(据李吉均、方小敏,1998)F ig .4 U p lifting p rocesses of Q inghai 2X izang P lateau (after L I J ijun and FAN G X iaom in,1998)

3 青藏高原隆升的

阶段性与亚洲季风 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亚洲季风的形成无疑具有巨大作

用,这是地质记录和模拟试

验证明了的。但是,目前有一

种趋向企图把亚洲季风完全

归因于青藏高原的隆升,这

是不合理的。老第三纪不存

在亚洲季风已是不争的事

实,广阔的干旱带(包括膏盐

沉积)从西藏一直延伸到长

江中下游。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高大的青藏

高原,还在于亚洲西部古地中海还有很大海域,欧洲与

亚洲隔着一个海峡而被孤立,俾路支兽(巨犀)不见于欧洲即是为海峡所阻。亚洲东部和南部的边缘海尚未开裂,因此海陆对立不强,难于引发深入内陆的季风现象。渐新世中国东南部显著变湿润,东南季风已经出现,但其原因并非青藏高原隆升,更可能是亚洲中部地中海收缩、欧洲与亚洲连接形成超级大陆的结果[10]。中新世的开始是和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同时发生的,人们有理由把西南季风的开始与高原隆升联系起来[11,12]。但是,临夏盆地的孢粉记录表明,除了212~117M a 确实有森林代替草原,表明气候变湿外,815~4M a 出现一个三千万年以来最干旱的时期,而在6M a 前后近百万年森林植被又再度出现。如果变湿代表季风,凸显高原的影响,那么变干并非季风消逝的表现。这种气候的忽干忽湿难道也要高原隆升或下降与之相对应,显然这是于理不通的。8M a 左右的气候变干实际上是全球性的,也就是过去习惯上所说的中新世晚期蓬蒂草原大发展时期,北美和南美都有同样记录,草原植被代替森林植被[13],不应当把它和青藏高原隆升联系起来,其原因可能是在别的方面,有待探讨。

当代的亚洲季风系统可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印度洋西南季风、东亚季风和高原季风。高原季风研究历史不长,影响范围也有限,此处暂置勿论。印度洋季风和东亚季风早就被人所熟知,是养育亚洲亿万人民的熏风惠雨。东亚季风中的夏季风一支来自南中国海的越赤道气流,与南半球澳洲冬季的高气压有关,一支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前者为热带季风,后者为亚热带季风。东亚季风的冬季风众所周知来自亚洲北部,主要是冬季北半球最强的西伯利亚2蒙古高压。由于青藏高原和秦岭的地形障碍,冬季风先是被迫走偏东路径表现为强劲的西北风,然后在离开陆地下海时转为东北风,还原其本来面目,并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叠加,以强劲的风势在苏门达腊海域吹越赤道。与此同时,在地面和低空的冬季风之上有方向相反的偏南气流吹向中国大陆,造成华南冬季的阴雨天气。这是亚洲冬季最明显的哈德莱环流。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西伯利亚2蒙古高压的寒冷气流必将以强劲的势头7

1期 李吉均: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8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卷

吹向印度洋,横扫次大陆,南亚的冬天将很严酷。但是数值试验表明,没有青藏高原,也就没有了西伯利亚2蒙古高压,即使有,位置也十分偏南,气压也低得多。因此,上述东亚冬季风是青藏高原隆升后它唯一可选择的路径,是与生俱来的特性,仅能随高压强化而不断增强。与此同时,青藏高原在南亚的确严重地阻塞了高低纬度的热量交换,使印巴次大陆强烈增温。总的说来,东亚季风区是冬季风唱主角的角落,黄土沉积就是它的地质记录,作者曾经提出过“黄土南侵”和“季风三角”的概念[14,15]。中国黄土在第四纪不仅周期性地“南侵”,而且南侵范围愈来愈大,晚更新世已跨过长江,表明冬季风越来越强,高原逐渐升高的过程。

印度洋季风作者所知甚少,传统上认为,夏天随着赤道辐合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变为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只有2000m的厚度,登陆后带来丰沛的季风雨。西南季风厚度在陆地上迅速增加,到喜马拉雅山南麓被强迫抬升,可高达6000m,能翻越若干较低的喜马拉雅山山口。但总的来说喜马拉雅山目前的高度已成为季风难于逾越的障壁,高原内部成为雨影区,十分干旱。国内有些人士曾倡议把喜马拉雅山打开一个大缺口,好让印度季风大量吹入西北内地,认为这是解决西北干旱的好主意。殊不知这不仅意味着天文数字的工程量和经费投入,而且一二个口子也不解决问题。实际上目前就存在着这样的缺口,这就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被杨逸畴等称为西藏的水汽通道)和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等向南开口的横断山南北向谷地。只有当青藏高原普遍降低和喜马拉雅山成千米地下降时面貌才会改观。早更新世青藏高原初升时,西南季风确能爬上高原并深入内陆,当时西北内陆多湖泊,水面开阔,如柴达木古湖在1195~2100M a有过大湖和水深增大的湖侵时期,111M a才开始收缩[16]。临夏盆地在216M a之后也再次形成古湖,典型的深水湖相则出现在118M a左右。华北的泥河湾与三门古湖在比这早的期间也沉陷形成开阔水体,黄绿色的湖相沉积反映水量充沛的还原环境。但是,随着青藏高原的逐步隆升,西南季风对中国的影响也逐步减弱。中国西部进一步变干,陈隆亨等最近的数值试验证明了这一点。在他们的试验中随着高原高度的增加,东亚变冷是线性增强的,但降水则在高原达到一半高度之前是增加的,超过这一阈值降水就趋于减少而变干,特别是西北更明显(陈隆亨先生通讯中赐教,引用不当由作者负责)。就印度季风区来说高原的阻隔使之免于北方冷空气的侵袭,并因高原上空青藏高压强度的增加而使南亚夏季风环流获得更强驱动力,形成强劲的反哈德莱环流,印巴次大陆变得更为湿热。目前世界的热带雨林在印度能一直分布到北纬30°的喜马拉雅山麓,而在非洲仅可分布到北纬12°的地方,两者相差18°的纬度,究其原因都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有关。可以推论,在216M a青藏高原达到约2000m的高度时,西南季风可能已不能影响华北,雨量减少,东亚的冬季风此时稳定建立,故黄土开始堆积。华北的泥河湾古湖应有收缩,但西北地区仍有湖侵。临夏的东山古湖结束于117M a,昆仑山口及柴达木古湖则只有到112M a才开始退缩,这既是构造运动的影响,也显示西南季风影响范围逐步缩小的过程。

兴起于112M a的昆黄运动使青藏高原大面积进入冰冻圈[17],大气环流的调整和古环境变化均是极为显著的。柴达木古湖与昆仑山垭口早更新世的湖泊应当是彼此相通或联为一体的,112M a之后两地湖泊均收缩,扇三角洲相代替湖泊相沉积,早期张性裂陷被压扭性应力场代替,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断裂,形成新的拉分盆地,昆仑山隆起成山,柴达木盆地相对沉陷,根据相同含化石标准层出露高度,升降幅度达3000m左右。由于昆仑黄河运动是十分剧烈的,整个青藏高原平均达到了3000m海拔,西风带在冬季越过高原时发生分流,并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四川盆地则成为背风“死水区”。由于南支西风激流的建立和北撤是西南季

风撤离和爆发的重要条件。在冰期中,南支西风激流可能会全年稳定存在,有效地阻止夏季风跨越华南深入华北,而冬季风活动范围扩大,发生“黄土南侵”扩张现象。长江中下游的网纹红土也是在布容世开始以来才广泛发育的,反映干湿季节对比变大。M iller 等所称的“更新世中期革命”约发生于019M a ,当时全球冰量突然增加15%,从而进入北半球第四纪冰期的全盛时期,北欧冰盖、阿尔卑斯山冰川及青藏高原冰川都是自此以后才广泛发展的,青藏高原上开始堆积冰缘黄土。与此同时,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及中国黄土2古土壤系列都从早更新世的41ka 周期为主变为100ka 周期为主,即发生著名的气候转型。众所周知,地球上由于纬度不同高纬和低纬地区对米兰科维奇三种轨道驱动因素响应不同,低纬21ka 周期明显,北半球大冰盖处于高纬,高纬100ka 周期明显,当它们进入全盛时期当然会把100ka 周期的影响在地质记录中凸显出来。值得研究的是,昆黄运动把青藏高原等高原和山系抬升进入冰冻圈,冰雪反射率大增,所导致的地球失热是否会促进北半球高纬雪线进一步下降,从而使冰盖范围迅速扩大,这样的正反馈机制是可能存在的,值得研究。

共和运动使青藏高原进一步达到当今的高度,喜马拉雅山成为西南季风难于逾越的障碍,青藏高原和中国西北进一步变干。冬季风进一步强化,马兰黄土分布范围更广,甚至在南亚的波特瓦高原也开始有晚更新世黄土堆积,昆仑山北坡晚更新世黄土开始爬升到海拔4000m 以上的高度。亚洲中部变得更加严酷,柴达木古湖于25ka 后终于消失,开始一个新的成盐时期。晚更新世中国西部冰川在冰期中也相对缩小,主要表现为山岳冰川,很少达到山麓冰川的规模。雪线因气候变干而上升,冰川性质由海洋性冰川大多变为大陆性的冷冰川,多年冻土则有更广的分布,这是晚更新世高原虽高而冰川规模变小的主要原因,更没有条件发育大冰盖了。中国第四纪整个来说是日益变干和变冷的,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德日进在本世纪30年代即已指出,随着亚洲中部的上升(他当时主要指的是蒙古高

原)气候变干,形成一个“亚洲干极”(T he D ry Po le of A sia )。70年代德国学者特洛尔C 又根

据亚洲植被垂直带的分布,指出在亚洲高地中心存在着一个“高亚洲干旱核心”

(D ry Co re of H igh A sia )。郑度等的研究证明,这个高亚洲的

“干旱核心”确实存在,其位置就在藏北无人区,被进一步称为“寒干核心”。在这里形成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高寒荒漠,世界上仅有南美安第斯山的波里维亚高原(A ltp lano )可算是另外一个“寒干核心”,但规模小得多。但是,这个“亚洲干极”和青藏高原一样十分年青,张青松等曾在藏北中昆仑山目前是高寒荒漠的地方发现含大量喜暖阔叶树植物如枫杨、柳等的泉华[18],年龄可能为第四纪初,这说明高原隆升引起的环境变化何等强烈。

91期 李吉均: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0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卷

参 考 文 献

1 崔之久等.夷平面、古岩溶与青藏高原隆升.中国科学(D辑),1996,26(4):378~385

2 崔之久,李德文,伍永秋,刘耕年.关于夷平面.科学通报,1998,43(17):1794~1804

3 孙东怀等.中国黄土高原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层年代与气候记录.中国科学(D辑),1997,27(3):265~270

4 Snoeckx H,R ea D et al.Eo lian and silica depo siti on in the central N o rth Pacific:results from sites885 886,P roc.

OD P,Sci.R es.,1995,145:219~230

5 Shack leton R M,常承法.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中英青藏高原综合地质考察队.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372~383

6 杨怀仁.中国造貌运动与地貌学基本问题.中国地理学会1977年地貌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334~339

7 黄汲清.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几个类型.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发言记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8~44 8 帕弗林诺夫.中国新构造运动的一些痕迹.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发言记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45~69

9 李吉均,徐叔鹰.巴基斯坦北部的地貌发育与第四纪冰期问题.地理学报,1983,38(1):11~24

10 R am stein G et al.Effect of o rography,p late mo ti on and land2sea distributi on on Eurasian cli m ate change over the past 30m illi on years.N ature,1997,386:788~795

11 刘东生等编译.第四纪环境(W illiam s M A等原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89~192

12 施雅风,汤懋苍,马玉贞.青藏高原二期隆升与亚洲季风孕育关系探讨.中国科学(D辑),1998,28(3):263~271

13 Cerling T et al.Global vegetati on change th rough the M i ocene P li ocene boundary.N ature,1997,389:153~158

14 李吉均等.庐山第四纪环境演变和地貌发育问题.中国科学(B辑),1983,13(8):734~745

15 L I J ijun et al.L ate Q uaternary monsoon patterns on the loess2p lateau of Ch ina.Earth surface p rocesses and land2 fo rm,1988,13(1):125~135

16 刘泽纯等.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第四纪沉积和地层.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97~210 17 施雅风等.青藏高原中东部最大冰期时代高度与气候环境探讨.冰川冻土,1995,17(2):97~112

18 张青松,陶君容,黄赐璇,顾澄皋.中昆仑山晚新生代植物化石的发现.科学通报,1990,35(1):51~53

STUD IES ON THE GEOMORPHOLOGI CAL EVOL UT I ON

OF THE QINGHA I -X IZANG (T IBETAN )PLATEAU

AND ASI AN MONS OON L I J ijun

(D ep t .of Geog rap hy ,L anz hou U niversity ,L anzhou 730000,Ch ina )

Abstract

T he Q inghai 2X izang (T ibetan )P lateau has exp erienced th ree stages of up lift and tw o stages of p lanati on du ring Cenozo ic ,resu lting in the fo rm ati on of tw o p lanati on su rfaces in Early and L ate T ertiary resp ectively .T he o lder one is on ly p reserved on the top of the m oun tain ,called the summ it su rface .T he later and low su rface (m ain su rface )is very com 2m on in the Q inghai 2X izang P lateau w ith an area often up to several ten s o r even thou sands of square k ilom eters .Sm all p atches of ancien t reddish w eathering cru st cou ld be found ev 2eryw here on the p lanati on su rface ,indicating a w arm cli m ate and low land conditi on (no m o re than 1000m )w hen they w ere fo rm ed .T he calcite crystals co llected from the karst

cave gave dates of FT in 15

~7M a ,p resum ing that the p lanati on p rocesses term inated at abou t 316M a w hen a vi o len t tecton ic m ovem en t occu rred .T h is tecton ic m ovem en t is term ed Q ingzang m ovem en t and w as divided in to th ree p hases :316M a (p hase A ),216M a (p hase B )and 117M a (p hase C ).O n ly after the Q ingzang m ovem en t w as the Q inghai 2X izang p lateau shap ed in to a huge tab leland fo rm and a new generati on of drainage system such as H uanghe (Yellow )R iver app eared .U p to now ,seven terrace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L anzhou B asin ,dated to be 116M a ,115M a ,112M a ,016M a ,0115M a ,0105M a and 01015M a resp ectively .

Phase B (216M a )of the Q ingzang m ovem en t has a p articu lar m ean ing in the L ate Cenozo ic environm en tal evo lu ti on ,becau se the p lateau w as lifted to be abou t 2000m a .s .l ,and the therm al and dynam ic affects upon the atm o sp heric circu lati on in A sia w ere strong enough to p roduce the m odern A sian m on soonal system ,esp ecially the w in ter m on soon ,re 2flected in the beginn ing of the accum u lati on of loess in N o rth Ch ina .

T he tecton ic even ts of 112~016M a w ere called Kun lun 2H uanghe m ovem en t by w h ich

the p lateau reached abou t 3000m a .s .l

.,on the average and m o st of the p lateau land su r 2face w en t in to the cryo sp here in the ice age and the atm o sp heric circu lati on in A sia changed dram atically ,u shering in a new cli m ate p attern characterized by 100ka cycle in loess

reco rds

.T here app eared ano ther tecton ic m ovem en t of 0115M a w ith the nam e of Gonghe m ovem en t by w h ich the p lateau finally app roached its p resen t elevati on and the cli m ate of L ate P leistocene and m odern ti m e becam e m uch drier and severe .

Key words :p lanati on su rface A sian m on soon up lift of Q inghai 2X izang (T ibetan )P lateau 111期 李吉均: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地形(四大高原与盆地)

中国主要地形区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我国四大高原的分布与地形特点,并了解各高原的成因;掌握四大盆地的分布并了解他们的地形特点。 2、使学生掌握辨认高原与盆地地形特征的方法。 3、通通过学习占我国面积大部分的高原与盆地的地形特征与环境特点,使他们了解我国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坚定学习科学知识,从而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决心。 4、重点:四大高原,盆地的分布和地形特点。 5、难点:对高原盆地成因的理解。 教学对象分析: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敢于表现自我,他们能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掌握我国四大高原和盆地的分布与地形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掌握我国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地形特点差异性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具:多媒体、地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语练习法相结合。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中国的地形概况,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我国的地势总体是怎样的?我国有哪些地形类型?回答:略 教师讲解:(PPT展示中国地形图)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从我国地形图来看,我国地形构成的东部和西部有很大差异。西部主要是高山、高原和盆地;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四大高原与盆地。新课讲解 提问:同学们我国西部有“高原中国”之称,高原面积占西部面积的大部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四大高原,它们的面积辽阔,形态各异,同学们能说说它们是哪四大高原吗?

回答:略 教师讲解:我们现在就来逐个的了解它们,首先是青藏高原。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并从PPT上的地形图找出青藏高原的具体位置及范围。 回答:略 教师讲解: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面积约占我国面积的四分之一,北起昆仑山、祁连山,东抵横断山脉,西与南达我国的边界。由于它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上这也决定了它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海拔。 提问:同学们知道它有多高吗?回答:略 教师讲解:青藏高原有着“世界屋脊”之称,世界上排名前九位的高山都位于它之上,8千米以上的高山有十四座,其中最高的是家喻户晓的珠穆朗玛峰(PPT 展示青藏高原地图)珠穆朗玛峰海拔高达8844.43米,而整个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 提问:同学们知道它是如何形成这么高的海拔吗?回答:略 教师讲解:大约在1亿年前的新生代时期,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相互挤压,造成青藏高原抬升隆起,直至今日形成了高大的青藏高原。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与观察PPT上的青藏高原地图,总结它的特点。回答:略 教师讲解:青藏高原的边缘与内部分布着一系列雄伟的山脉,高山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但山脉之间高原起伏和缓,相对高度很小,因此,“远看成山,近看成川”就成了青藏高原的真实写照。 过渡:青藏高原上蓝天下的雪山景色十分优美,以后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去看一看。看过雪山风光不防去看一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高原。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在PPT上的地形图上找出内蒙古高原的具体位置与范围。回答:略 教师讲解: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从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山麓,北达国界,南抵长城,它的海拔跟青藏高原比起来要低得多,只有1000多米。提问:我们刚刚提到过“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用来形容内蒙古的,现在请同学们结合PPT上的图,归纳出它的特点。 回答:略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 N ,北止40° N ,纵跨纬度13° ;总面积约230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 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作一肤浅的阐述。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

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 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此中心一方面使高原南侧的西风南支气流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又迭加在蒙古高压之上,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使我国东部南北温差增大。夏季,青藏高原上为一热低压。这个热低压又强烈吸引着来自南亚地区的西南暧湿气流,使西南季风的势力加强,给江南北部、江淮地区送去大量的降水。特殊年份也能影响到川西、陇东地区。同时,在高原的高空,又常形成一个暖性高压。这个暖性高压在东移时,常给川、陕、云、贵各省带来干旱天气,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转为伏旱。这个暖性高压,如果

青藏高原构造

两种观点 第一种为印象派观点,即传统的用某种背景中主要构造的发展顺序来预测其它地区构造发展顺序的观点,具有主观性。本文强调了喜马拉雅-西藏造山体系过去50Ma来的演化历史,试图反映20世纪末喜马拉雅-西藏造山体系的研究程度。 第二种为新印象派观点,即识别出在造山带演化过程中导致发生造山作用的那些过程,并探讨在定义造山带行为时这些作用过程是怎样在一起进行活动的。其本质是要了解整体,必须先了解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对喜马拉雅-西藏造山体系而言,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今天定义这个特殊体系的行为时必不可少的作用过程是什么?它们在时间上能够向后回溯多远?它们能够告诉我们关于造山作用更多的什么样的信息? 目录 0 引言 (1) 1 地形特征 (2) 2 区域地质 (2) 2.1北喜马拉雅带 (2) 2.2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4) 2.2.1 北喜马拉雅组成 (4) 2.2.2 新特提斯洋底组成 (5) 2.2.3 印度板块组成 (5) 2.2.4 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外来岩块 (5) 2.3碰撞后的磨拉石盆地 (6) 2.4西藏带 (6) 2.5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 (7) 2.6高喜马拉雅带 (8) 2.7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 (10) 2.8低喜马拉雅带 (11) 2.9低喜马拉雅结晶异地岩体 (12) 2.10亚喜马拉雅带 (13) 2.11山间盆地 (13) 3 喜马拉雅和藏南的构造历史 (13) 3.1原喜马拉雅阶段(白垩纪~早始新世) (14) 3.2始新喜马拉雅阶段(中始新世-晚渐新世) (14) 3.3新喜马拉雅阶段(中新世早期-现在) (16) 4 喜马拉雅碰撞后缩短量的估计 (23) 5 中生代-第三纪的变质历史 (24) 6 一种新印象派观点 (28)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学院:资源与坏境学院 班级:10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号:2010084023 姓名:石继龙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8000米的山峰。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 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跨15个纬度。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对中国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在4公里以上,是全球最高最大且具有复杂地形的巨大台地,其主体呈椭圆形。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一、对气温的影响 1.机械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40°N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有相当大的面积,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8000m,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从冬季北半球700hPa与500hPa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则东南侧暖

于西南侧,这显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响所致。因西风在高原西侧发生分支,于是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 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从夏季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东北部阿萨姆两个地区总是有两个伸向西藏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根据我国衢县与同纬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气温的比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层的气温皆是衢县低于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异更大。 2.热力作用 将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则偏高。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计算表明,从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提供热量,这时青藏高原是个冷源,其强度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气吸收热量600多J/cm2d。春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其强度以6、7月份为最大,向四周大气提供热量850J/cm2d以上。就全年平均而论,青藏高原地-气系统是一个热源。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区偏于高原的西部。夏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第19卷第1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 o l.19,N o.1 1999年2月 M A R I N E GEOLO GY&QU A T ERNA R Y GEOLO GY Feb.,1999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3 李吉均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730000) 摘 要 青藏高原在新生代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发生三次上升和两次夷平,因而分别形成高低两级夷平面。较低夷平面形成于新第三纪,结束于316M aB.P.,其上常有红 色风化壳保存,表明形成于气候温暖的低地环境,海拔不超过1000m。从316M aB.P.开始相继 发生三次构造运动,分别命名为青藏运动(A幕316M aB.P.,B幕216M aB.P.和C幕117 M aB.P.),昆仑2黄河运动(112M aB.P.,018M aB.P.和016M aB.P.)以及共和运动(0115 M aB.P.)。青藏运动B幕黄土开始堆积,高原达到2000m,冬季风稳定出现。昆仑2黄河运动使高 原多数地面达到3000m或更高,许多地方冰期进入冰冻圈,气候转型可能与此有关。共和运动 使高原达到现代高度,气候变干变冷。 关键词 夷平面 亚洲季风 青藏高原隆升 新生代是全球板块强烈活动的时期,形成无数雄伟的高山、高原和深海洋盆。地质史上地球表面如此崎岖是很罕见的。人类所面临的是一个高山和深海的时期。岩石圈的剧烈变化使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候也彻底改观,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全球环流与气候比中生代要复杂得多,并且脆弱易变,出现地球史上不多见的大冰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和最高的高原,其高度占据对流层的1 3,动力和热力效应巨大,迫使亚洲大气环流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学者叶笃正等从50年代即对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其后日本学者M anabe研究了青藏高原与南亚季风的关系,数值试验说明没有青藏高原就没有南亚季风。德国学者F lohn则指出青藏高原隆升与北非的干旱化有密切关系。80年代末,Ku tzbach和R uddi m an等不仅进一步模拟了青藏高原不同高度对亚洲季风的影响,甚至还提出新生代全球的三次变冷也和青藏高原隆起有关,从而把青藏高原研究推到全球变化研究的最注目的位置。 尽管国内外学者都十分强调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全球变化具有重大作用,但迄今为止对青藏高原隆起的历史和过程仍然是人言人殊,所根据的资料来源各不相同。本文将着重从地貌演化的角度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并根据地貌演化来讨论其对亚洲季风系统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只在必要时才兼及其它间接证据。 1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 青藏高原是由冈瓦纳大陆向北分离的若干小板块与欧亚大陆相继拼接而成,由北到南3国家攀登计划(KZ9512A l22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731010) 作者简介:李吉均:男,1933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 收稿日期:1998212230 张光威编辑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地形崎岖,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红壤广布,又称“红壤高原”。云南贵州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云南省的东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它是南北方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它被乌蒙山划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西部的云南贵州高原海拔超过2000米,东部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地较多,高原表面较少。它被称为“山源”,海拔1000-1500米。云南高原与贵州高原相连,边界不明确,故统称“云南贵州高原”。云南高源位于云南省东部哀辽山以东,由于在云岭以南,云南有1200多座大坝,占全省耕地的三分之一。地势低洼的形成盆地,有些形成湖泊。例如,在以昆明为中心的高原表面,有许多湖泊盆地和水坝,有许多湖泊,如滇池,被称为“滇池洼地”。由于湖泊水的渗漏和周围山区泥沙的沉积,大部分湖泊盆地发育成湖岸平原。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的主要农业区。贵州高原地处雨季,雨量充足,所以有“三天无晴天”的说法,高原上的河流有大量的水。许多河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冲刷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贵州高原的地形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盆地和峡谷三个层次。高原最高的地方是山原,在贵州西部最明显。由于长期的河流切割,高原形成了原始的山地形态。该高原下有一些盆地(坝),最大的是贵阳盆地,是高原上的主要农业区。这个峡谷是河流经过长时间的冲刷而形成的。例如,吴江河谷有300-500米深,“走一天”。黄果树瀑布宽约20米,从50多米高的陡峭悬崖上沿犀牛潭而下,是

中国最大的瀑布。云南贵州高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一个侵蚀高原,具有显著的喀斯特地貌。云南贵州高原上的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泛。通过地表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了天坑、漏斗、圆形洼地、伏伏流、洞穴、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最发育的岩溶地貌之一。云南贵州高原地表有一层红壤固结层(又称风化壳),说明该地面为风化地面。当它被剥蚀时,石灰岩就会暴露出来,形成大面积的石芽地。路南石林是我国开发最好的石芽地之一。在这里,奇峰像一座塔,像一根竹笋像一根菌苗,高10多米,高5-10米。在山顶亭或狮子亭,人们可以欣赏到40多万亩石林的奇景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 主备人:胡露茹 姓名班级学号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定位。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 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 四、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 一、概况 (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 1、民族:主要聚居区 2、宗教: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区内大体可以分为、、 、四个分区 (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 位于E——E之间, (3)相对位置: 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 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PDF.pdf

试阐述青藏高原隆升的主要过程及其引起的季风气候 的演化过程,并阐述青藏高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气候、地貌、水文有哪些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在之前的地史学课上有过了解,现在结合查找的文献资料,这个隆升过程可以分成三阶段:(1)断离隆升阶段大约在 40一50Ma 之前 , 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碰撞后,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其相对运动的速度从 10cm/a降至5cm /a(2)挤压隆升阶段印度大陆同欧亚大陆的碰撞和俯冲板片的断离可能改变青藏高原下局部区域上地慢物质运移的图式,但是它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尺度地慢对流的基本格局。印度大陆仍以5cm/a的速度向北推进、挤压欧亚大陆板块。在其挤压下青藏高原继续隆升 , 地壳不断增厚,同也不断缩短(3)对流隆升阶段欧亚大陆和印度大陆碰撞后,高原下部上地慢稳定的流场又开始活跃,新的对流格局主要受推进的印度大陆和塔里木地块的控制,下降流中心仍然处于塔里木地块之下,对流上升流也保持在高原的中部地区可以看到当受挤压的岩石层停止增厚以后,再次增长的上升流将使原来下移的等温线很快地向上推移,它意味着增厚的岩石层被很快减薄,其过程大约为10 - 15 Ma。减薄过程是从高原中部区域开始的,地幔下部的热物质上升,推动和支撑着岩石层向上隆起。同时,增长的热流动将很快地把青藏高原下部那一部分在挤压隆升过程中被“挤入”软流层的岩石层下部搬离。同时,均衡力的作用将直接导致青藏高原一次的快速隆升,这就是所谓的对流隆升。《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三阶段模式》(傅容珊李力刚黄建华徐耀民)季风气候的演化,我根据《青藏高原隆起及海陆分布变化对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陈隆勋刘骥平周秀骥汪品先)的观点季风气候的演化过程可以概括为: 隆起初期 , 由于海陆分布和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冬季开始出现弱的中纬NE 风和比较明显的热带NE 季风,高空出现弱的两支西风急流及东亚沿岸弱的东亚大槽。夏季则出现弱的低空SW季风和高空反气旋。但此时的SW季风只在中国沿海可

云贵高原的地貌特征

地形特征 概观 云南贵州高原位于青藏高原到湖南和广西丘陵山区的过渡带,北部为四川盆地,南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为热带海洋。云南贵州高原的地形从西北到东南逐步减小。整个云南贵州高原可进一步分为西部的云南高原和东部的贵州高原。[11]云南高原 云南高原的总体地形趋势是北部高,南部低,西北最高,东南最低,从北向南呈递减趋势。其西北是云南贵州高原的最高带,海拔3000-4000米。有多年积雪的高山,如玉龙雪山,梅里雪山,哈巴雪山等。境内最高点是景德堡峰,是德钦县梅里雪山的主峰,云南和西藏自治区地区海拔6740米,最低点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与南溪交汇处,海拔仅76米。整个高原的地形可以从北到南大致分为三个阶地。第一层是西北的德钦和中甸。高度通常在3000米至4000米之间。许多山峰可以到达超过5000米的高度。第二层是中央高原的主体。海平面一般在2300-2600米之间。有3000-3500米的高海拔山

峰和1700-2000米的低海拔山峰。第三阶地位于盆地的西南,南部和东南部。有高山,丘陵,盆地和山谷,海拔1200-1400米。ling江流域和云岭山脉东部的宽谷盆地是边界。东部高原绵延,西部山脉和河流纵横交错。地貌有很大的不同。这里的山河主要表现出南北趋势。从西向东,高黎贡山,怒山,云岭山,五粮山,哀牢山等南北山脉与怒江,Yuan江等南北河流交替排列。从北向南,山脉的高度逐渐减小,山河间的距离在扩大,峡谷深度也在增加,形成了著名的纵向峰谷区。[11] 云南罗平 云南罗平 贵州高原 贵州高原,贵州高原的地势从西向东,从中部向南,北倾斜。境内有四座主要山脉。这些山脉一般呈东北西南趋势。西北的乌蒙山与云南相邻,呈南北走向。海拔通常在2000-2400米之间。贵州高原的最高点位于鹤屏县与水城县的交界处的飞彩坪,海拔2900米,北部的大楼山呈西北西南趋势,海拔1000-1500米。东北武陵山脉是吴江与and江

青藏高原对气候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

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

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约束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读书报告 报告题目:《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约束》 学生姓名:张海龙 学号:200801010122 指导老师:王刚老师

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约束 摘要: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直至现今它依然处于隆升之中,新生代早期,伴随着特提斯洋的消亡,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完全拼接在一起,同时开始了青藏高原的缓慢隆起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第四纪,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基本形成现在的地形地貌与构造情况。 关键字:高原隆升;历史约束;青藏高原 关于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至今尚无一致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意见。一类意见认为, 印度2亚洲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晚于55Ma ,甚至可以晚到早中新 世【1-5】 ;另一类意见认为其早于55 Ma ,最早可以到晚白垩世 【6-11】 。越来越多的证据 支持这样的认识:印度2亚洲大陆起始碰撞的时间不晚于65 Ma。大致可以将青藏高原的构造岩浆事件划分为三大阶段:碰撞前(早于65 Ma) ,同碰撞(65~45/ 40a) ,后碰撞(晚于45/ 40 Ma) 。 青藏高原的显著隆升,主要发生在后碰撞阶段,多数人比较接受幕式隆升模型,认为现今青藏高原的高度主要是由18 Ma 左右、8 Ma 左右、3.6 Ma 左右三次大隆升造成的。李吉均(1999) 根据青藏高原的夷平面将3. 6Ma 以来青藏高原的构造运动划分为青藏运动(A 幕: 3. 6Ma ,B 幕: 2. 6Ma ,C 幕: 1. 7Ma) 、昆仑黄河运动(1. 2Ma ,0. 8Ma 和0. 6Ma) 以及共和运动(0. 15Ma)。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有很多的研究证据可作为其约束,限制具体的隆升时间、事件、地点以及具体隆升高度。下面为一些约束证据: 1从青藏高原南北两个磨拉石剖面的对比看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 从高原南北两侧磨拉石建造的对比来看,近一千万年来,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的性质可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磨拉石建造的沉积旋回来分析,反映在地貌与沉积上,则存在三种情况: (1)抬升速率小于剥蚀速率时期,原面高度下降,高原地貌出现以海平面为基准的绝 对夷平面,磨拉石序列则表现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序列; (2)在抬升速率等于或近于剥蚀速率时期,原面高度趋于稳定,高原地貌出现以区域 基准面为准的相对夷平面,磨拉石序列则为相对均匀大小的粒度组合; (3)在抬升速率大于剥蚀速率时期,原面高度上升,高原地貌表现为发育山地地貌,磨

青藏高原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介绍 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位于中国西部及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甘肃省西南部及云南省西部。北纬27°20′~40°00′,东经73°40′~104°20′。东西长2700千米,南北宽1400千米。面积240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5000米。 地形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地球上最近一次强烈的、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密切相关,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南有喜马拉雅山脉,北有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东为横断山脉,西为喀喇昆仑山脉。内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等。这些山脉海拔大多超过6000米,喜马拉雅山脉许多山峰超过8000米。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怒江、澜沧江、塔里木河等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冰川、湖泊、地热高峰终年积雪,似冰川营垒,是全球中低纬度地区的最大冰川活动中心。冰川面积3.42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冰川面积的77%。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区,也是盐湖最大分布区。如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产食盐、硼砂、芒硝等。高原上随地势升高,分布着季节冻土、隔年冻土和多年冻土,冻土厚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厚。在多年冻土区内,季节融化层中水的融化和冻结,发生冻胀丘、冰锥、寒冻石流、热融沉陷等现象,给施工、建筑物、交通运输造成很大困难。高原地下岩浆活动频繁,多地热活动带,形成许多温泉、热泉、沸泉,如羊八井地热田。 气候高原地势高峻,对该区和东亚气候产生极大影响,具独特的高原气候特征: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平均气压大部分在625毫巴以下,为海平面气压的一半;空气密度0.71~0.80千克/米3,平均为海平面的60%~70%;空气含氧量0.166~0.186千克/米3,比海平面减少35%~40%;水的沸点也降至84~87℃。光照充足,辐射量大,全年日照时数2200~3600小时,年总辐射量大多高于160千卡/厘米2。气温低,年变化小,日变化大,年均温多低于5℃,1月均温大多为0~13℃,在海拔高处也出现-16~-18℃的闭合等温线地区,7月均温8~18℃,藏北地区多低于8℃。干湿季分明,干季多大风,4~9月为雨季,降水地区分布差异悬殊,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50~900毫米。全年大风日数以藏北地区最多,阿里地区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在150天以上。高原寒冷干燥、气候严酷,自然植被多矮小稀疏,具有抗干寒、抗风、耐盐等生态特征。高原上的高山草甸土、高山荒漠土等,土层浅薄、发育较差。高于4500米的地方,无绝对无霜期,谷物难以成熟,只宜放牧。牲畜以耐高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主。4200米以下的河谷可种植作物,以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圆根、油菜等耐寒种类为主。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冬季无严寒,小麦可安全越冬,加上光照条件好,春夏温度偏低,延长了小麦生长期。拉萨市冬小麦有亩产818.5千克的纪录。 自然地理区高原地势高差悬殊,各自然要素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变化互相交错、紧密结合,可划分为10个自然地理区。①喜马拉雅南翼山地——

青藏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

青藏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 一、高原上升前我国第三纪古地理梗概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也是一个在第四纪期间才迅速崛起的高原。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对一高原地区的自然面貌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对包括我国其它地区在内的整个东亚的第四纪环境演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强大因素。为了充分认识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的影响,有必要先了解我国第三纪古地理状况。老第三纪时,在地壳长期稳定和气候炎热的条件下,地表一遭受长期剥蚀,到末期,我国也和全球陆地一样,进入准平原化阶段。当时气候受行星风系支配,.在温暖条件下,气候带很宽广(图1)。根据全球下第三系沉积岩相带的分布特征,刃移时的副热带高压脊呈纬向分布(由于后期地轴倾角发生变化,现在在我国境内为北西西向)‘。在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一套紫红色含石膏、岩盐的碎屑岩沉积r3’。这一沉积带‘受中新世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东部被印度板块向北西的运动推移了纬距大约5“左右,而达今日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的可可西里(老第三纪断陷盆地)的位置。对于老第三纪干燥带这段畸变,显然是不能用地轴倾角的变化来解释的。在这个干燥带的控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在唐古拉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则为湿润的热带气候汇4’。该山脉从那时起,在古自然地带上就成为我国西部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上新世时(图2),青藏地区开始上升,帕米尔高原形成,青藏地区的西部和南疆一带处于西风气流的焚风环境下而变得比较千

燥,形成含石膏地层。但此时的干燥与老图1中国老第三纪末期自然地带及副热带高压带湿热的热带;五、亚热带:卫1一干热亚热带“Z”字形畸变图143(荒漠、内陆钦湖);五:一半干卜旱亚热带;五3一热湿的亚热带。a.当时的经纬线;b.副热带高压带边界。钾溯旦、、、1 fl。夸可{’心一叫甲夕.1 !耀1{堤:Jl又一、一飞.嘴州、、、退匕户闪、一二曰.口、__司搜/臼兮仔戈亮一之厂犷月.左右一}万…口川汤红!!!{瞥!怜},沃{、到‘尸}一口娜144图2中国上新世古地理略图’井、热带和南亚热带:工;一湿润的;工:一半夕翩闰的。五.卫,一暖湿的;五:一暖千的;五。一高原暖干的;班、暖温带。区;古季风:2一冬季风;3一夏季风。中亚热带和;{匕亚热带:1一三趾马动物群分布第三纪的干燥在成因上和程度上是不同的。我国早先的纬向气候带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一时期北方广泛分布的保德红土和三趾马动物群在整个欧亚大陆呈东西向带状分布,表明纬向地带性系统虽有变化,但仍基本保持着。根据上新世红土色调的差异和石膏等易溶盐类的有无与多少,可以看出在我国北方的东西两部分(即华北和西北),气候条件已有分异;东部热而稍湿,向西逐渐过渡为干热,在温度和湿度上都有些差别。但这并不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现代东亚季风已经形成的证据,而是距离海洋远近所引起的差异,因为此时整个东亚的纬向环流型式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根据近年来对青藏高原的研究,上新世时高原面的平均高度大约1,000米『‘’。西藏境内三趾马动物群的发现,夷平面上的上新世古岩溶和灰岩上发育的红色土型

中国地貌特征

中国地貌特征 软件二班 欢欢

摘要: 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力共同作用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本文讲述了中国地貌特点及分类,人口分布、城市选址、农业发展等经济建设与地貌分布间的关系。以及民族地区地貌与全国地貌的异同,同时介绍了几个世界著名地貌以及它们的特征分布。 关键词:中国地貌基本特征,地貌形态,经济建设,著名地貌 一、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类型复杂多样 有被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的盆地和平原,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如横断山脉的许多山峰海拔超过5000──6000米,一般也在4000米左右。又如天山山脉东段的吐鲁番盆地,盆地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海拔─155米,是全国最低的洼地。广西、和东部出露大面积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占全国同类岩石的42%。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岩溶作用强烈,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边缘的民族地区,西起湟水流域,经六盘山麓、鄂尔多斯高原,东止西辽河流域的广大围,堆积的黄土经流水作用,侵蚀发育了现代的各种黄土地貌。在长白山、大岭、高原东部以及滇东、黔西、桂西有广泛的玄武岩喷发,形成熔岩地貌。如长白山峰顶的天池就是一个火口湖;在黔东南、桂中、桂西北和桂东南发育了红层丘陵,滇中发育了红层高原,滇南发育了红层山地。中国大陆民族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多居陆,远离海洋,但广西壮族自治

区濒临南海,曲折的海岸线长达1500公里,著名的海湾有湾,湾淤泥质海滩为红树林海岸。 2、山地高原广泛分布 民族地区大约93.5% 的面积位于中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上。全国主要的极高山(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海拔3500─5000米)出现在西部的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的面积230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面积的36.8%,在青藏高原上,位于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面积的56.7%。这里集中了全国岭以外的主要。第二级阶梯海拔大都在1500米以上。除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外,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部分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全国的四大盆地除海拔较低、面积较小的盆地外,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也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 3、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第三级阶梯上民族地区的平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总面积的1.7%。这些平原之中,除东部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外,其他民族地区主要是分布零散的狭小平原,而且多属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境众多的小平原,面积共约3.16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平原是─桂平的郁江河谷冲积平原,面积仅6400平方公里。一般平原的面积为300─600平方公里,海拔200─500米,相互间被山地丘陵分隔开。群山起伏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图们江、江穿流于众山之间,在、、等河谷盆地,形成海拔200─500米的狭小河流冲积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面积35万平方公里,其次为华北平原,再者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完整版)高中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

青藏地区 1.范围: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南。 2.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几乎都在该地区。藏南地壳活跃,为两大板块碰撞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之最;藏北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农牧业主要集中在湖盆、河谷地区。 3.气候特征: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地区差异大;太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4.水文特征:冰川融水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季风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尤其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 主要湖泊: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 5.植被:主要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分带明显。 6.土壤: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主导因素:地势高 7.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 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8.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铁路运输在青海较为重要。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柴达木盆地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聚宝盆”之称。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铅锌:锡铁山。钾盐:察尔汗盐湖。盐池:茶卡盐湖。②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青海黄河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梯级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电站。③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建有国内最大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西宁(毛纺)、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补充]中国农业地理的综合分析 青藏区(藏、青) 1、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势高,空气稀薄)。 2、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区。 3、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 4、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 5、“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深部动力学过程

附件10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深部动力学过程” 重大项目指南 青藏高原的侧向生长与深部过程,是了解大陆碰撞变形与演化机理的关键,也是研究陆内造山过程的“金钥匙”。青藏高原东北缘是正在发育的青藏高原和正在破坏的华北克拉通之间的构造转换带。该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十分强烈,遍布全区的第四纪褶皱、逆冲和走滑断裂,表明整个地区都正在遭受着地壳缩短和水平剪切,并且伴随着垂直隆升作用,构成了青藏高原最新的、正在形成的组成部分。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南北地震带”与海原-六盘山-渭河地震带的交叉处,地震活动强烈,历史上有过多次8级以上强震,其地震灾害与地表变形和深部过程的关系,是国家近年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制定的重要科学目标,也是探索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及向外围克拉通构造域转换过程与动力学的关键部位和绝佳实验场所。众多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动力学模型都可通过该地区岩石圈结构变形研究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来甄别验证。 在既有工作基础上,补充关键地区的地质观测和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探测资料数据,并利用高分辨率超大规模并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该区域既有和全新的概念性演化模型进行充分甄别、检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从而获得四维地球动力学时空演 - 1 -

化模型,推进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对周缘演化和陆内造山机制的认识,提升我国地球动力学界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并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奠定新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目标 通过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演化的时空过程恢复、结合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探测、开展多时空尺度的三维有限元建模与数值模拟,厘清深部结构与岩石圈变形行为、浅部构造演化与深部时空演化形变之间的关系,阐明青藏高原侧向生长及陆内造山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和机理,探索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构造演化和地震孕育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地表构造变形、断层地震活动与深部三维构造活动相联系的定量化模型计算,探索统一的大陆地球动力学解释。 二、研究内容 (一)东北缘构造变形几何结构、运动图像完善与演化过程恢复。 通过对不同走向和不同性质活动构造相互关系的研究,给出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格架和平衡转换关系;通过综合不同位置新生代地层年代序列、磁性特征和变形特征,结合现今GPS观测资料,分析不同时间尺度构造变形速率,给出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速度场;利用低温热年代学和地貌面定年新技术,通过盆地消亡、山脉隆升及区域地貌面的年代确定,结合现代地貌分析,给出青藏高原构造变形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 2 -

云贵高原

中国区域复习——云贵高原及相关区域 一、基础知识回顾 1、位置:99°E―110°E, 23°N―28°N (105°E, 25°N穿过高原中部) 2、范围:包括贵州省大部,云南省东部,广西西北部 3、地形、地势:海拔1000―2000米,西高东低;地形崎岖 不平,高原面不完整,山间有许多“坝子”;石灰岩广布,喀 斯特地貌发育。 4、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①可溶性岩层(石 灰岩)分布;②湿热的气候条件 5、简述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壤和地下水特征。 土壤: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下水: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 6、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的冲刷使地表土层浅薄,地表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只有在那些被当地人称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内有些小块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相对较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故称为坝子农业。 7、地表水缺乏的原因:喀斯特地貌,地表多裂隙,地下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 8、昆明市为何称为“春城”?贵阳为何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 冬季处在昆明准静止锋暖气团一侧,温暖晴朗,夏季海拔高,气温低,天气凉爽。 而贵阳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和冷气团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夏季受东南、西南季风的双重影响阴雨天也多。 9、河流水文特征:径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落差大,流速较快,水能丰富;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10、石漠化(水蚀荒漠化) (1)自然原因:①地形:地形崎岖,或地势起伏大。②土壤:喀斯特地貌,土壤发育差,土质疏松,土层瘠薄。 ③气候:降水多或降水集中,多暴雨。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陡坡开垦;伐林取薪;工程建设;开矿等)②人多地少,对土地的过度利用。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2)石漠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退化,耕地撂荒或废弃;二是生态恶化,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三是自然灾害频发,损失巨大;四是加剧贫困;五是大量泥沙淤积河床、库区,影响梯级电站、三峡库区及珠江三角洲乃至港澳地区的生态安全。 (3)措施:①植树造林种草;②陡坡退耕还林;③缓坡修筑梯田;④解决当地的生活用能问题;⑤控制人口数量,缓解土地压力;⑥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植被等。 11、在石灰岩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原因 石山上水蚀强烈,风化作用弱,土壤发育程度低、贫瘠,植物的生长速度慢,一旦植被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12、云贵高原农业发展自然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②地下水较丰富。 不利条件:①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缺乏;②地表崎岖不平;③耕地面积小;④土层浅薄,土壤贫瘠;⑤水土流失严重;⑥水利工程量大 12、云贵高原矿产及特点: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优势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