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精选7篇)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精选7篇)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教学学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5.1”假期情景,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探索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

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

(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学习小数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

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

【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小结

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

【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

五、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作业本》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2

一、班级概况:

新学期伊始,我所担任的四年级3班转入学生--名,现在班级人数--人。其中男--人,女--人,少数民族--人,单亲--人。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本班男女生比例悬殊大,男孩子活跃、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配合课任老师抓课堂常规。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热爱集体,遵守纪律,讲究卫生,争当文明学生。

2.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引导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活动要加强对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动之前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课题研究的最大效应。班主任与学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3.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三、具体措施:

1.重视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一个人终生受益。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学期以新三好评选为契机,家校配合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每周综合性评价。重点落实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2.加强后进生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发展情况。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和家长联系,体贴他们的冷暖,了解他们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3.及时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点难点上下工夫,以促进全班成绩的平稳、扎实地上升。

4.培养班级干部: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不仅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3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有效的教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你会喜欢!

一、教学内容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4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

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教学例5

出示例题,独立解答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行程问题,题中每小时行70千米、每分钟行225米,这样的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4小时、10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师:说一说第(1)题中汽车的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怎样求路程?(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如果求时间,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三)巩固发散

教材P52-P53 做一做,指名汇报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

总价÷数量=单价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并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认识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灵活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26页例1及练习四的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邮政编码的作用,探索发现邮政编码的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分析研究、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与编码有关的信息,走访当地邮政局的叔叔、阿姨,了解当地邮政编码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和调查了身边一些与编码有关的信息,谁来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编码?

(学生自由发言:邮政编码,车牌号,身份证,电话号码,门牌号,银行帐号……)

教师: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用数字表达信息的资料,多媒体??

[点评: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于生活,同时以最短的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数字编码的问题。

二、邮政编码中数字的意义和邮政编码的作用

1。邮政编码中数字的意义。

教师:同学们寄过信吗?

(多媒体出示例1的信封)

教师:这封信是寄往哪里的?

学生:重庆市巴南区鱼洞镇的。

教师:你们谁知道左上角的这组数字在信封中叫什么?右下角的这组数字在信封中叫什么?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寄信人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

学生:左上角的这组数字是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右下角的这组数字是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教师:那你们了解邮政编码每个位置上的数字表示的什么意思吗?

学生1:邮政局的阿姨说,邮政编码是全国统一的,都是6位数,不同数字表示不同的地方。

学生2:……

[点评: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编排有什么规律?学生知之甚少。为此,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走访当地邮政局的叔叔、阿姨,了解当地邮政编码及方法对本节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这是我们重庆市巴南区部分乡镇、街道的邮政编码,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邮政编码有什么规律?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乡、镇街道?

巴南区石岗车站401348 巴南区一品新街401349 巴南区鱼洞镇黄溪路401320

巴南区南彭镇南湖路401347 巴南区圣灯正街401349 巴南区百节百正街401322

巴南区界石镇界新街401346

学生1:我发现这些邮政编码的前面4位的数字是一样的,都是4013。

学生2:我发现他们的后两位数字不同,这两位数字应该代表巴南区不同的乡镇、街道。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重庆市部分区县的邮政编码。比较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区县名邮政编码

渝中区 400000

江北区 400000

南岸区 400000

大渡口区 400000

沙坪坝区 400000

九龙坡区 400000

北碚区 400700

万盛区 400800

双桥区 400900

渝北区 401120

长寿区 401220

巴南区 401320

綦江县 401420

合川市 401520

永川市 402160

江津市 402260

大足县 402360

荣昌县 402460

学生1:我发现前两位的数字是相同,都是40开头。所以我想40应该代表重庆市吧。

学生2:我发现第3、4位应该代表各区、县,00代表的是市区,而07,08,09,11,…,24这些代表县。

学生3:通过观察,我猜想其他省市中,邮编的前两位的数字是不相同的。

教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看看其他省市的邮政编码。省市名邮政编码省市名邮政编码省?

太原 030000

沈阳 110000

上海市 200000

大同 037000

大连 116000

天津市 300000

阳泉 045000

鞍山 114000

重庆市 400000

长治 047100

抚顺 113000

石家庄 050000

长春 130000

哈尔滨 150000

保定 071000

吉林 132000

齐齐哈尔 161000

教师:通过以上观察,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1:现在我发现邮政编码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

学生2:我发现直辖市的邮编第二位都是0,例如:北京是100000,上海是200000,天津是300000,重庆,400000。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邮政编码的六位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吗?

学生:前两位的数字表示省、直辖市,第3位的数字代表市(地区),第4位的数字代表县(区),后两位代表乡(镇)。

[点评:向学生提供大量的邮政编码信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邮政编码6位数字表示的意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2、邮政编码的作用。

教师:邮政编码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1:每天邮局的叔叔、阿姨要收到许多寄往全国各地的信件,有了邮政编码后,就可以使用自动分拣机按照邮政编码进行自动分拣,不用叔叔、阿姨进行人工分拣信件,累得满头大汗?邮政编码能使大家尽快地收到信。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呢?

[点评:该环节让学生明白邮政编码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分拣信件速度慢、费时又费力的矛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社会需要的关系。]

三、认识身份证编码

(师生游戏)

教师:拿出你课前搜集到的家人的身份证号码,随便给老师一个我就能猜出他的出生年月日、性别和那个地方的人,相信吗?试试看?

学生读身份证号,老师猜测,学生判断验证。

学生惊叹,跃跃欲试。

教师:谁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到的?

学生:我查阅了资料。身份证的前两位上的数字表示省(直辖市),第3、4位的数字代表市,第5、6位的数字代表区县,第7~10位的数字代表出生年份,第11、12位的数字代表出生月份,第13、14的数字代表出生日子,第15~17位的数字代表编号顺序号,末位加了个检验码。但倒数第2位的数字双数代表女性,单数是男性。

四、完成练习四第二题。

教师:你们打过长途电话吗?

学生:打过,打长途电话要拨区号。

教师:你知道我们重庆的区号吗?

学生:知道,是023。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区号?

学生:北京是010,上海是021,天津是022……

教师:你熟悉的电话号码有哪些?从中你还了解了哪些信息?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体会?你认为数字编码有什么好处?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路为指导,班主任的中心工作为重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探索个性培养的途径。

二、班级现状分析:

本班本学期共有59人,其中男32人,女生27人。经过去年一学期的接触,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各方面情况有较深的了解,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守纪方面的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卫生习惯的养成还有待于提高,大多数学生不敢大胆发言,班干部不敢大胆负责,管理方法有待提高,所有这些都是本学期班级工作的重点。

三、主要工作及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3、抓好班级的纪律,重点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

4、结合“三八”等各种节日及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和尊敬父母的教育。

5、加强安全教育,利用晨会、集会、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在平时多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发现问题,铲除隐患,确保学生安全。

6、认真做好两操,开展有益、健康的课间活动。

7、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比如假日活动收费,这些都需要家长的支持。只有取得了家长的信任,我们班主任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6

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闭莆彰挥欣ê诺牧讲交旌显怂愕脑怂闼承颍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2比醚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两级)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痹诩扑阒信嘌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绷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同学们,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请看:都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呢?学生观察,并说出货架上的商品名称和价格。

1苯淌Γ盒∶鳌⑿『旌托∏浚他们各买一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呢?(文具盒每个7元)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7+7+7=21(元)或7×3=21(元)

2崩罾鲜σ怖吹缴痰辏要为学校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需要多少钱呢?还能用一步计算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毖生独立列式解答。

2币导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教师:谁来说—说,他们是先算的什么呢?

学生1:他们都是先算的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

学生2:他们都是先算的乘法,再算的加法。

教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尝试练习

教师:你知道下面两题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9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能正确算出答案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保继续播放课件)小青他们要为班上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作为奖品,付给售货员阿姨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呢?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算什么呢?

学生:先算出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共要多少钱。

教师:你知道怎么算买13个文具盒的钱吗?

学生:7×13

教师: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找回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汇报。教师板书:100-7×13=100-91=9(元)教师:谁能说说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教师:这两道题又该先算什么呢?说给同桌听一听。52+12×4110-117÷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里都有哪些运算?计算时是先算的什么?

学生:有加法、减法,也有乘法、除法。先算的乘法和除法,再算的加法和减法。教师:谁能小结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请同桌相互说说。指名学生说。

教师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5苯淌Γ合胍幌耄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725-43+21823×32÷8指名学生说说,然后计算出得数。

教师:像这样,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呢?请同桌相互讨论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指名说说运算顺序。小结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运用

1钡7页,练习一,第1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钡7页,练习一,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集体讨论。

3钡7页,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的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7

教材内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①收集生活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②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精选7篇)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精选7篇)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教学学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5.1”假期情景,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探索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生教案七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生教案七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生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平移 平移铅笔:让学生动手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的前后铅笔的位置关系。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 二、平行 1、移一移: 第1题:这幅图中有许多组平行线,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先让学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后说一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第2题:本题平移后线段之间的平行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寻找一些斜线之间的平行关系学生可能更困难一些。可先安排一些简单图形如:菱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在平移前后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活动中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3、说一说 在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根据书中给出的图片,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平行线,与同学交流。

三、画平行线 教学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四、实践活动 从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找平行线。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生教案(精选篇2) 教学内容: 亿以上数的改写(教科书第20页例3,21页例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将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改写。 2、理解、掌握将非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正确地改写。 3、进一步理解“改写”和“略写”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交流优化写法,正确改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数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 整亿数的改写,非整亿数的略写。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四舍五入”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4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4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篇1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平均数(一)(P116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会正确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 4、初步建立平均数的统计思想。 5、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要求下列问题,必须已知哪两个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 平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2)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 平均每组分到几本书 (4) 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 2、导入 (1) 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平均每一份是多少。类似题 称之为求“平均数”。所谓平均数,就是把不相等的几个数量,在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其相等。 揭示课题: 平均数 (2)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 求平均数首先从问题中判断:把什么作为总数平均分; 是按什么平均分的,即与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是什么;然

后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 二、探究 1、例1: 有4组小长方体,第一组有9个,第二组有5个, 第三组有7个,第四组有3个。平均每组有多少个 (1)默读题目,想一想这到题的数量关系式 长方体的总个数÷组数=平均每组的个数 总数÷ 份数 (2)生列式,并说明是怎样想的 (9+5+7+3)÷4 问:平均每组的个数会不会比最多一组9个多,会不会比最少一组3个少,为什么 (3)阅书P116的例1 2、例2: 陈小红期中考试成绩,数学和英语都是98分,语文 96分,自然常识100分。她的’平均成绩多少分 (1)自学例2的解题过程: A.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括号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98相加 总份数为什么是4) B.你能完整说说这题的数量关系式吗 总分÷科数=平均成绩 (2)练习: 书P117的练一练的1、2(只列式) 三、运用 1、根据问题找总数、总份数 (1)平均每辆车运煤多少吨 (2)平均每季度生产多少台

四年级学情分析语文案例十篇

四年级学生学情分析案例十篇 案例一:《尊严》 四年级学生在处于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应该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易形成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些对学习本课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年级的学生对多媒体信息技术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并且对电脑手机有一定的探索欲望,我巧妙结合手机在课堂上的使用,既能在教授知识的基础上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评价及时到位的点评再现。 联系生活实际,外国友人的感人故事,也能补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视野。链接古代《嗟来之食》文言小故事,让学生再次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和中国人的质朴正直的君子之道。学习中不忘回顾语言人物描写手法,反复诵读体会,感受不食嗟来之食的傲骨之风。《尊严》题目简单却耐人寻味,它摘自于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一句评价语中。 课文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故事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让人感动泪流,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深远,特别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正是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际,对尊严话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重视对四年级学生阅读方法的引领,从人物描写的语言、动作、外貌等入手,教给学生学会并使用语言、动作描写手法分析人物的内在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知让人物。亲近文本、深刻理解,对新媒体信息技术使用,更多地是介入手机,电脑,提高学习的效率,直观反映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有效的评价,纠正偏差,及时调整学习困惑。 案例二:《乡下人家》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过程,但此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身边的景物不太关注。课文中的平凡景物、普通场面,他们司空见惯,觉得平凡无奇,不能深入体味文中的意境。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及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等多种方法来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案例三:《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在发展过程中,相对来说比较乐于回答问题,但趋向于羞涩。课堂上有一定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但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还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特别是学困生,仅仅能够达到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程度,需要在课前进行大量的预习,并且搜集叶老先生和肖复兴的相关资料,对叶老和肖复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册第二单元中出现了叶老先生的《爬山虎的脚》,所以学生已经对爬山虎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案例四:《桂花雨》 四年级的学生是儿童成长中的一个关键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边

小学数学-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 (86)

学情分析方案 教学主题:烙饼问题 教学对象:四年级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怎样烙饼更合理,使学生知道解决实际问题要选择最优方案。 学习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解决问题的方法许多,但有优选方案,要培育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查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学情分析目的:烙饼问题这部分学问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烙饼问题学生是生疏的,而且“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学习烙饼问题之前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有助于教师更精准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利用课前时间与学生谈话交流,利用微信与家长交流了解情况。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方案 一、学情分析目的 我校正在提倡转型课堂教学,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以生为本,学情分析师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决定教什么与如何教时,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规律与学习兴趣,着眼于帮助、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情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和操作教学过程。

二、学情分析内容 教学主题:《认识图形》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重点:把学生熟悉的实物按样子进行分组,并抽象出相应的模型。 学习难点:经历观察、分类操作等活动后,抽象出几何模型。 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 方法:(1)问卷调查法。提前预备好一份问卷,发送给每一名同学,学生完成问卷。再通过收集的问卷进行总结分析。 (2)谈话法。随机选择几名同学,釆用谈话提问的方式,了解这几名同学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情况。 工具:微信以及微信小程序。 《探究图形》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通过观察、列表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特征。过程与方法:经历“找规律”的全过程,获得“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育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操作活动,积累数学思维的活动经验。教学重点:学会从简洁的情况找规律,解决简单问题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学情分析:

教案学情分析范文_学情分析范文(三篇)

教案学情分析范文_学情分析范文(三篇) 学情分析范文一 经过与其他语文老师的沟通交流,对上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情况,以 及开学一个月来对学生的观察了解,认为四年级一班语文教学目前的现状是: 一、据了解本班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字体书写普遍 不规范还不工整,上课小动作多。其次是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教案学情 分析范文_学情分析范文(三篇))。因此导致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尤其害 怕习作,还没有养成自觉写日记的习惯。特别是作业的完成情况非常不理想,一些不自觉的学生养成了不写作业的现象,尤其是家庭作业。 二、学困生占班级比例过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阅读和习作 能力普遍较低,存在着班级间发展不平衡,班级内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现象。 三、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感悟能力较差,学生搜集和存贮的 好词、佳句、文段较少,能灵活运用所积累材料的学生寥寥无几。学情分 析范文 四、班级凝聚力较差,缺乏学习积极性。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影响,部分学生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拖欠作业、不专心听讲、不记笔记、作业抄袭、作业不规范、不懂得学习方法等)和学习上进心不够好,组织纪律差、心理素质(承受挫折)较差。 针对上述现状,我将在本学期采取下列措施: 一、抓班风建设,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重视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检查督促与表扬鼓励相结合。

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激发学 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开展各项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 教育。 三、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通过早读课、自习课,利用学校图书室 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有计划地布置学生的读书任务。重视词、句、段的 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知识。四、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做到多写多练,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 五、花大力气,多牺牲些自己的休息时间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学情分析范文二 一、教情分析: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结合我校的校本教研,本学期 我组在教研中把新课标学习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导备法、教考练测一 条线的研讨工作。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书写、思考等学习习惯,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把识字、写字作为本册教学重点,始终把 拼音、生字,词语的掌握放在训练的首位,加大训练的广度和深度,注重 平时积累,当天学的内容当天巩固,并且采取多种方式检测学生掌握所学知 识的程度,引导激励学生多认字,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 好的书写习惯;在阅读教学中,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读正确、 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不同的味道;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多识字,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积累习惯。为了让 学生养成一定的积累习惯,我们培养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互相交流、反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交际的

四下语文学情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学情分析 依据教材的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本课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朗读呤诵,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以达到培养读悟能力,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新《课标》还指出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也说明学习方法远远比学得的知识重要。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读书,充分地交流,充分地参与,充分地合作。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田园诗词的资料。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习。课后,学生可以将收集到的古诗词共同分享,对比了解更多的关于田园诗的信息,感受诗人创作时的意境。 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宋词,对词这一种体裁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读通读懂这首词应该不是太难,主要是要领悟词的意境和词人情感比较有难度,需要好好引导。对于四年级古诗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岀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

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冋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2.乡下人家学情分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向学生传授学法,教学生学会学习。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课标提出这一学段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ˆ、“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等要求。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词语的运用,朗读的训练,写法的提炼,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 3.天窗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可以读懂文章大意,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大部分孩子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在理解天窗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快乐以及体会作者情感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主要采取“朗读体悟法”、“自主探究法”以及“小组交流合作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孩子们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增强学生们的探究能力,让语文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小学四年级教案(优秀7篇)

小学四年级教案(优秀7篇) 小学四年级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2.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科学知识 1.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2.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品质。 3.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2: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3: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不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层次2: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不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层次3 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教师:先出示降落伞下降的图片或录像。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降落伞可以把我们安全的从天上带回到地面吗? 学生回答:是因为空气托住了降落伞。 教师让学生讨论: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学生开始讨论:讨论过后组织学生在图上用箭头标出降落伞受到的地球引力及空气阻力。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案例(精选7篇)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案例(精选7篇)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篇1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的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低、中年级的自然学习,对自然科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学期还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基本情况:1、可喜之处: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第三单元 9、《巨人的花园》 一、教材分析: 教学时,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地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特点。 《巨人的花园》是第三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文章描述了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得开心,花园一年四季美丽如画;然而当巨人回来时,勃然大怒,赶走了孩子,砌起了围墙,花园被笼罩在冰天雪地中,从此花不开,鸟不语;当孩子们偷偷地钻进花园游戏时,花园又是一片春意;巨人一再驱赶,花园又被冰雪覆盖;最后在一位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花园于是又春意盎然,巨人再次回到了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这篇童话告诉我们: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 二、学情分析 现在四年级学生大多数生活条件比较好,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性格较为 自私,学了这篇课文后,希望对他们有所感悟。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特点,感受童话魅力。 五、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领略文章内涵;运用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六、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阅读过哪些优美的童话故事?

四年级课堂教学设计

四年级课堂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辛劳耕耘的教育工作者,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课堂教 学质量,需要教学教案的编写。现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 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四年级课堂教学设计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年级课堂教学设计篇1 新的学年开始了,一切工作准备就绪,现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作 一个全面的安排。 一、班级基本情形 本学年连续担负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管理工作。该班 属于一个中型班集体,有学生33名,(原三年级34名,一人跟随父母 转学至浙江省就读)。整体情形看来,学生生源复杂,覆盖了学堂、凹龙、麦地、木厂等几个村。学生家庭情形也各不相同。从学习基础看, 良莠不齐,学困生较多,还有几个年纪较大,纪律方面涣散的男同学给 班级管理带来不利。针对这些情形,加上三年级管理的基础,本学期开始。我打算抓落后生,鼓励优生带动落后。使班级得以良好状态的发展。 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共分为8个教 学单元,包含32篇课文,其中14篇略读课文,18篇精读课文,后附8 篇选读课文, 8个学习园地等教学内容。根据大纲的要求,18篇精读课文要请 教师深入讲授,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14篇略读课文则重在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自由朗诵,多思善想,能大体掌控文章内容。据此。我将教学进度做了计划安排: 九月初,主要对三年级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行复习巩固,使学生对新知 识及技能有一定的铺垫。九月中旬至十月初两周时间完成第一、二两个 单元的教学,训练学生在习作、口语等方面的技能,并引导学生勤读课文,知道课文内容,掌控一定的学习方法。十月初至十月中旬,完成第

四年级英语学情分析方案

四年级英语学情分析方案 一、学情分析内容 1.教学对象 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英语一年了,尽管他们的英语知识有限,但是他们学习英语情绪高涨。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并且对游戏十分感兴趣,因此,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老师细致的引导以及生动有趣的教学来实现。 本课选自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3Lesson13 At School,本课在学习了第二单元早晨做什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让学生熟悉学校,学会问路并且为接下来的学习知识做好了铺垫,学生将学习有关学校的单词和问路句型,本课是本单元的开始,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学好本课至关重要。 2.学习重点: 学生能够听懂,会说,认读单词school, classroom, library, playground 学生学会目标句型:Where’s the ….? I can show you. 3.学习难点 熟练运用句型Where’s the …..?问路 二、学情分析目的 学情分析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错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

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使教学设计更合理。学情调查不可能只考虑学前,也应考虑课中学生的接受状况和课后作业状况以及班级的差异。 三、学情分析方法 1 直观教学法情景交际法游戏教学法 结合以上教学方法进行单词和句型的教学,尤其游戏教学法(操练单词会用What's the missing?这个游戏)吸引,调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比赛,情景对话 课堂上通过小组比赛读单词,读句子。从正确率,小组配合等方面给予评价,并评选出优胜小组。有利于老师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课下更有针对性地去个别辅导。 四、学情分析工具 1. 教师通过“问卷星”布置预习作业,学生在调查问卷上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预习本课学习内容。 2. 微视频 上课之前利用微视频,搜索学校相关的视频,通过微信学习群发给学生,让学生对新学内容进行预习。

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介绍(优秀11篇)

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介绍(优秀11篇) 小学教案学情分析篇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比如: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周六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背影》。 这篇课文追忆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家庭变故。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所以更唤起人们的同情、叹惋和共鸣。 二、课文欣赏 ㈠整体感知:两个问题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回答: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 回答:四写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分别为: ⑴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⑴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的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⑴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⑴别后思念,再现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表达的中心: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 ㈡思考讨论一:父疼子 1.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答: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 体现:细心关照,周到入微 2.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答:望父买橘见背影 3.朗读,分析这一部分 4.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5.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6.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

四年级教学设计指导(精选7篇)

四年级教学设计指导(精选7篇) 四年级教学设计指导(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连减时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寒假期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多媒体演示) 师:现在正是踏青的好季节,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在出发前,他要查阅资料。请同学们看,你从图上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自助旅游》这本书共234页 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问: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那就试试吧。 2、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第一种解法:234—66—34(从总页数中减去昨天看的,再减去今天看的。)第二种解法:234—(66+34)(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中减掉。) 第三种解法:234—34—66(先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再减去昨天看的。)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就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任选一个计算一下吧。 3、交流。 你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 4、小精灵(动画人物)总结。 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板书课题:简便运算) 5、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思考回答)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谁的方法简便。 621—82—18560—178—22756—189—156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精选7篇)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精选7篇)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当老师表扬你时你什么心情呀?(很快乐、很高兴)但有一种快乐,不但表现在脸上,而且表现在心灵的感应,如春风拂过,涟漪荡开,这种快乐便是给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请同学们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给予为什么是快乐的?谁给予了谁?)

2.同学们的问题很好,前阵子有个小朋友到老师家做客,老师给他一根芝麻糖,他脸上便笑成了一朵花。这时来了个比他小的小妹妹,也盯上了那根芝麻糖,我让他分一半给小妹妹,你们猜怎么样?学生说。 3.是的,这个小朋友还小不懂道理,怎么说他也不乐意把得到的东西送出去。看来我们的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说起来容易,真正懂得他的意义是不简单的。课文中的保罗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这个故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24给予是快乐的 读题目,读准字音 2.解释题意:“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作出奉献。“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范读动画,让学生注意生字、生词。 2.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注音,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注意读准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炫耀圣诞节轿车兜一圈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四年级教学设计案例(精选7篇)

四年级教学设计案例(精选7篇) 四年级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篇1)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学生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栽了蒜苗,还记录了它在15天内生长情况的数据,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种蒜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举在手里,展示一下。 展示一学生的条形统计图 生汇报图中数据 2、提出问题,学生探究作图 师:如果我们还想了解它从第3天到第15天整个的生长变化的情况,该怎么画呢?老师这有几种统计图,请你仔细观察,看哪一种更合适。(师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生任选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条形统计图上作一些修改或补充,把它变成这种统计图呢? 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图上试一试。 学生作图后展示,汇报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么意思? 3、生成新知,揭示课题 师抓住学生将条形上的点连线,对比评价,选择优秀的作品,用多媒体演示由条形统计图演变为折线统计图(描点,连线)的过程 提醒同学们:变成真正的折线统计图还要把原有的条形统计图擦掉

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读折线统计图,体会特点 1、读点 师:图中的点表示什么呢? 生说点的意义,(课件显示并标数量) 2、读趋势, 师:同学们都读出了点所表示的数量(板书数量),由点连成的线呢? 生说表示蒜苗从矮长到高的生长趋势。 读局部趋势,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快,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慢(板书趋势) 3、估计 根据这一趋势请你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4、预测 预测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三、独立制图。 师:我们会读折线统计图了,那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怎么画呢? 出示笑笑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你能将它制成折线统计图么? 学生独立绘制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折线图 汇报评价 说说图中的信息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设计(7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设计(7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设计(7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如何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2、通过练习巩固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会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知识重点 1、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点与读法 2、平行、垂直的定义及平行线、垂线的画法 3、角的度量及画法 二、练一练 1、第一题下图是北京城区地图的一部分,请你找出两组互相平行、两组互相垂直的道路(让学生说说判断的方法) 2、第二题说一说,在你的学校附近,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垂直的?可以让学生画个草图

3、第三题先估计,再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思考,角的边不够长,不能指到量角器上的准确度数,该怎么办?(把角的一边延长) 4、第四题 (1)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 A、学生试做,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B、引导学生发现,每对折一次,所得到的角是原来的一半。 C、摊开折过后的纸,在这张纸上你能找到哪些度数的角。 小组合作,可画一画。 (2)用长方形纸分别折出45°,135°的角可先让学生独立操作,再全班交流。 三、复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练习二第3、4题:先让学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二第5题: 这是一道操作题,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这道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讨论、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2、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观察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钝角,然后与同学交流。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四年级教学设计15篇

四年级教学设计15篇 四年级教学设计1 内容:1、50米快速跑2、游戏:计时 目的:1、能知道用积极摆臂、加快步频来提高跑的速度。 2.了解游戏方法、规则,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能主动参与练习,体会速度感和胜利的喜悦。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教学内容: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布置本课内容和要求。 2、准备活动 3、站立式起跑练习 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教学内容: 一、50米快速跑 1、重点:能做出50米快速跑的全程动作,做到动作自然、放松、快速。

达成目标:发展学生的快速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协调能力。 教师活动:把学生分成四组站在四根跑到一端,教师口令指挥。学生活动:1、学生听口令跑 2、听口令追逐跑 要求:认真、跑直线 次数:2时间:5分钟强度:中 二、计时跑(游戏) 重点: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 达成目标:发展学生的快速能力和灵敏、协调能力 教师活动:1、组织进行站立式起跑的50米快速跑计时比赛。 2、教师口令指挥 3.规则:第一名为该组获得1分,最后以得分多的为胜队。 教师活动:1、学生听口令做,四人一组 2、要求:动作协调、认真刻苦,跑自己的跑道,要为集体争光. 次数:3X5时间:16分钟强度:强 教学内容:1、放松2、课后小结

达成目标:通过放松运动,提高学生的兴奋性,达到放松的效果。 教师活动:口令指挥 学生活动:听口令、音乐做组织:体操队形 四年级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体会作者的对比、你认得写作手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图片生字卡片 一、导入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范文7篇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范文7篇 四年级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篇1 一、任教班级概况及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四年级五个班的科学课,学生总人数是298人。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是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但在

具体教学中可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并坚持较长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天气日历”则是观察记录的载体。教科书中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快溶解。 “声音”单元的各组实验意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概念。从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开始,到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声音,直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耳的功能等。教科书中的各种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