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清醒期名词解释

中间清醒期名词解释

中间清醒期是指抑郁症患者在抑郁期和抑郁症发作期之间的一段时间,患者在这段时间里会出现清醒的状态,表现出正常的情绪和行为。在这段时间里,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社交活动,恢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改善睡眠质量,改善营养状况,改善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社会关系,改善家庭关系,改善职业发展等。中间清醒期的持续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可以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也可能持续数年。中间清醒期的持续时间可能会受到抑郁症患者的个人情况,抑郁症的程度,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性,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抑郁症患者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颅脑外科名词解释

颅脑外科名词解释 1.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路脑损伤、肿瘤、血管病、脑积水、炎症等多种病理损害发展至一定阶段,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超过正常上限,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 2.血管源性脑水肿:多见于脑损伤、脑肿瘤等病变的初期,主要是由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导致水分在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间隙潴留,促使脑体积增加所致。 3.细胞毒性脑水肿:源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脑细胞代谢功能障碍,使钠离子和水分子潴留在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内所致,常见于脑缺血、脑缺氧的初期。 4.库欣反应: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减慢、血压升高(又称“两慢一高”),称为库欣反应,多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高病例,慢性者则不明显。 5.脑疝: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称为脑疝。 6.小脑幕切迹疝:又称颞叶钩回疝,为颞叶海马回、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推移至幕下,压迫邻近的动脉、神经及中脑。 7.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为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推挤向椎管,延髓中枢受损严重。 8.大脑镰下疝:又称扣带回疝,一侧半球的扣带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9.熊猫眼:颅前窝骨折时,骨折出血进入眶内在眼睑和球结膜下形成瘀血斑,俗称“熊猫眼”或“眼镜征”。 10.Battle:颅后窝骨折常累及岩骨和枕骨基底部,在乳突和枕下部可见皮下淤血,或在咽后壁发现粘膜下淤血,称Battle征。 11.脑震荡:脑震荡是损伤最轻的脑损伤,其特点是伤后即刻发生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神经系统检查多无明显阳性体征。 12.逆行性遗忘:脑震荡的病人,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称为逆行性遗忘。 13.原发性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后传导至头部时即刻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有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等。 14.继发性脑损伤:是指受伤一定时间后,由原先的损伤引发和加重脑组织损伤,主要有脑水

神经外科考试重点

脑外神经科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指患者受伤后昏迷血肿形成清醒。在血肿增大后意识又进入昏迷。 2 能损害而致障碍者。 3 4 .血管,脑神经受压,直接或间接使脑干受损和脑脊液循环受阻继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5经颅骨钻孔,侧脑室穿刺置引流管入脑室,将脑脊液引出体外。 6 7 8 9 10 血,第一次出血后死亡率高达35%,再出血死亡率则高达50%,主要见于中年人。 0.7~2.0kpa,小儿为0.5~1.0kpa,当成人颅内压持续高于2.0kpa,小儿高于1.0kpa,为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12 13 14、三查八对:查血液的质量、血液的有效期(采血日期)、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相容试验结果、血液的种类和剂量,并与两人核对签全名后取回。 15、肌力:肌肉自主随意收缩的能力,指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或舒展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16 二、填空: 1、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包括: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2、颅内骨折多为内开放性骨折,其特征性表现是脑脊液耳鼻漏,按部位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三种,以颅中窝骨折最常见。 3、病室管理要求的“三化”即:工作制度化、操作程序化、管理规范化,“八字”即安静、安全、舒适、整洁。 4、脑干由桥脑、中脑和延髓组成。 5、病室交班报告的顺序,先写出院的病人,再写入院的病人,最后写手术、危重病人。 6、为保持病室的安静,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即:操作轻、说话轻、关门轻、走路轻。 7、颅内操作病情观察的要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症状观察。 8、正常成人颅内压是70—200mmH2o,临床上最常用测颅内压的方法是:腰椎穿刺,其部位是L3—L4,L4—L5椎间隙。 9、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已打开过的无菌包,包剩物品24小时内可使用。10、肢体活动的内容: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瘫痪的程度。 11、气管切开后内导管用双层湿纱布覆盖的目的:除尘、湿化。 12、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具有“四心”即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四勤”即:眼勤、口勤、手勤、脚勤。“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13、颅内手术后脑室引流的最高度是高于侧脑室穿孔10—15cm,脓腔引流的位置是低于脓腔30cm. 14、交班检查应做到“四看”即看医嘱单,看各项护理记录是否准确,看病室报告,看体温本。“五查”即:1、查新入病人的初步处理是否妥善,病情有无特殊变化是否及时处理。2、查手术病人准备是否完善、各种须带去手术室的物品是否备齐。3、查危重、瘫痪病人是否按时翻身、床铺是否平稳,有无压疮。 4、查大小便失禁。 5、病人处理是否妥善,皮肤被褥是否清洁干燥。 “一巡视”即对危重大手术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病人,交班人应共同巡视进行床旁交接班。 15、鼻饲时因注意每次鼻饲量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16、脑和脊髓的表面均有3层被膜包裹,由外向内,依次是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 17、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内导管每一次煮沸消毒时间10分钟。 18、小脑幕切迹疝疝入的脑组织是颞叶海马旁回或钩回。

外科学 名词解释 English

外科学名词解释English 1. retrograde amnesia:即逆行性遗忘,脑外伤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以及受伤前一段时间的情况 2. 中间清醒期:指颅脑外伤后最初的昏迷和脑疝的昏迷之间有一段意识清楚的时间 3. contre-coup lesion:即对冲伤,颅脑外伤时,头部着力点的对侧的脑损伤称对冲伤 4.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伤后首次CT 检查无血肿,而在以后的CT 检查中发现了血肿,或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了新的血肿,此现象发生在各种外伤性颅内血肿 5. 甲状腺危象:是因甲亢术后甲状腺激素过量释放引起的爆发性肾上腺素能兴奋引起的高热、脉快,合并神经、循环和消化系统严重紊乱的一系列严重反应 6. retromammary abscess:即乳房后脓肿,指乳房深部脓肿向外溃破,穿至乳房与胸肌间的疏松组织中 7. cooper 韧带:指乳腺、腺叶间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 8. 橘皮样外观:是指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酷似橘皮 9. traumatic asphyxia:即创伤性窒息,指突发暴力挤压胸部,传导至静脉系统,迫使静脉压骤然升高,以致头颈肩胸部毛细血管破裂。一般状况似严重,如未合并其他严重胸外伤,可无需特殊处理,观察即可 10. Flail chest 连枷胸:指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胸壁软化,引起反常呼吸运动,即软化胸壁吸气时不随胸廓外展反而内陷,呼气时却膨出,使呼吸更加困难。急救时用敷料充填加压包扎,消除反常呼吸运动,必要时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11. high pressure pneumothorax:张力性气胸,常见于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其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活瓣,吸气时空气经裂口进入胸膜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排除,久之形成胸膜腔高压。因此,急救应立即排气,降低胸膜腔内压 12. 纵膈扑动:开放性胸部损伤后,伤侧胸膜腔负压消失后,肺被压缩而萎陷,纵膈向健侧移位,健侧肺叶因纵膈移位而扩张不全。吸气时,因健侧胸膜腔负压升高,与伤侧压力差增大,纵膈进一步向健侧移位;呼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差减小,纵膈遂摆向伤侧,这种反常运动称纵隔扑动。纵膈扑动能影响静脉血流回心脏,引起循环功能严重障碍 13. 体外循环:利用人工心肺机将回心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的生命支持技术 14. 差异性发绀:指上下半身的发绀程度有差别。如动脉导管未关闭伴肺动脉高压时,出现右向左的分流,肺动脉的血通过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则见下半身青紫更明显 15. 中枢性发绀:指由于心肺疾病导致的动脉血中氧饱和度下降,口唇指甲等部出现发绀,发绀也出现温度较高的部位,如舌、球结膜、口腔内侧面等,常伴有杵状指和血液红细胞增多

神经外科习题

神经外科习题 一、名词解释 ⒈中间清醒期是指脑外伤病人伤后因脑震荡立即发生原发性昏迷,在血肿未形成之前意识就已恢复,以后由于血肿的形成和发展,使颅内压增高,再度进入昏迷状态,这之间的一段清醒期,称中间清醒期,多系硬脑膜外血肿所致。 ⒉颅内高压征当成人颅内压力持续高于2kpa(200mmH2O),即为颅内压增高,亦称颅内高压征。 ⒊脑疝当颅内压增高时,导致各分腔压力不均衡,可使部分脑组织从压力较高处通过生理裂隙或孔道向压力较低处移动,造成该处的脑组织、颅神经、血管受压并产生相应的症状谓之脑疝。 ⒋小脑幕切迹疝临近小脑幕的颞叶钩回移位,疝入小脑幕裂孔内下方,故又称小脑幕裂孔疝或颞叶钩回疝。 ⒌枕骨大孔疝临近枕骨大孔的小脑扁桃体部分疝入枕骨大孔,故又称小脑扁桃体疝。 ⒍熊猫眼征颅前窝骨折处出血,血液沿着眼眶部流至眼睑或球结合膜下,出现淤血斑,形成特征性的眼镜样血肿。 ⒎脑震荡头部受暴力作用后,立即出现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但无明显的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⒏逆行性健忘脑外伤病人清醒后,对受伤的经过及受伤前一段时间的事物不能记忆,而对远事仍能回忆。 ⒐闭合性脑损伤虽然头皮破裂,颅骨骨折,但硬脑膜仍完整,脑组织未与外界相通。 ⒑去大脑强直脑干损伤的重要体征,表现为四肢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伸直性强直,躯干呈角弓反射状态。 二、填空 ⒈(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项主征。其中(视乳头水肿)是诊断颅内压增高重要的客观依据。 ⒉如要中止冬眠低温治疗,应先停止(物理降温),再停用(冬眠药物)。 ⒊为颅脑损伤病人监测生命体征时应先测(呼吸),次测(脉搏),再测(血压),最后测(意识),以免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 ⒋脑膜刺激征临床表现:(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 ⒌颅脑手术后血肿多发生在手术后(6~24)小时内。 ⒍对颅高压患者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⒎正常成人颅内压为(0.7~2kpa)(70~200mmH2O),儿童为(0.5~1kpa)(50~100mmH2O) ⒏冬眠Ⅰ号合剂配方为:(杜冷丁100 mg)、(异丙嗪50mg)、(氯丙嗪50mg) ⒐冬眠Ⅱ号合剂配方为:(杜冷丁100 mg)、(异丙嗪50mg)、(氢化麦角碱0.6mg) ⒑冬眠Ⅳ号合剂配方为:(杜冷丁100 mg)、(异丙嗪50mg)、(乙酰丙嗪50mg) ⒒正常瞳孔直径约2~6mm,两侧等大,圆形,对光反应灵敏。如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则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一般受压部位多在(瞳孔扩大侧)。如双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为脑干损伤的特征。如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应消失,伴深度昏迷,是病人(临危)的征象。 ⒓诊断颅盖骨骨折主要依据(X线摄片),颅盖骨折发生率较高,约是颅底骨折的(3)倍,颅盖骨折分为(线形)和(粉碎凹陷)骨折。对凹陷深度超过(1cm)的骨折,须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解答题

外科护理学 名词解释 1.内生水: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代谢到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部分少量的水,即内生水。 2.代谢性酸中毒:因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所致。 3.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4.有效循环血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5.微循环:微动脉、小动脉和微静脉、小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6.CVP:即中心静脉压,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的压力,正常值为5~10cmH20。 7.麻醉: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的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治疗或其他医疗检查治疗提供条件。 8.全身麻醉: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肌内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周身不感到疼痛。它包括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 9.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它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3个阶段。 10.外科热:由于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人的体温可略升高,变化幅度在0.1~1℃,一般不超过38℃,称之为外科手术热或吸收热,术后1~2日逐渐恢复正常。 11.急症手术:病情危急,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准备后迅速实施手术,以抢救病人生命。如外伤性肝、脾破裂和肠破裂、胸腹腔大血管破裂等。 12.限期手术:手术时间可以选择,但有一定限度,不宜过久延迟,如各种恶性肿瘤的根治术等。 13.消毒: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14.灭菌法:是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品中活的微生物杀灭或除去,从而使物品残存活微生物的概率下降至预期的无菌保证水平的方法。 15.半坐卧位:适用于鼻咽部手术。方法:将手术床头端摇高75°,床尾摇低45°,使病人屈膝半坐在手术床上;整个手术床后仰15°,双臂用中单固定于体侧。 16.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全身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鼠疫和炭疽菌,引起不规则发热,皮肤和黏膜有出血点,肝脾肿大等。 17.疖: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好发于毛囊及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18.痈:是由金黄色匍萄球菌引起的多个相邻毛囊和所属皮脂腺、汗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19.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组织,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急性特异性感染。 20.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损伤。 21.烧伤:泛指由各种制热因子引起的组织损伤,如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造成的损伤。 22.颅内压增高:是由颅脑疾病导致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O(2.0kPa),出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3个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23.逆行性遗忘:脑震荡受伤当时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可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 常为数秒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清醒后大多不能记忆受伤当时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这种记忆缺失称为逆行性遗忘症。 24.中间清醒期:硬脑膜外血肿受伤时只有短暂昏迷,而血肿形成不很迅速时,出现意识清醒或好转,随血肿不断增大,脑组织受压,又逐步进入继发性昏迷。伤后原发性昏迷和继发性昏迷之间的时间称“中间清醒期”。 25.脑疝:颅内压增高超过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部分脑组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1中间清醒期2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中间清醒期 2、“熊猫眼”症: 二、填空题 1、颅前窝骨折常累及、。 2、“熊猫眼”征常提示。 3、脑脊液漏病人应取。 4、常见的脑疝有和。 5、急性颅内血肿为出现症状,亚急性为出现症状,慢 性 为才出现症状。 6、意识障碍的传统分级方法可 为、、、、和五级。 7、颅脑外伤病人检测生命体征时,应先测,再测,最 后测。 8、颅内血肿根据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分为、 和。 9、硬脑膜外血肿指出血集聚于,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出血集聚 在。 10、颅脑外伤后出现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提 示。 11、病人伤后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或去 大脑强直,多为或。 12、病人颅脑外伤后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光反应消失,伴眼球分离 或异位,多为。 二、选择题 A型题 1、缓慢出现的乳突区皮下淤血(Baeele征)将提示下列哪一种情况 A.幕上压力增加 B.颅中窝骨折 C.脑裂伤

D.颅底骨折 E.筛板骨折 2、头部外伤后从头皮触到波动,常常是由于 A.皮下血肿 B.帽状腱膜下血肿 C.骨衣下血肿 D.皮下积液 E.皮下积脓 3、头皮撕脱,骨衣保存,无法进行血管吻合时,应争取做到 A.将撕脱的头皮清洗,灭菌后原位缝合 B.去掉皮下脂肪,作全厚或中厚皮片再植 C.在颅骨上作游离植皮 D.在颅骨上钻孔至板障等待肉芽新生后植皮 E清.创包扎等待后期处理 4、开放性颅脑外伤的急救处理首先是 A.立即转院 B.输血输液 C.清创缝合 D.止血包扎 E.镇静止痛 5、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依据是 A.脑电图检查 B.头颅X光照片 C.临床表现 D.头部外伤史 E.头部超声波的中线波偏移 6、颅底骨折后,颅神经损伤中最多见的是 A.视神经 B.嗅神经

神经外科习题集

神经外科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⒈中间清醒期是指脑外伤病人伤后因脑震荡立即发生原发性昏迷,在血肿未形成之前意识就已恢复,以后由于血肿的形成和发展,使颅内压增高,再度进入昏迷状态,这之间的一段清醒期,称中间清醒期,多系硬脑膜外血肿所致。 ⒉颅内高压征当成人颅内压力持续高于2kpa(200mmH2O),即为颅内压增高,亦称颅内高压征。 ⒊脑疝当颅内压增高时,导致各分腔压力不均衡,可使部分脑组织从压力较高处通过生理裂隙或孔道向压力较低处移动,造成该处的脑组织、颅神经、血管受压并产生相应的症状谓之脑疝。 ⒋小脑幕切迹疝临近小脑幕的颞叶钩回移位,疝入小脑幕裂孔内下方,故又称小脑幕裂孔疝或颞叶钩回疝。 ⒌枕骨大孔疝临近枕骨大孔的小脑扁桃体部分疝入枕骨大孔,故又称小脑扁桃体疝。 ⒍熊猫眼征颅前窝骨折处出血,血液沿着眼眶部流至眼睑或球结合膜下,出现淤血斑,形成特征性的眼镜样血肿。 ⒎脑震荡头部受暴力作用后,立即出现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但无明显的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⒏逆行性健忘脑外伤病人清醒后,对受伤的经过及受伤前一段时间的事物不能记忆,而对远事仍能回忆。 ⒐闭合性脑损伤虽然头皮破裂,颅骨骨折,但硬脑膜仍完整,脑组织未与外界相通。 ⒑去大脑强直脑干损伤的重要体征,表现为四肢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伸直性强直,躯干呈角弓反射状态。 二、填空 ⒈(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项主征。其中(视乳头水肿)是诊断颅内压增高重要的客观依据。 ⒉如要中止冬眠低温治疗,应先停止(物理降温),再停用(冬眠药物)。 ⒊为颅脑损伤病人监测生命体征时应先测(呼吸),次测(脉搏),再测(血压),最后测(意识),以免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 ⒋脑膜刺激征临床表现:(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 ⒌颅脑手术后血肿多发生在手术后(6~24)小时内。 ⒍对颅高压患者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⒎正常成人颅内压为(0.7~2kpa)(70~200mmH2O),儿童为(0.5~1kpa)(50~100mmH2O) ⒏冬眠Ⅰ号合剂配方为:(杜冷丁100 mg)、(异丙嗪50mg)、(氯丙嗪50mg) ⒐冬眠Ⅱ号合剂配方为:(杜冷丁100 mg)、(异丙嗪50mg)、(氢化麦角碱 0.6mg) ⒑冬眠Ⅳ号合剂配方为:(杜冷丁100 mg)、(异丙嗪50mg)、(乙酰丙嗪 50mg)⒒正常瞳孔直径约2~6mm,两侧等大,圆形,对光反应灵敏。如两侧瞳孔不等

外科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外科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1、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穿过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的情况。 2、直疝三角是指由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所构成的三角形区域。 3、早期胃癌指的是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无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都属于早期阶段。 4、小胃癌是指早期胃癌中,癌灶的直径在10mm以下的情况。 5、微小胃癌是指早期胃癌中,癌灶的直径在5mm以下的情况。而一点癌则是指癌灶的直径在1mm以下的情况。 6、麦氏点是指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 7、肝蒂是指包含有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的区域。 8、第一肝门是指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左、右干进入肝实质内的区域。

9、Glisson纤维鞘是指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被其共同包裹的区域。 10、第二肝门是指三条主要的肝静脉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的区域。 11、第三肝门是指肝的小部分血液经数支肝短静脉流入肝后方的下腔静脉的区域。 12、胆囊三角(Calot三角)是指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域。 13、Mirizzi综合征是指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形成的解剖因素是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的和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狭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胆囊炎及胆管炎,明显的梗阻性黄疸。胆道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或增大、肝总管扩张、胆总管正常。 14、夏柯氏三联征(Charcot三联征)是指肝外胆管结石引起的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的症状。 15、瑞罗茨五联征(Reynolds五联征)是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引起的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和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的症状。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1中间清醒期2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1中间清醒期2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中间清醒期 2、“熊猫眼”症: 二、填空题 1、颅前窝骨折常累及、。 2、“熊猫眼”征常提示。 3、脑脊液漏病人应取。 4、常见的脑疝有和。 5、急性颅内血肿为出现症状,亚急性为出现症状,慢 性 为才出现症状。 6、意识障碍的传统分级方法可 为、、、、和五级。 7、颅脑外伤病人检测生命体征时,应先测,再测,最 后测。 8、颅内血肿根据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分为、 和。 9、硬脑膜外血肿指出血集聚于,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出血集聚 在。 10、颅脑外伤后出现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提 示。 11、病人伤后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或去 大脑强直,多为或。 12、病人颅脑外伤后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光反应消失,伴眼球分离

或异位,多为。 二、选择题 A型题 1、缓慢出现的乳突区皮下淤血(Baeele征)将提示下列哪一种情况A.幕上压力增加 B.颅中窝骨折 C.脑裂伤 D.颅底骨折 E.筛板骨折 2、头部外伤后从头皮触到波动,常常是由于 A.皮下血肿 B.帽状腱膜下血肿 C.骨衣下血肿 D.皮下积液 E.皮下积脓 3、头皮撕脱,骨衣保存,无法进行血管吻合时,应争取做到A.将撕脱的头皮清洗,灭菌后原位缝合 B.去掉皮下脂肪,作全厚或中厚皮片再植 C.在颅骨上作游离植皮 D.在颅骨上钻孔至板障等待肉芽新生后植皮 E清.创包扎等待后期处理 4、开放性颅脑外伤的急救处理首先是 A.立即转院 B.输血输液 C.清创缝合 D.止血包扎 E.镇静止痛 5、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依据是 A.脑电图检查 B.头颅X光照片

外科护理试题及答案(护理三基)

外科护理 一、名词解释 1、颅内压增高:是指由于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超过2.0kPa(200mmHg)以上,引起相应的综合症称颅内高压。 2、ICU:重症监测治疗室,是集中各有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对重症病例的生理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和及进有效治疗的专门单位。 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4、倾倒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原有的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及十二指肠球部解剖结构不复存在,加之部分患者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速所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 5、全胃肠外营养:通过静脉途径给予病人每日需要的全部营养素,使病人在不进食的情况下,仍可维持氮正平衡,增加体重,愈合创伤。 6、体外循环:是利用特殊人工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的生命支持技术。目的是暂时取代心肺功能,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和气体交换,为实施心内直视手术提供无血或少血的手术野。 7、休克:机体受到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侵袭,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8、中心静脉压(CVP):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反映血容量及右心功能,正常值0.49-0.98Kpa(5-10cmH2o). 9、移植术:将一个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用手术或其他方法,移植到自体或异体的某一部位,以恢复已经缺损了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提供移植物的个体称供者或供体,接受移植物的个体称受者或受体或宿主。 10、高渗性脱水(高渗性缺水):又叫原发性脱水(原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11、中间清醒期:在脑受伤当时曾有短暂的意识障碍,意识好转后因颅内出血使颅内压迅速上升又逐渐转入昏迷。在伤后立即昏迷和这次再昏迷之间的时间称为“中间清醒期”。 12、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折、挤压伤等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比如:疼痛、患指(趾)屈曲挛缩、局部压痛、患肢远侧脉搏变弱等,如不及时诊治,可迅速发展为坏死、肢残,甚至危及生命。 13、排斥反应:器官移植中同种移植的排斥反应主要是供受体的组织抗原(如HLA系统)不同所引起。移植物的抗原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反应,形成抗体及效应淋巴细胞,对移植物的抗原进行攻击,导致移植物的被排异。 14、脊髓休克:亦称脊髓震荡。损伤后脊髓处于休克状态,使损伤部位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及反射等功能暂时消失或减弱,常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开始恢复,最后完全恢复,所以脊髓休克所致截瘫为暂时性、不完全性。 15、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意识、感觉和运动)受损所引起,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和昏睡,严重的意识障碍为昏迷。 16、疼痛: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是人对伤害性刺激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的理性因素、情感因素和生

中间清醒期的名词解释

中间清醒期的名词解释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常常会进入一个被称为"中间清醒期"的阶段。中间清醒期 是指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价值观和追求发生了深刻的思考,我们开始反思过去,探索未来,并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路径。 中间清醒期的开始常常与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或者人生阶段的结束有关。例如, 毕业、工作转换、婚姻、生育、子女离家等都可能成为触发中间清醒期的事件。而这个期间不同于年少时的追求成功和社会认可,它更加关注个体内心的呼唤和内在的成长。 在中间清醒期,我们会开始反思自己追求的价值是什么。我们是否正处于职业 生涯的正确道路上?我们的人际关系是否有意义和满足?我们的爱情关系是否健康、平衡?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身心健康是否得到充分的关注?这些问题会在中间清醒期中引起我们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关注。 中间清醒期也是一个对内心的深入挖掘和理解的阶段。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真正 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在工作中是否找到自己的激情和创造力的输出渠道。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才能和潜力,我们是否发挥了自己最好的一面。这个时期,我们可能会探索新的兴趣爱好,或者尝试开展一些以前从未尝试过的活动,以寻找内心的满足感和对生活的热情。 中间清醒期也是寻找平衡的时期。我们在追求成功和个人发展的同时,也会思 考如何兼顾家庭、朋友和健康。这个时期,我们会发现自己追求物质丰富和金钱的快乐的同时,对于精神层面和心灵的满足也开始关注。我们开始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和宁静,通过冥想、运动或者音乐等方法来达到心灵的平衡。 中间清醒期也是与他人建立更加有意义和深刻关系的时期。我们会思考自己与 他人的连接和互动,我们是否与他人建立了真正的信任和共享的关系。我们开始审视自己所在的社区和社会是否是一个支持和积极发展的环境。我们会试着成为一个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名解 外科护理学:是阐述和研究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是基于医学科学的整体发展而形成的。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组织间液虽有其各自的功能,但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少,故称为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低渗性缺水:水、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高渗性缺水:水、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等渗性缺水:是指水和钠等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因可造成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此种缺水外科病人最易发生。 水中毒:是指机体的摄取水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水潴留体内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 3.5mmol/L。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 5.5mmol/L。 代谢性酸中毒: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丢失过多所致,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丢失或HCO增多所致。 呼吸性酸中毒: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致血液中PaC02增高引起的 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肺泡通气过度,体内C02排出过多致PaC02笔低而引起的低碳酸血症。 ★休克』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减,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综合征,是严重的全身性应急反应。 平衡盐溶液:平衡盐溶液内电解质含量与血浆相似,由于治疗更加安全合理,常用的有乳酸钠和复方利华纳溶液。 中心静脉压: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通过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置管测得,它反映右房压,是临床观察血液动力学的主要指标之一,它受右心泵血功能、循环血容量及体循环静脉系统血管紧张度3个因素影响。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至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肌肉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周身不感到疼痛。 围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它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3个阶段。 外科手术热:由于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人的体温可略升高,变化幅度在0.1-1 C, —般不超过38C, 称之为外科手术热或吸收热,术后1-2日逐渐恢复正常。 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体内,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所引起的局部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全身性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好发于毛囊及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面部、颈项、背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处。 ★痈:是相邻的多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肋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脓毒症:是指因病原菌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神志有明显改变者。菌血症:是指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检出病原菌者。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肉痉挛的特异性感染。 损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及其所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黏膜保持完整。 挫伤:最为常见,由钝器直接作用于人体软组织而发生的损伤。 扭伤:因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使关节突然发生超出生理范围的活动,造成肌

外科学名词解释

外科 一名解 1.冲击伤:通常指受力侧的脑损伤。 2.对冲伤:受力对侧的脑损伤。 3.原发性脑损伤:暴力作用于头部立即发生的脑损伤,主要有脑震荡,脑挫裂伤及原发性脑干损伤。 4.继发性脑损伤: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主要有脑水肿和卢内血肿。 5.脑震荡:表现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肉眼所见的病理改变,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6.迟发性外伤性卢内血肿:受伤后首次CT检查无血肿,而在以后的CT检查中发现血肿或原无血肿部位发现新的血肿,此种现象可见于各种外伤性颅内血肿。 7.开放性脑损伤:分火器伤和非火器伤两类,平常以后者多见如刀斧砍伤等,战时各种火器造成,两者处理原则基本一致。唯火器性脑损伤的伤情一般复杂更严重。 8.逆行性遗忘: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当时的至伤前内的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9.中间清醒期:伤后有短暂的原发性昏迷在血肿位形成前意识恢复,当血肿形成增大,颅内压升高可出现再次昏迷。 10.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内陷,呼气时外突。 11.气胸:胸膜腔内积气。 12.闭合性气胸:胸内压低于大气压。 13.开放性气胸:外界空气经胸壁伤或软组织缺损处随呼吸自由进入胸膜腔。 14.张力性气胸:为气管或支气管或损伤处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并累积增多,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高压性气胸。 15.纵膈扑动:伤侧胸内压显著高于健侧胸内压,纵膈向健侧移动,进一步使健侧肺扩张受限,呼、吸气时胸膜腔内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性变化,使纵膈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 16.血胸:胸膜腔积血。 17.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癌症,又称支气管肺癌。 18.早期胃癌:即胃癌仅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不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 19.Krukenberg瘤:女性病人胃癌可形成软巢转移性肿瘤可称…..。 20.肠扭转:一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闭袢型肠梗阻,同时肠系膜血管受压。又称绞窄性肠梗阻。 21.麦氏点(Mcburnery):阑尾根部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髂前上棘中、外三分之一交点。 22.肛垫:位于自齿状线上1.5cm的直肠柱区,环状约1.5cm宽的海绵状组织带富含血管、结缔组织、平滑肌纤维组织混合的纤维肌性组织。 23.肠梗阻: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24.肛裂三联征:肛裂、前哨痔、乳头肥大同时存在。 25.胆管癌:发生在肝外胆管即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 26.壹腹周围癌:指胆总管下段、vuter壹腹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壹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十二指肠腺癌。 27.肾绞痛:由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急性梗阻、输尿管扩张引起的疼痛,其特点是绞痛、呈阵发性、剧烈难忍、辗转不安、大汗伴恶心呕吐。 28.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存在。 29.肉眼血尿:为肉眼能见到的血尿,一般1000ml中含1ml血液。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护理名词解释1中间清醒期2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害病人的护理 一、名词讲解 1、中间清醒期 2、“熊猫眼”症: 二、填空题 1、颅前窝骨折常累及 、。 2、“熊猫眼”征常提示 。 3、脑脊液漏病人应取 。 4、常有的脑疝有 和。 5、急性颅内血肿为 出现症状,慢 出现症状,亚急 性为 性 为 才出现症状。 6、意识阻挡的传统分级方法可 为、 、、、和五级。 7、颅脑外伤病人检测生命体征时,应先测 ,最 , 再测 后测。 8、颅内血肿依照血肿的本源和部位分为 、和。 9、硬脑膜外血肿指出血集聚于 在。,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出血集聚 1 示 0、

颅脑外伤后出现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意识阻挡提 。 11、病人伤后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倒或去 大脑强直,多为或。 12、病人颅脑外伤后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光反应消失,伴眼球分别 或异位,多为。 二、选择题 型题 1、缓慢出现的乳突区皮下淤血(Baeele征)将提示以下哪一种情况 .幕上压力增加 B.颅中窝骨折 C.脑裂伤

D.颅底骨折 E.筛板骨折 2、头部外伤后重新皮触到颠簸,常常是由于 .皮下血肿 B.帽状腱膜下血肿 C.骨衣下血肿 D.皮下积液 E.皮下积脓 3、头皮撕脱,骨衣保存,无法进行血管切合时,应争取做到.将撕脱的头皮冲洗,灭菌后原位缝合 B.去掉皮下脂肪,作全厚或中厚皮片再植 C.在颅骨上作游离植皮 D.在颅骨上钻孔至板障等待肉芽再生后植皮 清.创包扎等待后期办理 4、开放性颅脑外伤的抢救办理第一是 .马上转院 B.输血输液 C.清创缝合 D.止血包扎 E.沉着止痛 5、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依照是 .脑电图检查 B.头颅X光照片 C.临床表现 D.头部外伤史 E.头部超声波的中线波偏移 6、颅底骨折后,颅神经损害中最常有的是 .视神经 B.嗅神经

2023年医学三基考试名词解释

医学三基考试名词解释 1. 休克:是机体在多种有害原因侵袭下引起以有效血容量骤减,是组织灌注局限性,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特点病理过程。 2. 休克指数:即脉率与收缩压(mmHg)比值。比值为0.5提醒无休克,1.0到1.5提醒有休克,不不不小于2提醒严重休克 3. 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可致代谢性碱中毒,但尿却呈酸性。 4.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事缺失,不过失钠多于缺水。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性状态。 5. 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不不不小于缺钠,故血清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6. 代谢性酸中毒:是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导致ph下降,为临床常用酸碱失衡。 7. 代谢性碱中毒:增多,上升。 8. 呼吸性酸中毒:是血浆碳酸含量原发性增多,是PH下降 9. 急性肾衰竭:指多种病因引起肾功能损害,机体不能维持体液电解质酸碱平衡和排泄代谢废物,导致水中毒、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尿毒症综合症,是一种严重临床综合症。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继发于严重创伤、休克和感染等疾病过程中,肺实质损伤导致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点临床综合症。起病理变化有肺血管内皮和肺泡损害、肺间质水肿等。临床上患者虽能自主呼吸,但呼吸极度困难并有窘迫症状,动脉血氧分压进行性下降,进展后可危及生命。 11.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指严重创伤或感染后,同步或序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 12. 中心静脉压:可反应全身血容量与右心功能之间关系。正常值为5-10cm水柱。不不小于体现血容量局限性,不不不小于15则提醒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不不不小于20则提醒充血性心力衰竭。 13. 肿瘤标志物:指由恶性肿瘤产生或者由肿瘤刺激宿主正常细胞产生,能反应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其对抗肿瘤治疗反应物质 14.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住院期间在医院内获得感染,波及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感染,但不波及入院时已经存在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15. 肿瘤综合治疗:是指根据患者机体状况、肿瘤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有筹划合理地应用既有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6. 循证医学:是严格遵照科学证据一门科学,医师对病人作出诊治决策,建立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