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创建用户、设置密码、修改用户、删除用户

linux创建用户、设置密码、修改用户、删除用户
linux创建用户、设置密码、修改用户、删除用户

创建用户、设置密码、修改用户、删除用户:

useradd testuser 创建用户testuser

passwd testuser 给已创建的用户testuser设置密码

说明:新创建的用户会在/home下创建一个用户目录testuser

usermod --help 修改用户这个命令的相关参数

userdel testuser 删除用户testuser

rm -rf testuser 删除用户testuser所在目录

上面的几个命令只有root账号才可以使用,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系统上面的命令在什么位置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查找其路径:

locate useradd

创建新用户后,同时会在etc目录下的passwd文件中添加这个新用户的相关信息

说明:为了截图,此处我使用了tail -3 passwd命令,只将该文件的最后3行信息(也是我关注的信息)显示出来

命令行窗口下用户的相互切换:

su 用户名

说明:su是switch user的缩写,表示用户切换

从新的用户状态下输入“exit”即可退回到刚才的用户状态

用户组的添加和删除:

groupadd testgroup 组的添加

groupdel testgroup 组的删除

说明:组的增加和删除信息会在etc目录的group文件中体现出来。

实验七 linux用户管理和密码管理

实验7 用户管理和密码管理 1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用户和组的管理命令。 2、了解与用户和组管理相关的文件。 2 实验环境 VMware中已经安装好CentOS6.2版本。 3 实验原理或背景知识 3.1 用户管理命令 用户管理的命令主要有3个,即useradd、userdel和usermod,分别用于用户的建立、用户的删除和用户属性的修改。它们的详细说明可参见教材P73~P74或查看帮助手册。 3.2 组管理命令 组管理命令主要有groupadd、groupdel和groupmod等,分别用于组的建立、组的删除和组的属性修改。它们的详细说明可参见教材P75或查看帮助手册。 3.3 密码管理 密码管理的命令是passwd和chage,passwd使用可参见教材P76或查看帮助手册,chage 的使用可参见man手册。 3.4 与用户管理相关的文件 与用户管理相关的文件有/etc/passwd、/etc/shadow、/etc/group、/etc/login.defs、/etc/default/useradd等,用于对用户设置和登录项目进行控制。这些文件的说明可参见教材。 4 实验任务 1、使用useradd、userdel、usermod、passwd、groupadd、groupdel等命令建立用户和

组,删除用户和组,修改用户或组的属性,将用户添加进入组或者从组中删除。 2、通过修改管理文件达到管理用户或组的目的。 5 实验步骤 练习1:使用命令进行用户帐号的管理操作 1、创建一个用户,用户名为Tom,描述信息为tommy,用户组为Tom,登录shell为 /bin/csh,登录主目录为/home/tom_office,用户ID为3600,帐号过期日期为2010处10月8号。 2、将用户帐号名由Tom改为Tommy。 3、为用户Tommy设置密码。 4、将用户帐号Tommy的帐号过期日期设为2010年9月30日,密码的最大生存期设 为100天,密码过期前10天起开始提醒用户。 练习2:使用命令进行用户组帐号的管理操作 5、创建一个GID为506,组名为company的用户组帐号。 6、创建用户Tom、employee1、employee2。 7、指定用户帐号Tom为用户组company的组管理员。 转换到用户帐户Tom登录,将用户employee1、employee2加入到组company中。 8、查看登录到系统的用户有哪些,再给这些用户发个消息通知他们你将在10分钟后关机。 6 实验总结 总结管理用户和组的命令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linux创建用户赋予权限

linux下创建用户、配置权限 目的是:在linux系统上建立ftp用户,并限制其通过ftp访问时,只能访问用户主目录;其主目录显示路径也是“/”,看不到上级目录。 例如,我要建立用户usertest,密码为usertest,主目录为 /home/mpsp/ftp/usertest 操作系统: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5.4 (Tikanga) ftp:vsftp 首先,建立linux系统用户usertest: 1、以mpsp用户登陆系统,建立usertest的主目录 /home/mpsp/ftp/usertest 2、以root用户登录linux系统,建立带有主目录的用户,输入命令: [root@- home]# useradd -d /home/mpsp/ftp/usertest usertest 3、为用户分配密码,输入命令: [root@- etc]# passwd usertest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usertest. New UNIX password: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此时查看:[root@- etc]# cat /etc/passwd 可看到用户配置是这样的: usertest:x:504:504::/home/mpsp/ftp/usertest:/bin/bash 系统为用户分配了新的用户id和组id:504、504。由于该用户的所有文件需对mpsp用户开放访问权限,我们可以将usertest分配到mpsp 组(组id500)。 4、为用户分配新的用户组,输入命令: [root@- home]# usermod -g mpsp usertest 此时查看:[root@- etc]# cat /etc/passwd

Linux 用户管理命令

Linux 用户管理命令 Useradd user //建立用户名为user的新用户 与用户管理相关的配置文件 →/etc/default/useradd 配置文件的定义 useradd -D 如不指定任何参数,useradd显示目前预设的值; →/etc/passwd //记录用户密码 →/etc/groups //记录用户组 →finger longcpu //查询一下amdcpu 用户的信息; →root@localhost ~]# useradd -e 11/04/2005 cooler 注:添加用户cooler,并设置其有效期为2005年11月04日; →[root@localhost ~]# passwd cooler 注:设置用户cooler密码;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cooler. New UNIX password: 注:设定cooler的密码;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注:核实设定密码;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注:设置成功;有效期的记录是写在/etc/shadow文件中 → passwd 作为普通用户和超级权限用户都可以运行,但作为普通用户只能更改自己的用户密码,但前提是没有被root用户锁定;如果root用户运行passwd ,可以设置或修改任何用户的密码; passwd 命令后面不接任何参数或用户名,则表示修改当前用户的密码;请看下面的子; [root@localhost ~]# passwd 注:没有加任何用户,我是用root用户来执行的passwd 表示修改root用户的密码;下面也有提示;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root. New UNIX password: 注:请输入新密码;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注:验证新密码;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注:修改root 密码成功;

linux系统创建用户

linux下创建用户 linux下创建用户(一) Linux 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惟一的用户名和各自的口令。用户在登录时键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后,就能够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实现用户账号的管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用户口令的管理。 ·用户组的管理。 一、Linux系统用户账号的管理 用户账号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用户账号的添加、修改和删除。 添加用户账号就是在系统中创建一个新账号,然后为新账号分配用户号、用户组、主目录和登录Shell等资源。刚添加的账号是被锁定的,无法使用。 1、添加新的用户账号使用useradd命令,其语法如下: 代码: useradd 选项用户名 其中各选项含义如下: 代码: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d 目录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G 用户组,用户组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s Shell文件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u 用户号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用户名指定新账号的登录名。 例1: 代码: # useradd –d /usr/sam -m sam 此命令创建了一个用户sam, 其中-d和-m选项用来为登录名sam产生一个主目录/usr/sam(/usr为默认的用户主目录所在的父目录)。 例2: 代码: # useradd -s /bin/sh -g group –G adm,root gem 此命令新建了一个用户gem,该用户的登录Shell是/bin/sh,它属于group用户组,同时又属于adm和root用户组,其中group用户组是其主组。 这里可能新建组:#groupadd group及groupadd adm 增加用户账号就是在/etc/passwd文件中为新用户增加一条记录,同时更新其他系统文件如/etc/shadow, /etc/group等。 Linux提供了集成的系统管理工具userconf,它可以用来对用户账号进行统一管理。 2、删除帐号 如果一个用户的账号不再使用,可以从系统中删除。删除用户账号就是要将/etc/passwd等系统文件中的该用户记录删除,必要时还删除用户的主目录。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账号使用userdel命令,其格式如下:

Linux实验报告-用命令实现用户和组的管理

Linux实验报告-用命令实现用户和组的管理

————————————————————————————————作者:————————————————————————————————日期:

河南师范大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简介学院名称(公章):软件学院学年 2014 - 2015 第 1 学期填表日期: 2014 年 10 月 29 日 实验课程名称Linux操作系统 实验项目名称用命令实现用户和组的管理 实验项目性质1、综合性 2、设计性主讲教师袁培燕开课年级2012级开课专业Java 实验地点过街楼B区开课日期2014.09.01 开课时间1—18周 一、实训目标 (1)掌握在Linux操作系统下用命令实现用户和组的管理 (2)了解和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权限概念。 二、实训环境 一台安装CentOS 7 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存为6GB,频率为2.5GHz。 三、实训内容 (1)建立目录“/project_a”,该目录里的文字只能有David 和 Peter 两人读取、增加、删除、修改及执行,其他用户不能对该目录进行任何的访问操作。 (2) (3)建立目录“/project_b”,该目录里的文字只能有Jack和 Mike 两人读取、增加、删除、修改及执行,其他用户不能对该目录进行任何的访问操作。 (4) (5)建立目录“/project”,该目录里的文字只能有David、Peter、Jack、Mike 四个人读取、增加、删除、修改及执行,其他用户不能对该目录进行任何的访问操作。 四、实验步骤 (1)创建用户和设置密码

创建David用户,并为之设置密码– d,接下来创建其他3为用户,并设置为其密码。 具体操作:

linux修改密码命令

Linux修改密码的方法 如果是以root身份登录,修改root密码.只要输入 passwd 就会出现: New password: Retype new password: 按提示输入密码确认即可. 如果想更改其他用户密码,只要输入passwd username即可. 如:passwd lsyer New password: Retype new password: 可以输入 passwd –help 来查看该命令的使用方法. GRUB:在引导装载程序菜单上,键入 [e] 来进入编辑模式。 你会面对一个引导项目列表。查找其中类似以下输出的句行: kernel /vmlinuz-2.4.18-0.4 ro root=/dev/hda2 按箭头键直到这一行被突出显示,然后按 [e]。 你现在可在文本结尾处(空一格)再添加 single/linux -s 来告诉 GRUB 引导单用户 Linux 模式。按 [Enter] 键来使编辑结果生效。 你会被带会编辑模式屏幕,从这里,按 [b], GRUB 就会引导单用户 Linux 模式。结束载入后,你会面对一个与以下相似的 shell 提示: sh-2.05# 现在,你便可以改变根命令,键入: passwd root 你会被要求重新键入口令来校验。结束后,口令就会被改变,你便可以在提示下键入 reboot 来重新引导;然后,象平常一样登录为根用户。 LILO:当系统启动到出现LILO引导画面时,对于图形引导方式按TAB键进入文本方式,然后在LILO处 输入linux single回车即可进入免密码的控制台,进入以后使用passwd命令修改root的密码 即可 1. 在出现grub画面时,用上下键选中你平时启动linux的那一项,然后按e 键 2. 再次用上下键选中你平时启动linux的那一项(类似于 kernel/boot/vmlinuz-2.4.18-14ro root=LABEL=/),然后按e键. 3. 修改你现在见到的命令行,加入single,结果如下: kernel /boot/vmlinuz-2.4.18-14 single ro root=LABEL=/ single 4. 回车返回,然后按b键启动,即可直接进入linux命令行 5.用password命令修改密码

Linux编程用户信息管理

一绪论 §1.1设计背景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它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的计算机上。这个系统是由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 §1.2设计目的 在Linux系统的/etc目录下有这样一个文件passwd,该文件里包含系统中所有用户信息的记录,记录里包含每个用户的如下信息:用户名、密码、用户ID、组ID、用户全名、用户主目录和用户登录所用的shell。请设计一个脚本(shell)程序能实现增加、删除、查找和显示特定用户信息的功能。你们可以通过创建一些UNIX/LINUX shell 脚本文件来满足以上需求。 二需求分析 §2.1系统概述 §2.1.1 任务概述 Linux作为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其系统资源是所有用户共享的。对用户的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点。LINUX课程设计要用shell编程实现,将理论学习付诸实践。设计一个脚本(shell)程序能实现增加、删除、查找和显示特定用户信息的功能。 §2.1.2需求规定 程序要包括四个文件,即menu,add,delete,passwd四个文件。passwd文件是用来保存用户信息;menu 文件是主菜单,要求运行的时候能显示一个菜单供用户选择;addusers文件是用来增加信息;deluser文件是用来删除信息。在主Shell脚本文件里(必须以menu 命名)要有一个多操作选项的菜单以便用户从中选择。对于任务6和7,需要编写单独的Shell脚本文件(必须分别命名为addusers和deluser)并且在主脚本menu文件中调用这些脚本文件。 页脚内容1

linux下添加用户和删除用户以及该密码

linux下添加用户和删除用户以及该密码.txt你妈生你的时候是不是把人给扔了把胎盘养大?别把虾米不当海鲜。别把虾米不当海鲜。linux下添加用户和删除用户以及该密码.txt37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烈;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显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linux下添加用户和删除用户以及该密码 # useradd –d /usr/sam -m sam 此命令创建了一个用户sam,其中-d和-m选项用来为登录名sam产生一个主目录/usr/sam(/usr为默认的用户主目录所在的父目录)。 # useradd -s /bin/sh -g group –G adm,root gem 此命令新建了一个用户gem,该用户的登录Shell是/bin/sh,它属于group用户组,同时又属于adm和root用户组,其中group用户组是其主组。 增加用户账号就是在/etc/passwd文件中为新用户增加一条记录,同时更新其他系统文件如/etc/shadow, /etc/group等。这几个文件的内容在后面会做详细介绍。 Linux提供了集成的系统管理工具userconf,它可以用来对用户账号进行统一管理。 如果一个用户的账号不再使用,可以从系统中删除。删除用户账号就是要将/etc/passwd 等系统文件中的该用户记录删除,必要时还删除用户的主目录。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账号使用userdel命令,其格式如下: userdel 选项用户名 常用的选项是-r,它的作用是把用户的主目录一起删除。 例如: # userdel sam 此命令删除用户sam在系统文件中(主要是/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等)的记录,同时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修改用户账号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用户的有关属性,如用户号、主目录、用户组、登录Shell等。 修改已有用户的信息使用usermod命令,其格式如下: usermod 选项用户名 常用的选项包括-c, -d, -m, -g, -G, -s, -u以及-o等,这些选项的意义与useradd 命令中的选项一样,可以为用户指定新的资源值。另外,有些系统可以使用如下选项:

Linux上使用光盘修改root密码

使用光盘变更root密码方法 一、思路: 1、使用光盘rescue模式,直接修改系统下passwd 中root 的登录密码设置 2、针对上次说到无法进入单例模式,解决办法: 在rescue模式下,修改inittab 文件中默认启动等级为1(备份修改之前的启动等级) 3、Reboot 从hard 直接使用正常模式启动系统进入单例模式,直接进入系统root 权限下,修改root密码 4、使用root 权限或进入rescue模式,修改passwd中root登录需要使用密码。 5、将inittab 文件中启动模式改为原来的。Reboot 使用root登录,完成。 二、实施步骤 1、插入SUSE_10_sp3系统光盘,设置bios为cdrom启动; 2、进入以下界面后使用Rescue System 进入系统

3、使用root 进入rescue模式 4、查找原来系统对应的分区(带“*”的分区),并进行挂载

5、修改root登录免密钥认证 挂载后,cd /mnt/etc/; vi passwd 修改root 行,如下图删除“x”;保存退出后,确认修改成功。 6、修改启动模式: vi inittab 记住原有启动模式id后,修改initdefault 为1; 保存退出后,再次确认是否修改成功。

7、reboot,从硬盘使用默认选项启动系统 直接按Enter 使用root进入系统,如下

进入系统后,使用passwd 或passwd root 修改root密码。 修改完成后, cd /etc vi passwd 修改root 启动时使用密钥认证。 vi inittab 改为原来启动等级。 8、Reboot 系统,如下使用修改后的密码进入系统。

实验四 Linux下用户和组的管理

实验四Linux下用户和组的管理、磁盘限额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在Linux系统下利用命令方式实现用户和组的管理; 2.掌握利用Linux-conf进行用户和组的管理; 3.掌握磁盘限额的实现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用户和组的管理; 2.磁盘限额。 三. 实验步骤: 1. 用户的管理 创建一个新用户user01,设置其主目录为/home/user01:#useradd –d /home/user01 -m user01 查看/etc/passwd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是如何记录的。 查看文件/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是如何记录的。 给用户user01设置密码:#passwd user01。 再次查看文件/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使用user01用户登录系统,看能否登录成功。。 锁定用户user01:#passwd -l user01。 查看文件/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再次使用user01用户登录系统,看能否登录成功。 解除对用户user01的锁定:#passwd -u user01 更改用户user01的帐户名为user02:#usermod –l user02 user01。 查看/etc/passwd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删除用户user02。 2. 组的管理 创建一个新组,stuff:#groupadd stuff。 查看/etc/group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是如何设置的。 创建一个新帐户user02,并把他的起始组和附属组都设为stuff:#useradd –g stuff –G stuff user02。 查看/etc/group文件中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给组stuff设置组密码:#gpasswd stuff。 在组stuff中删除用户user02:#gpasswd –d user02 stuff。 再次查看/etc/group文件中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删除组stuff。 3. 用Linux-conf创建用户和组 进入X-Window图形界面。 在终端中输入userconf命令,启动Linux-conf的用户管理子程序,在打开的界面中练习用户、组的 设置。 4. 磁盘限额 启动vi来编辑/etc/fstab文件。 把/etc/fstab文件中的home分区添加用户和组的磁盘限额。 用quotacheck命令创建https://www.360docs.net/doc/372923667.html,er和aquota.group文件:#quotacheck -guva 给用户user01设置磁盘限额功能:#edquota -u user01。 将其blocks的soft设置为4000,hard设置为5000;inodes的设置为4000,hard设置为5000。编辑 完成后保存并退出。 重新启动系统。 用quotaon命令启用quota功能:#quotaon –ugva。 切换到用户user01,查看自己的磁盘限额及使用情况。

Linux如何创建用户操作命令

Linux如何创建用户操作命令 有不少喜欢Linux开发技术的小伙伴对Linux如何创建用户操作命令应该是知道一些的,但是估计也有不少的小伙伴不是很了解,本篇文章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Linux如何创建用户操作命令,对Linux开发感兴趣的小伙伴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Linux创建用户 useradd或adduser命令用来建立用户帐号和创建用户的起始目录,使用权限是超级用户。 创建用户 useradd[-dhome][-sshell][-ccomment][-m[-ktemplate]][-finactive][-eexpire][-ppas swd][-r]name 主要参数: -c:加上备注文字,备注文字保存在passwd的备注栏中。 -d:指定用户登入时的主目录,替换系统默认值/home/<用户名> -D:变更预设值。 -e:指定账号的失效日期,日期格式为MM/DD/YY,例如06/30/12。缺省表示永久有效。 -f:指定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即关闭该账号。如果为0账号立即被停用;如果为-1则账号一直可用。默认值为-1. -g:指定用户所属的群组。值可以使组名也可以是GID。用户组必须已经存在的,期默认值为100,即users。 -G: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群组。 -m: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M:不要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n:取消建立以用户名称为名的群组。 -r:建立系统账号。 -s:指定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默认值为/bin/bash。 -u:指定用户ID号。该值在系统中必须是唯一的。0~499默认是保留给系统用户账号使用的,所以该值必须大于499。 设置密码 #passwdname 例 #useradd-m-s/bin/bashshenhaibo #passwdshenhaibo -m: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s:指定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为/bin/bash。 删除用户 #userdelname 查看当前已登录用户 #w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Linux创建用户的操作命令,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内容的小伙伴可以登录扣丁学堂官网咨询。

linux系统管理命令

a)系统管理:chkconfig、init、shutdown、halt、reboot、set、env、export、 crontab、uptime、last、history、id、finger、who、w、whoami、useradd、passwd、usermod、userdel、date、cal、wget、yum、curl、lsmod、dmesg。 Chkconfig:管理服务。 查看所有服务:chkconfig --list; 添加:chkconfig --add serviceName; 删除:chkconfig --del serviceName; 覆盖:chkconfig --override serviceName; 开启:chkconfig --level 2345 serviceName on; 关闭:chkconfig --level 2345 serviceName off。 Init:一个由内核启动的用户级进程。OS初始化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结构之后,就通过启动一个用户级程序init的方式,完成引导进程。所以,init始终是第一个进程(其进程编号始终为1)。Init 配合不同的运行级别数字实现不同的功能:init 0关机、init 1进单用户模式、init 6重启、init 3命令行模式、init 5图形界面。 Shutdown:冻结login指令,发送信号给init进程要求切换运行界别,并通知所有已登陆用户即将关闭系统。常用参数:-t 延迟时间,-r重启参数,-c 取消正在执行的关机,-h关机后关闭电源。 Halt:实际是调用shutdown -h。杀死应用进程﹐执行sync系统调用﹐文件系统写操作完成后就会停止内核。参数:-n 防止sync系统调用﹐用于fsck修复根分区之后﹐以阻止内核用老版本的超级块〔superblock〕覆盖修补过的超级块。 Reboot:和halt差不多,不过它是重启系统。 Set:显示当前shell的变量(每个shell有自己不同的变量),包括当前用户的变量。 env:显示当前用户的变量,用户变量和你用什么shell无关,不管你用什么shell 都在。 export:显示当前导出成用户变量的shell变量。shell自己的变量可以通过export “导出”变成一个用户变量。 Crontab:相当于windows的计划任务,参数:-l 查看,-e编辑。Crontab的编辑格式:分(0-59) 时(0-23) 天(1-31) 月(1-12) 星期(0-6) 命令或者脚本。例: 0 */2 * * * /sbin/service httpd restart 意思是每两个小时重启一次apache; 50 7 * * * /sbin/service sshd start 意思是每天7:50开启ssh服务; 50 22 * * * /sbin/service sshd stop 意思是每天22:50关闭ssh服务; 0 0 1,15 * * fsck /home 每月1号和15号检查/home 磁盘; 1 * * * * /home/bruce/backup 每小时的第一分执行/home/bruce/backup这个文件; 00 03 * * 1-5 find /home "*.xxx" -mtime +4 -exec rm {} /; 每周一至周五3点钟,在目录/home中,查找文件名为*.xxx的文件,并删除4天前的文件; 30 6 */10 * * ls 意思是每月的1、11、21、31日是的6:30执行一次ls命令。 Uptime:显示四部分内容。当前时间+ 已运行时间+ 当前用户连接数+ 负载均衡。负载均衡:特定时间间隔内运行队列中的平均进程数,如果每个CPU内核的当前活动进程数不大于3的话,那么系统的性能是良好的。如果每个CPU内核的任务数大于5,那么这台机器的性能有严重问题。 Last:读取/var/log/wtmp文件,列出登入系统的详细信息。 History:记录使用过的命令。普通的history命令只会根据顺序显示命令。介绍一种更友好的配置,出错后配合last或者日志能清楚的找到谁的问题。

Linux操作系统下用户管理和文件管理

实验三文件管理实践基础 姓名:臧芳班级:10系统集成学号:106302218 同组实验者: 实验名称文件管理实践基础 实验时间2011-11-1实验地点信2-506 指导教师姒茂新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在虚拟机FC14,纯文本模式下完成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 要求:掌握用户的创建、属性的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的思维。 实验内容:(注意:要求写出所操作的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任务: ⑴在纯文本模式下,在终端tty1上以root用户登录;在终端tty2上以user用户登录;创建一个用户为”你的姓名+学号后两位数字”,并赋予相关的密码。在普通用户user登录情况下,创建以下目录结构;在用户主目录中用vi编辑器创建一文本文件lxtest,存储在“姓声母22”下,内容是“校名系名班级名和你的姓名”。请写出所有操作过程: ⑵改变当前目录为“姓声母1”,将文件lxtest复制到“姓声母21”,请实现该操作; ⑶改变当前目录为“姓声母22”,将文件lxtest复制 并更名为lxcopy,存放到“姓声母211”,请实现该操作; ⑷将文件lxcopy,移到“姓声母1”中,请实现它; ⑸将文件lxcopy,移到“姓声母21”中,更名为lxt,请实现它; ⑹用数字法将文件lxt的访问权限更改为三种用户都可读、写。 ⑺改变当前目录为“姓声母211”,用字母法修改文件lxtest为前两种用户皆可读、写; ⑻在“姓声母1”下创建一文件夹“姓声母12”,再创建一文件为lxlinux,内容为“Good afternoon!” ⑼查看第⑻题中目录的访问权限是什么用数字表示出来。 ⑽查看第⑻题中文件的访问权限是什么用数字表示出来。 ⑾将第⑻题中文件的访问权限用字母法和数字法分别修改为用户为读和执行、组为读写,而其他用户为只读和用户为写执行、组为读执行、其他用户只写。 ⑿将/etc/passwd文件复制到“姓声母211”,并更名为pswd,以分屏方式显示其内容;改变其属性,使student用户可以更改,更改其组为user。 要求:①按作业格式要求写实验报告三“文件管理实践基础”; ②电子稿作业发到QQ邮箱:smxszcn@https://www.360docs.net/doc/372923667.html, 主题为:学号后两位数字+姓名+班级名+实验作业3 创建文件名:学号后两位数字+姓名+实验作业3

实验2:UnixLinux用户管理及管理命令

实验2:Unix/Linux用户管理及管理命令 1、实验目的 (1)掌握Unix/Linux用户管理机制与管理命令; (2)掌握用户和组管理命令; (3)掌握密码管理机制和密码管理命令; (4)了解对用户和组进行管理的图形界面; (5)了解与用户和组管理相关的其它命令。 2、实现设备 每人一台装有Linux系统的PC机。 3、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 不要做对系统或对其他用户不安全的事情。 做实验请不要修改超级用户密码。如果修改了root用户密码,请在实验结束前将其恢复为原密码。 用户要按通常实验要求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4、实验过程 1)用户管理 (1)创建用户 用命令useradd/adduser以自己的名字创建一个用户。比如 useradd zhangsan 观察/etc/passwd、/etc/group和/etc/shadow的变化。方法 grep zhangsan /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 观察/home目录内容的变化。 回答:该用户的uid,gname和gid各为什么?他的工作目录和shell是什么? (2)为用户设置密码 用passwd命令为其设置密码后,用新建用户进行登录并工作。方法如下 a. passwd zhangsan b. 切换到另一终端,使用新用户zhangsan登录 c. 为自己修改密码:$passwd (3) 创建非默认属性的用户 创建用户lisi,让他与zhangsan在一个组。 useradd –g zhangsan lisi 观察/etc/passwd、/etc/group和/etc/shadow的变化。 观察/home目录内容的变化。 回答:该用户的uid,gname和gid各为什么?他的工作目录和shell是什么? (4) 组管理 创建一个名为lisi的组并观察/etc/group的变化。方法分别是 groupadd lisi

Linux更改用户密码

Linux更改用户密码 环境 RedHat Linux 9 + VWWare 7.1.2 + Putty 0.62 问题 Linux更改用户密码 解决 方法一 1.如果你是以普通用户登录的话,修改自己的密码,使用passwd命令。会让你先输入自己的旧密码,再输入两遍新密码。 [plain]view plaincopyprint? 1.[wgb@localhost root]$ passwd 2.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wgb. 3.Changing password for wgb 4.(current) UNIX password: 5.New password: 6.Retype new password: 7.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8.[wgb@localhost root]$ 9. 10.[wgb@localhost root]$ passwd wgb 11.passwd: Only root can specify a user name. 2.如果你是root用户登录的话,使用passwd root或者passwd,就可以修改root 的密码。直接输入两遍新密码就可以了,不用输入旧密码。 [plain]view plaincopyprint? 1.[root@localhost root]# passwd 2.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root. 3.New password: 4.BAD PASSWORD: it is too short 5.Retype new password: 6.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实训-Linux下用户和组的管理和权限命令操作

实训4 Linux下用户和组的管理、权限及相关命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在Linux系统下利用命令方式实现用户和组的管理; 2.掌握Linux权限命令的基本使用; 二.实验内容: 1.用户和组的建立和管理; 2.Red Hat Linux 9.0系统下权限操作命令的使用; 三.实验步骤: 1.用户的管理 1) 创建一个新用户user01,设置其主目录为/home/user01: #useradd -d /home/user01 -m user01 #useradd -m -u 2046 -g 1000 -d /tmp/hdf -s /bin/tcsh -c friend hdf 2) 查看文件/etc/passwd和文件/etc/shadow的最后2行,查看是如何记录的。 #more /etc/passwd #more /etc/shadow #more /etc/group 3)给用户user01设置密码: #passwd user01 4) 再次查看文件/etc/passwd和文件/etc/shadow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more /etc/passwd # more /etc/shadow 5)使用Putty连接主机,在终端上用user01用户登录系统,看能否登录成功。 登录成功后显示user01的当前工作目录: $pwd 6) 锁定用户user01,在主机上使用:

#passwd -l user01 7) 查看文件/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 more /etc/shadow 8) 再次使用Putty连接主机,在终端上用user01用户登录系统,看能否登录成功。 9) 解除对用户user01的锁定: #passwd -u user01 10) 查看usermod命令的联机手册: #man usermod 11) 使用usermod给user01加上注释:”this is a test user”,如何操作, 给出操作命令,并查看文件/etc/passwd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less /etc/passwd 12) 使用usermod更改用户user01的帐户名为user03,如何操作,给出操作命令, 并查看文件/etc/passwd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less /etc/passwd 2.组的管理 1) 创建一个新组stuff,gid为10000: #groupadd -g 10000 stuff 2) 查看/etc/group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是如何设置的。 # cat /etc/group 3) 创建一个新帐户user02,并把他的起始组和附属组都设为stuff: #useradd –g stuff –G stuff user02 4) 查看/etc/group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 cat /etc/group 5) 将用户user01增加到组stuff中: #usermod –G 10000 user01

linux 新建用户用户组,给用户分配权限(chownuseraddgroupadduserdelusermodpasswdgroupdel)

Linux 新建用户、用户组,给用户分配权限(chown、useradd、groupadd、userdel、usermod、passwd、groupdel) Linux 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惟一的用户名和各自的密码。用户在登录时键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就能够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实现用户账号的管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用户密码的管理。 用户组的管理。 一、Linux系统用户账号的管理 用户账号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用户账号的添加、修改和删除。 添加用户账号就是在系统中创建一个新账号,然后为新账号分配用户号、用户组、主目录和登录Shell等资源。刚添加

的账号是被锁定的,无法使用。 1、添加新的用户账号使用useradd 命令,其语法如下: useradd 选项用户名 其中各选项含义如下: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d 目录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G 用户组,用户组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s Shell文件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u 用户号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用户名指定新账号的登录名。 例1:

linux下查看所有用户及所有用户组

linux下查看所有用户及所有用户组groups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的组内成员 groups gliethttp 查看gliethttp用户所在的组,以及组内成员 whoami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名 /etc/group文件包含所有组 /etc/shadow和/etc/passwd系统存在的所有用户名 1、/etc/group 解说; /etc/group 文件是用户组的配置文件,内容包括用户和用户组,并且能显示出用户是归属哪个用户组或哪几个用户组,因为一个用户可以归属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用户组;同一用户组的用户之间具有相似的特征。比如我们把某一用户加入到root用户组,那么这个用户就可以浏览root用户家目录的文件,如果root用户把某个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开放,root用户组的所有用户都可以修改此文件,如果是可执行的文件(比如脚本),root用户组的用户也是可以执行的; 用户组的特性在系统管理中为系统管理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安全性也是值得关注的,如某个用户下有对系统管理有最重要的内容,最好让用户拥有独立的用户组,或者是把用户下的文件的权限设置为完全私有;另外root用户组一般不要轻易把普通用户加入进去, 2、/etc/group 内容具体分析 /etc/group 的内容包括用户组(Group)、用户组口令、GID及该用户组所包含的用户(User),每个用户组一条记录;格式如下: group_name:passwd:GID:user_list 在/etc/group 中的每条记录分四个字段: 第一字段:用户组名称; 第二字段:用户组密码; 第三字段:GID 第四字段:用户列表,每个用户之间用,号分割;本字段可以为空;如果字段为空表示用户组为GID的用户名; ============================================================================ Linux 用户(user)和用户组(group)管理概述 参考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72923667.html,/main/?q=node/91 一、理解Linux的单用户多任务,多用户多任务概念;

linux 新建用户、用户组及用户权限

Linux 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惟一的用户名和各自的口令。用户在登录时键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后,就能够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实现用户账号的管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用户口令的管理。 ·用户组的管理。 一、Linux系统用户账号的管理 用户账号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用户账号的添加、修改和删除。 添加用户账号就是在系统中创建一个新账号,然后为新账号分配用户号、用户组、主目录和登录Shell 等资源。刚添加的账号是被锁定的,无法使用。 1、添加新的用户账号使用useradd命令,其语法如下: 代码: useradd 选项用户名 其中各选项含义如下: 代码: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d 目录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G 用户组,用户组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s Shell文件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u 用户号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用户名指定新账号的登录名。 例1: 代码: # useradd –d /usr/sam -m sam 此命令创建了一个用户sam, 其中-d和-m选项用来为登录名sam产生一个主目录/usr/sam(/usr为默认的用户主目录所在的父目录)。 例2: 代码: # useradd -s /bin/sh -g group –G adm,root gem 此命令新建了一个用户gem,该用户的登录Shell是/bin/sh,它属于group用户组,同时又属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