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训练2

议论文训练2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5题。

⑴自从党中央倡导节约以来,全国人民积极行动,从“光盘”行动开始,节约的资源量已经形成了一组可观的数字。例如,我们每年在餐桌上节约的脂肪量预计可达800万吨,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这样每年就可减少1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从餐桌开始节俭。节俭是一种美德。

(2)我国人民历来崇尚节俭,先辈们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从历史的变迁、世事的兴衰中认识到了节俭的必要性。从提出“情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的管仲到告诫“节俭则昌,淫逸则亡”的墨子;从主张“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的荀况到写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李商隐;从《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这些都说明了节俭是一种美德。

(3)节俭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过着洁白朴素的生活,与人无求,于己无愧,不为物欲所羁绊,就可以把人的整个身心投入到追求的事业中去;反之,穷奢极欲、挥金如土的生活中永远不会产生崇高的理想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古语有云“自古纨绔少伟男”,纵观古今,凡是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突出成绩的人,都拥有节俭这一美德。

(4)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节俭,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样与节俭息息相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一直以来都倡导全国人民勤俭节约,他曾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当前,党中央号召全国人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节俭。这些无不表明节俭的重要性。

(5)其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能止于餐桌,更不能仅仅限于一时,还需要以更加宽泛的视野、更高层次的眼界,在思想上,在每一个人的生活细节上,来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改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有责任继承“节俭”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

(原文有改动)

1.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2.选文第⑴段划线句子“自从党中央倡导节约以来,全国人民积极行动,从“光盘”行动开

始,节约的资源量已经形成了一组可观的数字。例如,我们每年在餐桌上节约的脂肪量预计可达800万吨,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这样每年就可减少1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从餐桌开始节俭。”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下面材料能作为选文事实论据的理由。

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的袜子总是补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肯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

4.选文第(3)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拟写一条倡导节俭的公益广告语。(要求:不能引用选文原句)

议论文写作训练

一、议论文训练要点 1、确定观点(你的主张、看法) 2、围绕观点选择引用的材料:①历史典故、 名人事例、寓言故事、生活事例(以大 众熟知的为好,自身事例也可)、名著 事例,②名言、俗语、格言、诗歌、凡 人哲理。 3、安排思路:将要写的内容点先后安排一下。常见几种行文思路例举: (1)几种开头: 直接提出观点, 先陈述某件事例(生活现象,故事)再引出议论话题或提出观点, (2)几种分析论述思路: 并列分点论述:围绕观点,从多个角度、多个内容点进行论述,几个点构成并列关系,共同论证论点。 承接式论述:阐述论点时,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有先后、主次、逐层深入的关系。

正反对比论述:把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事例,对比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更有力地突出正面的论点和主张。 3、语言要求,或轻松风趣或尖酸泼辣或沉 稳凝重甚而多些形象生动也无妨不一而 定,要紧的是把道理说充分。 二、范文感受分析:总特点(与记叙类文体区别开来),提观点练习,分层把握思路练习(先按自然段把握,再按内容点组合),联想引用材料练习。 三、写作练习 训练实例 [题目设计] 人生就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艰难和困惑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是终生不能消灭的,所以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的过程。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时刻:人们忘记了他们作为人的可贵天赋,忘记了使他们所到之处和任何困境中都闪耀着光辉的情操;生活中也总会有这样的时刻:永远自信的人开始犹豫不决,潜在的天才看上去还不及平庸之辈,本来强悍有力的男子汉在危难降临时瘫软无力。

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言之有物,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一个人,总有一定的目标,也许这一辈子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奔跑着。可是,奔跑的路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很平静地生活,有时,还会让你摔跤,摔得很疼。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逆境虽然让人痛苦,但经受挫折失败,可以增加人生的“财富”,磨难的同时也是磨练。没有挫折的人生,是看似幸运实则贫乏的人生。当挫折降临时,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它。俗话说:挫折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是正视,还是逃避?是勇敢的克服,还是无谓地沉沦?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文章该从此处切题,组织材料。主题极易把握,看来要在文采和结构上角逐了。 素材: 思路提示

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一

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一) ——认清文体和结构 【训练目标】 1、了解议论文文体知识,把握文体特征。 2、整理文章思路,把握议论文结构。 【教学重点】认识议论文结构,拟写议论文提纲。 【教学难点】拟写议论文的提纲 【学习过程】 一、高二作文安排设想 1、高二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较为陌生,应指导其写作,教给他们一定的写作方法,按方法行文,能促使其较快地上路子。 2、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应从掌握常见的议论文结构入手,然后再从局部突破,从整体再到部分的写作训练,符合认知规律。 3、在提倡写“绿色作文”的今天,应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各种写作方法,千万不能让固定的方法所左右,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写法之后,要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促使他们从“有法”到“无法”,从“共性”到“个性”,从“约束”到“自由”的转变,努力写出充满个性的议论文。 二、了解文体知识 高考中,绝大多数考生写的是议论文,不少议论文不像议论文。主要表现是: 1、议论文结构不合体。2、思路不合逻辑。3.论点和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粘连。 4、文体特征不明。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 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篇、文章中间、结尾。 看看这些文章,论点在哪儿? 《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六国论》《拿来主义》《阿房宫赋》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像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

议论文训练2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5题。 ⑴自从党中央倡导节约以来,全国人民积极行动,从“光盘”行动开始,节约的资源量已经形成了一组可观的数字。例如,我们每年在餐桌上节约的脂肪量预计可达800万吨,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这样每年就可减少1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从餐桌开始节俭。节俭是一种美德。 (2)我国人民历来崇尚节俭,先辈们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从历史的变迁、世事的兴衰中认识到了节俭的必要性。从提出“情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的管仲到告诫“节俭则昌,淫逸则亡”的墨子;从主张“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的荀况到写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李商隐;从《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这些都说明了节俭是一种美德。 (3)节俭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过着洁白朴素的生活,与人无求,于己无愧,不为物欲所羁绊,就可以把人的整个身心投入到追求的事业中去;反之,穷奢极欲、挥金如土的生活中永远不会产生崇高的理想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古语有云“自古纨绔少伟男”,纵观古今,凡是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突出成绩的人,都拥有节俭这一美德。 (4)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节俭,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样与节俭息息相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一直以来都倡导全国人民勤俭节约,他曾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当前,党中央号召全国人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节俭。这些无不表明节俭的重要性。 (5)其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能止于餐桌,更不能仅仅限于一时,还需要以更加宽泛的视野、更高层次的眼界,在思想上,在每一个人的生活细节上,来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改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有责任继承“节俭”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 (原文有改动) 1.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2.选文第⑴段划线句子“自从党中央倡导节约以来,全国人民积极行动,从“光盘”行动开 始,节约的资源量已经形成了一组可观的数字。例如,我们每年在餐桌上节约的脂肪量预计可达800万吨,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这样每年就可减少1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从餐桌开始节俭。”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下面材料能作为选文事实论据的理由。 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的袜子总是补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肯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 4.选文第(3)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拟写一条倡导节俭的公益广告语。(要求:不能引用选文原句)

议论文审题训练(二)

议论文审题训练(二) 五、分析关系法 【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六、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分析】这则材料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它是“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哑口无言”是贬义词,暗示了命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做人要诚信,如果心怀不轨,居心叵测,自己也必将被背叛和欺骗。 七、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1】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议论文专项训练(二)

议论文专项训练(二) 围绕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 在议论文专项训练(一)中,我们知道论点的提出方 法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提出论点之后如何展开成文呢?这 主要靠分论点的支撑了。当然,在中心论点之后还可以运用 分析的手段(如概念辨析、对比分析、辩证分析)使论点更 加具体,从而更好地提出分论点。 分论点有阐述式、证明式、补充式三种。阐述式分论 点是对中心论点“是什么”、“怎么办”的论述。证明式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为什么”的论述,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 和原因。补充式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或然性”的论述。至于分论点的设置顺序与议论文结构的关系,以后再谈。 练习示例: 以“坚持就是胜利”为中心论点,自选一个类型提出分论点。 可以从“怎么办”的角度提出阐述式分论点: 1、坚持需要韧性。

2、坚持需要不坠之志。 3、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与孤独。 4、坚持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 这里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第一,论点不能是比喻 句,应该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第二,材料作文有最佳立意,而开放式的命题或话题作文在立意上尽量不要人云亦 云;第三,论点不要空阔、虚大,不着边际;第四,提出论 点时要考虑到分论点及论据的展开与运用,否则,论点虽好 却无话可写了,只能重复论述,文章展不开,劳而无功。 练习一 1.以“诚实就是人生的财富”为中心论点,写出三个阐述式分论点(“是什么”)。 (1) (2) (3) 2.以“人生只有争才有出路”为中心论点,写出三个证明式分论点(“为什么”)。 (1) (2)

(3) 3.以“人生只有争才有出路”为中心论点,写出三个阐述式分论点(“怎么办”)。 (1) (2) (3) 练习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 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 你瞧瞧公鸡!”“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 你瞧瞧鹌鹑!”“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鹌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你瞧瞧癞蛤蟆!” 后来,云雀遇见雄鹰,便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不,不!”雄鹰谦虚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啊,我明白了!”云雀眨巴眨巴眼睛想,“谁如果想展翅高飞,就不能把目标定得太低;如果眼睛只盯在 树冠以下,那就永远不可能在蓝天白云间翱翔。” 这则寓言故事中的麻雀、鹌鹑、雄鹰等对所飞的高度

议论文片段训练.doc

《议论文片段训练专题》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考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2 、复习巩固议论文的文体常识。 3 、掌握议论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4 、结合具体文章进行阅读训练,答题要规范,全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议论文阅读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具体文章规范全面地答题。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议论文阅读一直是中招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中的三大体裁的文章 之一,从结构上看比较简单,但是大家在答题的过程中失分依然十分严重,究其原因在于答题不全面,不规范,思路不明晰,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一类的文章进行专门的片段训练,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总结答题思路,规范全面地答题。 2、明确学习目标。 二、直击中考,明确议论文常出的考点: (1)、判断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2)、辨识、分析文中的论据,品味其作用。 (3)、仿写、补充各种论据等 (4)、理解、分析文中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5)、剖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6)、理解并品析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理解品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7)、联系文章内容联系现实谈感受,对文章观点作评价。 三、文体知识回顾: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分类: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论证的角度与方法: 角度:正面论证反面论证 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4、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四、关于论点: (一)、论点: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正确、鲜明) 句式:完整的表达观点和态度的陈述句 (二)、中考中常见的几种题型: 1、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2、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5、这篇文章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你觉得下面能成为论点的是() 1、羞辱是一门选修课 2 、宽容3、勤俭与自强 4、学贵质疑 5、空谈不能成就事业 6 、谈谦虚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8、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9、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10、阅读的愉悦 (四)、怎样才能准确的找到中心论点? A.回顾所学课文,看看下面题目:哪些是论点,哪些是论题: 1、《敬业与乐业》 2、《多一些宽容》 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4 、《论美》 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 、《成功》 7 、《学问 与智慧》 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 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 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 例:《谈骨气》

高中语文议论文训练题含标准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11—15题。(13分) 单纯 ①“单纯”二字是我心中所能做出的对人的心灵境界的最高褒评。清澈、纯净即是美!朴实、坦诚即是美!拒绝了繁杂、混浊即是美!单纯的心灵可以锻造美丽厚重的人生。 ②心灵的单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一种是超越的单纯。儿童的心灵具有原始的单纯。人在童年时是天真的、纯粹的、梦幻的、艺术的。可以说,童年所赐予我们的幸福、勇气、鼓舞和信心,童年所教会我们的高尚、正直、善良和诚实,比人生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得多。人在童年时期,敢于参天悟地,没边没沿说些同无限相关、连后世哲人都不敢说的话。人类的童言和稚作就连后世的伟大哲学家、艺术家也极难比肩。 ③岁月像筛子,筛去了人最初的纯真和善良。人成熟了,身体扩展了,年轮添加了,反而灵魂猥琐,人格缩水了。童年时单纯的心灵宛如一粒花粉,却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只蟑螂拖走。某些“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用生命中天然美好元素和纯洁高尚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生存经验、技巧和某些策略的过程,就像一个单纯的天使,不断掏出衣兜里的珍珠,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④在使人性复杂化的社会领域中,有一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在丢失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能获得超越的单纯。古今中外精神上的圣人、哲人,他们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但其心灵世界的核心始终是单纯的。他们永葆儿童的单纯,简化社会关系,节制人际交往,从浮嚣尘世抽出身来,穿越世俗社会的蔽障,朝着伟大的精神目标奋进。 ⑤单纯的心灵是精美的,世间一切精美的艺术作品都缘自精美的单纯。蒙田苦思冥想创作了启示人类的“随笔”,弗洛伊德倾尽心血写出了探索心灵奥秘的皇皇巨著,巴尔扎克夜以继日描绘了人间画卷,梵?高饱蘸笔墨画出了含蓄多姿的向日葵, 。这些当之无愧的珍宝都是单纯的心灵的结晶体。 ⑥清朗明亮如蓝天丽日的莎士比亚的语言;洋溢着浪漫气息,读来齿颊生香的唐诗宋词;或精辟犀利,或含情脉脉的元曲,这些都是绽放在单纯心灵上的五颜六色的百合。 ⑦在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中,在琐琐屑屑的日常生活中,在灯红酒绿的滚滚红尘里,我们通过艺术会晤那些单纯的心灵,可以走进不受世俗与物欲困扰的无拘无束的天地,获得精神上的幽静与清凉,心湖一片澄明。 ⑧单纯是一种何等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愿天下所有的人都拥有一份单纯的心灵。 11.通读全文,找出表明文章中心的句子。(2分) 12.仔细阅读第③段,简述“灵魂猥琐,人格缩水”的含义。(3分)

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

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

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 【指点迷津】 1.作家谈议论文: 龙应台在一次作家座谈会上说:“在写杂文、议论文时,花哨文风不宜提倡.应该使议论文更具理性色彩。” 2.议论文写作方法谈: 如何写出一篇论证严密、语言犀利、条理清晰的议论文呢? (1)要用材料证明所阐述的观点,材料跟观点之间必须有一种很严密的因果关系。 (2)追问法思路使议论文走向深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也就是典型的逐层深入法。 (3)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事物的本质是议论文的核心任务,是一篇议论文是否深刻的直接体现。我们常说的由表及里就是指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4)任何话题都可以也应该辩证地论证,这样论证就会比较深入。

1.总说开头,引起下文三段分说。 2.具体阐述人生的不同的美。 3.引用名言,道理上论述。 4.得出结论,呼应开头。 ◇按这一思路写成的优秀作文 有人说,人生是一首曲子,它婉转悠扬,所以它是美的;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它丰富多彩,所以它是美的;也有人说,人生是一条路,它蜿蜒曲折,所以它是美的。但无论人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是优美的旋律,还是深奥的哲理,或者是向前的快感,归根到底都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人生是美的。 人生美在平凡。人的一生不必追求更多的功名利禄,只要活得平凡、淡泊一些,自然能体验人生的各种美好。在平凡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领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雅致,可以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宁静,可以体会“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失意无奈。平平凡凡才是美。人生美在抗争、拼搏的过程。人从呱呱坠地到有所作为,都在抗争、拼搏着。在儿时,我们努力拼搏,在学习上不懈努力,总是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青年时,我们

议论文写作训练题(二)

议论文写作训练题(二)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各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17.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今后会成为像你一样的体育明星。”贝利不假思索地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但决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就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选自1992年第一期《语文月刊》) 18.“木桶理论”是现代管理科学中一个概念。意思是:一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木桶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能装更多的水,就要设法改变这块木板的现状。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发现自己负责的系统中的“短木板”,敢于揭短,善于补短,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木桶理论”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乃至个人修养方面,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抓住短板,消灭弱项。(摘自《辽宁青年》1991年第22期晓章文) 19.我九岁那年的冬天,来到北方阿拉斯加的城郊,那里有爷爷一个小小的农场。 一天,我在玩耍时发现屋前的几棵无花果树中有一棵已经死了,树皮有的已经剥落,枝干已剥落,枝干已完全枯黄,有的枯枝一攀即折。 于是,我对爷爷说:“爷爷,那棵树早就死了,把它砍了吧。” 可是爷爷不答应,他说:“也许它的确是不行,但是过冬之后可能还会萌芽抽枝-- 说不定它正在养精蓄锐呢!记住,孩子!冬天,你不要砍树。” 果不出爷爷所料,第二年春天,这棵显然已经死了的无花果树居然真的重新生新芽,到了夏天,整棵树看上去跟其它树没啥差别,都枝繁叶茂,绿阴宜人了。(节录1991年第四期《读者文摘》《冬天你不要砍树》法查尔斯.贝多作放心译) 20.快乐=物质/欲望。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快乐方程式。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物质消费有限,而欲望无穷大,将会怎样呢?路瓦栽夫人有那么多“梦想”,又有那么多“陶醉”,她怎么能不痛苦、伤心呢? 21.年轻,并非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清新。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议论文阅读相关常识与答题技巧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 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 一、知识储备:字数限制 .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 1.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 2.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4. 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3.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1. 论证方法的识别: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事例(含概括事例)------- 举例论证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 引名言,讲道理-------道理论证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运用比喻证明观点-------比喻论证 5. 中心论点的识别: 把正反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 -------对比论证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四看论据证 2. 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明的观点 . 怎样寻找和总结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呢,要主要看议论文的如下几个位置. 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①看议论文的标题,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点. . 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往往是议论文常用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②看议论文的开头,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 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写法,因许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都出现在开头部分 .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③看议论文的结尾,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 一些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后,至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文末得出结论,该结论即文章的中心论点 . 入.④分析议论文的论据,总结中心论点 . 一些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不是非常明显,需要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分析文章所用的论据才能总结出来,这样的议论文要分析文章的论据是为了证明什么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的,这“证明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 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⑤归纳综合分论点,总结中心论点 . 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解为好几个分论点,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这就需要逐个对分论点进行分析,再综合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 6. 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观点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解决问题(结论) . 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 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开头结尾的表述 .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开头的内容有: 说服力 . (或更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提出中心论点; 3. 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答题要点二个方面:( 1)明确论据类型;( 2)具体分析作用 .结尾的内容: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还是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2)强调的中心论点;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 )(4)补充论证了 . (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 ) 1 / 7

议论文阅读训练

《谈骨气》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作文议论文训练大全

【学习目标】 1、赏析、点评高考同一结构数篇满分作文。 2、熟悉议论文写作的一个原则,两套思路,三种模式。 3、能写出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议论文。 【重点难点】1、重点:上2。2、难点:上3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通过范例,了解议论文论点方面的一些知识; 2、通过范例借鉴,学会议论文“并列结构法”论证的方法。 一、关于论点 题目:对于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许多格言和成语,我们今天常常会有不同的思考。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或自拟题),说说你对这条格言或成语的思考。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近墨者必黑B、近墨者未必黑 ②知足常乐:A、知足方能常乐B、常乐者不知足 (一)论点一定要在开头提出 开头三句话提出论点,不要离题太远,要尽快切入话题。 例一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的摇篮中孕育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哲理、经验。其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一个完美的桥梁,沟通着高深的文化与想了解它的人们,它精炼的将有内含的哲理简单的表述给人们,并引发后者的深思。 “知足常乐”这一成语原意是知足者可常乐。这一简单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明白,但细想

起来,似乎想常乐,只知足是达不到的。相反,想常乐更应不满足于现状。 这个开头中的有用信息集中在第二段,第一段的内容即属于离题太远。 例二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大致的意思是说:把一种东西和红色的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会变红,而把它放在黑色的之中会变黑,引申为一个人如果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就会变得品德高尚,相反,他如果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中也会变坏。 这个开头中的“这个成语大致的意思是说:把一种东西和红色的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会变红,而把它放在黑色的之中会变黑”也可删去,因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既不是难点又不是文章要探讨的重点。 例三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议论文训练二

议论文训练二 【训练目的】 学习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 【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六步式 1、点:点明中心论点 2、正:正面举例论述 3、反:反面举例论述 4、深:深入开掘 5、联:联系现实 6、总:总收全文 具体解释如下: 点:是引论部分,要求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点明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一般说应是正面的,一个简而明的判断句。万事开头难,写好开头意义重大,有经验的阅卷人往往一看开头就能判定你的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是否过关,在语言上的工夫如何。 正:正反深联四步是本论部分。正反举例最好各举一例,从正反两方面直接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但决不要堆砌例子以充字数。选例要典型,叙例要简明,议例要深刻,一两句就能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深: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这一步是就议论的对象进行深入的开掘,可以揭实质,挖根源,讲意义,论危害,进行辨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章分析质量的高低。 联:这是深的进一步具体的深化,特别强调,如果能联系的话,首先应紧密联系时代这个最大的现实,即使是联系个人的生活、思想、学习的实际,也不能脱离时代这样一个根本现实的制约和影响。一般说,这样联系写出的文章立足点高,时代感强,才更有意义。这就要求同学们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有关的大政方针,敏锐地感知社会潮流、时代气息、人际关系等等具体的社会生活内容,否则就无法准确地联系现实。 总:是总收全文,这是结论部分。是针对中心论点回答怎么办的,可简单概括,注意与开头的呼应,不要变成中心论点的重复。 注意:我们说的六步定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正反举例论述,不一定先正反,也不一定以正为主,先反后正可以,以反为主也可以,或只反不正,只正不反都是可以的。深联也如是,先联后深或深联合一,都未尝不可。字数的限制在开始训练时不妨严一些,熟练了,掌握了写议论文的要领以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议论文其它的谋篇布局方式将在后续练习训练进一步指导、落实。 【例文】 “逆境”与成才 正如水可载舟也可以覆舟一样,逆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点) 人生的路很漫长,遇到荆棘、沼泽是很平常的事。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为了逃避宗教裁判所的追捕,17岁就背井离乡;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年轻时代就被流放;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导弹之父钱学森,他们做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而他们所受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逆境给予他们的是更坚定的决心,更顽强的斗志。应该说困难绝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锻炼人才,它可以创造奇迹。(正) 但逆境对于每个人的作用并不都是一样。确实有人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痛苦而放弃了,确实有人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而最终忍受失败了,甚至有人还感叹命运的不公。对于他们,逆境起了覆舟的作用;对于他们,困难的确是一件坏事。(反)这也许就是事物的两面性。但究其本质,逆境对于一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不在逆境而恰恰在人本身。对于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一次次的挫折只会使他的意志更坚定,逆境对于他只是一剂强心剂,正如夏衍在《野草》中说的: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常听人说:如果没有阻力,我会是个人才。我却认为所谓人才,不应该只指有多高的学问,多大的才能,还应包括他承受压力、承受打击的能力,倘若没有这一点,就不应该称之为人才。温室中的花只能用来观赏,一遇风雨就会夭折,而真正能支撑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应是经受过风雨洗礼而依然挺立的大树,他们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深) 当然,逆境仅仅是一个外部条件而已,也许在顺境与常境里更易成才,但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完全可以利用外部条件,甚至去改变外因,使之为成才服务。(联) 我们这一代年青人,几乎还没什么机会经受一些大风大浪,往往缺乏与困难斗争的勇气和毅力。因此正确认识逆境与成才的关系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在一些小的困难中逐渐锻炼自己,使自己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总) 忠言未必逆耳 ——浅谈说话的艺术 忠言未必只能逆耳,顺耳忠言往往更易被人们所接受,这就需要说话的艺术。 邹忌在建议齐王纳谏时,并没有慷慨激昂地批评齐王,而是由自身经历的平凡小事联系到国家兴衰,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陈明利害,使齐王采纳了他的意见。而比干等忠臣在进谏时与国君针锋相对,结果触怒龙颜,非但意见不为国君所接受,自己也被降罪遭杀身之祸。 这就可见说话艺术的作用了。目的原本相同,结果却是截然相反。 也许有人认为这种说话艺术,是拐弯抹角,是怕得罪听意见的人,不应提倡。其实不然,提意见的目的是为了让听意见的人接受,然后加以改正。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勇敢,也不是为了应付谁。如果意见不能被接受,那就失去其意义了。所以首要任务是如何让对方接受,如果顺耳忠言更易被接纳,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另外,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地位高的人对自尊心的维护就更明显一些。但无论什么人在被劈头盖脸的臭骂时心情都不会好,虽然由于涵养不同而表现的方式不同,但大都会产生抵触情绪,又怎么会心平气和的接受意见呢?而运用了说话的艺术,效果就明显不同了。当然说话的艺术不仅只是语气柔和,态度好,言辞不过于激烈,更重要的是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利害关系。使听意见的人感到不接受就会铸成大错。利用说话艺术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及时改正错误。 在改革开放、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今天,就更需要人们多提建议和意见。正确意见能被及时接纳并付诸行动,将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而讲究提意见的艺术对意见能被及时吸收是至关重要的。 运用说话的艺术,使忠言不必逆耳,于人,于己,于社会都大有益处。 忠言,需要说话艺术。 【模式思路】 砖的联想 ⑴点:由软泥脱成坯,经烈火烧制变成坚硬的砖,联想到一个人要想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和过硬本领的人,就需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和考验。 ⑵正:以某大学优秀毕业生主动要求进藏为例,赞有志青年应自找苦吃,自觉锤炼自己。 ⑶反:有的人胸无大志,一味贪图安逸,是懦夫行为。 ⑷深: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有志青年只有在火热的斗争中才能锻炼意志和体魄。成材的关键是后天的磨练。享乐主

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高中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解析) 训练一 低调显境界 向贤彪 ①何谓低调,我理解就是走了大运、干了大事,或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后,不忘乎所以、盛气凌人,不卖弄显摆、大肆张扬,而是以平静淡然的心情对待成功。 ②低调的人,是生活的智者,他们知道自身的渺小,他们收敛、含蓄,就像大海永远把自己放在低处,但没有人否认它的深邃;低调的人,是生活的强者,他们相信付出终有回报,所以他们蓄势待发,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又把目光投向下一个,总是能比别人抢占先机,获得更大的成功。 ③现实生活中,许多知名人士表现出低调做人的品格。三国时诸葛亮对蜀国居功至伟,刘备本想以皇位相让,但诸葛亮谨守属臣本分,低调做人,而正是他的功成不居,让后人敬佩不已。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家喻户晓的科技大家。然而,他低调做人,当中央领导去看望他,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并号召全国所有科技工作者向他学习时,他却连忙摆摆手说:“向我学习?不敢当!”钱老居功不自傲的品格,让我们读懂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对人生观的诠释。 ④先哲们用隽永的语言来颂扬低调的品格。如“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温温恭人,维徳之基”。低调谦恭,是人成长的“加速器”——“若

升高必自下,若除趣必自迩”;是人不断前进的“稳定阀”——“人能虚己以游世,其谁能害之”;是获得知识、赢得信任的“指示灯”——“君看桃与李,成蹊亦无言”;是“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必由之路——“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外国一位哲人也曾说:“当我们事事如愿时,切不可忘乎所以、盛气凌人。因为成功时趾高气扬与遭厄运时悲观丧气,都是一种浅薄和脆弱的表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情、恒定的态度。” ⑤看来,古今中外都崇尚低调做人、谦虚处世。这样,赢得的不仅是信任、信赖,而且可以使自己减少偏差,克服自满,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取,赢得未来。 ⑥低调,不是 ..一种境界,是.一种对自己的约束,..压抑自身的欲望,而是 也是 ..一种对社会、对别人的尊重。懂得低调的人,才会“胜不骄,败不馁”;懂得收敛的人,也将赢得社会和别人的尊重。 (摘自《读者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文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本文属于立论。 B.第⑥段加点的词“不是……而是……是……也是”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C.选文首先解释什么叫“低调”,然后以古今中外人士的言行为论据,论证“低调做人、谦虚处世”的观点,最后进一步理解“低调”的含义。

2019二模议论文专题练习

议论文专题训练 ①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进入2018年,很多人有一种感觉,世界似乎被卷入了反全球化的浪潮。曾经的人类大同样板工程“欧盟”和“欧元区”陷入了乱局;难民涌入的外部刺激,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计算欧盟崩溃的时间点。难道历史真的要走向一个拐点,重回那民族国家严守各自的堡垒,相互提防甚至对抗的时代? ②很多时候,对未来的迷茫和悲观,只是由于你站的位置还不够高,视野还不够广,就如一些人因为局部地区的战火纷飞就感叹人类暴力爆发,而一本数据丰富、逻辑严密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著)就让他们闭嘴。同样,关于人类未来的走向,我们有必要梳理人类发展更漫长的历程,去发掘其中的规律。荣获2018年美国考古研究所霍尔顿图书奖的《第五次开始》作者罗伯特·L·凯利告诉我们,在人类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后,即将迎来第五次开始。这一次,人类可以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 ③作者将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技术的开始、文化的开始、农业的开始、国家的开始。这种划分方式,强调动态的“开始”,强调人类历史时间线的“点”,更有代入感。让我们回到历史的关键节点,去探索人类历史动态的前进过程。 ④使用工具,使我们与兽类彻底区分开来;文化,让我们得以交流,结成社群,进而形成共同的记忆和意识;农业诞生,自此人类不再居无定所,得以产生“剩余”产品,进而产生阶层和阶级;终于,我们熟悉的历史阶段来临,国家得以产生,它更高效地组织生产,庇护具有共同文化和记忆的国民,也制造了压迫和国家间更具毁灭性的战争。 ⑤有趣的是,回看历史,国家往往是一个基本的记忆展开单位。比如中国史,朝代更迭是叙事的主基调,而深入一个朝代,帝王来去又常常是叙事的主线。为何如此?笔者以为,一方面是因为人类记忆最深刻的阶段,正是第四次开始后的阶段,史料更丰富,更有延续性;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如今依然处于第四次开始后的阶段,依然习惯性地以国家为切入点去思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议论文训练2

议论文训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10分)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刘根生 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