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坝计算书汇总

拱坝计算书汇总
拱坝计算书汇总

计算书目录:

1、设计参数及控制指标

2、拱坝体形

3、应力计算

4、拱肩稳定计算

5、消能计算

6、坝体细部及放空、取水孔设计

1、设计参数及控制指标

1.1设计参数

坝体材料:200#砼,容重2.4t/m3,弹模1.7E6(坝体弹模考虑徐变的影响,取为瞬时弹性模量的0.6--0.7),泊松比0.167,线胀系数1×10-5/℃,导温系数

3m2/月。

坝基:灰岩,容重3t/m3,弹模2E6,泊松比0.27,线胀系数1.4×10-5/℃,导温系数3m2/月。淤沙浮容重按1t/m3,内摩擦角14°。

水文及地基f、c等有关各专业的基础资料请见附件1。

温度荷载按规范(SD145-85)附录公式由程序动计算,封拱灌浆温度取8-12℃。

1.2控制指标

大坝拱肩稳定及应力控制指标均严格按照《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D145-85)执行,见表1-1、1-2。

表1-1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表

2、拱坝体形

拱坝体形为双曲拱坝,拱圈平面曲线采用圆弧。因两岸地形不完全对称而采用两岸不同半径的双曲拱坝。

2.1坝顶高程的拟定

设计洪水位(p=2%):848.35m

正常蓄水位:848m

2.1.2 坝顶高程根据各种运行情况的水库静水位加上相应超高后的最大值确定。顶超高值Δh按下式计算(请见SD145-85《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第八章拱坝构造)

Δh=2h l + h0 + h c

式中:Δh………坝顶距水库静水位高度(m)

2h l………浪高(m)

h0………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度(m)

h c………安全超高(m):正常运用情况取0.4m,非常运用情况取0.3m。

2.1.3 波浪要素按“官厅——鹤地”公式计算:

2h l = 0.0166 V f5/4 D f1/3

2L1 = 10.4(2h l ) 0.8

h0 = 4πh l2 /(2L1)

式中:2L1 ………波长(m);

D f ………吹程,由坝前沿水面至对岸的最大直线距离(km) ,取1Km。

V f ………计算风速(m/s),正常和设计情况取15m/s,校核情况取

9.6m/s。

2.1.4 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见下表:

河床底部高程为782.3m,按地质提供的基本资料,挖深按20.5m计,则坝高为87.4m,属于高坝,在坝顶高程849.7m开挖后的河谷水平宽度为193.63m,则河谷宽高比L/H = 193.63 / 87.4 = 2.215,属“V”型河谷。

2.2、拱坝体型设计

Tc=0.4+0.01(L+3H)

式中 Tc —— 坝顶厚度(m ) H —— 最大坝高(m )= 87.4 L —— 顶拱弦长(m )= 193.63

经计算得 Tc = 0.4+0.01(193.63+3×87.4) = 4.9583m ,考虑交通等要求,取Tc =5m 。 2.2.2 拱圈厚度 (1)坝底厚Tb

①参见《砌石坝设计》P138经验公式

Tb = (0.132(L/H)0.269+(2H/1000))×H

式中 Tb —— 坝底厚度(m ) H —— 最大坝高(m )= 87.4 L —— 顶拱弦长(m )= 193.63

经计算得 Tb = (0.132(193.63 / 87.4)0.269+(2×87.4 /1000))×87.4 = 29.57m 。 ②由美国肯务局的经验公式

式中 Tb —— 坝底厚度(m ) H —— 最大坝高(m )= 87.4 L 1—— 顶拱弦长(m )= 193.63

L 2—— 顶底以上0.15H 处弦长(m )= 42.2 经计算得 Tb = 8.77m 。

综合考虑后,取坝底厚度为Tb = 22m 。

水平拱圈厚度按 T = Tc + ( Tb – Tc ) Y / H 计算,即为

T = 5 + ( 22 – 5 ) Y / 85.9 = 5 + 0.1979 Y

2.2.3 上游面曲线初拟

参考其他工程经验及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设 β

1 = Hd / H

β2 = Aud / H K = Aub/ Tb

一般情况下有: β1 = 0.3 ~ 0.4

β2 = 0.135 ~ 0.175

K = 0.3 ~ 0.8

122

/213

)122/(0012.0H H L HL Tb

Hd = 0.38 H = 0.37 × 85.9 = 31.783 m Aud = 0.175 H =0.16 × 85.9 = 15.0325 m Aub = 0.7 × 20 = 14m m = Aud - Aub

最终的成果取值为:(请见右图)

Hd = 31.8 m Aud = 14.944m Aub = 13.5 m

m = 14.944 –13.5 = 1.444m

将地形图上可利用的基岩线确定后,再确定每一层拱圈对应的水平弦长,

定出半径后(用半中心角控制,如顶拱的半中心角在80°~110°之间,底拱的半中心角在40°~80°之间,半径的连线为一光滑的曲线)经过应力控制的优化后得到拱坝体型。计算采用的程序为ADASO 。

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来进行大坝体形的设计调整,最后确定大坝体形如下(请见下页):

3、应力计算

3.1 计算方法及荷载组合

拱坝应力按多拱多梁混合法计算,利用北京水科院ADASO程序在PentiumⅡ微机上计算。计算初拟采用7层拱圈,其高程分别为:849.7、843.0、827.2、811.4、795.6、779.8、763.8m(拟合层为砼垫层762.3m)。

荷载组合情况分基本组合及特殊组合两类。

基本组合为:

⑴正常蓄水位+相应尾水位+设计正常温降+自重+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

特殊组合为:

⑵校核洪水位+相应尾水位+设计正常温升+自重+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

地区地震烈度小于Ⅵ度,故不作动力计算。

3.2温度参数说明

多年年平均气温14.6℃

多年平均最低月(1月)气温3.8℃

多年平均最高月(7月)气温24.7℃

日照影响按2℃计

温降变幅=年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14.6-3.8=10.8℃

考虑日照影响后,设计正常温降=10.8+2=12.8℃,计算时间取1.5

温升变幅=最高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24.7-14.6=10.1℃

考虑日照影响后,设计正常温升=10.1+2=12.1℃,计算时间取7.5

库底水温因无实测资料,按规范(SD145-85)附录规定,T kd可近似按最低3个月平均气温计,T kd=(3.8+5.0+5.9)/3=4.9℃

水表面年平均水温=年平均气温+日照影响=14.6+2=16.6℃

表面水温年变幅=气温年变幅的一半=(24.7-3.8)/2=10.45℃

温度计算的初相位取值为6.5(月)。

3.3计算成果

经计算,拱坝最大拉应力为1.42MPa,发生在▽795.6m高程右拱端的上游面,计算工况为校核洪水位+温升;最大压应力为4.03MPa,发生在▽795.6m高程右拱端的下游面,计算工况为校核洪水位+温升,均小于大纲中规定的允许应力。应力分布规律符合一般规律,较合理,计算原始数据和结果文件见附。

4拱肩稳定计算

4.1 计算方法

拱肩抗滑稳定按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并根据《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规定(SD145-85),拱肩稳定按平面分层抗剪断公式核算,若分层安全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则按空间问题计算整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若均满足要求则不再按空间问题计算整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计算步骤:

⑴绘制各层拱肩抗滑岩体图。

⑵根据地质专业提供的资料,列出几组不同侧滑面(裂隙或岩体),在抗滑岩体图中分别量出侧滑面与拱端径向的夹角、底滑面面积、侧滑面长度。

⑶根据前面量出的参数,各层拱端高程,计算工况的水位,各侧滑面、底滑面分别对应的抗剪断参数,程序计算得到的各层拱端作用力,代入抗剪断公式,分别计算各层、各侧滑面的K值,取其中每层最小K值为该层安全系数K。

4.2 已知条件

4.2.1由拱坝应力计算得拱端力系计算结果如下表:

4.2.2 水文:校核洪水位848.87m;

4.2.3地质:

①河谷呈“V”型,出露地层为T1m2薄至中厚层灰岩。

②坝址岩层产状平缓,层面(岩层产状)为:左岸N5°E/∠6°;

右岸N20°W/∠10°。

主要发育裂隙有:E 0°W/∠90°;

S 0°N/∠90°;

断层主要有:f101:E 0°W /N∠20~30°、破碎带宽0.3~0.5m;

f102:N 50°W /SW∠20~35°、破碎带宽0.3~0.5m;

4.3 计算假定

根据地质报告,坝肩两岸岩层产状倾角较缓,陡倾角裂隙较发育,无其它大的结构面发育,拱肩稳定按平面分层抗滑计算,为简化计算,在计算中作如下假定:

⑴地基为灰岩,因其产状倾角较缓(10°~20°),故可近似假定岩体层面

⑵几组裂隙均为陡倾角(60°~80°),故可假定裂隙面即为可能的侧滑面。

⑶若在拱端处岩体无裂隙面或裂隙面对抗滑无不利影响时,则可根据地形条件假定几组侧滑面,按岩体非结构面参数取用。

⑷底滑面扬压力按单位高度计,取1m。

⑸侧滑面渗透压力按实际水头计,即侧滑面上游端水头为实际H,下游面无水可视为0,侧滑面下游端水头为0。但考虑到侧滑面较长时,下游岸坡裂隙发育,渗水一般在坝后很快渗出地表,即零压力点不在侧滑面下游端与岸坡交点处。近似按拱下游面后一定距离为零计,如5倍拱厚、1倍岸坡厚等,为方便计算,计算中不直接确定零压力点而采用取综合折减系数的方法,综合折减系数取0.5计算渗透压力。认为U3 = 0。

⑹为方便计算,认为裂隙面与拱端面为同一平面。

⑺缓倾面认定为层面,作用力为1/3面积。

⑻当剪力向上游时,取其值为0。

⑼为偏于安全,未计梁底压力。

4.4 计算模型及公式

两坝肩地基特点是层面倾角较缓、裂隙发育且倾角较陡,计算分层稳定时视层面为底滑面,裂隙面为侧滑面。

计算参数请见附图。

计算时按抗剪断K值公式计算,如下:

K=[(N′-U1)f2+(Ws+W-U2)f1+C1Lab]/Q′

式中各符号意义如下:

N′: 拱端作用力在侧裂面上的法向分力,

Q′:拱端作用力在侧裂面上的切向分力。

Ws : 梁自重。

W : 抗滑岩体自重。

U1: 侧裂面渗透压力。

U2: 底滑面扬压力。

f2: 侧滑面抗剪系数。

f1、C1: 底滑面抗剪断系数。

Lab: 底滑面有效面积。

为提高计算速度,编制了gbwd.bas程序,按上述公式计算各分层K值。

该程序需输入的参数有拱端作用力N、Q,底滑面面积S,侧裂面与拱端径向夹角α及侧滑面长度L,以及底滑面、侧裂面的抗剪、抗剪断参数,各层拱高程及计算工况上游水位。

为偏于安全计算,近似底滑面有效面积Lab等于底滑面面积S的1/3。U1按前假定规定折减。N,Q由ADASO程序计算结果而得。

该图上直接量取而得。

4.5 计算成果汇总如下表:(具体数据请见附件)

安全系数成果表

由上表可知,各层拱圈均满足规范要求。

4.6 右岸坝肩稳定计算参数

计算采用拱坝坝肩稳定计算程序(GJWD)计算,各项计算参数请见下表:

计算参数表

备注:工况一为正常蓄水位+ 温降;工况二为校核洪水位+ 温升。

4.7 左岸坝肩稳定计算

计算采用拱坝坝肩稳定计算程序(GJWD)计算,各项计算参数请见下表:

计算参数表

备注:工况一为正常蓄水位+ 温降;工况二为校核洪水位+ 温升。

5 消能计算(溢流坝设计) 5.1 已知:

正常高水位848m ,校核洪水位848.87m ,设计洪水位848.35m ,溢流堰顶高程843m ,堰上设闸,溢流净宽3×10=30m ,设计参照规范《SD145—85》。 5.1.1 定型设计水头

Hs = 0.8Hmax = 0.8×(848.87-843) = 0.8×5.87 = 4.696 m 取4.7 m 。 5.1.2 溢流曲线

O 点上游采用椭圆曲线, a ≈ 0.28~0.3,取a = 0.3;

由a / b = 0.87 + 3a 得到 b = 0.169m ,则有: a H s = 0.3×4.7 = 1.41m ,取a H s = 1.5m ; bH s = 0.169×4.7 = 0.797m ,取bH s = 0.8m 。 故椭圆方程式为:

O 点下游曲线按

x n = KHs n-1y x 1.85 = 2×4.70.85y

得到:y ≈ 0.1342 x 1.85

5.1.3 切点按 y` =1 即是取θ 1 = 45°

对该点找切线,通过求导得:y` =0.24827 x 0.85

y` = 1 则x c =5.151 则 y c = 2.784 m

取 θ 1 = 45° θ 2 = 16° 5.1.4 取半径为6m

则 x A = 6 (sin θ 1 + sin θ 2 ) + x c = 6×(sin45°+ sin16°) +5.151= 11.047 m y A = 6 (cos θ 2 -cos θ 1 ) + y c = 6×(cos16°- cos45°) +2.784 = 4.309 m 鼻坎高程为:

843.0 - 4.309 = 838.691m

采用倒悬堰顶

d > Hzmax/2 = (848.87- 843.0)/2 = 2.935m ,最后取值为3.6m

5.1.5 消能工计算

已知: 校核洪水位848.87m ,相应下游水位790.61m ,校核最大泄量

853m 3/s ;设计洪水位848.35m ,相应下游水位788.64m , 校核最大泄量494m 3/s ; 溢流净宽30m 。

计算情况请见下表: 1800

)800(15002

2

22=-+y x

消能工计算表

备注如下:

(1)水舌中心点的射程L 0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θ为挑射角

a 为鼻坎顶至下游水面的高差

(2)水舌外缘挑距L 1的计算公式为:

流速系数ψ1 = 1.16(T 1/q 1/3)-0.2

(该式适用于T 1/q 1/3 = 2~13.5的范围内) 或 ψ1 = (1 - 0.055 / K E 0.5)1/3

(该式适用于K E = 0.004~0.15的范围内,若K E >0.15,则ψ1 = 0.95) ?

?? ?

?++=

ga V V V g L c c c 2sin cos cos sin 1222

22220θθθθ)*

sin 1

11(2sin 1

2

221212

11T a T L θ?θ?+

+=

(3)冲坑深度t k 的计算公式采用规范(SD145-85) P 46: t k = k q 0.5 z 0.25

式中: K —— 冲坑系数,由地质提供 = 1.4 (4)安全后坡一般采用1/3~1/4。

5.1.6 对下游的最近建筑物冲沙底孔进行安全后坡的验算(验算以校核洪水位情况为控制情况):

冲坑底部最低点的高程为:790.61-22.095=768.515m 冲坑底部最低点至冲沙底孔的最近距离为29m ,

按安全系数为1/3~1/4(取1/3.5为控制系数)计算得到 768.515+29×(1/3~1/4)=778.2~775.8 故满足安全要求。

6、坝体细部及取水、冲砂底孔 6.1 坝体结构

坝体材料采用200# 砼,抗渗等级为W8(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1996)P30页表4·4·5,砼抗渗等级为W8)。 6.2 放空底孔

进口底坎高程为802.00m 。

进口为3×3m (b ×h )平板检修闸门。 出口为3×2.5m (b ×h )弧形工作闸门。 6.2.1 进口处设喇叭口,取1/4椭圆:

式中:a 为椭圆的长半轴,取为闸门处孔口的高度,即a=3000mm ;

b 为椭圆的短半轴,取为闸门处孔口高度的1/3=1000,即b=1000mm ; 6.2.2 通气孔:通气孔的面积由金结专业提供为φ800 6.2.3 计算出口流速

式中:μ— 流量系数

H`— 上游水面与隧洞出口处底板高程差 = 848.87-802=46.87m

式中:ω— 隧洞出口端面面积 = 3×2.5=7.5m 2;

ξi — 某一局部损失系数; ωi — 隧洞对应ξi 的面积 。 11000

)1000(30002

2

22=-+y x '

2gH v μ=222

)(2)(

1/1i

i i i i i R C gl ωωωωξμ∑+∑+=

损失列表计算如下:

损失计算表

备注:糙率n=0.015(砼管身) 故有结果为:

出口流速为:

Q=26.46×7.5= 198 m 3/s 洞身中部流速为:

v=Q/A=198/9=22 m/s 在16~18 m 3/s 之上

故管身采用1.2m 厚的C30混凝土(钢筋砼)作衬砌保护。 6.2.4底孔放空时间计算

已知总库容为6180 m 3(对应水位848.87m ),死水位为813.00m 。 计算结果请见附表。放空需要3.5天。 6.3 取水孔

进口底坎高程为806.00m 。设拦污栅5.5×4m(b ×h)。 进口处设喇叭口,取1/4椭圆:

式中:a 为椭圆的长半轴,取为闸门处孔口的高度,即a=2800mm ;

b 为椭圆的短半轴,取为闸门处孔口高度的1/3=933,即b=933mm ; 管径为φ2800,进口为2.8×2.8m (b ×h )平板检修闸门。 通气孔的面积由金结专业提供为φ800

然后接矩形(2800×2800)渐变至圆形φ2800管。 渐变段长度应大于洞径的2~3倍,即

L >2~3φ=(2~3)×2800=5600~8400 873

.008.02315.01/1=++=μ46

.2687.468.92873.0=??=v 1933

)933(28002

2

22=-+y x

悬臂式挡土墙计算书

悬臂式挡土墙计算书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_____________校对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 计算时间 2017年11月3日(星期五)18:21 图 1 一、设计数据和设计依据 1.基本参数 挡土墙类型: 一般地区挡土墙 墙顶标高: 1.100m 墙前填土面标高: 0.000m

土压力计算法: 库伦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增大系数: λE = 1.0 3.安全系数 抗滑移稳定安全系数: K C = 1.30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K0 = 1.60 4.裂缝控制 控制裂缝宽度: 否 5.墙身截面尺寸 墙身高: H = 2.100m 墙顶宽: b = 0.250m 墙面倾斜坡度: 1:m1 = 1:0.0000 墙背倾斜坡度: 1:m2 = 1:0.0000 墙趾板长度: B1 = 0.500m 墙踵板长度: B3 = 0.500m 墙趾板端部高: h1 = 0.400m 墙趾板根部高: h2 = 0.400m 墙踵板端部高: h3 = 0.400m 墙踵板根部高: h4 = 0.400m 墙底倾斜斜度: m3 = 0.000 加腋类型: 两侧加腋 墙面腋宽: y1 = 0.000m 墙面腋高: y2 = 0.000m 墙背腋宽: y3 = 0.000m 墙背腋高: y4 = 0.000m 6.墙身材料参数 混凝土重度: γc = 25.00 KN/m3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墙背与土体间摩擦角: δ = 17.50° 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 μ = 0.600 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距离: a s = 35 mm 纵向钢筋级别: HRB400 纵向钢筋类别: 带肋钢筋 箍筋级别: HRB400 7.墙后填土表面参数 表 1 墙后填土表面参数 坡线编号与水平面夹角 (°) 坡线水平投影长 (m) 坡线长 (m) 换算土柱数 1 0.00 2.00 2.00 0.00 表 2 换算土柱参数 土柱编号距坡线端部距离 (m) 土柱高度 (m) 土柱水平投影长 (m) 8.墙后填土性能参数 表 3 墙后填土性能参数 层号土层名称层厚 (m) 层底标高 (m) 重度γ (kN/m3) 粘聚力c (kPa) 摩擦角φ (°) 1 中砂7.000 -5.900 18.00 2.00 35.00 9.地基土参数 地基土修正容承载力: f a = 260.00kPa 基底压力及偏心距验算: 按基底斜面长计算

独立基础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基本条件的确定 (2) 2 确定基础埋深 (2) 2.1设计冻深 (2) 2.2选择基础埋深 (2) 3 确定基础类型及材料 (2) 4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2) 4.1确定B柱基底尺寸 (2) 4.2确定C柱基底尺寸 (3) 5 软弱下卧层验算 (3) 5.1 B柱软弱下卧层验算 (3) 5.2 C柱软弱下卧层验算 (4) 6 计算柱基础沉降 (4) 6.1计算B柱基础沉降 (4) 6.2计算C柱基础沉降 (6) 7 按允许沉降量调整基底尺寸 (7) 8 基础高度验算 (8) 8.1 B柱基础高度验算 (9) 8.2 C柱基础高度验算 (10) 9 配筋计算 (12) 9.1 B柱配筋计算 (12) 9.2 C柱配筋计算 (14)

1 基本条件确定 人工填土不能作为持力层,选用亚粘土作为持力层。 2 确定基础埋深 2.1设计冻深 ???Z =Z zw zs o d ψψze ψ=2.01.000.950.90???1.71=m 2.2选择基础埋深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数据,人工填土d 1.5m =,因持力层应选在亚粘土层处,故取0m .2d = 3 确定基础类型及材料 基础类型为:柱下独立基础 基础材料:混凝土采用C25,钢筋采用HPB235。 4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根据亚粘土e=0.95,l I 0.65=,查表得0, 1.0b d ηη==。因d=2.0m 。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1[18.0 1.519.0(2.0 1.5)]/2.018.25o γ=?+?-=3/m KN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进行修正): 11(0.5)150 1.018.25(2.00.5)177.38a a d m f f d ηγ=+?-=+??-=a KP 4.1 确定B 柱基底尺寸 202400 17.47.177.3820 2.0 K a G F A m f d γ≥ ==--?由于偏心力矩不大,基础底面面积按 20%增大,即A=1.20A =20.962m 。一般l/b=1.2~2.0,初步选择基础底面尺寸: 25.4 3.921.06m 3.9A l b b m =?=?==,虽然>m 3,但b η=0不需要对a f 进行修正。 4.1.1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基础和回填土重:20 2.021.06842.4G G dA KN γ==??= 偏心距:2100.0652400842.4k e m = =+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计算书教学版

挡土墙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挡土墙是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按照墙的形式,挡土墙可以分为重力式挡土墙,加筋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土墙等形式。本设计采用重力式挡土墙。 2 挡土墙设计资料 1.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填土边坡1:,墙背仰斜,坡度1::。 2.公路等级二级,车辆荷载等级为公路-II 级,挡土墙荷载效应组合采用荷载组合I 、II 。 3.墙背填土容重γ=/m 3,计算内摩擦角Φ=42°,填土与墙背间的内摩擦角δ =Φ/2=21°。 4.地基为砂类土,容许承载力[σ]=810kPa ,基底摩擦系数μ=。 5.墙身材料采用5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体a γ=22kN/m 3,砌体容许压应力为 []600=a σkPa ,容许剪应力[τ]=100kPa ,容许拉应力[wl σ]=60 kPa 。 3 确定计算参数 挡墙高度H =4m 填土高度a =2m 墙面倾斜坡度:1: 墙背倾斜坡度:1: 墙底倾斜坡率:0 扩展墙趾台阶:1级台阶,宽b 1=,高h 1=。 填土边坡坡度为1:;填土内摩擦角:042=φ,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212/?δ;

墙背与竖直平面的夹角?-=-=036.1425.0arctan α 墙背填土容重m 3 地基土容重:m 3 挡土墙尺寸具体见图。 图 挡土墙尺寸 4 车辆荷载换算 试算不计车辆荷载作用时破裂棱体宽度 (1) 不计车辆荷载作用 0=h 假定破裂面交于荷载内侧,计算棱体参数 A 、 B : 18)42(21 )(21))(2(212200=+=+=+++= H a H a h H a A 7 )036.14tan()224(421 3221tan )2(21210=-?+??-??=+-=αa H H ab B 389.018 7 00=== A B A ?=?+?-?=++=964.4821036.1442δα?ψ; 715 .0)389.0964.48(tan )964.48tan 42(cot 964.48tan ) )(tan tan (cot tan tan =+???+?+?-=++±-=A ψψ?ψθ 则:?=++?>==?69.334 23 25.04arctan 57.35715.0arctan θ 计算车辆荷载作用时破裂棱体宽度值B :

挡土墙计算书

省道S206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零一七年六月 XXXXXXX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系道桥方向

目录 1、设计资料 (1) 1.1基础资料 (1) 1.2设计依据 (2) 2、初拟挡土墙结构形式和尺寸 (2) 3、确定车辆荷载 (3) 4、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4) 4.1破裂角 的计算 (4) 4.2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 (4) 5、土压力计算 (5) 5.1土压力计算 (5) 6、稳定性验算 (6) 6.1受力分析 (7) 6.2抗滑稳定性验算 (7) 6.2.1 抗滑稳定性验算 (7) 6.2.2抗滑动稳定性系数 (8) 6.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8) 6.3.1抗倾覆稳定性方程 (8) 6.3.2抗倾覆稳定性系数 (9) 6.4基底应力和合力偏心矩验算 (9) 6.4.1 合力偏心矩计算 (9) 6.4.2 基底应力计算 (10) 6.5墙身截面应力计算 (10) 7、改善措施 (12) 7.1改善措施 (12) 7.2工程数量表 (13) 8、附属设施的设计 (13) 8.1泄水孔设计 (13) 8.2沉降缝与伸缩缝 (14) 8.3墙厚排水层 (14) 8.4结构大样图 (15) 9、立面设计 (16) 9.1整体布局 (16) 9.2挡土墙总体方案布置图 (16) 10、参考文献 (17)

1、设计资料 1.1基础资料 省道S313,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两侧路肩宽各1.5米。在桩号K5+100-K5+200路段为填方路段,填方边坡坡度1:1.5。为了保证路堤边坡稳定,少占地拆迁,故设置路堤挡土墙,拟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最大墙高见表1。 表1 挡土墙相关设计参数 墙高、墙背仰斜坡度等初始拟定的尺寸详见表1所示,挡土墙顶宽1米,基底水平。挡土墙分段长度为12-20米不等,初始拟定的挡墙断面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初始拟定的路肩式挡土墙断面示意图

扩大基础设计计算书

目录 一、基本设计资料 (1) 二、设计内容: (1) (一)中墩及基础尺寸拟定 (1) 1.墩帽尺寸拟定 (1) 2.墩身尺寸确定 (2) 3基础尺寸确定.................................. - 4 - (二)墩帽局部受压验算. (4) 1.上部构造自重 (4) 2.墩身自重计算 (4) 3.浮力计算 (5) 4.活载计算 (5) 5.水平荷载计算 (7) 6.墩帽局部受压验算 (8) (三)墩身底截面验算 (9) 1.正截面强度验算 (9) 2.基底应力验算 (10) 3.稳定性验算.................................. - 10 - 4.沉降量验算.................................. - 10 - 5.墩顶水平位移验算............................ - 10 -

混凝土实体中墩与扩大基础设计 一、基本设计资料 1.设计荷载标准:公路II级 2.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跨径40m,计算跨径38.80m,梁长39.96m,梁高230cm,支座尺寸25cm×35cm×4.9cm(支座为板式橡胶支座,尺寸为顺×横×高),主梁间距160cm,桥面净宽为7+2×0.75m,一孔上部结构荷载为5070kN。 3.水文资料: 设计水位182.7m 河床标高177.65m; 一般冲刷度 1.60m; 局部冲刷深度2.80m。 4.地质资料: 表层3米厚为软塑粘性土,其液性指数I L=0.8;孔隙比e=0.7;容重γ=18.0kN/m3,以下为砾砂,中密γ=19.7kN/m3。 二、设计内容: (一)中墩及基础尺寸拟定 1.墩帽尺寸拟定(采用20号混凝土) 顺桥向墩帽宽度:b≥f + a +2c1 + 2c2 f = 40m(跨径)-38.80m(计算跨径)=1.20m 支座顺桥向宽度a = 0.25m 查表2-1 c1=0.1m c2=0.2m b =1.20 + 0.25 + 2×0.1 + 2×0.2=2.05m 按抗震要求:b/2 ≥ 50+L(跨径) =50+40=90cm b =2.05m 则取满足上述要求的墩帽宽度b=2.05m 横桥向墩帽宽: 矩形:B = 两侧主梁间距 + a + 2c1 + 2c2 =1.6×4+ 0.35 + 2×0.1+ 2×0.2=7.35m 圆端形:B=7.35 + b =7.35+2.05=9.4m

挡土墙计算实例

挡土墙计算 一、设计资料与技术要求: 1、土壤地质情况: 地面为水田,有60公分的挖淤,地表1—2米为粘土,允许承载力为[σ]=800KPa ;以下为完好砂岩,允许承载力为[σ]=1500KPa ,基底摩擦系数为f 在~之间,取。 2、墙背填料: 选择就地开挖的砂岩碎石屑作墙背填料,容重γ=20KN/M 3,内摩阻角?=35o。 3、墙体材料: 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石γr =22 KN/M 3 ,砌石允许压应力[σr ] =800KPa ,允 许剪应力[τr ] =160KPa 。 4、设计荷载: 公路一级。 5、稳定系数: [Kc]=,[Ko]=。 二、挡土墙类型的选择: 根据从k1+120到K1+180的横断面图可知,此处布置挡土墙是为了收缩坡角,避免多占农田,因此考虑布置路肩挡土墙,布置时应注意防止挡土墙靠近行车道,直接受行车荷载作用,而毁坏挡土墙。 K1+172断面边坡最高,故在此断面布置挡土墙,以确定挡土墙修建位置。为保证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初步拟订将基础直接置于砂岩上,即将挡土墙基础埋置于地面线2米以下。因此,结合横断面资料,最高挡土墙布置端面K1+172断面的墙高足10米,结合上诉因素,考虑选择俯斜视挡土墙。 三、挡土墙的基础与断面的设计; 1、断面尺寸的拟订: 根据横断面的布置,该断面尺寸如右图所示: 1B =1.65 m 2B =1.00 m 3B =3.40 m B =4.97 m 1N = 2N = 3N = 1H =7.00 m 2H =1.50 m H =9.49 m =d + = 1.6 m α=1arctan N =2.0arctan = o δ=?21=35 o/2= o 2、换算等代均布土层厚度0h : 根据路基设计规范, γq h =0,其中q 是车辆荷载附加荷载强度,墙高小于2m 时,取20KN/m 2;

挡土墙设计计算书

六、挡土墙计算书 1、挡土墙计算参数选取 天然地基:地基土为粘性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100=,3/19m KN =γ,KPa C k 12=,o 22=K φ。路基填料:3/19m KN =γ,KPa C k 12=,o 12=K φ。混凝土挡土墙重度3/20m KN =γ,挡土墙基础埋深1米,基底摩擦系数取=μ0.35,假设墙背光滑,无地下水影响,现对3米高挡土墙进行验算。 挡土墙示意图 2、地基承载力验算 o 22=K φ,挡土墙顶宽0.6米,底宽1.8米,挡土墙截面面积4.8m 2,如图所示,根据《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查表:04.6,44.3,61.0===C d b M M M ,深宽修正后地基承载力为: KPa C M d M b M f K c m d b a 7.1581204.611944.38.11961.0=?+??+??=++=γγ。 挡土墙每延米的荷载为:KPa f KPa G a k 7.1589618.420=≤=??=,满足承载力验算。

3、土压力计算 66.0)21245(tan 2=-=o o a K ,52.1)21245(tan 2=+=o o p K 主动土压力零界点深度:m K C Z a 55.1812 .01912220=??==γ 总主动土压力:m KN K Z H E a a /6.3766.0)55.14(195.0)(2 1220=?-??=-=γ 主动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土压力作用点在墙底往上m Z H 82.0)55.14(3 1)(310=-=-处。 被动土压力:m KN K Ch K h E P p p /4452.1112252.11195.022 122=???+???=+=γ 被动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被动土压力作用点在墙底往上m h 33.013 131=?=处。 土压力计算简图

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本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多层办公楼的钢筋混凝土柱下条形基础,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均为b×h=500mm×600mm,柱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2、办公楼上部结构传至框架柱底面的荷载值标准值如下表所示: 注:表中轴力的单位为KN,弯矩的单位为KN.m;所有1、2、3轴号上的弯矩方向为逆时针、4、5、6轴号上的弯矩为顺时针,弯矩均作用在h方向上。 3、该建筑场地地表为一厚度为1.5m的杂填土层(容重为17kN/m3),其下为粘土层,粘土层承载力特征值为F ak=110kPa,地下水位很深,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自定请设计此柱下条形基础并绘制施工图。 二、确定基础地面尺寸: 1、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 设荷载合力到支座A的距离为x,如图1:则: x= ∑∑ ∑+ i i i i F M x F = 300 700 700 700 700 350 )5. 17 300 14 700 5. 10 700 7 700 5.3 700 0( + + + + + +? + ? + ? + ? + ? + =8.62m

图1 因为x=8.62m ? 2 1 a=0.5?17.5=8.75m , 所以,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3.1第2条规定条形基础端部应沿纵向从两端边柱外伸,外伸长度宜为边跨跨距的0.25:0.30倍取a 2=0.8m(与 4 1 l=0.25?3.5=0.875m 相近)。 为使荷载形心与基底形心重合,使基底压力分布较为均匀,并使各柱下弯矩与跨中弯 矩趋于均衡以利配筋,得条形基础总长为: L=2(a+a 2-x)=2?(17.5+0.8-8.62)=19.36m ≈19.4m a 1=L-a-a 2=19.4-17.5-0.8=1.1m 2、确定基础底板宽度b : 竖向力合力标准值: ∑Ki F =350+700+700+700+700+300=3450kN 选择基础埋深为1.8m ,则 m γ=(17?1.5+0.3?19)÷1.8=17.33kN/m 3 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5.0-+=d f f m d ak a γη=110+1.0?17.33?(1.8-0.5)=132.529kN 由地基承载力得到条形基础b 为: b ≥ )20(d f L F a Ki -∑= ) 8.120529.132(4.193450 ?-?=1.842m 取b=2m ,由于b ?3m ,不需要修正承载力和基础宽度。 a2 a a1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书

重力式挡土墙验算[执行标准:公路] 计算项目:重力式挡土墙 1 计算时间:2016-05-20 10:51:50 星期五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高: 4.500(m) 墙顶宽: 1.500(m) 面坡倾斜坡度: 1:0.250 背坡倾斜坡度: 1:-0.250 采用1个扩展墙址台阶: 墙趾台阶b1: 0.600(m) 墙趾台阶h1: 1.000(m) 墙趾台阶与墙面坡坡度相同 墙底倾斜坡率: 0.100:1 物理参数: 圬工砌体容重: 23.000(kN/m3)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0.4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0.500 墙身砌体容许压应力: 2100.000(kPa) 墙身砌体容许弯曲拉应力: 280.000(kPa) 墙身砌体容许剪应力: 110.000(kPa) 材料抗压极限强度: 1.600(MPa) 材料抗力分项系数: 2.310 系数醩: 0.0020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5.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9.0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7.500(度) 地基土容重: 18.000(kN/m3)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00.0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系数: 墙趾值提高系数: 1.200

墙踵值提高系数: 1.300 平均值提高系数: 1.000 墙底摩擦系数: 0.500 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30.000(度) 土压力计算方法: 库仑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1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17.280 9.430 1 第1个: 定位距离0.000(m) 公路-II级 坡面起始距离: 0.000(m) 地面横坡角度: 20.000(度) 填土对横坡面的摩擦角: 35.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挡墙分段长度: 10.000(m) ===================================================================== 第 1 种情况: 组合1 ============================================= 组合系数: 1.000 1. 挡土墙结构重力分项系数 = 1.000 √ 2. 墙顶上的有效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 1.000 √ 3. 墙顶与第二破裂面间有效荷载分项系数 = 1.000 √ 4. 填土侧压力分项系数 = 1.000 √ 5. 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分项系数 = 1.000 √ =============================================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4.705(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无荷载时的破裂角 = 42.858(度) 公路-II级 路基面总宽= 19.686(m), 路肩宽=0.000(m) 安全距离=0.500(m) 单车车辆外侧车轮中心到车辆边缘距离= 0.350(m), 车与车之间距离=0.600(m) 经计算得,路面上横向可排列此种车辆 7列 布置宽度= 7.360(m) 布置宽度范围内车轮及轮重列表: 第1列车: 中点距全部破裂体 轮号路边距离(m) 轮宽(m) 轮压(kN) 上轮压(kN) 01 0.500 0.300 15.000 15.000 02 2.300 0.300 15.000 15.000 03 0.500 0.600 60.000 60.000 04 2.300 0.600 60.000 60.000 05 0.500 0.600 60.000 60.000 06 2.300 0.600 60.000 60.000 07 0.500 0.600 70.000 70.000 08 2.300 0.600 70.000 70.000 09 0.500 0.600 70.000 70.000 10 2.300 0.600 70.000 70.000

深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1)

深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学校:福建工程学院 层次:专升本 专业:土木工程____姓名:林飞____ 2016年09 月16 日

目录 一、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 二、单桩承载力确定 (1) 三、单桩受力验算 (4) 四、群桩承载力验算 (5) 五、承台设计 (6) 六桩的强度验算 (9)

一、 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F= 3000kN 、M = 600kN ·m 、H = 6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 ,截面尺寸:400mm ×4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c f =14.3 N/mm 2 、 4Φ16 y f =300 N/mm 2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 f =14.3 N/mm 2 、 t f =1.43 N/mm 2 二、单桩承载力确定 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配筋Φ16) ()() kN A f A f R S y p c 1.25298.8033004003.140.12=?+??=''+=? 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 ①、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L I =0.60,入土深度为12.0m 由书105页表4-4知,当h 在9和16之间时,当L I =0.75时,1500=pk q kPa,当L I =0.5时,2100=pa q ,由线性内插法: 75 .06.01500 75.05.015002100--=--pk q 1860=pk q k P a ②、桩侧土摩擦力: 粉质粘土层1: 1.0L I = ,由表4-3,sik q =36~50kPa ,由线性内插法,取36kPa 粉质粘土层2: 0.60L I = ,由表4-3,sik q =50~66kPa ,由线性内插法可知,

挡土墙计算书

六、挡土墙计算 (一) 钢筋砼挡墙(道路挡墙) 1.墙身计算 根据理正岩土6.5BP2计算软件-挡土墙计算。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高: 4.750(m) 墙顶宽: 0.300(m) 面坡倾斜坡度: 1: 0.000 背坡倾斜坡度: 1: 0.050 墙趾悬挑长DL: 1.300(m) 墙趾跟部高DH: 0.500(m) 墙趾端部高DH0: 0.500(m) 墙踵悬挑长DL1: 2.870(m) 墙踵跟部高DH1: 0.500(m) 墙踵端部高DH2: 0.500(m) 加腋类型:背坡加腋 背坡腋宽YB2: 0.580(m) 背坡腋高YH2: 0.550(m) 钢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 40(mm) 墙趾埋深: 1.000(m) 物理参数: 混凝土墙体容重: 26.000(kN/m3)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纵筋级别: HRB400 抗剪腹筋级别: HRB400 裂缝计算钢筋直径: 18(mm) 场地环境: 一般地区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5.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9.0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7.500(度) 地基土容重: 18.000(kN/m3) 地基土浮容重: 10.000(kN/m3)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00.0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系数: 墙趾值提高系数: 1.200 墙踵值提高系数: 1.300 平均值提高系数: 1.000 墙底摩擦系数: 0.500 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31.000(度) 地基土粘聚力: 5.000(kPa) 土压力计算方法: 库仑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4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2.700 0.000 1 第1个: 距离0.000(m),宽度2.700(m),高度0.158(m) 2004路基规范挡土墙人群荷载 2 2.500 0.000 1 第1个: 距离0.000(m),宽度2.500(m),高度0.158(m) 2004路基规范挡土墙人群荷载 3 2.000 0.000 0 4 7.500 0.000 2 第1个: 定位距离1.875(m) 城-B级 第2个: 定位距离5.625(m) 城-B级 地面横坡角度: 0.000(度) 填土对横坡面的摩擦角: 35.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挡墙分段长度: 10.000(m) 荷载组合信息: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0 荷载组合数: 3 计算参数: 稳定计算目标: 自动搜索最危险滑裂面 搜索时的圆心步长: 1.000(m)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二零一三年六月 土木工程

某框架结构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威海近郊五层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当于七层以上民用建筑),车间有三排柱,柱截面尺寸为400×600mm2,平面图如图1。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特征值如表1,弯矩作用于跨度方向。室内外高差0.30m。 图1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图 表1 荷载效应特征值 二、地质资料 1.综合地质柱状图如表2,地下水位在细砂层底,标准冻深为2m; 2.冻胀类别为冻胀。

表2 综合地质柱状图 三、设计要求 1.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绘制基础平面图(局部),基础剖面图,配筋图。 四、设计步骤 1.考虑冻胀因素影响确定基础埋深; 2.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修正; 3.计算基础底面尺寸,确定基础构造高度; 4.计算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5.按倒梁法计算梁纵向内力,并进行结构设计; 6.计算基础的横向配筋及翼缘高度; 7.绘制施工图。

五、工作量 1. 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 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 完成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4. 完成铅笔绘制2号施工图一张; 5. 配合教师安排进行答辩。 六、内力计算 (一) 确定基础埋深 根据地质资料进入土层1.2m 为粘土层,其基本承载力特征值为147kPa ak f =,可知其为最优持力层,基础进入持力层大于30cm 。又有考虑冻胀因素的影响,根据规范可知,其设计冻深d z 应按下式计算:0 2.0 1.00.90.95 1.71m ...zs zw ze d z z ψψψ=???==,基础 埋深应在设计冻深以下,据此可初步确定基础埋深为2.3m 。根据基础埋深 2.3m>0.5m d =需进行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度修正,持力层为黄褐色粘性土层。液性指数 2618 0.50.853418 p L L p w w I w w --= = =<--,又0.70.85 e =<,查表可得,承载力修正系数0.3, 1.6b d ηη==,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 γ= 317 1.2190.8 17.8kN/m 2.0 ?+?=, 条形基础的基础埋深一般自室内底面算起,室内外高差为0.3m ,取 2.30.3 2.6m d =+=, 则可得修正值为:(0.5)147 1.617.8(2.60.5)206.81kPa a ak d m f f d ηγ=+-=+??-=。 (二) 确定基础梁的高度、长度和外伸尺寸 根据规范要求,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应该取为柱距的1/81/4倍 ,又有此处柱距取为6500mm ,故可得到基础梁的高度(1/81/4)6200(7751550)mm h =?=,取 1500mm h =,即为 1.5m h =。根据构造要求,条形基础端部外伸长度应为边跨跨距的1/41/3倍,故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可以得到基础端部左侧延伸 1(1/4 1/3)(1/41/3)6200(1550 2067)m m l l ==?=,取1 2.0m l =。计算简图如图 2所示:

挡土墙模板计算书

挡土墙模板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内龙骨)间距(mm):25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750; 主楞(外龙骨)间距(mm):6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600; 对拉螺栓直径(mm):M18; 2.主楞信息 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3.5; 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12.19;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5.08; 主楞肢数:2; 3.次楞信息 龙骨材料:木楞;次楞肢数:2; 宽度(mm):50.00;高度(mm):10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5.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 E(N/mm2):95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钢楞弹性模量 E(N/mm2):206000.00;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205.00;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计算得 65.833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65.833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挡土墙计算书

挡土墙计算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目录 1. 设计资料 (3) 墙身构造 (3) 土质条件 (4) 墙身材料 (4) 2. 初拟墙身 (4) 3. 车辆荷载换算 (5) 4. 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6) 破裂面()θ的计算 (6) 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 (7) 5. 土压力计算 (7) 土压力计算 (7) 作用点位置计算 (7) 土压力对墙趾力臂计算 (7) 6. 稳定性验算 (8) 受力分析 (8) 抗滑稳定性验算 (8)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9) 基底应力 (10) 合力偏心距计算 (10) 基底应力验算 (10) 墙身截面内力计算 (11) 7. 改善措施 (12) 改善措施的拟定 (12) 挡土墙工程数量表 (13) 8. 附属设施设计 (13) 沉降缝 (13)

泄水孔 (13) 墙后排水层设计 (13) 横断面布置图 (14) 9. 立面设计图 (14) 10. 参考文献 (15) 1. 设计资料 墙身构造 墙高,墙背垂直,前墙仰斜坡度1:,墙身分段长度20m,挡墙以上边坡高度a=6m,边坡坡度1:。

土质条件 墙背填土重度3m /18KN =γ,内摩擦角?=35?,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17.5δ,地基为岩石,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250=σ,基地摩擦系数3.0=f 。 墙身材料 砌体重度3m /20KN =γ,砌体容许压应力[]kPa 300=σ,容许剪应力[]kPa 80=τ。 2. 初拟墙身 初拟顶宽,基底水平,初拟挡土墙形式如图2-1所示。

3. 车辆荷载换算 墙高,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按照线形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q=2m ,则 m q h 868.01815.625 0== = γ

独立基础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专业:道桥班级:道桥1001 学生姓名: 豹哥学号: 1000000000 指导教师:周老师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教务部制 2012年 12 月 9 日

目录 1 引言 (2) 1.1 基础课程设计目的 ....................................................................................................... 2 1.2 基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 (2) 1.2.1 说明书(计算书)的要求 ................................................................................. 3 1.2.2 基础施工图纸的要求 .. (3) 2、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3) 2.1 设计资料 ....................................................................................................................... 3 2. 2独立基础设计 (4) 2.2. 3.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 f (4) 2.2.4.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5) 2.2.5.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 5 2.2.6.计算基底净反力 ................................................................................................... 6 2.2.7.基础高度(采用阶梯形基础) ............................................................................... 6 2.2.8.变阶处抗冲切验算 ............................................................................................... 7 2.2.9.配筋计算 ............................................................................................................... 8 2.2.11.确定B 、A 两轴柱子基础底面尺寸 ................................................................... 9 2.2.12.B 、A 两轴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 10 2.2.13. 设计图纸 (10) 3. 主要参考文献 ........................................................................................................................... 12 附录 (13) 钢筋表..................................................................................................................................... 13 课程设计任务书 ..................................................................................................................... 14 致谢词 .. (20)

理正挡土墙计算书

衡重式挡土墙验算[执行标准:公路] 计算项目:衡重式挡土墙 6 计算时间: 2013-06-22 23:31:27 星期六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总高: 9.600(m) 上墙高: 3.400(m) 墙顶宽: 0.660(m) 台宽: 1.500(m) 面坡倾斜坡度: 1:0.150 上墙背坡倾斜坡度: 1:0.200 下墙背坡倾斜坡度: 1:-0.200 采用1个扩展墙址台阶: 墙趾台阶b1: 0.300(m) 墙趾台阶h1: 0.500(m) 墙趾台阶与墙面坡坡度相同 墙底倾斜坡率: 0.200:1 下墙土压力计算方法: 力多边形法 物理参数: 圬工砌体容重: 23.000(kN/m3)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0.4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0.500 砌体种类: 片石砌体 砂浆标号: 5 石料强度(MPa): 30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5.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9.0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7.500(度) 地基土容重: 18.000(kN/m3) 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 500.000(kPa) 地基土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 墙趾值提高系数: 1.200 墙踵值提高系数: 1.300 平均值提高系数: 1.000 墙底摩擦系数: 0.500 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30.000(度)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2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3.000 2.000 0 2 5.000 0.000 0 地面横坡角度: 20.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挡墙分段长度: 10.000(m) ===================================================================== 第 1 种情况: 组合1 ============================================= 组合系数: 1.000 1. 挡土墙结构重力分项系数 = 1.000 √ 2. 填土重力分项系数 = 1.000 √ 3. 填土侧压力分项系数 = 1.000 √ 4. 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分项系数 = 1.000 √ =============================================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10.242(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计算上墙土压力 无荷载时的破裂角 = 31.060(度) 按假想墙背计算得到: 第1破裂角: 32.720(度) Ea=148.041 Ex=56.254 Ey=136.937(kN) 作用点高度 Zy=1.260(m) 因为俯斜墙背,需判断第二破裂面是否存在,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面存在: 第2破裂角=17.542(度) 第1破裂角=31.060(度) Ea=102.147 Ex=62.124 Ey=81.085(kN) 作用点高度 Zy=1.465(m) 计算下墙土压力 无荷载时的破裂角 = 34.222(度) 按力多边形法计算得到: 破裂角: 34.222(度) Ea=201.028 Ex=199.855 Ey=21.676(kN) 作用点高度 Zy=2.979(m) 墙身截面积 = 25.299(m2) 重量 = 581.869 kN 衡重台上填料重 = 90.539(kN) 重心坐标(1.649,-1.646)(相对于墙面坡上角点) (一) 滑动稳定性验算 基底摩擦系数 = 0.500

挡土墙计算书讲解

挡土墙设计 一、设计路线 K58+070~K58+130,傍山路线,设计高程均为1654.5,山坡为砾石地层,附近有开挖石方路堑的石灰岩片石可供作挡土墙材料。 1、设计路段为直线段,横断面资料如表; 2、山坡基础为中密砾石土,摩阻系数f=0.4,基本承载力(δ)=520 千帕; 3、填土边坡为1:m=1:1.5,路基宽度为7.0米; 4、墙背填料为就地开挖砾石土,容重Y=18.6KN/m3,计算内摩阻角Φ=35; 5、墙体用50号砂浆砌片石,容重为γ=22.5KN/m3,容许压应力[δ]=2450 千帕,容许剪应力[τ]=862.4千帕,外摩阻力ζ=Φ/2=17.5°; 6、设计荷载用公路-Ⅱ级车辆荷载(详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7、稳定系数:滑动稳定系数[K c ]=1.3,倾覆稳定系数[K ]=1.5。 二、需提交的文件、图纸和要求 1、详细的设计计算书; A、分析确定挡土墙设计方案,选择挡土墙形式(最好以两个以上墙型的 工程量比较后确定); B、挡土墙基础与断面设计: *.基础形式及埋置深度 *.拟定墙身尺寸 *.荷载换算土层厚 *.土压力计算 C、稳定性验算 2、按横断面资料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比例1:200),路线横断面图(1:200), 路基外侧边缘纵向地形图(1:200)并在其上进行挡土墙立面布置,绘立面图。

参考设计步骤 一、设计资料:(见任务书有关内容) 二、绘制平面图及横断面图:(见任务书之一1.) 三、确定设计方案: 1、阐述设挡土墙的理由。 2、选定挡墙类型(路堤,路肩,路堑),要有比较。 3、选定挡墙形式(仰斜,俯斜,衡重…)最好选两种分别计算。 四、初拟断面尺寸 1、确定分段长及与路堤的衔接方式。 2、确定埋深、墙高及墙背倾角,以上步骤后即可绘出挡土墙的纵断面图。 3、初拟其他部位的尺寸(按各部分对尺寸的基本要求拟定)。 五、计算换算土层厚h。 六、土压力计算。 七、确定断面尺寸。 控制在1.3~1.5之间。 1、滑动稳定性验算:(一般重力式挡墙以此控制设计)K c 2、确定挡墙其他部位尺寸,即可画出挡墙典型断面图。 八、稳定性验算(5个项目均要计算)。 九、将确定的挡墙依次按比例绘在平面及横断面图上。 横断面地形资料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