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变化


厦门之美,是因为它把社会的和谐,牢牢地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姚凡 摄)



2006年10月11日,世界银行公布了一项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调查结果:在对我国120个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以及内外资企业的投资吸引力、政府效率等方面进行城市竞争力排名之后,厦门名列第五,与杭州等城市一起进入“金牌城市”之列。在此之前,厦门还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等奖项奖牌。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厦门经济特区所建立的一套具有自己特点的发展模式值得认真总结。


社会要和谐 首先要发展


邓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厦门之美,是因为它把社会的和谐,牢牢地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性格。关于厦门,大多数人都会由衷地给予这样的评价:这是一个“温馨的城市”,这是一个“适宜居住创业的城市”。厦门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离开发展的基础,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厦门的“美”,厦门的环境保护,就是一句空话,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只能存在于原始状态。离开发展的基础,人与人的和谐,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厦门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的25年,市委、市政府倾尽全力谋发展、促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l8%,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05年,注定在厦门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与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相呼应,厦门启动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随着火炬(翔安)产业区打响“第一炮”,4个新辟的工业集中区建设启动了。与此同时,厦门开始了环东海域的综合治理与建设,开始了观音山、五缘湾等商业片区的建设。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努力在全省9个设市中争第一,在5个经济特区中争先进,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争上游,真正把厦门建设成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


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不仅是速度的跨越,而且是质量的跨越、效益的跨越;不仅是经济的跨越,而且是经济与社会齐头并进的跨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跨越。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就成为着力的重点之一。2005年5月以来,在几个成片工业集中区、开发区建设中,厦门在全国首创了“金包银”的做法。所谓“金包银”,就是在工业集中区、开发区

等成片建设的区域,保留村庄居民点,通过“金”的建设和“银”的改造,进一步落实人均15平方米的农民预留发展用地政策,在为工业区提供配套的同时,使村庄内部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其中,“金”是指政府通过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在紧邻工业集中区、开发区的村庄外围,建设“底层店面上部公寓”的商业用房,提供给村民作为经营性收入的来源;被征地农民通过享受征地拆迁政策和征地拆迁补偿款的投入,基本实现有“三个一”,即每户被征地农民有一套居住用房、一套公寓(用作出租)和一个店面(或一定量的经营性项目股份)。“银”就是指就地改造的村庄,“金”里面的村庄按照建设新农村的标准进行改造,就地实现城市化,经过环境整治也可以具备银的价值。


“金包银”工程一问世,立刻受到中央各大媒体的关注。“金包银”工程使工业区发展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相结合,促进了城乡结合、工贸结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现在,全市工业区周边共有13个行政村实施“金包银”工程,仅同安、翔安两个区“金包银”项目受益农民就达两万多人。“金包银”工程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改善了生活。“‘金包银’让我们这些被征地农民掉进蜜罐里啦”!这句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农民对这个工程的感受。


发展要稳定 成果要共享


厦门市委、市政府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让广大群众都能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社会保障性住房”、“全民医保”等一项项全国领先的创新,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关心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使厦门在和谐稳定中走向更大发展。


社会要和谐,离不开公平正义。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大幅提高的同时,不同利益阶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也同时拉大。如何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使弱势群体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实惠,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构建和谐社会,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厦门市委、市政府谋略在前,牢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在发展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以关心群众工作生活、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赢得了人心。


住房,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厦门的特殊情况是,优美的环境和经济的繁荣以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引来无数的外地买房者。统计表明

,厦门的商品房销售中,高达61%的比例是外来的买家——来自东南亚、港澳台以及厦门周边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厦门当地中低收入者能做到“居者有其屋”?在严格执行国家调控政策的同时,厦门着眼于市场的平抑,推出一项重大创新——在全国率先开始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


所谓“社会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投资兴建或收购的,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保障性质和特定用途的住房。具体包括保障性商品住房、公有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普通租赁房)、拆迁安置房、危改安置房以及落实侨房政策安置房,其中拆迁私房的安置房和执行市场租金的公有租赁住房为具有特定用途的社会保障性住房。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工程,未来3至5年,厦门市将建设社会保障性租赁房和保障性商品房共160万平方米约两万套,其中租赁房4000套,保障性商品住房1.6万套。此外,结合重点工程、旧城(村)改造的需要,厦门还将建设大量的安置房,通过拆迁安置解决一大部分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通过实施社会保障性住房计划,预计“十一五”期间,厦门可解决3.4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占同期商品住宅总套数的23%。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没有纳入医疗保障体系的城镇老年居民、低保人员和残疾人员,他们的看病就医问题更为突出。社会要和谐,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厦门市委、市政府为此投注了很大的精力,在全国率先实行“全民医保”。主要包括两个制度:一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参保对象为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有缴费能力的城市从业人员,参保人数达到89万人;二是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参保对象是农村居民,参保人数达到61.6万人。除此之外,对于无经济收入和生活来源的城镇老年居民、低保人员、残疾人员等,尽可能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厦门决心拉起一张有效覆盖全市每个角落的“安全网”,决定市财政每年出资5000万元,在实行城乡居民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开始将全市43万厦门户籍的少年儿童、在校学生、在厦居住满5年的老年人、残疾人和低保户等都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实现厦门城乡居民全民医保。参保人员每年只需掏158元,政府补助406元,看病花费的医药费用,个人平均只要负担一半。今后5年,全市财政还将投入90亿元,构建包括全民低保、全民医保、城镇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厦门不仅频频有大动

作,细节的勾勒也不遗余力。比如,在全国首创农民工工伤“绿色通道”:农民工一旦出现工伤意外,立刻送进医院,没钱医院也会先治,因为有保险公司担着。此举一出,解除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比如,厦门在全国首创了“爱心超市”,创新扶贫济困工作新模式,搭建了一个资源汇集、爱心凝聚的平台,全市所有街道都创办“爱心超市”、“博爱超市”,并从城区拓展到农村,全市帮扶贫困户1万多户。此外,“万人献爱心”、“慈善一日捐”、“一对一助学”……常年开展着各种各样的扶贫济困捐助活动。文明已成为鹭岛人共同的语言,成为全市人民的默契。


发展要持续 生态是关键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厦门在连续保持25年年均18%的增长率的情况下,环境保护成绩卓著,山更青,海更蓝,走上了一条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说起厦门之美,就离不开海。“海在城中、城在海上”,成为厦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海,也是厦门的立城之本。厦门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繁荣,正是因为郑成功的一支庞大的海上贸易船队,从厦门的海上出发,穿梭于台湾和南洋之间,造就了城市的兴起。无疑,厦门人对于海的态度,也折射出这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间的哲思。


曾几何时,由于围海造田和忽视环境保护等原因,筼筜湖一度“鱼虾绝迹、恶臭熏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西海域布满水产养殖,低效率而又过度的开发,导致海域生态退化,即将成为第二个筼筜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厦门先后投入5亿元治理筼筜湖,从2002年起,投入3.3亿元全面整治西海域。经过不懈努力,厦门海域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和国际海事组织,确定为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与管理示范区,在全球推广示范。2006年5月,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厦门又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环东海域整治工程,在退出同安湾海域的水产养殖后,实施大规模的清淤整治,增加东海域的纳潮量,改善东部海域的生态环境,将开发与整治大规模结合起来,成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厦门的海,开始成为“生态的海”,成为“航运的海”,成为“旅游的海”。现在,每天海上游的客人将近1万人。随着海上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以及国际旅游客运码头和香山国际游艇码头的建成,厦门将吸引接纳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人。


厦门对于生态城市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在海上,而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一组数据可以展示厦门不断提升的环境品

质: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4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7%,人均公共绿地13.25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5%,在新近出炉的2006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上,厦门在287个城市中位列13。而另一组数据则反映出厦门环境建设的更深层努力:2005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达12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目前全市万元GDP能耗为0.66吨标准煤、耗电859.6千瓦时、耗水27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市已开发建成工业区41平方公里,平均投资密度达21亿元/平方公里,实现工业产值42亿元/平方公里;厦门连续多年被列为中国科技10强城市,每1元钱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实现2.62元的增加值,每平方公里实现的GDP近5亿元。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厦门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停留在诸如“绿化”、“景观”层面的思考,而是在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增长模式上下功夫。厦门市委、市政府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原则,以建设科技创新型生态城市,全面提升和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切入点,把环境保护与区划调整、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保证了高技术、高产出,做到了节约土地和低能耗。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厦门为什么这么美”作了很有说服力的注解。可以说,厦门在“更好更快地发展”与“更加的和谐”中,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