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详细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详细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详细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机电工程系机械教研室

一、专业建设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围绕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控编程能力,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操作通用机械设备和数控加工设备的能力。根据威海华东数控、威海量具、文登曲轴等本地知名机械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突出高速加工中心等先进加工设备的使用能力。在引进Pro/E、Cimatron等国际认证证书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产品开发、产品造型设计、数控加工及逆向工程的能力,培养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设备的生产、维护调试和管理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主动适应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依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建设原则,走涵发展之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本地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形成适合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需要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提升“双师”素质水平为主要建设容,培养能解决行业技术难题的技术大师,优化师资队伍;突出生产性教学工厂的建设,不断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充分利用生产性教学工厂,积极推行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重点建设,使该专业成为国同类院校中的领航舰。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容改革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目标绩效的可考核性和可监测性,现列出课程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及毕业生能力等三方面的建设基础与预期目标,具体见表1。

表1 课程体系与教学容改革建设基础与预期目标对照表

2.1课程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动态管理。紧跟企业岗位能力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容。通过网络课程、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专业整体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网络课程建设到2007年9月,完成《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Auto CAD》、《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液压与气动》等6门网络课程。

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到2007年9月,将《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2门课程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到2008年9月,将《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机械设计基础》2门课程建成

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带动本专业其它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到2007年9月,将《液压与气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到2008年9月,将《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2门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将《液压与气动》培植成省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将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培植成国家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

2.2教材建设

以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易教、易学、符合岗位实际需要的原则,把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固化到教材中,开发适合本专业教学的特色教材。到2007年9月,出版《机械制图》教材1部,到2008年9月,出版《现代机械制造技术》、《Auto CAD》教材2部。

2.3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标准研制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改革教学体系,将数控工艺员职业书、中(高)级制图员职业书、机加工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数控中(高)级操作工和Pro/E设计工程师、Cimatron等全球认证职业书的课程融入到现行课程体系,经过重组整合,构建包括机械设计、加工编程、CAD/CAM和加工工艺4个模块的课程体系,每个模块均含有生产性实训课程。其中,机械设计模块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Auto CAD》、《液压与气动》、《机械设计生产性实训》等课程;加工编程模块主要包括《数控机床及应用》、《数控编程实训》、《加工编程生产性实训》等课程;CAD/CAM模块主要包括《CAXA》(《Pro/E》、《Cimatron》)、《数控仿真实训》、《CAD/CAM实训》等课程;加工工艺模块主要包括《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加工工艺生产性实训》等课程。

加大课程容改革力度,将支撑数控工艺员书的《数控加工工艺》、《CAXA》、《数控加工仿真》3门课程容整合为“工艺、编程、设计与制造”综合模块,由责任教师负责同时开出、交叉进行、有机融合,避免交叉重复;将《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

《液压与气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4门课程容进行调整,按够用为度减少课时,为“2+1”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提供条件。

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职业能力,融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研制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到2008年9月,制订《液压与气动》、《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4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2.4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以生产性教学工厂为依托,全面推行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生产性实习比例。充分利用2个生产性教学工厂、15个校外实训基地和研发创新平台等优越条件,使学生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生产性实训占实践课时80%以上。2个生产性教学工厂可同时接纳100名学生直接参与平压平模切机等纸盒包装

机械和万能镗头等精密机床附件的新产品的开发、零部件加工、整机装配与调试等生产活动;15个校外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300名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利用共享创新平台,通过项目引进等方式,使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参与项目研发及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年可接纳50名学生参与研发和制作,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

——积极开展“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调整学习时间的分配,由原来5学期在校学习,1个学期毕业实习,调整为2学年在校学习,1学年到企业或生产性教学工厂进行真实工作环境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实训实习期间,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将工学结合紧密的课程带到工厂,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制订训练课程容和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授课效率。部分学生第6学期的顶岗实习安排到新加坡、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进行。同时,将毕业设计课题与企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完成毕业设计。通过对专业课程的科学分类,构建2年在校为主完成的课程与1年在生产性实习过程中完成课程的课程体系,理顺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教、学、做过程中的关系,明确职责,研制出该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加大“订单式”培养力度,在与威海华东数控股份、天润曲轴、威海量具厂等大型企业合作的基础上,扩大合作围,“订单式”培养学生人数从80人提高到150人左右。

——积极推行学训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实境教学法等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课程按特点进行分类教学:一是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Auto CAD》等课程按理论、实训单周交替进行学训交替式教学;二是对《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等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结合开发和自制数控机床等项目,让学生全程参与项目方案确定、图纸设计、工艺编制、原料采购、设备安装、调试与销售等环节的全过程,提升综合知识应用水平;三是将《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调整到企业进行实境教学,使教学与实习同步进行,由专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提高目标达成率。

——增加技能证书的种类,提高获取证书的质量。在原有数控工艺员等四个证书基础上进一步引进Pro/E设计工程师、Cimatron等全球认证职业书,使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的获取率在99%,“双证书”的获取率保证在95%以上,技能证书获取与专业的符合度保持在100%,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

——进一步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利用FANUC应用技术创新工作室,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培养学生对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软件应用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信箱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机电产品设计创意,择优立项并提供支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技术应用和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提高竞争意识。在首届“思美创”杯数控技术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成立学生兴趣小组,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各种级别的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举办“制图技能”竞赛和“Solid Edge设计”竞赛,利用我院先进制造技术基地的优势,依托合作企业,每两年举办一届“天润杯设计与创新”全国邀请赛,推广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通过竞赛窗口,了解世界前沿技术。

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力度,2007年,将“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研究”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2+1’教学模式探究”分别立项为教学改革课题并组织实施,到2008年9月完成以上2项教改项目。

2.5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采用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动态更新积累的方式,建设本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建设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又突出本专业及其所属行业特色。

到2008年9月,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库、教师教学指导与评价库、培训资源包等3类教学资源。专业核心课程库包括教学大纲库、电子教案库、实训指导库、CAI课件库、习题试题库、视频录像库、课程素材库等资源;教师教学指导与评价库包括教学指导书和教学成绩评价标准等资源;培训资源包中包括本专业涉及的职业书培训的各种培训资料等资源。

通过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促进教学改革,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起公共资源平台,充分发挥示专业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服务能力,使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2.6专业群其它专业课程建设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机械制造专业群的重点专业,该专业群覆盖的专业包括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检测技术及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充分发挥该重点专业对专业群的引领辐射作用,带动机械制造专业群全面发展,从而形成整合效应,共享优质资源。

专业群的共享课程建设根据机械制造专业群中各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将机械制造专业群中的相关专业所具有的共性知识和技能提炼出来,将《机械制图》、《Auto CAD》、《液压与气动》、《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等课程作为专业群共享课程;将编写出版的《机械制图》、《Auto CAD》、《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等教材作为专业群共享教材。

专业群其它专业课程建设针对专业群中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一章习题答案(关慧贞)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一章机械制造及装备设计方法 1.为什么机械制造装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 答: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的支柱产业,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载体及其转化为规模生产力的工具与桥梁。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机械制造装备的先进程度,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重大装备研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2.机械制造装备与其它工业装备相比,特别强调应满足哪些要求,为什么? 答:机械制造装备与其它工业装备相比应具备的主要功能中,除了一般的功能要求外,应强调柔性化、精密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节材节能、符合工业工程和绿色工程的要求;更加注重加工精度方面的要求、强度、刚度和抗振性方面的要求、加工稳定性方面的要求、耐用度方面的要求、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 3.柔性化指的是什么?试分析组合机床、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 的柔性化程度。其柔性表现在哪里? 答:即产品结构柔性化和功能柔性化。产品结构柔性化是指产品设计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只需对结构作少量的重组和修改,或修改软件,就可以快速地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新产品。功能柔性化是指只需进行少量的调整,或修改软件可以方便地改变产品或系统的运行功能,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要。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或系统具有较高的功能柔性化程度。在柔性制造系统中,不同工件可以同时上线,实现混流加工。普通机床、组合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化程度依次增高,其柔性表现在机床结构柔性化和功能柔性化,其中,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化程度最高。 4.如何解决用精密度较差的机械制造装备制造出精密度较高机械制造装备来? 答:采用机械误差补偿技术或采用数字化技术分析各种引起加工误差的因素,建立误差的数学模型,将误差的数学模型存入计算机。在加工时,由传感器不断地将引起误差的因素测出,输入计算机,算出将产生的综合误差,然而由误差补偿装置按算出的综合误差进行补偿。 5.机械制造装备的机电一体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械技术与微电子、传感检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和电力电子等技术,按系统工程和整体优化的方法,有机地组成的最佳技术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体的机械制造装备功能强、质量好、故障率低、节能和节材、性能价格比高,具有足够的“结构

【优秀毕设】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认识

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认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主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机械制造业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是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以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对于本专业来说,要掌握较丰富的工程、经济、社会、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宽厚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从事工程研究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机械工程领域专门性的技术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对现有的机械设计加深了解对来的机械设计走向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使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熟练的运用各种机械设备械,培养较强的自主学习学能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是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地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人才的专业,以机械设计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交叉科学。本专业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培养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高中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工程经济,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系统原理

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基础习题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集 第1章练习题 1. 单项选择 1-1 按照系统的观点,可将生产定义为使生产( 3 )转变为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输入输出系统。 ①对象②资料③要素④信息 1-2 度量生产过程效率的标准是( 4 )。 ①产量②产值③利润④生产率 1-3 制造从广义上可理解为(2 )生产。 ①连续型②离散型③间断型④密集型 1-4 精良生产是对( 4 )公司生产方式的一种描述。 ①波音②通用③三菱④丰田 1-5 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 3 )来自制造业。 ① 20% ② 40% ③ 60% ④ 80% 1-6 在机械产品中,相似件约占零件总数的(3)。 ① 30% ② 50% ③ 70% ④ 90% 1-7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 3 )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①文字②数字③字符④字母 1-8 成组技术按( 4 )组织生产。 ①产品②部件③零件④零件组 1-9 CIM是(2 )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力。 ①高新技术②信息技术③计算机技术④现代管理技术 1-10 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4)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①零件②设备③工艺装备④相关过程 1-11 实行并行工程的企业多采用(3)的组织形式。 ①直线式②职能式③矩阵式④自由式 1-12 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影响竞争力的诸要素中(1)将变得越来越突出。 ①时间②质量③成本④服务

2. 多项选择 2-1 生产要素包括(1234 )和生产信息。 ①生产对象②生产资料③能源④劳动力 2-2 21世纪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向是(123 )智能化和清洁化。 ①自动化②柔性化③集成化④批量化 2-3 专业化协作与扩散生产的形式有(123 )等。 ①组织各种专业化基础零部件生产厂②组织专业化毛坯生产厂 ③实行工艺性协作④实行主机装配协作 2-4 机械零件之间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234 )等几方面。 ①零件名称相似性②零件结构特征相似性③零件材料特征相似性④零件 制造工艺相似性 2-5 采用生产流程分析法划分零件组的优点是(24 )。 ①无须编制零件工艺规程②可保证同一零件组内的零件的工艺相似性③可由 零件编码直接划分零件组④可在划分零件组的同时形成机床组 2-6 成组生产单元按其规模、自动化程度和机床布置形式,可分为(123 )和成组柔性制造系统等几种类型。 ①成组单机②成组单元③成组流水线④成组刚性自动线 2-7 产品、部件、零件标准化的内容包括(124 )。 ①名称标准化②结构标准化③材料标准化④零部件标准化 2-8 CIMS功能模型中质量信息系统包括(124 )等。 ① CAI ② CAT ③ CAE ④ CAQC 2-9 实施并行工程可以(134 )等。 ①缩短产品开发周期②减少制造工作量③降低产品制造成本④减少工程变更次数 2-10 并行工程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下游的(12 )过程。 ①制造②支持③销售④使用 2-11 敏捷制造的通讯基础结构包括(1234 )等。 ①建立大范围的信息传输网络②建立统一的产品信息模型③建立企业信息 模型和管理信息模型④制定信息传输标准 2-12 敏捷制造的特征有(123 )。 ①快捷的需求响应②动态的组织形式③集成的制造资源④稳定的人员编制

2014国内机械工程类相关期刊(包括最新EI)

国内机械工程类相关期刊 1. 机械设计方向:机械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设计、工程设计学报、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EI)、工程图学学报、振动工程学报(EI)、振动与冲击(EI)、计算力学学报(EI)、应用力学学报(EI)、力学进展、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爆炸与冲击、力学季刊、力学学报(EI)、工程力学(EI)、固体力学学报(EI)、实验力学、计算机辅助工程、机械强度、强度与环境、摩擦学学报(EI)、润滑与密封、系统仿真学报、计算机仿真、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应用科学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轴承、机械传动 2. 机械制造方向:制造技术与机床、机床与液压、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现代制造工程、机械制造、制造业自动化、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航空精密制造技术、航空制造技术、精密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EI)、模具技术、模具工业、焊接、焊接技术、焊接学报(EI)、铸造、铸造技术、锻压技术、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中国表面工程、工具技术、塑性工程学报、机械工程材料、热加工工艺 3. 机电测控方向:机电工程、机械与电子、机电一体化、数据采集与处理、信号处理、仪器仪表学报(EI)、测试技术学报、传感技术学报、现代仪器、自动化与仪表、仪表技术与传感器、电子测量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传感器与微系统、自动化学报(EI)、控制理论与应用(EI)、控制与决策(EI)、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信息与控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EI)、电机与控制学报(EI)、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遥感技术与应用、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振动测试与诊断(EI)、噪声与振动控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机器人(EI)、无损检测、液压与气动、计量学报、电机与控制应用 4. 专业机械方向:农业机械学报(EI)、建筑机械、矿山机械、流体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工程机械、石油机械、石油矿场机械、重型机械、煤矿机械、化工机械、食品与机械、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压缩机技术、风机技术、水泵技术、声学技术、光学技术、汽轮机技术、车用发动机、压力容器、微电机、微特电机、汽车工程、船舶工程、动力工程、热能动力工程、材料工程(EI)、材料科学与工艺(EI)、光学精密工程(EI)、工程塑料应用、应用声学、声学学报(EI)、工业安全与环保、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实验技术与管理、磁性材料及器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EI) 5. 军工机械方向:航空学报、航空学报英文版(SCI)、航空动力学报(EI)、航空材料学报(EI)、宇航学报(EI)、宇航材料工艺(EI)、宇航计测技术、航天控制、飞行器测控学报、空间科学学报、中国航天、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探测与控制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EI)、弹道学报(EI)、固体火箭技术(EI)、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飞航导弹、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现代防御技术、火工品、推进技术(EI)、兵工学报(EI)、火炸药学报、核技术(EI)、核技术英文版、核科学与工程、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学报(EI)、中北大学学报(EI)、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EI)、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EI)、沈阳航空航天大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规划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规划 为主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及《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建设规划》,特制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 山东省机械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山东建成我国重要的机械装备产品制造和供应基地,初步实现由机械工业大省向机械工业强省的转变;进一步发展地域性的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聚集带,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电工电器等六大行业。 鲁南经济带及周边地区是中小型机床、大中型拖拉机及耕作机械、粮油及农副产品深精加工机械等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有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鲁南机床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工程机械集团等大型企业,有滕州的中小机床、临沂的小动力等产业集群,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滕州机械制造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实力雄厚、产品门类齐全、具备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近年来,滕州机械工业迅猛发展,产业规模急剧膨胀,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中小机床产量逐年攀升,数控机床份额逐年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钻铣床的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80%。2006年12月,滕州市被命名为“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成为国内知名的中小机床生产基地。2008年,机械行业主要经济指标跃居滕州市各大支柱产业首位,成为领军产业。滕州及周边地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r/n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四年工学学士学位/r/n 本专业以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为主,并兼顾微电子技术在机械行业应用的工科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r/n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理论及方法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机、电、计算机结合的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现代柔性加工系统的应用、运行管理和维护的能力;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r/n 专业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材料与工艺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程、数控机床与数控加工、机电控制基础与系统、工程机械传动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r/n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试与信息处理实验,现代机械设计及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机械系统传动实验,机电一体化实验,机械创新设计方案实验,机械系统动力学综合性能实验,数控加工实验。电工、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r/n 【相关文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本科)/r/n 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r/n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与机器的组成原理、运动分析方法、力学分析方法及电气控制原理,各种机电产品的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与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与方法,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机器人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等。/r/n 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使传统意义上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质的飞跃,形成了当代的先进设计制造技术,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很大发展。如今,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正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主要技术支撑,成为加速高技术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主要支撑,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并求得迅速发展的关键技术。计算机技术引入机械领域,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产生了深刻变化。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优化设计技术,使设计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最优化;微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机电产品的一体化,出现了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机器人、微型机电系统等;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使机械制造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设计制造的结合;机器的设计与运行过程的紧密结合,可以对机电产品的设计过程、制造过程、销售过程、安装与运行过程实现综合的自动化控制。/r/n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其他技术领域起着支撑性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础。机械工业的发展也必将带动其他技术及行业的发展。各种自动化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各种大型成套

机械设计与制造投稿须知

投稿须知 1、投稿要求: (1)来稿Word版本为2003版。 (2)论文篇幅含图表公式在5000-6000字符。 (3)论文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和可读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证严密。文字简练、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4)稿件为原始稿件,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非一稿多投。 (5)凡引用或参考他人的论述、数据、结果,请将文献信息查全并在文中明确标引。 2、投稿格式如下: (1)论文中必须包括题名(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英文)、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如有基金项目,需给出项目名称及编号。 (2)题名不应超过20个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3)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应具有独立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建议采用“对……进行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的调

查”等。中文摘要以200字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 (4)关键词应能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以6-8个为宜。(5)论文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式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式为1.1、1.2、2.1、2.2……;三级标题形式为1.1.1、1.1.2、2.1.1、2.1.2……;四级标题形式为(1)、(2)、(3)……。 (6)论文中图表应精选,随文出现,(图题、表题中英文)。图以6幅为限。表格采用“三线表”。(7)论文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8)正文中凡表示人名、地名、专有名词、计量单位、专用符号等外文,一律用正体。如Goodwin,New York,GA,kW,H2O,sin,lim,max,sup,diag,时间s,长度m,微分d,指数e,连加∑,圆周率π,增量Δ(或δ),转置符号T(或τ),虚数i(或j)等;凡表示变量或一般函数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斜体。如: y(k)= C(k)+ E(k)。 (9)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多位作者只写第一作者及其导师的简介,其他人略。同时在论文首页页脚处注明作者联系方式(包括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E-mail)。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 第七章 练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 1. 单项选择 1-1 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①铸件②锻件 ③棒料④管材 )。 1-2 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①铸件②锻件③焊接件 )。④冲压件 1-3 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基准作为精基准。 ②设计②工序③测量④装配 1-4 箱体类零件常采用()作为统一精基准。 ①一面一孔②一面两孔③两面一孔④两面两孔 1-5 经济加工精度是在()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①最不利②最佳状态③最小成本④正常加工 1-6 铜合金 7 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用()的加工路线。 ①粗车②粗车-半精车③粗车-半精车-精车④粗车-半精车-精磨1-7淬火钢 7 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①粗车—半精车—精车③粗车—半精车—粗磨②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④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1-8铸铁箱体上φ120H7 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①粗镗—半精镗—精镗③粗镗—半精镗—粗磨②粗镗—半精镗—铰 ④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 1-9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进行。 ①切削加工之前②磨削加工之前③切削加工之后④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1-10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 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1-11 )。 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 ①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②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③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④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1-12 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 ( )。 ①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 ②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 ③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④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1-13 )。 用近似概率算法计算封闭环公差时,k值常取为( ①~②~1 ③ 1~④~ 1-14派生式 CAPP 系统以()为基础。 ①成组技术②数控技术③运筹学④网络技术 1-15 工艺路线优化问题实质上是()问题。 ①寻找最短路径 ②寻找最长路径③寻找关键路径④工序排序 2. 多项选择 2-1 选择粗基准最主要的原则是( )。 ①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则 ②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则③基准重合原则 ④自为基准原则 2-2 采用统一精基准原则的好处有( )。 ①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②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④可以减小加工余量 ③可以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 2-3 平面加工方法有( )等。 ①车削②铣削③磨削④拉削 2-4 研磨加工可以( )。 ①提高加工表面尺寸精度④提高加工表面的硬度

国内机械工程类相关期刊大全

国内机械工程类相关期刊 1.机械设计方向:机械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设计、工程设计学报、机械设计与制造、计 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EI)、工程图学学报、振动工程学报(EI)、振动与冲击(EI)、计算力学学报(EI)、应用力学学报(EI)、力学进展、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爆炸与冲击、力学季刊、力学学报(EI)、工程力学(EI)、固体力学学报(EI)、实验力学、计算机辅助工程、机械强度、强度与环境、摩擦学学报(EI)、润滑与密封、系统仿真学报、计算机仿真、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应用科学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轴承、机械传动 2.机械制造方向:制造技术与机床、机床与液压、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现代制造工程、机械制 造、制造业自动化、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航空精密制造技术、航空制造技术、精密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EI)、模具技术、模具工业、焊接、焊接技术、焊接学报(EI)、铸造、铸造技术、锻压技术、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中国表面工程、工具技术、塑性工程学报、机械工程材料、热加工工艺 3.机电测控方向:机电工程、机械与电子、机电一体化、数据采集与处理、信号处理、仪器仪表学报(EI)、 测试技术学报、传感技术学报、现代仪器、自动化与仪表、仪表技术与传感器、电子测量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传感器与微系统、自动化学报(EI)、控制理论与应用(EI)、控制与决策(EI)、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信息与控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EI)、电机与控制学报(EI)、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遥感技术与应用、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振动测试与诊断(EI)、噪声与振动控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机器人(EI)、无损检测、液压与气动、计量学报、电机与控制应用 4.专业机械方向:农业机械学报(EI)、建筑机械、矿山机械、流体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工程机械、石 油机械、石油矿场机械、重型机械、煤矿机械、化工机械、食品与机械、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压缩机技术、风机技术、水泵技术、声学技术、光学技术、汽轮机技术、车用发动机、压力容器、微电机、微特电机、汽车工程、船舶工程、动力工程、热能动力工程、材料工程(EI)、材料科学与工艺(EI)、光学精密工程(EI)、工程塑料应用、应用声学、声学学报(EI)、工业安全与环保、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实验技术与管理、磁性材料及器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EI) 5.军工机械方向:航空学报、航空学报英文版(SCI)、航空动力学报(EI)、航空材料学报(EI)、宇航 学报(EI)、宇航材料工艺(EI)、宇航计测技术、航天控制、飞行器测控学报、空间科学学报、中国航天、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探测与控制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EI)、弹道学报(EI)、固体火箭技术(EI)、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飞航导弹、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现代防御技术、火工品、推进技术(EI)、兵工学报(EI)、火炸药学报、核技术(EI)、核技术英文版、核科学与工程、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学报(EI)、中北大学学报(EI)、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EI)、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EI)、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EI)、北京理工大学学报(EI)、南京理工大学学报(EI)、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EI) 6.综合机械方向: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SCI)、机械工程学报(EI)、中国机械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学 报(EI)、清华大学学报(EI)、上海交通大学学报(EI)、浙江大学学报(EI)、华中科技大学学报(EI)、重庆大学学报(EI)、大连理工大学学报(EI)、天津大学学报(EI)、北京工业大学学报(EI)、北京交通大学学报(EI)、东北大学学报(EI)、厦门大学学报(EI)、北京科技大学学报(EI)、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EI)、武汉理工大学学报(EI)、上海大学学报(EI)、合肥工业大学学报(EI) 7.其他非核心期刊:机械、机械工程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机电技术、机电工程技术、机电信息、机 电产品开发与创新、传动技术、电子机械工程、国防制造技术、中国工程机械学报、装备机械、装备制造技术、装备维修技术、阀门、排灌机械工程学报、工程机械与维修、中国工程机械学报、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英文版)、中国重型装备、液压气动与密封、现代制造、现代零部件、现代机械、通用机械、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设备管理与维修、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流体传动与控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研究与应用、机械管理开发、动力学与控制学报、车辆与动力技术、电气传动、航空工程进展、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金属加工

(完整版)机电一体化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专业 毕业论文 设计内容:气动机械手的设计 学生姓名:保密 学部(系):应用工程系 专业年级: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与制造指导教师:黄

2010 年 6月 15 日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前言 1.1机械手概述 (4) 1.2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 (4) 1.2.1机械手的组成.......................................4 1.2.2机械手的分类.......................................6 第二章机械手的设计方案 2.1机械手的坐标型式与自由度.............................. 8 2.2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方案设计.............................. 8 2.3机械手的手腕结构方案设计.............................. 9 2.4机械手的手臂结构方案设计...............................9 2.5机械手的驱动方案设计...................................9 2.6机械手的控制方案设计...................................9 2.7机械手的主要参数.......................................9 2.8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9 第三章手部结构设计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复习题.doc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若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是移动,则这种运动副为() A、转动副 B、移动副 C、球面副 D、螺旋副 2、在饺链四杆机构小,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则 ()为机架吋,可得双摇杆机构 A、以最短杆 B、以最短杆相邻杆 C、以最短杆对面杆 D、无论以 哪个杆 3、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等速运动规律吋,其从动件的运动() A、将产生刚性冲击 B、将产生柔性冲击 C、没有冲击 D、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 4、一?对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的()必须相等 A、直径 B、宽度 C、模数 D、齿数 5、平带、V带传动主要依靠()传递运动和动力。 A.带的紧边拉力 B.带和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C.带的预紧力 D.带的动力 6、渐开线齿轮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称为()。 A、节圆 B、分度圆 C、齿顶圆 D、基圆 7、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一对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齿面胶合 B、齿面疲劳点蚀 C、轮齿折断 D、齿面塑性变形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两轴距离较远,且要求传动比准确,宜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带传动但)一-对齿轮传动(C)轮系传动 9、单个渐开线齿轮() A、分度圆等于节圆 B、分度圆小于节圆 C、分度圆大于节圆 D、没有节圆 10、由于蜗杆传动的效率低、发热大,因此在设计吋必须进行() A.热平衡计算 B.效率计算C?滑动速度计算 二、判断题,正确的标“V” ,错误的标“X”(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两个以丄的构件在一处用低副相联接就构成复合较链。()

机械类期刊名

机械类 工程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化工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机械工程学报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机械强度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机械设计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流体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农业机械学报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起重运输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畜牧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中国机械工程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重型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黄金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传动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工程材料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工程师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科学与技术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设计与研究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设计与制造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制造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建筑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矿山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林业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煤矿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排灌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轻工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石油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石油矿场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现代机械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渔业机械仪器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杂志优劣程度如上,越好的审稿时间越长,差一点的一周即可,2个月的已经比较好了,变态的有半年,发表的话你电子文档投过去,他会提出修改意见,改完交上版面费就OK了,我知道的就这些,不清楚的你可以上网搜,现在网络这么发达。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详细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机电工程系机械教研室 一、专业建设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围绕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控编程能力,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操作通用机械设备和数控加工设备的能力。根据威海华东数控、威海量具、文登曲轴等本地知名机械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突出高速加工中心等先进加工设备的使用能力。在引进Pro/E、Cimatron等国际认证证书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产品开发、产品造型设计、数控加工及逆向工程的能力,培养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设备的生产、维护调试和管理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主动适应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依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建设原则,走涵发展之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本地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形成适合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需要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提升“双师”素质水平为主要建设容,培养能解决行业技术难题的技术大师,优化师资队伍;突出生产性教学工厂的建设,不断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充分利用生产性教学工厂,积极推行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重点建设,使该专业成为国同类院校中的领航舰。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容改革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目标绩效的可考核性和可监测性,现列出课程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及毕业生能力等三方面的建设基础与预期目标,具体见表1。 表1 课程体系与教学容改革建设基础与预期目标对照表

2.1课程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动态管理。紧跟企业岗位能力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容。通过网络课程、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专业整体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网络课程建设到2007年9月,完成《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Auto CAD》、《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液压与气动》等6门网络课程。 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到2007年9月,将《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2门课程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到2008年9月,将《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机械设计基础》2门课程建成

机械设计与制造考试试题及答案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机械设计基础》试卷B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是机器的装配单元。 A、零件 B、部件 C、零部件 D 构件 2、热处理中的调质是()。 A、淬火加高温回火 B、淬火加低温回火 C、高温回火加淬火 D、低温回火加淬火 3、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 A、大径 B、中径 C、小径 D、半径 4、套筒是()联轴器。 A、刚性联轴器 B、挠性传动器 C、安全联轴器 D、弹性联轴器 5、下列传动中没有准确的传动比的是()。 A、涡轮传动 B、链传动 C、齿轮传动 D、带传动. 6、带传动中小带轮包角的取值范围()。 A、大于0°小于120° B、大于30°小于150° C大于120°小于180°D大于120°小于150° 7()和()重合时获得的中心距是标准中心距。 A、节圆和节圆 B、分度圆和分度圆 C、节圆和分度圆 D、半圆和分度圆 8、某机构,高速要求旋转精高时应选择()。 A、滚子轴承 B、球轴承 C、轻系列轴承 D、重系列轴承 9、()不是滚动轴承的支承结构形式。A双支点单向固定支承 B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支承 C双支点游动支承 D双支点双向固定支承. 10、当n/nc≥0.7时,回转件的平衡应选择()。 A、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B、挠性回转件的平衡 C、韧性回转件的平衡 D、塑性回转件的平衡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20分) ⒈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是()、 ()、()、()。 ⒉机械的操作者要做到的四会是()、()()、()。 ⒊可拆联接分为()、()、()、()、()。4. 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包括()、()、()和()。 5. 摩擦带按截面形状分为()、()、()、 (),在机械中得到应用最广泛的是()。 6.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有()、()、 ()。 7.机构的组合方式可划分()、()、 ()、()为四种。 8.销按作用可分为()、()、()三种。 9.齿轮传动的类型按照轴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其中蜗杆传动属于()。 10.滚动轴承是由()、()、()、()四种基本元件组成。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机械中文核心期刊分类(2015)(自己归纳总结的)

CSCD期刊 1.机械传动:复合影响因子:0.593 ,综合影响因子:0.356。本刊主要报导机 械传动领域(包括齿轮传动、机构学、链传动、带传动、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等)的理论、设计、试验研究、测量、材料热处理、制造、润滑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国内外发展动向等方面的著作和信息。(不符合) 2.机械工程材料:复合影响因子:0.399 ,综合影响因子:0.278。(不符合) 3.机械工程学报:复合影响因子:1.730 ,综合影响因子:1.126。 4.机械科学与技术:复合影响因子:0.597 ,综合影响因子:0.357。本刊是中 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定的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本刊刊登的学术论文主要包括:机械科学与技术的理论研究,设计计算,机构分析,实验研究,涉及机械工程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CAD/CAM及机电一体化、学科发展前沿的领先成果。2)文稿的格式顺序是: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地址和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可以,知网开通)。 5.机械强度:复合影响因子:0.525 ,综合影响因子:0.354。(知网未开通) 6.机械设计:复合影响因子:0.738 ,综合影响因子:0.494。(知网未开通) 7.机械设计与研究:复合影响因子:0.699 ,综合影响因子:0.431(知网未开 通) 8.中国机械工程:复合影响因子:0.903 ,综合影响因子:0.549。(知网未开 通) 科技核心 1.工程机械:(不符合要求)复合影响因子:0.329 ,综合影响因子:0.170。 2.化工机械 3.机械传动 4.机械工程材料 5.机械工程学报 6.机械科学与技术 7.机械强度 8.机械设计 9.机械设计与研究 10.机械设计与制造:复合影响因子:0.654 ,综合影响因子:0.429。《机械设 计与制造》栏目设有:理论与方法研究、先进制造技术、数控与自动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模具、管理与综述。(可以考虑) 11.机械与电子:复合影响因子:0.348 ,综合影响因子:0.181。(知网未开通) 12.机械制造:复合影响因子:0.287 ,综合影响因子:0.139。(知网未开通) 1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复合影响因子:0.294 ,综合影响因子:0.149。 14.矿山机械:复合影响因子:0.412 ,综合影响因子:0.303. (知网未开通) 15.石油机械:复合影响因子0.555 ,综合影响因子:0.456.(可以) 16.中国工程机械学报:复合影响因子:0.694 ,综合影响因子:0.363。(知网 未开通)

机械设计与制造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与制造主要课程 在高中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工程经济,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微机电系统与制造,设备故障诊断、机电驱动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数控技术、金属材料。 (一)基础课 从应职岗位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应是教法改革和内容选择,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恰当地分配每一次课的时间,确定自学讨论、讲授、实验与练习所占的时间比例。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为续课程打下基础。 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以形势报告、文艺汇演、音乐、美术欣赏及心理健康咨询等提高学生素养;结合“两操一课”与体育竞赛增强学生体质;开展英语知识竞赛、演出与口才训练、书法、绘画、微机强化等培训班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推销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1.两课(132学时) 本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知识、思想品德修养。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充分认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论述;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普遍关心的形势、政策、人生、理想、道德、民主、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理想和人生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做一个合格的高职生打下基础。 2.体育与健康(108学时) 本课程通过体育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和有效的体育实践,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喜爱体育,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公平竞争的态度,以及乐观、自信、进取的心理品质。 3.大学语文(60学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课程

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能力,能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设备的生产、维护调试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业务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