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历史学考研大纲原文

2016年历史学考研大纲原文
2016年历史学考研大纲原文

2016年历史学考研大纲原文

Ⅰ、考试性质

历史学基础考试是为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学科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约30%

中国古代史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20%

世界近现代史约30%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Ⅳ、考查内容

全部内容分为中国史(上古-1992年)和世界史(上古一1991年)两大范围。

一、中国古代史

1.史前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

古史传说

2.夏商西周

夏朝与夏文化的探究

商朝及其考古发现

西周的盛衰

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西周的经济与文化

3.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动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

4.秦汉

秦朝统一及其历史影响

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统治与西汉的强盛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东汉的政治

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汉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

秦汉的民族关系

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5.魏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东晋南朝的政治

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北魏孝文帝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盛衰

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6.隋唐五代

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隋及唐前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安史之乱与中晚唐政局

中晚唐的财政改革与社会经济

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

7.宋、辽、西夏、金、元

宋朝建立与专制集权的加强

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与王安石变法辽、西夏、金的建立及其制度

宋、辽、西夏、金的关系

元朝的统一及其影响

宋元的社会经济

宋元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

宋元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8.明、清(鸦片战争前)

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明中期的政治、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晚明政治与明末农民战争

明清鼎革与清初的社会矛盾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康乾盛世及其社会问题

明清国家制度

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

明清思想、文化和科技

二、中国近现代史

1.列强的对华侵略

列强历次侵华战争

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边疆危机与朝贡体系崩解

列强划分势力范围

2.清统治的衰落

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

湘淮军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清廷政局

义和团运动

3.近代化的启动

"师夷长技以制夷"

早期维新思潮

洋务运动

商办企业

戊戌维新运动

4.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期教育改革

八旗绿营的衰落与新军的编练

会党与民变

5.辛亥革命

西学传播与革命思潮的兴起

同盟会的建立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革命党人的反清起义

中华民国的建立

6.民初政局

民初政党与议会

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南北对峙与军阀混战

7.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

民初经济发展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国民党改组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

8.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与苏维埃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内政、外交

中共土地革命与苏维埃政权

南京政府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

9.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与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全面抗战的爆发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沦陷区与伪政权

侵华日军暴行

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

10.国共内战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内战时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

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年) 政权的巩固与经济建设

对外政策与抗美援朝

社会主义改造

1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 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经济建设的曲折

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

13."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从"五一六通知"到全面内乱

批林批孔

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粉碎"四人帮"

14.拨乱反正(1976-1978年)

"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5.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

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

邓小平南方谈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16.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

17.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教育与科技

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1.史前人类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农业革命与文明的产生

史前文化

2.古代西亚诸文明

苏美尔-阿卡德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

波斯帝国

古代西亚文字与宗教

3.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的主要王朝

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

古代埃及的文化

4.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5.古代希腊文明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希腊城邦制度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

雅典民主政治

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

6.古代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制度和罗马的扩张

元首政治与早期罗马帝国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罗马帝国的危机

古代罗马文化

7.中世纪的西欧

法兰克王国

封君封臣制度和农奴制

西欧主要国家的君主制度

中世纪的城市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8.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

伊斯兰教的兴起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9.中世纪的东欧

查士丁尼时期的拜占庭

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和文化

东欧诸国的起源和发展

蒙古人的统治与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帝国的兴起

10.中世纪的东亚与南亚

从大化改新到幕藩体制

中日文化交流

从笈多王朝到莫卧儿帝国11.古代美洲文明

古代中美洲文明

印加文明

四、世界近现代史

1.近代初期的欧洲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君主专制时期的英法

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

重商主义和商业战争

科学革命

2.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

尼德兰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开明君主专制

启蒙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工业革命

19世纪的英国改革

19世纪法国政治演进

美国内战

俄国农奴制改革

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

19世纪晚期欧美主要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

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近代欧美文学艺术的主要流派

3.近代的亚非拉

大西洋奴隶贸易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独立后拉美的政治与经济变化

19世纪中后期亚洲反殖斗争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瓜分非洲

埃及阿里改革

土耳其坦志麦特

日本明治维新

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

4.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维也纳会议与欧洲国际体系

两大军事同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

5.俄国革命与共产国际

1905年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德国十一月革命

匈牙利革命

共产国际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

7.两战之间的世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

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日本军国主义和德意法西斯

甘地主义

凯末尔主义

卡德纳斯改革

8.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欧洲战场与太平洋战场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雅尔塔体系

联合国的建立

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

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国家

美国的内政与外交

西欧主要国家的内政与外交

战后的日本

西欧一体化进程

当代科技革命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苏南冲突

赫鲁晓夫的改革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

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2017年考研英语(一)考试大纲全方位解读

2017年考研英语(一)考试大纲全方位 解读 在同学们的千呼万唤中,《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终于与同学们见面了,现根据2017年考研英语大纲的内容,与2016年考研英语大纲对比,对2017年考研英语的考查要求和考查题型进行全面分析。 从语言知识来看,与2016年大纲相比,2017年大纲没有实质变化,大纲中明确要求“考生应能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除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外,考生还应掌握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掌握词汇生成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这种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对词汇的微观掌握和记忆上:词汇基本知识(词性、词形、本义和引申义等);词际关系(同义词、反义词、形近词,动词与介词、动词与副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词汇搭配关系);词汇“背景”(词源、词根、词干、词缀)。针对考纲要求,在于提醒考生避免单词的死记硬背,要活学活用。各位考生完全可以继续按照既定的复习思路备考,但是要特别注意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运用是考查的最终目的。 就语言技能而言,与2016年大纲相比,2017年大纲没有任何变化,继续突出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关于阅读,强调“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关于写作,则强调考生“应能写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实际就是应用文和图画作文)”,同时明确了阅读和写作的考查能力要求。总的来说,上述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仍然是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主要测评目标。 当然,在这里有必要题型广大考生一个细微的变化点在于,去年的考纲中只给出了2009——2010年真题及客观题对应的正确选项,主观题翻译给出了参考译文,而写作部分未给出范文,但在今年的考纲中就每道题的考查点、难度系数、作答思路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尤其是写作部分给出了高分作文的范文,这给同学们的提示是我们在复习时更应能明确得把握出易考点,题目的难度分布特点、尤其是在主观题部分怎样按照考纲的要求使自己的作答接近满分的要求。 对比往年考点,接下来根据2017大纲,为大家全面解析2017年考研英语的各个具体题型的总体要求: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主要测试考生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查,这是对完形填空的定位。透过大纲可以看出对完形填空考核的重点:语法、固定搭配、近义词辨析和逻辑关系。考生可从历年真题中按照这几大重点去准备和复习有关考研完形填空方面的知识点,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学考研大纲解析教育学原理(历年)

教育学考研大纲解析教育学原理(历年)同学们翘首以盼的 xx 年的教育学统考大纲终于在 25 号亮相了,但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新大纲除了增加了 09 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外,其他部分一字未改,这说明教育学统考科目的考查范围已经固定下来,考试也逐渐成熟了。但是,正在紧锣密鼓备考的同学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形势呢?海文考研教育学教研团队对新大纲进行了 重点解析,以期为大家复习备考提供一些参考。 1. 正确识记教育学的基本知识。 2. 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 能够正确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1.教育学概述:该部分内容不难理解,主要的知识点在于同学们要记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以及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过程,该部分主要目的是使大家对教育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考查的重点在于识记,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同学们可以花少量时间记忆一下。 2.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该部分共有 5 个知识点,但是其中教育的功能,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和古代、近代、现代的教育的特征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可能会考简答题或辨析题,在论述题中也可能用得到其中的观点和内容;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可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大家应该重点记住的是教育、教育功能、教育本质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应联系一些题目加以理解。

3.教育与社会发展:给部分共有 4 个知识点。这一部分在前 两年的考研真题中至少出现了一道选择题,教育与社会发展部分的内容大家应该从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教育的影响正反两方面进 行复习,也就是考点中的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两部分。同学们应该从准备主观题的角度积累一些材料。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大家作识记准备;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考点,我们建议大家拓展一下思路,从宏观上把握,多看一些专家论文,教育评论等。 4.教育与人的发展:该部分共有 3 个知识点。大家须记住人 的身心发展的 4 个特点,这 4 个特点又对教育有制约作用。第二个知识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会以辨析题或简答形式出现。大家要注意,教育学中狭义的教育学就是指学校教育学,所以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环境之一。同学们注意这种主导作用以及其怎样发挥的知识。 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该部分同学们必须记住的是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对我国不同时期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的社会背景做一了解,并知道现在我们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全面发展教育目的。对于培养目标大家做客观题准备就行了。关于教育目的理论有很多的教育学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部分内容多出选择题。 6.教育制度:该部分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大家做客观题准备,多会出选择题;“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做主观题准备,要

2020考研英语一大纲原文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 考试大纲 ( 非英语专业 )(2020年版) I.考试性质 英语 ( 一 ) 考试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 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评价的 标准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考生应掌握下列语言知识和技能: ( 一) 语言知识 1.语法知识 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本大纲没有专门列出对语法知识的具体要求,其目的是鼓励考生用听、说、读、写的实践代替单纯的语法知识学习,以求考生在交际中能更准确、自如地运用语法知识。 2. 词汇 考生应能掌握5500 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附表中的内容( 详见附录1、 2) 。 除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外,考生还应掌握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 义词等 ; 掌握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 ; 掌握词汇生成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 英语语言的演化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动态发展过程,它受到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这意味着需要对本大纲词汇表不断进行研究和定期的修订。 此外,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统一考试是为非英语专业考生设置的。考虑到交际的需要, 考生还应自行掌握与本人工作或专业相关的词汇,以及涉及个人好恶、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词汇。 ( 二) 语言技能 1.阅读 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 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 3%),还应能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资料、技术说明和产品介绍等。对所 选材料,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 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 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

2020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

2020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015考研天津大学809光电子学基础考研大纲考研真题解析参考书

1/11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79614448.html, 1育明教育天津分校2015年天津地区15所高校考研辅导必备 天津分校地址南京路新天地大厦2007 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8年天津地区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天津分校王老师与大家分享资料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天津分校王老师 2015考研天津大学809光电子学基础考研大纲考研真题解析参考书809光电子学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旨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光电子学专业的物理学基础和主要的专业课知识。其中物理学基础的考试内容为《物理光学》课程;专业课为《激光原理》课程。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否正确,是否具备应用物理学原理去灵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能否简洁、准确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与物理学基础相关的考试内容涉及《物理光学》课程;与光电子技术相关的考试内容涉及《激光原理》课程。考试内容以大题为单元,共10道大题,任选5道大题做答,多选总分得零。每道大题30分。其中《物理光学》5道大题,《激光原理》5道大题。每门课程的详细考试大纲见附录。每道大题可以是若干小题的集合,或若干关联的小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应用原理灵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能否简洁、准确表达解题过程和结果。

2/11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79614448.html, 2 三、考试的题型及比例 共10道大题,任选5道大题做答,多选总分得零。每道大题可以是若干小题的集合,或若干关联的小问题。题型包括基本概念考查题,分析论证推导题,数值估算题等。原则上概念题比例较大,约占70~8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或以研究生院公布的为准)。 附录 《激光原理》部分 1.激光的基本原理 光的受激辐射基本概念;激光的特性。 2.光学谐振腔与高斯光束 (1)光腔理论的一般问题:光学谐振腔与模(纵模与横模)的基本概念;共轴球面腔的稳定性条件;光腔的损耗。 (2)稳定球面腔:对称共焦腔的自再现模及其行波场及计算。 (3)高斯光束:高斯光束的基本性质;高斯光束q 参数的变换规律(ABCD 法则);高斯光束的聚焦与准直;高斯光束的自再现变换与稳定球面腔;高斯光束模式的匹配。 3.电磁场和物质的共振相互作用 (1)电磁场和物质相互作用:光谱线加宽和线型函数;自然加宽和碰撞加宽(均匀加宽);多普勒加宽(非均匀加宽);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2)连续激光器的增益与工作特性:增益系数与小信号增益;均匀加宽、非均匀加宽及综合加宽工作物质的增益饱和特性;连续激光器的工作特性;单模激光器的线宽极限;激光器的频率牵引。61

《教育学基础》考研大纲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616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试卷结构说明 一、考试分数及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 1、教育学基础约100分 2、中国教育史约50分 3、外国教育史约50分 4、教育研究方法约50分 5、教育心里序约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单选 2、名词解释 3、简答 4、论述 5、案例分析

《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教育的定义。 (二)教育的要素 (三)教育的形态 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创立 (二)教育学的发展 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 四、教育学的价值 第二章教育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二、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四)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四、教育功能的形成与释放 第三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类型与功能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二)教育目的的类型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二、教育的选择与确立 (一)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基本依据 (二)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基本价值取向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四)实现教育目的的策略 第四章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教育制度的特点 二、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形态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历史学考研大纲解析: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课程

2015历史学考研大纲解析:中国近现代史

2015历史学考研大纲解析:中国近现代史 一、中国近现代史题型分析及复习重点 本科目共考查4种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2007—2010年第四大题题型为简答题,2011年后第四大题题型变为论述题。在题型上,2007-2014年中国近现代史部分试题大部分上都出现在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论述题)中,只有2007、2012年出现过两道史料分析题,这两道题的涉及到了清末的科举变革和早期维新思想等内容。 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中国近代史上(即1840年—1949年),对于晚清民国的几次重要运动,像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问题以及太平天国运动要好好掌握。 二、中国近现代史考点解析 第一部分列强的对华侵略 (1)两次鸦片战争的北京、过程、后果要好好把握。有可能在这部分内容出非常细节的选择题和名词解释。 (2)掌握《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3)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要记住。 (4)中国边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5)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在诸多矛盾中,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要熟悉。 第二部分清统治的衰落

(1)太平天国当时具体采取了哪些制度,像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评价要熟记,有可能出现论述题。注意《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影响以及与天朝田亩制度的比较。 (2)义和团运动要注意和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作比较,它的影响要知道并掌握。 (3)“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4)义和团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5)清廷政局的变化。 (6)湘淮军势力的崛起。 第三部分近代化的启动 (1)关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背景、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都要掌握。 (2)关于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以及它们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都要掌握。 (3)洋务运动的内容,前期求强,后期求富所采取的措施要知道。建立的一系列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对于建立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等要熟记。对于内容、影响有可能会出现在论述题和史料分析题中。 (4)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特点。 (5)早期维新思潮及戊戌变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要知道。这都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活动,要从背景、内容、意义方向好好掌握。对于当时的代表人物,像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以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物具体的思想要知道。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要掌握。

考研英语新题型历年真题大纲样题

新题型大纲样题 一、七(六)选五 Directions: In the following text, some sentences have been removed. For Questions 41-45,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one from the list A-G to fit into each of the numbered blanks. There are two extra choices, which do not fit in any of the blanks. Mark your answers on ANSWER SHEET 1. (10 points) Long before Man lived on the Earth, there were fishes, reptiles, birds, insects, and some mammals. Although some of these animals were ancestors of kinds living today, others are now extinct, that is, they have no descendants alive now. 41) ________ Very occasionally the rocks show impression of skin, so that, apart from color, we can build up a reasonably accurate picture of an animal that died millions of years ago. The kind of rock in which the remains are found tells us much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original land, often of the plants that grew on it, and even of its climate. 42) ________. Nearly all of the fossils that we know were preserved in rocks formed by water action, and most of these are of animals that lived in or near water. Thus it follows that there must be many kinds of mammals, birds, and insects of which we know nothing. 43) ________ There were also crab-like creatures, whose bodies were covered with a horny substance. The body segments each had two pairs of legs, one pair for walking on the sandy bottom, the other for swimming. The head was a kind of shield with a pair of compound eyes, often with thousands of lenses. They were usually an inch or two long but some were 2 feet. 44) ________. Of these, the ammonites are very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They have a shell composed of many chambers, each representing a temporary home of the animal. As the young grew larger it grew a new chamber and sealed off the previous one. Thousands of these can be seen in the rocks on the Dorset Coast. 45) ________. About 75 million years ago the Age of Reptiles was over and most of the groups died out. The mammals quickly developed, and we can trace the evolution of many familiar animals such as the elephant and horse. Many of the later mammals, though now extinct, were known to primitive man and were featured by him in cave paintings and on bone carvings. [A]The shellfish have a long history in the rock and many different kinds are known. [B]Nevertheless, we know a great deal about many of them because their bones and shells have been preserved in the rocks as fossils. From them we can tell their size and shape, how they walked, the kind of food they ate. [C]The first animals with true backbones were the fishes, first known in the rocks of 375 million years ago. About 300 million years ago the amphibians, the animals able to live both on land and in water, appeared. They were giant, sometimes 8 feet long, and many of them lived in the swampy pools in which our coal seam, or layer, formed. The amphibians gave rise to the reptiles and for nearly 150 million years these were the principal forms of life on land, in the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联考考试大纲

教育学考试复习纲要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本性的条件,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 人类生产劳动和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重要条件。人类教育两种形态。 l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l 模仿起源说(孟禄)、l 教育起源于劳动(劳动起源说)、l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交往起源说)、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已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 3、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页脚内容1

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l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重视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l 强化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l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l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大众化、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基础性的、应用性、工艺性的学校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具体表现为人才的全球性流动、竞争与合作,教育机构的跨国设立,国际化网络教育兴起以及国际学分、学位的互认等等,一个世界性的各国教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的大趋势正在出现。 4、教育发展的历程 古代教育 (1)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l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式。《孟子》里说夏、商、周设“痒、序、 页脚内容2

带你从2016考研英语大纲看新题型解题秘籍

带你从2016考研英语大纲看新题型解 题秘籍 大家期待已久的2016年考研英语大纲终于在2015年9月18号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许多考生非常关注16考研英语大纲的变化以及各个题型的应对策略。下面老师就结合考纲为各位考生分析一下2016年考研英语一新题型的解题秘诀。 从大纲要求上来看,尽管考研大纲经过了几次调整变化,但考研英语新题型的考查方式变化不大,每次考试从这3种备选题型中(排序题,七选五,信息匹配题)选择一种进行考查,今年也不例外。其基本要求主要还是考查考生对英语语篇的总体把握能力,需要同学们熟练把握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考生应掌握并运用一定的语篇衔接手段,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逻辑发展及信息结构,熟悉语篇篇章结构,以从容应对这一题目。那么连贯性、一致性以及文章结构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一致性、连贯性及其结构并能灵活运用在新题型的各种备选题型中运用呢? 一、一致性原则 所谓的一致性是指段落和篇章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常见的表现手段就是主题词的同词复现或者是同义复现。这个原则可以帮助考生明确文章中心,还可以帮助考生初步确定答案,将围绕同一中心展开的选项放在一起。 二、连贯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是指在一个完整的篇章中,句与句之间和段与段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多种表达手段来实现,包括代词的指代,专有名词的复现,数字、时间、年代等词语,语义联系等等。比如,出现了his,their,说明上文必定有与之相呼应的人物词汇。 三、篇章结构 考研英语文章常见的篇章结构主要有以下四种,包括: 1、问题解决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观点论证型: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得出结论 3、立论/驳论型:提出观点——表示赞同——论证观点 提出观点——发表异议——驳斥观点——建立观点——论证观点 4、现象分析型:结果/现象——原因/成因 在这四种结构中,最常考查到的是问题解决型。针对新题型考查要点,诸位考生需要对上述三大原则精准把握,它们是新题型的考点也是解决新题型的关键点,对解决所有新题型的备考题型是全部适用的! 考研英语新题型解题技巧性特别强,注重考查考生应用技巧的能力,如果每一个段落找准了特征词,即线索关联词之后,那么即使读不懂原文,考生也能够快速准确地锁定答案。而完全掌握解题技能,提升解题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同学们持之以恒地练习,建议同学们平时复习的时候,有计划地练习。 考研成功难又不难,一旦大家开始准备就要全力以赴。自制力差的学生可以找几个研友,互相激励,因为坚持下来也确实不容易,也看个人习惯,有的同学可能一个人学习更有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更主要的还有大家坚持的信念,坚持完成一件事情本身就是成功。 在三百多天的日子里,老师会一直陪伴着大家,里边的每条微博、微信、咨询都是温暖

教育学考研大纲

教育学考研大纲 教育学考研大纲 Ⅰ、考试性质 Ⅱ、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 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五)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2.近代教育的特征 3.现代教育的特征

宁波大学2018年人文学院《中国历史文选》复试考试大纲_宁波大学考研论坛

宁波大学2018年人文学院《中国历史文选》复试考试大纲科目名称:中国历史文选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①名词解释 ②简答题 ③材料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中国历史文选》归根到底是一门语言工具课,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目的,只能是通过对字、词、语、句及语法的讲解和训练,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古代史第一手文言史料的兴趣和能力,使之了解和掌握传世典籍的数量、性质及功用,以便在今后从事史学研究时,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古代文献中的文言史料。 三、考查范围 1、经部文献 ①《诗经·七月》 ②《尚书·牧誓》 ③《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2、史部纪传类 ①《史记·货殖列传》 ②《汉书·武帝本纪》 ③《后汉书·党锢列传序》 ④《宋书·谢灵运传论》 3、史部地理类 ①《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②《水经注·鲍邱水》 4、史部史评类 ①《史通·二体》 ②《文史通义·书教下》 5、史部政书类 ①《通志·总序》 ②《通典·田制》

6、史部编年类 ①《资治通鉴·秦晋淝水之战》 ②《续资治通鉴·宋太祖收兵权》 7、史部纪事本末类 ①《资治通鉴本末·安史之乱》 ②《宋史通鉴本末·王安石变法》 8、史部学案类 《明儒学案·凡例》 9、子部文献 ①《日知录·宋世风俗》 ②《廿二史劄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10、集部文献 ①《潜研堂文集·经世子集之名何昉》 ②《新史学·史学之界说》 四、参考教材 《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周予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8月第3版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教育学考研大纲整理

教育学考研大纲整理 I、考试性质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 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 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n、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 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 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川、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二) 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 学的内容,第n 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 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W 、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 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 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 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 教育学概述 (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学的萌芽 2.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 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I 道题考查教育心理 I 道题的成绩计

2016年历史学考研大纲原文

2016年历史学考研大纲原文 Ⅰ、考试性质 历史学基础考试是为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学科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约30% 中国古代史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20% 世界近现代史约30%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Ⅳ、考查内容 全部内容分为中国史(上古-1992年)和世界史(上古一1991年)两大范围。 一、中国古代史 1.史前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

2021年教育学考研大纲详解

教育学考研大纲详解 教育学考研大纲详解:突出重点,全面掌握 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科研必备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虽然教育研究方法在教育学基础综合统考试题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近年来教育研究方法在题型及考查重点方面的变化却说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对研究方法的重视,很显然是因为掌握研究方法与否对于考生学术研究的能力高低起着一个重要的衡量作用,因此,在备考时考生们也应该充分重视起来,而且这部分知识,一方面以实用技能为主,起来难度很低;另一方面重点突出,历年考试重点都局限在几个章节内,学习过程中突出这几个重点章节的掌握即可,对于提高分数而言,性价比很高。 一、教育研究方法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术语、基本概念,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研究方法。 2.具有进行教育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案设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的初步能力。

3.能够运用教育研究原理分析和评论教育研究设计、成果及典型案例。 二、教育研究方法考点解析 1.教育研究的概述。 本章是对教育研究进行总体介绍的一章,需要考生仔细地去看并区分教育研究的类型,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类型,同时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则以及一般过程也很重要,xx年的考研试题就以简答题的形式对教育研究的伦理原则进行了考查(这说明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复习只有重点、没有非重点,复习时必须全面,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这些需要考生理解并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因为教育研究方法本身的实践性相对于其它三门课程来说就要强一些。 2.教育研究的选题和设计。 本章主要围绕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环节来考察,其中选题的基本要求,课题研究的假设是最容易被分析论述题和简答题考查的部分,其次考生要注意看选题的基本,这对以后考生们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也有利于考生们对材料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2018历史学考研专业课出题规律

2018历史学考研专业课出题规律 根据07-15年考研大纲的要求,考研历史学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下面对这几个方面的出题规律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希望对2016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中国古代史 本科目的考查涵盖了考试大纲中的4种题型:即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在分值分布上,历年都保持稳定,基本上占到总分的30%左右。每年的题量都保持在8-9道,具体来说就是选择题4-5道,名词解释2-3道,史料分析题1道,简答(论述)题1道。 根据历年真题的分析,中国古代史依然是以考查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政治史和经济史为主,也就是主要考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现象等内容,例如2012年考查到了"一条鞭法"、乾隆时期的林爽文起义、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2013年考查到了明朝的五军都督府、昭宣中兴、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隋唐妇女地位的提高、15世纪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2014年考查到了五代十国的兴亡、周公旦、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元朝至清朝中期(1840年前)海外贸易政策及其影响,2015年考查到了汉至隋江南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概述宋辽间的战与和,评价宋辽盟约,同时在选择和名词解释题中会兼顾考查思想、文化、艺术和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考查的全面性。 二、中国近现代史 选择题注重考查考生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近现代史范围大、内容多,任何小的知识点都有可能拿来作为考查的内容,例如2012年考查到的"昭信股票"、2013年考查到的中俄"瑷珲条约"、2014年考到了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2015年考到了"中央信托局"。名词解释考查的还是这一阶段较为重要的史实的再现能力和阶段特征的总结能力,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例如2012年考到的《三朝北盟会编》、蒲安臣使团;2013年考到的"863"计划;2014年考到的厘金、安福国会;2015年考到的严复、商团叛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史料分析题考到的概率不大,考查的都是一些重大、重要、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到目前为止中国近现代史的史料题共出现了2次,一次是与中国古代史联系起来一起考查,也就是2007年考查到的科举制,单独出题的情况只出现了一次,即2012年考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早期维新思想"。 论述题考查的频率相对史料分析题要高一些,一般考查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的内容,所以涉及这些方面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横、纵向联系都有可能被考查到,例如2011年考查到的"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2012年考查的"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政策及主要变化";2015年考到的"甲午中日战争前中日两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本科目共考查4种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一般来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考查的是从远古时代至1500年前后的世界历史(即从史前人类至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之前的历史),是人类历史分期最长的时期,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考查政治、经济、文化史为主,例如2012年考查的"布匿战争"、拉美西斯二世;2013年考查的"大卫统一以色列部族和犹太族"、加洛林文艺复兴、中世纪西欧的政教之争等;2014年考查到的伊凡三世、科田法、卢布林合并、古代波斯文明;2015年考查到的《熙德之歌》、

2015考研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世界历史考试大纲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解析

1/15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79614448.html, 1育明教育天津分校2015年天津地区15所高校考研辅导必备 天津分校地址南京路新天地大厦2007 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8年天津地区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天津分校王老师与大家分享资料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天津分校王老师。 2015考研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世界历史考试大纲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解析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世界历史(日研院)》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世界史(日研院)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世界通史专业知识参照性水平考试。三、考试基本要求 1.具备世界历史专业本科生毕业应掌握的中外历史知识,和作为背景的相关文史知识。 2.掌握一定的本专业基础理论 3.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历史分析的基本功。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采取微观史实基础知识和宏观历史分析试题相结合的形式,侧重考查考生对历史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

2/15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79614448.html, 2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总分300分。 1.名词解释。要求考生简明扼要地解释试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参考答题时间为30分钟。 2.简述题。要求考生对试题进行较为清晰完整的解答。2题,每题60分,共120分。参考答题时间为60分钟。 3.论述题。本题为相对综合宏观试题,。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世界史专业本科生所应具备的历史知识和史学基本理论,答题时做到史论结合,论述有理有据。测试考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等专业能力。一题,120分。参考答题时间为90分钟。《世界历史(日研院)》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题型题量 分值参考答题时间(分钟)1名词解释6题 60302简述题2题 120603论述题吧1题 12090共计:300180 人其实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否认,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好习惯和坏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我们开发出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站在考研的角度上,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共通之处的。在此王老师谈谈考研路上特别需要的那些好的学习习惯。 1.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复习计划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复习计划里一定要明确一点:多长时间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并且要尽量将这样的计划做细一些,最好细致到一周内(甚至一天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这样详细的计划会让你的复习更有目标感,落实起来有据可依也会更好。此外,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科目,为薄弱科目的复习多安排些时间。总之,考研复习就像马拉松,以一定的步伐有节奏地坚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