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正式样本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正式样本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2472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正式样本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1 范围

本要点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全检查的相关事项。

本要点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全检查,不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安全评价及设备实施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要点的引用而成为本要点的条款。本要点所依据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更新时,应按更新后的规范性文件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当

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准严于本要点时,按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准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2010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

《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A767-2008

3 内容

3.1 灭火剂

3.1.1 贮存灭火剂的容器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1.2 灭火剂贮存容器外观不应有缺陷。每个容

器应设有耐久性标识,标明贮存容器编号、皮重、容积、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及贮存压力等(《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4.1.1条、4.3.2条,《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

GA588-2012第6.4条)

3.1.3 保护同一防护区的灭火剂贮存容器的规格应一致,充装量和充装压力应相同(《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3.1.9条)

3.1.4 存储容器宜涂刷红色油漆,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和贮存容器的编号(《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第5.2.5条)

3.1.5 二氧化碳灭火剂贮存容器应设置泄漏极限报警装置,当二氧化碳泄漏量达到充装重量的10%时,能可靠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第

4.8条,《消防产品现

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第6.4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2010版)第

5.1.4条)

3.1.6 七氟丙烷、三氟甲烷、惰性气体灭火剂贮存容器应设称重装置,称重装置应有泄漏上限报警功能,当灭火剂压力损失10%时,能可靠报警,且符合设计要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第

4.8条、《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

GA588-2012第6.4条、《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第8.0.6条)

3.1.7 在灭火剂贮存容器上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其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2007第5.2.2条)

3.1.8 备用灭火剂贮存容器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

求。备用贮存容器与主贮存容器应连接于同一集流管上,并设置自动切换装置(《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第7.4.3条)。

3.2 系统组件

3.2.1容器阀外观不应有缺陷。在容器阀明显部位应设有耐久性标识,其内容清晰,设置牢固(《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第

4.3.1条,8.0.6条)

3.2.2 容器阀应设有手动操作装置并设有加铅封的安全销或防护罩(《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第8.0.6条,《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第6.4条)

3.2.3 选择阀外观不应有缺陷。在选择阀明显部位应设有耐久性标识,其内容清晰,设置牢固,标注出介质流动的方向(《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

范》GB50263-2007第4.3.1条,《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第6.4条)

3.2.4 选择阀操作手柄处应设固定、耐久性铭牌,标明对应防护区的名称或编号。手动操作装置应设有加铅封的安全销或防护罩(《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第7.3.6条、8.0.6条,《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第6.4条)。

3.2.5 单向阀外观不应有缺陷。在单向阀明显部位应设有耐久性标识,其内容清晰,设置牢固(《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第

4.3.1,《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第6.4条)。

3.2.6 在容器阀与集流管之间的管道上应设单向阀。单向阀与容器阀或单向阀与集流管之间应采用高

压软管或金属管连接,其连接应牢固可靠。液体单向阀的安装方向应与灭火剂流动方向一致(《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4.1.1条,《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第5.2.8条)。

3.2.7 驱动气瓶应固定在支、框架或箱体上,且牢固可靠便于操作(《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第5.

4.4条)。

3.2.8 驱动气瓶正面应标明驱动介质名称和对应防护区名称的编号(《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第5.

4.4条)

3.2.9 在喷嘴明显部位应设有耐久性标识,其内容清晰(《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

4.1.7条)。

3.2.10 设置在有粉尘的防护区内的喷嘴,应增

设在喷射时能自行脱落的防尘罩(《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4.1.7条)。

3.3 防护区

3.3.1 防护区应设有疏散通道与出口,并使人员在 30s 内撤出防护区(《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6.0.1条)。

3.3.2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疏散出口的门应能从防护区内打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6.0.3条)。

3.3.3 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与出口处,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具体检查参照建筑设施检查标准。

3.3.4 防护区内应设置火灾和灭火剂施放的声、光警报装置,并在每个入口处设置光警报器、施放指示灯和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标识(《气体灭火系

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6.0.2条)。

3.3.5 防护区外附近墙壁上(或其它部位)应设置紧急启动、中断按钮。火灾状态下,手动操作紧急启动按钮,应启动气体灭火装置;在延时阶段,手动操作紧急中断按钮,应中止灭火指令(《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第5.8.3条)。

3.3.6 在经常有人的防护区内设置的无管网卤代烷、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应有切断自动控制系统的手动装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5.0.2条)。

3.3.7 灭火后的防护区应能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具体检查参照建筑设施检查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6.0.4条)

3.3.8 设有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内,

应配置专用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在入口处设置手动、自动转换控制装置,在有人工作时应置于手动状态(《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2010版)第6.0.3条、7.0.7条)。

3.4 系统控制

3.4.1 气体灭火系统应具备自动启动功能。当防护区内感烟火灾探测器分别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后,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应能接收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显示火灾探测器部位;当防护区内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后,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能再次接收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显示火灾探测器部位,同时防护区内声、光报警器报警,延时30s 后,气体灭火装置应自动启动喷气,防护区外气体释放灯点亮,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有气体释放的反馈信号显示,在延时阶段,相关的防火门、窗、卷帘、通风空调系统及防

火阀等应自动关闭,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是否有各部位动作信号显示(GA767--2008《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5.3.4条、《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第5.0.6条、6.0.2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第4.4条)。

检查方法:模拟自动启动试验时,先关断相关灭火剂贮存容器上的驱动器,安装上相应的指示灯、压力表或其他装置,再使被试防护区内的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分别发出模

拟火灾信号。结果要求:

a) 指示灯显示正常或压力表测定的气压足以驱动容器阀和选择阀;

b) 有关声、光警报装置均能给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正常信号;

c) 有关联动设备动作正确,符合设计要求。

3.4.2 气体灭火系统应具备远程启动功能。在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上手动启动任一防护区气体灭火装置,该防护区内声、光报警器应报警,延时30s 后,气体灭火装置是否启动,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应有气体喷放的反馈信号显示;在延时阶段,相关的防火门、窗、卷帘、通风空调系统及防火阀等应自动关闭,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有各部位动作信号显示(GA767--2008《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5.3.4条、《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

5.0.6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第4.4条)

检查方法:先关断被试灭火剂贮存容器上的驱动器,安装上相应的指示灯、压力表或其他装置,然后手动启动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上的气体灭火装置,试验结果应符合8.8.1条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编号:AQ-JS-02020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Inspection points of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1范围 本要点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全检查的相关事项。 本要点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全检查,不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安全评价及设备实施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要点的引用而成为本要点的条款。本要点所依据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更新时,应按更新后的规范性文件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当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准严于本要点时,按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准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2010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 《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A767-2008 3内容 3.1灭火剂 3.1.1贮存灭火剂的容器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1.2灭火剂贮存容器外观不应有缺陷。每个容器应设有耐久性标识,标明贮存容器编号、皮重、容积、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及贮存压力等(《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 4.1.1条、4.3.2条,《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第6.4条) 3.1.3保护同一防护区的灭火剂贮存容器的规格应一致,充装量和充装压力应相同(《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第3.1.9条) 3.1.4存储容器宜涂刷红色油漆,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气体灭火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设施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检测。系统部件及功能检测要全数进行检查。检查包括直观检查、安装检查和功能检查等内容。 一、系统检测 (一)储瓶装置间 储瓶间检查要求: 1.储存装置间门外侧中央贴有“气体灭火储瓶间”的标牌; 2.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其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如设计无要求,储瓶间宜靠近防护区; 3.储存装置间内设应急照明,其照度应达到正常工作照度。

(二)高压储存装置 1.直观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无明显碰撞变形和机械性损伤缺陷,贮存容器表面应涂红色,防腐层完好、均匀,手动操作装置有铅封; (2)储存装置间的环境温度为-10℃~50℃;高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为0℃~49℃。 2.安装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的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同一系统的贮存容器的规格、尺寸要一致,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 (2)贮存容器表面应标明编号,容器的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字迹明显清晰。储存装置上应设耐久的固定铭牌,标明设

备型号、储瓶规格、出厂日期;每个储存容器上应贴有瓶签,并标 有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储存压力等; (3)贮存容器必须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与建筑构件固定,要牢固可靠,并做防腐处理;操作面距墙或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1.0m,且不小于贮存容器外径的1.5倍; (4)容器阀上的压力表无明显机械损伤,在同一系统中的安装方向 要一致,其正面朝向操作面。同一系统中容器阀上的压力表的安装 高度差不宜超10mm,相差较大时,允许使用垫片调整;二氧化碳灭 火系统要设检漏装置; (5)灭火剂贮存容器的充装量和储存压力符合设计文件,且不超过 设计充装量1.5%;卤代烷灭火剂贮存容器内的实际压力不低于相应 温度下的贮存压力,且不超过该贮存压力的5%;贮存容器中充装的 二氧化碳质量损失不大于10%; (6)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采用挠性连接;

气体灭火资料

1 前言 ●感谢贵单位选用了本公司生产的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 该系统到交付使用已经历了下列程序: 1、参照美国消防标准NFPA2001《洁净气体灭火剂灭火系统》设计规 范和广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七氟丙烷 (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工程设计。 2、根据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标准审查委员会审查的Q/HSB07-2001《七 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和ISO/CD14520-15(1997年第3版)《气体 灭火系统—物理性能和系统设计》国际标准的指标和要求组织生产 和检验。 3、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控制系统组成完整的自动灭火系统。 4、具备气体灭火系统施工资质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5、灭火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测试合格。 6、系统安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以上每一程序均有书面资料,使用单位应妥善保存,管理人员应熟 悉这些资料,并认真阅读说明书。 ●一个好的产品需要有一个好的用户,有一个好的维护和保养。贵单 位在维护保养中有困难,本公司将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 2灭火系统简介

●灭火特点 1)保护环境。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臭氧耗损潜能值 (ODP)为零,在ISO认可的洁净气体灭火剂中,其洁净性最好,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 2)保护生命安全。七氟丙烷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值为9%, 而一般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为10%以下,对人体基本无害。 ●灭火机理 通过惰化火焰中的活性自由基,实现断链灭火。 ●适用范围 A类——固体表面火灾;B类——易燃液体火灾,包括一定量的庚烷火灾;C类——电气设备火灾,主要用于电子计算机房、电信通讯设备、过程控制中心、贵重的工业设备、图书馆、博物馆及艺术馆、机器人、洁净室、消声室、应急电力设施、易燃液体储存区、也可用于生产作业火灾危险场所,如喷漆生产线,电器老化间、轧制机、印刷机、油开关、油浸变压器、浸渍槽、熔化槽、大型发电机、烘干设备、水泥生产流程中的煤粉仓、以及船舶机舱、货舱等。 ●产品特点 本公司精心研制开发的ZH系列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设计合理、先进,关键部位采用新材料,产品性能可靠,其主要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各项指标均符合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技术委员会审查的Q/HSB07-2001《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标准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规范方案及标准

WORD格式整理 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 GB 25972 -201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及构成部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和型号编制方法、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编写要求、灭火剂充装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三氟甲烷(HFC23 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包括:IG-01 (氩气)灭火系统、IG-100 (氮气)灭火系统、IG-55 (氩气、氮气)灭火系统、IG-541 (氩气、氮气、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5.5.11手动操作要求 容器阀应具有机械应急启动功能,按 6.16规定的方法进行应急启动手动操作试验,应符合 下列要 求: a)手动操作力不应大于150 N ; b)指拉操作力不应大于50 N ; c)指推操作力不应大于10 N ; 表1系统王件压力

b指充装密度为950 kg/m 3时。 5.1.1.3 系统喷射时间 灭火系统的最大喷射时间为: a)七氟丙烷灭火系统:10 s ; b)三氟甲烷灭火系统:10 s ; c)惰性气体灭火系统:60 s。 5.1.2系统构成 5.121 内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三氟甲烷灭火系统至少应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单向 阀、选择阀(适用于组合分配系统)、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嘴、信号回馈装置、 安全泄放装 置、控制盘、检漏装置、低泄高封阀(适用于具有驱动气体瓶组的系统)、管路管件等部件构成。5.1.2.2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至少应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不适用于直接驱动灭火剂 瓶组的系 统)、单向阀、选择阀(适用于组合分配系统)、减压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 喷嘴、信号反 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低泄高封阀(适用于具有驱动气体瓶组的系统)、管路管 件等部件构成。 5.1.2.3 同一系统各部件应固定牢固、连接可靠,部件安装位置正确,整体布局合理,便于 操作、检 查和维修。 5.124 系统中相同功能部件的规格应一致(选择阀、喷嘴除外),各灭火剂贮存容器的容积、充装密 度或充装压力应一致。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1. 总则 1.0.1 为合理设计气体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

最新气体灭火系统介绍及检查方法资料

一、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特别是它对臭氧层无破坏,在大气中的残留时间比较短,其环保性能明显优于卤代烷,是目前为止研究开发比较成功的一种洁净气体灭火剂,被认为是替代卤代烷1301、1211的最理想的产品之一。 部件组成: 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主要由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灭火剂储存瓶组、瓶头阀、启动气体储瓶、电磁瓶头阀、减压装置、选择阀、单向阀、压力开关、框架、喷头、管道等设备组成。 实现功能: 七氟丙烷主要是以物理方式灭火,但同时伴有少量的化学方式灭火,所以在目前常用的气体灭火系统中,灭火效果最好。 如何检查: (一)验收检查: 系统功能验收时,应进行模拟启动试验,模拟喷气试验,对灭火剂备用量的系统进行模拟切换操作试验,对主用、备用电源进行切换试验。实际验收操作时,可将启动、喷气试验合在一起进行试验。 1、选择气体输送管道最长的防护区,选用其充装的灭火剂进行模拟喷气试验进行模拟喷气试验喷放量10%; 2、将不做模拟试验防护区的启动控制管路、电控线路断开; 3、将灭火控制器设置到启动允许状态; 4、人工模拟防护区内任意一个探测器动作,此时,相关的报警设备(警铃、声光讯响器)应动作正常,再模拟另一个任意探测器动作,相关联动设备(空调、防火阀、出入口等的非消防电源)应动作正常; 5、灭火控制器进入喷气延时状态,延时后,系统自动启动该防护区的启动钢瓶电磁阀,打开试验喷放钢瓶瓶头阀,释放试验气体。气体喷放后,喷放反馈应正常(喷洒指示灯亮,控制室收到气体喷放反馈信息);输送管道无明显晃动和机械性损坏;试验气体能沿输送管道经喷嘴在防护区内进行喷放; 6、有备用灭火剂的系统应进行主、备用切换及模拟喷气试验。 7、现场模拟试验。 (二)日常检查: 此时系统已处于运行状况。为防止误操作的发生,日常检查不建议进行模拟试验,也不宜检查启动气体储瓶的瓶头阀撞针工作状态。一般只测试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可人工模拟防护区内任意一个探测器动作,检查此时相关的报警设备(警铃、声光讯响器)动作是否正常。 检查注意事项: 1、由于气体灭火系统储存气体压力非常大(家用自来水压通常0.4Mpa,气体系统工作压力最大17.2Mpa)因此气体灭火系统的验收和日常检查中,注意安全性非常重要。 2、日常检查时不要进行模拟喷射试验,以防止误喷事故发生;

消防气体灭火系统设备安装方案

消防气体灭火系统设备安装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 →→→→ →→→→ →→ 3.2 安装准备: 3.2.1 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确定施工方案。 3.2.2 复核预留、预埋的位置、尺寸、标高。 3.2.3 根据设计图纸画出管路分部的位置、管径、异变径、预留口的坐标、标高、坡向及支、吊架、卡件的位置草图,并将侧量的尺寸做好记录;并注意并列交叉排列管道的最小间隔尺寸。 3.2.4 按照草图,进行管道预制加工,加工后核对尺寸,编号,码放整齐。按照要求安装支、吊、卡、架。 3.2.5 将预制管道及附件运至安装地点,按编号就位,清扫管膛。 3.3 预留孔、洞及预埋铁件: 3.3.1 在钢筋混凝土楼板、梁、墙上预留孔、洞时,应设专业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将管道及设备的位置、坐标、标高尺寸测量准确。

3.3.2 配合土建放线定位,定标高、尺寸。同时令同有关部门解决施工相互矛盾的问题。 3.3.3 标记好预留孔、洞及预埋铁件的部位。将预制模盒在绑扎钢筋前固定好,开口盒填塞柔性物材。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应设专业人员核对、看护,以免位移、错位,并且注意复验位置、尺寸。 3.3.4 如遇移位、错位,需剔凿处理时,须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后,方可进行。 3.4 设备材料的清点检查: 3.4.1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前,做规格、型号、尺寸、质量等方面的清点验证,保证数量、质量符合设计及安装要求。 3.4.2 对目测不易识别的材料(阀件)要抽样送试验室检测。 3.5 支、吊架的制作安装: 3.5.1 支、吊架的制作: 管道支、吊架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选用材料制作,其加工尺寸、型号、精度及焊接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具体制作方法参见1-1。 3.5.2 支、吊架的安装 3.5.2.1 管道支、吊架安装时应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 3.5.2.2 安装支、吊架的位置、标高应准确、间距应合理。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有关标准图规定进行安装。 3.5.2.3 管道不允许位移时,应设置固定支架。必须严格安装在设计规定的位置上,并应使管子牢固地固定在支架上。 3.5.2.4 埋入墙内的支架,焊接到预埋件上的支架,用射钉安装的支架,用膨胀螺栓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

一概述 蓝狐消防机房气体灭火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先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也叫FM200来进行保护,它分为有管网和无管网二种型式,即小的机房或独立的保护区我们一般用一个柜式的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也叫七氟丙烷无管网灭火装置来保护;若是区域较大或较多,而且比较分散我们一般会用管网式的组合方式来进行保护,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资源,节约成本。 二气体灭火系统的特性: 1.对环境无污染,是安全有效的灭火系统。 2.灭火速度快,能在十秒内迅速灭火。 3.对敏感设备无损害。 4.优异性能,是其他灭火系统无法比拟的。 5.经全面的测试,无毒性。 6.灭火时候不用屏住呼吸,气体灭火对人体更安全。 7.节省时间,快速无比,当贵重的财产面临危险,每一秒钟都至关重要。 8.解除隐忧,解决后顾之忧。 9.价格优势,与火灾造成的财产与资料损失相比,气体灭火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三、气体灭火应用场所有: 配电房、配电室、无人配电房、无人配电室、无人值守配电房、无人值守配电 四气体消防系统 气体消防系统应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节省投资的原则。采用FM200七氟丙烷(HFC-227ea)气体灭火系统,系统最大保护区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最大保护容积为2000立方米。气体自动灭火系统采用有管网组合分配系统,即系统可以在气瓶间按最大保护设置灭火药剂瓶组,通过组合分配原理最大可以设置8个防护区域,某个发生火警的区域系统能自动选择启动释放药剂灭火,可以节省投资。 根据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J15-23-1999)要求:当系统为组合分配系统时,系统设置用量中有关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的部分,应采用该组合中某个防护区设计用量最大者替代。用于需不间断保护的防护区的灭火系统和超过8个防护区组合成的组合分配系统,应设七氟丙烷备用量,备用量按原设置用量的100%确定。 数据中心全部气体灭火防区为4个,每组按最大防区的容积设置气量。 主数据中心区间,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按8%进行设计。 灭火钢瓶集中放置在气瓶室,以钢管道连到各保护区间,气体容积需考虑天花层、工作层及地板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每个防护区内设置烟感回路和温感回路。该系统的控制同时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电气)、紧急手动操作和紧急停止放气操作等控制与操作方式。 五消防气体灭火系统说明 每个保护区的地板下、室内空间层及吊顶天花内需设置喷嘴、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为了节省投资成本,保护区之间的气体采用共享设计,减少了灭火药剂用量,而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则仍然保持警报的功效。 所有间隔必须密闭固定,药剂喷放时无泄漏。系统采用组合分配方式,当某个保护区有火情发生时,烟、温两路探头把火警信号传至气体灭火控制盘及控制室,声、光自动报警并按照预定模式自动延时,启动电磁阀及方向阀,使FM-200储气钢瓶喷放气体至发生火情的保护区,也可以手动放气或进行机械紧急启动。 气体喷放的延迟时间0-30 秒可调,表示系统状态的所有信号都可以传输到当地的气体灭火控制盘或传到消防中央控制室。 钢瓶的瓶头阀部位设有安全阀,在超压时可以自动泄压,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钢瓶的放气启动头及方向阀均采用24VDC 电磁阀控制,由气体灭火控制屏给出放气信号,启动钢瓶。在断电或紧急情况下,可通过钢瓶上的手动启动头施行手动启动。手动及电动启动方式作用在钢瓶的瓶头阀上,而从属钢瓶则用主气瓶的压力通过压力启动头控制启动。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2472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正式样本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1 范围 本要点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全检查的相关事项。 本要点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全检查,不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安全评价及设备实施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要点的引用而成为本要点的条款。本要点所依据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更新时,应按更新后的规范性文件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当

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准严于本要点时,按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准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2010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 《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A767-2008 3 内容 3.1 灭火剂 3.1.1 贮存灭火剂的容器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1.2 灭火剂贮存容器外观不应有缺陷。每个容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86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 验收(正式版)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设施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检测。系统部件及功能检测要全数进行检查。检查包括直观检查、安装检查和功能检查等内容。 一、系统检测 (一)储瓶装置间 储瓶间检查要求: 1.储存装置间门外侧中央贴有“气体灭火储瓶间”的标牌; 2.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其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如设计无要求,储瓶间

宜靠近防护区; 3.储存装置间内设应急照明,其照度应达到正常工作照度。 (二)高压储存装置 1.直观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无明显碰撞变形和机械性损伤缺陷,贮存容器表面应涂红色,防腐层完好、均匀,手动操作装置有铅封; (2)储存装置间的环境温度为-10℃~50℃;高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为0℃~49℃。 2.安装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的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同一系统的贮存容器的规格、尺寸要一致,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 (2)贮存容器表面应标明编号,容器的正面应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简易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简 易版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1 范围 本要点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 全检查的相关事项。 本要点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 全检查,不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安全 评价及设备实施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要点的引用而成 为本要点的条款。本要点所依据的规范性引用 文件更新时,应按更新后的规范性文件相关条 款要求进行检查;当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

准严于本要点时,按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准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2007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2010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 《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A767-2008 3 内容

气体灭火系统简易操作步骤

气体灭火系统简易操作步骤 一、单区域报警(烟感或温感报警): 气体灭火控制盘显示“一次火警”,对应保护区防火阀关闭,警铃响。 单区域报警后值班员应按如下操作: 带好气体灭火控制盘钥匙及对应保护区房间钥匙,到现场,将手自动转换开关放置“手动”,打开保护区门,进入保护区查看是否有有火情。 1:如保护区内无任何火情:探头误报火警,在气体灭火控制盘上按“停止”键,将警铃的报警声关闭,按“消音”键,将控制盘蜂鸣器消音。 再对控制盘进行复位:按“复位”键(此时屏幕显示输入密码),输入密码“0000”,再按“回车”键。 如控制盘复位后显示正常:将手自动转换开关放回“自动”,到消防控制室对气体灭火EST-3主机进行复位,复位完毕,再到现场按住防火阀复位按钮不放(约一分钟),对防火阀进行复位。如控制盘复位后仍然再次误报:则在气体灭火控制盘上按“停止”键,将警铃的报警声关闭,按“消音”键,将控制盘蜂鸣器消音,将手自动转换开关仍旧放在“手动”,汇报调度,取得令号,等待检修人员前来。如在等待施工人员前来维修前,发生双区域报警,此时主机显示“二次火警”。并开始30秒倒计时。对应保护区防火阀关闭,警铃响,高频震荡器响,疏散闪灯亮。如此时发现保护区内没有火情(烟/温感同时误报),应立即按住“紧急停止”按钮不放,待控制盘上30秒倒计时消失,方可放开“紧急停止”按钮。在气体灭火控制盘上按“停止”键,将警铃的报警声关闭,按“消音”键,将控制盘蜂鸣器消音。再对控制盘进行复位:按“复位”键(此时屏幕显示输入密码),输入密码“0000”,再按“回车”键。 (1)、如控制盘复位后显示正常:将手自动转换开关放回“自动”,到消防控制室对气体灭火EST-3主机进行复位,复位完毕,再到现场按住防火阀复位按钮不放(约一分钟),对防火阀进行复位。 (2)、如控制盘复位后仍然再次误报:则在气体灭火控制盘上按“停止”键,将警铃的报警声关闭,按“消音”键,将控制盘蜂鸣器消音,将手自动转换开关仍旧放在“手动”,汇报调度,取得令号,等待检修人员前来。 2、确有火情,让控制盘倒计时完毕自动喷放,如自动喷放不成功,则实施“电气手动喷放”或“机械手动喷放”。气体喷放后,值班员应立即记录喷放时间,喷放所对应的保护区,喷放的钢瓶数量,并及时向生产调度及设备调度汇报。 2、保护区内确有明火,但火势很小,没有呛人的烟气:利用就近的灭火机进行灭火,确认火灾确实扑灭,按照“一(1)”步骤操作。 3、保护区内浓烟滚滚、保护区内充满呛人烟气……但看不见哪里在着火,或看到某一个柜子内部正在冒出滚滚浓烟:立即关闭保护区门,实行“电气手动喷放”:按下控制盘上“紧急启动”按钮,让气体立即喷放。(如控盘远离对应的门,可直接拉下淡黄色门外手拉启动器)。如“电气手动喷放”无法执行,应立即到对应的气瓶室进行“机械手动喷放”:拨出对应保护区选择阀上的保险销,向上推动手柄,拔出对应保护区主动瓶上的保险销,向上推动手柄。气体喷放后,值班员应立即记录喷放时间,喷放所对应的保护区,喷放的钢瓶数量,并及时向生产调度及设备调度汇报。 二、双区域报警(烟感温感同时报警): 气体灭火控制盘显示“二次火警”并开始30秒倒计时。对应保护区防火阀关闭,警铃响,高频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 收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588-88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设施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检测。系统部件及功能检测要全数进行检查。检查包括直观检查、安装检查和功能检查等内容。 一、系统检测 (一)储瓶装置间 储瓶间检查要求: 1.储存装置间门外侧中央贴有“气体灭火储瓶间”的标牌; 2.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其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如设计无要求,储瓶间宜靠近防护区; 3.储存装置间内设应急照明,其照度应达到正常工作照度。

(二)高压储存装置 1.直观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无明显碰撞变形和机械性损伤缺陷,贮存容器表面应涂红色,防腐层完好、均匀,手动操作装置有铅封; (2)储存装置间的环境温度为-10℃~50℃;高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为0℃~49℃。 2.安装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的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同一系统的贮存容器的规格、尺寸要一致,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 (2)贮存容器表面应标明编号,容器的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字迹明显清晰。储存装置上应设耐久的固定铭牌,标明设备型号、储瓶规格、出厂日期;每个储存容器上应贴有瓶签,并标有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储存压力等; (3)贮存容器必须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与建筑构件固定,要牢固可靠,并做防腐处理;操作面距墙或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示范文本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1 范围 本要点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全检查的相 关事项。 本要点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全检查,不 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安全评价及设备实施的检 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要点的引用而成为本要点的 条款。本要点所依据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更新时,应按更新 后的规范性文件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当相关地方标准 和本企业标准严于本要点时,按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

准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2010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503-2004 《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A767-2008 3 内容 3.1 灭火剂 3.1.1 贮存灭火剂的容器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1.2 灭火剂贮存容器外观不应有缺陷。每个容器应设有耐久性标识,标明贮存容器编号、皮重、容积、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及贮存压力等(《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506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cedures Or Steps Formulated T 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Daily Production, Which Must Be Followed By Relevant Personnel When Operating Equipment Or Handling Business, Are Usually Systematic Documents, Which Are The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Operator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通用范本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保证本部门的日常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通常为系统性的文件,是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 1 范围 本要点规定了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全检查的相关事项。 本要点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现场消防安全检查,不适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安全评价及设备实施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要点的引用而成为本要点的条款。本要点所依据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更新时,应按更新后的规范性文件相关条款要求进行检查;当相关地方标准和本企业标

气体灭火系统的测试

气体灭火系统的测试(模拟不喷气) 有两种方法 1.将系统设置在自动控制状态,拆开防护区启动钢瓶的启动信号线,触发该防 护区的紧急启动按钮,查看防护区内声光报警装置,气体灭火控制盘与集控室显示的反馈信号是否正常;完成试验后将系统恢复至警戒状态。 2.先将启动装置与阀门的动作机构脱离,先后人工模拟火警使该防护区的烟感、 温感动作,查看防护区内声光报警装置,气体灭火控制盘与集控室显示的反馈信号是否正常;在延时启动的时间内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完成试验后将系统恢复至警戒状态。 模拟喷气试验 一、测试目的: 1.测试延迟时间与设定时间是否相符。 2声光报警信号是否正确。 3. 控制阀门工作是否正常。 4. 信号反馈动作后,气体防护区门外的气体喷放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 5. 试验气体是否能从每个喷嘴喷出。 二、安全注意事项: 1. 测试前通知消防中心、全厂各部门以及各维护单位; 2. 应确保该实验区域没有工作人员。 3. 测试前应先确定实喷的烟烙尽的瓶数。 三、试验步骤: 首先把系统设置在自动控制状态,先后人工模拟火警,使该防护区的烟感、温感动作,触发该防护区的联动设备动作,一级报警时防护区内警铃鸣响;二级报警信号产生后,声、光报警装置动作,系统延时30秒后启动瓶头阀及选择阀上的电磁启动器;在延时阶段,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区域系统控制盘应显示在紧急停止状态,松开紧急停止按钮,系统重新进行计时,计时完毕后系统控制盘显示系统释放信号,气体防护区门外的气体喷放指示灯动作,瓶头阀及选择阀上的电磁启动器动作,气体通过管网达到火灾区域,从该防护区的每个喷嘴喷出。完成试验后将系统恢复至警戒状态并及时补充烟烙尽气体。(附图)拟定试验区:#2机组6千伏配电室。 四、组织措施:

机房消防报警系统设计及气体灭火防护(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机房消防报警系统设计及气体 灭火防护(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机房消防报警系统设计及气体灭火防护 (标准版) 消防系统是机房必不可少的一个保障。机房消防必须采用无腐蚀作用的气体自动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装置的灭火性能可靠,不损坏电子设备,暗管布方式安装,不影响机房整体效果。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机房结构和防火分析 1、机房内的空间结构分为三层:地板下、天花下、和地板天花之间。 2、一般机房的起火因素主要是由电气过载或短路引起的,燃烧的主要区域一般在地板下或天花下,燃烧初期发出浓烟,温度上升相对较慢。 消防报警系统设计

火灾探测器位置设计 1、在地板下、天花下安装两种不同灵敏度的感烟探测器,既在一个感烟探测器的单位探测面积内设置二只不同灵敏度的探测器。 2、地板下安装1个感烟探测器,1个感温探测器;天花上安装1个感烟探测器,1个感温探测器 消防联动系统设计 1、在机房发生一路报警、二路报警及气体喷放三个阶段时其动作信号应在大楼消防控制室中反映出来,以便大楼的统一管理。 2、在与大楼原有报警设备不兼容的情况下,实现三种状态的传输,有两种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是通过大楼的弱电井放管线到大楼消防控制室,并在控制室内安装相应的状态显示屏,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机房内各种动作点的状态,但在大楼灭火机房较多的情况下,大楼弱电井不一定能安置较多的管线的空间;另一种是机房的报警灭火控制器对需要送出的状态信号通过控制模块的无源触点,送到大楼附近原有的报警系统的输入模块(另增加)中,只需对大楼原有的报警系统新增加的输入模块重新编程就可实现,这种方法可省去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745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 收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设施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检测。系统部件及功能检测要全数进行检查。检查包括直观检查、安装检查和功能检查等内容。 一、系统检测 (一)储瓶装置间 储瓶间检查要求: 1.储存装置间门外侧中央贴有“气体灭火储瓶间”的标牌; 2.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其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如设计无要求,储瓶间宜靠近防护区;

3.储存装置间内设应急照明,其照度应达到正常工作照度。 (二)高压储存装置 1.直观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无明显碰撞变形和机械性损伤缺陷,贮存容器表面应涂红色,防腐层完好、均匀,手动操作装置有铅封; (2)储存装置间的环境温度为-10℃~50℃;高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为0℃~49℃。 2.安装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的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同一系统的贮存容器的规格、尺寸要一致,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 (2)贮存容器表面应标明编号,容器的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字迹明显清晰。储存装

气体灭火系统的测试方法

气体灭火系统的测试方法 (一)管材、管件应进行现场外观检查: 1.方法:目测,用游标卡尺、钢板尺。 2.手段:每批同种规格型号抽检10%。 3.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道、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 (2) 管道应选用国家标准《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中规定的无缝钢管,并且应内外镀锌。 (3) 对镀锌层有腐蚀的环境,管道可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或其它耐腐蚀且耐压的材料。 (4) 表面应无裂纹、缩孔、夹渣、折迭和重皮;螺纹密封面应完整、无损伤、无毛刺;镀锌钢管内外表面的镀锌层不得有脱落、锈蚀等现象; (5)密封垫片应无老化变质或分层现象,表面应无折损、皱纹等缺陷; (6) 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80mm的管道采用螺纹连接;公称直径大于80mm的管道,采用法兰连接。 (7) 法兰密封面应完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沟槽;螺纹法兰的螺纹应完整、无损伤。 (二)碳素钢管螺纹连接:

1.方法:目测或解体检查。 2.手段:抽查不少于10个接口。 3.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螺纹加工精度符合国家标准《管螺纹》规定:螺纹清洁、规整,断丝或缺丝不大于螺纹全扣数的10%;连接牢固;管螺纹根部有外露螺纹。 (2) 螺纹无断丝;镀锌碳素钢管和管件的镀锌层无破损,螺纹露出部分防腐蚀良好;接口外无外露油麻等缺陷。 (三)碳素钢管的法兰连接 1.方法:观察。 2.手段:抽查不少于5副。 3.符合下列要求: (1) 法兰应对接平行、紧密,与管子中心线垂直,螺杆露出螺母;密封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 螺母在同侧,螺杆露出螺母长度一致,且不大于螺杆直径1/2。 (四)管道支吊架、安装检测 1.方法:观察或用条板检查、用钢卷尺检查间距。 2.手段:每种规格抽查5%,但均不少于5个。 3.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下表:

气体灭火系统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及说明

3.0.8气体灭火系统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返工或更换设备,并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返修处理改变了组件外形但能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和使用要求,可按经批准的处理技术方案和协议文件进行验收。 3经返工或更换系统组件、成套装置的工程,仍不符合要求时,严禁验收。 4.2.1管材、管道连接件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核查出厂合格证与质量检验报告 4.2.4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灭火剂、管材及管道连接件,应抽样复验,其复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1设计有复验要求的。 2对质量有疑义的。 检查数量:按送检需要量。检查方法:核查复验报告。 4.3.2灭火剂储存容器及容器阀、单向阀、连接管、集流管、选择阀、安全泄放装置、阀驱动装置、喷嘴、信号反馈装置、检漏装置、减压装置等系统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核查产品出厂合格证和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法定机构出具的有效证明文件。 2 设计有复验要求或对质量有疑义时,应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送检需要量。检查方法:核查复验报告。 5.2.2灭火剂储存装置安装后,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安全阀应通过专用的泄压管接到室外。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2.7集流管上的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4.6气动驱动装置的管道安装后应做气压严密性试验,并合格。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按本规范第E.1节的规定执行。 E.1管道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方法 E.1.1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对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取15.0MPa;对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取4.0MPa。 2对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应取13.0MPa。 3 对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取1.5倍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系统最大工作压力可按表E取值。 E.1.2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检 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E.1.3当水压强度试验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气压强度试验代替。气压强度试验压力取值: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取80%水压强度试验压力,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取10.5MPa,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取1.15倍最大工作压力。 E.1.4气压强度试验应遵守下列规定: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试验压力宜为 0.2MPa。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 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E.1.5灭火剂输送管道经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经气压强度试验合格且 在试验后未拆卸过的管道可不进行气密性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