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实验真题分类汇编解析专题04 必修一全部实验(解析版)

2019年高考物理实验真题分类汇编解析专题04 必修一全部实验(解析版)
2019年高考物理实验真题分类汇编解析专题04 必修一全部实验(解析版)

专题04、必修一全部实验汇

(2010-2019)

题型一、处理纸袋、验证牛二定律、求摩擦因素综合类

1.(2019全国1)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 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 点,在打出C 点时

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

(保留2位有效数

字)。

【考向】刻度尺的读数、平均速度的求法、逐差法求加速度 【答案】(1). A (2). 0.233 (3). 0.75

【解析】从图像观察可知从点A 到点E 纸袋的上各点的间距逐渐增大,根据题意物体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所以A 点是最先打下的点;

根据运动学相关知识可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物体的平均速度,C 点是BD 段的中间时刻,所以只需求得BD 段的平均速度即为C 点的瞬时速度得;s m T x v v BD BD

c /0.2331

.0210)20.185.5(22

=??-===- 设AB 为1S 、BC 为2S 、CD 为3S 、DE 为4S 根据逐差法可知物块下滑的加速度:

2

22

2413/75.01001

.04)97.145.3()20.170.2(4)()(s m T s s s s a =??-+-=-+-=

- 2.(2019全国2)如图(a ),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 Hz 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 (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 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 表示)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θ=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 )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

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 m/s 2

。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结果保留2位小数)。

【考向】公式法求加速度、牛二定律、滑动摩擦力 【答案】(1).

sin cos g a

g θθ

- (2). 0.35

【解析】对铁块受力分析结合牛二定律得:)1.....(

cos sin ma mg mg =-θμθ 可求得解得:)2.....(cos sin θ

θμg a

g -=

,所以只需求得铁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即可求得摩擦因素;

分别假设第一个计数点与第二个计数点的间距为S1第二个计数点与第三个计数点的间距为S2依次类推第六个计数点与第7个计数点之间的间距S7,结合公式法可求得物体的加速度:

2217/97.101.06)00.582.16(6)(s m T s s n m s s a n m =?-=-=--=代入2式得:35.02

3

8.997

.121

9.8=?

-?=μ 3.(2015全国2)某学生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 )所示,图中标出了5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

________m/s 2,打C 点时物块的速度v=________.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 ,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物块的质量 B 斜面的高度 C 斜面的倾角

【考向】逐差法求加速度、摩擦因素的求解、牛二定律 【答案】(1)3.25;1.79;(2)C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加速度s m T

x x x x a BC AB DE CD /25.34)

()(2

=+-+=

; 打点C 点时物块的速度s m T

x v BD

C /79.12==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θμθcos sin g g a -=,所以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

4.(2017全国2)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 ),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 ;

③用?s 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 )所示),v 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v ;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 -?t 图,如图(c )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 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 A 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v 与v A 、a 和?t 的关系式为v = 。

(2)由图(c )可求得,v A = cm/s ,a = cm/s 2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考向】利用光电门求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法的应用 【答案】(1)t a v A ?+2

1

,16.6cm/s2 【解析】

(1)设挡光片末端到达光电门的速度为v ,则由速度时间关系可知:t a v v a ?+= 由于滑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有:2

v

v v a += 联立解得:t a v v A ?+

=21

(2)根据t a v v A ?+=21由图(c )知,图象得纵轴的截距为v A ,可求得v A =52.1cm/s ,图象得斜率为a 2

1

有223

/8.3/10

1801

.52-53.621s cm s cm a ≈?=-,即2/6.16s cm a = 5.(2011全国)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 ,记下相应的t 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 (m )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0.950 t (ms )

292.9

371.5 452.3 552.8 673.8 776.4 s/t (m/s ) 1.71 1.62

1.55

1.45

1.34

1.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 1测量值s 和t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

s

t t

-图线;

由所画出的图线

s

t t

-,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_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 【考向】运动学基本公式的理解、图像处理 【答案】(1)

21111

22

s at v s at v t t =-+=-+或 (2)如图所示(3)2.0(或在1.8~2.2范围内) 【解析】沿斜面向下是匀加速运动,反过来也可以看成是初速度为v t 的沿斜面向上的匀减速运动,由位移公式有s =v 1t -

21at 2.由于要画t t s -图像,所以可将上式变形得t s =-2a t +v 1,可知图像的斜率k =-2

a ,a =-2k 求出a 值.

6.(2018北京)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 .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b .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 (t =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 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2中A 、B 、C 、D 、E 、F ……所示。

c .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 、B 、C 、D 、E ……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 1、v 2、v 3、v 4、v 5……

d .以速度v 为纵轴、时间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3所示。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含砝码)

(2)在图3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

..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像。

(3)观察v-t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_____。v-t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绘v-t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

x

t

?

?

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

理论上讲,对△t的要求是_____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

【考向】验证牛二定律、处理图像的能力

【答案】

(1)AC (2)如图所示(3)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加速度

(4)越小越好 有关

(5)如果小球的初速度为0,其速度正比于时间,那么它通过的位移x 正比于t 2

。因此,只要测量小球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检验小球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 【解析】

(1)打点计时器工作时需要电源、电磁式打点计时器需要4V -6V 的直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需要220V 的交流电源;处理纸袋时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的间距; (3)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加速度

(4)△t 越小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越接近,△x 增大△t 就会增大,此时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差变大; (5)见答案;

7.(2018全国2)某同学用图(a )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4f 的值从图(b )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回答下列问题

(1)4f =__________N

(2)在图(c )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f-m 图线;

(3)f 与m 、木块质量M 、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 之间的关系式f =__________,f-m 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

(4)取g =9.80 m/2s ,由绘出的f-m 图线求得____________μ=(保留2

位有效数字)

【考向】受力分析、处理图像

【答案】(1)2.75 (2)如图所示 (3)μ(M +m )g μg (4)0.40

【解析】从图b 读出f 4=2.75N ,木块受到木板给的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g M m f )(+=μ,从图表中可以观察当m 每增加0.05kg ,摩擦力f 增加0.2N ,故可见f 与砝码的质量成正比,故本题中木块的质量为近似0;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表达为Mg mg g M m f μμμ+=+=)(,所以图像的斜率表示为g μ,图像与纵轴的截距为Mg μ,图像近似过原点,M 近似为0 ,代入相关参数可得:0.4=μ

8.(2012江苏)(10 分)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当木块A 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 点时,重物B 刚好接触地面. 将A 拉到P 点,待B 稳定后静止释放,A 最终滑到Q 点. 分别测量OP 、OQ 的长度h 和s. 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实验开始时,发现A 释放后会撞到滑轮. 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 (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 关系的图象.

(3)实验测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 0. 40 kg 、M =0. 50 kg. 根据s -h 图象可计算出A 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___.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滋的测量结果 _________(选填“偏大冶或“偏小冶).

【考向】动能定理、滑动摩擦力

【答案】(1)减0小;(B 见的右质图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 的质量;降低B 的起始高度) (2)(见右图) (3)0.4 (4)偏大

【解析】(1)B 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和AB 的动能,A 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说明B 减少的势能太多,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太少,可以通过减小B 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 的质量;降低B 的起始高度)解决.故解决方法有:可以通过减小B 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 的质量;降低B 的起始高度)

(2)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3)B 下落至临落地时根据动能定理有:)1...()(2

1

2v m M mgh Mgh +=-μ , 在B 落地后,A 运动到Q ,有)2...(2

12

mgs mv μ= 联立1、2两式可得:)3...()(mh

s M m Mh

++=

μ

又A 、B 的质量分别为m=0.40kg 、M=0.50kg ,在s-h 图象上任取一组数据代入可以求得:μ=0.4. (4)由于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绳子的拉力相对偏小,A 运动的加速度也就偏小,s 也就偏小, 根据mh

s M m Mh

++=

)(μ,所以μ偏大.

9.(2012山东)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和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m/s 2

,若用

g

a

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 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考向】平均速度的应用,逐差法求加速度、误差分析 【答案】(1)6;7(2)1.00;1.20(3)2.00;偏大 【解析】

(1)根据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速度,则有:s m T x v /00.12

.00900.01101.02465=+==

(2)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减速运动,结合逐差法得:

2/00.201

.04)

0861.01060.0()0460.00660.0(s m a =?+--=

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10.(2017全国1)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 )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 )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b )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 )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 )中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

小为___________m/s ,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 2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考向】平均速度法的应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答案】(1)从右向左 (2)0.19,0.037

【解析】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减速运动,可知T=

s s 3

24530= 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某段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s

m v A /19.032

210133)(117-3

=??+= 去掉中间一段利用逐差法可求得物体的加速度为:2

2

3/037.0)3

2

(610)]10083()150133[(s m a =??+-+=-

11.(2011年山东)(1)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 、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 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 。(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 .滑块的质量

b .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 .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 .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考向】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误差定律、误差分析

【答案】①x

H

②2(x h H - ③cd

【解析】①滑动沿斜面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2

12

x at =

,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有2

12

H gt =

,所以a x g H =。

②对滑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sin cos a g g θμθ=-.

即x h

g g g

H x

x μ=-解得2(x h H μ=-③由①②分析知,c 、d 能引起实验误差。

题型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与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

12.(2018天津)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

5 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①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

A.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

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

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

D.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的拉力

②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_____。

【考向】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答案】(2)①BC ②B

【解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用一个测力计拉橡皮筋与用两个测力计拉橡皮筋时必须保证拉到同一个结点O,如果想再进行验证时就不一定非得保证结点拉至原来的O 点了;

AD选项中结点单位标距太大,影响实验精度;C选项拉力值太小;误差较大;

13.(2017全国3)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 轴,最小刻度表示1 mm)的纸贴在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除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N。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 N和F2=5.6 N。

(i)用5 mm长度的线段表示1 N的力,以O点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形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

(ii)F合的大小为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若F合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考向】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称的读数;

【答案】(1)4.0 (2)(Ⅰ)F1、F2和F合如图所示(Ⅱ)4.0 、0.05

【解析】按照(2)(i)的要求做出力的图示,通过平移的手段将两个分力和一个合力放在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中,结合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即可求得;

14.(2015四川)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1所示,图2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作出F-x 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考向】刻度尺的读数、弹簧劲度系数的求解

【答案】25.85 0.98 弹簧的原长l0

【解析】弹簧的进度系数x

F

k ??=

,刻度尺的指示为弹簧的总长,所以需要求得弹簧的原长才可计算x ?; 图2显示挂一个钩码时弹簧的总长为l 1为25.85cm ,挂2个钩码时弹簧的弹力等于2个够吗的总重力,大小为N mg F 98.08.910

50223

=???==-

15.(2015山东) 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 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②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记为O 1、O 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 ,测量并记录O 1、O 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 )。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N ,测出所对应的l ,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③找出②中F =2.50N 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记为O 、O ',橡皮筋的拉力记为O O F '。

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 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 、B ,橡皮筋OA 段的拉力记为F OA ,OB 段的拉力记为F OB 。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利用表中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纸上(见答题卡)画出F —l 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 0=_____cm 。 (2)测得OA =6.00cm ,OB =7.60cm ,则F OA 的大小为________N 。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答题卡上作出F OA 和F OB 的合力F '的图示。 (4)通过比较F '与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考向】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劲度系数的求解,活结的特点

【答案】(1)10.00;(2)1.80;(3)如图;(4)F OO ’

【解析】(1)做出F-l 图像,求得直线的截距即为l 0,可得l 0=10.00cm ;

(2)可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50/0.02

F k N m N m x =

==?;若OA =6.00cm ,OB =7.60cm ,则弹簧的弹力250(6.007.6010.0)10 1.8F k l N N -=?=+-?=;则此时 1.8OA F F N ==;[来源:学*科*网] (3)如图;

(4)通过比较F ’和F OO ’

的大小和方向,可得出实验结论.

16.(2014全国1)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 与钩码的质量m 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 g ,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________(选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b)可知,a -m 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 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考向】验证牛二定律

【答案】(1)非线性 (2)存在摩擦力 (3)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解析】本题考查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1)根据图中描出的各点作出的图像不是一条直线,故小车的加速度和钩码的质量成非线性关系.(2)图像不过原点,小车受到拉力但没有加速度,原因是有摩擦力的影响.(3)平衡摩擦力之后,在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可以得出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拉力与加速度成正比的结论.

17.(2018全国1)如图(a ),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 )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cm ;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kg 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 )所示,其读数为 c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29.80m/s ,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保留3位有效数字)。

【考向】游标卡尺的读数、弹簧进度系数的测量 【答案】3.775 53.7 【解析】弹簧的劲度系数m N x F k /7.53950

.1775.38

.9100.0=-?=??=

18. (2014·浙江)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图(b )

主尺

cm

游标

10

20

3

4

5

图(a )

题图1

表1

(1)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 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 A和L B如表1.用表1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 N/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表Ⅰ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题图2

【考向】刻度尺的读数、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

【答案】(1)(15.95~16.05)cm,有效数字位数正确(2)(12.2~12.8) N/m能

【解析】

(1)由图2可知刻度尺能精确到0.1 cm,读数时需要往后估读一位.故指针示数为16.00±0.05 cm.

(2)由表1中数据可知每挂一个钩码,弹簧Ⅰ的平均伸长量Δx1≈4 cm,弹簧Ⅱ的总平均伸长量Δx2≈5.80 cm,根据胡克定律可求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12.5 N/m,同理也能求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19.(2014·新课标2) 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

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

表所示(n 为弹簧的圈数,重力加速度取9.80 m/s 2

).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

11.88 cm.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以n 为横坐标,1k 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

k -n 图像.

图(b)

(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 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与其圈数n 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 =____③__N/m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与其自由长度l 0(单位为m)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 =____④__N/m.

图(a)

【考向】弹簧劲度系数的求解 【答案】

(1)①81.7 ②0.0122 (2)略

(3)③1.75×103n (在1.67×103n ~1.83×103n 之间均同样给分) ④3.47l 0(在3.31l 0~3.62l 0之间均同样给分) 【解析】

(1)①k =mg Δx =0.100×9.80(5.26-4.06)×10-2=81.7 N/m ; ②1k =1

81.7 m/N =0.0122 m/N.

(3)由作出的图像可知直线的斜率为5.8×10-4,故直线方程满足1k =5.8×10-4n m/N ,即k =1.7×103

n N/m(在1.67×103n ~1.83×103

n

之间均正确) ④由于60圈弹簧的原长为11.88 cm ,则n 圈弹簧的原长满足n l 0=6011.88×10-

2,代入数值,得k =3.47l 0(在3.31

l 0~3.62

l 0之间均正确).

20.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①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cm ,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l 为 cm;

②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③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l 与弹力F 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OA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考向】弹簧进度系数的测量、刻度尺的读数 【答案】6.93cm ;A ;钩码重力超过弹簧弹力范围

【解析】随意增减砝码的个数,可能会造成超出弹簧弹性限度的可能,所以要逐一增减砝码;AB 段弹簧的伸长量与弹力不成线性关系可能正是弹簧超出弹性限度了;

21.(2015安徽)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得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

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_________;

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

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

⑥比较________________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进行试验。

【考向】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答案】③沿此时细绳的方向用铅笔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这些点连成直线⑥F和F3

【解析】3、需要控制拉力的方向,6、应该比较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合力F与实际值的大小和方向是否一致;

22.(2014·江苏)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记录纸如题11-1图所示,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 N、F2=3.85 N和F3=4.25 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

(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

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汇总

20XX 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汇总 1、(安徽21.)(18分) Ⅰ.(5分)根据单摆周期公式2T =,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1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1)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求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_______mm 。 (2) 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 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 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 d.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大于5度,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t 即为单摆周期T e.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度,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则单摆周期 50 t T = Ⅱ.(6分)(1)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m ,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mm 。 (2)为了精确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 x ,设计出如图Ⅰ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按照该电路图完成图2中的实物电路连接。

Ⅲ。(7分)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图Ⅰ所示电路可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图中R 0两端的对应电压U 12,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就可以实现测量目的。根据实验数据在 12 1 R u -坐标系中描出坐标点,如图2所示。已知0150R =Ω,请完成以下数据分析和处理。(1)图2中电阻为 Ω的数据点应剔除; (2)在坐标纸上画出 12 1 R u -关系图线; (3)图线的斜率是 1 1 ()v --?Ω,由此可得电池电动势n E = v 。 2、(北京21.)(18分)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x 的阻值。 (1)现有电源(4V ,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 ),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 .电流表(0—3A,内阻约为0.025Ω) B .电流表(0—0.6A,内阻约为0.125Ω) C .电压表(0—3V,内阻约为3k Ω) D .电压表(0—15V,内阻约为15k Ω) 为减小实验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选填器材字母)。 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中的 (选填甲或乙) (2)图2是测量Rx 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整图2中实物间的连线。

最新高考物理试题汇编:专题训练-实验题

答案:11.O.996(3分) 12.(1)Al,V2,R2(每空1分) (2)如图所示(3分) (3)如图所示(3分) 11.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76 cm、CD长为11.25 cm,DE

长为13.83 cm,则打(: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4~5 Ω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中,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它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 A.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1 Ω B.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2 Ω C.电压表V1,量程15 V,内阻约15 kΩ D.电压表V2,量程3 V,内阻约5 kΩ E.滑动变阻器R1(0~100Ω) F.滑视变阻器R2(0~20Ω) G.电源E(3 V、内阻可忽略) H.盛有热水的热水杯(图中未画出) I.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中应选用的电流表为(填“A1”或“A2”),应选用的电压表为(填

“V1”或“V2”),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填“R1”或“R2”) (2)在图(a)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3)根据电路原理图,在图(b)的实物图上连线. 答案:23.(1)①时间(2分)

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完整版

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7高考物理实验复习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句是听别的老师说的,觉得挺对的) 第一部分考查的内容及要点 一、基本仪器的使用: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二、基本实验操作: 实物连线、实验步骤、纠错、补漏、排序等。 三、基本实验原理: 详见“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四、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图像法(剔除错误数据,找规律),列表法(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反比关系);减小误差(换仪器、换方法、多次测量、作图等) 五、开放性实验题: 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实验变式(这部分的关键是回归已知的实验,用脑海里已有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去解决新问题是这类题的关键)

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一、实验部分考题分析: 力学实验的主线是打点计时器(光电门); 电学实验的主线是各种方法测各种电阻; 电磁学内容实验题略有涉猎,但很少; 考题基本为课本实验的变式、组合或重新设计。 二、考纲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3-3) 实验十四: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4) 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六: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三、专题突破: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习题大全(含答案)

电学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测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先用伏安法测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用米尺测出该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 (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mm。 (2)实验时,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若干导线和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 V,内阻10 k B.电压表0~15 V,内阻50 k C.电流表0~0.6A,内阻0.05 D.电流表0~3 A,内阻0.01 E.滑动变阻器,0~10 F.滑动变阻器,0~100 ①要较准确地测出该金属丝的电阻值,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实验中,某同学的实物接线如图所示,请指出该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测量某根金属丝的电阻率,根据电阻定律需要测量长为L的金属丝的直径D.电阻R。某同学进行如下几步进行测量: (1)直径测量:该同学把金属丝放于螺旋测微器两测量杆间,测量结果如图,由图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d= 。 (2)欧姆表粗测电阻,他先选择欧姆×10档,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为了使读数更精确些,还需进行的步骤是。 A.换为×1档,重新测量 B.换为×100档,重新测量 C.换为×1档,先欧姆调零再测量 D.换为×100档,先欧姆调零再测量 (3)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室提供的滑变阻值为0~20Ω,电流表0~0.6A(内阻约0.5Ω),电压表0~3V(内阻约5kΩ),为了测量电阻误差较小,且电路便于调节,下列备选电路中,应该选择。 3.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a)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

最新高考物理试题汇编:专题训练- 实验题

专题训练实验题(2) 答案:15. 6.010 190(每空2分) 16. 3.02 0.711(每空2分) 17.(1)x-m 图像的纵坐标不是弹簧伸长量;(3分)(2)以三组测量数据不能得出普遍性物理规律,实验方案中应设计多测几组数据,并换用另外的弹簧多进行几次实验. (3分) 18.(1)21 1 U U r U - (2分) (2)2.0;8.2(每空2分) 15.如图甲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圆筒内径时的示数,则此圆筒内径为 mm.图 乙是用 多有电表的欧姆 “×10”档测量某电阻的示数,则此电阻的阻值为 Ω. 16.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s ,测得A 到B 和B 到C 的距离分别为5.60cm 和8.62cm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B 点对应的的速度大小为 m/s. 2 3 5 4 5 6 5 10 50 甲 50 100 150 200 250 0 10 20 30 40 50 0 1 2 3 4 5 0 1 1.5 2 2.5 3 0 ∞ 10 50 5 2000 25 Ω A-V-Ω ~ v ~ v ~ v 乙

17.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是: 【猜想与假设】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成正比例关系. 【设计与进行实验】 ⑴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⑵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当分别悬挂10g、20g钩码时,记下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1世纪教育网 ⑷整理器材,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 小明同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到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9.8m/s2 ) 他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用描点法画出x-m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于是小明得出结论: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不是正比例关系而是一次函数关系,自己先前的猜想是错误的. ⑴请说明小明结论错误的原

经典高考物理实验题

例1.(1993年四(5)题)有小灯泡L 1(6V 、3W )和L 2(6V 、1W )各一只,定值电阻R (18欧、5W )一只,电 源一只(电动势12V 、内阻不计),电键一只,导线若干。试设计一电路,使L 1和L 2都能正常发光。(1)将设计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电路图中要标明各元件的代号。(2)按设计的电路图,用线(表示导线)完成右下图所示仪器的连线。 例2.(1999年第21题):现有一阻值为10.0欧姆的定值电阻、一个电键、若干根导线和一个电压表,该电压表表面上有刻度但无刻度值,要求设计一个能测定某电压内阻的实验方案。(已知电压表内阻很大,电压表量程大于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约为几欧)要求:(1)在右边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2)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实验步骤;(3)写出用测得的量计算电源内阻的表达式r = 。 例3.(2000年第19题):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 实验时该同学将变阻器的触片p 移到不同位置时测得各电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将电压表内阻看作无限大, 电流表内阻看作零. 电路中ε、r 分别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R1, R2, R3为定值电阻, 在这五个物理量中, 可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求得的物理量是 (不要求具体计算) . (2) 由于电路发生故障, 发现两电压表示数相同了(但不为零), 若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用电器引起的, 则可能的故障原因是 . 例4.(2001年第16题):要求测量由2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ε和内阻r (约几欧),提供下列器材: 电压表V1(量程3V ,内阻1k Ω)、 电压表V2(量程15V ,内阻2k Ω)、电阻箱(0—9999Ω)、电键、导线若干.某同学用量程为15 V 的电压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实验步骤如下: (1) 合上电键S, 将电阻箱R 阻值调到R1 = 10Ω,读得电压表的读数为U1. (2) 将电阻箱R 阻值调到R2 = 20Ω, 读得电压表的读数为U2. 由方程组r R U U 1 11 -=ε, r R U U 2 22-=ε, 解出ε、r .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上述实验在选择器材和实验步骤中,应做哪些改进? 例5.(2002年16题):如图所示为一实验小车中利用光电脉冲测量车速和行程的装置的示意图,A 为光源,B 为光电接收器,A 、B 均固定在车身上,C 为小车的车轮,D 为与C 同轴相连的齿轮. 车轮转动时,A 发出的光束通过旋转齿轮上齿的间隙后变成脉冲光信号,被B 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由电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情况

新课标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教案资料汇总 隆回一中物理组周宝

物理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用实验研究物理现象与规律,包括: A.正确选择实验方法与实验器材。 B.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C.知道如何实验、判断结果的可靠程度。 (2)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课程容和重要的物理概念,以形成物理思想, 培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以培养实验技能。 (4)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法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2、做好实验的基本要求 (1)实验前必须做好如下准备: ①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 ②了解仪器性能,熟悉操作步骤 ③设计记录表格,掌握注意事项 (2)实验中必须手脑并用,做到心到、眼到、手到。 ①仔细调整实验装置,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②保证满足实验条件,注意规实验操作 ③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客观记录实验数据 (3)实验后必须对数据进行处理: ①尊重实验客观事实,正确分析记录数据 ②合理做出实验结论,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常用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物理《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仪器有13种,除打点计时器和滑动变阻器不需要读数外,其余11种都涉及到读数问题。 (一)测量仪器使用常规 对于测量仪器的使用,首先要了解测量仪器的量程、精度、使用注意事项和读数方法。 1.关于量程问题:这是保护测量仪器的一项重要参数,特别是天平、弹簧秤、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等,超量程使用会损坏仪器,所以实验时要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选择量程适当的仪器。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时,选用量程过大的仪器,采集的实验数据过小,会造成相对误差较大,应选择使测量值位于电表量程的1/3以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学实验.docx

2020 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学实验 1.(2020 全国新课标 ). (10 分) 图中虚线框内存在一沿水平方向、且与纸面 垂直的匀强磁场。现通过测量通电导线在磁场中 所受的安培力,来测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并判定其方向。所用部分器材已在图中给出,其 中D为位于纸面内的 U形金属框,其底边水平, 两侧边竖直且等长; E 为直流电源; R 为电阻箱; ○A为电流表; S 为开关。此外还有细沙、天平、米尺和若干轻质导线。 (1)在图中画线连接成实验电路图。 (2)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按图接线。 ②保持开关 S 断开,在托盘内加入适量细沙,使 D 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用天平称出细沙质量 m1。 ③闭合开关S,调节 R 的值使电流大小适当,在托盘内重新加入适量细沙,使 D________;然后读出 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天平称出 ____________。 ④用米尺测量_______________。 ( 3)用测量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 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以得出 B=_________。 (4)判定磁感应强度方向的方法是:若____________,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反之,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 答案 ] ③重新处于平衡状态 , 电流表的示数 I, 此时细沙 的质量 m2

④D的底边长 L m1m2g (3)B IL( 4)m2m1 2.(2020 全国理综 ). ( 6 分) 在黑箱内有一由四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构成的串并联电路,黑箱面板上有三个接 线柱 1、2、3. 用欧姆表测得 1、 2 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 1Ω, 2、3 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 1.5 Ω, 1、 3 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 2.5 Ω。 (1)在虚线框中画出黑箱中的电阻连接方式; (2)如果将 1、3 接线柱用导线连接起来, 1、2 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 ______Ω。 【解析与答案】 (1)如下图 (2)两电阻并联为 0.6。 3(1)( 2020 广东卷)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 电阻。 ①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 图 15(a)和图 15(b)所示,长度为 _____cm,直径为 _____mm。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汇总

漠河高级中学物理实验综合测试题 命题人:滕鹏 1. 实验:为了测量某一被新发现的行星的半径和质量,一艘宇宙飞船飞近它的表面进行实验。飞船在引力作用下进入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在绕行中做了第一次测量。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并进行了第二次测量。依据测量的数据,就可以求出该星球的半径和星球的质量。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G。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器材: A. 一只精确秒表 B. 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 C. 一个弹簧秤 D. 一台天平(附砝码) 请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次测量所选用的实验器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测量所选用的实验器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推导出行星的半径、质量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出的物理量表示) 2. (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长度,如图甲所示。图示的读数是_________cm。 (2)如图乙,将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用米尺测得斜面的高度与长度之比为1 4 。一辆质量为400g的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 带从斜面上滑下。图丙是打出纸带的一段,相邻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由图可知,打点计时器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B=_________m/s,打纸带上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E=_________m/s。 3. 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在电学实验中经常需要测量某负载的电阻。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多种。现需要测量一只标有“220,100W”灯泡的电阻。 (1)这只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___Ω。若用多用电表中的欧姆挡直接接在灯泡两端测量它的电阻,则测出的电阻应_____________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现在提供以下的实验器材: A. 220V的交流电源 B. 单刀双掷开关一只 C. 电阻箱一只(0~999Ω,额定电流1A) D. 交流电流表一只(0~0.6A) E. 导线若干 请你用以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能较为准确地测出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值。请画出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实验步骤。 4. 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次应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 x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第一步用万用表粗测电阻R x的阻值,第二步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 x的阻值。

2018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

2017高考物理实验复习 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句是听别的老师说的,觉得挺对的) 第一部分考查的内容及要点 一、基本仪器的使用: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 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二、基本实验操作: 实物连线、实验步骤、纠错、补漏、排序等。 三、基本实验原理: 详见“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四、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图像法(剔除错误数据,找规律),列表法(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反比关系);减小误差(换仪器、换方法、多次测量、作图等)五、开放性实验题: 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实验变式(这部分的关键是回归已知的 实验,用脑海里已有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去解决新问题是这 类题的关键)

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一、实验部分考题分析: 力学实验的主线是打点计时器(光电门); 电学实验的主线是各种方法测各种电阻; 电磁学内容实验题略有涉猎,但很少; 考题基本为课本实验的变式、组合或重新设计。 二、考纲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3-3) 实验十四: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4) 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六: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三、专题突破: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本题做的比较多了,要点基本上都掌握了,这里只强调两点:1.不要上来就用公式,要先验证一下是不是匀变速,即△s是否都相等;2.本题可能涉及到牛顿力学,不要漏知识点。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3.能够利用纸带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019年高考物理实验真题分类汇编解析专题04 必修一全部实验(解析版)

专题04、必修一全部实验汇 (2010-2019) 题型一、处理纸袋、验证牛二定律、求摩擦因素综合类 1.(2019全国1)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 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 点,在打出C 点时 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 (保留2位有效数 字)。 【考向】刻度尺的读数、平均速度的求法、逐差法求加速度 【答案】(1). A (2). 0.233 (3). 0.75 【解析】从图像观察可知从点A 到点E 纸袋的上各点的间距逐渐增大,根据题意物体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所以A 点是最先打下的点; 根据运动学相关知识可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物体的平均速度,C 点是BD 段的中间时刻,所以只需求得BD 段的平均速度即为C 点的瞬时速度得;s m T x v v BD BD c /0.2331 .0210)20.185.5(22 =??-===- 设AB 为1S 、BC 为2S 、CD 为3S 、DE 为4S 根据逐差法可知物块下滑的加速度: 2 22 2413/75.01001 .04)97.145.3()20.170.2(4)()(s m T s s s s a =??-+-=-+-= - 2.(2019全国2)如图(a ),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 Hz 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 (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 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 表示)

高中物理实验题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题集 实验复习要求: 一、仪器的使用 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条件、读数(有效数字) 1、游标卡尺(10分尺、20分尺、50分尺) (1)读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cm. (2)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是1 mm,游标尺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如下图所示。这个工件的长度是______mm。 2、螺旋测微器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矩形小零件的长和宽时,螺旋测微器上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左图的读数是_______cm,右图的读数是cm。 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1) F'; (2) B; 三、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1、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纲丝、钢筋)受到的拉力会伸长,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着名的胡克定律.这个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m,横截面积为0. 8 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1/1 000,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就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 (1)根据测试结果,推导出线材伸长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为。 (2)在寻找上述关系中,你运用哪种科学研究方法。 (3)通过对样品的测试,求出新材料制成的金属细杆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 答案:(1) s FL k x (其中k为比例系数);(2)控制条件法(或控制变量法、单因子法、归纳法);(3)104 N 2、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答案:200 N/m 弹簧有自重 3、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 (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弹簧原来长度(L0/cm)1515151515 弹簧后来长度(L/cm) 弹簧伸长量(x/cm) ①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 ②在图6的坐标上作出F-x图线。 ③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 ④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510 56

2103高考物理实验题出题落点

2103-2015年实验题出题落点 (1)力学 2013年I卷第22题:测定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3年II卷第22题:用平抛运动探究弹性势能 2014年I卷第22题:小车加速度与钩码质量之间的关系 2015年I卷第22题:测小车通过凹形桥的速度 2015年II卷第22题:测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4年II卷第23题: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 (2)电磁学 2014年II卷第22题:伏安法测电阻(内接法与外接法的误差比较) 2013年I卷第23题:测定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2013年II卷第23题:多用电表的基本原理(电表的改装) 2014年I卷第23题: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015年I卷第23题:电表的改装和校准 新加示例27:来自2015全国(Ⅱ)23题知识点:用半偏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23.(9分)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是通过该表的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 法)实验室提供材料器材如下:待测电压表 (量程3V,内阻约为3000欧),电阻箱R0 (最大阻值为欧),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 100欧,额定电压2A),电源E(电动势6V, 内阻不计),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1v与内阻的真实值R v先比R1v________R v(添“>”“=”或“<”)由是________。

新加示例28:来自2015全国(Ⅰ)23题 知识点:电表的改装和校准 23.(9分)图(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 (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1mA ;R 1和R 2为阻值固定的电 阻。若使用a 和b 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mA ;若使用a 和c 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mA 。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求出1R =Ω,2R =Ω。 (2)现用—量程为3mA 、内阻为150Ω的标准电流表A 对改装电表的3mA 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电池的电动势为,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 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Ω和1000Ω;滑动变阻器R 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Ω和3000Ω。则R 0应选用阻值为Ω的电阻,R 应选用最大阻值为Ω的滑动变阻器。 (3)若电阻R 1和R 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 )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中的/R 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 虚线框内的电路。则图中的d 点应和接线柱(填”b”或”c”)相连。判断依据是:。 新加示例29:来自2014全国(Ⅱ)23题 知识点: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其长度的关系 23.(9分)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 )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 0、P 1、P 2、P 3、P 4、P 5、P 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 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 0;挂有质量为0.100kg 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 ;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 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m/s 2). 图(a ) 图(b )

高中物理基本实验汇总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 实验一:、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 装置图与原理:小车在勾码拉动下作 运动,通过研究纸带可以探究小车运动规律 2,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电源的计时仪器,电源的频率是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 V 电压,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V 电压。 3,在某次“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其中一段打点纸带如图所示,A 、B 、C 、D 是连续打出的四个点.由图中数据可知,纸带的运动是 运动,其中连接勾码的应该是 端 3,纸带处理方法: ★求B 点瞬时速度的方法: ★求加速度的方法: ★ 本实验注意点:1,长度肯定不是国际单位! 2,留意相邻计数点间究竟有几个0.02s 2,本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吗? 实验二: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 装置图与原理:用两个力可以把结点拉到O 位置,用一个力也能把结点 拉到O 点,即它们的 相同。本实验要验证力的合成是否满足平行四边形。图中用平行四边形法作出的合力实验值是 ,实际由等效替代得到的合力真实值是 ,和橡皮绳肯定一直线的是 。 2,主要实验步骤: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 ,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 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 点,此时需要记下 。 (2)在纸上根据 ,应用 求出合力F 。 (3)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 , 此时需要记下 。 (4)如果比较发现 ,则说明力的合成 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3,本实验注意点: 实验时橡皮绳、细绳、弹簧秤要和白纸 ,拉力大小、两个力夹角要 ,确定拉力方向 时描下的两个点距离要 实验三: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 原理: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1)保持 不变,探究 的关系 (2)保持 不变,探究 的关系 2,装置:重物作用是 纸带作用是 3,实验前首先 重物,适当倾斜木板直到 轻推小车运动后纸带上的点 为 止,本步骤称为 ,目的是让小车受的外力等于 4,绳子拉力理论上大小为F= 为方便改变拉力,还应该满足 ,则可认为F= F 2

到全国高考一卷理综物理部分实验题汇总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03年到09年全国高考一卷理综物理部分实验题汇总 【03年高考】23.(15分)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并求出电阻率ρ。 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k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Ω)、滑动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约为250Ω)及导线若干。 (1)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 (2)图1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 据此图求R的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出的电阻值R=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 结果分别如图2、图3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___,直径为__________。 (4)由以上数据可求出ρ=_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2)①作U —I 直线,舍去左起第二点,其余5个点尽量靠近直线均匀分布在直线 两侧。 ②求该直线的斜率K ,则R=K 。 229Ω(221~237Ω均为正确)。 (3)0.800cm 0.194cm (4)8.46×10-2Ω·m 【04年高考】22.(18分) ⑴图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 mm ,量程为150mV 内阻约为150Ω 。现要将其改装成量程为10mA 的电流表,并进行校准。为此,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干电池E (电动势为 1.5V ),电阻 箱R ,滑线变阻器R 1.5mA , 15mA 与150mA 三个量程)及开关K 。 (a 的内阻。在 既不损坏仪器又能使精确度尽可能高的条件下,电路中的电流是 。若合上K ,调节滑线变阻器后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150mV 读数为1.05mA ,则电压表的内阻R mV 为 。(取三位有效数字) (b )在对改装成的电流表进行校准时,画出对改装成的电流表进行 校准的电路原理图(滑线变阻器作限流使用),图中各元件要用题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注。 0 5 15 10

高考物理实验题精选.pdf

高考物理实验题精选 1.(1)某学习小组为了测小电动机的内阻,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 测得滑块的质量为5.0 kg; ② 将滑块、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安装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 ③ 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 ④ 电动机以额定功率通过水平细绳牵引滑块运动,达到最大速度时,输入电动机电流为0.5A,电动机两端电压为36V,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并立即制动电动机,待滑块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在关闭电源前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部分点迹如图乙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①、该滑块达到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m/s ; ②、关闭电源后,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m/s2 ; ③、该电动机的内阻为____________Ω 。 (2).在测定某新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所提供的器材有: 待测电池(电动势约6V) 电流表G(量程6.0mA,内阻r1=100Ω) 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r2=5.0Ω) 定值电阻 R1=100Ω,定值电阻R2=900Ω 滑动变阻器R/(0~50Ω),开关、导线若干 ①为了精确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采用图甲所示实验电路图,其中定值电阻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R1或R2)。

②请根据电路图甲完成图乙中的实物连线。 ③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出电流表A和电流表G的示数I和I g根据记录数据作出I g—I图象如图丙所示(图象的纵截距用b表示,斜率用k表示),根据图象可求得,被测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E="___________" , 其值为________V;内阻的表达式r=__________,其值为_________Ω 2.(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取重力加速度g="9.8" m/s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线如下图实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a = m/s2,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 .(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 (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改变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改变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A换成滑块A′,给滑块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x-t图线如下图实所示.图线不对称是由于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得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

17年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小编为大家搜集了高考必考物理实验,一起来看看吧。 一、验证性实验 (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m1v1=m1v1/+m2v2/ 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N-----m2以V2'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2.实验仪器: 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实验条件: 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 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 4.主要测量量: 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

高考物理实验创新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物理实验创新题汇编(含答案) 1、如图是《练习使用示波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X 输入”、“Y 输入”、“地”为信号输入接线柱。实验要求用示波器测右图b 、c 间的直流电压。 把b 接“地”接线柱,欲使P 滑动时,亮斑在竖直方向移动, 则c 端应接 Y 输入 接线柱。实验发现,当P 滑到最左端时,亮斑恰好在荧光屏的中心;当P 滑到最右端 时,亮斑向下偏离中心3.0格。当P 滑到某点时,亮斑向下 偏离中心2.5格,则此时b 、c 间的电压为 1.25 V 。 (图中电源是电动势为1.5V ,内阻不计的一节干电池) 2、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钟摆产生了兴趣,老师建议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方木块(如一把米尺)做成的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如图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 点为重心,板长为L ,周期用T 表示。 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 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L /2。 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L /2。理由是:若OC 段看成细线,线栓在 C 处,C 点以下部分的重心离O 点的距离显然大于L /2。 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 (1)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 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时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 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错误______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2)用T 0表示板长为L 的复摆看成摆长为L /2单摆的周期计算值(T 0=2g L 2/π ),用T 表示板长为L 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 大于 L /2(选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3)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同学们用描点作图法对数据进行处 理,所选坐标如图。请在坐标纸上作出T -T 0图,并根据图象中反映出的规律求出2/L L 等 =_________1.16_(结果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其中L 等是板长为L 时的等效摆长T=2g L 等π)。 3、在液体中下落的物体最终会达到一个恒定的速度,称之为收尾速度。一个半径为 r 的球体在液体中下落的收尾速度为v = g 3η r 2(ρ-ρ/),其中η、g 、ρ、ρ/分别为液体的粘滞系数(与液体种类相关的常数)、重力加速度(本题中为已知量)、球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某同学为了测定某已知密度的液体的粘滞系数,选定了下列器材:一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