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性区角活动课程

幼儿园学习性区角活动课程

幼儿园学习性区角活动课程

上海普陀管弄新村幼儿园张玉芳

我有幸参加了由吴慕莲老师主讲的有关“学习性区角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的培训班,吴老师在讲座中运用多种形式,使每位教师在讨论分享学习中获得了对区角活动重新认识的机会。通过五次的理论学习和观摩,我感觉受益匪浅,我对学习性区角活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有了全新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学习后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一、通过学习对学习性区角活动性质定位有了较好更好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们都清楚的认识到,区角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有限环境中,自由选择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我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累经验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质等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区角活动的类型有:一是把活动区视为分组教学场所,一是把活动区视为集体教学的“延伸”,一是把活动区看作集体活动之外为幼儿提供的一个自由活动环境。学习性区角活动的目标是创设学习性区角,投放材料的依据,也是指导活动,评价结果的依据,是继续发展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的良好品质,并逐步培养他们满怀信心地去探究、去协作、去交流的积极愿望与行为。在区角活动的创设中,老师要把握住它的特点使学习性区角活动具有开放性、独立性、兴趣性、发现性、创造性和参与性。幼儿园的学习性区角活动是幼儿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区角活动的设置使幼儿在学习中,主动性得到了发挥,个人的经验、特点得以体现,也具体落实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活动区最重要的就是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趣味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材料,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所以,我们分析了解了区角活动的性质之后,我们每个教师应根据幼儿园的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孩子的发展需要,使我们教师有方向地去操作,使孩子和教师都能更好地发展。

二、通过学习对创设学习性区角活动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创设能关注支持引发幼儿主动探索和交往的活动环境,以满足幼儿自主活动,自我发展的需要,使环境追随幼儿的发展,为幼儿的发展服务。幼儿园的学习性区角活动是幼儿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区角活动的设置使幼儿在学习中,主动性得到了发挥,个人的经验、特点得以体现,也具体落实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1、创设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在语言区,我们把安静的标记张贴在墙上,让环境暗示孩子在区域内要保持安静,哪个声音大了马上会有人指出,使幼儿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为幼

儿提供了小脚印,以鞋印来控制人数,孩子们看到没有鞋印放鞋子了就会选择别的区域玩,解决了人多拥挤的问题,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还为幼儿提供了柔软、舒适的垫子,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加强了幼儿学习的持久性。

2、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促进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学习性区角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受到幼儿的喜欢。因为它为幼儿的感知、操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在区角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合理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都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创造了条件。在活动中,幼儿自由地选择老师为其提供的各种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动,老师不必多加干涉,只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给予适时的帮助、鼓励与指导。所以,幼儿学得轻松,没有任何压力,无论是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弱的幼儿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热情。如幼儿在玩沙漏的过程中,经过多次尝试,发现水流得最快,沙流得一般,绿豆流得最慢,获得了物体体积的大小与流动速度快慢有关的经验。可见幼儿通过自由地操作、摆弄,在与具体材料的互相作用中获取直接经验的。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对区角活动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

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主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区角活动中必须提供直观形象的玩具和具体事物,提供有趣的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材料,这样能让幼儿做做玩玩,他们就会百玩不厌,增强学习探索的兴趣。如数学角的魔术罐,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使一些不爱动脑的幼儿也乐意去玩,他们在抽抽玩玩中积累了数组成知识,幼儿的智力得到了开发。学习性区角活动中,我们也会根据主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使主题内容融入各区角之中。在进行“马路上”主题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汽车的图片、图书、各种废旧的纸盒。孩子们在与它们的互动中了解到了许多汽车的秘密。就拿建造汽车来说,我们在个别学习中为他们提供了各种辅助材料,但不指导他们怎样完成。起初,观察到:有的孩子做的汽车就是一个盒子上贴了四个小圆片。慢慢地,汽车的样子复杂了,汽车的功能丰富了,有的安装了车灯,有的剪出了车门──通过孩子们的不断尝试、探索,他们开始自己设计了汽车,并自主生成了“建造汽车城”的活动。采用开放性的材料投放方式,幼儿有更多自由发现的机会,也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真实水平,并提供进一步的引导。

四、通过学习对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观察与回应有了相应的指导策略

强调自主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活动表现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因此,并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适度帮助与指导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或技能。教师的指导目的不是为了干扰幼儿的游戏,而是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丰富自己的行为表现,更好地开展游戏。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如给幼儿提供的游戏空间是否合适,游戏行为有否发展,该丰富哪些经验,新投放的游戏材料是否被使用,是如何使用的,没使用的原因是什么等等;经过观察分析决定指导的对象和方式。教师指导的语言应是开放式的,如“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请用它来试试,看看会怎

样?” 交流时我们多用谈话的方式,集思广义解决问题或推荐有创意的方法;还经常采用设问方式,作为活动的延伸,为下一次活动铺垫,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如在认识水果与干果时,幼儿边玩边感知,当他们得到一些有关果实的知识经验后,我们就让幼儿互相交流观察心得和发现,“你有什么好方法要向大家介绍?”“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做呢?”等等,使幼儿了解别人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引导幼儿归纳概括水果与干果的各自特征,这样当幼儿看到陌生的果实时,就能主动分辨出它们是水果还是干果,最后以“下次你准备观察什么”“你还想怎么玩”等设问方式激发幼儿参与下次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通过学习学习性区角活动,使我们能进一步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我们具有了这些全新的理念之后,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幼儿园区角活动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我将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对区角活动做进一步的关注和探究,使本班的区角活动更加趋于完善,充分发挥区角活动的教育价值,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区角活动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游戏乐园。

幼儿园学习性区角活动反思与体会

观摩中心各园学习性区域活动的体会与收获 赵洪绯 2016.5 学习性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含主题学习的核心经验)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学习活动。 我们必须要明确它的四个特点:以学习为主;以操作摆弄类学习为主;以强调自主、注重过程性模式为主;是以教师预设与幼儿自发生成相结合的学习活动。在区角游戏中,宝宝们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游戏,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操作游戏材料,实现自主学习,从而累积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根据近两天的观察和观摩,我从区域材料投放上和教师的指导上有所收获,现把想法整理出来。 一、材料提供与投放。 1.材料的种类不断更新。 有些园所班级教师能看出游戏材料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了,孩子们对材料失去新意,教师没有仔细观察宝宝与材料互动的情况。当宝宝因反复操作对游戏材料失去兴趣时,应该如何做?我觉得应该及时撤旧添新。比如每个小托班都会设置传统游戏“喂小动物吃东西”,我们一开始可以提供大口勺和芸豆,一段时间后必须要将大口勺换成了小口勺,还可以将芸豆换成了蚕豆,等孩子们觉得无趣的时候还可以将蚕豆换成了黄豆。这样递进式地更新游戏材料,让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始终不减,每一次都能专注、耐心地进行游戏。提供动态的材料,满足宝宝的操作需要,提升宝宝游戏的专注度。 2.材料的数量按需提供。 个别班级教师区角游戏材料混乱,数量少,出现争抢学具现象。我觉得托小班的游戏材料要以份为单位,根据孩子的实际游戏需要来确定材料数量。特别是提供新材料时,考虑到宝宝爱模仿、从众心理强的特点,教师需要多提供几份材料,适当扩大游戏区域,避免出现我们看到的宝宝想玩却玩不了的情况。游戏材料的提供不追求多,但要秩序摆放。否则会使宝宝因选择过多而无从下手,也会造成区角环境的杂乱;追求精,教师需根据宝宝的实际操作情况来调整游戏材料,这其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下功夫真研究和观察调整。 3.情境性不够。 观摩中我们看到有些老师们只是简单地提供了单一地场景和材料,如整理衣服、叠衣服、夹衣服等等,没有游戏的情境性。孩子们玩一会儿就转移了注意力,扔下这个去玩别的。说明我们没有考虑到游戏是孩子们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需要,试想如果我们将它们串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场景,势必孩子们会更感兴趣。如:为练习宝宝的手部肌肉动作,可以设计“洗晒衣服”的游戏。提供不同形状、松紧不一的衣架、盛放脏衣服的箩筐、自治适用的洗衣机、玩具烫衣熨斗、熨衣板等等,宝宝可以先将箩筐里的衣服放进“洗衣机”清洗,再夹在衣架上晾晒,然后用玩具熨斗熨烫,最后将衣服折叠好。这样的游戏情景会大大增强趣味性和连续性,真实的操作情境,不管宝宝晾晒的衣服是否整齐,折叠的衣服是否服帖,宝宝仍然会玩得不亦乐乎。再如生活区“捞”的游戏,可以将材料设计成“吃火锅”游戏,除了投放乒乓球还可以提供木块、小海绵剪成的碎块代表火锅食材等等,同样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宝宝在捞捞、吃吃中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增加注意持续的时间。 4.阶梯型与挑战性不够、材料体现个体差异不够。 大多数园所没有关注游戏材料本身的梯度,或者在投放上欠缺阶梯性和层次性。不能满足所有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的需要,让宝宝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激发宝宝不断探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孩子们的多米诺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游戏名称:探索性活动区游戏:孩子们的多米诺 年龄班:大班 游戏来源 多米诺骨牌在成人的世界里,有固定的玩法与规则,甚至还有各种比赛。每每看到令人震撼的多米诺比赛,都感叹于这小小的一块长方体,竟能玩出如此多变炫酷的花样! 在幼儿园里,多米诺骨牌也算是一种低结构材料。如果直接把这种最简单的小木块交给幼儿,让他们自由探索,会有怎样的创意和惊喜呢?在本学期开展的主题“一切都在变”的区域活动中,我们创设了自由、轻松的游戏空间,让幼儿做真正的“主人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而我们作为陪伴者,跟着孩子们一起享受游戏的乐趣及发展过程。 预期目标 1. 按意愿用多米诺骨牌进行自由摆、 拼、搭。 2.在活动中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图 片 材料 投放 小号的彩色多米诺骨牌。 游戏 玩法 幼儿按意愿自主游戏,自发地合作。 游戏推进一:各自发挥,自主创作。 观察分析观察(一): 刚开始投放多米诺骨牌时,不直接告诉孩子们玩法。仅仅只是把骨牌投放进去,让孩子们自由的拼搭。郭煜泽在窗台边拼搭“动车站”和“站台”;林智宸拼搭了“小小警车”;杨煜宸和周琦合作拼搭了“赛马场”和“造船厂”;张奕涛说要为“擎天柱”造“战车”;汤云天自己一人执着地为“机场指挥塔”围上保护墙,说是要防止“愤怒的小鸟”冲进来捣乱。孩子们就像小导演一样,不停地介绍自己作品的故事情节。搭建完之后,孩子们都特别兴奋。 警车:赛马场: 汤云天执着地搭围墙:张奕涛为“擎天柱”造“战车”:

分析: 看着孩子们那么开心,专注地把骨牌玩出各种有情节的小游戏。感叹低结构材料的千变万化,任孩子们天马行空,赋予其鲜活、灵动。 观察(二): 参与多米诺游戏的孩子越来越多,阳台明显过窄,场地不够用,于是转到教室的桌面上。由此各种摆排火热进行:曾涵婧拼搭了自己的“平面拼图——美丽城堡”;周琦等一群男生们搭建了更加逼真的动车站;汤云天独具创意地叠彩色烟囱,引来大家的争相模仿;邹沁翔和张奕涛正在进行着“搭高楼PK比赛”。 多米诺阵法萌芽:周琦、邹沁翔PK搭高楼: 汤云天邹沁翔叠彩色烟囱:逼真的动车站: 分析:

幼儿园的活动区域安排

幼儿园的活动区域具有多样性,自由性和趣味性,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的各种活动的探索过程要比探索的结果重要,区域活动正好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加以认知,区域活动不仅是集中教育活动的延伸、拓宽与补充,而且应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教师通过观察记录,根据活动情况及时进行修正、补充。探索活动是幼儿的一种自主性和和实践活动,幼儿个体间存在差异,对问题的探索能力是不同的,我们提供的操作材料应有适用的层次性,提出的操作要求应有所不同,以增进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活动深度。 一、区域活动时间安排 自由安排,尽量保证活动时间充分 二、区域活动的内容 分三个区域:益智园(科学、建构、操作、计算、棋类);手工坊(美术、编织、手工);宝宝秀(表演、角色(宝贝超市);图书角,运动区。 三、各活动区要求: 1、益智园 1)科学区 (1)、能按规则进行操作,发现其中的奥秘。 (2)、知道轻拿轻放,爱护材料,结束后知道整理干净。 2)、建构区 (1)、积木大家玩,如遇冲突,相互商量谁先玩或一起玩。 (2)、在规定的区域内玩,不大声嚷嚷,遵守游戏规则。 3)、操作区 (1)、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材料,勇于探索,不怕困难,体验成功的快乐。 (2)、爱护材料,玩好后知道放回原处。 4)、计算区 (1)、正确操作活动,并用笔记下操作结果。 (2)、爱护材料,玩好后知道放回原处。

5)、棋类区 (1)、互相协商,找到棋友。 (2)、遵守规则,结束后一起整理棋具。 2、手工坊 1)、美术 (1)、设计自己喜欢的画。 (2)、小心色笔别弄脏衣服。 2)、编织 (1)、学会系鞋带,编小辫 (2)结束后把物品恢复原样。 3)、手工 (1)、自己会看图示制作,认真完成作品。 (2)、会及时整理材料,清理这些纸屑。 3、宝宝秀 1、语言表演 (1)、能够看图讲述故事。 (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表演, 2、角色区(宝贝超市) (1)、学会互相协商,分配角色。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游戏,能热情招待客人。(3)、结束时整理好物品。 4、图书角 (1)、阅读时保持安静,不大声讲话,不影响别人。

区角创设思路

幼儿园区角创设思路 小托班 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设置各种区域,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的材料,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意愿选择内容,宽松、自由地进行活动的重点,如何创设各个活动区、如何投放活动材料、教师如何进行指导等等,都是我们非常关注并一直探索的问题。 一、合理创设区角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不同的区角 区角通常分为生活区、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角色区、建构区等,但由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教育重点不同,创设的区角也应该有所区别。 小小班、小班的教育重点是情感、动作、语言规则。他们刚来到幼儿园,需要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需要情感的抚慰,小小班、小班创设区角就可以贴近生活,同时他们的动作发展处于关键期,动作练习可以作为生活区的重点,他们喜欢游戏,但是游戏水平较低,以平行游戏为主,可以创设娃娃家,并提供一式多份上午游戏材料等等。 中、大班幼儿的教育重点是培养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小小班、小班相比增设科学区、数学区、语言区等,中班阶段是幼儿的游戏高峰期,区角活动以中班涉及而最广、内容最多。进入大班以后,幼儿的探索能力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可以弱化生活区、角色区,把重点放在探索和学习性区角上。 2、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合理布局 班级多、空间复杂的话,可以利用活动室、午睡室、公共区域等空间设置各个活动区,是幼儿园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使每个角落都成为幼儿操作、学习的场地。有独立午睡的班级,可以设置建构区、角色区、表演区,避免其他区角的影响,有窗户的角落可以设置阅读区,阅读图书的时候需要充足的光线,而班与班之间响铃的公共空间,则成为两个班共享的公共区角,它打破了班级的界限,拓宽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增加了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的交流机会。 二、适时、适度进行指导 1、观察是前提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才能知道幼儿材料恰不恰当,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玩,经验丰富程度如何等,再决定是否加入幼儿游戏,以帮助幼儿提升游戏的技巧,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儿游戏的现象发生。 2、教师介入的方式 (一)平行介入:是指教师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形的,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会玩一种玩法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

让幼儿园的学习性区域活动更有意义

让幼儿园的学习性区域活动更有意义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让幼儿园的学习性区域活动更有意义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今天,当我们不断反思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发展的有效性问题时,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性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可以平衡幼儿的经验,让幼儿经历的课程尽可能地规避经验缺失的问题。教师作为一个班级幼儿课程的直接设计者和执行者,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那就是要丰富、平衡幼儿的各种经验,满足幼儿在各个发展时期成长的需要。而目前许多幼儿园实施的主题类综合课程,其“先天的缺陷”往往体现在课程平衡方面的兼顾不周。如在“植物”“动物”的主题活动中,幼儿更多地沉浸在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探索中,而缺少了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在“我长大了”“周围的人”的主题活动中,幼儿满足了对社会现象的探索兴趣,但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有所缺失。在这样的课程背景下,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习性区域活动覆盖面广、兼顾领域宽的特点,积极创设丰富多样的区域活动,就可以较好地弥补主题类综合课程的“缺陷”,满足幼儿获取各类经验的需要,使幼儿园的课程更平衡、更全面。 其次,它可以建构属于每个幼儿自己的认知结构,让幼儿的学习逐渐趋于“最近发展区”。长期以来,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观的影响下,幼儿的学习过程被看作是接受由教师预先构建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而学习者不同的认知结构以及不同的经验基础被忽视了。因此,幼儿的学习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被划上了等号,集体教学活动成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如今,学习性区域活动以它个别化学习的鲜明特点弥补了集体教学的缺陷,使幼儿的学习自主性得以发挥,个人的经验、特点得以体现,从而有助于每个幼儿真正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另外,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动作、表象来认识世界的,他们在与具体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直接经验,在操作、摆弄、与客体交往中进行发现性学习。这样的学习比单向的接受性学习更有意义。

幼儿园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趣玩小木块》

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趣玩小木块 游戏来源 伴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在改变以往教师对区域材料的高结构化、操作要求规则化的前提下,教师开始思考并尝试在区域中投放更具开放性的低结构的材料。因此教师在班级的探索区“小木块”材料。然而,从小班以来,我们的幼儿习惯了教师先介绍新材料的玩法与规则,幼儿再操作的学习模式,我们就这样将材料投放,幼儿会玩吗?而通过玩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木块能否促进他们的发展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关注对探索区中玩小木块材料的幼儿,并对他们的活动情况进行持续地观察,希望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答案。 预期目标1、喜欢用小木块进行叠高游戏,愿意尝 试不同的叠高方法。 2、在游戏中具养成专注、坚持的良 好品质。 图 片 材料投放1、形状、大小相同的小木块若干 2、纸板、乒乓球、笔等辅助材料。 游戏玩法1、利用小木块尝试不同方法的搭 高楼游戏 2、用小木块合作玩叠叠乐。 3、用小木块排多米诺。 4、更多创造性的玩法。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 活动初期,幼儿玩小木块基本都是迁移了原积有玩木的经验,小铭就是迁移了玩积木的经验,搭了一座房子,但他却利用房子飞机大战的派生出飞机大站的游戏。若是在以往的活动中,教师大多可能会以“不按照规定玩法进行”而阻止他。然而正是因为没有阻止,才会看到孩子从一开始简单的搭房子,到之后的派生出的模拟情景的游戏。也正是老师的不规定、不阻止给了幼儿更多自由的空间与快乐,这也是在以往操作高结构材的活动中我们很难看到的一面。正是低结构的材料本身可塑性强、多变的特点,让幼儿在选择玩法的时候,能顺从自已的兴趣与愿意,活动的过程中更容易诱导幼儿游戏行为。当然活动的初期,也有不少如琪琪一样的幼儿,缺少玩积木的经验一开始选择小木块是因为对新材料有新鲜感,的过程比较随意,没有明确的目的或玩法,也容易放弃。可见,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的使用情况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发展水平、能力与经验。

幼儿园的运动性活动区

幼儿园的运动性活动区 内容: 一、对运动性活动区的理解、及其它的特点 运动性活动区 理解: 顾名思义:主要由运动场地引发,场地以户外为主。在运动场地上,以发展粗大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区域,但不仅是发展粗大动作,而且还是通过粗大动作的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达到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和谐发展的功能。 运动场地包括室内和室外,划分一定区域。粗大动作是指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动作。如:走步、跑步、跳跃、投掷、攀登、钻、爬等基本动作。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如:长高了;结实了;长胖了……(身体形态一般用骨架、肌肉、胖瘦来定义,身体的外形和状态) 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生理机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如:在足球运动中,孩子的跳、跑、踢、抛、接、滑动、转动等能力,可以得到综合的运用和发展、使手、眼、脑、四肢、肌肉、神经和心理得到平衡的发展。 生理机能是指人体在新陈代谢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工作的能力。其常见的衡量指标有脉搏、血压、肺活量等,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

育是否良好,功能是否健全、运转是否自如等,这是衡量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 运动性活动区作为四大类型活动区之一,即运动性活动区、表现性活动区、探索性活动区、欣赏性活动区。 教师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动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而均衡(均衡:动作、技能、心理和个性发展)的设置多个运动区域,幼儿在区域内主动的进行身体运动。 身体素质是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应,表现为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灵敏性、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反映了人体在运动中的机能水平。 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反映了神经系统对肌肉活动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力量、耐力主要体现了肌肉组织和心肺系统的功能状况。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活动,促使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在活动中自由的选择运动场地、器械和玩伴(三自由)。 教师给与幼儿在需要的时候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去完成自己的活动想法,帮助幼儿建立起足够的自信。 特点主要是整体性、自主性、开放性 教师创设具有均衡性的不同的区域,投放有趣、多样、简单、富有变化的运动器械、利用有效场地和器械,设置若干个幼儿体育活动区,如大中型(固定)运动器械区、钻爬区、投掷区、车类区、球类区等。 教师充分利用区域的优势,注重指导策略(计划、实施)(情景、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

浅谈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 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是幼 儿个别化、自主化的活动方式。小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而且从情感上讲也十分需要老师的一对一教育。因此,对于小班孩子而言,这种以个别教育为主的区角活动正适应了这种需要。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的活动应该以生活为轴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因而,我们选择贴近孩子的生活,符 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体验的主题活动内容。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区角活动,努力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自主活动,在比较宽松、随意的氛围中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探索环境 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 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区角活动要能够达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要为其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孩子们可以充分自由地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方式、游戏时间,教 师以表扬、鼓励和帮助为主,以商量的口吻提出想法和建议。同时要确保孩子的安全,应避免活动材料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为孩子提供的材料份量轻、体积小、颜色鲜艳、形状奇异、种类多、数量多、材料的放置高度按照孩子们的视线为标 准,墙面上贴一些孩子与家人在一起的照片,创设一个温馨的氛围,使教室拥有家的气息,使孩子真正感受到这是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在这个“小天地”里,教师按照各个区域活动的特点,将娃娃角(娃娃家、扣钮扣、挂衣服、晾袜子等)、动脑筋(套盒、拼图、手套、鞋子等)、小巧手(剥桔子、切水果、切黄瓜、喂食、穿珠、夹夹子等)、搭建(大插片、垒高)等操作性游戏活动安 排在一边,而将易产生干扰的区域活动,如做做玩玩讲讲(撕纸、粘贴、图书等)、听听看看讲讲(听录音或看图书等)安排在教室的另一边,减少不同活动对幼儿之间的影响,使他们尽可能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 二、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区角活动常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人生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孩子六岁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要继续增高,培养上去,自然 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是在有条不紊的生活活动中受熏

大班学习性区域活动活动方案

大二班学习性区域活动活动方案 陈琳蔡文燕 2012—6 美工区:创意工坊 材料: 纸张、记号笔、蜡笔、颜料、剪刀、各类装饰小物件、糨糊、打洞机、彩色丝带、服装摸板、可乐瓶子等 玩法: 1、设计花布: 在白纸上绘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案。利用颜料涂出底色,制作成美丽的花布。 2、裁剪服装: 找出花布,利用服装摸板描出平面的图样,用剪刀剪成平面服装纸样。用打洞机沿边缘打出洞口。 3、缝制服装 把前后两片服装纸样用丝带沿洞口穿在一起,套在可乐瓶子上形成立体的服装。观察与指导: 1、观察幼儿拓印花布的情况。 2、观察幼儿在打洞和穿线这两个步骤的情况,协助有困难的孩子。 3、引导幼儿设计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花纹。 音乐区:卡浓游戏 材料: 卡浓游戏示意图 玩法: 1、分成A、B、C三组,按照示意图上的指示来念卡浓曲式,念完蹲下。 2、可以自由商量换角色。 3、可以自由制定念句子的遍数,增加难度。 观察与指导: 1、幼儿是否能在A、B、C三个不同位置都正确念。 2、在增加难度情况下幼儿念句子的准确度。 3、观察幼儿之间的合作情况。 生活区:小学生的早晨 材料: 1、小学生早晨活动图片若干,如:起床、梳洗、早餐、上学等 2、空白钟面若干 3、水笔四只、抹布一块 玩法: 1、依据生活经验找寻相关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 2、在对应的空白钟面上用水笔画出时间刻度。 3、说说讲讲:小学生早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观察与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按时间顺序排列出图片。

2、观察幼儿画的时间刻度是否正确,是否能清楚地分出时针和分针。 3、观察幼儿对说说讲讲是否有兴趣。 语言区:漂流瓶 材料: 1、背景图一幅,幼儿手绘漂流瓶若干 2、在漂流瓶中藏有幼儿用图夹文方式写的信 3、白纸、蜡笔、记号笔若干 玩法: 1、选取一个漂流瓶中的书信读信。 2、尝试给同伴写回信,并把写好的信装入漂流瓶中。 观察与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读懂同伴信的内容。 2、鼓励幼儿用图夹文的方式给同伴回信,引发同伴之间的情感友谊。 益智区:文具店 材料: 1、墙面互动(可插卡)的柜台三座 2、铅笔、橡皮、卷笔刀、练习本等文具图片若干 3、任务卡两种:※出货单(有加减法算题)※10元钱购物单 玩法: 1、拿到※出货单,按照算式算出货物的数量,并把货物插到货架上。 2、相互检验按※出货单提取的货物正确与否,并为货物标价。 3、拿到※10元购物单,自由选择货架上的物品,要求几样货物加起来是10元。观察与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正确完成出货单的任务。 2、鼓励幼儿之间相互检验。 3、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完成《10元购物》 探索区:小小测量师 材料: 1、提示操作方法的背景墙 2、测量“哪条路最快”的题目卡若干套、测量“直线距离”的题目卡若干套、 “自然物测量”的题目卡若干套、相关记录卡四套 3、长短不一的物品若干、绳子四根、直尺四把、皮尺四把 4、水笔四只、抹布一块 玩法: 1、用直尺测量“直线距离”,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旁边。 2、利用尺或绳子等物品测量出几条路中哪条路最快,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3、利用各种长短不一的物品测量桌椅指定部位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观察与指导: 1、观察幼儿是否会正确使用直尺,找到零刻度线。 2、观察幼儿如何测量每条路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3、观察幼儿如何将“自然物测量”的结果清楚地记录在记录卡上。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奇妙的影子”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 游戏名称:探索性区域活动《奇妙的影子》 年 龄 班:大 班 游戏 来源 在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在玩耍中发现了影子,他们都在好奇的寻找影子、互相的踩影子,很快乐的交流着,由此我想到了影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但日常生活中幼儿往往不会在意到它的存在.只要孩子一注意,他们就会对影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幼儿对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和兴趣。在《纲要》中科学目标提到“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设计了“奇妙的影子”这一区域活动。本活动意在让幼儿了解 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学习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通过让幼儿亲自实验发现影子的秘密,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丰富幼儿对影子的进一步认识。 预期 目标 1. 萌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体 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影子产生的原理。 3.通过参与实践操作活动,感知影子的特 征,了解影子变化的原因 图 片 材料 投放 有“阳光”的操场 游戏 玩法 找影子 1.利用自然条件,在阳光下找自己的“影子。” 游戏推进 一 : 观察 分析 观察:今天带着孩子们到操场进行户外活动,难得一见的太阳也露出来和我们见面了。一凡、震邦、子汉、雨妍、佳贝等几位小朋友玩起了“找影子”的游戏,小朋友们显得格外的兴奋、激动,震邦小朋友通过太阳光的照射,发现自己的影子跟着自己在晃动,又有人惊叫起来:“呀,我的影子跳起来了!”“看我,我 的影子在弯腰。”“还是我的厉害,我的影子还会跳绳!”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尽情的商讨着自己的发现,好不热闹。就这样,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幼儿园大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好玩的轮胎车》

大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好玩的轮胎车 游戏来源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器材,很多都是向玩具公司购买的,既费钱,玩法又特别固定,孩子们在玩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不感兴趣了。这学期初的时候,幼儿园向家长收集了很多废旧的轮胎,老师们萌发了用轮胎让幼儿进行户外运动的想法。经过思考与探索,轮胎车制作完成并投入使用了。 预期目标1.积极探索轮胎车的多样玩法,发展动作的灵活 性和协调性。 2.与同伴合作游戏,萌发自主运动和挑战自我的 快乐。图 片 材料 投放 轮胎车若干。 游戏 玩法 教师无预设玩法。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 析观察:第一次游戏时,幼儿看到了轮胎车,都很好奇,叽叽喳喳地问:“这是什么?”、“怎么玩呀?”教师没有介绍轮胎车的玩法,只是对幼儿提出了安全的注意事项,并鼓励幼儿可以自己单独玩,也可以和好朋友三三两两一起玩,比一比谁的玩法多,谁的玩法最有趣。孩子们顿时兴奋了起来,一边玩一边大声高呼:“太好玩了,太好玩了。”于是,各种各样的玩法出现了。有的一个人坐着用脚蹬,有的利用惯性跪在车上滑行,有的一个坐一个推…… 分析:幼儿对于新鲜事物十分好奇,轮胎车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活动兴趣。教师的大胆放手让幼儿有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没有规则的制约,幼儿在游戏中更容易产生各种新奇有趣的玩法,沉浸于快速滑行带来的兴奋感之中。教师在观察整理图片的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单人玩或者是合作玩,幼儿都是坐在轮胎车上的,身体要保持平衡较为容易,游戏难度较低。如果改变身体姿势,比如躺着或是趴着幼儿还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感吗?轮胎车的玩法是不是会更加多样化?

玩法一:单人坐在车上双脚向前蹬,玩法二:一人坐在车上,双脚绕圆 车子即向后滑行,或者双脚向后蹬,蹬地,身体即随轮胎车不断旋转。 车子向前滑行。 玩法三:两人一起玩,一人坐在车上,玩法四:两名幼儿背靠背同时坐在车 另一人从后面推着前行。上互相用脚蹬地,让车子朝对方的方 向移动。 调整 推进 1.目标调整:(1)探索运用不同身体姿势玩轮胎车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身体协 调性、灵活性。(2)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运动的乐趣。 2.玩法调整:教师和幼儿进行了讨论,决定在下一次游戏时调整轮胎车的玩法: 通过改变身体姿势,用趴着、躺着、蹲着、站着或跪着等姿势玩轮胎车。 游戏推进二: 观察 分析 观察:第二次游戏开始时,许多幼儿还是习惯性地坐在轮胎车上。教师便加入 跟幼儿一同游戏。看到教师像只乌龟一样趴在轮胎车上,佳玉也学着趴了上去, 李泳握住佳玉的双腿向前推车,佳玉一边大喊救命,一边又要求李泳再来一次。 他们又产生了很多创意玩法。宇凯站到了轮胎车上面,要求承恩帮忙推车,由 于站在轮胎车上,重心太高,承恩又用力过猛,宇凯从轮胎车上跌落了下来。 分析:模仿学习是幼儿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当幼儿没有头绪的时候,教师 可以适时地以平行介入的方式,启发诱导幼儿的活动,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有趣的影子

游戏来源材料投放 幼儿游戏观察记录 教师分析 大班科学性活动区游戏:有趣的影子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究即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 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和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 选择晴天;布料、大水桶、伞等物品; 手电筒、台灯等光源;动物玩偶、头 饰等;暗室。 在绘画活动《我的影子朋友》 中,我们了解到孩子对影子的认识. 从作品中我们发现,孩子们都能知 道,只要有光和物就能产生影子现 象,有时候影子会在左边,有时候影 子会在右边等等.但是,孩子对光和 影子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 影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孩子们对影子现象也并不陌生,早晨做操时会出现影子;午饭后散步时也总会看见影子;晚上和爸爸妈妈去逛街时路灯下的影子。

游戏推进一:调整推进(图片)观察分析 我们带领孩子来到了一个较宽阔的场地,让孩子们有足够的空间参与探索,与“影子朋友”做游戏,孩子们通过跳、转、跑、翻等运动,让孩子充分感知影子

观察:《我和影子朋友做游戏》活动中,孩子们边玩边探索,轻松地解决了 “影 子是不是总是会和身体的某个部分连在一起?影子什么时候影子变大、 什么时 候影子变小了”等问题. 分析:在愉悦的氛围里,孩子们通过跳、转、跑、翻等运动,发现了“我动影 子也在 动”,而且影子总是会我们身体的某一部位连在一起,就算跳起来也只 是暂时的分开,因为跳起来之后还是会落地的。 但是,部分孩子,对光、物体、 影子的位置不明确。 调整推进:孩子们用一天的时间去感受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 物体和影子的 关系。用绘画的方式做记号,分别记录下了上午、中午、下午三个不同时间段 影子所发生的变化和影子时而变长时而变短,最让孩子们感到惊奇的是中午时 分,太阳当空照时,没来得及细细观察的孩子们以为没有影子了,便惊讶道: 游戏推进二: 调整推进 (图片) 观察分析 影子消失了!待走近时,才发现影子剩下了一个小黑点

幼儿园户外运动及区域活动方案参考

幼儿园户外运动及区域活动方案参考 为了使幼儿体、智、德、美得到全面的发展,以坚持健康第一、快乐生活为指导思想,以确保幼儿每天户外活动、区域活动时间为工作主线,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园内本学期教研主题健康体育、自主游戏为实施精神,营造丰富多采的户外课间活动和区域活动。本学期根据我园主题目标把户外活动、区域活动与领域教学活动相结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和区域活动。 一、户外运动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以《潍坊市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试行)》和《潍坊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基本规范(试行)》的健康教育观为指针,深入研究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身体健康教育实践的相关理论和策略。活动设计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重在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和能力,面向全体幼儿,以提高幼儿身体健康水平为重点,因地制宜,不断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质量,真正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的发展。 (二)、基本目标

1、培养与激发幼儿运动兴趣,让幼儿在浓郁的健身氛围中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 2、使幼儿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方法,促进体、智、得、美等全面发展。 3、培养幼儿精神饱满富有朝气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任务目标 1.各班以一种体育游戏为主,玩出花样,提高水平,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全面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做到人人都参与、快乐锻炼为基础。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及器械的使用,使幼儿在跑、跳、钻、爬、荡、滑、投掷、攀登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抓好幼儿园体育特色队的建设,不断进行班级比赛,激发幼儿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幼儿园整体水平。 3、积极开展体育特色的实践活动,办出班级的特色,走出一条具有我园特色的教育新路。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管理,保证幼儿园体育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各班教师 要根据幼儿特点、能力、班级状况制定目标与计划、措施。并及时记录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每月定期研讨、每两个月进行小型体育特色比赛,每学期、做好和反思。 2、加大体育设施硬件的投入,为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奠定基础。 3、做好体育特色队的基础教育和普及工作。各班成立跳绳、跳皮筋、拍花球等为主的特色班级,一物多玩,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幼儿园自然角创设的途径与策略

幼儿园自然角创设的途径与策略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自然角是教育活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幼儿对自然角感兴趣、充分发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丰富的自然角环境可以激发幼儿主动观察、主动探究的热情,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大自然。本文主要是针对本园在自然角环境创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幼儿园自然角创设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而幼儿园里的自然角是幼儿进行观察、探索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幼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神秘角落。但是,在自然角创设的过程中,我园的很多班?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参与多,幼儿参与少 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自然角大多只是班级的一种摆设,经常被老师们忽视,只是在观摩评比活动中,才会引起老师的重视。孩子们经常在老师的提醒

下,从家里带来各种盆景和花卉充实、丰富自然角,然后一切的管理工作都由教师包办代替,如浇水、修剪、分类等,孩子们只能静静地观赏,却没有再次参与的机会。 2.呈现方式和内容比较单一 园内大部分班级的自然角都是利用植物架来呈现的,每一层都摆满了各种绿植,有些班级会将多出来的植物或者金鱼缸摆在植物架的旁边,很少利用班级的其他角落来呈现各种自然物。另外,植物架上所呈现的大多是各种盆景,观赏类偏多,只有少部分班级会有一些小金鱼或者小乌龟等小动物,总体上所呈现的种类比较少,还不够丰富。 3.幼儿与自然角的互动较少 自然角在刚创设时总能够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无论是入园、离园还是散步时,只要孩子们路过自然角就必定会指指点点或停留片刻,甚至与旁边的小伙伴不停地说着自己的发现。可是没过多久,孩子们对自然角的兴趣便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自然角的创设没有引起幼儿的持续关注和探究。 二、幼儿园自然角创设的有效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园开展了多次有关自然角环境创设的交流研讨会,并积极尝试各种改进措施且行

幼儿园学习性区域活动记录表

室内区域活动 活动内容: 美工区、表演区、阅读区、益智区、建构区、生活区等。重点指导: 1.美工区《好看的瓶子》 材料准备: 皱纹纸若干、泡棉纸剪成的瓶子若干。 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揉搓皱纹纸变成装饰物。 (2)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2.益智区《按数取物》 材料准备: 提供各种豆子、点卡1-5。 指导要点: (1)能够根据点卡的数字取出相应的物体。 (2)感受数字的数量关系,喜爱动脑筋。 3.表演区《找朋友》 材料准备: 服装、头饰、乐器等。 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和好朋友唱唱跳跳。 (2)感受同伴游戏的喜悦,能友好的相处。 效果分析: 在美工区中,我们提供的东西主要是皱纹纸若干、泡棉纸剪成的瓶子若干。对于这些技巧我们班幼儿掌握的还可以,就是有一些细节幼儿没有照老师说的做。比如说,有些幼儿会乱扔,乱撕,主要就是让幼儿自由发挥,培养幼儿的

兴趣。我经过这次活动,总结了一下可能是我交代的不清楚,还有就是示范的不好,以后会改进一下的。 在平时幼儿园的操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生活环境的利用价值由此导致了幼儿所获得的数经验只停留在认识层面,往往不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使幼儿获得的数学经验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呢?只有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入手,才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才能让幼儿乐意参与到活动中。这个材料有三个层次,由简到难。引导幼儿了解数东西是要讲究方法的,引导幼儿关注身边事物的数量。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精心设计,并重视材料的细节以外,还要找准材料的挑战点,让幼儿在挑战中学习。 小班幼儿在游戏的时候,离不开游戏材料的支持。所以,教师应该依据游戏情节,提供适当的材料,让幼儿的游戏能够顺利进行。在本次活动中还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表演区中的内容在多数情况下是更加吸引一些女孩子的参与,如何利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吸引男孩子的参与,让表演区中的内容更加的适应男孩子一些。还有图示中的内容可以更加的丰富一些。 学习性区域活动 活动内容: 科技区、建构区、益智区、生活区、阅读区、美工区 重点指导: 一、叠衣服 材料准备: 旧衣服裤子若干条、流程图 指导要点:

最新幼儿园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车与斜坡

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车与斜坡 游戏来源 在“汽车”主题探究活动中,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各式各样的玩具汽车,他们有的在地上开;有的桌上玩;有的在橱子台面上玩……孩子们相互议论着:“我的车在地上开得快,在桌子上有点儿慢。”“我和林心凡的车在桌子上和在橱子台面上开,速度不一样。”看来孩子对汽车的滚动与滑道的光滑程度很感兴趣,于是顺应幼儿的需要,我们特设计此区域。 预期目标1、探究不同的玩具汽车在不同的斜坡或 同样的坡面、不同光滑度的斜坡上运动的 不同现象。 2、对斜坡运动状况态感兴趣,体验探究的 乐趣。 图 片 材料投放 百宝箱(大长方篮子),里头投放了泡沫板,木板、塑料板、一条毛巾、几块塑料草坪,两辆玩具汽车。 游戏玩法1、按意愿选择玩具汽车放置不同的斜坡上,观察汽车下斜坡的速度。 2、在游戏中体验玩具汽车下坡与斜坡坡度及坡面光滑度之间的关系。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观察: 吴东凯来到此区,他将一块泡沫板依靠在百宝箱的边上,拿起一辆又一辆的汽车放在坡上让其滑下来,又跑到活动室拿来了好几辆汽车,同样的方法反复地尝试,接着林子哲加入,他拿起塑料板,一边手撑着板成一个短短滑坡,另一边手将车放在坡上玩滑行游戏,一会儿他又拿起木板,运用同样的方法建起一个短坡。可是没多久他俩悄悄地离开了,选择了别的区域。活动结束后聊天,他俩告诉我:“手撑着很累,而且坡太短了,车子一下子就到地上,它们没有变化。”(吴东凯)“对呀,无论什么车,都能很快的滑下去,换个滑道结果也一样。”(林子哲) 分析:

活动中幼儿悄然离开是因为幼儿没办法固定坡高,手一直撑着很累;坡面粗细不明显,车子下滑结果都一样等原因激不起幼儿“玩”的兴趣,导致幼儿不能持续探究。 调整推进(图片)1、材料投放调整: a调整滑道:准备三个滑道(两个高度为40厘米左右,但滑道路面不一样,分别纸板材质面,塑料小草面;另外一个高度是他们的1.5倍,纸板材质面)b设计投放记录表 2、场地调整:由走廊移至活动室。 记录表三个滑道 游戏推进二: 观察分析观察: 吴东凯、林子哲选择了科学区,他俩将记录表和笔夹在板上。林子哲从冰盒里拿来轮子粗细不同的两辆玩具车,他拿起轮子粗糙的蜘蛛车放在高度为40cm的坡滑下去,又拿起轮子光滑的小汽车放在坡(同上)上滑下去,“哇呀,这辆汽车比蜘蛛车快。”随后他拿起插在板上的笔,在记录表(一)第一行的二、三列分别画粗糙轮子、光滑轮子,在第二行的二、三分别画着自行车、电动车;接着他又拿起蜘蛛车放在高矮不同的两道坡面为纸板的滑道上滑下,“呀,这个高高的坡滑得快。”并在记录表(二)第二列的第一、二行分别画蜗牛和兔子……吴东凯、宋禹锟、林心凡也加入游戏,他们一边玩一边记录,突然,吴东凯对林心凡说:“记录有点麻烦。”“是啊,我手要拿车,又要拿板,有点儿不太方便。”“好像都是快和慢嘢。”

小班学习性区域活动

小班学习性区域活动“我是小厨师” 活动背景: 1、分析主题教参素材点: “我是小厨师”是小班“娃娃家”主题中“喂娃娃”素材点下的区域延伸活动内容。教参中“喂娃娃”素材点下主要有“做围兜、下面条、自制饼干、炒小菜、好吃的香饼、炸薯条”这六个活动内容。从活动内容上来看,这些活动主要偏向于美工操作活动,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撕、贴等方法来制作出各种常见的食品。为此,我们以个别化学习的方式来开展这些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将这些内容单一、逐个地呈现给孩子,而是将这些活动内容加以整合,创设“小厨师”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扮演角色,制作各种食物。 2、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 “小厨师”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个区域活动内容。在活动推进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饼干、面条、薯条等食物的外形特征,并积累了撕、贴等美工技能的相关经验。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孩子们对于食品的认知经验远远超于主题活动中所涵盖的一些生活经验。原有的饼干、薯条、面条已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而比萨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和熟悉的一种食品,孩子们对于其的味道、形状、花色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在游戏活动中还出现了给娃娃吃比萨的有趣情节,这更加诱发了孩子们制作比萨的愿望。基于孩子们的这种兴趣,教师顺应了孩子们的需要,拓展了“小厨师”的活动内容,引入制作比萨的游戏情景,鼓励幼儿尝试制作比萨。在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同时,进一步巩固幼儿剪、撕的美工技能。 3、教师思考: 小班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游戏化和情景化。创设宽松、自由、丰富、具有操作性的游戏情境,是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先决条件。为此,在“小厨师”的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模拟仿真的游戏环境,引入了“小厨师”这个角色,使幼儿在操作摆弄中感觉自己是在做游戏,而不是呆板、枯燥的学习。

运动性活动区和欣赏性活动区的特点及环境创设

一、运动性活动区 作为四大类型活动区(即表现性活动区、探索性活动区、运动性活动区和欣赏性活动)之一,运动性活动区是在户外场地上以粗大动作练习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区域。身体运动是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喜欢运动也是幼儿的年龄特点,而阳光和空气又是保障幼儿健康的自然条件,所以户外运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必不可少。但是,设置运动性活动区绝不只是为了促进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而是要通过粗大动作的自发练习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在划分户外场地的功能区域时可以考虑三大要素:一是发展幼儿的哪些粗大动作,二是如何提高幼儿的综合运动能力,三是怎样在运动中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1.固定运动器械区 幼儿的粗大动作是通过特定的环境发展起来的,那些固定安置的大型运动器械正是按照幼儿基本动作练习的需要设计的,幼儿可以在专门的器械上练习钻爬、攀登、旋转、支撑、悬吊等。幼儿的动作正在发展过程中,幼儿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正是从对器械的自我挑战中小步递进地实现的。 固定的大型运动器械的安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单一功能的运动器械分开安装,如跷跷板、攀登架、秋千等分开安装;另一种是将多功能组合性的运动器械按功能组合在一起安装,以形成大型综合性的运动器械。以这两种形式安装的运动器械对幼儿的动作练习功能是相同的,但是在活动的质量上有所区别。在单一功能的运动器械上引发的主要是纯粹的动作练习,同伴之间进行的是平行游戏;而在大型综合性运动器械上引发的游戏中则增加了伴随着大量想象的动作练习,且同伴之间容易出现联合游戏或合作游戏。也就是说,大型运动器械的安装形式会影响幼儿的行为,从分别安装到组合安装,幼儿的自发动作练习会出现更多的想象成分,且幼儿与同伴的互动也增加了,这意味着游戏质量的提高。但这不是绝对的,单功能运动器械对幼儿某一单项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强化作用,特别是在动作还不够熟练的情况下,幼儿常常需要这样的练习。只有当幼儿对这一动作或运动项目足够熟练,这一运动器械的吸引力才会消失。另外,对年幼儿童来说,小型单功能的运动器械是必要的,因为他们的游戏水平处于个别化或平行性的动作机能性练习阶段,而且组合型的运动器械太过庞大,对他们而言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惧感。所以,我们在户外场地上安装运动器械时,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需要,灵活多样地安排,以便幼儿各取所需,自主选择。 2.可移动运动器材区 幼儿是在变化和发展中的,往往不会满足于已经熟练的动作和运动项目,而运动区中不断变化的运动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新颖性,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相比固定的运动器械,那些可以任由幼儿双手移动的运动材料具有更加灵活多用的功能。所以,户外活动区除了固定的运动器械以外,更多地提供可移动的运动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按用途,可移动的运动器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根据幼儿某项运动能力发展的需要设计或投放的能发挥特定功能的器材,如走高跷、袋鼠跳、爬竹梯、走平衡等;另一类是能够做各种组合变化的非结构性的材料,如球、圈、绳、棒、箱子、板条、轮胎等能够滚动、推拉、抛接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价值在于有多种玩法,材料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自己的水平上游戏,玩出各种花样来。幼儿自发地想出的每一种玩法,实际上都体现了一种特殊的发展价值。当幼儿变换花样玩同一种材料,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游戏时,他已不仅是在做动作而是在思维了,直接体现了其创造性。尤其是那种户外的建构性材料,幼儿在进行大型搭建时,比如用纸箱搭建,用轮胎堆叠,可以将自己置身于其中,从而实现动作、空间、思维的统一。运动材料越具有可移动、可变化性,幼儿的运动体验越丰富,对幼儿综合运动能力以及运动思维发展的作用越大。 此外,骑车是一种综合运动,它需要较强的平衡能力、控制身体的能力以及灵活性和方向感,因此是幼儿必要的运动项目。幼儿对此也非常感兴趣,一旦学会了骑车,一旦能熟练地控制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