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02-26T19:44:38.710Z 来源:《教育学》2020年3月总第208期作者:李文霞

[导读] 在教育学家研究中发现,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越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山东省青州市西书院初级中学262500

摘要:政治与生活密切相关,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科目。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政治教学提出更好的要求和标准。基于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并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进而全面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本论文以初中政治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应用

在教育学家研究中发现,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越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就越能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进而使得学生对其进行有效地解决,并积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初中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是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积极落实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一、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传统政治教学的弊端。传统的政治教学通常采用的是教师“满堂灌”的模式,教师把提前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全部理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进行辅导,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从而使政治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而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彻底实现了政治教学科学规范的目标,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人,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生活化的政治课堂上更加活跃,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也能够学到很多实用性的政治知识。

2.有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往的政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政治教师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对学生发号施令,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工具,认为教师比学生高一级。这样的错误思想虽然只存在于小部分教师中,但是必须要及时得到改变。在实施了政治教学生活化以后,教师在讲课时都会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教学生活化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习惯。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不仅要教授学生政治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所以,政治生活化教学极大的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同时,由于教师教授的政治知识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不是具有知识的人才,而是具有知识、素质和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政治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习惯的提高,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铺垫。教学生活化的开展,既体现了时代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也实现了课程改革目标的推广。

二、政治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策略

1.结合政治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要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结合政治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传统的教学领域,走向校园和社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可以联系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或是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小调研”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调研报告”。

2.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着高度的学习热情,进行新课的学习。

3.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除了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外,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4.精心提炼生活实例,切实掌握实例教学的精髓。面对众多事例,不能搞“捡到篮里都是菜”,不分主次,应当根据每节课主题的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选出最为典型的事例。事例选准了,事情可谓是成功了一半。但另一半工作还不能忽略,即在具体表述时,不仅求平实,还应求新颖、求意境、求立体感,让学生备受感染。有时依靠叙述事实不能充分达意,这就需要点睛的议论及精巧设问的引导。另外,可采取轮流或小组合作等方式,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学会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新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并从生活中选取一定的素材,全面加强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方法策略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方法策略 发表时间:2014-05-20T14:54:16.437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4月供稿作者:段立恩 [导读] 要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就必须处理好灌输与探究的关系。 ——◎段立恩/河北省宁晋县高庄窠中学——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我们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来应付较多的测试。但诸多原因,尤其是教师教法不当,枯燥无味,使学生丧失对政治课的学习动机,不喜欢政治课,甚至把政治课列为“最不喜欢的科目”。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思想政治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重的考验。在新的矛盾和变化面前,如何适应其变化,探求新路,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课题。 〔关键词〕初中政治探索教学方法 课改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其带来的后果是思想政治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新的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但由于我们对现代教育的理念及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远不相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就此谈谈对政治课教改的一些想法。 一、处理好灌输与探究的关系 要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就必须处理好灌输与探究的关系。灌输教育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方面,将灌输曲解为教师对学生强制性的生塞硬灌。学生成了完全被动与理应服从的承受者,习惯于“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压你服”的简单做法,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灌输教育时要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为基点,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同样的地位上进行平等交流。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真正灌入学生的心田,输入学生的脑海,变成学生的精神食粮,产生最佳的灌输效果。另一方面,认为灌输教育无用。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课本中的基本观点、概念、原理,学生自己翻翻看看就可以了,反正考试就是要死记硬背,教师灌输是多余的,这就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实施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 教师根据已有的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说来,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是:第一步:问题。由学生或教师根据已有的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预先想到学生会遇到什么问题,教师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和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第二步:自学。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应以教材为主,适当补充课外相关资料,使学生充分了解、熟悉教学内容。第三步:探究。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特别要突出学生自己的领悟。“悟”的关键是“放”,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想,去摸索。如果学生提的问题较多,可采取分组解答或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其余的放到课外去调查、讨论、研究。第四步:归纳。由学生或教师将已学知识归纳为概念、定理、理论,使其系统化。第五步:创新。将所学知识置于新问题、新情境中,在演练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三、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政治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去学习。而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更是教学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让学生们更直观的认知所要学习的知识。比如学习到“责任”这一主题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简短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别是榜样人物的视频给学生们观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相信学生们对责任的认知会比教师们在课堂上绞尽脑计的解释更加深刻。同时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更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在网络逐渐发达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人们不可缺少的了。在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丰富的知识,教师通过适当的筛选,将健康的知识展现给学生们,拓宽他们的视野,从而间接的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的优势进行学习,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积极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 在政治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自信心正是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前提。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们的自信心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肯定学生,只有学生认为自己受到肯定,他才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去思考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观点,使学生更加容易提出自己的问题以供大家一起探讨。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地师生互动。其次,教师在解决学生的问题时要有目的性地让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教师通过提示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五、坚持正面教育,在“育人”上下功夫 教书一定要与育人相结合。政治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要求如些。首先,学生的成绩可以有差距,但决不能以此把学生划分等级,更不能歧视差生。任何人都是需要肯定的。成绩差距只能说明一方面的问题,而且也不是绝对的。对优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提出新的要求,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避免盲目骄傲;对差生,除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还要尽力去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有些差生思想特别活跃。其中不少错误思想。但只要能激发他们探讨问题的兴趣,事实证明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他们的学习。 总之,教师在政治的教学中扮演着领路人的角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政治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地去探讨各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用以达到教学的积极地意义。

谈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生活化教学

谈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生活化教学 王海年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联系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提高學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觉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生活教学; 结合 作为一名教授多年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思想品德课在现代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生活,联系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根据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生活中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面对或存在的问题,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觉悟。那么如何更好地做好思想品德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呢? 一、紧密切合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学效果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生活是最好的方法。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好从日常生活中开始自己熟知的教学。比如,在《隐私受保护》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谈个人隐私应该受到保护。学生的兴趣立马就来了,纷纷发言,孩子应该受到隐私保护,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一系列的话题。在这一点上,我顺势导入新课:“每个人的隐私都应该得到保护,家长的很多行为是侵害我们合法权利的……”通过对隐私的简单讨论,我看到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也看到了初中生已经开始有叛逆的举动。通过教师对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不仅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同时也让父母尊重孩子的权利,孩子应该更加理性地分析家长的爱护和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这种上课方式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让学生从理性和感性方面认识了生活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符合陶先生的教育理念,这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文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论述了中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意义与实践。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 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思想品德教师,更应该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了解、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自身的发展。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 首先,教学生活化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教育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尽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生活实际,使书本知识活起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第二,

教学生活化要尊重学生主体,关照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学习是人的主观的精神活动,要获得知识,人必须积极地使用并协调自己的感官,发展自己的大脑,并作出主观的意志努力。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教学中关照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现实生活具体生动的形象,生活事例为中介来进行思考,顺应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达到优化学习过程的目的。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传统教育中课程设置都是指向单一的认知领域,缺乏对学生生活的关注和可能生活的建构,从而把学生禁锢在教材上面,课堂生活缺乏生气和活力。而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强调“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是跑的过程本身”,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建构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意义,突现其深刻的内在意蕴。 第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释放与张扬。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社会生活中各种群体截然不同的思想品德文化观、利益观、道德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新课程改革以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为基本价值取向,使思想品德教学真正向生活回归。它立足让学生从十分熟悉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去感知、反思、探究相关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大胆展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能力,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关注个体的现实生活,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以此顺应学生的本性及其自然发展的需要。

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中学教育改革在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各学科具体教学等几个方面的全面展开,给中学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强调中学体育课程应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努力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但我们也发现,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改革的理念追求,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着闻风而动的盲目追随和形式主义。例如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学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教学实质却没有变化,过分强调竞技运动技术传授和知识的系统化;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学生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重视不够。这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笔者就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一些分析。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体育教学过程并不是直接的身体锻炼过程,体育教学不等于健身,单靠体育教学也解决不了增强学生的体质问题。但这并不等于体育教学与增强学生体质无关,更不意味着运动教学就是体育教学。遗憾的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名,却在长期的实际教学中,花相当多的时间传授运动技术和技能。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区分运动教学与体育教学。运动教学只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部分,而且是一个非本质的部分。从本质上将,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身体反复练习、反馈控制与评价等环节组成的。把体育教学过程看成是传授、学习健身知识技能的过程,这会不会太窄?如果对体育知识技能的理解形成了共识,这种强调或许没有实际意义。可是,长期以来把体育知识技能理解为运动技术技能的传统偏见,强调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传授、学习健身知识技能,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具体问题 1、教学观念。体育教学改革虽然在全方位进行,但不少教学改革者在实践中却只热衷于操作层面上外在课程形式的改革,过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活跃,学生内在情感和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其根本原因,就是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为什么没有转变?并不是体育教师不想转变,不能转变。而是因为第一,现实社会中,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第二,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太大,除常规的体育课堂教学外还有大量的课外工作,如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及学校运动队的训练等;第三,缺少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同时上级教研部门给教师的教改指示大多是口号式指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等。大部分体育教师不了解设计的意图,缺乏教学改革的必备技能,而且也没有多余时间去学习探究这些问题,使体育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2、教学目标。学校体育的一个致命伤是学生学了十几年的体育,在他们走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9-06-06T11:30:03.407Z 来源:《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6期作者:邹昭伦[导读] 分层教学通过改变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的内在品质,既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又使不同认知水平和特征的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和发展,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桐梓中学校644200 分层教学通过改变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的内在品质,既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又使不同认知水平和特征的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和发展,促进学生共同提高。笔者在进行课堂实验的同时,对分层教学策略和教师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探讨。 一、分层教学的优点 分层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具有不同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使其有更好的发展。如果教师们想要更好地帮助学困生,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上的鼓励和情感上的关怀,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在其他方面。分层教学能够帮助学困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实施分层教学之后,对于一些学习完课本知识还有能力学习更多课外知识的学优生的能力培养,也能够在日程中进行讨论。对于学优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发展,也应该有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培养学优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同时,分层教学也能为班级中的学优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他们才能的环境和氛围。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措施 1.学习的主体和任务分层。 任何情况下学习的主体永远是学生,是我们一切活动围绕的中心。要对学生这个主体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做大量的摸底调查工作,结合每次的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自主学习能力、学科基础等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如指掌,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在实践中可以结合教材将学生按比例分成ABC三个层次: A 层次(基础组),是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这一层次的学生按课程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能够掌握知识点,将知识系统整理、归纳学习即可。 B层次(提高组),是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的学生,这一层次的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之余,对自己喜欢、感兴趣的时事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对一般的解析题能掌握大致的解题步骤。这部分学生的作业着重是对知识的理解,能将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运用于实际解题过程中,主要以复习、巩固已学知识点为主。 C层次(竞赛组),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一层次的学生要求不仅掌握所学的书本知识,还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国家社会更多一份了解。了解时事政治消息,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对当前社会现象、时事热点进行科学的判断分析,他们的作业以分析题为主,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分析运用的能力。 2.辅导分层。 个别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加强个别化辅导就是为了普遍提高后进生的全面素质,就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首先制定计划,个别辅导一般采用三定的形式,即:定时、定人、定内容。定时,每天集中答疑,处理学生的共性问题;定人,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安排针对性的辅导。 3.针对评价交流进行分层。 所谓的针对评价交流进行分层,就是要求教师要扩宽评价的宽度,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工作。所以,教师在进行评价或者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深入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对学生进行积极地鼓励,即使是想学生指出不足的时候,也要使用更加委婉的方式。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用更加专业的政治语言进行交流,并且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个体采取不同的评价手段,利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的准确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够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的得到能力提高。并且这种多维度的评价交流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使学生能够产生更加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学生丰富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感是有一定影响的,也就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教师的有效评价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学生的政治学习更上一层楼,对于日后的政治学习充满热情。分层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缩短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提高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对于政治这门学科的理解。针对教师的教学而言,分层教学的方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最全面的发展,并且将分层教学应用于初中政治课堂,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观念以及思想意识,这则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课堂。 三、收集信息,调整层次 学生的学习状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分层次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层次的可变性。将学生划分的层次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就需要重新定位学生层次,层次的改变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形激励机制,因此需及时调整学生层次。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单元过关检测、谈话等不同方式,收集学生学习三状况,及时灵活地调整学生层次与教学的具体方法,使分层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 总之,“分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呼唤有效的活动教学,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的基础上,建立起为他们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以实现他们可持续和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新课程初中政治课堂创新教学策略与研究

新课程初中政治课堂创新教学策略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4-08-13T09:30:22.450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5月总第153期供稿作者:崔艳 [导读] 学生为主,实践第一;全面系统,突出重点;灵活方法,讲究实效”的复习策略,供同仁们商榷。 崔艳河北省邯郸市广泰中学056008 摘要:新课程政治课堂复习就是要把庞杂的内容梳理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上;在此基础上,再将重点、要点扩展开来,做到“纲举目张”、系统复习、突出重点。作者简单地探讨了初中政治的复习教学。 关键词:初中政治复习措施策略研究 有效的复习指导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获得理想的“即时效应”。对于初中的政治复习,笔者想提出“整体把握,分层要求;学生为主,实践第一;全面系统,突出重点;灵活方法,讲究实效”的复习策略,供同仁们商榷。 一、初中政治的复习技巧 1.抓基础。新课程,政治中考命题尽管愈来愈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但若胸中无数,能力从何谈起?因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在复习中首先要注重让学生熟读教材,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含义,能复述其主要内容,并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为考试时翻阅教材作好准备;并且要把一个个的基本概念、原理经过归纳、综合、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结合,在了解基本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因为考试往往是“题在课外,理在书内”,所以对基本理论要做到“加深理解,重在运用”,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地认识和分析问题。当然,对基础的复习要抓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重点,切忌知识“泛滥”。 2.抓综合。夯实基础知识,仅仅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储备和必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将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加工制作,形成系统化的综合性知识,深刻领会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才有可能运用综合性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备考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跨越式地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认识环境问题,既要分析我国初级阶段的环境形势,又要分析依法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此外,在训练中,也应训练相关的题目。如:学习了初二、初三思想政治课,请你总结一下,应增强哪些思想意识?请从初二、初三课本中找出三处人与自然关系的句子,并谈谈我们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体现了贯通原则,提高了学生的贯通能力。 3.抓热点。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的问题是政治命题的一贯原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非选择题全部取材于时政热点,这就启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尽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定期归纳重大时政,抓住重大热点问题,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专题。例如近几年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注食品安全;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抓好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推进建设和谐世界;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北京奥运;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和“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社会、建立“热点知识库”,并且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这些热门话题,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二、初中政治复习原则 1.多指导,教给方法,严格规范,提高练习讲评的有效性。多指导包括复习内容的指导、课堂活动的指导、知识点归类自学指导、学生的分层指导、解题方法规范性指导等。讲评中的指导宜放在每节课、每单元或每次综合练习后,根据批改情况,结合具体题目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只有多反复、常指导、教给方法,才能使全体学生解题较好地符合规范要求。光讲不练不行,练而不评更不行,讲是帮助学生理解各知识点、把握知识线从而升华到懂得一个知识面。练是测试学生对所讲内容巩固、理解、运用的一种有效手段,评是连结讲和练的重要纽带,它不只是针对练中不足或讲中不足或是知识重点、难点的再次强调,同时还是教给学生学法的有效手段。 2.学生为主,实践第一。素质教育呼吁要让学生主动发展。主动发展就是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应如此,复习更应如此。要做到这一点,政治复习课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练,放手让学生自己悟,放手让学生自己评。因为“复习”就是再学习,“再学习”还得靠学生自己。而教师在复习中要做好“四者”:设计者,即把每一次提供给学生练的内容选择编制好;组织者,即把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活动严密地控制好;指导者,即学生在练的过程中遇到了难理解的问题,教师予以点拨开窍;检测者,即每一次练习过后,都进行小结反馈,强调过关。 3.灵活方法,讲究实效。复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温故知新、查漏补缺上,尽管也要考虑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但比起新授课来,则有更大的灵活性。1.强调综合。(1)知识块之间的综合。(2)知识块内部之间的综合。2.注意延伸。有些知识块的复习可以“温故”,只要把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按要求掌握即可,有些知识块则不行,而要适当地选编补充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练习,以看他到底掌握没有。

政治生活知识框架

《政治生活》主观题复习资料 一、前言 1、本资料仅供参考,请同学们注意按教材体系(目 录、单元)、按主体、按某些核心词语、时政 等不同方式构建知识体系,并注意各单元、各 主体、各种制度、时政与教材等知识间的联系,做题中多思考、多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触类 旁通。 2、[命题热点] 近五年全国新课标卷主观试题从设问看,主要是从“为什么”和“怎样做”两个角度设置问题,从试题的设问看主要是考查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参与主体。知识点考查主要集中在第二单元政府和第三单元人大和政党。 3、[临考嘱托] (1)一定要重视对主干知识的把握,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各个系列的知识体系。 具体来说,如下: ①抓住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条主线,串联前三个单元的知识。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后面的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共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的各项政治制度都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甚至对我国的外交政策也起决定作用。 ②围绕着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人大代表等行为主体,构建各自的知识体系,并注意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 ③串联前三单元的知识,构建有关我国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依法治国的知识体系,将各个行为主体、各个政治制度融合其中。 ④从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梳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从国际社会的一般理论和中国外交的具体理论两个角度,构建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体系。 (2)注意审题训练,明确各种不同类型主观题的特点,包括设问信息和材料信息的解读、具体知识的调动和答案要点的呈现等。 关注时政并注意与政府的职能等知识结合起来理解;对政府的相关知识不仅记住是什么,更要注意这些知识是如何运用的;尤其是对政府职能和依法行政、接受监督的知识更要注意如何运用,而政府职能中要特别注意经济职能和社会建设职能的具体表现。 4、政治生活主观题方法指导: 1、解答政治生活的题,一定要注意: (1)先看主体是谁或有哪些?看材料中主体的行为是什么?根据问题,结合材料,对应相关 知识,联系时政,全面组织答案。 (2)注意看是否涉及各种制度(联系各种制度的内容、作用)。 (3)注意把材料或已经想到的答案整合起来能否推出具有综合性的答案,如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注意“同生共死”,即只要有一个知识内容被体现,则还有其他知识内容同时被体现。(把握知 识的关联性) 例如:党的性质、地位、宗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指导思想等等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往往 同时出现。 2、解答政治生活的题,答到最后还要“翘尾”,即上升到一定高度。 如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 动现代化建设等等。 (政治生活的很多试题都是以小见大,所以答题时一定要上升到一定高度,这样才会扣题。) 二、按教材体系构建: 三、主体构建: 大主体: 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司法机 关、民主党派(性质、地位、作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优势)、人民政协(性质、主题、职能)、主权国家、国际组织 小主体: 人大代表、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政协委员、信 教群众、其他政治生活的参与者 (一)公民 1.公民为什么做某事/为什么允许公民做某 事,如:“为什么要允许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金版教材第二课考点二) (1)必要性: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地位、民主的特点、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权利和义务。 (2)重要性(对公民、社会、国家、国家机关、民主政治、时代任务等多角度分析) ①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 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②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 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推进现代 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浅谈中学政治教学质量提高之策略

浅谈中学政治教学质量提高之策略 发表时间:2018-09-11T10:51:59.75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作者:唐云芬[导读] 提高教学质量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发展,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唐云芬(甘肃省东乡县第七中甘肃东乡 731408)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发展,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实现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政治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也是每一位政治教师永恒的追求。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1-102-01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既有严密的科学性又有高度的思想性。作为政治课教师,要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树立科学教学观,利用先进教学理念用计划的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科学的教学观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关注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我们培养的是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人才,在学校教育中要让学生树立素质与能力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观,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去重组课堂教学,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含三观:一是发展的人才观。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创造发展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都可以成才。二是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本领,让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要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三是科学的教学观。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指导、帮助和启发学生,而不是主宰学生,包办学生的学习。 其次,关注教学效益。教学效益不是教师教的内容多,学生学得知识就多,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教学效益不是教师化最少的时间来教授知识,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 有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有效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学方式,是以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的。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开展,要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以“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教学有效性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握好理论与实际的联结点,实际生活中许多重大问题往往复杂,学生关键是要找准理论与实际的联结点。理论联系实际还必须把握学生思想认识的疑惑点,即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才能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教学准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初始环节,也是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三、以“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总目标外,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中观层面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微观层面的课时教学目标。只有制定出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并让所有教学行为都能依据教学目标来进行并最终达成教学目标,才算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1.就是教学目标制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水平,既不能降低,也不要拔高。 2.制定教学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需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3.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以适度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有效度 课堂适度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一个精当的提问,对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提问不当的情况,如:不假思索,信口乱问;语意含混,题意不明;故弄玄虚,为难学生;千篇一律,不分对象等等。要克服这些现象,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把握课堂提问的“度”。第一,提问要难易有度。如问题过易,没有一定的思考性,学生张口能答,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如问题过难,学生思维启动不起来,就激不起学生答题的兴趣。第二,提问要数量有度。尽管课堂提问的作用很大,但也绝非提问的次数越多越好。提问过于频繁,使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精神高度紧张,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因此,提问的次数必须适度。第三,提问要“点”“面”有度。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可以按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问题,按问题的难易程度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要使中差生特别是差生有充分的机会回答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切忌把回答问题当作某几个优等生的专利。 五、以高潮的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内容,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引发不同观点或引发更深次思考的话题。在开展话题时,常用的方法是讨论、启发、引导。形式可以是同桌、小组讨论,男女生轮流发言等。面对全体学生,可以自由回答,鼓励学的主动发言,努力探究。积极参与。课堂活起来,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 现代教育要求改变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状况,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民主教育和活的教育,必须按照青少年学生的实际需要而组织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成为广大师生关注的焦点要改变目前思想政治课存在学生轻视、厌学的状况。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其教学行为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是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是一种大的教学策略框架。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在采用这一教学策略的基础上,课程的精神个性仍然要展示出来。一些有效的传统教学原则仍然要坚持,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思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等。结合时代要求,适合当代中学生心理特点,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教学原则,如:主体性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民主性原则(力争做到教学相长)、合作性原则(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组织者,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学习体,所有学习参与者自由发表见解。)、开放性原则(内容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学环境的开放)、探究性原则(创设挑战性问题、探究性情景)、活动性原则(在活动中接受知识,解决问题)等等。 应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体验、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究: 1.使学生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2.使学生经历新方法的形成过程,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过程,通过信息共享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使学生经历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5.提供学法指导和自主学习资源,使学生亲身经历自主学习过程; 6.教师与学生互为教学活动主体,使课堂环境人际关系民主和谐。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就是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与新授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中,导入新课。课堂教学的导入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引人入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二是为学习新知做好必要的过渡和铺垫,引发学生的思考。 本环节可参考《同步学习》的“自主感悟”环节提供的素材。 需要注意的是: (1)所创设的情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能够起到以旧引新、承前启后的作用。 (2)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且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能超过3——5分钟。 (3)所运用的教学手段要少而精,注重实效。 2、自主学习,组内探究。 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通过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经过阅读(结合学案阅读课本或观看老师提供的多媒体材料)——独立思考——小组研讨的过程,运用举例子、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获取知识,得出结论,理解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设计学案时,首先要注意学案问题的设计。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课的问题设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识记性提问。通过提问让学生对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能够 判断、叙述、再现或再认,其主要形式是“是什么”、“是不是”、“对不对”。 ’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02-26T19:44:38.710Z 来源:《教育学》2020年3月总第208期作者:李文霞 [导读] 在教育学家研究中发现,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越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山东省青州市西书院初级中学262500 摘要:政治与生活密切相关,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科目。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政治教学提出更好的要求和标准。基于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并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进而全面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本论文以初中政治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应用 在教育学家研究中发现,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越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就越能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进而使得学生对其进行有效地解决,并积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初中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是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积极落实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一、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传统政治教学的弊端。传统的政治教学通常采用的是教师“满堂灌”的模式,教师把提前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全部理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进行辅导,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从而使政治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而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彻底实现了政治教学科学规范的目标,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人,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生活化的政治课堂上更加活跃,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也能够学到很多实用性的政治知识。 2.有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往的政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政治教师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对学生发号施令,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工具,认为教师比学生高一级。这样的错误思想虽然只存在于小部分教师中,但是必须要及时得到改变。在实施了政治教学生活化以后,教师在讲课时都会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教学生活化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习惯。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不仅要教授学生政治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所以,政治生活化教学极大的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同时,由于教师教授的政治知识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不是具有知识的人才,而是具有知识、素质和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政治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习惯的提高,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铺垫。教学生活化的开展,既体现了时代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也实现了课程改革目标的推广。 二、政治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策略 1.结合政治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要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结合政治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传统的教学领域,走向校园和社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可以联系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或是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小调研”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调研报告”。 2.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着高度的学习热情,进行新课的学习。 3.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除了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外,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4.精心提炼生活实例,切实掌握实例教学的精髓。面对众多事例,不能搞“捡到篮里都是菜”,不分主次,应当根据每节课主题的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选出最为典型的事例。事例选准了,事情可谓是成功了一半。但另一半工作还不能忽略,即在具体表述时,不仅求平实,还应求新颖、求意境、求立体感,让学生备受感染。有时依靠叙述事实不能充分达意,这就需要点睛的议论及精巧设问的引导。另外,可采取轮流或小组合作等方式,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学会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新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并从生活中选取一定的素材,全面加强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

初中政治课常用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中政治课常用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建构特色教学方法体系的必要性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一、逻辑认知与直觉感悟相结合 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是科学的方式,第二种是审美的方式,由此获得两种知识,第一种是事实性知识,思想性知识,科学性知识,第二种是评价性知识.价值性知识,规范性知识。 二、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第一类知识具有客观性,它应当主要以接受式方式学习获得,但这种方式有有致命的弱点,缺少直接经验的过程,缺少知识发展的历史叙述,忽视具体知识结论的相对性和条件性,这样的知识缺乏活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书本学习与社会学习相结合.社会学习的主要方式有调查研究,体察民情,观察模仿,实践反思.二思想政治课各类方法的功能和适用条件。 1、组织进行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明理导行方法 第一、直接传递信息和视觉感知信息的方法,即直观演示法.包括现场实物直观演示,形象性直观教具演示,象征性直观教具演示三种方法。 第二、口头传递信息和听觉感知信息的方法,即口述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谈话法,讨论法。 讲述法主要用于叙述事件经过,描述人物和课堂举例。讲解法主要用于概念原理的教学讲读法主要用于关键性结论性内容教学。 讲演法主要用于范围较大深度较大问题的教学,适用于专题讲座或综合复习。 谈话法问答法对话法围绕某一课题,师生之间提问和对话的方法。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辩论的方法,与谈话法不同之处在于,有同学之间的交流。 第三、通过实践活动来传递和感知信息的方法,即实践活动法,它包括道德践行活动,生活交往活动,角色模拟活动,专题研究活动。 第四、逻辑认知法.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所谓逻辑的方法,是撇开发展的曲折过程和偶然因素对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从历史的自然过程支研究事物的方法。 逻辑方法使用遵循的顺序运用归纳法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和原理运用分析与综合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 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弄清相近相似及相关概念原理的联系与区别运用论证证明概念原理的科学性,消除学生疑虑。 运用推理使学生概念原理系统化深刻化运用应用加深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激发和形成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情感的激情促信的方法(1)激发和形成学习兴趣的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使用价值,满足学生需要。 教学内容呈现生动直观,增强其刺激性和吸引力改善师生关系,将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迁移到老师所教内容上去。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增强学生外显活动分量,实现对教学最大参与运用情感的感染功能,加强情感交流,以情激情。运用情感的情景性特征,创设情境,以境激情运用情感的强化和动力功能,帮助学生成功。 (2)激发认知情感,振奋学习精神的方法。 (3)激发学习义务和责任感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