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

塔吊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
塔吊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

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一、塔机属性

二、塔机荷载

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矩形桩式基础布置图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h'γ')=8.4×9×(1.1×25+0×19)=2079kN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 k=1.35×2079=2806.65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2+a l2)0.5=(6.82+7.42)0.5=10.05m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F k+G k)/n=(600+2079)/4=669.75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max=(F k+G k)/n+(M k+F Vk h)/L

=(600+2079)/4+(1200+500×1.1)/10.05=843.88kN

Q kmin=(F k+G k)/n-(M k+F Vk h)/L

=(600+2079)/4-(1200+500×1.1)/10.05=495.62kN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max=(F+G)/n+(M+F v h)/L

=(810+2806.65)/4+(1620+675×1.1)/10.05=1139.24kN Q min=(F+G)/n-(M+F v h)/L

=(810+2806.65)/4-(1620+675×1.1)/10.05=669.08kN 四、桩承载力验算

桩身周长:u=πd=3.14×0.8=2.51m

桩端面积:A p=πd2/4=3.14×0.82/4=0.5m2

R a=uΣq sia·l i+q pa·A p

=2.51×(2.5×7.5+14.3×4.5+3.4×11+8.4×20+11.9×13+5.2×14+4.3×22)+1×0.5=1535.11k N

Q k=669.75kN≤R a=1535.11kN

Q kmax=843.88kN≤1.2R a=1.2×1535.11=1842.13kN

满足要求!

2、桩基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

Q kmin=495.62kN≥0

不需要进行桩基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

3、桩身承载力计算

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A s=nπd2/4=16×3.14×222/4=6082mm2

(1)、轴心受压桩桩身承载力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Q=Q max=1139.24kN

桩身结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5084.35kN

满足要求!

(2)、轴心受拔桩桩身承载力

Q kmin=495.62kN≥0

不需要进行轴心受拔桩桩身承载力计算!

4、桩身构造配筋计算

A s/A p×100%=(6082.12/(0.5×106))×100%=1.21%≥0.65%

满足要求!

五、承台计算

承台有效高度:h0=1100-50-16/2=1042mm

M=(Q max+Q min)L/2=(1139.24+(669.08))×10.05/2=9086.72kN·m

X方向:M x=Ma b/L=9086.72×6.8/10.05=6148.31kN·m

Y方向:M y=Ma l/L=9086.72×7.4/10.05=6690.8kN·m

2、受剪切计算

V=F/n+M/L=810/4 + 1620/10.05=363.7kN

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s=(800/1042)1/4=0.94

塔吊边缘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a1b=(a b-B-d)/2=(6.8-1.6-0.8)/2=2.2m

a1l=(a l-B-d)/2=(7.4-1.6-0.8)/2=2.5m 剪跨比:λb'=a1b/h0=2200/1042=2.11,取λb=2.11;

λl'= a1l/h0=2500/1042=2.4,取λl=2.4;

承台剪切系数:αb=1.75/(λb+1)=1.75/(2.11+1)=0.56

αl=1.75/(λl+1)=1.75/(2.4+1)=0.51

βhsαb f t bh0=0.94×0.56×1.27×103×8.4×1.04=5852.6kN

βhsαl f t lh0=0.94×0.51×1.27×103×9×1.04=5739.54kN

V=363.7kN≤min(βhsαb f t bh0,βhsαl f t lh0)=5739.54kN

满足要求!

3、受冲切计算

塔吊对承台底的冲切范围:B+2h0=1.6+2×1.04=3.68m

a b=6.8m>B+2h0=3.68m,a l=7.4m>B+2h0=3.68m

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距离:c b=(b-a b+d)/2=(8.4-6.8+0.8)/2=1.2m

c l=(l-a l+d)/2=(9-7.4+0.8)/2=1.2m

角桩冲跨比::λb''=a1b/h0=2200/1042=2.11,取λb=1;

λl''= a1l/h0=2500/1042=2.4,取λl=1;

角桩冲切系数:β1b=0.56/(λb+0.2)=0.56/(2.11+0.2)=0.24

β1l=0.56/(λl+0.2)=0.56/(2.4+0.2)=0.22

[β1b(c b+a lb/2)+β1l(c l+a ll/2)]βhp·f t·h0=[0.24×(1.2+2.2/2)+0.22×(1.2+2.5/2)]×0.98×1270×1.0 4=1400.06kN

N l=V=363.7kN≤[β1b(c b+a lb/2)+β1l(c l+a ll/2)]βhp·f t·h0=1400.06kN

满足要求!

4、承台配筋计算

(1)、承台底面长向配筋面积

αS1= M y/(α1f c bh02)=6690.8×106/(1.05×11.9×8400×10422)=0.059

δ1=1-(1-2αS1)0.5=1-(1-2×0.059)0.5=0.061

γS1=1-δ1/2=1-0.061/2=0.97

A S1=M y/(γS1h0f y1)=6690.8×106/(0.97×1042×360)=18394mm2

最小配筋率:ρ=max(0.2,45f t/f y1)=max(0.2,45×1.27/360)=max(0.2,0.16)=0.2% 梁底需要配筋:A1=max(A S1, ρbh0)=max(18394,0.002×8400×1042)=18394mm2 承台底长向实际配筋:A S1'=18967mm2≥A1=18394mm2

满足要求!

(2)、承台底面短向配筋面积

αS2= M x/(α2f c bh02)=6148.31×106/(1.05×11.9×8400×10422)=0.054

δ2=1-(1-2αS2)0.5=1-(1-2×0.054)0.5=0.055

γS2=1-δ2/2=1-0.055/2=0.972

A S2=M x/(γS2h0f y1)=6148.31×106/(0.972×1042×360)=16858mm2

最小配筋率:ρ=max(0.2,45f t/f y1)=max(0.2,45×1.27/360)=max(0.2,0.16)=0.2% 梁底需要配筋:A2=max(9674, ρlh0)=max(9674,0.002×9000×1042)=18757mm2 承台底短向实际配筋:A S2'=20308mm2≥A2=18757mm2

满足要求!

(3)、承台顶面长向配筋面积

承台顶长向实际配筋:A S3'=10930mm2≥0.5A S1'=0.5×18967=9484mm2

满足要求!

(4)、承台顶面短向配筋面积

承台顶长向实际配筋:A S4'=10930mm2≥0.5A S2'=0.5×20308=10154mm2

满足要求!

(5)、承台竖向连接筋配筋面积

承台竖向连接筋为双向Φ10@500。

六、配筋示意图

矩形桩式承台配筋图

矩形桩式桩配筋图

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_201810

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一、塔机属性 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基础布置图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h'γ')=5×5×(1.1×25+0×19)=687.5kN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 k=1.35×687.5=928.125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2+a l2)0.5=(3.62+3.62)0.5=5.091m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F k+G k)/n=(464.1+687.5)/4=287.9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max=(F k+G k)/n+(M k+F Vk h)/L =(464.1+687.5)/4+(1552+73.9×1.1)/5.091=608.708kN Q kmin=(F k+G k)/n-(M k+F Vk h)/L =(464.1+687.5)/4-(1552+73.9×1.1)/5.091=-32.908kN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max=(F+G)/n+(M+F v h)/L =(626.535+928.125)/4+(2095.2+99.765×1.1)/5.091=821.756kN Q min=(F+G)/n-(M+F v h)/L =(626.535+928.125)/4-(2095.2+99.765×1.1)/5.091=-44.426kN 四、桩承载力验算 桩身周长:u=πd=3.14×0.6=1.885m 桩端面积:A p=πd2/4=3.14×0.62/4=0.283m2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桩基础)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桩基础)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 );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 5、《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 6、《地基及基础》(高等学校教学用书)(第二版); 7、建筑、结构设计图纸; 8、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设计依据 1、塔吊资料 根据施工现场场地条件及周边环境情况,选用1台QTZ160 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自由高度56m,最大吊运高度为203米,最大起重量为10t,塔身尺寸为1.70m x 1.70m,臂长65m。 2、岩土力学资料,(BZK8孔) 3、塔吊基础受力情况

基础顶面所受垂直力 基础顶面所受水平力 基础所受倾翻力矩 基础所受扭矩 三、基础设计主要参数 基础桩: 4①800钻孔桩, 桩顶标高-2.90m ,桩长为15.96m ,桩端入微风化0.5m 。 承台尺寸:平面4.0 X 4.0m ,厚度h=1.50m ,桩与承台 中心距离为1.20m ;桩身混凝土等级:C25。 承台混凝土等级:C35 ; 承台面标高:-1.50m (原地面标高为-0.6m ,建筑物基坑开挖深度 为-11.9m )。 比较桩基础塔吊基础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受力情况,桩基础 按非工作状态计算,受力如上图所示: F k =850.0kN G k = 25 X 4 X 4 X 1.50=600kN F h =70kN M k =3630+70 X 1.50=3735kN.m 四、单桩允许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 )、按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与承载力参数计算 A p = n r 2 = 0.5027m 2 R a R sa R ra R pa (DBJ15-31-2003 ) ( 10.2.4-1 ) C 1 0.40; C 2 0.05; f rs 10MPa; f rp 10MPa R sa u q sia l i 3.1415926 0.8 (40 13.76 60 0.7) 1488.9kN F (1= /OlkliL 团 / =3630kN,tn J 丈h 80( 1 2400 -- 4000 d Fk -- Fh-- M ---- M Z ---- 塔吊基础受力示意图 Fk=850kN

塔吊基础计算书模板

假设塔吊型号:6010/23B,最大4绳起重荷载10t; 塔吊无附墙起重最大高度H=59.8m,塔身宽度B=2.0m; 承台基础混凝土强度:C35, 厚度Hc=1.35m,承台长度Lc或宽度Bc=6.25m; 承台钢筋级别:Ⅱ级,箍筋间距S=200mm,保护层厚度:50mm; 承台桩假设选用4根φ400×95(PHC-A)预应力管桩,已知每1根桩的承载力特征值为1700KN; 参考塔吊说明书可知: 塔吊处于工作状态(ES)时: 最大弯矩Mmax=2344.81KN·m 最大压力Pmax=749.9KN 塔吊处于非工作状态(HS)时: 最大弯矩Mmax=4646.86KN·m 最大压力Pmax=694.9KN 2、对塔吊基础抗倾覆弯矩的验算 取塔吊最大倾覆力矩,在工作状态(HS)时:Mmax=4646.86KN·m,计算简图如下:

2.1 x、y向,受力简图如下:

以塔吊中心O点为基点计算: M1=M=4646.86KN·m M2=2.125·R B M 2=M1 ·R B=4646.86 B=2097.9KN <2×1800=3600KN(满足要求) 2.2 z向,受力简图如下: 以塔吊中心O点为基点计算: M1=M=4646.86KN·m M2=3·R B

M R B=4646.86 <1800KN(满足要求) 3、承台桩基础设计 3.1 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 上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3.1.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 其中 n——单桩个数,n=4; 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等同于前面塔吊说明书中的P;

塔吊四桩基础的计算书

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PKPM软件出品安全设施计算软件(2019) 塔吊四桩基础的计算书 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JGJ/T 187-2009)。 一.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QTZ50 塔机自重标准值 :Fk1=357.70kN 起重荷载标准值 :Fqk=50.00kN 非工作状态下塔身弯矩 :M=-356.86kN.m 塔身宽度 :B=1.6m 塔吊最大起重力矩 :M=733.7kN.m 塔吊计算高度 :H=35m 桩身混凝土等级 :C80 保护层厚度 :H=50mm 承台厚度 :Hc=1.2m 承台混凝土等级 :C35 矩形承台边长 :H=5.0m 承台箍筋间距 :S=200mm 承台顶面埋深 :D=0.0m 桩间距 :a=1.25m 承台钢筋级别 :HRBF400 桩直径 :d=0.4m 桩钢筋级别 :HPB300 桩型与工艺 :预制桩 桩入土深度 :24m 桩空心直径 :0.2m 计算简图如下: 二.荷载计算 1.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 1)塔机自重标准值 F =357.7kN k1 2)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 G =5×5×1.20×25=750kN k 3)起重荷载标准值

F qk=50kN 2.风荷载计算 1)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 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2) W =0.8×1.59×1.95×1.49×0.2=0.74kN/m 2 k q =1.2×0.74×0.35×1.6=0.50kN/m sk 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 =q×H=0.50×35.00=17.39kN vk sk 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 =0.5F×H=0.5×17.39×35.00=304.24kN.m sk vk 2)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 a.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5kN/m)2 W =0.8×1.62×1.95×1.49×0.35=1.32kN/m 2 k q =1.2×1.32×0.35×1.60=0.89kN/m sk b.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 =q×H=0.89×35.00=31.00kN vk sk c.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 =0.5F×H=0.5×31.00×35.00=542.46kN.m sk vk 3.塔机的倾覆力矩 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M =-356.86+0.9×(733.7+304.24)=577.28kN.m k 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M =-356.86+542.46=185.60kN.m k 三.桩竖向力计算 非工作状态下: Q =(F +G)/n=(357.7+750.00)/4=276.93kN k k k Q kmax=(F +G)/n+(M +F×h)/L k k k vk

桩基础设计实例计算书说课材料

桩基础设计实例 某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工程中,拟建一幢18层框剪结构住宅楼。场地地层稳定,典型地质剖面图及桩基计算指标见表8-5。柱的矩形截面边长为400mm ×500mm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柱底的荷载为:5840=k F kN ,180=xk M kN ·m , 550=yk M kN ·m ,120=xk H kN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30,配置HRB400级钢筋, 试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表8-5 地质剖面与桩基计算指标 解:(1)桩型的选择与桩长的确定 人工挖孔桩:卵石以上无合适的持力层。以卵石为持力层时,开挖深度达26m 以上,当地缺少施工经验,且地下水丰富,故不予采用。 沉管灌注桩:卵石层埋深超过26m ,现有施工机械难以沉管。以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单桩承载力仅240~340 kN ,对16层建筑物而言,必然布桩密度过大,无法采用。 对钻(冲)孔灌注桩,按当地经验,单位承载力的造价必然很高,且质量控制困难,场地污染严重,故不予采用。 经论证,决定采用PHC400-95-A (直径400mm 、壁厚95mm 、A 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十字型桩尖。由于该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区,故采用静力法压桩。 初选承台埋深d =2m 。桩顶嵌入承台0.05m ,桩底进入卵石层≥1.0m ,则总桩长

L=0.05+1.0+10.4+3.5+9.3+1.0≈25.3m 。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①按地质报告参数预估 ∑+=i sia P p pa a L q u A q R ()4596910.1803.9105.3304.1061254.044.055002+=?+?+?+?+???+??? ? ????=ππ =1150kN ②按当地相同条件静载试验成果 u Q 的范围值为2600 ~3000kN 之间,则 1500~13002/==u a Q R kN , 经分析比较,确定采用13502/==u a Q R kN 。 (2)估算桩数与平面布桩 ①初选桩的根数 3.41350 5840==a k R F n > 根,暂取5根。 ②初选承台尺寸 桩距2.14.00.30.3=?==d s m ,并考虑到xk yk >M M ,故布桩如图8-29所示: (a) 平面 (b) 立面 图8-29 承台尺寸及荷载图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桩基础)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桩基础) 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 15-31-2003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 《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 《地基及基础》(高等学校教学用书)(第二版); 建筑、结构设计图纸; 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设计依据 塔吊资料 根据施工现场场地条件及周边环境情况,选用1台QTZ160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自由高度56m,最大吊运高 度为203米,最大起重量为10t,塔身尺寸为1.70m x 1.70 m, 臂长65m。 岩土力学资料,(BZK8 孔) 塔吊基础受力情况

基础设计主要参数 4 ①800钻孔桩, 基础桩: 标高-2.90m ,桩长为15.96m ,桩端 桩顶 入微风化 0.5m 。 承台尺寸:平面 4.0 X 4.0 m,厚度 h=1.50m ,桩 与承台 中心距离为 1.20m ;桩身混凝土等级: C25。 承台混凝土等级: C35; 承台面标高:-1.50m (原地面标高 为-0.6m ,建筑物基 坑开挖深度 为-11.9m ) 比较桩基础塔吊基础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受力 情况,桩基础按 非工作状态计算,受力如上图所示: Fk=850.0kN Gk=25X 4X 4X 1. 50=600kN Fk Fh M Mz 工作状态 950 30 2780 340 非工作状 态 850 70 3630 F k ----基础顶面所受垂直力 F h ----基础顶面所受水平力 M ----基础所受倾翻力矩 M----基础所受扭矩 Fh F k 塔吊基础受力示意图 Fk=8bOk \ =363%N.m 2430 =70kbL. 400C

塔吊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

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一、塔机属性 二、塔机荷载 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2、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 三、基础验算

基础布置图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6.2×6.2×1.35×25=1297.35kN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 k=1.35×1297.35=1751.423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 M k''=661kN·m F vk''=F vk'/1.2=36.9/1.2=30.75kN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 M''=892.35kN·m F v''=F v'/1.2=49.815/1.2=41.512kN 基础长宽比:l/b=6.2/6.2=1≤1.1,基础计算形式为方形基础。 W x=lb2/6=6.2×6.22/6=39.721m3 W y=bl2/6=6.2×6.22/6=39.721m3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同时作用于基础X、Y方向的倾覆力矩:M kx=M k b/(b2+l2)0.5=661×6.2/(6.22+6.22)0.5=467.398kN·m M ky=M k l/(b2+l2)0.5=661×6.2/(6.22+6.22)0.5=467.398kN·m 1、偏心距验算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边缘的最小压力值: P kmin=(F k+G k)/A-M kx/W x-M ky/W y =(333+1297.35)/38.44-467.398/39.721-467.398/39.721=18.879kPa≥0 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在核心区内。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 计算:闫宗权 审核:陈俊 一、工程概况 施工项目为13层住宅,其中地下室一层,建筑总高为42米,结构形式为框剪;塔吊选用昆明产*** 型塔吊。 二、基础计算 1、已知条件: 塔吊总重:920KN[=(自重+其他活载)×增大系数],塔吊搭设总高为50米,塔吊基础采用桩上承台基础,桩身混凝土采用C20,钢筋采用一级钢;承台基础混凝土为C30,钢筋采用二级钢;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工程桩桩径进行塔吊基础桩的施工,即桩采用426桩管,振动沉管灌注,成桩直径不少于450mm。 2、受力分析: 从塔式起重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该生产设备在以下方面对设备的安全使用关系相当重要:设备的基础,设备结构,设备结构的材料,设备的工作性能和操作系统;在计算中重点求出设备基础的稳定性及设备抗倾覆的能力;因该工程的塔吊设备由生产厂家进行安装和施工中的施工材料垂直运输操作,现只对设备基础进行计算。 根据设备厂家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本设备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不能完全按厂家提供的基础图进行施工,根据基础的受力特点,除求出基础的垂直承载力外,还应求出塔吊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对桩基的抗拔能力。因此,根据前面的已知条件,同时按由昆明市建筑设

计研究院对本施工项目进行的地质勘察报告中第33孔的土层勘察情况对桩基进行设计,该孔土层力学性能指标如下: 土层号名称 Li qisk λi ui(1.413) ①, 杂填土 1.3 ②粉质粉土 0.6 35 ④3 粉土 1.8 45 ④1 砾砂 4.1 50 0.6 ⑥粘土 2 42 0.75 ⑥4 粉砂 1.7 48 0.60 ⑥1 有机质土 2.4 48 0.75 ⑥4 粉砂 2 48 0.6 3、计算 为满足塔吊对基础的稳定性要求,采用四桩承台,则: 920000÷4=230000 N (即单桩最大承载力) 按上述土层力学参数,求单桩极限抗拔力,考虑到本工程基坑开挖3米后对单桩抗拔力的影响,因此,从自然地面下3米开始根据各土层的力学性能指标进行计算: UK=Σλi .qsik .ui li =0.60×50×1.413×4.1+0.75×42×1.413×2.0+0.60×48×1.413×1.7+0.75×48×1.417×2.4+0.6×48×1.4 17×2=536.05Kqa<230Kpa(满足) 桩身配筋计算: 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根据已知单桩总抗拔力为23000N计算,如采用一级钢筋,则:As=N/fC=230000/210=1095.24mm2

5#塔吊四桩基础的计算书

5#塔吊四桩基础的计算书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19)。 一. 参数信息 本计算书参考塔吊说明书荷载参数进行验算。 塔吊型号:TC6513-6 塔机工作状态:Fv=696.9kN,Fh=25.4kN 塔机非工作状态:Fv=586.3kN,Fh=103.2kN 工作状态倾覆力矩:M=2148.2kN.m 非工作状态倾覆力矩:M=2798.6kN.m 塔吊计算高度:H=77m 塔身宽度:B=1.8m 桩身混凝土等级:C80 承台混凝土等级:C35 保护层厚度:H=50mm 矩形承台边长:H=6m 承台厚度:Hc=1.35m 承台箍筋间距:S=200mm 承台钢筋级别:HRB400E 承台顶面埋深:D=0.0m 桩直径:d=0.6m 桩间距:a=4.8m 桩钢筋级别:HRB400E 桩入土深度:35m 桩型与工艺:预制桩 桩空心直径:0.38m 计算简图如下: 二. 荷载计算

1. 塔机基础竖向荷载 1) 塔机工作状态竖向荷载标准值 F k =696.9kN 2) 塔机非工作状态竖向荷载标准值 F k =586.3kN 3)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 G k =6×6×1.35×25=1215kN 2. 塔机基础水平荷载 1) 工作状态下塔机基础水平荷载标准值 F vk = 25.40kN 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基础水平荷载标准值 F vk = 103.20kN 3. 塔机的倾覆力矩 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M k = 2148.20kN.m 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M k = 2798.60kN.m 三. 桩竖向力计算 非工作状态下: Q k =(F k +G k )/n=(586.3+1215.00)/4=450.33kN Q kmax =(F k +G k )/n+(M k +F vk ×h)/L =(586.3+1215)/4+Abs(2798.60+103.20×1.35)/6.79=883.19kN Q kmin =(F k +G k -F lk )/n-(M k +F vk ×h)/L =(586.3+1215-0)/4-Abs(2798.60+103.20×1.35)/6.79=17.46kN 工作状态下: Q k =(F k +G k +F qk )/n=(696.9+1215.00)/4=477.98kN Q kmax =(F k +G k +F qk )/n+(M k +F vk ×h)/L

塔吊板式基础安全计算书

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二、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 承台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 正系数ηb / 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 数ηd / 基础底面以下的土的重度 γ(kN/m3) /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 度γm(kN/m3) / 基础埋置深度d(m) / 2)承台参数: 承台底部长向配筋直径d1 22 承台底部长向配筋间距a1 160 承台底部长向配筋等级HRB335 承台底部短向配筋直径d2 22 承台底部短向配筋间距a2 160 承台底部短向配筋等级HRB335 承台顶部长向配筋直径d3 22 承台顶部长向配筋间距b1 160 承台顶部长向配筋等级HRB335 承台顶部短向配筋直径d4 22 承台顶部短向配筋间距b2 160 承台顶部短向配筋等级HRB335 (图1)塔吊荷载示意图

(图2)塔吊基础布置图 (图3)承台配筋图三、基础验算 1.荷载计算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5.3×5.3×1.25×25=877.812kN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 G=1.35G k=1.35×877.812=1185.047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 k''=1193.9kN·m F vk''=F vk'/1.2=56.8/1.2=47.333kN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

塔吊基础计算书

天然基础计算书 123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QTZ50,塔吊起升高度H:32.00m, 塔身宽度B:1.6m,基础埋深d:4.45m, 自重G:357.7kN,基础承台厚度hc:1.35m, 最大起重荷载Q:50kN,基础承台宽度Bc:5.50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级别:HRB335, 基础底面配筋直径:18m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140kPa, 基础宽度修正系数ηb:0.15,基础埋深修正系数ηd:1.4, 基础底面以下土重度γ:20kN/m3,基础底面以上土加权平均重度γm:20kN/m3。 二、塔吊对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计算

1、塔吊竖向力计算 塔吊自重:G=357.7kN;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Q=50kN; 作用于塔吊的竖向力:F k=G+Q=357.7+50=407.7kN; 2、塔吊弯矩计算 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 M kmax=1335kN·m; 三、塔吊抗倾覆稳定验算 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按下式计算: e=M k/(F k+G k)≤Bc/3 式中 e──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础中心的距离; M k──作用在基础上的弯矩; F k──作用在基础上的垂直载荷; G k──混凝土基础重力,G k=25×5.5×5.5×1.35=1020.938kN; Bc──为基础的底面宽度; 计算得:e=1335/(407.7+1020.938)=0.934m < 5.5/3=1.833m; 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 四、地基承载力验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计算简图:

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

6楼矩形板式桩基础1计算书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G197-2006 一、塔机属性 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基础布置图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h'γ')=6.4×6.4×(1.5×25+0×19)=1536kN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2G k=1.2×1536=1843.2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2+a l2)0.5=(42+42)0.5=5.657m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F k+G k)/n=(1006.97+1536)/4=635.743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max=(F k+G k)/n+(M k+F Vk h)/L =(1006.97+1536)/4+(4177+173.5×1.5)/5.657=1420.145kN Q kmin=(F k+G k)/n-(M k+F Vk h)/L =(1006.97+1536)/4-(4177+173.5×1.5)/5.657=-148.66kN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max=(F+G)/n+(M+F v h)/L =(1359.409+1843.2)/4+(5638.95+234.225×1.5)/5.657=1859.596kN Q min=(F+G)/n-(M+F v h)/L =(1359.409+1843.2)/4-(5638.95+234.225×1.5)/5.657=-258.291kN 四、桩承载力验算

TC6515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最终

TC6515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最终

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新建病房综合楼工程TC6515型塔式起重机 基 础 施 工 方 案 施工单位:中夏建设集团 编制单位:上海颐东机械施工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2010.11.22 版次:专家评审后修改版

塔式起重机安拆施工方案审批表 工程名称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新建 病房综合楼工程 工程地点上海市长宁区 使用单位中夏建设集团 塔吊型号TC6515 生产厂家长沙中联统一编号 塔式起重机基本技术参数 标准节数量起重臂长度附墙数量安装方式整机功率 40 60 4 附着70Kw 编制 年月日 审核安全质量 部 年月日 技术部 年月日 设备物资 部 年月日 审 批 总师室 年月日

TC6515塔吊基础的计算书 1工程概况 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新建病房综合楼工程位于上海市长宁区1328号。因工程建设需要欲安装一台TC6515塔机。本塔机最大独立高度为60米,初始安装高度50米。塔机的基础为混凝土承台+格构柱+灌注桩的形式。塔机混凝土承台尺寸为6500×6500×1400,承台面标高为-2.4米,混凝土型号不低于C35,配筋为纵横各不小于35根直径25的螺纹钢;格构柱截面尺寸为430×430,主肢为L180×180×18,缀板400×20×10@600,最大悬高9.35米,格构柱插入承台尺寸为600,插入灌注桩尺寸为3000;灌注桩为4根¢800的灌注桩,桩间距为4300,混凝土型号为C35,桩长33.85米,桩底标高为-45.6米。 2编制依据 2.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范》JGJ196-2010 2.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4《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范》JGJ/T187-2009 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施工注意事项 3.1钻孔灌注桩强度等级为C35,(按《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程JGJ33-2001中 4.4.2条规定》,其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超灌部分在地下室底板范围内,地下室施工时,需将钢构柱内的砼凿除干净后,在各格构柱的角钢上焊接钢板止水片。 3.2钢格构柱与灌注桩的搭接长度为3m,要求与钢筋笼主筋焊接,在下钢筋笼时,应严格控制四根钢格构柱的方向成正方形布置,以保证其外围槽钢加固杆的焊接。 3.3格构柱的主肢全长为11.55米,使用整长为12米的角

QTZ80(6013)塔吊基础天然基础计算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塔吊概况 (1) 三、塔吊安装位置及基础型式选择 (1) 四、塔吊的使用与管理 (4) 五、塔吊基础 (4) 六、QTZ80(6013)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 (5)

岗顶酒店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塔吊概况 本工程施工计划设置塔吊1台,塔吊布设位置见平面布置图。采用QTZ80(6010)型塔吊,该塔吊独立式起升高度为45米,(本工程实际使用搭设高度约40米),工作臂长60米,最大起重量6吨,公称起重力矩为800KN.m。 综合本工程地质条件及现场实际情况,参照《兰田岙造船基地扩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工程设计图纸,本塔吊基础采用天然地基基础。 三、塔吊安装位置及基础型式选择 (一)塔吊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中对塔吊基础的要求: 1.地基基础的土质应均匀夯实,要求承载能力大于20t/㎡;底面为6000×6000的正方形。 2.基础混凝土强度C35,在基础内预埋地脚螺栓,分布钢筋和受力钢。 3.基础表面应平整,并校水平。基础与基础节下面四块连接板连接处应保证水平,其水平度不大于1/1000; 4.基础必须做好接地措施,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5.基础必须做好排水措施,保证基础面及地脚螺栓不受水浸,同时做好基础保护措施,防止基础受雨水冲洗,淘空基础周边泥土。 6.基础受力要求:

H—基础所受水平力kN P V—垂直力kN M—倾覆力矩kN.m M Z—扭矩kN.m 基础受力图(二)本工程塔吊安装位置详见下图:

按塔吊说明书要求,塔吊铺设混凝土基础的地基应能承受0.2MPa的压力,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塔吊基础位于4-2强风化砾岩层,该层土质的承载力达0.60MPa,满足塔吊基础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且该土层也是建筑物基础所在持力层土层,以该土层作塔吊基础的持力层,既能满足塔吊使用要求,也不会有基坑开挖时引起塔吊基础变形的问题。

中联QTZ80(TC6012)塔吊非标桩基础方案计算书Word版

QTZ80(TC6012-6)非标桩基础方案计算书根据麓枫路站现场的实际情况及 QTZ80(TC6012)塔机的预装位置地质条件进行计算。现场桩采用直径800 灌注桩。12 轴线附近塔吊基础承台底进入冠梁 180mm,基础承台底布筋与冠梁顶部布筋高度一致,基础承台顶高出地面约 20mm。23 轴线附近塔吊基础承台底布筋与冠梁底部布筋高度一致,基础承台顶高出地面约 100mm。塔机承台宽度方向超出冠梁100mm。桩基础示意见附图1,现场桩基础方案为: 塔机桩基础承台 1. 塔机基础承台大小5.6m*3.5m*1.3m; 2. 基础承台上下层长度方向布筋30-φ25@190(HRB400); 3. 基础承台上下层宽度方向均布筋24-φ25@148(HRB400); 4. 架立筋180-φ12@380/296(HPB300); 5. 基础承台上层主筋保护层厚度50mm,下层主筋保护层厚度 130mm; 6. 基础承台砼标号C35,施工时应捣实,养护期28 天(或达到额定强度); 7. 确保固定基节的安装后其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度误差小于 1.5/1000; 8. 预埋螺栓基础的四组地脚螺栓相对位置必须准确,保证地脚螺 栓孔的对角线误差不大于2mm,确保固定基节的顺利安装; 9. 钢筋的弯折等其他要求与厂家的基础图要求一致。

桩 1. 共用原来的支护桩及冠梁,外加两根直径800mm 的灌注桩; 2. 外加两根灌注桩定位尺寸详见附图1,桩底比基坑底低2m,桩顶进入承台100mm; 3. 桩主筋通长布置,12-φ20@183(HRB400),见附图2; 4. 桩身布置φ8(HPB300)螺旋箍筋,桩顶以下5D 螺旋箍筋间距100mm,其余间距300mm; 5. 桩身每隔2m 设置加强筋φ20@2000(HRB400); 6. 桩身混凝土≥水下C30; 7. 桩端的持力层主要为强风化板岩,进入持力层深度从基坑底高度算起≥2m, 12 轴线塔吊L≥17.33m,23 轴线塔吊L≥16.53m; 8. 灌注桩施工工艺同支护桩。 桩与基础承台连接 1. 桩嵌入承台的长度100mm; 2. 主筋入承台长度≥800mm; 基础承台与冠梁连接 1. 12 轴线附近塔吊基础承台底布筋与冠梁顶部布筋高度一致,利用架立筋将冠梁顶部主筋与承台上下层主筋编结在一起; 2. 23 轴线附近塔吊基础承台底布筋与冠梁底部布筋高度一致,利用架立筋将冠梁底部主筋与承台上下层主筋编结在一起; 3. 基础承台传递到冠梁处的最大水平力为160kN(方向360°任意),请项目方考虑基础承台处的冠梁或支护桩是否需加强,应满足

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

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

————————————————————————————————作者:————————————————————————————————日期: 2

3 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一、塔机属性 塔机型号 QTZ60(浙江建机) 塔机独立状态的最大起吊高度H 0(m) 40 塔机独立状态的计算高度H(m) 45 塔身桁架结构 方钢管 塔身桁架结构宽度B(m) 1.8 二、塔机荷载 塔机竖向荷载简图 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

4 塔身自重G 0(kN) 251 起重臂自重G 1(kN) 71.1 起重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 G1(m) 29.4 小车和吊钩自重G 2(kN) 3.8 小车最小工作幅度R G2(m) 0 最大起重荷载Q max (kN) 60 最大起重荷载至塔身中心相应的最大距离R Qmax (m) 18.2 最小起重荷载Q min (kN) 15 最大吊物幅度R Qmin (m) 60 最大起重力矩M 2(kN·m) Max[60×18.2,15×60]=1092 平衡臂自重G 3(kN) 53.48 平衡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 G3(m) 8.67 平衡块自重G 4(kN) 150 平衡块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 G4(m) 13.77 2、风荷载标准值ωk (kN/m 2) 工程所在地 广西 贺州市 基本风压ω0(kN/m 2 ) 工作状态 0.2 非工作状态 0.35 塔帽形状和变幅方式 锥形塔帽,小车变幅 地面粗糙度 C 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风振系数βz 工作状态 1.763 非工作状态 1.815 风压等效高度变化系数μz 0.862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工作状态 1.95 非工作状态 1.95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书 编写依据塔吊说明书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塔基承台设计为5200m×5200m×1.3m,根据地质报告可知,承台位置处于回填土上,地耐力为4T/m2,不能满足塔吊说明书要求的地耐力≥24T/m2。为了保证塔基承台的稳定性,打算设置四根人工挖孔桩。 地质报告中风化泥岩桩端承载力为P=220Kpa。按桩径r=1.2米,桩深h=9米,桩端置于中风化泥上(嵌入风化泥岩1米)进行桩基承载力的验算。 一、塔吊基础承载力验算 1、单桩桩端承载力为: F1=S×P=π×r2×P=π×0.62×220=248.7KN=24.87T 2、四根桩端承载力为: 4×F1=4×24.87=99.48T 3、塔吊重量51T(说明书中参数) 基础承台重量:5.2×5.2×1.3×2.2=77.33T 塔吊+基础承台总重量=51+77.33=128.33T 4、基础承台承受的荷载 F2=5.2×5.2×4.0=108.16T 5、桩基与承台共同受力=4F1+F1=99.48+108.16=207.64T>塔吊基础总重量=128.33T 所以塔吊基础承载力满足承载要求。 二、钢筋验算 桩身混凝土取C30,桩配筋23根ф16,箍筋间距φ8@200。 验算要求轴向力设计值N≤0.9(fcAcor+fy’AS’+2xfyAsso) 必须成立。 Fc=14.3/mm2(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cor=π×r2/4(构件核心截面积) =π×11002/4=950332mm2 fy’=300N/MM2(Ⅱ级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AS’=23×π×r2/4=23×π×162/4 =4624mm2(全部纵向钢筋截面积) x=1.0(箍筋对砼约束的折减系数,50以下取1.0) fy=210N/mm2 (Ⅰ级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dCor=1100mm (箍筋内表面间距离,即核心截面直径) Ass1=π×r2/4=π×82/4=16×3.14=50.24mm2(一根箍筋的截面面积) S螺旋箍筋间距200mm A’sso=πdCorAssx/s =π×1100×50.24/200=867.65mm2(螺旋间接环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换算截面面积)因此判断式 N≤0.9(fcAcor+fy’AS’+2xfyAsso)=0.9(14.3×950332+300×4624+2×1.0×210×867.65)=15341360.6N 248.7KN<12382.87KN 经验算钢筋混凝土抗拉满足要求。

塔式起重机机基础计算书

塔吊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一、塔机属性 塔机竖向荷载简图 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

k

矩形桩式基础布置图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 =bl(hγ c +h'γ')=5×5×(1.25×25+0×19)=781.25kN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2G k =1.2×781.25=937.5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 2+a l 2)0.5=(32+32)0.5=4.24m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 =(F k +G k )/n=(490.2+781.25)/4=317.86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max =(F k +G k )/n+(M k +F Vk h)/L =(490.2+781.25)/4+(1067.6+65.95×1.25)/4.24=588.93kN Q kmin =(F k +G k )/n-(M k +F Vk h)/L =(490.2+781.25)/4-(1067.6+65.95×1.25)/4.24=46.8kN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max =(F+G)/n+(M+F v h)/L =(588.24+937.5)/4+(1577.89+92.33×1.25)/4.24=780.55kN Q min =(F+G)/n-(M+F v h)/L =(588.24+937.5)/4-(1577.89+92.33×1.25)/4.24=-17.68kN 四、桩承载力验算 桩身周长:u=πd=3.14×0.4=1.26m 桩端面积:A p =πd2/4=3.14×0.42/4=0.13m2 R a =uΣq sia ·l i +q pa ·A p

最新7种塔吊的基础计算

7 种塔吊基础计算 目录 一、单桩基础计算 二、十字交叉梁基础计算 三、附着计算 四、天然基础计算 五、三桩基础计算书 六、四桩基础计算书 七、塔吊附着计算

一、塔吊单桩基础计算书 一. 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QT60,自重(包括压重)F1=245.00kN,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 塔吊倾覆力距M=600.00kN.m,塔吊起重高度H=50.00m,塔身宽度B=1.60m 混凝土强度:C35,钢筋级别:Ⅱ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c=14500.00N/mm2 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d=2.50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 m=8.00MN/m4 桩顶面水平力 H0=100.00kN,保护层厚度:50mm 二. 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1.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245.00kN 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F=1.2×(F1+F2)=366.00kN 塔吊的倾覆力矩 M=1.4×600.00=840.00kN.m 三. 桩身最大弯矩计算 计算简图: 1. 按照m法计算桩身最大弯矩: 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4.5条,并参考《桩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 (1) 计算桩的水平变形系数(1/m): 其中 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 b0──桩的计算宽度,b0=3.15m。 E──抗弯弹性模量,E=0.67Ec=9715.00N/mm2; I──截面惯性矩,I=1.92m4; 经计算得到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0.271/m (2) 计算 D v: D v=100.00/(0.27×840.00)=0.45 (3) 由 D v查表得:K m=1.21 (4) 计算 M max: 经计算得到桩的最大弯矩值: M max=840.00×1.21=1018.87kN.m。 由 D v查表得:最大弯矩深度 z=0.74/0.27=2.78m。

取消矩形板式桩基础QTZ250(TC7030B)计算书(DOC)

矩形板式桩基础QTZ250(TC7030B)计算书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一、塔机属性 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bl(hγc+h'γ')=5×5×(1.2×25+0×19)=750kN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 k=1.35×750=1012.5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2+a l2)0.5=(3.62+3.62)0.5=5.09m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F k+G k)/n=(1058+750)/4=452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kmax=(F k+G k)/n+(M k+F Vk h)/L =(1058+750)/4+(4250+35×1.2)/5.09=1295.03kN Q kmin=(F k+G k)/n-(M k+F Vk h)/L =(1058+750)/4-(4250+35×1.2)/5.09=-391.03kN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 max=(F+G)/n+(M+F v h)/L =(1428.3+1012.5)/4+(5737.5+47.25×1.2)/5.09=1748.29kN Q min=(F+G)/n-(M+F v h)/L =(1428.3+1012.5)/4-(5737.5+47.25×1.2)/5.09=-527.89kN 四、桩承载力验算 桩身周长:u=πd=3.14×0.8=2.51m 桩端面积:A p=πd2/4=3.14×0.82/4=0.5m2 R a=uΣq sia·l i+q pa·A p =2.51×(6.5×15+3.5×180)+1600×0.5=2632.65kN Q k=452kN≤R a=2632.65kN Q kmax=1295.03kN≤1.2R a=1.2×2632.65=3159.19kN 满足要求! 2、桩基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