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之暴力叙述及其美学意义

《麦克白》之暴力叙述及其美学意义
《麦克白》之暴力叙述及其美学意义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

2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

3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4 从“狗”和“龙”的谚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5 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营销策略

6 简论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和翻译

7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8 从目的论看电影《音乐之声》中对白的汉译

9 浅析美国慈善捐赠的文化动因(开题报告+论)

10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11 高校学生英语口语课堂焦虑感控制的研究

1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4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15 小学生英语学习中情感态度的调查研究

16 卡克斯顿印刷业对英语传播的贡献

17 Roger Chillingworth in The Scarlet Letter Viewed from th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18 爱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植物隐喻

19 论凯特肖班《觉醒》中的超验思想

20 三星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21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ranslating San in Chinese Idioms

22 论《好人难寻》中的哥特特征

23 从Hofstede的文化维度角度解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24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25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the Symbols Which Reflect the Emotional Keynote of Wuthering Heights

26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27 考琳?麦卡洛《荆棘鸟》中麦琪悲剧命运的成因

28 《红字》中的象征手法的运用

29 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复杂个性

30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31 《蝴蝶君》中两位主角的心理冲突

32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比较

33 探究汉英翻译的中式英语现象

34 从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看委婉语的翻译

35 从文化角度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36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37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

38 英汉委婉语及其相关文化心理解读

3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40 基于精细加工理论的英语词汇学习研究

41 加拿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42 On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Religion and Love in The Thorn Birds

43 《远大前程》中的幽默与讽刺分析

44 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

45 《小妇人》中的家庭教育及它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

46 论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47 从《飘》中人物性格分析看适者生存的道理

48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49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and Its Translation

50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51 话语标记Well的语用功能

52 培养元认知策略,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3 [会计学]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54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Oxymoron in Advertising

55 英汉动物习语内涵意义的文化差异

56 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57 从美国梦看美国社会流动机制

58 A Study of Pragmatic Functions of Vague Language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59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研究

60 浅析英语职业委婉语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61 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62 隐转喻名名复合词的语义分析

63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64 我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

65 茶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66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

67 从《纯真年代》的女性角色看旧纽约的女性地位

68 初中英语说写技能综合教学研究

69 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作用--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

70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救赎主题分析

71 An Analysis of the Random and the Determined in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72 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73 简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人格特征

74

75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

76 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浅谈商标翻译的特点和方法

77 《黛西米勒》中道德冲突的表现分析

78 《老人与海》中的孤独

79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0 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研究

81 论人文主义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体现

82 用隐喻理论分析英汉商标的语言特色

83 从基因学的角度看多义词的词义关系

84 论基督教教义对美国人慈善观的影响

85 语法型课堂和交流型课堂的整体研究

86 论《都柏林人》中的情感瘫痪

87 主语显著和话题显著—英汉语对比分析

88 解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形象

89 《飘》中生态女性意识的研究

90 论爱伦?坡小说《莫格街谋杀案》中悬疑的设置

91 On Application of TBLT to Junior High School Oral English Teaching

92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

93 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重读

94 从《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95 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96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蝴蝶梦》

97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人性的两面性及自我斗争

98 简析《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女性意识

9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0 中西文化面子观对比分析

101 论宋词词牌名的翻译

102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

103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避免方法

104 试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悲剧之源

105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106 从《简爱》看电影对名著的改编

107 英汉“思考”类动词的语义成分与词汇化模式分析

108 以名词动用为例分析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隐喻

109 从委婉语看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110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in Daniel Defoe’s Roxana and Emily Zola’s Nana

111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主人公的成长危机

112 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113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

114 A Research on V 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CALL Environment

115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

116 《人性的枷锁》——菲利普的灰色人生

117 从《红字》看十七世纪新英格兰清教主义风尚

118 试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主人公性格异同点

119 雪莉?杰克逊《抽彩》中矛盾的体现

12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21 《远大前程》中皮普成长的心路历程

122 从认知视角谈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

123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的人格探析

124 《撞车》中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分析

125 惠特曼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美国现代诗歌创作和中国诗歌创作的影响——以《自我之歌》

为例

126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127 On the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Scenic Spots

128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129 做最好的自己—论斯佳丽形象对现代女性的教育意义

130 从养老模式看中美文化异同

131 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

132 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对比英汉女性称谓语

133 思维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34 英语网络语言特点研究

135 《七宗罪》的人性解剖

136 从目的论角度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基本颜色词为例

137 高中英语写作前口语活动设计与实施建议

138 《劝导》中安妮?艾略特的道德判断

139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式人物的刻画

140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社会理想

141 从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猫和老鼠》对比中美儿童教育的差异

142 爱伦?坡的《乌鸦》中的浪漫主义分析

143 国际商务谈判中模糊语言应用的语用分析

144 英汉禁忌语对比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及翻译策略

145 浅谈高中英语练习课教学

146 从异化法和归化法看中式菜单翻译

147 英国海洋文化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148 论被动句的翻译

149 浅谈非语言交际中的手势语

150 Approaching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

151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艺术--以《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为例

152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电影片名英译中的运用分析

153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54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155 A Contrastive Study on Meaning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56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

157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

158 从家庭伦理关系视角解读《儿子与情人》的女性主义

159 浅析舒肤佳品牌的翻译

160 从生态批评论梭罗《瓦尔登湖》中对工业化的思考

161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

162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6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nne of Green Gab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al Aesthetics

164 Color Wor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

165 [毕业论文](法语系毕业论文)杜拉斯《情人》的艺术成就

166 探析《红字》中齐灵渥斯的恶中之善

167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the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68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的原因探析

169 从会话含义理论看《家有儿女》

170 论《金色笔记》的多元主题

171 《远离尘嚣》中女主角的情感变迁研究

172 比较研究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173 中美幸福观比较:以影片《在云端》为例

174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不同爱情观

175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看女性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176 谭恩美《喜福会》中人物对话含义及其功能分析

177 跨文化交际在宝洁公司营销战略中的应用

178 从鹿鼎记和唐吉诃德的主要人物的较对比来比中西方侠文化

179 逆世的美丽——分析《飘》中主要人物表现的自我意识

180 论海明威的反战思想

18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American and Chinese V alues Based on Friends

182 试析《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

18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

184 汉英语言中的借词现象

185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186 论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式菜名中的运用

187 她们的自我选择—解读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婚恋观

188 从接受美学看广告翻译

189 寂静的声音——《送菜升降机》中的沉默

190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191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Numerical Idioms and English Numerical Idioms 192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

193 《道连葛雷的画像》叙事艺术的分析

194 从女性主义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195 跨文化沟通:管理跨国员工队伍的战略途径

196 浅析焦虑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的影响

197 论《月亮宝石》的现实主义手法

198 A Study on Humanit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avid Copperfield

199 埃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哥特式特征分析

200 浅析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悲剧的审美意义

悲剧的审美意义 悲剧,作为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矛盾所造成极其悲惨的结局,构成戏剧主要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代表着一些人的愿望及理想,而这种愿望却具有着极其困难的实现方式。悲剧往往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是发展最为完善的艺术类别之一,因此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论也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完善,我们现在所发展和研究的美学上的悲剧都是在西方悲剧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悲剧的起源 悲剧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它渊源于古希腊酒神颂和山羊之歌。尼采写过一本《悲剧的诞生》,这是他的第一步著作,被学者们看作他的哲学的诞生地。尼采提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两个概念来说明悲剧的本质。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本质上是酒神精神,“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归根到底,是它呼唤整个现象世界进入人生。” 对于同一个概念,亚里斯多德是这样认为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有特定的

对象,特定的人物。作用是引起的恐惧与怜悯之情,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作用。但是,自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之中对悲剧作了经典性规定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悲剧理论就逗留在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内,也就是在一种“神力”的命运观点之内逗留、徘徊,直到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悲剧的“冲突论”才改变了这种悲剧命运观的传统。那么,是谁最早提出了“冲突论”?在中西方美学研究界比较普遍的观点就是,西方美学史上悲剧“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黑格尔。而黑格尔则认为: 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样两种善的斗争就必然引起悲剧的冲突。 悲剧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和一种戏剧形式最早起源与古希腊。一直以来,古希腊在丰富多彩的古希腊神话与传说里都具有着悲剧性的英雄形象,如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杀死斯芬克斯为民解难的俄底浦斯等等,他们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为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所吞没;或虽然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取得胜利,却命运多舛,最终遭受强大的自然的残害而死亡。这些故事虽然反映的是古希腊人与自然的抗争、博斗和相互的矛盾冲突,但这些神话

_从电影《麦克白》看莎士比亚的悲剧特点

电影文学 DIA NY ING WE NX U E 第7期/2016年/总第652期 从电影 《麦克白》看莎士比亚的悲剧特点肖少华 王立宾(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 要] 《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形象地刻画了麦克白的悲剧人生。而1971 年由波兰斯基执导的电影《麦克白》 ,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以矛盾性的人物心理刻画和血腥暴力场景重新演绎了这一经典悲剧,将莎士比亚作品的悲剧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让观众在 光影的世界里品味着故事的内涵。本文从电影《麦克白》及其悲剧主题入手,探讨莎士比亚悲 剧的特点,旨在为研究莎士比亚及其悲剧作品提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麦克白》 ;电影;悲剧;莎士比亚1971年,由波兰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电影《麦克白》将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主题及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波兰斯基版《麦克白》由于坚持对原著暴力残忍场景的直接刻画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但是却勾勒出一个更加阴沉、孤独、压抑的麦克白形象。波兰斯基在电影《麦克白》中将自己的愤怒和痛苦融入电影人物的刻画中,充分展示了其对于莎士比亚悲剧的个性化见解,也让该电影成为名著改编电影的精品之作。 一、电影《麦克白》及其悲剧主题 电影《麦克白》中,导演波兰斯基充分尊重原著的悲剧性内容,对其悲剧性主题予以深度展示。电影中讲述了主人公麦克白的一生,以血腥、暴力、超自然现象等元素揭示了人性的堕落,在压抑和黑暗的意境中暗喻着对丑恶人性的批判。电影中主人公麦克白作为杀敌无数、战功赫赫的苏格兰将军,备受百姓爱戴和敬仰。他在卫国战争胜利后,被苏格兰国王邓肯敕封为爵士。然而他在战后凯旋归国途中,和其助手班柯偶遇三位女巫。这三个长胡子的神秘女巫预言主人公麦克白必定成为苏格兰未来的君主。在女巫的预言和夫人的诱惑下,麦克白逐渐膨胀并最终抵挡不住对权力的渴望而刺杀了国王邓肯,并陷害王子马尔康,人性随之完全泯灭。麦克白也从一个卫国杀敌的英雄摇身一变成为谋权篡位的奸佞。电影中主人公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先后杀死班柯、麦 克德夫全家,也让整个国家陷入黑暗恐怖的气氛中。随着影片的发展,麦克白夫人和麦克白也先后陷入恐惧和精神分裂的状态中,最终在麦克德夫的反抗下,众叛亲离而死无全尸。电影《麦克白》不仅将主人公麦克白从英雄堕落为叛国贼的过程完整地展示给观众,而且也将人性的堕落及后果完整地演绎出来。电影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延续了对人性主题的讨论,引人深省。 二、电影《麦克白》对悲剧主题的个性化阐述 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导演对莎士比亚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波兰斯基在电影《麦克白》的改编中,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其中,使麦克白的悲剧更具有个性化的意味。 (一)以人性的挣扎凸显悲剧 《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最恐怖和激烈的悲剧作品,以戏剧性语言和宏大场景来展示人物的悲剧命运。但是电影《麦克白》则是通过人性善与恶的矛盾挣扎,从心理的角度刻画出了矛盾性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是欲望和野心让善良的人性最终堕落。影片主要通过麦克白及其夫人的内心纠结揭示了人性的挣扎,首先,影片主人公麦克白原来忠君爱国,骁勇善战,他的本性并不是丑恶的。只是在女巫及夫人不断地怂恿和诱惑下,逐渐迷失在欲望和野心中,为权力一步步走向疯狂和灭亡。但是在他诸多恶行中,电影没有回避 106

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 一、暴力美学的产生 暴力美学”原指起源于美国,在香港成熟(现在又有向美国转移的态势)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1] 。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将暴力的动作场面仪式化。其特征表现为:创作者往往运用后现代手法,要么把影片中的枪战、打斗场面消解为无特定意义的游戏、玩笑;要么把它符号化,作为与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要素。这类影片更注重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却忽视或弱化了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对“暴力美学”的界定由于所持话语立场和视角的不同而呈现出定义的种种差异。大体有三种言说方式: 一种说法,认为所谓“暴力美学”不过是就文本有暴力呈现的文艺现象、特别是影视作品中的暴力现象“约定俗成”,在这一视域下才有“暴力电影”之说。“‘暴力美学’作为一个新兴美学范畴,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才开始在学界流行起来,经过20 年的发展历程,暴力美学在电影中基本上已经具备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含义。”[1]这一说法实际上是沿用了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郝建教授的观点,而且我们在近期的电影批评文章中发现,类似说法大多认同郝建的观点。郝建认为“‘暴力美学’是个新词,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才流行起来,最初似乎是香港的影评人在报刊的影评中使用的。延续至今,这个词有了 它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它主要是指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趣味”。[2] 另一种说法,认为所谓“暴力美学”是文艺作品对暴力进行“包装”“修饰”后的产物,凸显的是暴力的形式美,是文艺作品的“暴力叙事”,这是一种结构主义批评视角。近五年来有关电影“暴力美学”的评论文章多数都认同这一观点。事实上,这一观点基本上与郝建教授的思想一致。“它(暴力美学)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杀戮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美感发扬到美丽炫目的程度;有的时候,导演还故意用暴力、血腥的镜头或者情景来营造一种令人刺激难受的效果。最初,这不是一个严格的理论术语,而从形式感出发的批评术语。”[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所谓“暴力美学”不过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一种将暴力美化、风格化、游戏化,以供大众消费的“美学”。此种说法试图将“暴力美学”理论化,至少是把它视为一种“理论话语”、“学术术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即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的张蜀津的《论“暴力美学”的本质与美学意味》。他认为“暴力美学”从其艺术谱系看已然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美学形态”;“‘暴力美学’”专指肇始于希区柯克惊悚片中仪式化暴力场面和新好莱坞影片中暴力风格化的从萌芽到自觉,再到吴宇森‘英雄系列’影片将暴力场面的形式美感和风格化程度发展到极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削弱社会道德教化功能和意识形态功利色彩的一种较为成熟的电影美学形态。在这里,‘暴力美学’不仅仅是指将暴力进行‘美化’,一切将暴力风格化的处理(这里将昆廷?塔伦蒂诺对暴力的高度写实也视为一种风格化处理)都可称为‘暴力美学’”。[3] 就像产生“暴力美学”的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化特点一样,“暴力美学”也因不同国家(地区)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呈现出一种同时包含同质因素和异质因素的

麦克白——野心的悲剧

野心的悲剧 诗人的眼睛在狂怒中容得下辽阔的大地、深邃的苍穹;想象会获得未知的形象,诗人的笔则授之以定形,赋虚幻以显赫的地位和姓名。 ——《仲夏夜之梦》第五幕第一场《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以及《哈姆雷特》是公认的莎士比亚最主要的四部悲剧。而《麦克白》,它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幻想和剧情之激昂强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道德的人在道德的社会中的所作所为。 英国的赫兹利特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物》一书中提到“麦克白成为暴君不过是受环境的影响”,他是被适宜的机运、妻子和女巫的唆弄推上犯罪道路的,他的悲剧在于他犯罪的同时内心里还有怜悯心。 麦克白其实是一个软弱的人。他思想上迷离恍惚,六神无主,然而他的行动却突如其来而且异常凶狠,因为他对自己的果断缺乏信心。他的力量处置焦虑不安和内心的慌乱。而麦克白夫人与麦克白则正好相反,她那百折不挠的毅力和男性般的坚强性格,是她战胜丈夫那迟疑不定的良心的保证。为了立即获得时刻诱惑者他们的荣华富贵,她执拗地急于抓住一切机会,而且毫不动摇、毫不退缩地一直把事情干到底。麦克白夫人,其实就是一个女中奸雄。她那无坚不摧的决心对麦克白产生了强烈的作用。 麦克白夫人在街道麦克白的信后说:“我为你的天性忧虑:它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你希望用正直的手段,达到你的崇高的企图,一方面不愿玩弄机诈,一方面却要做非分的攫夺;你没有事后的追悔,却有太多事前的顾忌,赶快快回来吧,让我把我的精神倾注在你的耳中;命运和玄奇的力量分明已经准备把黄金的宝冠罩在你的头上,让我用舌尖的勇气,把那阻止你得到那顶王冠的一切障碍驱扫一空吧。”麦克白夫人用激将法把麦克白的懦弱赶跑,怂恿丈夫举起匕首,杀死国王;用她那跃跃欲试的野心鞭策着麦克白,并亲自实现了自己凶险的计划。 麦克白夫人在整部剧中就是野心的代表。她的主要特点不是心肠狠毒,而是铁石心肠般的顽强性格,这使她绝不会因为女人的软弱和怜悯心而放弃一经决定的罪恶企图。她的错误在于利欲熏心,过于想光大门楣,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忽视了人类共有的同情心和正义感。阻止麦克白夫人亲手杀死邓肯国王的知识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因为睡着的国王长得很像她的父亲。 然而无论良知和野心、“人性”和“魔性”怎么较量,最终泥足深陷的人仍旧在内心的煎熬中死去。麦克白夫人在梦游中反复搓洗双手,但她手上无形的鲜血是再也洗不掉了。当罪恶真的铸就以后,麦克白夫人的内心深处良知在苏醒。他彻夜难眠,总是秉烛夜游。她牺牲了自己女性的身份,放弃“灵魂不朽”为代价却并没有换来重用,而是等来了背叛。麦克白尝到了犯罪的快感,踏上了不归路,而她只能停留在过去的罪行上,独自一人承担罪恶感。 麦克白夫人最后在梦游中被倒下的蜡烛火烧死了。 《麦克白》是一部野心的悲剧。像麦克白这样杰出的人也要被王位引诱,活生生地让野心与恶德压倒良心与美德,犯罪后堕落成暴君。这是一部描写野心的萌发、实现以及自毁全过程的悲剧。

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性研究

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性研究 【摘要】:本论文希望以悲剧的视角来观照古代戏曲,梳理出古代戏曲对悲剧性意蕴的表达方式及其演化轨迹,论述其在审美风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从文学观念、文化传统、社会思潮等方面探讨形式背后的意义及产生的原因。尽管抒情诗的传统和曲本位的观念使悲情苦境成为古代戏曲表达悲剧性意蕴最重要的方式,但随着文人化进程的加深,悲情悲绪的客体化走向也愈益明显,突出表现在悲剧性境遇的营造上。这不仅标志着文人观照抒写苦痛方式的变化,也标示着悲剧意识在戏曲文学中的成熟,并推动了伟大悲剧杰作的诞生。而这种成熟又是文化思潮、社会现实与文学观念等内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于文人剧作家的结果。从悲剧意识角度来看,大团圆模式是古代戏曲用以拯救苦难,弥合痛苦最重要的方式,体现了人类渴望从灾难与痛苦中被解救出来的共通的文化心理。具体到戏曲叙事层面,剧作家总会设计一个甚至几个人物形象充当苦难的见证者和挽救者,借以表达其拯救愿望,宣扬其救世理想,而大团圆结局则是拯救实现的重要标志。然而,传统的写意创作原则使大团圆的内涵与形之式间发生了分裂,从而出现了团圆主义背后的悲剧性问题。从团圆模式内涵的变化及拯救者形象的演变轨迹中,不难发现古代戏曲有一个从大团圆到悲剧化的发展历程,并以悲观幻灭为其总结性的审美风格,这一风格的形成可以说是文人救世理想长期影响渗透的结果。作为戏剧文类之一种,古代戏曲在话语类型、结构方式以及文本交流系统等方面有着不同于

西方戏剧的特点,因而在悲剧性意蕴的表达中形成了阴柔、婉约、感伤、凄美、悲凉等风格特色,并带来了文本存在形态的复杂性和多种可能性。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中虽没有悲剧这一概念,也未能形成系统的悲剧理论,但对悲剧之美的欣赏却有着深远传统,并在戏曲评点及其理论思想中得到了承续与深化,这些均为古典悲剧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典悲剧观的最终形成大致可从三个层面来看:“怨谱”说与“苦境”论继承了悲怨传统及诗歌意境理论,对悲剧风格及情感效应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卓人月、金圣叹等人的悲观主义审美趣味自觉以痛苦作为审美观照对象,从而使戏曲批评跳出了传统的感性鉴赏层面而上升至对人生本质的哲理思考层面。王国维的悲剧观既有对前二者以及其后清代曲坛延续的悲观主义审美趣味的承续,又借助西方理论对传统文化悲剧意识作了初步的总结,并始终立足于悲剧作为叙事文学这一特点详尽探讨了悲剧叙事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推动了古典悲剧观的真正形成。【关键词】:古典戏曲悲剧性叙述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7.37 【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9引言9-27一、二十世纪中国古典

暴力美学论文1

论《杀死比尔》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内容摘要] 暴力美学现在是电影中非常流行的词语。本文从暴力美学的概念、暴力美学在影片中的应用、暴力美学的作用及其影响来对以《杀死比尔》为例分析了暴力美学在昆汀电影中的表现形式,并进一步总结出昆汀电影中暴力美学的独具特点。 [关键词] 暴力;美学;艺术;影响;美感 [引言] 在当今的电影节目中血腥场面、暴力场面越来越刺激人们的感官系统。暴力作为一种视觉上的行为。似乎在人类的视觉媒体一电影上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因此。电影中暴力美学也就应运而生.“暴力”与“美学”两个看似牛马不相及的概念,其中内在却存在着很深刻的联系.成为现在电影中非常流行的词语。 [正文] 一、解读暴力美学 所谓电影美学,就是美学原理在电视、电影领域的运用,暴力美学是电影中的语言。在向观众表现暴力的基础上运用美学的原理以及导演的美学修养。加之美学的因素,把暴力美化,使观众在视觉上可以接受导演们所表现出来的暴力感。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具有电影史意义的叙述风格形态,主要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性的暴力行为。电影中的暴力美学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感,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弹、血腥的场景经过特技等手段处理后。其侵害性被大大减少。在一些电影中,实施暴力的人代表正义,却蒙受冤屈。这种人物关系的设置也软化了暴力行为的侵略性。二是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展现给观众赤裸的暴力镜头。以上的两种暴力在影片中表现的审美价值不同,社会效果也不一样。人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因此电影中的暴力美学的表现也是大不相同的。暴力是人的力量的一种表现形态,但人的力量不都是暴力,暴力以外存在更具有审美价值的其他形式的力量。表现和描述,其实影片中暴力的美化。是对美的另外的一种理解。另外的一种对美的诠释,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暴力的期待。是本能的一种想象性的满足。 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电影艺术的风格和表现手法,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它是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观赏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无法对内容产生任何的不适。 受“暴力美学”的影响,近年来出品的武侠电影和电视剧对暴力(武打动作)的处理也出现了舞蹈化、诗化、表演化的倾向,人们在观看武侠影视剧的时候,仿佛是在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武舞表演,血腥、凶残的暴力场面有时反倒呈现出一种视觉的美感,进而消解了暴力的残酷性。 二、《杀死比比尔》的暴力美学表现 乌玛-瑟曼在片中饰演一名叫“新娘”的女杀手,曾经是致命毒蛇暗杀组织的成员。她

命运悲剧还是性格悲剧_麦克白_悲剧性分析

摘要:麦克白悲剧结局是由他自己的野心和权欲导致的,麦克白心中的野心与女巫的预言不谋而合,通过谋杀去实现这番预言完全是麦克白自己的欲望,麦克白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而不是命运悲剧。 关键词:性格悲剧;命运悲剧;麦克白;女巫;预言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也是篇幅最短的一部,戏剧动作发展最迅速的一部,与《哈姆雷特》的行动迟缓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个用谋杀国王的手段来篡夺王位的故事。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着重描绘了麦克白从一个气势非凡的英雄沉沦为一个祸国殃民的暴君的过程,揭示了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对人性的吞噬。悲剧主人公麦克白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恶人,而是一个正直慷慨、英勇善战的英雄。是什么力量扭曲和毒化了他的灵魂? 英国19世纪文学批评家赫士列特认为,在《麦克白》中,“超自然势力不可抗拒的压力以双倍的力量激荡着人类感情的浪潮。麦克白自己被命运的狂力所驱策,像一只船在风暴中飘荡。”[1]由此看来,女巫是操纵了麦克白行动的命运女神,三个女巫正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三女神,而麦克白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并最终落到毁灭的下场,则完全被看成是受了女巫的捉弄的结果。这种说法显然是与莎士比亚的意图格格不入的。剧本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麦克白是在女巫的胁迫下才采取行动的。 一、女巫的第一次预言 剧中的麦克白是一个军功赫赫的大将,是国王邓肯的表弟,深受国王的宠爱和赞赏。苏格兰国内发生了叛乱,麦克白和班柯将军一起,经过激战,打败了叛军。在班师回朝的途中,碰到了三个神秘的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将成为考特爵士和苏格兰国王,也预言班柯的子孙将来也当上苏格兰国王,这是女巫的第一次预言。让人迷惑不解的是,这时候,国王邓肯的使者来迎接麦克白,并称麦克白为考特爵士,原来国王将叛变的考特爵士的封号和领地转封给了麦克白,女巫的预言应验了一半,这就勾起了麦克白更大的野心。于是麦克白就给家中的妻子写了一封信,把女巫的预言告诉了妻子。而麦克白夫人在得知这些预言的时候,脑子里顿时生满邪恶的念头,她决心鼓动麦克白夺取王位。麦克白回到朝廷以后,国王邓肯立长子马尔康为太子,这引起了麦克白的不满,在麦克白夫人的一再鼓动下,麦克白亲手杀死了在自己城堡作客的国王,并制造假像嫁祸于国王的两个侍卫。如女巫所预言:麦克白终于当上了国王。然而麦克白并没有忘记女巫还曾预言:苏格兰大将班柯虽然不能为王,但他的子孙将要当上苏格兰的国王。于是,麦克白夫妇决心要把班柯和他的儿子一块儿弄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布置了一个盛大的晚宴,把所有重要的大臣都请来,当中,特别隆重地邀请了班柯父子。但麦克白却暗地里安排刺客杀死了前来赴宴的班柯。所幸的是,班柯的儿子在混战的时候逃跑了。 事实上,女巫的第一次预言尽管对麦克白产生了巨大的诱惑,但是,根本原因还在于潜伏在麦克白心中的权势欲立刻与女巫的预言产生了共鸣。这一点,可以通过麦克白和班柯对预言的截然不同的反应得到证实。班柯虽然也有对权势的渴望,但却心地坦荡,因而他对女巫的预言一听了之,毫不动心。可是,麦克白一听到女巫的预言就惊恐不已,立即产生了邪恶的念头。显然,女巫的预言只是向麦克白表明了未来的可能情况,而抵制诱惑还是屈从诱惑则完全取决于麦克白本人。更何况,女巫只是向他宣布了可能发生的事情,将他尊称为考特爵士和未来的君王,然而只字未提实现这些预言所必须采取的行动。由此可以断言,通过谋杀去实现这番预言完全是麦克白自己的想法。 二、女巫的第二次预言 麦克白虽然派刺客暗杀了班柯,但是班柯的儿子却逃脱了,麦克白的心病仍然没有消除,更可怕的是,在那个晚上的宴会上,班柯的鬼魂屡屡出现,鲜血淋漓地坐在麦克白应该坐的位子上,麦克白被吓得魂不附体,对鬼魂否认自己与谋杀有关,班柯的鬼魂除了麦克白之外,众人都看不见,因此麦克白的这一番辩白反而引起大臣们的怀疑。此后国内流言四起,麦克白终日生活在可怕的幻觉之中,心力交瘁。登上了王位的麦克白并没有得到一点欢乐,却时时在担忧王位的丢失。于是,麦克白又去找三个女巫,在荒野里的一个山洞里终于找到了那三个女巫,这三个女巫又神秘地发出三个预言:一,要他留心大臣麦克德夫,二,没有一个妇人所生的人可以伤害他。三,麦克白永远不会被人打败,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树林会冲着他向邓西嫩方向移动。得知这三个预言后,麦克白还没来得及下手,大臣麦克德夫已经逃往英格兰,麦克白便派刺客杀死了他的妻子和儿子。如果说麦克白第一次遇见女巫纯属偶然的话,那么,在谋杀了邓肯和班柯之后,他再度去和女巫见面时,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不是女巫来找他,而是他自己主动找上门去。麦克白在这次和女巫会见之后,立即就去屠杀了麦克德夫的妻儿。而我们知道,在女巫与他的第二次会面时并没有对这个暴行有任何暗示。 麦克德夫怀着深深的仇恨,与避居国外的王子马尔康带领一万英格兰将士打回了苏格兰。这时,麦克白因为不得人心,已经众叛亲离。但他仍然把希望全寄托在女巫的预言上。麦克白把自己的王宫搬到了地势险要的邓西嫩高山上的城堡。麦克白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准备凭借地理上的优势与对方决一死战。麦克德夫和马尔康王子率领的军队已经打回了苏格兰,在勃南森林附近,为了隐蔽实力,马尔康王子让每 命运悲剧还是性格悲剧 —— —《麦克白》悲剧性分析 杨振喜 (北华大学文学院) 84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 摘要:审美源自人的自我实现。作为审美个体的人通过不同的人生体验,得到对不同事物的审美判断,喜剧、悲剧就是反映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根源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然而,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 关键词:悲剧喜剧审美 (一)、喜剧的分类 1、行为喜剧:这一类喜剧主要是讽刺人们不合理的言行举止、道德观念、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这种形式于17世纪由莫里哀首创,此后形成道德喜剧。 2、低级喜剧:它不完全是一种喜剧形式,而是各种滑稽材料或即兴说口、互打、追逐、争吵、醉态、讲笑话和恶作剧等手段换取观众笑声的“杂耍”。演出自始至终都没有严肃的场面。 3、幽默喜剧:这种喜剧往往把人的某一种品质夸张到极致,如嫉妒、贪婪、或饶舌,这种高度类型化手段使人物性格显得单一而鲜明。 4、浪漫喜剧:这种喜剧多以浪漫爱情为题材,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 5、黑色喜剧:这种喜剧寓幽默于恐惧或避讳的情境之中,制造冷笑料。在中国,属于这种风格的主要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系列。它的特征是冷冷的调侃,皮笑肉不笑的嘲讽,面无表情的戏谑。 6、悲喜剧:这种喜剧包含着悲剧因素。这个形式是欧里庇得斯在他的《阿尔塞斯特》中首创的。易卜生在19世纪末就曾坚定的表示,悲喜剧比悲剧更能发人深省。 (二)、喜剧的本质和审美效果 1、喜剧的本质是美的本质在审美形态的渗透和展开,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在矛盾运动状态的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形态。喜剧是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中,主体以压倒的优势对审美对象进行无情的嘲讽与揶揄时所表现的一种审美形态。具体来说,①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喜剧得以形成的客观基础;②喜剧中表现的人物是历史的丑角,体现了人的非本质,他们用另一个本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本质遮掩起来;③喜剧是一个不断的解蔽奇珍的过程,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性;④从喜剧艺术的审美心理而言,喜剧艺术给你更多的带有愉悦性,迎合了人们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⑤就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而言,喜剧艺术的本质还在于它的可笑性。 2、喜剧属于戏剧的一种类型,他有自己特定的美学涵义:(1)他是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一切喜剧性的审美现象。同悲剧一样,现实生活中的喜剧与艺术美学中的喜剧也是不一样的,艺术中的喜剧具有强烈的审美形态,既表现了现实中的喜剧性冲突,又表现了主体的审美态度(2)剧情发生排除偶然性,并且集中表现喜剧性本质(3)艺术中的喜剧具有鲜明的否定性与批判性,它是美对丑,善对恶的彻底胜利。从创作者创作心理角度来看,他是人对生命的乐感及自娱入世情怀的折射。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说明其实喜剧它是没有悲剧那种悲怆性的体验的,而是一种自我胜利的优越感。当旧事物被历史实践所抛弃时,人们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审视那些已经失去存在依据的旧事物。还加之以其智慧的微笑,在审美上嘲笑它们,并通过这种喜剧意味的笑来否定、揭露丑恶的脆弱,从而达到对美的肯定。所以喜剧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是人对自己力量和尊严的充分自信。 (三)、悲剧的分类 1、命运悲剧:这一类的悲剧表现了英雄人物与至高无上的神的旨意或者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悲壮而有徒劳的抗争。古希腊时期人们对宇宙、对自然知之甚少,坚信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主宰命运,于是,悲剧的主人公大都是神或英雄,他们崇尚事迹和精神能够净化人

浅论悲剧的审美价值

浅论悲剧的审美价值 学院:黄海学院姓名:杨丹班级:11(23)学号:11417536 摘要:悲剧,这一概念存在于世界文学史上已有数千年。它在欧洲文学发展长河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对整个世界文学的发展也功勋显赫。悲剧作品存在于世界各国,它的价值远远高于喜剧,高于文学作品本身所渗透出来的气息。从悲剧的崇高品格、悲剧的现代意义、悲剧与喜剧关系三个方面对悲剧的审美价值做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悲剧喜剧审美价值 对于“悲剧”的定义,前哲时贤多有探讨。亚里斯多德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鲁迅在《再论雷锋塔的倒掉》中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法国美学家狄德罗、俄罗斯文学家别林斯基和德国剧评家莱辛都把骇人听闻的事件、不幸和苦难归入到悲剧的范畴。这些对悲剧的定义各有千秋,都有其合理性。不管悲剧的定义是怎样,它之所以在文学史上具有如此高的评价,关键在于它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下面就初步对悲剧的审美价值作三方面的分析: 一、悲剧的崇高品格 在人类生命的审美活动里,可以找到一个精神的载体,那就是“悲剧”,是悲剧中所体现出来的“崇高”。而“人格”的崇高,则是这一极致“美”的内化表现形式。 悲剧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性冲突中,遭受不应有的,但是有是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从前引起人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 悲剧与日常生活中的悲既有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悲,含义很广泛,一般泛指一切痛苦、悲哀、不幸的事件或人物;而美学范畴的悲剧,一般都包含着严肃、庄重、壮烈的内容,使人在悲痛中能感奋兴起。 美学范畴的悲剧所蕴含的崇高韵味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古希腊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创作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等大量悲剧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描述了普罗米修斯为了把光明送给人间,偷取天火,遭受磨难的正义行为。他们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而被恶势力所折磨,这不得不称为一种崇高、伟大。

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性

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性 师范2班 牟婷婷 2011112169

《麦克白》——走向精神死亡的过程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出生于商人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当地文法学校,爱好戏剧、诗歌。莎士比亚创作成就辉煌,共作戏剧37部,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154首)。1608年左右,获世袭绅士身份,荣归故里,直至终年。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其最高成就在于戏剧,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剧中的麦克白是一个谋权篡位的人,他的堕落是人性弱点促成他的悲剧;他的毁灭死亡给人们以深思。而对麦克白夫人的描写更加深了麦克白的悲剧性结局。莎士比亚塑造的这一悲剧性人物是对刻画人物、探索人类灵魂黑暗面而获得的一大成功。 《麦克白》中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做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最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所战败而死去。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必然死亡。在迷信、罪恶、恐怖的氛围里,作者不时让他笔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内心,麦克白夫妇弑君前后的心理变化显得层次分明,这就更加增大了悲剧的深度。 一、命运 命运是一种冥冥之中超越于人之外、支配人的力量,是人虽然看不到却可以感觉到的神秘力量。在古代社会是西方还是东方,在人们的生活观念中,命运一词根深蒂固,人们常将身边发生的悲喜剧看做是上天的安排或造化,人物悲剧使人们陷入对无知的崇拜和盲目的迷信,例如在两希神话中的诸多故事;在中国古代亦如此,史记中记载项羽兵败乌江时并不认为是军事的失利而是命该如此,“天

十部经典杀手电影,完美诠释暴力美学

十部经典杀手电影,完美诠释暴力美学 十、疾速追杀导演:大卫·雷奇,查德·斯塔尔斯基主演:基努·里维斯,迈克尔·恩奎斯特,阿尔菲·艾伦,威廉·达福讲述一位失去一切的退休杀手约翰·威克,只身杀到纽约向黑帮寻仇的故事。影片节奏很快,镜头构图很棒插曲很带感。杰森斯坦森式的暴力美学超赞,在雨里打斗向黑客帝国致敬。 九、杀死比尔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主演:乌玛·瑟曼,刘玉玲,千叶真一讲述了一个女杀手因曾被比尔血洗婚礼而踏上复仇之旅的故事。该片包含了黑帮、杀手、血战、复仇等在动作片中常见的元素,或许应该说是昆汀本人统一的风格烙印。也是一部充满杀戮的血腥之作,加上精彩的电影配乐,构成了这一部暴力美学的经典之作。八、致命黑兰导演: 奥利维尔·米加顿主演:佐伊·索尔达娜,迈克尔·瓦尔坦,克利夫·柯蒂斯影片讲述佐伊·索尔达娜饰演一位冷酷的女杀手,她的目标是为自己的父母展开复仇,干掉毒品大亨唐·路易斯。前边比较紧凑精彩,后边感觉虎头蛇尾了,总体来看还不错。故事稍显俗套,但影片节奏紧凑,动作戏和大场面依然过瘾。七、生死狙击导演:安东尼·福奎阿主演:马克·沃尔伯格,凯特·玛拉,迈克尔·佩纳,丹尼·格洛弗,伊莱亚斯·科泰斯影片讲述了鲍勃在总统街头演讲充当隐形狙击 手暗中保护总统,演讲那天,突然会场遭到枪手袭击,总统

身边的衣索比亚主教被杀。鲍勃被当成暗杀者遭遇警方追捕,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出幕后的真凶,为自己洗刷罪名的故事。这是一部谍中谍式的电影,不过主角换成了狙击手。影片突出了阴谋论、侦探潜伏、枪支爱好者、逃生控的大爱,女主出场都很惊艳,身材太火辣。六、刺客联盟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主演:詹姆斯·麦卡沃伊,安吉丽娜·朱莉,摩根·弗里曼,克里斯·帕拉特,马克·沃伦,康斯坦丁·哈宾斯基,特伦斯·斯坦普,托马斯·克莱舒曼电影讲述一位青年韦斯利 所遇到的麻烦事,他有一个令人生厌的老板和一位经常忽视他的女友,直到他遇到了杀手福克斯,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紧接着韦斯利的父亲就遭到了谋杀,福克斯招募他加入进了一个秘密组织。安吉丽娜·朱莉主演影片,又美又帅,片中她动作戏都自带燃点,偶而展露红唇笑笑,又委实美得冒泡。影片虽然剧情和逻辑有点“神”,但是动作戏出彩。很多经典 片段,大饱眼福,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五、V字仇杀队导演:詹姆斯·麦克提格主演:娜塔丽·波特曼,雨果·维文,约翰·赫特,斯蒂芬·瑞,斯蒂芬·弗雷,詹姆斯·麦克提格,威廉·塔普利,克里斯托弗·福什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由、民主、 对人民洗脑改造、独裁政府的故事。影片很符合现代人所缺少的侠骨柔情,有很强烈的代入感,影片整个复仇计划安排的缜密精细,完美如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仅在视觉上就已经令人叹为观止。四、杀手代号47导演:泽维尔·杨思主演:

从伦理学角度论麦克白及夫人的悲剧

摘要 传统上分析麦克白与麦克白夫人都是从人性恶的视角出发,他们被视为凶恶,残酷,弑君的恶人。本论文试图从伦理批评的角度找出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悲剧的原因,以将处于伦理困境的悲剧英雄更生动的展示出来。长久以来,麦克白夫人都是是作为诱导唆使其丈夫走向堕落的因素出现,被人视为文中的第四位女巫,而本文则从其女性的心理角度来对麦克白夫人进行剖析,以揭示这个女性形象的深层情感及悲剧命运。 关键词:莎士比亚、麦克白、麦克白夫人、伦理困境、悲剧

ABSTRACT Macbeth and Lady Macbeth are traditionally analyz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evil and they are regarded as cruel, ferocious and regicidal couple.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find the root cause of the tragedy of Macbeth and Lady Macbeth, from the ethics point of view. So a more vividly picture of the tragic heroes in the ethics dilemma can be depicted. For a long time, Lady Macbeth are as a guide put her husband to degenerate elements, be regarded as the fourth point, and the women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to reveal it to the women's deepest feeling and the tragic fate. KEY WORDS: Shakespeare, Macbeth, Lady Macbeth, ethical dilemma, tragedy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一、康德的崇高 康德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康德认为有两种意义的形式,一种是我们凭借感官可以把握的有限度的形式,另外一种是我们无法把握的同时也无法与之较量的无限的形式,前者包括了优美,后者则属于崇高。他认为巨大并不等于崇高,崇高属于伟大的东西。崇高在形式上则是无限的没有秩序的。崇高的事物主要存在于自然界。巨大表现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他认为自然中只是包含崇高的事物,并不包含着崇高的根据或崇高的原因。康德说:“真正的崇高不能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里,而只涉及理性的观念:这些观念,虽然不可能有和它们正恰适合的表现形式,而正由于这种能被感性表出的不适合性,哪些理性里的观念能被引动起来而召唤到情感的面前。” 崇高首先是引起人们生命力阻碍的感觉,接着是更强烈的生命力的爆发,从而克服生命力的阻碍。对于崇高的愉快不只是含着积极的快乐,更多的是惊叹或崇敬,这就可称做消极的快乐。 二、审美形态的特征: 1.生成性(就是强调在某种关系中运动的过程) (1)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 从历史的纵向来看丑和荒诞都是随着现代艺术的兴起逐渐成形的;从横向看来,与白色象征圣洁,这种西方的审美习惯被我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一样,有些审美形态其实我们还在熟悉、体验的过程中,比如荒诞,我们东方国家对它的接受和理解受西方影响。 (2)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 比如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没有体验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性,而对蓬勃成长的儿童来讲,也很少有可能体会荒诞。 小结:审美形态的生成性也就是美的生成性 2.贯通性 指民族文化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就是了解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我们为什么对荒诞的把握不太好到位,因为在“荒诞”背后的是西方现代文化对理性思维方式的一个反省,就是它是转了一圈重新思索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人不可能是世界的主宰,不要立自己为神。 我们的文化一开始没有把理性征服摆到那么高的位置,所以没有从那个高处掉下来,对“荒诞”的体会可能始终无法真正感同深受。反之,我们的“神游”、“平和”对西方来说同样如此。 3.兼容性 是以一定存在形式和审美风格为特征,以人生样态为底蕴,审美情趣贯彻其中的有机整体。 4.二重性 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即基本的存在体验是共通的,可以理解的,比如荒诞我们可能从总体上现在把握没有西方深,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这种体认还是能够互相交流。 三、悲剧

西方艺术中的悲剧审美

西方艺术中的悲剧审美 艺术的价值在于它与社会规范和体制的不妥协的批判距离,这一定程度反映了艺术与人和社会的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它要站在一个高度来看生活。而悲剧就是这样一种高层次的艺术。 一、关于悲剧的哲学浅谈 古希腊哲学与艺术的辉煌无需多言,但能真正代表希腊文化精神的典型是艺术而不是哲学,也就是希腊的悲剧。这一点在蜚声世界的希腊神话中便可见一斑:如著名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这些作品中充满了近乎完美原始理想主义悲剧英雄,这些便是见证希腊文化的典型代表。 尼采关于希腊文化有类似观点,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他借用了酒神迪奥尼索斯(Dionysus)和日神阿波罗(Apollo)的形象来说明这个问题。在希腊神话中,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其光辉中,万物显示出美的外观;酒神则象征情欲的放纵,是一种痛苦与狂欢交织着的癫狂状态。希腊悲剧是酒神和日神的结合,是黑暗的生命本能的冲动和爱的结合。「1」在这样的文化精神主导之下,希腊人对生命难以言状的苦难、危险深有认识,但并未悲观厌世,他们直面生活,并非肯定生活本身,而仅仅是赋予生活一种新的价值。这种价值在现在看来也许就是我们称之为信仰的东西,这是一种极为健康的生活观。在生活的哲学陷入绝境之时,这无疑是一条可行的大道。 就人类发展的文明历程看来,世界的进程多半是踏着英雄们的尸体前进,这便是悲剧。英雄和先驱们为历史现出了生命,懦弱和不思进取者享受他们的成果,这也是悲剧,但历史并不曾停下它的脚步,而是踏着悲剧步步前行! 悲剧的哲学探究,说到底便是悲剧在生活中的艺术。我们先要面对现实,而后才能寻找出路,更不能简单的从词汇的感情色彩出发来评价一种文化价值。悲剧艺术的现实意义远远高于我们对它的感性认识,这是人们对生活、生存、生命之意义的寻根问底式的探源,是极具参考意义的。 二、西方悲剧审美的原因初探 中西方都有大量的悲剧作品。但在中国,悲剧作品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里,尤其是戏剧。而西方的悲剧艺术却渗透在文化的各个方面:文学、绘画、雕塑、

简析麦克白人物悲剧性

简析《麦克白》中人物的悲剧性 【摘要】:《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剧中的麦克白是一个谋权篡位的人,他的堕落是人性弱点促成他的悲剧;他的毁灭死亡给人们以深思。而对麦克白夫人的描写更加深了麦克白的悲剧性结局。莎士比亚塑造的这一悲剧性人物是对刻画人物、探索人类灵魂黑暗面而获得的一大成功。 【关键词】:莎士比亚、麦克白、人物悲剧性 【《麦克白》作者简介】: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出生于商人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当地文法学校,爱好戏剧、诗歌。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20岁赴伦敦谋生。在剧院打过杂差、当过马夫。1590年,他成为雇用演员,开始舞台和戏剧创作生涯。后成为剧团股东,巡回演出。其间结识了一些青年贵族和大学生,受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1590-1612年间,莎士比亚创作成就辉煌,共作戏剧37部,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154首)。1608年左右,获世袭绅士身份,荣归故里,直至终年。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其最高成就在于戏剧,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 《麦克白》中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做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最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所战败而死去。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必然死亡。在迷信、罪恶、恐怖的氛围里,作者不时让他笔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内心,麦克白夫妇弑君前后的心理变化显得层次分明,这就更加增大了悲剧的深度。 一、人物自身的悲剧性 (一)麦克白 主人公麦克白是一位英勇的苏格兰军中大将,他性格中最令人生畏的是他强烈的权利欲、野心和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残害他人之后难以控制的罪恶感。这两方面构成了麦克白采取行动的心理基础,也决定了他最终悲剧的结局。 麦克白像浮士德博士那样恶魔般的追求自己渴望的事物,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但麦克白又不能像爱德蒙和伊阿古那样的恶人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犯下的种种罪行。第一幕第二场通过军曹和洛斯爵士对麦克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面的描述,首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位平定叛乱、抵御外侵、杀死叛徒的勇敢的将军形象。然而麦克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的野心。 从第一幕第三场开始,伴随着三位女巫的预言,“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葛莱密斯爵士!/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麦克白的野心开始萌芽,并随着女巫前两个预言的实现而迅速膨胀。当邓肯王宣布立长子马尔康为储君,册封为肯勃兰亲王时,麦克白的内心反映是:“肯

论莎士比亚悲剧的美学意蕴

论莎士比亚悲剧的美学意蕴 莎士比亚悲剧超越传统最深刻最独特之处就在于戏剧的心灵内在化倾向,这种内在化的神秘方式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人性的异化和扭曲。这种超越传统的悲剧审美特征又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后来的西方现代戏剧艺术。古典主义时代最深刻的人性论,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中彻底地呈现出来。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社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在悲剧中他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描写他们与恶势力进行的悲剧斗争、毁灭及其道义力量。莎士比亚正是通过悲剧人物心灵内在化倾向,特别是通过人物的病态心灵表现社会异化、畸形和危机的审美特征的 一、人物心灵刻画的内在化、病态化 通过人物心灵内在化、病态化的倾向揭示社会病态的审美方式是莎士比亚悲剧超越传统最显著的特征。 莎士比亚作为一个卓越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以超人的艺术天赋“忠实地摹写自然”,从而使其悲剧成为真实地反映人生的“完美典型”。然而从现代艺术的视觉来看,莎士比亚对传统戏剧的超越更体现在对人类自身心灵世界的关注。 在莎士比亚成熟期创作的悲剧作品中,他越来越突出主人翁内部灵魂之间的冲突,呈现出鲜明的内在化倾向。而外在冲突的作用只表现在为内化冲突的展开提供背景的契机。因此,莎士比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演绎自我主体性意识的悲剧,即表现主人公内在灵魂真实的悲剧。它通过内在化的艺术审美方式,揭示了悲剧主人公的内心真实和心灵本质,及其导致的毁灭性的根源,从而对异化的、非理性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对真实人自身的复归流露出热烈的期盼。 在《哈姆雷特》悲剧中,莎士比亚处理的性格缺陷是道德完美主义所出现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这种性格在太平盛世无可厚非,但当周围出现很多伪善阴毒的小人,却坚持着道德的完美导致过多的自我批判,内在化的心灵斗争,质疑并缺乏行动的决断力,会转而让自己,甚至是无辜的他人陷入万劫不复的险境。 哈姆雷特特早就疑惑父亲突然的死、母亲快速改嫁给叔叔、叔叔继承统治的过程。他为此郁闷不乐。然后他遇见父亲的鬼魂,父亲告诉他,他面临的邪恶有多大。哈姆雷特于是知道“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面对“邪恶势力如此之大”这样险恶的环境,哈姆雷特竟然在行动上犹疑不决: “唉,我真是一个蠢才,我亲爱的父亲被人谋杀了,鬼神都在鞭策我复仇,我却只会空言发牢骚,以为这样就是了不得的复仇了……” 心灵独自的话才说完,他却开始转而自我批判质疑了: “万一我所看见的幽灵只是魔鬼的化身,借着一个美好的形状出现,看准我的柔弱和忧郁,向我作祟,引我进入沉沦……” “是默默忍耐毒箭高贵?还是反抗不公平的苦难高贵?” 他徘徊于行动边缘,迅迟不作决定。 “惧怕不可知的死后……伟大的行动在这种考虑下也会逆流而退……” 心灵内在化、病态化的倾向决定了人物的悲剧命运。哈姆雷特衷心期望自己的复仇行动是能满足高贵、道德的要求,经得起死后的审判。但是复仇本身,既有还回正义的高贵性、又有伤害人命的不安感,矛盾之际,行动也不对,不行动还是不对! “在行动上要做得丝毫不让人指责......”正是这种内在化自我期许,哈姆雷特一再错失复仇、还回正义的机会。“我明明有理由……可是从不曾行动......是我过于审慎,还是我根本是懦弱......我一再因循隐忍听其自然……却看着他们为空虚的名声视死如归......”哈姆雷特一再错失机会,但是他面临的环境是如此阴险诡诈,叔叔何能给他宽裕的时间好处理完自我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