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及其流派

浅谈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及其流派

【内容摘要】:暴力美学的由来有待考证,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它在中国香港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为世人熟知的电影表现手法。根据伤害的部位不同把暴力分为肉体暴力和精神暴力,两种都有很多暴力美学的例子。暴力美学广泛运用于文艺作品中,然而电影依然是最强大最直观的表达形式。在不同的地区的电影中对暴力美学也有不同的诠释,香港代表了大众化、日本的是深刻严肃的、美国的则是游戏化。为啥暴力跟美学能联系在一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人类有建设和破坏的双重快感".破坏和发泄的美感,与创造和建设的美感,在人类的身体中并存着,而且并不相互排斥。


关键词:暴力美学、电影、精神分析


一、暴力场面是商业影片的第一要素

看IMDB上的TOP250,前十名中与纯粹描写暴力的电影有四部,而其他如《教父1、2》、《肖申克的救赎》等剧情片中暴力也是如影随形。正统的暴力美学电影在这个排名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低俗小说》和《七武士》都榜上有名。

再回到现在,在2007年北美票房排行榜上,与暴力相关而上榜的有————《蜘蛛侠3》、《变形金刚 电影版》、《加勒比海盗3》、《谍影重重3》、《300》。别说它们是什么什么类型片,这些电影一个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对暴力场面的不惜重金的拍摄和描写。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300》,这是近年来最好的暴力电影。纯粹的暴力,细致的刻画。巨大的海浪把战舰抛来抛去;断头、断手、断脚乃至喷血;仰望天空,波斯人的箭像雨一样倾泻而下……尽管有人认为它剧情单薄,但大家都承认,这部电影将暴力影像带给人的感官刺激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些数据例子说明了什么?暴力因素已经成为了商业影片的第一要素,而且广受影迷的追捧和欢迎。一样技能用的人多了就产生高低上下之分,这些暴力场面也能产生美学大师。

二、暴力美学的产生

暴力美学一词的由来,有待考证,但作为一种电影艺术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它是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观赏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无法对内容产生任何的不适。 暴力美学不知道是谁最先提出的,但这个定义却广泛用于现代的电影,成为了一个流派,最终成为被世人接受的固定名词出现在各种影评之中。“暴力”的基本含义是:强制的力量。 暴力,是人类的本能,它是一种轻而易举的行动,也是一种走投无路的坚持。暴力也是人类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表现的一种重要的艺

术形式,由表现暴力而发展上升为一种暴力美学。“暴力美学一词的由来,有待考证,但作为一种电影艺术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却是 实实在在的存在。 它是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

近年来所谓"暴力美学"是有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的,它就是指在中国的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它发掘出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眩目的程度,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

当然,暴力美学的发展也是分了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有的是用火爆的枪战和流血冲突来刺激视觉。如在影片《300》中,仅一场三分钟的战斗中主角尼奥国王就砍了27个人,其中23人死亡,3人断手或断脚,1人昏倒,场面极尽震撼之所能,这可以认为是对人类肉体的摧残升华了的艺术,就好比古时候的各种骇人听闻的刑法,什么炮烙、分尸、凌迟......而现代电影的强烈的观赏性很大一部分在于视觉刺激.聋子也可看得懂电影,而瞎子绝对听不懂电影.电影本身。这些场面主要刺激人的视觉,可以概述成是“物质上的暴力”。

在另一方面,电影在精神上也有暴力因素的存在。比如比较流行的惊悚片,像韩国奉俊昊导演的作品《杀人回忆》就是一部典型的在精神上摧残观众的影片。至始至终影片都笼罩在一种宿命难以逃脱的论调之中,每次警察发现一点线索,始终未露面罪犯都会用再次犯罪来打碎警察们的希望,更意味着又会多一个受害人。影片在两小时零十分钟的时间流逝中,慢慢把主人公和观众一起逼疯,直到最后一幕场景:

2003年. 原本是警察的主角辞职成了一名商人。一日送货途中,他又经过那条曾经发现尸体的小村庄。他回到当初发现尸体的田垦上,探头去看那个藏过尸体的下水道。

“叔叔,你在看什么?”一个经过的小女孩好奇地问。

“没什么,只是看看。”

“奇怪,前几天有个人,他也像你一样看。”

“……他说了什么?”

“……他说这里让他想起以前做过的事。”

“……你看见他的脸了吗?他长得怎样?”

“嗯,平常的那种……”

“那一方面……”

“很普通……”

主角此时的眼神是无助的.......一个杀人犯和一个普通人有什么分别,我相信没有人会回答,如果有答案,那这个世界就没有杀人犯了。至此,主角绝望,观众疯掉。这是典型的精神暴力。

肉体的创伤可以医治,可是心灵的创伤没有那么好恢复了。所以相比而言精神上的伤害更能让人记住那种感受。有人

说:电影只是需要看的,不需要思考.显然说的是电影的这种直观性所引起的人们心里的共鸣的特点.不过我们当然知道,好的电影作品,在直观视觉上给人以很强的震撼之外,过后使人们能回想与思考以至挖掘的 涵更是十分重要。所以,在同样重要的这两个层面上,也许视觉效果会更明显一些,毕竟人的视觉接受能力在思考能力之前,而大多数人的视觉差异不明显,而思维方式却可以说是复杂迥异.这就是为什么大多主题深刻意味深长的艺术片的票房难以超越思维似乎简单但是情节画面视觉性强的故事片的缘由所在了。

我在这里要论说的,就是这个更直观明显的层面————视觉效应.而来说明这个层面最好的材料,首选就是电影中的暴力了.现代电影中必不可少暴力因素.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暴力"一词所做的基本含义的解释是:强制的力量,那么我们联系到银幕上的内容可以得知,事实上广义的所谓"电影暴力",并非仅仅是残酷的表现血淋淋的肉体摧残的情节,恰恰相反,那只是较小的一个部分,而更多内容的譬如动作片中很多的打斗(如《龙之杰》),警匪片中的武装如《007》,伦理侦探片所表现的谋杀疑案如《本能》等等,都可以算是一种暴力.暴力在这里是一种动感的体现,力量的突现,它又是如何能在当今的电影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分量,以至于连纯粹的言情片中也往往不免要加上一小部分紧张的暴力情节作为节奏和内容的平衡协调的呢。

三、暴力美学的最强大表现形式————电影及其不同风格的发展

事实上暴力如此普遍的存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比如余华,比如他的《兄弟》,又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受人关注的作品之一————《白鹿原》,都有对暴力美学的文字阐释。然而暴力美学首选的表达方式还是“电影”。“电影暴力”,并非仅仅是残酷的表现血淋淋的肉体摧残的情节,暴力在这里是一种动感的体现,力量的突现。连纯粹的言情片中也往往不免要加上一小部分紧张的暴力情节作为节奏和内容的平衡协调。 毫无疑问,暴力美学的称得上大师的是我们华人的骄傲——吴宇森。他的暴力美学非常大众化,风衣、墨镜、双枪、鸽子、还有一根点燃的香烟,很容易创造出大众化平民化的英雄来,使人心向往之。像《英雄本色》三部曲当中,周润发饰演的小马哥几乎成为了完美男人的化身,他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各种暴力场面中得到升华。到了好莱坞以后,镜头的慢摇,人物形体边缘的朦胧化,与暴力场面完全不着边的环境、人物、道具,成了老吴的镇寨之宝,捍卫着其暴力美学宗师的地位。美国人以前哪见过这个?立刻就被唬得一愣一愣

的,直喊人家greatmaster。其实这些是人家在香港时候都玩剩下的了。比如说《喋血双雄》中的最后决战所在是教堂,洁白的鸽子在枪火中纷飞。而最经典的还是在《变脸》中的一段戏,警察杀入黑帮巢穴展开突袭行动,而黑帮也奋力反击。为了不让孩子受到惊吓,一位黑帮成员把耳机戴在小孩子的头上,然后就是镜头与音乐的蒙太奇剪切,一边是悠扬的音乐、天真的孩子,一边是血腥暴力的枪杀,人被子弹打的浑身乱抖。可以说正是这种反差美使老吴的暴力美学显得尤为醒目真实。

各国的暴力美学风格不同。如果说香港的暴力美学是平民化、大众化的风格,那么日本的就是深刻严肃的。他们力求使人们在看完电影后进行思索————是什么导致了人们自相残杀互相伤害?日本暴力宗师北野武喜欢用瞬间爆发的暴力,有一种独特的运动美感。其中的男主角总是在瞬间出手,以极大的暴发力量打倒或打死对方,而在此前后男主角则以沉静、冷酷的形象示人。其无论是警察,或黑社会老大,都是铁骨柔肠式的人物,在片中显示出细腻、纯善的一面。北野武总是喜欢将暴力神圣化,快且准出手的形象,夸张骟情的音响声效,显示了日本民族深远的情色、暴力的文化底蕴,其代表作《花火》中,瞬间的暴力与静态的彩色漫画相互穿插,映衬,将暴力表现出一种深刻、凄艳的美。在深作欣二导演的《大逃杀》中,北野武出演了主要角色。影片整全充斥了血腥、凶残的暴力场面,与初中生男女的稚嫩、单纯成鲜明对比,而片中最能体现暴力之美的是片尾一幅关于杀戳的卡通画。众所周知,卡通画原本是一种给儿童观看的可爱、诙谐的东西,但加入了暴力的内容则有一种奇异震撼的美感。画面中稚拙的少年形象,绚烂的色彩,表达的却是死亡的内容。这些可爱的形象,除了一个幸存者之外,不是头断,就是肢解,血花飞溅,身首异处。导演用稚拙可爱的形式表达惊悚血腥的内容,倒别有一种怪异的审美含义。直到后来出现的《座头市》,用一个盲剑客的杀戮,再次体现了日本式暴力美学的怪异和独特的魅力。这种将暴力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使暴力本身上升为一种美感,也体现日本电影美学与别国的不同之处。

而美国有呈现出另一种风格,当代美国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倾向于消解暴力的本意,使暴力玩笑化、游戏化。在昆汀·塔兰蒂诺的影片中,导演不再为暴力而暴力,而是抽离其本来意义,将其彻底改变为一种游戏,一种日常生活状态。电影不再存在于观者的视线中,而游离于视线之外。昆汀·塔兰蒂诺在《低俗小说》中,将暴力

玩笑化、平常化,黑社会杀手祖在杀人之前抢对方的早餐吃,并顺便讨论一下哪家的汉堡好吃,在《低俗小说》里,暴力的存在没有它自身的意义,在杀人的电子游戏,逼真的暴力电影,和犯罪实录的电视采访己泛滥的今天,观者对暴力已经麻木,昆汀·塔兰蒂诺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并以戏谑、调侃的语气拍了这部电影。

四、为啥暴力能够产生美感

当代电影中被运用演绎的最精彩最绚烂的就是暴力场面了,暴力是当代电影的第一要素前文也已论证过了。现在就有了一个新问题,为啥暴力能够产出美感呢?这两个词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

弗洛伊德对人本身的潜意识做过大量深入而详尽的研究,他认为人的本质,有着一种所谓"双重"的特性,即是现在人们常会引用的"人类有建设和破坏的双重快感".破坏和发泄的美感,与创造和建设的美感,在人类的身体中并存着,而且并不相互排斥.当然,这个差不多已得到大家认同的存在究竟是不是其内在本性,我们不得而知,不然就不会有着连续不断的历史上关于"人性本恶"或"人性本善"的激烈辩论了.这里便牵涉到一个大众审美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就是观众的心理因素.如果直接把暴力和美学两个概念直接挂钩,可能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人们会对"暴力美学"这种说法表示种种疑虑,但是,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难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现代电影中,从李小龙,阿诺.史瓦辛格,到成龙,李连杰,在众多的好莱坞明星中动作明星特别的光彩夺目;为什么电影厂商竞相出产如《珍珠港》,《垂直极限》等等类似的表现着极其悲惨的破坏力的"大片",而观众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观看;不论表现人类一切美好高尚品质的突现或是反映现实人类的矛盾与无奈,为什么又都要通过暴力的表现,譬如《侏罗纪公园》系列,《角斗士》等等来引发人们的思考。这些问题能让你对"暴力"本身的观念有所新的认识,如果你以前一直十分排斥所谓暴力,我想在这里,我已经重新阐释了它的定义,而你也会对其接受.解答这些时下流行话题的问题,并不是很困难,而我们深究一步"为什么"的时候,也许正是在对我们人类自身的本质,内在性格,做一个自觉.

举例说明,在05的影片《罪恶之城》中,罗伯特·罗德里格兹用领人震撼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风格大胆的影像带来了观影时的巨大冲击力,更让我们胆寒的是这场如期而至的雨水黑色得带着浓烈的腥气。当观众被影片中不遮挡的暴力传达出的寒意感到战栗不已的时候,《罪恶之城》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创造性的影像体验,还在于一种疯狂暴力下虚伪道德标准的幻灭。罪恶之城,天空永恒

黑暗,飞雪的降临无法遮盖污水四溢的街道。残酷吗?电影甚至不想给我们哪怕一次深呼吸喘口气的机会。里面的色彩都是黑白分明的,甚至血都是明晃晃亮闪闪的液体。为什么会这样设定呢?导演正是用这种不同与常理的反差感给观众带来了暴力美学的极致。一个城市潜规则的建立与破坏,导致了这场血腥对抗,这一切正是人本性中破坏快感,通过电影将它发泄出来。


参考文献

1、https://www.360docs.net/doc/ef14866864.html,电影资料库

2、《电影美学分析原理》,王志敏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出版。

3、《电影美学》,胡安任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4、《谈电影学的重要分支——电影心理学》李泱,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04,p44-51。

5、《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地著,陕西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