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吴宇森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浅析吴宇森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浅析吴宇森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浅析吴宇森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崇尚和平与祥和。暴力是一种极端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它始终伴随着肉体的伤害甚至是失去生命。但是在电影中,暴力被人们所利用,得以发展至美学的境界,吴宇森的电影就特征鲜明的体现了暴力美学的价值,并且以此树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电影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吴宇森电影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特征和影响的叙述,发掘了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电影重要意义,探讨了暴力美学电影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暴力美学吴宇森特征影响美学价值

暴力美学这个概念在电影发展的历史中只算得上是个新词,它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流行起来的一种电影风格。总体来说暴力美学其实就是把暴力和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快感。但是就电影中打斗、枪战的一个整体的体系来说,它就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形式主义趣味。而暴力美学作为一种具有电影美学意义的风格形态的成型和发展,则是由香港电影人来完成的,吴宇森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一、吴宇森电影的暴力美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吴宇森师从香港新派动作电影导演张彻,从张彻的电影中吴宇森学到了很多的暴力美学因素。张彻的电影着重表现了男人间的友情的主题,从那些古代大侠侠骨中成就了他的个人风格,就像电影《马永贞》的结束部分,马永贞和四爷的一帮兄弟为了给四爷报仇都是浑身绑满了炸药,俨然一副同生同死的大义凛然。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张彻作品和新派动作电影是香港暴力美学得以发展的一个开端。吴宇森在他的电影中从冷兵器时代转向热兵器时代,从而开辟了枪战中的浪漫和唯美的表演。吴宇森延续了张彻的“利用西方的技法去表达中国的特色文化”,并且承继了张彻动作电影中的阳刚之气。因此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与香港新动作电影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另一个对吴宇森暴力美学风格有深刻影响的是法国著名的黑色电影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他的电影作品中在暴力中透着浓浓的人情味,这些在吴宇森的电影之中都有突出表现,比如在《变脸》片尾处,男主角将仇人的儿子收养就体现了浓浓的人情味,在《喋血双雄》中就有很多模仿《独行杀手》的感觉,可见吴宇森受其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英雄本色》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更是香港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吴宇森将其在影坛多年来的失意和抱负融进了电影,用富于舞蹈化的慢动作和流畅的无可挑剔的剪辑征服了观看者的心。这部影片充分表现了动作表演的艺术美感,通过行云流水的动作场面,加上“慢镜头式舞蹈”,使观众体验到了不同与暴力痛苦的独特视角。这部影片更是触及父子,兄弟,朋友以及男女之间的感情,表现了其英雄观和情义观。《喋血双雄》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成熟期的代表作,影片中不仅讲述了杀手小庄的经历,还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江湖兄弟情义,不可动摇的做人原则,在枪林弹雨中诗意和唯美的表现,如同片尾教堂里的决战,使观众不再关心电影中人的身份,这种英雄情结超越了正邪忠奸的限制。唯美浪漫的枪战迎合了观众的需要,舞蹈般的视觉效果也使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电影更加成熟。《变脸》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发展到高峰时期的创作,在吴宇森进入好莱坞后,几经波折,终于推出了具有强烈个人艺术特色的电影,也成就了他的新的巅峰。吴宇森经过思考和研究找到了东西方世界的共通之处,即“人道精神”和“家庭观念”,并且还生发出一种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内涵,同时也着重表现了女性的刚强和温柔,形成了广受认可的艺术风格。吴宇森电影一直延续着情义和动作的节奏,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作品,虽然也有转型之作,但是都难以超越其暴力美学电影带给人们带来的强烈冲击感。

二、吴宇森电影的暴力美学风格的特征和影响

特征:1、运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用多条线索齐头并进,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相互联系,迅速发展,互相交替出现,营造出了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了矛盾的尖锐。

例如在《英雄本色》中就多次使用了这一表现手法,多个画面的多次切换,使故事发展扣人心弦,剧情跌宕起伏。2、通过视觉和听觉深刻感染观众。以视觉形象直接地、充分地感染观众是电影艺术的根本特征,它可以通过形象在时间里的变化和发展使观众身临其境的跟随电影情节的变换。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同时作用,电影给人活生生和生动的音像,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复杂的内容,从而深刻的表现所要表达的各个情景之间的联系,令观众将自己的情感融进电影之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周润发在电影里的各种帅气和叛逆的动作,以及电影中特定音乐的插入营造出别样的氛围。3、慢镜头的运用和形式美感。吴宇森多在其电影里采用火爆的运动美感,如爆炸的场面不侧重于场面的惨烈,而是强调于爆炸产生的焰火的画面和色彩。通过改变画面的播放速度着力表现特定场合的情景,例如在表现暴力场面时,不强调暴力现象本身,而是着重表现暴力之外的视觉美感。在《碟中谍2》中汽车追逐的戏,在激烈的追逐中,突然变成慢镜头,画面就变得优美而浪漫;在绝壁上跳跃也表现了运动时的美感。吴宇森电影里充满了暴力,但是他创造的英雄都是有血有泪的英雄,并且在大量的激烈的动作和枪战中加入了情感的部分,使观众缓解了高度的紧张。4、行云流水的剪辑。各种激烈场面的连续剪辑,把叙述与各种动作高潮相交叉,从而使观众保持对观赏影片时的兴奋情绪。5、对关键细节的刻画。通过对细节的细致刻画,使人们感觉很真实,增加了观众观赏欲望。例如在《变脸》中,对换脸时的高科技的激光技术的反复出现,使人们感觉很真实;对于角色,通过眼神等神色表现情绪和态度,具有很强的表现力。6、突出英雄人物的英雄形象。例如小马哥的俊朗迷人的面庞,加上墨镜和风衣,干净利落的手段都将人物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尼古拉斯凯奇在教堂里的表演,干净帅气的外貌,枪法出神入化,场景唯美,动作优美,都具有很强的视觉美感。

影响:吴宇森师承张彻,继承了新动作电影并开创了浪漫英雄主义黑帮片,并且引起了香港电影对吴宇森式暴力美学电影的追逐,开启了香港电影的一个新的时代。他将自己的个人风格完美的体现,并且深刻影响了香港乃至整个华人世界的审美风格。吴宇森的电影对香港电影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他不仅创造了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电影,还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超强表演实力的演员和制作班底,这些对以后香港电影的发展都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后的香港电影中始终可以看到暴力美学的影子,比如《无间道》、《卧虎》、《江湖》等。吴宇森在进入好莱坞后继续延续自己的暴力美学风格,并且将东西方的文化和电影变现手法巧妙地融合,其充满中国传统思想的侠义精神和充满人情味儿的风格受到广泛关注。吴宇森电影表现的情义是暴力电影拜托了纯粹的暴力电影的束缚,给全世界提供了对待暴力电影的新的视角,引起了北野武,奥利弗·斯通,昆汀·塔伦蒂诺等导演的探索,在世界影坛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结语: 暴力美学其实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暴力美学电影通过对暴力本身的各种形式的刻画,把表现的重点放在了深刻的涵义和形式的美感。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电影就是改变了人们对电影中暴力的片面看法,将美学与情义、情感结合,开创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暴力美学电影引起了广泛的模仿,并且强化的商业利润特征,加强了对暴力场面的渲染,加强了感官的宣泄,却缺乏引人思考的特征。并且有利于崇尚暴力的风气的形成,给社会带来了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尊重暴力美学的基础上创造影片,而不是纯粹为了商业而制作影片。

浅析现代动漫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浅析现代动漫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摘要:暴力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表现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由表现暴力而发展上升为一种暴力美学。文章通过对动漫电影中暴力美学的形成与存在的缘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揭示了动漫电影中暴力美学的实质,以及如何客观地去对待暴力美学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暴力;电影;动漫;社会道德 《STEAM BOY(蒸气男孩)》,《Cowboy Bebop 》,《DN》,《罪恶之城》等这几年上映的动漫电影,只要其单纯可爱的动画角色被加入暴力成分的动漫作品或是被贴上了暴力美学的标签,就令现代青年人趋之若鹜,就连一些新推出的络游戏产品,也争先恐后以“暴力美学”作为卖点。动漫、暴力成为这些新媒介虏获大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原因。 一、何谓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Violence esthetics)是指发掘、夸饰强力美学中强力审美形式的一个美学分支,它侧重强力视听的审美趣味和形式探索,由于过分强调强力视听审美形式,强调强力对人或非正义一方的安全及利益有害的“破坏性”展示,从而忽视或弱化了美学核心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暴力美学包括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的暴力美学。 人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包括对力量的追求,人的力量可以作为审美对象被纳入到艺术中。但如果将这种追求夸大到不合适的地步,对强力百般推崇,就会产生通常意义的暴力作品。暴力是人的力量的一种表现形态,但人的力量不都是暴力,暴力以外存在更具审美价值的其他形式的力量。例如,有时人的力量可以通过正义和邪恶的斗争展示出来,在其展示过程中,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划分是清楚的,给人比较纯粹的美学上的感受。 暴力美学有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主要指电影中的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趣味。与暴力美学相关的一类作品有共同特征,那就是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感。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电影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从来不是暴力美学的关注热点。至于动漫作品中对暴力内容的表现,它在心理学上的根本机制与电影的表现有共同之处,即都根植于人内心的欲望,那就是人类天性中的一对矛盾但是紧密相伴随的心理情结:对死亡的恐惧和攻击的本能。

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 一、暴力美学的产生 暴力美学”原指起源于美国,在香港成熟(现在又有向美国转移的态势)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1] 。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将暴力的动作场面仪式化。其特征表现为:创作者往往运用后现代手法,要么把影片中的枪战、打斗场面消解为无特定意义的游戏、玩笑;要么把它符号化,作为与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要素。这类影片更注重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却忽视或弱化了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对“暴力美学”的界定由于所持话语立场和视角的不同而呈现出定义的种种差异。大体有三种言说方式: 一种说法,认为所谓“暴力美学”不过是就文本有暴力呈现的文艺现象、特别是影视作品中的暴力现象“约定俗成”,在这一视域下才有“暴力电影”之说。“‘暴力美学’作为一个新兴美学范畴,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才开始在学界流行起来,经过20 年的发展历程,暴力美学在电影中基本上已经具备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含义。”[1]这一说法实际上是沿用了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郝建教授的观点,而且我们在近期的电影批评文章中发现,类似说法大多认同郝建的观点。郝建认为“‘暴力美学’是个新词,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才流行起来,最初似乎是香港的影评人在报刊的影评中使用的。延续至今,这个词有了 它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它主要是指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趣味”。[2] 另一种说法,认为所谓“暴力美学”是文艺作品对暴力进行“包装”“修饰”后的产物,凸显的是暴力的形式美,是文艺作品的“暴力叙事”,这是一种结构主义批评视角。近五年来有关电影“暴力美学”的评论文章多数都认同这一观点。事实上,这一观点基本上与郝建教授的思想一致。“它(暴力美学)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杀戮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美感发扬到美丽炫目的程度;有的时候,导演还故意用暴力、血腥的镜头或者情景来营造一种令人刺激难受的效果。最初,这不是一个严格的理论术语,而从形式感出发的批评术语。”[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所谓“暴力美学”不过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一种将暴力美化、风格化、游戏化,以供大众消费的“美学”。此种说法试图将“暴力美学”理论化,至少是把它视为一种“理论话语”、“学术术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即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的张蜀津的《论“暴力美学”的本质与美学意味》。他认为“暴力美学”从其艺术谱系看已然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美学形态”;“‘暴力美学’”专指肇始于希区柯克惊悚片中仪式化暴力场面和新好莱坞影片中暴力风格化的从萌芽到自觉,再到吴宇森‘英雄系列’影片将暴力场面的形式美感和风格化程度发展到极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削弱社会道德教化功能和意识形态功利色彩的一种较为成熟的电影美学形态。在这里,‘暴力美学’不仅仅是指将暴力进行‘美化’,一切将暴力风格化的处理(这里将昆廷?塔伦蒂诺对暴力的高度写实也视为一种风格化处理)都可称为‘暴力美学’”。[3] 就像产生“暴力美学”的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化特点一样,“暴力美学”也因不同国家(地区)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呈现出一种同时包含同质因素和异质因素的

浅析中国类型电影的艺术特色

浅析中国类型电影的艺术特色 ——以红色经典电影为例 影视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吸取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并且把它们的精华细胞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并且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启迪,体会电影故事带给我们的深刻意义。电影的观众层次也非常广,不管什么年龄,什么学历,什么职业,人生经历,男女老少,都是电影的观众,所以电影所带来影响也就特别大。 红色电影来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些以真实历史事实为基础而创作的抗日 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和反特为主题的电影。在观看这些红色电影时,仿佛我们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年代,让我们重温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发展历程,让我们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对民族凝聚力和对党的先进性教育起着非常大的影响。 红色经典是指建国初期以革命故事为背景、反映革命英雄人物高尚情操的文学作品、剧目或影视作品。红色经典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媒介手段和艺术样式,包括电影、广播、戏剧、影视、绘画、音乐等等其中。洋溢着浓厚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的红色经典电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文学评论家曾镇南先生曾经这样解释红色经典:“‘红色’是指流贯在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经典’是指投注在艺术创作中的深厚功底,对丰富广阔的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地体验和表现。在我国,对红色经典作品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认定标准,它是指在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产生的大量反映时代、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一批电影、戏剧、电影等作品,代表作有《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红岩》、《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等。这批经典作品的横空出世,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尤其是弥漫于作品中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于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他们的血液中打上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深刻烙印。” 一、红色经典本身的通俗文学特质 1.传奇式叙述 红色经典作品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这类作品本身具有的通俗文学特质,

电影《变脸》影片分析备课讲稿

电影《变脸》影片分 析

片名 Face Off 中文名夺面双雄/变脸 年代 1997 上映 1997年6月27日美国 国家美国 语言国语 颜色彩色 声音 DolbyDigitalDTS环绕立体声 电影投资 $80,000,000 (estimated) 类别动作/惊悚 片长 138 Min 导演吴宇森(John Woo) 演员列表 约翰·特拉沃尔塔(John Travolta).... Sean Archer/Castor Troy 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 Castor Troy/Sean Archer Joan Allen .... Dr. Eve Archer Alessandro Nivola .... Pollux Troy 吉娜·葛森(Gina Gershon).... Sasha Hassler Dominique Swain .... Jamie Archer Nick Cassavetes .... Dietrich Hassler Harve Presnell .... Victor Lazarro Colm Feore .... Dr. Malcolm Walsh 导演:吴宇森是香港最著名的导演之一,1946年出生于香港,1986年自编自导了《英雄本色》,以至于在以后的很夺年中都成为了众多影坛中人所争相模仿跟风的对象。在这之前的十年被他自嘲地称为‘喜剧的十年’,其后执导的《英雄本色2》、《喋血双雄》、《纵横四海》无一不是动作片的典范之作。1993年成为好莱坞华人导演‘第一人’,相续拍摄了《终极标靶》、《短箭行动》、《变脸》、《至尊黑杰克》、《碟中碟2》、《风语者》等影片,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他的最大的特点是解剖暴力。从美学的角度变换时空,把动作和过程分拆后重新组合延长播放,使其节奏发生改变,是蒙太奇在瞬间应用的极至。吴宇森在进入好莱坞后没有放弃自己的电影风格,即使面对很会分类的,认为动作就是动作,不能接受动作片中加存着很重的感情戏的美国观众也没有放弃仁义侠气,浪漫情怀,美学暴力,他喜欢在演员演技中加入大量的暴力美学,真挚感情世界与细腻的心理描写,向人们展示一个个人情味的英雄。吴宇森是享誉世界的“暴力美学”大师,好莱坞最成功的华裔导演之一。虽然适应好莱坞体制是一种妥协,但其商业运作的成功对华语影坛的复兴具有借鉴价值。据说他有一个基本原则:凡是有损或侮辱到中国人形象的题材他一律不接拍。

电影艺术中所呈现出的暴力美学

电影艺术中所呈现中的暴力美学 摘要:“暴力”和“美学”,原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它们结合成一个新的词—“暴力美学”,并逐渐演化成为一个流行的概念。不少热门影视作品、新版卡通书、动画片、电子游戏纷纷以此作为招揽,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不仅与时尚和消费有着密切的瓜葛,也成为被争相阐释和检审的对象。本文以“暴力美学”为切入点,找出它的真正含义及确切的特征,简述“暴力美学”在电影领域的发展史,并简析它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动态发展中的“暴力美学”现象有所触摸和把握。 关键词:暴力美学大众文化艺术影响美感 “暴力美学”近年频频见诸报纸、杂志、网络,并成为电影评论界关注的热点话题。1993年华人导演吴宇森赴好莱坞发展,并以《终极标靶》(1993)、《断箭》(1995)两部电影将他特有的“吴氏暴力美学”带到好莱坞,引起美国三大电视网的热烈讨论。1994 年戛纳电影节上美国鬼才导演昆廷·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以一部暴力美学风格的电影《低俗小说》(Pulp Fiction)击败众多世界知名导演的参评作品,获得金棕榈大奖。一时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西方许多导演纷纷效仿,跟风之作频出,掀起了一股电影暴力美学潮流。 如今,随着暴力成为当代商业电影主要叙事模式之一,暴力美学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影院线的先进设备给了它更多的视觉表现空间,近20年来“暴力美学”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的休闲文化生活中,后工业时代的都市人群忙碌而疲惫,对休闲生活往往追求娱乐厌烦思考,“暴力美学”恰恰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1.“暴力美学”概念简述 所谓电影美学,就是美学原理在电视、电影领域的运用,暴力美学是电影中的语言。在向观众表现暴力的基础上运用美学的原理以及导演的美学修养。加之美学的因素,把暴力美化,使观众在视觉上可以接受导演们所表现出来的暴力感。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具有电影史意义的叙述风格形态,主要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性的暴力行为。电影中的暴力美学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感,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弹、血腥的场景经过特技等手段处理后。其侵害性被大大减少。在一些电影中,实施暴力的人代表正义,却蒙受冤屈。这种人物关系的设置也软化了暴力行为的侵略性。二是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展现给观众赤裸的暴力镜头。以上的两种暴力在影片中表现的审美价值不同,社会效果也不一样。人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因此电影中的暴力美学的表现也是大不相同的。暴力是人的力量的一种表现形态,但人的力量不都是暴力,暴力以外存在更具有审美价值的其他形式的力量。表现和描述,其实影片中暴力的美化。是对美的另外的一种理解。另外的一种对美的诠释,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暴力的期待。是本能的一种想象性的满足。 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电影艺术的风格和表现手法,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它是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观

暴力美学论文1

论《杀死比尔》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内容摘要] 暴力美学现在是电影中非常流行的词语。本文从暴力美学的概念、暴力美学在影片中的应用、暴力美学的作用及其影响来对以《杀死比尔》为例分析了暴力美学在昆汀电影中的表现形式,并进一步总结出昆汀电影中暴力美学的独具特点。 [关键词] 暴力;美学;艺术;影响;美感 [引言] 在当今的电影节目中血腥场面、暴力场面越来越刺激人们的感官系统。暴力作为一种视觉上的行为。似乎在人类的视觉媒体一电影上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因此。电影中暴力美学也就应运而生.“暴力”与“美学”两个看似牛马不相及的概念,其中内在却存在着很深刻的联系.成为现在电影中非常流行的词语。 [正文] 一、解读暴力美学 所谓电影美学,就是美学原理在电视、电影领域的运用,暴力美学是电影中的语言。在向观众表现暴力的基础上运用美学的原理以及导演的美学修养。加之美学的因素,把暴力美化,使观众在视觉上可以接受导演们所表现出来的暴力感。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具有电影史意义的叙述风格形态,主要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性的暴力行为。电影中的暴力美学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感,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弹、血腥的场景经过特技等手段处理后。其侵害性被大大减少。在一些电影中,实施暴力的人代表正义,却蒙受冤屈。这种人物关系的设置也软化了暴力行为的侵略性。二是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展现给观众赤裸的暴力镜头。以上的两种暴力在影片中表现的审美价值不同,社会效果也不一样。人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因此电影中的暴力美学的表现也是大不相同的。暴力是人的力量的一种表现形态,但人的力量不都是暴力,暴力以外存在更具有审美价值的其他形式的力量。表现和描述,其实影片中暴力的美化。是对美的另外的一种理解。另外的一种对美的诠释,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暴力的期待。是本能的一种想象性的满足。 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电影艺术的风格和表现手法,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它是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观赏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无法对内容产生任何的不适。 受“暴力美学”的影响,近年来出品的武侠电影和电视剧对暴力(武打动作)的处理也出现了舞蹈化、诗化、表演化的倾向,人们在观看武侠影视剧的时候,仿佛是在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武舞表演,血腥、凶残的暴力场面有时反倒呈现出一种视觉的美感,进而消解了暴力的残酷性。 二、《杀死比比尔》的暴力美学表现 乌玛-瑟曼在片中饰演一名叫“新娘”的女杀手,曾经是致命毒蛇暗杀组织的成员。她

电影中的悲剧美学

电影中的悲剧美学 德国哲学家恩格斯曾经指出 答: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能成为它所成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关于黑色幽默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黑色幽默以荒诞消解了传统喜剧的滑稽,以沉痛的无可奈何的苦笑替代了传统喜剧轻松开怀的笑。;黑色幽默以荒诞性消解了传统悲剧的严肃性;黑色幽默以绝望的惨笑替代了悲剧的痛感,大悲转化为大笑;黑色幽默中,人物的悲剧抗争精神转化为无可奈何地顺应 对于悲剧主体,尼采说过 答:当不可能骄傲的活着时,就骄傲的死去;自由赴死和死于自由,当肯定自己已经不合时宜了时,就做一个神圣的否定者,这说明,他已经理解了生与死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麦克白》、《理查三世》中的主人公 答:都是以"恶"的面目出现;在激烈的悲剧冲突中,表现他们特别的意志和力量;在激烈的悲剧冲突中,迸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有其独特的悲剧审美价值 伟大人物的悲剧性具有高出一般人的 答:社会价值;审美价值 电影《天使之城》中,赛斯和玛姬的爱情悲剧 答:从现象看,这是主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出现了差异,主体意志对自身行为出现了失控而产生预期之外的结果;从认识论看,这是主体的欲望意识超过了自身能力与自身现实条件允许,从而发生逆料的结果;赛斯对变成人类有明确的动机和强烈的欲望,同时付诸行动,毫无顾忌其他的因素。以至于自己的积极行为直接促成了、或参与合成了自己和玛姬之间的悲剧;是悲剧主体动物动机与结果悖反的悲剧现象 以下属于英国美学家斯马特对于悲剧看法的是 答: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的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怕表现出仅仅是片刻的活力、激情和灵感,使他能超越平时的自己;悲剧在于对灾难的反抗;陷入命运罗网中的悲剧人物奋力挣扎,拼命的想冲破越来越紧的罗网的包围而奔逃,即使他的努力不成功,但心中却总有一种反抗 在电影《月亮河Water》中,"寡妇之家"里唯一留着长发的女人不是 答:莎肯塔拉;楚娅;杜马提 影片《爱有来生》中,陷入"两难"境地中的是 答:阿明;阿九

给大家推荐几部好看的电影

1) 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励志影片。 2) 教父(1、2):经典黑帮片,有此作品,其他同类一概低头。 3)美国往事:整个人生都在里面。 4)天堂电影院:每个男人的童年回忆,太经典了。 5)无主之城:人家怎么能拍出这么牛的电影! 6)活着:也许是中国目前最伟大的电影。 7) 阿甘正传:教导所有的人要去宽容别人,傻就是福气。 8) 勇敢的心:民族自尊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要爱中国。 9) 楚门的世界:探讨人的价值和人性根本的奇思怪作。 10) 音乐之声:音乐的力量、音乐的快乐! 11)辛德勒的名单:震撼人心的历史、充满感染力的摄影和杰出的演员。 十佳科幻片 1) 星球大战系列:开创了一个电影神话。 2) 异次元骇客(第十三层):应该说它比黑客帝国的构思更精妙。 3) 超人:所有漫画类科幻电影的代表。 4) 终结者(1、2):科幻电影经典中的经典。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电影真不多见。 6) 黑客帝国系列:引发了对现实和未来网络发展的思考,形成了一种黑客文化。 7) 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风格另类的科幻片,结尾出人意表。 8) 超时空接触:比较严肃地探讨外星文明问题的力作。 9) 千钧一发:描写未来社会人的基因问题的惊险影片,内容和主题俱佳。 10) 2001漫游太空:经典作品,以严肃的科学性和预见性著称。 十佳战争片: 1)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实反映战争和人性的超级巨作。 2) 猎杀红色十月:节奏和人物拿捏准确的潜艇影片代表作。 3) 兵临城下:从独特的视角描写二战的巨片,演员表演到位。 4) 大逃杀:归入战争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残酷。 5) 巴顿将军:全景式展示战争的代表作,演员表演出色。 6) u-571:效果出众的新型海战片,拍得很有特点。 7) 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看过后使人对战争产生恐惧。 8) 星际舰队:科幻性质的战争片,士兵的训练和战斗的描写很有煽动性和争议性。 9)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随时看起来都心潮澎湃的好电影! 10) 野战排:反思越战的经典影片。 十佳动作片 1) 英雄本色(1):吴宇森代表作。 2) 真实的谎言:阿诺演的最温情和幽默的电影。 3) 生死时速(1):充满动感,耳目一新! 4) 虎胆龙威系列:呵呵他怎么总是一身伤却不死啊!!! 5) 勇闯夺命岛(石破天惊)动作片颠峰作品!演员表演出色。 6) 刀锋战士(1、2):新式吸血鬼动作片,非常另类和华丽。 7) 神秘的黄玫瑰系列:呵呵因为看的时候年纪小,觉得比西部片还经典。 8) 复仇:也是罗马尼亚的老电影,这部影片的枪战让人百看不厌。 9) 三步杀人曲系列:干净利落的墨西哥风格枪战电影。 10) 第一滴血(1):有内涵有力度有故事,是史泰龙为数不多的好片。

十部经典杀手电影,完美诠释暴力美学

十部经典杀手电影,完美诠释暴力美学 十、疾速追杀导演:大卫·雷奇,查德·斯塔尔斯基主演:基努·里维斯,迈克尔·恩奎斯特,阿尔菲·艾伦,威廉·达福讲述一位失去一切的退休杀手约翰·威克,只身杀到纽约向黑帮寻仇的故事。影片节奏很快,镜头构图很棒插曲很带感。杰森斯坦森式的暴力美学超赞,在雨里打斗向黑客帝国致敬。 九、杀死比尔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主演:乌玛·瑟曼,刘玉玲,千叶真一讲述了一个女杀手因曾被比尔血洗婚礼而踏上复仇之旅的故事。该片包含了黑帮、杀手、血战、复仇等在动作片中常见的元素,或许应该说是昆汀本人统一的风格烙印。也是一部充满杀戮的血腥之作,加上精彩的电影配乐,构成了这一部暴力美学的经典之作。八、致命黑兰导演: 奥利维尔·米加顿主演:佐伊·索尔达娜,迈克尔·瓦尔坦,克利夫·柯蒂斯影片讲述佐伊·索尔达娜饰演一位冷酷的女杀手,她的目标是为自己的父母展开复仇,干掉毒品大亨唐·路易斯。前边比较紧凑精彩,后边感觉虎头蛇尾了,总体来看还不错。故事稍显俗套,但影片节奏紧凑,动作戏和大场面依然过瘾。七、生死狙击导演:安东尼·福奎阿主演:马克·沃尔伯格,凯特·玛拉,迈克尔·佩纳,丹尼·格洛弗,伊莱亚斯·科泰斯影片讲述了鲍勃在总统街头演讲充当隐形狙击 手暗中保护总统,演讲那天,突然会场遭到枪手袭击,总统

身边的衣索比亚主教被杀。鲍勃被当成暗杀者遭遇警方追捕,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出幕后的真凶,为自己洗刷罪名的故事。这是一部谍中谍式的电影,不过主角换成了狙击手。影片突出了阴谋论、侦探潜伏、枪支爱好者、逃生控的大爱,女主出场都很惊艳,身材太火辣。六、刺客联盟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主演:詹姆斯·麦卡沃伊,安吉丽娜·朱莉,摩根·弗里曼,克里斯·帕拉特,马克·沃伦,康斯坦丁·哈宾斯基,特伦斯·斯坦普,托马斯·克莱舒曼电影讲述一位青年韦斯利 所遇到的麻烦事,他有一个令人生厌的老板和一位经常忽视他的女友,直到他遇到了杀手福克斯,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紧接着韦斯利的父亲就遭到了谋杀,福克斯招募他加入进了一个秘密组织。安吉丽娜·朱莉主演影片,又美又帅,片中她动作戏都自带燃点,偶而展露红唇笑笑,又委实美得冒泡。影片虽然剧情和逻辑有点“神”,但是动作戏出彩。很多经典 片段,大饱眼福,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五、V字仇杀队导演:詹姆斯·麦克提格主演:娜塔丽·波特曼,雨果·维文,约翰·赫特,斯蒂芬·瑞,斯蒂芬·弗雷,詹姆斯·麦克提格,威廉·塔普利,克里斯托弗·福什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由、民主、 对人民洗脑改造、独裁政府的故事。影片很符合现代人所缺少的侠骨柔情,有很强烈的代入感,影片整个复仇计划安排的缜密精细,完美如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仅在视觉上就已经令人叹为观止。四、杀手代号47导演:泽维尔·杨思主演:

吴宇森电影经典台词

吴宇森电影经典台词 命运篇 英雄即使末路,依然气壮山河,不失本色。 子豪:你信不信有神? 小马:信,我就是神。神也是人,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就是神。 ——《英雄本色》 小保:我相信正义,但没人相信我。 小庄:好人通常被人误解! ——《喋血双雄》 袁洁云:命都快没了,还想着抽烟。 小高:我知道我没出息,可至少我要做个有出息的叛徒。 ——《辣手神探》 理想篇 理想真是个耐人寻味的东西——哪怕,它苍白的像个笑话…… 小马:你不欠我什么,我从来不会逼朋友做不想做的事,我有自己的原则!我不想让人一辈子踩在脚下! ——《英雄本色》 浪哥:起码见得了光。我问过人了,那儿24小时都有阳光。 袁洁云:呵呵,理想不是光用嘴巴说的,我也有理想:年轻的时候想搞乐队,没想到进了这一行。唉,这世界只是个笑话…… ——《辣手警探》 小珍:怎么结婚呢,我们这么穷?

阿B:穷也可以有理想啊! ——《喋血街头》 子豪:小马,这里已经不是你跟我的天下,你还待在这里干吗? 小吗:我等了你三年,三年了!我们可以重新再来…… ——《英雄本色》 情义篇 称朋友的,就应该共患难:叫兄弟的,就可以同生死。“情义”两个字,不仅仅是友谊、道义、责任和义务,更是两个没有血缘的人之间以生命为砝码的托付。 子豪:你侮辱我没关系,但不要侮辱我的朋友! ——《英雄本色》 四哥:或者我们是幸运的,我不希望一辈子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离开这个世界,我最遗憾的是欠你太多。 小庄:朋友之间无所谓谁欠谁,不然要朋友来干什么? ——《喋血双雄》 小保:如果他再出卖你,怎么办? 小庄:我仍然当他是我的朋友,他到底帮过我。 小保:真正够朋友的没几个。 小庄:有的,只是太少。 ——《喋血双雄》 江湖篇 有的人豪情万丈,有的人一声叹息,他们都在——江湖。

浅谈影视美学

浅谈影视美学 影视美学史门类美学的一种,它不同于其他门类文学的是它赖于现代技术,但是它又必然与与使用美学有关!那么什么是影视美学?是关于美和审美的科学,研究观众与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它包括影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评析。 那么我们从影视美学概念说起,影视美学不等于影视艺术,更不论电影艺术 了,最初有“影视分说”,即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但是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它们逐渐融为一体。电影和电视都是面对大众的一种传播媒介。他们的发展读依赖于现代技术的具体开发和运用,这正是它与其它传统艺术的最大也是最本质的区别。最初电影艺术凭借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画面上的不断运动,再现生活的艺术,它是被认同的,而电视艺术并没那么走运,在经过众多评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艺术逐渐被认同,合称为影视美学。 电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殊规定性变现为:综合性,电影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体,另外它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融为一体,并构成全新的整体;视像性,电影简单的说就是视觉为主的试听艺术。画面,依赖于镜头、光影、色彩的变化,声音则需要音响和音乐;逼真性,电影最初能够轰动,都依赖于它的逼真性,能够反映生活,表现人深沉的内心变化;运动性,可以说运动史电影的命脉,它正是通过不断变化的画面来记述事件。如果没有运动性,那么就失去它的命脉;蒙太奇,电影的最重要的构成方法,就是分切组合最后构成一个故事或几个故事,使之具有连贯性;群众性,它是电影事业赖以发展的主要条件,最初被称为大众文化的电影艺术,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那么她就无法生存;技术性,电影的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它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其实,在西方,电影美学的分类也不纯一。有的将电影和心理学联系起来,把心理学作为电影美学的基础,格式塔心理学派《电影作为艺术》、《电影美学和心理学》等。有的是从“电影本性论”来表述自己的美学观。有的是从电视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去分析它,最具代表性的是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当然也有从电影流派和断代史上分析自己的美学观,如我国最初的左翼电影,国防电影等。上述观点,在不断发展中,随着美学观念和审美方法的不断变化,他们都说出自己的观点,却不自觉地相互交叉,相互影响,这就形成了电影美学的多元化阐释。 电影的发展迅速,影视中常常表现出哲学观念,这也与美学挂钩,美学的发展也依赖也哲学,是与现实主义、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化分不开的。前苏联很多作品表现现实主义,如《伟大的公民》、《伊凡的童年》、《稻草人》。中国三四十年代也有现实主义的作品《万家灯火》、《白毛女》,后期的《林则徐》、《林家铺子》等。很多作品都具有文学性,没有文学性的作品也不是失去它的意义,感觉失去了作品的灵魂。就像记录片一样。它的文学性就大大减少。我比较喜欢是《活着》、《大鸿米店》这两部作品。它们都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活着》呢,主要刻画那个时代一个一个小人物活着的一个情况,葛优这个优秀的演员在里面演一个最初败家的人变为最终学会生活的人,主要背景是从清末到战时再到新中国解放的情况,人们活的一个情况,虽然这部剧有很多搞笑的情节,但是我们看完这部电影并不觉得它是一部喜剧,而是由心的一种悲,引起人们的思考,想去探索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是怎么样的情况。这也是人生哲理吧!一种生活美。这部作品想起《阿Q》这部作品的悲剧性。而《大鸿米店》,它所选的背景也是个不太平的社会,对平民的刻画,这部作品主要写主人公由被欺负到自己得势以后对别人的侮辱与欺压的一个变化过程。它的主要想表现一个平常人在那样一个环境下人性本身的善已经被遗忘被退化了,引起人们的深思。这是这部作品成功之处。这部作品它采用了性方面的刻画,说明了我国电影已经向开放性发展。 我比较喜欢文学性比较强的电影,这样的作品更能让我们思考多些,虽然我们现在有雅文化和俗文化这两种,我不是很喜欢《大笑江湖》、《龙凤店》之类的电影,虽然它们很体现现代社会的很多东西,它们的娱乐性可能是占主导,它们有自己的市场,可是我每次看了

武侠电影中的美学

武侠电影中的美学 摘要 武侠电影中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元素,如张彻的暴力美学,胡金铨的人文意境,李小龙的武学之道,徐克的天马行空……艺术才华超群的电影人,凭借他们人格力量强健以及对美学元素的巧妙运用,使得中国的武侠电影一步步提高了一个令人仰望的高度:《独臂刀》的刚烈血性,《大醉侠》轻灵雅致,《龙争虎斗》以武入哲,《东方不败》飞扬磅礴,《黄飞鸿》浩然正气。武侠电影的美学意境 关键词:武侠电影美学悲剧生活丑艺术美动作美武与舞 悲剧:以《笑傲江湖》与《东邪西毒》为例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观电影《东邪西毒》时这种感觉愈演愈烈。此剧更像是关于芸芸众生的浮世绘,剧中人物都赋予了一种悲悯的味道——有人历经努力而成功,也有妄自努力而终于失败:欧阳锋一出场第一句话“很多年以后,我有个绰号叫西毒”,《百年孤独》中这句话是如此符合他性格中的虚无,符合他因虚无而幻灭的人生,他虽然玩世不恭,然而我们却能看到他内心的挣扎与苦闷;独孤求败是一个因情而放逐了自我的人,因为一生不再涉足爱恨,因为内心在不起波澜,才可以倾心于剑,而终于成为一代难求一败的剑客,然而,当看到他对着自己的影子练剑时,似乎也再现了庄子笔下那种凌波而行的出尘之美,但其内在的隐喻却毫不美好,这样的画面象征着自恋、拒绝,象征着除自己之外不再通融于任何人的心灵世界,捡起激起的滔天白浪,正是他内心压抑的情感譬喻;梁朝伟的盲武士,是那样的极度哀伤和无奈,这个角色有着很强烈的、中国武侠电影中少有的悲剧色彩,即英勇的战斗了,却因敌不过命运而终于失败得悲剧。 悲剧往往是英雄人物或美好的事物被毁灭,充满悲感,正如《笑傲江湖》,此剧是部悲剧,因为其中有很多人是痛苦的,同一个江湖,令狐冲苦于退不出,岳不群却是苦于进不去,很类似于黑泽明的《影子武士》——你不想做影武者时,别人逼你做,而你想做的时候,别人又不许你做,一直痛苦矛盾着。 悲剧的人物给予人无尽的思考。《黄飞鸿》系列中纳兰元术是个悲剧,在剧中是一个令人心折的配角,他视野开阔,武功超绝,可以说离英雄只有一步之遥,但他却始终却摆脱不了对清廷的愚忠,看到西方人对革命党人的支持,便转而帮助白莲教,最终死于黄飞鸿之手。很大程度上,是他的满足身份造就了他的悲剧。剧中有一幕纳兰元术到英国使馆抓捕革命党,门口是一个个的白莲教徒,他们的脸上不乏忠义,话语也不乏慷慨正直,可是,他们却是无知的,是一个愚昧时代的牺牲品。的确,在乱世中,不成为悲剧的人又有多少呢?正如王小波所说,无知是最大的罪恶。在面对这个角色思考完后,我们发现,我们崇高而来许多,真实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生活丑化为艺术美:以《黄飞鸿》为例 在武侠电影中大量使用了生活丑转化成艺术美的手法,或用丑的方式去描绘美的事物,或用美的方式去描绘丑的事物。令观众在美丑强烈的对比中得到震撼,能够思考,例如《黄飞鸿》中大量使用了这种手法来描写民族劣根性。 《黄飞鸿》民族劣根性,最具特色为严振东,同时,他也是个“混杂着高贵与屈辱、骄傲与自卑,交替着正义与反派”的悲剧式人物。影片着力表现的,是严振东一步步屈于命运的摆布,最后人格尽毁的过程,这个操一口山东话的落魄武师,带着弟子梁宽,流落岭南,空有一身武功,却连顿饭都吃不上。他决心挑战黄飞鸿,“在佛山打出名堂”,之后又寄身于

日本动漫中的暴力美学

标题(黑体三号) 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专升本学号:3110625009 姓名:何隆 [论文摘要] 动漫美学是美学的分支,暴力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表现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文章通过对日本动漫电影从暴力美学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揭示动漫美学的实质,以及个人对日本动漫暴力美学的鉴赏性解析 何谓动漫美学,何谓暴力,何谓暴力美学 动漫美学是美学的分支。是由动漫行业的发展而分化处理德,动漫美学服务于动漫产业。动漫产业的发展影响着动漫美学的发展前景。 暴力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表现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暴力美学(Violence esthetics)是指发掘、夸饰强力美学中强力审美形式的一个美学分支,它侧重强力视听的审美趣味和形式探索,由于过分强调强力视听审美形式,强调强力对人或非正义一方的安全及利益有害的“破坏性”展示,从而忽视或弱化了美学核心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 日本动漫中的暴力美学 日本动漫的发展有几个重要的几段,1933年,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力与世间女子》,特点是美化日本军国主义,随着二战的战败,广岛的原子弹爆炸,本人认为这是探索期,巅峰是以末日为题材的动漫。此类电影中,有很深的反战情绪,同时又由于二战的战败,日本人深刻的欺辱感,在此类动漫中主人公往往都是获得超脱俗世的力量而挣脱世俗,无视法律,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其中充斥着暴力,毁灭,人命草菅。二战的结束标志是广岛的原子弹的爆炸,而这些主人公的结局也总是自我的毁灭,或者地球的毁灭。此类动漫还是日本动漫的发展初期,虽说是巅峰,可画风略显粗糙,制作也没有很精良。可是,粗糙的线条彰显着主主人公的无助和内心的矛盾,一颗想要变强的心。那些草菅人命,无视法律的毁灭的血腥场面何尝不是对广岛原子弹爆炸那一刻日本人绝望的呐喊呢!那时期的作品往往就是这样,用粗糙的线条表现人的内心中的不屈和呐喊。 而那些血腥暴力和毁灭交织的是我们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社会。懦弱强势,适者生存。这个时期的动漫将那时候真实的社会通过最典型的暴力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都是些负面的信息,可是就像影子是人的投影一样,折射的是真实的生活。似有似无,却如此真实。有此暴力的美学如此自然,如此真实。存在即有原因,而暴力是一个社会时期最典型的社会实践,以暴力美学来描述的二战战败后日本的动漫,有此达到末日类电影的巅峰。 后面的几十年里,随着可以的发展下一次的巅峰是机战类动漫的出现,其中以高达和《EVA》为代表。两者分别讲述了战争和世界末日。同样的起因都是人类触碰了本不是人类该触碰东西。前者发现了新技术,后者发现了人类的始祖。

国内外最受欢迎的120部电影排行榜

国内外最受欢迎的120部电影排行榜 史上最受欢迎的120部电影排行榜十佳剧情片: 1) 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励志影片。 2) 教父(1、2):经典黑帮片,有此作品,其他同类一概低头。 3)美国往事:整个人生都在里面。 4)天堂电影院:每个男人的童年回忆,太经典了。 5)无主之城:人家怎么能拍出这么牛的电影! 6)活着:也许是中国目前最伟大的电影。 7)阿甘正传:教导所有的人要去宽容别人,傻就是福气。 8) 勇敢的心:民族自尊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要爱中国。 9) 楚门的世界:探讨人的价值和人性根本的奇思怪作。 10) 音乐之声:音乐的力量、音乐的快乐! 11)辛德勒的名单:震撼人心的历史、充满感染力的摄影和杰出的演员。十佳科幻片 1) 星球大战系列:开创了一个电影神话。 2) 异次元骇客(第十三层):应该说它比黑客帝国的构思更精妙。 3) 超人:所有漫画类科幻电影的代表。 4) 终结者(1、2):科幻电影经典中的经典。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电影真不多见。

6) 黑客帝国系列:引发了对现实和未来网络发展的思考,形成了一种黑客文化。 7) 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风格另类的科幻片,结尾出人意表。 8) 超时空接触:比较严肃地探讨外星文明问题的力作。 9) 千钧一发:描写未来社会人的基因问题的惊险影片,内容和主题俱佳。 10) 2001漫游太空:经典作品,以严肃的科学性和预见性著称。十佳战争片: 1)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实反映战争和人性的超级巨作。 2) 猎杀红色十月:节奏和人物拿捏准确的潜艇影片代表作。 3) 兵临城下:从独特的视角描写二战的巨片,演员表演到位。 4) 大逃杀:归入战争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残酷。 5) 巴顿将军:全景式展示战争的代表作,演员表演出色。 6) u-571:效果出众的新型海战片,拍得很有特点。 7) 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看过后使人对战争产生恐惧。 8) 星际舰队:科幻性质的战争片,士兵的训练和战斗的描写很有煽动性和争议性。 9)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随时看起来都心潮澎湃的好电影! 10) 野战排:反思越战的经典影片。十佳动作片 1) 英雄本色(1):吴宇森代表作。

浅析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

浅析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 文学院0802 刘凤琴2008111005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张艺谋在世界电影舞台上不断获得奖项,成为当代中国成功的名导演。很多电影评论者认为张艺谋成功进军世界影坛是归因于迎合西方文化审美观念,学习西方电影艺术技法。但是张艺谋电影的成功,不仅仅是西方电影艺术和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的结果,更在于他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深情的关注与吸收借鉴,将中国传统美学运用其中。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张艺谋电影中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的借鉴和吸收。 意境是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审美范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概括。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情境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是一切文艺作品所追求的审美目标。张艺谋的电影着力营造了许多具有传统美学意蕴的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如情景交融、韵外之味、天人合一等等。 首先,张艺谋电影中的情景交融。张艺谋电影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视觉表现性之一是充分发挥视觉艺术的视觉效果,对假定的情境或具有表现性的现实物质进行夸张的处理,形成一种“气势”,而除此之外,注重烘托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影片主题所需要的情感氛围。利用电影在再现广阔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上,有其他艺术所难以企及的独到的能力,选择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并将它提升到直接表达主题的高度。在《黄土地》中,画面中黄土地与黄河,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环境,而是整体性的美学形象。这种手法是建立在意象美学的基础之上的,是主体与客体、情与景、意与象交融统一而形成的一种境界,具有很强的造型表现力。影片的镜头中,黄土地、黄河与窑洞的数量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以反映翠巧一家的生存状况。《黄土地》以诗意的镜头语言,传达着厚重深沉的人文思考,那静静的黄土地、缓缓的河水、黑黑的棉祅以及高亢而又悲怆的信天游都在昭示着我们民族步履的艰难。影片中陕北农民在黄土地上默默耕作的身影,显出一种巨大的韧性和耐力,而土地的凝重也映衬着心灵的闭塞、保守和无奈。黄土高原和滔滔黄河的动态镜头和画面不仅作为环境背景出现在影片中,在形象上富有国画的风格和意境,而且它们仿佛也成为影片的主人公,具有情感、意志和力量,因此,画框内大部分是土地,用以表现土地之浑厚和沉重,更深地挖掘土地和人的关系。 其次,张艺谋电影中的韵外之味。张艺谋电影里无论从画面、音响音乐、场面调度等各方面来说,都营造出一种整体上的中国传统美学上的意境----韵外之味“大音希声”,指声音微弱而韵味尚在的意象所表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的意境。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以华美壮观的视觉效果、盖世绝伦的中华武功和首屈一指的票房成绩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画面”记忆,其中的种种意象传达着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无限的意境。《英雄》以“大音希声”思想统摄全片。它用最简练的语言,最原始的打斗声音,最鲜明的意象,独特的构图和夺目的色彩,非常简单的故事情节将秦统一六国的历史必然这样的“大音”深深隐藏在意象后面,至始至终不露出事实真相,而用提示、推断等方式吸引观众一步步走向故事的结局。通过战争的情和景,人物语言隐含的“天下”之道理,形成动静、虚实、有无的相生相映,为观众开拓出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产生丰富的意境,给人含蓄、意犹未尽的心灵触动。影片中“悟”的心领神会也是“大音希声”思想的具体显现。从琴声悟枪法、剑法,残剑长年潜心苦志静以练字,并从无名变幻迅疾、刚柔相济的舞剑中悟出了“剑”字的精义,终于悟出了“天下”二字的

“暴力电影中的暴力美学”资料

吴宇森之“暴力美学” 暴力,可能是大多数人最早、最持久的观影记忆。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一个关乎生死的哲学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又是世界电影长廊中的重要景观。从早期电影人对暴力的叙述直到20世纪80年代吴宇森的“英雄系列”影片,吴宇森影片中对暴力的风格化中暴力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以往好莱坞对电影的一系列限制性的法规都是针对暴力和色情提出来的,都是仅从道德层面出发将暴力当成一种对社会或未成年人有危害的因素加以限定,而这些限制是与当时电影中暴力的呈现方式密切相关的。吴宇森“英雄系列”影片的出现使得他以暴力为题材的影片不再被当成是“暴力影片”来看,因为他给全世界观众提供了一种审视暴力的全新视角——东方美学视角,第一次使暴力成为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语),其后的北野武、奥利弗·斯通、大卫·林奇、昆廷·塔兰蒂诺等人对暴力进行的风格化探索在世界影坛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掀起了一个“暴力美学”的热潮。 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在总体风格上呈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绚烂。他十分迷恋充满浪漫气息的、唯美诗意的高速摄影,让观众观后产生一种浪漫、神圣、悲壮、崇高的感觉,借以强调力量感和侠义的情怀,把武打场面拍得像舞蹈场面一样优雅,从而把暴力场面从现实提升到超现实的审美境界,提高了打斗的美学价值,形成了一种“武打综合艺术”,从这个角度上讲,吴宇森的暴力可以说是“为艺术”的暴力。同时,因其“暴力美学”的浪漫气质,使他的暴力最接近伦理和人性要求,是失落世界里最后一抹人性的光辉。因此,他对暴力进行高度风格化的目的是反暴力,他的暴力是“仁慈”的。 “暴力美学”在《英雄本色》中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更加暴力更加唯美,也更加切中了时代与社会的脉搏;吴宇森也终于在半生的拼搏和摸索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舞台,使吴氏电影和香港电影一起踏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在此之前,没有人想过现代兵器的交锋可以和中国传统武侠精神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没有人想过古装功夫片中所倡导的江湖道义、兄弟情怀可以在时装警匪片中得到如此的升华,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黑与白,有的只是情与义;没有风花雪月,浅唱低吟,有的只是鲜血与枪声中充满阳刚之气的浪漫。 所谓“暴力美学”是有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的。它就是指在中国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它发展出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感发扬到眩目的程度,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效果。当然,这种解释不免有横向(地区)和纵向(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暴力美学形成的地域性以及发展壮大的迹象。因为没有专门的典著,从网上搜索关于“暴力美学”的渊源,有维基百科的解释如下:“暴力美学”一词的由来,有待考证。但作为一种电影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却是实实在在存在。它是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观赏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无法对内容产生任何的不适。 这种比较权威的论释和前者又有着类似的观点,那就是将暴力容纳进电影艺术,形成一种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追求其艺术中的美感,可以无关乎社会和道德。因此,我们便可以大胆的抽离社会和道德的束缚来畅谈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