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

论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
论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

论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经济体系越来越向两级分化方向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开始或者想要开始发展自己的个人第二产业来增加自己的收入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状况。很多人选择了投资各种行业来实现这一目的。但是常规投资的起始资金一般都过于庞大,普通百姓未必能够拿得出这些资金。本文所阐述的是一种通过改换常规思维模式与日常消费方式来达到增加收入的手段。

2.居民日用产品消费模式与市场潜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行为,但是这种消费行为往往受到一些特定因素的制约-收入是固定的,人得消费欲望却是浮动的,或者说是不固定的。由此就会产生固定的收入,与消费欲望之间的矛盾。

2.1.民生与消费

当一个人的消费欲望过于强烈,并且将这个消费欲望变成实际消费行为,如果此时此人当月的累计消费金额超过了此人可支配收入的总和,长此以往将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因此人们经常会用量入为出这个观念来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量入为出最早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意为指根据国家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在三国时期就有曹操派属官卫凯去巴蜀联络益州牧刘璋,卫凯到关中,见地方势力太大,会影响曹氏家族的利益,建议加强控制。曹睿继位后,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弄得关中地区民不聊生。卫凯上书曹睿要求根据国库收入来决定支出的限度的故事。由此可见量入为出的观念古已有之,是一种得到时间和实践见证的一种非常成熟的生活消费模式。

2.2.消费与销费—消费与销费的区别和联系

消费

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而使用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消费方式的有关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指某一时期内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严格地说,“消费”应仅指这一时期中那些完全用掉了的(分享过的或“吃掉了的)消费品。消费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变量。消费是指购买者的购买行为,消费者就是购买的人

销费

在此我们先来讨论下什么是销售:销售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合适的价格把任何产品卖给相关的人。销售就是服务。解决客户问题,减轻负担,或帮助客户把工作做得更好。销售就是获得最大的差价。销费是建立在消费的基础上,人们可以经由消费来为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进行再分配,将物品销售之后来换取可流通货币,这就是销费。而进行销费活动的人就是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比尔?奎恩(Bill Quain)博士在《生产消费者力量》一书中提到的“生产消费者”

2.3.量入为出局限性与消费方式转换的扩展性

量入为出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资本控制模式,在金融风暴中体现出它的优势—这是一种理性的、勤俭的、极具中国特色一种生活资本运作模式,在量入为出的思想引导下,金融海啸对中国普通百姓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轻微的。这完全证明了这种生活资本运作方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金融海啸的影响下,风险已经从房屋市场,扩展到股票,扩展到保险业,乃至普通的储户和贷款人了。华尔街发明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工具,透过种种杠杆,金融机构似乎可以无限创造信用,玩所谓钱生钱的把戏。然而,这些手段或可促进投资回报率,却无助于真正的财富增长。除了华尔街高管的薪酬能够按照他们画的饼那样飞速增长,老百姓的收入并没有暴增。于是世界各国也或多或少的的注意到了量入为出这种中国人沿袭千百年的生活资本运作模式。

作为一种传统的财政观(或称理财观),“量入为出”根据财政收入的大小安排财政支出的规模,已经伴随我们走过了相当长的历程且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然而,当我们站在市场经济的立场上和当前的国情背景下,重新审视这种财政观并将其应用于财政收支安排的实践时,便会发现,“量入为出”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之处。

正因为收入是固定的,人们本身的扩张支出冲动常常逼迫家庭财政作出支出大于收入的安排。其结果,财务赤字与我们相伴的时间远远大于财政平衡或盈余的时间,甚至基本没有什么财政平衡或盈余。有限的收入与超量的支出之间就构成了一对矛盾,因此量入为出作为

一种被动型的生活资本控制模式也有其局限性。

早在1985年美国在《平衡预算和紧急赤字控带法》第252条就提出了:“量入为出”与“以支定收”的政府理财观。

“以支定收”简单来说由每个月所需要开销的资金总额为前提,来定制当月的收入,这作为一种主动式的收入定制方式在当时并未被绝大多是人所接受,人们还是习惯于传统的生活习惯—在固有的生活资本中运作日常消费,人们并没有想过要通过预计一个月的总开销来确定这个月的总收入。“以支定收”并非是“量入为出”的简单倒置。“以支定收”中的“支”,系指按照家庭实际开支需要而确定规范性的支出,而家庭成员本身的偏好或由家庭成员自身确定的随意性的支出。“以支定收”中的“收”,系指按照规范性的家庭支出需要,并且,通过家庭财务收入制度严格界定了的规范性的收入,而非由家庭成员自身把握或可跨越财务收入制度的收入。按照这样的财务观安排的财务收支,将收入与支可控制在“适度”的水平上——既可满足家庭日常开支的需要,又不至于超出家庭预定收入所能承受的界限。

“量入为出”与“以支定收”这两者并不互相矛盾,“量入为出”强调的是理性的、科学的支配固有收入,而以支定收则是将量入为出提升到了另一个层面—即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额外创收计划,并进行合理的投资,以此来增加固有生活资本的总量。如果“量入为出”提倡的是节流,那么“以支定收”则提倡的是开源。如果一个家庭的收入是固定的,但是又想要进行超额销费并且不给家庭的财务状况带来负担,那样的话只有开辟新的收入途径才是最稳妥的方式。那么什么样的途径能够以较少的投入来带动较大的收益呢?我认为日化用品市场是具有极大潜力的一座金矿。

2.4日用品市场的组成与市场潜力

日化用品具有包含产品种类范围广泛,适用人群庞大,具有长期使用和重复购买的特性。但是如何才能让广阔的日用品市场为家庭才来额外的收入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就以化妆品为例:化妆品所包括之范围相当广,主要可分为保养品、彩妆品与香水三大系列。保养化妆品包括化妆水、乳液、面霜等。彩妆品泽含括口红、眼影、腮红、粉饼等。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许多国家与地区出现了经济衰退,使得1995~1999年全球化妆品出现负成长,但随着亚太地区市场逐渐复苏,并显示出强劲的成长态势,使得近两年来全球化妆品市场呈现成长。来自《国际市场追踪》(MTI)的统计报告表明,近期国际市场,香

水产品受经济衰退影响较大,市场销售出现了严重下滑。但同时,其它类化妆品特别是彩妆品的销售则持续呈现增长的态势。

在全球市场区隔方面,西欧依然占据全球化妆品市场30%的销售额,产品总值达到1720亿美元;日本约占17%的全球市场比重;美国的个人消费额很高,因而该国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的消费总额占据了全球的20%。直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5年里,拉丁美洲及亚洲市场的增长较快,主要包括阿根廷、智利、泰国、韩国、印尼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巴西近几年的市场增长最快,目前已成为世界第5大化妆品市场;中国的市场增长率居第二位,目前已成为世界第8大化妆品市场。

在能让女性光彩照人的彩妆市场中,粉底的销售份额占第一位。而由于当今的时尚是“光泽的皮肤加上顾盼生辉的明眸”,女性们的化妆重点已逐渐从唇部转移到眼部。因此,睫毛膏和眉笔的销量猛增。同时,尽管口红销售得不尽人意,但唇彩的登场仍不失时机地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各厂家竞争的重点。

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最高年份达4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居亚洲第二位,世界第八位,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已有4000家。截至目前,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化妆品工业有50余家,其中5亿元以上的有10多家。预计到2010年,化妆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可达800亿元,年递增12.9%左右。如此庞大的市场,如果可以从中占有极小的一个份额,其带来的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但是普通民众想要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中占有份额,会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销售的根本就是赚钱,但是传统行业想要赚钱的根本就是最少投入带来的最大产出。而普通民众原本就是因为生活资本的不足,要是再叫他们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做营销,那势必会造成本末倒置的状况。因为在传统销售模式,商品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和它的原本价格相差甚远。如果想要以低廉的价格进货,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从商品的生产厂家直接进货即-产品直销商,只有在成为一名直销商之后才能够一较低的价格进货合理的价格出货。如果直销商能够找到相当数量的人员与其一起进行这种加盟营销的的话然,那就会带来相当可观的销费收入。而这种直销模式往往会被人误解成传销。

3.浅析直销、传销

直销和传销都具有寻找合作人,一发展出的人员的数量来作为收入基数增加的特点。但是这两者有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根据第443号国务院令公布的《直销管理条例》中首次对“什么是直销?什么叫直销?”明确定义:

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

3.1.直销

销售人员以面对面的说明方式而不是固定店铺经营的方式,把产品或服务直接销售或推广给最终消费者,并计算提取报酬的一种营销方式。不同的公司,这些直接销售人员被称为销售商、销售代表、顾问或其他头衔,他们主要通过上门展示产品、开办活动或者是一对一销售的方式来推销产品。

3.2.传销

传销一词是从英文“Multi-Level Marketing”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多层次相关联的经营方式。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3.3.直销与传销的对比区别:

3.3.1:销售人员结构有无超越性

以拉人头来实现获取收益的非法传销公司,在销售人员的结构上往往呈现为“金字塔”式,这样的销售结构导致谁先进来谁在上,同时先参加者从发展下线成员所缴纳的入门费中获取收益,且收益数额由其加入的先后顺序决定,其后果是先加入者永远领先于后来者。

这种不可超越性在直销公司就不存在,在直销企业中无论参与者加入先后在收益上表现为“多劳多得”。

3.3.2:有无店铺经营

我国经历了1998年全面整顿金字塔式传销后,很多外来直销企业纷纷转型。从那时起,

“店铺雇佣推销员”的模式就成了规范直销企业的主要销售模式。这种特殊的直销经营方式,让推销员归属到店,这样不仅与公司关系直接而且还便于管理。

非法传销企业往往停留在发展人员、组织网络从事无店铺的经营活动状态。直至今天,有无店铺仍然是我国市场上区分非法传销和直销的一个直观区别。

因此要正确将生活资本开销转化成收入,那就必须要严格区分直销和传销的区别。因为这是由销费带来收入的根本。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如果不能严格区分直销和传销之间的区别的话,那是不可能在消费中致富的。

4.销费致富实际可操作性

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能够购买的商品与劳务的量。消费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购买意愿与购买能力。是社会的消费者拥有的货币量决定的能够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需”是指需要,消费欲望;“求”是指满足需要的能力,即购买能力。

但是这种消费模式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无论消费者购买多大数额的商品,有这些商品所产生的利润和消费者都没有关系,这些利润都被经销商所持吃掉了。因此消费者始终是在花钱,而经销商作为商品的持有者,绝大多数时间他们扮演着赚钱者的角色。那么,难道消费者就一定要永远为了自己的消费行为而花钱吗?难道消费者就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行为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吗。答案是肯定的:能,只要你愿意。因为消费致富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创业方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我们已经从工业化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这种转变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自 1989年以来,单是在美国,已经有37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很多的行业,已经永远的消失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现象,也已经影响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中国,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大型的企业在纷纷减员,很多人已经下岗,生意也变得越来越难做。对此,我们没有必要抱怨,实际上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表现!美国有一家著名的新闻机构叫CNN 的报道说:“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将处在一个无固定化职业的社会。“也就是说,不管你现在是老板,还是工薪族,如果你现在自认为你现有的职业或事业是终身不变的话,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和不现实的想法。未来学家预测:人类现有的绝大多数职业,再过20 年将永远地在这个地球上消失。失业和破产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时髦的名词。每当人类经过一次重大变

革的时候,总是旧的机会在消失,同时也预示着新的机会产生。只有那些具有先知先觉的人,才能够把握住这些机会,从而走向成功。而那些抱着旧有观念不放的人,将会逐渐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在未来,个人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在 90年代,在美国每天大约有7000个家庭在开创个人事业。但很可惜,不到5年,就有90%的个人生意走向破产!曾任美国两届总统经济顾问的比尔茨博士对此做了深入研究,比尔茨博士在研究报告中告诉我们:人类从一开始到大约200年前,我们处在一个农业化时代,在那个时代,谁拥有土地谁就拥有权利和财富。随着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我们进入到一个工业化时代,在这个时代,谁拥有机器设备和自然资源,谁就拥有了权利和财富。到本世纪初,随着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工业时代到来了,换句话说,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就开始了。当时困扰着大型制造商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产品销售不畅、货物积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产生了一个与大型工业企业相配套的流通环节:制造商不得不把他的产品卖给代理商,再由代理商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卖给零售商,最后由零售商卖给消费者。

比尔茨博士告诉我们:当这个大的流通环节刚刚诞生时,财产的分配还是比较合理的。他作过一个统计,以日用品为例:产品出厂价如果是 50元,经过这些中间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一般会卖到100元。到了本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随着化学工业,尤其是塑料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成本在急剧下降。过去50元出厂价的产品,现在下降到大约20元。但经过这些中间环节后,再把产品卖给消费者,产品的价格有没有下降呢?我们发现不仅没有下降,价格反而在上升。为什么?因为中间的环节越来越多,商人的胃口愈来愈大!他们要装修更加豪华的商厦,扩大更多的营业面积。你们是否发现,近五到十年,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市,装修豪华的商场和店铺,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同时我们也发现,近五到十年,破产的商场数量也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个新的行业产生了,广告也出现了。广告费的增加,对产品质量的提高没有关系?没有!实际上广告费的增加只和产品的消量有关系。但这些增加出来的费用由谁来承担?一定是加给了消费者,所以我们买东西时就感到商品愈来愈贵。

这个时候,美国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商人,他把制造商的产品直接拉到他的零售商店,把中间环节省下来的钱,让利 3%-12%给消费者。消费者得到了实惠,纷纷到他的商店来买东

西。在短短的时间内,他就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这个人就是仓储式连锁店的创始人沃尔顿先生。他的商场就是著名的沃尔玛连锁超级市场。

比尔茨博士研究到这里,他有三个惊奇的发现:

第一、流通环节就是财富。人类在农业化时代和工业化时代的初期,财富是有形的,是可以用手去触摸的,比如土地、石油和机器。但随着大的流通环节的出现,绝大多数财富已经变得无形的了。举个例子:一个大型的制造商,决定由你来做他的总代理商,在他作出这个决定的一刹那,你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因为他把中间环节的财富交给了你。请记住,流通环节就是财富!我们可以从以上的说明看出,这时人类的绝大部分财富已经存在于中间换环节,中间商占据了人类财富的 60-80%,这里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发了疯的去做生意!

第二、消费者创造了人类的财富。我们每个人为了生存,必须要去商店买生活日用品,然后我们要把自己劳动挣来的钱付给商人,这就等于把我们的劳动转交给了商人。绝大多数消费者遵循着这样一个生活轨迹:上班、挣钱、买东西,然后再上班、挣钱、买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就创造了人类的财富。

第三、消费者在人类财富转变的过程中,很少有机会参与到世界财富的分配之中。这里有二个原因:第一,绝大多数消费者缺少资本,资本包括经验、学历、社会关系和资金。第二,即使有些人拥有了资本,已进入到财富分配的通道,又有谁能够向他保证,他一定会挣到钱?没有人能作出这种保证!这就是市场风险。就因为这二个原因,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消费者被无情地挡在了财富分配的大门之外!

当比尔茨博士研究到这里,他发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美国诞生了这样一个行业,这个行业的特点是:制造商把他的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它还向消费者作出两个郑重承诺:一是要为世界上的人们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二是要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提供最好的个人事业机会。把中间环节节省下来的费用按奖金分配给消费者,也就是说他愿为普通消费者、平民百姓,提供一个低风险、易得到、公平、合理的创业机会。消费可以致富。

消费怎么致富?很简单好东西和好朋友分享。在你用了产品后,把你的真实感受分享给你的朋友,给他们多一个选择的机会。在这里消费变成了一种投资,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消费变成了一种资本,消费者参与到财富的分配中,买东西可以买出一个事业。

4.1.由销费所带动的收入—生产型消费者

比尔?奎恩(Bill Quain),佛罗里达大学市场营销学教授,作家、演说家和商务顾问,在他那本着名的畅销书《生产消费者力量》(Pro Sumer Power)中给出了答案,您可以通过成为生产消费者来建立自己的商品流通渠道。

生产者赚钱,消费者花钱,生产消费者在花钱的同时赚钱。生产消费者首先是一个消费者,其次他是一个生产者,他生产的是跟自己有关的消费者。普通消费者没有大量的资金来建立传统的商品流通渠道,比如设立仓库和店铺,购买运输工具,投放广告,支付员工工资等等,使商品从生产商流动到消费者身边。但是每个消费者都拥有时间,都认识一些其他的消费者。因此,生产消费者逆向思维,不从产品出发,而从消费者出发,在花钱消费的同时,生产消费者投资时间去向人们分享这个"在花钱的同时还能够赚钱"的生意机会,改变消费者的购物观念和购物习惯,组织消费者进行消费,并教授他们也做同样的事情,建立一个生产消费者联盟,建立一个自用消费型组织,使消费者定向流动起来,建立起一个由终端消费者组成的商品流通渠道,流通生产商的产品,对商品流通做出贡献,因而得以参与流通领域这70%财富的分配。生产商将节省出的庞大的广告宣传费和渠道建设费等中间环节的费用,通过非常科学、非常合理的奖励制度,返还给生产消费者。

我们通常所接触的产品价格链如下:如果一件产品的出厂价格为3元,那么这件产品到达批发商手中时价格可能就变成了4元,然后零售商从批发商手中得到货物时价格就很可能涨到了7元,当商品从零售商最终转到消费者手中,这件价格的商品最终就会变成10元。从出厂价的3元到最终价的10元,其中这7元的差价就是由接到最后一棒的消费者为之买单。在此,消费者的支出因为各经销商之间的层层加价而增加,从而直接造成生活成本的增加,家庭财富的消耗。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消费者组织起来定向流动至生产商,组织人和个消费者之间没有直接经济往来,组织者通过直接向生产厂商组织消费者进行消费行为,并由生厂商提供佣金时另一种高效的商品流通渠道—生产消费者联盟就产生了。

建立一个企业系统通常有三种方法

A.自创一个企业系统,如微软和沃尔玛,但统计表明,您有十万分之一的成功机会,您和我能够成为下一个山姆?沃顿的机会就如同成为下一个迈克尔?乔丹一

样;

B.购买一个成熟的企业系统,如麦当劳等特许经营,但您需要500万人民币的启动资金;

C.同一个成功的企业系统合作,加入这个系统,成为它的一部分,并随着系统的发展而发展。

从事生产消费就是在采用第三种方式。这个由消费者组成的商品流通渠道是一个能够被不断复制(简单、易学、易教)并自动增长的企业系统(每个消费者都认识其他的消费者),只要渠道中的消费者不停止消费(我们每天都在消费,只不过我们需要更换一个消费场所),只要商品能够持续不断地流通,无论生产消费者是否继续从事生产消费,都能够继续获得奖金,这就是被动收入。

因此,生产消费者通过建立一个由消费者组成的商品流通渠道,就建立了一个企业系统,获得被动收入。贝莱恩?科斯罗(Brian Koslow)在他的畅销书《365个成为百万富翁的方法》(365 Ways to Become a Millionaire)中提到:"很普遍的一个错误观念是:要多赚钱,就得更努力地工作。然而,从根本上讲,当你改变你的思维——不是行为——你的收入就会增加"。您的思想就像降落伞,只有当打开时才工作。

4.2.由销费带动的收入引申出的雪球效应

作为消费者,我们是短期思维,我们只是在考虑购物和花钱,我们追求折扣,每次消费都是一笔支出,钱从我们的口袋流走再也不会回来,我们在为自己建立负债。生产者是长远思维,他们在想怎样才能创造财富,他们考虑的不是怎样省钱,而是怎样创造长远的收入,创造拥有者权益,他们在为自己建立资产。生产者赚钱而消费者花钱,如果您想获得更多,就要像生产者,就要像生意拥有者那样思考和行动。生产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不但购买了商品,还获得了一个生意拥有权。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我们都要去消费,但您愿意向一家为了吸引顾客而花费数百万美金请明星做广告的折扣公司购买商品,使自己缓慢地变贫穷,还是愿意向一家不做广告,而将这些钱以奖金的方式支付给生产消费者的公司购买商品,

使自己快速地变富裕呢?因此,我们需要换个方式思考,重新定位自己,通过更聪明而不是更便宜的购物来创造财富。在这种商业模式中,由于消费者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交流,消费者推荐消费者进行消费,消费者组织消费者进行消费,形成一个由消费者组成的网络联盟,所以这种商业模式也被称为互动营销(Interactive Marketing),推荐营销(Referral Marketing)或者网络营销(Network Marketing),它将成为21世纪主流的营销模式,引导一个全新的消费理念。这些同生产消费者合作的生产商或者经销商,被称为互动营销公司。

拥有了“生产消费者”思维,就可以使普通人可以同时享受两个世界的好处——他们可以在消费的同时生产财富!所以我说,“生产消费者”思维应该是更聪明地购物,而不是更便宜地购物。如果你拥有的店,你就是一个生产消费者!当一个人以6折的价格购买一件100块钱的商品时,那么这个人不是“省下”了40块钱,而是花了60块钱!当这人从他的净资产中拿出60块钱来买一件消费品,他不仅仅是失去了60块钱,他还失去了用这60块钱去投资、以便在将来赚取更多钱的可能。所以说,消费行为是对人的净资产的一项消耗——消费行为把钱从我们的赢利中抽走,而不会增加金钱。

但是,当消费者购买打折货物时,他们真的是在“省钱”吗?当他们兴高采烈地花着钱,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把自己“买”向贫困线,而大型的电子零售商和零售店主们正收获着前所未有的利润!

所以说当一个人在进行生产消费活动时,那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而已,但是如果通过这种消费行为来影响身边的人一起来加入到这种新颖的消费模式中时,原本单纯的消费行为就出现了本质的变化。消费者通过影响身边的进行指导性销费,随带来的收益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5.浅析销费致富的操作方式及其适宜人群

销费致富的前提就是消费,要将消费作为一种投资,以此来获得回报。那么这种投资方式又是如何操作的呢?我在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5.1.消费致富的操作方式

那么作为一个生产型消费者具体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实现“以支定出”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1800 9%

5400 12%

10800 15%

21600 18%

36000 21%

63000 24%

90000 27%

以上为一张佣金提成表,现在开始详细说明:在这里我们以每月1500收入为例,一个人每月从他的这1500元的收入中提取出200元用来在某项产品上进行消费型投资(这里指日用品),这200元对这人来说,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负担。当他完成这笔投资后,他将用这笔投资所购置的产品使用心得分享给30个人,并通过良好的服务成功的影响这些人和他一起进行这200元的消费。至此这位生产型消费者就会为生产商带来200*30=6000的营业额,那么根据以上的佣金比例将会获得6000*12%=720的收入,除去他用来投资的那200元,这人净收入520元,这笔收入已经超出他原本固定收入的三分之一了。如果这30个人中有人对这个生产型的消费者说:你用200来做投资可以收益520,那我是不是也可以一起干啊?答案是肯定的,可以。此时这个生产型消费者就拥有了一个30人的团队,并且这个生产型的消费者非常努力的帮助他的组员们去组建那每人30人的团队,自己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团队每人每月200元的投资型销费。此时,这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那我们再来看下:依旧是每月200元*三十人的消费,所不同的是,这次还要加上团队里那30为合作人每人的30人团队200*30*30=180000。

至此,这个生产型的消费者和他的团队就为生产商创造了十八万的营业额,那么按照奖金比例此人当月的收入是180000*27%-30*720=48600-21600=27000。这其中因为有他团队里那三十位合作人工作的结果,所以一定要先把他那些和做人应得收入分配下去。一个月27000的收入其原始投资只不过是200元而已。但是这200元在投资的过程中却引起了雪球效应。这笔由消费所带来的收入比起努力工作所带来的加班费之类的额外补贴会多出不少,大家都知道,现在这个社会老板叫员工加班那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员工想要问老板索取加班补贴那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

有人会说:这套奖金制度不就是传销吗,无非是拉人头做差价,搞网络传销而已,并对此嗤之以鼻。但实际上这套被人嗤之以鼻的奖金制度却早就写入了哈佛大学的金融教材里面,并通过多年的实际操作来证明了这套制度的可行性、公平性,当一个生产型消费者网络了一大帮人才之后,这人的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二十一世纪只有人才是最贵的。许多事业有成的老板都知道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拥有人才既等于拥有财富。

那些不懂得量入为出的人都在自掘坟墓!

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就不可能成功,单是这个欲望必须具体而强烈。笼统的欲望是软弱无力的,只希望自己成为富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行动将使你成功地实现你的愿望。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由消费模式转换后所带来的收入,其实就是一种投资方式,相较常规投资方式而言,这种投资一次性在资金方面的投入量非常小。因此这种投资方式因其成本低廉而适合绝大多数人群,但前提是—你要有较为强烈的总要赚钱欲望,并且走的是正道。

想要获得财富并不是凭空想象的事情,是有诀窍可循的。

5.1.1我在此提出获得财富的几个诀窍:

5.1.1.1让你的钱袋鼓起来

只花掉钱袋中十分之九的钱,留在钱袋里的钱将为你带来财产。

5.1.1.2控制你的开支

除非我们有意克制,否则我们所谓的“必要开支”将总是与我们的收入相等。

不要把必要开支与欲望相混淆,因为所有人都背负着他们自己无法满足的欲望。

不能顺从自己的欲望,但要以自己的欲望为动力。把你们的每一个铜板都花在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制定预算可以帮助你意识到你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把这些需要与你一般的

愿望区分开来。

5.1.1.3让你的金子增值

只有用积蓄不断地创造收入,我们才能拥有更多财富。

一个人的财富并不是他钱袋里的几个铜板,而是他创造的收入,这些收入可以使金子源源不断地流向他的钱袋,同时创造出更多的收入。

无论你是在工作还是去旅行,总是有稳定的收入源源不断地流入你的钱

5.1.1.4避免失去你的财富

明智的人应该首先积累少量的财富,并学会保护他们,这样才有能力保护更多的财富。

投资的一个原则就是保证你本钱的安全。你应该仔细地研究,不要被你自己迅速发达的美梦所迷惑。最好的办法是去请教那些有丰富经验的人。

5.1.1.5使你的房子成为一项有益的投资

5.1.1.6确保未来的收入

为将来自己不再年轻的时候做准备对任何人都是有好处的,而在死后为自己的家人留下一笔财富对每个人来说也同样重要。

应该进行某项安全而长久的投资,为将来需要这笔钱的时候做准备。

我真诚地建议所有的人在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为以后的日子做准备,因为老人和失去主人的家庭是没有办法让空钱袋变鼓的。

5.1.1.7增强你自己的赚钱能力

我们懂得的东西越多,赚的钱也就越多。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智慧,做一个人品好的人。这样你就会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5.2适宜人群

现在这个社会很现实,当一个人拥有了财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就拥有了权利。财富不仅让人身体受用,更加让人精神满足。

财富分配上的差异造就了两种人—富人和穷人,那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差异呢?为什么富人越富而穷人越穷呢?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穷人和富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看问题的侧重面不一样。

6结语

虽然金融海啸大潮已经过去,但是其余波尚未平息,加之政府财政收入构成的不合理造成国民生产总值的含金量底下,造成广大人民生活水准普遍不高,我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量入为出”、“以出为入”、“销费致富”、“富人与穷人产生原因”等方面内容的阐释,给广大需要在工作之余为自己创造一份额外收入,为家庭增加一份保障的人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具可操作性创收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收入,改善家庭生活。

7.谢辞

本文的撰写得到了朱峰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朱峰老师从论文题目的确立到定稿都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和指导,在这里我表示对朱峰老师的由衷感谢。同时也非常感谢在这两年半重给我上课的每一位老师,通过他们的辛勤付出,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今后,自己将以这一阶段的学习为基础,继续加强学习,努力使自己的学业更上一层楼。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 关键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摘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前言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居民消费支出: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到来,我们大家回首这三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全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各代党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把中国领上了繁荣复兴的发展大道上。国家领导人对民生问题很重视,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改善国民的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对于把握区域经济的宏观平衡和动态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理论模型 1.基本假设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每单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的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 2.数学模型推倒 Y=C+BX (Y-居民消费支出X-人均可支配收入) 3.假说 人均可支配收入X的高低对居民消费支出Y有影响 假想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居民消费支出Y正相关 四、结果与检验 1.介绍所使用数据来源 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散点图: 通过E-VIEWS做回归得出结论:

2.介绍对象假说的统计检验结果 显著性检验 P值越低,拒绝零假设的证据越充分,表明参数通过统计检验 3.介绍和分析最后选择的模型结果 方程及回归解释 1、方程为: Y=1503.229+0.371067X 2、回归解释: 符合预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正相关。斜率系数0.371067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美元,居民消费支出增加0.371067。 回归解释 Y=1503.229+0.371067X t= (1.656900) (9.515547) P value =(0.0000)(0.0000) P接近于0,说明变量X显著,几乎100%解释了Y的变异。 F值为90.54563,P(F)=0.0000说明方程整体显著。 R-squared为0.783635,拟合度较高。 五、结论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分析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分析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也持续增长. 进入世纪年代后,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 比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快了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消费水平并没有相应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年, 全国普通收入者的年平均收入为元,而中国居民的平均消费率维持在%%, 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近%的水平.而且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的不平常,消费的差距也在加大。研究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收入不同分析农村与城市的情况可以给予国家政策的一些建议的依据。 二)理论模型的综述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 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就被称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 () 对凯恩斯消费理论, 其他经济学家也做了类似的研究. 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了相对收入理论,即他认为 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平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提出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 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 的永久收入决定. 文主要对该地区消费支出(应变量)进行因素分析,并搜集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对此进行数量分析。在得到该地区消费支出与主要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后,据模型方程中的因素系数大小,分析因素对其影响水平。通过对比得出差 距。三)理论模型的设定 影响消费的因素比较多,根据其影响因素的大小和资料的可比以及预测模型的要求等方面原因,本文选择收入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在这个指标中, 收入能够促进消费的增长, 但是过多的消费也会减缓经济的发展; 收入的多少有利于国内消费总值的增长。因此, 上述解释变量的选取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原因, 需要做具体的分析. 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除了收入水平外还有很多.例如:就业情况,零售 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都可能对居民的消费有影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还是居民收入,虽然这些因素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还有的在运用截面数据与时间数据的差异并不大. 因此这些因素可以不列 入模型, 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到随机扰动项中.选择在统 计年鉴中"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为了能真实有效地分析该地区消费现状,特意对该地区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 对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作回归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 与可支配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小组成员:(金融学院99级) 指导教师: 日期:年3月——6月

【摘要】本文旨在对1999我国城镇年人均收入变动对年人均各种消费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我们综合了几种关于收入和消费的主要理论观点;进而我们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 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繁荣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主要表现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联系我国“九五”期间的情况看,政府为加快经济发展所使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收效明显,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也多次下调,其结果使大量储蓄直接转化为投资,将后期消费转化为当期消费,大大激活了商品市场,使其流动性增强。投资的增加促使了商品的多元化快速发展。 90年代中期以来,短缺经济现象在我国基本消失,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供不应求的商品已很少见,供过于求的商品不断增加,价格开始出现持续下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高,消费量大,商品化程度高,其消费对农村居民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在消费结构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研究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特征,对拓宽消费品市场渠道,确定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和正确引导居民消费方向,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在从计划向市场转型的过程中,人民的消费水平、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90年代后期我国更是首次出现了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状况,影响我国消费的因素就更成了一个热点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收集了我国“九五”期间首年和末年各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截面数据,并加以实证分析及比较对比分析,分析我国“九五”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陈述 <一>.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与收入决定关系的有关理论假说 (一)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 对于) (y f c = y y C APC )(= ) (y C MPC '= 有(1)1)(0<'b a 此时y a b APC b MPC + ==,函数by a c +≠符合假说10<

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18-01-18 16:20 银行贷款小编 一、居民收入情况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长8.3%(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长8.6%银*行*信*息*港,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408元银行贷款—利率网,增长7.3%,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834元,增长7.2%,是平均数的9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银~行~信~息~港,增长7.4%推荐,是平均数的89.1%。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620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3%;人均经营净收入4502元,增长6.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3%;人均财产净收入2107元,增长11.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1%;人均转移净收入4744元,增长11.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 18.3%。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银行贷款,比上年名义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增长5.9%银!行!信!息!港!,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55元银#行#贷#款,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374元银-行-信-息-港,增长4.3%,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 【——如何增加其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工程造价 2007级一班罗明 200712214009 摘要:农村消费不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探讨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角度分析了它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消费水平、纯收入、经济发展 Abstract: The rural consumption less than the long-term problem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 prominent issue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explore ways to promote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from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point of view of its effect on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rural residents made to promote the consumption of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一、问题的提出 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由于外部需求急剧萎缩,2008年我国货物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同比减少8.5%。2009年国际市场仍不容乐观,上半年进出口总额下降23.5%,其中,出口下降21.8%。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注重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重点是消费拉动。因为投资虽然能带动经济的增长,但如果不能把投资转化为消费,必然会造成产能过剩、经济萧条[1]。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制经济国家。我国现有7.27亿人口在农村,约占人口总数的55.1%,只有开拓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国内的消费市场才能真正活跃起来,国民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时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2]。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分析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民收入也有所增加,购买力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但总体而言,农村居民消费仍然不足,较之城镇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年内平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额。由表1可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到全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一半,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总收入与最终消费支出的关系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题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总收入与最终消费支出的关系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任课教师:李宏图 职称:副教授 姓名:邢斯祺 学号:2011117010 班级:金融班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总收入与最终消费支 出的关系 摘要:居居的最终消费总额影响因素很多。从微观层面来看,居民储蓄,可支配收入、工资水平等情况等都能对居民的最终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若从宏观方面来分析,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即国内生产总值,其他一系列因素很大程度上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有一定的反映,因此最终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可以确定以最终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以国民总收入为解释变量,其他的影响因素归入随机误差项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关键词:改革开放;国民总收入;最终消费支出 一.研究目的 国民收入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体制改革一直处于改革开放的中心环节。扩大最终消费需求,拉动居民消费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份额,合理规划消费模式和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增长。消费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投资增长,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研究中国国民总收入和最终消费支出的数量关系,对于探寻经济增长的规律性,预测经济和居民消费的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 二.模型设定 为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总收入与最终消费支出的关系,搜集到以下数据

由于所用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需要检验其平稳性,并用EG两步法考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根据协整关系的检验方法,首先对国民总收入(X)和最终消费支出(Y)的序列检验是否为非平稳序列,即考察其单整阶数。 先对最终消费支出(Y)进行检验 从检验结果看,t统计量大于三个临界值,表明最终消费支出(Y)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 为了得到最终消费支出(Y)序列的单整阶数,继续进行检验。

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及对策

Enterprise Management 企业管理 案例集?2012? 274 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需求 的关系及对策探究 □文/付长江 摘要: 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科尔沁区1990—2010年的统计资料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的线性相关显著性检验,分析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科尔沁区居民消费需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针对科尔沁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优化消费需求。 关键词:居民可支配收入 消费需求 恩格尔系数 消费作为社会生产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消费决定理论,在供给充分的情况下,主要由需求决定消费额。而需求的决定因素又主要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及消费价格,在消费价格变动不大的情况下,收入就成为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行为的主导因素。换句话说,收入是制约消费的决定因素。收入不仅影响居民的总体生活消费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另一方面,消费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因为如此,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即消费理论,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出现了各种消费理论,也产生了各种消费函数模型。本文以消费函数理论、相对收入理论、持久收入理论、预期收入理论、恩格尔系数理论和回归分析的线性相关显著性检验理论为基础,分析科尔沁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一、收入与消费需求理论概述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他的绝对收入理论还认为,消费是由收入惟一决定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例趋于递减。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等学说也都认为,收入对消费具有重要影响。卢和宇和赵海荣(2006)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 格兰杰因果” 检验, 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ECM模型,得出内蒙古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增加收入可以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的结论。1孙海涛(2010)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以我国1978至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动态数据为样本,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单向因果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引起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2曾江辉(2010)利用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横截面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可支配收入,提出我们可以通过减税、增加转移支付等措施来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权立波(2010)根据1996年至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应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得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线性关系。4 1 卢和宇,赵海荣.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和因果性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06(4):9-10 2 曾江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经济观察,2010(5):20-21 3 权立波.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2010:27-28 4孙海涛.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协整分析[J].商业经济,201(30):26-28

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重点和起点,对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消费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激活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持续健康高效协调发展。消费关系民生福祉,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必须找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性因素,然后采用计量经济学计算出各个解释变量系数,建立居民消费水平计量模型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消费物价指数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消费、投资、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但是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而持久的原动力,与投资和出口相比,消费是最基础、最不可代替的因素,它是决定一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只有本国居民消费不断得到相应增长,居民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才能为一国经济的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样的经济增长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近年来,我国的投资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我国居民的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消费增长的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导致消费、投资与净出口的结构失衡。投资和净出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外需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麻烦,过分倚重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不是长久之计;而通过扩大投资特别是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虽然短期内可直接拉动经济增长,但将来仍然会出现内需不足的问题,经济仍将面临停滞的危险,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要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从长远来看只能依靠消费,尤其是依靠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党中央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要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因此,研究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对于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王田、梅洪常、张伟(2005)现期收入、利率、收入差距、社会保障体制、分配体制、收入增长率、失业率、个体特征等因素对预期收入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失业率、价格指数、税率、现期借贷、现期消费等因素通过对预期支出的影响而影响预期收支状况的估计,即使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由于个体特征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预期结果。 王吉恒,李敏,孟菲(2012)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居民储蓄、通货膨胀及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消费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居民储蓄、通货膨胀和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也有比较大的贡献。 齐吴珍(2012)分析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五个主要因素:收入增长率;收入分配差距;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房价。其中收入增长率方面,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收入增加的快慢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重要原因。收入分配方面,收入分配的差距对整体居民的消费率有负影响。不确定性方面,医疗、住房、教育等各方面的花费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使得我国城乡居民普遍比较

浅析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

1.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 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中客观因素有可支配收入、体育消费品价格、体育消费品质量、闲暇时间、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主观因素有体育消费的兴趣爱好、锻炼身体的动机、培养特长、人际关系的需求、丰富业余生活、受朋友影响和邀请、追求时尚等。 1.1经济发展水平。 体育消费属于“软消费”,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才会有相当大的消费潜力,从而吸引大量的投资,经济因素经济发展取决于技术的进步,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引起观念的变革。因此,人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受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而言,经济的繁荣会促进体育消费的发展。经济收入是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物质基础,家庭实际收入的增加才能进行体育消费活动。 1.2个人收入个人可处理的收入、个人可以任意支配的收入、收入的平均程度。 收入水平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在开发市场的时候,必须对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进行分析。我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相比还相对落后,人们的收入较低,因此在体育领域可支配的收入低。这也是影响体育消费最直接的一个因素。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据1997年,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1990年~199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0年为1510元到1997年为5160元,因此可见,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按照世界银行划分(以1993年为准)人均在695美元~278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862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因此,我国属于低收入国家。可见目前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成较低将是影响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 1.3文化因素与体育消费者行为。 文化因素是对人们的体育消费行为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环境因素之一。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正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去。而每个社会都有它特有的行为思想和观念的体系,这些思想和观点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从小就开始向社会的成员灌输,是社会成员自觉和不自觉的接受这个社会的行为模式。同时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官为本、钱为本的思想仍然主导着人们的生活目标,成为人们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使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价值取向和选择的秩序上把体育至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在智慧和信仰方面表现为现实利益的只用功利性。人们追求名誉和地位,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并为自身的身体健康作为代价,忽视人体自身的发展。在这样的状况下,人们的体育消费必然受到影响和制约。

2017年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分析报告

2017年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分析报告 一、收入增长的来源 (4) 1、经济决定收入水平 (4) 2、政策调节收入分配 (6) 二、增收带动消费提升 (7) 1、促进整体消费 (7) 2、扩大必需消费 (9) 三、谁是主导:收入or财富 (10) 1、收入稳定,增长平缓 (10) 2、财富升值,影响几何 (11)

收入增长的来源。决定居民收入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速越快,各部门可获得的收入也越多;二是居民在收入分配中得到的比例,一般与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有关。经济决定居民收入水平。经济景气、企业盈利改善,往往带动居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提升;企业经营向好、公司股价上涨,会增加居民财产收入,而经济繁荣伴随利率上行,又会提高存款的利息;此外,政府收入增加,转移支付的空间也更大。而政策则是调节收入的分配。常见的政策包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调薪、最低工资标准、转移支付和个人所得税等。最近两次居民收入增速的大幅提高,也与政策相关。 增收带动消费提升。过去居民收入每次快速增长,都促进了消费增速的提升。07 年经济高速增长、通胀抬头,政府出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加薪政策,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跳升到17.2%,社消零售同比也上升到16.8%,08 年依然高达21.6%,居民的实际消费继续扩大。 10 年通胀导致消费名义同比大增18.4%,也催生了居民增收政策的出台,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达14.1%,支撑11 年消费同比维持在17.1%的高位。从消费结构来看,收入提高对消费的影响更集中地体现在必需品以及金银珠宝上。07 年和11 年两个时期,金银珠宝类消费增速均超过平均水平22 个百分点,必需品如日用品、食品烟酒和服装鞋帽的消费增速也高于平均水平8 到10 个百分点。而尽管家具、家电和建材消费同样快速增长,但与房地产销售高增的关系更直接。 收入与财富,谁是主导?当前,居民人均收入的涨幅随经济增速一同趋缓。16 年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速保持在10%以上,而财产性收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关系汇编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关系 摘要:本文为了探索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关系,依据1978~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基本数据,运用了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对改善农村消费水平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支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各个方面的建设,使得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农村的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相对于城市的消费水平而言,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城乡差距在消费水平上体现出来的差距非常明显,据统计,2012年占全国人口56%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额仅占全国居民消费总额的36%。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来探索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对于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假设人均年纯收入为自变量X(单位:元),人均年消费支出为Y(单位:元);所选取数据时间为1978~2012;所用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均采用绝对值。 三、收入和消费 1.收入 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因素: (1)农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我国大部分农耕地区农业落后,采用传统的农耕方式,并且受土地资源、市场因素等条件的限制,劳动生产率低。农村人口多,使得人均占有农业资源严重不足,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偏高,农业生产收益低下。再者,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普通产品、相似产品多,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品种偏少,优质产品、高档产品少,且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这些因素都导致农业附加值低。影响了农民增收。 (2)我国农村的市场经济不发达,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产品的流量小、范围窄。另一方面,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数量有限,运作行为不规范,结构单一,未能形成合理的合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本文运用2007年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的数据,运用异方差的相关知识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借助于统计软件,建立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初步模型,以便更好的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做了回归分析,并得出了系列结论。 关键词: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一元线性回归异方差 一、问题提出 我国是一个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全局。从农村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约8亿)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显示有的地区都不

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本文主要研究收入对支出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能否实现,重点、难点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要实行农村居民生活稳定,农村居民要达到小康水平,其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快速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和全国消费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了对我国农村人均收入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如何客观、合理、准确地分析支出对消费的影响情况,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模型设定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因变量y往往与多个变量x1、x2…xn有关。在本文中只选取农民人均收入、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和医疗保健作为解释变量。 下表是要进行处理的31个省市的农村居民消费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于《2007中国年鉴》。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2007) 单位: 元

中国财政收入与最终消费关系的分析

中国财政收入与最终消费关系的分析 经济08403班闫晶晶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积累和消费是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两条道路,而积累又可以分为个人积累、企业积累和国家积累。其中,国家积累就是我们所说的财政,财政又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并通过财政预算实现。财政收入是积累的一个方面,而财政支出有些用来消费,而很大一部分又用作积累。积累和消费是此增彼减的关系,研究中国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对于提出合理的经济建设建议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模型设定 为了分析中国财政收入与最终消费的关系,选择了最终消费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择中国财政收入为解释变量(用X表示)。下表即为中国统计年鉴得到的1978-2010年的有关数据: 年份财政收入 x 最终消费 y 年份 财政收入 x 最终消费 y 1978 1132.26 2239.1 1994 5218.1 29242.2 1979 1146.38 2633.7 1995 6242.2 36748.2 1980 1159.93 3007.9 1996 7407.99 43919.5 1981 1175.79 3361.5 1997 8651.14 48140.6 1982 1212.33 3714.8 1998 9875.95 51588.2 1983 1366.95 4126.4 1999 11444.08 55636.9 1984 1642.86 4846.3 2000 13395.23 61516 1985 2004.82 5896.3 2001 16386.04 66878.3 1986 2122.01 6821.8 2002 18903.64 71691.2 1987 2199.35 7804.6 2003 21715.25 77449.5 1988 2357.24 9839.5 2004 26396.47 87032.9 1989 2664.9 11164.2 2005 31649.29 97822.7 1990 2937.1 12090.5 2006 38760.2 110413.2 1991 3149.48 14091.9 2007 51321.78 19810.2 1992 3483.37 17203.3 2008 61330.35 149000 1993 4348.95 21899.9 2009 68477 176060.3 2010 83080 148447.7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分析 ——基于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李丹吴伊刘覃莹国贸5104班 摘要:为了考察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的关系,运用统计检验、协整检验等检验分析方法采用Eviews6.0软件分析了1994-2010中 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 年消费性支出变化的99.8764%可由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来解释。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 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2=13的临界值(13)=2.160,且该斜率值满足 t0.025 0<0.666754<1,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与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说,表明2010年,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增加 0.666754元。 关键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分析统计检验协整 检验 一、引言 二、时间序列数据的来源

表一收集了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时 间序列数据,其中Y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X代表消费支出。下面给出Eviews 进行相关分 析。 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1993年至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如下所示: 表一 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Y 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X 1994 3496.2 3125.32 1995 4293 3537.56 1996 4838.9 3919.46 1997 5160.3 4158.62 1998 5425.1 4331.61 1999 5854 4998 2000 6280 5090.1 2001 6859.6 5308.99 2002 7702.8 5834.31 2003 8472.2 6510.94 2004 9421.6 7182.1 2005 10493 7942.88 2006 11759.5 8696.55 2007 13785.8 9994.47 2008 15780.8 11242.85 2009 17174.7 12264.55 2010 19109.4 13471.45 三、建立模型 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Y=+X+ ,,,01 下表给出了采用Eviews软件对表一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

【精编_推荐】哈尔滨市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相关性分析

哈尔滨市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相关性分析 课程:经济预测 学时:2学时 实验目的和意义: 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我国东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人口众多(截至2004年全市人口为948.3万人),地域广阔(辖七区十二县,土地面积53068平方公里),是重要的农业大市,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哈尔滨市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相关性分析,找出消费结构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变化规律,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SPSS中相关性分析功能,同时加深学生在区域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中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规律的理解。 分析方法: 相关分析方法。在现实中,变量间的关系往往是非确定关系。这种关系的特征是:一种现象发生变化会引起另一种现象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唯一确定的,仅是有某种倾向性的变化,这种倾向性关系就是相关关系。 相关分析按相关变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单相关只涉及一个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共两个变量,复相关涉及3个或3个以上变量间的关系,有多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按相关的表现形式可相关分析又可以分为线性相关(直线相

关)和非线性相关(曲线相关)。 按照变量的变化方向又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正相关表示一个变量增加,另一变量也跟着增加。而负相关表示一个变量增加,另一变量却减少。 根据近年哈尔滨市城镇居民收入以及消费结构数据,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相关分析功能,得出收入与各种消费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相关知识解释相关系数的正负符号以及数值大小。 实验目标与结果: 能够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并能够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解释所得结果。 程序与步骤: 一、向SPSS系统中输入原始数据 (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统计年鉴》或《城市统计年鉴》) 具体操作程序是: 1、打开SPSS系统,进入DataEditor。 2、点击VariableView,定义变量性质。 3、点击DataView,输入原始数据。 二、应用SPSS实现相关分析的步骤: 1、点击Analyze菜单Correlate中选择Bivariate命令。 2、在BivariateCorrelation对话框中,从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等选项使之添加到右边的

论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

论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经济体系越来越向两级分化方向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开始或者想要开始发展自己的个人第二产业来增加自己的收入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状况。很多人选择了投资各种行业来实现这一目的。但是常规投资的起始资金一般都过于庞大,普通百姓未必能够拿得出这些资金。本文所阐述的是一种通过改换常规思维模式与日常消费方式来达到增加收入的手段。 2.居民日用产品消费模式与市场潜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行为,但是这种消费行为往往受到一些特定因素的制约-收入是固定的,人得消费欲望却是浮动的,或者说是不固定的。由此就会产生固定的收入,与消费欲望之间的矛盾。 2.1.民生与消费 当一个人的消费欲望过于强烈,并且将这个消费欲望变成实际消费行为,如果此时此人当月的累计消费金额超过了此人可支配收入的总和,长此以往将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因此人们经常会用量入为出这个观念来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量入为出最早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意为指根据国家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在三国时期就有曹操派属官卫凯去巴蜀联络益州牧刘璋,卫凯到关中,见地方势力太大,会影响曹氏家族的利益,建议加强控制。曹睿继位后,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弄得关中地区民不聊生。卫凯上书曹睿要求根据国库收入来决定支出的限度的故事。由此可见量入为出的观念古已有之,是一种得到时间和实践见证的一种非常成熟的生活消费模式。 2.2.消费与销费—消费与销费的区别和联系 消费 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而使用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消费方式的有关因素。

2017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分析

2017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分析 一、居民收入情况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238元,增长7.0%,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803元,增长7.3%,是平均数的9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559元,增长7.0%,是平均数的84.7%。 图1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按收入来源分,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 5.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931元,增长6.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174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678元,增长5.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3%;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68元,增长2.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7.6%;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919元,增长8.3%,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1.7%;人均生活用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的回归分析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平 均每人纯收入的回归分析 姓名: 学号: 班级: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平 均每人纯收入的回归分析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施,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农业税改革、农业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农村建设推进以及城乡一体化推进,实现了农村居民收入可持续增长。而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不断提高。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在研究农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时,同样得出了收入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的结论。从长期来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究竟呈何种关系?应该如何制定相应的措施调节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了解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制定适合的政策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1982—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的相关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与纯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1为由《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得到的1982-2011年的有关数据。 表一:数据 1983 248.3309.81998 1,590.302,162.00 1984 273.8355.31999 1,577.402,210.30 1985 317.4397.62000 1,670.102,253.40 1986 357423.82001 1,741.102,366.40 1987 398.3462.62002 1,834.302,475.60 1988 476.7544.92003 1,943.302,622.20 1989 535.4601.52004 2,184.702,936.40 1990 584.6686.32005 2,555.403,254.90 1991 619.8708.62006 2,829.003,587.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