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

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风力作用

下图为“某地岩层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该地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是()

A.背斜,山脊

B.向斜,山脊

C.背斜,山谷

D.向斜,山谷

4.形成该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火山地震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读图甲与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5.图甲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乙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乙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

A.海沟

B.海岭

C.褶皱山

D.裂谷

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尽管当地潮湿、黏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单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该区域可能属于()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8.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江南地区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被称为“地球的伤痕”,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9.

A. 板块张裂

B. 板块碰撞

C. 流水侵蚀

D. 人类活动

10.

A. 地垒

B. 地堑

C. 背斜

D. 向斜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①处岩石可能发生变质

B.②处岩石可能是玄武岩

C.③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

D.④处岩石易受重熔再生作用

1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双选)()

A.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B.沉积岩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

C.沉积物的形成晚于喷出岩的形成

D.褶皱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邻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 154.9米,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还有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土壤肥沃,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的岩层相互运动关系。

(2)推测华山的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14.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示地质构造及判断理由。

(2)描述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

(3)若图中河流沿岸居民点很少且居民点规模很小,其地质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A

【解析】

1.根据图中岩层弯曲情况,水库库区的岩层向下弯曲,则可知其所在的谷地属于背斜谷,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2.该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和断层,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地壳运动形成的。

3.D

4.A

【解析】

3.该处岩层两翼老,中间新,是向斜;等高线向高值处凸出,判断该地地表形态是山谷。4.该地地表形态属于“向斜成谷”,主要是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而形成的。

5.B

6.D

【解析】试题分析:

5.由图乙可知图中表层地壳断裂陷落,形成裂谷,属于板块生长边界;结合世界板块分布可知,图甲中①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是消亡边界;②地位于东非裂谷带,是断裂陷落的裂谷,是生长边界;③地是生长边界,但没有形成裂谷;④是消亡边界,故选项B正确。6.海沟、褶皱山是消亡边界的地形;海岭形成在大洋底部,没有地壳陷落,是岩浆冷凝形成的;结合前面分析已知图乙所示的板块生长边界,底层板块向两侧张裂开因而形成裂谷,故选项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板块构造理论,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及主要地形。

【知识拓展】板块之间或板块内部出现张裂时形成的边界称之为:生长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时形成的边界称之为死亡边界或消亡边界;生长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板块与海洋板块--海岭,如大洋中脊;海岭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是板块生长扩张的边界。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高原、山脉,如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岛链、山脉、海沟,如千岛群岛、安第斯山脉、马里亚纳海沟。

7.D

8.D

【解析】试题分析:

7.根据表格数据中三地的海拔高度,该区域地貌类型可能是山谷,C、B错。根据到达某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分布该地地质构造应是岩层向上凸,是背斜构造。可能属于背斜谷,D 对,A错。

8.该区域位于我国,根据地貌海拔高度分析是丘陵地形,土壤潮湿、黏重的红壤,应是我国江南丘陵地区。该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优势农作物最可能的是茶叶,D对。苹果、棉花、大豆生长在温带,是温带作物,A、B、C错。

考点: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区域地理特征,主要作物类型。

9.A

10.B

【解析】试题分析:

9.读图,该地是东非大裂谷带,是板块张裂地带,生长边界,A对。板块碰撞地带是消亡边界,形成的是山脉或海沟,B错。流水侵蚀有影响,但不是裂谷形成的原因,C错。与人类活动无关,D错。

10.该处是板块断裂陷落地带,岩层相对与两侧下沉,属于地堑,B对。地垒是板块相对于

两侧岩层上升部分,A错。背斜、向斜属于褶皱构造,形成地貌是山岭或谷地,C、D错。考点:板块构造理念,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11.AC

12.BC

【解析】

11.仔细读图,①处岩石附近有岩浆活动,可能发生变质作用,A对;②处岩石为侵入岩,不可能是玄武岩,B错;③处岩石为沉积岩,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C对;④处岩石为喷出岩,其喷出地表,要经过地壳运动,深入地下,才能重熔再生成为岩浆,D错。

12.岩浆岩的形成晚于沉积岩的形成,才能侵入或喷出沉积岩,A错;沉积岩在断层处发生位置变动,因此,沉积岩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B对;沉积物沉积在喷出岩所形成的锥体周围,说明其形成晚于喷出岩的形成,C对;褶皱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D错。13.(1)秦岭所在岩层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层相对下降。

(2)断块山。华山位于秦岭北部,所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是大断崖。

(3)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解析】(1)读图可知,该地区是断层,该处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2)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坡,为断块山。

(3)从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进行分析。

14.(1)断层。岩层沿河流沿线附近发生断裂,并且产生错动位移。

(2)岩层f、e、d、c按顺序沉积;在岩层c沉积后,岩浆沿断层侵入形成b岩层;最后岩层a沉积。

(3)位于断层线一带,多地质灾害。

【解析】(1)参照图例,从同一岩层的连续状态即可观察得出图示地质构造为断层。

(2)沉积岩具有明显层理构造,按顺序从下向上沉积;b岩层没有层理构造特点,分布于断层顶部并且不呈喷出岩的火山锥形态,应为侵入岩。

(3)河流在断层线上,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摘要:准噶尔盆地由于受到周缘造山带的多期次的逆冲推覆作用,其发育演化过程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前陆盆地,而是具有类前陆盆地的特征。准噶尔盆地经历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四个构造旋回的演化,形成了早二叠纪时期的裂谷盆地,中晚二叠纪的前陆盆地,三叠纪至白垩纪的复合类前陆盆地和第三纪以来的类前陆盆地为特征的多期叠合型盆地。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类前陆盆地 引言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发育的大型陆相盆地,对其盆地的类型及其演化,经历了很长一段研究探索过程,形成了对准噶尔盆地的形成过程的诸多认识和观点。20世纪90年代主要以二叠纪为裂谷和断陷为主,三叠-白垩坳陷,第三纪以后为上隆。一些学者分别提出了“陆内前陆盆地”(陈发景,1997) 、“再生前陆盆地”(卢华复等,1994) 及“类前陆盆地”(雷振宇,2001 ) 等概念。蔡忠贤等(2000)认为准噶尔盆地在早二叠世为裂谷,晚二叠世为热冷伸展坳陷,三叠纪—老第三纪为克拉通内盆地,新第三纪至今为陆内前陆盆地。陈新和卢华复等(2002)则将准噶尔盆地划分为地体形成、板块拼贴、前陆盆地、陆内坳陷和再生前陆盆地等6个阶段。陈业全(2004)划分盆地演化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裂陷盆地、晚石炭世-二叠纪碰撞前陆盆地、三叠纪-古近纪陆内坳陷盆地和新近纪-第四纪再生(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4个阶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区域二维地震剖面的解释,结合钻井及测井资料,我们将准噶尔的演化划分为早二叠纪时期的裂谷盆地,中晚二叠纪的前陆盆地,三叠纪至白垩纪的复合类前陆盆地和第三纪以来的类前陆盆地四个阶段。其中以中生代的复合类前陆盆地为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与油气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地质构造背景 中国西部各盆地位于几个大的造山带及板块缝合带之间,属于古亚洲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对挤压和相对扭动的压扭性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构造格局.在南北对挤和南北对扭的联合和复合的应力条件下产生的大量平移断裂控制着盆地的展布. 中国西部盆地主要受控于三向动力体系:北部主要受古亚洲动力系所作用,受控于古亚洲域;西部主要受特提斯动力系所作用,受控于特提斯域;南部的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的北上扩张.三大动力体系在时间、空间上的叠加、复合, 形成了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和阶段性多期叠合盆地,并且在不同演化阶段中具有不同的板块构造背景,盆地类型和性质也不相同。 中国西部盆地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古亚洲洋开合阶段,新元古代晚期Rodinia古陆解体,使华北、扬子、华南、塔里木等小陆块从其上裂解出来。晚奥陶世开始地壳俯冲消减,至泥盆纪晚期碰撞闭合,成为克拉通内(挤压)盆地,发育一套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古亚洲洋在晚二叠世之前消减殆尽,华北、准噶尔—吐哈、塔里木等小陆块拼合在西伯利亚块体的南缘,形成古亚洲大陆。在拼合后的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6.3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6.3.1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6.3.2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扁梁的楼、屋盖应现浇,梁中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扁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 b b≤2b c(6.3.2-1) b b≤b c+h b(6.3.2-2) h b≤16d (6.3.2-3) 式中b c——柱截面宽度,圆形截面取柱直径的0.8 倍; b b、h b——分别为梁截面宽度和高度; d——柱纵筋直径。 2扁梁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 6.3.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

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 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表 6.3.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为梁截面高度。 注:1 d 为纵向钢筋直径;h b 2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 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 时,一、二级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6.3.4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两端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φ14 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2。

构造地质学阶段性作业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构造地质学 课程作业1(共 3 次作业) 学习层次:专升本 涉及章节:第1章 —第5章 一.名词解释 1.构造层次 2.岩层面向 3.应力 4.共轭剪裂角 5.角度不整合 6.倾角 7.整合接触 8.剪应变 9.递进变形 10.倾伏角 11.非均匀变形 12.能干性差异 13.共轴递进变形 二.填空题 1.区域性构造变形场可以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即 、 、 .升降构造、滑动构造和旋转构造。 2.岩石受力变形过程一共划分为三个阶段 、 、 。 3.层理是沉积岩中最普遍的原生构造,包括层面和由岩石的 、 、 在剖面上的突变或渐变而显示出来的成层性。 4.岩层的产状要素有 、 、 。 5.不整合接触有两种类型,分别为 、 。 6.岩石应变的最基本型式有两种,分别为 、 。 7.岩石的变形方式有 、 、 、 。 三.选择题 1.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要素( )。 A.走向和倾向 B.倾向和倾角 C.走向和倾角 2.岩层空间产出状态可用( )来描述。 A.走向和倾向 B.侧伏向和倾角 C倾向和倾角 D.侧伏向和倾角 3.岩层真假倾角的概念( ) A.真倾角总是大于视倾角 B.真倾角总是小于视倾角 C.视倾角不一定小于真倾角 4.确定面状构造的两个基本要素为( ) A.走向和倾向 B.倾向和倾角 C. 走向和倾角 5.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 A.整合 B.平行不整合 C.角度不整合 6.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 );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 A.体力,面力 B.面力,体力 C.作用力,重力 7.单元体三个正交截面上的剪应力分量都为零,即没有剪应力作用而只有正应力作用时,该应力称为( );三个截面称为( )。 A.正应力,正应力面 B.主应力,主应力面 C.剪应力,剪应力面 8.材料破坏时的各种极限应力状态摩尔圆的公切线称作( )包络线()(στf =)。当一

大地质构造学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大地质构造学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29道题)收起

1.( 2.5分)大陆裂谷区的火山岩主要是?、流纹岩A?、安山岩B?、玄武岩C ?、双峰火山岩D我的答案:分C 此题得分:2.5分)2.(2.5 大陆裂谷区的地壳厚度一般为?10-15kmA、 ?25-35kmB 、?35-45kmC、 我的答案:分B 此题得分:2.5渤海湾盆地区是时代的裂谷_2.53.(分)?、白垩纪A ?、古近纪B?、新近纪C?、第四纪D 我的答案:此题得分:2.5分B 松辽盆地主要是_时代的裂谷分)(4.2.5?、白垩纪A ?、古近纪B?、新近纪C?、第四纪D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被动大陆边缘是分)2.55.(?、海陆过渡带A ?、陆壳洋壳过渡带B ?、板块边界C我的答案:此题得分:B 2.5分大陆边缘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是6.(2.5分)?、太平洋周缘A?、大西洋两岸B?、印度洋周缘C 我的答案: B 此题得分:2.5分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物主要是分)2.57.(?、陆相A ?、海陆过渡相B?、海相C 我的答案: 2.5分此题得分:C 8.(2.5分)形成岩浆的主要因素是?、构造因素A ?、放射性B ?、有热源C 我的答案: A 此题得分:2.5分减压形成岩浆的区域是什么位置2.5分)9. (

?、俯冲带A?、造山带B ?、大洋中脊C我的答案:此题得分:C 2.5分分)安山岩一般反映什么环境10.(2.5 ?、火山弧A?、造山带B ?、大洋中脊C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太平洋板块是朝什么方向运动的2.5分)11.?、向北A?、向西B ?、向西北C 我的答案:此题得分:C 2.5分大陆出现的玄武岩一般为12.(2.5分)?、碱性玄武岩A?、拉斑玄武岩B?C、钙碱性玄武岩我的答案:分2.5此题得分:A (13.2.5分)火山岩系列中,哪个系列出现显著的轻稀土富集?、碱性系列A ?、拉斑系列B

底部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底部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结构理论 底部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建筑工程师是指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建筑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本文是选自国家级期刊《城市建筑》中关于建筑设计方向的职称论文范文:关于底框结构抗震设计的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底部框架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底部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底框结构,抗震设计,分析 近年来,全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底层框架、上部砖房的建筑,由于底框结构属下柔上刚结构形式,对抗震极为不利,因此正确选择底层框架、上部砖房的结构方案,在房屋建筑抗震设计中显得极为重要,成为结构设计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房屋的抗震性能、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和结构安全度。 1 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1.1 房屋的层数高和总高度限值 在设防烈度6、7、8、9 度时,底部框架砖房的总高度不应超过26、23、20和14m。总层数分别不宜超过8、7、6、4层,且砖混层的层高均不宜超过4m。对上部砖混层为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总高度,应比上述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以保证上部砖房的抗震能力。

1.2 建筑平立剖面及结构布置 底部框架砖房的平、立、剖面应简单、规整,避免楼层错层,平面上质量和刚度均匀对称。四周闭合,尽可能地减小扭转效应。底部框架砖房的底部应采用全框架形式,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对称布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设防烈度为7度且总层数不超过5 层时,可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粘土砖墙或混凝土小砌块墙,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墙或两者兼用。为保证抗震横墙和框架柱能合理地承担水平地震力以及尽量做到纵墙不先于抗震横墙破坏,根据楼、屋盖水平变位要求,这类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应满足:在设防烈度6、7、8、9 度时,底部框剪层分别不能超过25、21、18和15m。抗震墙在布置应做到:第2层和第1 层抗震墙的平面布置一致,截面尺寸相同,以满足规范要求;抗震墙布置于上层砖房没有砖抗震墙轴线处,且最好布置在外围或靠近外墙处,以获得较大的整体抗弯刚度。此外,底部框架砖房的砖砌体和混凝土结构部分还应分别符合多层砖房和多层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有关规定。 1.3 楼层的侧移刚度比和极限剪力系数比限值 为了提高这种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应经过合理设计,使房屋的薄弱部位既能出现在变形和耗能能力较好的底部两层,又可避免该两层变形过分集中而过早丧失承载能力。为此,应同时控制结构砖混过渡层与相邻框剪层的极限剪力系数比和侧移刚度比。砖混过渡层与相邻框剪层的极限剪力系数比和侧移刚度比分别控制在 1.10-1.25和1.2-2.0范围内较为合适。

构造特征

第三天 ?构造特征元素: 点:相交、原点、垂射、投影、套用、中点、隅 角点、刺穿、偏置 线:2D、3D:最佳拟合、最佳拟和重新补偿、套用、相交、中分、平行、垂直、投影、翻转、扫描段、偏置; 面:坐标轴、中分面、垂直、平行、高点、偏置; 圆:内、外圆:相交、圆锥; ?形位公差的评价(I): 位置:“坐标轴”、“ISO限制及符合”、“公差”、“尺寸信息”、“单位”、“输出到”、“分析(文本、图形)”;薄壁件选项:矢量方向偏差T;曲面矢量方向偏差S 形状公差:平面度、直线度、圆度(圆柱度、圆锥度、球度); 距离:2D\3D;“公差”、“距离类型”、“关系”、“ 方向”、“圆选项”; 夹角:“角类型”、“关系”; 如何构造特征元素? 当不可能对所需元素(例如两个面的相交线)进行触测时,应使用构造功能。该菜单中的项目允许利用现有特征(已经过触测或已构造出的特征)来创建特征(点、直线、圆等)。自动:是构造特征的默认方法。在此情况下,PC-DMIS 根据输入特征的数量和种类自动确定的构造类型。(自动所采用的类型就是其类型中的一种) 路径:插入------特征-------构造--- 构造点 1、如何构造两个圆的中分点? 步骤: 1、在功能块上测量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圆——“圆1”、“圆2”;

2、选“插入------特征-------已构造-------点”,打开构造点模式对话框; 3、在构造方法中选择“中点”; 4、在元素列表中选择“圆1”“圆2”; 5、点击“创建”。 注意:构造中点功能用于构造两个任意元素 质心点之间的中分点。 2、如何构造一个点在直线的垂点? 步骤: 1.选“插入------特征-------已构造-------点”, 打开构造点模式对话框; 2.在构造方法中选择“垂射”; 3.在元素列表中选择“点1”; 4.在元素列表中选择“直线1”; 5.点击“创建”。 注意:构造“垂射点”功能用于构造第一个元素的质心点到第二 个线性元素的垂点。

构造阶段

构造阶段-正文 地质发展的构造分期。其主要依据构造格局和古地理轮廓的重要变化,并以构造运动期为划分标准。现代地质研究虽然把地壳和上地幔顶层共同组成的岩石圈看作一个整体,但据以划分构造阶段的主要事实和现象,实际上限于地壳的范围。所以构造阶段主要是指地壳构造发展的阶段。 研究简史 构造阶段的概念起源于人们对地质历史上造山运动和造山期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构造运动及其引起的构造变形具有短期的和突发的性质。因此,可以利用构造运动期或造山期将地质历史分为不同的阶段。现代地质思想的发展和全球构造的研究,赋予构造阶段以更丰富的涵义。 ①地质构造发展的历史不是均一的和渐变的,而是有节奏的和突变的。构造发展过程可以按地内因素和地外因素共同制约、大致在全球同时发生的变革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②每个构造阶段自身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而发展的全过程又具有不重复的和前进的特征。构造阶段的划分所依据的事实和现象是多方面的。主要的依据是地壳的总体特征,如地壳厚度和地温梯度,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形成、分布格局及其变化。包括每种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如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现象都是独特的和不重复的。例如太古宙末大规模的陆壳形成是不会再现的,中生代后大规模的洋壳俯冲和全球性张裂体系的形成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构造阶段比构造旋回更能较全面和准确地表达对地壳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构造阶段的划分和名词体系与地槽旋回和造山运动幕紧密联系。构造旋回的概念首先由美国T.C.张伯伦于1909年提出,德国W.H.施蒂勒于1935年加以发展,把构造岩浆旋回与地槽发展的概念统一起来,得到长期的遵循和使用。苏联学者相信地槽的发展对相邻的地台区有重要影响,所以以地槽旋回划分地史阶段得到广泛的认可。施蒂勒的 3级划分体系,即巨旋回(原地巨旋回和新地巨旋回)、构造期(阿申特、加里东等期)和构造幕,具有广泛的影响。美国A.W.葛利普(1936)、德国S.von布勃诺夫(1951)和荷兰 J.H.F.乌姆格罗夫(1947)在更广泛的基础上,用旋回和周期概念对地质历史作出了解释,也含有阶段划分的意义。自从板块理论出现,地槽旋回的概念为威尔逊旋回所代替。威尔逊旋回设想一个大陆开始张裂,继续分离为两个大陆,中间出现洋盆,其后大陆会聚,洋盆消失,旋回结束。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构造阶段的划分 根据构造阶段的内涵及其事实和现象,构造阶段可划分为3级。第一级为构造大阶段。其划分依据主要是全球性地壳(或岩石圈)的构造状态及其密切相关的圈层(水圈、气圈、生物圈)性质和成分的变化,以及大陆地壳在地表分布格局的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对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生物区系有影响。这些发展变化,主要是方向性和前进性的,不具有旋回的特征。第二级为构造阶段。如加里东阶段、印支阶段等。构造阶段的时限与地槽旋回相近,构造阶段的结束,在古地理方面的表现是大区性的以至全球性的海平面降低和海退,因而导致生物界的大量灭绝;广泛分布的地质事件(包括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的集中发生和同位素年

框架结构设计要求

框架结构 目录 特点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和过程 框架结构与框剪结构的区别 框架结构(frame structure) 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编辑本段] 特点 分类 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受力特点 水平方向仍然是楼板,然后楼板应该搭在这个梁上,梁支撑在两边的柱子上,这就把重量递给了柱子,沿着高度方向传到基础的部分,即梁、板、柱构成的承重体系。框架结构的特点非常突出:所有的墙都不承重跟厂房的承重没有关系,那个承重,是板搭在梁上,梁传给了柱子,墙都是后坐上去的用于其他的轻质材料,墙都不会承重,应用的时候都很灵活,如想要大房间不要墙,就要大房间,不想要大房间,想要小的,就可以在其中用其它的轻质材料来进行房间的划分,房间划分成若干个小房间,因此它的墙不承重,及起着一个划分空间的作用,仅起着一个保温,隔热,隔声的部分。注意:框架结构:指梁、板、柱的承重体系。 应用范围 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 [编辑本段]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结构游戏:完整的四阶段

结构游戏:停车场 总目标: 1、运用学过的堆积、加高、对称排列、连接等技能搭建停车场。 2、能按设计图有目的的进行建构,发展初步的发现、迁移、组合的创新能力。 3、学习使用辅助材料建构幼儿园的辅助建筑及大型玩具。 4、能与同伴共同协商,体验合作的乐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建构、布置场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6、能大胆的使用新材料进行建构,会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第一阶段 一、活动准备: 双孔胶粒、杯型胶粒、雪花胶粒、积木、牛奶盒、 二、预设活动过程及指导要点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请幼儿说说见过停车场吗?停车场里都有什么? (2)你知道停车场有什么用途?

2、组织幼儿有目的观看停车场的挂图,增进对停车场的认识。(1)重点指导幼儿观察停车场的结构和布局 (2)教师向幼儿介绍停车场用途 3、组织讨论,引起孩子建构的兴趣。 提问:如果再让你来建停车这次你会怎么做?会使用什么材料呢?(1)重点指导幼儿讨论如何进行合理布局 a、出示建构材料,引起幼儿讨论。 b、鼓励幼儿说说想用什么材料做什么? (2)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镶嵌、排序等建构技能 4、指导幼儿建构 (1)帮助幼儿一起用围合、延长等方法建构停车场 (2)启发能力强的幼儿设计布 局。 (3)提醒幼儿爱护玩具,不乱扔玩具。 5、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布局来进行评价。

反馈: 幼儿对停车场的构造、布局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游戏中幼儿能大胆的选择游戏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搭建,但因分工不明确,幼儿只搭出停车场的外围,其他的未完成。 第二阶段 一、材料准备: 筒形胶粒、积木、牛奶箱、垫板、设计图等 二、预设游戏过程及指导要点: 1、出示其他班幼儿设计的设计图,请幼儿说说哪张设计的最好?哪里好? 2、师提问: 如果让你搭建你会怎么布局?用什么材料? 3、幼儿分组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搭建之前应先和同伴谈论商量怎么样合理的布局停车场,并预留出停车位让幼儿自由商量分工。爱护材料,要不破坏同伴的劳动成果。 4、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想象拼插和别人不一样的,鼓励能力叫较差的幼儿大胆参与活动。 5、评议: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特点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和过程 框架结构与框剪结构的区别 框架结构(frame structure) 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特点 分类 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受力特点 水平方向仍然是楼板,然后楼板应该搭在这个梁上,梁支撑在两边的柱子上,这就把重量递给了柱子,沿着高度方向传到基础的部分,即梁、板、柱构成的承重体系。框架结构的特点非常突出:所有的墙都不承重跟厂房的承重没有关系,那个承重,是板搭在梁上,梁传给了柱子,墙都是后坐上去的用于其他的轻质材料,墙都不会承重,应用的时候都很灵活,如想要大房间不要墙,就要大房间,不想要大房间,想要小的,就可以在其中用其它的轻质材料来进行房间的划分,房间划分成若干个小房间,因此它的墙不承重,及起着一个划分空间的作用,仅起着一个保温,隔热,隔声的部分。注意:框架结构:指梁、板、柱的承重体系。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是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同时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同时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①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②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③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④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

结构初步设计阶段

3.5.1 在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计算书。 3.5.2 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况。 1)工程地点、工程分区、主要功能; 2)各单体(或分区)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各层层高,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工业厂房的吊车吨位等。 2 设计依据: 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基本雪压、气温(必要时提供)、抗震设防烈度等; 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或可靠的地质参考资料; 4)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必要时提供); 5)风洞试验报告(必要时提供); 6)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的符合有关标准、法规的书面要求; 7)批准的上一阶段的设计文件; 8)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3 建筑分类等级。应说明下列建筑分类等级及所依据的规范或批文: 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4)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5)地下室防水等级; 6)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和防核武器抗力级别; 7)建筑防火分类等级和耐火等级。 4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1)楼(屋)面活荷载、特殊设备荷载; 2)风荷载(包括地面粗糙度,有条件时说明体型系数、风振系数等); 3)雪荷载(必要时提供积雪分布系数等); 4)地震作用(包括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场地特征周期、结构阻尼比、地震影响系数等); 5)温度作用及地下室水浮力的有关设计参数; 6)特殊的荷载(作用)工况组合,包括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 5 上部及地下室结构设计。 1)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 2)上部及地下室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说明; 3)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特殊技术的说明,结构重要节点、支座的说明或简图; 4)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室应明确抗浮措施; 5)施工特殊要求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6 地基基础设计。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应包括各主要土层的压缩模量和承载力特征值(或桩基设计参数);地基液化判别,地基土冻胀性和融陷情况,特殊地质 条件(如溶洞)等说明,土及地下水对钢筋、钢材和混凝土的腐蚀性;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1.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2.采用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时,楼板应现浇,梁小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且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扁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 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粱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二级不应大于0. 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小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12-29 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 mm. 4.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φ4,且分别不 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 2φ12; (2)一、二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 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 5.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 于300mm. 6.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直径不宜小于350 mm. 8.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12-3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 1. 注: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减少0.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应增加0.10. 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 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 直径不应小于8mm.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9.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宜对称配置。 (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结构信息

==================================================================== 结构信息 ==================================================================== 计算程序: 建筑结构通用分析和设计软件GSSAP 开发单位: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广厦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时间: 2015年10月08日18:49:46 -------------------------------------------------------------------- 项目名称: 设计单位: 设计: 审核: 审定: -------------------------------------------------------------------- 目录: 1.结构总体和各层信息 2.各层的重量、质心和刚度中心 3.各层的柱墙面积、墙长度和建筑面积 4.风荷载 5.侧向刚度比 1.结构总体和各层信息 总体信息.......................................................... 结构总层数:3 地下室层数:0 有侧约束的地下室层数:0 嵌固层最大结构层号:0 群房层数:0 转换层所在层号: 强制薄弱层结构层号: 加强层所在的结构层号: 结构形式:框架 结构材料信息:砼结构 结构重要性系数:1.00 竖向荷载计算标志:考虑模拟施工 考虑重力二阶效应:放大系数 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考虑 砼柱计算长度系数计算原则:按层 梁配筋计算考虑压筋的影响:考虑 梁配筋计算考虑板的影响:考虑 钢柱计算长度系数有无考虑侧移标志:不考虑 墙竖向细分最大尺寸:2.00m 墙梁板水平细分最大尺寸:2.00m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6.3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6.3.1 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 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 4 ; 3 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 4 。 6.3.2 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扁梁的楼、屋盖应现浇,梁中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扁梁 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 b b< 2b (6.3.2-1) b t)w b+ h b (6.3.2-2) h b< 16d ( 6.3.2-3) 式中b c ——柱截面宽度,圆形截面取柱直径的0.8 倍; b b 、h b ——分别为梁截面宽度和高度; d ——柱纵筋直径。 2 扁梁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 6.3.3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 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 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表 6.3.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 径

注:1 d为纵向钢筋直径;h b为梁截面高度。 2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 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6.3.4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两端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 不应少于20 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0 12 2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 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 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 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3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 6.3.5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或 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 一、二、三级或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中班结构游戏阶段计划

中班结构游戏阶段计划 学期目标: 1 .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新材料,并合理地利用辅助材料。 2、幼儿会运用排列、组合、连接、镶嵌等技能搭建较复杂的物体或进行主题构建。 3、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外形特征的认识,让幼儿获得有关匀称、对称、平衡、排列与组合面与体等方面的知识经验。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空间知觉能力,培养幼儿耐心、细致、有始有终的良好品质。 5.培养幼儿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的意识,培养其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共同使用游戏材料合作做游戏。 6.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学会有条理地归类收拾玩具。 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幼儿对结构材料和简单的形象比较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以及能够协商分工进行。在设立结构活动主题时,幼儿基本能有目的,有步骤围绕游戏主题进行搭建。但在运用所学的建构技能搭建较复杂的物体造型或有主题的组合造型,意愿分工合作共同搭建物体的表现力还不够,时常还以单个 自由搭建及争吵现象,没有形成较好的组合搭建。因此这将是本学习学习的一个重点引导。其次,弓I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构思合理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材料,及辅助材料也是本学期的一个指导要点。

第一阶段游乐园 1、教师直接引出建构主题,请幼儿搭建幼儿园的游乐区 教师讲述提出建构要求:能够运用搭高、对称、平衡、接插、镶嵌等技能进行建构。同伴间相互协调使用材料不随意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把作品放在指定的地方展示 2、幼儿游戏,教师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变化局部。引导能力弱 的幼儿进行简单的搭建来完成任务。 3、组织幼儿观察他人的作品,讲评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观察与推进:我们班的幼儿对建构材料很感兴趣,且在中班初期的建构游戏的内容相对比较的简单,涉及幼儿合作性技能的比较少,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都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部分幼儿能很好的与同伴进行合作.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拼插等技能. 第二阶段:预设主题:昆虫世界 1、幼儿自选材料,进行搭建活动,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整体布局外, 对辅助材料的使用。 2、对建构的昆虫世界进行拍摄、评价活动活动反馈:在活动中幼 儿能够非常认真的,并相互协助的来完成。在这样一个大主题的建构中,我把大主题中的小物品分成部分小主题,抓出主要重点物来分 课程来建构,并特别指导,幼儿的搭建技能有了一定的提咼。在总体的围合中,幼儿都能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拿手的小主题来围绕主题搭建。在这次建构活动后,幼儿已初步学会了许多拼插技能。看图构物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半的幼儿已经能够看平面图,独立拼插成立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6.3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631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 3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6.3.2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扁梁的楼、屋盖应现浇,梁中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扁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 b b< 2b c ( 6.3.2-1 ) bb< b + h b ( 6.3.2-2 ) h b < 16d (6.3.2-3 ) 式中b c――柱截面宽度,圆形截面取柱直径的0.8倍; b b、h b ――分别为梁截面宽度和高度; d ---- 柱纵筋直径。 2扁梁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 6.3.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 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 不应小于0.5 ,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 6.3.3采用, 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表6.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注:1d为纵向钢筋直径;h b为梁截面高度。 2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 fl寸,一、 二级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634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两端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2.5 %。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 不应少于2$ 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 ,三、四级不应少于2$ 12。 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 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对 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 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如何从数据中提炼信息结构

如何从数据中提炼信息结构: 提到数据和信息,那么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有很多把信息和数据混为一谈,实则不然,数据是从收集调查中获得的数量的或质量的具体数值,是无具体意义的,而信息是再有了数据的基础上经过记录、分类、组织、连接或翻译等方式排列整理后出现的能够传达某些意义的咨询或符号。 那么如何从原始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结构呢? 原始的数据是杂乱无章的堆放在一起需要经过整理、组织形成数据库,再由数据库中抽取提炼有用数据形成信息,最后以视觉隐喻的形式表达。 以2008年纽约市地铁线路图为例 马西莫·维格纳利在1972年创作了一张纽约地铁交通图,不幸的是,这张作为现代主义风格的魔法石和平面设计师们的膜拜对象的地铁交通图仅仅过了7年就被替换了。而36年后,维格纳利的设计室更新了他们的地铁交通图版本,并与《Men's Vogue》杂志联手发行限量版。 维格纳利在制作纽约地铁交通图时有着极为明确的观点:“可怕!太多信息,太多破碎的内容,跟我在设计1972年版本地图之前所见的那个版本一样糟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向人们提供我们的地图,作为另一个选项,这样大家就有了选择余地。” 1972年纽约地铁交通图 太多信息,太多破碎的内容!这些就是我们提到的数据,是原始的,是没有规律的,是成堆成堆的放在那里,需要有人去整理。 2008年纽约地铁公交图 2008年纽约市地铁交通系 统有26条线路,近470个站点 组成,需要用到10种不同的颜 色并辅以数字和字母来加以区 分。而纽约大多数的地铁线路都 是双列的:一列特快,只在主要 站点停靠,一列普通,则每站停 靠。所以要把那太多信息,太多 破碎的内容区整理组织,形成一 个有结构的数据库,便于提取有 用数据形成信息,再加以设计成 为最终的视图, 制作草图 才能清晰的表达出每一个数据在这个信息中的位置,才能更好的表达你想要表达的东西,也 便于使用者理解信息。 制作草图 其他城市地铁公交图: 斯图加特:

混凝土结构原理阶段性作业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作业2(共 4 次作业) 学习层次:专科涉及章节:第4章——第5章 一、简答题 1、为什么要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全过程中各阶段的应力状态,它与建立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有何关系? 2、为了保证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对纵筋的弯起、锚固、截断以及箍筋的间距,有什么构造要求? 3、什么叫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在实际工程中为什么应避免采用少筋梁和超筋梁? 4、箍筋的作用有哪些?其主要构造要求是什么? 5、筋混凝土的最小配筋率ρmin是如何确定的? 6、T形截面有何优点? 7、什么是腰筋?作用是什么? 二、计算题 1、已知一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b×h=200×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335。当梁承受的弯矩设计值M=90kN·m时,试计算所需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并选择其直径及根数。 2、一悬臂梁上作用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12KN/m2,端部集中力设计值35KN,跨长2米,截面b×h=250×500mm,采用C20混凝土( N/mm2),二级纵筋(fy=310 N/mm2,ξb=0.544 :梁截面的纵向钢筋的截面积。 3、已知一矩形简支梁,截面尺寸b×h=250× 强度等级C20,纵向钢筋为HRB335,求:该梁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力设计值。注意复核截面尺寸和配箍率。(f yv=210 N/mm2, f c=9.6 N/mm2, f t=1.1 N/mm2, A sv1=50.3 mm2)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答: 原因是掌握各阶段的应力状态可以知道每个阶段的受力特点,从而为计算提供依据。第一阶段末可作为受弯构件抗裂度的计算依据;第二阶段可作为使用阶段验算变形和裂缝开展宽度的依据。第三阶段末可作为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就是根据第三阶段末的应力状态,结合平衡方程而得出来的。 2、答: 在纵筋的弯起方面,弯起点只要距充分利用点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0h 即可。而弯终点到支座边或到前一排弯起钢筋弯起点之间的距离都不应大于箍筋的最大间距。 在纵筋锚固方面,混凝土结构中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按下式计算: d f f l t y a α=,另外由于锚固条件的不同,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修正后的长度不应 小于按前式计算的锚固长度的0.7倍,且不应小于250mm 。 在纵筋截断方面,正弯矩区段内纵向钢筋都弯向支座,而不宜在受拉区截断,对于在支座附近的负弯矩区段内的纵筋,则往往采用截断的方式来减少纵筋的数量,但不宜在受拉区截断。 在箍筋间距方面 ,除按计算要求确定外,其最大间距还应满足相应的规定(此处略)。箍筋的间距在绑扎骨架中不应大于15d ,同时不应大于400mm ,d 为纵向受压钢筋中的最小直径。 3、答: 少筋梁是指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得过少,即0 min h h ?<ρρ,以致于受拉区混凝土一裂就坏;适筋梁是指梁的纵向受拉钢筋先屈服,受压区混凝土随后压碎,配筋率满足b h h ρρρ≤≤?0 min ,超筋梁是指混凝土受压区已压碎,而纵向受拉钢筋还未达到屈服状态,配筋率满足b ρρ>。 从单纯满足承载力需要出发,少筋梁的截面尺寸过大,不经济,并且它的承载力取决于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一) 一、总则: Ⅰ.主要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11 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08 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号:K2010-0556) Ⅱ.结构类型及安全等级: 1.工程地址: 2.结构类型:本工程为主体五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高度为20.050m 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桩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4.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Ⅲ.抗震设计: 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 2.本工程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3.本工程建筑物结构抗震等级:框架构造为二级,计算为三级。 4.本工程的抗震构造措施按8度采取,框架按抗震等级为二级进行施工。 5.本工程地基场地类别:四类,属轻微液化场地。 Ⅳ.露面、屋面主要活动部分活载标准值: 1.不上人屋面: 0.050KN/m2 2.上人屋面: 2.00KN/m2 3.办公室: 2.00KN/m2 4.走廊、卫生间: 2.50KN/m2 5.门厅及楼梯前室: 3.50KN/m2 6.会议室: 2.00KN/m2

7.消防疏散楼梯: 3.5KN/m2 8.资料、档案室:2.50KN/m2 9.阳台、挑蓬: 2.5KN/m2 特别注意:使用及施工堆料均不得超过上述荷载值;水箱间及设备房根据相关专业提供荷载设计,严禁兼做其他用途;所有楼面的后期装修荷载不得大于0.8KN/m2。 Ⅴ.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0.55kN/m2,地面粗糙度:B类 2.基本雪压:0.35kN/m2 3.本工程室内地坪±0.000相当于大沽高程7.880米 二、本工程结构分析所采用的计算软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计算机铺筑设计PKPM系列软件(2010版) 三、地基基础: 1.场地标准冻土深度:0.6米。 2.抗浮设计水位:室外地坪下约0.5米。 3.依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地下水在干湿交替和无干湿交替作用环境下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桩、承台、地梁、地下室底板及侧墙混凝土中需掺入钢筋阻锈剂和矿物掺合料,满足防腐蚀性能要求。 4.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基础说明参见结施-03。 5.基础底部持力层为第○93层粉质粘土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960KN。 6.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可靠措施,以降低基础底板砼施工时的水化热对结构的影响。 7.地下室竣工后,周边开槽范围内采用压实性较好的素土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无地下室时,地坪垫层以下及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8.施工时应人工减低地下水位至施工面以下500mm,开挖基坑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基坑支护措施,定期观测其对周围道路市政设施和建筑物有无不利影响。 9.深基坑开挖后,应按有关要求进行坑底回弹及坑侧变形等项目的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