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气压强导学案

最新大气压强导学案
最新大气压强导学案

第三节【大气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会分析托里拆利实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值,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体会物理和生活的关系。

重点:能用事实证明大气压强的的存在

难点:大气压强值的测定。

学法指导:自主预习导学小组合作探究研讨展示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步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1.家庭活动:覆杯实验(教材P90D2题):将玻璃瓶装满水,用纸片盖住杯口,一手压纸片,把玻璃平倒过来,小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 ______ 压着纸片,所以不掉.)将托纸片的手移开,现在是谁压着纸片呢? _______,慢慢将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到什么现象?这又说明了大气压强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2.按课本图10-16组装实验器材:

(1)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2)点燃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堵住;(3)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现象: 。说明: 。

3.把一个空矿泉水瓶倒入少量热水后迅速倒出,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什么现象?,是把瓶压瘪了?

4.剥了壳的熟鸡蛋放在广口瓶上,广口瓶的口径太小,鸡蛋掉不下去。将点燃的棉球扔入瓶中,迅速用鸡蛋塞住瓶口。

现象: 。说明: 。

归纳:1.液体因为受到_______作用及具有______性,不但对______和______有压强,而且在内部向_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像液体那样,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__或________.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板块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最早比较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是___________实验1.估测大气压的值

[器材] 容积为20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原理] 。

[步骤]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

..............,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

.......L,读出注射器筒上标注的容积V。

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表达式为:。(4)由P=F/S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F/N 注射器的容积

V/cm3

注射器的全部刻度

长度L/ cm

活塞的横截面

积S/cm2

大气压强的

值p/Pa

(例1) (例2)

(例3)

【讨论】(1)注射器内气体有部分残留,可造成测量结果 (偏大或偏小);(2)

注射器活塞与筒壁有较大摩擦,可造成测量结果 (偏大或偏小),可采取什么方法

减小摩擦带来的误差? ;

(3)该实验过程中造成误差的原因还可能有哪

些? 。

2.托里拆利实验

⑴该实验的原理是 ⑵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的原因是

⑶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 。⑷大气压能支持 cmHg= mmHg 。

⑸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曲直、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

⑹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

3.大气压强的数值

(1)计算;根据液体压强P=ρgh ,计算76c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ρ水银

=13.6×103Kg/m 3)

(2) 1标准大气压= mmHg= Pa 。计算:屋顶的面积是45m 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

为 ,这么大的压力没有把屋顶压塌原因是 (P 0=105 Pa )

(3)思考:为什么不用我们身边的水做实验?如用水来做实验可支持 m 高的水柱。

3.根据P 39中的“想想做做”,完成以下题目。

①测量原理

②测出大气压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大气压作用的压力须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

④怎样才能尽可能地排出吸盘中的空气? _________________

⑤如何测大气压作用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

⑥假如吸盘和桌面的接触面积S 为8cm2,弹簧测力计拉下吸盘时的示数F 为80N ,则

吸盘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强为多少帕?

⑦此实验测得的大气压强不准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

A .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 .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

C .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

D .水压的作用

例2.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

A .仍是满罐水

B .水将流出一部分

C .水将全部流出

D .以上都不对

例3.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

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

是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

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

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 N 。(3)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 ,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

①;②。

板块三: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阅读P88想想做做

(1)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天气,季节等因素变化的。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离地面越高,空气越,大气压越__ _。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Pa. 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的大小,一般来说的大气压会低些,的大气压会高些。

(2)气压计:是测定__________________的仪器。种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

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在气压减小时_________,气压增大时________。高压锅的原理

训练

1.关于大气压强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托里拆利实验表明,大气压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1.01×105帕大气压能支持10.米高的水柱

C.在不同地点,同时用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的大气压的值相同

D.人体不会被大气压力压扁,是因为人体内的气体压强大于空气的压强

2.内地人应征入伍赴藏,刚到青藏高原时会感到头晕、头痛,有的甚至恶心、呕吐,主要原因是()

A高原上气温低,经常下雪。B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C高原上二氧化碳含量多。D到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多

3.高山上煮饭不易煮熟,如要煮熟饭,下列措施中合适的是()

A.加大火力烧

B.锅上加一个不漏气的盖子

C.降低气压,可使水沸点升高

D.都可以

4.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然后用手握住筒底向上提,在管口离开水面前,

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A 是空的

B 有水,但不满

C 充满水

D 无法判断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A. 吸盘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

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

C.用吸管吸敞口瓶中的饮料。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射到肌肉里。E.利用离心水泵抽水F.钢笔吸墨水

6.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7.托里拆利实验中,下列措施能增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的是()

①将管子变细②向水银槽中加水银③管子稍稍向上拉起④将管子稍微倾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都不能

8.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大气压强导学案(无答案)

9.3《大气压强》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压。能说出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事例,并能进行简单解释。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 4.认识生活生产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学习过程 一、想一想、做一做 1、不挤、不压,你能使桌面上的胶瓶变瘪吗?动手试一试。 2、将纸片放在倒立的空瓶口,纸片会落下吗?向瓶中装满水,再把纸片放在瓶口,瓶倒立,纸片还会下落吗?动手试一试。然后转动瓶子,使瓶口朝不同方向,情况会怎样?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根据老师的要求,看书,完成下列题目 1、大气压的存在: (1)哪些现象说明存在大气压?(说出两个)、。 (2)简要解释吸盘的工作原理:将吸盘内的空气压出,制造一个真空的环境,内部就没有空气压力了,外部(填有或无)大气压力,这样外部大气压力(填大于或小于)内部,吸盘就能被吸再墙上。 (3)小组讨论回答:覆杯实验除了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外,还能说明大气压一个什么特点? 。 2、大气压的测量: (1)根据P=F/s可知,要测量P必须测量出哪两个物理量?这各方法就是物理课中常用的间接测量。物理课中还有那些物理量我们采用了这种测量方法?举一例。 (2)选用吸盘,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工具,请你说出测量大气压的过程。 将吸盘施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记下的读数,这就是吸盘受到的大气的,再用刻度尺量出吸盘的直径。根据公式算出面积S。最后根据公式算出大气压的值。如F= ,S=1×10-4m2,则P= 。 (3)当管内水银柱不再下降时,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和大气向上的压强就相等。实验表明这段水银柱的高度是mm。 (4)从水银柱的高度我们是如何算出标准大气压1.013×105pa的?自已试一试。(提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水银柱的高度指槽中水银面以上的竖直高度) (5)大气压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6)简述自制简易气压计的方法?取一个瓶子,装上适量的带色的水,带色的原因是为了取一根两端的细玻璃管,并让它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要吹气的原因是,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水沿管子上升到瓶口以上。自制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1、瓶口必须密闭,不能漏气2、不要用手直接拿瓶子。原因是以免瓶子受热,影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压强导学案

阳平二中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课题:第八章第一节压强课时:1课时主备人:秦文 时间: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明白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明白压强是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3、知道压强的单位 4、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一)构建知识网络 1、什么是压力?压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压力对物体具有什么作用效果?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3、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是什么?公式中每个字母代表什么意思? 4、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途径各有哪些? 5、(1)在8—1的情景中这些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如何?作用效果如何?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什么?(2)力和重力有什么不同?(3)力的示意图:画出三图中物体受到的压力 6、完成课本P56页探究实验 (1)完成8——2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2)你要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提供的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4)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压强 (1)、定义公式单位 (2) 物理意义:500Pa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计算 1、重为100N的木块,底面积是0.5m2放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质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和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体积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和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二)、通过独学,上面的问题我自主能解决的有_________________ 还存在疑惑的有_________________。对有疑惑的问题,通过组内对学进行解决。 (三)、在对学之后,_____________问题已经解决;还有_____________不能解决;将这些疑问及感到困难的疑点和难点提出来,小组内合作探究进行解决。 (四)、通过上面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了。那么,如果哪个小组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进来。问题已经解决的小组,请再发挥你们的智慧,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考考其他小组的同学吧,看哪组提的问题最好(每组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

第十四章 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010·长春)图4是一个自制的气压计,小明用托盘托着它从楼下到楼上,发现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高了。 (1)水柱高度变高的原因是因为瓶外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 。 (2)水柱高度变高后,瓶内气体体积增大,质量 不变,瓶内气体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 2、(2010·苏州)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流速大小 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时,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 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 气,当他将手指移开时,乒乓球没有下落.该现象可说明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 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压强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3、(2010·泰州)登山运动员在向高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 除了高原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______ 得多(选填“大”或“小”).在高原上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 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锅内气压受外界大气压影响,使得水 的沸点_______100℃(选填“高于”或“低于”). 4、【2009?南昌市】如图3所示,是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 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因 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___ 小,当两船高速并排行驶时,容易发生___ 事故. 5、【2009?广州市】如图4甲,一容积为0.5m 3、底面积为0.5m 2 的容器装满水后密封,容器内水的质量是_____kg ,水对 容器底面的压力为_____N 、压强为_____Pa.如图4 乙,若在容器侧壁处开一小孔P ,发现水不会从小孔流出,这 是由于__________(ρ水=1.0×103kg /m 3,g =10N /kg ,大气压约为1.01×105Pa ) 6、【2009?长沙市】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6所示的装置。他们首 先向一个大水槽里灌满水,水深为h = 0.2m , 此时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是_____Pa .然 后松开铁夹,水流入a 、b 两管,稳定后,a 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 1,b 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 2, 则h 1__ h 2(选填“>”、“<”或“=”,取 g = 10N/kg ). 7、【2009?玉林市】医生把注射器针头插入药水瓶,把注射器活塞往外拉时,药液在_ 图3 图4 图6

[原创]§14.3大气压强学案

课题§14-3 大气压强制作孟兆锋 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压强。会设计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会解释大气压强相关事例。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标准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 4.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导学材料 【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伸出你的双手,将双掌合拢,用力向内挤压,尽量排除手掌间的空气。两手掌分开时,会 感觉到有一种力量阻碍两手分开,这是因为受到了_____________的作用。 【类比液体压强认识大气压强】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具有______,且具有__________.由此各小组类比猜想下列问题,后交流讨论: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压强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3.大气压强可以用P=ρ气gh进行求解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次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1.阅读“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及相关资料,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设计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两个橡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1.覆杯实验 在玻璃杯中盛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再倒过来,发现纸片能 将杯中的水托住,由此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杯子向不 同的方向转动,发现纸片不掉落,水不流出,由此证明大气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 2.瓶子“吞”鸡蛋实验 3.塑料吸盘挂钩 4.大气支撑水柱 是________将 吸盘压在光滑 的墙面上,重物 没有掉落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 大气压能支撑多高的水柱呢?是否没有限制呢? 【首次准确测量大气压强值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________支撑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玻璃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_____. 2.在外界大气压一定时,将玻璃管倾斜,玻璃管中水银住的长度__________,液面高度差___________;将玻璃管上提或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压强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导学案 课前预习: 1. 把___________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的作用点:在___________物体表面;压 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指向___________物体(选填“受力物体”或“施力物体”); 压力的大小:水平放置时,压力___________重力。 2.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___________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压强的单位是 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 4.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压力 1. 学生在书上画出锤对钉子、运动员对平衡木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2. 归纳总结出:①这些力都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②都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我们把垂 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③作图要点(三要素)。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 观察图10-2回答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 体验:①把铅笔的一端削尖,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接触___________的 手指受压的感觉较明显。且用力___________这种感觉越明显;②一只手掌压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与___________接触的部分形变较明显,且用的力___________,形变越明显。 3. 小结: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________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压强 1. 物体___________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 2.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___________,1Pa=___________N/m2,一名中学生站立时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表示的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所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______________,压 强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4.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典型例题: 例1 若取一块砖和一块20c m×10cm×5cm的海绵,将砖块分别平放、侧放和竖直放置在水平放置的海绵表面,注意观察海绵表面的三次凹陷程度,能得出的结论是: 再将相同的几块砖叠放在海绵上,观察放置砖块的多少与海绵表面凹陷程度的关系,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例2 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400kg,每只脚掌的面积为2×10-2m2。问:(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为多大?(2)骆驼对沙面的压强为多大?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课时 初步认识大气压强(导学案)

第3节大气压强 漂市一中钱少锋 漂市一中钱少锋 第1课时初步认识大气压强 课 题 初步认识大气压强课型新授课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知识与 技能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3.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 过程与 方法 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估测大气 压强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 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 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用物理知 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利用实 验验证大气 压强的存在.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铁桶、抽气机、橡皮碗、玻璃 杯、纸板、水、优酸乳纸盒(饮料纸盒、易拉罐 均可)、吸管、塑料挂衣钩、细针、广口瓶、熟鸡 蛋、沙子、酒精棉花、注射器(带橡皮帽)、刻度 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金属盒气压计 等. 教学难点 大气压 强的估测和 测定. 教学 课时 1课时

课 前 预习1.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朝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最先精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相当于0.76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在粗略计算中,该气压可以取为105pA.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导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够流动.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你能举出几个实例或者做几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或否定大气压强的存在吗? 教师边展示实验器材(铁桶、抽气机),边说:我可以不用力挤压就可以将铁桶弄瘪,你们信吗?(学生怀疑.) 教师进行实验: (1)用抽气机连接铁桶口,并启动抽气机,几秒钟后奇迹出现了——铁桶变瘪了. 备课笔记

《第九章 压强》导学案A

第一节压强 第一课时 ……【课标解读】…… 【目标】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的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Pa)” 4.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重点】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 ……【课前预习】…… 1.画出图(a)锤子对钉子作用力的示意图;图(b)运动员对平衡木作用力的示意图。 2.垂直作用在物体_______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____________有关,而且还跟______________有关。 3.物体__________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简称为______,符号为______,1Pa=_______N/m2。 4.家庭活动:将鸡蛋放在手心,全手掌用力,看能不能将鸡蛋捏碎?根据实验的结果考虑原因是什么?俗话说“好汉捏不碎生鸡蛋”思考其中的道理。 ……【学习探索】…… 【问题1】压力 [讨论]观察与作图。展示课前预习题1,讨论两个力的示意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考]在修公路时压路机把路面压平,手向墙上按图钉时都给对方施加了一个力,想一想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请同学们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 F [小结]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典型例题及练习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典型例题及练习 一、典型例题 1、回忆一下我们吸墨水的过程:将笔头插入墨水中,用力捏一下橡皮管,放手后墨水就被吸进橡皮管。用力捏一下橡皮管的目的是,墨水是在 的作用下被压进橡皮管的。 答案:排出橡皮管内的空气大气压 解析:要利用大气压,必须改变内部的气压,使内部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这样容器出口处内外压强不等,流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就会从压强大的一侧流向压强小的一侧,即大气压就把墨水压进橡皮管内了。 2、(08辽宁)很多同学在喝完袋装酸奶后,又用力吸一下,会发现奶袋变瘪了,这说叫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这个实验可以证明_______ 是存在的。 答案:形状;大气压强 解析:用力吸,吸走的是袋内的空气,袋内没有了气压,而外界有大气,袋子变瘪了,是外界的大气压将它压瘪的。这就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说明:大气压的应用是中考考点。 3、(08广东)(7分)我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气压,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在意它的存在.现提供下列器材:A.塑料吸盘两个B.玻璃片一块C.玻璃杯一个D.带吸管的纸盒饮料一盒E.水.请你选择所需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1)写出你所选用的器材,并简述你的实验方法及观察到的现象。 (2)请举出一个在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例子: 答案:(1)○1A 先将两个吸盘挤压在一起,然后用力向两侧拉拉不开或难拉开○2B、C、E 将玻璃杯内灌满水,盖上玻璃片,然后用手托着玻璃片倒立放手玻璃片不会掉下来 ○3D 将吸管插入饮料盒,然后用嘴吸饮料随着饮料吸入嘴中饮料盒会变扁 (2)拔火罐吸墨水等 解析:这些实验都是课堂上演示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一些典型实验,不需要加以解释。 说明:与大气压有关的实验是中考考点。 4、(08乌鲁木齐)乙图所示实验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做

大气压强导学案

第三节【大气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大气压强的存 在和大小,会分析托里拆利实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值,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体会物理和生活的关系。 重点:能用事实证明大气压强的的存在 难点:大气压强值的测定。 学法指导:自主预习导学 小组合作探究 研讨展示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步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1?家庭活动:覆杯实验(教材P 0D 2题): 将玻璃瓶装满水,用纸片盖住杯口, 把玻璃平倒过来, 小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 ?( _______ 压着纸片,所以不掉. 移开,现在是谁压着纸片呢 ? _______________ ,慢慢将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到什么现 象? 这又说明了大气压强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课本图10-16组装实验器材: (1) 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2)点燃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 堵住;(3)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把一个空矿泉水瓶倒入少量热水后迅速倒出,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什么现 象? _______ ,是 _________ 把瓶压瘪了? 4. 剥了壳的熟鸡蛋放在广口瓶上,广口瓶的口径太小,鸡蛋掉不下去。将点燃的棉球扔入瓶 中,迅速用鸡蛋塞住瓶口。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归纳:1.液体因为受到 ______________ 作用及具有 ________ 性,不但对 _________ 和 _______ 且在内部向 ___________ 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像液体那样, 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 _________________ ,简称 __________或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板块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最早比较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是 1.估测大气压的值 [器材]容积为20mL 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 (1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 器的小孔。 (2 )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 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立即 记下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 F 。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 .L ,读出注射器筒上标注的容积 V 。 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P=F/S 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 值。 大气压对活塞的 注射器的容积 注射器的全部刻度 活塞的横截面 大气压强的 压力F/N V/cm 3 长度L/ cm 积 S/cm 2 值 p/Pa 3.历史上著名的 -实验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将托纸片的手 ,手压纸片, 有压强,而 大气对浸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讲解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1.简单实验: (1)塑料吸盘:把塑料吸盘中的空气排出一部分,塑料吸盘内外压强不等,塑料吸盘就能吸在光滑墙壁上。如果塑料吸盘戳个小孔,空气通过小孔,进入塑料吸盘和光滑的墙壁之间,吸盘便不能贴在光滑墙面上。 (2)悬空塑料管里的水:塑料管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管口倒置,塑料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如果把塑料管的上方和大气相通,上、下压强相等,水就不能留在管中。 (3)用吸管吸饮料:如果把杯口密封,空气不能进入杯内,便无法不断的吸到饮料。大气压的作用使饮料进入口中。 2.大气压的存在: 以上实验说明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在大气内部的各个位置也存在着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要点诠释:空气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要点二、大气压的测量(高清课堂《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 1.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在长约1m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手指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 。 (2)实验是将大气压强转化为液体压强来进行测量的。如图所示,在管内外水银面交界处设想有一假想的液片,由于水银柱静止,液体受到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也就是大气压支持了管内大约760mm 高的水银柱,大气压强跟760mm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通常把这样大小 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用0P 表示。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450 1.36109.8/0.76 1.0110P P gh N kg m a ρ==???≈?。

北师大版大气压强导学案

第四节《大气压强》导学案(第1课时) 主备人:吴晓霞审验人:李良 课时目标:了解由于大气压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学会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及了解大气压强是怎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和难点:测量大气压。 器材准备:集气瓶、水、试管、皮碗、托里拆利实验挂图、活塞式抽水机模型及挂图、离心式抽水机模型及挂图、水槽、金属盒气压计、马德堡半球、抽气筒。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⑴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⑵液体具有流动性。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⑴空气受到______作用,⑵空气具有__________。 二.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课本P68页,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如果你觉得有还需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组内交流) 1.图8-22中的各种现象,都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请你选择一两个现象自己试着解释其中的原因? 2.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请你根据生活经验或设计实验证明。(举2个例子) 3.简要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实验。 三.合作探究 ⑴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为什么? ⑵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也不会发生变化,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⑶根据液体压强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请你计算76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g=9.8N/㎏) ⑷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试着解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⑸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填写如何变或“不变”) ①若将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会,高度。 ②当玻璃管提高时(下端未露出水银面)_____________ ③当玻璃管下压时(上端是真空)_______________ ④当玻璃管变粗时_____________ ⑤当玻璃管中进入气泡时_________________ ⑥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_________________ ⑦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水银将( ) A.往上喷出B.稍微下降 C.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D.降到与管外液面相平 ⑧请你计算:若把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换成水,水柱大约需多高?(P0=105Pa)⑹标准大气压强P0= Pa= mmHg 3.介绍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及与天气的关系,介绍气压计。 四.展示交流 小明所设计的“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长度为L. (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应为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如何减小实验中的误差? 检测反馈: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上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倒出来。 B、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能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有水,很难把它们分开。 E、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 2、下列情况中会使大气压变小的是() A.从高山顶下山的过程中B.从赤道向北极运动过程中 C.从室内到室外的过程中D.从一楼上升到九楼的过程中 3.某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压为 1.2个标准大气压,则容器内水的沸点_________10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2003年5月21日,我国业余登山队A组队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若珠穆朗玛峰顶部的大气压值为24cm水银柱高,约合__________kPa. 5、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0 k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100 k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是100m2,这时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额可达______N,足以被掀飞. 1. 简要介绍科学家托里拆利,放录像:托里拆利实验 2.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1)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力和压强导学案1 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力和压强导学案1 新人教版 学习 内容 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 (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作用效果的 影响因素。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 的计算公式,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3. 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重难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强公式的 运用。 时间 分配 导课2分、展示10分、评价5分、凝难解惑10分、测评8分、反馈、总结5分 学习过程 导案(学法指 导) 学案(学习过程) 一导课: 想一想平时背 书包时,是宽带 子好,还是细带 子好,为什么? 二学生展示: 让学生展示学 案上自主学习 内容完成及理 解情况; 三学生评价: 1由各小组组长 评价组员的自 学情况; 2个小组互评自 学情况 四、合作探究: 五、解凝答惑: 1压力的概念、 方向、与重力的 关系; 2实验压力作用 效果的影响因 素:步骤、方法、 体现压力作用 效果的现象、结 论; 3压强公式及 应用; 4、课本例题。 五课堂检测: 一、学生自学成果展示: 一压力 1、请一组同学在展示区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2、请四组同学在三个图中标出物体的重力。 3、三组总结压力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压力。 4、二组回答: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点 __________________. 5、五组回答: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压力是否由重力产生? (_______)在怎样的情况下压力才等于重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压强: 1.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看课本上的实验, 回答问题: 一组: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__________,实验中通过观察 ______________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三组:分析:①步骤甲和乙中,让小桌腿朝下是保持_______不变, 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之间的关系。由甲图和乙图可以得 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有关。②步骤乙和丙中,把砝码放 在桌面木板上是保持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四组:由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塑 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_,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_______有关。综合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二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压强。在物理 上用字母____表示压强,____表示压力,_____表示物体的受力面

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

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 大气压强 重点难点突破 重点: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如图所示,设大气压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取管口的液片AB为研究对象,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液片AB受到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向下压强, ,同时液片AB受到管外水银对它产生的向上的压强,及由 水银传递来的大气压强,即水银处于静止状态,静止的AB液片受 到的向上、向下的压强相等,即:,所以, 所以。即大气压等于管内高出管外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因此只要测出管内外水银面的,就可以得出大气压的数值。 注意:应明确的几个问题:①水银柱高度是指管内外水银面的竖直高度差,不是指 倾斜管内水银柱的长度L,因此,实验中使管倾斜后,管内水银柱长度增加,而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仍旧不变。②实验中,玻璃管的粗细(内径不同)不会影响大气压强的测定值,因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③实验中,玻璃管入水银槽里的深度对测量值没有影响,管口向上提,管内水银面上方真空部分体积增大,水银柱高度不变;管口向下接,管内水银面上方真空部分体积减小,水银柱高度不变。 [例1] 如图所示,将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的玻璃管倾斜,则试管内水银柱的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A. 不变 B. 变长 C. 变短 D. 无法确定 分析:试管倾斜后,外界大气压不变,所以大气压所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也不会变(据 推断),但水银柱的长度会变长。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水银柱的高度是指试管内 水银柱的上表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 答案:B

难点:解释一些大气压强的现象 我们周围处处有大气压,这可通过一些特殊的实验或现象感知它的存在。 马德堡实验:金属半球内空气(或皮碗内的空气)被抽走(或挤出),半球内的压强半球外的压强,因此外界大气压把两个金属半球(或两个皮碗)紧紧地压在一起,使它们难以分开,若是把两半球的进气阀门打开,让外面空气进入球内,这时球内外气压相等,外力很容易把它们分开。 瓶吞蛋实验:鸡蛋之所以会挤进广口瓶内,是由于棉花燃烧耗尽了瓶内氧气,使瓶内压强瓶外压强,鸡蛋在内外压强不平衡时,被压入瓶内。 覆杯实验:玻璃杯内装满水,也是为了排出杯子中的空气,盖上纸片倒置过来,由于杯内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外界大气对纸片的压强,因此才吸住了硬纸片,若是空杯上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纸片一定会掉的,那是因为杯子内、外大气压相等,纸片当然会由于重力而下落。 思考:我们住的房屋被大气压包围着,为什么没有被大气压压塌?这是因为房屋的外部和内部都受到大气压作用,且二者为平衡力,所以没有把房屋压塌。 [例2] 医生为病人打针时,总是先将活塞推到底端,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提起活塞药液就会进入管子里,为什么? 分析:当把活塞推到底端时,管子内的气体被排出,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提起活塞时,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进入管子里。 答案:见分析 思维能力拓展 大气压强与沸点的关系 [例3](05年江西省中考·课改卷)高压锅直径24cm,限压出气口直径为3.5mm,限压阀质量为100g,使用时压力锅内外最大压强差为多少?合多少标准大气压?锅盖与锅的接口处应至少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分析:设锅内气压为,大气压为,当限压阀刚刚被抬起向外喷气时,限压阀出气 口受三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分别为(向下),(向下),(向上)。据力的平衡条件,这三个力应满足,而锅内外最大压强差为,于 是有标准大气压。 锅盖与锅的接口处所应能承受的最小力。

【八年级】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导学案1

【关键字】八年级 《大气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 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气压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推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爱科学;在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理性思维的成就.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确定。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自学课本,完成以下题目 1、思考:P86想想议议。上一章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作用且有性,因而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同理,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举出生活中存在大气压的例子。 3、看P87图14.3.-3思考为什么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的值。 4、1标准大气压=_______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Pa 5、大气压的测量:气压计的种类: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大气压的大小与_______有关,还与______有关。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根据此原理可以用气压计制造出高度计。此种高度计的准确性很高吗?它的准确性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7、想想抽水机的工作原理怎样? 2、课内探究:

(一)新课引入 实验:这里有两根内径差不多大的试管,它们重叠起来倒置后,如果不用手托住,你们猜猜会不会掉?在大试管里注入大半试管的水,将小试管慢慢插入大试管中,这时把两管同时倒立过来观察。 (二)、新课学习 一、大气压的存在。 1、探究实验:真空玻璃罩中放置一个气球,气球外面套一个带孔的塑料球,将罩中的气体抽出来,观察气球形状的变化。 2实验:用一个中医针灸的小瓷罐和一个煮熟的去皮鸡蛋。把鸡蛋放在罐口,将落不下去。现在把一块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内壁用火柴将棉花点燃后立即把鸡蛋放在罐口,注意观察有什么现象? 结论:本实验说明,大气对周围都存在______。 2、大气压的测量。 1、探究实验二:P87想想做做。是如何算出大气压的大小? 2、观看录像:托里拆利实验 练习:1、将玻璃管稍稍上提,水银柱的高度;将玻璃管如图从甲位置倾斜到乙位置,则倾斜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真空体积,管内水银柱的长度?但是水银柱的高度? 2、你计算一下,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3、如右图所示,浸在水中装滿水的量筒A,口朝下,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内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空的还是充滿水?______。(演示) 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我小结: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你还有的疑惑:; 四、自我检测.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上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倒出来。 B、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能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有水,很难把它们分开。

大气压强导学案(1)

《大气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 2.知道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大气压的测量,记住标准大气压的值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 2.压强的公式、液体压强公式 3.二力平衡的条件 板块一:初步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1.阅读P43了解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你能够看出里面的奥妙吗? 2.动手实验,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1)皮碗实验,两皮碗对在一起用力挤出里面的空气,能否用力拉开。 思考;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2)滴管实验;怎样用滴管取水? 思考;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演示”覆杯”实验,说明了 板块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1.托里拆利实验(观看视频)------最早准确测量出大气压的数值的实验 请同学们思考完成以下题目。 (1)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为什么? (2)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 (3)大气压能支持 cmHg, mmHg。 (4)当把玻璃管倾斜,会影响结果吗?水银柱长度怎么变? (5)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会影响结果吗? (6)如果漏进去一些空气,会改变实验结果吗?为什么? 2.大气压强的数值 (1)计算;根据液体压强P=ρgh,计算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ρ水银=13.6×103Kg/m3) (2) 1标准大气压= mmHg= Pa

请你计算:屋顶的面积是45m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屋顶压塌呢?(P0=105帕) (3)思考:为什么不用我们身边的水做实验?如用水来做实验可支持多少m高的水柱? 板块三: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阅读P40想想做做和P41的小资料分析图7.3-4和7.-35,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是因为离地面越高,空气越(),大气压越小。在海拔3000m以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Pa.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的大小,一般来说()的大气压会低些,()的大气压会高些。 小结;请同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测试: 1.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是: 2.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拉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有空气,在管外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 3.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用塑料管从瓶子中吸饮料 B.注射器吸药液 C.塑料挂衣钩帖在光滑的瓷砖面上 D.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上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倒出来。 B、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能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有水,很难把它们分开。 5.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强时在玻璃管的上方钻个小孔,管内水银将() A.喷出 B.液面保持不变 C.下降至与管外液面相平 6.某同学估计大气对0.28m2的课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A.2.8×102N B.2.8×103N C.2.8×104N D.2.8×105N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导学案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什么叫做压强。 2、能说出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相关。 3、会应用压强公式实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的主要方法。 【学习重难点】1、能说出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相关。2、会应用压强公式实行计算。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比一比:同学们,在前面我们相继学习了一些力的知识,今天老师想找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上讲台比比力气,谁愿意上来呢?(比赛规则是每人一枚图钉,一块木板,看谁先钉进去谁为胜。) 交流:请各小组交流获得胜利的原因,然后请代表发表你们的观点。(教师补充:结合上面的事例点出什么是压力和受力面积) 【课堂导学】25分钟 1、请你看课本图9.1-1和9.1-2,请你提出你想要知道的问题?把你的问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问题: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相关? (1)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探究。 (3)分组展示:小组代表上台做实验。(边讲方法边操作实验) (4)结论:①比较图9.1-3的甲、乙能够得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相关。 ②比较图9.1-3的乙、丙能够得出在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相关。 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相关。 3、压强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内容,独立完成下列内容: (1)在物理学中,用_________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在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___ 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用符号______来表示。 (3)压强的计算公式:________,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F—()—(),S—()—()。 (4)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为______,1Pa=______N/m2。 (5)1 P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同学们看课本的例题,不懂的同桌交流。 跟踪练习:一个物体的重力是100N,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2 m2,求它对地面的压强。 思考:如果让书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一倍,怎么办? 4、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1)请你快速阅读课本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结合课本上三幅图分析一下哪些是增大压强的,哪些是减小压强的,各采取了哪些办法? (2)小组代表展示。 【达标检测】10分钟 1、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将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B.将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 C.将切菜刀磨得锋利 D.载重汽车安装更多的轮子 2、小聪的重力为300N,他每个脚掌的面积为0.015m2。求:(1)小聪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2)小聪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