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名言名句解释

孙子名言名句解释

【篇一:孙子名言名句解释】

共收录68个孙子的句子:本页收录的孙子名言/孙子名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孙子名言大全/

孙子名句可以了解孙子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私藏的孙子经典语录或喜欢的孙子名言,欢迎出来与我

们共享。

【篇二:孙子名言名句解释】

[孙子名言名句]孙子名言美文网 - 常阅读,多交友!搜索>>>孙子名

言 | 点击:52次孙子兵法常用名言

孙子名言第一篇

孙子兵法常用名言

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计篇》

2、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篇》

4、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

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谋攻篇》

5、故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

不知已,每战必殆。

——《谋攻篇》

6、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

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军形篇》

7、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虚实篇》

8、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

9、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

雷震。——《军争篇》

10、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

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军争篇》

11、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

所不受。——《九变篇》

12、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九地篇》【孙子名言】

13、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虚实篇》

14、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势篇》

15、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始计篇》

16、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兴军,将不可以愠(yun,怒也)用战;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火攻篇》17、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军形篇》

18、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九地篇》

孙子名句

孙子名言第二篇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名言】

兵贵神速。【孙子名言】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国,最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兵者,国之大事也。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兵法》精髓:10句经典名言

孙子名言第三篇

《孙子兵法》精髓:10句经典名言

夜读《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这算是我读过的第四个版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总结《孙子兵法》的10大经典名言,结合战略规划

与分析,与众乐:

10、“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吾恃其不攻,恃吾有

所不可攻也。”做好充分准备,方能立于不败之地。鸟儿立于枝头不

怕树枝断而掉下来,是因为有翅膀时刻准备着。我们不怕美国来打

我们,是因为我们自己做好战争准备,有足够的反击力量,包括核

武器,让他不敢来。

9、“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把握

好“经”和“权”这对儒家权变道理与“不易”和“变易”这对《周易》思想,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根据环境变化,灵活应变,善于变通,

才能因敌制胜。

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略规划的一个前提及重要部分,就是

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把握趋势变化和行业格局,尽可能了解行业

和竞争对手的信息,这样才能系统规划,先处不败之地。

7、“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所谓借势、取势、任势,立于风口之上,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战略规划

的一个重点,在于判断未来的趋势,提前谋篇布局,让大趋势来添

加胜算面和收获度。所以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不要用战术上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选择,就是在选趋势。

6、“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句话经常被误解,认为“奇”,是

奇兵,出其不意的意思。其实原意非如此。这个“奇”,是奇数的“ji”,是预备队,关键时刻出的底牌,绝杀。就是说,要懂得适当分兵,

正规军与敌正面交锋,要准备一支预备队,关键时刻打出去,起到

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正和奇相结合,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奇正相生,循环无端。这个逻辑,与刚柔并济,同。刚易折,柔飘忽,需

要结合。

5、“将者,智、信、仁、勇、严。”世上第一个关于能独当一面大将

的“胜任力模型”。毛主席说,正确路线(战略)确定后,干部(大将)就是决定性因素。再好的战略,遇到无能之辈,也是白瞎。所以,大将很关键。按今之理解:智——思考力;信——公信力;仁——爱人悯物,儒家精髓,唯“仁义”二字;勇——执行力,当机立

断、勇往直前;严——严格执法,威刑肃三军。梅尧臣: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

4、“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句话的核心,在商战看来就是综合成本收益测算,要尽量使

利益最大化。战争是消耗战,百战百胜,虽然胜了,但是消耗太大,综合成本收益不高;不战而屈人之兵,有收益无成本,才是最好的;次优方案,是一战而定,关键一场战争决定未来几十年格局,如毛

决断的抗美援朝战争,一战定天下,为中国赢取几十年和平环境。

现在的格局亦如此,面对美帝围堵逼迫,中国第一选择肯定是“不战

而屈人之兵”,是“伐谋伐交”,次优选择才是“一战而定”。轻易不出手,一出手即天下安。要有战略定力,因为冒然、鲁莽出手而失败

的代价,远比等待的成本大的多。有句话叫伟大是熬出来的,当我

们无法突破目前格局,最明智的就是韬光养晦、暗中积

蓄力量,等待合适的出手契机。这也是兵法六如说的“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阳明:“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此心乱动,随性而动。”

好吧,屏住呼吸,下面进入经典top3:

3、“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这个“伐”字,又是一个被误

解的词,以至于像“知行合一”那样,知的本意是“良知”,而非被误

解的“知识”,“伐”的本意不是使用、运用,而是“破坏”,即最好的

战争谋略是破坏掉对手的谋略,其次才是破坏其合纵连横的盟友,

接下来才是动刀动枪,破坏士兵。看目前中国对付美帝的措施,基

本上就是运用孙子的这个思维:用一路一带“伐”其tpp,用“aiib”伐“imf”和“adb”,用中韩自贸区“伐”美韩同盟,用“上合组织”伐“美日

澳同盟”,用“远交近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种非对称策略,

打乱美帝的战略布局和步骤。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道天地将法。”战争的

目的,即所谓的战略目标,在于打胜仗,消灭敌人。为达到此目标,要用五个最重要的因素来谋划计算,看看胜面大不大,成本高不高,也就是我们今天企业战略需要全面掂量下自己拥有的资源禀赋。所以,这里的“计”,不是计谋,而是估算、测算、计算。算什么,算

概率,算胜面,算基本面,而非靠“奇技淫巧”等细枝末节的东西,

这点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有相似之处。从五个因素即道、天、地、将、法,和七个方面:主孰有道?天地孰得?将孰有能?法令

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进行综合评估,所谓系统

思考,即在于此。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乎无算乎?

1、“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此句话,乃整部《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先胜后战”。在实力较强、有较大胜面,最好是压倒性优势时,才参战,不存侥幸心理。要先获得胜利的地

位和条件,才一战而定,否则宁愿等待,因为败仗的成本实在太高,比等待高出许多。记住,《孙子兵法》是战争界的价值派,强调基

本面、基础工作和实力,而非投机技巧,靠什么诡计来投机取巧,

诡计是《三十六计》的思想,这与《孙子兵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

价值观。如果你看完孙子兵法,悟出“阴谋诡计”才是孙子的主要思想,那证明你《孙子兵法》读歪了,或者你的本心就是歪的,所以

看什么都歪了,所谓阳明说的,你心灵的镜子被灰尘遮蔽了,看什

么事物都无法还原其本来面貌。那么,靠什么“先胜”?靠的就是第

二点的“五事七计”,这几个基本方面综合评估测算下,觉得比较靠

谱了,才出击。最忌讳那种“干了再说”的思维,没实力、没评估、

没规划,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其实是在碰运气。

当下创业氛围狂热,媒体报道和听到的,都是成功的创业和融资案例,再加上政府号召,不去创业都好像不好意思。创业的概率、胜

算如何?媒体报道2014年中国新成立365万家创新型企业,平均每天1万家。软银赛富的闫焱说,从统计角度,创业成功的几率不超

过1%,毕业生更低。极少数成功案例在媒体光环效应下,掩盖了

“沉默的大多数”,注意,是绝大多数。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仆后

继了?除了选择性失明外,是人与生俱来的侥幸心理,每个人都认

为自己非凡夫俗子,必是人中龙凤,必是那成功的1%。无视几率。

最终的结果,绝大部分,就是“多算胜,少算不胜,况乎无算乎?”

当然,商场不比战场,战争失败会亡国灭种,但商场失败,损失金钱,机会仍在,所以,也不能完全类比战争“先胜后战”的理念。

孙子名言名句

孙子名言第四篇

1、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

2、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3、知己知彼,胜乃不怠;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4、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名言

名句。

5、上下同欲者胜。

6、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7、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部队励志名言

孙子名言第五篇

1、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2、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孙膑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4、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部队励志名言。

5、千兵有头,万兵有将。

6、爱民者强,水爱民者弱。??荀子

7、用兵以得民为先,安民乃能御侮。

8、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0、刚天下者兵也。部队励志名言。??宋祁

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2、血沃中原肥劲草,13、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刘邦

14、一将功成万骨枯。

15、爱民乃行军第一义。??曾国藩

16、兵为民之卫,民无兵不固。??刘溪

17、一个忠贞的军人,跟狮子那么勇敢,跟婴儿那么驯顺,他只知道执行命令。??法朗士

18、一个将军不可缺少的品质是刚毅。??拿破仑

19、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军队。??马克思

20、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2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22、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毛泽东

23、兵事以民为本。??冯梦龙

2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25、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墨子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9、战争全由偶然事件构成;主将虽应把握一般原则,但仍须密切

注意以利用这些偶然事件,这正是天才的表征。??拿破仑

30、强将手下无弱兵。

31、司令官以闲静为治事要则,闲静者,不亲小节之谓。??蔡锷

32、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33、没有胆量就谈不上杰出的统帅,也就是说,生来不具备这种感

情力量的人是决不能成为杰出的统帅的。??克劳塞维茨

34、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

35、战克之将,国之爪。

36、既然是理想的士兵,就得绝对服从军官的命令。绝对服从就是

绝对地不负责任。??芥川龙之介

3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38、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

39、带兵带心。

40、适于将军的条件是果断,慎重。??塔西佗

41、一将无谋,累死三军。

42、良好的军事领导能左右周围事物,一旦他为周围的事物所左右,他就将失去下属的信任。??蒙多马利

43、士兵们的优秀往往可以弥补将军们的错误。??蒙森

4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4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46、一头雄狮率领着的一群绵羊,会战胜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拿破仑

47、兵糊涂一个,将糊涂一群。

48、真正的权力握在有兵力的人手上。??蒙森

49、革命军队所以必要,是因为只有强有力才能解决伟大的历史使命,而在现代斗争,强力的组织就是军事组织。??列宁军队是国家

政权的主要成份。??毛泽东

50、士兵在长期征战的生涯中以军为家,以对伟大领袖的忠诚替代

爱国热情。??蒙森

51、看儿先看娘,看兵先看将。

52、三军无力,长官难当。()

5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54、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岳飞

55、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冯昌

56、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孙膑兵法

57、勇将就像树根,从那里作为枝生出勇敢的士兵。??锡德尼

5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59、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60、服从是军人的第一职责。

61、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管子

62、不见征戎儿,岂知关山苦。??李白

63、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克劳塞维茨

64、时平将士无功劳,乡远征人有梦归。??陆游

军旅励志格言

孙子名言第六篇

1、革命军队所以必要,是由于只有强有力才干解决的使命,而在古代奋斗,强力的组织就是军事组织。??列宁

2、用兵以得民为先,安民乃能御侮。

3、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管子

4、兵者国之大事,逝世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旅励志格言。??孙子兵法

5、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墨子

6、兵为民之卫,民无兵不固。??刘溪

7、爱民者强,水爱民者弱。??荀子

8、爱民乃行军第一义。??曾国藩

9、爱民乃行军第一义。

10、革命军队所以必要,是因为只有强有力才能解决伟大的历史使命,而在现代斗争,强力的组织就是军事组织。??列宁

11、兵事以民为本。军旅励志格言。??冯梦龙

12、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份。??毛泽东

13、兵者国之大事,14、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毛泽东

15、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16、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军队。??马克思

17、刚天下者兵也。??宋祁

18、无产阶层专政的重要前提就是无产阶级部队。()

19、军民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毛泽东

20、真正的权力握在有兵力的人手上。??蒙森

21、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孙膑

你可能喜欢06-2606-2606-2606-2606-2606-26本类最新08-2808-2808-2808-2808-28 2007-2020 (美文,情感美文欣赏) - 常阅读,多交友!

【篇三:孙子名言名句解释】

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汉族,今山东惠民县人人,是春秋

时期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为孙膑之祖。他曾率领吴国

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

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

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

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今日在山东、江苏苏州等地,尚有祀

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

1、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2、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

3、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4、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5、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

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6、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7、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8、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

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9、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

其后矣。

10、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11、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12、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13、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14、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逝世地。

15、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16、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17、凡为客之道:深刻则专,主人不克。

18、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19、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20、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21、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2、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23、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

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

之师举矣。

24、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

25、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26、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

孰强?

27、九地之变,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28、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29、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弊。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

可解也。

30、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

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31、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32、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33、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34、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

善者也。

35、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萁、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36、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37、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38、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

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39、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40、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41、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

42、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p#副标题#e#

43、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44、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

可拔,其国可隳。

45、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46、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兼死。

47、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围地,有死地。

48、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49、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50、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51、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

52、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罢了。夫惟

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53、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54、掠乡分众,廓地分守,悬权而动。

55、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56、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5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58、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

雷震。

59、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回生。

60、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61、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62、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

63、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

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64、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并计谋,为

不可测。

65、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66、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67、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68、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

69、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70、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

强弱,形也。

71、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

72、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73、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74、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75、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76、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输赢见矣。

77、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78、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79、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80、上下同欲者胜。

81、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乎意料。此兵家之胜,不可先

传也。

82、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83、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84、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

泛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85、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

食可足也。

86、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