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

《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
《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

《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

导读: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其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

网络热词为什么这么热?

现代社会中,网络热词的走热,正反映当今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某些事件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空前地增强。人们的关心和参与更多地集中在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并有非常明显的褒贬倾向,由此就体现了很强的批判意识。如2009年的躲猫猫,源自云南省晋宁县被拘押男青年李荞明意外死亡事件,当地警方称该狱犯是在与同监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身亡。之后的我爸是李刚事件,网民蜂拥跟帖,戏仿我爸是李刚的诗词、歌曲、顺口溜等铺天盖地,显示了网民对恃权作恶、违法乱纪行为的义愤。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对当今的社会文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向作出

概括的话,那就是多元。网络热词的走热,正是这种社会的多元性、文化的包容性的结果。而网络热词本身也是多元的:从内容来说,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从形式来看,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也有随心所欲的编造;而在品位方面,则更是集合了高雅、平淡乃至低俗等各种品类。网络热词正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热词的走热,更直接地表现出当今社会

表达中的一些普遍心理和追求。

一是雷人心理。在网络热词的创造者一方,语不雷人死不休,不惜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新奇乃至于怪异的形式;而就接受和使用者一方来说,往往也是喜闻乐用。

二是调侃心理。这里的调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层面的无奈、排遣与宣泄。看一看、想一想逗(豆)你玩吧,人们对绿豆涨价的不满和无奈,竟然采用了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有人把无房、无车、无女朋友的三无男青年称为低碳哥,堪称现代版的黑色幽默。

网络热词早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还寄寓了人们丰富的社会情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至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对网络热词本身也是多元的的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

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

B.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也有随心所欲、兴之所至的编造。

C.既反映了现实生活,也寄寓了人们丰富的社会情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至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D.网络热词良莠不齐,集合了高雅、平淡乃至低俗等各种品类。

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网络热词的走热原因?请分点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5.(3分)C是对网络热词的社会文化影响的评价。

16.(1)(4分)

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1分),列举了躲猫猫的事例和我爸是李刚事件(1分),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人们对于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事件的参与意识空前地增强,并体现了很强的批判意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2分)

(2)(3分)

①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意识、关心意识和监督意识日益增强(1分);

②社会的多元性、文化的包容性为网络新词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社会氛围(1分);

③当今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雷人和调侃心理(1分)。【《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

1.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

2.《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答案

3.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理解及答案

4.网络热词之我见作文

5.2015最新网络热词

6.网络热词利与弊作文

7.《我看文化热》阅读答案

8.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简报

上文是关于《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小学语文必读书目《森林报》阅读题及答案

《森林报》阅读测试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 一、填空题 1.《森林报》这部名著是(国名)著名科普作家的代表作,分、、、四册。作者用轻快的笔调,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 2. 蜘蛛叫“流浪汉”。 3.按照日历,天是春天的开始,天是夏天的开始,天是秋天的开始,天是冬天的开始。 4. 鸟叫起来像狗叫。 5. 动物生两次,死一次。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候鸟离乡月是几月至几月?() A、8月—9月 B、9月—10月 C、10月—11月 2、什么鸟在春天的时候喃喃自语:“我要卖掉皮大衣,买件外套”;在秋天时又叫:“我要卖掉外套,买件皮大衣”?() A、雄黑琴鸡 B、雌黑琴鸡 C、喜鹊 3、兔子奔跑时,往山上跑容易,还是往山下跑容易?() A、山上跑 B、山下跑 C、都不容易 4、青蛙的舌头,哪一端固定在嘴巴里?()A、前舌尖B、后舌尖C、中间 5、鸟和爬虫谁更怕冷?()A、鸟B、爬虫C、都一样 6、什么甲虫以出生月份命名?()A、金龟子B、粪虫C、瓢虫 7、蜘蛛有几条腿?() A、四条B、六条C、八条 8、蝌蚪是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腿?()A、前腿B、后腿A、9、哪种鸟“汪汪”叫?()A、雄白山鹑B、雌白山鹑C、布谷鸟 10、哪种昆虫的耳朵长在腿上?()A、知了B、螳螂C、蚱蜢 11、孩子还没有出生,就交给别人抚养,这是什么动物? A、杜鹃 B、苇莺 C、喜鹊() 12、什么野兽会飞?A、蝙蝠B、飞鼠C、袋鼠 13、哪种动物必须出生两次,死亡一次?() A、鸟类 B、鲤鱼 C、鲫鱼 14、什么鸟飞来了,人们便认为春天开始了?() A、燕子 B、白嘴鸦 C、杜鹃 15、可以把蜘蛛称为昆虫吗?()A、可以B、不可以C、不知道 16、什么蚊子会吸血?()A、雄蚊子B、雌蚊子C、都会 17、虾在什么地方过冬?()A、湖里B、洞穴里C、岸上 18、忍饥挨饿月是几月至几月?() A、3月—4月 B、10月—11月 C、1月—2月 20、全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 A. 6月12日 B .6月22日 21、雕的窠是用()搭成的。 A. 细树枝 B .粗树枝 22、银色水蜘蛛的房子在() A. 水底下 B .水面上 23、狐狸占了()的家? A. 老獾 B .獐鹿 24、“林中大猫”是指()。 A. 猞猁 B .浣熊 25、蝼蛄有个绰号叫() A. 赛鼹鼠 B .小兽 26、燕子的窝左右两边一样大吗?() A. 一样大 B .不一样大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10篇(含答案)

1、种辣椒 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早些发芽.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竟收了小半筐. 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这多有意思呀!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找出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在下面画横线 2.把文章分成三段,在段尾用“‖”表示,并写出段意.

3.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②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 2、蒙蒙的小雨 蒙蒙的小雨正落着,陈红骑着自行车悠然于柏油路上.她没有穿雨衣,因为她觉得在这样细雨中骑车很浪漫.她望着路两边来去匆匆的行人,心想:这些人真是的,干嘛要东躲西藏的. 忽然迎面一辆的士飞驰而来她猛地拐向路边但车把挂在树干上她摔倒了小妹妹没事吧一个小伙子站在她身边问道陈红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心想:谁是你的小妹妹?她一翻身想站起来,可左腿的剧痛却使她不得不重新坐在地上,她接连两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成功.最后,只好放弃了努力.小伙子一笑,“别逞强了,还是送你上医院吧.”接着,拉起陈红的车子,又扶陈红坐到车架上,推起车子向医院走去.温柔如丝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着.陈红已不再潇洒,只感到沉重.她坐在车上,望着前面推车的小伙子,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发现小伙子走路不太自然,仔细观察,只见小伙子左腿的袜端与裤腿之间不时地露出一段刺目的棕色.那是什么?啊,他装着一只假腿.陈红想问问他的腿,却不愿张嘴.这时,只听到小伙子自言自语地说:“三年前,我也喜欢在细雨中骑车,那的确很潇

劳动的开端导学案

《劳动的开端》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3、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4、体会比喻句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祥写略写;体会比喻句的用法。 三、课前预习导学: 1、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查字典注上音节,多读几遍。(在书上批注) 2、把不认识的字用“?”标出来。 3、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并分类写下来。1)我理解了的词:(解释在书上) 2)我还不理解的词:(用“——”标出来) 4、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书上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5、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6、课文在写“我”第一次挑煤的经历时,是按照顺序来写的?试列出提纲。 四、课堂学习研讨: 1、检查课前预习: 1)小组内抽查读写生字词的情况、互相释词、交流预习情况。 2)全班抽查读写生字词语的情况。 难字再写: 3)全班交流不理解的词。 4)开火车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5)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线索。 2、自学研讨: 1)学习课文第1-8自然段,抓住比喻句,理解感悟。思考一下,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读9-21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感受到作者挑煤艰难的语句,好好品读,把自己的感悟简单批注在书上。并试着读出自己的理解。。 3)说一说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 4)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最终遍体伤痕却一无所获。这是多么辛酸艰难的劳动啊!面对着此情此景,“母亲含着眼泪,给我打来洗脚水。”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眼泪?说说自己的体会。 5)结合生活实际,填空。 当小运铎半夜起来去挑煤的时候,我们正在(),当他挑着煤在山路上、一步一滑口踉踉跄跄往前走的时候,我们正在(),当他被饥饿和疲劳压倒、倒在床上的时候,我们正在()。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他的生活却是如此地()。但他并没有屈服,第二天,他终于用稚嫩的肩膀把煤挑到了车站。并从此走上了 ()。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5课堂小结。 五、达标训练: 1、日积月累。 好词: 佳句: 2、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 3、课文中说“原来桌子被人抽掉”,这里的“抽掉”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4、文中说“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从这个比喻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5、抄写本课的生字一遍并组词。

森林报测试题大全及答案(精校)

<<森林报》阅读测试 姓名 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候鸟离乡月是几月至几月 A、8月—9月 B、9月—10月 C、10月—11月 ()2、什么鸟在春天的时候喃喃自语:“我要卖掉皮大衣,买件外套”;在秋天时又叫:“我要卖掉外套,买件皮大衣” A、雄黑琴鸡 B、雌黑琴鸡 C、喜鹊 ()3、兔子奔跑时,往山上跑容易,还是往山下跑容易 A、山上跑 B、山下跑 C、都不容易 ()4、青蛙的舌头,哪一端固定在嘴巴里 A、前舌尖 B、后舌尖 C、中间 ()5、鸟和爬虫谁更怕冷 A、鸟 B、爬虫 C、都一样 ()6、什么甲虫以出生月份命名 A、金龟子 B、粪虫 C、瓢虫 ()7、蜘蛛有几条腿 A、四条 B、六条 C、八条 ()8、蝌蚪是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腿 A、前腿 B、后腿 ( ) 9、哪种鸟“汪汪”叫 A、雄白山鹑 B、雌白山鹑 C、布谷鸟 ()10、哪种昆虫的耳朵长在腿上 A、知了 B、螳螂 C、蚱蜢 ()11、孩子还没有出生,就交给别人抚养,这是什么动物 A、杜鹃 B、苇莺 C、喜鹊 ()12、什么野兽会飞 A、蝙蝠 B、飞鼠 C、袋鼠 ()13、哪种动物必须出生两次,死亡一次

()14、什么鸟飞来了,人们便认为春天开始了 A、燕子 B、白嘴鸦 C、杜鹃 ()15、可以把蜘蛛称为昆虫吗 A、可以 B、不可以 C、不知道 ()16、什么蚊子会吸血 A、雄蚊子 B、雌蚊子 C、都会 ()17、虾在什么地方过冬 A、湖里 B、洞穴里 C、岸上 ()18、忍饥挨饿月是几月至几月 A、3月—4月 B、10月—11月 C、1月—2月 试卷答案 选择题: 简答题 1:把把木桩打进地里,连成紧密的一圈。在这一圈木桩外,再打下一圈木桩。里圈和外圈之间,留下一条狭窄通道,让一只狼恰好能挤进去。 2:科学家给鸟戴上脚环,然后把鸟放生,科学家用这种方法来探索鸟类生活的惊天秘密。(或科学家通过给鸟戴脚环的办法,来得知候鸟的这一生活秘密。) 《森林报·春》测试题班级:姓名:() 1 《森林报·春》共有( )个月份 A. 两个 B .三个 2 森林历分成()个月 A. 十二个 B .三个 3 春分是每年的() A. 4月12日 B 3月21日 4小兔子刚刚出生,能睁开眼睛吗() A. 能 B .不能 5冬天,白兔,白山鹑用()掩护自己。 A. 枯草 B .白雪 6羊胡子草会开花吗() A. 会 B .不会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15篇(附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15篇(附答案) (一)谁最美 今天,森林公园里召开“谁最美”的比赛(sài)大会。一清早,大家向赛场走去。 忽然,大家发现小山羊家失火了。梅花鹿怕烧坏它的花衣服,吓得躲了起来。小狐狸怕烧坏它的皮大衣,悄悄地溜走了。 大熊猫急急忙忙地跑过去,勇敢地冲进屋里,救出了小山羊。它自己的眼圈儿却被烟火熏(xūn)黑了,身上烧出一块块黑印子。 会上,大象当着大家宣布:大熊猫最美。 从这以后,大熊猫不管走到哪儿,人们都十分喜爱它。 1.选词填空。 员圆园向象弟第 森林公()里,在小超市服务的工作人()是身子()()的小熊兄()。()一个进来的顾客是大()爷爷,小熊兄()热情地()它介绍刚到的食品。 2.参加森林选美大赛的小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山羊家失火,小动物各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用“____”划出描写它们不同表现的句子。 4.写出表示大熊猫救小山羊时的动作的词语:___________。 (二)大自然的邮票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嫩的芽瓣(yábàn)。 夏天的树上,挂满肥(féi)肥的叶片。 秋天的树上,树叶涂(tú)满鲜红和金黄。 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rǎnɡ)。 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jì)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全文共有( )句话。 2.填空。 (1)一年有( )个季节。 (2)春天的树上是( ),夏天的树上的叶片( )的,秋天树叶的颜色是( )和( )的,冬天树叶化成了( )。

有一天,小白兔挎着一只篮子,带着一把小红伞出门去采蘑菇。 她来到果园里,看见小刺猬怎么也摘不到树上的果子,小白兔就用自己的小红伞帮小刺 猬把果子钩下来,小刺猬连声道谢。 小白兔走到一片蘑菇地里,那儿的蘑菇鲜嫩诱人,她刚想去采,忽然看见一只大灰狼正 朝这边走来。逃是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小白兔连忙撑开小红伞,成了一个可爱的“小蘑菇”。 大灰狼没看见小白兔,就走过去了。 小白兔舒了一口气,心想,总算躲过了危险。她高兴地采起了蘑菇。这时天下起了小雨, 小白兔打开小红伞,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共有()句话。 2.小红伞的用处可大啦:小白兔用小红伞帮小刺猬(),变成“小蘑菇”躲避(), 下雨了用小红伞()。 3.读了短文,我想夸夸小白兔。(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三只蚂蚁 三只蚂蚁争论牛的大小。 一只蚂蚁爬到牛的蹄子上,停了下来。它说:“牛是一只比茶碗大不了多少的动物!” “不对,”另一只蚂蚁爬到牛角上说,“牛是一根弯弯的小橛(jué)子!” “你们都说错了!”第三只蚂蚁抱着一根牛毛,眯缝着眼睛,自以为是地说:“我已经量好 了,牛跟我一般大小!” 牛听了以后,不满意地抖动了一下身子,三只蚂蚁都落到地上。牛说:“请你们走遍我的全 身,再说话吧!” 三只蚂蚁在牛身上爬来爬去,好不容易才走遍了牛的全身,它们说:“啊,原来牛是一个非 常大的动物!”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写三只蚂蚁争论牛的大小。 2.三只蚂蚁争论牛的大小,一只蚂蚁认为牛 ,另一只蚂蚁认为牛是 ,第三只蚂蚁说 牛。 3.三只蚂蚁都说对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森林报 》阅读考级题 (含答案)

《森林报春夏秋冬》阅读考级题 姓名家长签名分数 卷首语 一部比故事书更有趣的科普读物,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 当今,孩子们对于大自然已经越来越陌生,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这部《森林报》会让居住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我们重新认识、反省自己。仔细品读,能够让你感受到森林中的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缤纷的生活,深入地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春的快乐,夏的蓬勃,秋的多彩,冬的忧伤…… 你最喜欢故事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我喜欢它是因为()(10分,每个3分) 选择题(40分) 1()《森林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谁的代表作? A 维·比安基B雨果 2()谁打开了春天的大门?A白嘴乌鸦 B 兔宝宝 3()雪地里出生的兔宝宝是自己妈妈喂养的?A是 B 不是 4()根据日历,哪一天是春天的开始? A 3月21日 B 2月21日 5()什么是钓鱼最好的饵料,这样可以钓到鲫鱼、鲤鱼、鲈鱼、棘鱼和海马?A虫子 B 油麻饼 6()在海上长途飞行线上,出现了一群群什么?它们潜入水中伺机捕鱼,就这么游着游着,游过了湖泊和海湾。A矶凫、绵凫 B 海燕、海鸥 7()在我们这儿的森林里,有一种乌鸦,浑身长着斑点。我们管它叫什么?它采集松子,放到树洞里或者树根底下,准备入冬后再吃。 A 星鸦B红胸小鸟 8 ()我们把某一种鸟叫作“魔法师”,而且叫它名字的时候,它立刻就会作出反应。 A 乌鸦B喜鹊答案 《森林报春夏秋冬》阅读考级题 姓名家长签名分数 卷首语 一部比故事书更有趣的科普读物,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 当今,孩子们对于大自然已经越来越陌生,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这部《森林报》会让居住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我们重新认识、反省自己。仔细品读,能够让你感受到森林中的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缤纷的生活,深入地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春的快乐,夏的蓬勃,秋的多彩,冬的忧伤…… 你最喜欢故事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我喜欢它是因为()(10分,每个3分) 选择题(40分) 1()《森林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谁的代表作? A 维·比安基B雨果 2()谁打开了春天的大门?A白嘴乌鸦 B 兔宝宝 3()雪地里出生的兔宝宝是自己妈妈喂养的?A是 B 不是 4()根据日历,哪一天是春天的开始? A 3月21日 B 2月21日 5()什么是钓鱼最好的饵料,这样可以钓到鲫鱼、鲤鱼、鲈鱼、棘鱼和海马?A虫子 B 油麻饼 6()在海上长途飞行线上,出现了一群群什么?它们潜入水中伺机捕鱼,就这么游着游着,游过了湖泊和海湾。A矶凫、绵凫 B 海燕、海鸥 7()在我们这儿的森林里,有一种乌鸦,浑身长着斑点。我们管它叫什么?它采集松子,放到树洞里或者树根底下,准备入冬后再吃。 A 星鸦B红胸小鸟 8 ()我们把某一种鸟叫作“魔法师”,而且叫它名字的时候,它立刻就会作出反应。 A 乌鸦B喜鹊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短文40篇(附答案)

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 (一)蝴蝶花 蝴蝶花长在草丛里,从紫色的花瓣里不断地散发出一丝丝淡淡的清香,逗引着蜜蜂、蝴蝶从远处飞来。 它看看自己周围,不过是些()的小草,有的不开花,有的即使开出一朵半朵小花,也很不显眼,还没有什么香味。蝴蝶花骄傲了。它说:“看来,我是百花中的冠军了,可惜被埋没在这里,和这些平凡的小草小花在一起,我几时才有出头之日啊!”不久,蝴蝶花被花匠发现了,花匠把它移植到一个()的花园里。它初到这里,看到那白玉栏杆里的牡丹,开得那么富丽堂皇;那正在怒放的芍药,比朝霞还要鲜艳……在这数不尽的()的名花中,蝴蝶花一下子又自卑起来。它说:“看来我是百花中最难看的花了,什么人也不会理睬我了!” 蝴蝶花正在()的时候,想不到一群孩子大声嚷道:“快来看啊,这是什么花啊?” “它叫蝴蝶花。”另一个孩子回答。 “多好看的蝴蝶花啊!”孩子们都蹲在蝴蝶花跟前…… 蝴蝶花的心情平静了,它这才明白,过去自己在小草小花中间骄傲固然不对;现在,在牡丹、芍药间自卑也是没有道理的。 1.括号里填的词,全对的一组是() A.平平常常万紫千红奇花异草暗自伤心B.平平凡凡万紫千红争芳斗艳暗自伤心 C.平平凡凡繁花绽放争芳斗艳冥思苦想D.闻所未闻花儿朵朵各种各样暗自伤心 2.文中“名花”是指() A.牡丹和芍药B.牡丹和蝴蝶花C.芍药和蝴蝶花D.牡丹、芍药和蝴蝶花 3.蝴蝶花的心情变化在文中很明显,请找出文中的三个词,填在下面括号内。 ()————()————() 4.蝴蝶花懂得了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蝴蝶花明白的道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买小狗的小孩 ①一天早晨,杂货店的老板把店门打开,准备做生意。他养的一只母狗几个星期以前生下了五只小狗,老板打算把它们卖掉,就做了个“出售小狗”的牌子立在店门前,然后便低头算账。 ②“请问小狗多少钱一只?”一个细声细气的声音在问。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劳动的开端 及吴运铎相关资料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劳动的开端及吴运铎相关资 料 吴运铎 京津沪浙四省市合编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九册第30课(1982年版) 记得我十二岁那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萍乡煤矿四面是高山,在东北方的深山里,煤藏离地面很近。土煤窑星星点点,到处都是。土煤窑完全靠人工开采。窑主随便挑个地方,挖一个斜洞,就算是煤窑。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把煤从山里运到外地去,也靠人工。挑脚的一担一担地把煤挑到车站去。 我看见比我大点儿的穷孩子都去挑脚,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去挣几个小钱。 我去找从小在一起玩的小赵商量,想叫他带我去。小赵歪着脑袋,把我左看右看,笑了笑说: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像个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 我的力气大得很!不信,咱们俩摔交试试! 我不跟你摔交。你要去就去吧,明天早点儿起来!

要去挑煤半夜就得动身。我家没有灯笼,也没有火把。我跑到矿上电机房去找了些用过的油棉纱,在机器上擦点机器油,绑在木头棍子上,准备半夜点着照路。 母亲知道我要去挑煤,心里当然舍不得。可是她也不愿意眼看着孩子们挨饿。她半夜起来不声不响地送我到门口。我约上小赵,匆匆忙忙走了。 我们爬过几座山,穿过几片树林,赶到挑煤的地方。哪知来得太早,还没有一个人影,小煤窑办事的地方门关得紧紧的,里面没有灯光,人都在睡觉。 屋檐底下有两张方桌,是窑上开票记帐用的。我看天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睡着了。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我爬起来揉揉胳膊,心想,出门做工真不容易,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我很想多挑一些,试了试,挑不动,又去掉一点儿。 矿上办事人不耐烦地说:你要不挑就算了,别找麻烦!

森林报阅读测试答案

篇一:森林报阅读测试答案 篇二:森林报阅读测试答案 森林报练习题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6692更新时间:2013-6-24森林报练习题 一、填空 1.《森林报》这部名着是(国名)着名科普作家的代表作,作者用轻快的笔调,采用 形式,按、、、四个季节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这是一部的科普读物,这是一部关于的百科全书。 2.蜘蛛叫“流浪汉” 3.按照日历,天是春天的开始,天是夏天的开始,天是秋天的开始,天是冬天的开 始。 4.鸟叫起来像狗叫。 5.动物生两次,死一次。 6.肉食兽的脚印没有爪印。 7.蝙蝠飞到过冬。 8.地方的雪先开始融化。 9.在一年之中,森林里竟会发生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新闻: 3月,从南方飞回来,揭开森林之春的序幕。 4月,在太阳下晒日光浴,树叶般地在空中飘飞。 5月,动物们在森林里,秧鸡从遥远的非洲徒步返乡。 6月,开始贮存太阳的生命力,鸟儿忙着。 7月,鸟儿开始哺育后代,渐渐成熟。 8月,幼鸟开始学飞,带着细丝在空中飞翔。 9月,候鸟悄然远行,在风中寻找归宿。 10月,西风开始采集树叶,松鼠把蘑菇穿在松树枝上,当做。 11月,秋天到来。 12月,无数尸体被积雪掩埋。 1月,一切都被白雪覆盖。 2月,当再次出现,新年又将从头再来。 二、选择题(28分) 10.列宁格勒的居民非常吃惊,天空中竟传来了喇叭的声音。你们知道这天空中传来的喇叭 声是谁发出来的。() a.乌鸦 b.野鸭 c.野天鹅 d.大雁 3. 我们的养蜂人忙坏了:因为()要来了,这种动物,就喜欢吃蜜蜂。 a.黑蛛蜂 b. 土蜂 c.蜂王 d.蜂虎

4. 在森林的沼泽地里,雪下的()露出头来。村里的孩子们一边采摘一边说:过了冬的浆果要比新长出来的甜。 a.草莓 b. 蔓越橘 c. 西番莲 d.果桑 5. 它每天早上都会爬到干燥的树墩上去——它在那里晒太阳。它缓慢地爬着,举步维艰,因为它的血在寒冷的天气里都快冻成冰了。它在太阳下烤了一会儿,觉得暖和了,就准备去捉老鼠和青蛙了。它是() a.眼镜蛇 b.蝮蛇 c.蟒蛇 d. 毒蝰(kuí)蛇 6. 它张开爪子在空中飘着,就像是秋天的树叶一样。身子轻轻地左摇右摆,小尾巴来回地晃动,控制着方向。就这样飞过了那片空地,落到了一根树枝上。这时我才想起来,这是一只()呀!是会飞的小兽! a.松鼠 b.小贝猫 c. 鼯(wú)鼠 d.跳蛛 7. 他是个出色的游泳专家。它游了好几十米,最先爬到了岸上。它已经很庆幸了,没有一只猛禽发现它。要知道,它那油黑发亮的毛皮,可是太吸引这些家伙的注意了。它是() a.鼹(yàn)鼠 b.臭鼬(yòu) c.水獭(tǎ) d水貂(diāo) 8. 它是一种鹬鸟,它长着长长的嘴巴,平常的时候,它会把嘴巴插到软软的稀泥里边,寻找食物。它是() a.白嘴鸭 b.灵鹤 c.白鹭 d.沙锥 9. 从我国西部边境一直到萨哈林的所有湖泊河流里,都生活着一种奇特的鱼。这种鱼像蛇一样,身子又细又长,而且除了后背之外,身体的其余地方都没有鳍。当它在水里游起来的时候,身子来回地扭动,就和蛇一样。这种鱼的皮很松软,没有鳞片;它的嘴有别于普通的鱼嘴,形状像一个圆形的漏斗。其实,这是个吸盘。当你看到这个吸盘时,你会以为这可能是大水蛭,但绝对不可能是鱼,鱼儿哪有这种嘴呀。这种鱼叫() a.七鳃鳗 b.月尾鳗 c.锯犁鳗 d.花鳗 11. 工人曾看见过一只野兽,有两只猫那么大,全身棕红色。它蹲在一根木头上,嘴里还叼着一条大鳝鱼。野兽在圆木上舒舒服服地嚼着自己的美味,吃完之后,捋了捋胡子,滑到水里去了。这只野兽是() a.水狮 b. 河獭 c.水貂 d.浣熊 12. 3月21日这天早晨,按照俄罗斯的传统,人们要做烤“云雀”吃。你知道这云雀主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鸟肉 b.猪肉 c.牛肉 d.面粉 13.春天到了,最早从南方飞回来的鸟是那种鸟?() a.大雁 b.雨燕 c.家燕 d.白嘴鸦 14. 在我们区所有的公路上,你能看到一群一群的白色小鸟,它们是什么鸟呢?很像鸟。我们叫他们(),它们就是在我们这儿过冬的客人。 a.寒鸦 b.白鸦 c.白嘴鸦 d.雪鸦

劳动的开端作文

劳动的开端作文 劳动的开端作文(一) 早上起床,我看见妈妈照例忙前忙后,一会儿拖地,一会儿整理房间……我不禁想起了第一次劳动的情景。 那是我读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看见妈妈在拖地,心想:看起来拖地挺简单的嘛,不如去尝试一下。于是,我说:“妈妈,让我来干吧!”妈妈说:“好啊,你来!” 在我拿起拖把的那刻起,我第一次感觉到这拖把的重量,沉甸甸的!我想:拖把那么重,我拖完一定会腰酸背痛的。但我已经抢着干了,怎么好意思放弃呢?再说,拖完地妈妈也会表扬我的! 说干就干,我拎起拖把,冲进厕所,把拖把放进一桶干净的水里。我右手握着把柄,把拖把浸入水中不停地搅动打转,然后提出来,用脚使劲地踩,踩干后,我就走进客厅,拖起地来。 妈妈告诉我说:“拖地要按顺序来,横着拖,一边拖一边退,以免拖好的地又被自己踩脏了。每拖完一间屋,还要去清洗拖把,如果太脏还要多拖几遍。”我照着妈妈的办法去拖,果然见效。我先拖没有障碍物的地方,一边横着拖,一边后退。一下子,这里变得亮堂堂的了。接着,我开始拖有障碍物的地方。我俯下身子,把拖把塞进茶几、电视柜、沙发底下,来回拖,然后拖出来,清洗干净,再拖! 渐渐地,我有点坚持不住了:头上冒汗,臂膀酸痛。心想:拖地原来这么累,可我才拖一间!难怪妈妈常常抱怨她的手臂痛啊!不行,我要坚持到底!接着,我一连拖了三间屋子!最后,我终于累得腰酸背痛,满头大汗,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直喘粗气。虽然很累,但心里很快乐!看着光洁的地板能照出人影,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辛劳和快乐!妈妈看见了,笑着说:“哟嗬,这就累了?知道妈妈的辛苦了吧?不过,拖得挺干净,值得表扬,再接再励!”我美滋滋地笑了!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很久了,但是从那天起,我体会到妈妈做家务的辛苦,也就在那天,我有了劳动的起点。从此以后,我常常帮妈妈做家务:扫地、整理房间……而这一切,都源于劳动的开端! 劳动的开端作文(二) 我,一名小学生,每周一至周五都要和爸妈一样要“上班”,自然每天的早饭是妈妈给我做。要说我的最爱,当然是蛋炒饭了,可天天看着妈妈炒蛋炒饭,我的心里和手也痒痒的,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决心自己炒一次。 我先做炒蛋炒饭的准备工作,准备了葱、米饭、鸡蛋,把葱切碎。做好准备工作,

森林报.夏测试题和答案

《森林报.夏》测试题 一、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每一小题2分,一共36分) 1.候鸟(A)的时候搬完了家。【P8】 A.6月 B.4月 2.(A)的住宅盖在半空中。【P9】 A.黄鹂 B.百灵 3.浮萍(B)叶子。【P20】 A.没有 B.有 4.蝼蛄的外号是(B)。【P26】 A.小兽儿 B.赛鼹鼠 5.金线虫是(B)虫。【P33】 A.硬件 B.软件 6.没有秩序的餐厅在(B)。【P49】 A.小橡树林里 B.五一集体农庄的池塘里 7.旅鼠是一种短尾巴的(A)动物。【P63】 A.啮齿 B.食草 8.大海兔头上有一个(B)。【P71】 A.大耳朵 B.大皮囊 9.树莓是一种丛生的(A)。【P90】

A.植物 B.灌木 9.可以吃虫的花叫(B)【P94】 A.捕蝇草 B.毛毡苔 10.景天的果实在晴天时是(B)。【P95】 A.开着的 B.关闭着的 11.在列宁格勒,铃兰是在(A)的时候开的。【P99】 A.6月 B.7月 12.(A)是鸟儿的乐园。【P110】 A.圣托里尼岛 B.比安基岛 二、判断句子的对错,给对的打√,错的打×。(每一题3分,一共18分) 《森林报》的作者是维.比安基。(√)河虾有10只脚,最前面那一对是钳子。【P44】(√)反舌鸟的房子是最难看的了。【P12】(×)脊背上有两道白条纹的小黑甲虫是蛾蝶。【P53】(×)苏维埃人是最怕沙漠的人了。【P66】(×)食用蕈一般都是白色的。【P143】(√)

三、看看书,把正确的答案填到括号里。(每一题一分,一共20分) 1.(6月),蔷薇开花,候鸟搬完了家,夏天开始了。现在(白昼)最长;在遥远的(北方),完全没有(黑夜)了—太阳(24)个小时都在天上。【P8】 2.在夏季第二月《林中大事件》的《可怕的花》中毛毡苔先用(露珠)引诱蚊子,然后把(小圆叶)合拢,接着把蚊子的血吸光,最后张开(叶子),把蚊子的(空皮囊)吐在地上。【P93-94】 3.在夏季第三月《打猎》的《带猎狗打猎》中猎狗出生还只有(3个星期)时,主人就会把它的尾巴(剁掉)。【P163】 4. 在夏季第一月《林中大事件》的《会变戏法的花》中矢车菊的花不是构造简单的花儿,它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花序)。它上面那些(蓬蓬松松)、(犄角)似小花儿,都是些不结子的(无实花)。真正的花在当中,是许多深绛红色的(细管子)。这种(细管子)里,有一根(雌蕊)和好几根会变戏法的(雄蕊)。【P21】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外阅读练习(含答 案)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习题 一种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得惊人的根系,每条根的尖端都有很多根毛。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大力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 ──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叶子上面有着许多气孔。在阳光下,这些气孔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还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 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也许有人怀疑,这莫不是要制造汽水了?的确,汽水厂就是利用压力把二氧化碳压在水里,再加上些果汁香料之类,制成清凉可口的汽水的。然而植物不能靠喝汽水过日子,它们需要的是含有高能的食物。 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叶绿体是叶绿素和蛋白质等组成的小颗粒,一个肉细胞里,一般会有20至100个。叶子的绿色就是它们的颜色。

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气──氧,由气孔排出。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看来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小部分经呼吸作用又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之用。 1、这些文字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文段中“叶子的绿色就是它们的颜色”一句中的“它们”所指代的是:。 3、“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这一句的主干是:。 4、“光合作用”的定义是( ) A、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变化的结果。 B、叶绿体吸收了太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高能的有机物质的作用。 C、叶绿体和蛋白质组成的小颗粒和水以及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并放出废气──氧的过程。 D、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同时放出废气──氧的过程。

森林报阅读测试答案

森林报阅读测试答案 篇二:森林报阅读测试答案 森林报练习题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6692更新时间:2013-6-24森林报练习题 一、填空 1.《森林报》这部名著是(国名)著名科普作家的代表作,作者用轻快的笔调,采用形式,按、、、四个季节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这是一部的科普读物,这是一部关于的百科全书。 2.蜘蛛叫“流浪汉” 3.按照日历,天是春天的开始,天是夏天的开始,天是秋天的开始,天是冬天的开始。 4.鸟叫起来像狗叫。 5.动物生两次,死一次。 6.肉食兽的脚印没有爪印。

7.蝙蝠飞到过冬。 8.地方的雪先开始融化。 9.在一年之中,森林里竟会发生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新闻: 3月,从南方飞回来,揭开森林之春的序幕。 4月,在太阳下晒日光浴,树叶般地在空中飘飞。 5月,动物们在森林里,秧鸡从遥远的非洲徒步返乡。 6月,开始贮存太阳的生命力,鸟儿忙着。 7月,鸟儿开始哺育后代,渐渐成熟。 8月,幼鸟开始学飞,带着细丝在空中飞翔。 9月,候鸟悄然远行,在风中寻找归宿。 10月,西风开始采集树叶,松鼠把蘑菇穿在松树枝上,当做。11月,秋天到来。 12月,无数尸体被积雪掩埋。 1月,一切都被白雪覆盖。 2月,当再次出现,新年又将从头再来。

二、选择题(28分) 2.列宁格勒的居民非常吃惊,天空中竟传来了喇叭的声音。你们知道这天空中传来的喇叭声是谁发出来的。() a.乌鸦 b.野鸭 c.野天鹅 d.大雁 3.我们的养蜂人忙坏了:因为()要来了,这种动物,就喜欢吃蜜蜂。 a.黑蛛蜂 b.土蜂 c.蜂王 d.蜂虎 4.在森林的沼泽地里,雪下的()露出头来。村里的孩子们一边采摘一边说:过了冬的浆果要比新长出来的甜。 a.草莓 b.蔓越橘 c.西番莲 d.果桑 5.它每天早上都会爬到干燥的树墩上去——它在那里晒太阳。它缓慢地爬着,举步维艰,因为它的血在寒冷的天气里都快冻成冰了。它在太阳下烤了一会儿,觉得暖和了,就准备去捉老鼠和青蛙了。它是() a.眼镜蛇 b.蝮蛇 c.蟒蛇 d.毒蝰(kuí)蛇

劳动的开端答案

《劳动的开端》阅读 我挑着煤赶路,一开头还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一公里就渐渐落在后头了。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右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哪知挑东西走路,越歇越想歇,越歇越觉得担子重。不一会儿又要爬山。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爬上山头,已经是中午了。我解开衫子一看,肩也肿了,皮也破了。我鼓足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脚底下被石头一绊,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我的胳膊和脚擦破好几道口子,煤撒了一地。太阳落山了,别的挑煤的人大概都早已到车站了,只剩下我一个留在荒山上,离车站还有二三公里路。就是我挑到车站,收煤站也收秤关门了。我怎么办呢? 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1、写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1)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两个“像狗一样”突出了工人劳动的环境差,劳动极端艰苦,说明资本家不把工人当人看。 (2)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像是打秋千”突出我年纪小,煤筐重,担煤走路艰难的样子。写出我被迫挑煤的残酷。 2、课文中说“原来桌子被人抽掉,这里的抽掉,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办事人的冷酷和残忍,不把穷人当人看。 3、画出你认为最能够感受到作者挑煤艰难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例如:第一段第二句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担子对于作者来说太重了,作者第一次挑煤没有经验,困难重重,体会到劳动人们艰难生活和劳动的艰辛。 4、文中写作者挑了(2 )天煤,重点写第( 1)天,按(事情时间的顺序)写的。这叫(详略得当) 、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谈谈自己对劳动的体会5. 是从第一次挑煤开始的。半夜动身,天亮赶路,午后继续赶路,因为太累,煤撒了一地,晚上挑着空筐回家。 作者第一次挑煤是为了谋生,一路上吃了很多的苦。从中可以感受到劳动是生存所必需的,劳动是艰辛的。 6、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历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在那个年代12岁的孩子就担负起家庭的重担。穷人的生活苦难。而我们今天的生活幸福无比,应该好好珍惜。 7、.选文第六自然段“写出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这句话写出作者肩头被压得又红又肿的程度深,这样写突出劳动的艰辛。.

森林报夏测试题和答案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森林报.夏》测试题 一、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每一小题2分,一共36分) 1.候鸟(A)的时候搬完了家。【P8】 A.6月 B.4月 2.(A)的住宅盖在半空中。【P9】 A.黄鹂 B.百灵 3.浮萍(B)叶子。【P20】 A.没有 B.有 4.蝼蛄的外号是(B)。【P26】 A.小兽儿 B.赛鼹鼠 5.金线虫是(B)虫。【P33】 A.硬件 B.软件 6.没有秩序的餐厅在(B)。【P49】 A.小橡树林里 B.五一集体农庄的池塘里 7.旅鼠是一种短尾巴的(A)动物。【P63】 A.啮齿 B.食草 8.大海兔头上有一个(B)。【P71】

A.大耳朵 B.大皮囊 9.树莓是一种丛生的(A)。【P90】 1 ……………………………………………………………最新资料推荐………………………………………………… A.植物 B.灌木 9.可以吃虫的花叫(B)【P94】 A.捕蝇草 B.毛毡苔 10.景天的果实在晴天时是(B)。【P95】 A.开着的 B.关闭着的 11.在列宁格勒,铃兰是在(A)的时候开的。【P99】 A.6月 B.7月 12.(A)是鸟儿的乐园。【P110】 A.圣托里尼岛 B.比安基岛 二、判断句子的对错,给对的打√,错的打×。(每一题3分,一共18分) 《森林报》的作者是维.比安基。(√)河虾有10只脚,最前面那一对是钳子。【P44】(√)反舌鸟的房子是最难看的了。【P12】(×)脊背上有两道白条纹的小黑甲虫是蛾蝶。【P53】(×)

苏维埃人是最怕沙漠的人了。【P66】(×)食用蕈一般都是白色的。【P143】(√) 2 ……………………………………………………………最新资料推荐………………………………………………… 三、看看书,把正确的答案填到括号里。(每一题一分,一共20分) 1.(6月),蔷薇开花,候鸟搬完了家,夏天开始了。现在(白昼)最长;在遥远的(北方),完全没有(黑夜)了—太阳(24)个小时都在天上。【P8】 2.在夏季第二月《林中大事件》的《可怕的花》中毛毡苔先用(露珠)引诱蚊子,然后把(小圆叶)合拢,接着把蚊子的血吸光,最后张开(叶子),把蚊子的(空皮囊)吐在地上。【P93-94】 3.在夏季第三月《打猎》的《带猎狗打猎》中猎狗出生还只有(3个星期)时,主人就会把它的尾巴(剁掉)。【P163】 4. 在夏季第一月《林中大事件》的《会变戏法的花》中矢车菊的花不是构造简单的花儿,它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花序)。它上面那些(蓬蓬松松)、(犄角)似小花儿,都是些不结子的(无实花)。真正的花在当中,是许多深绛红色的(细管子)。这种(细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应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适宜)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选出文段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不________(适应适宜)(适应适宜)________了 (2)文段中划线点的“它”和“它们”分别指什么呢?请你选一选。(填序号)“它”指________,“它们”指________。 A.昙花 B.那些需要昆虫传播花粉的花 (3)文中画“”的句子以昙花为例,其作用是() A. 说明昙花的美丽与可爱。 B. 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 C. 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的确受温度、湿度、光照的限制。 (4)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问不同?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温度 B. 湿度 C. 光照 D. 土壤 E. 昆虫的活动时间 (5)借助关键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答案】(1)适宜;适应 (2)A;B (3)C (4)D (5)植物开花的时问,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适宜:形容词,表达的意思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适应:动词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开头的第二句话。

劳动的开端

劳动的开端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万丈深渊、威胁、不声不响、匆匆忙忙、艰难、晃荡”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教学重点: 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非常幸福。可是,大家知道吗?在旧社会,许多穷人的生活却相当的艰难。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旧社会一个12岁的孩子,看看他是怎样开始艰辛的劳动,帮家里谋生的。 二、解题质疑,揭示新课 1、“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劳动的开端》。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 三、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资料: 吴运铎,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12岁就当上了矿工,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他是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业作家。1938年,他毅然投奔新四军,从事军械修理和制作工作。他的书《把一切献给党》感动了很多人,曾译成俄文,也感动了当时的苏联人民,在莫斯科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 2、写作背景: 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真实的经历,写了他十二岁那年因饥饿的威胁到煤矿去挑煤的事。从此,他开始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四、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朗读,思考: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2)作者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