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心理学是什么、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任务、主要流派

一、判断题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答案:错

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答案:对

观察法是在严格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下,通过被试的外部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答案:错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答案:对

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答案:错

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答案:对

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答案:错

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它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答案:错

从人的心理过程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答案:对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

答案:对

精神分析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并特别强调意识在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错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答案:对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答案:错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答案:错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

答案:错

人的心理过程总是体现在人的各自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受差异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个体心理的不同倾向和特点。()

答案:对

二、填空题

心理学是研究___及其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心理现象、规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过程和()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

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答案:兴奋抑制

心理现象也叫___,它包括___和___。

答案:心理活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德国心理学家___在___年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答案:冯特、1879年

认知心理学是以()观点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分支。答案:信息加工

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答案: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答案: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活动产品分析法

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答案:冯特

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的能动的反映。

答案:客观现实

现代科学表明:()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的机能。

答案:脑人脑

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

答案:心理状态

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的那些心理活动,通常称之为()。

答案:心理过程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应直接研究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内部()。答案:认知过程

三、选择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A、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

B、第一本心理学著作的问世

C、第一个心理学流派的形成

D、心理学名词的产生

[答案]A

2.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的是()

A、詹姆斯

B、冯特

C、铁钦纳

D、华生

[答案]B

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詹姆斯

B、冯特

C、铁钦纳

D、华生

[答案]B

13.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点

C、心理状态

D、心理过程

[答案]B

14.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A、个性心理

B、心理特征

C、个性心理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点

[答案]C

.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

[答案]C

16.从动态——稳态的维度,可以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B、意识、潜意识、心理特征

C、意识、心理状态、潜意识

D、心理过程、意识、心理特征

[答案]A

心理过程应包括以下()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答案:D

.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答案]C

20.心理学把灵感、心境、注意等心理现象称为()。

A、认识过程

B、心理状态

C、情感过程

D、心理特征

[答案]B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A、观察法

B、调查法

C、个案研究法

D、实验法

[答案]ABCD

21.我国较早通过科学观察和实践确立了“脑是心理的器官”的认识的人是()。

A、李时珍

B、王清任

C、张载

D、戴震

[答案]B

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和()。

[答案]心理倾向心理特点

22.人们在认识及其活动效率方面表现出的不同内容,称之为()的个别差异。

A、气质

B、性格

C、能力或智力

D、意志行动

[答案]C

2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

A、人的意识性

B、人的主观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答案]A

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冯特C.皮亚杰D.霍尔

[答案]B

人脑所形成的事物的映象与它所反映的事物本身之间的区别是()

A、前者是第一性,后者是第二性的

B、两者皆是第一性的,只不过是事物的映象以观念的形式存在

C、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

D、两者皆是第一性的,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

[答案]C

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情绪波动;有的人做事果断,有的人做事优柔寡断。这类心理现象称为()。

A、情感过程

B、心理状态

C、意志过程

D、心理特征

[答案]D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有机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构成一个人完整的()。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个性

[答案]D

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

A、行为主义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答案]A

以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答案]B

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答案]D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答案]D

12.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答案]C

13.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点

C、心理状态

D、心理过程

以下不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需要是()

A、权力需要

B、生理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A

14.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A、个性心理

B、心理特征

C、个性心理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点

[答案]C

15.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

[答案]C

从动态——稳态的维度,可以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B、意识、潜意识、心理特征

C、意识、心理状态、潜意识

D、心理过程、意识、心理特征

[答案]A

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等资料中分析其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活动产品分析法

[答案]D

1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人本主义心理学

C、认知主义心理学

D、精神分析主义心理学

[答案]B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

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答案]B

.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答案]A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1876

B、1877

C、1878

D、1879

[答案]D

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A、冯特

B、弗洛伊德

C、华生

D、马斯洛

[答案]C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亚里士多德

B、弗洛伊德

C、布伦塔诺

D、冯特

[答案]D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公元前四世纪

B、十八世纪

C、十九世纪

D、二十世纪

[答案]C

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A.艾宾浩斯B.马斯洛C.罗杰斯D.斯金纳

[答案]B

关于学习动机,班杜拉提出了()理论。

A、自我效能感

B、成败归因

C、需要层次

D、成就动机

[答案]A

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A.艾宾浩斯B.马斯洛C.罗杰斯D.斯金纳

[答案]B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结构,其中()是最强大的。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三者一样强大

[答案]A

社会学习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威

[答案]C

四、简述题

简述心理过程所包含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三个方面的心理活动的相互关系。

[答案]

(1)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2)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而不断变化发展。(3)认识活动又总是受到情感、意志因素的极大影响。

(4)情感又是意志行动积极的动力因素,反之,意志行动又丰富着情感。

如何理解“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

[答案]

(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是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早在古希腊时期,有关心理问题的论述,心理学的思想就早已出现。

(3)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已经脱离哲学母体而分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心理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简述心理学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答案]

(1)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研究人的意识,采用内省法。

(2)机能主义:詹姆斯,主张心理学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3)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主张研究知觉和意识的组织。

(4)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主张心理学应当研究可观察的外显的行为,采用实验法。(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人在童年时期的潜意识经验及其导致的内心冲突是心理障碍的根源。

(6)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西蒙,广义上,研究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狭义上,研究人接收、存储、提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过程。

(7)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

心理过程:

[答案]

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心理过程

[答案]

心理过程是指本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它包括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情感过程的心理活动和意志过程的心理活动三个方面。

个性心理

[答案]

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心理状态

[答案]

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心理状态。像伴随心理过程的注意状态,情绪过程中出现的心境状态,应激状态等等。

心理学

[答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简析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答案]

(1)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个器官,不仅决定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也依存于作为反映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2)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

(3)心理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4)心理的主体性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

(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

如何科学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

[答案]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是人心理活动的载体。

(2)从心理的内容和来源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其次,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第三,人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最后,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

简述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答案]

(1)观察法

(2)调查法

(3)个案研究法

(4)实验法

个性差异:

[答案]

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的发展与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与心理过程特点。

心理学:

[答案]

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简述心理科学发展进程中认知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答案]

(1)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应直接研究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内部认识

过程。

(2)现代认知心理学是把人脑的内部工作和电子计算机类比,都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系统。(3)认为人的心理的研究不能只采用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法而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较客观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心理现象是一个多层次相关联的复杂的大系统。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个维度来看,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

实验法

[答案]

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心理学的实验法有两种主要形式,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认知

[答案]

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与认识的含义基本相同,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狭义的认知与记忆含义基本相同,是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认知是个体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集中表现。认知对人的情绪、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认知过程

[答案]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五、论述题

论述科学心理学对心理实质的基本观点。

[答案]

(1)心理的物质载体

①心理现象的产生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实体。

②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2)人的心理的环境依存性

①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离开了

环境的影响,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①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

②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③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

④人的心理的主体最重要的特点是人的意识性。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理论

一、判断题

正常人膝部被击时,就会产生踢腿动作,这是动作技能中最基本的一种。()

[答案]错

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决定了个体认知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答案]错

二、填空题

个体认知发展的生物学前提是()。

[答案]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

“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依存性。

[答案]生存环境

三、选择题

在皮亚杰看来,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成熟

B、自然经验

C、社会经验

D、平衡化

[答案]ABCD

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则开窍较晚。这表现了心理发展的什么特点()

A、连续性

B、阶段性

C、方向性

D、个别差异

[答案]D

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论,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个体逐渐能在抽象的水平上理解图形的形状、大小及相互的位置,这一般要在()才能出现。

A、小学中年级以后

B、小学高年级以后

C、初中以后

D、高中以后

[答案]C

简答题

简述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四个学派及其观点)

(1)成熟势力说(格赛尔,Gesell)

认为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因。

(2)行为主义观(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认为心理发展是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

(3)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

认为存在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把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

(4)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认为心理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影响:成熟、自然经验(与外界的接触)、社会经验(语言、教育)、平衡化(主客体相互作用、图式、同化、顺应)

简述皮亚杰心理发展理论

[答案]

认为心理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影响:(1)成熟(2)自然经验(与外界的接触)(3)社会经验(语言、教育)(4)平衡化(主客体相互作用、图式、同化、顺应)

简述毕生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埃里克森)

[答案]

认为每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

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建立自我同一感;

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生儿育女;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50-)获得综合的完善感。

简述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案]

(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与不可逆性(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5)发展的关键期

最近发展区:

[答案]

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狼孩”卡马拉具有正常的遗传素质和正常的生理成熟水平,但认知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正常的同年龄的人类个体。

[答案]

这说明个体所处的环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天生的聋儿永远不会辩别声音,先天的盲人主永远不会辩别颜色。

[答案]

这说明正常的遗传素质是产生正常的认知活动的必要的生物学前提。

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方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答案]

1.快速性;

2.协调性;

3.开放性;

4.可塑性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案]

1.过渡性;

2.动荡性;

3.社会性;

4.闭锁性和文饰性。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成熟;

2.联系与经验;

3.社会性经验;

4.平衡。

第三章感觉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正比关系。

[答案]错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答案]感觉

认知心理学认为,感觉是个体对()的刺激的()。感觉是认知活动的起点,通过感觉,个体可以获得客观事物具体的、特殊的信息。

[答案]直接作用于感官觉察

.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内部感觉?()

A、味觉

B、机体觉

C、平衡觉

D、运动觉

[答案]A

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外部感觉?()

A、视觉

B、听觉

C、机体觉

D、味觉

[答案]C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应。

A、本质

B、个别

C、整体

D、全部

[答案]B

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A 感觉对比

B 感觉后象

C 感觉适应

D 联觉

[答案]D

感觉

[答案]

认知心理学认为,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感觉是认知活动的起点,通过感觉,个体可以获得客观事物具体的、特殊的信息。

感觉

答案: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绝对感觉阈限

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

感觉适应现象

[答案]

是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分析题

喝过苦的东西后,喝白开水都觉得甜。灰色的正方形放在红色的纸上,看上去有点发绿;灰色正方形放在绿色的纸上,看上去有点发红。试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说明这种现象。[答案]

这是感觉对比的心理现象。感觉对比就是指: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

当人从明亮的地方走到暗处,或从暗处走到明亮的地方,刚开始什么都看不见,过一会儿便能看见了。在厕所呆久了,就觉得里面的气味不太臭了。试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

这是一种感觉适应现象。感觉适应是指: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感觉适应在视觉和嗅觉中最为明显。

第四章知觉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这种心理现象称为适应现象。()答案:对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答案:有意注意

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答案]选择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___、___、___、___。

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特性。

[答案]间接

[答案]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知觉是个体将()信息组织成()的过程。

[答案]感觉有意义的整体

知觉具有哪些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ABCD

在复杂环境中,只有部分环境内容可以成为知觉对象,其它内容成为背景,这是知觉的什么特性()

A 选择性B整体性 C 恒常性 D 理解性

答案:A

4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应。

A、本质

B、个别

C、整体

D、全部

下列所列举的心理特点中,哪一个不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A、知觉的意义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持久性

D、知觉的完整性

[答案]C

简答题

知觉

[答案]

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知觉不是感觉信息的简单结合。它要利用已有的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同时解释这些信息,使之成为有意义的整体。

简述知觉特性。

[答案]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答案]

(1)知觉具有意义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图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

(2)知觉具有完整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3)知觉具有选择性。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

(4)知觉具有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

答案: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简述知觉特性

[答案]

(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感觉和知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

(1)两者都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2)两者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3)两者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性质不同。

(3)生理机制不同。\

简述感觉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

区别: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认知活动,而知觉则是属于感觉的一种认知活动。

联系:感觉和知觉又是密不可分的,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总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五章意识注意

“一心二用”这是注意的稳定性品质好。()

[答案]错

思想开小差是一种注意的分散。()

[答案]对

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这叫做注意的分散.

[答案]错

操作活动相比智力活动容易注意分配。

[答案]对

意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动机斗争阶段。()

[答案]错

当注意力不集中时,人们对当前感知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注意是很重要的认识过程。()

答案:对

一览无余”、“一目十行”都说明人的注意范围很大。()

答案:对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答案]对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有意后注意是最容易形成的注意。()

[答案]错

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三种类型。

[答案]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四个特征包括:()、()、()、()。

答案: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答案]指向集中

根据注意的()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答案]目的性意志努力

注意具有哪些特征()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答案]ABCD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选择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55.()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

C、表象

D、想象

[答案]A

任何有目的的学习都是以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为先决条件的。

A、感知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答案]B

人们在骑自行车时,眼、耳、手、脚并用,这是()。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换

[答案]C

注意:

[答案]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注意

[答案]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体的主观状态是无意注意产生的基本条件。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主要心理学因素有哪些?

[答案]

(1)对活动任务的认识。活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

(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能集中注意。

(3)个体的意志努力。只有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需要付出艰苦的意志努力。

(4)是对活动的精心组织。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防止因单调而产生疲劳、分心。[题目]

影响无意注意产生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刺激的强度越大,越易引起无意注意。(2)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差异越显著,越易引起无意注意。

(3)刺激的变化。活动的刺激比静止的刺激更易引起无意注意。

(4)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异的刺激比熟知的刺激更易引起无意注意。

(5)个体的主观状态中的许多因素影响着无意注意产生。其中,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最主要的。能满足个体的需要,符合个体的兴趣的事物就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6)此外,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精神状态也可促进无意注意的产生。

有意注意

[答案]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例如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观察两种相似植物的特点时所表现出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注意的稳定性

答案: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

注意的转移

答案: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者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注意的分配

答案: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什么是注意?它有哪些心理功能?

注意的功

答案:注意是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功能包括: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功能有哪些?

[答案]

注意的功能有: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功能。

第六章记忆

错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答案]错

瞬时记忆一般保持一分钟左右。()

答案:错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

答案:对

遗忘就是个体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

[答案]对

学习程度与遗忘和保持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学习程度达1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

[答案]对

所有遗忘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

[答案]错

在保持过程中,保持的内容只会发生量的变化,而不发生质的变化。()

[答案]错

再认或回忆过程中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决定再认或回忆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

[答案]错

有人用编“顺口溜’的方式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许多位数字,这是记忆的组织策略的运用。()

[答案]错

到大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识记已高度发展了,机械识记几乎就不存在了。()

[答案]错

遗忘就是所识记的信息的完全丧失。()

[题目]

对于人类来说遗忘并不都是有害的。()

[答案]对

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答案:编码存储提取

据保持时间长短,可把记忆分为()、()、( )。

答案: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记忆的基本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答案]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记忆是通过()、()、()的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答案]识记保持再认

短时记忆的内容进入长时记忆的基本条件是()。

[答案]复述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和()的认知加工过程。[答案]编码贮存提取

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材料容易(),不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没有意义的材料容易()。能引起个体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能引起个体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

[答案]保持遗忘保持遗忘

记忆有很多种,根据记忆所加工的信息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四种、()、()、()和()。

[答案]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抽象记忆情绪记忆

信息的提取是记忆的最后一个环节。信息的提取有()和()两种形式。[答案]再认回忆

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与()的含义基本相同;狭义的认知与()的含义基本相同。

[答案]认识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由()、()和()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完成。

[答案]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9.依照识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而进行的识记叫做()。

A、理解识记

B、意义识记

C、逻辑识记

D、以上几个都是

[答案]D

91.事先有预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方法,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叫做()。

A、理解识记

B、无意识记

C、有意识记

D、重复识记

[答案]C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体上是()个组块。

A、7±2

B、3±2

C、10±2

D、20±2

[答案]A

89.依照识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而进行的识记叫做()。

A、理解识记

B、意义识记

C、逻辑识记

D、以上几个都是

[答案]D

.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

刚好完全背诵的()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

A、110%

B、150%

C、200%

D、200%以上

[答案]B

99.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概念和()相关联。

A、干扰说

B、衰减说

C、信息处理理论

D、腐蚀理论

[答案]A

100.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

A、识记后不会遗忘

B、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C、遗忘是逐渐产生的

D、遗忘是先慢后快的

[答案]B

101.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A、重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答案]D

102.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干扰

D、抑制

[答案]A

103.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记忆的方法的识记叫做()。

A、机械识记

B、无意识记

C、重复识记

D、有意识记

[答案]D

104.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叫做()

A、思维

B、感觉

C、知觉

D、记忆

[答案]D

8.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答案]C

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它的开头与末尾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的影响。

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B、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答案]A

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方式,或用学习反馈,以物质或精神依照识记材料的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办法的识记叫做()。

A、机械识记

B、重复识记

C、无意识记

D、有意识记

[答案]A

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A、再认和回忆

B、保持和遗忘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答案]D

简述遗忘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

[答案]

(1)从记忆材料的性质上说,抽象的材料比形象的材料更容易遗忘;

(2)无意义的材料比有意义的材料更容易遗忘。

(3)从记忆材料的长度来说,记忆材料长度越大,就越容易遗忘。

为什么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的反复阅读记忆保持的效果好?

[答案]

(1)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能加强注意力;

(2)能根据不同部分材料的记忆效果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记忆:

[答案]

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简述干扰与遗忘的关系。

[答案]

(1)遗忘主要是由于先后学习的内容相互干扰而产生的。

(2)先后两种学习的时间间隔越小,干扰就越大。

(3)先后两种学习具有中等程度的相似性时,干扰最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高相似性或不相似,则干扰较小。

记忆

[答案]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

创造想象什么是感觉记忆?

[答案]

(1)通过感觉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都要保存一个极短的时间。这就是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2)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有0.25~2秒;

(3)信息的编码是以信息所具有的物理特性来进行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4)不同内容的感觉记忆,其容量有一定的差异,例如,视觉信息的记忆容量大于听觉信息的记忆容量。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比短时记忆容量大。

(5)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丧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

什么是长时记忆?

[答案]

(1)长时记忆是对经过深入加工的信息的记忆。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可以是一分钟,也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是终身的。

(2)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巨大,我们在一生中所学的东西几乎不可能将其填满。

(3)长时记忆主要采用语义的形式进行编码,有时也以各种感觉形象的形式进行编码。前者如一个概念、定理的记忆,后者如一些生活情景的记忆。

简述影响再认与回忆的主要因素。

[答案]

(1)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对识记过的材料保持的巩固程度,是决定再认或回忆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因素。

(2)再认与回忆中的线索。主要有信息本身的特点以及场合因素这两方面的线索。

3)再认与回忆中的思维和联想。再认与回忆有时不能直接进行,必须借助于思维和联想这一中间环节。

(4)再认、回忆与情绪、情感状态。在再认或回忆过程中,有时会引发激烈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些体验有时有利于我们对往事的再现,有时也会妨碍人们对过去经验的恢复

为什么学习过后要及时复习?

[答案]

遗忘规律表明,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对于新识记的材料,必须“趁热打铁”及时进行复习,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识记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复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随着知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少一些,时间间隔可长一些。

什么是短时记忆?

[答案]

(1)在注意的条件下,将有关信息只短暂地呈现一次(信息呈现的时间一般为1秒),对这种当前信息的记忆叫做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所加工的信息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因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的,其二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暂时存放在短时记忆中的。(3)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存时间约为5秒~2分钟;

(4)信息的编码方式以言语的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5)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一般约为7±2个组块。

(5)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

为什么说意义识记的方法优于机械识记的方法?

[答案]

意义识记的方法优于机械识记的方法,这已为大量的日常经验和实验研究所证明。意义识记的方法,对材料记得快,保持得久。通过意义识记的方法所掌握的材料也易于回忆和运用。意义识记的方法,其优越性还表现在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

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

[答案]

(1)识忆的效果依赖于识记的目的和要求。实验证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意识的识记效果优于无意识记的效果。

(2)活动的性质和任务会影响识记的效果。凡是识记材料成为活动的直接对象,识记效果就会大为提高。

(3)材料的性质和数量也会影响识记的效果。从材料的性质来看,一般地说,具体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语文材料容易识记;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易于识记。从材料的数量来看,识记的效果随识记材料的数量增多而降低。

(4)识记的效果也依赖于识记的方法。意义识记的方法优于机械识记的方法。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的方法优于单纯阅读法。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综合识记法则应根据材料的性质、数量和难度等特点而采用。

遗忘

大学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要总结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下面是收集的大学学习心理学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学心理学学习心得篇一《心理学》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来说是必修的科目,也是我们了解心理知识的所要走的阶梯,对我们了解人的心理尤为重要。 虽然我已经在老师的指导和教导下,学了这门课程大半个学期,还未学完,但我已经对心理知识的有关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的知识、情绪、行为、动机、感情等等都与心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的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主观与客观、好与坏、高兴与悲哀……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令人愉悦,一些现象使人忧虑,美好的事物引发人的爱慕之心,丑恶现象惹人产人产生厌恶之感。人具有喜、怒、哀、惧以及自豪感、美感、理智感、自卑感等多种情感和情绪,而这些情感与情绪作为人对事物和自身的生活态度体验、构成了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课堂上,老师每讲到新的知识,都会耐心地指导,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授课,甚至还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视频以指导我们,让我们掌握起知识的要点时容易理解和,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增加知识的“免疫力”,因为这样我们在记忆知识时更加牢固。有时在讲到一些重要

理论时,还会出一些心理实验来测试我们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承受能力,这些课堂实验使我们感到十分有趣而且这样别具心裁的课也十分生动和形色,是我们学生所喜欢的,上课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能够引起我们的兴致,因为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这也而况仪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能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好还是坏,是强还是弱,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是高还是低,这都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因为可以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课程,它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活动规律科学,更加是人类为了认识、摸透、掌握和了解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这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同时也考察人的行为、感情、动机,并且探讨心理现象与行为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有人说,心理是一种精神现象,它不具形体,难以直接考察和研究的。然而,人的心理与人的行为,可以了解人的心理。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心理现象体现在个体心理活动当中,它离不开个体心理。但对个体而言,社会心理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个体心理是社会现实在个体头脑

大学生心理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心理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人们最熟悉的、时常可感受到的精神现象,也是人类特别关心并不断加以探讨和解释的现象之一。 心理现象的内容: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一)心理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是不断变化的、 短暂性的心理现象。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 现象,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感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 3.意志过程: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二)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包括个体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1.个体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动机、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2.个体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性格是核心) 个体心理以心理过程为基础又反过来制约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第二节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标志着心里科学的诞生和独立。他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 心理学的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格式塔心理学 4.行为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学说 6.认知心理学 7.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 1.基础研究领域:普通/发展/实验/生理/社会/比较/变态心理学 2.应用领域:教育/管理/医学/工业/军事/司法/运动心理学 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性质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任务 (一)描述心理事实: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界定,以建立和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心理现象的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概念体系。 (二)揭示心理规律:研究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相互联系以及表现出的特性和作用;研究心理现象所赖以发生和表现的心理、生理机制。 (三)预测和控制: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如何了解、预测和调控人的心理。 二、心理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 三、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和促进自身发展。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程序 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作出推论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从而分析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观察资料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基本原则:每次只观察一种行为;事先做好准备;做好观察记录;抽样观察。 缺陷:事件难以重复出现;难以进行精确分析;无法控制事件的出现;容易各取所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心理学是在( )模式下研究人的问题的。 A、简单 B、健康 C、通约 D、一般 我的答案:C得分 2【单选题】学习心理学要追求( )、不要苛求( )。 A、正确有效 B、有效正确 C、真理逻辑 D、逻辑真理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3【单选题】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 )的局面。 A、稳步向前 B、曲折坎坷 C、百花齐放 D、停滞不前 我的答案:C得分:0.0分 4【判断题】心理学的研究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是因为它研究的是复杂多面的“人”。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判断题】科学不代表真实,只是行走在逼近真实的道路上。 我的答案:√ 6【多选题】我们能理解美国人“嗷嗷”是在学狗叫,是因为( ) A、美国人养大狗 B、关于狗叫声形成了通约 C、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标准 D、中国人较聪明 我的答案:ABC得分:16.6分 7【判断题】你理解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身。( )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8【判断题】客观是被所有人都能够感知的那个现实。 我的答案:√ 9【判断题】心理学认为人过分强调表达自己某种特质时恰恰说明这个人缺少这种特质。(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0【判断题】马丁·布伯的前半生主要致力于用哲学的方法研究宗教。(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1【判断题】不要用对别人的感受去评价对方,也不要用别人对你的感受评价自己。(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2【判断题】完全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一个人,就失去了社会的客观标准。(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3【判断题】心理学史研究人类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幸福的科学。(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4【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哲学奠基者的是( )。 A、柏拉图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戈拉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15【单选题】毕达哥拉斯认为()是人类高级智慧的体现。 A、文字 B、情感 C、哲学 D、民主 我的答案:D得分:10.0分 16【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是( )。 A、德谟克利特 B、希波克拉底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我的答案:B得分:10.0分 17【单选题】马丁·布伯是( )家 A、政治 B、历史学 C、宗教哲学 D、军事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论文doc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论文 篇一:普通心理学心得 普通心理学心得 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接触和学习心理学。坦率的说,虽然在平时,接触过心理学的丁点知识,但是对于系统心理学的了解很少,而且片面的认为心理学对于自己没有太大的意义,虽然它是一热门的学科,也很少花时间去看这方面的书,即便是某些时候自己心理可能存在问题,也不相信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能解决问题。可是通过心理学的学习,特别是聆听老师系统的讲课,不仅感到耳目一新,而且确实颇有收获。我庆幸自己当初选修了这门课程,它对我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以及对我们的行为道德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心理学上面的”三我“,即自我,本我,超我,老师通过公交车上只剩一个座位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三个概念。自我的人看到这一个座位就会毫不犹豫的去坐,即使后来上来老弱病残他也不会让座这就是自我的人;本我的人虽然也会去做这个座位但当看到有老弱病残的人上来的时候他会主动的让座,这行自我的人;超我的人虽然看到这个空座位但是他不会去做仍然站着这是超我的人。学习心理学之后,我逐步了解了

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通过老师生动的讲解让我认识到我是一个有点自我的人,因此我学会了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以前有一点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我会因为同学间处事不快而大动干戈,甚至会厌烦电话中父亲的谆谆告诫,母亲喋喋不休的关切话语。总是觉得受委屈的老是自己却很少有从别人立场考虑问题。学过心理学之后,我觉得以前的自己真的很幼稚,很不懂事。现在,我开始学着多多关注他人,多为别人着想。也尝试着多用公正公平的心态去考虑问题,而我也逐渐发觉,自己与同学亲人相处的 更融洽,周围的环境也更和谐了!心理学,使我变得成熟很多。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让我更好的认识了我自己这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了。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学过心理学之后,我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并且,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大学生拥有善于独立思考,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大学生心理学1000字感想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二、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 1、客观方面,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2、主观方面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1)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2)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心理健康——幸福你我他 1、阳光心态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2、心理健康是____,而不是____。 3、黑色区描述的是心理状态的____。 4、心理健康的人往往具有____、____、____的情绪,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 5、台湾患脑瘫的黄美廉经过自身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她的经典名言是:____________。 6、个体因受过去成功经验或过度赞扬的影响而产生对自己的能力等认识偏高的现象成为____。 7、____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 8、防止过激反应,如自杀、自伤、或攻击行为是____的主要目的。 9、心理危机通常为自限性,多于____周内消失。 10、____创造生活,消极的心态毁灭生活。 11、处于心理白色区就是____,处于黑色区则是心理变态,而处于灰色区则界于上述两者之间。 12、消极思维模式的____,即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能力也没有,一味地打击自己,使自己无法振作。 13、一味地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或怨天尤人、自暴自弃都是____的表现。 14、____是指与入学考试、智能测验、学业测验等相关的焦虑,它是一种急性焦虑。 15、出现心理问题虽不是什么好事,但也完全不必如临大敌,疑神疑鬼,应当____。 16、每个人在其一生的发展中都可能遇到由突发事件引起____。 1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时间束缚自我的方式,消极思维模式的____。 18、追求成功、幸福的人们的三大生活主题是拥有____、成全美好的人格、拥有成功的人际关系。 19、成功的道路是由____铺成的。 20、____是一种健康、积极、进取、充满关爱的心态。 1、健康、积极、进取、充满关爱 2、一个过程、结果 3、心理变态 4、积极、乐观、稳定 5、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6、光环效应 7、自我同一性 8、心理危机干预 9、1-4 10、积极的心态 11、心理健康 12、自我否定 13、心理不健康 14、考试焦虑 15、坦然面对 16、心理危机 17、永远长在 18、健康的心理 19、目标 20、阳光心态 二、判断题(10题) 1、阳光心态的人就是没有黑暗和悲伤的时刻。 2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 3、把心理危机当成一种心理疾病来处理。 4、心理健康对人生成败的影响不大。 5、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有一条绝对的分界线。 6、心理健康不是一个静态不变的结果。 7、一切心态健康的人都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 8、大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已经很稳定,大多数人的内心体验很平稳。 9、大学生的智力发展非常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 10、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安全感、归属感与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5题) 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结果使自己长期生活在痛苦、沮丧甚至绝望的心态中而不能自拔。这说的是消极心理的____(a )

大学生心理学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 教育心理学论文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311508010112 姓名:张伟· 二零一六年四月九日 大学生厌学心理分析 摘要: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施科教兴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今天,许多大学生埋头苦读,发愤图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还有部分大学生学习劲头不足,存在明显的厌学现象。厌学的定义:所谓厌学是指学生对于学习感到厌倦的心理现象,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厌烦学习生活的情绪体验,其表现为消极地对待学习、不积极主动学习等。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是指那些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的学生。造成大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因此,剖析问题的实质,改革教育教学乃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大学生,厌学心理,因素 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造成大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1)教育体制因素:我国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十几年超负荷运转,学生们早学够了。所以,一旦跨进了大学的门槛,学生们再也没有向前冲刺的力气了[1]。 (2)一些教育管理规定、教育制度束缚了落后生、困难生的手脚。有43.6%的大学生由于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改变,原本升学无望而侥幸进入大学的学生,入学后感到学习压力大,不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4]。由于学费昂贵,一部分来自

贫困家庭的学生,为了贴补家庭经济的不足,不得不去当家教或者去打工,这必然影响到学业的完成,学校又不允许停学一年去挣学费,这也必然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3)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55.79%的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干扰,有52.44%的学生受“脑体倒挂、知识贬值”的影响,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厌倦学习[4]。学校的培养,教师的教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而社会环境变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与日俱增[5]。 (4)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86.89%的大学生认为现行的分配制度改革使就业难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成为影响大学生厌学心理的最大因素[4]。很多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非常担心,他们在学校的时候,特别是在毕业前一年就已经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找工作当中去: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去考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甚至拉关系、请客送礼。在校大学生对此极为不满,对就业忧心忡忡,形成了有门路的感到学无压力,无门路的学习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从而对学习逐渐产生了厌倦心态[6]。 (5)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沉迷于网络有时候也成为大学生厌学的原因[8]。 二·学校因素 (1)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1/3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学习环境一般或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容易助长厌学情绪的弥漫[7]。有54.27%和45.12%的大学生对所选择的学校感到失望,认为学校的基础设施差、教学设备落后、图书资料少,与心目中的学校反差太大,内心失落感增强,厌倦学习;学校体制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改善[4]。有43.29%的大学生觉得专业不理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陈旧,是造成厌学的重要原因[4]。调查显示有近35%的学生认为教学管理还不严格,久而久之,败坏了学风[7]。 (2)教材内容陈旧,学生看不到学科的发展,看不到最新的知识,认为还没有学,课本上的东西就已经落伍的了,从而难以激发其自身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产生厌学情绪。教学过程单调,教学方法单一。 (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师讲授方式的单一、教材的陈旧、刻板、脱离现实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现厌学的现象[7]。有调查显示,目前的教学方法与学生期望的教学方法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的教学方法以“填鸭式”为主,而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启发式”教学只占教学的33.6%。这种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背的“三段论”教学方式,磨蚀了学生的激情和个性,使学生觉得呆板、枯燥、毫无趣味,学习的失落感便“油然”而生。 (4)教师素质因素:有38.41%和36.59%的大学生认为部分授课教师道德素质不高、业务能力差、考评机制不健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思想品德不能客观评价,严重挫伤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信心[4]。教师的“权威”不断受到“质疑”,学生找不到敬佩的为人榜样。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只有16%的学生认为老师学识很渊博,能学到很多东西,73%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还可以,但学问一般,近6%的学生认为老师都不怎么样。学生对老师“威信”的质疑,特别是人格魅力方面的不敬佩,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也是导致厌学的原因之一[7]。 (5)师生之间缺乏教学互动。大班教学时,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是疏远、漠然、不认识、不了解,“一把尺子量到底”致使这些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教师的关爱和班集体的温暖,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及相应的反常表现:如自卑自贱、

大学心理学测试试题(.)

大学心理学试题(10.21)

————————————————————————————————作者:————————————————————————————————日期: 2

大学心理学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5、人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A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6、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和个别差异的是()C A.遗传因素;B.学习; C.社会生活条件;D.经验

7、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显成熟的,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的特点B A.不平衡性;B.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C.个体差异性; D .发展的关键期 8、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哪个阶段()B A.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B.亲密感对孤独感; C.繁殖感对停滞感;D.勤奋感对自卑感 9、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C A.选择性; B.显著性; C.投射性; D.两极性 10、社会知觉最早是有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C A.弗洛伊德; B.洛克; C.布鲁纳; D.斯滕伯格 11、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D A.自我熏陶; B.道德灌输; C.制度约束; D.榜样作用 12、在群体健康行为的传播理论的模式中,强调对传播现象的整体性和互动性进行理解的是()D A.单向传播模式; B.双向传播模式; C.互动传播模式; D.整体互动模式 13、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B A.全体性; B.科学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关于心理学心得体会

关于心理学心得体会 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关于心理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心理学心得体会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

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 完成了大学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可以用到这方面的知识。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

大学生心理学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间接地和概括的反映。人不仅能直接的感知事物,反映客观事物的外部的、表面的、具体的特征,而且还能凭借人所特有的语言,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事物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这就是思维。 想象:是人脑对通过感知获得的并通过记忆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意识的内涵一个古老而难解的迷,不同角度的理解,意识是个多义词 心理学的解释:把它当作心理的同义词使用把意识作为心理的高级层次看待,认为意识是人类所独有不同角度的理解是一种直觉。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是一种心理状态。 意识:是一个人对于内部和外部刺激的知觉。它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 意识活动的内容: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对由这些检验所引起的思维活动的觉知 意识的作用:意识指导人们进行选择意识具有巨大的能量-英国心理学家 意识:我们在消解时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 前意识:在于注意力的转移,曾被意识到而现在暂时不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 潜意识:那些不被个人所察觉的,被潜意识所排斥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意识犹如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而潜意识就是埋藏在水平面下那不知多厚·多深的部分。” 潜意识有无穷的力量—农夫救子的故事。 潜意识的力量是有意识力量的3万倍 俄狄浦斯情节(恋母情节) 弗洛伊德人物为这个神话已充分证明他的观念,即:潜意识的乱伦本能,和它所产生的对他情敌-父亲—的憎恨,乃是可见于男孩身上的观念。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心理底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他决定着人类全部意识的生活,甚至包括个人和整个名族的命运,这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梦有什么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精神现象,他把梦的解析与自由联想做精神分析过程中挖掘潜意识内容的两大基本技术。 弗洛伊德说:“睡觉的时候,我们脱去道德的外衣,而仅在早晨来临时再穿上它。” 白天为什么不做梦? 白天之中,有个监督的因素控制住每一个人的心理,将某些永不被我们这个礼仪化的社会容忍的愿望和恐惧,尽力地锁在心理的潜意识部分里。 与梦境有关的因素:睡眠时躯体刺激,日间活动的残迹,潜意识的内容,过去经验和本能欲望构成梦的深层内容 易受催眠者特征: 1 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2想象力丰富3容易沉浸于眼前或者想象中的场景4依赖性强5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 6 有经验分离的经历 对催眠的解释 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催眠反应了催眠师或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一般而言。被催眠的人事先对催眠已经了解,知道催眠后发生什么。在催眠中,他们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这个角色意味着将无条件的接受催眠师的指挥。做出他定定行为或产生特定的感受。 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人的意识有执行和监督两种基本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催眠可以使这两个功能之间的联系断开。在催眠的条件下,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执行功能正常,接受睡眠师的指令,而监督功能不起作用。 催眠的应用: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等方面。

大学生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心理学是什么、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任务、主要流派 一、判断题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答案:错 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答案:对 观察法是在严格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下,通过被试的外部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答案:错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答案:对 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答案:错 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答案:对 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答案:错 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它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答案:错 从人的心理过程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答案:对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 答案:对 精神分析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并特别强调意识在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错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答案:对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答案:错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答案:错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 答案:错 人的心理过程总是体现在人的各自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受差异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个体心理的不同倾向和特点。() 答案:对 二、填空题 心理学是研究___及其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心理现象、规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过程和()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

幸福课心理学心得体会

幸福课心理学心得体会 个人与幸福幸福心理学,有两个词语组成,一个是幸福,一个是心理学。我觉得这就是很有创意的幸福,,这告诉我们这门课不仅仅是心理学课,更是一门给予让我更好地感受幸福的课。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幸福课心理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幸福课心理学心得体会1 幸福感是指令你感到持续愉悦的、稳定的幸福感觉,是指人们生活满意和高频率愉快、低频率的不愉快。只有“知足常乐”的心态,才能获得较高的幸福感。 谈到幸福,人们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把幸福和金钱联系起来,认为金钱的多少决定着幸福的程度。大多人认为金钱可以满足人的各种欲望,因此欲望获得满足时,人就会涌现出幸福的感受。当一个人穷的时候,能吃一顿美食或者拥有一件新衣服,都会涌现出幸福感,而当他有了钱,这两个要求轻易获得了满足,他就再也找不回那种幸福感了。 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即使占有了整个世界也无法得到满足,所以说金钱和幸福不成正比,而且也有许多东西是无价的,即使拥有再多的金钱也是买不到的。 再者,幸福是源于个人内心的感受,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我觉得幸福感包括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对我们已经拥有的感到满意,从而会获得快乐的感觉,继而可以

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幸福:例如拥有一个贴心的朋友是一种幸福,拥有一个和谐的家是一种幸福,拥有一个温柔的爱人是一种幸福……也许我们不可以在每个方面都有幸福,但是在某一个方面我们一定是幸福的。只要我们把心放宽,对自己的那一点小小的幸福感到满足,我们一定会是快乐的。在我们被朋友,家人或是爱人需要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 曾经有人提出幸福生活的八大原则:失去学会忘记,得到不忘珍惜;有闲不如有钱,有钱更要有闲;小奖不如不奖,小罚不如不罚;好事分开分享,坏事一起忍受;好事力求变动,坏事力求静止;好事尽量早说,坏事尽量晚说;好事力求无择,坏事力求有择;小中之大,不如大中之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会觉得上帝不公平,为什么会有人很富有而有人很贫穷,有人很美丽而有人很丑陋?可是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却为你开启一扇窗。所以上帝对每个人应该是公平的。有的人有钱却不幸福,有的人贫穷却很幸福;有的人拥有美貌却不幸福,有的人虽然长得不是太美却活的很幸福。只要我们做到真诚待人,努力奋斗,有明确的目标,能与别人友好的相处,我们就会幸福美满。 最后祝愿所有的人都可以生活得幸福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 幸福课心理学心得体会2 这学期有幸选修了哈佛幸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含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1分×60,共计60分): 1.心理素质中的“素质”是。 A.广义上讲;B.狭义上讲;C.综合上讲;D.潜能上讲。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教集体育;B.咨询;C.开设相关课程;D.个别教育。 3.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 A.一对一的“镜像”反映;B.个人的主观反映;C.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能动的映像;D.对客观现实准确无误的反映。 4.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有与有意识地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心理活动统称为。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知、情、意的过程。 5.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和身体、机体内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这一观点被称为。 A.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心理、社会模式;D.心理医学模式。 6.学派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A.精神分析;B.行为理论;C.人本理论;D.认知理论。 7.心理自我不包括。 A.能力;B.角色;C.爱好;D.智慧。 8.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的评价和看法称为。 A.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 9.个体要实现的比较完美的一种自我境界或形象称为。 A.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 10.一个人具有情绪体验深刻,容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具有内倾性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时倾向于。 A.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1.一个人具有直率、热情、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具有外倾性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A.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2.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失恋后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能最好地说明哪种调节情绪方法。 A.转移调节;B.延缓调节;C.宣泄调节;D.升华调节 13.一个人企图摆脱或逃避危险情境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情绪是。 A.恐惧;B.愤怒;C.悲伤;D.羞耻 14.是情绪产生的基础。 A.动机;B.需要;C.行为;D.认知 15.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调控自己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的能力是意志。 A.坚毅性;B.自觉性;C.自制性;D.果断性 16.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能够说的是哪种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途径。 A.遵循循序渐进;B.增强挫折承受力;C.确立适当目标;D.完善人格

新整理大学生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3篇)

大学生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3篇) 大学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第一篇: 我认为作为大学,心理健康就是对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学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

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完成了大学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的帮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可以用到这方面的知识。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的。 大学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第二篇:

心理学心得体会1500字教案资料

心理学心得体会1500 字

精品文档 心理学心得体会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课程的时候,它很虚幻也很神秘,是研究人类学、社会学之外的学科。心理学不仅是研究人类,也是研究其他生物,它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多,其中包括教育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少儿心理学、经济心理学、恋爱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等。它的科学性、前瞻性以及应用性给我们很大的感触,也比较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荣幸参加刘老师的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在他的课堂上总少不了幽默风趣和美好的遐想。他用他丰富的经验和精练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心理学的历史以及代表人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如何克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以及面对挫折,如何化心理压力为心理动力,如何提高记忆力考取优异的成绩,以及什么是心理感应等等。 对于我们这些步入大学生活的学生来说,大学生活带给了我们无限美好的遐想。然而真实的象牙塔与我们想象中的乐园有着一定的差距,这里的生活充满着诱惑、紧张和忙碌,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的压力包括与舍友之间的相处。老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处理方法,这让我们受益匪浅,更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少了些许的茫然。 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为重要,一个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才能从容的应对。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给予我们喜悦感,才能指导我们更好的完成学习和工作。通过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对自身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学会了如何自我分析,接受自我,完善自我。包括对环境的分析,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对能力的分析,对挫折和困境的接受能力,对我们所处的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人格的塑造,如何利用生活的各种资源,使我们成为更为优秀的人。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逐步体会到,德育要与心理咨询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其内涵,扩展其功能,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建立了心理测试咨询中心,研究了心理测试咨询在德育中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正像“心理学”不同于“德育学”一样。心理咨询毕竟不是德育,能否在认识上明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能否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能否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在德育与心理咨询的关系上至少存在着两个误区,既心理问题德育化和德育问题心理化。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