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教案第一章 走进细胞知识 结构图

人教版教学教案第一章 走进细胞知识 结构图
人教版教学教案第一章 走进细胞知识 结构图

(一)走近细胞

植:营养、保护、机械、输导植:根、茎、叶

细胞组织分泌器官花、果、种

动:上皮、结缔、肌肉、神经动:心、肝……

运动、循环

消化、呼吸病毒

系统(动)个体单细胞种群群落

泌尿、生殖多细胞

神经、内分泌

非生物因素Ⅰ号

生态系统生产者生物圈

生物因素消费者Ⅱ号

分解者

三、细胞学说内容(统一性)

○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维萨里、比夏

○显微镜下的重要发明:虎克、列文虎克

○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来登、施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在修正中前进: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注: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1.1838—1839年细胞学说 2.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 3.1866年孟德尔遗传学

四、结论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本章总系统】

【各节分系统】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完整word版)微观经济学各章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 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知识结构图 均衡含义 需求函数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和需求法则共同作用 供给曲线供给函数决定 供给曲线和供给法则均衡价格 变动 一般含义含义 弹性弧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的关系 需求的收入弹性 弹性概念的扩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易腐商品的售卖 价格放开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限价: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谷贱伤农”

第三章效用论 知识结构图 效用论概述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概述货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消费者均衡 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剩余 关于偏好的假定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消费者均衡价格消费曲线 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的特殊情况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 预算线的含义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预算线 预算线的变动收入消费曲线 含义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从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和风险 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第四章生产论 知识结构图 生产要素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几种具体形式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短期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内容;(2)成因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 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长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等产量曲线(1)含义;(2)形状及特征长期生产函数含义,表达式 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成因 含义,方程 等成本线 特征 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生产者最优要素投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入组合均衡条件 等斜线、扩展线的含义 规模报酬(1)含义;(2)类型;(3)规律

(完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常识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语文常识 1、文章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 2、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3、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承上、启下 4、破折号的作用:(1)表示解释说明(2)表示声音的延长 (3)表示话题转变(4)表示语意递进 5、省略号的作用:(1)引文的省略(2)列举的省略 (3)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4)表示话未说完或语意未尽 6、引号的作用:(1)表示引用(2)表示特定称谓(3)表示特殊含义 (4)表示讽刺和嘲笑(5)表示突出强调 7、转述句的改写方法:你改我,我改她,他(她)改名字,这改那,冒号变逗号,双引号去掉,提示语不变。 8、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 9、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10、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 11、文首和文末:首尾呼应、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2、双重否定句:不得不、不会不、不能不、非不可 13、反问句:难道……吗?怎么……呢? 14、文章体裁:小说、散文、诗歌 15、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16、写作方法:顺序、倒叙、插叙 17、四大名著:《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18、传统节日: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四月四日—六日)端午节(五月初五)乞巧节(七月初七)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除夕(最后一天) 19、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作文好开头好结尾 1、适用于“最难忘/快乐的一件事;第一次……那是一次……的尝试,或者是和朋友小伙伴发生的事情。 开头:打开我记忆的相册,许多往事就像那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地模糊不清。但那件事却像一张彩照,清晰地印在我的记忆中,那就是… 结尾:关上我记忆的相册,许多往事也被我合在了相册之中,而这件事也将永远以彩照的形式深深地存于我的脑海中。 2、适用于童年趣事,生活趣事。 开头: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漂亮的贝壳;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山涧中的那清澈的泉水;童年是酸酸甜甜的,就像一杯加了糖的柠檬汁。童年趣事就像天空中密密麻麻的星星——不计其数!我愿把那最绚丽的一颗摘下,与你一起分享。 结尾:童年时代是天真的,是快乐的,随着时光的流逝,童年正渐渐离我而去,可童年时代的趣事将永远如天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前行。 3、我最敬佩/尊敬的人 开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他们就像夜空中那闪烁着耀眼光芒的星星,数也数不尽。他们有的是大名鼎鼎的“明星”,还有的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星星”,而我最敬佩的就是…… 结尾:这就是我最敬佩的人,他就是夜空中那最亮的星,给予我前进的动力,指导我努力的方向。

生物必修一章知识框架图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 胞与真核细胞 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 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1、《文言文两则》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后第3题: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答: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答: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③孰为汝多知乎?答: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匆匆》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课后第2题:“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

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日记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桃花心木》 这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课后第2题: ①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答:“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生活中的“不确定”,比如生病、父母下岗、遇到自然灾难等。 ②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答:因为种树人不定期、不定量地给树浇水,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所以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6、《北京的春节》 本人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

《幼儿教育学》第一章知识框架图



























教育的 起源
教育的 概念
教育学 的概念
幼儿教育 的概念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
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和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 会现象。 广义: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 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如幼儿园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 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
注意三点: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活动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并揭示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 3 到 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 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广义: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活动,如幼儿 的家庭生活的形态,父母养育他的态度和方式,幼儿周围的人和事,他所读的书, 接触他的人,看电影、电视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 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教机构的教育。
幼儿教育 学的概念
幼儿教育 的意义
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 3-6 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 科学,它是人们从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1)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 (2)帮助幼儿适应学校生活,为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3)减轻父母教养幼儿的负担并改善处境不利幼儿的状况。
幼儿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一) 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使幼儿健康、安全、愉快地成长 (二) 发展儿童的智力潜力和特点,识别和培养他们区别于他人的智能和兴趣, 帮助他们实现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 培养良好的品行和性格,促进个性、人格的完善和健康发展 (四) 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 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幼儿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 幼儿教育对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发展各类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二) 幼儿教育的发展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 (三) 幼儿教育的发展有力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 和谐的发展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结构图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结构图: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正数和负数 概念、定义: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4.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7.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将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6.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 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4.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5.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有理数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结构图

人文地理环境: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与自然环境有内在联系的、地理环境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人工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五大要素,即… 太阳辐射:热量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三圈环流: 大气环流季风环流: 北纬30大陆东西两岸: 季风环流、局部环流 海陆差异 大陆性、海洋性气候 洋流: 影响气候的因素海拔: 阳坡: 下垫面地形坡向1 第阴坡: 三迎风坡: 章表现1.五大要素坡向2 相互作用、相互背风坡: 地地影响(以气候为例) 理理其他:地表对太阳辐射反射率 环环释放废热 境境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 的的改变下垫面性质 整整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体体 性性水文变化(流量季变、含沙量增大) 和表现2.一个要素变化,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暴雨集中)整个 区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植被破坏地貌变化(千沟万壑)环境 域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土壤变化(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变化 差(以黄土高原为例) 异 概念: 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基础因素:热量,其次水分 明显地带:低纬和高纬地带地 理地带性规律概念: 环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基础因素:水分,其次热量 境明显地带:中纬地带 的概念: 地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基础因素:热量、水分 域明显地带:低纬度高山 分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 异南纬60度附近缺少亚寒带针叶林(海陆分布:陆地缺失)非地带性规律西欧温海气候延伸至北纬60度以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实例赤道附近非洲东部非热雨而热草(地势:东非高原水热不足) 安第斯山南段西林东漠(地形起伏:山西迎风坡而东背风坡)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要点归纳

小学1—6年级语文知识要点归纳(可下载打印)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概要 一、拼音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遇到j q x,摘掉乌纱帽) 二、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三、词语 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四、句子 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五、标点 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语言学---第一章知识框架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1.1 Why Study Language? 1.Some myths about language 2.Some fundamental views about language 3.Some concrete demonstrations to show Linguistics’importance 1.2 What is Language? 1. Language “is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human speech, of which it is only a definite part, though certainly an essential one. It is both a social product of the faculty of speech and a collection of necessary conventions that have been adopted by a social body to permit individuals to exercise that faculty”. --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1916) 2. “Language is a purely 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deas, emotions and desires by means of voluntarily produced symbols.” --Edward Sapir (1884-1939):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1921) 3. “A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by means of which a social group co-operates.” --Bernard Bloch (1907-1965) & George Trager (1906-1992): Outline of Linguistic Analysis (1942) 4. “A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by means of which the members of a society interact in terms of their total culture.” --George Trager: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1949) 5. “From now on I will consider language to be a set (finite or infinite) of sentences, each finite in length and constructed out of a finite set of elements.” --Noam Chomsky (1928- ): Syntactic Structures (1957) 6. Language is “the institution whereby humans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by means of habitually used oral-auditory arbitrary symbols.” --Robert A. Hall (1911-1997): Introductory Linguistics (1964) 7.“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Ronald Wardhaugh: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1977) 8. “Language is a mean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It is instrumental in that communicating by speaking or writing is a purposeful act. —It is social and conventional in that language is a social semiotic and communication can only take place effectively if all the users share a broad understanding of human interaction including such associated factors as nonverbal cues, motivation, and socio-cultural roles. -- Our textbook (2006) 9.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

---------------------------------------------------------------最新资料推荐------------------------------------------------------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数学三下知识树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应用题数学广角位置与方向面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重叠估算笔算加减法大小比较量与计量 24时计时法简单的数据分析年月日面积单位等量代换商中间有0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口算口算估算认识方向路线图商末尾有0 长、正方形面积连乘含义不进位与普通计时法互化计算经过时间单式条形统计图连除连续进位解决问题定义计算统计平均数含义计算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土地面积单位进率初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向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树发展空间观念增加新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三个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描述行走路线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七个方向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位置与方向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明确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掌握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 1/ 10

活用巩固对四个方向的认识 位置与方向能够利用给定方向分别指出其他方向能够利用东南西 北描述行走路线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 掌握了八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掌握新四个方 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认识 位置与方向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能够利用八个 方向描述行走路线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单元知识树估算笔 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 商中间有0 口算整十数除以 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余数和除数 的关系验算笔算笔算笔算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数 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单元知识树估算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末尾有0 商中间有0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 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验算笔算笔算 笔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法口算第一课时知识树口算估算四舍五入法灵活整十数除 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二课时知识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最高位除 尽最高位有余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三课时知识树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验算有余数没有余数 商中间有0的除法第四课时知识树 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商 中间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 1 0占位 商末尾有0的除法第五课时知识树商末尾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1

最全面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标点符号的用法: 句号,分号,逗号,省略号,破折号 . 字词: 生字词 .多音字 .近义词 .反义词 . 词语搭配 :保持警惕,坚持真理,主持公道,操持家务 多义词:朦胧 .纵横 .丰厚 .慷慨 .澎湃 .寂寞 .企图 .应付 .沉淀 .威胁 .凄凉 .玲珑 .迷惑 区分词的感情色彩(贬义或褒义) :骄傲 .狡黠 浏览 .阅览 .观赏 .欣赏 区别相近词词义:居然 带数字的成语:一来二去 .竟然 . .三年五载 .九牛一毛 .咬文嚼字 .旁敲侧击 .争先恐后 .翻来覆去 .扬长避短 带近义词的成语:奇花异草 带反义词的成语:幕天席地 不~不 ~式成语:不慌不忙 自~自 ~式成语:自作自受 无~无 ~式成语:无影无踪 .不伦不类 .自言自语 .无忧无虑 .不折不扣 .自暴自弃 .无时无刻 .不卑不亢 .自生自灭 .无缘无故 .不仁不义 .不屈不挠 .自吹自擂 .自怨自艾 .无声无息 — 日积月累 —累卵之危 —危言耸听 — 山高水长 —长生不死 —死里逃生 成语接龙:置之不理 — 理直气壮 无与伦比 — 比翼双飞 形容像真的一样的词语:栩栩如生 — 壮志凌云 — 云开见日 — 飞蛾扑火 — 火海刀山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形容有才智的成语:雄才大略 形容高兴的成语:喜出望外 若字开头的成语:若无其事 .才华横溢 .足智多谋 .智勇双全 .喜上眉梢 .喜气洋洋 .若有所失 .若即若离 .若隐若现 .若出一辙 形容行为谨慎的成语:小心翼翼 形容意志坚强的成语:百折不挠 形容很多人知道的成语:家喻户晓 形容形势紧迫的成语:刻不容缓 .一丝不苟 .谨小慎微 .谨言慎行 .小心谨慎 .坚忍不拔 .坚定不移 .坚不可摧 .坚持不懈 .坚强不屈 .妇孺皆知 .众所周知 .尽人皆知 .闻名遐迩 .声名鹊起 .千钧一发 .十万火急 .迫在眉睫 .危如累卵 形容事物或事情消失的成语:烟消云散 .荡然无存 .灰飞烟灭 .无影无踪 .杳无踪迹 .娓娓道来 .喋喋不休 .夸夸其谈 .头头是道 与说有关的 AABC 式词语:连连夸奖 AABC 式成语:奄奄一息 ABCC 式成语:白发苍苍 AABB 式成语:郁郁葱葱 ABCC 式成语:忠心耿耿 .摇摇欲坠 .大腹便便 .风风雨雨 .小心翼翼 .岌岌可危 .大名鼎鼎 .浩浩荡荡 .忧心忡忡 .闪闪发光 .饥肠辘辘 .马马虎虎 .怒气冲冲 .芸芸众生 .威风凛凛 .吞吞吐吐 .文质彬彬 词语归类:地名 填写量词 乱此排序 .水果 .职业 .花名 句子: 反问句改陈述句: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词 (难道 .怎么 .怎能等 )去掉 . . 3.将句末的语气词(呢 .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 . 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 1.去掉否定词,变成肯定的意思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知识结构图 一、本单元评价要点: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 2、认识地图上的这八个方向; 3、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4、会描述地图上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 如:xx在xx的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二、需要学生牢记并理解掌握的基础知识: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的,东南西北是顺时转动的。 2、东、西相对,南、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3、认识方向把太阳作为参照物,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面向太阳的方向是东,背对太阳的方向是西,左手是指的北方,右手指的是南方。(前东后西,左北右南) 二、基本练习 1.早晨,太阳从()升起,小红面向太阳,她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傍晚,太阳从()落下,小红面向太阳,她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3.能根据图,填出相应的方位;能根据题目中的方位,在图中标示——数学书P10第2题。 4.会用方位词填写路线问题——数学书P5“做一做”。 三、特别注意 1、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他的方向。我们可以在草稿纸上画好方向标,标好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题目要求我们面对哪个方向,我们就把纸条调向那个方向,看纸条上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如:北 西+ 东 南

面对东方时,左边是什么方向,右边是什么方向,我们就把纸条调成 东 北南 西 2、确定位置时,先要标清“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等”八个方向后,须把握“中心点”(即从哪出发),主要有以下两种题目叙述: ①A在B的()面B为“中心点”,从B出发去找A ②A的()面是B A为“中心点”,从A出发去找B (把握“的”字前面的地点为“中心点”。) 3、方向是相对的,关键看以谁为标准。如:小明在小华的东面,那么,小华在小明的西面。 4、描述线路图的方法是:先说往什么方向,再说距离,最后说到达的地点。如:小明从家出发,往东面走了300米到达邮局,再往()面走了()米到达();…… 温馨提示:做“位置与方向”的题目,要将“方向标”画在草稿本上。(或用铅笔轻轻的画在图上)

六年级语文知识结构图学生专用

六年级语文知识结构图(学生专用) 作者:史治国 单位:洛阳市洛龙区第九小学 第一章:汉语拼音 个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2.单韵母:a、o、e、i、u、 ⒊鼻韵母:Bn、en、in、un、Bng、eng、ing、ong、 ⒋特殊韵母:er ⒌复韵母:ai,ei,ui,ao,ou,iu, ⒍整体认读音节:zhi , chi,shi,ri,zi,ci,,yu,yue,yin,yun,yuan,ying,ye. ⒎加声调:在一个音节里,按照云母的先后顺序来加。 例如:bai a在i前面,就加在a的上面。 注意:单韵母直接加,复韵母谁在前就加在谁的上面。鼻韵母加在“n”和“ng”以外的字母上。 ⒏(⒉⒍)个字母的大小写。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⒐大写字母的用法: ⑴: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用大写。 ⑵:国家、地名、第一个音节的第一个音序用大写。 ⑶姓名 ⑷:商店或者是工厂的名字。 ⒑按音节排序: 两个汉字,如果它的声母相同则看韵母,那个音节在前,那个汉字就在前,依此类推来排列。 例如:tan在tang的前面。 ⒒隔音符号的用法: 如果与a、o、e、i、u、U开头的音节向跟,则用隔音符号。隔音符号是一个“,”。例如:mian , ao ⒓调号: 音平(01)阳平(02)上声(03)去声(04) ⒔拼写规则:小U碰见j、q、x去掉两点还念“U”。 ⒕拼写的方法: ⑴两拼法:声+韵(b+an)=ban ⑵三拼法:声母+介母+韵母。 例如:xiong=x+i+ong(i为介母) ⒖轻音的拼写规则: ⑴:词尾是:的、地、得、着、了、过、啊、嘛、呢、吧时候用轻音 ⑵:词尾是:子、么、们、地的时候用轻音, ⑶叠词的最后一个字。 ⑷:方位词:(上头)趋向动词(跑过去)夹在词中间的“一”和“不”。第二章:汉字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数学三下知识树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应用题数学广角位置与方向面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重叠估算笔算加减法大小比较量与计量 24时计时法简单的数据分析年月日面积单位等量代换商中间有0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口算口算估算认识方向路线图商末尾有0 长、正方形面积连乘含义不进位与普通计时法互化计算经过时间单式条形统计图连除连续进位解决问题定义计算统计平均数含义计算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土地面积单位进率初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向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树发展空间观念增加新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三个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描述行走路线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七个方向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位置与方向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明确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掌握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 1/ 10

活用巩固对四个方向的认识 位置与方向能够利用给定方向分别指出其他方向能够利用东南西 北描述行走路线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 掌握了八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掌握新四个方 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认识 位置与方向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能够利用八个 方向描述行走路线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单元知识树估算笔 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 商中间有0 口算整十数除以 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余数和除数 的关系验算笔算笔算笔算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数 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单元知识树估算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末尾有0 商中间有0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 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验算笔算笔算 笔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法口算第一课时知识树口算估算四舍五入法灵活整十数除 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二课时知识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最高位除 尽最高位有余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三课时知识树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验算有余数没有余数 商中间有0的除法第四课时知识树 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商 中间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 1 0占位 商末尾有0的除法第五课时知识树商末尾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1 .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必修一:第一章集合 集合含义与表示 基本关系 基本运算 列举法{a,b,c,…} 描述法{x|p(x)} 图象法 包含关系 相等关系 交集:A∩B={x|x∈A且x∈B} 并集:A∪B={x|x∈A或x∈B} 补集:{|} U C A x x U x A =∈? 且 韦恩图; 数轴 子集; 真子集 函数概念 定义域 对应关系 值域 表示 解析法 图象法 列表法 性质 单调性 定义 图象特征 最值 奇偶性 定义 图象特征:对称性 映射映射的概念上升或下降 第二章函数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基本初等函数(Ⅰ) 指 数 与 指 数 函 数 指 数 根式n a 分数指数幂(0,,*,1) m n m n a a a m n N n =>∈> 无理数指数幂 运算性质 指 数 函 数 定义(0,1) x y a a a =>≠ 图象: “一撇或一捺”,过点(0,1).见教材P91 性质: 位于x轴上方,以x轴为渐近线 对 数 与 对 数 函 数 对 数 定义:x a N x a N = 若则叫以为底的对数 运算性质 对 数 函 数 定义:log(0,1) a y x a a =>≠ 图象:位于y轴右侧,以y轴为渐近线.见教材P103 性质:过点(1,0) log()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a a n a a M N M N M M N N M n M ?=+ =- = () () r s r s r s rs r r r a a a a a ab a b + = = = 幂 函 数 定义:y xα = 具体的五 个幂函数 2 3 1 2 1 y x y x y x y x y x- = = = = = 特征:过点(1,1), 当0 α>时在(0,) +∞ 上递增;当0 α<时, 在(0,) +∞上递减。 换底公式: log log(0,1,0,1,0) log c a c b b a a c c b a =>≠>≠> 图象:P109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结构图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结构图 教材分析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 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 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本组综合性学习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专题,引导学生 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 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 诗歌的魅力。 “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 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 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 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 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 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学生在五年级已开展过两次这 种集中编排、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 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 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 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单元重点: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单元难点: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活动方式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灰顶活动计划。 2、共同阅读课本中诗歌。 3、搜集诗歌。 4、给诗歌分类 5、举办诗歌朗诵会。 6、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单元知识小结.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第 一单元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吃醋(cù)擦(cā)黑眨(zhǎ)眼小贩 (fàn)熬粥 (zhōu)甜腻(nì)脏(zānɡ)水汤匙(chí)浓稠 (chóu)搅(ji ǎo)拌褐(hè)色侯(hóu)门 充盈 (yínɡ)栖(qī)息 二、易写错的字 醋:左边是“酉”不是“西”。 粥:左右两边是“弓”,中间是“米”,“米”的最后一笔变为点腻:左右结构,“贰”斜钩上面不要加撇。 稠:左右结构,禾木旁,不是木字旁。褐:部首是“衤”,不是“礻”。 侯:单人旁,中间没有短竖,注意与“候”的区别。盈:上边里面是“又”。 栖:右边是“西”。 三、会写词语 大蒜陈醋饺子摆摊儿拌嘴擦洗眨眼通宵燃放小贩彼此贺年骆驼恰好万象鞭炮间断万不得已截然一律彩绘分外腊八粥甜腻咽下汤匙肿胀搅和浓稠嘟囔熬粥褐色染缸脏水可靠猜想粉碎外套解释腊肉侯门似海章法哭泣春水盈盈含情脉脉栖息 乌鸦寒食节日暮

四、多音字 chà(差不多)差chā(出i差)铺 pù(店 铺)铺pū (铺路) 塞 sā(i瓶塞) sài(边塞) yàn(咽下)chuán(传说)mò(脉脉含 情) 咽 yā(n咽传脉zhuàn(传记) mài(山脉)hō n(g哄笑) zàng(宝 藏哄hǒ n(g哄骗)cáng(隐 hòng(起哄)五、形近字 醋(米醋)饺(饺子)拌(搅 拌)错(错误)绞(绞杀)伴(伙 伴)擦(擦车)眨(眨眼)宵(元 宵)察(警察)泛(广泛)霄(云 霄)燃(燃烧)贩(商贩)骆(骆 驼)然(忽然)饭(吃饭)络(网 络)驼(羊驼)恰(恰巧)腊(腊 月)它(它们)洽(洽谈)蜡(蜡 烛)腻(甜腻)肿(肿胀)咽(下 咽)贰(贰臣)钟(钟表)烟(冒 烟)匙(汤匙)稠(稠密)褐(褐 色)题(题目)调(调动)喝(喝 彩)脏(很脏)泣(哭泣)嘟(咕 嘟)桩(树桩)粒(米粒)都(首 都)侯(诸侯)盈(喜盈门)栖(栖 息)候(时候)楹(楹联)洒(洒 水)鸦(乌鸦)脉(含情脉脉) 鸭(鸭子)咏(歌咏)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结构图

1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结构图: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正数和负数概念、定义: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4.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7.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2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将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6.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 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4.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5.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有理数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