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和标准物质研制

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和标准物质研制
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和标准物质研制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2008ZX08012-003)

赴日本交流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

研制技术考察报告

沈平厉建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赴日本交流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技术

考察报告

2010年11月15日至11月20日,根据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课题预算书的安排,我们赴日本就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产品成分检测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以及转基因水稻研发等内容进行了考察。通过听取日方专家报告、面对面交流、实地考察实验室和基地等方式,我们对日本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发现日本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研制定位明确,要求异常严格,设施配套齐全;着力加强非法释放转基因产品的转基因检测技术方法研制;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上采取关口前移,严进宽出的做法,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供我们借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目的

为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课题的研究进程,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根据课题预算书的要求,特组织课题核心技术研究人员赴日进行转基因标准物质研制交流,旨在了解日本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的研究进展、设备条件和质量控制体系,以及转基因水稻实验室监管体系,探讨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如标准物质的量值确定、可替代性验证、不确定度分析、配套标准物质应用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新技术方法等。

二、考察内容

(一)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

11月19日下午,听取了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综合研究所Kazumi kitta博士关于标准物质研制、检测方法研制和评价的专题报告,就拷贝数与重量比的换算、原材料的提供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实地考察了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研制实验室的结构布局。

日本农林水产省下属的食品综合研究所是日本唯一开展转基因植物标准内物质研制的单位。该所配备了一流的专业设备和标准物质研制实施环境,建有专业的转基因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仅仅标准物质的制备实验室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阴性样品粉碎室、阳性样品粉碎室、标准物质混合式、储存室、称量分装室。每个功能实验室都有严格的环境质量控制措施,例如仪器专用、实验试剂专用、实验服专用、实验人员权限设置等,从而确保标准物质的制备质量。在原材料方面,该所研制标准物质的所需的转基因原材料,均由研发者提供给日本政府,再转给检测机构。

食品综合研究所主要开展基体和质粒标准物质研制工作,基体标准物质一共3种,分别是转基因大豆GTS40-3-2,转基因玉米MON810和GA21;质粒标准物质主要分为2类,分别是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质粒标准物质。在日本,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的管理评价体系和我国完全不一样,其研制的标准物质不需要通过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评定和审批,但是研制标准物质机构必须具备标准物质制

备和生产的

标准物质分装室示意图

标准物质制备候选物研磨室

资质。同时,食品综合研究所制备的标准物质只在国内进行使用,不对外销售。

基体标准物质的量值确定主要是通过重量法进行确定的,与日本基于重量比的转基因生物标识阈值设定相一致。根据制备时的转基因和转基因植物种子粉末质量进行配制。配制的标准物质质量梯度分别是5%,3%,1%,0.5%,0.1%和0.05%。制备好的标准物质在实际应用时,需要规定相应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质粒标准物质中主要包括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内标准基因、构建特异性序列和转化体特异性序列等。目前,其研制的质粒标准物质一共2种,一种针对转基因大豆GTS40-3-2,另一种同时针对转基因玉米MON810、T25、Bt176、Bt11和GA21。在质粒标准物质研制过程中,食品综合研究所主要构建质粒分子,NIPPON公司负责质粒DNA的纯化和分装,质粒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等测试主要由食品综合研究所完成。质粒标准物质的量值主要是以质粒DNA的质量和转化因子(Cf,conversion factor)表示的,需要通过多家实验室的实验验证进行确定。

(二)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方法研制

11月17-18日,听取了日本国立理化研究所、农林水产省生物资源研究所关于转基因大豆、玉米的定量PCR检测技术方法、检测

技术数据库等专题报告。

日本农林水产省和厚生省各有1个实验室开展转基因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对于非法未知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方法十分关注。在前几年,他们主要研究新的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方法,但随着公司提供的检测方法日益完善,日本主要采用公司提供的研究方法,进行验证后采用,上升为国家标准。同时,也将自己研发的一些检测方法上升为ISO标准。

(三)转基因安全管理

11月19日上午,听取了筑波大学基因研究中心Hiroshi kamada主任关于日本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报告,就日本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体系、评价内容、释放后监管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实地考察了转基因水稻、桉树的试验温室、网室。11月18日,听取了农林水产省生物资源研究所关于转基因水稻研发的专题报告,就药用转基因水稻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交流。

日本按照卡塔赫纳法规(日本根据卡塔赫纳议定书制定)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环境安全评价,该法规主要由农林水产省负责实施,厚生省、文部省、环境省、财务省等按照职能分工分别负责相关事宜。评价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隔离条件下的试验,相当于我国的中间试验阶段;第二阶段是开放环境下的栽培,获得批准后可申请用作食品和饲料。评价的内容主要有:转基因生物的生存竞争能力,主要考虑转基因植物对野生植物的竞争性,例如营养、光照、生活环境和对生长的影响;转基因生物产生有害物质对野生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转

基因生物和野生近缘种的基因漂移。第一阶段,目前已审批了用于科学研究的耐盐桉树(2个品种、6个转化事件)和耐紫外光水稻的8个转化事件,用于商业化用途的水稻、大豆、玉米、棉花、康乃馨、玫瑰、杨树、常绿草、甜菜等67个转化事件,转基因微生物3个,转基因动物65个。第二阶段,已审批用于商业化用途的水稻、玉米、大豆、苜蓿等87个转化事件,转基因疫苗2个。日本各个地方也有一些地方法规,有可能造成农林水产省审批环境释放的转基因生物在有些地方不能种植。如截止2010年7月16日,日本已批准了商业化用途但没有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3种,分别是大豆、玉米、水稻,包括20个转化事件。

农林水产省和内阁办公室食品安全委员会依据《转基因饲料安全评价指南》和《转基因饲料添加剂安全评价指南》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进行安全评价。内阁办公室食品安全委员会实施风险评估,并向农林水产省提供技术建议、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农林水产省负责受理、审批安全评价申请,并向内阁办公室食品安全委员会进行技术咨询、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评价的重点是,与传统对照物相比转基因饲料表达新蛋白对家畜的毒性,以及转基因饲料表达新蛋白在家畜体内变为有害物质的可能性。

厚生省和内阁办公室食品安全委员会依据《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安全评价指南》对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实施安全评价,评价程序和转基因饲料以及饲料添加剂基本相同。评价内容主要有:受体植物的安全性、外源基因的特性、新表达蛋白的特性、新表达蛋白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营养变化和加工过程。目前,已完成了玉米、棉花、油菜、大豆等126个转化事件和7种添加剂的食用安全评价。

(四)转基因水稻研发

11月16日,听取了日本东京大学关于转基因水稻发育调控、基因克隆的专题报告,11月18日,听取了日本农林水产省先端技术研究所吴健忠副主任关于水稻起源的专题报告,并就转基因水稻功能基因组测序、基因克隆、表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日本在转基因水稻研发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农林水产省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是日本主要的转基因水稻研究单位,其主要以药用转基因水稻研究为主,目前在转IL10基因水稻、转CTB基因和过敏源基因水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其中转IL10基因水稻将会在1-2年后正式批准进入应用,转CTB基因和过敏源基因水稻也正在1期和2期临床评价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将药用或功能性的转基因水稻列为药品类,主要由日本药物及医疗器械管理局(PMDA)负责审批和监管。

三、主要收获

(一)日本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研制定位明确,要求异常严格

日本标准物质的研制主要着眼于满足国内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需要,没有将研发的产品用于国际销售。在研制形式,由于质粒标准物质不受季节、地域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主要侧重于质粒标准物质的研制。日本标准物质研制无论在实验室布局设计上,还是在研磨、DNA提取等主要实验环节上都异常严格。虽然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

综合研究所生产转基因标准物质的场所非常小,仅仅只有不到400平方米,但是其设施水平非常先进,而且所有的软硬件条件都是围绕标准物质生产而展开,从而能够保证生产的标准物质的质量。但是,日本目前研制转基因标准物质种类较少,是否能够完全满足国内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需要尚需探讨,且在量值确定方面也有需进一步完善的余地,如对转化因子cf值引入尚有疑问。

(二)转基因生物检测方法研究主要侧重于非法释放转基因生物的筛查

在访问中,我们了解到,日本政府对于已经批准商业化的转基因品种并不继续进行监管,而将工作的重点维持在未批准的转基因品种中。在这些工作中,随时可能发现未获得批准的转基因产品。与已获得批准、有信息的转化事件相比,未获批准的转基因产品可能有更大的潜在危害,但也更难于检测。加强筛查元件检测技术的研究,是日本政府防范非法释放转基因生物的重要技术手段。

(三)转基因生物实验室安全控制十分规范,温室种植管理近于苛刻。

日本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转基因生物研究和产业化过程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管理。例如基因生物种植环境隔离要求非常严格,在所有涉及转基因生物研究的空间、仪器和温室都有明确的标识,同时有专门的用于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生物种植的温室。

日本各个从事转基因生物研究的实验室、研究所和大学都非常严格的遵守本国制定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如东京大学就专门制

定了《东京大学转基因生物使用实施规则》,规定了学校职责任务、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设置、试验研究项目的审查、教育培训与健康管理、实验室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学校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协同各学院委员会负责转基因生物研究项目的审查,并制定了与之配套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确认申请书和转基因生物国内外转移程序。东京大学农学生命科学院对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制定了《东京大学农学生命科学院转基因生物使用实施规则》。

日本对于转基因生物温室的管理异常严格,有的近于苛刻。在东京大学的转基因水稻实验温室中,不仅每个温室单独隔离设计,而且温室内部设置了缓冲、风淋设施,接近国内P3实验室控制水平。

(四)日本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关口前移,严进宽出,侧重于用途管理。

日本对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审批,根据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用途是在开放条件还是密闭条件使用,分类管理,其中类型一是指无需采取预防措施的用途(类型二之外),类型二是指需要采取措施预防转基因生物进入密闭设施、设备及其他结构外的空气、水、土壤的用途。对于类型一用途的转基因生物,只要是批准环境释放,政府将不再着重管理;截止2010年7月16日,共有大豆、玉米、油菜、苜蓿、康乃馨、玫瑰、甜菜等7种作物67个转化事件被批准释放。对于类型二用途的转基因生物,截止2010年10月12日,共有1222项被批准,主要是转基因微生物,其他还有转基因植物2项,转基因动物2项。日本具有严格的制度和完善的设施,但仅仅只有6家从

事转基因检测的机构。采取这种管理方式的原因来,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日本政府只允许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转基因研究,并认为企业从事的任何转基因研究都是商业化行为,必须经政府批准。因此,拉高了转基

转基因水稻独立种植温室

明确标识的转基因研究设备和房间示意图

NAIS转基因植物安全管理体系图

因研究和商业化的门槛,严格控制了从事转基因研究的机构和人员规模,从而也实现了有效控制。第二,日本政府在批准某种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后,不再继续跟踪监管的基础是研制该转基因作物的公司对该转基因作物后续的一切问题负全责。

(五)日本转基因水稻研究注重积累,厚积薄发。

水稻是重要的模式作物,其基因测序工作早已完成。日本是转基因水稻研发较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在考察日本东京大学转基因水稻研发的过程中,我们深受震撼的是,多数实验室面积不过60-70平方米,拥挤不堪,多数仪器设备磨损破旧,办公室也是好几个人挤在一起,少有超过20平方米的会客室,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多个实验室曾在《科学》、《自然》等知名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这得益于一是科研成果的长期积累和坚持不懈,如硼的调控因子的研究,从拟南芥到水稻,经历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二是得益于研究人员的创新理念,人是科学研究中最具能动性的因子,科研人员的创新理念至关重要。

四、有关建议

(一)完善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研制实验室、设备等基础设施

转基因标准物质是从事转基因检测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标准物质的质和量,决定了相关工作所能达到的水准,离开了标准物质,就不能实现样品的鉴定和定值。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标准物质的研制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欧洲,从事转基因标准物质研制和生产的机构主要是标准物质与测量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Measurement,IRMM),在美国对应的机构是美国油脂化学家学会(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AOCS),在日本是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综合研究所(National Food Research Institute,NFRI)。全世界大部分的转基因检测用标准物质都是由这些机构研制,特别是前两家,而我国则没有专门的转基因检测用标准物质研制生产单位,相关工作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不同研究所。

随着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制生产工作的发展,特别是在转基因重大专项启动后,转基因检测工作任务空前加大,对转基因标准物质的需求也前所未有紧迫。但是,我国分散在各地的转基因标准物质研制单位的生产条件与国际水平有非常大的差距。通过这次考察发现,日本从事转基因产品标准物质研制的机构,只有1家,且定位明确,研制要求严格;而我国标准物质研究机构则相对分散,研制机构还没有通过标准物质生产和提供者的资质。由于转基因标准物质需要的量小,相关设施建设成本高,同时在我国建立多家转基因标准物质生产机构也存在困难,也不必要。因此,建议以我国的转基因标准物质研究为契机,建立一个专门的转基因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是我国转基因检测和检测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建立适合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和标识制度的标准物质研制技术体系

在我国的转基因检测工作中,转基因标准物质究竟采用哪种状

态,采用什么样的定值方法,更能符合我国转基因监管的需要,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我们建议质粒标准物质的研制应该着眼于满足国内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需要,特别是定位于非法释放的转基因生物的监管,研制浓度以100%为宜;基体标准物质研制方面,应着眼长远,加强积累,不断完善,特别是量值确定是一个技术难题,需不断探索。经过十一五的攻关,我们在转基因标准物质指标规范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并形成了以拷贝数百分比为基数的标准物质定值体系。继续吸收国际同类机构在原材料、量值确定等方面的经验,加快我国的转基因标准物质的研制步伐是当务之急。

转基因标准物质的研制不仅仅是一个设备问题,更是一个方法问题。当前,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综合研究所(NFRI)和欧洲标准物质与测量技术研究所(IRMM)、美国油脂化学家学会(AOCS)研制的标准物质具有完全不同的形态和特点。具体而言,日本NFRI则以质粒标准物质为特色,其优点是便于获得和繁殖,最大缺点是质粒标准物质和需要检测的样品的差异太大,绝大多数时候都与基体标准物质不能完全等同。IRMM倾向生产具有不同转基因含量的粉末标准物质,其优点是更接近实际样品的状态,缺点是该标准物质以质量百分比为基础,而应用需要拷贝数百分比,同时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样品的混合过程也会引入不确定度,造成量值的精确度下降。相比之下,AOCS更倾向生产颗粒状的纯品标准物质或者100%纯的基因组DNA,由于其样品为转基因纯品,其颗粒百分比、质量百分比和拷贝数百分比等同,同时没有进一步的加工过程进入新的不确定性,因

此具有最高的定量精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检测的样品大多以深加工产品的形态出现,AOCS的标准物质与需要检测的样品存在较大差异。

(三)进一步加大非法释放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方法的研究

非法释放转基因产品的监督管理,关系到政府公信力,意义重大。日本政府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做法,特别重视对非法释放转基因产品的管理,对已经批准环境释放的转基因生物则采取无为方针,基本不管,工作重点放在了批前审查和对非法释放转基因生物的查处上。事实上,经过多年的转基因检测监测工作积累经验,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非法释放转基因产品的筛查问题,并已开始起草制定相关国家标准。但已有的方法都是基于已知的基因元件进行筛查,而随着转基因研究的发展,使用植物内源元件、无选择标记技术获得的转基因作物越来越多,不断给检测和监测带来挑战。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建议进一步加大非法释放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方法的研究,不断跟踪转基因研究的前沿,发现可供筛选的新的特征序列,并研制新的筛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四)完善制度建设,提高转基因研发门槛

本次考察的所有从事转基因生物研究工作的实验室都有明显的标签,表明是从事遗传转化的场所,并根据所进行的工作,分为P1和P2级实验室;所有种植实验用转基因作物的温室等场合,均明确标明内部在从事转基因植物生产;并严格根据权限控制进入的人员。除制度严格外,日本的转基因研究设施相比国内有较大优势,在我们

参观的所有转基因温室中,基本都维持了50mBar的负压,对转基因研究场所内的空气收集后过滤排出,从而从根本上防止花粉飘逸的问题,在有条件的机构,更备有风淋设备,进一步清除实验人员身体上可能带出去的转基因花粉等。

日本政府只允许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转基因研究,并认为企业从事的任何转基因研究都是商业化行为,必须经政府批准,从事转基因检测的机构也只有6家。而我国现阶段,仍然缺乏相关的准入规定,造成现在千军万马做转基因的局面。同时,我国商业化种子公司和育种研究机构众多,这些机构中很大一部分也在从事国外转基因品种,甚至是国内还处于试验阶段的转基因作物的育种工作,有些并已参与到转基因重大专项中。这种谁都可以做转基因的局面,一方面是加快推进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制的切实需要,但另一方面也确实给监管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带来了非法转基因作物流散等风险。而在我国,由于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也就没办法保证转基因作物的研制者和生产商对其所做所为完全负责。因此,后续监管的任务都落到了政府机构头上,甚至责任都要由政府承担,从而极大加剧了相关部门的工作量,进一步影响了政府应该也必须承担的在研究阶段的监管工作。因此,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尽早建立相关的责任追究机制十分必要。

鉴定检测依据的标准

结构工程鉴定检测依据的标准、规、规程目录 一、各结构工程鉴定检测依据的标准、规、规程: 1.《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 2.《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4.《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5.《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GB50038-2005 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GB50069-2002 9.《住宅设计规》GB50096-2011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 11.《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134-2004 1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7 13.《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14.《地铁设计规》GB50157-2003 15.《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2010 16.《构筑物抗震设计规》GB50191-2012 17.《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99 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9.《老年人居住设计建筑规》GB50340-2003 20.《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 /T50344-2004

2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2.《住宅建筑规》GB50368-2005 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50375-2006 24.《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550-2010 25.《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GB50574-2010 26.《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GB50618-2011 27.《构筑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GB50860-2013 28.《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29-22-2013 29.《02G系列结构标准设计图集》DBJT29-45-2002 30.《人工砂应用技术规程》DB29-72-2010 31.《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117-88 32.《住宅建设通用规程》DB29-120-2005 33.《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DB29-138-2005 34.《天津市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29-139-2005 35.《结构混凝土实体检测技术规程》DB29-148-2005 36.《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DBJT29-18-2005 37.《建筑变形缝构造(金属成品系列)》DBJT29-169-2007 38.《镇(乡)村文化中心建筑设计规》JGJ156-2008 39.《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2007 40.《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 41.《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年版) 42.《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JGJ165-2010

《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60学时)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中重要的组成模块,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综合技术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各学科的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本课程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因而,它是跨学科的,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本课程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即不仅应该强调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应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因而,本课程的设计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重点学习传感与检测技术一个模块,模块设置了2个应用型项目,每个项目均由若干个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含实验)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课程结构框如下图所示。 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降低了理论重心,删除繁冗计算,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本课程在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在学习每个项目开始就知道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然后针对本项目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介绍,最后给出技能训练的目标、内容、安装、调试及评分标准,以方便学生的自我评价。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终身发展必备的传感与检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常用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具备安装和使用常用传感器的初步能力,能正确选用与安装调整常用传感器和检测元件。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传感器的概念与种类,描述各种传感器的最新发展水平和方向。 (2)解释各种常用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及应用特点。 (3)会根据使用要求,查阅传感器性能指标与使用技术,能够正确选用安装常用的传感器。 (4)获得有关传感检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传感检测实验。 (5)重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一体化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5)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技术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 (6)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技术标准和要求

第五章技术标准和要求 一、招标项目概况: 本项目招标为中牟县大孟镇人民政府无线网络设备。 二、其它要求和说明: 1.供应商应按每台或每套产品给招标人提供至少一套完整的技术资料随货物包装发运,其中包括产品的中文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等内容。 2.供应商对于招标文件没有列出,而对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必不可少的产品、配件、软件、线缆及其它辅助材料等,供应商有责任给予补充,并应同其它产品一并报价,并包含在投标总报价中。 3.本次采购所有产品应长期进行技术支持(含技术咨询等)。若供应商质保期内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采购人有权要求供应商给予合理的经济赔偿。在质保期内,由于设备本身缺陷发生故障或损坏而造成的损失,供应商应给予采购人经济赔偿。 4.供应商应将所有项目的设备安装(含相关配件、线材等)、调试费、培训费用(含培训教材费)等各项支出的费用必须分别报价并计入投标总价,合同签定后不再单独列支安装、调试等费用。 三、采购产品清单 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位 1 无线面板AP 253 台 2 防火墙 1 台 3 poe交换机20 台 4 AC控制器 1 台 5 核心交换机 1 台 6 千兆光模块45 个 7 无线网卡300 个 8 18u机柜12 个

9 42u机柜 1 个 10 插排15 个 11 理线架21 套 12 光纤跳线45 套 13 电源线600 米 14 PDU 2 个 15 网线1000 米 四、采购产品技术参数 1.核心交换机 功能类别技术要求及指标 交换容量交换容量≥1.92Tbps 包转发率包转发率≥1440Mpps 业务槽位主控引擎≥2;整机业务板槽位数≥3 机柜要求适用600mm深度机柜 端口密度支持整机万兆端口密度≥144个 硬件要求为保证设备散热效果和可靠性,要求设备支持模块化风扇框,可热插拔,独立风扇框数≥2 支持颗粒化电源,支持M+N电源冗余(AC和DC均支持),电源个数≥3,同一系列、不同款型间电源可以通用 为适应机柜并排部署,设备机箱(包括业务板卡区)采用后出风风道设计 支持独立的硬件监控模块, 控制平面和监控平面物理槽位分离,支持1+1备份,能集中监控板卡、风扇、电源、环境,调节能耗 为了简化管理,支持纵向虚拟化技术,支持把交换机和AP虚拟为一台设备,支持两层子节点,且子节点接入交换机支持堆叠 MAC 支持整机MAC地址≥1M;MAC学习速率>8000/s VLAN 支持4K VLAN 支持1:1,N:1 VLAN mapping; 支持端口VLAN,协议VLAN,IP子网VLAN; 二层功能支持IEEE 802.1d(STP)、 802.w(RSTP)、 802.1s(MSTP);支持VLAN内端口隔离; 支持1:1, N:1端口镜像;

项目技术标准执行检查制度及技术标准清单

项目技术标准执行检查制度 一、总则 (一)为实现灌区工程质量目标,加强对水利技术标 准执行情况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落实自治区水利厅和国家建设领域法律法规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特编制本技术标准执行监督检查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灌区工程技术标准执行实施管理,各有关建设、项管、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等参建单位均应遵守执行。 二、编制依据 本制度依据但不限于以下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等有关规定制定,如经修订以最新版本为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7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务院第53号令) (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 号) (建设部81 (四)《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号令) (五)《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7)

(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 项目执行技术标准清单见后附。 三、检查内容与方法 (一)基本规定 1.水利工程建设、项管、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检 测试验等参建单位应加强本单位内部管理,制定严格执行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管理制度,有关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必须熟悉、掌握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 2.工程建设单位管理文件、项管合同、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检测方案等主要文件均须列入对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具体实施 和执行要求; 3.工程建设单位,项管、勘测、设计、施工、监理、 检测等建设各方须对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相关内容进行 宣传贯彻和培训并有记录,能及时采用现行标准,建立有效的技术标准清单,有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负责机构及人员,对贯彻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有相应经费支撑; 4.贯彻执行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必须从工程开始抓,从勘测、设计、施工、项管、监理、检测、验收各阶段全过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1. 概述 《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维修方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使学生从现代汽车后市场出发,掌握汽车后市场服务的特点、策略和技巧。通过对汽车售后市场的运行,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参与和操作,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可让学生面向研究对象进行汽车使用性能检测与维修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课程的性质 《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维修方向)专业的方向课程,也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保险理赔方向)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内容涉及了汽车构造基础知识篇、汽车检测与维修实务篇以及以及蕴含汽车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点,重点是整个汽车检测与维修知识领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积累和帮助,为他们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 为了使学生对汽车检测与维修的知识点的全面了解,在本课程中设计了汽车构造基础知识、检测与维修实务(检测与维修礼仪、维修流程等)环节讲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本课程中同时为进一步学习专门化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开发思路 1、课程将保证学生掌握现代汽车市场检测与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相关概念、原则及方法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 2、教学内容要以实操为重点并兼顾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整体内容具有关联性、梯度性、系统性、完整性,为提高学生学好后继续专业课程大号基础。 3、对实践中直接应用的内容,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2.课程目标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的兴趣,学好这门课程。认真学习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基础知识(汽构部分和检测与维修部分)。让学生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培养企业的合格人才。 2.1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市场中检测与维修观念、研究方法,熟悉顾客价值、汽车服务市场检测与维修等基本理论。

工程技术标准及要求

工程技术标准及要求 一、施工单位资质要求: 1. 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的复印件(应加盖公章)及资格简介。 2.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家住建部或山东省建委核定的工民建工程总承包贰级(含)以上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 3.必须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有良好的市场信誉、雄厚的实力、完善的管理。 4.承包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的要求:必须具有国家贰级以上项目经理资质,能常驻现场负责组织施工。 5.承包单位提供的管理体系架构人员配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配置,管理人员必须按报表配置组建并实名制,项目管理体系不得变动。 6、必须提供本次招标工程竣工后的保修、服务方案。 7.具有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与质量检验测试手段。 二、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 招标人提供的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其他资料和信息数据如下(也可以附表的形式表现): 1、本工程现有场地已具备“三通一平”,发包人所提供的现场条件为承包人所见到的现场踏勘现状。 2、鉴于本工程所处现场位置和周边情况,提示承包单位充分考虑在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基础二次开挖工作对工期造成的影响,因此发生的费用在措施费用中予以充分考虑; 3、鉴于本工程所处现场位置和周边情况,提示承包单位须考虑设置施工围挡,因此发生的费用在措施费用中予以充分考虑; 4、鉴于本工程电梯设备、天燃气工程、户表前的电气设备设施发包人另行分包,提示承包单位充分考虑在施工中存在的施工配合工作; 三、承包(招标)范围: (一)甲分包施工的工程范围的详细说明: 二期机电工程除电梯设备、天燃气甲分包外,总包负责施工图纸中所有给排水、雨水、采暖、通风、空调工程、强弱电工程主体结构及二次装修全部及洽商内的工作内容等。含:

检测工具校验技术标准

三、检测工具校验技术标准 自制质量计量器具校验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自制质量计量器具的名称、用途、制作和校验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新天一集团标准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2 自制质量计量器具的名称与用途 2.1靠尺:用于墙面和地坪的平整度。 2.2托线板:配备线锤用语检验柱、墙面的垂直度。 2.3方尺:用于检验建筑物各部位的阴阳角。 2.4 刻槽直尺:用于检验钢筋焊接的轴线偏差。 3 制作 3.1 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301-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录一检验工具表中规定的规格制作。 3.2木质自制质量计量器具必须选用质地密实、干燥的材料制作,禁止使用松软含水的木材;铝合金自制质量计量器具壁厚必须≥1.0mm。 4 校验方法和校验工具 4.1外观:用目观察。 4.2材质:用目观察。 4.3计量器具外形尺寸:用1米钢直尺和2米钢卷尺。 4.4计量器具精度:用1米钢直尺、2米钢卷尺、0~150毫米游标卡尺、2米长钢平板。 5 校验方法和要求 5.1外观:用目观察法,自制质量计量器具外观不应有明显的损伤和缺陷。 5.2材质:木质用目观察法,铝合金材质用0~150毫米游标卡尺测量其壁厚。 5.3自制质量计量器具的外形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5.4自制质量计量器精度用标准钢直尺、钢卷尺、游标卡尺、钢平板和标准楔形尺校准,其误差不得超过下表: 6 校验结果处理和校验周期 6.1校验记录表由计量员按实填写,并存档。 6.2经校验合格后填发准用证;不合格者严禁使用,并作好停用标记。 6.3校验周期为使用前一次,以后根据使用情况一般为一年一次。 6.4校验记录表 计量员:校验人:日期: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代码:07080129授课对象:自动化控制、机电、电子应用、计算机 应用、测量专业等 学分:(4学分)先修课:电子电路、电工原理、电子测量、电子 仪器仪表和有关专业基础知识等。 学时:(64学时)后续课:相应各专业课 制定人:辛川制定时间:2011年7月16日星期六 二.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以上相关专业计划规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掌握常用传感器的使用;了解对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了解新型传感器;在传感器的应用中对电子电路、单片机和微型计算机等的基础知识的回顾。补充应用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对实际应用的认识。 由于无实训条件,故传感器的应用能力方面暂缓。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1)逐步培养学生对对自动控制系统中信号的拾取及处理方法; 2)加深学生的对传感器实际应用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3)学会一定的沟通、交际、组织、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巩固对已学理论电子电路、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和微型计算机等的应用能力。 (2)知识目标 1)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及计算,了解新型传感器; 2)了解对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 3)了解各种传感器的技术指标; 4)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使用使用。 (二)。课程课时分配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 4学时) 1.传感器基础知识、检测技术基础( 1学时); 2.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其处理方法( 1学时); 3.电桥电路在测量中的应用( 1学时); 4.电阻电桥设计制作与性能测试( 1学时)。 (二)( 12学时) 1.变阻传感器( 2学时); 2.电阻应变片、热电阻及热敏电阻,敏电阻( 4学时); 3.电阻、敏电阻、敏电阻( 4学时); 4.传感器应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2学)。 (三)( 5学时) 1.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性能特点( 2学时); 2.电容式传感器的常用测量电路( 1学时); 3.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容式接近开关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2学时)。

技术标准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 1、整车参数 1.1外形尺寸:约10030mm×2500mm×3950mm 1.2满载总质量:约27000kg 1.3乘员人数:6人 1.4最高车速:≧85km/h 1.5排放标准:国V 1.6液罐容量:水10000L,泡沫2000L 1.7消防泵流量:≧80L/s 1.8消防炮流量:≧60 L/s 2、底盘参数 2.1驱动形式:6×4 2.2驾驶室:原装平顶短驾,双门单排2座,带专用液压翻转机构 ★2.3发动机:原装进口发动机(投标文件必须提供进口证明文件) 2.4发动机形式:直列6缸、电控高压共轨、涡轮增压中冷柴油发动机 ★2.5额定功率:≧315kW 2.6排放标准:国Ⅴ 2.7速箱形式:12档手动带同步器变速器 2.8离合器:单片、干式、膜片弹簧 2.9取力器:全功率夹心式取力器 2.10油箱容量:≧200L方形铝合金油箱 3、上装参数 ★3.1独立乘员室 3.1.1材质:高强度航空铝合金型材及丙烯腊-乙烯橡胶-苯乙烯。 3.1.2结构:主骨架铝合金型材焊接结构,外蒙皮为铝合金板粘接结构。 3.1.3座椅:带自动翻转座椅4个,配有6.8-9L通用空气呼吸器座。 3.1.4储物空间:独立乘员室座位下均设有抽屉式储物箱。 3.1.5空调:顶置式冷热一体空调,通过控制模块调速。直流24V驱动,由原车电池或加装电池驱动,行车、停车都可用空调。

3.1.6车门:左右门均采用一体化高强度车门,模具成型门框,门开启角度可达85°,设有照明和警示灯。 3.1.7踏板:联动式三级翻转上车脚踏板按人体工程学及上下车习惯进行错层式计,踏板表面采用花纹铝合金板材,具备极强的防滑性能。随着车门的启闭,脚踏板自动翻转,并安装有防滑安全扶手,极大地提高了救援人员下车安全及速度。 3.1.8照明:独立乘员室内采用LED灯带照明,座椅上方配备LED阅读灯。 3.1.9通讯系统:配备与驾驶室可视通讯系统。 3.2副车架 3.2.1材质:采用专用钢材制造而成的高强度矩管。 3.2.2性能:液罐与副车架采用具有扭矩削减性能的弹性连接座连接,不仅增加了车架与罐体之间连接的柔性,防止上装变形和破裂,还增加上装车厢强度,充分发挥底盘性能,同时标准化副车架实现上装部件的灵活装配。 3.3车厢 3.3.1材质:车厢(器材箱、泵室及内骨架)全部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型材,内饰板采用光面拉丝氧化铝板。 3.3.2结构:车厢的骨架为全铝合金框架焊接式结构,外蒙皮为铝合金板粘接技术;车厢内器材骨架采用铝合金型材搭接结构,能根据客户要求灵活布局器材箱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在器材箱内可选用新型滑动托架、拖板以及高强度的塑料存放盒等存放结构,充分利用车厢内部有限空间;内饰板和底板均为光面拉丝铝合金板材。 3.3.3车顶护围:采用铝合金整体拉制成型,外侧安装频闪警灯及车外照明灯,内侧安装LED 车顶照明灯。 3.3.4梯架:车厢顶部设置一套全铝合金焊接的轻型多功能二节拉梯架,可放置二节拉梯、单杠梯、挂钩梯。 3.3.5后爬梯:车厢后部右侧设置一架通往车顶的铝合金安全爬梯。 3.4帘子门 3.4.1材质:采用轻型优质铝合金,大幅面卷帘门,启闭灵活、密封性好、噪音低、外形美观、轻便可靠。 3.4.2结构:顶部设有导流槽,四周装有密封条,具有良好的防雨、防尘密封性能。配备拉杆式条锁把手、一点式红色弹性拉带及两点式固定座;并且安装有传感器,可通过驾驶室内的指示灯了解帘子门开闭状态。

技术标准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 01标段:便携式土壤检测仪1台(采购预算26万元) 1、产品描述 主要用于现场土壤重金属快速检测,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适合户外作业。内置GPS、WIFI、蓝牙等功能,可记录检测区位地理信息,可联机进行数据传输。 2、技术参数 2.1可同时测试Pb、As、Cr、Cu、Ni、Zn、Mn、Hg、Cd等重金属元素,检出限可达mg/Kg级别(以SiO 基体:Pb<5mg/Kg、As<3mg/Kg、Cr<15mg/Kg、Cu<10mg/Kg、 2 Zn<2mg/Kg、Ni<5mg/Kg、Mn<10mg/Kg,Hg<1mg/Kg,Cd<3mg/Kg); 2.2 检测分析时间:3-60秒(可调); 2.3 重复性:RSD<4%; 2.4配备高性能处理器和存储器 2.5屏幕显示:高清高亮液晶显示电容触摸屏,操作灵敏,可更好应对现场测试强光照射下的数据观测; 2.6 可自动存储测试结果,包含元素的种类、含量结果、及超标与否。储存数据及图谱超过10000组,可通过存储卡扩充容量,测试报告有EXCEL、BMP、PDF 等格式,并可导出; 2.7数据传输与处理:仪器可通过USB、WIFI、蓝牙联机传输数据或打印,同时可实现仪器与电脑屏幕同步使用等; 2.8开机密码保护,设置操作员和管理员两级操作权限,且仪器前部设置有样品感应装置,具空测时自动切断X射线源功能,确保使用人员的绝对安全; 2.9 防辐射安全性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2.10 分析数据自动统计功能:对多次测试可自动统计最大值、最小值,及标准偏差等; 2.11 测试时间控制方式:具备扳机控制和软件控制模式操作仪器,也可实现USB

度环检检测技术及相关标准知识考试试题

2018年度环检标准及资质认定 考试试题 (本卷知识范围:GB18285-2005、GB3847-2005、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部门:得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归档留存,保存期不少于()。 A、1年 B、3年 C、6年 D、9年 2.检验检测机构对检测结果有效性的质量控制方法不包括()。 A)能力验证B)存留样品再检测C)人员比对D)检验检测机构比对 3.原始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结果和记载检测数据、结果的证实性文件,若填写错误()。 A)可以更改B)不可以更改C)由领导决定是否需要更改 4.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 D )年,应当在其有效期届满()个月前提出申请。 A)3 3 B)4 3 C)5 3 D)6 3 5.检验检测机构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 ()。 A)控制B) 检查C) 监督D) 全部 6.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是指() A)HC、CO B) HC、CO、NO C) HC、CO、NO、CO2D) HC、CO、NO、CO2、O2 7.在双怠速法与稳态工况法中要求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不少() B)350mm B) 200mm C) 400mm D) 40mm 8.在稳态工况法中ASM5025工况合的总时间是( ) C)100秒B) 105秒 C) 90秒D) 75秒 9.国标GB18285-2005要求在双怠速排放检测中,车辆油温不得低于( ),否则需要进行车辆预热。 D)80℃B) 85℃ C) 90℃D) 65℃ 规定测功机应配备冷却车辆的装置。环境温度超过()时冷却系统应启动。应避免冷却车辆催化转化器。 E)80℃B) 85℃ C)22℃D) 17℃ 11.在GB18285-2005中规定在用汽车指()的汽车。 F)已注册B) 正在使用 C) 已销售D) 已经登记注册并取得号牌 12.在双怠速法中要求某些车辆的λ应在()或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 G)±B) ± C) ±D) ± 13.国家标准规定在稳态工况法中安装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应使用前进档进行试验。安装手动变速器的车辆应使用二档,如果二档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低于()可使用三档。 H)70km/h B) 45km/h C) 40km/h D) 25km/h 14.在GB18285-2005中定义ASM稳态工况法具有两个工况,其分别是() I)怠速、双怠速B) ASM5025、ASM2540 C) ASM5024、ASM2540 D) 稳态工况、瞬态工况 15.在加载减速试验中对车辆的要求为() J)需装有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授课单位: 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 学分: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电子、测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必修课,电子、测控专业一般在第三学期开设,自动化专业一般在第四学期开设,电气专业在第五学期开设。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工业现场检测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就业打下基础。 ] 课程衔接在课程体系中,前导课程有《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实训》等课程,需要学生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单片机系统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后续课程有《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及装置实训》、《毕业实践》等。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同时又有较强的实践性,结合课程的作用和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如下几点: 1.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同时又兼有专业课的特点,课程设计时既要考虑为后续专业课程服务,强调理论性,又要考虑知识的现场应用,强调实用性。所以在学习各类传感器时,一般重点是基本原理、调试和应用维护,对内部结构和电路设计只作一般要求。 2. 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前导课程的掌握情况,在课程教学目标方面,要求掌握检测仪表的使用,检测系统的维护,对检测系统的设计不作要求。 考虑学生没有学习大学物理方面的知识,在课程内容上增加了温度、压力、流量等物理量的基本概念及检测方法。

3.按照“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为载体,以真实工作环境为依托,以完整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为要求,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计、实施方案设计及考核评价体系设计。 2、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三个方面达到预期目标:熟悉常用传感器基本原理、结构,掌握现场物理量的检测方法,检测仪表及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培养适应仪表检修和维护岗位、自动化生产线运行和维护岗位的职业素质。 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常用传感器基本原理、结构。 (2)熟悉现场物理量的概念、特点。 《 (3)掌握检测仪表及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1)掌握现场物理量的检测方法及检测仪表的使用。 (2)团队协作能力、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责任意识等社会能力达到一定标准。 (3)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使用各种资源完成工作任务及知识更新的能力。 < 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素质培养目标:具有能适应仪表检修和维护岗位、自动化生产线运行和维护岗位的职业素质,树立职业道德,初步养成良好职业习惯。 3、课程内容与要求及教学方法 单元1 检测技术基本知识学时:4 教学内容与要求: : 熟悉测量方法、检测系统组成和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了解检测系统的作用、地位,检测技术的新发展。掌握测量及误差等理论知识;能针对测试数据作误差分析处理。

技术规范及要求

技术规范及要求 (注:标有★的为基本技术参数,不允许偏离) 一、招标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15所学校安全饮水工程设施配套供货及安装,主要工作内容为:改造原有校舍及教室新增末端饮水间土建、装饰装修、供水、供电;室外配套土建、供水、供电、装饰装修、道路拆修等;新增集中式制水设备部分;末端加热开水器等工程。 本项目施工地点分散,建设工期时间紧,涉及施工种类多难度大专业性强,具有项目调试运行及质保要求严格,对产水水质的卫生安全要求高等特点。 投标人须对所投内容进行全部响应;报价若有遗漏,视为对招标人让利,均应免费提供。 二、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基本要求: 进水水质:井水,主要指标电导率按800-1000us/cm考虑。 (一)设备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性能指标 (1)★产水量 出水流量:第一种 0.5 m3/h,第二种 1.0 m3/h,第三种 2.0 m3/h,第四种 5.0 m3/h。 聋哑学校:系统产水量0.5 m3/h(进水水温20℃)。 第二实验小学、北皂学校、体校:系统产水量1 m3/h(进水水温20℃)。 新港路学校、石良中学、五中、培基小学、十中、实验小学、润新小学、实验中学、龙口市高级技工学校、开发区学校:系统产水量2 m3/h(进水水温20℃)。 龙口市一中:系统产水量5 m3/h(进水水温20℃)。 (2)★产水水质 电导率≤10 us/cm,产品水水质符合《瓶装饮用纯净水 GB 17323-1998》(2001)的要求。 (3)★回收率 反渗透回收率不小于40%。 (4)★脱盐率 反渗透脱盐率不小于99.2%(三年内)。

(5)自动控制 系统采用自动控制,自动模式故障时,可以手动操作。 (6)系统保护 设置高压保护开关、低压保护开关和安全阀,压力超出范围时,系统安全阀打开并报警。 (二)、采用标准 1.土建工程施工应执行中国及国家电力部颁布的相关规程、规范。 2. 国产设备制造和材料应符合下列最新版本的要求: 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T 5750.7-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 GB/T 5750.11-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3264-1991 不合格品率的小批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 GB/T 15239-1994 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GB/T 19249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GB/T 23954-2009 反渗透系统膜元件清洗技术规范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0103 膜分离技术术语 DL/T 588-1996 水质污染指数测定方法 HY/T 108-2008 反渗透用能量回收装置 HY/T 109-2008 反渗透用高压泵技术要求 JB/T 5995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机电产品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定 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7353 工业自动化仪表盘、柜、台、箱 GB/T 4025 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器件的编码规则 GB50184-2011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和标准物质研制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2008ZX08012-003) 赴日本交流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 研制技术考察报告 沈平厉建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赴日本交流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技术 考察报告 2010年11月15日至11月20日,根据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课题预算书的安排,我们赴日本就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产品成分检测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以及转基因水稻研发等内容进行了考察。通过听取日方专家报告、面对面交流、实地考察实验室和基地等方式,我们对日本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发现日本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研制定位明确,要求异常严格,设施配套齐全;着力加强非法释放转基因产品的转基因检测技术方法研制;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上采取关口前移,严进宽出的做法,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供我们借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目的 为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课题的研究进程,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根据课题预算书的要求,特组织课题核心技术研究人员赴日进行转基因标准物质研制交流,旨在了解日本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的研究进展、设备条件和质量控制体系,以及转基因水稻实验室监管体系,探讨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如标准物质的量值确定、可替代性验证、不确定度分析、配套标准物质应用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新技术方法等。

二、考察内容 (一)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 11月19日下午,听取了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综合研究所Kazumi kitta博士关于标准物质研制、检测方法研制和评价的专题报告,就拷贝数与重量比的换算、原材料的提供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实地考察了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研制实验室的结构布局。 日本农林水产省下属的食品综合研究所是日本唯一开展转基因植物标准内物质研制的单位。该所配备了一流的专业设备和标准物质研制实施环境,建有专业的转基因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仅仅标准物质的制备实验室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阴性样品粉碎室、阳性样品粉碎室、标准物质混合式、储存室、称量分装室。每个功能实验室都有严格的环境质量控制措施,例如仪器专用、实验试剂专用、实验服专用、实验人员权限设置等,从而确保标准物质的制备质量。在原材料方面,该所研制标准物质的所需的转基因原材料,均由研发者提供给日本政府,再转给检测机构。 食品综合研究所主要开展基体和质粒标准物质研制工作,基体标准物质一共3种,分别是转基因大豆GTS40-3-2,转基因玉米MON810和GA21;质粒标准物质主要分为2类,分别是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质粒标准物质。在日本,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的管理评价体系和我国完全不一样,其研制的标准物质不需要通过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评定和审批,但是研制标准物质机构必须具备标准物质制

最新版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食品分析》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1.1课程的性质 《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它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食品分析》课程任务是:在学生基本了解了食品营养成分检测原理、各种分析检测仪器结构、工作原理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掌握食品理化分析的基本知识,具有合理选用分析检测方法、分析检测仪器能力,能够制定食品中各种检测组分的检测规程,熟练掌握各种组分检测的国家第一法(即国家仲裁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应用现代分析检测方法和设备检测的能力,对在线食品生产质量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具备分析、解决生产中与现代食品产品质量相关的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1.2、课程定位 1.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随着食品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食品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食品加工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的分析检测方法大量应用,根据对食品企业的调查,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所对应的岗位群主要分布在各类食品生产工艺的操作、设备的调试、食品在线品质管理、食品化验室化验、食品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及食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岗位。因此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培养生产、分析检测、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能在食品企业、商检、卫生防疫等领域,从事与食品质量检验有关的技术、管理、食品生产及教学、实验等相关工作的高等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2.课程定位 食品理化分析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技术技能课程,综合了《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相关内容,具有实践性强、应用面广的特点,该课程是学生考取中级食品检验工资格证书、毕业就业的坚实基础,该课程对学生受益面大,影响非常深远。一名从事食品分析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学好《食品理化分析》课程的内容,

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

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 第一节一般要求 1.工程说明 1.1 工程概况 l.1.1 本工程基本情况如下:。 1.1.2 本工程施工场地(现场)具体地理位置如下: 1.2 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 1.2.1 本工程施工场地(现场)已经具备施工条件。施工场地(现场)临时水源接口位置、临 时电源接口位置、临时排污口位置、建筑红线位置、道路交通和出入口、以及施工场地(现场)和周围环境等情况见施工场地(现场)现状平面图。 1.2.2 施工场地(现场)临时供水管径:满足施工现场临时供水需要。 施工场地(现场)临时排污管径:满足施工现场临时排水需要。 施工场地(现场)临时雨水管径:满足施工现场临时排水需要。 施工现场临时供电容量(变压器输出功率) 满足施工现场结构及安装阶段用电负荷。 1.2.3 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其他资料和信息数据如下: / 。 1.2.4 承包人被认为已在本工程投标阶段踏勘现场时充分了解本工程现场条件和周围 环境,并已在其投标时就此给予了充分的考虑。 1.3 地质及水文资料 1.3.1 现场地质及水文资料和信息数据如下: 详细内容见地勘报告。 1.4 资料和信息的使用

1.4.1 合同文件中载明的涉及本工程现场条件、周围环境、地质及水文等情况的资料和信 息数据,是发包人现有的和客观的,发包人保证有关资料和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 但承包人据此作出的推论、判断和决策,由承包人自行负责。 2.承包范围 2.1 承包范围 2.1.1 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 本工程承包人自行施工的工程范围如下: 本标段工程的图纸、工程量清单、招标文件及答疑、补充文件(若有时)所包含的全部内容的施工。 2.1.2 承包范围内的暂估价项目 2.1.2.1 承包范围内以暂估价形式实施的专业工程见第五章“工程量清单”“专业工程暂估 价表”。 2.1.2.2 承包范围内以暂估价形式实施的材料和工程设备见第五章“工程量清单”“材料和 工程设备暂估单价表”。 2.1.2.3 上述暂估价项目与本节第2.1.1项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的工作界面划分如下: 发生时另行约定。 2.1.3 承包范围内的暂列金额项目 2.1. 3.1 承包范围内以暂列金额(包括计日工)方式实施的项目见第五章“工程量清单”“暂 列金额明细表”(不包括计日工)和“计日工表”,其中计日工金额为承包人在其投 标报价中按“计日工表”所列计日工子目、数量和相应规定填报的金额。 2.1. 3.2 暂列金额明细表中每笔暂列金额所对应的子目,包括计日工,均只是可能发生的 子目。承包人应当充分认识到,合同履行过程中所列暂列金额可能不发生,也可 能部分发生。即便发生,监理人按照合同约定发出的使用暂列金额的指示也不限 于只能用于表中所列子目。 2.1. 3.3 暂列金额是否实际发生、其再分和合并等均不应成为承包人要求任何追加费用和 (或)延长工期的理由。 2.1. 3.4 关于暂列金额的其他说明: / 。 2.2 发包人发包专业工程和发包人供应的材料和工程设备

项目具体技术标准和要求

项目具体技术标准和要求 一、信阳市颗粒物激光雷达分析仪设备采购项目一览表 一、颗粒物激光雷达 1、设备用途 1.1探测大气气溶胶(飘尘)垂直分布和时空演变特征 1.2探测云垂直分布、时空演变特征 1.3进行云层3D扫描,探测云底高随时间变化 1.4探测大气边界层的结构和时空演变特征 1.5探测颗粒物质量浓度(如PM10)的时空演变特征 1.6大气水平能见度及斜视程能见度 1.7实现非球形粒子与球形粒子的区分探测,识别沙尘、烟尘等非球形粒子(扬沙、沙尘暴监测) 1.8城市边界大气剖面扫描,探测污染输送动态监测,区别局地污染与外部输送 1.9区域污染物快速溯源,进行污染排查和应急监测 1.10区域污染物精准定位,可视化展示污染物水平分布状况 2、性能指标 ★2.1为同时保证在垂直及扫描探测等不同应用下都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率,投标产品时间分辨率要求在3s~10min可调(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复印件加盖投标人公章,开标时原件备查); ★2.2为同时保证在垂直及扫描探测等不同应用下都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投标产品空间

分辨率要求在5m、7.5m、15m可选(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复印件加盖投标人公章,开标时原件备查); ★2.3为更全面反应污染物空间分布情况,探测盲区要求小于75m(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复印件加盖投标人公章,开标时原件备查); ★2.4为实现更大范围的雷达探测,投标产品最大探测高度要求不小于20km(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复印件加盖投标人公章,开标时原件备查); 2.5雷达主机采用一体化设计,高度集成发射单元、接收单元、数据采集单元。 ★2.6所投产品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所投产品须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认证(须提供所标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并加盖投标人公章,原件核查); ★2.7所投产品应具备独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须提供质控装置的外观展示及独立知识产权复印件并加盖投标人公章,原件核查); ★2.8所投产品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性、精确性,提标人须提供所投产品省级及以上工信部门颁发的专精特新产品证书(提供相应证书复印件并加盖投标人公章,原件备查)。 3、发射单元 3.1发射激光束的波长:532nm; ★3.2脉冲能量:为保证重污染天气下雷达有效探测范围仍能满足要求,激光脉冲能量要求在10uJ~1000uJ区间可调(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复印件加盖投标人公章,开标时原件备查); ★3.3投标产品符合《激光产品的安全》国家标准(GB747.1-2012),对人眼角膜脉冲单位面积的照射量≤5*10-7J.cm-2(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复印件加盖投标人公章,开标时原件备查); 3.4脉冲频率:2kHz/2.5kHz,可调; 3.5激光器: Nd:YAG激光器; 3.6泵浦方式:固体激光二极管泵浦; 3.7激光器使用寿命大于12000小时; 3.8激光器冷却方式:风冷。 4、接收单元 ★4.1接收望远镜:透射式同轴光学系统,应具有防光学干扰功能(提供经过国家机构认证的详细技术说明加盖投标人公章,开标时原件备查); 4.2望远镜口径要求不小于180mm; 4.3探测通道:532nm垂直通道、532nm平行通道。 5、数据采集单元 5.1探测器:高灵敏度、低噪声光电倍增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