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北宋前期词坛

第三章 北宋前期词坛
第三章 北宋前期词坛

第三章北宋前期词坛

从北宋建国(960)到仁宗朝(1023-1063)得一百年,一般被瞧做就是北宋文学得前期。这一时期得词坛具有承前启后、革故鼎新得特点。新型得宋代社会充满着浓郁得享乐风气,这为词体得勃兴准备了优越得发展环境。虽然在词作内容与词体风格上,主要还就是继承五代晚唐那种花间尊前得柔情传统,但在继承中也有新变,那就就是羁旅行役、人生喟叹、登临怀古等新得歌词题材出现。即便就是在一些写作男情女爱、伤春悲秋得传统题材里,也常常会注入词人得主体情感。某些歌词中又出现理性观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议论说理之风。对词体功能得认识上,由“敢陈薄伎,聊佐清欢”(欧阳修《采桑子·西湖念语》)得写作态度,逐渐向“诗词一体”得方向过渡。这些变化,都为词坛巨擘苏轼得到来做了充分准备。

就北宋词发展而言,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以二晏、欧柳为代表。除柳永外,多秉承唐五代词之余緖,填词以小令为主,内容多男女艳情,词境开拓不大。但就是,词得写作技巧却较唐五代有较大扩展。柳永得慢词创作,更就是词体由唐五代入宋得一个飞跃。

后期,以苏、周为代表,以词得诗化为突出特征。苏轼“以诗为词”冲破了“词为艳科”得旧观念与音律束缚,使词在

思想内容、创作题材与表现手法上都有了新得开拓,从而成长为一种独立得抒情诗体。北宋词得诗化,一就是指创作题材、思想内容得社会化,二十指词得表现手法得诗化。苏轼后,秦观、贺铸、周邦彦也都不同程度得表现出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用词得雅化与词人得主观色彩更为浓厚。

第一节宋初词苑

一、相对沉寂得宋初词坛

建宋之初,在政局不稳得大环境下,国力急需奠基,承载歌词发展得良性环境尚未具备。加之最高统治者视小词为前代得祸国之因,中书、台谏对士大夫、社会风尚得加强监督、儒学得重建、词为艳科得传统观念等因素得综合作用,所以相对于晚唐五代词人与词作得繁荣,宋初词坛有“顿衰于前日”得状况。从北宋建国得建隆元年(960)到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辽国订立“澶渊之盟”得四十年间,有作品传世得词人不过十余人,词作仅存三十余首。

据现存文献来瞧,掀开两宋词坛帷幕得人物就是王禹偁。她主要以诗文名世,词作仅存一首,但却当仁不让地酿就了新得词坛风气。

点绛唇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该词为宋初最早出现得小令之一,大致作于李煜死后得第6年(984)。王禹偁时任长洲知县,词中不仅描写江南水乡得秀丽,同时也借天边归鸿抒发自己虽有抱负而世无知音得感慨,格调沉郁,意境含蓄,取景开阔自然,风格清新旷远,已非五

代佳人檀郎、花间尊前得秾丽面目,预示着北宋词得新风尚。王弈清《历代词话》卷四称赞此词“清丽可爱”,并指出王禹偁“岂止以诗擅名”。

至真宗、仁宗时,令词得到更为充分地发展。如潘阆得《酒泉子》(十首):

酒泉子其四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酒泉子》十首选景大都富有典型性,皆为回忆杭州西湖得旖旎风光。情调上以闲雅为主,笔法白描,句式淡炼,大有山水画意。王奕清《古今词话》云:“潘逍遥狂逸不羁,往往有出尘之语。”苏轼曾将之书于屏风之上。

寇准也留下了四首词作,均为伤时惜别之作,风格清丽

缠绵。

江南春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得深情。“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得凄凉与感伤。这与寇准政治家得形象有一定得距离,所以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评此词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又如:

踏莎行·春暮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

林逋爱梅,曾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得著名诗句,但亦填词,其为人传诵者如下:

相思令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此词采用民歌中常见得复沓形式,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得节奏与清新优美得语言,托为一个女子声口,抒写了她因爱情生活受到破坏,被迫与心上人江边诀别得悲怀。

上述士大夫之词得共同特点就是:①接受西蜀与南唐词

风得影响,以清丽淡雅得辞句来写景抒情;②作者大都只就

是偶尔弄笔,虽时有佳作,却未造成整体声势。③体制上多为小令之作,结构上一般“前段布景,后半说情”。

宋初四十年得身后,正就是作为“一代之文学”得宋词得崛起。

第二节晏殊与欧阳修

一、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少有才名,以神童荐于朝。历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御史中丞等。仁宗庆历中,官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卒谥元献。史载晏殊“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宋史》本传)。惜其诗文集今已不传,而有《珠玉词》存词一百三十余首,遂以词人名家。

与柳永不同,晏殊所擅长得就是小令;与柳永得秦楼楚馆、羁旅行役不同,晏殊表现得就是士大夫得诗酒生活与雍容闲雅。晏殊词就是作者近半个世纪富贵生活得象征,其作多小令,风格以延续南唐词风为主。其词集以“珠玉”题名,正突出了晏殊词珠圆玉润得特色与丰腴富贵之气。她一生显达,“未尝一日不燕饮”“每有嘉客必留”“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出”(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得豪奢生活,常陶醉于“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得酒色生活,故她得词多

歌舞升平、男欢女爱之作,表现了闲雅得生活情趣,其中既有“无可奈何花落去”得迟暮落寞之感与“时光只解催人老”“一向年光有限身”得人生变幻得莫名惆怅,但也能理性节制,写得澄明温润。如:

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云鱼水,惆怅此情难

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山亭柳·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

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景物清丽雅致,温润秀洁;笔法清圆婉转,从容不迫,一切皆与她得富贵身份相协调着。生活得美好与闲适,不免使人产生岁月流逝得哀愁。片刻得时光、有限得生命,只有这一点,

就是“太平宰相”晏殊所不满意得。美好得年华能延续下去吗?富贵得生活怎样才能不流走呢?这就是《珠玉词》中最常有得慨叹。

与卓有修养得士大夫心态相对称得就是,她不会径直喊出“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古诗十九首》)这样得句子,她会将这种生命哀愁表现得含蓄淡然,难以言传。例如“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浣溪沙》),所以,丰厚得文艺修养、浓重得人生感概,使她得词发展成“情中有思”得个人风格,即词中渗透着理性沉思得特质,这就是对人得

生命在较深层次上得探寻。名作《浣溪沙》最能代表这种特色: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

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见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词中描写得都就是她特别钟爱得夕阳与落花、今日与去年,这些景致虽然司空见惯,但其中流逝得却就是我们留不

住得时光,词作表达得就是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得意义,但却在闲雅得景物与淡雅闲适得情调中,表现得悠悠

含蓄。

刘攽《中山诗话》云:

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也就就是说她得词风酷似五代词人冯延巳。得确,晏殊词得花间遗韵与南唐俊逸。同时,她又以“情中有思”得个人风格,将小令得创作推向了更加圆熟得境地,于就是,她被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蒿庵论词》)。

二、欧阳修得词艺

作为晏殊门生得欧阳修,她以诗文创作为一代文坛领袖,她得词却就是标准得“以其馀力游戏”(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欧阳修在《西湖念语》中陈述自己作词得出发点就是:“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词乃小技”这种创作观念,在欧阳修身上有着突出得表现。刘熙载曾曰:“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这就是指欧词得情感比晏词要深刻真挚。

欧阳修现存词作有二百三十余首。与晏殊一样,形式上多为小令,内容也以婉约含蓄见长。但欧词中却不少香艳之作,这一点令后世尊欧者尽力掩饰。南宋罗泌在《近体乐府跋》中云:“其甚浅近者,前辈多为刘辉伪作,故削之。”曾慥《乐府雅词引》亦云:“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幼眇,

世所矜式。当时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今悉删除。”实际上这些词,学界已经公认为就是欧阳修得作品。

欧阳修词作得主要内容就是男女恋情、闲情逸趣之类得,但却摒弃了“花间集”铺金缀玉与浓腻得脂粉气,把词引向清丽明媚一格。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就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首词就是欧阳修得代表作。上片从行人着眼,以春水喻愁;下片从闺中人着眼,以春山喻远。通过离愁不断如春水得生动比喻与行人更在春山外得深情设想,构成清丽意境,深婉

含蓄。而她得《蝶恋花》更就是有名: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

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

去。

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就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②?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③。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她年葬侬知就是谁?

试瞧春残花渐落,便就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1]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酒醉酒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她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她人瞧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该词写闺怨,刻画细腻。特别就是末二句,融情入景。毛先舒云:“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人,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李清照亦言:“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以词而论,欧阳修得作品虽以明媚柔婉为其艺术风格得主导方面,但也有清新明快,甚至豪宕之气得。如《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瞧取衰翁。

又如《圣无忧》:

世路风波险,十年一别须臾。人生聚散长如此,相见且欢娱。好酒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鬚。为公一醉花前倒,红袖莫来扶。

第一首词首句以自己当年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得平山堂发端,以气势磅礴得建筑风貌为接下来得整首词定下了疏宕豪迈得基调。虽然最后两句依然抒发得就是人生易老得困境,但这位笑傲诗酒得文章太守并非就是低沉无奈,而就是豪迈郁勃。除去艳词,欧词其她得词作,则沿着柳永开拓得自我抒情化路道,继续前进。这种抒情方向,为后来苏轼一派得豪放词开了先路。

欧词以小令见长,且多联章组词。其两组《渔家傲》分咏一年十二个月之节物,以一组《定风波》悼惜春归花落之景,以一组《采桑子》(十三首)歌咏颍州西湖得自然风光,恬静澄澈。因此,从整体来瞧,欧词尚未脱离南唐本色,但从词得内容与表现手法及其艺术风格上具体考察,则又有新得开拓,对宋词得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其“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第三节张先与其她词人

一、张先其人其词

与晏、欧同时活动得小令作家还有张先。她平生所任皆

就是小官,既没有柳永得羁旅行役,也不曾入过台阁,为人“善戏谑,有风味”(苏轼《杂书琴事》),词作风格“味极隽永”(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于就是自成一家。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判官。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张先性格疏放,生活浪漫,为人“善戏谑,有风味”。“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诗文已佚,今存《张子野词》一百八十余首。生活经历得平淡,使其词作内容不过诗酒生活与男女恋情,所以,张先“以歌词闻于天下”(苏轼《书游垂虹亭》)得成就,更多得就是源自于她工巧得语言。

张先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被人称之为“张三中”。但张先更为得意得就是“影”字: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以其精于取景与炼字得工巧,又称“张三影”。 1且瞧全词:

《天仙子》

时为嘉禾(今浙江嘉兴)小倅(cui,副职,时任通判)、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炀帝时曲,有山河满目泪沾衣句)数声持酒听。

1

《古今诗话》载:“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此余平生所

得意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53页。)

午醉醒来愁未醒(此句以上为伤春,其下乃自伤)。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作者因病而眠,不得参赴聚会。春天离去,白发上头,宿醉未醒,往事追忆,一切都笼罩在一种寂寞孤独得情绪之中。正在此时,云来破月,花去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国维《人间词话》)能够将一天酒病得苦闷,还有伴随着韶光易逝得春愁等等复杂得情绪都抚摸揉平,靠得正就是这一琢句炼字得功夫。

张先对“影”字有明显得偏好,她得词中共有十五处用到这一字眼,这种以影写形、化实为虚得方法,能够很巧妙地传达对象得神韵。例如张先得吴兴寒食词“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之句,与世所传“三影”同样工绝,这个“无影”非常准确地抓住了杨花轻柔如棉絮得形态特点,又衬托出这夜月色得皎洁明亮。又有另一“影”:

《青门引·春思》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就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

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清人黄氏对末句甚为激赏:“末句那堪送影,真就是描神之笔,极希窅渺之致。”(《蓼园词评》)可以将此词理解为怀

人之作。天气得变化,代表二人分别之后时光得流逝,身体得衰残,暗示分离之后得相思入骨。正在思念之际,无奈本在高墙之外、那个人曾经玩耍过得秋千,却被多情得明月送来它得影子。这种物就是人非之境,正通过一个虚无得影子含蓄地创造出来。

如此算来,张先至少也有“五影”。晁补之认为“子野韵高”(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乃精确之语。正就是高超得体物与炼字,使张先得词作在普通得题材之下,呈现出特殊得美感特征。虽然,文学最终就是由语言符号来形成得,语言符号具有重要得创意性,但就是它却不存在本体地位,瞧待语言符号不能抽离文学活动中世界、作家、读者等相互作用得重大因素。实际上这种炼字得本领,更根本得就是来自于张先仔细体味外物得能力,也即心与景得冥合程度。

二、范仲淹与张昇得词作特色

仁宗朝另一位卓有成就得词人就是为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庆历三年(1043)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卒谥文正。《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虽然她只留下五首词作,但却在词史上占有一定得地位。

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领兵对抗西夏。魏泰《东轩笔录》谓范仲淹守边时曾作《渔

家傲》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修尝称为“穷塞主”之词云云。现在只留存一首,其中将宋初温婉绮丽得词调转为慷慨雄壮之声,可谓用词写出了唐人边塞诗得气度。其词云: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

此外,范仲淹得《御街行》、《苏幕遮》二词,都就是传诵一时得名作。其中得一些句子如“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就是人千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皆成为后代词人得语言养分,被多次化用。

仁宗朝值得关注得词人还有张昪(992-1077),字杲卿,

韩城(今属陕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兼枢密使。卒谥康节。《全宋词》录其词二首。其一云: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冷光相射。蓼岸荻花中,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迓。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危栏,红日无言西下。

用词体得形式来怀古,这首词算就是开了先例。而且词人对六朝兴亡得感慨书写中,那种情感得苍凉萧远有别于当时婉约得词风。这就就是说,张昪与范仲淹一样,在创作中透露出将要由花间尊前走向广阔生活得路径,逐渐由婉约向豪放转变得时代信息,这对于词境得开拓来说就是不小得贡献。

第四节柳永

一、柳永

在宋代词史上,柳永就是对词体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得重要作家。正如李清照《词论》中所言:“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为永,字耆卿。因家中排行第七,遂人称“柳七”,崇安(今福建)人。早年多混迹秦楼楚馆,放纵浪漫,以词知名,时人以“薄于操行”评之。时仁宗颇“留意儒雅,务本理道”,故其多次应科举未中,遂填《鹤冲天》,言“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仁宗闻后不悦,道“且去浅酌低唱,何要浮名”,自此她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景祐元年(1034),改名应试,与兄柳三接同榜进士。此后南北羁宦,仕途舛厄,终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穷困潦倒,死于旅中,由歌妓集资营葬。

柳永也曾善为诗文,然“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

口”(周煇《清波杂志》卷八)。如今柳永得留名后世,靠得正就是所著《乐章集》凡二百余篇。她得词作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径”,或云“柳氏家法”。

二、柳永词得开拓性

1、对词体得创制与开拓

整个中晚唐到五代,词体得主要形式就是小令,字数至

多不过六十余字,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了宋初,而那种“调长拍缓”得慢词并未发展起来。慢词相对于小令来说,曲调变长、字句增加,于就是容量上更加巨大,旋律上更加悠扬,抒情性更加曲折,这种在宋代获得主流性地位得体制,就是柳

永首先给与了积极得尝试,2她先后创作了慢词一百余首,最长得慢词《戚氏》长达212字,稍后得作家如晏殊、欧阳修、张先等得慢词总共也就三十余首。而且柳永又擅长自度曲,例如《黄莺儿》、《鹤冲天》、《望海潮》等,所以《远志斋词衷》说:“僻调之多,以柳屯田为最。”这都可见柳永卓越得音乐才能与对民间新曲得改造利用。

2、在词作得审美趣味上,尝试变“雅”为“俗”(即以俗语写俗情)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居士诗话》),南宋王灼也说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其实,柳永就是有意运用通

2清宋凤翔《乐府馀论》:“词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其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2499页。)

俗化得语言来表现市民生活得世俗化情调,这当然与她得生活经历有着很大得关系。柳永为人放荡不羁,青年时流连于秦楼楚馆,史云“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罗烨《醉翁谈录》丙集卷二)。既然有这样得生活环境与创作目得,传统文人词得路径必然要有所改变。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就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与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词中描写得并非就是深闺女子得温柔敦厚,完全乃世俗女性得大胆与泼辣。同时,用日常口语与俚语代替高雅绮丽得案头语言。副词用得就是“怎”、“争”、“恁地”、“无端”等,代词取得就是“我”、“您”、“伊”、“自家”、“伊家”、“阿谁”等,动词写得就是“瞧承”、“都来”、“抵死”、“消得”等,正就是如此贴近市井生活,所以严有翼《艺苑雌黄》说柳词“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故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史载柳永曾去拜访宰相晏殊,晏殊就以这首词中“针线闲拈伴伊坐”相嘲

蔑,足见这二人艺术趣味得迥异。(事见张舜民《画墁录》卷一)所以柳永词也有“以俗为病”(张端义《贵耳集》)、“有鄙俗气”(沈义父《乐府指迷》)一类得批评声音。

3.表现生动广阔得社会风貌(都市词得创作)

当时北宋得大型城市如汴京、洛阳、益州、扬州、金陵等,绮靡得都市生活与多彩得市井风情,都可以在柳永得词作中找到精彩得描述。当时人范镇认为“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歌咏,乃于耆卿词见之”(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一)。例如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不就是给一座城市照相,而就是使用波澜起伏得笔法,配以浓墨重彩得铺叙,写尽杭州得山水景致与城市富庶,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这就就是文艺不同于科学、哲学得主要特点:它就是一种饱含着主体生命、情感得形象表现。后来便有了金国国主完颜亮听到这首词后,便对大宋得江山垂涎三尺,兴起了南

同步练习习题:第4课柳永词两首

第4课柳永词两首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珠玑.(jī)凝噎.(yē) 钓叟.(sǒu) 差.劲(chà) B.千骑.(jì) 暮霭.(ài) 叠(xiàn) 拙.劣(zhuō) C.重.湖(chónɡ) 罗绮.(qǐ) 参差.(cī) 喟.然(kuì) D.天堑.(qiàn) 羌.管(qiānɡ) 寒蜩.(tiáo) 囤.积(tún) 解析:B项,“霭”应读ǎi,“”应读yǎn。 答案:B 2.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B.异日图将 ..好景,归去凤池夸。 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C.有三秋 ..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 烟霞:美丽的自然风景。 解析:C项,三秋:秋季。 答案:C 3.对下列诗句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寓别意。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精练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解析:C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应为细节描写。 答案:C 4.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有一个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也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3)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杨柳岸,晓风残月小桥流水人家(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尾犯 柳永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①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②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③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 博④。 【注】①丹青:绘画。②香云:女子鬓发。③流霞:仙酒。④博:换取。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以写景开端,写“夜雨”透着寒凉、“空阶”透着冷落、“孤馆”透着寂寞,可见词人于寂寞孤馆“梦回”之际又见雨打“空阶”,最觉凄凉难耐。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意象后,仅用“情绪萧索”四字就使人物的孤寂与环境的凄冷融在一处,为全词营造了伤感的氛围。 C.词人凄凉的情绪是由无可名状的“一片闲愁”引起的,词人想请丹青妙手将它描绘出来,无奈这“闲愁”太深重了,难以将其描绘出来。 D.词人正“情绪萧索”,谁知夜深人静之时,又目睹灯花凋落,这不能不叫词人深深感叹辜负良宵的无聊。 解析:C项,“词人想请丹青妙手将它描绘出来”错,“想丹青难貌”的意思是“想必难以用绘画描摹”。 答案:C

2019年精选人教版语文必修四4 柳永词两首课后辅导练习第九十三篇

2019年精选人教版语文必修四4 柳永词两首课后辅导练习第九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 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霖铃》上片离别时的冷清之景和离别时一对恋人难分难舍是实景,下片想象离别后的孤寂悲 苦是虚景,虚实结合把真挚深沉的情爱和凄苦难言的相思,表现得更加充分,多方位表达惜别 之情。 B、“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风雨”二字,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 治“风雨”和人生险途。两个“也无”表明词人对自然晴雨,对宦海沉浮,对人生乐悲毫不在意, 表现了他洒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用孙权的典故,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无觅”二字表达 词人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下片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年 老了,无法为国效力,无力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了,流露出词人深深的遗憾。 D、《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词人拿黄花自比,一则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品(淡雅高洁)二则用 黄花清瘦衬托自己因思人而憔悴。《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词人明写黄花凋谢,暗指岁月 流逝,自己人老憔悴。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起首三句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用“寒蝉”“长亭晚”等景物渲染凄楚氛围。 B、下阕先点明“伤离别”自古皆然,再用“更那堪”强化清秋离别的凄凉氛围。 C、“酒醒何处”对应“帐饮无绪”,“与何人说”暗合“无语凝咽”,照应自然巧妙。 D、上阕写景由虚到实,下阕抒情由实到虚,写景、抒情虚实结合,情景相生。 【答案】: 【解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人的探索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人的探索 第一节晏殊和欧阳修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一、晏殊(情中有思) 1.晏殊:字同叔,官至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在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著有《珠玉词》。 2.词风:情中有思 晏殊以及欧阳修的词作主要继承五代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和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去向、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的词风,但他们在继承中又有革新求变的一面。 《珠玉词》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但晏殊已经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包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他往往略去对女性容貌色相的描写,而着重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恋情。其词的情感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语言一洗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而变得清丽淡雅,温润秀洁。 晏殊经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他一生仕途顺利,享尽富贵,但优裕闲适的生活和多愁善感的个性,使他常常反思和体悟人生,他从圆满的生活中体悟到一种不圆满,即想延长这圆满的人生又苦于人生的短暂,而这种人生有限的忧思又常与情爱的缺失交融在一起,两种苦闷相互生发映衬,加深了晏殊词的情感浓度,构成了晏殊词“情中有思”,即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其名作《浣溪沙》最能代表这种特色。(作品分析P29) 二、欧阳修对词风的变革(因循求变) 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2.欧阳修对词作的变革: ⑴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 欧阳修一生宦海浮沉,三造贬谪,仕途不顺,其表现对人生命运变幻和官场艰辛体验的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以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够用来抒发作者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展现出他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

柳永词两首练习

天佑中学高一语文练习(柳永词两首) 命题人:洪晓芳审题人:学科组长: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倏.忽(shū)旌旆.(fai)杳.然(yǎo)鱼龙潜.跃(qián) B.老妪.(yù)兰橑.(lǎo)坼.裂(cha)架梁之椽.(ch uán) C.荠.麦(qí)罗衾.(qīn)扁.舟(piān)宵衣旰.食(gàn) D.巨擘.(b?)扛.鼎(gāng)戏谑.(xua)叱咤.(chà)风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骨鲠在喉潺湲国殇越俎代庖 B.黍离之悲豆蔻账簿知人论事 C.渔阳皮鼓聒躁羁旅未雨绸缪 D.钟鼓馔玉阑珊耆旧残绝人寰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将作为重点予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呼之欲出 ....。 B.NBA全明星赛于2月16日拉开战幕,人们为了一睹奥尼尔、科比,、姚明等明星的风采,从四 面八方纷至沓来,想必当天的菲尼克斯会因这一赛事十室九空 ....。 C.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晨钟暮鼓 ....地勤劳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商隐故里人的夙愿——由他主编的《李商隐诗选浅释》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D.陈云林访台,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了解,虽有海峡阻隔,但两岸一衣带水 ....,同为炎黄子孙的骨肉亲情是任何力量也阻隔不断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B.“不抛弃,不放弃!”“有意义就是好好活!”这一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经典台词,将引发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共鸣,成了他们的人生坐标。 C.奥运场馆“水立方”的膜材具有不浸水性,水从膜上滑过不留水痕,膜材上面的尘埃会因雨水的自然降落而被清洗掉。 D.经过细致地调查取证后,警方终于确定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是那个男人一手策划的。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居易说自己为诗“系于意不系于文。”他确乎不穷工于词,却有返璞归真之美。 B.孟浩然的诗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不媚世俗,多自然超妙之趣。 C.唐玄宗天宝元年的一天(公元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 到长安来。 D.年味淡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做些什么? 6.下列相关名著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副主教利用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了巴黎圣母院,带到格雷沃广场,指着绞刑架要爱斯梅拉达在死亡和爱他之间选择一个。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让他陷入疯狂之中,又哭又恳求又威胁,最后他绝望了,将爱斯梅拉达交给隐修女看管,叫来了军警。《巴黎圣母院》B.东吴大将吕蒙乘荆州空虚,用“白衣渡江”之计偷渡过江,突击烽火台,袭取荆州城。关羽得讯回救,被孙、曹两军夹击,败走麦城。麦城粮尽,关羽和关平乘夜突围,中伏被孙权伏兵所擒。孙权劝降不成,便杀了关羽,从此荆州归了东吴。《三国演义》 C.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薛蟠向柳湘莲调情遭柳一顿暴打,只被打得“好兄弟”“好哥哥”“好老爷”的乱叫,喝了泥水才给放过。原来这柳湘莲最痛恨这个不堪的薛蟠,只和宝玉交好。前文宝玉挨打,忠肃王爷要找的戏子琪官就是他。尤三姐耻情拔剑自刎,他后悔莫及,也拔剑自刎。 《红楼梦》 D.觉慧买了一本小说《前夜》读给他的两个哥哥听。书里的内容激起了觉慧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他向两兄弟述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承担的重任,为了家族的人,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家》 7.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 ) A. 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 B. 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 C. 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 D. 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 8. 下列词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②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③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⑤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⑥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①②③ B.⑤⑥ C.④⑤ D.①④⑥ 9.下列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 一样深。 C.“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入云的高树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词人要我们将 注意力转向从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 D.“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是水上。“天堑无涯”一句,则补足 了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 10.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给词人送行的情人的心理描写。她想到词人此去,将孤独地乘一叶扁舟漂流在遥远浩淼的 江面,更不舍得让词人离去。 B.这是两人的心理活动。两人想到词人离去,将孤独地漂流在遥远浩淼的江面,更不舍得分离。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中期的词

2016级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中期的词 从表面上看,词与北宋中期的文学变革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在当时文人的理解中,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或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北宋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词正是以其倾向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补充了诗的不足,从而获得意外的兴旺。北宋庆历时期以后,词的创作在内容、技巧、体制各方面都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词人,其中晏殊、晏几道、张先、欧阳修和柳永尤为出色。在他们之后,苏轼以其雄大的才力开创了词的新境界与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人词的面目。 第一节晏殊父子与张先、欧阳修的词 在北宋中期的词人中,晏殊的创作较早,可以说是承接北宋词前期与中期的关键人物。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少年时即以神童应召,赐同进士出身,后来官至宰相,仕途可谓一帆风顺。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突出成就,对文学却格外关心。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说,他“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而且每宴饮都有“歌乐相佐”。晏殊在一首《木兰花》中有句云,“春葱指甲轻拢拈,五彩条垂双袖卷”,就是写一个歌女在宴席上弹琵琶唱小曲的情景。而参与宴会的文人,也常常作词让歌女演唱。因此,他的相府其实就是一个与填词有关的文艺沙龙。有《珠玉词》。 晏殊词的题材比较狭窄,基本上没有超出唐以来文人词的范围。写伤春感时、在寂寞中流连光景之情怀的作品最能反映他的特色,如下面二首《浣溪沙》: 青杏园林煮酒香,佳人初试薄罗裳。柳丝无力燕飞忙。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为谁消瘦减容光。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的人生境遇,在封建士人中可算志得意满,他的词中,诸如“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清平乐》),“红绦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衮”(《木兰花》)之类,常常渗透着他那种满足的心态及雍容闲雅的气质。据吴处厚《青箱杂记》载,晏殊还曾嘲笑别人写的“富贵曲”实为“乞儿相”,认为他自己的“楼台侧旁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等,才是真正的“富贵气象”。(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然而这种既无追求亦无痛苦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其实也是很平淡很无聊的。上面两首词都包涵着在这种平淡无聊的生活中眼见时光流去、好景无常的愁闷,而这种愁闷又常和他的自我满足心理及富贵闲雅气质交织在一起,有时显得不大和谐。 晏殊的词意蕴单薄、感情柔弱,这是最大的毛病。但是,他的语言技巧却相当高明,而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刘攽《中山诗话》说晏殊“尤喜江南冯延巳歌辞,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他虽然也喜欢用些华丽的辞汇,但并不是错金镂玉式的堆砌,而是常常同清淡自然的语言结合起来,有时更以白描为主,加以精巧的铸炼,因此总体面貌显得清丽疏淡。在抒情表现方面,他很善于捕捉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放置在视觉、情绪的流动过程中,表现细腻的心理感受。如前录《浣溪沙》的第二首,是晏氏的名作,它的语言浅近却很精致;旧亭台、夕阳、落花、归燕这些景物其实是司空见惯的,但是结合在具体、细腻的情绪波动中,就显得很新颖,而语意也因此变得流贯了。再如《踏莎行》:

宋代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所谓“雅”,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指诗、文、词;所谓“俗”,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传统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的说法,指明了各个朝代文学样式发达繁荣的侧重点。 宋代文学的表现形式有诗歌、散文、宋词、小说和戏曲。宋诗艺术旨趣和风格主要表现在理趣、精细和议论化三个方面。宋词也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在题材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宋代文学的特点:主题上带有政治关怀与道德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悲凉情绪;讲究理趣,好发议论;讲究格律技巧以及法度和用典;浪漫主义精神减少了,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张扬。 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起因是北宋初年文人们多承袭晚唐五代绮靡文风。进步的诗人、作家都要求改变这种文风,恢复韩柳的古文传统和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诗文革新运动是适应政治改革的需要,完全是与政治革新相呼应的。还因为宋代理学家们重道轻文。 成就和影响: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以自己鲜明的文学主张和丰富的诗文创作实践彻底清除了宋初以来的形式主义颓风,使北宋诗文创作进入了繁盛时期,呈现出新的风貌。 宋代前中期词的共同特色:(1)在体制上以小令、中调为主,长调较少。(2)在题材上主要写男女相思、感时伤别,较为狭窄。(3)在语言上以典雅精巧、清丽流畅为主要特色。(4)在表现手法上,以委婉细腻、含蓄温柔为主。 北宋词北宋初期的词作,基本上承袭五代词风。在体制上多为短章小令,风格上由五代词的浮艳开始走向清丽,显示出文人词与“伶工之词”的不同。但由于作者多为达官贵人,视词为“娱宾遣兴”的工具,所以在内容上仍缺乏积极意义。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晏殊、欧阳修、范仲淹。 南宋词南宋初期的三位爱国词人。靖康难后,全国民众要求抗金的呼声很高;张元干、张孝祥、岳飞等一些爱国志士和将领,力主收复,反对求和,并继承苏轼豪放词风,写出不少慷慨悲壮的爱国佳作,使宋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以后的辛弃疾等爱国词人影响很大。 南宋中后期两个不同风格的作家群。南宋中期以后,宋、金对峙的局面大体形成。由于思想方法、艺术观点的不同,这个时期的词人呈现出两个流派:一个是以辛弃疾为首的豪放词派,抒发爱国强音;另一个是以姜夔为首的格律词派,很有影响。 南宋诗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杨万里、陆游、尤襄。两个诗歌流派:四灵派和江湖派。宋末爱国诗人文天祥。另外,宋末谢翱、林景熙、谢枋得等人的诗歌,虽然风格不同,但大都充满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现实性很强。 北宋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重要阶段,唐代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至北宋诗文革新才取得最后胜利。北宋散文的发展分为初、中、后三期。初期主要作家有柳开、穆修、王禹、范仲淹等。他们都是散文革新家,或从理论上,或以自己的实践,向宋初不重视思想内容、偏重浮词丽藻的文风进行了斗争。北宋中期是宋代散文发展的黄金时代。活跃在文坛上的有著名的散文家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等。他们的创作基本上沿着诗文革新的道路发展的。 南宋散文的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家和爱国志士面临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激发了民族感情,他们用诗文来抒写他们对于民族危亡的满腔悲愤,和面对强敌而誓死不屈的浩然正气。爱国主义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突出主题。李清照、岳飞、胡铨、陆游、辛弃疾等,都写下了壮烈的爱国篇章。后期,在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文天祥、邓牧、谢翱等人的爱国篇章给南宋文坛增添了光彩。 宋代小说和戏曲为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大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宋代的小说主要是“话本”,它原是说话人说书的底本,实即白话短篇小说。宋话本具有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市

高中语文选修1《柳永词二首》练习+答案

《柳永词二首》练习(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石油作为重要的化学能源,在过去近160年里,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石油开采技术是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步伐萌芽和发展的,前赴后继,直到今天。石油开采技术的________,在保证了能源供应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战略地位的体现。 陆上的石油天然存储量经过多年的________已近枯竭,而占据全球71%面积的海洋中,石油储量巨大,被开发的数量________。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风急浪高的海洋里面开采石油难度很大。虽然过去70多年里,在浅海区城开采石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超过3000米深的95%的广阔海域,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后来居上,研发成功了大国重器“蓝鲸1号”和“蓝鲸2号”等系列产品,________,让世界艳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日新月异汲取风毛麟角一步登天 B.今非昔比汲取风毛麟角一鸣惊人 C.今非昔比攫取九牛一毛一步登天 D.日新月异攫取九牛一毛一鸣惊人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谁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谁就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 会 B.谁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 会 C.谁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 权 D.谁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谁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进而获取更多的资 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技术,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 术。 B.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就是如今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C.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技术,就是如今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 术。 D.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1. D(第一处,日新月异:形容发展变化很快,新事物、新气象不断涌现,适于形容石油开采技术新而快的变化;今非昔比:现在不是从前所能相比的。形容变化很大。故选用“日新月异”;第二处,攫取:夺取,掠夺,适于表达对石油资源的开采。汲取:吸取,吸收。故选用“攫取”;第三处,九牛一毛:比喻众多数量中的一点点,与前文“巨大”的说法相对。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故选用“九牛一毛”;第四处,一鸣惊人:比喻平时表现平平,一做起来就取得突出的成绩,适于表达大国重器成功研发的骄人成绩。一步登天:比喻一下子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爬上高位。故选用“一鸣惊人”。故选D。)

(宋)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宋代文学总论 一、影响宋代文学的直接原因 (1)宋人是崇尚文学的 (2)理学流行,“道统”观念很重 (3)儒释道汇通 二、宋代文人的审美观:追求心灵的境界 (1)崇尚性情的沉着,感情奔放而能内敛 (2)肯定到的人格的超越性:追求胸襟清旷,品格光明醇正,意趣的高远淡泊 (3)“禅”的生活情趣与生存智慧 三、宋代文学的特征 (1)字法、句法、用典上下功夫,“苦吟”,追求形式的精细与语言的清劲 (2)从小处着笔,而追求深入。反对大而流宕无归 (3)构思深微(新),以艰苦之笔,写深刻之思(理趣,意远,意态雍容)。反对语意雷同,屋下架屋。表达超越的智慧 (4)风格上,以淡为宗 第二章北宋初期文学 第一节诗歌:唐调三体 一、白体 白体是宋诗的先导,盛行于太祖、太宗朝。这种诗歌模仿的是白居易、元稹的元和体,以次韵相酬的形式来写杯酒光景,追求清雅。代表作家有徐铉、李昉、李至、王禹偁等。 李至《奉和小园独坐偶赋所怀》 王禹偁: 内容:(1)酬唱应答(2)民生疾苦(3)写景 艺术:(1)古体中时涉议论,开启宋人以诗议论的风气(2)语言不多用典,质直晓畅(3)追求平易雅淡 二、晚唐体 大致起于太宗后期,到真宗朝形成风气。多为隐士或僧人。多描写山水景物与闲静生活。在艺术手法上,喜用白描,忌用典故。在风格上,或平淡高远,或闲逸孤峭。代表为潘阆、魏野、寇准、林逋、九僧。 欧阳修《六一诗话》司马光《温公续诗话》林逋《山园小梅》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三、西昆体 西昆体出现于真宗景德年间,到仁宗朝还继续。西昆体以杨亿编辑《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是杨亿、刘筠和钱惟演。他们的诗歌,主要是馆阁生活、心境及环境的抒写,如《直夜》、《夜燕》、《别墅》等,或怀古咏史,如《始皇》、《汉武》、《明皇》,或咏物,如《鹤》、《梨》、《柳絮》、《萤》、《泪》等。十分讲究对偶的工稳、用典深密和辞藻华美,通过这些艺术手段,将狭窄的生活情趣表达得从容典雅富赡。一洗白体、晚唐体的“风花雪月,小巧呻吟之病”;但又有伤艳丽之弊。 第二节文 一、五代或反五代文风 北方词臣入宋的有李昉、陶谷、张昭等;南方词臣入宋的,有徐铉、陈彭年等。大多擅长骈

柳永词练习答案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 B“吮”应读“shǔn”C“鲜”应读“xiǎn”D “”应读“fā” 2 D A再-在B常-长C蔼-霭 3 C“经年”是“年复一年”的意思。 4 D“经年”呼应“今宵”不对。 5 C C是直接抒情,题干及ABD都是融情于景。 二、探究提高 (一) 1.渲染了秋天凄凉阴冷的气氛:“寒蝉”在凄厉悲鸣;“骤雨”刚停,寒气袭来;悲冷弥漫。点拨:把握景物特点 2.这两句用精练传神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和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深,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是何其尖锐,更加强化了感情的发展。点拨:着眼于两个动态感实足的细节。 3.“念”在结构上是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贯通;在内容上,“念”是眼前景与别后情的分水岭,它把实与虚巧妙地联结起来。点拨:把握结构脉络。 (二)1、桂子和荷花是代表杭州典型景物。白居易《忆江南》中有“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之句,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见桂子和荷花最能画出西湖的美景,从而展现杭州的风姿。 2、上阙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三、情境默写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6、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7、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8、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9、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0、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四、拓展训练参考答案:(一) 1.愁2.D 3. "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二) 1.C(C项与上片“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 2.惆怅之情,年华逝去之感。“絮翻蝶舞柳下桃蹊,乱分春色”,美丽的春色引起诗人“芳思交加”的惆怅之情;“东风暗换年华”道出诗人心中又是一年春来到的光阴流逝之感。怀旧之情。“金谷俊游”以下几句写的都是旧游时的游乐欢愉之情。慨叹仕途失意之情。“重来”“兰苑”旧地而“是事堪嗟”,而又“时见栖鸦”和“到天涯”,表明诗人对仕途感慨至深。(每点2分,共6分。) 【诗歌赏析】 这首词的大意:梅花稀疏,色彩轻淡,冰雪正在消融,春风吹拂暗暗换了年华。想昔日金谷胜游的园景,铜驼街巷的繁华,趁新晴漫步在雨后平沙。总记得曾误追了人家香车,正是柳絮翻飞蝴蝶翩舞,引得春思缭乱。柳荫下桃花小径,乱纷纷将春色送到万户千家。 西园夜里宴饮,乐工们吹奏起胡笳。高挂的缤纷华灯遮掩了月色,飞驰的车盖碰损了繁花。花园尚未凋残,游子却渐生白发,重来旧地事事感慨嗟叹。暮霭里一面酒旗斜挂。空倚楼纵目远眺,时而看见栖树归鸦。见此情景,我油然而生归隐之心,神思已暗自随着流水奔到天涯。 《望海潮·梅英疏淡》是一首伤春怀旧之作。这首词先是追怀往昔在汴京时结伴游览名园胜迹的乐趣,接着写此次重来旧地时的颓废情绪,虽然风景不殊,但词人已丧失了当年那种勃勃的兴致。结构上,景起情结,今昔交错,虚实交融,含蓄委婉。 (三)1.ab 2.①一方面,作者对柳永的认识,是读他的诗文而获得的,所以“读”字用得准确。②另一方面,本文侧重探索的是柳永的精神世界,所以“读”字用得传神。(4分,每点2分) 3.①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②在内容上改变了词的题材,把词从宫词中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③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5分,答对两点给4分,三点给满分) 4.例如,苏轼被贬黄州,但黄州的山水明月给了他无穷的才思,《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闪耀着文学艺术的光辉.得以吟诵至今。范仲淹被贬苏州,好友滕子京的真情相托,洞庭湖的阴晴风景,使《岳阳楼记》得以横空出世,光照后人。(6分) 五、积累练笔略 1

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一、从形式上看,柳永的贡献首先在于把不少小令扩展为慢词,并发展了慢词,使词调构成发生了重要转变 柳永长期生活在市民阶层中,接受了当时歌妓、乐工们的影响,大量地创制慢词。他一方面“变旧声,作新声”,将旧调名翻新,由小令、中调衍为慢词;另一方面“奏新曲,谱新词”,自己创制了大量新调慢词。这就为词家在小令之外提供了可以容纳更多内容的新形式。柳永的贡献更在于,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把慢词的艺术表达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慢词因篇幅长,字数多,在表现手法上自然要有别于小令。一般说,小令以含蓄蕴藉、言简意丰见长,慢词则以铺叙取胜。 慢词铺叙之法,在后来周邦彦和豪放派苏、辛等人手中,得到充分发展,但作为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柳永实在是功不可没。在柳永的带领下,词人们才大量创作慢词,并取代了旧有小令的地位。 二、开拓了词的题材 词从晚唐以来,主要作为娱宾遣兴的工具,其内容总不出男欢女爱、离别相思。北宋前期词坛,文人填词大致承袭唐五代花间词风,而以晏殊、欧阳修为盟主。与晏、欧几乎同时,以柳永为代表的“歌者之词”,却另辟蹊径,把汉魏乐府中游子思妇题材同唐五代词中男女情爱与离愁别绪的描写结合起来,从词的内容、表现手法到语言风格,都令人耳目一新,给文人词输进了新鲜的血液。 首先,柳词多写当时市民的生活情景,涉及时事政治与人民疾苦者很少。但他或抒写身世遭遇与对功名利禄的感慨,或反映妇女的生活愿望和男女恋情,或描摹城市繁华和旅途风光,或咏史、咏物及游仙,都抛开了五代宋初的“烂醉花间,徘徊香径”,能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写出真情实感。 其次,柳永词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反映妇女生活愿望和男女恋情的词。柳永曾落拓不羁,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与妓女、乐工交往。所以这类词多数是写妓女生活的,或写她们的绮罗香泽、柳腰花态,如《斗百花》之三;或写她们期望摆脱烟花巷陌,如《迷仙引》;其中虽有一些近于色情的描写,但大多数还是能如实反映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妓女们的苦难生活和思想感情。还有少数描写劳动妇女的,如《河传》,以生动的笔调勾画出水乡姑娘的健美身姿和活泼情趣,意境清新。描写男女恋情之作,或写相见之欢,或写离别之苦,都咨意渲染,层层铺排,写得情意深浓,缠绵悱恻。如最为传诵的《雨霖铃》,凄楚、伤感的情调,正是作家仕途坎坷、失意情绪的反映。“杨柳岸”一句,用晓风、疏柳、残月的凄清景象,烘托别后的寂寞、凄凉情绪,被称为“古今俊句”,更是成了柳永词的象征。 柳永的词突破了传统的题材范围,纳入了新的内容,为提高词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以后苏轼在词中“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先导。

第三章 欧阳修和北宋中期文学(板书)

第三章欧阳修和北宋中期文学 第一节北宋中期文学概况和诗文革新运动 一、北宋中期文学概况 北宋中期是从十一世纪50年代中期欧阳修入主文坛(约1054年)开始,经仁宗后期、英宗、神宗数朝至哲宗末年(1100)结束,约46年。北宋中期文学在前期准备过渡的基础上,掀起了诗文革新运动,实现了诗、文、词的全面繁盛,达到了北宋文学的高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北宋中期文学的代表人物都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和积极的参与者: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欧阳修和苏轼。 二、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中期欧阳修领导的以批判西昆派流弊,继承唐代古文运动传统为目的的文学运动,被称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既包括诗歌,也包括古文,而且以古文为主,因此又被称为宋代古文运动。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结果是古文完全打败了骈文,牢牢的占据了文坛。这种奇句单行,不讲声韵、对偶,被后人称之为文言文的古文,从宋代延续到元代、明代、清代,成了古代散文最主要的文体,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才被语体文所代替。它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影响十分深远。 三、苏舜钦、梅尧臣、

梅尧臣和苏舜钦是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最重要的两位人物。两人最主要的创作成就是诗歌。 在艺术风格上,梅苏截然不同。梅诗以古淡著称,古淡中带有沉著之气和涵远隽永之美。苏舜钦以豪放见长,豪放中带有悲凉之风和粗犷阳刚之美。 四、曾巩、苏洵、苏辙 曾巩善于写杂记、序文、书启(下级写给上级的书信)等体裁,最 为士林称道。代表作有叙事的《墨池记》,说理的《战国策目录序》。 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他27岁始发愤苦读,47岁终于大器晚成。苏洵创作以散文著称、以议论见长。其代表作《权书》中的《六国论》,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苏辙,为苏轼之弟,兄弟俩同登进士榜。苏辙的创作以散文为主,可与父兄媲美,但风格各异。苏洵以“博辨宏伟”见长,苏轼以行云流水著称,苏辙则以汪洋淡泊、深醇温粹为主,即在平稳淡泊之中见出博大深广,在温和纯净中见出深厚甘醇。他的文章,奇崛不如其父,雄决不如其兄,但疏宕袅娜,自有风采。代表作有《黄州快哉亭记》、《武昌九曲亭记》等。 第二节欧阳修 一、生平和思想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曾自谓集古录一卷,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鹤一双,故谓之六一)。47岁后任翰林学士,主盟文坛,领导诗文革新运动。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北宋中后期的隶书审美观

北宋中后期的隶书审美观 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渐趋激化,社会变革乃大势所趋,政治上的改革弊政主张 与文学上的诗文革新运动应运而生,反过来又深刻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北宋中后期的隶书审美观 这场社会变革思潮的主导人物是范仲淹、欧阳修等集政治权威与文化领袖于一身 的文人,他们的文艺思想与审美趣味对广大士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力倡以儒学 复兴思潮为文化背景与精神内核的文学复古运动,使当时的文人摆脱了晚唐五代以来 的柔弱、鄙芜、狭隘的审美趣味的影响,转而追求雄健豪放之风和自然平淡的意趣, 在审美观念上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宋人的隶书审美观念发 生了重大转折,仁宗时期的书家王沫的经历则清楚地反映出了这种变化。第一节取法 汉魏隶书观念的确立北宋早期研习隶书者,未见有直接取法汉隶的。到仁宗时期,则 有人开始取法汉魏隶书,王沫、杨败即为其中代表。 王沫(997一1057)年,字原叔,《宋史》有传。朱长文称其“晚喜隶书,尤得古法,当时学者翁然宗尚,而隶法复兴。”其子王钦臣的记载则更为详尽公素不习隶书,初但 微作八分。皇枯中受诏书献穆公主碑,李氏求以古隶写,于是始作隶书。既出,人竞爱。宋垂相曰:近世人家柏楹之刻,所未及也。君漠亦云:君之隶字,乃得汉世旧法,仆之所作,但唐体隶耳。此引文中所云“古隶”与“八分”、“唐体隶”对举,当指汉魏风格 的隶书。王沫最初仅略涉唐隶,不作“古隶”,晚年因社会上有人对隶书审美的需求发 生转变而习之,所作因得“汉世旧法”而受世人喜受,产生较大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了 喜好“古隶”风气的增长。王沫所作隶书,据《王氏谈录》记载,尚有《曹襄悼碑》、《范文正碑》、《晏元献碑》及《伊先生隔山庵记》,碑主多为显赫一时的人物,而 且前三碑均为宋仁宗亲自篆额,可见当时推崇“古隶”的风气已浓,隶书地位渐高。 王沫隶书,今存者有书于至和三年(1056年)的《范仲淹碑》。此碑隶书体势略呈 长方,与唐隶趋扁不同,点画粗细变化不大,用笔略显板滞,整体风格与汉末曹魏隶 书接近。《王氏谈录·笔法》载:“公言用笔须圆劲,结体须作方正,然后以奇古为工。”是王沫自道作古隶的心得,可视为他对“汉世旧法”的理解。

宋代文学名词解释

1、※山谷体(黄庭坚体):指北宋后期诗人黄庭坚的诗风,因其自号山谷道人, 故名山谷体。黄庭坚推崇杜甫,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功用,提倡“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主张“无一字无来处”,但要以故为新,化腐朽为神奇,追求“生新”,主张“不俗”,故以其鲜明的风格自成一体。在艺术特征上,强调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诗韵的兀拗美。以唐诗为参照,山谷体生新程度最高,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 2、※江西诗派:北宋后期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因吕本中作《江 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下列25人。他们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比较接近,都主张以杜甫为宗,但过分强调技巧,讲究章法句法,喜用拗句拗律,形成一种奇峭艰涩、瘦硬生新的诗风。到了宋末,因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又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即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 3、半山体(王荆公体):指北宋诗人王安石后期诗歌中写景抒情的绝句。王安 石晚年曾隐居在南京城紫金山,又称半山。这期间他写景抒情的绝句诗描写细致、修辞巧妙、韵味深永,体现出唐诗的复归。 4、※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在题材选择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思; 在表达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曲折表达;风格委婉、绮丽。从晚唐五代以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后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5、※豪放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由北宋词人苏轼所开创,南宋辛弃疾将其创 作推向高峰。豪放词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恢弘、沉郁,艺术成就颇高,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 6、※理趣:理趣一词最早在宋代用于诗歌评论。指体现哲理的诗歌要符合读者 的审美情趣,做到哲理与情味相交融。由于宋代理学和禅学盛行,大量理语与禅语入诗,“以议论为诗”变得令人生厌,受到宋代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以议论为诗”必须讲究议论与叙事、抒情的结合,讲究短小精悍,发人深省。“议论需带情韵而行”。宋代理趣诗的代表有苏轼、王安石、陆游等。 7、※易安体:指南宋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因其自号易安居士,故称易安体。其 词善于选取日常生活的细节来展示内心世界,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语言来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历程,以白描手法创造出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颇具特色,后人多有效法者。 8、南渡作家:指经历靖康之难动乱狂飙的诗人和词人,他们在血雨腥风的苦难 中被迫对人生道路和文学道路做出新的选择。他们是宋代文学史上结束旧时代,开启新时代的关键人群,从他们开始,书写民族忧患意识和抗战复国豪情成了文学的主旋律。 9、中兴四大诗人:南宋诗人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的并称。他们早年的

读柳永阅读答案训练

篇一:读柳永阅读答案训练 1.作者所说的“柳永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在文中分别指什么(4分) 答: 2.第二段提到李白、陶渊明、苏轼、白居易、王维、诸葛亮,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答: 3.文章开头说:“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双很快忘了他。”但结尾却说:“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作者这样说,是否自相矛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5分) 答: 4.从柳永的经历,你能够体会到怎样的“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5分) 答: 参考答案: 1.经历:“以极大热情投身政治”却“碰了钉子”转向市井,深扎市民堆里。 成就:考场落第转向市井,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功名。(每条2分) 2.证明柳永与他们是不同类型,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意思对即可) 3.不矛盾。说“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是就其政治地位和影响而言,说“历史也同样记住了柳永”是突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意思对即可) 4.人在顺境中难以成事,而在逆境中运用特长,支配环境,勇于创造,才能成事成长。(意思正确,语言通畅) 搜索更多关于的资料 篇二:读柳永阅读答案训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读柳永梁衡①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表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②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在内容上把词从宫词中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就像电子显微镜扫描,你得佩服他的笔怎么能伸入到这么细微绝妙的层次。他常常只用几个字,就是我们调动全套摄影器材也很难达到这个情景。③艺术高峰的产生扣自然界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水自己也没有想到他死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各种条件交汇而成一个特殊气候,一粒艺术的种子就要在这种气候下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了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盘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一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如何处理。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干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籽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人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人 北宋中后期词坛概况 多种风格并存; 名家辈出。 两大体派: A 苏门词人群:以苏轼为中心,黄庭坚、晁补之、秦观、陈师道等为羽翼;此外晏几道与贺铸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 主要特色:词的领域顿为扩大,词界的风貌改变,抒情性增强。 B、大晟词人群:以周邦彦为主帅,曾在大晟乐府供职的曹祖、万俟咏等为羽的时期翼。 周邦彦: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其词作重法度,讲格律,进一步深化了词艺,显示了和苏轼不同的艺术追求与贡献。 C 秦观、晏几道、贺铸三人创作各具特色,自成一家。 第一节晏几道 一、生平、作品(p89)(p128)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晏殊幼子。在仕途上不得意,曾任颖昌府许田镇(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南)监,职位低微。其词与乃父齐名,号称“二晏”,风格更接近《花间》。有《小山词》(原名《乐府补亡》)。 黄庭坚:“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二、词作内容 延续“花间”传统,以小令写作男女悲欢离合之情。 “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卷二一) 特色:男女之情写得非常真挚,并且有明确的思恋对象。 晏几道《小山词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龙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人间。 “小莲风韵出瑶池。”(《鹧鸪天》) “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虞美人》) “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虞美人》)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临江仙》) 三、艺术特点 1、不表现拥有爱情的欢乐,而是追忆已失落的往日爱情和相思,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 与性格、经历相关:穷困落魄、生性孤傲、单纯挚情。 “叙其所怀”、“期以自娱”(《小山词自序》)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2、把自己辛酸不平的身世之感曲折地寄托在男女间的悲欢离合和女性的失意苦闷之中。(p90)《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不将心嫁冶游郎。” 《采桑子》:“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3、工于言情,善于以回环曲折的笔致抒写心中深挚无奈之情,有浓重的感伤色调。 (1)以梦来重温往日爱情,使词显得如似幻梦。《小山词自序》:“篇中所记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抚然,感光阴之易逝,叹境缘之无实也。” 260首词作,有52首59句写到“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