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价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价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价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价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顾客信息,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与顾客要求的符合性,加以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顾客满意度测量的全过程。

3 术语和定义

3.1顾客:是指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者,包括所有与公司的接触者。

3.2顾客满意: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觉。

3.3顾客满意度:指顾客对其要求期望与其要求期望被满足程度的差距所持的态度。

4 职责

4.1 销售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公司各类顾客信息的收集,并对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统计出结果。销售部每月末应将顾客满意度测量数据总体分析情况及时传与质量管理部,

4.2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销售部所提供分析情况提出质量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

5 工作程序

5.1顾客信息调查

5.1.1 销售部应建立顾客档案,包括所有的终端顾客和合作伙伴(包括经销商、加盟专卖店以及直销部顾客),以确保顾客的信息能及时得到收集与反馈。

5.1.2 顾客信息来源

5.1.2.1 销售部根据要收集的内容制订“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每年12月进行一次顾客满意度调查,调查表在10个工作日内收回,回收率须达90%以上。调查内容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5.1.2.2 顾客来访时,与顾客直接沟通并将相关的内容记录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必要时得到顾客或其代表的确认。

5.1.2.3 顾客平时的信息反馈和客户投诉;

5.1.2.4 政府主管或监管部门的公告,电视台或其它媒体报道以及权威机构的调查报告。

5.2 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

5.2.1 顾客满意度项目及指标确定

a)公司的顾客满意度项目(为调查内容)分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产品外观、交付及时、使用效果和包装质量;

b)根据每个项目的关键及重要程度,对顾客满意度项目进行分级,依次为:0.6、0.5、0.4、0.3、

0.2、0.1。

c)顾客满意度每个项目的指标为:很满意(4分),满意(3分),基本满意(2分),不满意(1分)。

5.2.2 顾客满意度值计算公式

5.2.2.1 计算公式

C=∑kX j Y ij(i=1,2,3……n,j=1,2,3……m)

C为顾客满意度;

k为顾客满意度项目的分类等级;

X j为顾客满意程度登记为j时所对应的分值;

Y ij为顾客对第i项指标选择第j满意程度占总体实际累计满意度的百分比。

5.2.2.2 顾客满意度值的界定

0.21≤C≤0.84:为不满意

0.84<C<1.89:为满意

1.89≤C≤3.36:为很满意

5.2.2.3 顾客总体满意度

顾客总体满意度就是满意和很满意的顾客占总体顾客的比重,以%表示。 5.2.3 测评举例

xxxx 年xx 月xx 部门发出《顾客满意度调查表》100份,经检查确认均有效。任挑一份进行测算如下:

C 1 =0.6×4×4/17+0.5×2×2/17+0.4×3×3/17+0.3×2×2/17+0.2×3×3/17+0.1×3×3/17=1.05 依据本文件5.2条规定,0.84≤C 1≤1.89,为满意。 依次类推,计算出这100份中,很满意和满意的有95份。

顾客总体满意度=

100

95

×100% =95% 5.3 提高顾客满意度的一般方法

a)重要程度高、满意程度低的项目为重点改善对象; b)综合权衡满意度、忠诚度、推荐度作为提高路径;

c)选取成本最小、使整体效益获得最大效益提高的项目为行动对象; d)不满意群体需要特别关注;

e)重要客户,及大用量客户为重点服务对象; f)顾客的具体意见有助于制定改善措施。 6 相关/支持性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7 记录

IATF16949 统计技术及数据分析

过程分析工作表(乌龟图)

1.目的 规定了公司内、外部信息收集、分析的方法及责任,有利于使公司能根据内外部环境和形势,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管理。 3.定义 3.1 统计技术------用于提示产品/工作质量形成的规律的统计方法. 4.职责 4.1 公司品管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各部门负责将与本部门业务、职能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 5.程序内容 5.1 统计技术管理 5.1.1 常用统计技术工具 常用的统计技术有:SPC控制图(Xbay-R、X-MR等)、MSA、CP、FMEA、直方图、因果图、排列图、统计表、甘特图、折线图、柱状图、网络图等等。

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统计工具。但应予以规定且核准,工作中即按规定实施。 5.1.1.1柱状图:应用于某一段时间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特性在同一要求下所处的状态对比。 5.1.1.2 统计表:需要迅速取得或整理数据而设计的只需作简单检查便可搜集信息的表格。 5.1.1.3 排列图:通过分类排列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抓住关键。 5.1.1.4 因果图:针对质量问题,引用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5.1.1.5 控制图:在过程控制中对产品质量特性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变差进行监控的图表。 5.1.1.6 直方图:用于分析工艺过程的状态,看工序是否稳定,如不稳定,推断总体质量及掌握工序能力保证质量的程度。 5.1.1.7 折线图:针对某一特性,进行汇总并规律统计,查看其趋势图形,以了解其实际状况。 5.1.1.8 FMEA: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失效分析。 5.1.1.9 MSA:应用于对测量系统能力的分析。 5.1.1.10 CP: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质量控制计划。 5.1.1.11 甘特图:用于项目工作的进度日程计划安排。 5.1.2 统计技术应用领域 5.1.2.1各部门通过对公司一级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以验证各相关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 5.1.2.2在对有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时,各相关部门应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 5.1.4 统计技术的培训

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1、目的 1.1检讨客户对本厂的产品、服务等意见,并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了解本厂运作是否 正确理解并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根据调查结果,用以制 定改善方案及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2、概述 2.1调查客户对本厂所制造的产品及服务的满意程度. 3、职责 3.1品质保证部(简称品保部)负责组织顾客满意度的调查,针对调查结果进 行综合分析和统计,编制“顾客满意调查结果及分析报告”并采取相应 的改进措施. 3.2品保部负责人每年最少一次,拜访客户或向客户发出顾客满意调查表以 深入了解并掌握客户实际需求,投诉及满意程度. 4、程序 4.1品保部每年3-4月份期间使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本厂的直 接顾客进行满意度调查. 4.2<<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或调查方案的设计. 4.2.1 品保部负责<<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或调查方案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 要考虑如下因素. 4.2.2 调查表中通常评估的项目及每一项包含的具体小项如下(中括号内 给出每一个评估项目的满意度设定分值,小括号内给出每 一个评估小项点该项目分值的设定比率) a. 产品实物质量 [30分] ●品质的满意度 (40%)

●规格确认后,品质是否相符 (30%) ●不良品的改善行动 (30%) b. 产品设计 [30分] ●功能及规格是否满意 (70%) ●特殊要求的技术配合 (20%) ●技术服务体制 (10%) c. 顾客投诉 [20分] ●投诉调查的相应时间及内容 (50%) ●暂时对策的通知时间及内容 (50%) d. 服务 [20分] ●呈交样本时间 (30%) ●营业部的服务 (15%) ●依期交货 (15%) ●产品价格 (15%) ●标准交货期 (10%) ●特殊交货期 (10%) ●联络及关系 (10%) 4.2.3调查表中顾客满意度评估的方法. 针对每一评估小项,由顾客给出满意度的等级,当顾客给出评估的 等级时,以对应分数分析结果。 等级对应分数 十分满意 (100~80分) 满意 (79~60分)

风险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辨识及判定本公司医疗器械及其附件有关的危害,估计和评价风险,控制这些风险,并监控控制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医疗器具的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的风险分析、评估和管理工作。 3、职责: 3.1管理代表负责风险辨识与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 3.2质检工程部负责风险辨识与评价和控制工作。 3.3各部门参与风险辨识与评价和控制工作。 4.作业程序 4.1风险分析技术方法: 风险分析可用的技术方法:YY/T 0316:2016/ISO 14971:2007 附录G、FMEA、HACCP危害分析法等,本公司常用技术方法为附录G和FMEA法进行风险分析,使用附录G按以下程序执行。 4.2风险分析的时机: --- 新类型医疗产品投入时; ---产品交付发生严重质量事故时; ---产品发生以下变更时:材料、产品结构、性能功能的变更; 4.3风险管理小组: 4.3.1所有新产品项目都应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小组以工程部责任工程性主作主 导,根据需组织生产部、质检部、生产计划部、采购部等部门参与。 4.4风险的管理要求(运用附录G风险分析管理要求) 4.4.1 风险管理策划:质检工程部工程师编写风险管理计划,计划内容包括:目的、范 围、产品的预期用途、产品寿命期、参与风险管理的人员和职责、风险评审的日程安排、风险评审的输入要求、风险可接受的准则等。 4.4.2风险分析程序: 4.4.2.1对医疗器械及其附件,由质检工程部明确描述产品的预期用途、预期目的和其 它可以预见的误用;由质检工程部将影响医疗器械安全性的定性、定量特征列出 清单;产品定性及定量特征归纳如下:

1)预期用途是什么和器械如何使用? 2)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患者或其它人接触?表面接触、有创接触、植入接触及接触 的时间和频次? 3)医疗器械中装入或使用了什么材料和/或部件? 4)是否有能量给予患者或由患者身上获取? 5)是否有物质进入患者体内或由患者身上提取? 6)是否由医疗器械处理生物材料然后再次使用? 7)产品是否以无菌形式提供或准备由用户灭菌或可用其他微生物控制方法处理? 8)医疗器械是否预期由用户进行常规清洁和消毒? 9)产品是否用以改善患者的环境? 10)医疗器械是否进行测量? 11)医疗器械是否进行分析处理? 12)产品是否用以控制其它器械或药物与其相互作用? 13)有没有不希望产生的能量或物质输出? 14)产品是否对环境影响比较敏感? 15)产品是否影响环境? 16)是否有伴随产品的基本消耗品或附件? 17)是否需要维护和校准? 18)产品是否含有软件? 19)产品是否有限定的贮存寿命? 20)是否有延迟和(或)长期使用效应? 21)产品承受何种机械作用力? 22)什么决定产品的寿命? 23)产品预定是一次性还是可重复使用? 24)是否需要安全的退出运行和处置? 25)医疗器械的安装或使用是否需要专门的培训? 26)是否需要建立或引入新的生产过程? 27)是否人为因素决定了器械的成功使用? 28)医疗器械是否预期为机动式或可携带式?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范本

1. 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其他相关质量活动的数据和信息按规定收集、分析,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及识别改进机会并与竞争对手或适用基准比较,找出差距采取措施,作为决策和持续改进的依据。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评审和利用。 3. 引用文件 ISO9001:2000 数据分析 《质量手册》章 4.定义 无 5. 职责 厂办负责数据和信息的归口管理。 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 厂长负责组织对数据和信息的评审和决策 生产办统计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和报告。 6 工作程序 数据和信息的分类 6.1.1 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 a. 质量记录; b. 产品不合格信息; c. 不合格品率; d. 顾客的投诉抱怨; e. 内外部质量成本等。 6.2.2 与运行能力有关的数据 a. 过程运行的测量和监控信息; b. 产品实现过程的能力; c. 内部审核的结论; d. 管理评审的输出; e. 生产效率; f. 交货期等。 数据的收集 6.3.1质检科负责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以及审核、评审、测量和监控

数据。 货、索赔以及竞争对手相关的数据。 6.3.4 厂办根据各部门的数据汇总报表责成财务科计算出产品成本发展趋势、 废品成本、内外部损失、各种消耗和鉴定费用等数据。 6.3.6 各部门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数字统计的方法加文字说明的 形式,报告厂办。 数据的分析评审 6.4.1 厂长主持,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参加,每半年对数据进行一次分析。 6.4.2 评审的依据是行业标准、组织的计划目标和内控或企业标准、竞争对手 或适用的基准。通过分析提供下列信息,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和 有效性的评价依据。 a. 顾客满意度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不满意的主要方面; b. 产品和服务方面与顾客要求的符合性; c. 过程产品特性的变化和趋势; d. 供方产品过程和体系的相关信息。 6.4.3 分析应形成文件并保存。通过分析找出差距,以便采取纠正措施,改善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态。 措施和应用 6.5.1 根据分析结果,质检科组织相关部门制订和实施纠正措施,并监督检查 并将实施效果报厂长。 6.5.2 纠正措施优先解决与顾客相关的问题和组织的生产、销售、服务中的关 键问题。 6.5.3 通过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寻找改进的机会 7.质量记录 不合格品统计表 HD-QT-80501 统计分析报告 HD-QT-80502 8. 相关文件 《服务和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HD-QP-801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HD-QP-803 《产品要求和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HD-QP-701 《采购和供方控制程序》 HD-QP-70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HD-QP-804

ISO9001-2015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程序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对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包括测量和试验)和试验(以下简称检验和试验),保证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产品的非预期转序、使用和交付并对监视和测量后的产品进行适宜的标识。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各项的检验和试验。 3.职责 3.1品质部负责产品检验和试验的组织实施与控制; 3.2技术部负责提供产品检验和试验的技术文件 4.控制要求 4.1进货检验和试验 4.1.1 技术部编制相关原材料、外购、外协件质量标准,并向采购部、品质部和供方提供所需的技术文件,相关技术文件应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4.1.2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 a.采购产品进公司后由采购部负责将产品存放在指定地点待检,并通知品质部。

b.品质部接到进货检验通知后,及时安排人员,准备检验用文件和记录,进货检验员通常应指定专人。 c.检验员按照采购产品质量标准实施检验,并用挂牌、划区标识等方法对产品进行状态标识,并隔开存放; d、检验完成以由品质部形成《进货检验记录》(附录A) 4.1.3检验结果通知 a.检验合格产品由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b检验不合格产品应通知采购部,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评审处置; c、当本公司无法实施检验的项目,必要的时候可以由供应商提供质保单或检验报告,并由品质部对质保单或检验报告的有关信息及数据进行验证。 4.2过程产品检验和试验 4.2.1检验员按照检验技术文件进行,全面履行预防、把关、报告的检验职能,及早发现不合格品,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2.2过程检验点设置及检验方式选择 a.应针对预防产品缺陷发生设置检验点,选择合适的检验项目和方式。 b.关键工序或对下道工序有重要影响的上道工序必须设置检验

ISO9001-2015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

XXX有限公司 (ISO9001:2015版指令要求) 文件名称: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XXXX 版本号:A1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

1 目的 确立本公司各部门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供一般规则,以保证公司数据的正确、可靠、及时和有效的进行测量和监控以满足顾客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数据收集、分析和评价,各部门的一些其它项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时,并可作参考文件。 3 定义 3.1 资料分析和运用:透过书面品质记录,将经营每年业绩数据化数据,产品品质 水平及服务品质水平与竞争对手或企业标杆作比,以作为公司调整计划的依据。 4 工作内容 4.1 销售部负责统筹顾客满意情况、交付、市场、销售方面的资料分析。 4.2 生产部负责统筹品质、生产和技术能力水平方面的数据分析。 4.3 采购部负责提供供应商表现方面的数据分析。 4.4 人事部负责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数据分析。 5 程序 5.1 一般公司的数据化资料根据公司的基本需求,一般需建立以下几方面水平数据 项目收集周期负责部门 * 顾客满意程度一年销售部 * 交付时效方面每月生产部 * 生产能力方面每月生产部 * 人力资源方面每月人事部 * 供应商考核方面一年采购部 5.2 确定公司数据内容的具体项目,要考虑 : 5.2.1 对顾客是否重要 5.2.2 能够对公司计划与行动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5.2.3 是否为重要指标及将来发展

5.2.4 与公司发展的战略、价值观是否一致 5.2.5 是否反映公司现时运作情况 5.3 公司数据表达方式的确定 5.3.1 确定具体的反映趋势的比较内容和比较方案 5.3.2 要能准确有效地反映所选项目的实际情况 5.3.3 公司资料应能简明扼要的体现公司现有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趋势 5.4 资料的收集 5.4.1 确定数据收集方法,以确保 : a)数据的可靠性 b)数据的一致及正确性 c)资料的适用性 5.5 资料的整理和报告收集 5.5.1 制定数据计算或评量的方式 5.5.2 选用清晰、清楚、易懂的方式,表达公司数据化数据应能显然出发展趋势和易于进行比较 5.5.3 每年年底评量和报告公司数据化资料 5.6 数据化数据的分析和使用 5.6.1 每年年底进行数据化数据的分析比较 5.6.2 制定每年计划和相关目标时,要考虑公司有关的数据化资料 5.6.3 管理评审会议时需提供公司数据化数据的报告和分析 5.7 公司数据化资料的存盘和保存 5.7.1 各类公司数据化资料报告由公司数据库服务器统一保存

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控制程序

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公司产品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特建立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控制程序。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不良事件的监测和再评价。 3.定义 3.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已上市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3.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指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报告、调查、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3.3医疗器械再评价是指对已注册或者备案、上市销售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的过程。 3.4严重伤害是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一)危及生命; (二)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 (三)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者损伤。 4.职责 4.1供销部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4.2质管部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分析工作。 4.3质管部和生产技术部负责开展医疗器械再评价工作。 4.4管理者代表负责相关文件的批准和上报工作。 4.5办公室负责收集不良事件和再评价的相关文件记录,并建立档案。 5.内容 5.1不良事件发现和报告 5.1.1供销部应当主动向本公司产品的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收集产品发生的所有刻意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并立即通报相关职能部门。 5.1.2对涉及本公司产品所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当遵循可疑即报的原则进行报告。

5.1.3管理者代表发现或者知悉应报告的个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调查原因,导致死亡的应当在7日内报告;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应当在20日内报告。导致死亡的还应当在7日内,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在20日内,通过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报告。 5.1.4管理者代表应当在首次报告后的20日内,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向省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报告。出现首次报告和补充报告以外的情况或者采取进一步措施时,应当及时向省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提交相关补充信息。 5.1.5发现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管理者代表应当12小时内向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检测中心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同时通过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群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基本信息,对每一事件还应当在24小时内按个例事件报告。 5.1.6质管部应当在每年一月底前对上一年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由管理者代表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表》,报省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检测中心。 5.2不良事件调查分析与控制 5.2.1发现或知悉可疑不良事件后,质管部应及时与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沟通,收集相关信息,进行不良事件调查,形成报告,上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实施。 5.2.2若不良事件是由产品本身缺陷导致的,如设计缺陷、材料缺陷等,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应发布适当的忠告性通知,甚至实施召回。 5.2.3若不良事件是由与使用相关的原因导致的,应发布适当的忠告性通知,避免同类事件再度发生。 5.2.4 不良事件调查分析报告应包括:事件陈述、原因分析、风险分析、处理建议以及相应的预防纠正措施等。 5.3再评价 5.3.1当发生以下情况时,质管部和生产技术部应对相应产品开展再评价

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共5页 第1页 HY/A 2.GZ0021-2001 修改状态:0 版本:A1.目的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了解公司是否正确理解并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根据调查结果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直接顾客(经销商),终端客户(消费者)和潜在的客户 3.职责3.1销售服务部负责组织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针对调查的结果及其它顾客满意度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编制“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分析报告”。 3.2市场部负责组织对新品上市后及终端客户顾客满意度的调查。 3.3客户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对出现的重大质量事故.媒体投诉等情况的顾客满意度的调查。 3.4销售总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5销售总部总经理负责调查表和调查方案的批准。 4.工作程序4.1顾客满意度调查的时机.方式4.1.1销售服务部每年10月份,使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对经销商的满意度调查。

4.1.2对于新开发的产品,在产品投放市场后3个月,销售总部向公司的经销商和销售公司进行满意度调查,并组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终端消费者的满意度调查。 4.1.3市场部每年不定期的开展各种广告促销活动,在相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共5页 第2页 HY/A 2.GZ0021-2001 修改状态:0 版本:A 关报纸.杂志上发布调查的信息,(有奖)征询各类顾客(包括潜在顾客)满意度的信息。 4.1.4当出现产品重大质量问题.媒体投诉或其它特殊情况,客户服务中心组织针对特定对象的顾客满意度的调查。 4.1.5 销售总部每年度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时机,根据需要选择调查对象.调查方案.调查城市,对客户满意度实施其他方面的调查。 4.2 调查方案和“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的设计营销信息处理中心组织销售服务部.市场部.客户服务中心负责调查方案和“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的设计。 4.2.1调查表通常评估的项目及每一项包含的具体小项如下: a.产品实物质量40分●包装30% ●色泽20% ●口味30% ●方便程度10% ●容量10% b.服务40分●销售公司服务20% ●业务员服务20% ●工厂服务30% ●服务的及时性10% ●服务的有效性

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控制程序(含表格)

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控制程序 (ISO9001-2015/ISO13485-2016) 1.0 目的 通过监视满足客户要求的信息,了解本公司是否正确理解并满足顾客当期和未来的需求;测量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根据调查结果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质量问题的早期警报需反馈信息的类别、反馈程序、传递、评审处置、收集、归档控制要求及有关职责。 3.0 职责 3.1 质控部负责本程序的质量活动,负责质量信息的传递、评审处置、收集、归档及验证。 3.2 营销部负责顾客质量投诉信息反馈、管理。 3.3 采购部负责供方及所采购物品品质报警信息反馈、管理。 3.4 制造部负责各自生产中质量报警信息反馈、管理。 3.5 各部门及时发出本部门发现的质量报警信息并及时处理传递到公司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3.6 质控部对收集到的质量报警信息组织评审分析。 4.0 工作程序 4.1满足顾客的要求的信息获取和利用。 4.1.1 需获取信息的内容: a)有关产品质量、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等方面的顾客反映;

b)顾客要求和合同信息; c) 市场需求; d)服务提供信息; e)竞争方面的信息。 4.1.2 收集的方式,可以是口头或书面,包括: a)顾客的抱怨与投诉(调查表、电话、邮件等)。 b)顾客或市场的走访、调研(如问卷等)。 c)顾客质量投诉信息 4.1.3顾客反馈信息(包括抱怨)的处置 a)传递程序 →→→→ b)营销部收集到顾客质量反馈信息后,填写《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交由技术部,由技术部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改善措施,并验证措施效果。 c)营销部负责对顾客抱怨的接受,技术部须确保从分配给部门、调查、处置到结束均处于受控状态,对所有顾客投诉均应进行调查,并保持处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 ①产品名称; ②收到投诉的日期; ③产品标识和使用的控制编号; ④投诉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 ⑤投诉的性质和细节; ⑥调查日期和结果;

(完整版)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与质量有关的数据进行适当收集和分析,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的机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所来自检验检测活动及其他质量活动数据统计、分析的控制。 3.术语 本程序采用了TSG Z7003—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规定的术语。 4.职责 4.1各相关科室收集相关信息,提供本科室质量目标数据及其他相关的数据,并定时上报质量负责人。 4.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所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行管理。 4.3办公室负责对外数据的收集、统计、汇总、上报。 4.4所长负责对数据分析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工作程序 5.1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 5.1.1用户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 5.1.2服务满足政府和用户需求的符合性; 5.1.3服务、过程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机会。 5.2数据的收集 5.2.1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收集质量目标完成结果、内外部审核

情况、管理评审的输出、上级部门检查的结果及反馈、质量监督抽查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5.2.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收集检验检测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5.3可以采用的统计技术方法 5.3.1对用户满意度、质量审核分析等,一般采用调查表、统计表等方法。 5.3.2对质量目标的完成结果、服务情况、供方情况等,在受控状态下,一般采用抽样检验、调查表、统计表等找出过程的发展趋势。 5.4对数据分析的要求 5.4.1正确运用统计方法,确保数据的科学、准确、真实; 5.4.2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应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 5.4.3根据评价的结果,寻找改进的机会。 5.5数据分析结果的处理 5.5.1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应传递给所长,由其组织从数据分析结果中寻找改进的机会,组织实施质量改进。 5.5.2数据分析的结果、质量改进的情况和建议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6.相关文件 6.1接受安全监察管理程序; 6.2内部审核程序; 6.3不符合控制程序; 6.4投诉与抱怨处理程序等。

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

返回首页 QP/*** 17-2001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目的是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测量和分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根据调查结果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对顾客满意度信息的收集要求、信息分析评价方法及改进措施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直接顾客、最终顾客的满意度调查、分析、改善的管理。 3 职责 3.1 销售部负责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接收并记录顾客反馈的信息。 3.2质管部负责针对调查的结果及顾客满意度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 工作程序 4.1 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的工作流程见附图。 4.2 顾客满意度信息的收集要求 4.2.1公司销售部负责接收并记录(表QR09-005)顾客用各种方式反馈的信息;通过与顾客的直接接触了解其需求和期望;进行问卷调查顾客的满意度情况。 4.2.2销售部负责随每批产品发出《产品质量意见反馈表》(表 QR17-001);每年进行一次(或两次)顾客满意度问卷调查,发出《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表QR17-002),销售部应争取调查表的回收率达到50%以上,必要时也可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记录顾客的各项满意度情况。 4.2.3《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质量、交付、服务、灵活性及顾客的改进要求和建议等,质量方面可包括产品性能(必要时可细分)、外观、包装等,交付包括交付周期、交付及时性,服务包括售后服务、投诉的处理、服务人员的态度等,灵活性可包括产品开发速度、提供多种产品的能力。 4.3 顾客满意度信息分析评价 4.3.1顾客满意度的评价方法采用五级标度法,分为:很满意(100分)、满意(80分)、一般(60分)、不满意(30分)、很不满意

绩效评价管理程序

通过各种数据的监视、测量和分析,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质量策划、环境策划、过程特性、产品特性及持续改

进的数据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活动。 3.职责 3.1各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数据的监视、测量、整理、分析与统计报表(图表)的编制 3.2品质部:负责统计技术应用控制的归口管理,负责统计技术应用的指导、监督、信息 传递与管理,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 3.3总经理:负责审核、评价各部门数据分析的结果,根据数据评价结果组织相关部门制定 绩效改善计划并监督实施。 4.程序 4.1监视和测量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4.1.1质量目标、环境目标达成状况 4.1.2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 4.1.3外部供方的评价与考核结果 4.1.4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的结果 4.1.5内部审核结果 4.1.6管理评审结果 4.1.7进料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结果 4.1.8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其变化趋势 4.1.9相关方意见,包括顾客投诉处理 4.1.10第二方、第三方审核结果 4.1.11环境绩效的监视与测量结果 4.1.12重大品质与环境异常处理结果 4.2数据的监视和测量 各部门应安排专人按规定监视、测量有关数据,职责如下: 4.2.1品质部 4.2.1.1品质部负责监视与测量进料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过程能力、品 质异常、顾客投诉、第二方审核等方面的数据。 4.2.1.2品质部负责监视与测量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第三方审核 数据,以及质量目标与指标达成等方面的数据。 4.2.2业务部 负责监视与测量顾客满意度、市场状况、营销趋势等数据 4.2.3生产部 负责监视与测量生产产量、制程合格率、生产计划未达成等情况的数据; 负责监视与测量设备使用过程设施完好率、重大设备故障率、设备维修成本、 设施完好状况与趋势等数据 4.2.4采购部

质量管理: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相关/支持性文件 《过程和服务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程序》 《预防措施程序》 4、职责 4.1质量管理部 a)负责归口管理公司对内、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b)负责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4.2各部门 a)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交流; b)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5、工作程序 5.1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5.2数据的来源 5.2.1外部来源 a)政策、法规、标准等; b)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 c)市场动态; d)相关方(如业主和住户、供应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5.2.2内部来源 a)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服务质量检查与考评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b)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其他信息员工建议等。 5.2.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通讯等方式。 5.3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5.3.1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 a)业主和住户满意或不满意程度; b)服务满足业主和住户需求的符合性; c)过程、服务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的信务标准类数据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至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纠正措施程序》。

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价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价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顾客信息,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与顾客要求的符合性,加以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顾客满意度测量的全过程。 3 术语和定义 3.1顾客:是指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者,包括所有与公司的接触者。 3.2顾客满意: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觉。 3.3顾客满意度:指顾客对其要求期望与其要求期望被满足程度的差距所持的态度。 4 职责 4.1 销售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公司各类顾客信息的收集,并对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统计出结果。销售部每月末应将顾客满意度测量数据总体分析情况及时传与质量管理部, 4.2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销售部所提供分析情况提出质量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 5 工作程序 5.1顾客信息调查 5.1.1 销售部应建立顾客档案,包括所有的终端顾客和合作伙伴(包括经销商、加盟专卖店以及直销部顾客),以确保顾客的信息能及时得到收集与反馈。 5.1.2 顾客信息来源 5.1.2.1 销售部根据要收集的内容制订“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每年12月进行一次顾客满意度调查,调查表在10个工作日内收回,回收率须达90%以上。调查内容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5.1.2.2 顾客来访时,与顾客直接沟通并将相关的内容记录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必要时得到顾客或其代表的确认。 5.1.2.3 顾客平时的信息反馈和客户投诉; 5.1.2.4 政府主管或监管部门的公告,电视台或其它媒体报道以及权威机构的调查报告。 5.2 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 5.2.1 顾客满意度项目及指标确定 a)公司的顾客满意度项目(为调查内容)分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产品外观、交付及时、使用效果和包装质量; b)根据每个项目的关键及重要程度,对顾客满意度项目进行分级,依次为:0.6、0.5、0.4、0.3、 0.2、0.1。 c)顾客满意度每个项目的指标为:很满意(4分),满意(3分),基本满意(2分),不满意(1分)。 5.2.2 顾客满意度值计算公式 5.2.2.1 计算公式 C=∑kX j Y ij(i=1,2,3……n,j=1,2,3……m) C为顾客满意度; k为顾客满意度项目的分类等级; X j为顾客满意程度登记为j时所对应的分值; Y ij为顾客对第i项指标选择第j满意程度占总体实际累计满意度的百分比。 5.2.2.2 顾客满意度值的界定 0.21≤C≤0.84:为不满意 0.84<C<1.89:为满意 1.89≤C≤3.36:为很满意

841数据分析控制程序C-2016版ISO13485

秦皇岛市XX医学系统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名称数据分析控制程序文控标识 文件编号CMS-02-841 版本 C 编制部门品质部生效日期2017/6/1 发布签署 姓名职位签署签署日期编制毕X梅质保工程师 审核会签审核—— 批准杨X山总经理 发放范围□市场部□销售管理部□研发中心□采购部□生产部□仓储部□物流部□电子商务部□技术支持中心□人力资源部□品质部□办公室 □国际贸易部□ 发放方式□电子文档□纸文档□光盘+签署页 归档方式□电子文档编写/打开软件:_______________ □纸文档□光盘+签署页 更改记录 版本/修订 次数 更改页修改码更改单号更改主要内容生效日期加盖红色受控印章的硬拷贝文件受控。使用前,请核实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

文件名称数据分析控制程序文件编号CMS-02-841 版本/修改码 C 页码第 1 页共 4 页 1 目的 收集、整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机会。 2 范围 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 3 职责 3.1品质部负责协助相关部门选用统计技术、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3.2各职能部门负责按相关文件要求收集、传递、整理、分析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的数据;负责本部门统计方法的具体选用、实施和应用情况报告。 4程序 4.1信息是指有意义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价值的信息,也为控制质量和进行决策提供依据。数据和信息是公司的重要资源。 4.2数据的来源 4.2.1外部来源 1)政策、法规、标准等; 2)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 3)第二、三方审核结果; 4)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 5)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4.2.2内部来源 1)产品实现、过程控制和体系运行的记录,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试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2)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3)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4.3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数据的收集可以直接利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也可以采用交谈、调查、电子媒体、通信等方式进行。 4.3.1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应能提供如下信息: 1)顾客反馈(包括满意和不满意); 2)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 3)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4)供方的信息等。 4.3.2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2.1品质部负责行业主管部门、认证机构监督检查的结果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3.2.2 政策法规类信息由品质部及相关部门收集、分析、整理、传递。 4.3.2.3 销售管理部、国际贸易部、技术支持中心、电子商务部等部门积极与顾客进行沟通,以满足顾客需

16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实现的必须的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和监控,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对产品和服务过程、顾客满意进行测量和监控;对测量和监控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的控制。 3职责 3.1供销部负责顾客满意信息进行获取、监视和评审; 3.2技质部 a)负责对产品和服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测量和监控的结果进行评审和放行; b)负责收集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并传递与分析、处理; c)负责统筹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3.2生产部负责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自检。 3.3各部门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选用。 4工作程序 4.1过程的测量和监控 4.1.1技质部负责识别需要进行测量和监控的实现过程,它包括产品实现过程,也包括公司根据产品特点策划的个过程和子过程,特别是生产和服务运作的全过程。 4.1.2过程持续满足预定目的的能力,是指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4.1.3与质量相关的个过程应根据公司总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过程具体的质量目标,如 技质部的产品和服务合格率、业务部的顾客服务满意率等。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进行相应的测量和监控: a)技质部辅助质量形成的关键过程进行测量、分析,明确过程质量和过程实际能力质检的关系,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时机; b)当过程产品合格率接近或低于控制下限时,技质部应及时发出《不合格和纠正措施处理单》,定出责任部门,对其从人员、设备、原材料、各类规程、生产和服务环境及检验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时,技质部编制相应的改进计划,经管理层代表审核、批准后,交责任部门实施,技质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结果;。4.2质量信息的来源

ISO9000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了解公司是否正确理解并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和期望,根据调查结果改进质量活动,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最终顾客(最终使用者)和潜在的顾客。 3 职责 3.1市场部负责组织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针对调查的结果及其他顾客满意度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编制顾客满意调查结果及分析报告。 3.2 质量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根据调查的满意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调查表或调查方案的批准。 4 工作程序 4.1《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或调查方案的设计。 4.1.1市场部根据本公司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编制相应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原件经部门主任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才能印刷、分发。 4.1.2调查表中通常评估的项目及每一个评估小项给出的每一个评估项目的满意度:

a 企业形象 企业的整体形象 企业的领导形象 企业的员工形象 b 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的及时性 技术人员的态度 技术咨询和培训的能力 c 业务服务 产品介绍的能力 与客户沟通的能力 业务人员的信誉度 d 产品质量 产品外观 外包装 性能 产品使用效果 e 交付 产品交货能力 f 售后服务 服务人员的态度 服务人员的能力 处理用户投诉的及时性 g 价格 产品售价的合理性 安装维修费用的合理性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从7个方面共20个小项进行调查,每一小项的满意度分值为5分。满意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很满意、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 每个等级对应的分值系数分别为该小项分值的1.0、0.8、0.6、0.4、0.2 。 4.2 调查表中顾客满意度评估的方法 市场部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计算,把小项得分总和作为此次顾客满意度的总分,每个等级对应的分值系数分别为该小项分值的1.0、0.8、

医疗器械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医疗器械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 评价在何处可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来自《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执行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的分析和控制。 3职责 3.1质量部 a)负责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b)负责公司统计技术的选用和实施效果的跟踪。 3.2各部门 a)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和交流; b)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4程序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如果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得到改进,应予评价。这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 4.1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4.2数据的来源

4.2.1外部来源 a)政策、法规、标准等; b)政府机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 c)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动态; d)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抱怨等。 4.2.2内部来源 a)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如《供方/外协方评定表》、《部门质量记录清单》、《不合格项目分布表》、《跟踪服务卡》、《风险评价表、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不合格率、交货期等; b)与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如《内审不合格报告》、《内审检查表》、《管理评审报告》、《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4.3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4.3.1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有关方面的信息: a)顾客反馈; b)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c) 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 供方。

16.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模板)

(注:质量审核程序文件模板,仅供参考) 监视、测量、分析、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对公司可能具有重要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对公司所取得的绩效进行跟踪记录,并为公司的绩效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的监视测量;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标的能力进行确认;对公司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测与测量. 3职责 3.1综合部负责对质量管理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负责进货及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并负责对供方业绩进行监视和测量,负责对公司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记录。 4工作程序 4.1质量管理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1.1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检查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过程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通过监视和测量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保持预期的过程能力,最终确保产品的符合性和过程的有效性。 4.1.2本公司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由综合部负责策划,各部门配合进行。 4.1.3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方法 结合研制产品的特点和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主要采用过程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进行。 4.1.4通过对过程有效性的评价活动,证实过程是否保持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并对评价时发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和采取纠正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a.对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产品过程实现策划及测量、分析和改进策划的结果进行监视和测量;

b.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方针和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 c.对采购产品、试制、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d.对人力资源、设备设施和工作满足要求的能力进行监视和测量; e.对研制产品和提供服务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性和稳定性进行监视和测量; f.对主要活动达到预期结果的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 g.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利用,持续改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视和测量; h.对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自我完善机制的有效性进行监视和测量。 i.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符合性进行监视和测量; j.监视和测量的结果需要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的问题经质量负责人审批后,有关部门按《改进过程控制程序》的要求实施。 4.1.5在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其后采取的措施中,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具体有:抽样检验、调查表、饼分图、统计表等。 4.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生产部负责对交付的产品进行检验、试验,确认其符合接收准则后,方可提交顾客验收。 4.2.1技术研发部编制研发产品的检测规程,明确检验抽样方案、检验标准、检验项目、检验方法、使用的检验设备等。 4.2.2试制过程检验,依据产品“工艺卡”每序结束由操作者自检,检验员专检,合格转序,并在“工艺卡”相关栏目上记录。不合格按《不合格输出控制程序》规定处置。 4.2.3进货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a.对采购产品,保管员核对送货单,确认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完整后,置于待检区,通知检验员进行检验,并将结果填写在检验记录上。 b.仓库根据检验记录或标识,将合格品办理入库手续。检验不合格,质检员在原料上贴“不合格”标识,按《不合格输出控制程序》执行。 4.2.4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质检员按产品《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并填写《检验报告》。合格品贴上“合格证”,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