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核实报告

储量核实报告
储量核实报告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报告编写单位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查人:

单位负责人:

单位技术负责人:

报告提交单位:

目录

1 前言 (3)

1.1 概况 (3)

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5)

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6)

1.4本次工作概况 (10)

1.5特别情况说明 (11)

2 工作区地质 (12)

2.1矿床特征 (14)

2.2矿体特征 (16)

2.3矿石质量 (17)

2.3.1矿石物质组成 (17)

2.3.2矿石化学成分 (17)

2.3.3矿石风(氧)化特征 (18)

2.4矿石类型和品级 (19)

2.5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19)

2.5矿床共(伴)生矿产 (20)

3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21)

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5)

4.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5)

4.2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6)

4.3矿区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6)

4.4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变化、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 (27)

4.5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27)

5 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28)

5.1生产勘探(探矿)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28)

5.2生产勘探(探矿)工程质量评述 (29)

5.3生产勘探(探矿)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30)

5.4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 (30)

5.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质量评述 (32)

5.6探采对比 (32)

5.6.1构造 (33)

5.6.2矿体(层)特征 (33)

5.6.3开采技术条件 (33)

5.6.4勘查工作 (33)

6 资源量估算 (35)

6.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35)

6.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35)

6.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36)

6.4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37)

6.5矿体圈定原则 (37)

6.6采空区边界的圈定 (39)

6.7块段划分 (40)

6.8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40)

6.9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41)

6.10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41)

6.11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41)

6.12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 (42)

7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 (43)

7.1 市场分析及产品销售 (44)

7.2 矿山改(扩)建设条件分析 (44)

7.3 改(扩)建设方案设想 (46)

7.4 投资及成本估算 (46)

7.4.1 地质勘查及基建投资 (46)

7.4.2 采选成本估算 (47)

7.5 矿床经济概略评价 (47)

7.5.1 评价指标 (48)

7.5.2 矿床开发的经济效果 (49)

7.5.3 概略评价 (50)

8 结语 (51)

8.1 结论 (51)

8.2 存在问题 (51)

8.3 建议 (51)

1 前言

1.1 概况

我公司原属XXXXX公司XXXX铅锌多金属矿是我公司开发的矿山之一,在2006年—2007年的试开发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在2007年完成股权变更的同时决定对该矿山的采矿、选矿工程进行扩建,为了查明矿山资源状况,为公司和矿山的发展提供依据,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对XXXX锌多金属矿进行储量核实。

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本次储量核实的具体要求是:对采矿权区的Ⅳ、Ⅴ矿体在现有工程控制程度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的测量、调查工作,查明采矿权区内各级别储量的资源状况,为矿山和选厂的扩建提供依据。在这次储量核实工作中,依据的相关规范依据和地质资料依据有:国土资源部关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铜、铅、锌、银、镍、钼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固体矿山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矿产资源核查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87号)、藏国土资办发[2005]26号文《关于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登记统计工作的通知》、藏国土资办发[2005]27号文《关于开展矿产企业占用矿产资源储量检测试点工作的通知》、《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矿区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2005)、《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桑日则矿区2007年度地质总结报告》以及矿山2005—2007年的深部勘探资料、采选生产资料。

本次储量核实的具体任务为:

1、以2005年普查报告为基础,利用2007年11月30日以前的所有探矿、采

矿成果,对扎西康矿区Ⅳ、Ⅴ号矿体开展储量核实工作。本次矿区储量核实测量调查的面积为1.00km2。

2、在2005年普查报告的基础上,充分收集矿区历年来的各种基础地质资料和矿山各种山地工程资料,采用地质测量等手段和方法,对矿山资源储量及其变化情况进行测量、估算,评价矿产资源利用情况。

3、按照《铜、铅、锌、银、镍、钼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等规范、规定、通知等要求,开展资源储量核实和资源综合评价工作,同时提出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储量的建议。

4、编写扎西康矿区Ⅳ、Ⅴ号矿体2007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本次储量核实的对象为西藏隆子县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采矿权范围内的Ⅳ、Ⅴ矿体,该矿行政区划隶属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隆子县日当镇扎西康村管辖,矿权由我公司依法获得。本次储量核实的采矿权区拐点号、边界坐标为:

拐点号X Y

1、3141000.00 16401500.00

2、3141000.00 16402500.00

3、3140000.00 16402500.00

4、3140000.00 16401500.00

采矿权区总面积约为:1.00 km2

采矿许可证号:5400000720012

该矿位于曲错公路(曲水—错那)中段路边,矿区至隆子县城约48km,至日当镇约27km,至拉萨市约330km,交通尚属便利(见图1)。

图1 隆子县扎西康矿区交通位置图

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该矿由1995年开展的1:20万洛扎幅、措美幅、隆子幅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圈定的扎西康锑、铅、银、汞、金等多元素综合异常获得。1996年,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对扎西康综合异常(中段)开展了三级查证,发现了锑矿体。1997年,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对该矿点进行了矿点检查工作,对矿化体的产出形态和规模有了初步了解。1998~1999年度,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对扎西康锑矿进行普查找矿工作,开展了1:2000地质测量工作和1:1000的重力测量工作;在1:2000地质填图的基础上,对已发现的重点矿化地段布设了相应的槽探工程及重力异常剖面;根据山地工程和采样化验结果,共圈定了五条矿化体。

2004—2005年西藏自治区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对该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

地质普查工作,并于同年提交了《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矿区铅锌多金属矿普查

报告》,该报告经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签发了《〈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矿区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藏矿储评字[2006]5号),通过了(333+334)Pb 29126t、Zn 80370t、Sb 14473t、Ag 227264kg 的金属资源储量。

通过前期的基础和建设工作,我公司在2006年初正式投产了扎西康矿区,并在日当镇同时建成运行了日处理(Pb、Zn、Sb)能力300t的选厂。

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在我公司2005年获得采矿权以来,对矿山进行了精心的采选设计。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挖掘资源潜力,根据国家对新开发矿山的相关要求和公司部署,对矿山的设计、开采、资源利用提出了如下方针:在合理设计、有序开采、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进一步查明资源状况,为矿山的发展和后期建设提供充分依据。

1、矿山设计

根据《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矿区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和《〈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矿区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藏矿储评字[2006]5号),围绕公司办矿方针,扎西康矿山根据西北矿冶研究院提交的《隆子县铅锌锑银多金属矿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研究报告》(KY-KH02-03SB-2006)和湖北大冶铁矿公司提交的《扎西康锌矿选矿试验报告》(2006年3月),由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设计了《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开采方案设计》;该设计设计利用储量为:

地质储量:矿石量(333)46.8万吨

(334)53.98万吨

合计100.78万吨

设计考虑因334地质资源量占的比例较大,资源利用系数按0.7计算,设计可采矿石量为69.915万吨。

根据可采矿石量设计年采矿石量6万吨,矿山服务年限10年;设计开采方式为坑内开采,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水平分层崩落法;中段标高40—50m。设计采矿指标见表1:

扎西康矿山设计采矿综合指标表1

选矿设计工艺流程根据西北矿冶研究院和湖北大冶铁矿公司的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结果,最后决定使用大冶钢铁公司提供的选矿实验资料,设计选矿工艺流程如图2,设计选矿指标见表2。

扎西康矿山设计选矿生产指标表2

2、矿山的开采

根据设计,在近两年来矿山的生产中,使用的采矿方式为浅孔留矿法。中段标高40—50m,采场沿矿体走向连续布置,长度50m,宽度为矿体宽度,采场上下留顶底柱,底柱厚度3m,相邻采场之间留间柱相隔,间柱距离为6m,顶底柱和间柱

构成一个矿房。中段运输平巷沿矿体走向布置在矿体内,在底柱上以6m间距布置

放矿漏斗,形成采场矿石下放通道,同时,在房柱中间布置上向人行、通风、材料斜天井,此外,在放矿漏斗之上上掘拉底切割至两端矿房,形成采场最初的回采工

作面。由于在两年来的生产中,矿石开采量较小,未涉及到采场的回采。

在上述采矿作业方式下,两年来的采矿综合指标如表3:

扎西康矿山2006-2007年采矿综合指标表3

由表可见,矿区两年来采出矿石量较小,但损失率和贫化率控制较好。

3、资源利用概况

根据两年的生产统计,在两年的生产中,采矿回收率为11.89%,贫化率为

11.20%,选矿67006t,选矿生产结果见表4:

由表可见,矿区两年来采出矿石量较小,但损失率和贫化率控制较好。

扎西康矿山2006-2007选矿生产指标表4

由表可见:矿山选矿指标良好,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回收利用。在两年的生产中,共处理矿石量6.7万吨,采矿成本为100元/t,选矿成本为245元/t,生产供销情况良好,两年共获得税后利润1869万元,经济指标良好。

根据矿山两年来的采出矿石量,结合本次储量核实采空区已采矿石量地质资源储量7.529万吨,探采比为1∶0.82,探采比较为合理,探矿提供的资源量较为可靠。

图2 扎西康矿山设计选矿工艺流程

1.4本次工作概况

2006—2007年,我公司对该矿区采矿权和周边探矿权范围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基础地质工作,对采矿权区内和周边地区进行了深部勘查;与此同时,在矿区开发和进行矿区深部勘探以及外围找矿的同时,自2007年7月开始了本次储量核实工作,于2007年12月上旬结束了野外核实、调查工作,并进入室内报告编写工作。两年来,在采矿权区和本次储量核实过程中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5。

表5 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

2006—2007年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扎西康矿山在现有的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矿工程的开拓问题,未对Ⅳ号矿体实施采矿,现有采区仅限于Ⅴ号矿体。通过近年来系统的深部探矿工程控制和采矿开拓,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构造、变质岩、岩浆岩的出露状况,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品位等特征,与2005年提交的地质报告相比,矿体的形态、产状、控矿因素基本无大的变化,矿体在走向延长、倾向延深上有较大的变化,现已控制Ⅴ号矿体延长400m,延深390m,厚度变化较小,现控制Ⅴ号矿体平均水平厚度为1.73—11.92m。通过工作核实了该矿区Ⅴ号矿体基本情况和现有保有资源储量情况

为:

Ⅴ号矿体位于采矿权区偏东部,呈似层状产出于F7构造破碎带之中,矿体走向近南北向,倾角43—60°,控制延长400m,控制延深390m,推测延长450m,推测延深450m,平均水平厚度5.66m,品位Pb 0.031—3.64%、Zn 0.057—2.89%、Sb 0.82—5.75%、Ag 4.47—136.41g/t ,平均品位Pb +Zn+Sb 6.52%、Ag 76.23g/t。

根据以上矿体规模、特征和相关规范,该矿区划分为Ⅱ勘探类型,采用储量计算方法为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经估算,该区Ⅴ号矿体保有矿石量为:196.04万吨,金属资源量为:(332)Pb 8659.71t、Zn 8791.64t、Sb 6358.44t、Ag 23.69t,(333)Pb 27269.26t、Zn 33932.26t、Sb 18924.19t、Ag 115.56t,(334)Pb 5907.96t、Zn 4576.39t、Sb 13055.93t、Ag 13.31t。加上Ⅳ的资源量,本矿区截至2007年11月底,共保有矿石量229.17万吨,金属资源量(332)Pb 8659.86t、Zn 8701.64t、Sb 6358.44t、Ag 23.69t,(333)Pb 29721.26t、Zn 41289.26t、Sb 20241.19t、Ag 131.53,(334)Pb 13620.96t、Zn 26755.39t、Sb 16996.93t、Ag 61.94t,合计金属资源量Pb 52002.08t、Zn 76836.29t、Sb 43596.56t、Ag 217.17t、Pb+Zn+Sb 172434.93t。

1.5特别情况说明

由于Ⅳ号矿体在近年来未进行采矿和系统的深部控制勘探工作,其储量仍沿用2005年普查报告结果,根据Ⅴ号矿体的工作进展,Ⅳ号矿体的资源储量结果可靠;由于矿区未进行矿石大体重样测试,储量计算中的矿石比重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矿区开拓采准工作量较少,使得本次储量估算的高级别资源量偏少,资源储量级别不高。

2 工作区地质

扎西康矿区位于喜马拉雅板片,喜马拉雅地层区之拉轨岗日地层分区,羊卓雍–拿日雍复式向斜东南端,日当大断裂之西南侧,区内有喜山晚期之隐伏岩浆活动。分布十多处Pb、Zn、Sb、Ag金属矿点和良好的多金属区带化探异常,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好,资源潜力巨大。

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上三叠统修康群、下侏罗统日当组、中上侏罗统遮拉组和下白垩统甲不拉组地层。修康群为区域上分布广泛的地层,是一套以杂色页岩、板岩、变质细砂岩、石英砂岩为主夹杂色泥灰岩、硅质岩的地层,为典型的复理式沉积;修康群在区域上与上覆之日当组地层为整合接触,局部地段为断层接触。下侏罗统日当组(J1r)为一套以黑色页岩与泥灰岩、砂岩互层,夹有燧石团块,凝灰质砂岩为主的地层;含有丰富的菊石化石,属深浅海相沉积;日当组与上覆之遮拉组地层局部地段为断层接触。侏罗统遮拉组(J2-3z)主要岩性为一套杂色-灰黑色砂页岩互层夹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凝灰岩、硅质岩等火山碎屑岩、灰岩、砾石块体;属深-浅海相沉积,含菊石,有孔虫化石;下白垩统甲不拉组(K1j)分布于措美县以北的狭长地域内,分布范围较小,与遮拉组为整合接触;其岩性组合特征为:上部灰黑色钙质页岩,含硅质结核;下部为酸性凝灰岩、页岩、细砂岩。第四系(Q)分布较局限,多分布于湖泊的周边及河谷地带,主要为残坡积物、现代冲积物、水系冲积物等。以上四组地层中,以下侏罗统日当组(J1r)与铅锌矿化最为密切,矿化点基本上都分布在该层位中。

区域上岩浆活动较弱,以零星分布的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岩浆活动期以燕山晚期和喜山期为主。侵入岩分布局限,明显受北西及北东向断裂控制,呈岩株、岩脉状产出。岩石类型较单一,主要有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及闪长岩;沿深大断裂有超基性小岩体侵入,时代亦为燕山晚期-喜山期。从岩浆岩

化学特征看,具有一定的钨、锡、铋类矿产成矿专属性。本区火山岩分布局限,火山活动较弱,主要分布于措美–隆子、羊卓雍–哲古错一带的中上侏罗统遮拉组和下侏罗统日当组地层中,主要岩性为玄武玢岩、中酸性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等,呈夹层产于页岩、砂岩中,厚度几十至上百米,规模较小。

区域上变质作用较弱,主要有区域变质作用,热液变质作用等。岩石遭受变质作用强度不同,出现千枚岩、片岩、板岩等岩石的组合,局部因受岩浆热接触变质作用的影响出现角岩化。

在区域上,矿区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部,属喜马拉雅褶皱系之羊卓雍-拿日雍复式向斜的东南端,由于板块碰撞的造山作用,使喜马拉雅地壳产生强烈的形变和抬升,导致区内线性构造十分发育。主要的区域性断裂构造共分两组:一组为北西西向和北东向的压性断层,是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另一组是近南北向和北东向的横截和斜截断层,以张扭性为主,对区内成矿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

根据1:20万隆子幅区化扫面资料,区域上Sb明显呈高背景或局部异常显示,Au呈零星异常显示,并伴随Pb、Zn、Ag、Hg、W、Sn等元素异常。区域内主要有纳嘎(HS-46-丙)、拉定(HS-29-乙)和扎西康(HS-57-乙)三处综合异常,这些异常都显示了区域上良好的找矿前景。

从铅锌多金属矿分布特征看,该区铅锌多金属矿体均产于侏罗系地层中,据1:20万洛扎、措美、隆子幅区域化探扫面资料,在侏罗系地层中铅含量明显呈高背景或局部异常分布,表明本区侏罗统地层是良好的矿化岩层及成矿围岩,加之断裂构造发育,尤其是近南北向的次级构造对成矿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寻找铅锌多金属矿具有较大潜力。

综上所述,区域上矿产种类较多,金、铅矿的找矿前景较为乐观,尤其是在哲古错至扎西康一线,对寻找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的铅、锌、锑、银、金等多金属矿较为有利。

2.1矿床特征

矿区位于羊卓雍-拿日雍复式向斜东南端,区内地层主要为下侏罗统日当组(J1r),地层总体走向近东西,倾向北。经过实测地质剖面,将区内出露的日当组划分为五个岩性段:第五岩性段(J1r5)为灰绿色石英砂岩与灰黑色页岩互层,未见顶,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和东侧中部;第四岩性段(J1r4)为灰黑色页岩夹褐黄色钙质砂岩,是测区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层,也是目前矿区主要的含矿层位;第三岩性段(J1r3)为灰绿色石英砂岩,主要出露于矿区东部及西南部;第二岩性段(J1r2)为灰黑色页岩,主要出露于矿区北部,范围较小;第一岩性段(J1r1)白-黄褐色粗糙石英砂岩,主要出露于矿区西南部。此外,矿区内广泛发育第四系,主要为残坡积物,其次为冲洪积物,主要分布于沟谷和山岭地带。

矿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其地质特征见表6。

表6 扎西康矿区断裂构造特征表

F4、F5、F6、F7张性断层是矿区内主要储矿构造,F1、F2部份地段有弱的矿(化)体存在。张性断层形成之后,断层性质的不断变换和迭加造成了矿(化)体的后期压碎和破坏。

另外,区内还有一倾伏向斜,该向斜位于矿区的东部下侏罗统日当组第五岩性段地层中,向斜轴向东西,向西端倾伏,规模不大,被F3断层错动。

矿区内岩浆活动及火山活动较弱,火山岩主要为英安岩,少量的石英粗面岩和玻璃质流纹岩。岩石以似层状产出于下侏罗统日当组地层中。

矿区内变质作用类型较单一,主要为热接触变质作用。在近矿围岩和火山岩附近地层,岩石变质成为板岩、板理化页岩或石英岩等,变质的热源,主要与火山岩的多期次活动有关。

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侏罗系日当组第四岩性段,岩性以灰黑色页板岩夹褐黄色钙质砂岩为主。区内发育以南北向为主的构造破碎带,其次为北北东—南南西向;矿体的产出就目前工作程度而言严格地受控于构造破碎带,其中,以南北向张扭性破碎带为主,遇破碎带发育、交汇、扭张部位矿体变得厚大、稳定,品位增高。在矿区内共有4个矿体产出,F7控制了Ⅴ号矿体的产出,F6控制了Ⅳ矿体的产出,F5控制了Ⅲ号矿体的产出,F4控制了Ⅱ号矿体的产出,各矿体呈近南北向大致平行产出;Ⅳ、Ⅴ号矿体是区内主要矿体,也是本次参与储量核实计算的两个矿体,分布在矿区的东、北部地区,呈南北向平行产出,其中,Ⅳ号矿体长300m,厚3.28m,延深200m,倾向273°,倾角50-60°;Ⅴ号矿体长450m,水平厚5.66m,延深450m,倾向271°,倾角43-60°。总体而言,区内属于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

液充填型多金属矿床,矿体的产出与构造破碎带密切相关。

2.2矿体特征

在区内控制的4个矿体中,由于规模、控制程度等问题,仅Ⅳ、Ⅴ号矿体参与了储量计算,因此仅就矿区Ⅳ、Ⅴ矿体的地质特征分述于后:

1、Ⅳ号矿体:产出于矿区中北部,西距Ⅲ号矿体40—60m,东距Ⅴ矿体约50m,与上述两矿体大致平行产出。近南北走向,西倾,倾角50°—60°。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长透镜状。地表铁帽转石及有限工程控制,矿(化)带长800米,厚1.8—4.81米。矿(化)带南段矿石品位铅0.11—0.17%,锌品位0.56—0.80%,锑品位2.19—5.89%,银品位15.98—37.40g/t。反映矿化以锑矿化为主,矿物的主要成分为辉锑矿,其次为(铁)闪锌矿、(脆)硫锑铅矿。矿(化)带北段以铅锌矿化为主,主要的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脆)硫锑铅矿,分带现象明显。矿体通过探槽TC1201、TC301控制;深部通过PD3、PD4两个穿脉平硐的控制,矿体长度大于300m,单工程矿体厚度介于0.50~20m,矿体平均厚度3.28m;厚度变化系数89%,属于厚度较均匀型。单工程平均品位最高Pb-5.35%,Zn-9.52%;矿体平均品位Pb-3.664%,Zn-9.201%,品位变化系数VC=91%,属矿化较均匀型。

2、Ⅴ号矿体:产出于矿区东部,西距Ⅳ号矿体50m。矿体赋存于构造破碎带F7中,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长透镜状,局部有膨缩变化,矿体产状与构造破碎带产状基本一致,倾向西,倾角在43°—60°之间变化。矿体在走向上和倾向上都具有舒缓波状的特点。矿体是由长5~7m、宽0.05~0.12m的细脉重叠而构成的,而细矿脉在平面上呈“S”型的变化特点,矿体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矿体通过探槽TC10、TC11、TC12、TC1602 的控制,地表揭露矿体长度大于450m,单工程矿体厚度9.01m;深部通过PD1、PD

3、PD6两个穿脉平硐和ZK001、ZK003、ZK801、ZK1601等工程控制,矿体长度大于400 m,延深大于390m,单工程矿体

解读《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解读《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一、核实工作的目的要明确 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7)26号文]《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凡因矿业权设置、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二、核实工作与详查工作的区别 详查工作是对经普查阶段工作证实,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区(床)做出是否有工业价值的评价,为能否进行勘探或矿山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核实工作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核实报告要反映最新勘查、开发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核实工作的实质是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 三、核实工作的重点

1、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均应进行编录,研究矿层厚度等特征及其变化。按样品采集要求,用较原勘查工程控制网度加密的间距,对坑、钻、开采范围内矿层进行采样,控制矿层厚度及矿石质量。 2、采空区必须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压覆资源储量估算必须有批准文件为依据,对未经批准的事实压覆,应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按有关规范估算资源量。 3、对于改变矿床工业指标或采用不同于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改变开采对象、改变矿产工业用途的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必须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工业指标论证,并对照相应矿种的行业标准确定勘查程度,估算资源储量。已生产矿山,要按原工业指标和新工业指标分别估算资源储量,列出变化、消长关系。 4、开采技术条件的评价应将矿床开采后开采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作为工作重点。 四、核实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1、现场调查阶段 (1)对核实工作范围和勘查工作(或前一次核实工作)范围的叠合情况不清楚。 (2)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未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编录、采样。 (3)对采空区边界的勘定不准确或不全面。 (4)对矿区内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的利用不充分,未用全仪器

××××煤矿储量核实报告(最终)

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 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二○○六年六月

贵州省纳雍县 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项目主编:明方平 参加人员:郭斌杨淑萍陈荣华 审核:赵福平陈小青 总工程师:舒万柏 主任:杨通保 提交单位: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编写时间:二OO六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概况 (1) 第一节煤矿交通位臵、矿界范围 (1) 第二节勘查地质工作及煤矿开采情况 (3) 第三节煤矿生产建设情况 (4) 第四节储量核实工作概况及其它 (4) 第二章矿山地质 (6) 第一节矿山地质特征 (6) 第二节煤层特征及类型 (7) 第三节开采技术条件 (9) 第三章矿山地质测量及精度评述 (12) 第一节工程布臵原则 (12) 第二节“三量”的管理 (12) 第三节井上、下测量精度评述 (13) 第四章资源储量估算 (15) 第一节煤矿累计探明储量的计算 (15) 第二节历年煤矿开采量及变化情况 (15) 第三节保有资源储量的估算 (15) 第四节共(伴)生有用组分利用情况 (18)

附图目录 图号顺序号名称比例尺1 1 地形地质及32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1∶2000 3 3 A--- A′线地质剖面图1∶2000 4 4 31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1∶2000 4 5 32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1∶2000 5 6 32号煤层开拓工程平面图1∶2000 附表目录 附表1 外协煤矿矿山历年储量变动情况表 附表2 截止2006年5月底外协煤矿矿山矿产资源量核实结果表附表3 检测报告 附表4 煤质化验报告

矿山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及规范

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7]26号) 为进一步规范矿产储量管理,适应矿业发展的需要,我部组织编制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以补充完善储量标准规范体系,现印发执行。请转发有关勘查单位和矿山企业。 二00七年二月六日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 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 凡因矿业权设臵、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3.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4.核实工作一般以现有资料和已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必要的地质测量、取样、测试、化验等工作。如果核实区的勘查程度达不到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程度,应补充地质勘查工程,并提交符合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或补充勘查报告。 (二)具体要求 除收集整理矿区原有资料外,主要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视核实工作实际,开展以下主要地质工作: 1.地形地质图修测和测量工作 应利用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对发生变化的地形和地质现象进行修测,用全仪器法对采探工程实测。 2.开采(或采空)范围测量工作

公司屯宝煤矿储量核实报告和生产地质报告编制招标文

公司屯宝煤矿储量核实报告和生产地质报告编 制招标文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招标文件 招标名称:神新能源公司屯宝煤矿储量核实报告和生产地质报告编制 招标编号: 招标人: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中国神华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一月

附件一: 投标保证金退还程序及说明 尊敬的投标人: 首先感谢贵单位对神华事业的大力支持,关于贵单位在投标时提交的投标保证金,我公司在收到下述资料且可以退还投标保证金后及时退还。退还办法将依据贵单位提交的保证金方式不同而不同。为了尽快顺利办理投标保证金的退还,请各投标人按照下列要求,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具体退还办法如下: 一、投标保证金无论以何种方式支付(保函除外),我公司均以银行电汇方式退还投标保证金。 收款人应与投标单位一致并请提前开具退还投标保证金的财务收据。推荐使用附件格式(使用其它形式财务收据的,须注册招标编号及包号、投标人名称、含省市名称的开户银行名称、银行账号和金额),并加盖投标人单位财务专用章。投标人也可在神华招标网登录,进入“退费管理”菜单,填写并打印收据。 二、投标保证金为投标保函等形式的,退还方式如下: 1.投标人提交保函时,应同时提供投标保函正本复印件一份,开标时,我公司财务人员在投标保函复印件上签署“正本已收”及姓名、日期等信息,并加盖我公司财务专用章后,交给投标人作为收据留存。 2.退还投标保函时,请投标人在上述投标保函复印件上,签署“此投标保函正本已收到”及姓名、日期,并加盖投标人财务专用章,邮寄(或当面提交)给我公司,我公司邮寄或当面归还投标保函正本给投标人。 三、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退还 1.投标人若中标,须按规定缴纳中标服务费后,投标保证金方可退还。 2.中标人缴纳中标服务费可采用电汇、银行汇票、支票和现金等方式或从投标保证金中抵扣,但以投标保函等形式缴纳保证金的,中标服务费不得从投标保证金中转扣,须另行缴纳中标服务费。我公司将向中标人开具中标服务费发票。 3.若中标人采用电汇等方式缴纳中标服务费的,汇款后请在汇款底联上注明相应的招标编号及包号,及时传真给我公司,或登录“神华招标网”上传底联,以便我们查收和办理投标保证金退还手续。 4.若投标人是以电汇、银行汇票、支票和现金等方式提交投标保证金,并且拟在该投标保证金中扣除中标服务费的,投标人在出具上述退还投标保证金的财务收据(金额必须为投标保证金全额)外,还须提供授权函(格式见附件),授权我公司从投标保证金中扣除中标服务费,授权函加盖投标单位公章。抵扣后不足部分须另外补充缴纳,多余部分,我公司将以电汇方式退还。投标人可在神华招标网供应商登录栏登录,进入“退费管理”菜单,完成相关操作即可打印出收据和授权书等,加盖印章后即可提交。详见“供应商操作指南”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6号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 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 凡因矿业权设臵、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3. 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4.核实工作一般以现有资料和已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必要的地质测量、取样、测试、化验等工作。如果核实区的勘查程度达不到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程度,应补充地质勘查工程,并提交符合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或补充勘查报告。 (二)具体要求 除收集整理矿区原有资料外,主要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视核实工作实际,开展以下主要地质工作: 1.地形地质图修测和测量工作 应利用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对发生变化的地形和地质现象进行修测,用全仪器法对采探工程实测。 2.开采(或采空)范围测量工作 应用仪器或半仪器法实测,以正确圈定范围。 3.编录与采样 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均应进行编录,研究矿层厚度等特征及其变化。按样品采集要求,用较原勘查工程控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1 绪论 1.1 核实工作目的和任务 简述报告提交单位(矿业权人)的有关情况。明确核实工作的目的,包括规范规定的技术目的和报告评审目的。如果报告评审目的是属公司上市融资,矿业权人又不是申请上市融资的公司,必须说明矿业权人与上市公司的关系。 简述报告编制单位基本情况,主要说明地质勘查资质及其等级。 叙述核实工作的具体任务。 1.2 核实工作依据 简述核实范围确定依据(如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 核实工作和核实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和有关文件。 简述核实工作和核实报告依据的地质报告(包括报告名称、提交单位、编制单位、备案时间、备案机关、备案文号等),(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初步设计(包括名称、批准时间、批准机关及文号等)。 1.3 核实区位置、交通 简述核实区的地理位置、行政隶属、边界、四邻、长、宽和面积、地理坐标等。 简述矿井开拓方案,先期开采地段(第一水平)范围、面积等。 简述经过核实区或邻近城镇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距井田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1.4 核实区自然地理和经济状况 概述井田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

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勘查区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 说明区内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述区内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井田所在地区的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 1.5 矿权设置情况 简述核实区矿业权设置沿革及矿业权的毗邻关系(插入矿业权毗邻关系图)。 采矿权和探矿权叙述的内容主要有:发证日期、发证机关、矿业权人、矿山(勘查项目)名称、证号、许可开采(勘查)范围拐点坐标(插入拐点坐标表,必要时同时列出54坐标系和80坐标系)、批准开采煤层名称、面积、有效期,批准开采标高等。 划定矿区范围叙述的内容主要包括: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机关、时间、文号、平面范围(插入拐点坐标表)、标高和预留时间等。 如报告评审目的未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应叙述批准的探矿权设置方案和矿区总体规划。 简述核实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采矿许可范围(勘查许可范围、划定矿区范围)的关系,并附叠合图。 1.6 以往地质工作 扼要叙述与核实区有关的历次地质勘查工作情况,主要包括每次地质勘查单位、时间、性质、使用的方法手段、完成主要工作量,地质报告提交情况,报告评审备案(审批)的时间、机关、文号及备案(批准)的资源储量。明确本次核实报告利用各次勘查工作完成的勘查工程数量。

红菱煤矿储量核实报告(正式稿)

沈阳煤业(集团)红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堡镇,北距沈阳32公里,西距辽阳30公里,井田面积18.662平方公里。 红菱煤矿始建于1969年12月,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1978年1月正式投产,1985年达产,生产原煤90.81万吨,从1987年起对矿井进行改扩建,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服务年限35年。红菱煤矿井田位于红阳煤田林盛向斜西翼中段和张良堡背斜倾斜端浅部,地层系统较简单,沉积较稳定,井田呈一单斜构造,倾向东南,倾角3°~45°,含煤地层由上石炭系太原组、下二迭系山西组组成,共含煤14层,可采煤层大部分为焦煤和瘦煤。 1.1.2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沈阳煤业集团红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菱煤矿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堡镇,北距沈阳32公里;西距辽阳30公里。沈大高速公路从井田北部穿过,铁路专用线约6.4公里在林盛堡站与长大铁路接轨,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见附图)

沈阳煤业(集团)红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矿区交通位置图 1:80万 井田范围北起苏家屯区林盛堡镇吉祥屯与林盛煤矿相邻,南至辽阳市柳条寨乡西大堡村与红阳三矿相接;西起北红菱堡、北烟台村和大欲忠村(煤层露头),东至南红菱堡与廿十家子村(煤层底板标高-1200)。走向长11.2公里,倾斜宽1.5公里,面积18.662平方公里。 井田地处辽河平原东部,浑河、北沙河冲积平原前缘,地势平坦,地形简单。地表东北高(标高+32.5m),西南低(标高+27.5m),地面平均标高+30.5m,坡度为千分之零点六。 北沙河从井田上方通过;北沙河系太子河一级支流,源头在本溪石桥子张其寨、海浪及抚顺东部山区,全长117公里,流经红菱矿区9公里。该河终年流水,但流量随季节变化较大。由于红菱煤矿井田 处于北沙河下游,河道弯曲,治理较差,每到汛期河水猛涨,历史上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核实工作的重点 1、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均应进行编录,研究矿层厚度等特征及其变化。按样品采集要求,用较原勘查工程控制网度加密的间距,对坑、钻、开采范围内矿层进行采样,控制矿层厚度及矿石质量。 2、采空区必须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 3、对于改变矿床工业指标或采用不同于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改变开采对象、改变矿产工业用途的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必须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工业指标论证,并对照相应矿种的行业标准确定勘查程度,估算资源储量。已生产矿山,要按原工业指标和新工业指标分别估算资源储量。 4、开采技术条件的评价应将矿床开采后开采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作为工作重点。 二、核实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1、现场调查阶段 (1)对核实工作范围和勘查工作(或前一次核实工作)范围的叠合情况不清楚。 (2)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未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编录、采样。 (3)对采空区边界的勘定不准确或不全面。 (4)对矿区内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的利用不充分,未用全仪器

法对采、探矿工程进行实测。 2、报告编写阶段 (1)对矿区内探、采矿工程分布及其对矿体的控制情况叙述不清;对历次勘探、核实工作的成果及其可靠程度研究不够。 (2)对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情况及开采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未予说明。 (3)对勘查期间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样种类、选矿方法、试验流程和成果、推荐工艺流程等内容介绍的比较详细,而对矿山生产选矿实际工艺流程、历年选矿(加工)成果(包括:矿石入选品位,精矿、尾矿品位、产率、回收率或物性指标等)的介绍比较简单。 (4)对矿床勘查阶段工作方法、手段以及工程布置原则与矿山开采阶段工作方法、手段以及工程布置原则混淆不清,从而对实际工程控制间距的认识不够全面,直接导致资源储量类别的划分混乱。 (5)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没有结合委托方提供的矿山开发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总利润、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进行,而是纯理论的推算。 三、资源储量估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1、要明确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叙述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综合矿体分布的拐点并编号及其坐标、埋藏深度)、具体矿种和矿体(层)号;开采矿区已设置采矿权的,应分采矿许可证内、证外(或设计范围内、外)等。 2、要确定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要说明本次资源储量估算所

矿山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及规范

矿山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及规范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7]26号) 为进一步规范矿产储量管理,适应矿业发展的需要,我部组织编制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以补充完善储量标准规范体系,现印发执行。请转发有关勘查单位和矿山企业。 二00七年二月六日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 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 凡因矿业权设置、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3.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4.核实工作一般以现有资料和已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必要的地质测量、取样、测试、化验等工作。如果核实区的勘查程度达不到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程度,应补充地质勘查工程,并提交符合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或补充勘查报告。 (二)具体要求 除收集整理矿区原有资料外,主要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视核实工作实际,开展以下主要地质工作: 1.地形地质图修测和测量工作 应利用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对发生变化的地形和地质现象进行修测,用全仪器法对采探工程实测。 2.开采(或采空)范围测量工作 应用仪器或半仪器法实测,以正确圈定范围。 3.编录与采样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报告编写提纲

江苏省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 资源储量分割报告编写技术要求 (试行) 2015-06-01

江苏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编制

目录 、报告名称: (1) 、报告文本章节、内容编写技术要求 ................................................ 1 1 前言 .. (1) 1.1 目的任务 (1) 1.2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 (1) 1.3 建设项目压矿概况 (2) 1.4 以往矿产资源勘查成果 (2) 1.5 矿山设计、建设、开采及生产经营情况 (2) 1.6 本次工作情况 .............................................................. 2 2 矿区地质特征 (3) 3.1 含煤性 (4) 3.2 可采煤层 (4) 3.3 煤层对比 ................................................................... 4 4 矿石特征 . (4) 4.1 矿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 (4) 4.2 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组分含量 (4) 4.3 矿石的物理机械性能 (4) 4.4 矿石类型和品级 (4) 4.5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5) 4.6 矿石的选(冶)加工技术性能 .................................................. 5 4 煤质特征(当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煤炭时) .. (5) 4.1 煤岩特征和煤的物理性质 (5) 4.2 煤的化学性质 4.3 煤的工艺性能 (5) 4.4 煤的可选性 ............................................................... 6 2.1 2.2 2.3 地层 .. 构造 .. 岩浆岩 2.4 3 矿体(层)特征 变质作用 3 煤层特征(当建设项目选址压覆煤炭时) (3)

核实报告提纲

代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根据代县国土资源局中标文件,我院获得了代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的资格,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结合相关规定,特编写《代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1前言 1.1概况 阐明项目原由,矿业权人(投资人或矿山企业拟建、在建单位)提出的核实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和地质资料依据。 说明工作区(矿区、井田、矿段或××矿区、井田、矿段的××部分)的位置(位于县城方位、直距)、行政管辖。工作区矿业权设置情况,包括许可证起止边界拐点号、地理坐标、面积及有效期。 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简述工作区本次核实前历次地质勘查(或资源储量核实)至本次工作情况、提交的勘查报告及批准(或认定、备案)机关、文号、批准(或认定、备案)的资源储量和主要结论,说明各报告的勘查范围、对象、与本报告的关系、在本次核实范围内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可供本报告利用的周边工作量。 1.3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已建设、开采的矿区应详细叙述建设、开采时间、设计单位、设计采选矿石规模、开采范围、开采对象、开采深度、开拓方案、采矿方法、实际达产采选规模、采空区分布情况,历年采出矿石量、金属量、损失量、贫化率,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累计资源储量及探采对比变化情况。说明开采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说明矿山生产成本、供销情况及经济效益。 1.4本次工作情况 叙述本次工作时间、经过和投入工作、完成各项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列出核实后的各类资源储量。 1.5特别情况说明 2.工作区地质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基本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等)概况。 2.1矿床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赋存层(部)位、控矿条件、矿体(层)数量、总体分布范围(具体地段、长度、宽度、延深)、总体产状以及对矿床的新认识。 2.2矿体(层)特征 分矿体叙述(经开采的则对矿体的保有部分分别叙述)。 简述主矿体(层)的具体赋存部位、空间位置、分布范围、与上、下矿体的关系(或距离),矿体(层)形态、产状、规模(长度、宽度、延深)、矿层厚度、有用组分(品位含量)、含矿率(含矿系数)、荒料率及变化。对次要矿体(层、或小矿体)可列表反映基本特征。以插图形式反映矿区内矿体(层)平面分布范围。 矿体(层)规模、数量、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矿区和因变更工业指标而需核实的,应补充以下内容:矿体(层)连接对比标志、依据,矿体最大最小埋深、赋存标高、矿层厚度、品位变化规律,主矿体(层)控制程度和资源储量所占比例。并以插图形式反映矿体重新圈定前后的变化情况。 2.3矿石质量 2.3.1矿石物质组成 简述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关系。 2.3.2矿石化学成分 叙述矿石主要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变化和变化规律;对利用化学组分用途改变为以物理性能为主要指标的矿种,应对其物理性能进行详细评价。 2.3.3矿石风(氧)化特征 简述矿石风(氧)化特征,阐明氧化、混合、原生带划分依据,“三带“的分布范围、深度。 2.4矿石类型和品级 简述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品级),说明各自然(工业或品级)类型矿石在矿体(层)中所占比例及分布规律。 2.5矿体(层)围岩和夹 简述主矿体(层)上下盘围岩岩性及矿体(层)夹石岩性、数量、分布、规模(长、宽、厚度)及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对矿体(层)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03.08 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 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 凡因矿业权设置、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3. 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

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4.核实工作一般以现有资料和已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必要的地质测量、取样、测试、化验等工作。如果核实区的勘查程度达不到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程度,应补充地质勘查工程,并提交符合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或补充勘查报告。 (二)具体要求 除收集整理矿区原有资料外,主要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视核实工作实际,开展以下主要地质工作: 1.地形地质图修测和测量工作 应利用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对发生变化的地形和地质现象进行修测,用全仪器法对采探工程实测。 2.开采(或采空)范围测量工作 应用仪器或半仪器法实测,以正确圈定范围。 3.编录与采样 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均应进行编录,研究矿层厚度等特征及其变化。按样品采集要求,用较原勘查工程控制网度加密的间距,对坑、钻、开采范围内矿层进行采样,控制矿层厚度及矿石质量。 4.采空区、压覆区的核实 采空区必须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压覆资源储量估算必须有批准文件为依据,对未经批准的事实压覆,应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按有关规范估算资源量。 5.样品化验与质量检查

推荐-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精品

贵州省XX县XX镇 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XX县XX镇xxx煤矿 二OO七年七月

目录

附图目录 附件 1.XX镇xxx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2.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3.委托书 4.承诺书 5.其它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概况 一、目的及任务 受XX县XX镇xxx煤矿委托,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该矿编制《贵州省XX县XX镇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其目的是核实XX镇xxx煤矿采矿权许可范围内的资源储量,为该煤矿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下:1.查明矿区地层层序和含煤地层时代,划分地层。 2.了解矿区内断层发育程度、分布范围。 3.了解区内可采煤层层位及厚度变化,了解可采煤层及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工艺性能、煤类及用途,了解主要可采煤层瓦斯、煤的自燃倾向、煤尘爆炸危险性、顶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等。 4.查明矿区内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等,了解水文地质条件及类型。 5.了解其它有益矿产赋存情况。 6.估算各可采煤层资源储量。 二、矿权设置等情况 矿权设置: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XX〕105号)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地区毕节市等八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XX镇xxx煤矿由原xxx煤矿、光华煤矿于20XX年6月整合而成。煤矿采矿权人为XX县XX镇xxx煤矿(唐兴友)。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1)。

表1-1 矿界拐点坐标 矿区形状呈不规则六边形,矿区边界为:东以0、1拐点连线为界,南东以1、2、3拐点连线为界,南以3、4拐点连线为界,西以4、5拐点连线为界,北以5、6、0拐点为界。长0.44~0.98km,宽0.12~0.58km,面积0.4541km2,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整合后的采矿权范围与原采矿权范围关系见附图。 三、核实依据 (1)委托书; (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XX〕26号。 (3)煤矿提供的相关资料。 四、收集的主要资料 1.采掘工程平面图及井上、下对照图(1∶2000); 2.XX县xxx煤矿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20XX年); 3.XX县光华煤矿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20XX年); 4.XX县xxx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20XX年) 5.20XX年3月贵州蒙特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提交的《贵州

4-05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参考提纲

矿山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编制参考提纲 (一)文字说明 报告的文字说明共4章12节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和要求 简要叙述核实报告编制的目的和要求,编制的主要依据及简要的过程,以及核实的主要结果。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 简述矿区(矿段、井田、矿井、开采区)所在地理位置、地理座标;按采矿许可证核准的开采四周边界和与相邻矿山(矿井)的关系。 第三节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简况 矿山采区所在矿区(矿段、井田)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简况,工作程度,主要地质成果。勘查单位,提交报告日期及报告名称,省级主管部门审批结论,批准的矿产资源储量,其中矿山企业占用的资源储量。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储量申报情况。 第二章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山开采情况第一节地层、构造 简述区内地层层序、含矿地层时代、沉积环境和岩性、岩相组合特征;矿体(层)赋存层位、剖面结构及岩性特征;所在地质构造位置,区内主要构造形态特征,对破矿构造(断层、褶曲等距的性质、规模、产状的查明程度,以及对矿山开采的影响程度。

第二节矿体(层)主要特征 简述矿体数量(层数)、层位(或控矿构造)、相互关系;分述各矿体(层)分布起止范围:包括长度、厚度及宽度(延深);矿体(层)的形态、产状、空间分布;矿体内部结构,以及沿走向及倾向矿体(层)厚度的稳定性及连续性。 第三节矿石质量 简述矿石主要矿物及化学成份,有益有害组份的含量与变化,矿石结构构造、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和加工选矿技术性能。 第四节矿山开采简况 叙述建矿日期,设计生产规模,截止何时已采出矿量,平均回采率、已动用资源储量和取得的经济效益;简述各矿体(层)的开采范围及开采程度;依据矿山开采取得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实际资料,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作出评述。 第三章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核实计算第一节核实的方法和范围及代采用的工业指标 简述核实的方法,所依据的基础资料和可靠程度;各矿体(层)的具体的核实边界、分布范围,以及采用的工业指标。 第二节计算方法 简述采用计算方法的依据和使用的计算公式。 第三节计算参数的确定 叙述块段面积、块段矿体(层)平均倾角、块段平均厚度,块段平均品位、块段平均体重等参数的计算(测定)方法和采用的计算公式。

某煤矿资源整合储量核实报告

文字目录 1 前言 (1) 1.1概况 (1) 1.1.1目的任务 (1) 1.1.2位置及交通 (2) 1.2以往地质工作 (7) 1.2.1以往地质工作情况 (7) 1.2.2参与整合各矿上次整合情况 (9) 1.3生产矿井、小窑老窑及采空区 (10) 1.4本次工作情况 (12) 2 井田地质 (15) 2.1地层 (15) 2.2构造 (18) 2.3岩浆岩 (18) 3 煤层 (19) 3.1含煤性 (19) 3.2可采煤层 (19) 3.3煤岩层对比 (20) 3.3.1对比方法和依据 (20) 3.3.2各煤层的对比特征 (21) 4 煤质 (22) 4.1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22)

4.1.1煤的物理性质及宏观煤岩类型 (22) 4.1.2显微煤岩特征 (22) 4.2煤的化学性质 (23) 4.3煤的工艺性能及可选性 (28) 4.3.1煤的工艺性能 (28) 4.3.2可选性 (28) 4.4煤类 (32) 4.5煤的风化和氧化 (32) 4.6煤质综合评价 (32) 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34) 5.1水文地质条件 (34) 5.1.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34) 5.1.2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37) 5.1.3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矿井涌水量 (40) 5.2工程地质条件 (45) 5.2.1 主要可采煤层的顶底板岩石特征 (45) 5.2.2岩石力学性质 (47) 5.3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47) 5.3.1瓦斯 (47) 5.3.2煤尘爆炸性 (50) 5.3.3 煤的自燃倾向 (50) 5.3.4地温、地压 (51)

XX煤矿储量核实报告

XX省XX县XX煤矿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XX县XX煤矿 XX年XX月

目录 [内容摘要] (7) 1 概况 (8) 1.1 目的和任务 (8) 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14) 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情况 (15) 1.4 本次核实工作情况 (16) 2 区域地质 (18) 2.1 区域构造位置 (18) 2.2 区域地层 (18) 2.3 区域构造 (19) 3 矿区地质 (20) 3.1 地层 (20) 3.2 构造 (21) 4 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 (22) 4.1 煤层 (22) 4.2 煤质 (24) 4.3 矿床内共(伴)生矿产 (27) 5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7) 5.1 水文地质 (27) 5.2 工程地质条件及采后的变化 (32) 5.3 矿区环境地质 (34) 2

XX省XX县舍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5.4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35) 5.5 小结 (36) 6 资源储量核实工作质量评述 (37) 6.1 生产勘探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37) 6.2 生产探矿工程质量评述 (39) 6.3 生产探矿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39) 6.4 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 (39) 6.5 探采对比 (39) 7 资源/储量估算 (41) 7.1 本次核实的基础及原则 (41) 7.2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41) 7.3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41) 7.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42) 7.4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43) 7.5 煤层圈定原则 (44) 7.6 采空区边界的圈定 (44) 7.7 保有资源储量分类、编码 (44) 7.8 块段划分 (45) 7.9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45) 7.10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说明的问题 (48) 8 矿床概略技术经济评价 (49) 8.1 资源形势分析 (49) 3

六枝大田煤矿储量核实报告文字

贵州六枝前程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贵州六枝前程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00七年九月 扌艮告名称:贵州六枝前程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杨通保总工程师:舒万柏 编写:明方平 制图:马鲍 审核:田维江 报告提交单位:贵州六枝前程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提交时间:二O O七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一节概况 (1) 第二节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6) 第三节矿山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8) 第四节本次工作情况 (9) 第二章矿区地质 (11) 第一节地层 (11) 第二节构造 (14) 第三节煤层 (17) 第四节煤质 (24) 第五节煤质及工业用途评述 (31) 第六节其它有益矿产 (31) 第三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2) 第一节水文地质条件 (32) 第二节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40) 第三节矿区环境地质评价 (44) 第四节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46) 第五节小结 (47) 第四章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49) 第一节勘探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49) 第二节勘探工程及质量评述 (49) 第三节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50) 第四节采样及测试 (52) 第五节探采对比 (52) 第五章资源储量估算 (54) 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54) 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54) 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55) 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55) 第五节采空区边界圈定 (57) 第六节块段划分 (57) 第七节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 (58) 第八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59) 第九节资源储量对比 (65) 第六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 (74)

储量核实报告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报告编写单位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查人: 单位负责人: 单位技术负责人: 报告提交单位:

目录 1 前言 (3) 1.1 概况 (3) 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5) 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6) 1.4本次工作概况 (10) 1.5特别情况说明 (11) 2 工作区地质 (12) 2.1矿床特征 (14) 2.2矿体特征 (16) 2.3矿石质量 (17) 2.3.1矿石物质组成 (17) 2.3.2矿石化学成分 (17) 2.3.3矿石风(氧)化特征 (18) 2.4矿石类型和品级 (19) 2.5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19) 2.5矿床共(伴)生矿产 (20) 3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21) 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5) 4.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5) 4.2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6) 4.3矿区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6) 4.4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变化、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 (27) 4.5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27) 5 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28) 5.1生产勘探(探矿)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28) 5.2生产勘探(探矿)工程质量评述 (29) 5.3生产勘探(探矿)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30)

5.4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 (30) 5.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质量评述 (32) 5.6探采对比 (32) 5.6.1构造 (33) 5.6.2矿体(层)特征 (33) 5.6.3开采技术条件 (33) 5.6.4勘查工作 (33) 6 资源量估算 (35) 6.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35) 6.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35) 6.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36) 6.4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37) 6.5矿体圈定原则 (37) 6.6采空区边界的圈定 (39) 6.7块段划分 (40) 6.8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40) 6.9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41) 6.10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41) 6.11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41) 6.12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 (42) 7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 (43) 7.1 市场分析及产品销售 (44) 7.2 矿山改(扩)建设条件分析 (44) 7.3 改(扩)建设方案设想 (46) 7.4 投资及成本估算 (46) 7.4.1 地质勘查及基建投资 (46) 7.4.2 采选成本估算 (47) 7.5 矿床经济概略评价 (47) 7.5.1 评价指标 (48) 7.5.2 矿床开发的经济效果 (49) 7.5.3 概略评价 (50) 8 结语 (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