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课程纲要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课程纲要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课程纲要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的:

1.让学生在中学微积分的基础之上对微积分学有一个比较高的认识;

2.培养学生尽可能早地了解与把握微积分的基本思想,掌握最核心、最有用、最生动的部分;

3.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微积分是如何从朴素、自然变得复杂的原因,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数学本质,逻辑方面经受一次比较严格的训练,使得直觉与理性完美结合起来。二.授课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中对微积分对数学感兴趣的同学。

三.授课时间:

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完成教材前四章的教学。内容分别是:第一章函数与极限,第二章微积分的基本概念,第三章积分的计算及应用,第四章微分中值定理与泰勒公式。

本学期从小高考结束开始上课,本学期完成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的教学,下学期完成第二章的教学。

上课时间安排在每周五下午4:00~6:00。

下学期时间安排待定。

四.评价方法:

考试由北京大学统一出题,本学期考试时间在7月份,具体时间待定。

本课程的考试结果经北京大学认定后,可以计入北京大学非数学专业学分。

五.教材:

北京大学物理系使用的课本《高等数学》上册(第二版,李忠、周建莹编著)。

六.授课教师:

王刚

七.课程内容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1 实数;

§2 变量与函数;

§3 序列极限;

§4 函数的极限;

§5 连续函数;

§6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第二章: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1 微商的概念;

§2 复合函数的微商与反函数的微商;

§3 无穷小量与微分;

§4 一阶微分的形式不变性及其应用;

§5 微分与近似计算

§6 高阶导数与高阶微分

§7 不定积分

§8 定积分

§9 变上限定积分

§10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三章:积分的计算及其应用

§1 不定积分的换元法

§2 分部积分法

§3 有理式的不定积分与有理化方法

§4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与换元积分法则§5 定积分的若干应用

第四章:微分中值定理与泰勒公式

§1 微分中值定理

§2 柯西中值定理与洛必达法则

§3 泰勒公式

§4 关于泰勒公式余项

§5 极值问题

§6 函数的凸凹性与作图

中国大学先修课(CAP)第五次线下考试微观经济学原理科目 - 学堂在线

中国大学先修课(CAP)第五次线下考试 微观经济学原理科目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与考查目标 微观经济学原理先修课线下考试是由中国大学先修课理事会组织,由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负责实施,面向学习过大学先修课的优秀中学生的考试。 考试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利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分析题。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考察基本概念,简答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原理的运用。 (三)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禁止使用规定之外的辅助工具。 三、考试范围与参考教材 考试范围与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 平台上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内容一致。 参考教材是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附:微观经济学原理教学内容 第一章稀缺和机会成本 1.1 稀缺 1.2 机会成本 1.3 生产可能性前沿 第二章比较优势和贸易 2.1 比较优势 2.2 专业化、贸易与市场

第三章供给与需求 3.1 需求 3.2 供给 3.3 需求和供给的结合 第四章弹性及其应用 4.1 需求弹性 4.2 需求弹性应用 4.3 供给弹性及应用 第五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5.1 价格上限 5.2 价格下限 5.3 税收 第六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6.1 消费者剩余 6.2 生产者剩余 6.3 市场效率 第七章市场效率应用 7.1 税收 7.2 国际贸易 第八章外部性 8.1 外部性与市场效率 8.2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8.3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第九章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9.1 公共物品 9.2 公共资源 第十章生产成本

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策略

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策略 一、前言 2021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1号),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这一举措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推动了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保证精品课程的有效开发和扩大共享,2021年11月,“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批上线,这是精品课程经过8年打造之后首次以视频课程形式在网络上向公众亮相,目的在于提升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为重点,而后有266门课程陆续上线共享,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赢得了各界的普遍好评。但由于技术水平以及课程形式受限,课程推广力度与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2021年,教育部又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以及《2021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等政策意见,其目的是通过鼓励与指导精品课程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嵌入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资源,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021年6月26日,首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正式通过爱课程网,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这是继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之后,中国开放教育成果的又一次大规模亮相。目前已有近5000门精品课程改造升级并在爱课程网上线,网站按课程内容分:“中国大学MOOC”、“中国职教MOOC”、“中国大学先修课”、“教师教育”四个课程板块;按课程形式分:“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三种;另按建设主体分由130所高等学校独立课程网站汇总而成“学校

哲学导论教学大纲-北京大学哲学系

“哲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号:02330000 新课号:PHI-0-000 课程名称:哲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开课学期:秋季 周学时:2 学分:2 先修课程:无 一、基本目的 在东西方交叉视野中,展示哲学问题的各个侧面和哲学思维的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哲学之门。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此课程阐释东西方哲理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点,以作为初学哲学者的入门之阶。将以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哲学”的含义,终极实在,知识论,伦理学[人生论],政治哲学等)为讨论的着眼点,看东西方古今哲人们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及其相互关系。揭示问题与争论的要点与难点,呈现哲理思维的天趣,开阔从学者对于世界多种文明和精神境界的理解视野。教学安排: (一)什么是哲学?东西方哲人与哲理思维基本取向的对比(二讲) 阅读材料: (1)《西哲选》15-17,21-25,29;61-65,68-71(苏),83-90(哲学家);119-120(亚);361-365(笛)。 (2)《资料》423-425(泰利士),399-402(普罗塔哥拉),426-428(毕达哥拉斯)。(3)《论语》2.4;7(述而);9(子罕);5.28 (好学),11.26(吾与点也)。[《附加材料》74左;86;86-3-86-5; 82左,缺11.26] (4)《老子》10,15,20。[《资料》147左,150右,155左] (5)《庄子》6(大宗师)。[《资料》197左-202左] (6)《史记·孔子世家》、《老庄申韩列传》。[《资料》355-382] 思考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特点(比如它与宗教与科学的区别)?举出哲学问题的例子。(2)西方传统哲学的门类。 *(3)西方早期哲学家的特点(起码举两个例子)。苏格拉底是典型的西方哲学家吗?为什么? *(4)孔子、老子、庄子和释迦牟尼为人为学的特点(就你能找到的材料而言)。 *(5)中西哲学思想特点的参比。 (6)试思产生中西印哲学不同特点的原因。 (二)终极实在——古代西方、中国与印度的有关思想(三讲) 阅读材料: (1)《西哲选》18-20(毕);30-34(巴);34-37(芝);47-48(德);72-74;83-93(柏);122-125(亚),133-145(亚);211-219(柏罗丁,奥)。 (2)《书经》康诰,召诰。《国语》:周语上:伯阳父论地震;郑语:史伯论和同;越语下:范蠡论天时人事。[《资料》10-22;58,61-71左] 《周易》:乾、坤、屯、蒙、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剥、复、井、革、震、

“成长课程”成就梦想

“成长课程”成就梦想 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品牌或办学特色的核心表现都是课程。北外附中紧紧围绕“传统奠基外语助力”的办学特色,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发展,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学校特色形成为原则,构建了“成长(grow)课程”体系。 1.荣耀课程 学校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丰富德育形式、拓宽德育途径,构建特色德育体系,培养学生成为“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围绕荣耀课程目标,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支持下,学校各年级开展的京剧体验课程、初一年级的声律启蒙系列国学课和初二年级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导读课等,都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2.根基课程 根基课程体系由北外专家依据附中学情,对接国际认可的“欧洲语言共同体框架(CEFR)”标准体系精心设计,是“国内标准课程+国际标准课程+分级阅读课程”的英语课程综合体系。为了打好英语基础,北外为附中设计了外教必修课,着力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了凸显外语特色,在初中、高中起始年级,开设多语种必修课,让每一位附中学子都至

少掌握一门小语种的基本会话技能;同时,为了满足学生们对于语言学习的不同需求,还开设了剑桥五级、有氧系列等英语强化课程。 大学专家始终与附中通力合作,进行教材选编。以多语系列课程为例,大学为各语种学生配备了《你好,法语》《走遍俄罗斯》等小语种入门级教材,在课程跟踪中,我们发现,教材适用于每天连续使用该书的学生,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内容过多且偏难。因此,我们组织任课教师进行了小语种校本教材研发,将课程目标定位为“日常用语+语言国文化”,选定了问候、交通、旅游等十多个主题。 3.创视洽学课程创视洽学课程开拓更广阔的学习渠道,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开展实验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实验,尝试开展STEAM教育、创客教育,探索跨学科课程整合。举办外语主题活动、对外交流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的外事接待活动,把课堂所学有效地应用于课外实践。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将语言类课程、文化类课程有机融合。 4.生涯规划课程 “大使进校园”“外交官训练营”“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解、感知、体验外国优秀文化的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外交官职业要求及特色。引进健康与幸福课程,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安全防护等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掌握拥有健康与幸福的能力。

北京大学本科生教学手册(经济学院部分)课程介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本科生教学手册 (课程介绍) (2003年版) Catalog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chool of Economics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教务部审定 2003年7月

本院开设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ECO-0-400 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I) Principle of Economics(I) 课程类别:全院必修 学时学分:45学时 3学分 先修要求:无 主讲教师:郭研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经济系本科生一年级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入门课程,主要讲授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案例,从而对实际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予以简单的解释和分析。本课程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微观经济学理论打下了基础。 课程内容安排: 1、供给与需求 2、消费者行为 3、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完全竞争的市场行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行为) 4、劳动市场经济学 5、公共部门经济学 6、不确定性和博弈论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曼昆著,《经济学原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 2、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卢锋著,《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教授形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考核方式:课后作业30%,期末考试70%。 课程编号:ECO-0-401 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II) Principle of Economics (II) 课程类别:全院必修 学时学分:45学时 3学分 先修要求:无 主讲教师:郭研等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经济系本科生一年级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入门课程,主要讲授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使学生能够掌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课程纲要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的: 1.让学生在中学微积分的基础之上对微积分学有一个比较高的认识; 2.培养学生尽可能早地了解与把握微积分的基本思想,掌握最核心、最有用、最生动的部分; 3.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微积分是如何从朴素、自然变得复杂的原因,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数学本质,逻辑方面经受一次比较严格的训练,使得直觉与理性完美结合起来。二.授课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中对微积分对数学感兴趣的同学。 三.授课时间: 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完成教材前四章的教学。内容分别是:第一章函数与极限,第二章微积分的基本概念,第三章积分的计算及应用,第四章微分中值定理与泰勒公式。 本学期从小高考结束开始上课,本学期完成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的教学,下学期完成第二章的教学。 上课时间安排在每周五下午4:00~6:00。 下学期时间安排待定。 四.评价方法: 考试由北京大学统一出题,本学期考试时间在7月份,具体时间待定。 本课程的考试结果经北京大学认定后,可以计入北京大学非数学专业学分。 五.教材: 北京大学物理系使用的课本《高等数学》上册(第二版,李忠、周建莹编著)。 六.授课教师: 王刚 七.课程内容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1 实数; §2 变量与函数; §3 序列极限; §4 函数的极限;

§5 连续函数; §6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第二章: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1 微商的概念; §2 复合函数的微商与反函数的微商; §3 无穷小量与微分; §4 一阶微分的形式不变性及其应用; §5 微分与近似计算 §6 高阶导数与高阶微分 §7 不定积分 §8 定积分 §9 变上限定积分 §10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三章:积分的计算及其应用 §1 不定积分的换元法 §2 分部积分法 §3 有理式的不定积分与有理化方法 §4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与换元积分法则§5 定积分的若干应用 第四章:微分中值定理与泰勒公式 §1 微分中值定理 §2 柯西中值定理与洛必达法则 §3 泰勒公式 §4 关于泰勒公式余项 §5 极值问题 §6 函数的凸凹性与作图

国内很全的高校资源

西工大课件的ftp资源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nwpunec@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 云南大学mba课件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webpage/download/download.htm 16门中南大学精品课件(有大纲、教案、课件、录像、习题、答案)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jpkc2005/ 清华大学课件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cod_search.jsp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学电子教案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vod1/dzjaxz.as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课件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jpkc/guojia.htm 安徽电大的电子教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jxc1/dzjan/dzjan.htm 电子科技大学读秀资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dzkeji/cshk 西安科技大学精品课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jwc/jpkc/x-jpkc.a 四川大学全部课件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asfroot/scddip/ 北京邮电大学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 华中理工大学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 ftp://202.114.22.148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 ftp://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 暨南大学 ftp://202.116.9.61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摘要: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 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资源的利用、管理直接影响着高校课程的数量和质量。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学生在校人数激增,高校课程资源日益紧张,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课程资源短缺、生师比偏高、无法满足规模庞大的在校生需求等问题。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实现课程资源优化共享,已成为各高校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高校课程资源的共享现状,查阅相关资料,从资源共享现状,值得肯定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做了研究。 一.资源共享的意义和主要形式 高校课程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可谓意义重大:优质资源的有效共享,可以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提高利用率,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同时也可以使课程种类大幅增加,方便高校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从而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教学效率。 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哈弗大学的公开课,哈弗大学向全世界公开教学视频,像哲学,物理等课程,既可以让世界上的在校大学生享受到哈弗的教学成果,学到知识,感受世界一流讲师的魅力,另一方面,哈弗也能通过这种手段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于己于人都是有益无害。

高校课程资源的共享形式主要包括物力资源的共享和人力资源的共享,而物力资源资源的共享又包括教学设施的开放,如教室,实验室,机房等;图书馆资源的开放,现在好多高校之间可以互办借书证,免费到其他学校借书,如北大;网络资源的共享,中国目前正在办精品课程,好多学校有自己特色专业,办的这些精品课程通过网络可以惠及许多人。 人力课程资源的共享主要包括教师的交流与互聘,名家资源共享,校际选课和学分共认教师的交流与互聘教师互聘主要采用聘用客座 教授,邀请名师和著名学者举办讲座或报告会种形式,但还有临时聘任、短期聘或双聘任其他高校的教师的形式,除此之外还会通过人才借用和人才租赁等一些方式和途径来引进吸收外校优秀师资力量;名家资源共享专家资源的共享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校内专家资源跨专业的共享,一是高校校际间专家资源的共享,我们学校有星期四人文讲座,请了各校的名师来我校讲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接触人文气息的机会;校际选课和学分共认,这种形式在中国最为普遍,如南京的仙林大学城,开办了120多门的选修课,还有北京的学院路,高校之间可以共选选修课。跨校选修课程可以说是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各自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的良好形式,特别是跨校选修课程能够使学生学到外校的优秀课程,聆听到外校优秀教师的教诲,这样各高校的名师资源就能够在本地区范围内发挥更多的作用。 二.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1.教育资源共享内动力不足

口碑最好的马来西亚大学top10

口碑最好的马来西亚大学top10 根据华一留学专家考察发现,马来西亚留学由于无担保金,学费生活费低廉,与英美澳等国的联办课程授予学生第三方国家的学士文凭,学校认证度高,此外,学生前往第三方较为便捷,享有第三国黄金跳板之称。下面就来看看雇主口碑最好的马来西亚留学大学top10。 1. 马来西亚泰莱大学Taylor's University College 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学院创立于1969年,是马来西亚历史悠久及最杰出的私立大学学院,享有崇高的信誉。它拥有超过三十年卓越的教学经验,向以优良的学术传统着称。大学学院一贯秉承的信念,就是为本区提供最高素质的高等教育。在1998年四月泰莱大学在品质管理的保证及加强下也因此赢取了由马来西亚颁布的ISO 9001/2000 品质管理证书,品质涵盖大学先修课程,大学课程,与支援服务包括图书馆,电脑设施,学生服务等等。此证书绝对必须在品质管理及实施、行政及支援系统各方面充分的配合下,才通过审核,获此高效能的资格。其着名的商科以及酒店管理专业在亚洲以及国际上享有盛誉,酒店管理专业在亚洲也是几乎到了“如果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的地步。 2. 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UCSI University 思特雅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Sedaya International,简称UCSI ),成立于1986年,是马来西亚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国教育部及全球承认的可以授予大学本科及硕士文凭的海外普通高等院校。她是马来西亚教育部批准的三所私立大学之一,并于2003年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所被马来西亚教育部批准开设医学类课程的私立大学。UCSI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第一批承认的马来西亚的大学,同时也是全马唯一一所提供多元化课程的私立大学。 3. 马来西亚英迪大学INTI University College 英迪大学在马来西亚是极受尊重的大学,以优异的教学质量和优秀的学校管理而闻名,其在0商科等领域有突出成就,英迪大学有诸多分院,是马来西亚办学规模较大的学府之一。荣获众多奖项,办学规模大,设施资金到位,师资一流。 4. 马来西亚亚太科技大学UCTI University College 马来西亚亚太科技大学(简称UCTI/APIIT)坐落于马来西亚商业与信息中心-马来西亚科技园,UCTI的毕业生受到广泛的接受和好评,被世界各大知名公司聘用。UCTI的文凭被英国及澳洲的许多知名大学承认,学生可以转学到海外继续深造。其在IT计算机等领域有突出表现,荣获诸多奖项,据悉,马来西亚参赞的孩子也就读于该校。 5. 马来西亚林国荣大学Limkokwing University of Creative Technology 该学院是第一间拥有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资格的学院,属下设有3间分院,每年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学生报读,在校学生近3000名,提供10多种学位和专业课程,包括世界着名大学的学士学位课程,并可将学分转移至澳大利亚继续深造,资格及学术水平广受世界承认(全球超过五十所着名大学)。学院有10多年的教学经验,教职员素质高,工作积极负责,教学质量一流。国际留学生60%,中国学生40%。 6. 马来西亚汝来大学Nilai University College

北京大学本科生新开课流程及教学工作量和课程津贴管理办法

北京大学本科生新开课流程 及教学工作量和课程津贴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为加强本科生课程建设,规范课程管理,提高课程质量,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特制定本北京大学本科生课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章新开课程申请流程 第一条教师为本院系开课流程 1、本校教师凭借个人工资号和密码登陆“北京大学校内信 息门户”,在“个人信息——教学信息——我的课程——本科生课程——新开课程申请”处在线填写和提交新开课申请表; 2、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学期对下学期拟新开课程进行 审核,将审核同意的新开课申请表提交学校教务部。提交时间不晚于每学期第10周。 3、教务部组织专家对新开课程进行审核,并及时通知开课 单位审核结果。 第二条跨院系开课流程 4、课程需求单位填写“跨院系开课需求单”,向课程承担 单位提出课程需求;双方应充分沟通、共同确认计划开设课程的相关事宜,如课程名称、课程内容、主讲教师、教学要求等。 5、“跨院系开课需求单”经双方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 报送教务部。提交时间不晚于每学期第10周。如计划开设课程为新开课,课程承担单位应根据沟通结果组织建设课程,按照本办法“第一条”流程申报和审核新开课,并将新开课申请表提交学校教务部;如计划开设课程为已有课程,则经教务部认可后可以直接安排排课。

6、由课程需求单位负责具体排课事宜。每学期排课时,课 程需求单位须与供课单位保持联系,落实课程安排,及时通报授课教师、上课时间等信息。 7、经学校教务部和课程供需双方认可的课程,应列入院系 教学计划,认作按照教学计划安排的正常教学任务。 第三条外聘教师开课流程 8、外聘教师填写电子版“北京大学本科生课程开课申请 表”,并将填写完成的表格提交院系。 9、院系对课程进行审核,并负责录入本科生课程系统。 10、院系将审核同意开设的开课申请表提交学校教务部,由 教务部组织专家进行课程审核,并将结果通知开课单位。 第三章教学工作量认定 第四条教务部按照院系教学计划认可各院系的教学任务。院系需根据新开设课程情况及时修改教学计划。 第五条授课教师教学工作量由教师所在院系(单位)认定和统计,由学校教务部和课程供需双方认可、列入院系教学计划的跨院系授课应记入开课教师的工作量。具体统计方法由开课院系(单位)规定。 第四章教师课程津贴 第六条教务部按照学校规定对学校重点建设课程给予课程津贴,津贴总额按照各院系所承担课程的教学情况和学校的课程津贴标准核算,并通过学校财务部下发至各院系。 第七条教师的课程津贴由教师所在院系(单位)统计和发放。跨院系开设课程教师的课程津贴不能重复领取。 第五章其他 第八条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部负责解释。 附件1:北京大学本科跨院系开课需求单 附件2:北京大学本科生课程开课申请表

中国大学MOOC开课课程一览

中国大学MOOC开课课程一览 ?日期:2014-10-15 ?作者: ?来源:爱课程 【摘要】中国大学MOOC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imooc)5月8日正式开通,目前有59门课程在授,欢迎一起加入学习的队伍。 【关键词】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imooc)5月8日正式开通,目前有59门课程在授,欢迎一起加入学习的队伍。 开课名单: 武汉大学《古文字学》肖圣中主讲 课程简介: 甲骨、金文、战国古文,天书一般的文字,当你学会,就拥有开启古文化奥秘的钥匙。本课程主要讲授汉字的起源、发展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面貌,涉及甲骨文、金文、小篆、战国古文、早期隶书、《说文》部首等,使学生对于中国文字的形态及文字学历史有一个概貌性的认识,并初步掌握识读古文字的方法。 湖南大学《现代礼仪》袁涤非主讲 课程简介: 现代社会离不开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离不开现代礼仪。湖南大学袁涤非副教授向你精彩讲授《现代礼仪》课程。课程融理论性、指导性、实践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可操作性强,使用范围广,妙语连珠,精彩纷呈,助你成为有修养、有品位、有风度、有气质,懂得爱己爱人的现代人。 山东大学《线性代数》秦静主讲 课程简介: 线性代数是19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数学分支,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主要讨论有限维线性空间的线性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与广泛的实用性,尤其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解大型线性方程组、求矩阵的特征值等已成为技术人员经常遇到的课题。本课程所介绍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 同济大学《工程项目管理》丁士昭主讲 课程简介: 你想了解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如何策划的吗?你知道BIM的具体含义吗?你渴望与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专业顶尖教师面对面零接触吗?加入我们,教你玩转工程项目管理核心体系,一同踏上探索工程项目管理之旅。本课程不仅讲授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学好本课程需要具有一定的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上)》王永欣主讲 课程简介:

工程热力学教学大纲-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山东大学 “工程燃烧学I”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号:0183100310 课程名称:工程燃烧学I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CombustionⅠ 总学分:2 总学时:34 授课学时:30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0 适用对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热工学流体力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汪军,工程燃烧学,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7 2、霍然等,工程燃烧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9 3、岑可法等,高等燃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2 4、严传俊,范玮等,燃烧学(第2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7。 5、刘联胜,燃烧理论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6 6、黄勇,燃烧与燃烧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9 7、(美)特纳斯著,姚强,李水清,王宇译,燃烧学导论:概念与应用(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8、C. K. Law, Combustion 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9、Poinsot, T. and Veynante, D.,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Combustion, 2005. 10、Irvin Glassman, Richard A. Yetter, Combustion, 4th Edition- Elsevier,2008 11、徐通模,燃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 * 在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中第1项为教材,其它为主要参考资料。 一、课程教学目的 工程燃烧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必修主干课。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属热动类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对燃烧现象和基本理论的认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燃烧技术中所必须的热化学、燃烧动力学及燃烧过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热能与动力机械工程中典型燃料的特性、燃烧特点和规律,包括着火的形式和条件、火焰的传播、燃烧产物的生成机理、新型燃烧技术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锅炉、内燃机、涡轮机、火灾、家用炉灶、焊枪等燃烧现象从宏观上能有所认识,微观上能有所解释。为改进燃烧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分析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和过程、避免不正常的燃烧现象、控制和降低有害排放物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由燃烧热力学、燃烧反应动力学、着火理论、火焰传播与稳定性、煤燃烧原理与技术、燃烧污染物控制技术、新型燃烧技术等部分组成。学完本大纲规定的内容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力学系列教学大纲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力学系列教学大纲 课程号: 00432214 新课号: PHY-1-044 课程名称:量子力学 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 3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PHY-0-04*以上)、理论力学(PHY-1-051)、电动力学(PHY-1-043)基本目的:使得同学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初步的计算方法,适合于非物理类专业的同学选修。 内容提要: 1.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实验基础、Hilbert空间、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表象变换、对称性与守恒律 2.一维定态问题:一般讨论、自由粒子、一维方势阱、谐振子、一维势垒3.轨道角动量与中心势场定态问题:角动量对易关系、本征函数、中心势、三维方势阱、三维谐振子、氢原子 4. 量子力学中的近似方法:定态微扰论、跃迁、散射。 5.全同粒子与自旋:全同性原理、自旋的表述、自旋与统计的关系、两个自旋的耦合、磁场与自旋的相互作用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材与参考书: 曾谨言,《量子力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作业10%、笔试90% 课程号: 00432214 新课号: PHY-1-054 课程名称:量子力学I 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 4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PHY-0-04*以上)、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PHY-1-011或以上)基本目的: 使得同学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计算方法。适合物理学院各类型同学以及非物理类的相关专业同学选修。 内容提要: 1.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实验基础、Hilbert空间、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表象变换、对称性与守恒律 2.一维定态问题:一般讨论、自由粒子、一维方势阱、谐振子、一维势垒3.轨道角动量与中心势场定态问题:角动量对易关系、本征函数、中心势、

共享课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258501.html, 共享课程 作者: 来源:《教育·综合视线》2020年第02期 跨校选课,优质资源供给,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编前语 在教育均衡推进中,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曾经尝试推行跨校选课;实践证明,此类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素质,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作用良好。推行跨校选修,实现共享课程,既为均衡教育提供更多优质资源,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为培养拔尖人才提供了成长空间。 跨校选课6年回顾 早在2013年,北京海淀区的4所中学就建立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小型校级交流平台:不出家门,轻点鼠标,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就可以互选彼此的特色课程,聆听彼此名师以及高校教授的授课,所修学分还能校际互认。 此举系海淀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旨在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6年来,跨校选修平台依托人大附中“中小学教育网”兴建,报名选修课程的学生,每人获得一个免费账号,凭此可直接进入网站中的“校际选修平台”栏目选课。学生网上选修不限时间地点,无论在学校,在家,还是在外地,只要有网络和计算机,都可以学习。在虚拟课堂中,如果哪个地方没听明白,还可以重新点击,反复听课件,多学几遍,这在现实课堂是无法实现。 在跨校选修平台上选课,没有严格的学习时段要求。学生可以选择在一学期内学完,也可以选择跨学期学完,倘若平时学习太忙,没时间,还可以选择在暑假、寒假中完成学习并结业,也能获得学分。 人大附中副校长王海玲对此表示:6年来,这种随时随地网上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修课程;而且,四校课程不同,作息时间不同,学习进度不同,很难找到统一的学习时间,网上选修不限时间地点,则很好地使学生跨校选课成为可能。 选修课程基本以课堂讲授为主,因为实验类课程需要动手操作,不适合网络学习。网授课形式分为网络视频课程和教师授课课件。所开课程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除提供教学

大学先修课的认识和思考

大学先修课的认识和思考 【摘要】 【关键词】大学先修课程学有余力 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中指出:除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的加分政策都将取消。 2015年高校对自主招生“报名条件”作出重大调整,将只保留“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两个类别。与往年相比,这样限定之后报名范围将大大缩水。那么调整之后,所谓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意味着什么?有高校招生专家解释说,学科特长通常指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领域的奥赛获奖学生,不同的院校对获奖的等级会提不同的要求。 一、大学先修课程产生的背景 CAP的灵感来自美国的大学先修课程。为了让高中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美国的3所顶尖大学(哈佛、普林斯顿、耶鲁)联合高中研发了大学先修课程(AP)。AP相当于美国大学课程水平,相比于高中课程,更深入、复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高中自主学习AP,通过AP考试的学分甚至可以在进入大学后同等代替大学课程学分。 “中国教育同样存在高中大学衔接断裂的现象。”中国教育注重强调完善大众教育,但是缺乏科学的因材施教体制。同一个教室、同样的老师教着同样的课程,最后,以同一把尺子——高考来衡量所有人,学生们似乎已经适应了这种“最公平”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高中的课程就像“四菜一汤”,“吃多吃少”由个人学习能力来定,但是学生却没法按照个人兴趣特长决定“吃什么”。 在美国,AP教学已经开设涵盖22个领域、37个门类的课程,包括艺术、语言、人文、数理类以及分层课程,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同时,AP 成绩也作为一流大学确信学生敢于挑战学术难度、具备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在过去的培养模式下,80%的人陪着20%的人学着自己永远学不清楚的难题。”启动CAP试点项目,就是要让高中那20%的人,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更

SAT课程

SAT课程 1.SAT,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主办,SAT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SAT考试总时长3小时45分钟(225分钟),总分2400分。共有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数学(Mathematics)和写作(Writing)三个科目。如果想申请美国前50名学校,需要有SAT考试成绩,并取得1800分以上。 2. SAT考试俗称为“美国的高考”。中国学生如果希望就读美国名牌大学,不能够仅递交托福成绩,同时还要递交SAT成绩,因为美国排名前50的名牌大学全部要求学生递交SAT成绩,故SAT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3. SAT每年有六次考试,分别在一月、五月、六月、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举行。 IB课程 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简称IB课程)。他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为高中生设计的一组为期两年的课程。 IB高中课程是为高中十一和十二年级学生设置的两年制大学预科课程。IB课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体系为基础,而是自成一个体系,广泛吸收了当代许多发达国家主流课程体系的优点,涵盖了其主要的核心内容。因此IB课程体系既具有与世界各国主流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发展下的独特性。 不论在世界各地,学生在IB体系中均按照相同的教学大纲进行,并且于毕业时参加全球统一甄试,一年两次(北半球于五月份而南半球在十一月份进行)的考试卷根据南北半球划分,属性各自完全相同。试卷的批阅及考生成绩的公布也由IB总部集中处理并同时放榜。 IB课程分配在六个基础学科领域里,学生既要学习科学科目,又要学习人文科目。所有参加IB文凭项目的学生,必须在这六个学科组中每组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每一门课程又分为高级课程HL(Higher Level)和普通课程SL(Standard Level)。所选六门课中,三门必须是高级课程。入读IB是要经过考试的,然后学生还要提供自己各方面的经历和活动。IB的课程分HL和SL,SL的稍难,HL的课则是最具挑战性的。 学生在完成两年IB课程学习后,将在高中二年级的5月份进行IB的最终成绩考,7月份得到考试成绩。IB 每门的评分等级为1-7分,最高分为7分,4分为及格。加上TOKCAS课程和论文(这三科成绩缺一不可)的奖励分数3分,满分45分。学生通过六门课程考试,分数最低必须达到24分。如无不及格的课程,且TOK,CAS和论文成绩通过的学生,即可取得IB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申请常春藤大学的学生一般分数在40或以上,耶鲁、普林斯顿及哈佛等大学之最低录取分大约为36分(满分为45分,每年约有15% - 18%的考生得以考到36分或36分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想去美国读大学的学生,IB课程的成绩和IB文凭只是美国大学(特别是顶尖大学)录取学生的参考值,不是必要的。申请美国大学还是要有SAT(ACT)成绩和托福成绩。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一、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由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微电子学系和智能科学系于2002年9月合并组建。 电子学系的前身—无线电电子学系源自北大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和电子物理专业。计算机系源自北大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和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的计算机专业,是国内高校中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系。微电子学系源自由著名物理学家黄昆院士领导在北大物理系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拥有教职员工近400人,各类学生超过3000人,是北京大学最大的学院。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拥有国内同类院校中最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三名。他们分别是: 杨芙清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 王阳元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微电子科学家; 何新贵教授,中国工程院士,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 这支优秀的师资队伍,重视基础课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活跃的学术思想,是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很强、治学严谨、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全院有教授(研究员)7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97名,其中长江特聘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学院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信息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为我国信息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培养高质量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圣地,科研总体实力雄据全国前列。学院覆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物理学4个一级学科和11个二级学科。整个学院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部委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和国际著名公司、科研机构组建的若干联合实验室,是北京大学最大的专业学院。 北大是中国的最优秀的研究性大学,具有深厚的精神传统与文化底蕴。作为北京大学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传承了“科学与民主”的传统,以其雄厚的技术科研力量,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整个学院设有软件研究所、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电子工程研究所、光子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物理电子学研究所、微电子研究院和信息科学中心等研究机构,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计划、攀登计划、军事预研计划等在内的各种科研项目,在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之后,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多项获得国家级和部委级的表彰和奖励,并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已经成为国家科学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凭借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科研水平,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非常重视为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提高学术水平。每年都有许多海外专家、学者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学院年年派出大量教师赴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瑞典、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修、工作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每一个学期,学院的学生们都有很多机会参与多场国际知名学者的精彩学术报告会,与大师们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

中国大学先修课《大学化学》课程纲要

中国大学先修课《大学化学》课程纲要 一、课程简介 大学化学的特点是涵盖面较广,内容包括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某些地方也涉及有机化学内容。而《大学化学》课程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因此,普通化学课就像是一辆“旅行巴士”,带着同学们在化学的版图中沿途领略化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并且在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停靠作重点访问。 通过《大学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可以学到化学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了解化学思想的源流,还有助于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目前化学领域的某些热点问题以及化学的未来前景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式的了解。 课程的讲授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主线,借助化学史和化学前沿的生动实例来说明化学原理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化学文献,引入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更高级的化学课程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为中学生加深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了解相关学科前沿进展以及开阔视野提供良性互动平台,打通从中学到大学的人才培养渠道,促进教育体系的平滑衔接。具体目标如下: 学习化学:了解化学的学科概貌和前沿进展; 文献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文献; 运用知识:引入课堂讨论,提高思考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通过问题引导,逐步形成独立探索能力。 以上四步完成一个认识的循环,即课堂→课外→讨论→加深认识。这也是一个思考型学习所需要经历的基本过程。 三、授课对象 主要面向学有余力、有化学学科兴趣和特长的高二学生。 四、授课时间 本课程为1个学期课程,每周一讲,每讲三小时,共13讲,每周六下午1:00~4:00。 五、授课教师:陈静等。 六、授课内容 绪论 文献及讨论单元讲解 原子结构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讨论单元一:文献阅读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doc

晋教高函〔2014〕35号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高等学校 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通知》(晋教高〔2013〕19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2014年度省级本科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推荐范围和推荐条件 2014年各高校推荐的课程需符合《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通知》(晋教高〔2013〕19号)文件中要求的推荐范围和推荐条件。凡是符合条件的课程均可推荐,不受名额限制。 2.申报方式及材料上报时间安排 (1)申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应建立相对独立的课程网站。基本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负责人教学录像,以及主要成员主讲的课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基

本资源为网页浏览模式且全部上网。 拓展资源包括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等。文科类课程可从中选择3个项目,理工农医类课程可从中选择4个项目进行开发.拓展资源浏览格式自定,但必须在通用网络浏览器下打开或下载. (2)在完成网络材料申报的同时,将《附件1: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和《附件2:2014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汇总表》(纸质版和电子版),以及学校推荐公文,各一式一份,于12月3日前报送到省教育厅高教处。 3。评审和遴选 省教育厅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专家组,依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标准,对各校推荐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网上评审和遴选。对公示后无异议的课程给予公布,授予“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荣誉称号。 附件:1.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 2.2014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汇总表 山西省教育厅 2014年11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