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高中数学优质试题(附详解)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名校高中数学优质试题(附详解)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名校高中数学优质试题(附详解)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如果全集U ={x |x 是小于9的正整数},集合A ={1,2,3,4},B ={3,4,5,6},则(U A )

(U B )为( )

A .{1,2}

B .{3,4}

C .{5,6}

D .{7,8} 2.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 |-2≤x ≤3},B ={x |x <-1或x >4},那么集合A ∩(?U B )等于( )

A .{x |-2≤x <4}

B .{x |x ≤3或x ≥4}

C .{x |-2≤x <-1}

D .{x |-1≤x ≤3}

3.设全集U =Z ,集合A ={1,3,5,7,9},B ={1,2,3,4,5},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 .{1,3,5}

B .{1,2,3,4,5}

C .{7,9}

D .{2,4} 4.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f (x )

g (x )=

2 B .f (x )=1,g (x )=x 0

C .,0,(),0,

x x f x x x ≥?=?-

1x x --

5.已知函数221,2,

()3,2,

x x f x x x x -≥?=?-+

A .-7

B .3

C .-8

D .4

6.若函数f (x )满足f (3x +2)=9x +8,则f (x )的解析式是( ) A .f (x )=9x +8 B .f (x )=3x +2

C .f (x )=-3x -4

D .f (x )=3x +2或f (x )=-3x -4

7.函数f (x )

9

1x

+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非奇非偶函数 8.设集合A ={x |1

9.设集合A ={x |0≤x ≤2},B ={y |1≤y ≤2},若对于函数y =f (x ),其定义域为A ,值域为B ,则这个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10.若函数y =f (x )为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又f (3)=0,则

02)

()(<-+x

x f x f 的解集为( )

A .(-3, 3)

B .(-∞,-3)∪(3,+∞)

C .(-3,0)∪(3,+∞)

D .(-∞,-3)∪(0,3)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设集合A ={-1,1,3},B ={a +2,a 2+4},A ∩B ={3},则实数a 的值______.

12

.函数y =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用区间表示). 13.若函数f (x )=(1)(2)x

x x a +-为奇函数,则a =_____.

14.函数y =f (x )是R 上的偶函数,且当x >0时,f (x )=x 3+1,则当x <0时,f (x )=________.

15.某城市出租车按如下方法收费:起步价8元,可行3 k m(含3 k m),3 k m 后到10 k m(含10 k m)每走1 k m 加价1.5元,10 k m 后每走1 k m 加价0.8元,某人坐该城市的出租车走了20 k m ,他应交费________元.

三、解答题:(共75分)

16.(10分)已知全集U =R ,若集合A ={}310x x ≤<,B ={x |2<x ≤7}. (1)求A B ,A B ,(U A )

(U B );

(2)若集合C ={x |x >a },A ?C ,求a 的取值范围.(结果用区间或集合表示)

17.(12分)已知函数35,0,()5,01,28, 1.x x f x x x x x +≤??

=+<≤??-+>?

(1)求32f ?? ???,1πf ??

???

,f (-1)的值;

(2)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3)求f (x )的最大值.

18.(12分)奇函数f (x )是定义在区间(-2,2)上的减函数,且满足f (m -1)+f (2m -1)>0,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9.(12分)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f (x )=1

x

x -,x ∈[2,4]是单调递减函数,

并求该函数的值域.

20.(12分)已知函数f (x )=x +

1x

, (1)判断函数f (x )的奇偶性;

(2)判断函数f (x )在区间(0,1)和(1,+∞)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

(3)当x ∈(-∞,0)时,写出函数f (x )=x +1

x

的单调区间(不必证明).

21.(12分)已知二次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1,且f (0)=f (2)=3. (1)求f (x )的解析式;

(2)若f (x )在区间[2a ,a +1]上不单调,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在区间[-1,1]上,y =f (x )的图象恒在y =2x +2m +1的图象上方,试确定实数m 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试题及答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高二数学必修1-必修5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 对于下列命题: ①,1sin 1x R x ?∈-≤≤,② 22 ,sin cos 1x R x x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① 假 ② 真 B. ① 真 ② 假 C. ① ② 都假 D. ① ② 都真 句 的一般格式是 形图可得这50名学生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时间为 A. 0.6 小时 B. 小时 C. 小时 D. 小时 时间(小 C.

4. 有一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为10cm ,里面装有足够的水,水面高为12cm ,有一块金属五棱锥掉进水里全被淹没,结果水面高为15cm ,若五棱锥的高为3πcm ,则五棱锥的底面积是 A. 100π cm 2 B. 100 cm 2 C. 30π cm 2 D. 300 cm 2 5. 已知数列1{} n n a pa +-为等比数列,且 23n n n a =+,则p 的值为 6. 或3 或3的倍数 7. 8. 若α、β表示平面,a 、b 表示直线,则a ∥α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9. A. α⊥β且a ⊥β B. αβ=b 且a ∥b 10. C. a ∥b 且b ∥α D. α∥β且a ?β 11. 已知奇函数f(x)和偶函数g(x)满足f(x)+g(x)=2x x a a --+,若 g(a)=a, 则f(a)的值为 12. C.154 D.17 4 8. 已知()f x 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当[0,1]x ∈时,()f x x =,那么在区间[1,3]-内,关于x 的方程()1f x kx k =++(其中k 走为不等于l 的实数)有四个不同的实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1,0)- B .1(,0)2- C .1(,0)3- 1(,0)4-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

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 2012年11月16日-19日,我有幸参加了"第六届青年杯"数学教师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这次观摩活动中我共听了16节课,上课教师课题自备,包括《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循环结构(二)》,《有趣的杨辉三角》,《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分法与方程的解》,《二项式定理》,《算法的概念》,《导数的概念》,有些内容是两个老师同上,也就是同课异构,每节课都很有特色,听完课后,听有经验的专家点评,并向专家请教了许多问题,回来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思考实践,真正感受到这次观摩活动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一.学生教师双主体的地位改变 这次观摩活动中,每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较充分的体现,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究,交流,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在实践过程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真正教会学生怎样去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如《有趣的杨辉三角》这节课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广西钦州灵山中学的赵金成老师,她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环节过度自然流畅,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由学生独立思考或相互探讨完成的,当然这与老师的引导和点播是分不开的。本节课赵老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通过四个问题设计 问题1:计算()n b a+ 通过填表你发现什么规律?问题2:观察“杨辉三角”你能得到哪些数字规律?(学生填到课前发的习题纸上)问题3.请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并试着证明你的猜想。问题4.请各小组派带代表发表你们的看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杨辉三角中蕴含的数字规律,再通过小组全班的探讨交流证明发现的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注重运用了转化和化归的数学思想,把观察到的规律证明化归为组合数性质的应用,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有机结合,体现了真正的探究-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方法。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探究与交流的时空,经历规律的发展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明显。 二.语言简单明确,评价趋于多样化 这次参赛的各位老师语言精练,不管是老师的引导语还是提问语或评价语都十分的准确到

全国名校高三数学经典压轴题100例(人教版附详解)

好题速递1 1.已知P 是ABC ?内任一点,且满足AP xAB y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x 、y R ∈,则2y x +的取值范围是 ___ . 解法一:令1x y AQ AP AB AC x y x y x y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由系数和1x y x y x y +=++,知点Q 在线段 BC 上.从而1AP x y AQ +=>?? +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俯视图 高一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中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 1.已知集合{}/8,M x N x m m N =∈=-∈,则集合M 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A.7 B.8 C.9 D.10 2.已知点(,1,2)A x 和点(2,3,4)B ,且AB =,则实数x 的值是( ) A.3-或4 B.6或2 C.3或4- D.6或2- 3.已知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9,则这两个球的半径之比为( ) A.1:3 B. C.1:9 D.1:81 4.圆221x y +=上的动点P 到直线34100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2 B.1 C.3 D.4 5.直线40x y -+=被圆224460x y x y ++-+=截得的弦长等于( ) A. B. C. D.6.已知直线1:20l ax y a -+=,2:(21)0l a x ay a -++=互相垂直,则a 的值是( ) A.0 B.1 C.0或1 D.0或1- 7.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 A.()y x x R =-∈ B.3 ()y x x x R =--∈ C.1()()2 x y x R =∈ D.1 (,0)y x R x x =- ∈≠且 8.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A. 4 π B.54π C.π D.32 π 9.设,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αββγαγ???? ②//m m αββα⊥??⊥?? ③//m m ααββ⊥??⊥?? ④////m n m n αα????? 其中,真命题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函数2 ()ln f x x x =-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1,2 B.()2,3 C.11,e ?? ??? D.(),e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高二数学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数学测试题 2014-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命题 “若△ABC 不是等腰三角形,则它的任何两个内角不相等”的逆否命题是( ) A.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则它的任何两个内角相等 B.若△ABC 任何两个内角不相等,则它不是等腰三角形 C.若△ABC 有两个内角相等,则它是等腰三角形 D.若△ABC 任何两个角相等,则它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tan y x =,ππ22 x ??∈- ??? ,是三角函数,所以tan y x =, ππ22x ?? ∈- ??? ,是周期函数”.在以上演绎推理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理完全正确 (B)大前提不正确 (C)小前提不正确 (D)推理 形式不正确 3.以下有四种说法,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 ) (1)“m 是实数”是“m 是有理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a b >”是“22a b >”的充要条件; (3) “3x =”是“2230x x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A B B =I ”是“A φ=”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4 .已知动点P (x ,y )满足2)2()2(2222=+--++y x y x ,则动点 P 的轨迹是 A.双曲线 B.双曲线左支 C. 双曲线右支 D. 一条射线

5.用S 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S 的值是( ) A .dx x f c a ?)( B .|)(|dx x f c a ? C .dx x f dx x f c b b a ??+)()( D .dx x f dx x f b a c b ??-)()( 6 . 已知椭圆 22 1102 x y m m +=--,若其长轴在y 轴上.焦距为4,则m 等于 A.4. B.5. C. 7. D .8. 7.已知斜率为1的直线与曲线1 x y x =+相切于点p ,则点p 的坐标是( ) ( A ) ()2,2- (B) ()0,0 (C) ()0,0或()2,2- (D) 11,2? ? ??? 8.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以原点为顶点且过圆096222=++-+y x y x 的圆心的抛物线的方程是 ( ) A .23x y =或23x y -= B .23x y = C .x y 92-=或23x y = D .23x y -=或x y 92= 9.设'()f x 是函数()f x 的导函数,将()y f x =和'()y f x =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 10.试在抛物线x y 42-=上求一点P ,使其到焦点F 的距离与到()1,2-A 的距离之 和最小,则该点坐标为 ( ) (A )?? ? ??-1,41 (B )?? ? ??1,41 (C )() 22,2-- (D ) ()22,2- 11.已知点F 1、F 2分别是椭圆22 221x y a b +=的左、右焦点,过F 1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 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若△ABF 2为正三角形,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 为

全国高中数学说课大赛获奖优秀说课稿汇编

全国高中数学说课大赛获奖优秀说课稿汇编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 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数学复习优质100专题汇编 数列中的不等关系

第55炼 数列中的不等关系 一、基础知识: 1、在数列中涉及到的不等关系通常与数列的最值有关,而要求的数列中的最值项,要依靠数列的单调性,所以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往往是此类问题的入手点 2、如何判断数列的单调性: (1)函数角度:从通项公式入手,将其视为关于n 的函数,然后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来判断数列的单调性。由于n N * ∈ ,所以如果需要用到导数,首先要构造一个与通项公式形式相同,但定义域为()0,+∞ 的函数,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后再结合n N * ∈得到数列的单调性 (2)相邻项比较:在通项公式不便于直接分析单调性时,可考虑进行相邻项的比较得出数列的单调性,通常的手段就是作差(与0比较,从而转化为判断符号问题)或作商(与1比较,但要求是正项数列) 3、用数列的眼光去看待有特征的一列数:在解数列题目时,不要狭隘的认为只有题目中的 {}{},n n a b 是数列,实质上只要是有规律的一排数,都可以视为数列,都可以运用数列的知 识来进行处理。比如:含n 的表达式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某数列的前n 项和 n S 也可看做数列{}12:,, ,n n S S S S 等等。 4、对于某数列的前n 项和{}12:,, ,n n S S S S ,在判断其单调性时可以考虑从解析式出发, 用函数的观点解决。也可以考虑相邻项比较。在相邻项比较的过程中可发现:1n n n a S S -=-,所以{}n S 的增减由所加项n a 的符号确定。进而把问题转化成为判断n a 的符号问题 二、典型例题 例1:已知数列{}1,1n a a =,前n 项和n S 满足()130n n nS n S +-+= (1)求{}n a 的通项公式 (2)设2n n n n c a λ?? =- ??? ,若数列{}n c 是单调递减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解:(1)()113 30n n n n S n nS n S S n +++-+=? =

(完整版)高一数学函数试题及答案

(数学1必修)函数及其表示 一、选择题 1.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 ⑴3 ) 5)(3(1+-+= x x x y ,52-=x y ; ⑵111-+=x x y ,)1)(1(2-+=x x y ; ⑶x x f =)(,2)(x x g =; ⑷()f x ()F x = ⑸21)52()(-=x x f ,52)(2-=x x f 。 A .⑴、⑵ B .⑵、⑶ C .⑷ D .⑶、⑸ 2.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1x =的公共点数目是( ) A .1 B .0 C .0或1 D .1或2 3.已知集合{}{} 421,2,3,,4,7,,3A k B a a a ==+,且* ,,a N x A y B ∈∈∈ 使B 中元素31y x =+和A 中的元素x 对应,则,a k 的值分别为( ) A .2,3 B .3,4 C .3,5 D .2,5 4.已知2 2(1)()(12)2(2)x x f x x x x x +≤-??=-<

全国名校高考数学优质小题训练汇编(附详解)六

中学理科数学小题训练六 一、选择题: 1.设集合A={x|x 2 ﹣x ﹣6<0,x ∈R},B={y|y=|x|﹣3,x ∈A},则A ∩B 等于( ) A .{x|0<x <3} B .{x|﹣1<x <0} C .{x|﹣2<x <0} D .{x|﹣3<x <3} 2.命题p :?x0∈R ,不等式01cos 0 0<-+x e x 成立,则p 的否定为( ) A .?x0∈R ,不等式01cos 0 0≥-+x e x 成立 B .?x ∈R ,不等式0 1cos <-+x e x 成立 C .?x ∈R ,不等式01cos ≥-+x e x 成立 D .?x ∈R ,不等式01cos >-+x e x 成立 3.在复平面内复数的模为 ,则复数z ﹣bi 在复平面上对应 的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我国数学史上有一部堪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媲美的书,这就是历来被尊为算经之首的《九章算术》,其中卷第五《商功》有一道关于圆柱体的体积试题:今有圆堡,周四丈八尺,高一丈一尺,问积几何?其意思是:含有圆柱形的土筑小城堡,底面周长是4丈8尺,高1丈1尺,问它的体积是多少?若π取3,估算小城堡的体积为( )

A.1998立方尺 B.2012立方尺 C.2112立方尺 D.2324立方尺 5.cos54°+cos66°﹣cos6°=() A.0 B. C. D.1 6.已知双曲线=1(a>b>0)与两条平行直线l1:y=x+a与l2:y=x﹣a相交所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6b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B. C. D.2 7.如图,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B=4,AB∥CD, ∠BAD=45°,E,F,G分别是AB,BC,CD的中点, 若在方向上的投影为,则= () A.1 B.2 C.3 D.4 8.如图所示,函数离y轴 最近的零点与最大值均在抛物线上,则f (x)=() A.B. C.D.

高一数学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10月检测考试 高一年级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第一大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已知{}{}|24,|3A x x B x x =-<<=>,则A B I =( ) A. {}|24x x -<< B. {}|3x x > C. {}|34x x << D. {}|23x x -<< 2.设集合A 和集合B 都是自然数集N ,映射:f A B →把集合A 中的元素n 映射到集合B 中的元素2n n +,则在映射f 下,B 中的元素20是A 中哪个元素对应过来的( ) .3 C 3.满足关系{}1{1,2,3,4}B ??的集合B 的个数 ( ) 个 个 个 个 4.方程260x px -+=的解集为M,方程260x x q +-=的解集为N,且M ∩N={2},那么p q +等于( ) B.8 5. 在下列四组函数中,()()f x g x 与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211,1x f x x g x x -=-=+ B. ()()()01,1f x g x x ==+ C. ()()2,f x x g x x == D. 4)(,22)(2-=-?+=x x g x x x f 6. 函数123 ()f x x x =-+-的定义域是( ) A. [)23, B.()3,+∞ C.[)()233,,+∞U D.()()233,,+∞U 7. 设0abc >,二次函数2()f x ax bx c =++的图象可能是

高一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数学 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指定位置上.) 1. 若角αβ、满足9090αβ-<< B .cos2cos αα< C .tan 2tan αα> D .cot 2cot αα< 7. ABC ?中,若cot cot 1A B >,则ABC ?一定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以上均有可能 8. 发电厂发出的电是三相交流电,它的三根导线上的电流分别是关于时间t 的函数: 2sin sin()sin()3 A B C I I t I I t I I t πωωω?==+ =+且 0,02A B C I I I ?π++=≤<, 则? =( ) A .3π B .23π C .43π D .2 π 9. 当(0,)x π∈时,函数21cos 23sin ()sin x x f x x ++=的最小值为( )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数学复习优质100专题汇编 等差数列性质

第49炼 等差数列性质 一、基础知识: 1、定义:数列{}n a 若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则称{}n a 是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n a 的公差,通常用d 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此通项公式存在以下几种变形: (1)()n m a a n m d =+-,其中m n ≠:已知数列中的某项m a 和公差即可求出通项公式 (2)n m a a d n m -= -:已知等差数列的两项即可求出公差,即项的差除以对应序数的差 (3)1 1n a a n d -=+:已知首项,末项,公差即可计算出项数 3、等差中项:如果,,a b c 成等差数列,则b 称为,a c 的等差中项 (1)等差中项的性质:若b 为,a c 的等差中项,则有c b b a -=-即2b a c =+ (2)如果{}n a 为等差数列,则2,n n N *?≥∈,n a 均为11,n n a a -+的等差中项 (3)如果{}n a 为等差数列,则m n p q a a a a m n p q +=+?+=+ 注:①一般情况下,等式左右所参与项的个数可以是多个,但要求两边参与项的个数相等。 比如m n p q s +=++,则m n p q s a a a a a +=++不一定成立 ② 利用这个性质可利用序数和与项数的特点求出某项。例如:478920a a a a +++=,可得478977777420a a a a a a a a a +++=+++==,即可得到75a =,这种做法可称为“多项合一” 4、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函数的关系: ()111n a a n d d n a d =+-=?+-,所以该通项公式可看作n a 关于n 的一次函数,从而可 通过函数的角度分析等差数列的性质。例如:0d >,{}n a 递增;0d <,{}n a 递减。 5、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12 n n a a S n += ?,此公式可有以下变形: (1)由m n p q m n p q a a a a +=+?+=+可得:()12 p q n a a S n p q n += ?+=+,作用: 在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时,不一定必须已知1,n a a ,只需已知序数和为1n +的两项即可

2018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参考公式: 1.锥体的体积公式1 ,,.3 V Sh S h =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 2.球的表面积公式2 4S R π=,球的体积公式3 43 R V π=,其中R 为球的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0,1,2,3},{1,3}U A ==,则集合U C A = ( ) A .{}0 B .{}1,2 C .{}0,2 D .{}0,1,2 2.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 ( )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以上均有可能 3.已知幂函数()α x x f =的图象经过点? ?? ?? 2, 22,则()4f 的值等于 ( ) A .16 B.116 C .2 D.1 2 4. 函数()lg(2)f x x =+的定义域为 ( ) A.(-2,1) B.[-2,1] C.()+∞-,2 D. (]1,2- 5.动点P 在直线x+y-4=0上,O 为原点,则|OP|的最小值为 ( ) A B .C D .2 6.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α⊥β,m ∥α,则m ⊥β C .若α⊥β,m ⊥β,则m ∥α D .若m ⊥n ,m ⊥α, n ⊥β,则α⊥β 7.设()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x x x f -=2 2,则()1f 等于 ( ) A .-3 B .-1 C .1 D .3

高中数学函数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函数测试题 学生: 用时: 分数: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3x28=84分) 1、若372log πlog 6log 0.8a b c ===,,,则( ) A .a b c >> B .b a c >> C .c a b >> D .b c a >> 【答案】A 【解析】利用中间值0和1来比较: 372log π>1log 61log 0.80a b c =<=<=<,0, 2、函数2 ()(1)1(1)f x x x =-+<的反函数为( ) A .1 ()11)f x x -=+> B .1 ()11)f x x -=-> C .1()11)f x x -=≥ D .1 ()11)f x x -=-≥ 【答案】B 【解析】 221(1)1,(1)11x y x x y x 3、已知函数2 ()cos f x x x =-,对于ππ22 ??-???? ,上的任意12x x ,,有如下条件: ①12x x >; ②22 12x x >; ③12x x >. 其中能使12()()f x f x >恒成立的条件序号是 . 【答案】② 【解析】函数2 ()cos f x x x =-为偶函数,则1212()()(||)(||).f x f x f x f x >?> 在区间π02?? ???? ,上, 函数2 ()cos f x x x =-为增函数, 22121212(||)(||)||||f x f x x x x x ∴>?>?> 4、已知函数3log ,0()2,0 x x x f x x >?=?≤?,则1 (())9f f =( )

全国名校高考数学优质填空题120道(附详解)

高考数学基础训练题(1) 1.设集合 } 4|||{<=x x A , } 034|{2>+-=x x x B ,则集合{ A x x ∈|且 B A x ?}= 。 2.下列说法中:(1)若22y x =,则y x =;(2)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公比大于1; (3)2≥a 的否定是;(4)若3>+b a ,则1>a 或2>b 。其中不正确的有 。 3.设集合}2|||{<-=a x x A ,}12 12|{<+-=x x x B ,且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 是 。 4.已知二次函数)0(3)(2≠-+=a bx ax x f 满足)4()2(f f = ,则)6(f = 。 5.计算: 31 2 1log 24lg539--??- ? ?? = 。 6.已知函数1 )(2 ++=x b ax x f 的值域是[-1,4 ],则b a 2 的值是 。 7.若函数 3 )2(2+++=x a x y , ] [b a x ,∈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则 =b 。 8.函数)(x f y = 的图象与x x g )4 1 ()(=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那么) 2(2x x f -的单调减区 间是 。 9.函数1 )(---= a x x a x f 的反函数)(1x f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是(-1,3),则实数a = 。

10.)(x f y = 是 R 上的减函数,且)(x f y =的图象经过点A (0,1)和B (3,-1), 则不等式 1|)1(|<+x f 的解集为 。 11.已知函数?? ?>≤+=0,l o g ,1)(2x x x x x f ,若 1 ))((0-=x f f ,则 x 的取值范围 是 . 12.已知函数),1,1(,5sin )(-∈+=x x x x f 如果,0)1()1(2<-+-a f a f 则a 的取值范围 是____。 13.关于x 的方程a a x -+= 53 5有负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函数)(x f 满足:对任意实数21,x x ,当21x x <时,有)()(21x f x f < ,且 )()()(2121x f x f x x f ?=+写出满足上述条件的一个函数: 。 15.定义在区间)1,1(-内的函数)(x f 满足 ) 1l g ()()(2+=--x x f x f ,则 )(x f = 。 16.已知函数x x f 2log )(=,2)(y x y x F +=,,则)1),4 1((f F 等于 。 17.对任意]1,1[-∈a ,函数a x a x x f 24)4()(2-+-+=的值恒大于零,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18.若函数? ??? ??+=x x x f 24 1log ,log 3min )(,其中{}q p ,min 表示q p ,两者中的较小者, 则2)(

高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必修1-必修5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 对于下列命题: ①,1sin 1x R x ?∈-≤≤,② 22 ,sin cos 1x R x x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① 假 ② 真 B. ① 真 ② 假 C. ① ② 都假 D. ① ② 都真 2. 条件语句 的一般格式是 3. 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即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用右侧的条形图表示。 根据条形图可得这 50名学生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时间为 A. 0.6 小时 B. 0.9 小时 C. 1.0 小时 D. 1.5 小时 4. 有一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为10cm , 里面装有 时间(小时) A. D. C.

足够的水,水面高为12cm ,有一块金属五棱锥掉进水里全被淹没,结果水面高为15cm ,若五棱锥的高为3πcm ,则五棱锥的底面积是 A. 100π cm 2 B. 100 cm 2 C. 30π cm 2 D. 300 cm 2 5. 已知数列1{}n n a pa +-为等比数列,且23n n n a =+,则p 的值为 A.2 B.3 C.2或3 D.2或3的倍数 6. 若α、β表示平面,a 、b 表示直线,则a ∥α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α⊥β且a ⊥β B. α β=b 且a ∥b C. a ∥b 且b ∥α D. α∥β且a ?β 7. 已知奇函数f(x)和偶函数g(x)满足f(x)+g(x)=2x x a a --+,若g(a)=a, 则f(a)的值为 A.1 B.2 C.154 D.174 8. 已知()f x 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当[0,1]x ∈时,()f x x =,那么在区间[1,3]-内,关于x 的方程()1f x kx k =++(其中k 走为不等于l 的实数)有四个不同的实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1,0)- B .1(,0)2- C .1 (,0)3- D .1 (,0)4-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已知集合 {} 0,1,2M =, {} 20log (1)2N x x = ∈<+

第八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空间向量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教学设计(陈巴尔)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p 浙江省温州中学陈巴尔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浙江省温州中学的数学教师陈巴尔.有机会参加本次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并向全国的专家和老师们学习,我深感荣幸. 我的课题是《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下面我就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特点及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节课作一个说明.希望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对我的这节课例,多提宝贵意见.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选修2-1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3.1.4节《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属于新授课. 本章知识结构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属于空间向量及其运算部分中的第四节内容,位置处于在空间向量加减运算、数乘运算、数量积运算之后,坐标运算之前,意义十分明显,就是借助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建立,从而得出空间向量坐 标的定义,从而完成从向量到坐标的转化 .........,进而为后面的立体几何问题的解决服务. 但同时,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必修4中学习过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

因此,按照教学参考的教学建议,“宜多引导学生与平面向量及其运算作类比..,引导学生体会与平面向量及其运算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让学生经历向量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类比与归纳.....,体验数学在结.构.上的和谐性...与在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维度..增加..所带 来的影响.” “又因为教材在本章专门安排了 一个‘阅读与思考 向量概念的推广 与应用’,把二维向量,三维向量, 推广.. 为高维向量,并说明了其应用.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 个阅读材料,将空间向量的有关性质 向多维推广.... .” 而事实上,之前学生所学习的向 量共线定理,本质也是一样的,因此, 仔细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 ,我们会发现这节课在整个高中向量课程教学中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 的作用,即:完成了从必修4到选修2-1中的向量共线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对比与统一.....,同时通过教材的阅读与思考.....

全国名校高中数学优质试题(附详解)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如果全集U ={x |x 是小于9的正整数},集合A ={1,2,3,4},B ={3,4,5,6},则(U A ) (U B )为( ) A .{1,2} B .{3,4} C .{5,6} D .{7,8} 2.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 |-2≤x ≤3},B ={x |x <-1或x >4},那么集合A ∩(?U B )等于( ) A .{x |-2≤x <4} B .{x |x ≤3或x ≥4} C .{x |-2≤x <-1} D .{x |-1≤x ≤3} 3.设全集U =Z ,集合A ={1,3,5,7,9},B ={1,2,3,4,5},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 .{1,3,5} B .{1,2,3,4,5} C .{7,9} D .{2,4} 4.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f (x ) g (x )= 2 B .f (x )=1,g (x )=x 0 C .,0,(),0, x x f x x x ≥?=?-0时,f (x )=x 3+1,则当x <0时,f (x )=________. 15.某城市出租车按如下方法收费:起步价8元,可行3 k m(含3 k m),3 k m 后到10 k m(含10 k m)每走1 k m 加价1.5元,10 k m 后每走1 k m 加价0.8元,某人坐该城市的出租车走了20 k m ,他应交费________元. 三、解答题:(共75分) 16.(10分)已知全集U =R ,若集合A ={}310x x ≤<,B ={x |2<x ≤7}. (1)求A B ,A B ,(U A ) (U B ); (2)若集合C ={x |x >a },A ?C ,求a 的取值范围.(结果用区间或集合表示)

职高高一数学试卷及答案

高一数学试卷 2010.11.13 试卷说明: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学生答题时可使用专用计算器。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 1、设集合A={x ∈Q|x>-1},则( ) A 、A ?? B 、2A ? C 、2A ∈ D 、{}2 ?A 2、设A={a ,b},集合B={a+1,5},若A∩B={2},则A∪B=( ) A 、{1,2} B 、{1,5} C 、{2,5} D 、{1,2,5} 3、函数2 1 )(--= x x x f 的定义域为( ) A 、[1,2)∪(2,+∞) B 、(1,+∞) C 、[1,2) D 、[1,+∞) 4、设集合M={x|-2≤x ≤2},N={y|0≤y ≤2},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以集合M 为定义域,N 为值域的函数关系的是( ) 5、三个数70。 3,0。37, ,㏑0.3,的大小顺序是( ) A 、 70。3,0.37,,㏑0.3, B 、70。 3,,㏑0.3, 0.37 C 、 0.37, , 70。3,,㏑0.3, D 、㏑0.3, 70。3,0.37, 6、若函数f(x)=x 3 +x 2 -2x-2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参考数据如下表: f(1)=-2 f(1.5)=0.625 f(1.25)=-0.984 f(1.375)=-0.260 f(1.438)=0.165 f(1.4065)=-0.052 那么方程x 3 +x 2 -2x-2=0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0.1)为( ) A 、1.2 B 、1.3 C 、1.4 D 、1.5 7、函数2,0 2,0 x x x y x -?????≥=< 的图像为( ) 职教中心期中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