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 CAM课程设计

CAD CAM课程设计
CAD CAM课程设计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

实训报告书

课程名称:机械CAD/CAM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姓名:张鹏

班级:12机制3班

院系:机电分院

指导教师:杨世德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机电分院

二零一五年六月

目录

1前言 (2)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

3零件图纸 (5)

4 第一章1号图纸实体建模 (6)

5 第二章3号图纸实体建模 (10)

6 第三章数控加工 (17)

7 第四章数控仿真加工 (19)

8 第五章设计总结 (29)

9 第六章参考文献 (31)

10 附零件部分加工代码 (31)

前言

机械CAD/CAM 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广。在学习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基础理论,通过实训等环节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获得机械CAD/CAM 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CAD/CAM 系统硬件配置的一般原则;锻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CAD/CAM 系统规划与实施的初步能力。本次的课程设计是开放性的设计。首先创建或设计具有曲面的三维零件,然后,利用现代的CAD/CAM 技术进行零件三维实体建模,分析此零件的加工工艺,并用CAD/CAM 技术模拟仿真零件的加工过程。最后将加工程序传送到实验室的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实际的加工。同时要用现代的CAD/CAM 技术设计所加工零件的二维零件图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以前学过的建模和数控编程的知识与实际的操作联系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学习前沿的机械CAD/CAM 技术,感受现代CAD/CAM 技术的先进性,提高对CAD/CAM 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现场动手操作能力,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转化成实际的质的飞跃,。通过本次设计,系统地了解和掌握CAD/CAM 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并能灵活使用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CAD/CAM 软件对较复杂零件进行编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实习)计划安排

班级: 12机制3班课程:机械CAD/CAM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题目

实例造型一号图纸

数控加工:要求按照图纸做出相应实体造型,完成数控加工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实体造型:根据所给零件,完成工件设置

2、数控加工:根据提供的图纸,完成待加工零件的实体造型,依据造型,进行装配,完成数控加工设计。三、设计方法与步骤

1、熟悉选取工具、视区缩放、平移控制项及使用草绘器的基本技术。

2、熟悉使用数控加工组建含义,能够准确使用常用数控加工指令

3、常见加工方法选择

4、型腔组件建立方法

5、完成数控加工程序

三、设计时间安排

1、每个零件的造型(2*6课时)

2、零件数控加工(12课时)

四、其他

要求独立完成规定零件的实体造型及数控加工,生成程序,并撰写设计说明书。如有雷同,则成绩为零。

附录一《机械CAD/CAM》实训报告撰写要求

附录二图纸

指导老师:杨世德

2014年11 月21日

附录一

《机械CAD/CAM》实训报告撰写要求

1.模具设计:写出各个零件分型面设计的主要流程与方法,配上清晰的图片。2.分模:要求对造型及数控加工结果进行截图,配以效果截图。

3.其他要求

◆纸张:B5。

◆字的大小:以小四号宋体字为准。

◆要求上交实训报告。(应装订成册,要求有封面,有目录和正文,封面必

须打印,具体要求请参考华东交大理工学院机电分院课程设计(实训)

要求)。

◆报告内容一律打印(内容雷同者以零分计)。

◆每份报告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应做到文理通顺,字迹端正,图形美观,

页面整洁。

◆设计报告参考封面、目录、参考文献参考下页。

零件图纸

第一章1号图纸实体建模

模型特征分析:由图纸知杯子是由杯体和手柄两大部分组成。要建立杯子模型,可以看出首先要建立杯体,杯体建立完成之后,再建立杯柄。杯体部分的建立可以通过ProE建模软件的旋转命令旋转得到,杯柄部分可以通过扫描,伸出项命令来得到,边可以通过倒角完成。接下来打开ProE建模软件,来建立杯子模型。

打开ProE建模软件,点击菜单栏【文件】下拉菜单,选取【新建】选项,系统将弹出如图1-1所示的【新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块,选中其中的【零件】选项按钮,使用缺省模板去掉,选mmns_part_solid如图1-2。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三维建模,在该模式下可进行零件三维设计。

图1-1 图1-2

用旋转按钮建立杯体部分:点击按钮,点击【放置】,【定义】

按钮,选择FRONT面为旋转草绘平面,选默认设置进入草绘环境如图1-3,先画好旋转轴,再画旋转截面图如图1-4。

图1-3 图1-4

点击,点击命令,完成草绘截面绘制,效果如图1-5所示:

图1-5

用扫描伸出项命令建立杯柄部分:点击工具栏的【插入】命令,点击【扫描】,【伸出项】命令,点击草绘轨迹,如图1-6。

图1-6

击FRONT面为轨迹面,点击【确定】按钮,点击【缺省】,如图1-7所示:

图1-7

点击工具栏【草绘】,【参照】命令,选择参照边为建轨迹作参照,如图1-8所示:

图1-8

绘制扫描轨迹如图1-9所示,点击【完成】按钮,选择【合并端】,点击【完成】,如图1-10所示:

图1-9 图1-10

绘制扫描轨迹截面,如图1-11, 点击

完成截面绘制,点

击【预览】,【确定】按钮,效果如图1-12所示:

图1-11 图1-12

建立杯口的圆角:点击命令,输入圆角数值为0.20,选取要倒的圆角边,点击命令,完成1号图纸的绘制,如图1-13所示,保存文件:

图1-13

第二章3号图纸实体建模

模型特征分析:由零件图纸知该零件由一系列简单的拉伸,旋转,扫描,剪切材料,镜像,钻孔,攻螺纹等方法得到零件的三维实体。首先拉伸出基本几何体,接下来在已完成几何体表面拉伸凹台,去除材料。对于螺孔则要用旋转的方法建立,螺孔完成之后用螺旋扫描切口的方法建立螺纹。另外一组螺纹则用镜像的方法得到,在镜像

之前先要把孔和螺纹组成一个组,然后镜像整个组,则建模完成。接下来打开ProE建模软件,来建立零件的三维模型模型。

打开ProE建模软件,点击菜单栏【文件】下拉菜单,选取【新建】选项,系统将弹出【新建】对话框,弹出很多可选择的命令,选中【零件】按钮,使用缺省模板去掉,选mmns_part_solid如图2-1。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三维空间进行三维建模。

图2-1

拉伸绘制长方体:点击,【放置】,【定义】,选择FRONT面为拉伸草绘平面,选默认设置进入草绘环境,绘制截面图,如图2-2所示:

图2-2

点击完成草绘截面绘制,输入厚度值45,点击命令,效果如图2-3所示

图2-3

拉伸绘制第一个凹台:点击,【放置】,【定义】,选择所绘长方体上表面为拉伸草绘平面,选默认设置进入草绘环境,绘制截面图,如图2-4所示:

图2-4

点击完成草绘截面绘制,输入厚度值8,点击,点击,完成第一层凹台绘制,效果如图2-5所示

图2-5

拉伸绘制第二个凹台和圆孔:点击,【放置】,【定义】,选择第一个凹台表面为拉伸草绘平面,选默认设置进入草绘环境,绘制截面图,如图2-6所示:

图2-6

点击完成草绘截面绘制,输入厚度值5,点击,点击,完成第二层凹台绘制,效果如图2-7所示:

图2-7

旋转绘制旁边螺纹圆孔:首先创建基准平面,在创建的基准面上进行旋转,点击TOP平面,输入偏移值45,完成基准平面DTM1的创建,,点击,【放置】,【定义】,选择DTM1平面为旋转草绘平面,选默认设置进入草绘环境如图2-8:

图2-8

点击工具栏【草绘】,【参照】命令,选择参照边,画好旋转轴,再画旋转截面图,点击完成草绘截面绘制,点击命令,完成螺纹圆孔绘制,如图2-9。

图2-9

建立螺纹:点击工具栏的【插入】命令,点击【螺旋扫描】,【切

口】命令,点击【完成】,设置平面选择DTM1平面,选默认设置点击【确定】,绘制视图选择【缺省】,如图2-10所示:

图2-10

点击工具栏【草绘】,【参照】命令,选择参照边,创建中心轴,创建扫描母线,点击命令,输入节距值1.4,点击命令,绘制切口形状,如图2-11。

图2-11

点击命令,点击【确定】,【预览】,点击【确定】完成螺纹绘制,效果如图2-12所示:

图2-12

用镜像的方法绘制另一个螺孔:按Ctrl建选择DTM1,旋转1,剪切标识1创建组特征,选择组,按按钮,选择TOP面完成三号图纸的绘制,效果如图2-13所示

图2-13

第三章数控加工

机床的选择:由于加工精度不高,并且都是表面铣削,凹槽铣削和孔的制造,加工表面较多,所以我们选择数控铣床,可以减少装夹次数,孔的加工用钻床,攻螺纹由钳工完成。

零件的工艺分析:由于零件的粗糙度的要求是ra=6.3,各表面都是一次加工成型。

刀具的选择及材料

表2-1刀具及其材料表

制订工艺路线

由零件图确定加工方案如下:

(1)铣出上表面的平面;

(2)铣第一个凹台的平面;

(3)铣第二个凹台的平面和右侧圆形的凹台;(4)钻凹槽左边直径10的孔;

(5)钻凹槽右边直径10的孔;

(6)铣所钻孔的螺纹。

工序卡

表2-2 工序参数表

第四章数控仿真加工

这里先要借助实体建模建立的模型,并且要对机床,刀具,以及各种加工参数选择设定。对于这些选择要能够满足所加工表面的精度等级。然后进行NC序列设置,加工轨迹演示以及NC检测,最后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和数控加工代码等。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加工确定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考虑刀具的进,退刀的安全距离,刀具的切入,切出点应在零件轮廓的切线上,以保证工件轮廓光滑,应避免下刀划伤工件表面,尽量减少在切削过程中暂停,以免留下刀痕。

击菜单栏【文件】下拉菜单,选取【新建】选项,系统将弹出

CADCAM课程设计论文

第一章CAD/CAM技术的介绍 CAD/CAM技术以计算机及周边设备和系统软件为基础,它包括二维绘图设计、三维几何造型设计。是一种设计人员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设计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人的创造能力和计算的高速运算能力、巨大存储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简称CAD/CAM,该技术是以计算机数控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计算机在工程应用中最有影响的技术之一,推动了几乎一切领域的设计革命,在机械行业的应用中尤以模具制造业的应用成果最为突出。CAD/CAM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也为工厂实现由产品设计、生产到管理的一体化,无图纸化奠定了基础。 CAD/CAM建模(造型)是CAD/CAM的核心技术和基础,对CAD/CAM的整体技术水平及相关功能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流行的商品化CAD/CAM系统主要基于2D 平面或3D线框造型,3D曲面造型和参数化实体造型三种。 1、2D平面或3D线框造型以AutoCAD等为代表,主要解决计算机绘图初级工作。 2、3D曲面造型。以DUCT/SHAPE为代表,是3D建模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在解决复杂形体单一零件的三维建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适合于复杂模具、汽车、飞机等复杂曲面产品设计与制造。 3、参数化实体造型。以SOLIDWORKS、SOLIDEDGE为代表的实体造型如实反映了所设计零件的空间结构,参数化设计确保了零件、部件、总装及2D、3D工程图纸修改的相关性,完全符合机械设计过程。 195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采用阴极射线管(CRT)研制成功图形显示终端,实现了图形的屏幕显示,从此结束了计算机只能处理字符数据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图形学。 第二章CAD CAM软件介绍 美国CAD CAM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开发三维机械设计软件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宗旨是使每位设计工程师都能在自己的微机上使用功能强大的世界最新CAD/CAE/CAM/PDM系统。 90年代初,国际微机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微机性能大幅提高,而价格

材料成型CAD_CAE_CAM复习题-最终版

材料成型CAD/CAE/CAM复习题 1 总结产品设计的两种基本思想,各自从设计阶段到生产阶段与CAD/CAE/CAM技术的相关性及过程? 一种途径是基于机械CAD软件平台的概念设计; 另一种途径是基于已有样品或手工模型的反求工程技术(或称逆向工程技术) 2 试述线框造型、表面造型以及实体造型的优缺点? (1)线框造型: 优点:线框造型的方法及其模型都较简单,便于处理,具有图形显示速度快,容易修改优点。 缺点:①图形的二义性(不能唯一表示一个图形);②难以进行形体表面交线计算和物性计算,不便于消除隐藏线,不能满足表面特性组合和存储及多坐标数控加工刀具轨迹的生成等。 (2)表面造型: 优点:①可以识别和显示复杂的曲面;②可以识别表面特征;③可以进行高级刀具轨迹的仿真。 缺点:①不能完整全面地表达物体形状;②难以直接用于物性计算,内部结构不易显示。 (3)实体造型 优点:①全面完整地定义立体图形;②可以自动计算物性、检测干涉、消隐和剖切形体。 3 Ferguson曲线、Bezier曲线、B样条曲线各自的优缺点? Ferguson优点:曲线简单,易于理解;缺点:一是设计条件不易控制,二是如果定义高次Ferguson 曲线,需要用到曲线始末两点的高阶导数。 Bezier曲线优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不再受曲线需要经过所有的点这一限制;缺点:一是数学计算很麻烦,二是不便对曲线进行局部修改,三是多边形边数较多时,多边形对曲线的控制程度减弱。B曲线优点:直观,局部修改方便,对特征多边形逼得更近,多项式次数低,分段曲线拼接条件简单;缺点:增加了定义曲线的数据,控制顶点数及节点数。

4 什么是曲面的反算、拼接和互化? (1)反算:自由曲面在计算机内部存储的是控制点,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先经测绘得到曲面的型值点,然后再由型值点反算出控制点。由于曲面是由空间点经过两次调配得到的,因而曲面的控制点的反算需要“两次反算过程”,第一次反算过程为:将一个参数方向(如u方向)上的型值点依次按曲线反算方法反算出一系列点;第二次反算过程为:沿另一个参数方向(如υ方向),将第一次反算得到的点次再按曲线反算方法反算出另一系列点,第二次反虎得到的点即为曲面的控制点。 (2)拼接:以双三次自由曲面为例,相邻两片曲面光滑拼接的条件为: ①对Coons曲面:两张双三次Coons曲面片共边界且在相邻两角点处的坐标、u向切矢、υ向切矢、按矢分别相等;②地Bezier曲面:两张双三次Bezier曲面片在相领边界处的相领的控制网格共边且在同一平面上;③对B样条曲面:由于每(4×4)即16个几何条件定义一片双三次曲面,如果定义B 样条曲面制造何矩阵Q有M行N列(M≥4,N≥4),则可以定义(M-3)×(N-3)个曲面片。与三次B 样条曲线的连续性相似,只要(4×4)的子矩阵在Q矩阵中是依次向右或依次向下移动的,就能自动保证相邻的曲面片或上下相领的曲面片二阶连续。显然,B样条曲面的连续性条件十分简单,这是B 样条曲面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3)互化:双三次Coons曲面、双三次Bezier曲面、双三次B样条曲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5 常用的三种实体造型方法边界表示法、扫动法和构造实体几何法的优缺点? (1)边界表示法: 优点:①便于图形的显示和输出。②对物体的材质、比重、颜色等属性数据,比较容易处理。③转换成线框模型非常简单。④表达的物体无二义性 缺点:①边界表示法不具惟一性②数据量大,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③边界表示法的数据输入比较麻烦,须提供方便的用户界面 (2)扫动法:是通过将一个二维图形或一个形体沿某一路径扫动产生新图形的一种表示模式。扫动方式:平移扫动—扫动轨迹为直线,旋转扫动—扫动轨迹为圆或圆弧 (3)构造实体几何法(CSG): 优点:①体素拼合是一个集合运算过程;②运算结果依然是正则集:③表示一个复杂形体非常简洁,所定义的几何形状不易产生错误,用户输入的信息量少,描述物体的数据结构非常紧凑。 缺点:①为隐式模型,不反映物体的面、边、顶点等有关边界信息,也不显示说明三维点集与所表示物体的对应关系;②进行拼合操作及最终显示物体时,还需将CSG树这种数据结构转变为边界表示(B-rep)的数据结构,为此在计算机内除了存储CSG树外.还应有一套数据结构存放体素的体—面—边信息。 6 特征造型和几何造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采用特征造型? (1)几何造型:利用计算机系统描述零件几何形状及其相关信息,建立零件计算机模型的技术称为几何造型。 几何造型法存在问题: ①零件定义不完整;只能定义零件的公称几何形状,而作为零件的其他信息如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意图等不能表达; ②信息定义的层次低。零件以点、线、面等较低层次的几何与拓扑信息描述,只有当这些信息作为图形显示出来时,人们才能理解其含义,另外实体模型一旦建立,修改不方便。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二、设计方法与步骤零件建模 1、零件①建模 Pro/E 步聚: 2零件②建模 Pro/E 步聚: 3零件③建模 Pro/E 步聚: (1) 、旋转加工 (2)、倒角 (3)、螺旋扫描加工螺纹 (4)、拉销孔 4、零件④建模 Pro/E 步聚: (1)、拉伸40X29方板 (2)、旋转加工各孔 (3)、螺旋扫描加工两M6螺纹孔 5、零件⑤建模 Pro/E 步聚: (1)、拉伸, 厚度为10mm (2)、旋转得到各孔 6、零件⑥建模 Pro/E 步聚: (1)、旋转 (2)、旋转去材料加工各孔 7、零件⑦建模 Pro/E步聚:

&零件⑧建模Pro/E步聚:9、零件⑨建模Pro/E步聚:装配图 爆炸图 干涉分析图NC加工 1、刀具卡片 2、零件加工 I、零件①加工

工步1 (1)刀具设置 (2)参数设置 (3)屏幕演示 (4)NC检测 ⑸G代码 工步2 (1)刀具设置 (2)参数设置 (3)屏幕演示 (4)NC检测 ⑸G代码 %

N2 S1000 M3 N3 GO X20. Y-20. N4 G43 Z20. H2 M7 N5 G81 X20. Y-20. Z-19.953 R4. F500. N6 G80 N7 G81 X20. Y-20. Z-16.953 R4. F500. N8 Y-44. N9 G80 N10 G81 X20. Y-44. Z-19.953 R4. F500. N11 G80 N12 G0 Z20. N13 M5 N14 M30 % 工步3 % N1 T2 M6 N2 S1000 M3 (1) 刀具设置 (2) 参数设置 (3) 屏幕演示 (4) NC 检测 ⑸G 代码

筒形件一次拉深模具课程设计

目录 序言 (2) 第一部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 (4) Ⅰ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 (4) Ⅱ制定冲压工艺方案 (5) Ⅲ定毛坯形状,尺寸和主要参数计算...................... 6-7 第二部分冲压模具设计 (8) Ⅰ确定模具类型机结构形式 (8) Ⅱ计算工序压力,选择压力机 (8) Ⅲ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9) Ⅳ模具零件的选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2 Ⅴ冲压设备的校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Ⅵ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Ⅶ模具装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序言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模具标准化,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模具产品生成呈现的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模具设计与技术由于手工设备,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切屑加工,数控电加工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技术转变。 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高一致性和抵消耗是其它制造加工方面所不能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有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防工业及民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零件日趋复杂化,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冲模制造难度日益增大。模具制造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依靠人工的手工技巧及采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多的依靠各种高效、高精度的NC机床、CNC机床、电加工机床,从过去的单一的机械加工时代转变成机械加工、电加工以及

飞机总体设计课程设计解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机总体设计报告——150座级客机概念设计 011110XXX XXX

设计要求 一、有效载荷 –二级布置,150座 –每人加行李总重,225 lbs 二、飞行性能指标 –巡航速度:M 0.78 –飞行高度:35000英尺 –航程:2800(nm) –备用油规则:5%任务飞行用油+ 1,500英尺待机30分钟用油+ 200海里备降用油。 –起飞场长:小于2100(m) –着陆场长:小于1650(m) –进场速度:小于250 (km/h)

飞机总体布局 一、尾翼的数目及其与机翼、机身的相对位置 (一)平尾前、后位置与数目的三种形式 1.正常式(Conventional) 优点:技术成熟,所积累的经验和资料丰富,设计容易成功。 缺点:机翼的下洗对尾翼的干扰往往不利,布置不当配平阻力比较大 采用情况:现代民航客机均采用此布局,大部分飞机采用的位移布局形式2.鸭式(Canard) 优点:1.全机升力系数较大;2.L/D可能较大;3.不易失速 缺点:1.为保证飞机纵向稳定性,前翼迎角一般大于机翼迎角; 2.前翼应先失速,否则飞机有可能无法控制 采用情况:轻型亚音速飞机及军机采用 3.无尾式( Tailless ) 优点:1.结构重量较轻:无水平尾翼的重量。 2.气动阻力较小——由于采用大后掠的三角翼,超音速的阻力更小 缺点:1. 具有稳定性的无尾飞机进行配平时,襟副翼的升力方向向下,引起升力损失 2. 起飞着陆性能不容易保证 采用情况:少量军机采用 综上所述,采用正常式尾翼布局 (二)水平尾翼高低位置选择 (a) 上平尾(b) 中平尾(c) 下平尾(d) 高置平尾(e) “T”平尾 选择平尾高低位置的原则 1.避开机翼尾涡的不利干扰:将平尾布置在机翼翼弦平面上下不超过5%平均气动力弦长的位置,有可能满足大迎角时纵向稳定性的要求。 2.避开发动机尾喷流的不利干扰 综合考虑后,选择上平尾 (三)垂尾的位置和数目 位置 - 机身尾部 - 机翼上部

注射模CADCAECAM概述

第一讲注射模 CAD/CAE/CAM概述 一、注射模地重要性 1.塑料具有密度小、质量轻、比强度大、绝缘性好、介电损耗低、化学稳定性强、成型生产率高 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国民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地各个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地应用,早在二十世纪 九十年代初,塑料地年产量按体积计算已经超过钢铁和有色金属年产量地总和.在机电<如所谓地 黑色家电)、仪表、化工、汽车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塑料已成为金属地良好代用材料,出现了金属 材料塑料化地趋势. 2.以汽车工业为例,由于汽车轻量化、低能耗地发展要求,汽车零部件地材料构成发生了明显地 以塑代钢地变化,目前我国汽车塑料占汽车自重地5%至 6%,而国外已达 13%,根据专家预测,汽 车塑料地单车用量还将会进一步增加.在现代车辆上,无论是外装饰件、内装饰件,还是功能与结 构件,都可以采用塑料材料,外装饰件有保险杠、挡泥板、车轮罩、导流板等;内装饰件有仪表板、 车门内板、副仪表板、杂物箱盖、座椅、后护板等;功能与结构件有油箱、散热器水室、空滤器罩、 风扇叶片等.据统计,我国 2000 年汽车产量 200 多万辆,车用塑料达 138 万吨.从国内外汽车塑b5E2RGbCAP

料应用地情况看,汽车塑料地用量现已成为衡量汽车生产技术水平地标志之一. 3.作为塑料制件最有效地成型方法之一地注塑成型由于可以一次成型各种结构复杂、尺寸精密和 带有金属嵌件地制品,并且成型周期短,可以一模多腔,生产率高,大批生产时成本低廉,易于实 现自动化生产,因此在塑料加工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地地位.据统计,塑料模具约占所有模具<包 括金属模)地 38.2%,塑料制品总重量地大约 32%是用于注射成型地,80%以上地工程塑料制品都 要采用注射成型方式生产. 4.根据海关统计,我国 2000 年共进口模具 9.77 亿美元,其中塑胶模具共 5.5 亿美元,占 56.3%,p1EanqFDPw 2001年共进口模具11.12亿美元,其中塑胶模具共6.16亿美元,占55.4%.从品种上来说,进口量DXDiTa9E3d 最大地是塑胶模具. 二、采用 CAX技术地必要性 1.传统地塑料注射成型开发方法主要是尝试法,依据设计者有限地经验和比较简单地计算公式进RTCrpUDGiT 行产品和工艺开发.但是在注射成型生产实际中,塑料熔体地流动性能千差万别,制品和模具地结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科目机械CAD/CAM课程设计 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班级、学号 091022-25,26,27,28 姓名欧素素、万吉伟、蔡银龙、卢俊勇 指导教师佛新岗 2011年 5月 2 日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典型数控加工零件的实体造型与仿真加工 设计内容: 1、用MasterCAM软件进行零件实体造型; 2、用MasterCAM软件进行模拟加工; ①生成零件的模拟轨迹; ②生成加工程序。 技术条件或要求: 1、技术条件 依据所给图纸技术要求合理确定加工参数,生成模拟轨迹并仿真加工。 2、要求 (1)树立正确的设计指导思想,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作风和学风。 (2)根据所给资料,按照任务书中提出的范围和要求按时独立完成,不得延误,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3)说明书应字迹清楚文字通顺,必须写出详细的设计步骤。 (4)制图要布置匀称、图面整洁、线条分明、尺寸无误,应按规定设计,并应附有必要的附注和说明。 (5)设计应严格按有关设计规范进行。 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 发题日期:2011年5月2日 完成日期:2011年5月6日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具体要求: 1、标题---黑体三号;居中 2、正文---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字符,一级标题加黑。 3、行距---1.5倍行距。 例如:正文 X X X X X X设计1、X X X X X X的实体造型设计 1.1 …………………………… 1.1.1 …………………………. 1.1.2 …………………………. ……………………………. 1.2 …………………………… 1.2.1 …………………………… 1.2.2 …………………………………………………………. 2、X X X X X X的仿真加工 2.1 ……………………………… 2.1.1 …………………………. 2.1.2 …………………………. ……………………………. 2.2 …………………………… 2.2.1 …………………………… 2.2.2 …………………………………………………………. 3、结束语

CADCAM课程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制专业 姓名:范俊辉 班级:10机制2班 学号:20100310010319 指导老师:肖乾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零件的CAD/CAM设计 二、设计目的 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 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 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其目的: 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主要设计任务: 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制造模 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着色渲染、生成不同视 图,最终完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如刀 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并对零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 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 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A4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页眉:宋体小五号,内容包括班级,姓名,“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 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 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附零件三维图、加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内容) 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五、设计内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工作:布置设计任务,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1天) 2.熟悉PRO/ENGINEER Wildfire 5.0,并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4天)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2017级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及力学学科,将无人机、通用航空飞机、民用航空飞机、战斗机等飞行器作为重点对象,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现具有专职教师9名,其中副教授2名,讲师7名,硕士生导师5名。近年来,完成多项省、市、国家级科研课题,完成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等重点专项课题,建立航空航天工程学部“创新飞行器设计实践基地,学生在实践基地完成创新型飞行器设计、制造和控制仿真等实践工作。 本专业注重工程教育与工程训练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得到有关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多年来招生和就业情况良好。 二、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战略性航空航天产业迅猛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较好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航空航天工程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意识、工程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毕业生应掌握空气动力、飞行器总体设计、强度分析、结构设计和飞行力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间飞行器设计与制造相关领域的新技术,能够在航空航天企业、民航部门、科研院所、通用航空及相关领域中从事科研、设计、制造和开发等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三、培养要求 1、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 2、具有从事领域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知识,掌握飞行器设计基础、力学基础、机械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4、掌握本专业领域内所需的飞行器设计的空气动力、强度分析、结构设计和

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散热管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材料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作者所在班级: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完成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散热管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学生姓名班级 总体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 一、设计要求 1.根据给定塑件三维造型,画出符合制图标准的二维塑件图; 2.对塑件进行模流分析(至少流动分析),生成分析报告; 3.根据分析结果利用Pro/E进行模具设计,并进行开模模拟; 4.对分模后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编制数控铣、线切割加工程序,设计电火花加工电极;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二、技术要点 1、模具设计; 2、模流分析; 3、CAM编程。 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日期 工作内容 1 2 3 4 5 第一周分析设计题目画规范塑件图模流分析模流分析确定分型方案第二周分模分模完善设计CAM编程CAM编程第三周编写设计报告编写设计报告总结材料答辩答辩 课程设计成果 1.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书;二维标准塑件图(包括塑件三维造型图);模流分析过程设置及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包括填充时间、充填结束时压力、注射位置压力XY图、冻结层因子(压力释放时)、气泡、熔结痕与流动前沿温度叠加、翘曲等及其对应诠释;模具分模主要步骤及分模结果三维图;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加工编程步骤及说明、加工程序单,需要电火花加工的设计出电极,需要线切割加工的编出线切割加工程序。要求按照给定统一格式书写并打印,并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其中摘图全部放入正文中,不加附页。课程设计报告分别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 2. 课程设计所有文件的电子文档,要求总文件夹以姓名的汉语拼音及学号命名,各项内容分别设置子文件夹,设计完成后统一上交。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final版

设计题目: NGW-31型行星轮减速器

blueice513@https://www.360docs.net/doc/396298250.html, CAD/CAM 课程设计报告书 湖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1 目 录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第二章 实体建模过程 (3) 第三章 装配实体 (17) 第四章 UG 仿真 (22) 第五章 零件工程图 (25) 第六章 装配工程图 (25) 第七章 心得体会............................................................................................. 28 参考文献............................................................................................................31 附页(工程图纸、渲染视图) (32)

CAD/CAM 课程设计报告书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2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自选) NGW31-行星减速器 2. 设计内容及要求 根据NGW31-行星减速器的二维图纸上的歌零件图和装配图使用NX UG 7.0进行3D 建模,画出各零件的实体模型,并完成减速器的装配,减速器的各尺寸标注见图纸。然后要求生成零件工程图和装配工程图各一张,零件工程图不得为标准件,且零件不得过于简单。详细要求如下: 1) 一人一组的作品必须含有至少要有8个零件,两人一组的至少要有15个零件,自选题目应交由老师同意方可; 2) 完成装配图(包含工程图和三维实体图)和典型零件工程图(多人一组的零件工程图不得相同); 3)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份(电子打印稿); 4) 一人或两人一组; 5) 完成作品后需交UG 的每个PRT 文档。 第二章 实体建模过程 1. 行星轮(chilun.prt )的创建 这个零件结构较为简单,先用参数化设计创建出齿轮特征,其余特征用体素圆柱、倒圆角、倒斜角即可得出。 新建chilun.prt ,按Ctrl+E 输入各项表达式:

飞机总体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国内使用的喷气式公务机设计 班级: 0111107 学号: 011110728 姓名:于茂林

一、公务机设计要求 类型 国内使用的喷气式公务机。 有效载重 旅客6-12名,行李20kg/人。 飞行性能: 巡航速度: 0.6 - 0.8 M 最大航程: 3500-4500km 起飞场长:小于1400-1600m 着陆场长:小于1200-1500m 进场速度:小于230km/h 据世界知名的公务机杂志B&CA发布的《2011 Purchase Planning Handbook》,可以将公务机按照价格、航程、客舱容积等数据分为超轻型、轻型、中型、大型、超大型。 根据设计要求,可以确定我们设计的公务机属于轻型公务机:价格在700-1800万美元、航程在3148-5741公里、客舱容积在8.5-19.8立方米的公务机。与其他公务机相比,轻型公务机主要靠较低的价格、低廉的运营成本、在较短航程内的高效率来取得竞争优势。 由此,从中选出一些较主流机型作为参考 二、确定飞机总体布局 1、参考机型 庞巴迪航空:里尔45xr、里尔60xr 巴西航空:飞鸿300、 塞斯纳航空:奖状cj3 机型座位数巡航速度M 起飞场长m 着陆场长m 航程km 最大起飞重量kg 里尔45XR 9 0.79 1536 811 3647 9752 里尔60XR 9 0.79 1661 1042 4454 10659 飞鸿300 9 0.77 1100 890 3346 8207 奖状CJ3 9 0.72 969 741 3121 6300

2、可能的方案选择: 正常式 前三点起落架 T型平尾 / 高置平尾 + 单垂尾 尾吊双发涡轮喷气发动机 / 翼吊双发喷气发动机 / 尾吊双发喷气发动机 小后掠角梯形翼+下单翼 / 小后掠角T型翼+中单翼 / 直机翼+上单翼 3、最终定型及改进 1)正常式、T型平尾、单垂尾 ①避免机翼下洗气流和螺旋浆滑流的影响:1、减小尾翼振动;2、减小尾翼结构疲劳;3、避免发动机功率突然增加或减小引起的驾驶杆力变化 ②“失速”警告(安全因素) ③外形美观(市场因素) ④由于飞机较小,平尾不需要太大,对垂尾的结构重量影响不大 2)小后掠角梯形翼(带翼梢小翼)、下单翼 ①本次公务机设计续航速度0.6-0.8M,处于跨音速范围,故采用小展弦比后掠翼,后掠角大约30左右,能有效地提高临界M数,延缓激波的产生,避免过早出现波阻。 ②翼梢小翼的功能是抵御飞机高速巡航飞行时翼尖空气涡流对飞机形成的阻力作用,提高机翼的高速巡航效率,同时达到节油的效果。 ③采用下单翼,起落架短、易收放、结构重量轻;发动机和襟翼易于检查和维修;从安全考虑,强迫着陆时,机翼可起缓冲作用;更重要的是,因为公务机下部无货物仓,减轻机翼结构重量。 3)尾吊双发涡轮喷气发动机,稍微偏上 ①主要考虑对飞机的驾驶比较容易,座舱内噪音较小,符合易操纵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②机翼升力系数大 ③单发停车时,由于发动机离机身近,配平操纵较容易; ④起落架较短,可以减轻起落架重量。 ⑤由于机翼与客舱地板平齐有点偏高,为了使发动机的进气不受影响,故将发动机安排的稍稍偏上。 4)前三点起落架,主起落架安装在机翼上 ①适用于着陆速度较大的飞机,在着陆过程中操纵驾驶比较容易。 ②具有起飞着陆时滑跑的稳定性。 ③飞行员座舱视界的要求较容易满足。 ④可使用较强烈的刹车,缩短滑跑距离。

机械CADCAM斜齿轮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 (2) 2 第一章建模分析........................................ . (4) 3 第二章数控加工........................................ (14) 4 第三章数控加工仿真 (1) 7 5 第四章CL数据的输出和NC代码的生成 (30) 6 第五章设计总结............................................. ..... ..32

7 第六章参考书目............................................. .. (32) 《机械CAD/CAM》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齿轮零件的CAD/CAM设计 二、设计目的 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其目的: 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 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

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 主要设计任务: 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 件模块、制造模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最终完 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 相关文件。如刀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并对零 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 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B5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页眉:宋体小五号,容包括班级,,“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字样;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 路、设计步骤、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附零件三维图、加 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容) 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五、设计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工作:布置设计任务,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1天)2.熟悉PRO/ENGINEER Wildfire 3.0,并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 3.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4天) 4.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3天) 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天) 6.设计结果提交及答辩。(1天)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2 第二章设计内容分析------------------------------- 2 第三章零件实体建模 -------------------------------- 3 3.1 轴模型的创建------------------------------------- 3 3.2 齿轮模型的创建----------------------------------- 4 3.3 箱体建模----------------------------------------- 8 第四章组装典型零部件的装配过程-------------------- 12 4.1轴与键的装配------------------------------------- 13 4.2齿轮的装配--------------------------------------- 14 4.3轴与垫圈的装配----------------------------------- 14 4.4轴与挡油环的装配--------------------------------- 15 4.5轴与轴承的装配----------------------------------- 16 4.6轴的另一端挡油环与轴承的装配----------------------17 4.7总装配图及其中的注意方面------------------------- 18 第五章数控加工------------------------------------- 20 第六章机构运动仿真----------------------------------21 总结及参考文献-------------------------------------- 22

CADCAM课程设计总结

《CAD/CAM技术训练》总结 CAD/CAM技术训练课程设计是材料成型CAD/CAE、材料成型CAM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应用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对两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原理、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全面训练。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重要手段。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具有模具设计、成型分析及数控加工的思想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使用CAD/CAE/CAM的基本技能,如造型、分模、成型分析、格式转换、模型预处理、自动编程等,使学生能够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一般复杂程度的模具并能对主要零件进行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操作。 在本次课程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认真负责指导、学生努力工作,最终圆满的完成了本次教学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本课程设计总结如下: 教学内容的准备。指导教师根据本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和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甄选并反复进行讨论,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产品,做到难易适中,工作量饱满并能全面训练和考核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指导的过程。准确的对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并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指导计划,针对整体问题进行整体答疑,统一辅导,安排机动时间针对学生个别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答。 最终成绩评定。本课程设计的成绩由平时成绩(30%),答辩成绩(30%),与课程设计说明书与图纸绘制情况(40%)综合评定获得。 通过本次设计,学生重新梳理了所学的相关课程理论知识,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设计中,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在复杂的思考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己的设计,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在本次设计中还是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设计中有的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个别学生表现出专业知识的不扎实,此外部分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不规范,图纸绘制欠规范等。 材料加工工程系

CADCAECAM最新参考书

CAD/CAE/CAM方法与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配套系列教材) 作者:杜平安范树迁葛森等 市场价:¥35.00 卓越价:¥28.00 为您节省:7.00元 (80折) 基本信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21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3月 ·ISBN:7302217092/9787302217091 ·条形码:97873022170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配套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CAD/CAE/CAM方法与技术》系统阐述了机械CAD/CAE/CAM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关键技术及其集成方法。全书共3篇14章,第1篇为CAD技术,第2篇为CAE技术,第3篇为CAM技术,书中以目前广泛应用的Pro/E、ANSYS、Mastercam为例,介绍了三种技术的一体化应用方法。 《CAD/CAE/CAM方法与技术》强调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既重视方法与理论体系的建立,同时结合CAD/CAE/CAM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知识的先进性、新颖性和可操作性。《CAD/CAE/CAM方法与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CAD/CAE/CAM方法与技术》: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

目录 第1章绪论 1.1 产品开发过程 1.2 CAD/CAE/CAM技术 1.3 CAD/CAE/CAM的集成与一体化应用1.4 CAD/CAE/CAM的集成方法 1.5 常见CAD/CAE/CAM系统 第1篇CAD技术 第2章CAD概论 2.1 CAD概述 2.1.1 CAD定义 2.1.2 CAD技术的发展历程 2.1.3 CAD系统的组成 2.2 现代CAD的技术特征 2.2.1 参数化建模技术 2.2.2 基于特征的建模技术 2.2.3 全数据相关技术 2.2.4 智能导航技术 2.3 三维造型基础 2.3.1 几何造型方法 2.3.2 实体表示方法 思考题 第3章参数化建模技术 3.1 参数化建模概述 3.1.1 参数化设计的约束 3.1.2 参数化设计中的约束分类 3.2 约束驱动的草图绘制 3.2.1 草图的概述 3.2.2 草图中的约束驱动与约束类型 3.2.3 草图的绘制 3.3 三维参数化设计 3.3.1 参数化设计中的形状控制 3.3.2 参数化设计方法 思考题 第4章特征建模技术 4.1 特征概述 4.1.1 广义特征 4.1.2 特征的分类与表达 4.2 特征建模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固定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机械CAD/CAM》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固定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姓名: 班级: 院系: 指导教师: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机电分院 二零一三年六月

一、设计的总体内容 (3) 1.1.设计内容及要求 (3) 1.2.设计方法与步骤 (3) 1.3. 设计安排 (4) 二、零件体的设计 (4) 2.1固定装置基底模型的创建 (4) 2.2墙体的创建 (5) 2.3支撑件1的创建 (6) 2.4滑动件的创建 (8) 2.5 V形块的创建 (9) 2.6支撑件2的创建 (9) 2.7导向杆的创建 (10) 2.8圆柱件的创建 (11) 2.9螺栓的创建 (11) 2.10定位销L25的创建 (13) 2.11定位销L70的创建 (14) 2.12弹簧的创建 (14) 2.13操作手柄的创建 (16) 三、装配设计 (18) 3.1、装配图设计 (19) 四、工程图设计 (21) 五、模拟仿真加工 (21) 5.1.泵盖的仿真加工 (22) 5.2.墙体的仿真加工 (26) 六、心得体会 (30) 七、参考文献 (30)

一设计的总体内容 现如今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各高校的计算机普及率达到了鼎盛时期,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工程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在市场上的普遍需求和强大的功能因素,PROE/ENGINEER现如今已经成为各高 校推广的一款三维软件。 PROE/ENGINEER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PTC公司推出以来,现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最普及的一款三维制造软件,该软件以其具有参数化和全相关的单一数据库管理等特点,并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加工的过程集成在一起,让用户同时进行统一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工作的优势,其应用已经横跨于机械、模具。汽车等各个领域。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掌握并熟练一门三维软件技术是尤其重要的,在学习了一年多时间的PROE/ENGINEER软件,我们对这款软件只是学到了一些简单的操作,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平时时间,争取早日熟练掌握这门新兴的技术。 为了是我们能够更熟练的掌握这门课程,我们利用课程审计这个时间,运用PROE/ENGINEER这款软件,,进行一次系统的训练,把齿轮泵从零件设计,到装配,再到二维工程图,最后到运动仿真加工完成一次全部的操作。 课程设计是学习机械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训练,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应该熟悉和掌握软件的PROE/ENGINEER装配建模设计相关的知识,利用这款软件掌握基本的建模工具、装配工具和工程图工具,达到能够熟练掌握的运用。掌握齿轮泵的三维造型设计过程,并通过齿轮泵的造型设计,来熟悉复杂零件的装配建模的设计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这个实践环节,能够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运用PRO/E软件进行产品各个零件的建模、产品的装配及爆炸图创建、二维工程图的绘制、典型零件的加工仿真及G代码输出。具体要求如下: 1.各个零件的三维模型 2.产品的装配图及爆炸图各一份 3.典型零件(除标准件)的工程图 4.模拟仿真加工(刀具数据轨迹图及仿真加工图) 5.G代码一份 6.课程设计报告一份 三、设计方法与步骤 1.运用Pro/E的三维建模功能对各个零件进行结构建模。学生应仔细观察样图,看懂图中的各个要素,对双板片滑动器/齿轮泵/固定装置的结构与功能有清楚的认识,选择合理的建模方法,保证结构建模的正确性与高效性。 2.运用Pro/E的装配功能对各个零件进行装配。学生应掌握双板片滑动器/齿轮泵/固定装置装配结构与功能实现的关系,按照实际装配流程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应做干涉分析以检查装配的正确性,保证双板片滑动器/固定装置的工作行程满足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