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臭物质及其嗅阈值

恶臭物质及其嗅阈值
恶臭物质及其嗅阈值

恶臭物质及其嗅阈值嗅阈值单位:10-6,V/V

物质恶臭阈值物质类别物质恶臭阈值

醛类

甲醛0.50

硫化物硫化氢*0.00041

乙醛0.0015 二甲基硫*0.0030 丙醛0.0010 甲基烯丙基硫0.00014 正丁醛0.00067 二乙基硫0.000033 异丁醛0.00035 烯丙基硫0.00022 正戊醛0.00041 二硫化碳*0.21

异戊醛0.00010 二甲基二硫醚0.0022 正己醛0.00028 二乙基二硫醚0.0020 正庚醛0.00018 二硫化二烯丙基0.00022 正辛醛0.000010 甲基硫醇*0.000070 正壬醛0.00034 乙基硫醇0.0000087 正癸醛0.00040 正丙基硫醇0.000013 丙烯醛0.0036 异丙基硫醇0.0000060 异丁烯醛0.0085 正丁基硫醇0.0000028 丁烯醛0.023 异丁基硫醇0.0000068

醇类甲醇33 仲丁基硫醇0.000030 乙醇0.52 叔丁基硫醇0.000029 正丙醇0.094 正戊基硫醇0.00000078 异丙醇26 异戊基硫醇0.00000077 正丁醇0.038 正己基硫醇0.000015 异丁醇0.011 二氧化硫0.87

仲丁醇0.22 硫化羰0.055

叔丁醇 4.5

胺类

甲胺0.035

正戊醇0.10 乙胺0.046

异戊醇0.0017 正丙胺0.061

仲戊醇0.29 异丙胺0.025

叔戊醇0.088 正丁胺0.17

正己醇0.0060 异丁胺0.0015 正庚醇0.0048 仲丁胺0.17

正辛醇0.0027 叔丁胺0.17

异辛醇0.0093 二甲胺0.033

正壬醇0.00090 二乙胺0.048

正癸醇0.00077 三甲胺*0.000032 1-丁氧基-2-丙醇0.16 三乙胺0.0054

酚类苯酚0.0056 环己胺 2.5 邻甲酚0.00028 邻甲基甲苯胺0.026 间甲酚0.00010

烯烃

丙烯13 对甲酚0.000054 1-丁烯0.36

酸类乙酸0.0060 异丁烯10 丙酸0.0057 1-戊烯0.10 正丁酸0.00019 1-己烯0.14 异丁酸0.0015 1-庚烯0.37

正戊酸0.000037 1-辛烯0.0010 异戊酸0.000078 1-壬烯0.00054 正己酸0.00060 1,3-丁二烯0.23 异己酸0.00040 异戊二烯0.048

烷烃类丙烷1500 2-甲基戊烯7.0

正丁烷1200 3-甲基戊烯8.9

正戊烷 1.4 α-蒎烯0.018 异戊烷 1.3 β-蒎烯0.033 正己烷 1.5 柠檬烯0.038 2,3-二甲基丁烷0.42

酯类

醋酸乙酯*0.87 庚烷0.67 醋酸丙酯0.24 2-甲基己烷0.42 醋酸异丙酯0.16 3-甲基己烷0.84 醋酸丁酯0.016 3-乙基戊烷0.37 醋酸异丁酯0.0080 2,2-二甲基戊烷38 sec.醋酸丁酯0.0024 2,3-二甲基戊烷 4.5 tert. 醋酸丁酯0.071 2,4-二甲基戊烷0.94 乙酸己酯0.0018 正辛烷 1.7 丙酸甲酯0.098 2-甲基庚烷0.11 丙酸乙酯0.0070 3-甲基庚烷 1.5 丙酸丙酯0.058 4-甲基庚烷 1.7 丙酸异丙酯0.0041 2,2,4-三甲基戊烷0.67 丙酸丁酯0.036 正壬烷 2.2 丙酸异丁酯0.020 2,2,5-三甲基己烷0.90 丁酸甲酯0.0071 正十一烷0.87 异丁酸甲酯0.0019 正癸烷0.62 丁酸乙酯0.000040 正十二烷0.11 异丁酸乙酯0.000022 2,2-二甲基丁烷20 丁酸丙酯0.011 甲基环戊烷 1.7 丁酸异丙酯0.0062 甲基环己烷0.15 异丁酸丙酯0.0020

苯系物苯 2.7 异丁酸异丙酯0.035 甲苯0.33 丁酸丁酯0.0048 苯乙烯*0.035 丁酸异丁酯0.0016 乙苯0.17 异丁酸丁酯0.022 邻二甲苯0.38 异丁酸异丁酯0.075 间二甲苯0.041 戊酸甲酯0.0022 对二甲苯0.058 异戊酸甲酯0.0022 正丙基苯0.0038 戊酸乙酯0.00011 异丙基苯0.0084 异戊酸乙酯0.000013 1,2,4-三甲基苯0.12 异戊酸异丁酯0.0052 1,3,5-三甲基苯0.17 2-醋酸乙氧基乙酯0.049 邻乙基甲苯0.074 甲酸甲酯130 间乙基甲苯0.018 甲酸乙酯 2.7

对乙基甲苯0.0083 正甲酸丙酯0.96

邻二乙苯0.0094 甲酸异丙酯0.29 间二乙苯0.070 甲酸丁酯0.087 对二乙苯0.00039 甲酸异丁酯0.49 正丁苯0.0085 乙酸甲酯 1.7

1,2,3,4-四甲基

0.011

卤代烃二氯甲烷

160

1,2,3,4-四氢化萘0.0093

三氯甲烷

3.8

酮类丙酮42 三氯乙烯 3.9

甲基乙基甲酮(丁

酮)

0.44

四氯化碳

4.6

甲基正丙基甲酮0.028 四氯乙烯0.77

甲基异丙基甲酮0.50

其他

乙腈13

甲基正丁基甲酮0.024 丙烯腈8.8

甲基异丁基甲酮0.17 甲基丙烯腈 3.0

甲基正戊基甲酮0.0068 嘧啶0.063 甲基正戊基甲酮0.0021 吲哚0.00030

粪臭素0.0000056

氨* 1.5

噻吩0.00056

四氢噻吩0.00062

二氧化氮0.12

双乙酰0.000050

臭氧0.0032

呋喃909

2,5-二氢呋喃0.093

氯0.049

注:红色字体为日本恶臭受控物质;*为我国恶臭受控物质(8种:氨、三甲胺、甲硫醚、甲硫醇、二甲二硫、苯乙烯、硫化氢、二硫化碳)

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 化合物嗅阈值查询表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化合物嗅阈值查询表 表A.1有机化合物的嗅阈值 序号化合物CAS号嗅阈值1碳酸二甲酯616-38-698.9 22-氯苯胺95-51-20.69 3抗氧剂264128-37-0 2.15 4甲苯108-88-320 51,3-二氯-2-丙醇96-23-1 3.72 6对二甲苯106-42-3 2.2 7二硫化碳75-15-098.9 81-丁醇71-36-3 3.72 9间二甲苯108-38-3 2.4 102-乙基己酸149-57-5 3.5 11己醛66-25-10.16 12新癸酸26896-20-80.09 13苯并噻唑95-16-90.08 14苯酚108-95-20.22 15苯乙烯100-42-50.73 16乙酸乙酯141-78-6 4.6 17乙酸丁酯123-86-40.46 18N,N-二甲基甲酰胺68-12-2300 19丁二酸二异丁酯925-06-40.42 20环己烷110-82-7900 21壬醛124-19-60.02 22碳酸丙烯酯108-32-7115 23戊二酸二异丁酯100035-82-00.42 24乙苯100-41-42 251,2-丙二醇57-55-616 26异丁醇78-83-10.7 27苯甲醛100-52-7 2.1 28乙醇64-17-58.7 29乙二醇107-21-113 30乙酸甲酯79-20-963 31丙酮67-64-120 321,2,3-三甲基苯526-73-8 1.4 331,3,5-三甲基苯108-67-8 1.4

342,2,4,6,6-五甲基庚烷13475-82-650 352-甲基呋喃534-22-50.2 36N-甲基苯胺100-61-8 6.9 37苯胺62-53-320 38苯甲醇100-51-6 2.54 39丁二酸二甲酯106-65-0 4.6 40二乙二醇111-46-66 41己二酸二甲酯627-93-0 4.6 42甲基环己烷108-87-20.6 43邻二甲苯95-47-6 3.1 44辛醛124-13-00.01 45辛烷111-65-98 46正十二烷112-40-350 47四氢呋喃109-99-97.3 48苯71-43-216 494-甲基-2-戊酮108-10-1 2.8 50正丙苯103-65-12 513-乙基甲苯620-14-4 2.4 521,2,4-三甲基苯95-63-6 1.1 53乙酸仲丁酯105-46-40.46 54丙酸丁酯590-01-20.46 55碳酸乙烯酯96-49-1900 56二乙胺109-89-70.9 57戊二酸二甲酯1119-40-0 4.6 58己二酸二异丁酯141-04-80.42 59萘91-20-3 3.37 602-戊基呋喃3777-69-30.019 613-氯苯胺108-42-9 1.11 622-乙基己醇104-76-70.74 63正壬烷111-84-260 64二丁醚142-96-1 1.3 6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08-65-60.016 66四氢噻吩110-01-00.0155 67邻氯甲苯95-49-80.95 68N-丙基苯胺622-80-08.6 69乙酸64-19-725 701,2-二氯丙烷78-87-5 2.4 71四氯乙烯127-18-455 72丁醛123-72-80.18 731,2-二氯苯106-46-70.73 74苯乙酮98-86-2 2.9

混沌阈值确定

基于Melnikov 方法的混沌阈值确定 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程远林 指导教师:李月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介绍了混沌理论及其研究历史。混沌系统对噪声免疫,对小信号敏感的特 性,这使得混沌系统在微弱信号检测领域具有很大的应有潜力。混沌振子检测微弱信号具有传统检测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何准确的确定混沌系统的阈值成为混沌振子检测微弱信号的关键问题。在众多的混沌系统中,本文主要研究的是Duffing 方程所描述的混沌系统。本文应用相轨迹图法和功率谱熵的方法来确定混沌系统的阈值,并对两种方法的效率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比较。本文用这两种方法对非线性项含3x 和53x x +的Duffing 方程进行分析,并确定了在频率)200,5.0(∈ω上系统对应的的阈值。实验表明,两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基本吻合。从实验过程和最后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功率谱熵的方法作为判别混沌系统运动状态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 关键词: 混沌系统 阈值 duffing 方程 功率谱熵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history and theory of chaos. The immunity to noise and the sensibility to weak signal make the chaos system very useful in weak signal detecting. Comparing to traditional methods, the chaos system has its capacity in weak signal detection, and also has get great achievement. But h ow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threshold of chaos system is the key problems of the use of chaos oscillator in weak signal detection. In many chaos system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d the chaos systems described by Duffing equation. In this paper, we use phase track and power spectral entropy to detect the threshold of the chaos system, and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We use the two methods to study the Duffing equation that the nonlinear term include 3 x or 5 3 x x +, and get the threshold of the chaos system when the frequency )200,5.0(∈ω. From the test, we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results of two methods are coincident. From the process of the test and the final data, we learn that the power spectral entropy is e ffective and accurate in distinguishing the state of motion of the chaos system. Keyword: Chaos system Threshold Duffing equation Power Spectral Entropy 1前言 混沌是一种非线性的确定性行为,揭示了某些复杂系统中貌似不规则的、异常现象的本 质,最早发现于气象模型中。混沌系统具有对初始条件敏感,遍历性,随机性等性质。本文主要研究duffing 方程所描述的混沌系统的阈值。阈值分为进入混沌状态的阈值c a 和由混沌状态进入大尺度周期状态的阈值d a 。本文讨论的是由混沌状态进入大尺度周期状态的阈值d a 。本文用相轨迹图法和功率谱熵的方法分别讨论了混沌系统的阈值d a ,并对两种方法的性能做了比较。实验发现功率谱熵方法比相轨迹图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快的运算速度。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物质名称阈值/10-6臭气种类 乙醛 醋酸 丙酮 丙烯醛 丙烯腈 丙烷氯化物 苄基氯化物 苄基亚硫酸盐 溴 正丁酸 二硫化碳 四氯化碳(由二氯化碳氯 化) 四氯化碳(由甲烷氯化〉 氯醛 氯 二甲基乙酰胺 二甲基亚硫酸盐 二苯亚硫酸盐 乙基硫醇 乙醇〈合成产品〉 丙烯酸乙酯 甲醛 氯化铵气体 硫化氢(由硫化物制备) 硫化氢气体 甲醇 一甲胺 二甲胺 三甲胺 氨 苯胺 苯 甲基氯化物 亚甲基氯化物 甲乙基酮 甲基异丁基酮 甲基硫醇 三烯酸甲酯 单氯基苯 硝基苯 对甲酚 对二甲苯 0.21 1.0 100.0 0.21 21.4 0.47 0.047 0.0021 0.047 0.001 0.21 21.4 100.0 0.47 0.314 46.8 0.001 0.0047 0.001 10.0 0.00047 1.0 10.0 0.0047 0.00047 100.0 0.021 0.047 0.00021 46.8 1.0 4.68 >10 214.0 10.0 0.47 0.0021 0.21 0.21 0.0047 0.001 0.47 4.68 木腥臭 酸臭(酸味) 化学甘臭、有刺激性 焦臭、有刺激性 洋葱臭、大蒜臭 洋葱臭、大蒜木腥臭 溶剂 硫磺臭 似膘自粉的刺激性臭 酸臭 蔬莱硫磺臭 刺激性甘臭 甘臭 似漂自粉的刺激性臭 胺臭、焦臭油臭 蔬莱硫磺臭 橡胶的烧臭 泥土臭、硫磺臭 香甜气昧 塑料燃烧臭、泥土臭 麦秸样干臭、有刺激性 刺激性臭 腐蛋臭 腐蛋臭 香甜气味 刺激性鱼臭 鱼臭 刺激性鱼臭 刺激性臭 刺激性臭 溶剂 香甜气味 香甜气味 刺激性硫磺臭 刺激性硫磺臭 氯气臭、卫生球臭 鞋油臭、有剌激性 焦油臭、有刺激性 香甜气味 氛化物溶剂臭 医药品臭 干草臭 洋葱臭、芥末臭

恶臭物质及其嗅阈值

恶臭物质及其嗅阈值嗅阈值单位:10-6,V/V 物质恶臭阈值物质类别物质恶臭阈值 醛类 甲醛0.50 硫化物硫化氢*0.00041 乙醛0.0015 二甲基硫*0.0030 丙醛0.0010 甲基烯丙基硫0.00014 正丁醛0.00067 二乙基硫0.000033 异丁醛0.00035 烯丙基硫0.00022 正戊醛0.00041 二硫化碳*0.21 异戊醛0.00010 二甲基二硫醚0.0022 正己醛0.00028 二乙基二硫醚0.0020 正庚醛0.00018 二硫化二烯丙基0.00022 正辛醛0.000010 甲基硫醇*0.000070 正壬醛0.00034 乙基硫醇0.0000087 正癸醛0.00040 正丙基硫醇0.000013 丙烯醛0.0036 异丙基硫醇0.0000060 异丁烯醛0.0085 正丁基硫醇0.0000028 丁烯醛0.023 异丁基硫醇0.0000068 醇类甲醇33 仲丁基硫醇0.000030 乙醇0.52 叔丁基硫醇0.000029 正丙醇0.094 正戊基硫醇0.00000078 异丙醇26 异戊基硫醇0.00000077 正丁醇0.038 正己基硫醇0.000015 异丁醇0.011 二氧化硫0.87 仲丁醇0.22 硫化羰0.055 叔丁醇 4.5 胺类 甲胺0.035 正戊醇0.10 乙胺0.046 异戊醇0.0017 正丙胺0.061 仲戊醇0.29 异丙胺0.025 叔戊醇0.088 正丁胺0.17 正己醇0.0060 异丁胺0.0015 正庚醇0.0048 仲丁胺0.17 正辛醇0.0027 叔丁胺0.17 异辛醇0.0093 二甲胺0.033 正壬醇0.00090 二乙胺0.048 正癸醇0.00077 三甲胺*0.000032 1-丁氧基-2-丙醇0.16 三乙胺0.0054 酚类苯酚0.0056 环己胺 2.5 邻甲酚0.00028 邻甲基甲苯胺0.026 间甲酚0.00010 烯烃 丙烯13 对甲酚0.000054 1-丁烯0.36 酸类乙酸0.0060 异丁烯10 丙酸0.0057 1-戊烯0.10 正丁酸0.00019 1-己烯0.14 异丁酸0.0015 1-庚烯0.37

2.灰度图像阈值确定

阈值获取总结 图像处理中,常去除图像中不理想的部分,而保留对象部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阈值进行提取,例如,通过阈值法提取出文字部分,可用下式进行表示: ()()()???<≥=t y x f t y x f y x g ,,0,,1, 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所给的阈值的不同,对于所提取的对象就有很大的差别。所以,需要一种实时确定阈值的方法使得背景和物体可以准确地分类。在此推荐的方法—— 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 、大津法)。 通过对比和仔细的推算,此种方法比较容易实现,而且效果比较好。 下面简述并且摘录一下文献中关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说明: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是由Otsu 于1979年提出的,是基于整幅图像的统计特性实现阈值的自动选取的,是全局二值化最杰出的代表。Otsu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某一假定的灰度值t 将图像的灰度分成两组,当两组的类间方差最大时,此灰度值t 就是图像二值化的最佳阈值。设图像有L 个灰度值,取值范围在 0~L-1,在此范围内选取灰度值 T ,将图像分成两组G0和G1,G0包含的像素的灰度值在 0~T ,G1的灰度值在 T+1~L-1,用 N 表示图像像素总数。 算法可这样理解:阈值T 将整幅图像分成前景和背景两部分,当两类的类间方差最大时,此时前景和背景的差别最大,二值化效果最好。因为方差是灰度分布均匀性的一种度量,方差值越大,说明构成图像的两部分差别越大,当部分目标错分为背景或部分背景错分为目标 都会导致两部分差别变小,因此使类间方差最大的分割阈值意味着错分概率最小。 大律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当物体目标与背景灰度差不明显时,会出现无法忍受的大块黑色区域,甚至会丢失整幅图像的信息。所以,此时应该适当降低图像的阈值,从而消除大块的黑色区域。下面是具体确定理想阈值的API : /*******************************************************************

阈值确定方法

一、问题重述 图形(或图像)在计算机里主要有两种存储和表示方法。矢量图是使用点、直线或多边形等基于数学方程的几何对象来描述图形,位图则使用像素来描述图像。一般来说,照片等相对杂乱的图像使用位图格式较为合适,矢量图则多用于工程制图、标志、字体等场合。矢量图可以任意放缩,图形不会有任何改变。而位图一旦放大后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模糊,线条也会出现锯齿边缘等现象。 矢量图从本质上只是使用曲线方程对图形进行的精确描述,在以像素为基本显示单元的显示器或打印机上是无法直接表现的。将矢量图转换成以像素点阵来表示的信息,再加以显示或打印,这个过程称之为栅格化(Rasterization),见图1。 栅格化的逆过程相对比较困难。假设有一个形状较为简单的图标,保存成一定分辨率的位图文件。我们希望将其矢量化,请你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尽量准确地提取出图案的边界线条,并将其用方程表示出来。 二、问题分析 本题的要求是完成位图的矢量化,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将一个有一定分辨率的位图文件尽量准确地提取出图案的边界线条,最终将位图用方程的形式表示出来。解决本问题的流程图见下图。首先,通过MATLAB读取位图的各个像素的像素值(0-1),得到位图各个点的灰度值,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和最大熵法确定阈值,完成灰度的二值化,使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全部由0或1表示。其次,将位图的轮廓通过合适的算法提取出来,根据特征值对轮廓进行拟合。最后,根据拟合的函数完成位图的矢量图,完成其矢量化过程,并通过对比矢量图和原始位图对应的。 三、问题假设及符号说明 3.1问题假设 3.2符号说明 四、模型建立 4.1模型准备 本题要求将一个形状较为简单的图标,保存成一定分辨率的位图文件,即将位图矢量化。

2018年安全生产管理:预警阈值的确定

2018年安全生产管理:预警阈值的确定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A:静止部件 B:旋转部件 C:齿轮啮合处 D:往复运动或滑动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依法承担__。 A.赔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法律责任 3、从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__的安全措施。 A.电磁场伤害 B.间接接触电击 C.静电电击 D.直接接触电击 4、采取吸声、隔热来控制噪声是控制生产性噪声的__措施。 A.消除或降低噪声源 B.消除或减少噪声的传播 C.加强个人防护 D.加强健康监护 5、[2009年考题]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要求进行。一般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是。 A: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斗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 B:拆柱侧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楼板底模 C:拆柱侧模→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D: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6、Y公司开发的一商务楼于2010年6月20日完成竣工验收,该公司随后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6月30日,Y公司被确定为抽查对象并收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出具的备案凭证。依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Y公司应当在前按照备案项目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供有关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材料。 A:7月5日 B:7月7日 C:7月10日 D:7月15日

浅谈如何提高臭气浓度结果准确性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第3期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摘要:在现有条件下对臭气浓度从采样到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加以改善,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臭气分析;改进臭气浓度的分析方法《GB/T 14675-93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是1993年制定的,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在对 多年近万样品的监测后发现,该方法逐渐暴露了许多局限性,无论是采样、分析还是嗅辨均出现了与现状不相符合之处,从而对最终的臭气浓度结果产生了直接影响。本文就上述三个方面,对现有的方法提出几项改进建议。1采样在臭气监测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监测人员在监测时,明显感觉到现场气味很大,但回来分析以后却发现,情况跟现场正好相反。原因可能如下:1.采样时由于真空度泄漏而未将现场的臭气完全采入;2.玻璃瓶在运回实验室的时候由于颠簸摇晃导致样品泄漏。国标规定无组织排放臭气浓度的采样工具为真空玻璃瓶, 玻璃瓶的气密性就成为样品采集和保存的关键,标准中未提及真空玻璃瓶是否需要加装真空度表,若玻璃瓶上未安装真空度表,则在采样前是无法直观判断玻璃瓶的真空度是否仍然达到-1.0×105Pa 要求的。而即使安装了真空表,在样品分析前,也是无法得知采集的样品是否在运输过程中泄漏。而样品的泄漏则会导致瓶内外的气体进行交换,从而降低了真空瓶内的臭气浓度,使得分析结果无法与现场实际的浓度相符合。在标准尚未修订之前,在采样阶段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手段来得到较为准确的臭气浓度: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带真空度表的采样瓶;2.采样人员本身为嗅辨员,采样时可由多名采样人员协同,缓慢释放采样瓶的真空度,在45秒的时间内将采样完成,整个过程中,将采样瓶远离人体。3.如有条件,可在真空瓶采样的同时,使用Summa 采样罐在同一点位进行采样,如怀疑真空瓶采样前后泄露,可将Summa 罐和真空瓶一起做恶臭定性分析,确定真空瓶是否泄露。2将现场的臭气强度与实验室分析得到的臭气浓度对应日本于1972年5月开始实施《恶臭防止法》,调查结果表明,臭气的强度被认为是衡量其危害程度的尺度,故将其分为6个等级(见表1)。为了能够将现场的臭气强度与实验室分析得到的臭气浓度对应相对应,首先需要采样人员在现场使用恶臭强度六级分级法对现场状况进行判断。具体操作如下:现场采样的过程中,采样人员同时进行臭气强度的判断以及风速和环境温度的测定,将结果记录,为了 数据的真实性不受个人主观意识干扰,臭气强度由若干名采样人员完成,并记录。在分析嗅辨后,将臭气浓度结果填入表格并比较。通过数百次比对测试,在结合了温度以及风速的影响后,我们得出了现场的臭气强度与分析后臭气浓度的基本对应关系,如下表:对于上述对应,仅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及相关站的监测人员对上海地区臭气强度的判别为依据。对于其它地区及其他人员 尚未进行试验。 在嗅辨后,考虑到嗅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现场人员与实际嗅辨人员非同一批),如果臭气浓度的结果与现场恶臭强度的相差2级以上,在排除了分析和嗅辨的问题后说明样品有泄漏的现象,应重新采集或舍弃数据。 3分析及嗅辨 臭气浓度分析前的准备工作:1.嗅辨员均需通过标准嗅液上岗证考核;2.嗅辨室完全符合GB/T14675-93标准;3.在正式嗅辨开始之前,询问嗅辨员状态,并将充入清洁空气的嗅辨袋交由嗅辨员进行嗅辨,目的有二:a.让嗅辨员熟悉嗅辨袋本底的味道;b.判别活性炭是否需要更换(如无异常,嗅辨用活性炭3个月更换一次);4.分析时使用的注射器及用于保持真空瓶压力平衡的平衡袋均为一次性使用;5.分析人员及嗅辨员均带手套进行操作,最大可能隔绝其它异味。为了让嗅辨员正确反映对被嗅气体的真实感受,从而提高嗅辨的准确性,我们认为应在“正确”、“不明”、“错误”的选项外增加“无法辨别”选项,同样使用“×”符号,统计权重系数按“错误”计,其与“错误”的区别在于:“无法辨别”为主动选择错误,向分析师表明,该轮次浓度的样品,其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错误”不是无法得出答案,而是主观上判断失误,错误认为某空白的嗅辨袋有味,得到了错误的答案。如果没有“无法辨别”这一选项的话,对于浓度稀释到根本无法识别的 恶臭气体,在3个样品袋编号的选择之外,嗅辨员就只能选择“答案 不明”,增加该次嗅辨的统计权重,从而导致最终结果大于实际样品 浓度,甚至可能出现一个实际未超标样品得出超标的结论的现象。同样对于高浓度污染源样品而言,增加主动的“无法辨别”选项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污染源样品的嗅辨过程中,只有对错、没有答案不明的概念。在被动的猜测选择下,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选到“正确”,就会使个人嗅阈值增加,从而导致样品浓度 的提高。 4总结 1.在采样前确保真空瓶无泄漏,使用summa 罐作为平行样,利用臭气强度分级法将现场状况分级与嗅辨结果对应,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2.分析嗅辨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引入“无法辨别”概念选项,可以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符合现场的真实状况。 浅谈如何提高臭气浓度结果准确性 蔡云飞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200030) 强度指标对应臭气浓度0无味<10 1勉强能感觉到气味10以上 2气味很弱但能分辨其性质15左右3很容易感觉到气味20左右4强烈的气味30左右5无法忍受的极强气味30以上生态环境73

气味阈值

序号化合物名称 气味阈值 (μg/kg) 青蟹♂青蟹♀ 梭子蟹 ♂ 梭子蟹 ♀ 河蟹♂河蟹♀风味描述 1 苯乙烯730 - 0.01 - <0.01 - - 树脂、花香香气 2 1-丁醇5000 <0.01 <0.01 <0.01 - - - 温和的杂醇油气息,并带有酒香 3 戊醇4000 0.05 0.01 0.01 0.02 <0.01 0.01 面包香、酒香、果香 4 己醇2500 <0.01 - <0.01 <0.01 - <0.01 青香、果香、醇香、甜香、醚香 5 1-辛烯-3-醇 1 8.64 4.47 - 4.42 - 3.37 蘑菇香、青香、蔬菜香 6 庚醇 3 0.76 - - - - - 新鲜、轻淡的油脂气息,并带有酒香 7 2-乙基-1-己醇270000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蘑菇香气 8 辛醇120 0.05 0.01 - 0.03 - 0.03 强烈的油脂气味,并带有柑橘、玫瑰气味 9 3-甲基丁醛 1 2.81 8.67 - 4.92 - - 稀释后具有愉快的水果香气 10 戊醛20 9.79 2.23 2.33 7.17 0.38 1.17 稀释后具有果香、面包香 11 己醛4500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青香、叶香、果香、木香 12 庚醛 3 - 5.58 - - - 0.30 稀释后具有类似甜杏、坚果香气 13 辛醛0.7 - 17.62 - - 1.45 - 高度稀释下具有类似甜橙、蜂蜜样香气 14 壬醛 1 17.17 15.00 14.27 16.50 4.82 16.45 蜡香、柑橘香、脂肪香、花香 15 癸醛 1 - 12.85 - - - - 蜡香、柑橘香、花香 16 3-己酮50000 <0.01 - - <0.01 - - 甜香、果香、蜡香气味 17 3-羟基-2-丁酮800 0.01 - - - <0.01 0.02 甜香、奶制品香,并带有脂肪的油腻气息 18 6-甲基-5-庚烯-2-酮50 0.36 0.28 0.26 0.29 0.02 0.11 果香,霉香,酮香 19 乙酸丁酯66 - 0.07 - - - - 强烈的水果香气,近似于生梨、香蕉香气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

物质名称阈值/10-6臭气种类 乙醛 醋酸 丙酮 丙烯醛 丙烯腈 丙烷氯化物 苄基氯化物 苄基亚硫酸盐 溴 正丁酸 二硫化碳 四氯化碳(由二氯化碳氯化)四氯化碳(由甲烷氯化〉 氯醛 氯 二甲基乙酰胺 二甲基亚硫酸盐 二苯亚硫酸盐 乙基硫醇 乙醇〈合成产品〉 丙烯酸乙酯 甲醛 氯化铵气体 硫化氢(由硫化物制备) 硫化氢气体 甲醇 一甲胺 二甲胺 三甲胺 氨 苯胺 苯 甲基氯化物 亚甲基氯化物 甲乙基酮 甲基异丁基酮 甲基硫醇 三烯酸甲酯 单氯基苯 硝基苯 对甲酚 对二甲苯 对氯乙烯 0.21 1.0 100.0 0.21 21.4 0.47 0.047 0.0021 0.047 0.001 0.21 21.4 100.0 0.47 0.314 46.8 0.001 0.0047 0.001 10.0 0.00047 1.0 10.0 0.0047 0.00047 100.0 0.021 0.047 0.00021 46.8 1.0 4.68 >10 214.0 10.0 0.47 0.0021 0.21 0.21 0.0047 0.001 0.47 4.68 木腥臭 酸臭(酸味) 化学甘臭、有刺激性 焦臭、有刺激性 洋葱臭、大蒜臭 洋葱臭、大蒜木腥臭 溶剂 硫磺臭 似膘自粉的刺激性臭 酸臭 蔬莱硫磺臭 刺激性甘臭 甘臭 似漂自粉的刺激性臭 胺臭、焦臭油臭 蔬莱硫磺臭 橡胶的烧臭 泥土臭、硫磺臭 香甜气昧 塑料燃烧臭、泥土臭 麦秸样干臭、有刺激性 刺激性臭 腐蛋臭 腐蛋臭 香甜气味 刺激性鱼臭 鱼臭 刺激性鱼臭 刺激性臭 刺激性臭 溶剂 香甜气味 香甜气味 刺激性硫磺臭 刺激性硫磺臭 氯气臭、卫生球臭 鞋油臭、有剌激性 焦油臭、有刺激性 香甜气味 氛化物溶剂臭 医药品臭 干草臭 洋葱臭、芥末臭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物质名称阈值/10-6臭气种类乙醛 醋酸 丙酮 丙烯醛 丙烯腈 丙烷氯化物 苄基氯化物 苄基亚硫酸盐 溴 正丁酸 二硫化碳 四氯化碳(由二氯化碳氯 化) 四氯化碳(由甲烷氯化〉 氯醛 氯 二甲基乙酰胺 二甲基亚硫酸盐 二苯亚硫酸盐 乙基硫醇 乙醇〈合成产品〉 丙烯酸乙酯 甲醛 氯化铵气体 硫化氢(由硫化物制备) 硫化氢气体 甲醇 一甲胺 二甲胺 三甲胺 氨 苯胺 苯 甲基氯化物亚甲基氯化物甲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硫醇三烯酸甲酯单氯基苯 硝基苯 对甲酚 对二甲苯>10 木腥臭 酸臭(酸味) 化学甘臭、有刺激性 焦臭、有刺激性 洋葱臭、大蒜臭 洋葱臭、大蒜木腥臭 溶剂 硫磺臭 似膘自粉的刺激性臭 酸臭 蔬莱硫磺臭 刺激性甘臭 甘臭 似漂自粉的刺激性臭 胺臭、焦臭油臭 蔬莱硫磺臭 橡胶的烧臭 泥土臭、硫磺臭 香甜气昧 塑料燃烧臭、泥土臭 麦秸样干臭、有刺激性 刺激性臭 腐蛋臭 腐蛋臭 香甜气味 刺激性鱼臭 鱼臭 刺激性鱼臭 刺激性臭 刺激性臭 溶剂 香甜气味 香甜气味 刺激性硫磺臭 刺激性硫磺臭 氯气臭、卫生球臭 鞋油臭、有剌激性 焦油臭、有刺激性 香甜气味 氛化物溶剂臭 医药品臭 干草臭 洋葱臭、芥末臭

对氯乙烯 酚 光气 磷化氨 吡啶 苯乙烯(抗反应性)苯乙烯〈非抗反应性〉 二氯化硫 亚硫酸气体 甲苯〈由焦炭制备)甲苯(由石油制备〉 异氰酸盐 三氯乙烯 焦油臭、有刺激性 橡胶臭 塑料臭、橡胶臭 硫磺臭 似花的刺激性气味卫生球臭、椽胶臭医药用绷带臭、刺激 溶剂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物质名称阈值/10-6臭气种类 乙醛 醋酸 丙酮 丙烯醛 丙烯腈 丙烷氯化物 苄基氯化物 苄基亚硫酸盐 溴 正丁酸 二硫化碳 四氯化碳(由二氯化碳氯 化) 四氯化碳(由甲烷氯化〉 氯醛 氯 二甲基乙酰胺 二甲基亚硫酸盐 二苯亚硫酸盐 乙基硫醇 乙醇〈合成产品〉 丙烯酸乙酯 甲醛 氯化铵气体 硫化氢(由硫化物制备) 硫化氢气体 甲醇 一甲胺 二甲胺 三甲胺 氨 苯胺 苯 甲基氯化物 亚甲基氯化物 甲乙基酮 甲基异丁基酮 甲基硫醇 三烯酸甲酯 单氯基苯 硝基苯 对甲酚 对二甲苯 0.21 1.0 100.0 0.21 21.4 0.47 0.047 0.0021 0.047 0.001 0.21 21.4 100.0 0.47 0.314 46.8 0.001 0.0047 0.001 10.0 0.00047 1.0 10.0 0.0047 0.00047 100.0 0.021 0.047 0.00021 46.8 1.0 4.68 >10 214.0 10.0 0.47 0.0021 0.21 0.21 0.0047 0.001 0.47 4.68 木腥臭 酸臭(酸味) 化学甘臭、有刺激性 焦臭、有刺激性 洋葱臭、大蒜臭 洋葱臭、大蒜木腥臭 溶剂 硫磺臭 似膘自粉的刺激性臭 酸臭 蔬莱硫磺臭 刺激性甘臭 甘臭 似漂自粉的刺激性臭 胺臭、焦臭油臭 蔬莱硫磺臭 橡胶的烧臭 泥土臭、硫磺臭 香甜气昧 塑料燃烧臭、泥土臭 麦秸样干臭、有刺激性 刺激性臭 腐蛋臭 腐蛋臭 香甜气味 刺激性鱼臭 鱼臭 刺激性鱼臭 刺激性臭 刺激性臭 溶剂 香甜气味 香甜气味 刺激性硫磺臭 刺激性硫磺臭 氯气臭、卫生球臭 鞋油臭、有剌激性 焦油臭、有刺激性 香甜气味 氛化物溶剂臭 医药品臭 干草臭 洋葱臭、芥末臭

嗅辨(天津)

持证上岗考核理论试题(恶臭监测B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40分) 1. 测定恶臭的样品要妥善保管,严防造成污染,测定后的样品不得在排气。 2. 测定恶臭时,嗅辨员不能携带和使用的香料及化妆品,不能食用的食物,或不适的嗅辨员不能参加样品测定。 3.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适用于各种以不同形式排放的和臭气浓度的测定。样品包括仅含一种的样品和含以上的臭气样品。 4.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不受恶臭物质、、、 所含 的限制。 5.小于十五米的排气筒排放源,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做组织源处理,必须设置点位。 6.小组正解率的计算,用于监测结果,个人嗅阈值去掉最大值与最小值后平均值用于 监测结果。 7.臭气浓度标准值单位是。 8.嗅辨员当天不能携带和使用,不能食用, 的嗅辨员不能参加当天的测定。 9.衡量实验室内测试数据的主要质量指标是:和。这些质量指标常用、和表示。 ①偏倚②灵敏度③系统误差④标准偏差⑤准确度⑥随机误差⑦加标回收 率⑧相对标准偏差⑨均值标准偏差⑩精密度 10.在监测工作中,对监测结果的质量要求是:样品具有、,测定数据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和。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

1 当一种污染源同时存在两种有异味的物质排放时,采用GB/T 14554-1993监测时,用同一组无量纲结果表示两种物质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 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复合恶臭物质的控制项目是恶臭浓度。( ) 3.臭气浓度指恶臭气体(包括异味),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所需的稀释倍数。( ) 4.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有组织排放源的限值。( ) 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即为有组织排放源,否则为无组织排放源。( ) 6.臭气浓度标准值单位为mg/m3。( ) 7.恶臭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源厂界的监测采样点,应均匀的置在工厂厂界的周围。( ) 8.有组织排放源的监测采样点应为臭气进入大气的排气口,经治理的污染源监测点设在治理装置的排气口。( ) 9.对间歇排放源应选择在有味时间内采样,样品采集次数不少于三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 10.嗅辨员实验当天只要不携带和使用有气味的香料及化妆品,不食用有刺激气味的食物即可参加当天的测定。( ) 三、问答题(40分) 1. 什么是臭气浓度? 2. 什么是嗅觉阈值? 3. 嗅辨室有什么要求? 4. 嗅辨员有什么要求?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物质名称阈值/10-6臭气种类 乙醛 醋酸 丙酮 丙烯醛 丙烯腈 丙烷氯化物 苄基氯化物 苄基亚硫酸盐 溴 正丁酸 二硫化碳 四氯化碳(由二氯化碳 氯化) 四氯化碳(由甲烷氯 化〉 氯醛 氯 二甲基乙酰胺 二甲基亚硫酸盐 二苯亚硫酸盐 乙基硫醇 乙醇〈合成产品〉 丙烯酸乙酯 甲醛 氯化铵气体 硫化氢(由硫化物制备) 硫化氢气体 甲醇 一甲胺 二甲胺 三甲胺 氨 苯胺 苯 甲基氯化物 亚甲基氯化物 甲乙基酮 甲基异丁基酮 甲基硫醇 三烯酸甲酯 0.21 1.0 100.0 0.21 21.4 0.47 0.047 0.0021 0.047 0.001 0.21 21.4 100.0 0.47 0.314 46.8 0.001 0.0047 0.001 10.0 0.00047 1.0 10.0 0.0047 0.00047 100.0 0.021 0.047 0.00021 46.8 1.0 4.68 >10 214.0 10.0 0.47 0.0021 0.21 0.21 0.0047 木腥臭 酸臭(酸味) 化学甘臭、有刺激性 焦臭、有刺激性 洋葱臭、大蒜臭 洋葱臭、大蒜木腥臭 溶剂 硫磺臭 似膘自粉的刺激性臭 酸臭 蔬莱硫磺臭 刺激性甘臭 甘臭 似漂自粉的刺激性臭 胺臭、焦臭油臭 蔬莱硫磺臭 橡胶的烧臭 泥土臭、硫磺臭 香甜气昧 塑料燃烧臭、泥土臭 麦秸样干臭、有刺激性 刺激性臭 腐蛋臭 腐蛋臭 香甜气味 刺激性鱼臭 鱼臭 刺激性鱼臭 刺激性臭 刺激性臭 溶剂 香甜气味 香甜气味 刺激性硫磺臭 刺激性硫磺臭 氯气臭、卫生球臭 鞋油臭、有剌激性 焦油臭、有刺激性 香甜气味 氛化物溶剂臭

恶臭复习题(天津)

恶臭复习题及参考答案(43) 一、填空题 1. 测定恶臭的样品要妥善保管,严防泄漏造成恶臭污染,测定后的样品不得在嗅辨室排气。 2. 向空气净化器供气应采用无油泵,严禁使用含油和其它散发气味的供气设备。 3. 测定恶臭时,嗅辨员不能携带和使用有气味的香料及化妆品,不能食用有刺激气味的食物,患感冒或嗅觉器官不适的嗅辨员不能参加样品测定。 4.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适用于各种恶臭源以不同形式排放的气体样品和环境空气样品臭气浓度的测定。样品包括仅含一种恶臭物质的样品和含二种以上恶臭物质的复合臭气样品。 5.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不受恶臭物质种类、种类数目、浓度范围、所含成 分浓度比例的限制。 6.连续排放源在标准中有两种划分:一是大于8 小时,二是在8小时之内,前者采样间隔时4小时,后者采样间隔时间 2 小时。采集样品数量 4 个。间歇排放源是在排放最大浓度时采样,样品数量不少于3次。 7.小于十五米的排气筒排放源,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做无组织源处理,必须设置点位厂界环境。 8.小组正解率的计算,用于环境监测结果,个人嗅阈值去掉最大值与最小值后平均值用于污染源监测结果。 9.样品稀释气体为清洁空气,其来源可通过无臭空气进行活性炭处理后获得。其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 ,因此活性炭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应进行高温水蒸汽吹离处理。 10.在进行环境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取样时段应设定于生产排放同步时段内。实际取样时间应掌握在浓度最大时。取样时是控制多次取样更反映出有代表性。样品保存

不能大于24小时时间。取样前应进行风速风向测定,以便确定采样的点位。 1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限值。 12.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13.有组织排放源的监测采样点应为臭气进入大气的排气口,经治理的污染源监测点设在治理装置的排气口。 14.厂界的监测采样点,应设置在工厂厂界的下风向侧或有臭气方位的边界线上。 15.臭气浓度标准值单位是无量纲。 16.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17.对间歇排放源应选择在气味最大时间内采样,样品采集次数不少于3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18.有组织排放源采样频率应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h 以内的每 2h 采集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 4h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19.G B/T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中,规定了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源的厂界浓度限值。 20.采样时打开采样瓶塞,使样品气体充入采样瓶内至常压后盖好瓶塞。 21.嗅辨员当天不能携带和使用有气味的香料及化妆品,不能食用有刺激气味的食物,患感冒或嗅觉器官不适的嗅辨员不能参加当天的测定。 22.可采用无油空气泵向空气净化器供气,严禁使用含油或其他散发气味的供气设备。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修订稿

几种物质的嗅阈值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物质名称阈值/10-6臭气种类乙醛 醋酸 丙酮 丙烯醛 丙烯腈 丙烷氯化物 苄基氯化物 苄基亚硫酸盐 溴 正丁酸 二硫化碳 四氯化碳(由二氯化碳氯 化) 四氯化碳(由甲烷氯化〉 氯醛 氯 二甲基乙酰胺 二甲基亚硫酸盐 二苯亚硫酸盐 乙基硫醇 乙醇〈合成产品〉 丙烯酸乙酯 甲醛 氯化铵气体 硫化氢(由硫化物制备) 硫化氢气体 甲醇 一甲胺 二甲胺 三甲胺 氨 苯胺 苯 甲基氯化物亚甲基氯化物甲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硫醇三烯酸甲酯单氯基苯 硝基苯 对甲酚 对二甲苯>10 木腥臭 酸臭(酸味) 化学甘臭、有刺激性 焦臭、有刺激性 洋葱臭、大蒜臭 洋葱臭、大蒜木腥臭 溶剂 硫磺臭 似膘自粉的刺激性臭 酸臭 蔬莱硫磺臭 刺激性甘臭 甘臭 似漂自粉的刺激性臭 胺臭、焦臭油臭 蔬莱硫磺臭 橡胶的烧臭 泥土臭、硫磺臭 香甜气昧 塑料燃烧臭、泥土臭 麦秸样干臭、有刺激性 刺激性臭 腐蛋臭 腐蛋臭 香甜气味 刺激性鱼臭 鱼臭 刺激性鱼臭 刺激性臭 刺激性臭 溶剂 香甜气味 香甜气味 刺激性硫磺臭 刺激性硫磺臭 氯气臭、卫生球臭 鞋油臭、有剌激性 焦油臭、有刺激性 香甜气味 氛化物溶剂臭 医药品臭 干草臭 洋葱臭、芥末臭

对氯乙烯 酚 光气 磷化氨 吡啶 苯乙烯(抗反应性)苯乙烯〈非抗反应性〉 二氯化硫 亚硫酸气体 甲苯〈由焦炭制备)甲苯(由石油制备〉 异氰酸盐 三氯乙烯 焦油臭、有刺激性 橡胶臭 塑料臭、橡胶臭 硫磺臭 似花的刺激性气味卫生球臭、椽胶臭医药用绷带臭、刺激 溶剂

恶臭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概述 1.1适用范围 该方法适用于各类恶臭源以不同形式排放的气体样品和环境空气样品臭气浓度的测定。样品包括仅含一种恶臭物质的样品和含二种以上恶臭物质的复合臭气样品。该测定方法不受恶臭物质种类、种类数目、浓度范围及所含成分浓度比例的限制。它规定了恶臭污染源排气及环境空气样品臭气浓度的人的嗅觉器官测定法。 1.2术语介绍 1.2.1臭气浓度: 臭气浓度是根据嗅觉器官试验法对臭气气味的大小予以数量化表示的指标,用无臭的清洁空气对臭气样品连续稀释至嗅辨员阈值时的稀释 倍数叫做臭气浓度。 1.2.2嗅觉阈值 嗅觉阈值包括可以嗅觉气味存在的感觉阈值和能够定出气味特性的识别阈值,本测定方法规定使用的是感觉阈值。 1.2.3嗅辨员 是经专门考试挑选和培训,其嗅觉合格者作为本测定方法的嗅辨员。 1.3引用方法的依据 本方法运用《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5-93),用真空瓶采集样品,进行臭气浓度分析;按《恶臭污染物排 放标准》(GB/T 14554-93),进行评价。 1.4方法原理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气体浓度,是先将三只无臭袋中的二只充入 无臭空气、另一只按一定稀释比例充入无臭空气和被测恶臭气体样品供 嗅辨员嗅辨,当嗅辨员正确识别臭气袋后,再逐级进行稀释、嗅辨,直 至稀释样品的臭气浓度低于嗅辨员的嗅觉阈值时停止实验。每个样品由 若干名嗅辨员同时测定,最后根据嗅辨员的个人阈值和嗅辨小组成员的 平均阈值,求得臭气浓度。

2、试剂、材料和装置 2.1标准臭液和无臭液 2.1.1五种标准臭液浓度及性质见表1。 表1 标准臭液的组成与性质 2.1.2液体石蜡作为无臭液和标准臭液溶剂。 2.2无臭纸:层析滤纸纸条宽10mm,长120mm,密封保存。 2.3无臭空气净化装置。 2.4聚酯无臭袋:3L、10L。 2.5采样瓶与真空处理装置。 2.6排气筒内臭气采样装置。 2.7嗅辨室: 2.7.1嗅辨室要远离散发恶臭气味的场所,室内能通风换气并保持温度在17~25℃,至少可供6~7名嗅辨员同时工作。 2.7.2要设置单独的配气室。 8注射器:100mL、50mL、10mL、5mL、1mL和100μL。 3、嗅辨员 3.1嗅辨员 嗅辨员应为18~45岁,不吸烟、嗅觉器官无疾病的男性或女性,经嗅觉检测合格者,如无特殊情况,可连续三年承担嗅辨员工作。 3.2嗅觉检测及嗅辨员挑选

立即致危浓度与嗅觉阈值为美国的资料

立即致危浓度与嗅觉阈值则为美国的资料(3M,1993)。 化学物质单位容许 浓度立即致危 浓度 嗅觉阈 浓度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乙醛Acetaldehyde ppm10010,0000.067醋酸Acetic acid ppm101,0000.037乙酸酐Acetic anhydride ppm51,0000.14丙酮Acetone ppm75020,000 3.6丙烯醛Acrolein ppm0.15 1.8丙烯醛胺Acrylamine mg/m30.03 丙烯睛Acrylonitrile ppm2500 1.6阿特灵Aldrin mg/m30 氨Ammonia ppm505000.043乙酸正戊酯n-Amyl acetate ppm1004,0000.0075苯胺Aniline ppm21000.58 锑及其化合物(以锑计)Antimony&its compounds(as Sb) mg/m30.580 砷及其化合物(以砷计)Arsenic&its compounds (as As) mg/m30.520 砷化氢Arsine ppm0.0560.1 钡及其可溶性化合物(以钡计)Barium&its soluble compounds(as Ba) mg/m30.51,100 苯Benzene ppm51,00035过氧苯酰Benzoyl peroxide mg/m357,000 铍及其化合物(以铍计)Beryllium&its compounds(as Be) mg/m30.00210 重铬酸及重铬酸盐(以重铬酸根计)Dichromic acid&its salts(as Cr2O72-) mg/m30.1 三硼化氟Boron trifluoride ppm1*1000.01溴Bromine ppm0.1100.01 1,3-丁二烯1,3-Butadiene ppm1020,0000.45 1-丁醇1-Butanol ppm1008,0000.12 2-丁醇2-Butanol ppm1508,0000.12乙酸正丁酯n-Butyl acetate ppm15010,0004 镉及其化合物(以镉计)Cadmium&its compounds(as Cd) mg/m30.0550 砷酸钙Calcium arsenate mg/m31100 氧化钙Calcium oxide mg/m35250 合成樟脑Camphor(synthetic)mg/m312330.079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ppm5,00050,000174,000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 ppm105000.016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ppm351,500100,00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ppm2300140氯Chlorine ppm0.5*30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