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杨汉中学解彩英

【教材依据】

本课是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的第二节。

【课标分析】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学情分析】

学生普遍对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特征掌握不到位,理解知识的方法欠缺,加上学生缺乏系统的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体系和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美国在当今世界的特殊政治、经济地位,学生对美国的历史及现状都是挺感兴趣的。并且经过一段时间高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比较能力等都有所提高,这为本节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探究学习的过程,所以本课设计时注意做到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之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疑激学,巧设悬念,引导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中探索新知,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本课设计的创新之处是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了新型的知识框架,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

【教学目标】

Ⅰ.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解1787年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评价1787年宪法。

2)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Ⅱ.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联邦政府的权力分配和构建相应的结构示意图。

3)通过解析材料,让学生探究美国宪法体现的原则并对美国1787年宪法进行评价。

4)通过情境的创设和图表的设计,探究美国民主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美国1787年宪法是美国人结合本国实际,自我创新的结果,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精华。

2.要辨证全面地分析1787年宪法,结合时代背景用历史主义的态度评价具体的事物,对事物的评价不可苛求。

3.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均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均对本国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要认识到民主政治的多样性和各自

的独特性,能学会为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汲取精华、去其糟粕。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2.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难点:

1. 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的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美国国歌的同时展示图片《展翅的雄鹰》和《自由女神像》,同时引用《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地狱。”纽约是浓缩的美国,是富人的天堂,是穷人的地狱。美国,这个建国只有200多年的国家,为何能成为世人趋之若驽的人间“天堂”呢?美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伟大的妥协——美国1787年宪法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图片直观形象,展翅高飞的雄鹰和自由女神高举的火炬投射出美国的强大与自由,经典的台词诉说着人们对美国的复杂情感,雄壮有力的音乐使学生立刻感受到战斗的力量,一看两听便于学生顷刻间充满激情,急切而又满腹疑问地去探究新课。

〖新课学习〗

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一)宪法之背景——年轻美国的窘境

1781年,按照《》建立起来的邦联体制,使刚刚独立的美国遇到了经济上、政治上等诸多问题。强化的权力,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已经成为美国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二)宪法之内容——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1)诞生:年9月,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

2)主要内容:

A.关于国家体制:。

B.关于中央政府的构建:行使行政权

__________行使立法权

____________行使司法权

C.关于黑奴制:。

3)原则:__________________

(三)宪法之作用——从“邦联”到“联邦”

1)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

2)中央集中了、、 _______的权力,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四) 宪法之评价:

A.性质是。

B.突出体现了的原则,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C.使、、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和,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D.但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的烙印。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下,设计课前预习学案很有必要,益处在于:其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其二,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做好疑难标记,课堂学习时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其三,培养学生阅读教材,提炼要点的能力。其四,为课堂上深入探究、进一步提升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

第一步:问题的设计: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分小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第一小组:年轻美国的“窘境”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源何在?该怎么解决?

第二小组:1787年宪法是如何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的?中央政府如何构建?

第三小组:联邦宪法的生效给美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第四小组:你如何看待美国1787年宪法?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给了学生调动思维的空间,也给了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展示自身实力的舞台。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步:问题的解决:师生互动:学生派代表展示本组探究结果,教师点评,多媒体课件补充相关要点及其史料,解决问题。

(一)宪法之背景——年轻美国的窘境

教师讲述:1775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爆发了要求摆脱英国殖民控制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这一天成为美国的国庆日。1783年,英国承认北美独立,战争取胜。胜利之后的北美是否成了“人间天堂”呢?

多媒体展示资料:1787年的某一天,两个美国退伍老兵之间的对话

甲:听说各地爆发了反抗斗争?

乙:是的,都怪邦联政府没有改善我们的生活!

甲:各国商品大量涌进美国市场,政府又债台高筑,自身都难保呀!

乙:是的,英国和西班牙军队还驻扎在边境,正虎视眈眈呢!

甲:哎!总以为国家独立了就好了,为什么还会这样呢?

乙:根本的问题就在于邦联制下政府无权啊!听说有人建议华盛顿称帝哟,这样就能加强政府的权力了。

甲:我坚决反对!权力不能太集中。我可不希望好不容易得到的民主和自由烟消云散了!

乙:对!这也是众多民众所不想看到的结果!真希望能两者兼顾!

设计问题:新生的美国面临着哪些问题?根源是什么?

第一小组展示探究结果:政局动荡,经济困难,军事威胁,政府无权。根源是邦联制。

设计问题:民众在希望加强政府权力的时候,有着怎样的担忧?

第一小组展示探究结果:担忧民主和自由的丧失

师: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呢?

生:畅所欲言。

师:我们来看看曾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的想法吧。

多媒体展示资料: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陷;而惟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对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予以很好的保障和密切注视,才能恢复我们的尊荣的地位和成果,这种地位和成果曾经是我们的正当要求,是我们争取的无限光辉前景。——华盛顿设计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盛顿提出解决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学生回答:制定一部宪法。

教师点评:同学们的想法跟华盛顿不差上下,说明华盛顿是人而不是神,他能做到的,我相信同学们也能做到一些,所以,大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多一点努力,你会更加优秀!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目:八年独立战争后的年轻美国陷入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窘境之中,这一切根源于邦联体制。摆脱窘境、避免走向全面分裂的唯一出路就是制定新法,以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为美国新法的制定提供了指导思想。这样,1787年宪法出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便一目了然,所以说,新法是美国当时时代的呼唤。

设计意图:教师补充资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梳理美国独立后的窘境及其根源,感知1787年宪法制定的紧迫性;联系启蒙思想,将思想史与政治史紧密地联系起来,感知1787年宪法制定的可能性。

(二)宪法之内容——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一、宪法的制定

多媒体展示图片《乔治·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讲话》,同时老师讲解:1787年5月,美国13个州的代表齐集费城召开制宪会议。经过长达116天的争辩,一系列的妥协,569次的表决,最终形成了才6505个字的宪法文本。真可谓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

〔引导提问〕那么,他们究竟围绕哪些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并最终达成妥协呢?

教师点拨:从窘境的根源入手,考虑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权力如何分配?13个州大小不一,利益如何协调?南北经济体制不同,矛盾怎样解决?

二、宪法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资料:

材料一:在制宪议会上……大州和小州之间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国会代表的比例分配上,反映大州要求的弗吉尼亚提案主张:各州的代表人数应根据该州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产生。对此,小州坚决反对,新泽西州提案主张各州代表名额相等。

材料二: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间的矛盾反映在黑奴如何计算“联邦比例”的问题上,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内,但纳税时黑奴则不算人口;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纳税人口中,不计算在“联邦比例”中。

问题设计:阅读课文,结合材料回答:1787宪法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第二小组同学展示探究结果:

第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样,将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巧妙地结合起来。

第二,大州与小州的关系:国会分参议院和众议院,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列选出,这样使得大小不一的13个州利益都能保障。

第三,南方与北方的关系: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黑人奴隶制,但又规定黑人按五

分之三折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南北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维护。

教师点评:同学们对教材和材料的解读都十分到位,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中央集中了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实现了中央集权,那么,集权是不是就等于中央独裁了呢?让我们来解析1787年宪法中关于中央政府如何构建的规定吧。师生互动:本问题第二小组同学已经讨论过了,三权分属于哪一部门已经掌握在心。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明示意图来解析中央政府的构建,让学生深刻感知宪法体现出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设计意图:三权分立教材说的很明确,至于权力之间的制衡关系,教材却极少提及,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分权制衡示意图,教师进行了补充讲解。这样,学生便能清晰地看到权力的制约是双向的,与中国小孩子喜欢玩的“石头——剪刀——布”的单项游戏是不一样的。这种双向制约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智者的“妥协”。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目:1787年宪法通过联邦制、中央政府的构建、保留黑奴制巧妙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之间、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体现了联邦制、分权制衡的原则。又由于总统和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皆由选举产生,有一定的任期,所以又体现了民主制原则。1787年宪法处处体现出智者的妥协,建立起独具美国特色的民主共和制。

多媒体展示:以下是某学生介绍美国中央政府职责的历史小论文。请你指出文中六处是否符合美国中央机构运作程序,并说出理由。

18世纪晚期,美国有一位总统在任职期间,①没经国会同意就直接任命一位同窗好友为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后因个人私怨,②他又免了该法官的职务。该总统为了争取连任,特意讨好选民,③否定国会提出的“增加个人所得税”的立法草案,④国会不服,经国会再次讨论,最后以2/3以上的总人数通过。总统很不高兴,⑤再次行使否决权并宣布解散国会,⑥却被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宣布总统的这一行为是违宪的,该总统十分郁闷……

学生:阅读回答,口头阐明理由。

设计意图:活学活用,及时巩固。

(三)宪法之作用——从“邦联”到“联邦”

教师提问:什么叫邦联?什么叫联邦?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侧边的“资料卡片”来回答两者的区别,明确概念。

教师点拨:“邦”就是国家。邦联是分散的,联邦是统一的。

教师讲述:1788年,宪法生效。1789年,美国首任总统诞生,他就是——乔治·华盛顿。

多媒体展示图片《华盛顿》,同时展示华盛顿简介:(1732——1799)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主持制订联邦宪法,1789年4月30日,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3

年连任,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园。由于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林肯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教师点拨: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三进三退”,为了祖国的发展,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恋权力,其非凡的智慧与高尚的品格更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引导提问:联邦宪法生效之后,美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归纳1787年宪法的作用。

第三小组同学展示探究成果:

政治上:分散的邦联——真正统一的联邦;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经济上:入不敷出、债务缠身——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军事上:军力有限、他国威胁——有足够的权威来维护国内统治和应对外来威胁。

教师点拨:现实的变化证明了制宪之时的妥协是划算的,更是伟大的。正如有人说的:“正是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

设计意图:学习历史,除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华盛顿简介中体现出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过渡:窘境中,美国的精英们制定了联邦宪法,宪法的实施使美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样一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法案,我们该如何评价呢?

(四)宪法之评价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图片《美国宪法——实现良治的基础》《马丁·路德·金》关于1787年宪法的“百家争鸣”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美国总统威尔逊某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而惟独美国实行了共和制这一点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也可以说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恩格斯说:“这种人权的特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美国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之后播放视频《美国1787年宪法》

设计问题:你如何看待美国1787年宪法?

第四小组同学结合老师提供的材料展示探究成果:

进步性:

对美国:(1)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3)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小州之间、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世界:他国借鉴(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局限性:(1)保留了黑人奴隶制,留下种族歧视的烙印——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2)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教师点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学习了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原则,确立起民主共和政体,只不过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国情,民主共和只是个空架子。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暴露出美国宪法是资产阶级的民主的实质。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大量的材料(图片、视频、他人观点),给学生呈现了有关宪法评价的广阔画面,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于1787年宪法的完整而正确的评价。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还深化了对宪法的认识。

特别提醒:第四子目——两党制的雏形是课外阅读内容。同学们要最后清楚的是:现今美国政治舞台上两大政党是民主党和共和党,每到总统选举,总会上演驴象大战的画面,请记住:民主共和象驴一家两党交替捍卫根本。

过渡:多媒体展示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议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而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请思考:从丘吉尔的这句话中,你能分析出英美政体的不同之处吗?

教师讲述: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美国确立起民主共和制,二者有何异同呢?

教师提问:哪一种好呢?

学生纷纷发言。

教师总结:第一,资产阶级代议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二,形式尽管不同,但都符合各自的国情。第三,体现了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民主化的趋势。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明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道理。

设计意图:再现本节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教师点拨:1787年宪法体现了“伟大的妥协”,而妥协正是一种追求共赢的大智慧。

【随堂练习】

1.下图是一幅讽喻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时局的漫画。其反映的问题是

A、松散的邦联体制使国家面临危机

B、南北矛盾异常尖锐

C、英国殖民者的武力威胁

D、奴隶制度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2.下列不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是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府机构

B、确立了联邦制

C、废除了奴隶制,实现了人民民主权利

D、规定政府权力,限制了独裁

3.下列对于美国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执掌最高行政权,同时是武装部队总司令

B、美国现任总统是奥巴马

C、美国总统享有立法权,并负责国家外交事务

D、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设计意图:及时练习,巩固提高,理解知识点,把握解体方法。

特别提示:学习美国1787年宪法,需要将其与以下几个知识点联系起来:第一,启蒙思想尤其是孟德斯鸠的主张。

第二,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美国南北战争即美国内战。

第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态度、求真的原则来学习历史,同学们要牢记在心!

15.《塑料》教学设计

《塑料》教学设计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刘惠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四课。本课主要安排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寻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了解学生对塑料的认识。第二部分在比较中认识塑料的优点。组织学生带一些塑料制品,和其他材料做的同类制品比一比,调用感官来认识塑料的优点。第三部分是用多种方法辨别羊毛线和塑料绳。通过看一看、拉一拉、烧一烧、捻一捻等方式会正确区别羊毛和塑料制品,进一步了解塑料的优缺点。第四部分是了解如何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塑料的优缺点。 2.会正确辨别羊毛制品和塑料制品。 3.了解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塑料的优缺点。 难点:了解塑料的特点,理解塑料与环保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塑料尺、钢尺、塑料袋、纸袋、塑料碗、瓷碗、木椅、塑料椅、羊毛线、塑料绳、酒精灯、镊子、手套、护目镜 五、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1.谈话:塑料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请你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塑料制品? (预设:水盆、课桌、尺子、笔盒) 2.汇报交流对塑料的认识。 【意图解析】从观察教室里的塑料制品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塑料在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既能拉近塑料与学生的距离,又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比较中认识塑料的优点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纸、金属等材料的特性。你觉得塑料制品与其 他材料制品相比,有哪些优点呢? 2.分组观察:四人一组,每人认领一组物品进行观察比较。 第一组:塑料尺、钢尺;第二组:塑料袋、纸袋; 第三组:塑料碗、瓷碗;第四组:塑料椅、木椅; 3.学生交流汇报 4.小结:塑料制品具有防摔、耐腐蚀、弹性好、便宜、轻便、隔热等优 势。 【意图解析】通过学生之前学习过金属、纸、木头等材料的特性,运用 多感官进行观察比较出塑料的一些优点,可以加深学生对塑料特性的理 解。通过分组合作观察的形式,既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又可以做到人人 有观察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三)鉴别羊毛制品和塑料制品 1.谈话:这两根绳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预设:羊毛、塑料) 2.提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区分开? (预设:看一看、拉一拉、烧一烧、捻一捻) 3.分组实验,用不同方法区分羊毛绳和塑料绳。 (烧一烧和捻一捻环节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并正确使用酒精灯)

小学语文作文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作文教案模板 【篇一:小学语文作文优秀教案(附范文)】 感受善用工具的魅力分享百年名校的资源 小学语文作文优秀教案(附范文) 一、本次作文较好的进行表扬。 1、请好的同学读自己的作文。 2、全班同学认真倾听,说说这位同学的作文好在哪儿? (举出具体的实例,是那个情节还是??) 3、对他的作文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进行再思考、在创作。 二、订正错别字。 对同学们错字率较高的字进行订正 (在小黑板上) 三、同学改错,教师进行复批。 写一张照片 课题:选择一张你的照片,或你和其他人的合影,然后根据 照片,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教学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2、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 号。 教学重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教学难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教具准备:有关的范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照片是美好生活瞬间的定格,每张照片都可能记载着一段独特的故事。用我们的笔写下这段故事讲给大家听,便是一篇很好的习作。 感受善用工具的魅力分享百年名校的资源 二、审题指导 读题目要求:你都了解到什么?(读题目要求,认真加以思考) 你认为此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内容具体、真情实感) 三、组织材料 1、打开同学们的影集,那一定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里记载着 同学们的成长历程;记载着同学、朋友间的友谊;记载着父母、老 师们的关爱??浏览一番,一定会勾起同学们许多的回忆。大家可以

在其中选择一张令你感触最深的照片,把他的故事写出来。请学生 们根据要求进行材料的组织。 要求: 1、说一说使你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2、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材料? 3、把你选择的材料完整的说给大家听。 (在独立选材的基础上可以就近进行交流)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比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 行比较客观的评价,教师应注意评价学生的评价,要充分肯定优点,适当的指出需要努力的方面。 2.在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同学进行汇报。同学老师进行及时评价。友善的提出不足之处。 四、突破难点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内容具体、感情真挚。那怎样才能做到呢?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的改进的方案。 小组每进行讨论,报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 3、教师总结: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充分融入自己的真情,才能写出好文章。 五、动笔练习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感受善用工具的魅力分享百年名校的资源 六、范文:相片上的回忆 今天,我和妈妈在整理相册时,从里面掉出一张带有花边的相片, 我拾起来一看,“啊!”这不是我在二里庄小学上三年级时的全班合 影吗?我张在最后一排的中间,王博伟站在我的左边,袁深站在我 的右边??四年级时我转到了府学小学。我来府学小学已经快两年了,可却怎么也忘不了在二里庄小学时的生活。 记得那是三年级时的一个早自习上,袁深得意地对我说“赵晓东, 虽然第二课还没学,可我已经能把课文背下来了!”我惊讶地问“真的?”他充满信心地说:“当然了,不信我给你背一个!”说着,他便 摇头晃脑的开始背了。我拿起书对照检查,他快背到最后一自然段时,居然一个字也没错,我心中暗暗佩服。可他却偏偏在这关键时 刻掉了链子,突然停了下来。我估计他一定是忘了,为了照顾他的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1:《第一朵杏花》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 分别是什么时间?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小学语文微型课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案 上传: 李信更新时间:2013-1-9 13:58:41 草虫的村落教案设计 教案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案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案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案时间: 1课时。 教案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学生可以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5.塑料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15.塑料 【教材分析】 《塑料》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和工具了解塑料的特点,思考怎样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中,1、用塑料与其他材料比较时需要一组组的进行,一方面是这种才比较严谨、科学,另一方面才可能了解到塑料更多的优点,学生分析时,教师不必作出评价,在总结时进行概括。2、探究活动:用更多方法比较塑料绳与羊毛毛线,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实验的方法了解塑料的特性。3、用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减少白色污染,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这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塑料制品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储备了一些生活经验,使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他们积极地对塑料进行比较,探究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环境保护方面,学生只知道有白色污染,对它造成的危害还不是很了解,通过视频能更好的了解“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通过“科技改变生活”让科技的力量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钻研,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塑料也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2.知道塑料有很多的优点,但也有缺点。 3.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科学探究: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 2.能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对比的方法探究塑料的特点。 2.意识到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回收、利用塑料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1:《第一朵杏花》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 分别是什么时间?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4、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仿照课文第二段,练写片段,题目是《买菜》 1、读课文第二段,总结这一段中对话集中时记录的形式特征。 每人说一段话便独立成一个自然段。 可写提示语,也可不写。 2、同桌之间分角色练说。 3、将自己与别人的对话创造性地记录下来注意书写格式。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析疑。 5、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1:《第一朵杏花》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 分别是什么时间?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

塑料教案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2017年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三节内容,在本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材料家族”的不同类材料。初步认识了塑料,生活中也多次接触到塑料。从生活中对塑料有感性的认识,为本节课研究塑料具有怎样的性能和用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教学工具 教师课前准备不同种类的塑料物品(小塑料桶子、塑料尺、塑料水壶、洗衣液瓶子); 超市购物袋、保鲜袋、垃圾袋、塑料文件袋。提前收集好大量的塑料甁。 筛选不同类别的瓶子。例如:矿泉水瓶、运动饮水瓶、塑料药瓶、洗发水空瓶、沐浴露空瓶、一次性杯子、糖果瓶、酸奶瓶、洗气瓶。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了解不同类型的塑料的特点,具有不同的用途; 2、认识塑料瓶底部的安全标识; (二)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的塑料材料,进行小调查研究,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科学态度、STEM 1、乐于合作、善于交流;积极参与实验; 2、认识到塑料对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安全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塑料的特性,具有不同用途;能学会安全使用塑料甁。 教学难点:认识塑料瓶底部的安全标识,开展安全小调查。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法、实验法、类比法、自主归纳总结法、自制PPT、结合信息技术录制微课; 教学过程(必填) 导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品,瞧瞧,都有些什么呢?(展示4-5种塑料制品,分别有小塑料桶、塑料尺、塑料水壶、洗衣液瓶子)想想这些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做的呀?(生:塑料)板书塑料。 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是塑料做成的吗? 生:塑料瓶、水壶、塑料盆、塑料文具盒、尺子、塑料袋、沐浴露瓶子、白色小药瓶……师:同学们的回答真丰富,能举出这么多的例子,看来塑料在我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好好研究它。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轻松交流,展示塑料制品,本单元第一节课初步认识了塑料,为本课活动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新授活动一比较不同的塑料 师:老师准备了四种塑料制品,分别是:塑料抽杆夹、塑料袋、PE保鲜袋、垃圾袋。制成它们的塑料都一样吗?(生:不一样。)老师从四种物品上分别剪下大小相同的塑料块,并且标好编号:1、2、3、4。 (1) 这些塑料块有哪些不同?你们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板书(贴上四块塑料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模板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模板三篇《七月的天山》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 自读自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模板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 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天山不了解,只能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天山优美的景色,并从文章的字里行间 感受天山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借助字典,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天山景色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自读自悟 1、我能把课文读流利 2、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戈壁滩白缎山涧飞泻洄水涡俯视五彩斑澜 饮马无限生机白皑皑撑开枝丫马蹄溅起 重重叠叠幽静萦绕五彩缤纷绵延矫健马鞍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 我还知道作者是按什么方法来介绍天山哪些景物的。 三、合作、探究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a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b 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四、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板书设计: 4 七月的天山 走进天山:雪峰溪流 游览的顺序再往前走森林 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祖国壮丽河山 再往前走:野花 (一)、研读课文,细品美景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某种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陶渊明的《饮酒》诗,好比我们这个旅游团观赏了陶渊明经营管理的一处田园风光,领略了它特有的风味。今天我们继续旅行来到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唐诗和宋词。这两座高峰郁郁葱葱,蔚然深秀,美丽的景色令游赏者目不暇接。由于时间紧,我们在这两处景观中,重点欣赏孟浩然和范仲淹,走马观花看一看李白和白居易。同学们,同意吗? (解说:这个导语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交代了这一课的教学安排,同时引发大家的思考和想像。) 二、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

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范仲淹所处的北宋时期,其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1040年到1043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扰。其间他作了《渔家傲》词数首,写边镇劳苦,今只存这一首。词中着力渲染了边塞的悲壮气氛,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扰、巩固边防的意志。此词首开边塞词之作,其格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词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成为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先声。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将三首唐诗和一首宋词的录音听一遍,之后再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渔家傲》的录音各听一遍。然后给6分钟时间让学生读背这两首诗词,看谁背得既快又准确。(解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快速读背的兴趣,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学生一般能较快背出。)(2)教师范背这两首诗词(学生注意教师是否有背错的地方),然后与学生共背一遍。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2】 一、目标导引: 1、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的特点。 3、了解本文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 4、认识农家小友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对劳动人民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二、、自主预习: 1、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2、作者介绍及题解: 三、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一)、范读课文(或听磁带录音): l、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准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名人,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咱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学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一块耀眼的奇葩,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医药学家,你们都知道哪些人?

2、生发言(略) 3、谈到李时珍时,师: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众多著名的医药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课前我们布置大家收集了有关李时珍的资料,你们都收集到了吗?自己准备一下,再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 4、学生介绍课外收集的资料。 5、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锁定李时珍,一起去了解李时珍,感受他光辉的一生。 6、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这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老师请五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来读? (1)指名后,要求:其它同学认真听,会听的同学也是会读书的同学。要听一听这些同学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 (2)全读完了以后,先让同学正音,老师随机指导同学读某些音为重点的词或较长的句子。 3、出示词语,比赛读。 诊费鄙视患者记载积累编写

疑难病症对症下药严寒酷暑本草纲目 4、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说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词方法? 重点: (1)完善:完美。 (2)口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3)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4)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5)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认识塑料》 全国通用

认识塑料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塑料,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塑料制品的特点。 2.认识生活中的塑料,了解塑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感知废弃物处置不当造成 的危害。学会客观地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3. 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环保责任感。 4.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分类、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塑料的特点及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感知塑料废弃物处置不当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注意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关于塑料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激发兴趣,开题导入 同学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各种不同的塑料制品)?那这些材料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呢?(学生回答塑料)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走进塑料的世界。 板书课题:认识塑料 二、交流资料,初步认识塑料 1.师:上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去搜集塑料方面的知识和塑料制品,同学们都搜集到了什么物品?谁来说说你搜集到了什么?(自由回答) 学生会回答搜集到的各种塑料制品、什么是塑料、塑料的原料、种类等基本信息,师根据回答给予适当评价、补充和总结。 2.师:同学们通过不同途径搜集了关于塑料的资料,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们对塑料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带来的物品也是琳琅满目(如果学生搜集物品单一可以引导找一找教室里的塑料制品),可见塑料制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这些只是塑料世界里小小的一部分。塑料制品在各行各业中应用都十分广泛,虽然塑料制品问世只有百余年,但是它已经逐步取代了其它生产材料。(板书应用广泛) 播放一组塑料在不同行业应用的图片。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实用标准文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 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作为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讲述34 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去钓鱼时发生的事,使“我”从中获得了终生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 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文中重点句直接点明文章 主旨,叙述过程中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清晰地交代 了事情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反映人 物的内心世界,教学中应抓住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的理 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抓住重 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能够较为准确的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 进行分析理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 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思路。但是本文中 重点句和较难理解的句子很多,特别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 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学生 很难弄清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进 行理解。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重 点对学生进行了深入文本的对话设计,希望学生在训练中, 阅读能力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文档大全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能联系上下 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 时根据本校制定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的课题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进行深入 的探究,争取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 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 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 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难点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 【篇一: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优秀模板(含高中和初中)】 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版(含高中和初中) 初中篇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 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 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 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 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 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 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 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 (一)课前预习 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 记号。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 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 (一)研读入境品语言 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替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 的写作手法。 (二)赏读入心悟情思 让学生“读其所喜,品其所爱”,重视诵读能力,并提倡“不动笔墨不 读书”的习惯,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这 也是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三)涵咏入理勇质疑 这个环节安排在这里是为了给学生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 让学生质疑,这个疑问可以是预习课文时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讨论 交流中产生的。产生的疑问可由学生互相解答,然后再由教师进行 补充。 四、万水千山总是情(8分钟) (一)拓展迁移 欣赏一段视频,走出语文的范本,走向课改中倡导的“大语文”境界。(二)课堂总结 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师总结,改由学生总结。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 果的检验,而且这种生成性的信息反馈更加准确有效,可以使得教 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作业布置 【篇二:初中语文优秀教案锦集】 8年级《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完整word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

6、《一封信》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其中识字教学是一个个单元(第二单元)课文学习七个单元。本册教材除去一个单元的识字学习(4课),共有课文25篇。每个单元里包含着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每个语文园地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识字的安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50个常用字,写会250个生字。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分析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每本教材和每个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生分析 1. 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 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3. 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五)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授课老师:李贺云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冰、冷、江、坏、极、常、冬”7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教学准备:课件、词语卡片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认读字.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4.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流利地,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有趣的图片,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呢?(播放课件1) 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先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识字。 2.把词语从课文中抽出来,让学生认读。 3、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齐读没有拼音的词语,巩固识字。 三、自主合作,读懂课文。 1.和小组的伙伴相互帮助把课文进一步读通顺,读流利,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身边

的伙伴听。 2.猜一猜我到底是什么? 四、美读课文,读中理解。 看到同学们胸有成竹的样子,老师就知道大家一定才出来了,一起说,是什么?(水)哦,原来是水啊,我们天天和水打交道,还不知道水会变了,那么,我提议,今天,咱们也来当一回水娃娃,也来变一变,好吗? 1、那我们水娃娃到底会变成一些什么了,请大家赶快到课文中去找找。 (1)、我们变成什么了?(云、雨、雹子、雪,教师相机板书图) (2)、那是怎样变成云的了?(齐读1――3句) (3)、观看课件欣赏云的色彩变化,指导朗读。(指名读――分男女读) (4)、学会用有“时候……有时候……”说话。 2,我们变成云在空中飘呀飘,可神气了,又怎么会变成雨、雹子和雪了呢?理解“落,打,飘”让学生注意学习语言文字用词的准确性。 (碰到冷风)教师相机板书图 (1)、那我们是怎么从天上下来的了?(听老师范读) 生略 (2)、那现在把这几个词交换一下,听听看行不行。 生略 (3)读这一段课文(互相读——指名读——表演读——试背) 3、瞧,我们多会变啊,那我们从天上下来了有跑哪里去了呢? (1)、欣赏课件,边看边说都看见自己在干什么? (2)、说说书上为什么这么写? (3)、指导朗读。(指名读——师生比读) 4、其实我们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还有自己的性格,有时候我们很温和,有时候我们很暴躁。 (1)、看课件了解水的利弊。 (2)、自由读课文相关的句子。 (3)、指导朗读。(女生读“温和”部分,男生读“暴躁”部分) 五、拓展延伸。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塑料》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塑料》教学设计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塑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塑料进行研究。 2.知道塑料的优点和缺点。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给社会带来好处,同时也会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 【教学重点】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 【教学难点】体会塑料污染的危害。 【教学准备】各种塑料制品及木制品、纸制品、纺织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制品、搪瓷制品、老化的塑料制品、打火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师:前几课,我们通过观察、实验认识了纸、纺织材料、金属等材料,知道了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就是天然材料,如果把天然材料加工或加入某种成分改变性质,这种材料就是人造材料。下面请大家猜一猜这些图片上的物体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近20年来蓬勃发展的新材料——塑料。 (板书课题)

(二)认识塑料的优点 1.师:谁能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塑料做成的?(生汇报) 2.师:那么,这些物品以前使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师展示实物或播放课件)以前人们吃饭用的碗、盘子、勺子都是陶瓷做的;洗脸盆、喝水的缸子、水壶都是搪瓷做的;凳子、箱子都是木头做的;装茶具、水果的盘子都是玻璃做的;饭盒、水桶都是金属做的;而药品则大都是用纸或玻璃瓶包装的;爸爸妈妈买菜用篮子,装东西用布袋子。 3.现在为什么要用塑料制品代替呢?塑料制品究竟有什么好处呢?(生汇报) 4.师: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分别比一比。今天老师准备了七种材料做成的物品,有木制品、纸制品、纺织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制品、搪瓷制品来帮助大家进行比较,听好要求:请各组将塑料制品与老师提供的某种制品进行比较,找出塑料有哪些优点。各组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看哪组发现塑料的优点最多!(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交流。) 5.师:汇报时先说你们组用哪种材料与塑料比较,再说发现塑料有哪些优点。 6.学生按组汇报。教师板书:隔热、轻便、耐磨、牢固、

优秀教案模板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教案第 1 页

机械制图教案第 2 页

〖组织教学〗 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创设和谐动感课堂 〖导入任务〗 实际生产装配中经常用螺栓、螺母来连接两个零件,若完成一个螺栓连接需要哪些零件如何用图形将其正确表达出来呢 任务2 绘制螺栓连接图 〖任务分析〗 螺栓连接由螺栓、螺母、垫圈等标准件组成。连接特点是:两个被连接件上加工出通孔,装配后通孔与螺杆之间有间隙,螺栓连接一般可用来连接不太厚并能钻通孔的零件。 〖知识学习〗 一、螺栓及画法 螺栓常用的是六角头螺栓,它由头部和杆身组 成。头部为六棱柱形状,杆身上加工了外螺纹。 1、外螺纹的画法 实物演示 情境式教 学,启发引导学 生思考: 螺栓连接 的装配顺序 教师引出 学习目的 及重点、难点 多媒体演 示 启发学生 思考: 螺栓由几部分 组成哪些知识 已学过哪些是 新知识点 归纳: 外螺纹的 画法是新知识 点 启发引 导: 什么是外 螺纹如何画呢 准备工 具静心上课 结合生 活实际,积极 思考踊跃回 答 同学间 互相交流讨 论,共同分析 其形状及画 法 交流讨 论,各抒己见 机械制图教案第 3 页

教学内容 教师活 动 学生活动 画法: (1)外形图 A、大径线→粗实线 B 、小径线→细实线且入倒角 C 、螺纹终止线→粗实线 (2)投影为圆的视图 A、大径圆→粗实线整圆 B、小径圆→ 3/4细实线圆,倒角圆不画(3)剖视图 剖面线一律画到粗实线 探索思考: 如果是画局部剖视图呢 2、螺栓的画法 二、螺母的画法 螺母的外形近似为正六棱柱,内部加工有螺孔 1、内螺纹的画法 多媒体演 示 启发教学: 螺纹的大 径与小径之间 有何关系倒角 圆如何画 问: 剖面线如 何画呢 安排学生 回答 讲评并归 纳同学们的答 案,多媒体展示 正确答案 多媒体展 示 启发引导: 分析图形 中螺栓头部及 杆身的投影、位 置及形状 模型示范 思考其形 结合所 学知识发挥 空间想象 其他同 学思考讨论 补充 课后进 一步思考其 画法拓展解 题思路 分组讨 论,互相探 讨,集思广 义,由组长归 纳总结 小组交 流可以充分 发挥每个同 学的学习积 极性,提高学 习兴趣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word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小学语文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

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教学准备 词卡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比较“观”字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第一课,谁来说说课题?(板书:观潮) 2.题目中,出现了一个“观”字,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观”字,翻开书,小声读一读,找一找。(板书:天下奇观) 3.比较:“观潮”的“观”字和“天下奇观”的“观”字的意思一样吗?在理

解了“观”字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观”。 4.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二、初读课文,朗读正确 1.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 2.指名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读音。 (薄雾闷雷涨注意学生在朗读加点字时的字音。) 3.出示词卡,朗读词语。 (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小声地再读一读课文,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