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的剂型和生产工艺

保健食品的剂型和生产工艺
保健食品的剂型和生产工艺

保健食品的剂型和生产工艺

保健食品的剂型和生产工艺 (1)

保健食品的主要剂型是什么? (1)

软胶囊 (1)

硬胶囊 (2)

片剂 (3)

蜜膏 (6)

露剂 (7)

散剂 (8)

鲜汁 (9)

茶饮 (11)

酒剂 (13)

口服液 (14)

颗粒剂 (15)

保健食品的主要剂型是什么?

保健食品有11种剂型,分别是蜜膏、露剂、软胶囊、散剂、鲜汁、硬胶囊、片剂、茶饮、口服液、酒剂、颗粒剂

软胶囊

一、软胶囊的概念及特点软胶囊是指把一定量的原料、原料提取物加上适宜的辅料密封于球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软质囊中制成的剂型。

软胶囊的特点表现为以下方面:

1、软胶囊的可塑性强、弹性大。这由于软胶囊囊材组成的性质所决定的,取决于明胶、增塑剂和水三者之间的比例。

2、软胶囊可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如含油量高或液态药物不易制成丸剂、片剂时,可制成软胶囊。

软胶囊除了上述特点外,还具有与硬胶囊剂相同的特点,如方便、利用率高、稳定性好、可以延效等。

二、软胶囊的制作方法软胶囊囊材的组成主要是胶料(主要是明胶)、增塑剂(甘油、山梨醇等)、附加剂(防腐剂、香料、遮光剂等)和水。

软胶囊的形状有球形、椭圆形等多种。在保证填充物达到保健量的前提下,软胶囊的容积要求尽可能减小。软胶囊中填充物如为固体物时,原料粉末应通过五号筛,并混合均匀。

软胶囊生产时,填充物品与成型是同时进行的。

制作的方法可分为压制法(模压法)和滴制法两种。

1、压制法:第一步,要配制囊材胶液。根据囊材配方,将明胶放入蒸馏水中浸泡使其膨胀,待明胶溶化后把其他物料一并加入,搅拌混合均匀;第二步,制胶片。取出配制好的囊材胶液,涂在平坦的板表面上,使厚薄均匀,然后用90℃左右的温度加热,使表面水分蒸发,成为有一定韧性、有一定弹性的软胶片。第三步,压制软胶囊。小批量生产时,用压丸模手工压制;大批量生产时,常采用自动旋转轧囊机进行生产。

2、滴制法:滴制法是指通过帝制机制备软胶囊的方法。制作时需注意胶液的配方、粘度,以及所有添加液的密度与温度。

硬胶囊

一、硬胶囊的概念及特点硬胶囊是指把一定量的原料提取物或原料粉末直接充填于空心胶囊中,或将几种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分装于空心胶囊中而制成的保健食品。

硬胶囊剂具有以下特点:

1、外观光洁,美观,可掩盖原料不适当的苦味及臭味,使人易于接受,方便服用。

2、健功能因子的生物利用度高,辅料用量少。在制备过程中可以不加粘合剂、不加压,因此在胃肠道中崩解快,一般服后3~10min即可崩解释放功能物质,与丸剂、片剂相比,硬胶囊显效快、吸收好。

3、稳定性好,光敏物质和热敏物质,例如维生素宜装入不透光的硬胶囊中,便于保存。

4、可延长释放保健功能物质,可先将原料制成颗粒状,然后用不同释放速度的材料包衣,按比例混匀,装入空胶囊中即可达到延效的目的。

二、硬胶囊的制作方法

空胶囊的制作

囊材的选择:明胶是制备空胶囊的主要原料。除了明胶以外,制备空胶囊时还应添加适当的辅料,以保证其质量。

空胶囊的制作:空胶囊的制作过程可分为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截割及整理等六个工序,多由自动化生产线完成。

按照国家的生产标准,将空心胶囊划分为3个等级,即优等品(指机制空胶囊)、一等品(指适用于机装的空胶囊)、合格品(指仅适用于手工填充的空胶囊)。并对胶囊的外观和理化性状,以及菌检标准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囊内填充物:由于填充物多用容积来控制,而原料的密度、晶态、颗粒大小不同,所占的容积也不相同,所以,一般是按照其剂量所占的容积来选用最小的空胶囊。空胶囊的规格常用的为0~3号,基本可以满足产品的要求。一般是凭经验或试装来决定选择适当号码的空胶囊。

硬胶囊中填充的物品,除特殊规定外,一般均要求是混合均匀的细粉或颗粒。填充方法一般小量制备时,可用手工填充法。大量生产时,用自动填充机。

定量粉末在填充时经常发生小剂量的损失而使胶囊含量不足,故在加工时应按实际需要的剂量多准备几份,待全部填充于胶囊后再将多余的粉末拿开。如果填充物是浸膏粉,应该保持干燥,添加适当的辅料,混合均匀后再填充。

胶囊的封口:有平口与锁口两种。生产中一般使用平口胶囊,待填充后封口,以防其内容物漏泄。封口是一道重要工序。

片剂

片剂的制作方法有颗粒压片法和直接压片法两大类,以颗粒压片法应用较多,颗粒压片法又分为湿颗粒法和干颗粒法两种,前者适用于原料不能直接压片,或遇湿、遇热不起反应的片剂制作。下面重点介绍湿颗粒法。

一、原料的处理按配方的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洁净、灭菌、炮制和干燥处理。

1、适宜粉碎的原料:含淀粉较多的原料如淮山药、天花粉等;或含有少量芳香挥发性成分的原料和某些矿物原料等,宜粉碎成细粉,过5~6号筛。

2、适宜提取法的原料: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原材料如薄荷、紫苏叶等,可用单提挥发油或双提法。

3、适宜煎煮浓缩成稠膏的原料:含纤维较多、质地疏松、粘性较大或质地坚硬的原材料。浸膏片、半浸膏片中的稠膏,一般可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有的亦可达1.4。

4、化学品中的主、辅料的处理:某些结晶性或颗粒状物,如大小适宜并易溶于水者,只要进行过筛使成均匀颗粒或经干燥加适量润滑剂即可压片。一般通过5~6号筛较适宜。

二、制粒大多数片剂都需要事先制成颗粒才能进行压片,这是由原料物性所决定的。制成颗粒主要是增加其流动性和可压性。增加物料的流动性,减少细粉吸附和容存的空气以减少片剂的松裂,避免粉末分层和细粉飞扬。

不同原料有不同的制粒方法,主要分为全粉制粒法、细粉与稠浸膏混合制粒法、全浸膏制粒法及提纯物制粒法等。其中全浸膏制粒法比较常用。

1、全浸膏制粒法:有两种方法,即:

(1)将干浸膏直接粉碎,通过规定的筛子,制成颗粒。

(2)用浸膏粉制粒。干浸膏先粉碎成细粉,加润湿剂,制软材,制颗粒。用这种方法制得

的颗粒质量好,但费时费力,成本高。近年来,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浸膏颗粒,或得到浸膏细粉

进而喷雾转动制粒。这些方法比较先进,既可以提高生产率,又提高了片剂的质量,并减少细菌

污染。

全浸膏片因不含原材料细粉,服用量较少,容易符合卫生标准,尤其适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

低的片剂。

2、提纯物制粒法:是将提纯物细粉(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与适量稀释剂、崩解剂等混匀

后,加入粘合剂或润湿剂,制软材,制颗粒。

片剂颗粒所用的粘合剂或润湿剂的用量,以能制成适宜软材的最少用量为原则。如果原料粉

末较细且干燥,则粘合剂用量要多些,反之则少些。

制成的湿粒要及时进行干燥,含水量应控制在3%~5%的范围之内。

三、压片常用的压片机有单冲压片机和旋转式压片机两种。单冲压片机的产量一般为80片/min,一般用于新产品的试制或小量生产;压片时是由单侧加压(由上冲加压),所以压力分布不够均匀,易出现裂片,噪音较大。旋转式压片机,生产能力较高,是目前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压片机。

压片前要先计算出片的重量。片重的计算:如果片数和片重未定时,则先称出颗粒总重量然后计算相当于多少个单服重量,再依照单服重量的颗粒之重量,决定每次服用的片数,进一步计算出每片的重量。若配方中规定了每批原材料应制的片数及每片重量时,则所得的干颗粒重应恰等于片数与片重之积,即干颗粒总重量(主料加辅料)等于片数乘以片重。如果干颗粒总重量小于片数乘以片重时,则应补充淀粉等辅料,使两者相等。

半浸膏片的片重,可用下式计算:

片重=(干颗粒重+压片前加入的辅料重量)÷理论片数=[(成膏固体重+原粉重)+压片前加入的辅料重量]÷原药材总重量/每片原药材量=[(药材重量×收膏%×膏中含总固体%+原粉重)+压片前加入的辅料质量]÷(原药材总重量/每片原药材量)。

若已知每片主料成分含量时,可通过测定颗粒中主料成分含量再确定片重。

片重=每片含主料成分量÷干颗粒测得的主料成分百分含量。

干颗粒法是指不用润湿剂或液态粘合剂而制成颗粒进行压片的方法。干法制粒的最大优点在于物料不需要经过湿润和加热的过程,可以缩短工时,并可减少生产设备,尤其对受湿、热易变质的原料来说,可以提高其产品质量。

粉末直接压片是指将原料的粉末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后,不经过制颗粒而直接压片的方法,目前国外应用较广泛,国内也有不少研究及生产部门应用。

蜜膏

一、蜜膏的概念及特点蜜膏是指原料经过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入蜂蜜制成的稠厚的、半流体状的剂型。蜜膏的特点是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利于保存,携带方便,便于服用,作用和缓、持久。蜜膏又叫煎膏剂。

煎膏剂中所用的蜂蜜均指炼蜜,糖大多为冰糖或蔗糖,也有用红糖(如益母草膏),糖也必须经过炼制。

二、蜜膏的制作方法蜜膏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煎煮、浓缩、收膏、分装四个步骤。

1、煎煮:将原料按照要求切成片、段,或粉碎成末,加水加热,进行煎煮,先以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煎煮30min即可;将汁液倒入杯中,留渣再加水煎煮,如此反复3次,把3次的汁液合并在一起,静置,用滤器滤过待用。

如果原料为新鲜的果蔬,可用榨汁机榨取汁液,另用其渣加水如常法煎煮,时间可稍短一些,取汁去渣,与前面的汁液合并备用。

2、浓缩:将准备好的汁液加热煎煮,不断搅拌,待汁液浓缩到产品所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可停火;或者取浓缩液滴在滤纸上,如果滴液四边无渗出的水迹,即达到了要求,我们把这种浓缩膏称为“清膏”。

3、收膏:在清膏中加入规定量的炼蜜(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用小火煎熬,不断搅拌,撇去浮沫,当膏液稠度达到所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可停火。除另有规定外,蜜膏的相对密度一般要求在1.4左右。

由于蜂蜜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和死蜂、蜡质等杂物,故应用前须加以炼制,其目的是去除杂质、破坏酶类、杀死微生物、减少水分含量、增加粘合力。

鲜蜂蜜的选择,以半透明、有光泽、香甜味纯、清洁无杂质为好。炼蜜的程度除由制膏原材料的性质而定外,与原料粉末的粗细、含水量的多少、加工季节的气温也有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一般冬天用嫩蜜,夏天用老蜜。

4、分装:先将容器洗净、干燥、消毒,然后再把放凉的蜜膏装瓶,以免日后发霉变质。一般选用大口容器盛装,这是由于蜜膏比较粘稠,存取方便。

露剂

一、露剂的概念及特点

露剂是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一种液体。原料一般带有芳香性,含挥发性成分较多,如花、茎枝、果实等。

露剂的特点是芳香宜人、服用方便。

二、制作方法

露剂的制作方法多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该法系将含有挥发成分的原材料洗净、粉碎,放入蒸馏器中,加适量的水进行加热、冷凝,收集蒸馏液至相当于原材料重量的6~10倍即可。必要时可蒸馏数次。

散剂

一、散剂的概念及特点

散剂是指一种或数种原料经粉碎、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剂型。散剂的表面积较大,因而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

二、散剂的制作方法

一般应通过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以及包装等程序。

过筛:将粉碎的物料选择适当的筛过筛。

混合:即指将多种固体粉末相互交叉分散的过程。在散剂制作的过程中,目前常用的混合方法有研磨混合法、搅拌混合法与过筛混合法等。

分剂量:系指将混合均匀的散剂按照所需要的剂量分成相等重量份数的过程。一般采用重量法、容量法分剂量。大批量生产时可以用散剂定量分包机,其原理与容量法相同。

包装:散剂表面剂大,易吸湿受潮而使质量下降,所以选用的包装材料应有利于防湿,常用的材料有光纸、蜡纸、玻璃瓶、硬胶囊等。包装后的散剂要放在干燥、阴凉、空气流通的地方。

质量检查:这是保证散剂质量的重要环节。检查的项目主要是散剂的均匀度、细度与水分。混合均匀度可采用含量测定法。将散剂不同部位所取的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再与规定的含量相比较,确定是否达到合格程度。

粉末细度的测定依颗粒大小而采用不同的方法,粗大颗粒用过筛法,微小颗粒则用光学显微镜法。

散剂的水分一般不得超过9.0%。

鲜汁

一、鲜汁的概念及特点

鲜汁是指直接从新鲜的水果或蔬菜或其他天然原料用压榨或其他方法取得的汁液。以水果为基料配成的汁称为果汁,以蔬菜为基料配成的汁称为蔬菜汁。

鲜汁的特点有三:

1、营养丰富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碳水化物(以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为多)、维生素、矿物质、水分等。

2、感观性能好一般鲜汁都具有良好的感观性能,味浓色清,能引起人们饮用的欲望。

3、清凉爽口此类食品含汁液多,尤适宜夏天饮用。

二、制作方法

1、原汁

(1)原料的选择与清洗:原料的选择有两种含义,一是挑选合适的品种,如柑橘、柠檬、苹果、桃子、葡萄、菠萝、西番莲、芒果、番石榴、番茄、胡萝卜等果蔬都比较适合加工成鲜汁;二是原料经人工挑选,剔除有霉变腐烂、严重机械伤、青果、病虫害等不符合加工要求的果蔬。

加工前需经过清洗机或用人工对原料进行清洗,充分洗去果蔬表面的污泥杂质及残留的农药。洗净的果蔬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常用0.1%~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2)榨汁和滤过:多数果蔬采用压榨法榨汁,对于一些难以用压榨法获汁的果实如山楂等,则可采用加水浸提方法来提取果汁。

一般榨汁前需进行破碎工序,以提高出汁率。葡萄只要压破果皮即可,而多数果蔬可用打浆机破碎,但要注意果皮和种子不要被磨碎。

榨出的果汁要进行澄清和滤过,通过理化或机械方法除去汁液中的混浊物质,才能得到澄清的鲜汁。一般在澄清前粗滤,然后用酶法或澄清剂进行处理,之后果汁送往细滤机滤过。果蔬汁的质地可通过调节细滤机的压力与筛筒的孔径大小加以控制。

榨汁机与细滤机的构造与果汁的质量关系密切且影响出汁率,可通过调节加以控制。

(3)调整:通过滤过后的果蔬汁按成品果蔬汁标准加以调整。先测定果蔬汁的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并检查其色泽和香味。然后按成品果蔬汁的标准规定值添加适量的糖或酸等进行调整。

一般调整是分批间歇操作,添加的糖或酸使用前要进行溶解、滤过、冷却。

(4)脱气和均质:经调整后的果蔬汁需进行脱气处理。因为在加工中果蔬汁内含空气较多,经过脱气处理,可以避免或减少果蔬汁成分的氧化,防止果蔬汁色泽和风味变化,并防止细菌的繁殖或减少对容器内壁的腐蚀。

一般采用真空脱气机去掉果蔬汁中的空气。

均质的目的是使汁液中的颗粒进一步粉碎,并使之均匀地分布在饮料中。鲜汁只有经过均质加工后,才能保持较好的外观和品质。均质是混浊果蔬汁生产上的特殊工序。均质常用高压均质机或胶体磨两种设备。

(5)杀菌和冷却:杀菌和冷却的目的是防止果蔬汁浓缩过程中受微生物和酶的影响。杀菌方法分为加热杀菌和非加热杀菌两大类,但以前者最为常用。加热杀菌又分为低温杀菌和高温杀菌。低温杀菌用巴氏法,适用于高酸性的果蔬汁。高温杀菌多用于低酸性蔬菜汁的杀菌。

杀菌后进行冷却。

(6)浓缩和包装:浓缩的目的是提高糖度和酸度,增加产品的稳定性,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提高饮料中固形物的比例,缩小汁液的体积,便于保存和运输。

浓缩常用的方法有真空法、冷却法、干燥法。

包装最好采用无菌包装,即把已杀菌并冷却的果蔬汁,在无菌条件下,装填并密封在已经杀菌的容器里,以达到非冷藏条件下长期保藏的目的。果汁是采用无菌包装最早的饮料。无菌包装与传统的罐藏方法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例如:它可减少饮料的营养成分的损失,可加工热敏性强的饮料等,包装的规格较多。

茶饮

一、茶饮的概念及特点

茶饮是指以含茶叶或不含茶叶的原料(质地轻薄,或具有芳香挥发性成分的原料),用沸水冲泡、温浸而成的一种专供饮用的液体。常用的原料有植物的花、叶、果实、皮、茎枝、细根等。

茶饮的特点在于配料灵活,使用方便,饮用随意,象喝茶一样频频饮服,边饮边兑加沸水,直至味淡为止。

茶饮分为袋泡茶、茶块两大类,其中袋泡茶最受欢迎。袋泡茶的特点是体积小,利于贮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袋泡茶适用于质地较轻、疏松,有效成分易于浸出的原材料,尤其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原材料。

二、制作方法

1、袋泡茶袋泡茶一般可分为全生料型和半生料型两种。

全生料型:将原材料(或含茶叶)粉碎成粗末,经干燥,灭菌后,分装入滤袋中即得。

半生料型:将部分原材料粉碎成粗末,部分原材料(或含茶叶)煎煮后去渣取汁,浓缩成浸膏后吸收到原材料的粗末中,经干燥、灭菌后,分别装入耐温的滤袋中即得。

2、茶块将原材料粉碎成粗末、碎片,用面粉作粘合剂。也可将部分原材料煎煮去渣取汁,提取浓缩成稠膏作为粘合剂,与剩余原料粗末混匀,制成软材或颗粒,用模具或压茶机压制成一定的形状,低温干燥而成。

三、质量检查

1、外观及水分外观洁净,色泽一致,闻之清香,品之纯正。袋装茶颗粒大小基本一致。含水量一般不超过12%。

2、定性定量对制剂组分进行定性检查。可用显微镜检查、薄层色谱检查、化学鉴别检查等。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茶,可对其中的挥发油含量及水浸液挥发性成分的浸出量进行含量测定。

3、装量差异取茶剂10份,去掉包装,分别称重,每块(袋、包)内容物的重量与标示重量相比较,装量差异不大。

酒剂

传统保健酒,从成分来讲,有“酒”、“醴”、“醪”之分。“酒”主要含普通药材成分;“醴”除含普通药材成分外,尚有糖的成分;而“醪”除含有糖成分外,尚有酿酒所产生的酒渣成分(即醪糟)。

药酒简单的制法如下:

冷浸法:把药材桉量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白酒中,经常振摇,储存一个时期即可饮用。

热浸法(煮酒法):先以药材和酒同煎一定时间,然后再放冷,贮存。这是一种较古老的制作药酒、食用酒的方法,早在汉代就有青梅煮酒的传说。这种方法既能加速浸取速度,又能使一些成分容易浸出。煮酒时要注意防火安全,可采用隔水煮炖的间接加热方法,即把药料和酒先放在小铝锅、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再放在另一盛水的大锅里煮炖。这样既不会因温度过高损失酒的成分,也比较安全。

药米同酿法:把药料细粉或药汁与米同煮后,再加酒曲,经过发酵制成含糖分较高的醴或醪。

酒剂只适合能饮酒和无肝肾疾患的人饮用,并应控制用量。

口服液

一、口服液的概念及特点口服液是将原材料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

其特点是:

1、能浸出原材料中的多种有效成分。

2、吸收快,显效迅速。

3、能大批量生产,免去临用煎药的麻烦,应用方便。

4、服用量减小,便于携带、保存和服用。

5、多在液体中加入了矫味剂,口感好,易为人们所接受。

6、成品经灭菌处理,密封包装,质量稳定,不易变质。

二、口服液的制作方法一般分为浸提、净化、浓缩、分装、灭菌等工艺过程。

1、浸提:将原材料洗净,加工成片、段或粗粉。一般是按汤剂的煎煮方法进行浸提,由于1次投料量较多,故煎煮时间每次为1~2h,取汁留渣,再进行煎煮,如此反复3次,合并汁液,滤过备用。

2、净化:为了减少口服液中的沉淀,需采用净化处理,过去多采用水提醇沉静化处理,目前采用酶处理法较好,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3、浓缩:滤过后的提取液再进行适当浓缩。其浓缩程度,一般以每日服用量在30~60ml为宜。

口服液可根据需要选择添加矫味剂和防腐剂。常用的矫味剂有蜂蜜、单糖浆、甘草酸和甜菊苷等;防腐剂有山梨酸、苯甲酸和丙酸等。

4、分装:在分装前,液体中加入了一定剂量的矫味剂、防腐剂,搅拌均匀后,可进行粗滤、精滤,装入无菌、洁净、干燥的指形管或适宜的容器中,密封。

5、灭菌:分装后,采用多种灭菌法(如煮沸法、蒸汽法、热压法等)进行灭菌。

三、口服液的质量检查可按以下项目进行检查:外观检查(包括澄明度检查)、装置差异检查、卫生学检查、定性鉴别、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相对密度测定等,这些项目的检查,基本上能有效地控制口服液的质量。

颗粒剂

一、颗粒剂的概念及特点

颗粒剂是指原材料的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或与部分原材料细粉混匀,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晶状)剂型。

颗粒剂中的原材料全部或大部分经过提取精制,体积缩小,运输、携带、服用方便,味甜适口。

二、颗粒剂的分类及制法

颗粒剂按照溶解性能和溶解状态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

1、可溶性颗粒剂该颗粒剂加水能完全溶解,溶液澄清透明,无焦屑等杂质。

制作过程分为:提取、精制、制粒、干燥、整粒、质量检查、包装等步骤。

提取:大多数原材料用煎煮法提取。具体操作是将原材料切成片或段,或研成末,桉常法煎煮,取汁留渣,加水再煮,如此反复3次,将汁液滤过合并,加热浓缩至稠膏状备用。

也有因原材料成分的不同而采用渗漉法或浸渍法或回流法提取。

精制:将稠膏加入等量的95%乙醇,混合均匀,静置冷藏至少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再继续浓缩至稠膏状。

制粒:将精制过的稠膏或干膏细粉拌入一定量的水溶性赋形剂,混匀,再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之后通过颗粒机上一号筛(12~14目)制成颗粒。

可溶性颗粒剂的赋形剂主要是蔗糖和糊精。蔗糖中以白砂糖为好。用前干燥、粉碎、过筛制成糖粉。大多数情况下,稠膏与糖粉的比例是1:2~1:4。保健食品不宜含糖量太高,可以用部分糊精代替糖粉,以减少糖粉的用量。

干燥:用烘箱、烘房、或远红外干燥机进行干燥。注意干燥时,一要迅速,二要温度适宜,温度控制在60~80℃较好。干燥程度,以颗粒中的水分控制在2%以内为宜。

整粒:颗粒干燥后,可能有粘着结块的现象,需用摇摆式颗粒机重新过筛,使颗粒更加均匀,筛出的细小颗粒可以再制粒。

包装:可以用复合塑料袋包装,其优点是不透湿、不透气、颗粒不易出现潮湿溶化的现象。

2、混悬性颗粒剂该颗粒剂用水冲后不能全部溶解,液体中有浮悬的细小物质。它是将一部分原材料提取制成稠膏,另一部分原材料粉碎成细末,二者混合制成颗粒。这种速溶饮多由含有较多的挥发性或热敏性成分的注意原材料制成。

混悬性颗粒剂的制作:普通原材料用水加热,煎煮提取汁液,汁液合并滤过,煎煮浓缩至稠膏待用;含有挥发性或热敏性成分的原材料粉碎成细粉,过筛(多用6号筛)备用。将稠膏、细粉、糖粉桉比例混合均匀成软材,通过1号筛(12~14目)制成湿颗粒,然后进行干燥,干燥后通过1号筛整粒、分装。

食品与健康论文保健食品论文

食品与健康论文保健食品论文 山东省保健食品消费者心理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态度为山东省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提些建议。方法:以现况调查研究方法从山东选取五个城市,在超市等人群密集地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结果:在随机抽取的492个人中,调查者中从未观看保健节目的有17.1%,偶尔的占51.8%,经常的占26.9%,其他的则是每天看。食用过保健食品的占66.3%,其中有1.6%完全不信任保健食品的功效,79.7%的人不太信任,完全信任的占18.7% 。调查者中有54.5%的人愿意进行有偿的营养咨询。结论:人们很关心保健问题,保健食品的食用率较高,未来的发展潜力也很大。但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购买有一种盲目性且信任度不高,了解相关信息的途径较集中易于厂商宣传。建议:厂商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行合理的宣传、包装,政府应严格审批要求、加强监控、扶植有优势的国内企业,并宣传保健知识帮助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保健食品,避免无谓的损失。 【关键词】保健食品;消费者 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几经沉浮,但始终保持着高速的发展,为了解消费者经过这些后对保健食品的想法,促进山东省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和完备,我们于2010年8~10月期间对山东省济南.济宁.威海等五个城市进行了抽样调查。 1.方法

1.1对象 在超市等人群密集的地方随机抽查。 1.2调查方法 将山东省分为消费水平最高.偏上.中等.偏下.最低五个层次,从每个层次随机抽取一个,分成工作日、节假日两种时期,将问卷分批发放完毕,经过整理最终获得492份有效问卷。 1.3资料整理 调查表是专业人员用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SPSS软件)和EXCEL软件处理。 2.结果 2.1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中女性占56.3%,男生占43.7%。年龄20岁以下的占13%,20~60岁的占67.7%,60岁以上的占19.3%。 2.2消费者对保健的意识 被调查者对保健的关心度可以从对保健类节目的收看情况得出来(表1),还有被调查者在家中饮食上完全不注意饮食搭配的为5.2%,考虑过但未实施的占49.7%,考虑并实施的为45.1%,而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都实施。可以看出消费者是很关心保健这个问题的,但可能由于精力有限或知识有限等原因,致使消费者不能完全只采取食补这方法,这就为保健食品提供了市场和存在的必要。由于不论是哪种问题都不是能够轻易解决的,而我省经济又一直在飞速

保健食品的剂型和生产工艺

保健食品的剂型和生产工艺 保健食品的剂型和生产工艺 (1) 保健食品的主要剂型是什么? (1) 软胶囊 (1) 硬胶囊 (2) 片剂 (3) 蜜膏 (6) 露剂 (7) 散剂 (8) 鲜汁 (9) 茶饮 (11) 酒剂 (13) 口服液 (14) 颗粒剂 (15) 保健食品的主要剂型是什么? 保健食品有11种剂型,分别是蜜膏、露剂、软胶囊、散剂、鲜汁、硬胶囊、片剂、茶饮、 口服液、酒剂、颗粒剂 软胶囊 一、软胶囊的概念及特点软胶囊是指把一定量的原料、原料提取物加上适宜的辅料密封于 球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软质囊中制成的剂型。 软胶囊的特点表现为以下方面:

1、软胶囊的可塑性强、弹性大。这由于软胶囊囊材组成的性质所决定的,取决于明胶、增塑剂和水三者之间的比例。 2、软胶囊可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如含油量高或液态药物不易制成丸剂、片剂时,可制成软胶囊。 软胶囊除了上述特点外,还具有与硬胶囊剂相同的特点,如方便、利用率高、稳定性好、可以延效等。 二、软胶囊的制作方法软胶囊囊材的组成主要是胶料(主要是明胶)、增塑剂(甘油、山 梨醇等)、附加剂(防腐剂、香料、遮光剂等)和水。 软胶囊的形状有球形、椭圆形等多种。在保证填充物达到保健量的前提下,软胶囊的容积要 求尽可能减小。软胶囊中填充物如为固体物时,原料粉末应通过五号筛,并混合均匀。 软胶囊生产时,填充物品与成型是同时进行的。 制作的方法可分为压制法(模压法)和滴制法两种。 1、压制法:第一步,要配制囊材胶液。根据囊材配方,将明胶放入蒸馏水中浸泡使其膨胀, 待明胶溶化后把其他物料一并加入,搅拌混合均匀;第二步,制胶片。取岀配制好的囊材胶液,涂在平坦的板表面上,使厚薄均匀,然后用90 C左右的温度加热,使表面水分蒸发,成为有一 定韧性、有一定弹性的软胶片。第三步,压制软胶囊。小批量生产时,用压丸模手工压制;大批量生产时,常采用自动旋转轧囊机进行生产。 2、滴制法:滴制法是指通过帝制机制备软胶囊的方法。制作时需注意胶液的配方、粘度,以及所有添加液的密度与温度。 硬胶囊 一、硬胶囊的概念及特点硬胶囊是指把一定量的原料提取物或原料粉末直接充填于空心胶 囊中,或将几种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分装于空心胶囊中而制成的保健食品。 硬胶囊剂具有以下特点: 1、外观光洁,美观,可掩盖原料不适当的苦味及臭味,使人易于接受,方便服用。 2、健功能因子的生物利用度高,辅料用量少。在制备过程中可以不加粘合剂、不加压,因 此在胃肠道中崩解快,一般服后3?10min即可崩解释放功能物质,与丸剂、片剂相比,硬胶囊 显效快、吸收好。 3、稳定性好,光敏物质和热敏物质,例如维生素宜装入不透光的硬胶囊中,便于保存。 4、可延长释放保健功能物质,可先将原料制成颗粒状,然后用不同释放速度的材料包衣,按比例混匀,装入空胶囊中即可达到延效的目的。 二、硬胶囊的制作方法

2018年华医网项目学习(药学--常用药物剂型的合理应用教学教材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2018年华医网项目学习(药学)常用药物剂型的合理应用 1.常用药物的药剂学知识 1、防止药物氧化的措施包括( D、以上都是) 2、下列药品属于液体剂型的是( C、搽剂) 3、易氧化的药物包括( A、烯醇类) 4、经胃肠道给药剂型的生物利用度最高的是( A、溶液剂) 5、一般药物注射给药的速度比口服给药要(A、快) 6、药物剂型按形态分为( C、4)类 7、关于剂型的重要性叙述错误的是(C、改变剂型不能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8、药物制剂基本要求包括(D、以上都是) 9、易水解的药物包括(A、普鲁卡因) 10、对光敏感的药物要有避光措施,主要包括( C、两者均是) 2.常用药物剂型的合理使用——片剂 1、片剂包衣的作用包括(D、以上都是) 2、MgSO4外用溶液剂可( B、消肿) 3、胃肠道给药剂型包括(A、栓剂) 4、按分散系统分类醑剂属于( A、溶液类)剂型 5、属于皮肤给药的剂型是( B、软膏剂) 6、不可掰开服用的是(A、包衣片) 7、可避免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的是( B、多层片) 8、MgSO4口服溶液剂可( A、导泻) 9、关于片剂的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C、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久贮含量不会下降) 10、MgSO4静脉注射剂可( C、镇静) 3.常用药物剂型的合理使用——胶囊剂、注射剂 1、皮下注射剂多为(A、水溶液) 2、仅供肌内注射的注射剂剂型是(C、混悬型注射剂) 3、水不溶性液体药物,可制成(D、乳剂型注射剂) 4、胶囊剂分为(C、4 )类 5、关于胶囊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D、以上都是) 6、关于静脉给药叙述错误的是( D、油溶液和一般混悬型注射液也可静脉注射) 7、WHO指出每人每年平均注射药品数小于(A、1)种 8、关于注射剂溶媒和附加剂叙述正确的是(D、以上都是) 9、肌内注射剂应小于(C、5ml ) 10、( C、皮内注射剂)常用于过敏试验或诊断 4.常用药物剂型的合理使用——缓控释剂型、外用剂型 1、栓剂分(B、3 )类 2、正常眼可耐受的pH值为( C、5~9) 3、关于眼膏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D、不影响视线) 4、关于缓控释制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D、以上均错误) 5、栓剂的保存:温度在(B、20 )度以下,阴凉干燥处 6、气雾剂的特点不包括(B、药物的稳定性降低)

饮食与养生论文

饮食与健康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饮食更为关注,单纯吃得饱已经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科学饮食已经成了热门的话题。根据现代医学概念,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饮食方法应具备:早餐宜早:人体经过一夜睡眠,肠胃空虚,清晨进食,精神才能振作,因此早餐宜早。 宜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助于唾液分泌,帮助消化,而且能减轻胃的负担。 宜暖:中医认为,胃喜肯恶寒,寒易伤脾胃。食用生冷食品及瓜果均宜适量,有利于胃的消化、吸收;否则,会造成腹痛、呕吐、腹泻等病症。 宜少:在日常饮食中,少吃多滋味,忌暴饮暴食,要做到善食还要善节。 宜软:坚硬的食物难以消化,特别是老年人及胃弱者,一日三餐烹煮饭菜应以烂熟为好。 宜淡:中医认为,多食咸,伤心伤骨;多食辣,伤肝伤脉;多食酸,伤脾伤筋;多食甜,伤肾。因此,要节制饮食,多吃淡味,于健康大有益处。 宜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常吃蔬菜、豆制品有利健康,也不易发胖;常吃素食,还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宜坐:饮食保健专家指出,边走边吃,不卫生;蹲着进食,不利于消化。因此,坐着用餐,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宜静:用餐时,宜安静地品尝美味;而谈笑进食,很容易呛咳;哭着用餐,或者生气吃饭,对身体健康很不利。 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措施。(l)合理分配三餐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3:4:3。 (2)荤、素搭配适当荤食中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又优于荤食。所以,荤食与素食适当搭配,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健康。

(3)不挑食不偏食。无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单吃一种食物;不管吃的数量多大,营养如何丰富,也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4)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不仅能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和急性胰腺炎,而且由于隔肌上升,影响心脏活动,还可诱发心脏病等。 人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合理的膳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生长发育旺盛,身高、体重迅速增长。为了使儿童能健康地发育成长,除了满足营养需求外,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儿童的营养要求:儿童活泼好动,热能和蛋白质的需要量较高。还要充足的钙和磷,同时还应保证维生素C、D、B1和B2的食入量和铁、碘、锌、镁。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这时期全身各部位、各器官逐渐发育成熟。为使青少年能健康地成长,在饮食中要注意如下特殊要求:(l)热能青少年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故对热能的需要量较多,平均每天需要热能大约2800卡。 (2)蛋白质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而且在质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约需要蛋白质80~90克。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动物性蛋白,如蛋类、乳类、瘦肉类及动物肝脏。另外,还应将动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在一顿饭吃,以防增加胃肠道负担。 (3)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B;缺乏,会患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会患口角炎、舌炎;维生素C缺乏,会患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则影响其骨能发育等。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 (4)无机盐青少年需要有足够的钙、磷、铁、碘等元素。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钙和磷,骨骼发育就会出现障碍,严重时可患软骨病。铁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增长,血量逐渐增多,需要

保健食品生产工艺研究报告及其技术要求

保健食品生产工艺研究及其技术要求 生产工艺是保健食品产品研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保健食品工艺研究应以国家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为指导,对产品配方的配伍关系、保健功能、功效成分等进行分析,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方法进行剂型选择、工艺路线设计、工艺技术条件筛选与中试生产等系列研究,使生产工艺做到科学、合理、先进、可行,同时还需按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的规定与要求进行研究资料的整理与总结,使申报资料做到规范和完整,使产品达到安全、有效、可控和稳定。 关于生产工艺研究资料和技术要求,归纳起来,分两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研发报告中有关生产工艺的技术要求在研发报告中涉及生产工艺的有以下三项内容: 一、剂型选择 剂型是将原辅料加工制成适于食用的形式。保健食品剂型的选择应根据配方 原料化学成分的性质,保健功能与适用人群的需要以及生产的实际条件综合考虑。由于保健食品具有食品的属性,故原则上应选择通过胃肠道吸收的口服剂型,非口服剂型不宜做为保健食品剂型。有些原料为难溶性或者某些成分的溶液状态不稳定,则应选择固体剂型;若水溶性好的原料或成分,可选择液体剂型,如口服液、饮料、糖浆剂型等;但是在水中不稳定,如含有易水解、易聚合、易氧化等成分的保健食品,不宜选择口服液等液体剂型。儿童应用的保健食品应注意选择色香味俱佳的剂型。 此外,还应根据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选择剂型。剂型不同,采用的工艺路线、生产技术、生产环境、设备及工人素质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应尽量选用既能充分发挥保健功能,又能充分利用原有设备,适于工业化生产、工艺简便、成本较低、方便食用、便于携带、运输、储存的剂型。目前保健食品常用剂型有茶剂、颗粒剂、粉<散)剂、胶囊<硬)、软胶囊剂、片剂、糖粒、口服液剂、保健饮料和酒剂等。

药物剂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药物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黄桂华 第一部分概述 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满足临床用药要求的新剂型应运而生,不同的药物剂型具有不同的释药特性,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药效,包括载药数量、运转过程、药物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作用部位、持续时间及副作用等。实践证明,药物的最佳疗效取决于合理的剂型设计、科学的给药方式及准确的用药剂量等。不同的药物剂型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十分重要。 一、基本概念 药物(drugs)是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以及对机体生理功能有影响的物质,药物具有防治疾病的活性,故在药物研发的上游阶段又称之为活性物质(active ingredients)。根据来源,可将药物分为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来源的药物)、化学药物(包括人工合成的和抗生素)、生物技术药物三大类。 药物剂型(简称剂型)是根据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指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研究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无论哪一种药物,都不能直接应用于患者,它们在应用于临床之前,都必须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质的药物剂型,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减少毒副作用、便于使用与保存等。一种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主要由药物的性质、医疗需要及应用、保管与运输等方面的要求决定,同一药物可以制成多种剂型,用于多种途径给药,如氧氟沙星片、注射剂、滴眼剂等。剂型是药物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是所有基本制剂形式的集合名词,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粉针剂、软膏剂、栓剂等。 剂型中的任何一个具体品种称之为制剂(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如阿司匹林片剂、胰岛素注射剂、红霉素软膏等。药物剂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好的剂型能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疗效,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方便使用和贮运。 二、药物剂型的分类 药物剂型从广义上讲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传统剂型,即按照传统医药学理论研制生产的成方制剂,如丸、散、膏、丹等;一类为现代剂型,即利用现代高科技、新工艺研制生产的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由于常用的剂型有40余种,有必要按照适当方法将其进行分类以便于学习和掌握。

保健食品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年级专业:食品科学 姓名:王雨学号:2012108045 课程论文题目:茶多酚保健功能研究 课程名称:保健食品专题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茶多酚保健功能研究 学生:王雨 (2012年级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专业,学号201208045) 摘要:茶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健康饮料之一,本文介绍了茶叶中的成分茶多酚的性质组成和提取工艺及其保健功能研究进展。同时,简单分析了我国利用茶多酚开发保健食品的现状,并从进一步从茶多酚健康功能的角度对茶多酚保健食品开发进行了的展望。 关键词:茶叶;茶多酚;抗氧化;保健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观念不断变化,食品消费趋势逐渐转向具有合理营养和保健功能的营养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也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最受人们欢迎的健康饮料之一茶,它当中含有茶蛋白、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和茶叶皂甙等多种功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自古以来,茶叶就被推崇为养生的保健饮料,早在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明代顾元庆茶谱记载“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茶叶中的化学成分经分离鉴定的已知化合物有500多种,其中有机化合物有450种以上。[1] 目前,从不同茶类中发现的功能性成分主要有多酚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多糖类、维生素类以及经氧化的多酚类衍生物等物质,而含量最多、研究最广的是茶多酚,其中又以儿茶素及其EGCG为主。 1 茶多酚的性质组成 茶多酚主要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类、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缩酚酸类及聚合酚类等,其中儿茶素类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儿茶素类主要包括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醍(EGCG)4种物质,其中EGCG约占儿茶素的50%左右[2]。茶多酚纯品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热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不溶于苯及氯仿等有机溶剂;具有吸湿性;耐热性及耐酸性好;在pH 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光照或pH>8时不稳

中国保健食品GMP(2010年修订版)-《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修订稿)》分析

中国保健品GMP (2010修订版)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保健食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保健食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规定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机构与人员、厂房与设施、设备、物料与成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文件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与保健食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各机构和人员职责应当明确。 第五条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 第六条企业应当配备与保健食品生产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专职技术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职工总数的5%。 第七条企业负责人是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管理,应当熟悉保健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本规范的实施负责。 第八条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必须是专职人员,并且不

得互相兼任。应当具有与所从事专业相适应的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技术职称,具有至少三年从事保健食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第九条生产管理负责人主要职责: (一)确保保健食品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生产、贮存,以保证保健食品质量; (二)批准与生产操作相关的各种岗位操作规程并确保严格执行; (三)确保生产记录在提交质量管理部门之前经指定人员审核,生产偏差已经报告、调查、评价并得到处理; (四)确保厂房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五)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验证工作; (六)协助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和监督物料的供应商; (七)确保生产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培训内容。 第十条质量管理负责人主要职责: (一)审核并放行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 (二)确保在成品放行前完成对批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的审核; (三)确保完成所有必要的检验; (四)批准质量标准、取样方法、检验方法和其他质量管理规程; (五)审核和批准所有与质量有关的变更; (六)确保所有重大偏差已经过调查并得到及时处理; (七)批准并监督委托检验; (八)监督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情况,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九)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验证工作,审核和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 (十)确保完成生产和质量内部评审; (十一)审核和监督物料供应商;

药剂学思考题

《药剂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是什么? 2.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 3.简述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4.简述药物剂型的各分类方法的优缺点? 5.药典的定义和性质 6.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7.什么是GMP与GLP 第二章液体制剂 1.液体制剂的按分散系统如何分类? 2.液体制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4.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有哪些? 5.简写溶液剂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6.糖浆剂概念及制备方法 7.芳香水剂、酊剂、醑剂、甘油剂的概念 8.高分子溶液剂的制备过程有哪些? 9.混悬剂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0.何为絮凝,加入絮凝剂的意义何在? 11.乳剂和混悬剂的特点是什么? 12.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13.用stoke’s公式描述影响沉降的因素,并说明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具有哪些作用?14.说明多相分散液体制剂混悬剂物理不稳定性的表现及其解决方法? 15.简述混悬剂中常用的稳定剂及在制剂中的作用。 16.混悬剂的质量评定 17.乳剂的类型、组成、特点 18.乳化剂的种类 19.乳剂中药物加入方法 20.如何选择乳化剂? 21.影响乳化的因素 .22.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23.乳剂的物理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24.复合型乳剂的类型制备 25.乳剂的质量评定有哪些? 26.简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27.简述助溶和增溶的区别? 28.简述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29.增加溶解速度的方法。 30.什么是胶束?形成胶束有何意义? 31.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在药剂中主要有哪几个作用?

第三章注射剂 1.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2.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3.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 4.热源的定义及组成是什么? 5.热原的性质有哪些? 6.简述污染热原的途径有哪些? 7.简述安瓶注射剂生产的工艺流程。 8.制备安瓶的玻璃有几种?各适合于什么性质的药液? 9.某一弱酸性易氧化的药物,若制备成注射剂,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①注射剂制备过程中哪些生产环节需要在洁净区完成,洁净区洁净度级别一般规定为多少级? ②应采用何种玻璃的容器? ③制备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药物氧化? 10.输液按规定的灭菌条件灭菌后,为什么还会出现染菌现象? 11.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12.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那些? 13.冷冻干燥的原理、特点 14. 冷冻干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处理的方法? 第四章固体制剂 1.写出散剂的概念与制备方法。 2.散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3.胶囊剂的概念、分类与特点是什么? 4.空胶囊的组成与规格。 5.简述软胶囊剂的组成与质量控制 6.胶囊剂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7.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8.片剂的可分哪几类? 9.片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10.片剂的常用辅料有哪些? 11.写出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 12.片剂的成型及其影响因素。 13.简述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 14.片剂产生裂片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15.片剂的包衣的目的何在。 16.包糖衣的基本过程及包各层的目的。 17.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哪些? 18.简述片剂崩解的机理,那些片剂对崩解有特殊要求,如何实现? 19.何为溶出度,哪些类型药物需做溶出度实验? 20.简述颗粒剂的概念与制备方法。颗粒剂和干混悬剂有和区别? 21.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哪些? 22.滴丸剂的概念、基质有哪些? 23.说明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各自的优缺点?以片剂为例说明固体制剂在体内的过程?如何

食品与健康_论文

食品与健康 摘要:生活在当今一个物质丰富,医疗水平高的时代,仍然有很多人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而究其原因饮食习惯的不科学、生活习惯的不规律是根本。食品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只有懂得如何科学的、健康的饮食才能真正的开始健康的生活。 关键词:健康、科学、营养、吸收 Abstract: Living in a material rich, era of medical level is high,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eople in an unhealthy or the state of sub-health, and investigate its reason, the dietary habits of the unscientific, irregular habits is fundamental. Food is related to human life, only know how to scientific, a healthy diet can really start a healthy life. Keywords: health, science, nutrition, absorption 正文: 时代不停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也不知不觉的发生了改变。每天都有大量种类丰富的食品供人们选择,而这些食品并不是都能起到补充营养、有助于人身体健康的作用。甚至有很大一部分食物是垃圾食品,只能单纯的充饥对人的身体伤害很大。而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一定要懂得如何吃、吃什么,也就是食品与健康的关系。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 饮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部分:饮食得当助美丽。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从食物中吃出美丽来,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饮食的要点就是:合理偏食为健康充电,缺啥补啥;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饮食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

中药饮片生产工艺

第一章中药饮片简介 1.1 中药材 1.1.1中药材的定义 中药材是指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对天然来源的动、植、矿物(除人工制品和鲜品外)通过采捕收集、加工干燥、包装贮藏等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药材,通称为中药材。 1.1.2 中药材质量的控制关键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必须首先保证原料药材的质量。中药材质量的控制关键如下。 1、选择道地产区,无污染和品质优良的道地药材(最好从建立GAP基地的供应商购进药材)。 2、选择适当的采集、捕捉季节、生长年限,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得到品质优良的药材。 3、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如切、洗、煮、蒸、干燥、分档等不同方式进行产地加工,保证规格、性状、干燥状态品质优良。 4、选择适宜的包装、贮藏和养护,做好防虫、防潮、防霉变等,保持品质稳定。 1.2中药饮片 1.2.1 中药饮片的定义 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通过净选、切制

和炮制三大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成品。其中属于“把子货”的药材都得切制成一定形态的薄片(或颗粒)。所以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通称为“中药饮片”。为了适应中医处方调配、成药调配以及中医临床诊疗的需要,中药饮片的质量至关重要,只有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才能保证中医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1.2.2 中药饮片的分类 1、传统饮片 传统饮片是指中药材通过净制、浸润、炮制、切制、干燥等工序加工后的成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和目前各省市饮片炮制规范中传统饮片的类型有薄片、厚片、直片(顺片)、斜片、丝、块、段或节等。s 2、包煎饮片 包煎饮片即将中药材通过炮制后,粉碎成40目左右的颗粒(籽类除外),然后按一般处方用量装成几种不同重量规格的布袋或纤维袋,供配方用。其可直接带包煎,因颗粒度小,表面积大,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和溶出度,各批产品质量稳定,重现性好。亦有粉状制成袋泡茶包装形式直接用开水冲泡服用的。 3、中药颗粒饮片 中药颗粒饮片即将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干燥、制成颗粒,按一般处方用量装成几种不同重量规格的塑袋,供配方用。其产品质量均一、稳定、可控、体积小、溶出快,可直接冲服,便于贮存和运输。

保健食品论文

SOD在保健食品中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从古至今,衰老问题一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1955年D.Harman提出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攻击生命大分子造成组织细胞损伤,是引起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作为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天然清除剂,成为了保健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生理功能、保健食品 一、SOD的概述 超氧化物歧化酶(英语:Superoxide dismutase,别名肝蛋白、奥谷蛋白,简称SOD)是一种能够催化超氧化物通过歧化反应转化为氧气和过氧化氢的酶。它广泛存在于各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保护暴露于氧气中的细胞。对人体不断地补充SOD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超氧化物歧化酶是1938年Marn等人首次从牛红血球中分离得到超氧化物歧化酶开始算起,人们对SOD 的研究己有七十多年的历史。1969年McCord等重新发现这种蛋白,并且发现了它们的生物活性,弄清了它催化过氧阴离子发生歧化反应的性质,所以正式将其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 二、SOD作用机理 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简称SOD,ECl.15.1.1,它催化如 下的反应: 2O2-+2H+→H2O2+O2 O2-称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生物体多种生理反应中自然生成的中间产物。它是活性氧的一种,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是生物氧毒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SOD是机体内天然存在的超氧自由基清除因子,它通过上述反应可以把有害的超氧自由基转化为过氧化氢。尽管过氧化氢仍是对机体有害的活性氧,但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会立即将其分解为完全无害的水。这样,三种酶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氧化链条。

70082煅磁石饮片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 1.1 品名:煅磁石,成品代码CP70082。 1.2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碎块或颗粒。表面黑色。质硬而酥。无磁性。有醋香气。 1.3 性味与归经: 咸,寒。归肝、心、肾经。 1.4 功能与主治: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用于惊悸失眠,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肾虚气喘。 1.5 用法用量:19?30g ,先煎。 1.6 规格与包装规格:1kg/包、2kg/包、5kg/包。 1.7贮存:置干燥处。 2.处方依据及制法 2.1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江西中药炮制规范》(2008年版)。 2.2 处方 磁石 2.3 批量 每批按100kg 进行换算物料消耗定额。 2.4制法 取原药材,净制、锻制。 3.生产工艺流程图 4.饮片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及质量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措施 4.1生产准备 4.1.1 文件准备 “已清洁”标志。 “检定合格证”,对生产用的测试仪器、仪表按要求进行必要的调试,符合生产需要。 班前要进行检查,有安全检查表的要依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对运转设备要进行试车听诊、视诊,必要的润滑,和防护措施的检查。要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要做好防冻或降温工作,电气设备要防止漏电伤人、短路或过载起火。 4.2备料 4.2.1 领用前的核对与计算

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核对所需领物料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及合格标志等; ①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料; ②包装容器内无标签或物料标识卡、合格证; ③因包装被损坏、内容物已受到污染; ④已霉变、虫蛀、鼠蛟烂; ⑤在仓库存放已过复验期,未按规定进行复验; ⑥其他有可能给产品带来质量问题的异常现象。 4.3净选:将按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领取的煅磁石移至净选岗位“待加工”区域。将药材置于药材净选台上人工挑选,去除非药用部位,杂质.一次倾置量不能太多。净制好的药材装入洁净容器内,称量,挂好物料标签,并移至“已加工”区域,杂质倒入废弃桶内。 4.4锻制:设定炒药机温度为600℃,按启动炒药机预热约30分钟,至设定温度时,净制好的材料倒入炒药机内炒炙,每锅炒炙数量不超过20公斤,炒至药材表面颜色变深黄色,取出。 4.5包装: 4.6生产结束 各工序生产结束后应按规定作好清洁、清场、收率计算、物料结退以及批生产记录等工作。 4.6.1 清洁与清场 4.6.1.1作业人员在加工作业结束后,先将加工好的物料转移到指定处。 4.6.1.2清理设备、容器、室内产品遗留物。剩余物料能回收的可作上标示,待下批生产同品种时掺入,不能回收的要及时处理。 4.6.1.3整理室内器具,清除废物贮器中的废物。 4.6.1.4按清洁操作规程对室内设备、器具、场所进行清洁。 4.6.1.5 QA人员按要求进行清场检查、评价,符合要求发给清场合格证,不符合要求,按程序重新清场。 4.6.2结料与退料 4.6.2.1每个工序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都必须进行物料使用情况的统计,应符合规定定额; 4.6.2.2剩余的原辅料经检查质量、数量后应及时封装,防止污染。包装上注明名称、剩余数量、封装日期、封装人、复核人等,退库或退回车间暂存间,并做好记录。 4.6.2.3当物料结算发生偏差时,应按偏差处理程序及时处理,并记录。 4.6.3批生产记录: 4.6.3.1批生产记录各岗位记录由岗位操作人员填写,岗位负责人、QA员审核签字,后交车间工艺员汇总、整理、审核。

剂型

剂型 中文名称:剂型英文名称:formulation;preparation 定义1: 具有一定组分和规格的药剂加工形态。 定义2: 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 剂型指方剂组成以后,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介绍 方便临床使用,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降低或避免不良反应。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等,同一种药物,根据临床需要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如尼莫地平有片剂和注射剂,不同剂型有不同的使用特点,同一种药物剂型不同,作用有时也不同。 定义解释 药物制剂的形态。也指根据药物性质,以及治病和处方的要求制成的药剂(成品药)。合适的剂型是为了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以及便于使用、贮存和运输。 历史记载 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里就有“鬯其酒”的记载,《针灸甲乙经》序言有“汤液始于伊尹”之说,说明酒剂、汤剂在商代就已出现。战国后期的《内经》中已有汤液醪醴的专论,并记载了汤、丸、散、膏、丹、酒六种剂型和各种剂型的制法、用法以及适应症。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药物剂型已有煎剂、浸剂、酒剂、浸膏剂、糖浆剂、软膏剂、栓剂、熏洗剂等多种,并首次记载了使用动物胶汁、炼蜜和淀粉糊作丸剂的赋型剂,为中药制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晋代葛洪的《肘后方》中增载了铅硬膏、干浸膏、蜡丸、浓缩丸、锭丸、条剂、饼剂和尿道栓剂等十余种剂型。唐宋两代,医学著作纷纷问世,大大丰富了剂型的内容,宋代的《和剂局方》中所载的很多方剂、剂型和制法,至今仍为传统中成药的制备所沿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各种传统剂型几乎备齐,达40种左右,许多剂型的制作和应用也同现代科学理论相符合。

保健食品功能论文

保健食品功能-辅助改善记忆 一、功能释义 1、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我们见过的人或物、听过的声音、嗅过的气味、品尝过的味道、触摸过的东西、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等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并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来,这就是记忆。根据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2、健忘与记忆力减退 日常生活中,如发现自己近期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常记不住事,丢三落四、忘记刚刚做过的事情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记忆力减退,在医学上,称为“健忘”。 3、健忘的分类 健忘可分为器质性健忘和功能性健忘两大类。 (1)器质性健忘。 是由于身体的器质性病变或外伤原因引起的。包括脑肿瘤、脑外伤、脑炎、脑卒中等,造成记忆力减退或丧失;某些慢性疾病,如内分泌功能障碍、营养不良、慢性中毒、动脉硬化、颈椎病等,也会损害大脑造成健忘。 (2)功能性健忘。主要表现在: 年龄增长引起的记忆力下降; 嗜好烟酒引起的记忆力下降; 生活、工作压力大引发心理问题,导致记忆力下降; 摄入营养不足引起记忆力下降。 少年儿童的记忆力下降多是因为压力和营养引起的。 4、传统医学中关于记忆的观点 中医认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智”,人的思维活动和五脏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此外,“脑为元神之府”,脑髓盈满,则耳目聪明,精力充沛;脑髓空虚,可出现记忆减退。 中医把健忘分为实证、虚证。实证证型有痰浊内扰、瘀血;虚证证型有肾精亏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能够改善记忆力的中草药方剂也根据不同的证型有滋补肾阴、补益心脾、交通心肾、涤痰化浊、益气活血的不同。

二、保健功能原理 1、改善记忆力功能的原理 人的大脑是产生思维和意识的中枢,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大脑功能的正常运行需要多种营养物质的参与,此外,在进行脑力活动时,脑细胞需要大量的氧气。如果供氧不足,就会影响大脑的思维功能。 因此,记忆力如果要得到提高,可以从以下途径达到效果: (1)补充大脑正常运行的必需物质。 (2)增加大脑细胞对氧气的利用。 (3)补充能够促进脑部新陈代谢产物排出的物质。 2、国家如何认定“辅助改善记忆”的保健功能 目前,有关学习、记忆的生理、生化和解剖学原理还有待研究,因此主要通过动物和人体的学习记忆试验来验证某些食品是否具有改善记忆的作用。根据试验结果来证实某些保健食品对学习、记忆的全过程是否有着积极的影响。 动物实验要做重复实验;人体试食试验统一使用临床记忆量表,如果结果阳性,就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辅助改善记忆”作用。 三、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说明 1、适宜人群 国家规定的适宜人群是“需要改善记忆者”,这里面有几个含义: (1)记忆力减退者。这里是指记忆力减退的中老年人。 (2)脑力劳动者。辅助改善记忆力的保健食品多有健脑作用,对维护大脑的正常功能有着积极的意义。 (3)广大少年儿童。升学的压力使少年儿童同样存在需要改善记忆的需求。 2、不适宜人群 国家没有规定不适宜人群。这要根据该保健食品的成分来确定。例如,普通深海鱼油就不适合少年儿童服用。 四、“辅助改善记忆”功能保健食品概况 1、市场现状 1994年,原珠海巨人集团出品的“脑黄金”以“让1亿中国人先聪明起来”为主题的强大广告攻势打开了改善记忆力的保健食品的市场。此后,“生命一号”、“忘不了”、“脑灵通”、“脑轻松”等多个品牌相继出现,此类保健食品在整个保健食品市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一般购买改善记忆力的保健食品的消费者主要是父母或长辈买给中小学生。他们买什么牌子的保健食品受广告影响大,而且多在临近考试时买,考试完就不买了。 从这种消费状况上来看,这个市场属于不成熟的消费。作为真正需要改善记忆的消费群体,脑力劳动者的潜在市场还没有启动。

保健食品生产管理工艺重点

保健食品生产管理工艺要点 1.原辅料的预处理 (1)原辅料使用前,应核对品名、规格、数量、件数及化验合格单, 并检斤验质、过筛,谨防异物混入。 (2)处理后的原辅料装入洁净、干燥的容器中,内外附有标签,做好 记录,转入下工序。2.配料与制粒 (1)核对前工序下转的药粉、稠膏(浸膏)的标签,无误后验收。 (2)配料计算及投料时,要求操作者与复核者在生产记录上签名。 (3)需制粒后装囊的品种,制粒时要先将粉粒混合均匀,逐渐加入一 定比例的稠膏或粘合剂。一个批号分几次制粒时,应颗粒大小一致,松紧一致。 (4)对粒合剂的温度、浓度、数量等技术条件,必须按品种特点制定 必要的技术参数,并严格控制操作。用水制粒时应采用纯水。

(5)称量用的衡器,使用前应校正,并定期校验。 3.干燥 (1)按品种规定控制干燥盘中湿颗粒的厚度、数量,干燥过程中应经常翻料,并定时通风,定时记录干燥温度,以防止焦化,控制颗粒水分在规定范围之内。 (2)应定期检查烘箱温度的均匀性。 (3)采用沸腾床干燥时,所用的空气要净化除尘,操作中应不断检查有无结料现象,使其干燥均匀。 4.整粒 (1)整粒机落料斗中应装有永久性磁铁,吸除意外进入颗粒中的铁屑。 (2)芳香性物料按规定含量经计算后在整粒过程中逐渐加入,以便混合均匀。加入芳香性物料的颗粒混合后,应在容器中密闭存放四小时以上,便于渗透均匀。 (3)混好的颗粒装在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明品名、批号、批量、件数、日期、工号,及时送中间站。 (4)特殊有毒品种,应在密闭室中生产,操作人员应隔离操作。室内

应装有吸尘装置,排除的粉尘应集中处理。 5.装囊 (1)分装前先核对空心胶囊半成品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应与化验合格单相符。 (2)空心胶囊、半成品及其成品应放置在恒温恒湿室内,应控制室温为18~28℃;相对湿度为45%~65%。 (3)手工分装:每板分剂量应定人调剂、称量、复核并签章;设专人检验质量差异,每板抽检合格后验收,分装板应定人管理。收、发均应验质,发出问题,应及时修理或调换。 (4)机器分装:应定人负责设备的调试与养护,分装前应试装,并检查装量差异,外观,试装合格后方能开机,开机后应定时抽样检查平均装量,及时调整机器,试装中不合格的胶囊应返工处理。 (5)称量、检测所用的衡器,使用前应校正,并定期检定。 (6)分装好的半成品装入洁净、干燥的容器中,密闭保存,防止吸湿,容器内外应附有标签,标明名称、批号、规格、数量、件数、日期、工号,然后转入下工序或中间站。 6.检囊、打光

常用药物的药剂学知识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常用药物的药剂学知识 一、药物剂型的概念与分类 (一)药物剂型的概念 药物剂型是指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形式,简称剂型。像片剂、注射剂、气雾剂,滴眼剂等。 一、药物剂型的概念与分类 (一)药物剂型的概念 药物剂型是指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形式,简称剂型。像片剂、注射剂、气雾剂,滴眼剂等。 药物制剂它是根据药典或者药政管理部门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例如青霉素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利福平滴眼剂等。 (二)药物剂型的分类

1 、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例如硫酸镁有注射剂, 25% 的酸酸镁注射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它有外用的 50% 的硫酸镁溶液,外用可以有消肿的作用, 30% 的硫酸镁溶液内服,它有利胆的作用。另外用 50% 的硫酸镁溶液口服有导泻的作用。 2 、剂型能够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一般的药物注射给药的速度要比口服给药快,一般药物是这样的。 3 、改变剂型可以降低或者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像慢阻肺的病人,可能会长期使用一些β 2 受体激动剂或者激素类药物。β 2 受体激动剂长期使用会引起来心悸,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引起缺钙,免疫力降低以及一些代谢的紊乱。如果改用气雾剂,气雾剂它是一个局部给药,它主要是通过口腔的吸入然后进入到气管、以及进入到肺部,这样它可以减少对全身的影响。 4 、某些剂型可以产生靶向作用,像一些抗肿瘤的药物。 5 、剂型它可以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像吲哚美辛是一个非甾体的抗炎药,它原来常用的是片剂,由于溶出比较差,就使得药物的吸收率比较低,这样每天如果要想达到止疼抗炎的作用需要 200 到 300 毫克的剂量。后来制成了胶囊剂,胶囊剂使得它溶出增加了,这样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也就增加了,每天只需要 75 毫克到 150 毫克的量,就可以达到片剂 200-300 毫克的作用。 二、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除静脉给药的药物外,其他的剂型对药物的吸收以及生物利用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剂型的不同会影响药从剂型中溶出的速度,从而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和它的生物利用度。主要表现在药物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作用持续时间以及毒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