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泥鳅技术要点

稻田养殖泥鳅技术要点
稻田养殖泥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显著等特点,是当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种粮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稻田养鳅就是充分利用水田资源,通过增放泥鳅苗种,加强投饲管理,实现稻鳅共生的一种新的种养模式。1999年长兴县发展稻田养殖泥鳅803亩,共产商品鳅 165吨,产稻谷329吨。大约经过6个月的养殖,每亩可生产商品鳅 200公斤以上,获利可达2000余元以上,经济可观。现将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田块选择。首先选择那些水源丰富、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柔软、腐植质丰富,ph呈中性或弱酸性的粘性土块为好,这种稻田保水力强,不渗透,利于控制水位;每块田面积以1-2亩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集中连片,以便管理。
一、田间工程。稻田沿埂四周开挖鱼沟,宽1-1.5米、沟深0.4-0.5米;中间“+”形鱼沟与环沟联通,宽0.8-1.2米、沟深0.3米,在进水口开挖鱼溜,宽3米,长6-8米、深0.5-0.6米;加宽加固田埂,田埂高达到0.5-0.7米,田埂面宽0.3-0.4米,务必整实。田埂内侧铺设塑料薄膜,底部埋入泥土0.2米,防水渗透及泥鳅逃走。同时建好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用密眼网片包扎,严防泥鳅外逃及进水时把敌害生物带入。
二、水稻品种选择及放养前的准备。选择具有茎杆坚硬,耐肥力强,不易倒伏,抗病力强的水稻品种。将夏熟作物全部收割完,每亩施畜、禽粪肥800-1000公斤,然后上水翻耕,平田整地,疏通进排水系及鱼沟、鱼溜,并每亩施用60-7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
适时插秧,鳅种放养。秧苗栽插前,每亩施碳铵40公斤,磷肥30公斤,增加土壤肥力,6月中旬前后进行秧苗栽插,秧苗插种后约7-10天,待身苗成活返青后,加注新水至稻田水位10-15cm,立即放养鳅种,亩放8000-12000尾,规格5-8公分。
三、水稻施药和烤田。水稻施用农药时尽量施用高效低毒农药,喷洒在水稻茎叶上,避免药物直接落入水中,施用农药后,及时注入新水,改善水质条件,确保对泥鳅没有危害。烤田地是促进水稻生长的重要技术措施,对养殖泥鳅的稻田可采取轻烤的办法,将水位降至田面露出来即可,烤田时间要短,烤田结束后,再将水位加深到原来水位,妥善处理水稻生长和泥鳅的关系,夺取水稻、泥鳅双丰收。
四、投喂饵料和饲养管理。泥鳅的食性很广,除摄食天然饵料外,还摄食人工配制的饵料。要根据泥鳅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投喂不同的饵料,鳅种发摄食浮游动物性饵料为主,中鳅和成鳅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投饵方法:每天上午8-9点,下午4-5点

各一次,饵料投放于食台上,日投饵量占池鳅体重的6-7%,同时视泥鳅摄食、水质、气温及水体中的天然饵料等情况灵活掌握。同时做好稻田养殖泥鳅的防逃逸外,在下大雨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让水漫过田埂,以免泥鳅随水逃出,并检查是否有杂蟹钻洞漏水,如有洞漏水,须及时堵塞。
五、水稻、泥鳅的收获。水稻在霜降前后进行收割,首先要逐步降低水位,把泥鳅全部引入鱼沟溜,使田面露出后收割水稻。稻收割结束,注入新水到原水位。泥鳅捕捞:可先排放田水,在排水口设置三角网,泥鳅即随水游出而被网捕,这种方法捕鳅往往不易捕尽,需重新灌水复捕一次,另一种方法把田内鱼沟疏通,与鱼溜相联,然后排干田水,在沟溜水中用抄网捕获。泥鳅有钻泥的习性,必要时也可用铁锹挖捕






稻田养鳅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村副业,它不仅能增加商品鳅产量,而且由于泥鳅能钻松稻田泥土,吃掉害虫,可以促进肥料分解,达到鳅稻双丰收的目的。

其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1、稻田选择及设施建设: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土壤为弱酸性、不漏水的旱涝保收田进行改建。田埂层层夯实,不漏水,高出水面30-50厘米。沿田埂开挖一条宽30-50厘米、深30厘米的鱼沟,田中开几个面积为4-6平方米的鱼坑,深30-50厘米。鱼沟、鱼坑的面积约为稻田总面积的5%。田埂四周插上木板或钙塑板(入泥30厘米),用以防逃。在进排水口要建二道网,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

2、施基肥与放养:放鳅前先将田水排干,曝晒3-4天,再按每100平方米田面撒米糠20-25公斤,次日再施畜肥50公斤,再曝晒4-5天,使畜肥腐烂分解,被土壤吸收,然后蓄水。当田面水深15-30厘米时,每100平方米水田放养体长5厘米左右的原鳅种10-15公斤。

3、饲养:泥鳅放养后第1个月,投喂炒麦麸和蚕蛹粉各半的混合饵料,1日1次,每次投饵量为泥鳅总体重的3%-4%。开始时采用撒投法,将饲料均匀地撒在田面上,以后逐渐缩小撒投面积,最后将饵料投放在固定的鱼坑里。1个月后,每隔15天追肥1次,同时投喂蚕蛹、米糠、豆饼、菜饼、动物下脚料等饵料。

4、日常管理:经常检查堤防设施,防止逃鳅。稻田水位应根据稻鳅需要适时调节,初期10-15厘米深,中后期15-30厘米深。日常管理中可适量施放石灰,一方面可作为肥料,另一方面可起到消毒作用。此外,养鳅的水田一般不宜过多除草。

5、水质管理: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苗种放养后,稻田水深度至少保持在5cm以上,养殖中期(大约7月中旬), 此时正

是高温季节, 田水深度应保持在10cm以上。养殖期间3—5天换水一次。 在日常巡查中,如发现泥鳅浮头、受惊或日出后仍不下沉,应立即换水。
6、病害防治: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水霉病、打印病、烂鳍病、寄生虫病。由于稻田鱼病较难治疗,故在放养鳅种时须经过检疫或采用鱼种消毒等预防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