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这一百年是中国城乡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

20世纪这一百年是中国城乡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
20世纪这一百年是中国城乡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

20世纪这一百年是中国城乡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年。生活在这一时段的中国人都可以亲身感受到这样的变化。可以说,人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的变化。但是,从另一个侧面看,在这样的过程中,社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断裂,而仍然体现出一种延续(至少在外观上是这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样的社会延续是通过生活在中国社会中而又跨越了不同时代的人的延续表现出来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前提,我们才有通过对人的记忆的发掘去追溯历史事件的真相进而在微观层面达成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史的把握和描述的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致与宏观层面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史的把握和描述相互印证,并在某种意义上补充和完善宏观变迁史这样的目标。这样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显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必须借助历史社会学的理论和视角。而且,在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应对这样一些对“走向叙述”的历史社会学来说是关键性的问题:(1)历史社会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有一点与历史学相同,即其基本目标也在于发现(历史)事实、弄清(历史)事实和叙述(历史)事实,那么,个人的回忆性叙述能否反映这样的事实?进一步地,通过被访人的回忆叙述我们能否达致对历史事件真相的认识和相对准确的叙述?(2)建立在实证主义基础上的传统的社会学(比如孔德和涂尔干)认为事件“只是历史的表象而非真实”,在对由叙述而获得的事件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如何解决这样的“真实性”问题?(3)由此必然产生的一个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是,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论与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依据的方法论有何不同?同时,走向叙述的历史社会学还必须解决自身的一些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社会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叙述如何提供解释?理论在叙述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问题在实践中的解决无疑会对历史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有难以估量的帮助。

这些问题在理论上的厘清需要一个历史主义的立场。基于历史社会学的历史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合法性依赖于韦伯的理解方法以及现象学和阐述学传统。它的最基本的信条是: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和历史“科学”的方法论是独特的。因为社会现实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只能通过阐述性的理解加以揭示的主观面向,所以社会世界不可能用和自然界一样的客观的因果方式进行了解,经常被认为是因果分析所必须的超越的客观性不可能达到。因此,历史主义拒绝科学的实证主义哲学,也拒绝它的伪装形式的理论。它偏好强调历史事件复杂性、唯一性和偶然性的阐释以及研究历史的整体性的方法。它也是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者,拒绝单一的因果模型,偏好通过丰富的描述性的叙述来把握历史事件的复杂性。而且,它对理论并无仇恨,只是提醒人们要注意理论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它也不放弃对规律的追寻。

由此出发,历史社会学对因果关系重新给予定义和解释。比如,索莫斯倡导发展一个“以叙述性和意义、次序和偶然性的中心性而不是普遍性和预测性法则为基础的因果关系观念”(Somers,1996)。历史社会学中的叙述主义者进一步认为,事件为什么发生,事实上可以从事件如何发生那里寻找答案(Tilly,1990)。因此,对于事件的“适当的”叙述即是对事件的解释(Collingwood,1946)。维因进一步指出,“历史就是叙事”,“历史学和物理学的真正差别在于后者把事实归于规律之中,而前者把事实归于情节的集合之中,因此,历史就是叙述事件,叙事就是把历史上行动者相互之间看起来是局部的、混乱的和不可理解的清洁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和解释。”(转引自杨豫,1993)

因此,在历史社会学者的眼中,叙述大致可以这样被定义;

“按照年代顺序整理材料,并将之集中为一个虽然有分支情节但前后连贯的单一故事。”(Stone,1979)

“叙述是分析性的建构(或“综合”),它们将过去和当代的很多行动和事件组合成为一个前后连贯的有关系的整体,该整体对其组成元素赋予意义并作出说明,同时也由这些元素构建而成。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些行动和事件可能只会被当作分散的和无关的(Griffin,1993)。

由以上定义可知,叙述本身既是对历史事实的再现,但也包含了叙述者的主观建构在内,而且“事件”(故事)构成了叙述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历史社会学这样的理念显然为口述历史研究的可行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口述历史研究本身也可以丰富历史社会学的内涵,并对历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给予帮助。这是因为这样的口述历史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与传统史学研究依赖于对文献的发掘和对宏观史实的关注和描述不同,口述历史研究更关注微观层次个人的生命过程和经历的事件,并试图从个人经历这一侧面去反映和折射宏观社会变迁和重大历史事件对个人的影响。

2.与传统史学的另一个差别是口述历史研究由于是从微观层次个人口述的经历为研究对象,因此它可以在分析个人的口述内容时引入社会学的结构—能动的分析视角,以此去分析个人对社会的反作用以及这样的反作用的集合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响,因为只有这样的口述历史的研究才给我们考察实际运作中的制度提供了可能,而在中国,实际运作中的制度和以书面形式叙述的制度往往会有很大差别。因此,正是由于这一点,口述历史研究才有可能实现补充和完善宏观的社会变迁史这一目标。

3.与第2点相联系的是,正是由于口述历史研究是以个人的口述为基础,所以它在选取叙述者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他们的社会代表性,即可以选取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人作为叙述者,然后去考察中国城乡社会的宏观社会变迁对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影响和他们对变迁的体认,从而使我们可以对宏观社会变迁史有一个更准确的整体性的把握。

4.考虑到叙述本身包含了叙述者的主观建构这样的因素,现在我们的口述历史研究已经发展出一套相对成熟的话语分析方法,并通过对叙述者的生命过程的理解去发现他叙述中的内在逻辑,从而实现叙述和阐释的结合,并通过和已有文献的比较,达致历史社会学意义上的对“真相”的了解,而这恰恰是以往口述史研究的薄弱环节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在北京市选择两个城区(西城和宣武),在全国各大区农村选择若干个村庄(浙江绍兴、山西榆社、湖南宁乡、河北平山和四川宜宾等),然后选择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访谈对象,以个人生活史为切入点,进行深度访谈,然后整理访谈资料,归纳和提炼出研究问题,形成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前期相关成果:

杨善华、侯红蕊,1999,“血缘、姻缘、亲情、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差序格局的理性化”,《宁夏社会科学》第六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4期转载);

杨善华,2000,“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社会学研究》第三期;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2003,“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第六期;

杨善华,2004,“理解普通妇女与她们的生活世界—兼谈女性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光明日报》11月23日B4版;

杨善华,齐欣,2005,“一以贯之的家庭责任与退休生活的平稳过渡—以北京市宣武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为例”,《天府新论》第三期;

杨善华,柳莉,2005,《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中国社会科学》第三期;杨善华,孙飞宇,2005,《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第五期(《光明日报》2005年11月22日第8版理论周刊论点摘编,2006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全文刊登);

宋婧、杨善华,2005,《经济体制变革与村庄公共权威的蜕变—以苏南某村为例》,《中国社会科学》第六期(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全文刊登)。

主要参考文献:

卢晖临,2002,“叙述的复兴”,未刊稿。

楊豫,1993,《西方史學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Collingwood, R.G. 1946. The Idea of Hist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Griffin,1993,“Narrative, Event-structure Analysis, and Causal Interpretation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Americal Journal of Sociology. 98(5): 1094-1133.

Somers, Margaret R.,1996,“Where Is Sociology after Historic Turn?” in Terrence J. McDonald. eds. The Historic Turn in the Human Science.

Stone, Lawrence,1979,“The Revival of Narrative: Reflection on a New Old History.” Past and Present No.85.

Tilly, Charles,1990,“Future History”.in S. Kendrick eds. Interpreting the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学校:江西省九江县第一中学 班级:高一七班 小组成员:谭浩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鸦片战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农民起义,席卷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八年抗战,保家卫国,国共相争,三年内战,老,蒋,逃,台,大,陆,共,产,十年,文,革,一片混乱,小,平复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百年中国,多灾多难,叹我中华,地大物博,何以至此,令人感叹!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 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2)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 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 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 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 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 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饮食风俗的变迁 1 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淮等各种菜系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2 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1)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正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也是刚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的时候,新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思潮等矛盾不断冲击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一号文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步伐不断的加大,社会中的各阶级的社会心态也不断的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国人的心态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很有意义了。 社会心态,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反应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方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 20世纪80年代,我国面临着两大方面的矛盾对立:改革与保守,开放与封闭。实行改革开放势不可挡,但我们必须重新去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如何看待新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就成为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阶层的经历和价值观利益观的不同,对这一时期的看法也不同,社会心态也各有不同,我们下面主要是研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心态。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头版头条上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此思想解放的闸门打开了。从78年到80年,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而且思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深入,所以人们当时的社会心态就更多的反映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经济上。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这一时期,迷惘、悲观、怀疑、逆反等情绪瘟疫一样在青年群体中互相感染,造成青年中三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是信教青年急剧增多;二是自杀青年急剧增多;三是偷渡港澳台的青年急剧增多。尽管这些现象只是滞留在少数青年的行为中,但却反映出这一时期广大青年的总体的心态特征——在深感人生缺憾的痛苦中产生的失落感、惶惑感和迷茫感。从他们的这些举动中,可以看得出经过文革的影响的他们,社会心态是厌世和消极的,产生的极度不信任感才致使他们这么做。但是与选择自杀相比,绝大一部分的青年知识分子是在伤口上进行反思的,他们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逐步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唾弃迷信中的误导,用自己的眼睛重新看待人生。 从思想方面来说,当时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去触及以往那些被奉为禁止的东西了。他们的心态开始逐渐变得更包容更开放,对于文艺创作和美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开始追寻人性、人道主义等方面的美。从真理思想大解放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态慢慢发生改变,开始用自己的思想去看待问题,改变了文革时期个人崇拜和一刀切的心理。对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没有局限在那些条条框框的理论上。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心态也变得更加的开放和包容起来。开始引进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文化来促进本国的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社会上流行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史论战算起,中国社会史研究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七十多年的社会史研究,大体可以分作三个阶段:解放前是一个阶段,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一个阶段,80年代以后是一个阶段。1926—1928年北伐战争时期,我十六七岁,已稍稍懂事。这是一次革命高潮,在革命高潮中,处处可以感觉到马克思主义的存在,马克思主义是这次革命高潮的灵魂。当时,上海出现很多小书店,争着出版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书。我是这些书的贪婪的读者。随后在思想界出现三次论争:当代社会性质的讨论;当代农村社会性质的争论;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对前两个问题的讨论,我兴趣不大,很少接触。对社会史论战,我兴趣很高,各派的文章我读过很多。当时神州国光出版社把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文章集结起来,先后出版了几大厚册,大都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骂别人为非马克思、反马克思主义者。我认为,20—30年代之交出现的这三次论战,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次高潮,是一次影响很大的高潮,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解放后,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每个人的政治任务,这是思想改造的大问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是从苏联进来的,教条主义也跟着进来。在史学界,范老(文澜)的西周封建说正独步天下,郭老(沫若)的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也有很多人支持。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口号的感召下,我也大胆的写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注:何兹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56年8月。),提出“东汉以来,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和封建社会的成立”。文化大革命后期,郭老的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代替了范老的西周封建说,成为中国社会史分期的主流。当然,残酷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是谈不到学术文化的,更没有什么历史、社会史分期问题了。粉碎“四人帮”后,学术再次解放。1978年,在长春召开了中国社会史分期讨论会。当时分期说的主流是郭老的春秋战国封建说,但西周封建说又东山再起,魏晋封建说也卷土重来。我在会上也作了“汉魏之际封建说”的发言(注:何兹全:《汉魏之际封建说》,《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改革开放以来,大气候在变化,西方科学技术涌向中国来,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理论也涌向中国来。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子,一向生活在闭塞圈子里,忽然门窗大开,看到外部世界,什么都是新鲜的,贪婪地吸收学习。我理解这情况大约和七十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时我们那一代人的境遇一样,看见新东西贪婪地学习。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了,但方向大有改变。辩证唯物史观少了,不见了,法国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兴起了。社会史研究的内容,已不是社会结构、社会形态,而是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家庭、宗教等。内容、理论和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社会史研究已是两代了。思想理论转化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改革开放,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也传入中国。新思想、新理论总是有吸引力的。大家争相接受新思想理论;二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某些共产党员的贪污腐败,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感情,也就伤害了对辩证唯物史观的感情;三是教条主义伤害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宽容性和发展性,它以它的狭隘、专横代替了辩证唯物史观的宽容和发展。此三者,促使中国社会史研究离开了辩证唯物史观,离开了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研究。如果我说的这三种原因不差,就可以看出,这种转化主要是学术外的原因而非学术本身。我认为辩证唯物史观仍是研究中国社会史、认识社会实际的最先进的方法。辩证唯物史观并没有落后。这问题且待后面分解。 二、《食货》半月刊的应运而生《食货》半月刊是1934年12月创刊的,主编陶希圣。《食货》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这个“运”,就是中国社会史论战陷入理论之争,参加争论的人中国书读的不多,争论半天也争不出个结果。读书、搜集材料成为需要。《食货》应运而生。我现在回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战士,真正研究中国史的人很少,大都是些理论家,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因此,论战虽然很热烈,但争来争去多半是些理论问题,很少真正涉及中国历史的实质。可以肯定,很少人读过二十四史,遇到问题临时查查《文献通考》之类的书就写文章。因此,争来争去,也没有争出个名堂。“临渊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

研究性学习论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 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 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 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 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 研究步骤 (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 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 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四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 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 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 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 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 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20世纪中国三大社会思潮及转型

【摘要:作为现代性理论,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本来有其共通的思想原型,此即关于“平等”的观念。但在20世纪思想史上,这种共同的思想原型却发生了“分裂”:在自由主义者那里,它被解释为“个人自由”;在社会主义者那里,它等同于“社会正义”或“社会公平”;而在社会民主主义者那里,它就是兼顾“自由”与“公正”。其实,任何社会思想作为社会乌托邦都可以区分出其思想的“意义”与“涵义”,就此点说,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皆可以作为建构现代民主社会政治的思想资源。未来中国社会政治的建构应当是:以自由主义作为社会秩序安排与社会实践原理,以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与终极信念作为思想导航与制约原则,并且在现实的社会行动与社会政策中,以社会民主主义作为调节原理。这样三者并进,相互补充,相互为用,不失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最好的一种思想整合思路与社会行动整合方式。】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社会大动荡与变迁。这也是中国思想史上少有的观念纷争、“道术为天下裂”,并且各思以其道易天下的时代。当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人们理应跳出历史的牢笼,对思想观念在变革人类自身社会生活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进行反省与认识。应当说:处于21世纪的今天,意识形态对峙与斗争的时代已经终结;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这三大曾经左右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社会思想应当达成和解,并且实现它们从意识形态到社会理论的转变。 一、现代性理论的“分裂”: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 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用以进行中国社会与政治变革的思想理论,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即使一些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行创造性转化,从中国本土思想中提炼出现代性的社会改革思想的20世纪中国思想家们,其思想的灵感也都来自西方而非纯粹的本土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其说是归结于西方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而中国知识分子不得不接受西方这种强势文化的影响,不如说由于中国近现代的社会改革是一种走向“现代性”的社会变革,而西方是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与国家,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理论,为中国这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考试说明: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变化的史实。3.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体会近代习俗变化所反映的社会进步。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总趋势:近代化。 2.变迁的原因: ①外因:西方工业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②内因: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政治近代民主运动的推动 思想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3.概况:物质生活 (1)衣的变化: ①近代: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鸦片战争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成为男子礼服之一。 中山装:20世纪下半叶,苏式服饰受到青睐,中式便装成为日常穿着,中山装成了 流行时尚; 旗袍:由宽松肥大向称身适体转变,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中山装与旗袍(改良)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 (2) 食的变化: 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此(最早吃西餐的是买办们)(3)住的变化: 近代:出现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最早出现在租界区) 社会习俗: ①近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改革等 维新派:主张改革(“断发易服”不具革命色彩); 民国时期:颁布法令,(“断发易服”具反清革命色彩) 社交礼仪: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称谓:“先生”、“同志”代替“老 爷”、“大人;”历法: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 特点:①平等化民主化 ②西方化; ③中西新旧并存与碰撞 ④变化主要在城市,农村变化不大,地区发展不平衡

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变革

主题: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变革 材料: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中国)来说特别残酷。……现在(20世纪初)中国……发奋要成为一个大国,惟一的大国,不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在所不惜。因此她渴望付出双倍的革命努力,毫不信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正如过去中国欣然接受佛教圣典和试图结识德先生(民主)和赛小姐(科学)那样,她现在着力研究历史、社会学和人种学。 ━━(法)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评述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变革。(要求:围绕这一时期不同思想流派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试题要求回答的是“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变革”,根据材料“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正如过去中国欣然接受佛教圣典和试图结识德先生(民主)和赛小姐(科学)那样”,结合史实可以得出,这一时期在中国传播的思想主要有“民主革命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回答本题时从这三个种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 20世纪初,为了改变中国落后之局面,中国人付出了“双倍的革命努力”,在思想变革方面主要表现为: 一、辛亥革命前(同盟会成立后),为了传播民主革命思想,回击保皇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展开了论战。论点基本上是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革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进行的。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二、随着袁世凯复辟步伐的不断加快,及袁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兴起。其核心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通过广泛传播,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三、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_研究报告范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校: 班级: 小组成员: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 研究步骤 (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 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 学习课题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学校:江西省九江县第一中学 班级:高一七班 小组成员:谭浩 1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研究目的意义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鸦片战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农民起义,席卷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八年抗战,保家卫国,国共相争,三年内战,老,蒋,逃,台,大,陆,共,产,十年,文,革,一片混乱,小,平复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百年中国,多灾多难,叹我中华,地大物博,何以至此,令人感叹!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服饰变化的原因: (1)A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世界形势 二十世纪50年代的世界形势是这样的:资本主义陷入空前的危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局部战争演化为世界大战,第三世界初一革命的边缘,因此毛主席无可辩驳的说明中国只有选择社会主义而别无选择。 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现状 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过渡到社会主义,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庞大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一般规模较小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没有大机器,主要靠协作,也可以增产。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朝鲜战争停战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毛泽东正是在科学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着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历史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结果。一方面,落后国家跳跃性发展的可能来源于文明的相互借鉴和效仿。世界性的交往和竞争,不但使文明的成果得以普遍交流,而且也使各个民族或国家可以在科学技术、经济生产、甚至政治制度上,直接借鉴已有的文明成果,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方式。这样,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后,跳跃性发展就成为历史的一个常规和普遍的现象。避免重复和少走弯路正是后起国家能够很快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还同两极性的世界分工密切相关。两极性的世界分工也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发展的直接结果。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日益走向整体化,但各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在整体化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平衡性。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对落后国家进行剥削和掠夺,从而造成了世界性的两极分化,使落后国家依附于先进国家, 使殖民地依附于宗主国。两极性的世界分工为落后国家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必要性。由于在资本主义世界分工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落后国家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来富强自己,这就促使它们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发展自己。这正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原因所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必然性

高一历史教案-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

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知识与能力] 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 [教学难点] 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的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意味深远、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务,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总的趋势是: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以来服饰变化及原因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原因。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1)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2)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 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C、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20世纪这一百年是中国城乡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

20世纪这一百年是中国城乡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年。生活在这一时段的中国人都可以亲身感受到这样的变化。可以说,人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的变化。但是,从另一个侧面看,在这样的过程中,社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断裂,而仍然体现出一种延续(至少在外观上是这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样的社会延续是通过生活在中国社会中而又跨越了不同时代的人的延续表现出来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前提,我们才有通过对人的记忆的发掘去追溯历史事件的真相进而在微观层面达成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史的把握和描述的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致与宏观层面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史的把握和描述相互印证,并在某种意义上补充和完善宏观变迁史这样的目标。这样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显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必须借助历史社会学的理论和视角。而且,在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应对这样一些对“走向叙述”的历史社会学来说是关键性的问题:(1)历史社会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有一点与历史学相同,即其基本目标也在于发现(历史)事实、弄清(历史)事实和叙述(历史)事实,那么,个人的回忆性叙述能否反映这样的事实?进一步地,通过被访人的回忆叙述我们能否达致对历史事件真相的认识和相对准确的叙述?(2)建立在实证主义基础上的传统的社会学(比如孔德和涂尔干)认为事件“只是历史的表象而非真实”,在对由叙述而获得的事件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如何解决这样的“真实性”问题?(3)由此必然产生的一个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是,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论与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依据的方法论有何不同?同时,走向叙述的历史社会学还必须解决自身的一些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社会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叙述如何提供解释?理论在叙述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问题在实践中的解决无疑会对历史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有难以估量的帮助。 这些问题在理论上的厘清需要一个历史主义的立场。基于历史社会学的历史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合法性依赖于韦伯的理解方法以及现象学和阐述学传统。它的最基本的信条是: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和历史“科学”的方法论是独特的。因为社会现实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只能通过阐述性的理解加以揭示的主观面向,所以社会世界不可能用和自然界一样的客观的因果方式进行了解,经常被认为是因果分析所必须的超越的客观性不可能达到。因此,历史主义拒绝科学的实证主义哲学,也拒绝它的伪装形式的理论。它偏好强调历史事件复杂性、唯一性和偶然性的阐释以及研究历史的整体性的方法。它也是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者,拒绝单一的因果模型,偏好通过丰富的描述性的叙述来把握历史事件的复杂性。而且,它对理论并无仇恨,只是提醒人们要注意理论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它也不放弃对规律的追寻。 由此出发,历史社会学对因果关系重新给予定义和解释。比如,索莫斯倡导发展一个“以叙述性和意义、次序和偶然性的中心性而不是普遍性和预测性法则为基础的因果关系观念”(Somers,1996)。历史社会学中的叙述主义者进一步认为,事件为什么发生,事实上可以从事件如何发生那里寻找答案(Tilly,1990)。因此,对于事件的“适当的”叙述即是对事件的解释(Collingwood,1946)。维因进一步指出,“历史就是叙事”,“历史学和物理学的真正差别在于后者把事实归于规律之中,而前者把事实归于情节的集合之中,因此,历史就是叙述事件,叙事就是把历史上行动者相互之间看起来是局部的、混乱的和不可理解的清洁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和解释。”(转引自杨豫,1993) 因此,在历史社会学者的眼中,叙述大致可以这样被定义;

民国社会风俗的变迁

民国时期的社会风俗的变迁 [摘要]:辛亥革命胜利后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这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结束了延续260多年的清王朝的统治,而且宣告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的灭亡.民国时期是社会大发展,社会大变革时期,风俗的演进也进入转型的阶段。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都发生了飞跃的变化。本文将从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这五个方面来介绍民国时期社会风俗的变化。 [关键字]:民国风俗旗袍妇女解放 民国时期民俗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期,在发端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民俗学学者。仅以风俗研究而言,就有尚秉和的《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杨荫深的《衣冠服饰》,陈东原的《中国妇女生活史》等。可以肯定的说,民国时期的民俗学专著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样、深刻,为以后民俗学者的“田野作业”起到示范作用。陈学华和徐吉军编著的《中国风俗通史(民国卷)》就对民国时期各民族的饮食,住,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民国时期女权运动兴起,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比较明显,在社会风俗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围绕女性婚恋嫁娶而展开的民国社会风俗研究将会越来越全面。 一、民国时期社会风俗变革的背景 1.外部因素 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中国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 2.内部因素 (1)政治因素 还在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就认识到社会习俗与政治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改良社会习俗政治进步中的作用,所以他们得出一种共识,那就是改良风俗必须成为社会全面变革而一部分,必须把政治改革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有的把改革发饰、服饰习俗作为推翻清王朝的组成部分,这样就强调了风俗改良的政治意义。这种将移风易俗政治化的思路和做法,在民国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尽快革除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造成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的新社会风气,将改良风俗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革命党人亦视移风易俗为一项政治事务。民国时期,蒋介石就曾发起过“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做起。 (2)经济因素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_____、_____、 _____纷纷走上对外扩张之路,参与对世界的瓜分。到_____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 2、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过程中,欧洲列强的矛盾日益尖锐,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__________。 3、欧洲列强逐步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一个是由_____、_____和_____组成的三国同盟,核心是 _____;另一边是由_____、_____和_____组成的三国协约,核心是 _____。4、一战时成为“火药桶”是在__________,导火线是__________。 5、奥匈帝国于__________(时间)向________宣战,战争在_______和_______两大集团之间展开。________见风使舵,从自身利益出发,后来加入协约国一方。 6、大战以_____为主战场,形成了_____、_____和_____三条战线。主要战役有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时间),德国宣布投降,一战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的_____和_____战争,是__________的战争。8、1919年1月,战胜国代表聚集在法国_____的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史 称“________”。会议把德、奥等战败国和新生的_____排斥在外。会上,列强讨论的焦点问题是__________,重点问题是__________。 9、1919年6月28日,与会各国代表在凡尔赛宫签署了 《__________》。10、这一系列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依据各自__________的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达成的协议。由这些条约构成的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被称为“__________”。 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1、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_____上控制清政府,_____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面对列强的掠夺,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_____。国内掀起__________、__________的热潮,如著名实业家_____。 3、以_____和________为中心,革命知识分子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革命,如邹容写了《_____》。 4、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___,于1894年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________,口号是__________。 5、1905年,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_______在日本东京成立,总理为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1.张芳同学写了一篇关于“西藏今昔巨变”的主题论文,下列史实与之无关的是()

A青藏铁路通车 B 西藏和平解放C西藏民主改革D设立经济特区2.这一握,穿越了60年的历史风雨。60年前,国共两党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福祉曾有过两次成功的“握手”,即() ①北伐战争②辛亥革命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D②④ 3.我国的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D各自的权限不同 4.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之所以迅速发展,最根本的一点是() A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C国际形式变化的影响 D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共同促进 5.探究问题: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此时的中国,改革的初步成果催生了人们的信心和希望,一场奋力图新的社会变革,如春潮般涌动,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①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多少周年?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 想基础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③接合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是什么? ④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社会变化很大,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⑤从改革开放的变化中你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回顾八年级下的已学知识,自学课文,结合孙中山的话能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说出20世纪初中国的局势;结合邹容《革命军》,能够理解20世纪初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性和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研读史料,讨论交流,了解并分析同盟会、三民主义等历史名词。 2.知道孙中山称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原因,体会邹容、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革命党人进行的革命活动。 2.难点:20世纪初中国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 2.采用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承前启后,理清脉络。本课时上承八下历史与社会的最后一课内容,下启辛亥革命及之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回忆的环节,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也让学生对接下去的学习有了基础。

(2)史料引领,解读历史。本课时充分挖掘教材的丰富史料,组织学生探究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和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等,既将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念(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引进课堂,又通过史学资料(文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丰富解读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近历史的真相和提升历史思维。 (3)设问有效,层层递进。本课时的问题,如“孙中山等人置身于那样的时代,当时的时局怎么样呢?”“邹容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等,都针对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层层递进,从而让学生了解、理解全局内容。 (4)情感教育,步步深入。本课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会邹容、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设计了四个情感教育的环节,步步深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2.不足之处 教材P13有思考题(结合孙中山的这段话,用自己的语言藐视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可以从政治方面,也可以从经济领域,还可以从思想文化领域),这个题目也是教学设计中一个重要探究题目,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没能提供更多的史料,学生对论从史出理解的不是很到位。

中国百年风俗变迁

中国百年风俗变迁 课题组长:廖明兴 课题其他成员:牟丽、张浩宇、 汪旭鹏、舒宇、文俊杰、王益 指导教师:胡鸿敏 一.开题报告: 《中国百年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 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哪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服饰风俗的变迁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意。 2、服饰变化的原因 (1)A、在古代,服饰和阶段、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2)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情况 (1)男子服饰变化情况 A、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装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装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接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 C、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